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上语第二单元教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案(推荐5篇)[修改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案(推荐5篇)[修改版]

第一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案6 、理想一、教学目标①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诗歌,体会其形象化的语言。

②联系生活实际及个人经历,理解诗歌的主旨。

③树立远大理想,并为之奋斗二、教学重点①朗读训练。

②理解诗歌的主旨。

③赏析诗歌的语言。

三、课前准备①搜集有关为理想而奋斗的名人名言及其优秀事迹。

②预习课文,就自己疑难和感兴趣的问题,准备发言材料。

③教师准备录音磁带,有条件的可制作课件。

第一课时一、教学内容①反复朗读这首诗歌。

②把握诗歌的结构。

③理解诗歌的主旨。

二、教学设计1、导入同学们,在第一单元里,我们研讨过现代诗《在山的那边》。

诗人在诗歌中写道:“在山的那边是海!是用信念凝成的海。

”同学们,这里的“海”指的是什么呢?是指理想的境界。

那么,什么是理想的境界呢?人生为什么要有理想?我们应当树立什么样的理想?如何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著名诗人流沙河的哲理诗《理想》,同样会“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

二、板书课题。

整体感知①范读最好由教师范读或放录音磁带,学生听读、欣赏。

教师不必提任何要求,让学生自行调动情绪,纠正音准,品味语气、语调,把握韵律、节奏。

②正音、正字、释词③默读感知课文内容:a,这首诗歌的主旨是什么?b.诗歌是从哪些方面表现主旨的?c.试着分析诗歌的结构④集体朗读,合作探究小组讨论上述问题,教师巡回指导。

⑤课堂发言小组代表发言,解决上述问题,逐渐明确诗歌主旨及结构。

三、板书:理想的意义(1) 历史意义(2、3) 人格意义(4、5、6、7) 人生意义(8、9、10、11) 鼓励人们树立远大理想,并为之奋斗(12)四、研讨与赏析(上) ①精读逐段(1?7节)理解研讨,深入思索,反复咀嚼、领悟诗歌深刻的含义和精妙的比喻。

②课堂讨论研讨诗歌的思想内容及形象化语言:第l节,在语言表达上有什么特点?它对于表现思想内容有什么作用?这一节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有关提示:采用比喻、顶针和修辞方法。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案六、往事依依于漪教学设想:本文是七年级上第二单元的第一课,主题是“金色年华”。

著名的语文教育家于漪老师深情的回忆了自己金色童年。

课文内容浅显易懂,侧重于引导学生去捕捉作者童年生活中的美好画面,学会有感而发,由事入理,抒发感情的写作思路。

在带领学生领略作者童年的美好时光感受作者情感的同时,还应该认真体悟文中的事件,从中汲取二点:一、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情操;二、多读书,读好书,明做人的道理。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文中相关的诗歌。

2.了解本文的写作思路。

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品读文章内容,从优美的语言中体会作者童年生活的美好。

2.解读文中的童年趣事,体悟作者的童年乐在何处。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阅读优秀文学作品的兴趣,明白读书的重要性。

2.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祖国,学会做人。

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品读文章优美的语言以体会作者对于童年的深情。

2.引导学生体悟读书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难点:学习本文有感而发,由事入理,抒发感情的思路。

教学方法:诵读感悟欣赏积累教学课时:二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理清文章思路。

2.品读文中优美语言,感受作者的美妙童年,体会作者对于童年的深厚情感。

3.培养学生情操。

教学内容和步骤:一、检查预习1.给加点字注音涟漪.徜徉..水泊....镌.刻雨晦.谆谆..浩淼..雕镂2.补全下列诗句,万紫千红总是春。

春城无处不飞花,。

绿树浓荫夏日长,。

梅须逊雪三分白,。

3.区别“人生”和“人身”二、导入新课童年时光是一个人一生中很重要,很特别的一段。

那时候的我们无忧无虑,天真烂漫,有着很多美好的记忆,有一些事情甚至终生难忘。

每每想起来,都能感受到一丝惬意和温馨。

今天我们一起来走进著名语文教育家于漪老师的童年时光,去感受一下她的童年。

三、整体感知1.快速朗读课文,说说文中写了几件往事?并简要概括。

学法指导:读完每一段,要及时找出关键语句,归纳段落大意。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集体备课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生字词、文学常识等基础语文知识,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技巧。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能够初步理解古代文学作品的内涵和艺术特点,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古代文学作品的魅力,增强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精神。

综合性学习: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积极发表个人见解,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探究意识,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1. 理解本单元课文的主题和内容,掌握重要知识点第一单元以其独特的内容选取和深邃的主题思想,为学生开启了一个全新的学习旅程。

本单元课文的主题多样且丰富,反映了社会生活与人性的复杂多样性,展现出人性的多重面貌与各种价值观的冲击与交融。

进入第二单元的学习,我们需要深入理解课文的主题和内容,掌握其中的重要知识点。

首先我们要明确本单元课文的核心主题,第二单元的文本以人物为核心,多角度展示人性之美,讲述关于亲情、友情与成长的动人故事。

每一篇文章都有其独特的主题,比如对家庭生活的感悟、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人生旅途的反思等。

这些主题反映了生活的真实面貌,引导学生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其次我们需要深入分析课文内容,理解作者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技巧。

通过阅读文本,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心理变化以及故事情节的发展过程,体会作者的写作技巧与思想情感。

通过深入解读课文中的关键词句、象征意象以及修辞手法等,深入理解课文内涵。

同时关注文本的叙述角度、结构和风格等要素,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和文本的价值意义。

再次掌握重要知识点是学习的关键,在第二单元的课文中,重要的知识点包括重要的文学术语、语法结构和表达技巧等。

学生需要了解并熟练掌握这些知识点,以便更好地理解课文和提高阅读技能。

同时学生也需要学会运用这些知识点进行写作训练,提高写作技能。

(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写作学会记事(活动式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写作学会记事(活动式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写作学会记事(活动式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第二单元写作《学会记事》教学课时:1课时(45分钟)教学目标学会记叙一件完整的事,写出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学会安排事情的详略,重点写清楚事情的经过,写得详细些。

表达真情实感,通过细节描写和贴切的语言使用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教学重点掌握记事方法,抓住要素,梳理思路,把一件事说清楚。

在条理清楚的叙事基础上,尝试在叙事中抓住细节,写出感情。

教学难点抓住细节,锤炼语言。

表达生动贴切,写出真情实感。

教学资源准备《散步》课文及课件学生日记或周记范文多媒体设备及相关音频、视频记事作文表格及写作纸张教学过程课程导入(5分钟)教师活动:问学生平时是否写日记或周记,并简单介绍自己写日记的经历,引出“学会记事"的重要性。

师生互动:请几位学生分享他们写日记或周记的经历,讨论记事对他们生活的影响。

导入总结:强调记事能力是最基本的写作能力,通过反复学习与训练可以提升。

知识讲解(10分钟)教师活动:解释记事的基本要求,包括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并通过《散步》一文举例说明。

起因:作者一家去散步经过:在选择走大路还是小路时出现分歧结果:最终一家人稳稳地走在小路上课件展示:展示填写好的表格,明确交代清楚“六要素”。

师生互动、小组讨论(10分钟)教学设计目的:通过合作探究法,让学生自主分析《散步》一文中的记事方法,并填写表格。

学生活动:分组讨论,根据《散步》的内容填写表格,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教师巡视:观察学生的讨论情况,适时给予指导。

细节描写和语言锤炼(10分钟)教师活动:选取《秋天的怀念》中的细节描写,分析如何通过细节传达情感。

例文:“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

"师生互动:提问学生这些细节描写如何体现作者对母亲的怀念之情。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课本中的其他细节描写段落,并分享感受。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有朋自远方来》教案【三篇】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有朋自远方来》教案【三篇】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有朋自远方来》教案【三篇】有朋自远方来一【导学目标】1.让学生主动与人交流、结为朋友。

2.培养学生勇于发言,积极参与讨论,与人沟通的水平。

3.培养学生勇于展示自我,与人相处、合作共事的精神。

【课时计划】2课时教法指导:完成活动一、交友之道1.学生带着导学目标,认真阅读教材,教师将全班同学分为6-8个小组,分配搜集交友方面的诗歌、文章、典故、成语故事、经典友情故事等材料的小组。

2.小组内分工,组长将搜集材料的任务分配到成员,搜集时间一周。

3.小组内整理搜集的资料,形成手抄报或其他形式的作品,在班内展示。

4.学生分享交流的成果。

完成活动二1.班委会或语文学习组长策划活动,设计好活动的名称、组织形式、小组设置分工、主持人、场地布置、实施过程。

注重设计好细节、设计好后请语文老师过目,征求意见。

2.设计邀请卡,学好邀请词。

针对不同学科不同性格的老师写上有针对性的邀请词、语言要有礼貌、有感染力。

3.组员要围绕“自我介绍”拟好发言提纲,反复练习,小组内交流改进。

4.活动举例,展示交流。

5.活动后教师点评,小组及个人总结反思提升。

学法指导一:“我”之所以是“我”,就是因为“我”与众不同,所以,要着重写出这个“不同”来。

首先要写出“我”的外在特征,要按一定的顺序,从上到下,先整体后局部,先面容后神态、服饰。

再重点抓住一两个与众不同的个性来写,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更要写出“我”的内在性格。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鲁迅说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朋友是一个人生命中的加油站。

结交一个好朋友能为自己的人生增添精彩。

今天我们就来探讨这个问题。

自学互研生成新知步骤一交友之道,展示交流。

1.学生展示搜集交友的诗词(1)鹅毛赠千里,所重以其人;鸭脚虽百个,得之诚可珍。

(欧阳修)(2)说尽向来无限事,相看摩捋白髭须。

(唐·张籍)(3)落日见秋草,暮年逢故人。

(唐·李端)(4)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唐·王勃)(5)丈夫会应有知己,世上悠悠安足论。

人教版七年级(部编版)语文上册第2单元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部编版)语文上册第2单元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教案
关于学生小组讨论,我觉得整体效果还是不错的。学生们能够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进行交流。但在引导与启发环节,我发现自己提问的开放性程度还有待提高。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尝试提出更多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
最后,总结回顾环节,我尽量让学生自己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以提高他们的自我反思能力。但从学生的反馈来看,他们对于某些知识点的掌握仍不够扎实。因此,我考虑在课后加强个别辅导,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人教版七年级(部编版)语文上册第2单元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教案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七年级(部编版)语文上册第2单元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教案:
1.知识与技能:
(1)学习《世说新语》的背景知识,了解魏晋时期的文人风貌。
(2)阅读理解两则故事,掌握文章主旨和寓意。
(3)学习生字词,提高词汇量和阅读水平。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角色扮演活动。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古人的智慧与品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举例:《咏雪》通过描写雪景,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赞美。
2.教学难点
(1)古汉语词汇、句式的运用:对于古汉语词汇和句式的运用,学生往往难以掌握。教师应采取有效方法,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举例:通过对比现代汉语与古汉语的句子结构,使学生理解宾语前置、省略句等句式特点。
(2)人物形象、性格特点的深入分析:学生往往难以把握人物形象和性格特点的深入分析,需要教师引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世说新语》的基本概念。它是一部记录魏晋时期文人言行的著作,体现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人文精神。它对于了解古代文化和提升文学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2023-2024学年部编版初中语文七上第二单元教案于细微处见真情——《赏秋天的怀念》中的细节描写

2023-2024学年部编版初中语文七上第二单元教案于细微处见真情——《赏秋天的怀念》中的细节描写
小结
没有细节就没有艺术,没有细节描写,就没有栩栩如生的、有血有肉有个性的人物形象。作者正是成功通过这些看似“细枝末节”平常小事,表现了伟大的母爱。从中我们也感受到了他对母亲深深的愧疚、怀念之情。
(2)细节二:语言描写
明确语言描写的概念和作用。
赏析句子
句一:“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好好儿活....”。
朗读句子,抓关键字词讨论探究。
明确:“好好儿活”这就是对母亲的语言描写。母亲的话虽然朴实,但却是她对身患绝症的自己的勉励,更是对儿子自暴自弃的阻止以及怕儿子轻生的担忧。
句二:“......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3、学习细节描写概念和分类
4、品读细节,感受母爱
(1)细节一:动作描写。
明确动作描写的概念和作用。
赏析句子
句一:“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的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圈红红到看着我。”
朗读句子,抓关键字词讨论探究。
明确:风华正茂的年纪,却失去了双腿,这是何其巨大的打击!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悄悄地地躲”、“偷偷地地听”这一组动作细节,表现了母亲对儿子暴躁无常”的理解和宽容,她深深理解儿子的痛苦需要发泄,她容忍着儿子,同时又担心儿子会做出什么过激行为伤害自己。从生动的动作描写中,我们感受到了这份母爱很细心、小心翼翼。
朗读句子,抓关键字词讨论探究。
明确:母亲在“呼吸困难”,在“昏迷前”仍心事重重。对邻居们的重托,说明她至死不忘对儿女的牵挂,足见母爱的博大、无私。
(3)细节三:神态描写
明确神态描写的概念和作用。
赏析句子:
“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7课《散文诗两首》荷叶母亲教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7课《散文诗两首》荷叶母亲教案新人教版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如散文诗在现代文学中的地位和作用等。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散文诗两首》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对自然、人生、情感的独特观察和表达的情况?”举例说明:比如,你们是否曾经被某个自然景象所打动,想要用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感受?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散文诗的奥秘。
3.欣赏散文诗的语言美,体会散文诗所表达的情感,提高文学审美能力。
4.能够进行简单的文学鉴赏,培养审美能力,对文学产生更浓厚的兴趣。
5.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口头表达和交流能力。
6.学会如何将散文诗中的情感和意象与自己生活经验联系起来,进行创造性思考和表达。
7.培养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能够对散文诗进行批判性思考和分析。
5.拓展内容:关于散文诗的文学评论和研究,如《散文诗的艺术特色》、《散文诗的发展历程》等。
6.拓展要求:鼓励学生利用课后时间阅读以上作品,深入理解散文诗的文学价值和审美特点,提高文学批评和鉴赏能力。同时,教师可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如推荐阅读材料、解答疑问等。
7.拓展内容:关于散文诗的创作技巧和方法,如《散文诗的创作技巧》、《散文诗的创作实践》等。
4.能够进行简单的文学鉴赏,培养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单元教案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单元教案

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单元教案1、理想一. 素质教育1.知识与能力目标①了解课文中抒发的真挚感情和深刻含义。

②学习诗中用形象来概括历史事实和现实生活。

③学习本诗借助比喻手法,阐述理想,赞美理想。

④培养朗读兴趣与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①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作者、作品。

②通过多种朗读方式,读准字音,把握节奏,揣摩感情基调。

③通过启示、点拨和讨论等方式,分析诗歌抒发的真挚感情和深刻含义,把握作者高超的语言能力和修辞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目标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激发学生为理想而努力奋斗的进取精神。

二.学习方法导航1.通过课前预习,查阅资料等方式,了解与本课有关的常识。

如作者流沙河的人生经历、诗歌的朗读技巧等。

2.通过多种阅读方式,熟悉诗歌的内容,了解诗歌抒发的真情和深意。

3.通过评论、讨论交流等方式,加深对人生理想的认识。

4.通过竞赛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和能力。

三.聚焦重点难点1.体会诗中抒发的真挚感情和深刻含义。

2.本文是如何借助比喻手法,阐述理想、赞美理想的?3.本文是如何用形象来概括历史事实和现实生活的?4.培养朗读兴趣与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流沙河诗集》、课文朗读带、录音机、投影片、投影仪。

五.教与学师生互动第一课时(一)情景导入第一课我们学习了《在山的那一边》这首诗,诗中说“在山的那一边,是海”“是一个全新的世界”,这就是理想。

一个人有一个人的理想,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有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理想。

有了理想,有了追求,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就会百折不回地向着一个目标前进。

(二)整体感知著名诗人流沙河的《理想》,是一首哲理诗,也是一首赞美诗,主要借助比喻手法阐述理想、赞美理想。

诗歌共12节,第1—6节从正面歌颂理想,第7—8节写理想的复杂性,第9—11节写要坚持理想,任何人任何时候都不能放弃理想,最后一节以“理想开花”、“抽芽”、“春色正好”、“太阳正晴”等生机勃勃的景象,展现了重新获得理想之后的欢快心情以及要为理想而奋斗的昂扬意志。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写作学会记事教案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写作学会记事教案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写作学会记事教案教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写作《学会记事》教案【三篇】©学会记事教案一一、教学目标1.通过知识复习和样本分析,掌握完整清晰地描述事件的方法。

2.通过写作实践、交流和总结,掌握生动具体的描述事件的方法,把故事写好。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通过知识回顾、样例分析等方式,掌握将事件叙述完整、清楚的方法。

2.通过写作练习、交流总结等方式,掌握将事件叙述得生动具体的方法,写好事情的经过。

教学难点:掌握生动具体描述事件的方法,把发生的事情写下来。

三、教学策略本课主要采用任务驱动法、启发式、探究式等教学方法,并与直观形象的多媒体结合,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1.本节课会运用任务驱动的方式,讲练结合,帮助学生掌握将事件叙述清楚明白、生动具体的方法。

2.写作部分相对独立,又要与阅读教学相互配合,本课充分利用课内、外教学资源,所选材料立足教材及课外名著,促进阅读与写作的结合。

3.写作素材为电视剧《西游记》中剧情,一方面学生较为熟悉,方便写作;另一方面,写作内容有意思,能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

4.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自主思考、写作、交流,教师适当点拨,授之以法。

四、教学过程(一)设计活动,话语导入#教案#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写作《学会记事》教案【三篇】#:入学以来,我们一直认真观察、体验初中生活,用文字去记录生活的丰富多彩。

这是一种良好的习惯,也是我们在写作之路上迈出的重要一步。

但是,同学们在记事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希望大家通过这堂课的学习能有所提高。

同学们,你们看过电视剧《西游记》吗?这节课的学习过程中,我们首先要完成一个任务,就是将电视剧《西游记》中的一个特别有意思的情节用文字呈现出来。

【设计意图】明确本课学习目标,创设情境,设计活动,引入新课。

(二)观看剧情,列情节思路1.学生观看86版电视剧《西游记》第3集中孙悟空被派看守蟠桃园,偷吃仙桃的情节(时长:5分33秒)。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8课《世说新语》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8课《世说新语》教案
2.新课讲授中,我在理论介绍和案例分析部分尽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但感觉在把握课程深度和广度上还需努力。有些学生对文言文词汇和句式的理解仍然感到困难,我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关注这部分学生的需求,提供更多针对性的指导。
3.实践活动中,分组讨论和角色扮演活动的设计让学生们积极参与,课堂氛围活跃。但我也发现,在活动组织上还需加强,如提前明确讨论主题,确保每个小组都能围绕主题展开讨论,避免偏离教学目标。
2.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掌握文言文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理解水平;
3.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文言文的韵律美、意境美;
4.增强学生的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通过分析《世说新语》中的人物形象,学习与人相处的智慧;
5.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引导学生学习古人的优秀品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6.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通过分析文言文内容,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
4.掌握《世说新语》的语言特点,体会其独特的文学价值;
5.通过学习《世说新语》,培养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和审美情趣;
6.结合现实生活,引导学生学习古人的优秀品质,提升个人修养。
教学内容紧密结合教材,注重文言文阅读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核心素养目标
1.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通过学习《世说新语》,使学生对我国古代文化有所了解,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世说新语》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需要向别人学习,或者从别人身上得到启发的情况?”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世说新语》中的智慧。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7散文诗二首教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7散文诗二首教案新人教版
3.学生在拓展延伸环节,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例如:
-学生主动查阅资料,了解散文诗的发展历程和著名散文诗人的作品。
-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散文诗知识,与同学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板书设计
- ①本文重点知识点:《秋天的怀念》和《我的老师》两篇散文诗的主题、情感表达、写作手法等。
- ②本文重点词:散文诗、意象、情感、写作手法等。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我也看到了学生的进步和收获。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对散文诗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他们能够从语言、结构、情感等方面对散文诗进行鉴赏。在课堂讨论中,学生们积极参与,提出自己的观点,这让我看到了他们在思维和表达能力上的进步。在作业环节,虽然有些学生的完成质量不高,但也有不少学生提交了高质量的作业,这让我感到欣慰。
- ③本文重点句:两篇散文诗中的精彩语句,如《秋天的怀念》中的“秋天,是一把钥匙”,《我的老师》中的“他像一座山,屹立在那里”。
2.板书设计应具有艺术性和趣味性
- ①艺术性:使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如在黑板上绘制与散文诗意境相符的简笔画,增强视觉效果。
- ②趣味性:采用有趣的字体或符号,如用不同颜色的粉笔书写关键词,或用卡通形象代表散文诗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导入新课:介绍本节课将要学习的两首散文诗。
二、自主学习(10分钟)
1.让学生自主阅读两首散文诗,了解课文内容。
2.学生分享阅读心得,教师点评并总结。
三、课文解析(15分钟)
1.分析《秋天的怀念》的写作特点,体会作者对亲人的怀念之情。
2.解析《我的老师》中的情感表达,感悟作者对老师的敬爱之情。
四、课堂讨论(10分钟)
(三)新课呈现(预计用时:25分钟)
知识讲解:
清晰、准确地讲解散文诗的概念、特点和鉴赏方法,结合《秋天的怀念》和《我的老师》的实例帮助学生理解。突出重点,强调难点,通过对比、归纳等方法帮助学生加深记忆。

初中七年级语文教案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初中七年级语文教案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初中七年级语文教案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汉字的发展及演变过程,了解汉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2.认识能用现代汉字书写的简化字,能书写小学规定的教材生字。

3.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提高语文学习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讲解汉字的发展及演变过程,使学生了解汉字的起源、发展,以及简化汉字的过程。

2.指导学生认识小学规定的教材生字,培养学生用书写来体会汉字之美。

3.教学内容繁杂,需要根据不同的内容来分配时间。

三、教学过程:
一、引入:
1.用图片展示不同历史时期的汉字,让学生对汉字及其演变有基本的了解。

2.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平时写作业时用简化字,你们知道为什么会简化吗?
3.讲解汉字的起源及发展,让学生了解汉字之美。

二、教学主体:
1.认识简化字:讲解简化字的产生,将认识的简化字分类,比较常用的简化字和繁体字。

2.认识小学规定的教材生字:通过课外拓展阅读的方式,展示一些特殊的符号或文字,让
学生认识并把他们规范书写出来。

3.书写教材生字:通过错误演示法,让学生能够正确地书写教材生字。

三、教学结尾:
1.以汉字为主题的书法比赛、诗歌书画大赛、摄影比赛等,让学生感到汉字独特魅力,学
以致用。

2.召开家长会,让家长了解汉字学习的重要性,鼓励家长与孩子一起学习汉字,提高孩子
的阅读及写作能力。

四、教学评价:
1.学生书写教材生字的水平。

2.对汉字的认识和了解程度。

3.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度。

4.学生在比赛中的表现。

鲁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复习课教案

鲁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复习课教案

鲁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复习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巩固第二单元的字词句篇知识,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理解课文内容,分析课文结构,感悟作者情感。

3.培养学生合作探究、主动学习的习惯,激发学习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字词句篇的掌握,课文内容的理解,课文结构的分析。

2.教学难点:课文主旨的把握,作者情感的感悟。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教师简要回顾第二单元所学课文,引导学生进入复习状态。

2.字词复习教师出示第二单元重点字词,学生齐读,注意字音、字形和词义。

学生分组讨论,互相解释字词,教师选取几组进行汇报。

3.句子复习教师出示第二单元重点句子,学生齐读,理解句子含义。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句子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教师选取几组进行汇报。

4.篇章复习教师出示第二单元课文目录,学生依次回顾课文内容,讲述课文故事。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结构,概括课文主题,教师选取几组进行汇报。

5.课文理解与分析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分析课文结构。

学生分组讨论,回答问题,教师选取几组进行汇报。

6.情感感悟教师引导学生回顾课文中的关键情节,感悟作者情感。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感悟,教师选取几组进行汇报。

7.小组活动教师给出一个与课文相关的主题,要求学生分组进行创作,如编写故事、绘制插图等。

学生分组讨论,创作成果,教师选取几组进行展示。

教师布置作业:整理本节课的学习笔记,预习下一单元课文。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复习字词句篇,让学生巩固第二单元的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合作探究和主动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课文理解与分析,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感悟作者情感。

小组活动环节,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一、字词复习1.重点字词:聪明、勤奋、毅力、挫折、成长、关爱、尊重、信任、勇敢、乐观2.字词解释:聪明:智力发达,反应灵敏。

勤奋:辛勤劳动,不懈努力。

毅力:坚韧不拔,不怕困难。

七年级语文《荷叶母亲》教案教学5篇

七年级语文《荷叶母亲》教案教学5篇

七年级语文《荷叶母亲》教案教学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七年级语文教材第二单元《荷塘月色》中的《荷叶母亲》章节。

详细内容包括:散文的阅读与欣赏,了解并掌握散文的写作特点;学习生词、短语,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思念之情;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本课生词、短语,了解散文的写作特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学会分析课文内容,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母亲的思念之情,培养学生的家庭观念和亲情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散文的写作特点及其在课文中的体现;对作者情感的理解与分析。

2. 教学重点:生词、短语的学习;课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文朗读录音、课文原文、学习笔记、作业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荷叶与母亲的图片,引发学生对亲情的思考,激发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预习课文,了解课文大意,标注生词、短语,思考课文主题。

3. 课堂讲解:教师讲解生词、短语,分析课文内容,讲解散文的写作特点。

4. 例题讲解:分析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引导学生理解作者情感。

5. 随堂练习: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6. 合作交流: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六、板书设计1. 《荷叶母亲》2. 主要内容:生词、短语散文的写作特点作者情感分析3. 重点、难点提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2)分析课文中的写作手法,举例说明。

(3)谈谈你对作者情感的理解,结合课文内容进行阐述。

2. 答案:(1)见课后注释。

(2)例:课文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如“荷叶是母亲的手掌,为我遮风挡雨”。

(3)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理解作者情感,关注散文的写作特点,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七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人教版教案目录:一、第一单元教案二、第二单元教案三、第三单元教案四、第四单元教案五、第五单元教案一、第一单元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所学的语文知识,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语文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内容】1. 课文:《春》、《济南的冬天》、《夏感》、《秋天》、《古代诗歌四首》2. 语法知识:了解并掌握一些基本的语文语法知识。

【教学重点】1. 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2. 语法知识的掌握和运用。

【教学难点】1. 课文深层次含义的理解。

2. 语法知识在实际写作中的应用。

【教学过程】1. 课前预习:让学生预习课文,了解课文大意,查找相关资料。

2. 课堂讲解:讲解课文内容,分析课文结构,解答学生疑问。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二、第二单元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所学的语文知识,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语文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内容】1. 课文:《古诗十九首》、《化石吟》、《看云识天气》、《绿色蝈蝈》、《月亮上的足迹》2. 语法知识:了解并掌握一些基本的语文语法知识。

【教学重点】1. 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2. 语法知识的掌握和运用。

【教学难点】1. 课文深层次含义的理解。

2. 语法知识在实际写作中的应用。

【教学过程】1. 课前预习:让学生预习课文,了解课文大意,查找相关资料。

2. 课堂讲解:讲解课文内容,分析课文结构,解答学生疑问。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三、第三单元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所学的语文知识,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语文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民族自豪感。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世说新语教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世说新语教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世说新语教案新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掌握《世说新语》中的主要人物和故事情节;2.了解《世说新语》的历史价值和文学价值;3.能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写作和表达。

2.能力目标1.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2.培养学生的文学修养和历史意识。

3.情感目标1.热爱中国传统文化;2.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表达。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掌握《世说新语》的历史价值和文学价值;2.能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写作和表达。

2.教学难点1.增强学生的文学修养和历史意识;2.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

三、教学内容与过程1.教学内容1.《世说新语》的概述;2.《世说新语》中的主要人物和故事情节;3.《世说新语》的历史价值和文学价值;4.写作和表达练习。

2.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内容:《世说新语》的概述1.讲解《世说新语》的作者和成书背景;2.分析《世说新语》的体裁特点和思想内涵。

教学方式:讲授+互动1.讲解《世说新语》的作者和成书背景,分析《世说新语》的体裁特点和思想内涵;2.组织学生进行互动讨论,了解学生对《世说新语》的印象和了解程度。

教学时间:1小时第二课时教学内容:《世说新语》中的主要人物和故事情节1.讲解《世说新语》中的主要人物和故事情节,包括“赋、颂、歌、曲”等文学作品;2.分析《世说新语》中的词语和典故,鼓励学生进行联想和思考。

教学方式:讲授+思维导图1.讲解《世说新语》中的主要人物和故事情节,包括“赋、颂、歌、曲”等文学作品;2.组织学生进行思维导图,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和加深理解。

教学时间:1小时第三课时教学内容:《世说新语》的历史价值和文学价值1.讲解《世说新语》的历史价值和文学价值,分析《世说新语》对于中国文学和文化的影响;2.分析《世说新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引导学生进行价值观的思考和探究。

教学方式:讲授+小组讨论1.讲解《世说新语》的历史价值和文学价值,分析《世说新语》对于中国文学和文化的影响;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世说新语》中的价值观和历史意义。

统编版语文初中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世说新语》二则之《陈太丘与友期行》教案设计

统编版语文初中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世说新语》二则之《陈太丘与友期行》教案设计

统编版语文初中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世说新语》二则之《陈太丘与友期行》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文言文基本词汇和句式,能流畅朗读并翻译课文。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角色扮演和小组讨论,提高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并学习古人诚信、尊重和独立思考的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理解并翻译文言文,掌握关键词汇如“ 期”、“ 舍”、“ 去”等的含义。

2. 难点:理解元方的言行所体现的道德观念,以及如何在实际生活中应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5分钟)- 展示古人关于诚信的名言,引导学生思考诚信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引入“《陈太丘与友期行》的故事。

2. 初读感知(10分钟)- 学生自读课文,标注不理解的词汇和句子。

- 教师带领全班朗读,纠正发音,理解大意。

3. 精读理解(20分钟)- 学生分组,讨论并解决初读时标注的问题。

- 教师讲解关键词汇和句式,如 期日中”、 去后乃至”等。

- 分角色朗读,加深对人物性格和情节的理解。

4. 深度探讨(15分钟)- 小组讨论元方的行为是否得当,为何如此,以及这对我们有何启示。

- 全班分享讨论结果,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元方的言行体现了诚信和尊重的道德观。

5. 拓展延伸(10分钟)- 设计情境,让学生设想自己在类似情况下会如何处理,培养实际应用能力。

- 阅读《世说新语》中其他关于道德品质的故事,进行对比和反思。

6. 课堂小结(5分钟)- 学生回顾本课所学,总结诚信和尊重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 教师点评,强调学习目标的达成,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实践这些价值观。

四、课后作业- 翻译并解释课后练习中的文言文句子。

- 写一篇小短文,描述一次你在生活中体现诚信或尊重的事件。

五、教学评价- 通过课堂讨论和角色扮演,观察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 通过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文言文词汇和句式的掌握程度,以及对诚信和尊重的理解。

六、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中,观察学生的学习难点,反思教学方法的有效性,以便进行教学调整和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单元简析:本单元共有四篇课文,分别从不同的侧面展现着四位作家睿智的思想风采。

虽然他们所处的时代不同、国度不同,但他们满注真情的娓娓诉说,闪烁着智慧的光芒,跨越时间与空间的间隔,给每位读者以心灵的涤荡与感染。

单元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一些文化历史、文学常识;2、体会口语和书面语的差异;3、复习巩固书信的格式能力目标:1、训练概括要点的能力,揣摩含义深刻的语句能力;2、练习写演讲词、书信,学习并掌握举例论证;3、增强联系自身实际和作品背景材料进行点评的能力。

4、能自主阅读,整体感知,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5、进一步养成有感情地朗读的习惯情感目标:1、进入伟人的精神世界,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去品味哲理,借助文本试着去思考事业、真理、自由、艺术、人生、爱情等问题,从而丰富学生的内心世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在综合性学习中,促进学生勇敢尝试,在活动中,促进学生乐观、宽容、合作等良好品格的形成。

单元重点:训练概括要点的能力,揣摩含义深刻的语句能力单元难点:练习写演讲词、书信,学习并掌握举例论证;联系自身实际和作品背景材料进行点评。

教学建议本单元的四篇课文都蕴涵着深刻的整理,耐人寻味。

因此要把教“文”与引导学生思考人生、学业、爱情、艺术等方面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在语境中理解、积累和掌握丰富的词句外,还要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来理解。

本单元的课文分为演讲和书信两种文体,《敬业与乐业》、《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是演讲辞,教学中要注重演讲,体会演讲的语言特色及包含的深刻含义。

《傅雷家书两则》、《致女儿的信》是书信,教学中可注重默读训练,在独立思考中体会书信的语言特色,和感受逻辑性强,语言更加精练准确的特点。

教学中可以通过各种语文实践活动增强口语和书面语两种语体的表达能力,如学写演讲辞,开展演讲比赛或辩论,写信等活动。

单元时间:《敬业与乐业》 2课时《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 1课时《傅雷家书两则》 1课时《致女儿的信》 1课时单元小结 1课时演讲活动 3课时考试评讲 3课时共计 12课时敬业与乐业梁启超教材简析:本文是我国近代文学巨匠梁启超先生的一篇演讲词。

作者旁征博引,深刻阐述了人生与事业之间的关系,强调了每个人都应“敬业”“乐业”的观点。

教学目标:业。

情感目标:学习作者的这种“敬业”“乐业”精神,努力学习、生活。

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这篇讲演词的结构安排,体会层次分明、条理清晰的特点。

2.体会语言表达通俗浅显、准确周密,生动有力的特点。

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理清文章思路,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梁启超先生在七十多年前,对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学生做了一次讲演,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七十多年了,但所讲的内容对我们仍然很有教育意义。

今天我们来读一读这一次演讲的内容。

二、简介作者梁启超(1873-1929),中国近代维新派领袖,学者。

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

广东新会人。

清光绪举人。

和其师康有为一起,倡导变法维新,并称"康梁"。

著述涉及政治、经济、哲学、历史、语言、宗教及文化艺术、文字音韵等。

其著作编为《饮冰室全集》。

三、初读感知,理清思路阅读课文,按要求完成下列题目:1、把不理解的字词,难懂的语句做上记号;2、试把每一段的段意归纳出来;3、课文中多处引用《论语》《礼记》《老子》《庄子》等古代典籍的论述。

逐一抄录这些论述,认真想一想它们的意思。

明确: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揭示全篇论述中心。

第二部分(第2~6段):论述敬业和乐业的重要。

第三部分(第7段):总结全篇,勉励人敬业乐业。

四、阅读课文,理解内容(一)学习第一部分。

1、指名朗读思考:讲演词开头交代题目的来源其用意是什么?哪句话揭示了全篇论述的中心?2、学生讨论,交流,明确。

(二)学习第二部分。

1、自由朗读第三、四段。

四人一组思考讨论:(1)、这部分又可分几层?(2)、作者怎样阐述什么叫“敬”?如何论述怎样才能做到“敬业”?(3)、作者举了怎样的例子来论述“乐业”的重要,又是如何论述“乐业”的道理的?(4)、作者认为什么样的生活才算得“人类理想的生活”?你认为呢?2、全班交流明白。

3、教师小结:讲演词的第二部分内容理解的重点是阐述什么叫做敬业,为什么要敬业,怎样做才算是敬业。

(三)、快速阅读第七段,用自己的话解释什么是“敬业”、“乐业”?分别论述敬业和乐业,两个分论点平行并列;最后总结全篇。

条理清晰,纲举目张。

六、布置作业1、完成练习册P T2、探究练习二,以片段作文的形式说说“有业之必要”。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赏读学习演讲词的语言和写法。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背诵课文引用的经典、名言。

2、作者是怎样阐述“人类理想的生活”的?把这段话背下来。

二、研读课文,学习语言:1、本文是一篇演讲辞,你发现它与我们学习的其他文章的语言的区别吗?——语言通俗,如话家常;结合情境,注意与听众的交流。

如:结束句"我望诸君和我一同受用!"用短句,用感叹的语气,充满了对听讲的青年学生的殷切期望,感情强烈而真挚。

试找几句加以评析。

2、作者在演讲时引用那么多经典名言有什么作用?3、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他除了引用经典名言,还用了哪些方法?4、四人一组,各选一段,进行演讲式的朗读。

看水选的好,读出了演讲的味道。

三、迁移探究:1、作者在文章中提出了许多有关敬业和乐业的观点,你最信服的是哪一点?你有没有不同意见?说说你持这种意见的理由。

2、做资料卡片。

找出文中自己喜欢的句子或含义深刻的句子,制成资料卡片,要注明出处以及卡片的类型等;书写要清楚规范。

四、小结1、中心意思:这篇讲演针对听讲者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敬业与乐业”的论题,深入地论述了敬业与乐业的重要性,殷切地希望大家发扬敬业、乐业的精神,去过人类合理的生活。

2、写作特点。

(1)论证条理清晰,论据生动有力。

这篇讲演词开头提出了论题,中间主体部分分两层论述敬业和乐业的重要,末尾总结全篇。

条理很清晰。

证明论点的过程,举了多种论据:有生活中的实例,有古代、外国著作中的事例,有作者亲身经历中卓有成效的经验,还有古人的流传至今的名言警句等。

这些论据的精选运用,使讲演词具体、生动,富有说服力。

(2)语言通俗浅显,准确周密,概括有力。

全篇讲演用简明的短句,很少用长句;多用口语,明白如话,一听就懂;引用古代文句时,注重化深为浅。

同时文中多次用了设问句和反问句,引用不少古代名言警句,又自己提炼了许多精辟的警句,都使语言显得概括有力。

五、布置作业1、背诵课文第六段。

2、完成练习册P T。

3、积累有关“敬业”“乐业”方面的名言及名人事迹。

(1)、名言:抱着一颗正直的心,专心致志干事业的人,他一定会完成许多事业。

——赫尔(2)乔丹、居里夫人、诺贝尔……六、板书设计:敬揭示论述中心:“敬业”、“乐业”的重要引名言语言通俗业敬业引名言与论述和多用设问反问乐乐业举实例结合情境业总结全篇,勉励人敬业乐业。

注意交流七、教学后记: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雨果教材简析:本文是文坛泰斗雨果对另一位文学大师——伏尔泰的赞礼。

作者对先贤的真诚讴歌,体现着对人类社会永远需要的正义的呐喊与呼唤。

教学目的:知识目标:领略两位杰出人物的思想光辉;了解演说的特点。

能力目标:品味雨果包含激情、诗化的语言。

情感目标:学习伟人为正义为人类而奋斗的精神。

教学重点:从雨果包含激情的语言中领略两位杰出人物的思想光辉和伏尔泰为人类文明做出的贡献教学难点:伏尔泰所处的时代、思想背景及他的巨大贡献。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课前准备:1、查找雨果、伏尔泰的相关资料2、利用工具书正音正字一、检查预习,导入新课1、指名简介雨果、伏尔泰伏尔泰,18世纪法国资产阶级启蒙运动的旗手,被誉为“思想之王”“法兰西最优秀的诗人”。

伏尔泰写过大量文学作品,其中著名的有史诗《亨利亚德》、《奥尔良少女》,悲剧《欧第伯》,喜剧《放荡的儿子》,哲理小说《老实人》。

雨果,法国作家。

1831年发表长篇历史小说《巴黎圣母院》,通过中世纪一次巴黎贫民起义,揭露了宗教势力和封建政权对人民的学生压迫,鲜明地体现了雨果的善与美、美与丑的对照原则。

1841年被选为法兰西学院院士。

1851年曾积极反对拿破仑第三称帝,此后流亡国外达19年。

其间创作了大量的诗歌、小说和政论,现实主义倾向大为增强。

2、导入:1778年,“教导人们走自由”的“法兰西思想之王”伏尔泰与世长辞了。

一百年后,另一位伟大的人道主义斗士――维克多.雨果站在纪念伏尔泰百年冥诞的讲坛的,发表了这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雨果充满激情、富于浪漫主义色彩的演讲语言,并选择几个最能代表这种语言风格的段落自由朗读2、从雨果的演讲中,可以了解伏尔泰为人类文明作出了怎样的贡献?三、赏读品味语言(一)赏读课文,四人一组,交流讨论不懂的语句,后全班交流,教师适当指导:1、他受到诅咒、受祝福地走了:受到过去的诅咒,受到未来的祝福。

先生们,这是荣誉的两种美好的形式。

2、我们就为这微笑感动。

这微笑里含有黎明的曙光。

3、我们感到,从今以后人类最高的统治权力将是思想。

4、既然黑夜出自王座,就让光明从坟墓里出来!(二)、作为一篇演说,你发现文章的语言有哪些特点?——指导演讲技巧:演讲是以口语表达的方式面对听众,就某一问题发表自己观点,阐明某一事理的活动。

演讲不仅是宣传和动员群众的手段,而且还是阐明理论观点、发表学术见解的一种手段,同时又是锻炼和培养青年口才的一种手段。

演讲应注意:1、认清对象,确立主旨。

即针对性。

2、思路清晰,节奏明快。

3、感情充沛,例证动人。

4、语言准确,形象生动。

四、小结:本文是文坛泰斗雨果对另一位文学大师——伏尔泰的赞礼。

作者对先贤的真诚讴歌,体现着对人类社会永远需要的正义的呐喊与呼唤。

思路清晰,节奏明快,充满激情、富于浪漫主义色彩,生动感人。

五、布置作业1、选择你最喜欢的部分背下来。

2、完成练习册P T六、板书设计: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雨果评价——回顾颂扬——号召人们贡献伟绩及力量决心斗争七、教学后记:傅雷家书两则教材简析:本文所辑录的是学者傅雷写给儿子傅聪的两则信件。

这两封家书,分别写于儿子消沉苦闷和欣喜成功的时候,从两个方面表达了傅雷对人生的深刻体悟、对儿子的殷殷期望;以两种不同的风格展现了傅雷对儿子的舐犊深情,以及对音乐艺术的真切感受。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掌握书信格式;了解两封书信的主要内容。

能力目标:理解傅雷家书的内涵情感目标:感受真挚动人的舐犊之情,准确理解“坚强”的含义,并以此指导自己的社会和学习。

教学重点:作者对人生的深刻体悟、对儿子的殷殷期望。

教学难点:对于“坚强”完整而深刻地理解。

教学时间:1课时二、初读课文,整体把握1、这两封家书,分别写于什么的时候,分别表达了傅雷怎样的情感?2、这两封家书共同的主题是什么?3、这两封家书有何异同?三、细读课文,问题研究1.、对于“坚强”,应怎样完整而深刻地理解?2. 如何理解“赤子之心”与“孤独”?3. 如何理解“矛盾正是生机蓬勃的明证”?四、总结全文,拓展练习,巩固书信格式1、本文所辑录的是学者傅雷写给儿子傅聪的两则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