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统编中外历史纲要(上)第9课两宋的政治和军事20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9课两宋的政治和军事(共20张ppt)
实行“省兵”措施,精简军队,缩减编制
强兵 推行强兵措施如保甲法、保马法、将兵法等
节省军费开支,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宋军的 战斗力
改革科举制度,主要改变科举考试的内容
取士 批判“恩荫”制度,选拔人才贯彻择优录取原则
有利于选拔和培养人才;有利于推动改革;有 利于扩大统治基础
三、解弊之法
目的 措施
(一)王安石变法
以台谏监察宰相。 分散权力、中央集权
1、设“四监司”对各州进行监控; 2、州一级设通判,与知州共同签署文书。
崇文抑武
1、制定崇文抑武的方崇针,文罢抑免武宿将、兵文权官,文政官治担任枢密院长官;
2、提倡文治,扩大科举规模,抬高文官和士人地位。
一、防弊之政
(三)宋初加强中央集权措施的影响
宋代完善了文官制度,中国政府相当稳定。赵匡胤960年的篡位是中 国历史上最后一次,在以前,皇帝不断被他的大将、皇后和其他有权利 的权臣夺去皇位,960年以后,这种情况不再出现。王朝继续被外来征 服或民众革命所灭亡,皇室的一些成员将皇位抢来抢去,但不再有臣下 成功篡夺皇权的事例。
民,收获后还本付息
政收入
纳钱代役
有利于经济发展,增加政府收入
农田水利法 鼓励垦荒和兴修水利
富国 均输法 采购物资“徙贵就贱,用近易远”
保证灌溉,防洪赈灾 节省费用,增加财政收入,减轻人民负担
方田均税法
重新丈量土地,收取赋税,官僚、地 主也不例外
增加了政府收入,农民得到实惠
市易法 在东京设市易务
打破了大商人对市场的垄断,增加政府财政收 入
扩大科举规模
一、防弊之政
(二)宋初中央集权的加强
收归地方 权力
中 分散 央 机构 权力 地
人教版2020统编中外历史纲要(上)第9课__两宋的政治和军事(共17张PPT)
宋初专制集权的强化
4.实行文官政治
吸取唐、五代时科场积弊的教 训,在科举考试中采取了一系 列防微杜渐的措施:
锁院制度;弥封制度 誊录制度;别试制度
近人统计《登科记考》的进士总额,唐代二百 九十年中共得6442人,平均每年不过二三十名 进士。 宋代进士人数自太宗即位之年(976)起便开 始激增,迄真宗天禧三年(1019),四十四年 间已有9323人;……而在宋太宗执政的22年间, 仅进士一科即取士近万名,平均每年450余人。 此后仁宗对进士名额作了限制,规定每科不超 过400人。即使如此,两宋300多年间,贡举进 士科、诸科118榜,取士总数接近11万人,平均 每年取士达130多人。
只得蓄猪养鸡,等候吏胥里保来征役钱,或准 利益;触犯大地主、大官僚利益,
与他,或烹来款待他,自家不曾尝一块肉。故 遭激烈反对;“强兵”方面,成
此民间怨恨新法,入于骨髓。
果甚微。
13
南宋偏安
1.南宋的建立
1127年,北宋被东北女真族建立的金朝攻灭,徽、钦二帝被俘北去,史称“靖 康之变”。北宋康王赵构在应天府称帝,后定都临安,史称南宋。赵构即为宋 高宗。
2
宋初专制集权的强化
2.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பைடு நூலகம்“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 帝王凡易八姓,战争不息, 宋太祖即位后最担心的政治问题是什 生民涂地,其故何也?吾欲 么?他是如何解决的?
息天下之兵,为国家长久之 行政上:中央派文官出任地方各州的
计,其道何故?”
长官知州,节度使逐渐变为虚衔。
财政上:设诸路转运司统管地方财政,
据《宋史》记载:“帝(宋真宗)遣 曹利用如军中议岁币,曰:“百万以 下皆可许也。”寇准召利用至幄,语 曰:“虽有敕,汝所许毋过三十万,过 三十万,吾斩汝矣。”(澶渊之盟后 来的数目确是三十万)。
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一)江山初立
建 立 : 960年 , 后 周 禁 军 统 帅 赵匡胤发动陈桥驿兵变夺取帝 位,建立宋朝,定都东京,史 称北宋。赵匡胤就是宋太祖。
统一:北宋建立后,相继 灭掉南方的几个割据政权 和北方的北汉,结束了五 代十国的分裂局面。
(二)祖宗制法
材料:(安)重荣……尝谓人曰:“天子 宁有种邪?兵强马壮者为之尔!”
措施
内
容
青苗法
青黄不接之时,政府贷款 或谷物给农民,收货后还 本付息
农田水利法 鼓励垦荒和兴修水利
募役法 富 国 市易法
纳钱代役 在东京设市易务
理想效果
打击大地主、 大商人
保障农业生产 增加政府收入
方田均税法
重新丈量土地,收取赋税, 官僚、地主也不例外
均输法
采购物资“徙贵就贱,用 近易远”
领域 措施
——苏洵《嘉佑集》
材料二:太祖、太宗平一海内,惩累朝藩镇跋扈,尽收天下劲
兵……兵无常帅,帅无常师;……是以天下晏然,逾百年而无
犬吠之惊,此制兵得其道也。
——《文献通考》
积极: 政治:防范内部动乱,巩固国家统一安定,强化了中央集权; 经济:为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提供了保障
材料三:今上下内外,皆先有法以待之,是法之密也。(然 而)人之才不获尽,人之志不获伸,昏然俯首一听于法度。 而事功日隳,风俗日坏。
“自唐季以来数十年,帝王凡易八姓,战 斗不息,生民涂地,其故何也?”
宋太祖
“此无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
方镇太重、君弱臣强、武将势大
赵普
(二)祖宗制法
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长
久之计,其道何故?”
宋太祖
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 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 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9课两宋的政治和军事(共16张ppt)
后晋
石敬瑭 河东节度使
923—947年 25年
后汉
刘知远 河东节度使
947—950年 4年
后周
郭威
天雄节度使
951—960年 10年
赵
赵匡胤:殿前都点检、禁军最高统帅
普
一、以史为鉴——宋初集权
1.中央集权—控制地方
文官出任地方各州长官知州 政治
节度使逐渐成为虚衔
设诸路转运司 转运地方财政
经济
地方 控制
二、边防压力与财政危机
1.边防压力
西
宋
夏
辽
称
兄
臣
弟
,
之
北
国
宋
“
“
岁
岁
币
赐
”
”
2.财政危机
二、边防压力与财政危机
“不收为兵,则恐为盗” “饥岁莫急于防民之盗, 而防盗莫先于募民为兵”
冗兵
冗费
政府机构重叠,官僚子弟 冗官 入仕过滥,官僚队伍膨胀
积贫积弱
社会问题进一 步突出
扩大赋税 (民贫)
财政负担沉重 (国穷)
1069年,北宋熙宁二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主持变法
领域 措施
内容
农业 青苗法 官府于每年青黄不接时分两次贷款给农民,收成后加利息20%归还官府。
均输法 针对长距离物资运输和贸易(“徙贵就贱,用近易远”)。
商业
针对城市商业设置“市易务”;依据市场评定物价;向商人提供贷款,年
市易法
息20%.
五家为一保,凡家有两丁以上,皆出一人为保丁,其主要目的是恢复“兵农 军事 保甲法
陈 匡胤身上,拥立他为皇帝。随后,赵匡胤 桥 率军回师开封。赵匡胤即位后,改国号为 兵 “宋”,石守信、高怀德、王审琦、赵彦 变 徽皆得授节度使位号。
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教案
【教学设计】_两宋的政治和军事【课标分析】1、课标要求:通过了解两宋的政治和军事,认识这一时期在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等方面的新变化。
2、课标解读:(1)通过对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了解,理解北宋初年加强中央集权的必要性及其相关措施以培养学生唯物史观、史料实证的历史素养(2)结合两宋的边防压力和财政危机,理解王安石变法的利与弊以培养学生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唯物史观的历史素养(3)了解两宋的政治和军事的相关史实,认识两宋时期政治军事方面发生的新变化以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的素养(4)通过对文天祥、岳飞等历史人物的了解,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忧患意识(5)通过构建本课的时间轴,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教材分析】《两宋的政治和军事》一课是《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三单元第9课,是本单元的起始课,在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单元中起着纽带的作用,是分析辽宋夏金的经济政策、文化革新、民族交融等方面内容的历史思维逻辑支撑点。
宋代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导致宋朝自身内部政治危机和财政危机不断,军事战斗力相较较弱,这为多民族政权的并立提供了可能性,也客观上为并立政权能够在一定时间内以较温和的方式处理关系提供了机会。
同时,宋代自太祖太宗开始形成的祖宗之法不断调整完善较快作为国家意识形态渗入到官僚阶层和知识阶层中,并深刻影响他们的基本价值观判断。
宋代文人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治国理念不仅为士人参政、议政提供了大量的机会和良好的社会氛围,与之同时“异论相搅”的治国方针也为宋朝士大夫之间因政治见解不同而相互倾轧埋下了伏笔。
课标解读中把宋代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作为本节课的要点,故在本节课教学中主要采用史料实证的形式帮助学生充分理解宋初采取相关措施的内在逻辑,训练历史解释的能力。
【学情分析】刚刚进入高一学习历史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史学基础,对于朝代发展的先后顺序有了较为清晰的认知。
新教材对于历史的叙述更为详尽,所配的文字和图片和旧教材相比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能力。
【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三、王安石变法
“天变不足惧,人言不足恤, 祖宗之法不足守”
—王安石 “理财为方今先急,理财以 农事为先”—王安石
思考:对此忧愁宋仁宗 采取了什么措施?
庆历新政,以整顿官僚机 构为宗旨,明显触犯了官 僚集团的既得利益,引发 抵制,很快失败。
内则不能无以社稷为忧,外则不
能无惧于夷狄。天下之财力日以困穷, 而风俗日以衰坏。四方有志之士愢愢 然常恐天下之久不安,此其何故也? 患在不知法度故也。
——王安石《上仁宗皇帝言事书》
腹背受敌,提出和议.宋真宗只希望辽军能尽快北撤, 急忙遣使求和。十二月,宋、辽商定和议,交换“誓书”,
约定:宋每年输辽岁币银10万两、绢20万匹。又 约定辽帝称宋帝为兄,宋帝称辽帝为弟,宋辽为 兄弟之国。缔约后,宋、辽之间不再有大的战事。
宋夏和议:1042年6月,元昊派遣人前往东京议和, 宋仁宗愿意接受。双方第二年开始正式谈判。庆 历四年(1044年),宋与西夏达成协议。和约规
北宋建 立初年
宋太宗 时代
宋真宗 时代
宋仁宗 时代
材料3:宋真宗、仁宗、英宗三朝 收支情况对比
年代
真宗天禧五年 (1021年)
仁宗皇佑元年 (1049年)
英宗治平二年 (1065年)
收入(贯) 15085万余
12625万余
11613万余
冗费
支出(贯) 12677万余 所出无余 13186万余
材料:北宋时期农民负担的加重
——李华瑞《北宋朝野人士对西夏的看法》
宋初,太宗赵光义曾企图趁势收复石敬瑭割让契丹( 后改称辽)的燕云地区,但两次攻辽失败,只好放弃收复 燕云的打算,对辽采取守势。此时,辽却采取攻势,不 断南侵。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辽萧太后和圣宗耶律隆 绪发兵南下,深入宋境。真宗惧辽,欲采纳大臣王钦、 陈尧叟迁都南逃之计,宰相寇准则力请真宗亲征。真宗 无奈北上,至澧州督战。宋军坚守辽军背后城镇,又在 澶州城下打了胜仗,射死辽大将萧挞凛 (一作览)。辽恐
人教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9课--两宋政治与军事-(共19张PPT)
2、我们能从岳飞身上学习到什么精神?
精忠报国,爱国主义,家国情怀。
青山有幸埋忠骨, 白铁无辜铸佞臣。
杭州岳飞庙塑像
岳飞庙前的秦桧夫妇跪像
画出思维导图:
本课重点:
重点①中央集权的加强 重点②王安石变法
固学案:P17 当堂达标:
1、C 2、C 3、B 4、D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努力,终会有所收获,功夫不负有心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前进的路上,要不断反思、关 照自己的不足,学习更多东西,更进一步。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现代社会,有很多人,钻进钱眼,不惜违法乱纪;做人,穷,也要穷的有骨气!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 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想干成大事,除了勤于修炼才华和能力,更重要的是要能坚持下来。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心中有 理想,脚下的路再远,也不会迷失方向。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谓不朽。任何事业,学业的基础,都要以自身品德的修炼为根基。饭疏食,饮水,曲肱 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财富如浮云,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真正留下的,是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贡献。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策,有包藏宇宙之机, 吞吐天地之志者也英雄气概,威压八万里,体恤弱小,善德加身。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老去的只是身体,心灵可以永远保持丰盛。乐民之乐者,民亦乐 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做领导,要能体恤下属,一味打压,尽失民心。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越是微小的事情,越见品质。学而不知道,与不学同;知而不能 行,与不知同。知行合一,方可成就事业。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若是天下人都能互相体谅,纷扰世事可以停歇。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立志 越高,所需要的能力越强,相应的,逼迫自己所学的,也就越多。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忠心,也是很多现代人缺乏的精神。吾日三省乎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 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若人人皆每日反省自身,世间又会多出多少君子。人人好公,则天下太平;人人营私,则天下大乱。给世界和身边人,多一点宽容,多一份担当。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立千古大志,乃是圣人也。丹青不知老将至,贫贱于我如浮云。淡看世间事,心情如浮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 载物。君子,生在世间,当靠自己拼搏奋斗。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进学之道,一步步逼近真相,逼近更高。百学须先立志。天下大事,不立志,难成!海纳百 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做人,心胸要宽广。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身心端正,方可知行合一。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真正努力精 进者,不会把时间耗费在负性情绪上。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力行善事,有羞耻之心,方可成君子。操千曲尔后晓声,观千剑尔后识器做学问和学技术,都需要无数 次的练习。第一个青春是上帝给的;第二个的青春是靠自己努力当眼泪流尽的时候,留下的应该是坚强。人总是珍惜未得到的,而遗忘了所拥有的。谁伤害过你,谁击溃过你,都不重 要。重要的是谁让你重现笑容。幸运并非没有恐惧和烦恼;厄运并非没有安慰与希望。你不要一直不满人家,你应该一直检讨自己才对。不满人家,是苦了你自己。最深的孤独不是长 久的一个人,而是心里没有了任何期望。要铭记在心;每一天都是一年中最完美的日子。只因幸福只是一个过往,沉溺在幸福中的人;一直不知道幸福却很短暂。一个人的价值,应该 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什么。做个明媚的女子。不倾国,不倾城,只倾其所有过的生活。生活就是生下来,活下去。人生最美的是过程,最难的是相知,最苦的是等待,最 幸福的是真爱,最后悔的是错过。两个人在一起能过就好好过!不能过就麻利点分开。当一个人真正觉悟的一刻,他放下追寻外在世界的财富,而开始追寻他内心世界的真正财富。人 若软弱就是自己最大的敌人。日出东海落西山,愁也一天,喜也一天。遇事不转牛角尖,人也舒坦,心也舒坦。乌云总会被驱散的,即使它笼罩了整个地球。心态便是黑暗中的那一盏 明灯,可以照亮整个世界。生活不是单行线,一条路走不通,你可以转弯。给我一场车祸。要么失忆。要么死。有些人说:我爱你、又不是说我只爱你一个。生命太过短暂,今天放弃 了明天不一定能得到。删掉了关于你的一切,唯独删不掉关于你的回忆。任何事都是有可能的。所以别放弃,相信自己,你可以做到的。、相信自己,坚信自己的目标,去承受常人承 受不了的磨难与挫折,不断去努力、去奋斗,成功最终就会是你的!既然爱,为什么不说出口,有些东西失去了,就在也回不来了!对于人来说,问心无愧是最舒服的枕头。嫉妒他人, 表明他人的成功,被人嫉妒,表明自己成功。在人之上,要把人当人;在人之下,要把自己当人。人不怕卑微,就怕失去希望,期待明天,期待阳光,人就会从卑微中站起来,带着封 存梦想去拥抱蓝天。成功需要成本,时间也是一种成本,对时间的珍惜就是对成本的节约。人只要不失去方向,就不会失去自己。过去的习惯,决定今天的你,所以,过去的懒惰,决 定你今天的一败涂地。让我记起容易,但让我忘记我怕我是做不到。不要跟一个人和他议论同一个圈子里的人,不管你认为他有多可靠。想象困难做出的反应,不是逃避或绕开它们, 而是面对它们,同它们打交道,以一种进取的和明智的方式同它们奋斗。他不爱你,你为他挡一百颗子弹也没用。坐在电脑前,不知道做什么,却又不想关掉它。做不了决定的时候, 让时间帮你决定。如果还是无法决定,做了再说。宁愿犯错,不留遗憾。发现者,尤其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发现者,需要勇气才能无视他人的冷漠和怀疑,才能坚持自己发现的意志, 并把研究继续下去。我的本质不是我的意志的结果,相反,我的意志是我的本质的结果,因为我先有存在,后有意志,存在可以没有意志,但是没有存在就没有意志。公共的利益,人 类的福利,可以使可憎的工作变为可贵,只有开明人士才能知道克服困难所需要的热忱。立志用功如种树然,方其根芽,犹未有干;及其有干,尚未有枝;枝而后叶,叶而后花。意志 的出现不是对愿望的否定,而是把愿望合并和提升到一个更高的意识无论是美女的歌声,还是鬓狗的狂吠,无论是鳄鱼的眼泪,还是恶狼的嚎叫,都不会使我动摇。即使遇到了不幸的 灾难,已经开始了的事情决不放弃。最可怕的敌人,就是没有坚强的信念。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意志若是屈从,不论程度如何, 它都帮助了暴力。有了坚定的意志,就等于给双脚添了一对翅膀。意志坚强,只有刚强的人,才有神圣的意志,凡是战斗的人,才能取得胜利。卓越的人的一大优点是:在不利和艰难 的遭遇里百折不挠。疼痛的强度,同自然赋于人类的意志和刚度成正比。能够岿然不动,坚持正见,度过难关的人是不多的。钢是在烈火和急剧冷却里锻炼出来的,所以才能坚硬和什 么也不怕。我们的一代也是这样的在斗争中和可怕的考验中锻炼出来的,学习了不在生活面前屈服。只要持续地努力,不懈地奋斗,就没有征服不了的东西。
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9课两宋的政治和军事(共22张ppt)
天 下 自唐季以来数十 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 争 不息,生民涂地,其故 何也?吾欲息天下之兵, 为国家长久 之 计,其道何 如?”
——宋太祖赵匡胤
……此无他故,方镇 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 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 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 收其精兵,天下自安矣。 ”
江山初立 尚文黩武——宋初中央集权的加强
——《京本通俗小说·拗相公》
变法革新 欲肃时弊——王安石变法
利:财政收入迅速增加,改变了北宋“积贫”的局面。 积弱局面有所改观,使北宋国力有所增强。 弊:(1)变法只是一场地主阶级内部针对北宋统治危机 的制度改良,没有触及社会的根本问题,所以不可能从根 本上摆脱封建统治的危机。 (2)变法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用人不当,出现新法 危害百姓的现象。
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 立与元朝的统一
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导入新课
材料一:七年春,北汉结契丹入寇,命出师御之。次陈桥驿……有
以黄衣加第太二祖讲(即赵匡胤)身,众皆罗拜,呼万岁,即掖太祖乘马。 —— 脱 脱 等 《 宋 史 卷 · 本 纪 第 一 》
材料二:某日,宋太祖把石守信等禁军高级将领留
恢复“兵农合一” 教育 的征兵制,取代 募兵制
保甲法、保马法、将兵 法等
科举改革 整顿太学
变法革新 欲肃时弊——王安石变法
熙宁、元丰之间,中外府库,无不充衍,小邑岁积钱 米,亦不减二十万。
——《宋史》
王安石微服赴江宁,遇一老妪喂鸡豕,唤:“啰,啰,啰, 王安石来!”鸡豕俱来就食。问其故,老妪曰:“自王安石为相公, 立新法扰民。妾孀居二十年,也要出免役、助役等钱,钱既出 而差役如故。妾本以桑麻为业……今桑麻失利,只得蓄猪养鸡, 等候吏胥里保来征役钱,或准与他,或烹来款待他,自家不曾 尝一块肉。故此民间怨恨新法,入于骨髓。”
人教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知识点总结
第9课两宋的政治和军事一、宋初专制集权的强化1.背景:(1)唐中后期三省六部制的演变,中书门下成为最高机构,相权膨胀;(2)唐末、五代以来的藩镇割据、武将干政,中央集权的削弱;(3)宋初统治者对前代经验与教训的吸取。
2.措施:(1)中央:分割相权。
(二府三司制)①一正:中书门下(政事堂)作为行政机构,设多名同平章事(宰相),掌最高行政权。
②三副:副相参知政事分割行政权;枢密院长官枢密使分割军权;三司使分割财权。
(2)地方:全面收权。
①军事——收精兵:“杯酒释兵权”,“强干弱枝”;统兵权与调兵权分离;“更戍法”。
②行政——削实权:所有州直属中央;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官掌地方性政权;设通判监督地方。
地方实行路、州、县三级。
③财政——制钱谷:由转运使负责,将地方赋税(除一小部分作地方开支外)运送到京师或指定地点。
④司法——强复审,死刑需报中央复审核准,强化中央对地方司法权的掌控。
(3) 监察制度:设提点刑狱司,专职监察刑狱。
(4) 官僚体制:科举制的完善与文官体制的发展。
3. 影响:(1)积极:①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分裂局面;②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和安定,强化了专制集权;(2)消极:①中枢权力分割过细,降低了行政效率,致使政治风气保守疲沓;②不利于地方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发挥;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③逐渐形成“三冗”局面,为北宋埋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
二、北宋的统治危机1.边境危机:(1)原因:①北宋政府的积贫积弱;②北宋的守内虚外、强干弱枝;③少数民族政权的崛起:辽宋西夏连年征战,民族矛盾激化。
(2)表现:①北部:A.辽朝占领燕云十六州;B.时常南下侵扰,通过“岁币”、盟约等勉强安定。
②西北:与西夏屡战屡败,通过“岁赐”维持稳定2. 财政危机:一职多官、恩荫、科举等导致“冗官”,扩充军队导致“冗兵”,加之战争赔款、边疆危机、大兴土木等导致“冗费”,致使宋朝积贫。
3. 政治危机:收回兵权、分割军权,分化事权,军队战斗力弱、行政效率低下,致使宋朝积弱;土地兼并严重、苛捐杂税繁重,激化阶级矛盾,致使政治危机。
人教版2019统编中外历史纲要(上)第9课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20ppt(推荐下载课件)
法
本付息
政收入
的 内
农田水 利法
鼓励垦荒和兴修水利
保证灌溉,防洪抗灾
容
经 济 上 募役(免
富 国 之 役)法
纳钱代役
有利于经济发展,增加 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法(改变
打破了大商人对市场的
积 贫 局 市易法
在东京设市易务
垄断,增加了政府的财
面)
政收入
方田均 重新丈量土地,收取赋税,增加了政府收入,农民
税法 官僚、地主也不例外
②分散机构权力。在中央,枢密院专掌军政,三司专掌财政,与宰相 分权,并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禁军归“三衙”统领,但发兵权归枢 密院,统兵权和调兵权分离。在地方,包括转运司在内,先后设立了 平行的四个路级机构,合称四监司,从不同方面对各州进行监控;州 一级增设通判,与知州共同签署文书,彼此制约。
③抑制武将势力膨胀。实行崇文抑武的方针,罢免宿将兵权,用文官 担任枢密院长官;大力提倡文治,扩大科举规模,抬高文官和士人的 地位。
2、中央集权的加强
(1)原因:统治者鉴于唐后期以来军阀割据、政局动荡的历史教 训,有针对性地采取了一系列强化中央集权、维护政权稳定的措施。
(2)措施:
①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中央派文官出任地方各州的长官知州;设诸路 转运司统管地方财政,保证各州赋税绝大部分上缴朝廷;将地方精锐 部队编入禁军,拱卫京师,镇守地方,定期更换驻地。
双方最终达成和议:西夏保持帝号,同时向北宋称臣,北宋每年送给 西夏钱物,称为“岁赐”。
澶渊之盟
2、财政危机 北宋供养了一支空前庞大的军队。这支军队是通过招募组建的,多 而不精,管理混乱,训练废弛,素质低下。军队不断扩编,导致军费 直线上升,占到国家财政开支的大半。另外,北宋政府机构设置重叠, 官僚子弟入仕过滥,致使官僚队伍也不断膨胀。养兵和养官成为朝廷 的沉重负担,财政状况日益恶化。
统编人教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9课两宋的政治和军事知识点总结
统编人教2019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9课两宋的政治和军事知识点总结第9课两宋的政治和军事一、宋初专制集权的强化1.背景:(1)唐中后期三省六部制的演变,中书门下成为最高机构,相权膨胀;(2)唐末、五代以来的藩镇割据、武将干政,中央集权的削弱;(3)宋初统治者对前代经验与教训的吸取。
2.措施:(1)中央:分割相权。
(二府三司制)①一正:中书门下(政事堂)作为行政机构,设多名同平章事(宰相),掌最高行政权。
②三副:副相参知政事分割行政权;枢密院长官枢密使分割军权;三司使分割财权。
(2)地方:全面收权。
①军事——收精兵:“杯酒释兵权”,“强干弱枝”;统兵权与调兵权分离;“更戍法”。
②行政——削实权:所有州直属中央;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官掌地方性政权;设通判监督地方。
地方实行路、州、县三级。
③财政——制钱谷:由转运使负责,将地方赋税(除一小部分作地方开支外)运送到京师或指定地点。
④司法——强复审,死刑需报中央复审核准,强化中央对地方司法权的掌控。
(3) 监察制度:设提点刑狱司,专职监察刑狱。
(4) 官僚体制:科举制的完善与文官体制的发展。
3. 影响:(1)积极:①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分裂局面;②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和安定,强化了专制集权;(2)消极:①中枢权力分割过细,降低了行政效率,致使政治风气保守疲沓;②不利于地方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发挥;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③逐渐形成“三冗”局面,为北宋埋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
二、北宋的统治危机1.边境危机:(1)原因:①北宋政府的积贫积弱;②北宋的守内虚外、强干弱枝;③少数民族政权的崛起:辽宋西夏连年征战,民族矛盾激化。
(2)表现:①北部:A.辽朝占领燕云十六州;B.时常南下侵扰,通过“岁币”、盟约等勉强安定。
②西北:与西夏屡战屡败,通过“岁赐”维持稳定2. 财政危机:一职多官、恩荫、科举等导致“冗官”,扩充军队导致“冗兵”,加之战争赔款、边疆危机、大兴土木等导致“冗费”,致使宋朝积贫。
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9课两宋的政治和军事(共26张ppt)
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课标要求:了解两宋的政治和军事,认识在这一时期 在政治和军事方面的新变化
时空定位
北宋、辽、西夏对峙图(1111年)
靖康之变
金、南宋、西夏对峙图
960年 1004年 1069年 1127年 1141年 北宋建国 澶渊之盟 王安石变法 南宋建立 绍兴和议
——范祖禹:《转对条上四事 》材料二: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载 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陈寅恪:《邓广铭〈宋史职官 志考正〉序》。
利:强化了专制集权,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和安定;促进社会经济、 文化的繁荣发展。
二、困局:国朝大势,危机四伏
材料一:今内外上下,一事之小,一罪之微,皆先有法以待之。极 一世之人志虑之所周浃,忽得一智,自以为甚奇,而法固已备之矣。 是法之密也。虽然,人之才不获尽,人之志不获伸,昏然俯首一听 于法度,而事功日隳,风俗日坏,贫民愈无告,奸人愈得志。
富 国
农田水利法 均输法 方田均税法 市易法
强
取
兵 强兵措施如保甲法、 士
保马法、将兵法等
批判恩荫制度, 贯彻择优录取。
作 用
抑制地主兼并 减轻人民负担 促进经济发展
节省开支 增加武器
增加财政收入
提高战力
扩大基础 培养人才 推动改革
材料一“今介甫为政,尽变更祖宗旧法,先者后之,上者下之,右 者左之,成者毁灭之,弃者取之,矻矻焉穷日力,继之以夜,而不 得息。使上自朝廷,下及田野,内起京师,外周四海,士、吏、兵、 农、工、商、僧、道无一人得袭故而守常者,纷纷扰扰,莫安其 居。
时 间:1043年—1045年 改 革 者:范仲淹 支 持 者:宋仁宗
改革目的: 整顿官僚机构 改革结果:失败 失败原因:触犯了官僚集团的既得利益。
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9课两宋的政治和军事(共24张ppt)
分散机构权力
→军队 →财赋 →邢狱、治安 →仓储,赈济 →文官担任 →牵制知州
北宋地方权力分配示意图
(3)崇文抑武(重文轻武): ①目的:为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 ②措施:a.抑武:罢免宿将兵权(“杯酒释兵权”) 用文官担任枢密院长官;
b.崇文:提倡文治,扩大科举规模, 提高文官、士人地位,逐渐形成以士大夫 为主体的官僚集团。
——《朱子语类》
积极: 强化了中央集权,有效预 防了内部动乱,巩固了国 家的统一和安定,
消极: ①制度过于僵化,权力分割过细,影响了 行政效率,助长了因循保守的政治风气。 ②逐渐形成了“三冗”(冗官、冗兵、冗费) 问题,导致北宋中期出现积贫积弱的局面。
北宋官员人数增长示意图 2.4万
1.7万
1万
北宋士兵人数增长示意图
君弱臣强
削弱相权
侍 卫
宋唐:二三府省三六司部
殿 前
马 军
皇帝
司司
侍 卫
步 统调 军 分离
司
三衙 统兵权
更戍法 禁军 定期 换驻
三司 中中书书门省下(政门事下堂省) 尚枢书密省院 调兵权 台谏
三司使
财政
同平章事 参知政事 枢密使 枢密副使 (宰相) (执政) (执政) (执政)
行政
军政
吏 户 礼 兵 刑工 部 部 部 部 部部
御史中丞 知谏院
监察 (台谏合一)
唐代三省六部制与宋代二府三司制分散相权的方式有什么区别?
唐:程序分权(草拟、审核、执行) 宋:领域分权(行政、财政、军政)
(2)地方:加强中央集权;分散地方机构权力。 ①行政:A.中央派文官任地方官知州,节度使渐为虚衔; B.州一级增设通判,制约知州。 ②军事: A.将地方精锐部队编入禁军,拱卫京师,镇守地方; B.经常调换军队将领,定期更换驻地,使兵不识将,将不专兵。 ③财政:设诸路转运司统管地方财政,将各州赋税绝大部分上缴朝廷。 ④监察:设立平行的四个路级机构,对各州进行监控和节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