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英汉礼貌用语的对比中看中西文化的差异

合集下载

从中英问候语看中西文化差异及原因

从中英问候语看中西文化差异及原因

从中英问候语看中西文化差异及原因第一篇范文从中英问候语看中西文化差异及原因在日常生活的交流中,问候语是最基本的沟通方式,它不仅仅表达了人们之间的关心与礼貌,同时也体现了各自文化特点和价值观。

从中英两种语言的问候语中,我们可以观察到中西方在文化上的差异及其成因。

一、中英问候语的差异1. 直接与间接在中文中,问候语往往比较间接。

比如,我们通常会用“你好”或者“吃了吗?”来开始一段对话。

这些问候语并没有直接表达出我们的关心,而是通过一种比较含蓄的方式来暗示。

而在英语中,问候语则相对直接。

比如,“Hello”或者“Good morning”等,这些问候语直接表达了对对方的关心和礼貌。

2. 正式与随意中文的问候语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等级观念,比如在不同的场合,我们会使用不同的问候语。

而在英语中,问候语则更加随意,不管是朋友还是陌生人,都可以使用相同的问候语。

二、中西文化差异的原因1. 历史背景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长期以来,儒家文化强调的是礼仪和等级观念,这种文化特点也体现在了问候语上。

而西方文化则更注重个人主义,他们的问候语更多地体现了对个人的关心和尊重。

2. 社会结构中国传统社会结构强调的是家族和集体,这种社会结构使得人们在交流中更加注重关系和地位。

而西方社会结构则更加注重个人,他们的问候语更多地体现了对个人的关注。

3. 价值观中国传统文化强调的是和谐与保守,这种价值观使得人们在交流中更加注重礼貌和尊重。

而西方文化则更注重直接和自由,这种价值观使得他们的问候语更加直接和随意。

从中英问候语的差异中,我们可以看到中西方在文化上的差异。

这种差异源于历史背景、社会结构和价值观的不同。

了解这些差异,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交流。

第二篇范文3W1H和BROKE模型视角下的中英问候语差异及原因3W1H模型,即What(什么)、Why(为什么)、Who(谁)、How(如何)的缩写。

而BROKE模型,是背景(Background)、原因(Reason)、对象(Object)、结果(Outcome)、知识点(Knowledge)的缩写。

从英汉习语中看中西文化不同

从英汉习语中看中西文化不同

从英汉习语中看中西文化不同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习语是语言的精髓,语言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深深扎根于民族文化中,并且反映民族的风情习俗。

作为文化主体和创造者的人都属于一定的民族,无不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生活和创造文化。

各民族在地域、生态环境以及社会经济、文学、历史、宗教、发展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特点,从而形成民族文化的特殊性,使得一个民族的文化在许多方面有别于另一个民族的文化。

一、什么是习语语(phrase ),也叫做“词组”,旧称“片语”;固定的词组被称为“成语”,在英语中又称为习语(idiom )。

“短语” 也好,“习语”也好,在英语中都被认为是“一个单位”(a single unit ),一般在句中充当一定的句子成分,不能单独使用,除非有上下文的限制。

汉语短语就不一样了。

汉语的短语上通下达,结构不大,功能不小。

因此汉语的短语身兼二职:第一,它具有差不多全部汉语词法的特征;第二,它也具有差不多全部汉语法的特征。

所以,习语称为汉英对比研究和分析的起点和重心之一。

二、英汉习语对比中体现的文化差异(一)历史文化对比历史文化是一种社会遗产,它指文化形成于特殊的历史发展过程和文化积累。

中国和西方国家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不同历史背景的中西方人民有着不同的传说,这为习语提供了大量的素材,并在其中赋予了独特的民族色彩。

中华民族有着两千余年之久的战争历史,因此这也在许多习语中有所体现,而这多来自《史记》,《三国演义》,《水浒传》。

比如“兵不厌诈”“、兵荒马乱”“、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等。

这些习语中多含有中国人民耳熟能详的历史故事。

比如,“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东施效颦”、“名落孙山”、“叶公好龙”。

而早期的英国被罗马帝国统治了近四百多年,希腊和罗马文明对英语有着深刻影响。

虽然英国拥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却远不如中国的历史悠久,也因此出自历史故事的习语没有汉语的丰富。

但仍有很多目前大家熟知的,而英语典故习语多来自《圣经》和希腊罗马神话,如Achilles 'heel(唯一致命弱点)、meet ones Waterloo (一败涂地)、Pen elopes web (永远完不成的工作)、a Pandoras box (潘多拉之盒;遭灾难、麻烦、祸害的根源)“sour grapes” (聊以自慰),“ nurse a viper in ones bosom” (姑息养奸)。

浅谈中英交际中的文化差异

浅谈中英交际中的文化差异

浅谈中英交际中的文化差异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文化交流的加强,中英之间的交往日益频繁,双方的合作、交流、学习等活动也愈加紧密。

但是,由于中英两国的文化、历史、习惯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所以在交际中,难免会遇到一些文化冲突,甚至会造成交流障碍,影响到双方的互动和合作。

因此,在进行中英交往时,了解并尊重对方的文化差异就显得十分重要。

一、礼仪差异关于礼仪的文化差异是比较明显的。

中西方礼仪有很多细节不同之处,比如:1. 晚宴礼仪:中文晚宴通常一开始就端上了所有的菜,而英文晚宴则是点菜制,逐一上菜。

2. 礼物:在中国人看来,送礼是表达感谢、尊重、情谊的一种方式,但在英国,过度让人感到不自在,有好意就好了,不必要非得送礼。

二、语言差异当然语言差异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礼貌用语:英国人崇尚个人独立,所以平常的交往中,礼貌用语并不多,而中国人则重视礼节,所以用词较为繁琐。

2. 具体描述:英语善于用明确的词语来描述细节,而汉语则更注重隐喻的使用,需要通过上下文或者文化共识来理解。

三、时间观念差异时间观念是指不同的文化对时间的使用和对时间的感知方式,这也是交际中非常重要的方面。

在这个方面,中西方的差异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同一时间的意义不同:中西方在规划时间时会有不同的取向,中国人习惯将他们的一周或一个月看作整体,在时间计划上也常常是集中安排,而西方人则更注重将时间分割成具体的片段,无论哪个时间段都有明确的用途。

2. 时间观念展示方式不同:中英两国对于迟到的理解不同。

西方人十分讲究时间,准时到达是一种必须遵守的约定,而中国人则更加注重人情味,若迟到一两分钟,也不具有太大关系。

四、沟通方式差异沟通方式是日常交际中最为重要的一种文化差异之一,经常受到人们的重视。

在中英交往中,沟通方式差异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肢体语言:中国人更加偏爱面部表情,而英国人则更注重肢体语言,比如朝对方微笑、摆手等。

从英汉委婉语对比看中西文化差异

从英汉委婉语对比看中西文化差异
的 社 会 和 文 化 现 象 , 文 化 在 语 言 当 中 的 一 种 体 现 。委 婉 是
同音 或 同形 字 , 在 禁 忌 之 列 。 国 上 下 . 平 民 到 王 侯 , 都 全 从 都要 遵 守这 一 规定 , 则就有 杀 身 之祸 。 就 是 我们 通常 否 这 所 说 的 “ 讳 ” “ 讳 ” 比 如 中 国 的 第 一 个 皇 帝 秦 始 皇 国 或 公 。
关 键 词 : 汉委 婉 语 英
委 婉 语 “ u h mi 源 于 希 腊 语 , 中 , e ” 为 ep e s m” 其 “u 意

这 是 因 为 中 华 民 族 没 有 一 个 共 同 的 、 一 的 宗 教 信 仰 。虽 统 然 有道 教 、 教 、 斯 兰教 、 督 教 等 存在 , 是 信 仰 者在 佛 伊 基 但 全 民 族 人 口 中 所 占 比例 较 小 。 语 中 与 宗 教 有 关 的 委 婉 语 汉 大 多 和 死 亡 有 关 , 道 教 中 的 “ 化 ” “ 化 ” “ 仙 ”佛 如 遁 、羽 、升 ; 教 中 的“ 桀”“ 寂 ” 。这些 来 源于 宗教 的委 婉语 使用 涅 、圆 等
从 英 汉 委 婉 语 对 比 看 中 西 文 化 差 异
翟慧敏
( 阳职业 技 术学 院 , 南 濮 阳 濮 河
摘 要 : 文 从 跨 文 化 的 角 度 对 比 了英 汉 委 婉 语 Biblioteka 本470 ) 5 0 0
有 关 。比 如 表 示 “ e t ” 死 亡 ) 委 婉 语 中就 有 很 多 是 与 上 d ah ( 的
“ 转 ” 《 言 与 语 言 学 词 典 》 “ 婉 语 ” 释 为 :用 一 婉 。 语 把 委 解 “ 种 不 明说 、 使 人感 到 愉 快或 者含 糊 的 说法 。 替 具有 令 能 代

从英汉委婉语看中西文化差异

从英汉委婉语看中西文化差异

社科学论Soda/Sc/ence Theor y从英汉委婉语看中西文化差异宋艳平(天津交通职业学院天津300110)摘要众所周知,英语和汉语是当前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两大语种。

英语和汉语在表达方式、字形字义、文化习惯等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委婉语作为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交际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合理利用委婉语可以使人们之间的交流变得更加融洽。

分析和比较委婉语的文化内涵,*-q-pX找出英汉委婉语的差异,进而看出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

关键词英语汉语委婉语中西文化差异中图分类号:H315文献标识码:AW es t em and C hi nese C ul t ur al D i f f er e nces i nE ngl i s h and C hi nese E uphem i s mSO N G Y anpi ng(Ti anj i n Tr af f i c V oca t i ona l C ol l ege,T i anj i n3001l O)A bs t r act A s i s w e l l know n,E ngl i s h and C hi nes e ar e t he t w o m os t c om m onl y us ed l angu ages i n t he w o r l d.Ther e ar e di f-f er e nc es i n t he i r w ay s of exp r es si ons,m eani n gs and hab i t s.Eup hem i s m,as an i m p or t ant par t i n l anguage,pl ays a si gni f i cantr o l e i n da i l y com m uni cat i on.C om m uni cat i ons Can be m or e har m on i ous by us i ng e uphe m i sm r ea s ona bl y.A na l ys i s and com—par i sons ofc ul t ur al i m pl i c at i ons i n e uphe m i sm is he l pful t o f i nd t he di ff er ence s i n Engl i shand C hi nes e euphem i s m i n W es t-em and C hi nes e C ul t ur al.K ey w or ds Engl i s h;C hi nes e;euph em i s m;w es t er nand C hi nes e cul t ur e;di f f e r ence s语言作为人类之间交流的最主要工具,它与各民族的文化密不可分。

中西礼貌用语对比分析

中西礼貌用语对比分析

中西礼貌用语对比分析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中西方之间的交流越来越频繁,礼貌用语也成为交流中的重要一环。

中西方的礼貌用语有着不同的表达方式和文化内涵,下文将通过对比分析中西方礼貌用语的异同点,探讨其文化背景及社会习惯的影响。

一、中西方礼貌用语的表达方式差异1.称呼中西方往往以不同的方式称呼对方,在中文中,直接喊名字或称呼对方为“你”在某些场合下是不礼貌的,而要用尊称来表达礼貌和尊敬,如“先生”、“女士”、“阁下”等。

而在英语中,如果称呼“Mr.”或“Ms.”是一种非常正式的方式,常常用来表示对某种职业或身份的尊重,如“Mr. President”、“Ms. Manager”,而称呼“you”则是最普遍的口语方式。

2.祝福语中西方祝福语的表达方式也存在差异。

在中文中,常用的祝福语有“祝福您”、“万事如意”、“事业顺利”等,这些祝福语通常是对对方的心愿进行表达。

而在英文中,祝福语则通常更具有项链的形式,例如“祝你浪漫的情人节”、“祝你快乐健康”、“祝您假期愉快”,这些祝福语通常是有具体内容和场合的。

3.感谢语中西方感谢语的表达方式也有所不同。

在中文中,最常用的感谢语为“谢谢”、“多谢”、“感谢”等。

在英文中,“thank you”是最常用的感谢用语,但是当你描述你所感激的事情时,你可能需要在这些话语中添加更多的信息,如“thank you for your help”、“thank you for your kindness”等。

二、中西方礼貌用语的文化内涵中西方的礼貌用语背后有着不同的文化内涵。

中文中的礼貌用语通常是表达对对方的敬意和尊重,表达出对其群体角色、年龄、社会地位等的认同和关怀。

例如,对于较年长的人、上级、客户、嘉宾等要用尊称来表示尊重和礼貌。

而在英语中,礼貌用语通常是表达对对方的关心和感激,包括对对方身份、外貌、智慧等方面的赞美,更强调个人之间的友谊和亲密。

三、中西方礼貌用语的社会习惯影响中西方礼貌用语有着不同的社会习惯影响。

从汉英问候语对比看中西方文化差异

从汉英问候语对比看中西方文化差异

队中的军衔Pmfessor Green(Professor).Doctor Martin(Phy—
sician).General Smith(史密斯将军)。再者.西方人一般直呼
其名.不分尊卑长幼。甚至在家庭中也没严格的辈分之分.以
示亲切。比如:Tom。Lily.【)addy等。中国人一般不能接受这
样的称呼方式.会认为这样很没礼貌。
说问候语只是以其称谓作为问候。这种问候方式在汉语中比
较常见,一般称呼对方的姓氏、名字或者姓氏+对方职务。例
如:公司中员工碰到老总,老总一般不会有时阃跟下属寒喧. 所以员工一般都是称呼“*总”以示敬意。汉语中这类称呼还
有:。小张”.。小李”.。王老师”,“杨师傅”.“刘医生较亲密的朋友会使用这
· 】32·
们的年龄和职业而定。如有事询问和自己年龄相仿的人.一 般称“同志”.“兄弟”等,如比自己年长.称“爷爷”.“婆婆”,。阿 姨”,“叔叔”等。如比自己小。一般称“小妹”,“小弟”等。西方 人一般不能接受这样的称呼.他们认为只有家人之间才用这 样的称呼。
(2)问候内容不同。由于中西方文化和习惯不同,他们在 问候内容方面存在巨大差异。英语问候语的内容很简单.不 传递具体信息。而在于表达礼貌交流情感;汉语问候语一般是 具体信息的询同。表达对对方的关心,大多涉及对方的年龄、 婚姻、生活状况等大家比较关心的话题。由于观念影响.问得 越具体越能体现关心的程度。比如对方快结婚了。一定要问对 方准备得怎样了;对方生病了一定要询问病情. (下转139页)
很常见。例如。看见邻居关门要外出,一般人都会说:“出去
啊?”如果看见熟人拎着菜篮子出门.人们又会说:“卖菜去
啊?”;碰到熟人散步人们也会问~声:“散步啊?”这类型的问

从英汉委婉语看中西文化的差异

从英汉委婉语看中西文化的差异

从英汉委婉语看中西文化的差异发表时间:2011-09-19T11:28:21.423Z 来源:《职业技术教育》2011年第8期供稿作者:刘冬梅[导读] 委婉语是一种修辞格,是普遍存在于不同社会中常见的一种语言现象,有其独特的来源及构成方法,并遵循一定的发展规律。

刘冬梅(桂林市职工大学广西桂林541002)摘要:委婉语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文化现象。

本文通过对英汉委婉语反映出的中西文化在等级观念、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宗教背景、审美观等五个方面的差异,进一步指出学习委婉语所依托的各自不同的文化背景,有助于人们进行跨文化交际。

关键词:委婉语文化差异跨文化交际一、引言委婉语是一种修辞格,是普遍存在于不同社会中常见的一种语言现象,有其独特的来源及构成方法,并遵循一定的发展规律。

同时,它也是一种文化现象,折射出中西方国家不同的等级观念、思维方式、价值观、宗教背景以及审美观等。

委婉语在日常交流及跨文化交际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它渗透到政治、经济、教育、文化和日常生活等各个层面,从不同程度上反映了使用者的心理、感情和态度。

我们对委婉语的理解是:人们在交际过程中,出于种种考虑,有些话语不便或不能直说,需要用含蓄曲折而又能传达本意的词语代替,可以避免冒昧或无礼,达到取悦人的目的,谋求理想的交际效果。

英语委婉语(euphemism)一词最早来源于宗教迷信,意为good speech或words of good omen(说好听的或吉言)。

可见,英汉语言对委婉语的定义、施用功能基本上是一致的。

英汉两种语言的委婉语,既属于语言现象又属于文化现象,记录并反映着各自的特定文化。

二、英汉委婉语折射出的中西文化差异1、中西等级观念的差异汉文化更为注重等级观念,在封建社会中有国讳、家讳、圣讳、官讳种种。

所谓国讳,主要是避开皇帝本人的名姓及服饰,比如与皇帝名姓相同的字音要回避。

东汉时要避光武帝刘秀讳,秀才改称“茂才”;而为了避明帝刘庄讳,把几百年前就已作古的庄子的“庄”姓改姓“严”,“老庄”改称“老严”。

从英汉死亡委婉语看中西文化

从英汉死亡委婉语看中西文化

从英汉死亡委婉语看中西文化
从英汉死亡委婉语看中西文化,可以看出中西文化之间有着巨大的差异。

英文中不乏夸张的死亡形容词,如“died a tragic death”,“succumbed to death”,“breathed his last”等。

而汉语中表达死亡的词语却更加委婉,如“过世”,“离开人世”,“死于”等。

死亡在中西文化中都是一个极具尊重的话题,但是在表达上有着明显的差异。

这种差异很可能源于两种文化对死亡的态度不同,以及宗教信仰的不同。

汉语委婉的表达方式往往令人感到温暖,而英文带有夸张气息却使人有一种恐惧的感觉。

同时,中西文化中的死亡委婉语更好地体现了两种文化对于生命的态度差异。

中国传统文化中更多的是理解生命的无常,强调生命的尊严和神圣性,认为生命是宝贵的,应当尊重荣辱。

而西方文化中更多的是把死亡当作一种自然现象去接受,认为生命是有限的,每个人都有生老病死的宿命。

因此,从英汉死亡委婉语可以看出,中西文化在很多方面存在着差异。

这种差异正是由于两种文化对待死亡的态度不同,以及宗教信仰的不同所造成的。

这种差异也蕴含着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既有古代的传统文化,又有现代的宗教信仰,能够为世界文化的交流提供更广泛的互动和对比。

从英汉谚语看中西文化差异

从英汉谚语看中西文化差异

从英汉谚语看中西文化差异1?币?言谚语是特殊的、具有完整意义的固定句式。

它不仅是语言的一部分,也是文化的一部分。

由于各个民族在政治,经济,历史,地理等方面的差异,通过谚语所反映出来的文化也显示出了差异。

因为英语和汉语属于不同的语言体系,所以它们的谚语反映出了文化的不同。

目前,在英汉交往中我们注重较多的是对基本语言技能的培养和训练,而对文化差异却不够重视。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英汉之间的交往将成为全球化的主流趋势之一。

因此,中西文化差异必须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谚语作为语言的组成部分与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通过对英汉谚语进行比较和分析,我们能够归纳出中西文化的差异。

探讨汉语谚语和英语谚语之间存在的文化差异,我们可以从中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可为英汉语言教学和跨文化交际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这篇文章从自然环境、宗教信仰、生活方式、文化传统、思维方式与文化心理、人文思想和时间取向等方面说明和讨论了英汉谚语所体现的中西文化差异,并且能从中得到一些英汉教学和跨文化交际方面的启示。

2.英汉谚语反映出的中西文化差异文化对语言特点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由于中西文化在自然环境、宗教信仰、生活方式、文化传统、思维方式与文化心理、人文思想和时间取向等方面的不同,因此英汉谚语的不同是显而易见的。

2.1自然环境有些谚语与当地的地理环境和自然风景有紧密的联系,因此英汉谚语在这一方面有很多不同之处。

例如,中国有很多的山河,于是有了以下的谚语:有眼不识泰山。

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

但是,西方的许多国家都临近海洋,人们的生活与海洋息息相关。

例如:It is hard sailing where there is no wind. 无风难使帆。

A smooth sea never made a skillful mariner. 平静的大海练不出好水手。

上面的谚语反映了不同国家的不同自然环境,一个国家的文化背景与其自然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

从英汉常用习语看中西文化的不对等现象

从英汉常用习语看中西文化的不对等现象

科技视界Science&Technology VisionScience&Technology Vision科技视界(上接第101页)[4]陈伟.对市政给排水工程施工问题及对策的研讨[J].科技经济市场,2015(1):90.[5]孙成浩.节能技术在市政给排水工程设计中的应用分析[J].科技致富向导,2015(6):228.[6]李飞.市政给排水设计和规划中常见的问题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9):105.[责任编辑:曹明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交流也更加频繁。

各民族之间越来越多地使用习语进行交际。

但是英汉习语有着不同的文化内涵。

很多人并没有完全理解它的不对等性,以至于在交流时常常滥用。

要想正确地使用习语,则需深刻了解其文化。

所以本文旨在从英汉常用习语揭示中西文化的不对等现象。

1什么是文化不对等文化不对等又叫文化不等值。

所谓“文化等值”是指译文在不影响理解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传递原文所携带的文化信息,力争做到译文的字面意义、所指意义与联想意义接近原文,尽可能使译文读者获得与原文读者近似的感受。

(陈俊林,《教学研究》,2004)陈俊林曾从地域文化、历史文化、风俗习惯、宗教文化、思维差异五个方面来分析文化的不对等现象。

而笔者认为思维差异这一方面是由以上四个方面的原因综合形成的。

因此,笔者试从生活环境、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历史典故这四个方面来详细分析。

2中西文化的不对等性2.1习语反映生活环境的不对等语言与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各国的历史、地理位置及地域环境的差异,使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从而形成不同的表达习惯和思维模式。

例如,“spend money like water”对应的汉语意思是“挥金如土”而非“挥金如水”,同一习语在英语和汉语中呈现出两种截然不同的表达,其原因在于两种不同的语言所依托的文化不同。

众所周知,英国是一个岛国,四面环海,在伊丽莎白时期,英国打败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成为海上霸主。

从中西文化差异角度探讨中西礼貌用语的差异

从中西文化差异角度探讨中西礼貌用语的差异

从中西文化差异角度探讨中西礼貌用语的差异中西礼貌用语的差异主要由于中西文化的差异造成,而中西文化的差异则与中西思维方式的不同密切相关。

在英语中,礼貌用语中,在表达感激的时候会说“Thank you”。

但是很多时候其实也应该说“Thank you”。

比如别人夸你衣服很漂亮的时候,你有时可能会说“No,no,it is just a very ordinary dress.”而这样的回复会引起对方的不快,会让对方觉得自己缺少审美能力。

而对国人而言,这样的回答则是谦虚。

一、中西文化差异的表现??1、思维模式的异同??中国人喜欢站在生命的更高处思考问题,跳出现实,重视对生命的思考,在对人和人之间,人和自然界之间,人的精神和肉体之间的关系都有深刻的思考。

西方人偏重于逻辑思维或者理性思维;中国人属于抽象思维或者感性思维。

而西方人更注重于从物质世界入手,去探索和求证问题的本源。

2、对待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的异同中国人更看重集体利益,包括家族利益、国家利益,主张控制自己的欲望,反对极端个人主义和英雄主义,往往把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国家利益联系在一起,富于爱国和献身精神。

而西方人更重视个体利益,追求人权,崇尚自由,认为如果连个体利益都无法保障,更谈何集体利益,正是这样的思想认识,最终推动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发展;??3、民主观念的异同??中国人注重精神的自由,把自由、民主看成是君主权贵的赏赐。

所以我们的人民总在渴望青天,希望能有好官的出现为民谋利。

而西方的民主政治认为,政出于民,一切的政权只是人民授予,让政府来行使的一种公权力。

??4、科学观的异同??中国人更相信先人的经验和权威,相信古人甚至超过相信今人,迷信权威,缺乏创新和探索精神。

而西方人重视实践和理论,富于探险精神,倡导理性思维。

通过正规的学院式教育对科学成果进行普及和推广,极大的促进了科学的发展,也最终建立了完整的科学体系;??5、中西方的道德观是迥然不同的??西方强调个体本位,而中国人提倡群体本位。

英汉委婉语比较语言文化异同及翻译

英汉委婉语比较语言文化异同及翻译

英汉委婉语比较语言文化异同及翻译委婉语不同于贬降词语,它是设法用似乎愉快的词去掩饰不愉快的内容,也就是用愉快的或无损的词去形容一件不愉快的事情。

英语中euphemism(委婉语)一词源于希腊语的前缀eu(好)和词根pheme(说话),意为good speak(说好听的).与汉语中委婉语的意思大体等价。

例如:一位偏心的历史家对于英国都德王朝第二代帝王亨利八世连娶了六个妻子,和其中两位离了婚,另外处死了两位。

他描写到:singularly unfortunate in all his relations with women.(他和和女人的关系非常不幸)。

从英汉两方面来看这句话都体现了委婉语的作用,也说明了英汉委婉语有着相似的地方······第一、英汉委婉语折射出共同的使用范围1、对于某些事物情形的避讳:不论是中国还是在英美国家委婉语主要使用范围大致为:生、老、病、死、性;排泄;贫困;犯罪;职业;政治;而在现代语言里,委婉语的影响和在死亡有关联的词中最为显著,他们有着相似的婉称;常见的有lay ,fell(归位),go to heaven(上西天),shut one’s light off(逝世),to close the bar(去了),to pay the debt of nature/to pay one’s debt(寿终),to run one’s race(了其一生),to be home and free(归去来兮自由哉)等。

体现英汉委婉语中有一些词语是完全或基本的等价的。

2、对于生理缺陷及某些性行为的掩饰:在英汉语言中常用委婉语对生理缺陷及某些行为进行掩饰,以避免引起不快或冒犯,或对各种各样的疾病由于讲求细节而不愿直接使用它们。

英语中常有belly (肚子),bowels(肠子),由于暗示力太强,就很文雅的用abdomen(腹部),viscera(脏腑)等,而疾病:TB代替tuberculosis(肺结核)。

从英汉礼貌的语用对比看中西文化差异

从英汉礼貌的语用对比看中西文化差异
第 1 卷 第 3期 1 20 0 9年 9月
河北农业大学学 报( 林教育版 ) 农 J u n l f r utr l i ri f b iAg i l r o r a o i l a Unv s yo e( r u t e& F r sr d c t n Ag c u e t He c u oet E uai ) y o
on t u t r ld f e e e be we n e s n s r m he he c lu a i f r nc t e a t a d we t f o t pr g a i i tnc i n o a m tc d s i to f Eng ih a d Chi e e po ie s ls n n s lt ne s
文 化价 值观 。

合 作 原则 的不 足 , N. eh 1 8 ) 出 了礼 貌 原 G. I c ( 9 3 提 e 则 , 括 :1 策 略 准则 ; 2 宽宏 原 则 ; 3 赞 扬 准 则 ; 包 () () () ( ) 虚 准则 ; 5 赞 同准 则 ; 6 同情 准 则 。B o 4谦 () () rwn
的交际冲突来分析其产 生差异的根源。
关 键 词 : 汉 礼貌 ;礼 貌 语 用 差 异 ;中 西 文 化 差 异 英
中 图 分 类 号 : 4 . G 620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 O 8 9 7 20 ) 3 3 3 3 1 O ~6 2 ( 0 9 0 —0 1 —0
H iu AN L- n j
( ho lo um a te nd S ilSce c Sc o f H nii sa oca i n e, N o t nie st i a,Ta y n。03 051 r h U v r iy ofCh n i ua 0 )

从礼貌用语看中西文化差异

从礼貌用语看中西文化差异
从 礼 貌 用 语 看 中 西 文 化 差 异
陆 燕
( 京 邮 电 大学 通 达学 院 , 苏 南 京 南 江 200 ) 10 3

要 :中 国素 有 礼 仪 之 邦 的 美誉 , 是 在 跨 文化 交 际 但
当 中却 会 因对 异 邦 文化 的缺 乏 了 解 而造 成 语 用 失误 。本 文 从 礼 貌 原 则 出发 , 以社 交 、 忌 、 呼 等 方 面 来 阐 明礼 貌 用 语 在 禁 称 跨 文化 交 际 中的 不 同使 用 范 围 。 有 充 分 了解 本 国文 化 , 只 了解 并 尊 重他 国文化 。 能 实现 成 功 交际 。 才 关 键 词 : 貌 用 语 中 西 文化 差 异 跨 文化 交 际 礼

却 说 “n u t a cin : 雇 不 说 “ i s ” 说 “ i o t u id sr la t ” 解 i o ds s 却 mi ds ni e c n one ’S s r e ve ” 相 反 在 中国 ,老 是 智 慧 和 经 验 的 象 征 , 老 马 识 “ 途 , 当益 壮 ” 年 龄 大 者 是 “ 教 授 , 寿 星 ” 这 类 禁 忌 在 中 老 , 老 老 。 国 要 比 西 方 少 得 多 。特 别 是 西 方 人 认 为 是 最 大 的 禁 忌— — 隐 私 。 我 们 觉 得 是 很 平 常 的事 , 我 们 常 常 谈 论 的 话 题 。 但 中 而 是 国人也有忌谈 的东西 , 常常是涉及 个人尊严 的短处 、 楚 、 那 痛
前 言
( 一 心 , 9 7: 1 。 林 1 9 3 ) 2禁 忌 . 由 于相 同 的 生理 和 心 理需 要 .人类 共 同 具 有 某些 荣 辱 感 和 羞 耻 感 。汉 英 普 遍 存 在 着 “ 凶 即 凶 , 祸 即 祸 ” 恐 惧 心 说 说 的 理 . 神 和 鬼 都 有 一 种 敬 畏 之 心 . 同 的 只 是 神是 圣 洁 的 而 鬼 对 不 是 可怕 的 。 两 者都 是 轻 慢 不 得 。 西两 种 文 化 中都 有 许 多 礼 但 中 貌 禁 忌 语 。如 涉 及 排 泄 、 病 、 亡 、 疾 死 性行 为等 。英 语 中 把 四个

从英汉委婉语对比中透析中西文化差异

从英汉委婉语对比中透析中西文化差异

从英汉委婉语对比中透析中西文化差异委婉语其实是一种修辞方法,被广泛的应用在英汉的语言当中,并且在英汉语言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但是由于英汉委婉语的用法和使用场景不同,所以通过对比就可以了解到中西文化的差异。

本文通过委婉语的概念和英汉委婉语产生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总结归纳出了中西文化的具体差异,以供相关人员参考或研究。

标签:英汉委婉语;中西文化差异;对比前言:委婉语产生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委婉语的使用也需要在特定的环境中。

也就是说委婉语是为了使语言更加流畅,从而出现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

但是由于不同国家文化差异,所以在委婉语的使用上也大不相同,根本原因就是委婉语产生的因素就是心理因素,所以中西方国家对于委婉语的使用时不同的。

总的来说,通过英汉委婉语的对比,就能够看出中西方的文化差异。

一、委婉语的概念委婉语其实是一种修辞方法,被广泛的应用在英汉的语言当中,并且在英汉语言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委婉语产生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委婉语的使用也需要在特定的环境中。

委婉语表达的方式主要有含蓄、委婉、禁忌等特点,委婉语的主要作用就是能够使语言更加的顺畅和流利,但是由于中西方的文化差异,所以在委婉语的使用上也大不相同,根本原因就是委婉语产生的因素就是心理因素,所以中西方国家对于委婉语的使用时不同的。

委婉语总的来说可以的心理因素主要可以分为:避讳心理、掩饰心理和礼貌心理〔1〕。

二、英汉委婉语产生的因素(一)避讳心理委婉语的形成其实就是在现如今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对于一些避讳性的东西所使用的语言,也可以叫做禁忌心理,一般情况下都是对于人心理上恐惧或者避讳的东西所使用的语言。

在最早的时候,委婉语主要都是应用在妖鬼神魔等神秘又可怕的事物上,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委婉语已经被逐渐应用在死亡、性、重大疾病等生理或者心理缺陷中。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将此类食物通过直接的语言进行表达,会给他人一种不礼貌、粗鄙的印象,并且有一些语言直接通过语言进行表达也会让人比较难以启齿,所以人们在表达这些事物的时候一般都采用委婉语来进行表达,使表达的更加清楚又不会给人一种没礼貌、没素质的印象。

从汉英问候语的文化差异看中西方交际规则的不同

从汉英问候语的文化差异看中西方交际规则的不同

创造能力与才能,才会适应当今社会对人才发展的要求。

二、高校素质教育中开展艺术教育的途径高校实施艺术教育的关键环节,是将艺术课程所包括的音乐艺术、美术欣赏、文学欣赏、影视欣赏、舞蹈艺术、建筑艺术等有机地渗透到素质教育教学的体系当中,而提高艺术教师的整体素质就成为搞好艺术教育的关键。

教师自身不但要具有丰富的艺术表现能力和创作能力,同时还要通过精练的教学语言、完备的教学设计、丰富的教学经验,启发学生欣赏美、感受美、创造美,为艺术教育的顺利实施奠定坚实的基础。

为了更高的培养学生的艺术技能,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陶冶学生的情操,学校定期举办美学知识讲座,举办音乐会、参观美术与书法展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

同时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组织课外活动小组和各种文艺社团,如书画协会、艺术沙龙、摄影协会、大学生歌舞团、学校健美操等一系列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为大学生提供展现自我的舞台。

学校还应加大教育经费的投入,增设完善的艺术教育设施,如音乐广场、艺术走廊、园林雕塑等,既美化了校园的环境,又建立了良好的艺术氛围,一系列的教育形式对学生的艺术熏陶必然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

高校应充分建立完善、开放的艺术教育形式,为学生提供培养审美情趣,施展艺术才华的广阔舞台。

总之,在科学和经济高度发展的今天,艺术教育不仅可以为培养艺术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更重要的是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提高大学生的道德素质、不断完善大学生的人生价值、使大学生能够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因此,在高校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要特别重视艺术教育在高校素质教育中所具有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1]彭吉象.《艺术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2]王学俊.论美育在高校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山东文学》2008年7月,596期。

从汉英问候语的文化差异看中西方交际规则的不同李玮(河南工业大学外语学院)摘要:问候语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普遍存在,对构建和延续和谐的人际关系致关重要。

从英汉谚语的简单比较看中英文化差异

从英汉谚语的简单比较看中英文化差异

从英汉谚语的简单比较看中英文化差异
佚名
【期刊名称】《商场现代化》
【年(卷),期】2005(000)021
【摘要】@@ 在汉语中,谚语是指"在群众中间流传的固定语句,用简单通俗的话反映出深刻的道理."谚语依存于民族的社会生活,常常再现该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习俗,宗教信仰,自然环境等,其内容带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而不同民族的谚语在内容和形式上又有很多相似之处,因而,谚语既反映各民族文化的共性又反映其个性.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对英汉谚语的简单比较、分析,来洞察中英文化间的差异,从而促进我们对英语语言的正确理解与运用.
【总页数】1页(P22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31
【相关文献】
1.从英汉谚语看中西文化差异 [J], 许俊芳
2.从英汉谚语的比较看中英文化差异 [J], 祁岩
3.从英汉谚语对比中看中西方文化差异 [J], 袁斐
4.从英汉谚语看中西文化差异 [J], 吴娟
5.从英汉谚语的比较看中英文化差异 [J], 蔡丽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
汉礼貌 用语的对比中看中西文化 的差异

矛 逢
摘 要 :礼 貌 现 象是 不 同 的 民 族 所 共 有 的 .是 人 类 社 则 来 研 究 礼 貌用 语 .提 出 了礼 貌 原 则 fPoliteness Prin—
会 文 明 的 主要 标 志 ,它存 在 于 民族 的 语 言 和 文化 里 。 ciple),其 包 括 得 体 准 则 (Tact Maxim)、慷 慨 准 则
人 们跨 文化 交 际的 顺 利 完成 、社 会 的 正常 发 展 都 离不 (Generosity Maxim)、赞 扬 准 则 (Approbation Ma xim)、谦
开 礼 貌 用语 的运 用 。但礼 貌 用语 在 不 同的 文化 中具 有 逊 准 则 (Modesty Ma xim)、一 致 准 则 fAgreement Maxim)
根 源 ,即 中西 截 然 不 同 的 文 化 价 值 观 、社 会 伦 理 道 德 种 礼 貌 ,而 中 国 人 在 受 到 别 人 的恭 维 时 ,常 常 用 “没
观 以及 思维 方 式 的差 异 。此论 文 通 过 对 跨 文化 交 流 领 有 、没 有 ”、“惭 愧 、惭 愧 ”来应 答 ,以此 表 示 谦 虚 ,或 者
差 异 在 中西 文化 中的 体 现 ,并 分 析 其 产 生 的原 因是 由 雅 。之 后 ,他 121又 提 出 了五 条更 详 细 的礼 貌原 则 :贬 己
于 深 层 次 的 文化 原 因 。如 是 由价 值观 、思 维 方 式 、社 会 尊 人 准 则 ;称 呼 准 则 ;文 雅 准 则 ;求 同 准 则 ;德 、言 、行
在 西 方 文 化 中 ,当 被 别 人 恭 维 时 .被 恭 维 人 礼 貌
文 化交 际 过 程 中 常 常 会 因为 语 言 的 使 用 不 适 当而 引 的做 法 就 是 遵 循 Leech的 “赞 同原 则 ”f尽 量 缩 致 使 人 际关 系 出现 紧 张 。 而 礼 貌 与别 人 的分 歧 ,增 加 双 方 的一 致 ),欣 然 接 受 对 方 对 自
人们 以后 的研 究 打 下 了坚 实 的基 础 。国 内也 有 大 量 学 定对 方 的 赞 扬 ,再 对 自己进 行 贬低 .以此 来 表 示 自己 的
者 对 与 礼 貌 有 关 的理 论 进 行 了研 究 ,并 得 出结 论 ,礼 谦 虚,如 果 接 受 了别 人 的恭 维 就 是 骄 傲 自大 的 表 现 或
思 维 方 式 等 的 不 同 ,英汉 语 在 语 言 表 达 上 也有 很 大 的 汉 两 种 语 言 中意 义 相 对 应 的礼 貌 用 语 具 有 功 能 上 的
差 异 。礼 貌作 为交 际 中不 可 分 割 的一 部 分 ,也 要 通 过 差 异 ,而 这 也 是跨 文化 交 际 中产 生 误 解 和 冲 突 的 主要
原则 具 有 一 定 相 似之 处 .又有 自己特 有 的规 律 。
三 、英 汉 礼 貌 用语 差 异 对 比
一 、前 言
礼貌 言 语 行 为 是礼 貌 现 象 的直 接 表 现 者 ,是 英 汉
语 言 与 文化 是 相 辅 相 成 的 ,由于 中西 方 文 化 以及 两 种 文 化 中普 遍 存 在 的现 象 ,由于 文化 上 的差 异 .英
域 的各 个方 面进 行 对 比 .来 阐 明其 差异 产 生 的文 化 根 “这 是 我 应 该 做 的 ”等来 回应 。因 此 当英 语 使 用 者很 真
源 。
诚 的 赞美 却 换 来 “No,No,you’re iust kidding”,“I feel
二 、中 西方 不 同的 礼 貌 原 则对 比
貌 用语 对 于 文 化 交 际 是 必不 可 少 的 。然 而少 有 学 者 通 更严 重 的是 说 明你 缺 乏 教 养 。 比如 ,当西 方 人 受 到 赞
过 全 面对 比英 汉 礼 貌 用语 的差 异 ,由浅 人 深 来 分 析 其 扬 是会 自然地 回答 “Thank you”,接 受 恭 维 ,来 表 示 一
言 语 表 现 出 来 。它 对 人 们 的 影 响 巨大 ,并 促使 人们 按 原 因 。
照 其 本 民族 的 礼貌 习惯 进 行 交 际 。即使 是许 多有 跨 文 (一 )英语 的赞 同原 则 和汉 语 的贬 己 尊人 原 则 的差 异
化 教 育 背 景 的 人 ,也 很 难 摆脱 文 化 习 俗 的 羁 绊 。 在跨

ashamed”.或 者 直 译 为 “It’S my duty”之 类 的 回 答 时 ,
中西 方 学 者 对礼 貌 有 不 同 的 定 义 。然 而 综 合 各种 往 往 会 让 西方 人 士 觉 得 很尴 尬 。这 些 回答 让 他 们 以 为
现 象 在 很 大 程 度 上 缓解 了这 一 问 题 。上 个 世 纪 ,西 方 己 的恭 维 并 表示 谢 意 。而汉 文 化 则 信 奉顾 日国所 说 的
的 语 言 学 家 针 对 礼 貌 现 象 做 了 大 量 的 研 究 工 作 ,为 “贬 己 尊人 ”的 准 则 ,在 受 到 别 人 的 恭 维 时,总 是 先 否
文 化 差 异 ,也 有 着 不 同的表 达 方式 。 本 文从 社 交 、禁 和 同 情 准 则 (Sympathy Maxim)。 顾 日国 曾提 出 汉语
忌 、称 呼 等 方 面 的 对 比入 手 ,来 阐明 英 汉礼 貌 用 语 的 文 化 中 的 四 个 礼 貌 原 则 :尊 重 、谦 逊 、态 度 热 以及 文
伦 理 的 不 同 而造 成 的 。以期 对 减 少跨 文化 交 际过 程 中 准 则 。并 指 出其 中第 一 条 原 则 “贬 己 尊人 ”是 中 国式 礼
的 误 解 和 文化 冲 突有 所 帮 助 。
貌 现象 的突 出 特 点 。 由此 可 见 ,英 汉 两种 语 言 的礼 貌
关 键 词 :英 汉 礼 貌 用语 文 化 差 异 跨 文化 交 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