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上语文第七单元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理解:使学生掌握本单元所学的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能够准确概括文章主旨,理解作者的写作手法和技巧。
技能与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本分析能力,让学生能够独立分析文章结构,提取关键信息,形成良好的阅读素养。
同时加强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和表达方式,进行简单的口头或书面表达。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本单元课文的学习,引导学生感受文中人物的情感与品质,培养学生的情感共鸣和道德观念。
同时激发学生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学习方法与策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引导学生采用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成长。
1. 理解本单元课文的主题和情感内涵理解本单元课文的主题和情感内涵是进行教学设计的重要基础。
本单元课文围绕“人与自然”的主题展开,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故事和描绘,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以及人类在自然面前的敬畏和感悟。
这些课文涉及对自然的敬畏、尊重,以及生态环保意识的培养等核心情感内涵。
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主旨,通过对文本细节的深入剖析,让学生感受到作者的情感态度和对自然环境的关注。
例如《大自然的声音》一文要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美妙声音的赞美和敬畏之情,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性。
针对不同课文的特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主题和情感内涵。
可以通过组织讨论、小组合作、情境模拟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对自然环境的认识和感受,让学生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从而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2.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在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的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首先要从深入理解文本内容入手。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 教案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案第一课时活动一:激趣导入生说自己喜欢的季节及其特点,师加以点拨。
我们看看日本作家清少纳言笔下的四季是怎样的。
活动二:读文识字、把握课文内容1.自读课文,画出生字词。
2. .读课文,用一句话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2.全文总共有四段,每段的段意是什么?活动三:朗读课文,体会文中的美。
1.生自由读课文。
2.小组读课文,推荐读得好的同学,在全班同学面前读。
其他同学及时做出评价。
活动四.体会四季之美,明确写作顺序.读第一自然段,说一说,春天的美体现在哪里?作者写这一部分用了怎样的写法?生总结,汇报作者认为春天最美的是黎明。
作者描写了春天黎明的动态变化,描绘出春天特有的特点,体现出春天的动态美。
2.读第二自然段,看看作者抓住了夏天哪些景物,体现出夏天怎样的特点。
生总结,汇报3.读第三自然段,说说秋天的美体现在哪里。
生总结,汇报4.读第四自然段,说说冬天美在哪里,你的心情怎样。
第一课时活动一:激趣导入同学们,一年有几个季节?分别是什么?每个季节有什么特点?活动二、提出要求,指导自学。
一、自学字词二、初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
(出示课件3)1.读课文,用一句话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2.全文总共有四段,每段的段意是什么?生总结、汇报这篇文章描写了四季不同的美景。
作者抓住每个季节不同的美景进行描写活动三、朗读课文,体会文中的美。
师进行朗读指导:在朗读的时候,要注意读出感情。
这篇文章描写的是四季之美,表达的是作者对四季之美的喜爱之情。
因此我们在阅读的时候,要把这种喜爱的情感读出来。
我们要通过轻重读的变化、语速快慢的改变,来表达情感。
下面,我们读课文,看谁读得好。
活动四.体会四季之美,明确写作顺序作者认为春天最美的是黎明。
作者描写了春天黎明的动态变化,描绘出春天特有的特点,体现出春天的动态美。
板书:春天----黎明(颜色的变化)鱼肚白-----微微的红晕---红紫红紫的彩云板书:夏天----夜晚(萤火虫的动态)夏夜萤火虫----迷人板书:秋天---黄昏(鸟儿们的动态)乌鸦归巢成群大雁大自然的各种声音板书:冬天早晨----落雪----闲逸师总结:分析课文,我们发现,作者笔下的四季和我们常接触到的描写四季的文章不同。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优秀教案(共6课时)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优秀教案(共6课时)课时一:导入目标•通过导入引发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活动安排1.师生问答:问学生有关课文主题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2.趣味启发:通过图片、故事等方式引入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课时二:课文理解目标•让学生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情节,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活动安排1.生词解释:解释生词,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2.细节把握:让学生注重细节,从细节中理解整个故事情节。
课时三:知识点梳理目标•整理课文中的重要知识点,帮助学生加深理解。
活动安排1.重点讲解:讲解课文中的重点知识点,帮助学生理解。
2.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知识点,相互学习,相互提问。
课时四:课文背诵目标•让学生熟练背诵课文,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安排1.合作练习:学生互相帮助,进行合作练习。
2.班级朗诵:让学生分组进行班级朗诵。
课时五:拓展阅读目标•扩大学生阅读范围,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活动安排1.阅读指导:引导学生如何选择适合自己阅读能力的书籍。
2.朗读分享: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一段文字进行朗读分享。
课时六:课堂综合活动目标•结合本单元的学习内容进行综合性活动,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活动安排1.情景表演:学生分组进行课文内容的情景表演。
2.小测验:出一份简单的小测验,检验学生对本单元内容的掌握情况。
以上是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优秀教案的教学安排,希望学生们通过这六堂课的学习能够对课文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习作:______即景》教案及反思(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习作:______即景》教案及反思(教案)一. 教材分析《习作:风景即景》是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的一篇作文。
这篇作文要求学生能够观察身边的风景,用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描绘来表达自己对风景的感受和体验。
通过这篇作文,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同时也能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他们能够通过观察来发现身边的美好事物,并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但是,学生在写作时往往存在以下问题:观察不够细致,描写不够生动,语言表达不够准确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细致观察,用生动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三. 教学目标1.能够细致观察身边的风景,发现美好事物。
2.能够用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描绘来表达自己对风景的感受和体验。
3.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观察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细致观察,发现身边的美好事物。
2.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引导学生用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描绘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五. 教学方法1.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示例法:教师通过示例,让学生了解如何观察和表达。
3.讨论法:学生之间进行讨论,共同提高。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相关的风景图片或视频,用于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2.教师准备相关的范文,用于示例和讲解。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展示相关的风景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示例:教师展示一片美丽的树林,让学生观察树林的特点,如树木的形状、颜色,树林中的生物等。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相关的范文,让学生了解如何观察和表达。
示例:教师呈现一篇关于海滩的范文,让学生了解作者是如何观察海滩的,如何用生动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一篇关于风景的短文。
示例: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风景,用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描绘来表达自己对风景的感受和体验。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备课设计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备课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散文的基本特点和写作技巧。
2.通过阅读散文,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情趣。
3.提高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1.什么是散文?2.散文的特点是什么?3.如何进行散文阅读和欣赏?三、教学内容1.什么是散文?–散文是一种文体,是以平实的语言表达作者的感情、思想和生活体验的文学作品。
2.散文的特点:–自由、灵活,表达情感和思想的方式多样。
–多以抒情、议论、叙事为主要表现形式。
–常用的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排比、夸张等。
3.散文的阅读和欣赏:–通过朗读和解析散文提升学生的语文理解能力和审美情趣。
–针对散文内容展开讨论,引导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四、教学活动设计1.导入:–利用图片或小故事引导学生探讨散文的特点。
2.教学过程:–第一部分:讲解散文的定义和特点,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第二部分:指导学生阅读一篇优秀的散文,分析其结构和写作手法。
–第三部分:学生分组阅读不同散文,进行感悟并展示。
3.活动设计:–小组互动讨论:学生在小组内分享各自所读散文的感想,梳理散文的内涵和特点。
–师生互动探讨:教师引导学生用简练的语言进行散文点评,引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和思考能力。
五、教学反馈1.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表现,包括参与程度、思维活跃度和表达能力等。
–针对学生的问题和不足给予及时指导和帮助。
2.作业布置:–布置阅读理解题目或写作练习,巩固学生对散文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六、教学总结本节课主要围绕散文这一文体展开,通过引导学生阅读、理解和欣赏散文,培养其语文素养和审美情感。
希望学生通过本次教学能够养成主动阅读的习惯,提高自身的语文表达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五上语文第七单元教学设计表格式教案
(1)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
(2)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读后概括出来,并说说课文的哪些内容最能表达中心思想。(本文深刻揭露了英法侵略者大肆掠夺我国历史文化遗产、肆意践踏我国文化艺术的罪恶,表达了作者对侵略者罪恶行径的愤慨。)
五、提问
课文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为什么用很长的篇幅描写圆明园的美景它与中心思想有什么关系(起反衬作用,更加突出中心。)
六、指名分三部分朗读课文,体会中心思想
2.理解:什么叫瑰宝什么叫精华
3.默读课文后,谈一谈哪些地方体现出它是建筑艺术的精华、园林艺术的瑰宝
4.用书上恰当的词语概括这几方面的内容。
(边讨论边板书:金碧辉煌、玲珑剔透、热闹街市、田园风光、中外风景名胜。)
5.有感情地朗读第3自然段,欣赏圆明园的美景。
6.教师:这一段描写太妙了,把圆明园的举世闻名的美景展现在我们眼前,那么你喜欢这一段中的哪些语句,请你有感情地朗读,一同欣赏。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在抗日战争时期,英雄的中华儿女,不畏强敌,同敌人展开了殊死的搏斗,这期间涌现出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五位英雄的故事。
(二)检查预习情况
1、读生字表中的生字,并组成词语:日寇、晋察冀、指挥、尸体、悬崖、磨盘、斩钉截铁、壮烈豪迈、坚强不屈、昂首挺胸。
3.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句子,并加以体会。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核心素养教案
单元名称
第七单元自然之趣
一、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围绕“自然之趣”这一主题编排四篇课文,从不同角度描写了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景物。《山居秋暝》《枫桥夜泊》《长相思》三首古诗词,或写山间傍晚的景色,或写夜泊枫桥时的所见所闻,或写长途羁旅风光;《四季之美》描写了春夏秋冬某-特定时间的景致;《鸟的天堂》描写了大榕树在早晨和傍晚时的不同情景;《月迹》描写了不同地点的月亮。几篇课文通过具体生动的描写,表现出了景致的情趣。
活动意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活动意图:
作业设计:
基础性作业:背诵《枫桥夜泊》。
巩固性作业:完成练习册
拓展性作业:了解每句诗句的意思。
板书设计:
所见:月落,霜满天,江枫,渔火,
所感:对愁眠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21.古诗三首
课型:新授课
课时:第三课时
授课时间
第 周 年 月 日 第 节 周节数:
思政元素:课文语言优美,充满情趣和韵味,教学时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朗读,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中体会景致独特的韵味。对于优美的段落或篇章,学生要能熟读成诵。借助交流平台,引导学生品味、积累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语句。体会作者思想感情,并学会热爱大自然。
2.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借助注释,体会诗句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想象诗词描绘的景象。
难点:试着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教学准备:PPT课件
4.学习活动设计:
环节一:吟诵对比,了解词之特点
教师活动:
出示《静夜思》《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古诗画面,指导学生根据画面吟诵。
2.导入:刚才吟诵的两首古诗都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古往今来,文人墨客爱用诗词来表达思乡之情,今天我们再学习一首——《长相思》。(出示课题,齐读)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案+反思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案+反思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的主题是“爱护动物”,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培养学生热爱动物、保护动物的情感。
本单元包括三篇课文:《白鹭》、《灰椋鸟》和《珍珠鸟》。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动物题材的课文兴趣较高。
但部分学生在理解较为抽象的文字描述时,可能会遇到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阅读理解情况,适时给予引导和帮助。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观察等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动物、保护动物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教学难点:对课文中所描述的动物生活习性的理解。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情境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课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2.图片:准备与课文中所描述动物相关的图片,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3.视频:寻找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动物生活片段,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与课文相关的动物生活片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在朗读过程中,教师注意指导学生的发音、语调、情感等,使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互相模仿动物的叫声和生活习性,增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学生的表现,适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4.巩固(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进行思考。
例如:“课文中的动物生活在哪里?它们的生活习性是什么?”学生通过回答问题,巩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024年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第七单元语文园地 教案
教学要求 1.能交流在课内外阅读中遇到的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的语句,初步体会这样表达的好处并能主动积累。
2.为元旦联欢会设计一张海报。
3.仿照例句,体会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作用,学习把画面写具体。
(重点)4.朗读、背诵《渔歌子》。
教学课时一课时。
1.能交流在课内外阅读中遇到的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的语句,初步体会这样表达的好处并能主动积累。
2.为元旦联欢会设计一张海报。
3.仿照例句,体会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作用,学习把画面写具体。
4.朗读、背诵《渔歌子》。
课件。
一、情境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又来到了“语文园地”。
现在让我们去看看这个“语文园地”都有哪些内容吧!(板书:语文园地)设计意图:直接导入新课,清楚明了,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1.交流平台。
(原文见教材第103页)(1)朗读“交流平台”的内容。
(2)认真品味这些句子在描写景物方面的特点。
①学生总结、汇报。
②教师指导:第一部分作者采用静态描写,抓住榕树枝繁叶茂、翠色欲滴,体现出它充满生命力的特点;第二部分文字,描写了月亮的动态变化,把月亮慢慢升高的过程写得既活泼又有趣。
(3)交流课外阅读中积累的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的句子,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学生交流、讨论,教师小结)(出示课件2)写文章时,运用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就能把内容写得更具体、更准确,还可以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设计意图:既能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又能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词句段运用。
(1)元旦快到了,为元旦联欢会设计一张海报吧。
要有打动人的宣传语,还可以配上好看的图画,看看谁制作的海报更吸引人。
①收集有关元旦祝福的句子。
②为元旦晚会设计一张海报。
(海报内容主要包括文字和插图,其中,文字包括主题、宣传语、活动时间、地点、主办单位等)③在海报上写上一条打动人的宣传语。
写宣传语一要有对象意识,明确宣传语写给谁,他们的喜好是什么;二要明确宣传活动的特点,突出活动的优势。
最新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案教学设计(含单元单元教学分析和教学反思)
第七单元教材分析一、单元教学内容分析本单元的课文主要围绕“四时景物皆成趣”这一主题来编排。
主要由《古诗三首》、《四季之美》、《鸟的天堂》和《月迹》这四篇文章组成。
目的是通过描写景物,体现不同景物的不同的美。
习作会写题为“_____即景”的文章,学习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景物,并写出景物的变化。
重点是做到突出景物的变化,体现景物的动态美和静态美。
语文园地学习品味优美的语句,积累诗歌。
学习制作宣传海报。
学习把画面描写得更具体,通过朗读景物描写的句子,感受景物描写给自己带来的美。
通过认真观察,把画面描写得更具体。
二、单元教学重难点1.通过描写不同的景物,体现景物的美,表达作者的感受。
本单元的4篇文章都通过描写景物的变化,来体现景物的美。
如《古诗三首》中,对景物描写有动态,有静态,动静结合,给人以独特的感受;《四季之美》中,通过描写四个季节的不同景物,来体现景物的美,表达对景物的喜爱之情;《鸟的天堂》中,通过详细描写不同时间看到的不同景物,表达作者对鸟的天堂的喜爱之情;《月迹》则通过描写不同地点的月亮,来体现作者对月亮的喜爱之情。
2.体会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
学习描写景物的变化。
三、单元课时安排21 古诗三首…………………………………………………2课时22 四季之美…………………………………………………2课时23 鸟的天堂…………………………………………………2课时24 月迹………………………………………………………1课时习作:__即景………………………………………………1课时语文园地七……………………………………………………1课时21 古诗词三首山居秋暝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分析意象,体会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的艺术特点,领会诗歌主旨。
过程与方法:1.品味诗歌的语言,鉴赏诗歌的优美意境。
2.培养鉴赏古诗时展开想象,再造诗歌意境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热爱美、发现美、欣赏美。
教学重点:1.分析意象,品味意境,领会诗歌主旨。
【语文教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教学设计
【语文教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教学设计24、最后一分钟课型:阅读教师:目标(三维融通表述):一、科学知识与技能1.认识5个生字2.介绍诗歌所抒发的内容,体会诗歌所抒发的情感.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二、过程与方法1、在朗读中理解诗歌内容。
2、在吟唱中体会作者的情感。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背诵诗歌唤起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重难点:体会四次“最后一分钟”,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看图交流,揭题1、交流香港的有关信息2、课件出示文中插图。
师:同学们,恳请认真看看这幅图,你晓得这就是一个怎样特定的时刻吗?3、教师激情揭题:是的,这个画面就是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交接仪式的情景。
这一刻,鲜艳的五星红旗在香港上空迎风飘扬;这一刻,美丽的紫荆花在香港大地四处开放;这一刻,中华民族又圆了一个团聚的梦;这一刻,祖国大地又亮起了一片自由的曙光。
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重温这激动人心的《最后一分钟》(板书课题)。
(二)民主自由读诗,化解字词障碍,介绍诗歌内容1、学生自由读诗,要求把字词读准确,把句子读通顺。
2、学生民主自由明确提出困难,共同化解。
3、再读诗歌,思考一个问题:文中的四个小节分别讲了什么内容?(三)书法展诗歌,体会、唤起情感1、师:诗歌的大概内容同学们都已有所了解,接下就让我们一起去好好地品味这“最后一分钟”。
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找一找文中几次提到“最后一分钟”?第一处“最后一分钟”1、指名读第一小节2、师:同学们,在第一小节中躲藏着一种修辞手法,你能够把它找出吗?(生:拟人)那用在这里有什么好处呢?(学生说一说)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拉着香港这位亲人的手,倾听最后一分钟的风雨历程。
3、齐读第一小节第二处“最后一分钟”1、师:当艳丽的五星红旗和香港区旗飘扬的时候,我们的心情就是极其的--(兴奋、自豪)。
恳请大家...第二小节,边念边体会这一份兴奋和自豪。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七单元《习作:即景》人教(部编版)
五年级上册语⽂教案第七单元《习作:即景》⼈教(部编版)《习作:_____即景》教学设计⼀、课⽂(教学)内容分析本次习作是半命题作⽂“_____即景”,要求学⽣根据⾃⼰观察的对象,把题⽬补充完整。
与以往写景习作不同的是,本次习作的重点在于观察景物的变化,写下观察所得。
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按照⼀定顺序描写景物,提醒学⽣注意写出景物的动态变化,使画⾯更加鲜活。
本次习作的内容包含四个版块。
第⼀板块,创设⽣活情境,激发观察兴趣。
从朝阳喷薄之壮美,到⼣阳西下之凄美,从林中百鸟之争鸣,到园中鲜花之怒放,⼏种典型⽣活情境的描绘,既启发学⽣从不同⾓度观察,感受⼤⾃然的美好,⼜引领学⽣按不同顺序观察,发现⾃然中蕴含的奇妙变化。
教材中的插图与语⾔描述更是相得益彰,有远景有近景,有动态有静态,拓宽学⽣视野,激发学⽣兴趣。
第⼆板块,明确观察要点,启发习作思维。
从观察对象、观察内容、观察结果的呈现三⽅⾯明确了习作任务。
通过具体举例进⼀步明确本次习作的命题要求,帮助学⽣理清思路,为习作定下旋律基调。
第三板块,给出写作提⽰,明确习作要求。
在完成单元多篇写景⽂章的学习后,提出两个明确的习作要求:“按照⼀定顺序描写景物”“注意写出景物的动态变化,使画⾯更加鲜活。
”使学⽣再次回顾⽂章写法,按顺序写出景物动态变化之美。
第四板块,提出修改建议,完善习作内容。
完成习作后的⾃我修改,往往是学⽣习作时⽋缺的重要环节,这⼀板块再次提醒习作要点,指导学⽣“读⼀读”“改⼀改”,逐步推进⾃主修改习作能⼒的形成。
四个板块串联成线,从激趣到⽴意,从写作到修改,层层递进,切中要点,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通过前期的学习,积累了不少描写景观景物的优美语⾔。
如,《美丽的⼩兴安岭》⼀课按时间顺序介绍⼩兴安岭的美丽景致,第三⾃然段通过描写静态的树⽊、草地以及动态的晨雾、阳光,将夏天森林的美呈现在读者眼前。
本单元选编的⼏篇课⽂,均有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优秀教案(共6课时)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优秀教案(共6课时)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的教学内容。
教材内容丰富,选文贴近学生生活,富有时代气息,同时注重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本单元的主题是“爱的教育”,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爱,学会珍惜爱,传递爱。
本课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于本单元的主题“爱的教育”,他们能从自己的生活经验中找到共鸣。
但学生在阅读理解方面存在差异,部分学生对文章深层含义的理解仍有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把握文章主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合作、讨论,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爱,学会珍惜爱,传递爱。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把握文章主题。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从文章中感受到爱的力量,学会珍惜爱,传递爱。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爱的力量。
2.情感教学法:以情感人,让学生在阅读中自然而然地感受到爱的伟大。
3.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文课件、相关教学素材、教学用具等。
2.学生准备:课前预习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如播放关爱他人的感人视频,引导学生进入“爱的教育”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课件呈现本课课文,学生集体朗读课文,感受文章的韵律美。
3.操练(10分钟)教师针对课文内容,设计一些阅读理解题,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威尼斯的小艇》教案
18 威尼斯的小艇【课前解析】关注课文:课文围绕威尼斯这座城市的独有标志——小艇,介绍了小艇独特的外形,乘船的感受,船夫高超的驾驶技术以及小艇与人们生活的密切联系。
各部分内容衔接紧密,从不同的角度突出了小艇对威尼斯的重要性,并把水上名城的风光韵味十足的表现了出来。
关注作者:马克·吐温,是美国19世纪最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幽默大师、小说家、演说家。
他当过印刷所学徒、送报人、排字工人,后来又当过水手和舵手、领港、记者等,他十分珍视自己的生活经历,他的一生著作颇丰,小品、散文、演讲自成一家,备受推崇,而长篇小说如《汤姆·索亚历险记》、《哈克贝利.芬恩历险记》,以及中短篇小说如《竞选州长》、《百万英镑》等,更是闻名于世。
关注动态描写与静态描写:课文一方面描写了小艇在水面上灵活穿行的样子,白天人们乘坐小艇出行生活的情景以及半夜戏院散场后小艇散去的场面,这些动态描写表现出了威尼斯的动态美和活力;另一方面描写了水城沉沉睡去后的寂静,表现出了威尼斯的静态美。
教学时要抓住这些内容引导学生体会静态描写与动态描写的表达效果。
【教学目标】1.认识“尼、艄”等6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哗”,会写“尼、斯”等13个字,会写“纵横、船艄”等11个词语。
2.能说出课文围绕小艇写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并体会文中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表达效果。
3.能根据第二自然段的内容说出小艇的特点,并体会其表达效果。
4.能比较课文和“阅读链接”,了解他们在表达方法上的相似之处。
【教学重点】1.能说出课文围绕小艇写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并体会文中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表达效果。
2.能根据第二自然段的内容说出小艇的特点,并体会其表达效果。
【教学难点】能说出课文围绕小艇写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并体会文中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表达效果。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尼、艄”等6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哗”,会写“尼、斯”等13个字,会写“纵横、船艄”等11个词语。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七单元《古诗三首》部编版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首古诗的意境和情感表达。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诗词创作活动。这个活动将让学生们尝试运用所学的韵律和修辞手法,创作一首小诗。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创作心得。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古诗的基本概念、韵律特点、修辞手法和意境。同时,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古诗创作和理解的认识。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尝试用古诗表达自己的情感。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通过《望庐山瀑布》的教学,突出“飞流直下三千尺”中的形象描绘,引导学生感受自然美。
2.教学难点
-对古诗韵律的理解,尤其是对平仄、押韵等规律的把握。
-识别并理解古诗中的修辞手法,如对仗、排比等。
-深入体会诗人的情感,把握古诗的意境。
-将古诗的意境与现实生活相联系,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举例解释:
-对于韵律的难点,可通过对比分析三首古诗的韵脚,帮助学生理解押韵的规律。
-在讲解修辞手法时,以《夜书所见》中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为例,解释对仗的用法,并让学生尝试创作类似的句子。
-针对情感表达的难点,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联想、讨论等方式,将诗人的情感与自己的生活体验相联系,从而更好地理解古诗的内涵。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古诗三首》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欣赏大自然时,是否曾经有过想要表达自己情感的冲动?”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古诗创作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古诗创作的奥秘。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教案5篇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教案5篇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教案1《我们的民族小学》学习目标1.认识“坝傣”等5个生字。
会写“坪坝”等12个字。
能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等19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民族小学的喜爱之情。
3.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课文,抄写描写窗外安静情景的句子。
课前准备:1.课前发动学生搜集有关我国少数民族服饰和风情的图片文字资料。
2.具有云贵地区少数民族特色的音乐磁带或CD碟片。
3.词语卡片。
第一课时1.展示自己找到的有关图片,介绍自己了解的少数民族的情况。
学生展示介绍,教师提示学生着重介绍少数民族的服饰特征生活习俗。
2.教师利用课后资料袋中的图片,补充介绍课文中涉及的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等少数民族的情况。
二.揭示课题,范读课文。
1.在我国西南边疆地区,有好多民族聚居在一起,共同生活,和睦相处。
不同民族的孩子们也在一所学校共同学习。
就有这样的一所民族小学,大家愿意不愿意去参观一下?2.板书课题:我们的民族小学。
3.教师配乐范读。
三.自学生字新词,试读课文。
1.这所民族小学美不美?大家肯定想亲自去走一趟,转一圈。
请你自己试着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根据注音拼读一下,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
2.学生试读。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
教师相机出示每小节中带生字的新词,正音巩固。
学生感到陌生的词语也该提示。
四.分组朗读,组间比赛1.分小组朗读,每组读一自然段,各组练习。
2.各组练习后进行比赛。
五.巩固字词,指导写词。
1 指名读生字,新词。
2 指导书写课后田字格中的字。
a.着重分析指导“戴蝴蝶雀舞”。
并且黑板上田字格中示范。
“戴”,半包围结构,右上包左下,注意各部分位置,相互要结合紧凑。
“蝴”左中右结构,相互要靠近些。
“蝶”字要注意右旁的构成。
“雀”字“小”字下边的撇(丿)要长些。
“舞”字中间四竖要写短小靠拢些,第三横要长些,整个字第十三画是撇折。
b.学生写字。
3.抄写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
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7单元教案
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7单元教案第七单元【教材分析】1.单元主题:本单元主题为“四时景物皆成趣”,教材围绕主题编排了《山居秋暝》《枫桥夜泊》《长相思》三首古诗词和《四季之美》、《鸟的天堂》、《月迹》三篇课文,都从不同角度展现了一年四季别样的风景。
《古诗三首》描述的是古代诗人眼中不同季节的景或事,或咏景言志,或借景物抒发情感,或借景描写表达思乡怀旧之情,三首古诗词都配有插图,有助于学生理解古诗内容,体会古诗表达的思想感情。
《四季之美》主要讲了四季当中每个季节最美的是一天的什么时候以及怎样的美。
《鸟的天堂》是著名作家巴金先生的作品。
文章记叙了作者和他的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时所见到的不同景象,表现了大榕树的庞大、茂盛,以及被称作“鸟的天堂“的名不虚传,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中这种生命现象的热爱和赞美。
《月迹》一文通过记叙一场饶有情趣的寻月活动,展现了美丽的月色,赞美了孩子美丽纯洁的心灵,表达了孩子们追求美好事物的纯真愿望。
同时告诉人们美属于每一个人,人人都应该拥有美。
本单元主旨是引领学生初步体会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学习写自然景观和自然现象的方法。
篇章页上呈现了诗歌形式的人文导语“四时景物皆成趣。
”配合描绘四时景色的的画面,意境深远,耐人寻味。
2.单元重点:(1)阅读时,初步体会课文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
这是本单元的语文要素。
本单元教材中,《古诗词三首》中,引导学生结合诗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来感受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在景物描写中的作用;《四季之美》侧重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感悟景物的动态描写,课后练习二直指本单元要素,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体会景物的动态描写。
《鸟的天堂》课文先写作者和朋友划船出去游玩,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时所看到的景象。
接着重点写榕树的大和茂盛,按由远及近的观察顺序写,表达了作者对榕树的赞美之情。
这一部分属于静态描写。
课文然后写作者第二次经过“鸟的天堂”时所看到的众鸟纷飞的热闹情景,表达了作者的喜悦兴奋之情。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教案范文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教案范文教学进程是课堂教学设计的核心,教学目标、教学任务、教学对象的分析,教学媒体的挑选,课堂教学结构类型的挑选与组合等,都将在教学进程中得到体现。
今天作者在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有关于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教案最新范文,期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教案最新范文1[学习目标]1.了解鲁迅是个抓紧时间、善挤时间的人,并能产生崇敬之心,进而争取也做个珍爱时间,不虚度年华的人。
2.能正确知道三句重点句的含义。
3.知道罗列具体数字与反应鲁迅抓紧时间、善挤时间的特点的关系。
4.能收集珍爱时间的格言3———5条。
[教学重点]教给学生知道句子含义的方法,说出指定句子的含义,学懂全文内容。
[教学进程]一、启示谈话,导人新课1、板书:时间同学们,你们知道关于时间的谚语或格言吗?交换2、板书:鲁迅你知道鲁迅是一个怎样的人吗?师:鲁迅先生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的一生,是勤奋的一生,斗争的一生,他一生获得的庞大成绩是跟他对待时间的态度分不开的。
那么。
鲁迅先生是怎样对待时间的呢?这是我们学了《鲁迅与时间》一课后必须弄清的问题。
3、完全课题4、检查预习:字说明二、默读课文,直接感知鲁迅特点默读课文,摸索:你认为鲁迅是怎样对待时间的?找到课文中的句子说。
(学生只要找到文中的句子读出即可。
)师:确切,文章的众多字里行间,我们感遭到的是:鲁迅抓紧时间、善挤时间!他对待时间,正如他自己所说的——〈引出重点句学,或先学:“时间,每天得到都是24小时,可是一天的时间给勤奋的人带来智慧和气力,给懒惰的人只能留下一片后悔。
”或先学:“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
”〉(示2句话)三、深读课文,仔细品味:1.出示句子:时间,每天得到都是24小时,可是一天的时间给勤奋的人带来智慧和气力,给懒惰的人只能留下一片后悔。
先反复读句,指名读,集体读。
然后分四步学习句子:`(1)找:找出重点词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上语文第七单元教案
单元内容总述
1.本单元主题:
本单元的课文主要围绕“四时景物皆成趣”这一主题来编排。
主要由《古诗三首》、《四季之美》、《鸟的天堂》和《月迹》这四篇文章组成。
目的是通过描写景物,体现不同景物的不同的美。
2.本单元重点
(1)通过描写不同的景物,体现景物的美,表达作者的感受。
本单元的4篇文章都通过描写景物的变化,来体现景物的美。
如《古诗三首》中,对景物描写有动态,有静态,动静结合,给人以独特的感受;《四季之美》中,通过描写四个季节的不同景物,来体现景物的美,表达对景物的喜爱之情;《鸟的天堂》中,通过详细描写不同时间看到的不同景物,表达作者对鸟的天堂的喜爱之情;《月迹》则通过描写不同地点的月亮,来体现作者对月亮的喜爱之情。
(2)体会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
学习描写景物的变化。
21 古诗词三首
学生回答。
一个字,愁。
学生说带“愁”字的词语。
板书:愁
(出示课件22)(2)是的。
请你看看古诗,到底是什么勾起了张继的愁思、愁绪和愁怀?是什么拨动了诗人的愁心与愁弦呢?
是月落、是乌啼、是江枫……抓住这些词语读出感觉。
(3)学生自由地读、圈、想、读。
(4)交流:月落能带给人一种失落感,一种孤独感。
带着这种感觉,来读读第一句。
板书:月落----失落感、孤独感
乌啼---凄凉
霜满天-----寒冷
学生齐读《枫桥夜泊》。
3.抓一“对”字,感悟“愁”思(出示课件23)
(1)读“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思考:这里的“对”字是什么意思?
板书:对(出示课件24)
“对”在这里的意思是“面对、对着、陪伴”的意思,那么请你们纵观全诗,想一想:是什么在陪伴着孤独的诗人呢?
哦,是冷月、悲鸦与寒霜在和诗人做伴,是江枫、渔火和钟声在与诗人作陪,这一对,对出了什么?
学生回答。
(2)张继到底在愁什么?此时此刻他到底在想些什么呢?
生带着“愁”来读。
(出示课件25)
教师范读。
但是,这里什么都没有,这里有的只是——
学生齐读《枫桥夜泊》。
板书:愁
四、钟声叩心,释放愁怀
1.钟声响起,述说情怀(出示课件26)
请问,这午夜的寒山寺的钟声似乎在向张继述说着什么呢?请拿起笔,写下你的述说。
2.交流评析,释放情怀
学生述说着钟声的述说。
学生在钟声的伴奏下齐读全诗。
22 四季之美
23 鸟的天堂
24月迹
习作______即景
语文园地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