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海云比较两个物体的轻重
幼儿园课题:数学活动——比较轻重
幼儿园课题:数学活动——比较轻重课题名称:数学活动——比较轻重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理解并掌握“轻”和“重”的概念。
2. 培养幼儿通过观察和实践比较物体的轻重的能力。
3. 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4. 培养幼儿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教学内容:1. 理解“轻”和“重”的含义。
2. 通过实物操作,比较不同物体的轻重。
3. 学习使用“比……轻”、“比……重”等描述词。
三、教学准备:1. 各种大小、重量不同的物品,如小石头、木块、布偶、水果等。
2. 平衡秤或天平(模型)。
3. 教学PPT或者相关的绘本故事。
四、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讲述一个关于比较轻重的故事或者展示一些图片,引导幼儿关注物体的轻重。
2. 演示:教师选取两个明显轻重不同的物品,用平衡秤进行演示,让幼儿直观理解轻重的概念。
3. 实践:分组活动,每组提供一些物品,让幼儿自己动手比较物品的轻重,并用“比……轻”、“比……重”等词语描述。
4. 讨论:组织幼儿分享他们的发现和感受,教师适时引导和纠正。
五、教学延伸:1. 在日常生活中寻找比较轻重的机会,如挑选水果、整理书包等。
2. 设计一些轻重排序的游戏,进一步巩固幼儿的比较轻重的能力。
六、教学总结:回顾本次课程的主要内容,强调比较轻重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鼓励幼儿在生活中多观察、多实践。
七、教学评估: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度和专注度,了解他们对轻重概念的理解程度。
2. 通过提问和讨论,评估幼儿能否正确使用“轻”和“重”的描述词。
3. 分析幼儿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看他们是否能独立比较物体的轻重。
4. 长期观察幼儿在生活中是否能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操作。
《测量物体的轻重》幼儿园教案
轻重比较的实例
总结词
比较实例应用
详细描述
准备多种不同重量的物品,让幼儿自行比较它们的重量,并按照重量大小进行排列,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加深对 轻重概念的理解。
03 教学过程
导入
故事导入
通过讲述一个与重量有关的小故 事,引起幼儿的兴趣,引导他们 思考如何测量物体的轻重。
实物导入
出示两个大小相同但重量不同的 物体,让幼儿通过观察和比较, 意识到物体有轻重之分。
作品评价法
根据幼儿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 进行评价,如使用测量工具的 准确性、小组报告的质量等。
口头反馈法
教师及时给予幼儿口头反馈, 肯定其优点,指出不足,并给
出建议。
反馈与调整
根据评价结果,对教学方法、内 容或活动安排进行调整,以更好 地满足幼儿的学习需求和发展水
平。
对于表现优秀的幼儿,给予肯定 和鼓励,激发其学习热情;对于 表现稍弱的幼儿,提供有针对性
观察法
总结词:实践探究
详细描述:引导幼儿观察不同重量物体的质量差异,让他们自己尝试比较和判断物体的轻重,培养观 察和判断能力。
05 教学评价与反馈
评价标准
01
02
03
04
知识掌握程度
评估幼儿是否理解了轻重的基 本概念,能否正确使用测量工
具。
实践能力
观察幼儿是否能将所学的知识 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如选择合 适的工具测量物体的重量。
总结评价
教师对幼儿的实践操作进行总结和 评价,指出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方 向,同时对教学重点进行回顾和强 调。
04 教学方法与手段
实物展示法
总结词:直观展示
详细描述:通过展示不同重量的实物,让幼儿直接观察和感受不同重量的物体, 增强感性认识。
《精品》第1单元第2课时-比较大小、轻重(教案)冀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
【精品】第1单元第2课时(教案)冀教新课标版(2014秋)-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内容:比较大小、轻重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结合身边的事物进行大小、轻重的比较,了解比较的方法。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过程与方法: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感受生活与数学的紧密联系的想象,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与信心。
教学重点:对事物进行大小、轻重的比较,学会比较方法。
教学难点:学会比较方法。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和实践法相结合。
教学课型:新授课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展示课件1:提出问题2:哪个大?哪个小?探究新知教师:同学们,看下面这幅图,你能看图说两句话吗?(讨论2分钟)学生:。
教师:老师是这么想的:有两辆车;公交车大,小轿车小。
教师:那么我们来看下面两个图,哪个轻?哪个重?学生:西瓜重,苹果轻;实心球重,皮球轻。
教师:那我们如何比较的呢?老师是这样,比较轻重时,我们可以用手掂一掂,或者用天平秤一称!像图中这样,天平是平的时,两边物体就是一样重的。
当天平发生下沉时,哪边下沉哪边就重。
教师:好,老师要提醒同学们注意:大小和轻重是两组不同的概念,大小是可以直接用眼睛看到的,轻重使用眼睛看不到的,所以大的物体物体不一定重,小的物体不一定轻。
接下来我们就试试第一题,小马和小猪哪个更大呢?学生:小马更大教师:气球和足球哪个更大呢?学生:气球更大!教师:非常棒!接着我们看第二道题,下面三个水果,哪个最大,哪个最轻呢?学生:西瓜最大,橘子最小。
教师:那他们中间哪个最重哪个最轻呢?学生:西瓜最重,橘子最轻。
巩固练习教师:知道了上面的知识后,我们来试比大小,在大的下面画√。
我们看下面第一个,哪个更大呢?学生:第一个。
教师:那么,西红柿和草莓哪个大呢?学生:西红柿大。
教师:非常好!我们来看下一道题:哪边更重一些呢?学生:书更重。
教师:下一题需要我们开动脑筋了哦,哪个小动物更重呢?学生:小狗重!课堂小结教师:同学们你们这节课学会了什么呢?(课件演示)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比较两个物体的大小、轻重,知道了事物的大和小,轻和重都是一个物体相对另一个物体而言的。
一年级下册科学教案-《谁轻谁重》|教科版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计划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物体质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1.创设更多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质量的轻重,加深对质量概念的理解。
2.加强实验操作的指导,提高学生使用天平的准确性,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
3.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引导他们在讨论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4.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指导,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跟上教学进度。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物体质量的的基本概念。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它是衡量物体轻重的重要指标。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比案例展示了质量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4.探索生活中物体的轻重现象,激发学生对科学现象的探究兴趣。
5.结合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
《谁轻谁重》|教科版一年级下册科学教学,旨在培养学生以下学科核心素养:
1.科学探究:通过观察、比较、分析不同物体的轻重,培养学生的实证意识,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比较轻重》含反思(1)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比较轻重》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材《智慧的种子》第三章《比较与排序》的第二节《比较轻重》。
主要内容包括:认识轻与重,学会比较两个物体的轻重,能够运用比较结果进行排序。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理解轻重的概念,能够辨别两个物体的轻重。
2. 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幼儿合作、交流、分享的学习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掌握比较轻重的方法。
难点:让幼儿能够运用比较结果进行排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两个大小相同、颜色不同的球(一个轻、一个重),天平。
学具:每组一份大小相同、颜色不同的球(一个轻、一个重),操作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两个大小相同、颜色不同的球,引导幼儿观察并猜测哪个球重,哪个球轻。
2. 讲解比较轻重的方法(5分钟)(1)教师演示用天平比较两个球的重轻。
3.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出示操作卡片,展示两个颜色、大小不同的物体,引导幼儿通过比较方法,判断它们的轻重。
(2)教师引导幼儿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比较结果。
4. 随堂练习(5分钟)幼儿分组进行操作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1)每组选一名代表分享自己的操作结果。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比较轻重2. 内容:轻重的概念比较轻重的方法操作结果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寻找家中的两个物体,进行比较轻重,并将结果记录在操作卡片上。
2. 答案:家长协助幼儿完成作业,确保操作结果正确。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应关注幼儿在操作过程中的表现,及时发现并解决幼儿在比较轻重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教师应注重培养幼儿合作、交流、分享的学习品质。
2. 拓展延伸:在下一节课中,教师可引导幼儿运用比较轻重的方法,进行物体的排序。
教师可组织家长开放日活动,让家长参与幼儿的学习,共同体验比较轻重的乐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
大班数学优秀教案《比较轻重》
大班数学优秀教案《比较轻重》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大班数学教材《比较轻重》。
我们将通过对比不同物体的重量,让学生掌握比较轻重的方法,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判断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比较轻重的方法,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判断能力。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水平。
3.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学生掌握比较轻重的方法,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判断能力。
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和运用比较轻重的原理,以及如何在实际操作中进行准确的判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天平秤、称重物品(如苹果、书籍、玩具等)。
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套称重物品(如小苹果、小书籍、小玩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邀请学生帮忙解决一个实际问题,例如:“我们的教室里有一些物品,我们需要把它们按照重量分成两组,一组轻的,一组重的,你会怎么分呢?”2. 讲解比较轻重的原理:使用天平秤和不同的称重物品,向学生演示如何比较轻重。
解释比较轻重的原理,让学生明白如何通过观察和操作来判断物体的重量。
3. 分组练习:让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些称重物品,进行比较轻重的练习。
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和合作,共同完成练习。
4. 举例讲解:通过一些具体的例题,让学生运用比较轻重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例如:“如果你有两个苹果,一个重,一个轻,你该如何分辨它们的重量?”5. 随堂练习:给学生发放一些练习题,让他们独立完成。
题目可以包括比较不同物品的重量,或者根据给定的重量选择合适的物品。
六、板书设计板书可以设计成一张简单的图示,展示比较轻重的方法和步骤。
可以使用图标或者简单的文字来说明不同的步骤,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比较轻重2. 请根据给定的重量,选择合适的物品:一个重苹果、一个轻书籍、一个轻玩具。
答案:1. 按照从轻到重的顺序排列:玩具、书籍、苹果。
大班数学优秀教案《比较轻重》通用
大班数学优秀教案《比较轻重》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数学教材《启蒙数学》第四章第三节,主题为“比较轻重”。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理解重轻概念,掌握比较物体轻重的方法,能够运用天平进行实际的比较操作。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重轻的概念,掌握比较物体轻重的方法。
2. 能力目标:学生能够运用天平进行实际操作,准确比较物体的轻重。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天平进行实际操作,准确比较物体的轻重。
2. 教学重点:掌握比较物体轻重的方法,理解重轻概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天平、各种重量不同的物品(如石头、书本、玩具等)。
2. 学具:每组一台天平、一套重量不同的物品。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邀请两名学生上讲台,分别拿一本书和一支笔,让学生判断哪个重。
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有许多需要比较轻重的情况,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新课导入:教师出示天平,讲解天平的原理和用法。
然后,通过展示各种重量不同的物品,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如何比较它们的轻重。
3. 例题讲解:教师通过天平比较两个物品的轻重,讲解比较方法。
如:把两个物品分别放在天平两边,观察天平的倾斜情况,判断哪个物品重。
4. 随堂练习: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比较组内物品的轻重。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比较轻重2. 板书内容:(1)重轻概念(2)比较方法(3)天平的使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同学们找一些家中的物品,使用天平比较它们的轻重,并记录下来。
2.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环节,使学生掌握了比较轻重的方法。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运用天平进行实际操作,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寻找更多有趣的比较轻重的方法,如使用杠杆原理等,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比较轻重》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比较轻重》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材第四章《比较与排序》第二节《比较轻重》。
主要内容包括:理解轻重的概念,能够通过观察、比较,判断物体的轻重;掌握比较轻重的基本方法,并能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能够理解轻重的概念,掌握比较轻重的方法。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幼儿探索欲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轻重的概念,掌握比较轻重的方法。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两个大小相同但重量不同的球、两个大小不同但重量相同的苹果、天平。
学具:每组一份大小相同但重量不同的物品(如小石子、积木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展示两个大小相同但重量不同的球,让幼儿通过观察、触摸,猜测哪个球重。
引导幼儿关注球的重轻,激发幼儿兴趣。
2. 例题讲解(1)教师拿出两个大小不同但重量相同的苹果,提问:“这两个苹果哪个重?”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得出结论:两个苹果重量相同。
(2)教师拿出天平,演示比较轻重的方法,让幼儿了解天平的原理。
3. 随堂练习(1)教师发放学具,让幼儿分组进行轻重比较,每组选出一个代表进行汇报。
(2)教师邀请几名幼儿上台演示,用天平比较轻重。
5. 游戏巩固组织幼儿进行“找不同”游戏,教师出示两个重量不同的物品,让幼儿找出不同之处。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比较轻重2. 板书内容:(1)轻重的概念(2)比较轻重的方法(3)实践例题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找两个物品进行轻重比较,并记录下来。
2.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幼儿掌握了比较轻重的方法。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幼儿观察、比较、分析问题,培养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
《比较轻重》教案
《比较轻重》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数学教材《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七章第一节“比较轻重”。
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比较物体轻重的方法,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运用天平和比较策略来判定物体的轻重。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轻重的概念,掌握比较轻重的方法,并能够运用天平进行准确的判断。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提高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运用天平比较物体的轻重。
教学重点:掌握比较轻重的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天平、不同重量的物体(如书本、铅笔、橡皮等)。
2. 学具:每组一个天平、相同重量的物体、不同重量的物体。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展示一个天平,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它有什么作用?”2. 新课导入教师出示两个不同重量的物体,如一个书本和一个铅笔,提问:“你们觉得哪个重?我们可以怎么判断?”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得出结论:可以用天平来比较。
3. 例题讲解教师出示例题,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如何解决问题。
教师讲解解题步骤,强调注意事项。
4. 随堂练习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教师提问:“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如何比较轻重,那么在日常生活中,你们还知道哪些比较轻重的方法?”六、板书设计1. 比较轻重2. 内容:比较轻重的概念比较轻重的方法天平的使用七、作业设计物体1:一块橡皮物体2:一支铅笔物体3:一本书2.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轻重问题,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目标的设定2. 教学难点和重点的明确3.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4.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计5. 例题讲解的步骤和注意事项6. 随堂练习的组织和指导7. 板书设计的内容布局8. 作业设计和答案的提供9. 课后反思和拓展延伸的实施一、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目标应具有可衡量性、具体性和可实现性。
中班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比较轻重》
中班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比较轻重》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能够通过观察和操作,感知物体的轻重。
2.培养幼儿的比较、分析能力。
3.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积极参与活动的态度。
二、教学内容1.感知轻重:让幼儿通过观察和操作,了解轻重概念。
2.比较轻重:让幼儿学会用比较的方法,判断物体的轻重。
3.实践活动:让幼儿在游戏中巩固轻重概念。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让幼儿能够理解轻重概念,学会比较轻重。
2.教学难点:让幼儿能够在实际操作中,运用轻重概念解决问题。
四、教学过程1.热身活动教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体育活动,如捉迷藏、老鹰捉小鸡等,让幼儿充分活动身体。
2.导入新课教师出示两个大小相同的箱子,一个轻的箱子里面装的是羽毛,一个重的箱子里面装的是石头,让幼儿猜一猜哪个箱子更重,引导幼儿进入轻重比较的学习。
3.感知轻重教师分别出示轻重不同的物品,如苹果、橘子、篮球、皮球等,让幼儿通过观察和触摸,感知轻重。
教师引导幼儿说出轻重的感觉,如“这个苹果比较重,那个橘子比较轻”。
4.比较轻重教师出示两个轻重不同的物品,如一本书和一个篮球,让幼儿通过比较,判断哪个更重。
教师引导幼儿用“比较轻重”的方法,说出哪个物品更重。
教师再出示两组轻重不同的物品,让幼儿继续进行比较。
5.实践活动游戏一:轻重排序。
教师准备一些轻重不同的物品,让幼儿按照轻重的顺序排列。
游戏二:轻重接力。
将幼儿分成两个队,每队幼儿手持轻重不同的物品,进行接力比赛。
教师让幼儿谈谈在实践活动中遇到的困难和解决方法。
五、教学反思1.教学效果通过本次教学,幼儿对轻重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能够用比较的方法判断物体的轻重。
实践活动中,幼儿积极参与,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2.教学不足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幼儿对轻重概念的理解不够深刻,需要教师在课后加强辅导。
实践活动中,部分幼儿在比较轻重时,容易出现混淆,需要教师引导。
3.教学改进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增加更多的生活实例,让幼儿在情境中感知轻重。
数学教案比较轻重(整理
数学教案比较轻重(整理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四章《轻重比较》,详细内容包括:理解重量的概念,掌握比较物体轻重的方法,能够运用天平和常识进行物体重量的比较。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重量的概念,掌握比较轻重的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操作和思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究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重量概念,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比较。
教学重点:掌握比较轻重的方法,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天平、砝码、尺子、磁性黑板学具:学生用天平、砝码、磁性黑板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展示一个苹果和一个橙子,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比较它们的轻重。
2. 例题讲解(1)使用天平比较轻重a. 教师演示如何使用天平比较两个苹果的重量。
b. 学生跟随教师操作,学习使用天平比较轻重。
(2)运用常识比较轻重a. 教师提问:如何不用天平,用其他方法比较两个物体的轻重?b. 学生讨论并分享方法,如观察大小、密度等。
3. 随堂练习教师给出几组不同物体的图片,要求学生运用所学方法进行比较,并解释原因。
六、板书设计1. 比较轻重2. 内容:(1)天平比较法(2)常识比较法(3)注意事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列举生活中遇到的三个比较轻重的例子,并说明你是如何判断的。
2. 答案:例如:比较两瓶矿泉水的轻重,可以通过摇晃瓶子,观察气泡的多少来判断。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氛围良好,但对重量概念的理解还有待加强。
2. 拓展延伸:让学生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寻找生活中的比较轻重的例子,并记录下来,下节课分享。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2. 例题讲解3. 教学难点:理解重量概念,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比较4. 作业设计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详细补充和说明:一、实践情景引入1. 选择生活化的实例,如苹果和橙子,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入学习状态。
2024年比较轻重教案及教学反思
2024年比较轻重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数学教材第七章第二节,主题为“比较轻重”。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质量单位,理解物体质量的表示方法,掌握比较轻重的方法,并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认识质量单位,掌握比较轻重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合作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水平。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学习态度。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比较轻重的方法及其应用。
难点:理解质量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天平、砝码、尺子、数学教材。
学具:直尺、学生用书、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请两位同学上讲台,用天平比较两本书的轻重,引导学生关注比较轻重的方法。
2. 讲解质量单位:介绍质量单位的概念,如克、千克、吨等,并说明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3. 例题讲解:通过具体例题,讲解比较轻重的方法,如直接比较、使用天平、换算单位等。
4. 随堂练习:发放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回指导,解答疑问。
5. 小组合作:分组讨论,如何运用比较轻重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如购物时如何选择重量合适的商品。
六、板书设计1. 质量单位:克、千克、吨2. 比较轻重方法:直接比较、使用天平、换算单位3. 实际应用:购物、称重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2. 答案:(1)略(2)1000克;1000千克(3)小华买的苹果重。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对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给予更多指导。
2. 加强学生对质量单位换算的掌握,提高解题能力。
3. 拓展延伸:让学生课后思考,如何运用比较轻重的方法解决更多实际问题,如制作一个简单的天平等。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区分。
2. 实践情景引入的有效性。
4.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深度。
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区分重点:比较轻重的方法及其应用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学生需要掌握这一技能,以便在日常生活和后续学习中能够解决相关问题。
幼儿园大班科学《轻与重的比较》教案设计
04
教具和多媒体资源
教具准备
01
02
03
04
天平秤
用于比较不同物品的重量。
各种轻与重的物品
如纸片、木块、铁块等,供幼 儿比较和观察。
记录表
提供给幼儿记录比较结果。
示范教具
用于展示轻与重的对比,帮助 幼儿理解概念。
多媒体资源
动画视频
介绍轻与重的概念,通 过动画形式展示不同物
品的重量比较。
教学PPT
展示轻与重比较的实例 和图片,辅助教师讲解
。
音乐素材
选择适合的背景音乐, 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
围。
实验演示视频
教师可播放预先录制好 的实验演示视频,让幼 儿通过观察学习实验操
作。
05
教学方法
激活学生的前知
回顾学生之前学过的关于物体属性的知识,如大小、颜色、形状等,为比较轻与 重做准备。
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比较物体的轻重。
巩固练习:比较不同物体的轻重
总结词:实践操作
详细描述:提供多种不同材质和重量的物品,让幼儿自行 比较和判断它们的轻重,加深对轻与重概念的理解。
归纳小结:总结轻与重的概念和比较方法
总结词:总结提升
详细描述: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 结轻与重的概念和比较方法,强调轻 与重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07
评价与反馈
解决方案
通过实物比较、操作实验、游戏 互动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幼儿在 实际操作中感知轻与重的差异, 逐步形成对轻与重概念的认知。
重点:比较不同物体的轻重
重点解析
比较不同物体的轻重是本节课的核心 内容,需要幼儿通过观察、实验和思 考,掌握比较轻重的方法。
教学方法
北师大版一级数学上册《轻重》教案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轻重》教案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依据教材文章选择优质教学设计及优质教案,为你提供全方位的优秀教案。
课标内容轻重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比较大小、高矮、长短、厚薄等基础上开展的又一次体验活动。
教科书在安排上体现了三个层次:说一说--掂一掂--称一称。
第一层面是通过观察、操作、尝试体验轻、重、最轻、最重的含义,使学生在实践中认识知识,在探索中辩析易错概念;第二个层面是练习,在练习中充分注意到问题的开放和答案的不惟一性,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教学目标1、通过说一说、掂一掂、称一称的活动,逐步加深对轻重的体验与理解,学会一些比较的方法,体会轻重的相对性;通过实践活动感受到光靠看一看、掂一掂不能准确地比出物体的轻重,从而认识到借助工具确定轻重的必要性和精确性。
2、鼓励学生积极想办法解决问题,初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操作能力、推理能力,渗透等量代换的思想。
3、培养学生认真仔细观察的良好习惯;在实践活动中体验生活与数学的联系。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是学会比较的方法;教学难点是渗透等量代换的思想。
教学方法直观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天平称等活动过程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轻重1.师:星期天到了,小动物们都在公园里玩耍,它们玩得可高兴了,我们一起去看一看,都有什么动物?它们在干什么?(出示主题图)学生回答后,引导学生观察:小熊和小猴在玩跷跷板,从这幅图中,你知道了什么?(小熊重、小猴轻)你是怎么知道小熊重,小猴轻的?师:从这幅图中你还能看出谁轻谁重?师小结:小朋友的眼力真行!通过观察可以看出谁轻谁重。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轻和重。
(板书课题轻重)2.你还能看看就能说出你身边的物体谁轻谁重吗?(可以是教室里看到的也可以是想到的)二、实践操作,发展认知1.掂一掂(1)师展示两个一模一样的墨水瓶盒子,请你们看看这两样东西,谁轻谁重?学生的意见不统一。
崔海云比较两个物体的轻重
比较两个物体的轻重崔海云教学内容:冀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78-79页教材分析:教材首先让学生凭生活经验判断谁轻谁重,通过“做一做”引出如何用天平来比较物体的轻重。
学情分析: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对质量的概念有了感性的认识,建立了初步的质量观念。
因此本部分内容较容易接受。
教学目标:1. 经历观察、感受物品的过程,知道可以用天平比较物品的轻重。
2. 能根据天平的状态判断哪个物品轻、哪个物品重。
3. 对身边的事物有好奇心,能根据生活经验和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推理和判断。
教学重点:在比较物体轻重的过程中,认识天平的作用。
教学难点: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认识天平的作用。
教具学具准备:教师准备气球、饮料、面包和重量相等的苹果、梨,实物各一个,松鼠和小熊图片各一个,天平一架。
教学过程:一、问题情境师:老师知道同学们都喜欢猜谜语,今天老师就带来了一条谜语,请同学们猜一猜。
一匹马儿两人骑,这边高来那边低,虽然马儿不会跑,两人骑着笑嘻嘻。
学生猜谜师:同学们猜的真棒。
看喜洋洋和沸羊羊玩得多开心呀!同学们想一想,如果是又瘦又小的小灰灰坐在跷跷板的一端,还能压得起又高又胖的暖洋洋吗,为什么?生:因为暖洋洋重,小灰灰轻。
师:你们可真聪明,我们这节课就来比较物体的轻重。
(板书:比较物体的轻重)二、体验学习(一)看一看,比较轻重1、出示课件:西瓜和气球师:西瓜和气球谁轻谁重?生交流师:西瓜和气球,同学们平日经常用手拿,所以哪个轻、哪个重都非常熟悉。
老师这里还有两只可爱的小动物,谁知道它们的名字?生:大尾巴的是松鼠。
生:胖胖的、黑黑的是小熊。
师:你能判断松鼠和小熊哪个轻、哪个重吗?生:松鼠轻,小熊重。
生:松鼠比小熊轻。
生:小熊比松鼠重。
……师:有没有不同意见?(没有)谁能说一说是根据什么判断的?生:松鼠个小,小熊个大。
师:通过观察,依据小动物个子的大小判断,有道理。
那老师这儿有一个问题,刚才比较的西瓜和气球,气球的个子比西瓜还大,为什么大家说西瓜比气球重呢?生:气球个子虽大,但里面是空的,所以很轻。
幼儿园幼小衔接《比较轻重和等量代换》教案
幼儿园幼小衔接《比较轻重和等量代换》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学生能够正确分辨不同物品的重量,并能简单比较不同物品的重量。
2.学生掌握等量代换的基本概念,并能在实际场景中进行简单运用。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的能力,鼓励学生通过观察和比较来认识事物。
2.培养学生的思维逻辑和推理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敏锐度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5分钟)a.让学生选出比较轻的物品老师出示两个物品,一个较轻,一个较重,让学生选出比较轻的物品。
b.让学生选出比较重的物品老师出示两个物品,一个较轻,一个较重,让学生选出比较重的物品。
2. 讲解环节(10分钟)a.介绍“比较轻重”的基本概念要把“比较轻重”的概念引导到物品的大小、重量、体积等方面,让孩子了解不同物品的特点。
b.介绍“等量代换”的基本概念让学生理解等量代换的基本概念,了解不同物品之间的等价关系,为后面的实践活动打好基础。
3. 实践环节(40分钟)a.比较轻重老师带领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让学生通过观察、提问等方式比较两个物品的轻重,提高他们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b.等量代换老师出示两个不同大小的物品,让学生在对比中发现它们之间的等量关系,并通过实际操作完成等量代换的练习。
4. 总结评价环节(5分钟)老师和学生共同总结本节课学习到的知识和技能,让学生发表感受和看法,并对其进行评价和反馈。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教师的示范和引导2.学生的实践操作教学难点1.学生如何正确比较物品的轻重2.学生如何理解等量代换的概念和应用四、教学工具和资料教学工具1.物品模型2.大小结构图教学资料1.相关练习题和案例2.PPT五、教学效果的评价方法通过观察和回顾活动,让学生自评和互评,采用问答、测试等方式进行教学效果的评价和考核。
六、教学反思在本次课程设计中,教师采用了多种方式来引导学生学习,例如视觉引导、实践操作、讨论交流等,让学生可以在更多的实践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
数学活动――谁轻谁重(彭爱云)
数学活动――谁轻谁重(彭爱云)
活动名称:谁轻谁重
活动目标:
1、比较2―3样物体的轻重。
2、感受物体的轻重关系。
活动准备:
1、自制天平一个。
2、幼儿操作用的不同大小、颜色的塑料图形片若干,与图形片一样大小、形状的橡皮泥若干。
活动过程:
一、比较两组物体的轻重估计幼儿利用各种感官比较两组物体,用眼睛看,用手掂一掂等方法估计两组物体的轻重。
二、我们来检验
1、教师将两张图形片挂在左边,右边挂一张图形片,引导幼儿观察哪边中,哪边轻。
为什么?
2、教师用天平轮流称不同大小的塑料图形片和橡皮泥(做成与图形片相仿的形状和大小),发现图形片与橡皮泥在大小、形状相仿,数量一样时,轻重却明显不一样。
3、在天平上验证自己估计的两组物体的轻重是否正确。
4、引导幼儿幼儿思考:要使轻的一端变重或重的一端变轻,有什么办法?
。
比较轻重教案及教学反思
比较轻重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十一章“物体的重量”,具体内容包括:1. 理解“重量”的概念,掌握重量单位;2. 学习使用天平秤,比较物体的轻重;3. 解决实际问题,运用比较轻重的知识。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重量概念,掌握重量单位,学会使用天平秤;2. 能力目标:学生能够独立比较物体的轻重,解决实际问题;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合作的能力,激发学习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使用天平秤进行比较轻重;2. 教学重点:理解重量概念,掌握重量单位,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天平秤,砝码,各种重量不同的物品;2. 学具:每组一个天平秤,砝码,物品。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展示一个神秘的袋子,里面装有各种物品,请学生猜测哪个物品最重。
2. 例题讲解:(1)介绍重量概念,展示天平秤,讲解重量单位;(2)演示如何使用天平秤比较轻重;(3)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找出比较轻重的方法。
3. 随堂练习:(1)学生分组,使用天平秤比较组内物品的轻重;(2)各组汇报比较结果,讨论比较方法;4. 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量概念和比较轻重的注意事项。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比较轻重2. 板书内容:(1)重量概念;(2)重量单位;(3)天平秤的使用方法;(4)比较轻重的步骤。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2)思考: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场合会用到比较轻重的知识?2. 答案:(1)铅笔<橡皮<课本<水杯;(2)答案不唯一,如购物时比较商品重量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
但在使用天平秤时,部分学生操作不够熟练,需要在课后加强练习。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观察生活中的物体,尝试运用比较轻重的知识解决问题,提高实践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使用天平秤进行比较轻重;2. 作业设计中的实践应用:比较生活中物品的轻重,思考比较轻重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3. 课后反思:学生操作天平秤的熟练程度,以及如何提高实践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比较两个物体的轻重崔海云教学内容:冀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78-79页教材分析:教材首先让学生凭生活经验判断谁轻谁重,通过“做一做”引出如何用天平来比较物体的轻重。
学情分析: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对质量的概念有了感性的认识,建立了初步的质量观念。
因此本部分内容较容易接受。
教学目标:1. 经历观察、感受物品的过程,知道可以用天平比较物品的轻重。
2. 能根据天平的状态判断哪个物品轻、哪个物品重。
3. 对身边的事物有好奇心,能根据生活经验和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推理和判断。
教学重点:在比较物体轻重的过程中,认识天平的作用。
教学难点: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认识天平的作用。
教具学具准备:教师准备气球、饮料、面包和重量相等的苹果、梨,实物各一个,松鼠和小熊图片各一个,天平一架。
教学过程:一、问题情境师:老师知道同学们都喜欢猜谜语,今天老师就带来了一条谜语,请同学们猜一猜。
一匹马儿两人骑,这边高来那边低,虽然马儿不会跑,两人骑着笑嘻嘻。
学生猜谜师:同学们猜的真棒。
看喜洋洋和沸羊羊玩得多开心呀!同学们想一想,如果是又瘦又小的小灰灰坐在跷跷板的一端,还能压得起又高又胖的暖洋洋吗,为什么?生:因为暖洋洋重,小灰灰轻。
师:你们可真聪明,我们这节课就来比较物体的轻重。
(板书:比较物体的轻重)二、体验学习(一)看一看,比较轻重1、出示课件:西瓜和气球师:西瓜和气球谁轻谁重?生交流师:西瓜和气球,同学们平日经常用手拿,所以哪个轻、哪个重都非常熟悉。
老师这里还有两只可爱的小动物,谁知道它们的名字?生:大尾巴的是松鼠。
生:胖胖的、黑黑的是小熊。
师:你能判断松鼠和小熊哪个轻、哪个重吗?生:松鼠轻,小熊重。
生:松鼠比小熊轻。
生:小熊比松鼠重。
……师:有没有不同意见?(没有)谁能说一说是根据什么判断的?生:松鼠个小,小熊个大。
师:通过观察,依据小动物个子的大小判断,有道理。
那老师这儿有一个问题,刚才比较的西瓜和气球,气球的个子比西瓜还大,为什么大家说西瓜比气球重呢?生:气球个子虽大,但里面是空的,所以很轻。
师:看来,比较两个东西的轻重,有时候只看大小是不行的。
请看这两样东西。
教师出示面包和饮料。
师:除了观察,还有什么办法判断面包和饮料哪个轻、哪个重吗?学生可能回答:用手掂一掂师:我现在找个同学用手掂一掂,亲自感受一下。
师:两只手的感觉怎样?学生可能会有不同的说法:●拿饮料的手感觉比较重。
●拿面包的手感觉轻。
●拿饮料的手感觉往下沉。
2.师:其实我们除了观察,用手掂一掂,还有一种更直观的方式让我们准确的看出物品的轻重。
教师出示天平。
师:这种工具叫天平,它的左右两边各有一个托盘,中间有一个指针,指针在标尺中间时,表示天平平衡,也可以说这时天平两端的物品重量相等,如果指针偏离标尺中间的位置,则天平左右两端物品的重量不相等,指针向哪边偏,哪边的物品就重。
可以上下晃动。
在它会随着托盘的晃动而左右摆动。
教师边介绍,边操动天平。
师:请同学们想象一下,如果把面包和饮料分别放在天平两边,天平会出现什么变化?生1:放饮料的托盘会沉下去,放面包的托盘会翘起来。
生2:天平上的指针会发生移动。
3.师:现在我们实际放一放,注意观察,看你发现了什么?和你想象的一样吗?(接下来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 教师操作,学生观察。
生1:两边不平了,放饮料的那边沉下去了。
生2:放面包的那边翘起来了。
生3:指针偏向了饮料那边。
+生4:和我想象的一样。
师:这说明天平有什么作用呢?生:天平可以比较物品的轻重。
师:那怎样知道天平两边的物品哪个轻、哪个重呢?生1:可以看托盘,往下沉的那边的物品重,向上翘的那边的物品轻。
生2:还可以看指针,指针偏向哪边就说明哪边的物品重。
(设计意图:在动手操作过程中,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使学生了解了用天平比较物体轻重的方法。
)三、尝试应用1.师:请各小组拿出准备的的水果,用手掂一掂,估计一下,谁轻、谁重。
活动开始。
学生活动,交流师:现在请几组同学将本组的水果放在天平上比较一下,看你们判断的对不对。
教师指名到天平上比较。
可采取一组同学演示,其他同学表述的方式。
尽量多关注一些学生。
如果学生比较时出现同样的情况,下个环节可结合进行。
2.(拿出同样重的苹果和梨各一个,先让学生猜测,再用天平比较。
使学生了解:天平两边平衡,这两个物品同样重。
)师:看,老师手里拿着一个苹果和一个梨,同学们猜一猜苹果和梨哪个重?学生可能有不同意见。
●苹果重。
●梨重。
●苹果和梨一样重。
师:现在,我们把它们放在天平上,你们发现了什么?生1:天平是平的。
生2:天平哪一边都没有沉下去,也没有往上翘。
……师:观察得很认真。
天平两边是平衡的,说明苹果和梨一样重。
四、巩固练习出示课件,学生交流第3题,先让学生看两幅图,说一说是什么和什么比较,再鼓励学生根据两幅图把鸡、鱼、火腿按由轻到重编上序号。
学生完成后全班交流。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们学会了什么?学生汇报师:其实我们的身体就像一架天平,两手臂伸平,头做指针,板书设计:比较物体的轻重天平高低轻重教学反思:这节课的学习对象是二年级的学生,好动、好玩、好奇心强,根据这一特点,在教学中我创设了学生熟悉的游戏情境,让学生充分感知、发现、获取新知,同时,还采用启发式、实验操作等教学方法,为学生多样化的学习创造了良好基础。
为了更好的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学法上,我采用了让学生看一看、掂一掂、说一说、猜一猜、称一称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积极动手、动口、动脑,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体验来学习新知,积极开展本节课的教学活动。
教材首先呈现了学生常见的西瓜和气球,小松鼠和小熊两组情景图,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判断哪个轻,哪个重。
通过比较面包和饮料的轻重,引出如何用天平来比较物品的轻重,最后认识天平在什么情况下表示两个物品的质量相等。
第一步:看一看,比较轻重出示主题图,让学生通过观察并根据生活经验说一说哪个轻,哪个重。
由于学生在一年级学习基础较好,绝大多数学生能够准确说出判断结果,教师要引导学生用完整的语言表达。
语言是思维的体操,坚持做到对学生数学语言表达的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都会得到提高。
同时这个环节使学生意识到轻重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为后面突破难点做铺垫。
第二步:掂一掂,感受轻重让学生观察一个面包和一听饮料,比较轻重,在让学生掂一掂,感受一下,并说一说有什么不同的感觉,在学生谈感觉的时候,老师要根据学生的回答,及时抓住字眼“压”“沉”“轻”,“费劲”,来了解轻重的不同感觉。
为认识用天平比较轻重打下良好的基础。
此时,教师出示天平,进行简单介绍。
随后教师动手操作,学生观察天平的变化,以次来判断轻重,在说明理由时,学生可能会联系跷跷板或掂一掂活动中的感受,教师要给予鼓励。
如果学生说不到,教师要作为一个参与者,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对比,在对比、交流中了解天平的作用并板书小结:用天平可以比较两个物体哪个轻,哪个重。
第三步:称一称,再比轻重1、利用天平,比较轻重。
考虑到学生是第一次认识天平、使用天平,教师要发挥主导示范作用,指导学生天平的正确使用方法及如何判断比较结果。
接着让同桌合作,先掂一掂自己准备好的梨和苹果,判断哪个轻,哪个重,在分别放在天平的两边进行比较,给学生充分的时间与空间,使学生有表达结果的机会。
如果学生在比较中,出现了苹果和梨一样重的情况,教师要在全班进行交流与讨论,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使学生认识到天平平衡时,表示两个物品的质量相等。
如果没有出现,教师要作为一个参与者向学生介绍,在这里教师还可以把学生带来的苹果和梨放在一起,观察哪个梨和哪个苹果一样重,再用天平称一称,看判断的对不对,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在这里教师一定注意天平两边物品质量比较接近时,如何判断比较结果。
(看指针)如果时间允许的话,可以让学生利用天平比较身边物品的轻重。
目的是通过学生身边熟悉的实物,由直观比较到亲身体验,丰富学生关于轻重的直接经验。
2、增加物品,突破难点为了突破本节课的难点,我增加了一个环节,在学生充分利用天平比较苹果和梨的轻重后,拿出一根香蕉,并请一名学生操作利用天平比较香蕉和苹果的轻重,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上,了解香蕉和梨的轻重,此时,教师提问:苹果、梨、香蕉谁最轻?谁最重?你能不能按轻重排列他们的顺序呢?有了充分操作和交流的基础,学生会比较容易的排列出来。
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理解轻重的相对性,体会到比较的标准不同,结果也不同。
同时也判断出最重与最轻的物体,培养了初步的观察和推理能力。
在这个环节,我创设了三个不同层次的活动,从直观上可以比较轻重的气球和西瓜、松鼠和小熊、面包和饮料;直观上看不出来需要利用测量工具的苹果和梨;最后为了突破难点安排的三种物品轻重的比较。
让学生在活动中对轻重的知识进一步深化,同时在操作活动中,学生积极动手、动口、动脑,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推理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三、应用新知,升华体验我设计的三道练习题取自于教材中的练一练。
第一题,比较物品的数量是一样的,学生判断后,交流各自做的记号。
属于基础性练习。
第二题,数量不一样,要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和天平图进行判断,属于综合性练习。
第三题,三种物品的比较,是一道简单的推理题,属于拓展性练习。
通过三道有层次的练习题,力求让不同程度的学生有不同的发展。
课标指出:要让学生亲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只有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感受,亲身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这样的知识才能根深蒂固的扎根在脑海中。
所以,本节课我充分重视学生的操作活动,通过说一说、看一看、掂一掂、称一称、比一比的活动,让学生对物品的轻重有了更深的认识,学会根据天平的状态判断哪个物品轻,哪个物品重。
使学生动起来,让学生在实际参与、动手操作、亲身经历的过程中全身心的参与数学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