6朱熹心性论

合集下载

朱熹的“理先气后”:一种心性工夫论的论证——从清代劳余山到唐君毅

朱熹的“理先气后”:一种心性工夫论的论证——从清代劳余山到唐君毅

朱熹的“理先气后”:一种心性工夫论的论证——从清代劳余山到唐君毅乐爱国【摘要】朱熹既讲理气不离不杂,又讲“理先气后”“理生气”.对此,明代有不少学者提出批评.但自明末清初开始,陆续有学者赞同朱熹的这一说法,并从本体论的危度做出阐释.清康熙年间的劳余山不仅讨论了“理先气后”,而且从心性工夫论的角度,根据人的心理体验,以“理直气壮”论证“理生气”;现代学者唐君毅则从人的道德生活入手,通过人的心理体验,讨论人心的“当然之理”与气的关系,由此论证“理先气后”.这种把朱熹的“理先气后”从本体论的理解拉回到心性工夫论的论证,不仅为今天进一步讨论朱熹“理先气后”开辟了新的思路,而且能够展现朱熹哲学的新面向.【期刊名称】《人文杂志》【年(卷),期】2017(000)004【总页数】6页(P22-27)【关键词】朱熹;理先气后;劳余山;唐君毅【作者】乐爱国【作者单位】厦门大学哲学系【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B244.7朱熹在本体论上讲理气,既讲理气不离不杂,又讲“理先气后”,甚至还讲过“理生气”,对此,明代不少学者,包括宗朱派,如薛瑄、蔡清、罗钦顺、应撝谦等提出批评。

自明末清初开始,尽管依然有学者持这样的批评观点,但陆续出现了赞同“理先气后”者,陆世仪、刘源淥、李光地等从本体论的角度做出阐释。

在诸多赞同者中,清康熙年间的劳余山不仅讨论了“理先气后”,而且从心性工夫论的角度,根据人的心理体验,以“理直气壮”论证“理生气”。

现代学者冯友兰从逻辑的角度以“逻辑在先”对“理先气后”做出论证。

与之不同,唐君毅则从人的道德生活入手,通过人的心理体验,讨论人心的“当然之理”与气的关系,并由此进一步论证“理先气后”。

在今天的朱熹哲学研究中,朱熹的“理先气后”“理生气”等问题仍然是不可回避的重要学术问题。

劳余山、唐君毅的论证,从人的心理体验出发,二者颇具相似之处,这不仅为人们在今天进一步讨论朱熹“理先气后”开辟了新的思路,而且深化了对于朱熹“理”的理解。

心性体用说

心性体用说

心性体用说心性体用说探讨的主要是在以性为体,把道德理性视为本体的前提下,如何看待主体之心的地位和作用的问题。

如果说,心性一元说和心性二元说讲的是心性的联系与区别的话,那么,心性体用说则讲的是本体与本体的作用,以及如何发挥主体思维的能动性,以控制和把握人的道德本性及人的情感的问题。

这涉及到伦理学和修养论,亦是宋明理学心性论的重要理论构成。

(一)性体心用说性体心用说在宋明时期经历了一个提出、批判、再次提出,即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发展过程。

在宋代经历了这个过程的前两个阶段,即提出和被否定的阶段。

至明代则经历了这个过程的后一个阶段,即重新提出,也就是否定之否定的阶段。

性体心用说在张地匠思想里有所萌发,而始由程颐提出,经胡宏完善并确立。

胡宏的思想曾影响到张栻和朱熹,朱张早期均持性体心用之说。

后来朱张通过‚中和之辩‛,并对胡宏著作《知言》展开讨论,而放弃了前说,转而对性体心用说持批评态度。

这个过程对于理学心性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而进一步突出了主体思维的能动作用,并完善了理学的道德修养论。

之后,明代气学家罗钦因、吴廷翰在气本论的前提下重新提出了性体心用说,以强调心性有别。

1程颐在与弟子吕大临的辩论中提出了‚凡言心者,皆者已发而言‛的观点,以心为已发之用,以性为未发之体。

性体心用说初见端倪。

不过程颐后来对自己的观点有所修正。

胡宏在程颐观点的基础上明确提出‚未发只可言性,已发乃可言心‛的思想,指出:‚圣人指明其体曰性,指明其用曰心。

性不能不动,动则心矣。

‛认为性为本体,性动为心,心是性本体的表现和作用。

朱熹和张栻早期都曾接受过胡宏的这一思想。

朱熹说:‚《中庸》未发已发之义,前此认得此心流行之体,又因程子‘凡言心者,皆指已发而言’,遂目心为已发,性为未发。

‛这说明朱熹曾赞同性为未发之体,心为已发之用的观点。

张栻早期也持胡宏性体心用之师说,并使朱熹接受了湖湘学派的这一观点。

后来朱熹悟前说之非,对性体心用说提出批评。

朱子之理内涵解读

朱子之理内涵解读

朱子理学内涵解读1、理学讨论的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本体论问题,即世界的本原问题。

二程建立“天即理”的理本论哲学,认为观念性的理是世界的本原。

朱熹提出理为“本”,气为“具”的学说。

二是心性论问题,即人性的来源和心、性、情的关系问题。

朱熹认为心之本体即是性,是未发之中;心之作用便是情,是已发之和;性和情是体用关系,而心是“主宰”。

三是认识论问题,即认识的来源和认识方法问题。

程朱提出“格物致知”的认识学说,建立了“即物穷理”的系统方法。

2、朱熹的中和新说主张先涵养后省察,而在涵养时不只是净静的涵养身心,而是同时兴明理,能明理,涵养才会有效果。

到事物来时,才可以察识。

所以持敬穷理是要互相配合的,不持敬涵养,心便不贞定,亦不能明理,不穷理,涵养亦无功效。

朱熹说:“为学要知得分晓。

”又说,“万事皆在穷理后。

理不明,无论怎样持守也是空。

”朱熹认为要先明理才能涵养,而明理的工夫在于格物致知。

格物致知是朱子著名的哲学思想。

朱熹认为,只有通过格物工夫,才会对太极之理、对天理能有所了解。

格,是至的意思;物,即是事物。

格物,就是穷至事物之理,把握理的极处。

必须对天下之物作仔细的格,今日格一物,明日格一物,积累久了,才会豁然贯通,明白天理。

3、朱熹所要格物而穷究的理,不是科学性的自然物理,而是哲学性的综摄一切的根本原理。

朱熹所要格的,是大头脑,是一,是太极,这是物的所以然的理,而这所以然,是超越的所以然,而不是现实的、经验的所以然。

这个理不是事物本身形构的理,而是超越的,不能被人看到、感触到的天理、太极。

4、朱熹称理为太极,是天地万物之理的总体,即总万理的那个理一。

“太极只是一个理字”。

太极既包括万物之理,万物便可分别体现整个太极。

这便是人人有一太极,物物有一太极。

每一个人和物都以抽象的理作为它存在的根据,每一个人和物都具有完整的理,即理一分殊。

气是朱熹哲学体系中仅次于理的第二位的范畴。

它是形而下者,是有情、有状、有迹的;它具有凝聚、造作等特性。

朱熹理学的主要观点

朱熹理学的主要观点

朱熹理学的主要观点
朱熹是宋代儒学家,他提出的理学是宋明理学的代表性学派之一。

其主要观点包括:
1. 心性论:朱熹认为人的心性是纯善的,存在于每个人内心深处,是与生俱来的。

他主张通过修养和学习来发掘和培养人的心性,使之得以充分发挥。

2. 大学中庸:朱熹注重强调道德修养的重要性,他认为人应该追求的是“道”,即天理的原则和人伦的道德规范。

他主张人应该以诚信、孝顺、仁爱等美德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3. 纲常定命:朱熹认为天地间有一种宇宙秩序和道德原则,称为“纲常”,它是人类社会行为的准则和标准。

他主张人们应该按照这个纲常来定制自己的行为准则,并依此来管理社会和人伦关系。

4. 诗书礼乐:朱熹重视经史子集的研究和教育,他认为这些经典是揭示人性和人类社会的重要工具。

他强调通过诗歌、书籍、礼仪和音乐来培养人的品行和思想,使之达到教化作用。

5. 心学:朱熹提出了心学的概念,他认为人的心灵是认识和思维的根本,也是人与天地的关联。

他主张通过对心灵的探寻和理解,来认识天地之道和人生的意义。

朱熹理学与佛学心性论比较研究

朱熹理学与佛学心性论比较研究

表现在对心性论证的思辨结构和方法上 的相互影响, 而这种渗透又是 以佛学对理学 的影响更 为明显。
朱熹心性学说就是在融汇儒佛特别是在吸收佛教思想的基础上建立起来 的。


朱熹心性论 的形成过程及基本思想
朱熹早年从学于李延平 , 李延平的为学宗旨是注重修行实践 , 他引导朱熹在静 中体验未发 , 令静 即“
e t nt e r mo i h o y o
心性 论 问题 是佛 学与 理学探 讨 的基本 问题 之一 。在 心性 论上 , 熹 理学 与佛学 之 间存在 着 既 相互 朱 排斥 又相 互渗透 的关 系 。二者之 间 的相互 排斥 主要 表现 在对 心性 本 质理 解 上 的对 立 ; 互渗 透 则 主要 相
HU ANG h —u S if
( p rme to l s p y,Anh iUnv r iy De a t n fPhi o h o u iest ,H ee 3 0 9,Chia fi2 0 3 n)
Ab ta tOn t e r fmi dn t r ,Bu d im n h Ne — n u ins r t al x lsv sr c : h o y o n - a u e d h s a d Z u Xi o Co f ca im a emu u l e cu ie S y a d iv le . Th h o y o u n n t r fCo f ca im sb s d o h d a o ’o d a d e i” n n o v d et e r fh ma a u e o n u in s i a e n t e ie f’ o n vl , g wh l d h s c n e d ’u e i Bu d im o tn s’ r ”Bu d an t r .Du i gt ep a eo n l h e m e t h e p d h au e rn h h s f BigXu Eni tn n 。Z uXi g h l h tt en t r st ee s n ea d a td b id,a d t ee r ro d hs wa h tt em id ed t a h au ewa h s e c n ce ym n n h ro fBu d im st a h n wa o sd rd a a u e sc n ie e sn t r ,whc a s d t ers l o a u ea cin ihc u e h e u t fn t r sa to .Ab u h eain h po n , o tt er lt s i f o mi d n t r n m o in Z u Xia v c td t e n t r s t e e s n e a d a t d b m oi n h we e , a u ea d e t , h d o ae h au e wa h se c n ce y e t , o v r o o Bu d im d li h te o in s o l e e cu e r m ' d crn n a u eb e o e e . d h s ma ecam t a m t h u d b x l d d fo is o tiea d n t r er c v r d o t Ke r s Z u Xi oCo f ca im ;Bu d im ;t e r f n - a u e au emi dt e r ; au e ywo d : h ' Ne - n u in s s d hs h o yo mi d n t r ;n t r - n h o y n t r -

张械对朱熹心性论的影响

张械对朱熹心性论的影响
界 都 十 分 重 视 的 问 题 。 二 人 心 性 论 思 想 都 是 从 二 程
收 稿 日期 : 2 0 1 3 . 0 7 . 2 0
人指 明其体 日性 , 指 明其 用 日心 。性 不 能不 动 , 动 则
心也 ” ‘ 胡 知 言 疑 ’ 。二程 都 主张 “ 用敬” 的修 养 方
养之 即可 ; 而刻 意“ 求 中” , 是动 , 乃 是 已发 。又 日 :
心 性 论 的众 多 范 畴 和 问题 上 互 相 辩 难 、 互 相启发。
《 朱文公 文集》 和《 南轩文 集》 中两人 的 书信答 问 就多 达 1 5 0多篇 , 还有学 术著作 、 游 山唱酬 、 序作 等 。两人
作者简 介 : 张卉 ( 1 9 8 6 一) , 女, 四川 内江 人 , 四川 大 学 历 史 文 化 学 院 古 籍 整 理 研 究 所 博 士 研 究 生 。
3 _ 9
四川 I 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 版)
法, 程 颢 日:“执 事 须 是 敬 ,又 不 可 矜 持 太
第4 O卷 第 6期 2 0 1 3年 1 1 月
四川 I 师范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 J o u r n a l o f S i c h u a n N o r m a l U n i v e r s i t y(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s E d i t i o n )
可’ ’ …卷 十 八 ‘ 河 南 程 遗 书 御。 。即未 发 是一 种 静 的状 态 , 存
世称 “ 一代学者 宗 师 ” 。张械 对宋 代理 学 之集 大 成者
朱熹 ( 1 1 3 0 —1 2 0 0 ) 的 心 性 论 产 生 了 重 要 影 响 。 两 人

浅析朱熹的人性论思想

浅析朱熹的人性论思想

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经济学研究2008年第3期(总第108期)E-mail:lntvu_kyc@126.com浅析朱熹的人性论思想弓玉彬辽宁广播电视大学(沈阳110034)【摘要】人性是人区别于一切动物而为之人所特有的属性,是一切人所普遍具有的共同属性的总和。

它包括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人性论是中国哲学史上一个古老的问题,也是宋明理学的重要问题。

理学的人性论是作为本体论的推演或论证而存在于各个哲学家思想之中的,从表面上看,它似乎仍然纠缠于性善、性恶的纷争之中,实际上则已突破了这些传统的伦理命题,已经从更深的角度来探讨人性。

朱熹的人性论集中体现了这一特点。

他通过对人性的二分,讨论性与情、性与心的关系,完整地提出了他的人性论思想。

本文正是从这一角度出发来集中阐释和分析朱熹的人性论思想的。

关键词性天命之性气质之性情心孟子提出性善论,但无法解释恶的来源,而受到性恶论者的质疑。

荀子提出性恶论,因无法解释善的来源而受到质疑。

朱熹认为性本善,他通过区分天命之性和气质之性,解释了恶的来源问题,还论述了性与情,性与心的关系,从而完整地提出了他的人性论思想。

(一)朱熹人性论思想的理的本体论基础及其对人性的基本观点。

(1)朱熹人性论的“理”本体论的基础。

朱熹哲学以抽象的客观精神“理”为出发点,把人和物都从这里推出来,来构成自己的哲学体系。

此“理”是自然的本质,万物生成和运动的根源,同时也是伦理性的精神本体,封建的“仁义礼智”,最高的真理和道德准则。

他以为天下“只是一个理”,理包含了天、地、人、物。

理本身“无情义”、“无计度”、“无形迹”,而人却是有形体、有知觉、有情义、有思忖的,故他用自然观的“理”、“气”关系解释人性。

他把“理”当作人的道德理性本质,用“气”说明人的生命现象、知觉活动,由此区分“性”与知觉。

性为知觉之理,存在于知觉中,“性”与“心”相即,但本身不能知觉,因而“性”不等“心”。

这样“性”是抽象的,“心”是具体的,它们之间也包含“形而上”与“形而下”的意味。

从心性论看朱熹文学思想——兼论朱熹对苏轼文章的批评

从心性论看朱熹文学思想——兼论朱熹对苏轼文章的批评
“ 说 的 错 误 在 于 凡 认 为 心 有 所 作 用 即属 已 旧 发” ,而 己丑 之悟后则 认为 “已发 ’ ‘ 是指 思虑 已 萌 ,‘ 未发 ’是指思 虑未 萌 ” 未发 时即使无所 思 ,
南学派嫡传 , 道南学派推崇 《 中庸 》 哲学 , 注重 探究未发已发之关系。 中庸 》 《 云:“ 喜怒哀乐未
圣贤文章,皆从此心写出, 文便是道。 东 今
坡之 言 日:“ 所谓文 ,必与道俱 。 吾 ”则是 文
自文 而道 自道 , 作 文时 , 待 旋去 讨个道 来入
放 里面 ,此是 它大痛 处。… …如 东坡之 说 。
则是 二本 。非一 本矣。I(一 1喜 三 ]
这是朱熹文学思想的纲领性论述。 根本与枝 叶之喻, 体现了朱熹在文道关系上的体用一源思 想 。文本 于道 ,道发 乎文 ,文道一体 ,是朱 熹对 于文 章境 界 的理 想要 求 。而要 真 正实 现 文本 乎 道 ,便要做到文章 “ 皆从此心写出” 。在朱熹文 学思想的研究中,“ 心”与文、道的关系罕受学 者关注。 作为 中国理学思想的集大成者 , 朱熹思
功夫 “ 以察识 端倪 为最 初下 手处 ”。 止 而注 重在
无 所私 系” 。 … 要须 涤 除 , 胸次虚 明直 截 , ,‘ ‘ 令
然后 真个 道理 方始 流行 ” 朱熹 强调 对 “ ” 心 的持敬涵 养 , 目的就在 于存 道心 、去私 欲 , 其 使 道心主宰人心 。 中庸章句序 》 《 云:“ 必使道心常
第2 卷 第3 3 期
21 0 0年 5 月
宁 波 大 学 学 报 ( 文 科 学 版) 人
J RNAL OF NGB UNI OU NI O VER IY ( I ST LBER AL ART S EDII T ON)

浅谈朱熹的心性论

浅谈朱熹的心性论

浅谈朱子性情论[摘要]本文试图沿着历史的脉络,从孔孟至“二程”,追寻朱熹理学中的性情论的源头,并试图探究朱子的性情论与先人性情论之间的联系。

朱熹的性情论是正统儒家观念的继承和发展,即他一方面继承了孔孟为代表的儒家人性本善的观念,同时,他又增加了对人类如何认识非伦理道德的行为在实际生活中如何发生、如何解决的问题的回答。

[关键词]性情论心统性情道心人心探究朱熹的性情论必须要对朱熹之前的思想家作一个大概的认识,这包括了先秦时期的孔孟,秦汉及隋唐董仲舒、韩愈、李翱,北宋时期周敦颐、张载、二程,下面分别介绍诸位。

一、朱熹的性情论源头1、先秦时期孔子(前551—前479),孔子把性这个范畴提了出来,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论语·阳货》)这是说,人生而具有相近的本性,只是由于后天不同环境和习染才有品德上的差异。

但是他并没有具体说明人性如何相近,也没有涉及到人性的根源及其善恶问题1。

孟子(约前372—前289),在《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里,徐复观先生说“孟子在中国文化中最大的贡献,是性善说的提出”2。

在我们来看,孟子的性善论主要内容有三点。

第一、人的本性具有先天的善性,是成为道德性的先天根据。

第二、发挥不了人的善性的原因或者发生恶的缘故,是由于无节制的追求欲望。

第三、人的本性具有四端。

在这一点上人是与动物根本上区别的。

人与动物是在生物学上类似,但在仁义礼智上人与动物是明确区别的。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

”(《孟子》告子上11-6)2、秦汉及隋唐的理气性情论1葛荣晋:《中国哲学范畴史》,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80页2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139页汉代的董仲舒(公元前约179—约104),他吸收阴阳观念而把性情看成犹天之阴阳。

朱熹的生平与思想

朱熹的生平与思想

朱熹的生平与思想1、理气论周易——形而上则谓之道,形而下则谓之器形上——先于形而存在形下——后于形而存在道和器的区别在程颢看来,作为本体的道,它绝不是我们能看得到摸得着的器物。

朱熹表述:凡有形有象者,皆器也,其所以为是器之理者,则道也。

道上器下朱熹表述:理也者,形而上之道也,生物之本也气也者,形而下之器也,生物之具也。

我的总结——理(道),气(器)朱熹表述:理气之间,是理先气后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是理。

有此理便有此天地,若无此理,便亦无天地,无人无物,都无该载了。

有理便有气,流行发育万物。

理先气后,是逻辑上的先后关系或问:必有是理,然后有是气,如何?答:此本无先后之可言。

然必欲推其所从来,则须说先有是理。

然理又非别为一物,即存乎是气之中;无是气,则是理亦无挂搭处。

理和气的关系是不离不杂从理上看,理与气之间不杂从具体的物上说,理与气之间又是不离理在气外,理不离气2、心性论A心性论的思想渊源伊川——性即理(因为性即是理,理无有不善,所以性无不善)(伊川,程颐,程颢之弟)通过性、气分设——解决了性善论的根据及恶从何而来得问题——为成德的工夫指明了方向——通过对气的克服而使之合于理程颢——性即理张载——心统性情朱子——心性论B朱子对心性的理解心属于气,是对万物的直觉能力性或理是形而上的存在,是本体心在朱熹那里是一种意识活动的总体心之发动,即是情情有善有不善心有善恶,性无不善心的活动与理或性相合即是善,不合即不善心只是道理之舍,是道理的存着处,不是理使此心的活动完全循理而动便是工夫性是体,情是用,而心却统贯性情性作为本体,本身是不动的性理是外在于情的心是能动的通过心的主宰,统摄作用,性与情两者得以结合起来3、工夫论工夫,就是提升道德的精神修养,是指向那个具有气之属性的心工夫,就是克服气而使心归于理方法是主敬涵养和格物致知A主敬涵养身体上由气构成的禀赋有无可奈何之处,所以只能通过收束身心来加以对治。

治心治身的工夫是敬的工夫敬的手段闲邪:摒弃所有不善的念头,防止邪念的侵扰敬的目的存诚:将邪念摒之于人心之外,则只有善没有恶。

试述朱熹六条“朱子读书法”,以及对其的理解

试述朱熹六条“朱子读书法”,以及对其的理解

试述朱熹六条“朱子读书法”,以及对其的理解朱熹六条“朱子读书法”可谓是研究朱子思想史、儒家传统中国文化研究的重要理论基础,是儒家思想发展史、中国文学发展史上不可或缺的部分,了解其是解决心性问题、提高内心境界、懂得如何活得完美的重要素养。

朱熹六条“朱子读书法”分别是“志坚向上,务精在详”,“专一深入,讲究明辨”,“慢而细致,先学后思”,“志趣不竭,审问令悟”,“反复检点,言行得彰”,“勤苦勤翻,精进求实”。

首先,朱熹的“志坚向上,务精在详”,强调要在学习中坚定自己的志向,不断精进,向上提升自己的水平。

在研习和运用实践中,要认真详细深入,遵循自己的原则,不迁就他人,勿被他人所迷惑。

朱熹说,要“体谅众生,拒立私心”,强调学习只有在把其它因素排除,只以心中所坚定的信任为宗旨,才能拥有更高精神和追求,努力发展自己的知识和能力,让自己的精神得到更多的提升。

其次,朱熹的“专一深入,讲究明辨”。

强调要专注学习一件事情,全神贯注,非常深入地研究,不断尝试,不断拓展,把它做到深入透彻乃至如专家水准,而不是浅尝辄止。

学习过程中要讲究明辨,排除迷惑,正确判断情况,正确观察现象,运用妥当的语言来表达,不断思考,不断做出正确的认识,力求打破旧的思维模式,才能有效提高自己的学习效果。

再次,朱熹的“慢而细致,先学后思”。

慢慢的学习,一步一个脚印,不要急于赶速度,要力求做到细致而踏实,把每一个学习环节都精益求精,不要停止自己勤奋的脚步,给自己充足的时间去学习,培养出一种深入而深切的理解。

学习过程中,要,先学习,后思考,在学习的时候,要尽可能多的去了解、收集信息,多看多想,把所学的都归纳起来,再用自己的能力从多方面去分析、思考,落实到实际,才能更全面更充分地理解,才能掌握更深更扎实的学习力。

最后,朱熹的“志趣不竭,审问令悟”,强调要在学习中保持自己对学习事物的兴趣,尽可能地拓展自己的认知,并把自己赋予的兴趣和动力发挥出来,使自己能够积极投入到学习中去,没有疲倦的感觉。

2014年西北政法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701中国哲学史和西方哲学史考研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2014年西北政法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701中国哲学史和西方哲学史考研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2014年西北政法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701中国哲学史和西方哲学史考研真题及详解中国哲学史一、名词解释(5分一个)1.正名2.非命3.元气二、浅析(15分一个)1.反者道之动2.庄子“逍遥游”三、论述(30分)朱熹心性论西方哲学一、名词解释(5分一个)1.米利都学派2.笛卡尔3.《精神现象学》二、浅析(15分一个)1.洛克的经验论2.柏拉图的两个世界三、论述(30分)四、因说与四假象说2014年西北政法大学710中国哲学史和西方哲学史考研真题及详解中国哲学史一、名词解释(5分一个)1.正名答:正名是指辨正名称与名分,以使名实相符。

孔子提出“正名”主张,力求实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等级森严的局面。公孙龙将正名观点应用于名实关系,认为正名是为了实现名称合乎事实。

墨子认为,正名在于使彼此之名各得其当。《管子》则把正名看作使形名相符的手段。

韩非认为,实行法治,必以正名为原则。

荀子的著作《正名》篇,提出要使名实相当。2.非命答:非命是墨子关于社会政治理论的十大主张之一。

“非命”论极力反对定命论,目的是为了高扬人的能动精神。

墨子反对“定命论”的原因有:①定命说使人相信命运而不强力从事,因而使赏罚失去作用,人伦遭受破坏,社会出现混乱;②定命说宣传天、鬼之外还有另一种力量存在,这与天、鬼的绝对权威相矛盾。

他认为天鬼是宇宙的主宰,其赏善罚暴的根据在人的行为:行善者得赏,作恶者受罚。

他的非命论是继孔子之后又一次把人的主体性以系统的理论形式表达出来。

非命论反映了墨家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

3.元气答:元气是中国古代哲学重要范畴。①是指产生和构成天地万物的原始物质,或为混沌未分的实体。《鹖冠子·泰录》:“天地成于元气,万物乘于天地。”东汉王充《论衡·谈天》:“元气未分,浑沌为一。”②是指人世间吉祥之气。西汉董仲舒《春秋繁露·王道》:“王正则元气和顺。”③是指人身之中来源于父母的先天之气。《春秋繁露·天地之行》:“元气之流皮毛腠理也。”二、浅析(15分一个)1.反者道之动答:反者道之动是老子关于“道”的运动特征的思想。

朱熹“存天理,灭人欲”思想辩证

朱熹“存天理,灭人欲”思想辩证

朱熹“存天理,灭人欲”思想辩证“存天理,灭人欲”这句话受到的非议颇多,长期以来,学术界对它的评价一般都持全盘否定的态度,认为它是“禁欲主义”,是宋明理学以理杀人的工具,现在随着对朱熹思想的研究,认为过去对朱子“存天理,灭人欲”的理解是有偏差的,为朱子的这一观点翻案,但不管把人欲归为私欲也好,把灭人欲看做节欲也罢,朱子的这一观点长期受到诟病,总也不是偶然的,戴震等大家的批判也应有缘由,本文通过对“存天理,灭人欲”的探析,来分析一下其要表达的真实内涵和长期受到误解的缘由。

标签:理欲之辩;天理人欲;心统性情现在随着对朱熹思想的研究,认为过去对朱子“存天理,灭人欲”的理解是有偏差的,如陈荣捷先生认为“近儒亦以宋明儒所指私欲之欲,同于人生而有情欲之欲,于是攻击其为杀人工具,此非学术所论。

”如张申认为朱子的天理人欲之辨是要节欲而不是禁欲。

岑贤安在《朱熹人道哲学的心性论基础》(《学术论坛》,1999,6)中认为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实则是“存公理,灭私欲”,是一个积极的思想命题。

虽然现在很多学者都为朱子“存天理,灭人欲”观点翻案,把人欲归为私欲也好,把灭人欲看做节欲也罢,朱子的这一观点长期受到诟病,总也不是偶然的,戴震等大家的批判也应有缘由,本文通过对“存天理,灭人欲”的探析,来分析一下其要表达的真实内涵和长期受到误解的缘由。

要了解朱子的天理人欲之辨必须从其整个哲学体系来理解。

“理”是朱熹整个思想体系的最高范畴,具有物理世界的所以然和人类社会的所当然两层意思。

他说“理也者,形而上之道也,生物之本也。

”就是把道看做万物之本,而且“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是理,有此理便有此天地,若无此理便亦无天地,无人无物,都无该载了。

有理便有气,流行发于万物”(《朱子语类》卷一)认为理先于物存在,有理才有物。

人作为世界的一部分,也是理的体现与结果,于是理也具有道德属性,或者说理是道德本体:“理只是这一个,道理则同,其分不同,君臣有君臣之理,父子有父子之理。

论朱熹的“心统性情”说

论朱熹的“心统性情”说



何 谓 心 统 性 情
道 的关 系 .并 未 提 出 “ ”字 .朱 子 以 “ ”为道 情 情
之用 ,将 《 中庸 》 的义 涵解 释得 更加 清楚 了 ,其情 人们 都 注意 到 .朱 子 重视 知觉 ,以知觉 为心 的 主 要 功 能 .因 而 多从 知 觉 上 说 心 。但 是 ,知 觉 有
也 者 。天 下 之 达 道 也 。 朱 子 解 释 说 : “ 本 者 . ” 大
天命 之 性 ,天下 之 理 皆 由此 出 .道 之 体 也 达 道
者 ,循 性之 谓 .天 下古今 之所 共 由 .道 之用 也 。此 言 性情 之 德 .以 明不 可离 之 意 ”[8 2 未发 已发 是 心 1 1
表 现 了理 性 主 义 特 征 :后 者 从 心 之 体 用 关 系说 性 情 .表 现其情 感 特征 。实 际上 .这 两点 真正 体现 了
朱子 心说 的 主要特 征 .即情 感理 性 特征 。
出道 之体 用说 ,以道之 体 为性 ,以道之用 为情 ,也
是从 心 上 说 的 . “ 性情 之 德 ” 就是 “ 心德 ”其 中 . 性 与 情 是 不 可 分 离 的 “ ” 者 通 达 之 意 ,就 是 达 说 ,情 感才 是通 行天 下 的大道 。 《 中庸 》只讲 性 与
系 .这 是他 在 解 释上 的一种 “ 破 ” 突 .但 是 他所 谓 体 用关 系 ,是 由用 以显体 ,即 由情 以显性 ,性 虽然 是 “ ” 有 .但情 才是 真心 的存 在 。 因此 ,其 所 谓性 ,
第 3卷 第 3 l 期
V0 _ 1 l No 3 3 .
论朱熹 的 “ 心统性情 ”说
蒙培 元

朱熹的哲学

朱熹的哲学

朱熹的哲学一、朱熹哲学产生的背景1. 社会背景- 南宋时期,社会动荡不安,面临着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的威胁。

这种社会环境促使思想家们思考如何重建社会秩序,恢复儒家的正统地位。

- 宋代经济繁荣,商业和城市发展迅速,为学术文化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同时,社会阶层的流动也促使更多人有机会接受教育,思考哲学等问题。

2. 思想文化背景- 儒学在经历了魏晋南北朝和隋唐时期佛、道的冲击后,需要重新构建自己的理论体系。

北宋五子(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颢、程颐)已经开始了儒学复兴的探索,朱熹在前人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理学。

二、朱熹哲学的主要内容1. 理气论- 朱熹认为“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理”是一种先于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形而上者。

“理”具有绝对性、普遍性和永恒性。

例如,他认为“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是理。

有此理,便有此天地;若无此理,便亦无天地,无人无物,都无该载了!”- “气”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材料,是形而下者。

“气”有清浊、厚薄等不同状态。

万物都是由“理”与“气”相结合而产生的。

“理”在“气”先,“理”生气并寓于“气”中。

就像人,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有“理”(人性本善之理等),但人又是由“气”构成的肉身。

2. 心性论- 人性论方面,朱熹提出“性即理”的观点。

他认为人性是“理”在人身上的体现。

人性分为“天命之性”和“气质之性”。

“天命之性”是纯粹的善,是“理”的体现;“气质之性”则因为“气”的清浊不同而有善有恶。

他以“水”为例,“天命之性”如清澈的水,而“气质之性”可能因混入杂质而变得浑浊。

- 在心性修养方面,强调“居敬穷理”。

“居敬”就是保持一种敬畏、专注的精神状态,“穷理”则是通过格物致知的方法去探究事物之理,从而恢复人的善性。

3. 格物致知论- 格物致知是朱熹哲学中重要的认识论方法。

“格物”就是通过对事物的探究,包括对自然事物和社会人事的考察。

例如对花草树木生长规律的观察,对礼仪制度的研究等。

- “致知”是在“格物”的基础上,推致心中的知识,达到对“理”的认识。

朱子《四书章句集注》的解释与建构

朱子《四书章句集注》的解释与建构

朱子《四书章句集注》的解释与建构《四书章句集注》是朱熹(朱子)对《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部儒家经典的注释和解读,是中国古代儒家学术的重要著作之一。

朱子的《四书章句集注》不仅是对原典的注解,更是对儒家思想的系统阐述和深化,其解释与建构体现了朱子的学术思想和儒家精神。

一、解释方法朱子的解释方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以经解经:朱子注重经典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引用其他经典来解释当前经典,形成了经典的互文性解释。

2.章句分解:朱子将原文分解为章、句,逐句逐章进行解释,使得解释更为细致入微。

3.义理阐发:朱子在解释经典时,注重挖掘其中的义理,阐述儒家思想的核心价值。

二、思想建构1.理学思想:朱子的《四书章句集注》体现了其理学思想,如“理气论”、“格物致知”等。

他认为理是世界万物的本源,通过修养身心,可以体悟天理。

2.心性论:朱子在心性论上主张“性即理”,认为人的本性是天理的体现,但需要通过修养才能回归本性。

3.道德观:朱子在《四书章句集注》中强调了儒家的道德观,如仁、义、礼、智、信等五常,以及忠、孝、节、义等德行。

三、学术影响朱子的《四书章句集注》在学术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1.确立了四书的地位:《四书章句集注》使得《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部经典在儒家学术中的地位得以确立,成为儒家学子必读的经典。

2.影响了后世儒学:朱子的学术思想通过《四书章句集注》得以传承和发扬,对后世儒学产生了深远影响,形成了朱子学派,成为中国儒学史上的重要一支。

3.深化了儒家思想:朱子的《四书章句集注》不仅对原典进行了注解,更在注解中阐述了其学术思想,从而深化了儒家思想,丰富了儒家学说。

综上所述,《四书章句集注》是朱子解释与建构儒家思想的重要著作。

通过其解释方法,我们可以看到朱子的严谨学风和对经典的尊重;通过其思想建构,我们可以看到朱子的理学思想、心性论和道德观;通过其学术影响,我们可以看到朱子在儒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和影响。

安徽地域文化作业答案

安徽地域文化作业答案

安徽地域文化作业答案《安徽地域文化》作业1一、填空(每小题1分,共20分。

)1、康熙六年七月十二日(1667年8月30日),康熙批准了由吏部汇奏并经御前会议讨论通过的全国性地方行政区划和官制政革意见,其中,江南省正式分为江苏、安徽两省,改左布政使为安徽布政使,使安徽省三司健全,因此,康熙六年(1667)一般认为是安徽建省标志。

2、安徽建省大致经历了元末明初的行政区域统一;顺治十八年(1661年)左、右布政使划片分治;康熙四年(1665年)调整左、右布政使辖区,使苏、皖两省分省分治奠定基础,确定疆界;康熙六年七月甲寅,正式批准建省;乾隆二十五年八月己亥,正式将省会定于安庆。

因此,一般把公元1667年8月30日作为安徽省诞生纪念日。

3、解放战争后期,安徽境内的淮河南北、江淮地区先后解放,初建皖西、江淮、豫皖苏边区3个行政公署,下设专区,再下为县、市。

1949年4月,撤销上述3个行政公署,成立皖北人民行政公署。

5月,随着江南地区全部解放并普遍建政,成立皖南人民行政公署。

两个行署行使省的权力,但比省的规格要小。

行署下辖直辖市、专区,再下为县及专辖市。

1952年4月,撤销皖南、皖北2个人民行政公署,合并成立安徽省。

8月7日,中央人民政府正式批准成立安徽省。

8月25日,安徽省人民政府正式成立,省会驻合肥。

4、地域文化就是一定地域内历史形成并被人们所感知和认同的各种文化现象。

地域文化具有历史性、地域性和独特性的特点。

5、安徽文化在其长期的发展中,由于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的不同,在安徽大地上形成了三个各具特点的区域文化,即淮河文化、皖江文化、徽州文化,它们共同构成了安徽文化。

6、安徽文化具有延续性、兼容性、多样性、不平衡性、开拓创新性的基本特点。

7、道家是中国古代最有影响力的哲学学派之一,春秋末年的老子初步创立了道家思想体系,战国中期的庄子是先秦道家学术的集大成者。

老子的思想集中体现在所著的《老子》一书中。

《老子》共五千多字,故也称五千言,被后来的道教奉为经典,老子本人亦被尊为教祖。

朱熹相关的资料简短一点儿简介

朱熹相关的资料简短一点儿简介

朱熹相关的资料简短一点儿简介1.朱熹简介简短朱熹(1130.9.15—1200.4.23),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

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

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

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受儒教祭祀。

[1]朱熹是“二程”(程颢、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的学生,与二程合称“程朱学派”。

朱熹的理学思想对元、明、清三朝影响很大,成为三朝的官方哲学,是中国教育史上继孔子后的又一人。

2.朱熹的简单介绍20字朱熹(1130.9.15~1200.3.9)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晦翁、考亭先生、云谷老人、沧洲病叟、逆翁.汉族,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人。

19岁进士及第,曾任荆湖南路安抚使,仕至宝文阁待制。

为政期间,申敕令,惩奸吏,治绩显赫。

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扩展资料:主要成就理学思想:理学又称道学,是以研究儒家经典的义理为宗旨的学说,即所谓义理之学。

在宋朝,学术上造诣最深、影响最大的是朱熹。

他总结了以往的思想,尤其是宋代理学思想,建立了庞大的理学体系,成为宋代理学之大成,其功绩为后世所称道[3],其思想被尊奉为官学,而其本身则与孔子圣人并提,称为“朱子“。

朱熹撰《周易本义》列河洛、先天图于卷首,又与弟子蔡氏父子(蔡元定、蔡沉)编撰《易学启蒙》笃信和诠释河洛、先天之学,后世皆以此立言,阐发朱子的河洛先天思想。

在元朝、明朝、清朝三代,一直是封建统治阶级的官方哲学,标志着封建社会更趋完备的意识形态。

元朝皇庆二年(1313年)复科举,诏定以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为标准取士,朱学定为科场程式。

明洪武二年(1369年),科举以朱熹等“传注为宗”。

关于朱熹的名人故事

关于朱熹的名人故事

★以下是©⽆忧考⽹为⼤家整理的关于关于朱熹的名⼈故事的⽂章,希望⼤家能够喜欢!更多⼉童故事资源请搜索与你分享! 朱熹的简介: 朱熹(1130—1202)字元晦,后改仲晦,号晦庵,别号紫阳,祖籍徽州婺源(今江西),南宋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学家。

他19 岁进⼠及第,多次担任地⽅官职,但每次的时间都不长。

他为政期间,申明敕令,惩治*吏,清正有为,但多次遭到排挤,仕途坎坷,很不顺利。

朱熹不仅是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还是教育家、诗⼈、闽学派的代表⼈物,世⼈尊称其为朱⼦,赞他是孔孟以来弘扬儒学最杰出的⼤师。

在理学发展,朱熹是集⼤成者,他继承了北宋时期程颢、程颐的理学,完成了客观唯⼼主义的体系。

这⼀体系的核⼼范畴是“理”,或称“道”、“太极”。

“理”先于万物,并决定万物的存在,它是超越天地万物,是永恒的、不⽣不灭的客观⾃然的存在,⽆情意,⽆造作。

在理与⽓、理与物的关系上,朱熹主张理⽓统⼀,他认为理通过⽓产⽣了万事万物,是万物的根据和本质。

朱熹于宋⾼宗绍兴⼗⼋年(1148)中进⼠,历任泉州同安县主簿,知南康军、提举浙东茶盐公事、知漳州、知潭州、焕章阁待制兼侍讲等职。

平⽣不喜为官,“仕于外者仅九考(共九年),⽴于朝者四⼗⽇” (《宋元学案·元晦学案》上),⼀⽣主要的时间(约四⼗年)在在福建讲学。

晚年卷⼊当时朝廷的政治⽃争,被夺职罢祠,其学被定为“伪学”,其⼈也被定为“伪学⾸魁”,直到去世之时“罪名”尚未解除。

但朱熹死后不久,“党禁”解弛,朱熹的地位开始⽇渐上升,最终成为配享孔庙的“孔门⼗哲”之⼀,⽽其在历代儒者中的地位及实际影响仅次于孔⼦和孟⼦。

其思想学说从元代开始成为中国的官⽅哲学,不仅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的传统思想⽂化,⽽且还元播海外,如李朝时期的朝鲜、德川时代的⽇本,“朱⼦学”在政治领域和思想⽂化领域都拥有举⾜轻重的地位,产⽣相当⼤的影响。

朱熹幼承家学,其⽗朱松是杨时弟⼦罗从彦的门⼈,少时⼜师从属于“洛学”⼀派的胡宪、刘勉之、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朱熹心性论
朱熹曾认真地研究了《中庸》关于“已发”、“未发”的思想,以及二程以来诸儒对此问题的讨论,其观点在四十岁前后有所不同,前期认为“心为已发,性为未发”,这个思想是受到胡宏的影响;后期则修正了自己的观点,认为“已发”、“未发”提心理活动的不同阶段或状态,并以“未女”为性,“已发”为情。

在心性论方面,朱熹提出了重要的“心统性情”的理论,这是他对张载思想的发展,认为性是心之体,情是心之用,心是包括体用的总体。

对“性”的概念,朱熹又区分了“天命之性”和“气质之性”两个层面,前者指人禀理而生、专以理而言、纯粹至善的性;后者指人禀气而有形的、有清浊偏正善恶的性,这是他对程颐思想的发展。

在此基础上,朱熹又提出了“道心”、“人心”的范畴,认为道心即“天理”,恶的人心就是“人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