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第1节

合集下载

第二章第1节 八年级上物理提纲及习题

第二章第1节  八年级上物理提纲及习题

第二章声现象第一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学习目标】1.知道声音是怎样产生的?2.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什么?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

3.知道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学习重点: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条件。

学习难点: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解释一些声现象。

【学法指导】通过探究“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实验和阅读“真空不能传声”,锻炼初步的观察能力和研究问题的方法,培养初步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自主探究】一.声的产生活动1:观察课本27页图片,阅读想想做做”声是由物体的产生的。

用手按住发音的鼓面,发音也停止,该现象说明振动停止(选填发声、声音)也停止。

振动的物体叫。

二.声音的传播:活动2:阅读课本28-29页“声音的传播”部分在空气中,声音以的形式传播,我们把它叫做。

声的传播需要,不能传声,介质可分为,和三.声速:活动3:阅读课本29-30页“声速”部分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简称声速。

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

声速的大小跟和有关一般情况下.....:固体中的声速液体中的声速气体中的声速(选填﹥、﹤或﹦)。

【合作探究】一、《黄河大合唱》歌词中的“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这里的“吼”、“叫”“咆哮”的声源分别是、、。

它们分别属于、、(选填固体、液体、气体)思考1:敲打桌子,听到声音,却看不见桌子的振动,你能想出什么办法来证明桌子的振动?二、声音是怎样向远处传播的?.阅读:真空罩内的闹钟实验。

联系该实验现象,大家能得到什么结论?1.猜想:声音向远处传播需要介质。

2. 实验:用一张桌子做实验。

一个同学轻敲桌子(不要让附近的同学听到敲击声),另一个同学把耳朵帖在桌面上。

想想这个实验说明什么问题【当堂训练】1、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__产生的,_________停止,声音就消失。

2、钓鱼时,河岸上的脚步声会把鱼吓跑,这说明____________能够传声。

3、月球上的宇航员只能通过无线电来进行交谈,主要是因为_______不能传声。

七年级地理第二章第一节(二) 地球的运动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地理第二章第一节(二) 地球的运动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__B___图。四图影子的朝向均为_______(方向)。

A
B
C
D
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 2
四季的变化
夏至日光照图
春分、秋分日光照图
冬至日光照图
对于北半球来说, 夏至日前后一段时间,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较多,形成夏季; 冬至日前后一段时间,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较少,形成冬季; 春分日和秋分日前后一段时间,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比夏季少, 比冬季多,分别形成春季和秋季。
极昼
极圈内的极昼和极夜现象
无极昼极夜
春分 3月21日前后
极夜
夏至 6月22日前后
冬至 12月22日前后
秋分 9月23日前后
无极昼极夜
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 5
五带的划分
北极圈66.5°N
北回归线23.5°N 赤道0°
南回归线23.5°S
南极圈66.5°S
地球的五带
有极昼、极夜现象,终年寒冷
四季变化明显 有阳光直射现象
无论是自转或公转,地 轴总是倾斜的,且方向 不变,永远指向北极星 附近。
北极星
公转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节气 春分 夏至 秋分 冬至
日期 3月21日前后 6月22日前后 9月23日前后 12月22日前后
太阳直射点位置 赤道
北回归线 赤道
南回归线
太阳直射点的往返移动
夏至 春分
秋分
春分
冬至
北回归线 赤道 南回归线
第二章 地球的面貌 第一节
1 地球的自转 2 地球的公转
自转
定义 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 方 向 自西向东 周期 地理意义
自转方向
北极
逆时针
自西向东
南极
顺时针

2019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课件:第二章 第1节

2019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课件:第二章 第1节

1. 提高效率 Increase the Efficiency 2. 创造未来 To create the future 3. 铸就辉煌 C a s t b r i l l i a n t
(4)牵引小车的钩码个数要适当,以免加速度过大而使纸 带上的点太少,或者加速度太小,而使各段位移无多大差别, 从而使误差增大,加速度的大小以能在50 cm长的纸带上清楚 地取得六、七个计数点为宜. (5)要区别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点与人为选取的计数点,一 般在纸带上每隔五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即时间间隔为T= 0.02×5 s=0.1 s.
【解析】
根据刻度尺的读数规则读出对应点的距离,注
意估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读数为1.20 cm、5.40 cm、12.00 cm、16.20 cm.根据直线运动中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可以近
似表示瞬时速度求出打2、4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v2= 0.054 0-0.012 0 0.120 0-0.054 0 m/s=0.21 m/s ,创造未来 v4= m/s= 2. To0.1 create the future 2×0.1 2×
x 8×10 - 解析:小球在通过8 cm距离内的平均速度 v = t = 4×0.1 cm/s=200 cm/s=2 m/s,A对,B错;小球通过6 cm处的瞬时 x′ 4×10 cm 速度等于相邻两点间的平均速度v= = =200 cm/s t′ 2×0.1 s =2 m/s,C错,D对.
答案:AD
Δt
(多选)一只小球在水平桌面上做匀减速直 线运动,用照相机对着小球每隔0.1 s拍照一次,得到一幅频闪 照片,用刻度尺量得照片上小球各位置如图所示,已知照片与 实物的比例为1∶10,则( )
A.图中对应的小球在通过8 cm距离内的平均速度是2 m/s B.图中对应的小球在通过8 m/s cm距离内的平均速度是1.6

2021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2:第2章 第1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含解析

2021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2:第2章 第1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含解析

第二章第一节A组基础题组一、单选题1.(2020·湖南师大附中)同源染色体是指(B)A.一条染色体复制形成的两条染色体B.减数分裂过程中配对的两条染色体C.形态特征大体相同的两条染色体D.分别来自父方和母方的两条染色体[解析]同源染色体不是复制而成的,而是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A项错误;同源染色体的两两配对叫作联会,所以减数分裂过程联会的两条染色体一定是同源染色体,B项正确;形态特征基本相同的染色体不一定是同源染色体,如着丝粒分裂后形成的两条染色体,C项错误;分别来自父方和母方的两条染色体不一定是同源染色体,如来自父方的第2号染色体和来自母方的3号染色体,D项错误。

2.(2020·河北省保定市易县中学高一月考)下图为某动物体内的细胞在细胞分裂过程中一条染色体的行为示意图。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D)A.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①过程细胞核中均存在DNA的加倍B.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③过程着丝粒断裂,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C.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④过程均存在胞质分裂,核DNA数减半D.若受精卵中有12对同源染色体,则其分裂过程形成12个四分体[解析]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①过程细胞核中均发生DNA的复制,结果使DNA加倍,染色体数目不变,A正确;③过程着丝粒断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B正确;④过程表示有丝分裂末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均存在胞质分裂,核DNA数减半,C 正确;受精卵进行的是有丝分裂,不会形成四分体,D错误。

3.(2020·山东省潍坊四中高一月考)一动物精原细胞在进行减数分裂过程中形成了4个四分体,则次级精母细胞在减数分裂Ⅱ中期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分子数依次是(A) A.4、8、8B.2、4、8C.8、16、16D.8、0、8[解析]次级精母细胞是初级精母细胞经过同源染色体分离形成的,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粒未分裂,所以染色体数为4,染色单体数和DNA数都为8。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三课件——第2章 第 1 节 二 植物细胞工程的应用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三课件——第2章 第 1 节 二 植物细胞工程的应用

2.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以快速繁殖、生产药物及培育无病毒的植物等。据 图甲、表乙回答问题:
表乙 植物的花芽分别在含有不同比例的吲哚乙酸和细胞分裂素的培养基中的 生长状况
吲哚乙 酸
细胞分 裂素
花芽生 长状况
A组 B组
C组
D组 E组
0 3 ppm 3 ppm 0.03 ppm 0
0 0.2 ppm 0.002 ppm
带病毒。
探究点二 作物新品种的培育和细胞产物的工厂化生产 1.单倍体育种(科学思维): 【实验情境】通过植物的组织培养进行单倍体育种流程图
请据图分析: (1)图中①和②分别代表:①_杂__交__,②_花__药__离__体__培__养__。③通常是指_秋__水__仙__素__处__理__, 目的是_使__染__色__体__数__目__加__倍__,形成纯合子。
(2)单倍体育种的原理以及涉及的生物学技术分别是什么? 提示:单倍体育种的原理是生殖细胞的全能性(花药离体培养为单倍体植株);染色 体数目的变异(秋水仙素诱导单倍体幼苗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涉及的生物学 技术是植物组织培养。 (3)单倍体育种的优点和缺点分别是什么? 提示:单倍体育种的优点是后代稳定遗传,都是纯合子;明显缩短育种年限。缺点 是技术相对复杂,需要与杂交育种结合。
单育1号烟草品种、中 花8号、11号水稻和京
花1号小麦等
产生新基因,大 幅度改良某些
性状
抗花叶病毒的甘蔗、抗 盐碱的野生烟草等
【定向训练】 如图表示植物组织培养的大致过程,据此判断不正确的是
()
A. 若①是来自不同植物体细胞融合的杂种细胞,则④可能出现不同植物的遗传特 性 B.若①是花粉,则④是单倍体植株,经染色体加倍后可得到稳定遗传的品种 C.若①是人参细胞,对②进行扩大培养可提高细胞产物人参皂苷的产量 D.若①是具有杂种优势的农作物细胞,则用③进行繁育一定会发生性状分离

注册计量师(二级,第二章第1节)

注册计量师(二级,第二章第1节)
计量综合知识
第二章 计量综合知识
第一节 量和单位 第二节 测量、计量 第三节 测量结果 第四节 测量仪器及其特性 第五节 测量标准 第六节 计量技术机构管理体系的建立和运行 第七节 计量安全防护 第八节 职业道德教育
本章重点介绍计量业务中一些综合通用知识的应用:量和单位的应
用,关于测量、计量学、测量结果、测量仪器、测量标准方面的知识,包
法定计量单位的使用方法
单位名称 单位和词头符号 单位和词头使用规则 使用注意条 款
法定计量单位名称的使用方法如下:
① 组合单位的中文名称与其符号表示的顺序一致
② 乘方形式的单位名称,其顺序应是指数名称在前,单
位名称在后
③如果长度的2次和3次幂表示面积和体积,则相应的指
数名称为“平方”和“立方”并置于长度单位之前,否
由国际单位制词头和以上单位所构成的十进倍数和分数单位
SI基本单位
单位符号 国际符号 m kg s A K mol cd 中文符号 米 千克 秒 安 开 摩 坎
基本量的名称
量的符号
单位名称 (全称、简称) 米 千克(公斤) 秒 安[培] 开[尔文] 摩[尔] 坎[德拉]
长度 质量 时间 电流 热力学温度 物质的量 发光强度
2. 量值的表达
量值应该正确表达,如18 ℃~20 ℃或(18~20) ℃ 、 180 V~240 V,但不能示为18~20℃ ;180~240V,因
为18和180是数字,不能与量值等同使用。
打印时,在数字与参照对象间应留有空格。
二、 量制、量纲和量纲为一的量
(一)量制
量制是指“彼此间由非矛盾方程联系起来的一组量”。 (JJF 1001-2011) (确定关系) 也可以说,量制是在科学技术领域中约定选取的基本量和与 之存在确定关系的导出量的特定组合。 每个学科在伴随着自己学科的建立、发展的同时,也在形成 自己的量制,有时也称“量系” “量的体系”,比如,力 学量、热学量、化学量、电磁学量声学量等。

2020-2021高一地理湘教版必修第一册课件:第2章第1节 第2课时 滑坡和泥石流

2020-2021高一地理湘教版必修第一册课件:第2章第1节 第2课时 滑坡和泥石流

A.土质状况
B.降水差异
C.植被状况
D.人类活动
解析 发生崩塌的斜坡坡度一般大于 50°,发生滑坡的斜坡坡度一般小
于 50°。读图可知,陕北地区崩塌数目多于滑坡,这是因为陕北地区多为黄
核心素养定位 人地协调观:归纳人类对滑坡和泥石流的影响;适应自然规律,减轻自然 灾害带来的危害。 综合思维:结合资料,分析滑坡、泥石流的成因和危害。 区域认知:总结区域地理环境对滑坡和泥石流形成的影响。 地理实践力:调查学校所在地流水地貌类型和主要地质灾害类型。
1
预习准备区
滑坡和泥石流
1.滑坡 (1)概念:滑坡是大量 01 __山__体___物__质___在 02 __重__力__的作用下,沿滑动面 03 ___整__体__滑__动___的现象。 (2)危害:滑坡可以掩埋 04 _农__田___和 05 __村__庄__,阻断 06 __道__路__,淤塞 07 __河__道__,导致 08 ___人__员__伤__亡___和 09 ___财__产__损__失___。
思路点拨
成因
泥石流多发生在坡度较 01 _陡__ 03 _a__处等高线 04 _密__集___且向
的山 02 _谷__。
05 _高__处凸出,最易发生泥石
流等地质灾害。
防御方法
当地质灾害发生时,逃生路径
应与沟谷的方向 06 _垂__直___且 东北方向与沟谷 08 _垂__直___且
向 07 _高__处。
1.我国 9 月 7 日前后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地区是( )
A.秦巴山区
B.横断山区
C.武夷山区
D.东北山区
解析 根据 9 月 7 日我国地质灾害预报略图并结合我国地形分析,我
国 9 月 7 日前后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地区是秦岭、大巴山地区。

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1课件 第2章 第1节 第2课时

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1课件 第2章 第1节 第2课时

第二章 第一节 第2课时
新知识·预习探究
第二章 第一节 第2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分散系的概念及分散系的种类。 2.知道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 3.了解胶体的介稳性和丁达尔效应。
第二章 第一节 第2课时
●新知预习
1.把_一__种__(_或__多__种__)_物__质__分散在另__一__种__(_或__多__种__)_物__质_中所得 到的体系,叫做分散系。
第二章 第一节 第2课时
2.胶体的分类 常见的胶体分类方法是根据分散剂的状态进行分类,有 三种:固溶胶(如有色玻璃、宝石、珍珠之类),液溶胶(如牛 奶、豆浆之类),气溶胶(如云、雾、烟之类)。 3.胶体的性质 (1)胶体是介稳性的分散系 溶液是最稳定的分散系,浊液是最不稳定的分散系,胶 体的稳定性介于二者之间。
第二章 第一节 第2课时
(2)根据分散质的直径不同分为溶液、胶体、浊液三种分 散系。列表比较如下:
分散系 举例
分散质粒子组成
分散质粒子直径 外观特点 稳定性
能否透过滤纸 能否透过半透膜
扩散
溶液 NaCl溶液
离子
<1 nm 均一,稳定
稳定
悬浊液 乳浊液
胶体
泥水
牛奶
Fe(OH)3胶体
巨大数目的分子集合体
第二章 第一节 第2课时
【解析】 选项A,空气是由N2、O2及一些尘埃等组成 的混合物。选项B,胶体微粒直径介于1~100 nm之间,即介 于1.0×10-9~1.0×10-7 m之间,所以微粒直径为2.5微米的细 小颗粒物不属于胶体。选项C,实施绿化工程,树木能吸附空 气中的尘埃,从而有效防治PM 2.5污染。选项D,PM 2.5表面 积大,吸附能力强,能吸附有毒有害物质。

高一化学(鲁科版)必修1课件:第2章 第1节2课时 一种重要的混合物——胶体

高一化学(鲁科版)必修1课件:第2章 第1节2课时 一种重要的混合物——胶体

分散质微 单个小分

子或离子
浊液 >100 nm 巨大数目的分子 或离子集合体
胶体 1~100 nm 高分子或多分子
集合体
•1、所有高尚教育的课程表里都不能没有各种形式的跳舞:用脚跳舞,用思想跳舞,用言语跳舞,不用说,还需用笔跳舞。 •2、一切真理要由学生自己获得,或由他们重新发现,至少由他们重建。 •3、教育始于母亲膝下,孩童耳听一言一语,均影响其性格的形成。 •4、好的教师是让学生发现真理,而不只是传授知识。 •5、数学教学要“淡化形式,注重实质.
(2) 用 一 束 可 见 光 照 射 此 分 散 系 可 看 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将此分散系装入 U 形管内,用石墨棒作电极, 接通直流电源,通电一段时间后发现与电源负极相 连 的 电 极 附 近 颜 色 ________ , 这 种 现 象 称 为 ________。
[ 答 案 ] (1)Fe(OH)3 胶 体 FeCl3 + 3H2O==△===Fe(OH)3(胶体)+3HCl 颗粒直径大 小不同 (2)光亮的通路 胶体微粒对可见光的 散射作用
(3)变深 电泳 (4)渗析 提纯胶体 (5)产生白色沉淀 先产生红褐色沉淀后来 沉淀溶解得到棕黄色溶液
Fe(OH)3 胶体与 Fe(OH)3 沉淀 (1)Fe(OH)3 胶体和 Fe(OH)3 沉淀都是红褐色, 两者性质有共同点,如都能和盐酸反应,也有不同 点,Fe(OH)3 沉淀不具有胶体的性质;两者的制备方 法也不同。制备 Fe(OH)3 胶体时不能长时间煮沸。 (2)根据溶液中的离子能透过半透膜,而胶体微 粒不能透过半透膜,可利用半透膜来除去胶体中的 电解质,以提纯、净化胶体。

第二章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第二章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第二章了解生物圈
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教学目标】
1、举例说出光、水、温度等因素对生物生存的影响。

2、举例说出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

3、举例说出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教学重点】举例说出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教学难点】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

【教学准备】
1、视频文件:(1)水对动的生活的影响;(2)草原大迁徙;(3)秋海
棠适应阴暗的环境;(4)蚯蚓;(5)地星对环境的适应;(6)保护
色;(7)螳螂的拟态;(8)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一、环境中的生态因素
生物因素
生态因素
非生物因素
二、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三、三、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第2章第1节化学反应速率第3课时课件(37张)

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第2章第1节化学反应速率第3课时课件(37张)

图2-1-7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新课探究
知识点三 化学反应速率图像分析 1.常见的反应速率图像分析 (1)以CaCO3+2HCl=CaCl2+CO2↑+H2O为例 图A表示:反应速率随着c(HCl)的增大而增大。 图B表示: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c(HCl)逐渐减小, 化学反应速率逐渐减小。 图C表示:反应速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A
B
C
D
图2-1-10
甲中的温度高、反应速率快,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物的浓度逐渐减小,故 甲、乙中反应速率逐渐减小,图像C正确; MnO2在H2O2的分解中起催化作用,故乙中反应速率大于甲,图像D错误。
新课探究
[方法提炼] 解答外界条件改变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图像题的一般方法 (1)认清坐标系,分析纵、横坐标所代表的意义,并联系相关的化学原理。 (2)看起点,分清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减小的是反应物,浓度增大的是生成物,生 成物多数以原点为起点。 (3)看变化趋势,注意曲线是连续变化还是跳跃变化,是大变还是小变。 (4)看终点,分清反应物消耗的浓度和生成物增加的浓度。 (5)看时间,分析图像中的拐点、突变点的意义,理解曲线连续或跳跃代表的含义。
第一节 化学反应速率
第3课时 活化能
新课探究
知识点一 有效碰撞理论 1.基元反应、有效碰撞、活化分子、活化能 (1)基元反应:指反应物分子在碰撞过程中相互作用直接转化为生成物分子的 反应,又称 简单反应 。 (2)有效碰撞:能够发生 化学反 的碰撞。 (3)活化分子:能够发生 应有效碰撞 的分子。
新课探究
[解析] 活化能接近于零的反应,所有分子基本是活化分子,所以只要接触就 可迅速反应,反应瞬间完成,所以温度对其反应速率影响就不大,A正确; 压强是通过改变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目来改变化学反应速率,温度是通 过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B错误; 活化分子具有的平均能量与反应物分子具有的平均能量之差叫活化能,C 错误; 活化能的大小对化学反应前后的能量变化不产生影响,化学反应前后能量 的变化只与反应物和生成物总能量的相对大小有关,D错误。

2020-2021高一地理湘教版必修第一册课件:第2章第1节 第1课时 流水侵蚀和堆积地貌

2020-2021高一地理湘教版必修第一册课件:第2章第1节 第1课时 流水侵蚀和堆积地貌
第二章 地球表面形态
第一节 流水地貌 第一课时 流水侵蚀和
堆积地貌
【热点链接】 2019 年 10 月 19 日,《辉煌 70 年之荆州名片》播出《野 生麋鹿的美丽天堂》。1991 年,石首市在长江天鹅洲故道成立 2 000 亩的麋 鹿自然保护区。天鹅洲故道位于长江“九曲回肠”的荆江北岸。说明曲流 和故道的形成原因。
据此探究下列问题: (1)橘子洲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2)“鱼翔浅底”说明河床有什么特征? (3)下荆江“九曲回肠”,对水流有何影响? (4)如果洪水泛滥,对河道形态会带来哪些影响? [成果展示] (1)湘江泥沙堆积而成。 (2)河床宽浅。 (3)会造成流水不畅。 (4)洪水泛滥,河水可能冲毁河道颈部,导致弯曲部分与河道分离,形 成牛轭湖。
冲积扇是河流泥沙堆积形成的。 质便铺散沉积下来。
3
综合素养区
教材活动巧点拨 [教材第 38 页探究] 思路点拨 1.受地势影响,嘉陵江在青居镇附近发生弯曲,由于凹岸一 侧水流速度比较大,对岸边岩石下部不断侵蚀掏挖,河水不断下切,以至 于凹岸旁的岩石和山体都十分陡峭,长期的侵蚀加上重力的影响,凹岸边 的岩石和山体崩塌,从而使河流慢慢向外移动,滩涂越来越大,曲流也越 来越弯曲,最终发展成为“Ω”形状。 2.流水地貌可分为流水侵蚀地貌和流水堆积地貌。流水侵蚀地貌如河 流峡谷等;流水堆积地貌如冲积扇、三角洲等。
在山区,河谷平原地势 04 西藏自治区海拔 06 _高__,气 _平__坦___,水源充足,有利于 候高寒,07 __河__谷__平__原____自 05 __聚__落__的形成和分布。 然条件优越。
主题探究 流水堆积地貌
材料一
沁园春 长沙
毛泽东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

湘教版必修二第二章第一节城乡空间结构2

湘教版必修二第二章第一节城乡空间结构2

2. 纽约位于哈得孙河注入大西洋的河口处,是世界著名
的大都市,读图2-13,从地理区位的角度,分析纽约成
为世界著名大都市的主要原因。
密集型乡村聚落是一种规模较大、房屋高度密集的乡村聚落,多分布于人口稠密的早作农业地区。 (2)就城区来看,不同类型用地的地租变化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读图 2-1、图 2-2、图 2-3,说一说城市、镇和乡村的景观各有什么特点。 城市交通主要集中于某一方向,且运距很长 二是节省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费用, 兰州、延安、洛阳、西宁、宜昌 特点:城市各功能区之间没有绝对的界线, 人口达到一定规模、主要从事非农业产业活动的居民聚居地。 地理位置优越; 多数村落坐落在平原盆地,或河流湖泊之畔,或道路通衢之处,建有教堂和广场。 沈阳以组团式的松散布局结构建设,沿三环高速公路向沈山、沈大、沈哈、沈抚、沈丹、沈盘等交通干线呈放射状向外发展。 你家乡所在的地方,是城市、镇,还是乡村?根据你的观察,描述其空间布局特点。 ——城乡住宅和公共设施用地、 沈阳工业区分布在交通线路两厢,主要位于市区东西两侧; 村落格局大而紧凑,但村民住房排列杂乱无章,村中道路较为弯曲,这类村落是在长期发展过程中自然形成的。 香港和深圳应发挥各自的优势,实现优势互补。 居住区相对集中,位于市中心区及其外缘。 一是能够集约节约用地,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
乡村——耕地
城镇——居住用地
原因: 乡村——人口数量少,主要从事农业生产活动;
城镇——人口已达到一定规模,居住用地承担其 最基本的职能,是分布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
2. 在城镇中,商业用地的空间分布有什么特点? 商业用地一般分布在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或街角路口, 呈点状或条状。
3. 想一想,城镇内部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形成原因有哪 些?试举例说明。

解析几何第二章 第一节

解析几何第二章 第一节

图2.1
点 M x , y , z 平面
v v 向量 M 0 M , 1 , 2 共面
得到平面的参数方程 或
r r0 v1 v 2
x x0 X 1 X 2 , y y 0 Y1 Y2 , z z Z Z , 0 1 2
r r0 t v
0

x x 0 t cos , y y 0 t cos , z z t cos , 0
其中参数 t 的绝对值恰好是直线 l 上的两点 M 0 与M 之 间的距离,这是因为 | t || r r0 || M 0 M | . 这时 直线 l
A1 x B1 y C 1 z D1 0, l: A2 x B 2 y C 2 z D 2 0,
(2.1.16)
它称为直线的一般方程.
在直角坐标系 O ; i, j, k 下, 直线 l 的方向向量可取成 单位向量 v 0 cos , cos , cos , 这时 l 的参数方程为
=
A B C
2 2 2
0 时,

在取定符号后称为平面的法式化因子. 学生口答: 在直角坐标系下, 将平面的一般方程
(1) x y 1 0,
(2) x 2 0
化为法式方程.
2.1.3 空间直线的方程 在空间给定一个点 M 0 和非零向量 v , 那么过点 M 0 且 与向量 v 平行的直线便惟一确定. 向量 v (以及 k v , k 0 )叫做直线的方向向量. 现推导直线方程. 取定仿射标架O ; e1 , e 2 , e 3 . 设点 M 0 的坐标为 x0 , y 0 , z 0 , v X , Y , Z , 则点 M x , y , z 直 线 l 的充要条件是存在惟 一的实数 t,使得

药物分析-第2章第一节-鉴别

药物分析-第2章第一节-鉴别

pH4.3
蓝紫色络合物
2. 有机酸盐 (1) 水杨酸 红色配位化合物 水杨酸 + FeCl3 紫色配位化合物
(2) 酒石酸盐
供试品溶液(中性)+ 氨制硝酸银
水浴中
银镜
3.芳香第一胺类 供 试 品
稀盐酸
+ 亚硝酸钠 碱性-萘酚试液 黄色到猩红色
4.托烷生物碱类(发烟硝酸、氢氧化钾醇溶液)
此类生物碱中具有莨菪酸结构,有Vitali反应,显紫色。
第二章
药物的鉴别技术
第一节 药品鉴别基础知识
概 述
鉴别试验: 是根据药物的分子结构、理化性质, 采用现有的分析方法来判断药物的真伪。 是药检工作中的首项任务,只有在药物鉴 别无误的情况下,才能进行药物的杂质检 查、含量测定。
★注意:这些鉴别试验用来证实贮藏在 标签容器中的药物是否为所标示的药
物,其方法虽有一定的专属性,但不
第二章
④ 规定一定浓度供试品在最大吸收 波长处的吸收度. ⑤ 经化学处理后,测定其反应产物的 吸收光谱特性.
第二章
2 .红外光谱法
主要用于组分单一、结构明确的
原料药。
ChP
BP
采用标准图谱对照法
采用标准图谱对照法、对照品法
USP
JP
采用对照品法
规定条件下测定一定波数处特征吸
收峰。
标准图谱法:Ch.P要求按指定条件绘制供试品的红 外光吸收图谱,与《药品红外光谱集》中的相应标准 图谱对比,如果峰位、峰形、相对强度都一致时,即 为同一种药物。 对照品法:将供试品与对照品在同样的条件下绘制 红外图谱,彼此对比是否一致的方法。可消除不同仪 器和操作条件造成的误差。
第二章
② 规定吸收波长和吸收度比值法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第一课时 简单分类法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第一课时 简单分类法

作业: 预习《分散系及其分类》,完成练习册 P27-28 “导学坐标”,下节课检查
同类物质按照从大到小 的范围分类。
分类标准 同一物质按照不 特点
物质类别间是平 同层次中各类别间相 行关系,而且有 互独立;不同层次的 相互交叉的部分 类别间是从属关系。
课堂小结: 1、分类一般步骤: 选择分类方法 确定分类标准 得出正确的分类 2、常用的简单分类方法: 单一分类法
交叉分类法 树状分类法
例:生物学中把动植物按照界、门、纲、目、科、 属、种从大范围到小范围进行分类
②特点: 同一层次的物质类别间一般是相互独立, 没有交叉的。 不同层次的物质类别间从属关系的。
③优点:对事物的认识更加深刻
树状分类法 纯 净 物 混 合 物
单 质 化 合 物
金属 Cu、Fe等
非金属
氧 化 物
化 学 物 质
Ca(OH)2+H2CO3===CaCO3↓+2H2O (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的区别
交叉分类法 树状分类法
概念
对同个物质进 行多种分类。
同标准进行分类
对同类物质按照层次从大 到小进行分类再分类。
O2、H2等
CuO、H2O等 HCl等
NaOH等



NaCl等
Q1:冰水混合物是混合物吗?
不是。冰和水都是由水分子组 成的,不同的是状态。
Q2: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吗?
不是。例如臭氧(O3)和氧气(O2),混 合在一起,他们都是由氧元素组成的,但 并不是纯净物,必须是“同一物质”才能 是纯净物。 凡是能用“化学式”表示物质的,就是纯净物 。

2019秋粤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课件:第2章 第一节 地形(共27张PPT)

2019秋粤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课件:第2章 第一节  地形(共27张PPT)

22. 读图2-1-11,完成下列问题。
(1)有“世界屋脊”之称的是__青_藏__高__原__,图中用字母 __C___表示;地表沟壑纵横的是__黄__土__高__原__,图中用字 母___B___表示。 (2)填写下表:
代号
山脉名称
两侧地形区名称
西侧
东侧

__大__兴__安__岭____
__内__蒙__古__高__原__
地理 八年级 上册 配广东人民版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一节 地形
学习目标
1. 运用中国地形图概括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 2. 识别作为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界线的山脉,了解构成 各阶梯的主要地形区。 3. 理解地形复杂多样和山区面积广大是我国地形的两 大基本特征。
课前预习
一、三级阶梯状的地势
1. 从图2-1-1可知,我国地势___西__高_东__低____,呈 ___三__级_阶__梯__状____逐级下降。
同步训练
夯实基础
知识点①:三级阶梯状的地势
读图2-1-2,完成1~3题。
1. 山脉①的走向是( C ) A. 东西走向
B. 南北走向
C. 东北—西南走向
D. 西北—东南走向
2. 我国地势的总特征是( B )
A. 东高西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B. 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C. 四周高,中间低
D. 东南高,西北低
读图2-1-7,完成12~13题。
12. 图中反映我国地形的显著特征是( D ) A. 地势西高东低,大致呈阶梯状 B. 地形类型单一,山区面积广大 C. 地形多种多样,平原面积广大 D. 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13. 下列关于我国地形之最的说法,错误的是( B ) A. 我国地势最高的高原是青藏高原 B. 我国地势最高的盆地是准噶尔盆地 C. 我国面积最大的平原是东北平原 D. 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是塔里木盆地 14. 下列地形区与地形特征的组合,正确的一组是( B ) A. 黄土高原——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B. 内蒙古高原——地面平坦,一望无际 C. 云贵高原——支离破碎,千沟万壑 D. 青藏高原——层峦叠嶂,崎岖不平 15. 下列地形区位于我国第三级阶梯上的是( C ) A. 四川盆地 B. 黄土高原 C. 华北平原 D. 准噶尔盆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出神经
效应器(运动神经末梢 及它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 )
传入 神经 传出 神经
感受器
神经中枢
效应器
反射弧是完成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
膝跳反射的反射弧是:
肌腱中的感受器 传入神经 脊髓中的神经中枢 传出神经 效应器产生效果
思考与讨论P17
1、一个神经元包括哪些部分?神经元、 神经纤维与神经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 神经元包括细胞体和突起。
神经元长的突起以及包裹在外表的髓鞘组成 神经纤维。许多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面包着 由结缔组织形成的膜,构成一条神经。
思考与讨论P17 2、概括膝跳反射和缩手反射的反射弧是 由几部分组成的?
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 效应器。
3、一个完整的反射活动仅靠一个神经元能 完成吗?至少需要几个? 不能,至少需要两个。
兴奋:
指动物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如神经 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 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
感受器
接受刺激 产生兴奋
神经中枢 传出神经 效应器 传入神经
传导神 经冲动 进行分析与 综合,产生 兴奋 传导神 经冲动 发生相 应活动
练一练:
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反射活动的是
A.由于气温高而出汗
D
B.由于气温低,皮肤血管收缩
C.在强光下瞳孔收缩
D.用手触动含羞草的叶片,叶片立即收缩而下垂
条件反射: 动物在后天生活过程中通过训 练学习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 中枢在大脑。如:狗听到铃声 流口水、人听到叫声回头等。
联系:条件反射建立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 上,没有非条件反射,就没有条件反射。
完成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反射弧
感受器 传入神经
2、反射弧
(感觉神经末梢)
神经中枢(中枢神经的一部分)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激情篮球
1.队员之间是如何传递信息 的? 2 .队员通过眼耳获得的信 息,是如何经过自身的 处理,并迅速作出反应 的? 3 .队员要有良好的表现, 身体的各个器官同样需 要协调配合,这又是如 何实现的?
神经系统的组成
脑神经 周围 神经 系统 脑 脊髓 中枢 神经 系统
脊神经
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结构-神经元
树 突
细胞体
细胞核 轴 髓 突 鞘 神 经 末 梢
神经元的功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 传导兴奋
一、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
1、反射:
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动物体
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作出的规律性
应答。
反 射
非条件反射:动物通过遗传获得的先天就 有的反射。中枢在脊髓。如: 吮吸反射、膝跳反射、眨眼 反射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