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专题1 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 复习课件
合集下载
化学:专题一《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课件(苏教版必修1)
√
思考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1mol某气体的体积是22.4L,该气 体所处的 状况一定是标准状况. B、通常状况下,1molO2的体积必定是22.4L C、某物质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微粒,该物质 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22.4L D、标准状况下,1molH2和O2的混合气体的体积 不一定为22.4L
C(NaCl)
偏小 偏大 偏大 偏小 偏小
原子结构
粒子 质量数 35 23 32 80
质子数
17 11 16 35
中子数 18 12 16
电子数 17 10 18
Cl Na+
S280 35
Br
45
35
数字的位置不同,所表示的意义就不同
质量数—— A
d ——化合价 c ——离子的价态
e
质子数—— Z (核电荷数 )
思考:下列物质中 ①氢氧化钠固体 ②水银 ③氯化氢气体 ④稀硫酸 ⑤二氧化碳气体 ⑥氨水 ⑦碳酸钠粉末 ⑧蔗糖晶体 ⑨熔融氯化钠 ⑩CuSO4· 5H2O晶体 ②④⑥⑨ ⑪上述状态下能导电的是: __________ ①③⑦⑨⑩ ⑫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 ⑤⑧ ⑬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___
第二单元 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 2-1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蒸馏、萃取、分液、过滤、结晶等
1、蒸馏:定义 (见P18)、适用 范围、使用仪器 名称和蒸馏装置 的特点。
2、萃取:
⑴定义 ⑵萃取剂选择条件: ①溶质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 ②萃取剂与水互不相溶 ③萃取剂与溶质互不反应 ⑶常见萃取剂:苯、汽油、煤油、 CCl4等。
1 M1 2 = M 2
7.53
gNa2CO3.10H2O溶于90g水中,才 能使的每100个水分子中溶有一个Na+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全册课件
①酸性氧化物(如CO2、SO2等):_与__碱__反__应__生__成__盐__和__水__的__氧___ _化__物__。
②碱性氧化物(如MgO、CaO等):____与__酸_反_应__生_成_盐_和__水_的_氧______ _化__物____。
微点拨 ①纯碱是Na2CO3的俗名,不是碱,属于盐;②结晶水合物(如 CuSO4·5H2O)是纯净物;③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可能是混合物, 也可能是纯净物。
自主预习 探新知
一、物质的分类方法
1.物质的分类方法 (1)根据物质存在的状态:分为 固态 物质、液态物质和气态物质。 (2)根据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性:分为 可溶性 物质、微溶性物质、 _难__溶__性__物质。
(3)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特点对物质进行分类
(4)根据物质的性质分类:氧化物可分为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 物。
[ 答 案 ] (1)①④ ②③ (2)CO2 + 2NaOH===Na2SO3 + H2O MgO+2HCl===MgCl2+H2O
核心突破 攻重难
物质的分类中易错易混问题
1.对于同一种物质,分类的标准不同,所属的物质类别也不 同。如NaHSO4既属于盐、钠盐、酸式盐,又属于含氧酸盐等。因 此在分类时必须明确分类的依据。
2.并不是所有的金属氧化物都是碱性氧化物,如Mn2O7为酸性 氧化物;并不是所有的非金属氧化物都是酸性氧化物,如CO、NO 等就不是酸性氧化物。
3.分类时注意物质的真实组成,不要被俗名迷惑,如盐酸是 HCl的水溶液,是混合物;纯碱是Na2CO3,属于盐;结晶水合物, 如CuSO4·5H2O,是纯净物。
B.化合物
C.纯净物
D.钠盐
A [氧化物是只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组成的化
②碱性氧化物(如MgO、CaO等):____与__酸_反_应__生_成_盐_和__水_的_氧______ _化__物____。
微点拨 ①纯碱是Na2CO3的俗名,不是碱,属于盐;②结晶水合物(如 CuSO4·5H2O)是纯净物;③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可能是混合物, 也可能是纯净物。
自主预习 探新知
一、物质的分类方法
1.物质的分类方法 (1)根据物质存在的状态:分为 固态 物质、液态物质和气态物质。 (2)根据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性:分为 可溶性 物质、微溶性物质、 _难__溶__性__物质。
(3)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特点对物质进行分类
(4)根据物质的性质分类:氧化物可分为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 物。
[ 答 案 ] (1)①④ ②③ (2)CO2 + 2NaOH===Na2SO3 + H2O MgO+2HCl===MgCl2+H2O
核心突破 攻重难
物质的分类中易错易混问题
1.对于同一种物质,分类的标准不同,所属的物质类别也不 同。如NaHSO4既属于盐、钠盐、酸式盐,又属于含氧酸盐等。因 此在分类时必须明确分类的依据。
2.并不是所有的金属氧化物都是碱性氧化物,如Mn2O7为酸性 氧化物;并不是所有的非金属氧化物都是酸性氧化物,如CO、NO 等就不是酸性氧化物。
3.分类时注意物质的真实组成,不要被俗名迷惑,如盐酸是 HCl的水溶液,是混合物;纯碱是Na2CO3,属于盐;结晶水合物, 如CuSO4·5H2O,是纯净物。
B.化合物
C.纯净物
D.钠盐
A [氧化物是只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组成的化
高中化学(苏教版)必修1课件广西自主:专题1 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 1.3
专题一 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 栏目导引
2.核电荷数为 1~18 号的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
专题一
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
栏目导引
(1)原子结构示意图中。 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是原子; 核内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是阳离子; 核内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是阴离子; 离子所带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2)电子排布相同指核外电子层数相同,各层电子数也相同,与质子数无关。 (3)元素的化合价与得到或失去电子数的关系。 ①失去的电子数=正价的数值; ②得到的电子数=负价的数值。
中也可以显正价。如KClO3中Cl元素的化合价为+5。
专题一
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
栏目导引
原子核的组成 1.原子的组成和表示方法 (1)组成。
中子:不带电 ________ 原子核 正电荷 原子 质子:一个质子带一个单位________ 负电荷 核外电子:一个电子带一个单位________
(2)特点。 ①同一核素的原子结构完全相同,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的原子核内中子数不 同。 ②属于同位素的各种核素的化学性质几乎相同。
专题一
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
栏目导引
(3)实例。 名称 氕 氘 氚 符号 H D T 核素表示式
1 1H ___
俗名
2 H 1 ___
3 1H
重氢 _____ 超重氢 ________
答案: (1)BC (2)AB (5)
专题一 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 栏目导引
(3)D
(4)C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已达到 8(或 2)个
电子的稳定结构
[思考感悟] 1.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1)能量最低原理: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 (2)每个电子层最多只能容纳 2n2 个电子。 ①最外层最多只能容纳 8 个电子(氦原子是 2 个 ); ②次外层最多只能容纳 18 个电子; ③倒数第三层最多只能容纳 32 个电子。 (3)以上规律必须同时满足。
2.核电荷数为 1~18 号的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
专题一
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
栏目导引
(1)原子结构示意图中。 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是原子; 核内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是阳离子; 核内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是阴离子; 离子所带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2)电子排布相同指核外电子层数相同,各层电子数也相同,与质子数无关。 (3)元素的化合价与得到或失去电子数的关系。 ①失去的电子数=正价的数值; ②得到的电子数=负价的数值。
中也可以显正价。如KClO3中Cl元素的化合价为+5。
专题一
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
栏目导引
原子核的组成 1.原子的组成和表示方法 (1)组成。
中子:不带电 ________ 原子核 正电荷 原子 质子:一个质子带一个单位________ 负电荷 核外电子:一个电子带一个单位________
(2)特点。 ①同一核素的原子结构完全相同,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的原子核内中子数不 同。 ②属于同位素的各种核素的化学性质几乎相同。
专题一
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
栏目导引
(3)实例。 名称 氕 氘 氚 符号 H D T 核素表示式
1 1H ___
俗名
2 H 1 ___
3 1H
重氢 _____ 超重氢 ________
答案: (1)BC (2)AB (5)
专题一 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 栏目导引
(3)D
(4)C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已达到 8(或 2)个
电子的稳定结构
[思考感悟] 1.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1)能量最低原理: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 (2)每个电子层最多只能容纳 2n2 个电子。 ①最外层最多只能容纳 8 个电子(氦原子是 2 个 ); ②次外层最多只能容纳 18 个电子; ③倒数第三层最多只能容纳 32 个电子。 (3)以上规律必须同时满足。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全册课件
1
专题1 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
第一单元 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 第1课时 物质的分类与转化
栏目导航
目标与素养:1.了解从不同的角度(如组成、性质)对物质分类。(宏 观辨识与微观探析)2.能依据物质的组成,预测物质的性质及属性。(证 据推理与模型认知)3.掌握常见物质之间的转化。(变化观念)4.举例说 明四种基本化学反应类型的分类,能够根据化合价变化判断氧化还 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证据推理与模酸反应生成FeCl2和H2的反应是置换反应,但不
是氧化还原反应
( ×)
(4)2CO+O2=点==燃==2CO2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还原反应( √ )
栏目导航
2.分类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简单易行的科学方法,人们在认
识事物时可以采取多种分类方法。下列关于“CH3COONa”的分类
栏目导航
2.物质分类的意义 同一类物质在组成和性能方面往往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对物质 进行合理的分类,有助于我们按物质的类别进一步研究物质的组 成、结构和性能。
栏目导航
二、物质的转化
1.化学反应的分类
(1)根据化学反应的特征,我们将化学反应分成四种基本反应类
型
反应形式
反应类型
实例
A+B===AB
__化__合__反应 2_H__2_+__O_2_=_点=_=_燃=_=_2_H__2_O_
栏目导航
(2)上述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①②③ (填序号,下同),属
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⑤⑥ ,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① 。
栏目导航
1.有单质参与的化学反应是否是氧化还原反应? [提示] 判断一个化学反应是否是氧化还原反应,其标准是根 据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是否发生变化。若一个反应中同时既有单 质,又有化合物则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若一个反应中只有单质之 间的转化,则该反应是非氧化还原反应(例如:2O3 3O2)。
专题1 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
第一单元 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 第1课时 物质的分类与转化
栏目导航
目标与素养:1.了解从不同的角度(如组成、性质)对物质分类。(宏 观辨识与微观探析)2.能依据物质的组成,预测物质的性质及属性。(证 据推理与模型认知)3.掌握常见物质之间的转化。(变化观念)4.举例说 明四种基本化学反应类型的分类,能够根据化合价变化判断氧化还 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证据推理与模酸反应生成FeCl2和H2的反应是置换反应,但不
是氧化还原反应
( ×)
(4)2CO+O2=点==燃==2CO2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还原反应( √ )
栏目导航
2.分类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简单易行的科学方法,人们在认
识事物时可以采取多种分类方法。下列关于“CH3COONa”的分类
栏目导航
2.物质分类的意义 同一类物质在组成和性能方面往往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对物质 进行合理的分类,有助于我们按物质的类别进一步研究物质的组 成、结构和性能。
栏目导航
二、物质的转化
1.化学反应的分类
(1)根据化学反应的特征,我们将化学反应分成四种基本反应类
型
反应形式
反应类型
实例
A+B===AB
__化__合__反应 2_H__2_+__O_2_=_点=_=_燃=_=_2_H__2_O_
栏目导航
(2)上述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①②③ (填序号,下同),属
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⑤⑥ ,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① 。
栏目导航
1.有单质参与的化学反应是否是氧化还原反应? [提示] 判断一个化学反应是否是氧化还原反应,其标准是根 据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是否发生变化。若一个反应中同时既有单 质,又有化合物则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若一个反应中只有单质之 间的转化,则该反应是非氧化还原反应(例如:2O3 3O2)。
高中化学专题1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第一单元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第2课时物质的量课件苏教版必修1
2.摩尔 (1)摩尔度量的对象 摩尔和米、秒、千克等一样,它们都是基本物理量的单位。摩尔度量的 对象是微观粒子,而这里的微观粒子是指构成物质的“基本单元”,这个基 本单元可以是原子、分子、离子、电子、中子、质子等单一微粒,也可以是 这些微粒的特定组合。
(2)使用摩尔时必须指明物质微粒的名称或符号或化学式的特定组合。 例如:1 mol H表示1摩尔氢原子,1 mol H2表示1摩尔氢分子,1 mol H+ 表示1摩尔氢离子。但如果说“1 mol氢”这种说法指代不明,不清楚是氢原 子、氢分子还是氢离子,因为“氢”是元素名称,不是微粒名称,也不是微 粒的符号或化学式。 特别提醒 在使用摩尔时,对于微粒的特定组合可以不限于整数,可以是分数,也 可以根据化学反应的需要将分子、原子、离子等基本单元再分割或再组合成 分数或倍数。ຫໍສະໝຸດ 2g 32 g·mol-1
∶
4g 64 g·mol-1
∶
5g 80 g·mol-1
=
1∶1∶1。
本课小结
1.物质的量是一个物理量,符号为n,单位为mol。
2.使用物质的量时,必须指明粒子的种类。
3.0.012 kg C-12中所含的原子数称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用NA表示,其 近似值为6.02×1023,单位为mol-1,前者常用于判断,后者常用于计算。
休息时间到啦
同学们,下课休息十分钟。现在是休息时间,你们休息一 下眼睛,
看看远处,要保护好眼睛哦~站起来动一动,久坐对身体 不好哦~
自主学习区
教师点拨区
课时作业
2.(1)0.5 mol H2中的分子数是________; (2)1 mol NaCl中的Cl-数是________; (3)1 mol H2SO4中的氧原子数是________; (4)1.204×1024个水分子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 (5)9.03×1023个铁原子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
高中化学必修一专题一复习课件苏教版必修1(共24张PPT)
应知1: 物质的分离和提纯的方法有: __过_滤___、__结_晶___、 __萃_取___、__分_液___、_蒸__馏___、_层__析___ 6种.
应会: 对不同的混合物能采用不同的分离方法 常用仪器的使用
练习1:
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 (A ) A.蒸发操作时,应将溶液中的水分完全蒸干后,才能停止加热 B.蒸馏操作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 C.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
上口倒出. D.萃取操作时,萃取剂与溶液中的溶剂不能互溶.
单元二: 研究物质的 实验方法
下面物质的分离方法不正确的是 ---------------- ( C )
选项 A B C D
需要分离的物质
CCl4和水的混合物 MgCl2溶液与Mg(OH)2的混合物
酒精的水溶液 KNO3与NaCl混合溶液
分离方法 分液 过滤 萃取
应知2: 化学反应的分类方法 应会: 能区分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和氧化还原反应
置 氧化还原反应换反
应
化合反应 分解反应
复 分
非解氧化还原反应
反 应
练习2:
下列反应中,不属于化合、分解、置换、复分解等四种基本
反应类型的是 ------------------------------------------------( C )
A.碱性氧化物 氧化铝 B.酸性氧化物 干冰
Al2O3 CO
C.酸 D.盐
硫酸 纯碱
H2SO3 Na2CO3
物质的分类
混
合
物
按 所
物
质含
化
物 质
应会: 对不同的混合物能采用不同的分离方法 常用仪器的使用
练习1:
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 (A ) A.蒸发操作时,应将溶液中的水分完全蒸干后,才能停止加热 B.蒸馏操作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 C.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
上口倒出. D.萃取操作时,萃取剂与溶液中的溶剂不能互溶.
单元二: 研究物质的 实验方法
下面物质的分离方法不正确的是 ---------------- ( C )
选项 A B C D
需要分离的物质
CCl4和水的混合物 MgCl2溶液与Mg(OH)2的混合物
酒精的水溶液 KNO3与NaCl混合溶液
分离方法 分液 过滤 萃取
应知2: 化学反应的分类方法 应会: 能区分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和氧化还原反应
置 氧化还原反应换反
应
化合反应 分解反应
复 分
非解氧化还原反应
反 应
练习2:
下列反应中,不属于化合、分解、置换、复分解等四种基本
反应类型的是 ------------------------------------------------( C )
A.碱性氧化物 氧化铝 B.酸性氧化物 干冰
Al2O3 CO
C.酸 D.盐
硫酸 纯碱
H2SO3 Na2CO3
物质的分类
混
合
物
按 所
物
质含
化
物 质
高中化学(苏教版)必修1课件广西自主:专题1 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 1.1.1
专题一
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
栏目导引
2.交叉分类法 交叉分类法就是将被分类的对象应用多种不同的单一分类法进行分类。 举例:某些氧化物的交叉分类。
专题一
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
栏目导引
专题一
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
栏目导引
物质的分类
பைடு நூலகம்
固态 物 液态 物质和______ 气态 物质、______ 1.根据物质的聚集状态,将物质分为______
质。
导体 、 ________ 绝缘体 。 半导体 和________ 2.根据物质的导电性,将物质分为______
专题一
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
栏目导引
专题一
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
栏目导引
物质的分类 [典例 1] 下列关于一部分单质、氧化物、酸、碱、盐分类的说法正确的是 ( ) ①纯碱 ⑦硫酸 ②硝酸铜 ③食盐 ④硝酸 ⑤盐酸 ⑥硫酸钠
⑧火碱 ⑨生石灰 ⑩氯气
专题一
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
栏目导引
A.含氧酸盐有①②③⑥ B.①和⑧是同一种物质
专题一
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
栏目导引
[自我诊断] 判断下列说法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 (1)任何物质之间都能发生化学反应。 (× ) (2)从物质种数和类别的角度将化学反应分为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 应和复分解反应。 (√ ) 高温 (3)Fe2O3+ 3CO=====2Fe+ 3CO2 属于置换反应。 (× ) (4)金属氧化物一定能与酸反应,非金属氧化物一定能与碱反应。 (×)
专题一
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
栏目导引
第一单元 第 1 课时
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 物质的分类与转化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课件高一化学专题1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pptx
B. H2SO4、H2CO3 D. Na2SO3、KClO3
30
解析:C2O3 属于氧化物,故应归为 C 项,A 项中都属于单 质,B 项中都属于含氧酸,D 项中都属于含氧酸盐。
答案:C
31
[例2] 图中“——”表示相连的物质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 反应,“―→”表示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乙。下面四组
14
1.连连看。 (1)①钠 ②氯气 ③氯化铁溶液
[做一做·自我发现]
a.混合物 b.金属 c.非金属
15
(2)①硫酸 ②碳酸钙 ③氧化钙 ④氢氧化钠 ⑤葡萄糖
a.氧化物 b.酸 c.碱 d.盐 e.有机物
答案:(1)①-b ②-c ③-a (2)①-b ②-d ③-a ④-c ⑤-e
16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含氧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B.酸根中不一定含有氧元素 C.盐的组成中一定含有金属元素 D.酸中一定不含金属元素 答案:B
26
(一)精妙思路点拨 解答本题要注意以下两点: 关键点:(1)明确物质在元素组成、化合价、水溶性等方面 的特点。 (2)找出相同点或相似性。
27
(二)记录课堂精彩 (1)虽然都是MO2型化合物,但有金属氧化物与非金属氧化 物之分,MnO2是金属氧化物,其余为非金属氧化物。 (2)四种物质可以根据水溶性分,AgCl不溶于水,其余三种 均溶于水。 (3)四种物质均为黑色粉末,但只有Ag不溶于稀HCl或稀 H2SO4,其余三种均溶。
40
(三)精彩论语点评 四种基本反应类型是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别及反应前 后物质种类的多少来分类的;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 则是依据反应中是否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来分类的。
41
(四)类题演练提升 下列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多选)( ) A. CaCO3=高==温==CaO+CO2↑ B. 2KClO3=M=△n=O==22KCl+3O2↑ C. MnO2+4HCl(浓)==△===MnCl2+Cl2↑+2H2O D. NaCl(s)+H2SO4(浓)==△===NaHSO4+HCl↑
高中化学专题1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第1单元第3课时物质的聚集状态课件苏教版必修1
量不相等,故密度不相等,D 项错误。 [答案] C
休息时间到啦
同学们,下课休息十分钟。现在是休息时间,你们休息一下眼睛, 看看远处,要保护好眼睛哦~站起来动一动,久坐对身体不好哦~
1.阿伏加德罗定律 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 2.阿伏加德罗定律的推论 (1)同温同压下,气体的物质的量与其体积成正比: T、p 相同,nn12=VV12。
01 课前 自主梳理 02 课堂 合作探究 03 演练 效果检测
课时作业
知识点一 物质的聚集状态 1.物质的聚集状态有三种:_气__态__ (用 g 表示)、_固__态__ (用 s 表示)、_液__态__ (用 l 表示)。 2.不同聚集状态物质的结构与性质 (1)构成固态和液态物质的微粒,排列_较__紧__密__,微粒间空隙_较__小__,_不__易__被压缩。 (2)构成气态物质的微粒之间的距离较大,易被压缩。 3.聚集状态的物质体积的决定因素 固体、液体的体积主要取决于微粒的数目和微粒的大小;而气体的体积主要取决于 微粒的数目、微粒之间的距离。当温度和压强一定时,相同微粒数目的固体和液体 的体积各不相同,而气体物质只要具有相同的微粒数目,都具有大致相同的体积。
[自我诊断]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 1 mol 甲烷的体积为 22.4 L,则一定是标准状况下 B.在 0 ℃、101 kPa 下,1 mol 空气的体积为 22.4 L C.在标准状况下,1 mol 水的体积为 22.4 L D.1 mol O2 的质量只有在标准状况下才约是 32 g 解析:A 项,不在标准状况下 1 mol 气体也可能是 22.4 L,A 项错。在标准状况下, 1 mol 混合气体的体积也是 22.4 L,B 项正确。C 项,标准状况下,水不是气体,1 mol 水约为 18 mL,C 项错。1 mol 物质的质量与外界条件无关,D 项错误。 答案:B
休息时间到啦
同学们,下课休息十分钟。现在是休息时间,你们休息一下眼睛, 看看远处,要保护好眼睛哦~站起来动一动,久坐对身体不好哦~
1.阿伏加德罗定律 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 2.阿伏加德罗定律的推论 (1)同温同压下,气体的物质的量与其体积成正比: T、p 相同,nn12=VV12。
01 课前 自主梳理 02 课堂 合作探究 03 演练 效果检测
课时作业
知识点一 物质的聚集状态 1.物质的聚集状态有三种:_气__态__ (用 g 表示)、_固__态__ (用 s 表示)、_液__态__ (用 l 表示)。 2.不同聚集状态物质的结构与性质 (1)构成固态和液态物质的微粒,排列_较__紧__密__,微粒间空隙_较__小__,_不__易__被压缩。 (2)构成气态物质的微粒之间的距离较大,易被压缩。 3.聚集状态的物质体积的决定因素 固体、液体的体积主要取决于微粒的数目和微粒的大小;而气体的体积主要取决于 微粒的数目、微粒之间的距离。当温度和压强一定时,相同微粒数目的固体和液体 的体积各不相同,而气体物质只要具有相同的微粒数目,都具有大致相同的体积。
[自我诊断]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 1 mol 甲烷的体积为 22.4 L,则一定是标准状况下 B.在 0 ℃、101 kPa 下,1 mol 空气的体积为 22.4 L C.在标准状况下,1 mol 水的体积为 22.4 L D.1 mol O2 的质量只有在标准状况下才约是 32 g 解析:A 项,不在标准状况下 1 mol 气体也可能是 22.4 L,A 项错。在标准状况下, 1 mol 混合气体的体积也是 22.4 L,B 项正确。C 项,标准状况下,水不是气体,1 mol 水约为 18 mL,C 项错。1 mol 物质的质量与外界条件无关,D 项错误。 答案:B
高中化学苏教版必修1 专题1 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 专题总结 课件(25张)
份加入含b mol硝酸银的溶液,恰好使氯离子完全沉淀。则该
混合溶液中钾离子浓度为( D ) A.0.1(b-2a)mol· L-1 B.10(2a-b)mol· L-1
C.10(b-a)mol· L-1
D.10(b-2a)mol· L-1
解析:每一份中钡离子物质的量为 a mol、氯离子为 b mol, 由 电 荷 守 恒 得 钾 离 子 为 (b - 2a)mol , 所 以 钾 离 子 浓 度 为 ( b- 2a) mol 。 0.1 L
2.间接测量法 如 F 装置是通过测量气体排出的液体体积来确定气体体积。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如下简易实验装置测定室 温下(25 ℃、 101 kPa)的气体摩尔体积。
该实验的主要操作步骤如下: - ①配制 100 mL 1.0 mol· L 1 的盐酸溶液;
10 mL量筒 填仪器名称并注明规格)量取10.0 mL 1.0 ②用___________( mol· L-1 的盐酸溶液加入锥形瓶中; ③称取a g 已除去表面氧化膜的镁条,并系于铜丝末端,为使 0.12 ; HCl全部参加反应,a的数值至少为________ ④往广口瓶中装入足量水,按上图连接好装置,检查装置的 气密性;
体,且两管液面相平。 C 装置则是直接将一种反应物置于倒 置的量筒中,另一反应物置于水槽漏斗中,二者反应产生的 气体可以直接测量。
装置D:用于测量混合气体中被吸收(或不被吸收)的气体的体
积。读数时,球形容器和量气管液面相平,量气管内增加的
水的体积等于被反应管吸收后剩余气体的体积。 装置E:直接测量固液反应产生气体的体积,注意应恢复至 室温后,读取注射器中气体的体积。(一般适合滴加液体量比 较少的气体体积测量)
3.在一定的温度、压强下, 向 100 mL CH4 和 Ar 的混合气体 中通入 400 mL O2,点燃使其完全反应,最后在相同条件下 得到干燥气体 460 mL,则反应前混合气体中 CH4 和 Ar 的 物质的量之比为 ( A ) A. 1∶4 B.1∶3 C. 1∶2
高中化学 专题1 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 1.1.4 物质的聚集状态课件 苏教版必修1.ppt
温度升高气体中微粒间的距离变大、 压强增大气体中微粒间的距离减小。
17
决定物质体积的主要因素
决定物质体积 的可能因素
决定固体和液体 体积的主要因素
决定气体体积 的主要因素
粒子的数目
粒子的大小 粒子的间距 可以忽略
可以忽略
18
【知识归纳】 气体摩尔体积
⑴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
符号: Vm
21
例2.请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如不正确 请改正。
(1) 1molCO2的体积约为22.4L。 错, 1mol气体的体积与温度和压强有关。 (2) 1molCO2和CO的混合气体在标准状况下, 所占体积是22.4L。
错,1mol单一气体或混合气体在标准状况 下所占的体积都约是22.4L 。
22
(3) 在标准状况下,1molH2SO4的体积约是 22.4L。
65g
22.4L
13.0g
4.48L
最多可收到4.48L(标状)的氢气。
20
例1.请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如不正确 请改正。
(1) 1molCO2的体积约为22.4L。 (2) 1molCO2和CO的混合气体在标准状况下, 所占体积是22.4L。 (3) 在标准状况下,1molH2SO4的体积约是22.4L。 (4) 1molH2在20℃时体积一定大于22.4L。 (5) 当某气体的体积为22.4L时,它一定处于标准 状况下。
10
问题4.结合上述影响因素,从各状态物质 微观结构思考; ②在一定条件下,为什么1mol气体体积基本 相同呢?
气体比固体和液体更容易压缩,这说明气体 分子间的距离比固体和液体中的微粒之间 的距离大得多。在气体中,分子之间的距离 要比分子本身的体积大很多倍,当气体分子 数相同时,气体体积的大小主要决定于气体 分子间的平均距离,而相同 条件下不同 气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近似相等, 所以在相同状态下1mol气体的体积基本相11等。
17
决定物质体积的主要因素
决定物质体积 的可能因素
决定固体和液体 体积的主要因素
决定气体体积 的主要因素
粒子的数目
粒子的大小 粒子的间距 可以忽略
可以忽略
18
【知识归纳】 气体摩尔体积
⑴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
符号: Vm
21
例2.请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如不正确 请改正。
(1) 1molCO2的体积约为22.4L。 错, 1mol气体的体积与温度和压强有关。 (2) 1molCO2和CO的混合气体在标准状况下, 所占体积是22.4L。
错,1mol单一气体或混合气体在标准状况 下所占的体积都约是22.4L 。
22
(3) 在标准状况下,1molH2SO4的体积约是 22.4L。
65g
22.4L
13.0g
4.48L
最多可收到4.48L(标状)的氢气。
20
例1.请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如不正确 请改正。
(1) 1molCO2的体积约为22.4L。 (2) 1molCO2和CO的混合气体在标准状况下, 所占体积是22.4L。 (3) 在标准状况下,1molH2SO4的体积约是22.4L。 (4) 1molH2在20℃时体积一定大于22.4L。 (5) 当某气体的体积为22.4L时,它一定处于标准 状况下。
10
问题4.结合上述影响因素,从各状态物质 微观结构思考; ②在一定条件下,为什么1mol气体体积基本 相同呢?
气体比固体和液体更容易压缩,这说明气体 分子间的距离比固体和液体中的微粒之间 的距离大得多。在气体中,分子之间的距离 要比分子本身的体积大很多倍,当气体分子 数相同时,气体体积的大小主要决定于气体 分子间的平均距离,而相同 条件下不同 气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近似相等, 所以在相同状态下1mol气体的体积基本相11等。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课件高一化学专题1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6
专题1 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
1
第二单元 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
2
第2课时
常见物质的检验
3
课前· 自主学案
教材新知
熟悉教材基础
4
[填一填· 自品教材] 常见物质的检验 ①NH+ 4 检验试剂:NaOH溶液(或其他强碱溶液)、红色石蕊试纸。 实验现象:加热, ①产生特殊的有刺激性气味气体,
它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
23
2.只用一种试剂鉴别多种物质 (1)先分析被鉴别物质的水溶性、密度、溶液酸碱性确定能 否选用水或指示剂(石蕊)进行鉴别。 (2)加入一种试剂可产生出不同的现象,若其中一种物质与 试剂不反应,也作为一种现象,从而将它们区分开来。如 Ba(OH)2、Na2CO3、NaCl三种溶液可用H2SO4溶液一步鉴别开 来。
24
(3)接力式鉴别,即首先鉴别其中一种物质(一般由外观颜色 确定,如CuCl2为蓝色溶液),再将此物质看作已知试剂去鉴别 其他物质。 (4)若溶液的酸碱性不同,可用酸碱指示剂或pH试纸来鉴 别。如HCl、NaOH、NaCl的鉴别。
25
3.任选试剂鉴别多种物质 此类题目不限所加试剂的种类,可有多种解法。题目考查 的形式往往从众多的鉴别方案中判断最佳方案,其要求是操作 步骤简单、试剂选用最少、现象明显。
20
2.鉴定:根据物质的某种特性,用实验的方法来确定它是 否是某种物质。鉴定某种物质,必须分别检验其中的阳离子、 阴离子或其他成分。常指对于一些物质的定性检验。 3.推断:根据已给出的检验步骤和现象,结合物质的特性 进行分析、推断,判断所检验的物质是哪种或哪几种,推理出 其组成或名称。 以上均需要根据物质的特征反应,选择恰当的试剂和方 法,通过特殊的实验现象来判定,必要时要写化学方程式。
1
第二单元 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
2
第2课时
常见物质的检验
3
课前· 自主学案
教材新知
熟悉教材基础
4
[填一填· 自品教材] 常见物质的检验 ①NH+ 4 检验试剂:NaOH溶液(或其他强碱溶液)、红色石蕊试纸。 实验现象:加热, ①产生特殊的有刺激性气味气体,
它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
23
2.只用一种试剂鉴别多种物质 (1)先分析被鉴别物质的水溶性、密度、溶液酸碱性确定能 否选用水或指示剂(石蕊)进行鉴别。 (2)加入一种试剂可产生出不同的现象,若其中一种物质与 试剂不反应,也作为一种现象,从而将它们区分开来。如 Ba(OH)2、Na2CO3、NaCl三种溶液可用H2SO4溶液一步鉴别开 来。
24
(3)接力式鉴别,即首先鉴别其中一种物质(一般由外观颜色 确定,如CuCl2为蓝色溶液),再将此物质看作已知试剂去鉴别 其他物质。 (4)若溶液的酸碱性不同,可用酸碱指示剂或pH试纸来鉴 别。如HCl、NaOH、NaCl的鉴别。
25
3.任选试剂鉴别多种物质 此类题目不限所加试剂的种类,可有多种解法。题目考查 的形式往往从众多的鉴别方案中判断最佳方案,其要求是操作 步骤简单、试剂选用最少、现象明显。
20
2.鉴定:根据物质的某种特性,用实验的方法来确定它是 否是某种物质。鉴定某种物质,必须分别检验其中的阳离子、 阴离子或其他成分。常指对于一些物质的定性检验。 3.推断:根据已给出的检验步骤和现象,结合物质的特性 进行分析、推断,判断所检验的物质是哪种或哪几种,推理出 其组成或名称。 以上均需要根据物质的特征反应,选择恰当的试剂和方 法,通过特殊的实验现象来判定,必要时要写化学方程式。
《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复习课》课件
n AgNO 3 0.001mol
V=
=
= 0.02L=20mL
c AgNO 3 0.05mol/ L
如何鉴别浊液、胶体和溶液?
外观
混浊:浊液 胶体
澄清透明: 溶液
如何分离浊液?
乳浊液
静置,分液
悬浊液 过滤
定量滤纸的孔径为:10-6m~10-4m 用滤纸能否分离胶体和溶液?
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 非富多彩的化学物质 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
蒸发
蒸发 挥发性的差异 蒸馏
升华
碘的升华
物质 溶解 性的 差异
结晶 萃取 层析
实验:金属钠与氯气生成氯化钠
实验现象
反应历程1、2、3
0
0 点燃 +1 -1
2Na + Cl2 === 2NaCl
电子转移
钠与氯气的反应
5.85g食盐中含有多少个钠离子和氯离子?
m NaCl
5.85g
解:nNaCl = M NaCl = 58.5g / mol =0.1mol
化合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
+2 -2 Δ
00
2HgO ==== 2Hg + O2↑
高温
CaCO3 ==== CaO + CO2 ↑
四种基本类型反应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
化合反应 分解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 置换反应
0
+1 +5 -2
0 +2 +5 -2
Cu + 2AgNO3 ==== 2Ag + Cu(NO3)2
NNa+=NCl-= nNaCl•NA = 0.1mol×6.02×1023mol-1
=6.02×1022
专题一: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PPT课件 苏教版
化学
初中化学
必修
认识化学科学
模块
化学实验基础
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
化学 1
化学 2
物质结构基础 化学反应与能量 化学与可持续发展
选修 模块
化 学 与 生 活
化 学 与 技 术
化 学 反 应 原 理
有 机 化 学 基 础
物 质 结 构 与 性 质
实 验 化 学
2
三个阶段的中学化学课程
7
义务教育阶段 高中必修课程模块 高中选修课程模块
第一单元 省学科指导意见
基本要求: ③知道不同聚集状态物质的一些特性, 了解影响气体体积的主要因素,初步学 会用气体摩尔体积进行简单计算 ④能用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表示电解质 导电的原因 ⑤了解分散系的含义,知道胶体区别于 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和鉴别方法
第一单元 省学科指导意见
发展要求: ①物质的量运用于化学方程式的简单
学习 阶段
学习要求
初中 从得氧、失氧判断氧化、还原
必修1 专题一 必修1 专题二
后续 专题
能根据化合价变化判断氧化还原反应
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指出氧化剂和还 原剂、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表示出电子转 移的方向和数目)。能举例说明生产、生活 中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的具体应用:铝、铁、铜的获 取,硫和含硫化合物的相互转化,生产生活 中的含氮化合物,电化学
(二)熟悉各种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M
m
n
×NA N
÷M
÷NA
÷Vm ×Vm
V (标准状况)
胶体的丁达尔效应
浊液分散系
颗粒直径>100nm
1nm<颗粒直径<100nm
胶体分散系
溶液分散系 颗粒直径<1n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常见离子的检验
离子
检验试剂
操作及实验现象
加浓NaOH溶液,加热产
NH
浓NaOH溶液和湿润的红 色石蕊试纸
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该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
蕊试纸变蓝色
Cl- AgNO3溶液、稀硝酸
生成白色沉淀,沉淀不溶 于稀硝酸
SO 盐酸、氯化钡溶液
先加入盐酸无沉淀,再加 入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 淀
【答案】 D
标准状况下,将 44.8 L NH3 溶于 1 L 水中,得 到密度为 0.9 g·cm-3 的氨水,求此氨水的物质的量浓度。
【解析】 n(NH3)=22.444L.·8 mLol-1=27 g·mol-1+1 0.9 g·cm-3
000
g
×
1 1000
专题1 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 复习课件
物质 研究
物质 研究
物质 研究
1.计算依据
2.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中的应用 以 Zn+2HCl===ZnCl2+H2↑为例
N(Zn)∶n(HCl)∶n(ZnCl2)∶n(H2)=1∶2∶1∶1 3.以 NA 为载体考查的题目审题时应注意的几点误区
(1)温度和压强 22.4 L·mol-1 是在标准状况(0 ℃,1.01×105 Pa)下 的气体摩尔体积。命题者有意在题目中设置非标准状况下的 气体体积,让考生误入陷阱。
1.(2012·北京五中第一学期期中)设阿伏加德罗常数
的数值为 NA,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常温常压下,11.2 L 甲烷中含有的氢原子数为 2NA B.标准状况下,0.3 mol 二氧化碳中含有氧原子数 0.3NA
C.常温下,2.7 g 铝与足量的盐酸反应,失去的电子数
0.3NA
D.常温下,1 L 0.1 mol·L-1 MgCl2 溶液中含 Mg2+数为
L·cm
-
3
=1.15 L,
C(NH3)=12.1m5olL=1.74 mol·L-1。
【答案】 此氨水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74 mol·L-1
(1)过滤 (2)结晶(蒸发结晶和冷却结晶) (3) 萃取与分液 (4)蒸馏 (5)加热升华法
2.常见的化学分离提纯法 (1)加热法 (2)沉淀法 (3)转化法 (4)气体 吸收法
4.溶液中某离子的个数
如 1 L 0.1 mol·L-1 的 Na2CO3 溶液中 Na+的个数为 0.2 NA。
5.物质的量浓度与溶质质量分数的相互换算
(1)c=1000M ρ w (2)w=100c0M ρ (其中 ρ 的单位为 g·cm-3)
设 NA 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
K+
用铂丝蘸其溶液,在无色 火焰呈浅紫色(透过蓝色
酒精灯火焰上灼烧
钴玻璃观察)
粗食盐中除含有钙离子、镁离子、硫酸根离子
等可溶性杂质外,还含有泥沙等不溶性杂质。我们食用的精
盐是用粗食盐提纯而得到的。通过教材中“粗盐的提纯”及
你做过的该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粗盐溶解,过滤后除去的杂质是________。
(2)如何运用最简便的方法检验溶液中有无
SO
离 2-
4
子?______。如果有,应该如何除去 SO24-离子?______。
(3)在经过操作(2)后的溶液中滴加饱和 Na2CO3 溶液,
直至不再产生沉淀为止。请问这步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
(4)将经过操作(3)后的溶液过滤。请问这一操作能
除掉哪些杂质?________。
【解析】 Ca2+可以用 Na2CO3 溶液除去,Mg2+可以用 NaOH 溶液除去,SO24-可以用 BaCl2 溶液除去。为了使杂质 完全除去,往往加的除杂试剂过量,为了防止引入新杂质, 还必须考虑过量除杂剂的消去。提纯步骤一般为粗盐水 过量― Na―O→H溶液 过量―Ba―C→l2溶液 过量N―a― 2C→O3溶液 ―过―滤→滤 液盐 呈―酸 中 ―→至 性 ―加 结―热 晶→NaCl。
0.2NA
【解析】 A选项常温常压下,气体摩尔体积不是22.4 L·mol-1;B选项CO2中氧原子数应为0.6NA;C选项中铝失 电子数应为0.3NA;D选项中Mg2+数为0.1NA。
【答案】 C
2.在 4 ℃时 100 mL 水中溶解了 22.4 L HCl 气体(体积在标 准状况下测得)后形成的溶液。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2)物质状态 22.4 L·mol-1 适用的对象是气体(包括混合气体)。命 题者常把一些容易忽视的液态或固态物质作为气体来命题, 让考生落入陷阱。如在标准状况下,H2O、Br2、CCl4 为非气 态。 (3)单质组成 气体单质的组成除常见的双原子分子外,还有单原子分 子(如稀有气体 Ne)、三原子分子(如 O3)等。如不注意这 点,计算原子数目极容易误入陷阱。
A.22.4 L Cl2 中含有 NA 个 Cl2 分子 B.1 L 0.1 mol·L-1Na2SO4 溶液中有 0.1NA 个 Na+ C.1 mol H2 与 1 mol Cl2 反应生成 NA 个 HCl 分子 D.1 mol Ca 变成 Ca2+时失去的电子数为 2NA
【解析】 A项中的气体没有说明是标准状况,故A项 错;1 L 0.1 mol·L-1 Na2SO4溶液中含有0.2 mol Na+,故B项 错;1 mol H2与1 mol Cl2反应应生成2 mol HCl,故C项错; 1 mol Ca生成Ca2+时失去2 mol电子,即2NA,D项正确。
A.该溶液 HCl 物质的量浓度为 10 mol·L-1 B.该溶液 HCl 物质的量浓度因溶液的密度未知而无法求得 C.该溶液中 HCl 质量分数因溶液的密度未知而无法求得 D.所得 HCl 溶液的体积为 22.5 L
【解析】 解此类题的秘诀就在于从定义出发,找源头。 A 项错误,溶剂体积为 100 mL,溶解气体后所得溶液的体积 不是 100 mL;B 项正确,一般可通过密度和质量求出溶液的 体积;C 项错误,溶质质量分数由溶质的质量和溶液的质量 相比即得,与密度无直接关系(题给信息足以求出溶质和溶
【答案】 (1)泥沙等固体不溶物 (2)静置片刻在 上层清液处,滴加一滴 BaCl2 溶液,如果出现白色浑浊或者 沉淀,则溶液中有 SO24-,不出现浑浊就说明 SO24-已经除尽 在 溶液中加入过量的 BaCl2 溶液 (3)除去 Ca2+、Mg2+以及加 入的过量的 Ba2+ (4)BaSO4、CaCO3、MgCO3、BaCO3 等杂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