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总体规划

合集下载

城市总体规划

城市总体规划

城市总体规划(城规)中文名称:城市总体规划英文名称:urban master planning定义:一定年限内对城市市区、郊区及与城市发展有关的地区各项发展建设的综合部署。

应用学科:地理学(一级学科);城市地理学(二级学科)任务根据国家对城市发展和建设方针、经济技术政策、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远规划,在区域规划和合理组织区城城镇体系的基础上,按城市自身建设条件和现状特点,合理制定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确定城市的发展性质、规模和建设标准,安排城市用地的功能分区和各项建设的总体布局,布置城市道路和交通运输系统,选定规划定额指标,制定规划实施步骤和措施。

最终使城市工业、居住、交通和游憇四大功能活动相互协调发展。

总体规划期限一般为20年。

近期建设规划是总体规划的组成部分,是实施总体规划的阶段性规划。

具体内容⑴确定城市性质和发展方向,估算城市人口发展规模,确定有关城市总体规划的各项技术经济指标。

⑵选定城市用地,确定规划范围,划分城市用地功能分区,综合安排工业、对外交通运输、仓库、生活居住、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及绿化等用地。

⑶布置域市道路、交通运输系统以及车站、港口、机场等主要交通运输枢纽的位置。

⑷大型公共建筑的规划与布点。

⑸确定城市主要广场位置、交叉口形式、主次干道断面、主要控制点的坐标及标高。

⑹提出给水、排水、防洪、电力、电讯、煤气、供热、公共交通等各项工程管线规划,制定城市园林绿化规划。

⑺综合协调人防、抗震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规划。

⑻旧城区的改造规划。

⑼综合布置郊区居民点,蔬菜、副食品生产基地,郊区绿化和风景区,以及大中城市有关卫星城镇的发展规划。

⑽近期建设规划范围和主要工程项目的确定,安排近期建设用地和建设步骤。

⑾估算城市近期建设投资。

城市总体规划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科学工作。

既要立足于现实,又要有预见性。

随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城市总体规划也须进行不断修改和补充,故又是一项长期性和经常性的工作。

总体规划中应附有图纸和相应文件,例如:①城市现状图,②城市用地评价图,③城市环境质量评价图,④城市规划总图,⑤城市各项工程系统规划图,⑥城市近期建设规划图,⑦城市郊区规划图,⑧总体规划说明书(包括投资估算)。

城镇体系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

城镇体系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

城镇体系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介绍城市规划是指通过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城市空间,到达优化城市结构和提升居民生活质量的目的。

城镇体系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是城市规划中两个重要的方面,本文将对这两个概念进行深入探讨。

城镇体系规划城镇体系规划是指在国家、省、市等区域范围内,根据经济社会开展需要和可持续开展原那么,制定城镇的区域空间布局和开展战略的规划。

城镇体系规划旨在优化城市空间结构,促进城市间的合理协调和协同开展。

城镇体系规划的核心任务包括: - 城市定位和功能布局:明确城市的定位和功能,如经济中心、文化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等,以便合理配置资源和引导城市开展方向。

- 区域协调和协同开展:通过合理的区域布局和交通网络规划,促进城市间的协调开展,形成合理的城市群和城市圈。

- 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合理利用:考虑自然环境特点,保护生态环境,合理规划和利用城市资源。

- 城镇开展与城市化管理:制定城市化进程管理策略,控制城市规模和人口增长,提高城市开展的质量和效益。

城市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是城市规划的核心内容,是一个城市开展的战略性规划。

城市总体规划是以城市开展的长远目标为导向,综合考虑经济、社会、环境等因素,科学规划城市开展的空间布局和功能设置。

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过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2. 3. 4. 5. 6. 7. 8. 9.城市总体规划需要充分考虑城市的历史文化、社会经济、自然环境等方面的特点和需求,确定城市开展的方向和目标。

同时,城市总体规划还要与城镇体系规划相协调,促进城市间的合理协调和协同开展。

总结城镇体系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是城市规划中两个重要的方面。

城镇体系规划旨在优化城市空间结构,促进城市间的合理协调和协同开展;而城市总体规划是城市开展的战略性规划,科学规划城市的空间布局和功能设置。

两者旨在确保城市的可持续开展,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

有关部门应加强对城镇体系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的研究和制定,以推动城市开展走向更加可持续、宜居的方向。

城市总体规划

城市总体规划
依法 —— 依法编制,依法实施,依法管理,依法监督 政策 —— 目标—手段;描述—推进;市场机制与行政 安全 —— 灾害类型增加,防灾减灾的再认识 转型 —— 体制—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发展模式;新型工业城市化—两型社会 统筹 —— 区域统筹,城乡统筹,市县域总体规划 生态 —— 低碳、自然生态—复合生态,未来方向 宜居 —— 环境,设施,治安,认同 文化 —— 保护,生产要素—技术进步—制度创新—文化力 和谐 —— 多元,和而不同 创新 —— 自主创新,创意,“三规”合一
八、西安市历版城市总体规划解析
西安市第二版总体规划(1980—2000)
八、西安市历版城市总体规划解析
西安市第二版总体规划(1980—2000)
《1980—2000年西安市城市总体规划》以西安当时的经济基础和20世纪 末国民经济翻两翻的目标为依据,按照“控制大城市,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 极发展小城市”和“保护环境、造福人民”、“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方针, 提出“严格控制、保护改造、充实提高、发展远郊”的原则。严格控制规划建 成区人口规模和在规划区内新建用水量大,用地多,有污染的大型工业企业, 保护古建筑,古遗址及文物环境,保护部分旧街区及传统民居;迁建旧城区污 染扰民的工业,以明代城墙、城河、环城林为基础,建设环城公园;发展科研、 文教事业;发展旅游业、服务业和轻工、电子仪表工业;发展远郊乡镇和市属 卫星城镇;扩大绿化面积,保护城乡环境和生态平衡。到20纪纪末,城市人口 规模控制在180万人左右,建成区162平方公里。市区范围在已有建成区基础 上主要向东南、西南两翼扩展,控制东、西北郊。总的原则是在保持古都风貌 的基础上,逐步把西安建设成为轻工、机械工业为主,科研、文教、旅游事业 发达,经济繁荣、环境优美、文明整洁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

城市规划概论课件第六章城市总体布局规划

城市规划概论课件第六章城市总体布局规划
1、城市增长方法与手段 的制定
2、空间、土地、产业、 社会结构的整合
完善城市空间结构
城市形象的魅力
1、城市功能与结构的高 度概括
2、映射城市发展的持续 与继承
3、鲜明的城市个性与景 观特色
1、政府的决策 2、功能的体现 3、市民价值观的变化
1、人与自然地和谐 2、传统与现代并存 3、物质与精神文明并进 4、城市设计的成果
二、分散式的城市总体布局 因受河流、山川等自然地形、矿藏资源或交通干道的分割,形成
若干分片或分组,就近生产组织生活的布局形式。 布局分散,彼此联系不太方便,市政工程设施建设和日常运营成
本较高。 大城市应当以分散式布局为主。
1、组团状 一个城市分成若干块不连续城市用 地,每一块之间被农田、山地、较宽 河流、大片森林等分割。 这类城市可根据用地条件灵活编制, 比较好处理城市发展的近、远期关 系,容易接近自然,并使各项用地各 得其所。 关键是要处理好集中与分散的“度”, 既要合理分工,加强联系,又要在各 个组团内形成一定规模,把功能和性 质相近的部门相对集中,分块布置。 组团之间必须有便捷的交通联系。
4、环状 是带状城市在特定情况下的发展结果。一般是围绕着湖泊、山体农田呈 环状分布。 与带状城市相比,各功能区之间的联系较为方便。 中心部分的自然条件可为城市创造优美的景观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条件。 除非有特定的自然条件,否则城市用地向环状的中心的扩展压力极大。 主要案例:浙江台州
5、卫星状 一般指以大城市或特大城市为中心,在其周围发展若干个小城市。中心城 市有极强的支配性。 外围小城市具有相对独立性,但与中心城市在生产、工作和文化、生活等 方面都有非常密切的联系。必须处理好小城市规模、配套设施以及与中心 城市之间的交通联系条件等问题。 有利于人口和生产力的均衡分布。 受自然条件、资源情况、建设条件、城镇形状以及中心城市发展水平与阶 段的影响。 主要案例:London、上海等。

城市总体规划教学

城市总体规划教学
性。
编制方法
基础资料收集与分析
收集城市基础资料,包括自然 、经济、社会等方面的数据, 进行分析研究,为规划提供依
据。
现场调研与踏勘
通过现场调研和踏勘,了解城 市现状和发展条件,为规划提 供第一手资料。
专题研究与论证
针对城市发展的重大问题,进 行专题研究和论证,提出解决 方案和措施。
规划方案编制与评审
发展历程及现状
发展历程
城市总体规划作为城市规划编制工作的第一阶段,随着国家的发展和建设方针、经济技术政策的不断调整和完善 ,经历了多个发展阶段。从最初的简单规划到现在的综合规划,从单一的物质规划到现在的社会、经济、环境等 多方面的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的内容和深度不断扩展和深化。
现状
当前,城市总体规划已经成为城市建设和管理的重要依据。各城市根据自身建设条件和现状特点,制定了相应的 城市总体规划,明确了城市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同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区域协调发展的需求,城市总体 规划在区域规划和城镇体系规划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日益凸显。

公众参与与监督
加强公众参与规划实施的力度 ,建立规划实施的监督机制,
确保规划得到有效实施。
03 城市空间布局与功能分区
空间布局理念及模式
可持续发展理念
强调城市空间布局的可持续性,注重经济、 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多中心发展模式
通过规划多个城市中心,实现城市空间的均 衡发展和功能疏解。
紧凑城市理念
失败教训案例
剖析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更 新中的失败案例,总结其 教训和不足之处,为今后 的工作提供警示。
07 城市总体规划实施管理与评估
实施管理机制建立
明确实施管理主体与职责
01
确立政府、规划部门、实施机构等各方职责,形成高效协调的

城市总体规划

城市总体规划

3、重点城镇的发展
新版的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强调提出重点城镇的发展 定位、用地规模和建设用地控制范围。关于重点城 镇的发展定位和用地规模与旧版的规划编制办法没 有太大的区别,新版规划只是增加了要明确重点城 镇建设用地的控制范围。
4、分区政策和空间管制
分区政策和空间管制是政府加强宏观调控,加强区 域协调的重要方法和手段之一。分区政策一般根据 区域经济、社会、生态环境与产业、交通发展的要 求,提出市域范围内不同政策分区,同时,不同分 区实施不同的空间管制,实施不同的引导和控制要 求,使规划更具可操作性。
总 市、县域城镇体系规 体 划 规 划 中 心 城 区 规 划 详 控 制 性 详 细 规 划 细 规 划 修 建 性 详 细 规 划
城 镇 体 系 规 划
全国城镇体系规划 省域城镇体系规划 区域性城镇体系规划 城市规划
专 业 规 划
镇规划
乡规划
保 护 规 划
村庄规划
二、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程序
城乡规划的编制审批程序
(1)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基本工作程序

现状调研:现场踏勘、抽样或问卷调查访谈和座谈会调查 、文献资料收集等方法; 基础研究,构思方案:进一步认识城市, 并以科学的研 究为基础,理性地构思规划方案; 编制总体规划纲要:经过多方案的对比,编制城市总体规 划纲要,对重大原则性问题进行专家论证和政府决策;

3、中心城区范围划定
一般设区城市各地域范围示意
规划城市建设用地<=中心城区建设用地增长边界<=中心城区<=城市规划区<=市区<=市 域。 在实际划定过程中,市区、城市规划区、中心城区三者可重合。城市规划区在地级市 市区和县级市市域范围内。
3、中心城区范围划定

城市总体规划与城市交通规划

城市总体规划与城市交通规划

城市总体规划与城市交通规划1. 引言城市总体规划是指在城市发展的背景下,通过对城市资源利用、土地利用、产业结构等方面进行系统分析和整体设计,制定出城市长远发展的总体规划方案。

而城市交通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合理规划城市交通网络布局、交通设施建设,优化交通组织,提升城市交通效率和居民出行体验。

本文将分析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交通规划的关系,以及城市总体规划对城市交通规划的影响。

具体内容包括城市总体规划的意义、城市交通规划的目标和原则、城市总体规划与城市交通规划的关联等。

2. 城市总体规划的意义城市总体规划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性文件,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城市总体规划能够合理规划城市的空间布局。

通过科学的分析和评估,确定城市空间布局的发展方向和方式,使城市土地资源得到合理利用,并促进城市功能的协调发展。

其次,城市总体规划能够促进城市内部和周边地区的协同发展。

通过考虑城市发展的全局性,协调城市与周边地区的关系,实现城市区域的联动发展,提升城市整体竞争力。

第三,城市总体规划能够引导城市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通过合理规划产业布局、产业链的衔接,推动城市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转型,提高城市的经济效益。

最后,城市总体规划能够提升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通过合理规划城市绿地、景观和公共设施等,改善城市居住环境,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提高居民的生活品质。

3. 城市交通规划的目标和原则城市交通规划作为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标和原则需要与城市总体规划保持一致。

城市交通规划的目标包括:提高交通出行的效率,减少交通拥堵和交通事故发生率;提供便捷、安全、环保的交通方式,满足居民多样化的出行需求;促进公共交通和非机动交通的发展,减少汽车出行的比例,降低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城市交通规划的原则包括:人民至上,以人为本,满足居民出行需求;规划先行,合理布局,预留足够的道路和交通设施用地;多元共享,鼓励公共交通和非机动交通,推动多种交通方式的协调和互联互通;可持续发展,注重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推动绿色出行。

城乡规划原理教案—城市总体规划

城乡规划原理教案—城市总体规划

城乡规划原理教案—城市总体规划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城市总体规划的区域条件分析;了解城市发展战略;掌握城市性质的确定;掌握城市人口规模的变化;掌握城市用地评价和用地选择;掌握城市总体布局的基本规律。

二、学习的内容
1、城市总体规划的区域背景分析
(1)城市地理位置分析
(2)城市区域条件分析
2、城市总体规划与城市发展战略
(1)城市产业结构的特征和主导产业的选择
(2)城市发展战略
(3)城市规划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3、城市职能分类和城市性质
(1)城市职能的概念
(2)我国的城市职能分类研究
(3)城市性质与城市职能
4、城市人口构成与人口规模
(1)城市人口及构成
(2)城市人口规模的变化及其计算
5、城市用地组成和用地选择
(1)城市用地组成和用地分类
(2)城市用地评价与用地选择
(3)城市用地规模与用地指标
6、城市总体布局
(1)城市形态类型
(2)城市总体布局的基本原则
(3)城市总体布局的基本内容
(4)城市总体布局的方案比较
三、学习的建议
1、本章学习重点与难点
城市性质的确定;城市人口规模的变化规律;城市用地评价和用地选择;城市总体布局的基本规律。

2、本章学习的建议
着重领会城市总体布局的基本规律,注重结合城市规划实例。

四、参考书目
1、同济大学编:《城市规划原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2、陈友华赵民编:《城市规划概论》,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0。

五、思考题
1、城市职能和城市性质的区别和联系。

2、城市人口规模的估算方法。

3、看图评价城市总体布局方案。

城市总体规划主要专项规划内容与深度要求内容

城市总体规划主要专项规划内容与深度要求内容

城市总体规划主要专项规划内容与深度要求
内容
城市总体规划是指对城市发展的长远目标、空间布局、功能定位、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进行系统规划和设计的文件。

主要专项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中的具体规划项目,包括以下内容:
1. 土地利用规划:确定城市用地的分区、功能定位和规模,包括居住区、商业区、工业区、公共设施区等。

2. 交通规划:确定城市交通网络布局,包括道路、铁路、轨道交通、公共交通等,以提高交通效率和便利性。

3. 环境保护规划:确定城市环境保护的目标和措施,包括水资源保护、空气质量改善、垃圾处理等。

4. 基础设施规划:确定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方案,包括供水、供电、供气、通信、给排水等。

5. 经济发展规划:确定城市经济发展的方向和重点,包括产业布局、产业结构调整、招商引资等。

6. 城市景观规划:确定城市的景观设计和保护方案,包括公园、绿地、街道、广场等。

7. 社会公共服务规划:确定城市的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的布局和建设。

深度要求内容包括:
1. 长远性:规划应具有长远性,能够适应未来数十年的城市发展需要。

2. 综合性:规划应综合考虑城市的各个方面,包括经济、社会、环境等因素。

3. 可行性:规划应具有可行性,能够在实际操作中得到落实。

4. 可持续性:规划应考虑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包括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5. 参预性:规划应充分考虑市民的需求和意见,鼓励公众参预规划过程。

6. 创新性:规划应具有创新性,能够引领城市发展的新方向和新模式。

7. 可操作性:规划应具有可操作性,能够指导具体的城市建设和管理工作。

城市总体规划

城市总体规划
农村纽带、工农业物资的 集散地。
7 ) 特殊职能的城市:
特殊职能在城市的建设和布局上占主导地位,规划异与一般城市。 A. 革命纪念性城市: B. 风景旅游、修疗养为主的城市: C. 边贸城市:满洲里、景洪、伊宁、二连浩特等。
2. 根据城规法,按人口规模分:
1) 大城市:≥20万。 2) 中等城市:20-50万。 3) 小城市:<20万。 习惯上:≥100万为特大城市。
②城市的重心位置
一个区域的人口分布和开发条件差异较大时,会有一个偏向于优势区域的 重心位置,这里形成的中心城市有和中心位置一样的总联系的最短的效果。E.g.:
③城市的边缘位置
即城市区位追求位于区域边缘并邻接于其他影响其发展的区域。这种位置 非常有利,可以成为两个或多个地区的贸易中心。这种边缘位置既可以在不同 的地形区域和经济区域之间,也可以在不同的政治区域或其他人文因素之间。
一、城市性质的含义
是指城市在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 是个城市在城市网络以至更大范围内分工的主要职能(突出的对 城市发展起决定作用的职能),在相当一段时间内有稳定性。
二、确定城市性质的意义
1、城市性质对城市规模大小,城市用地组织布局结构以及各 种市政公用设施的水平起重要指导作用。编制总体规划时
②战略重点:
指对城市发展具有全局性或关键性意义的问题。它涉及的是事关全局的关键部门和
地区的问题,体现在城市发展中比较长时期发挥作用的行业或地域,具有阶段性。 战略重点通常 表现在:
a.在竞争中的优势领域。
b.经济发展的基础建筑,科技,能源,交通,教育常被列为发展重点。 c.发展中的薄弱环节
③战略措施:
总结:①首先要对城市自然地理位置予以充分关注,赋予她经济意义。

城市总体规划

城市总体规划

城市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是指对城市进行综合性的规划和设计,以实现合理的空间布局和高效的资源利用,进而提升城市的宜居性、可持续发展和竞争力。

城市总体规划旨在通过优化城市的结构和功能,创造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环境。

本文将探讨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性、原则和方法,以及对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影响。

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迅速聚集在城市中,城市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

良好的城市总体规划可以引导城市的有序发展,提高城市的运行效率。

它可以在城市中合理分配各类资源,优化交通网络和供水、供电、供气等基础设施的布局,提升城市的运行效率和生活质量。

同时,城市总体规划还可以保护和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提升城市的环境质量。

城市总体规划应当遵循一些重要原则,如可持续发展原则、人文关怀原则和公众参与原则。

可持续发展原则强调在城市规划中要兼顾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以实现长期的可持续发展。

人文关怀原则强调城市规划要以人为本,注重人们的生活需求和情感体验,创造一个宜居、健康和和谐的城市环境。

公众参与原则强调城市规划应该开展广泛的公众参与,充分听取市民的意见和建议,使城市规划更符合市民的期望和需求。

城市总体规划的方法多种多样,其中包括城市调查、数据分析、规划设计和评估等环节。

城市调查是了解城市现状和问题的重要手段,通过搜集、分析城市的基本信息,如人口、土地利用、交通、环境等方面的数据,帮助规划人员全面了解城市的情况。

在数据分析阶段,规划人员可以通过统计和模型等方法,对城市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科学的分析和预测。

规划设计阶段是制定城市总体规划方案的重要环节,规划人员根据城市的发展目标和需求,制定出一系列具体的城市规划措施和建议。

最后,规划人员还需要对规划方案进行评估,包括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的评估,以评估方案的可行性和效果,为城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城市总体规划的实施对社会、经济和环境都会产生深远影响。

在社会方面,城市总体规划可以促进城市社会结构的优化,改善居民生活质量,提升社会和谐稳定。

城市总体规划编制标准

城市总体规划编制标准

城市总体规划第一条城市总体规划编制有两个阶段,城市总体规划纲要和城市总体规划。

第二条城市总体规划纲要的主要任务是研究确定城市总体规划的重大原则,作为编制城市总体规划的依据。

城市总体规划纲要成果包括文字说明和必要的示意性图纸。

第三条城市总体规划纲要1、简述城市自然、历史、现状特点;2、分析论证城市在区域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发展优势与制约因素,初步划出城市规划区范围;3、原则确定规划期内的城市发展目标、城市性质,初步预测人口规模、用地规模;4、提出城市用地发展方向和布局的初步方案;5、对城市能源、水源、交通、基础设施、防灾、环境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重点建设等主要问题提出原则规划意见;6、提出制订和实施城市规划重要措施的意见;7、专题研究报告:对城市重大问题进行研究(视情况选定)。

第四条城市总体规划纲要图纸1、区域城镇关系示意图,标明相邻城镇位置、行政区划、重要交通设施、重要工矿和风景名胜区等。

图纸比例为1/10万—1/50万;2、城市现状示意图,标明城市主要建设用地范围、主要干道、各类保护区以及主要的基础设施。

图纸比例为1/25000—1/50000;3、城市规划示意图,标明城市规划区和城市规划建设用地大致范围,标注各类主要建设用、规划主要干道、河湖水面、生态和历史文化保护区、重要的对外交通设施等。

图纸比例为1/25000—1/50000;4、规划方案的结构示意图。

第五条城市总体规划的主要任务是综合研究和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空间发展形态,统筹安排城市各项建设用地,合理配置城市各项基础设施,处理好远期发展与近期建设的关系,指导城市合理发展。

第六条城市总体规划成果包括规划文件和规划图纸。

文件包括规划文本和附件规划文本是对规划的各项目标和内容提出规定性要求的文件。

第七条城市总体规划文本1、前言:说明本规划编制的依据;2、城市规划基本对策概述;3、市(县)域的城镇发展。

包括城镇发展战略及总目标,预测城市化水平,城镇职能分工,发展规模等级,空间布局,区域性交通设施,基础设施,环境保护区,风景旅游区的总体布局,有关城镇发展的技术政策;4、城市性质,城市规模和规划期限,城市规划区范围,城市发展方针与战略,城市人口现状及发展规模;5、城市土地利用和空间布局(1)确定人均用地和其他技术经济指标,注明现状建成区面积,确定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和面积,列出用地平衡表;(2)城市各类用地布局,不同区位土地使用原则及地价等级的划分,市、区级中心及主要公共服务设施的布局;(3)重要地段的高度控制,文物古迹、历史地段、风景名胜的保护,城市风貌和特色;(4)旧区改建原则,用地结构调整和环境综合整治;(5)郊区主要乡镇企业、村镇居民点以及农地和副食基地的布局,禁止建设的绿色空间控制范围;6、城市环境质量建议指标,改善或保护环境的措施7、各项专业规划(1)对外交通规划包括铁路、线、场用地范围,江、海、河港口码头、货场及疏港交通用地范围,航空港用地范围及交通联结,市际公路、快速公路与城市通的联系,长途客运枢纽站的用地范围,城市交通与市际交通的衔接;(2)城市交通规划包括城市客运与货运通知公交线咱、场站分布自行车交通,地铁、轻轨线路可行性研究和建设安排,客运换乘枢纽,货运网络和货源点布局,货运站场和枢纽用地范围;(3)城市道路规划包括各项交通预测数据的分析、评价,主次干道系统的布局,重要桥梁、立体交叉、快速干道、主要广场、停车场位置,自行车、行人专用道路系统;(4)给水工程规划包括用水量标准和生产、生活、市政用水总量估算,水资源供需平衡,水源地选择,供水能力,取水方式,净水方案,水厂制水能力,输水管网及配水干客布置,加压站位置和数量,水源地防护措施;(5)排水工程规划包括排水体制,划分排水区域,估算雨水、污水总量,制定不同地区污水排放标准,排水管、渠系统规划布局,确定主要泵站及位置,污水处理石布局、规模、处理等级以及综合利用的措施;(6)供电工程规划包括用电量指标,总用电负荷,最大用电负荷和分区负荷密度,供电电源选择,变电站位置、变电等级、容量,输配电系统电压等级、辐射方式,高压走廊用地范围、防护要求;(7)电信工程规划包括各项通讯设施的标准和发展规模,邮政设施标准、服务范围、发展目标,主要局所网点布置,通讯线路布置、用地范围、辐射方式,通讯设施布局和用地范围以及收发讯区和微波通道的保护范围;(8)供热工程规划包括估算供热负荷、确定供热方式,划分供热区域,范围,布置热电石,热力网系统、敷设方式,联片集中供热规划;(9)燃气工程规划包括估算燃气消耗水平,选择气源,确定气源结构,确定燃气供应规模,确定输配系统供气方式、管网压力等级以及管网系统,确定调压站、灌瓶站、贮存站等工程设施布置;(10)园林绿化、风景名胜区规划包括公共绿地指标,市、区级公共绿地布置,防护绿地、生产绿地位置范围,主要林荫道布置,风景名胜区保护范围、保护控制要求;(国家级园林城市要编制专门的城市绿化系统规划,见第七章)(11)环境卫生设施规划包括环境卫生设施设置原则和标准,生活废弃物总量,垃圾收集方式、堆放及处理,消纳场所的规模及布局,公共厕所布局原则、数量;(12)环境保护规划包括环境质量的规划目标和有关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污染的防护、治理措施;(13)防洪规划包括城市需设防地区范围,设防等级、防洪标准,防洪区段安全泄洪量,设防方案,防洪堤坝走向,排洪设施位置和规模,防洪设施与城市道路、公路、桥梁交叉方式,排涝防渍的措施;(14)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及人防规划包括城市战略地位概述,地下宛若间开发利用和人防工程建设的原则和重点,城市总体防护布局,人防工程规划布局,交通、基础设施的防宛若、防灾规划,贮备设施布局;(15)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包括历史文化价值概述,保护原则和重点,总体规划层次的保护措施。

城市总体规划与城市设计

城市总体规划与城市设计

城市总体规划与城市设计概述城市总体规划是指对城市的发展目标、发展战略、空间布局等进行全面、长远的规划与设计。

城市设计则是在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对城市的局部区域进行设计,包括道路、建筑、公共空间等方面的规划与设计。

城市总体规划与城市设计是建设现代化城市的重要基础,对于提高城市的宜居性、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城市总体规划的意义城市总体规划是城市发展的蓝图,是引导城市长期发展的重要依据。

城市总体规划具有以下意义:1.指导城市发展方向:城市总体规划通过明确城市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方向,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明确的指导。

2.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城市总体规划通过合理的空间布局和产业布局,优化城市的空间结构,提高城市的利用效率。

3.提升城市的宜居性:城市总体规划注重人居环境的改善,提高城市的宜居性和居民的生活质量。

4.保护自然环境:城市总体规划在规划过程中注重保护自然环境,减少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和污染,实现可持续发展。

城市设计的意义城市设计是实现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手段,具有以下意义:1.提高城市形象:城市设计通过对建筑、道路、公共空间等进行设计,提高城市的形象和品位,增强城市的吸引力。

2.改善交通流动:城市设计重视交通规划和交通设施的合理布局,优化交通流动,减少交通拥堵问题。

3.营造良好的公共空间:城市设计注重公共空间的规划和设计,创造出宜人、舒适的公共环境,增加人们的社交活动和休闲娱乐空间。

4.提升居民生活质量:城市设计关注居民的需求和生活方式,通过合理的规划和设计,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

城市总体规划与城市设计的关系城市总体规划与城市设计是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的。

城市总体规划为城市设计提供了整体的引导和指导,而城市设计则是城市总体规划的具体实施方案。

城市设计必须遵循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保持与城市总体规划的一致性。

城市总体规划提供了空间布局、产业布局等指导原则,城市设计则在此基础上进行具体设计,包括道路、建筑、公共空间等方面的规划与设计。

城市总体布局规划

城市总体布局规划

三、城市用地适用性的评定
• 二)用地评价内容
1、用地类别 一类用地:用地的自然环境条件比较优越,能适应城市 各项设施建设需要,一般不须或只须稍加措施即可用于 建设用地。 二类用地:需要采取一定的工程措施,改善条件后才能 作为建设用地。(如坑塘) 三类用地:是不适于修建的用地,用地条件极差必须给 予特殊工程措施后才能用以建设的用地取决于科学技术 的发展和经济条件。(如填海工程)
三、城市用地适用性的评定
2、评价内容 ①地基承载力 ②地下水位高低 ③地貌(阶地、冲沟、洼地、平地) ④土地组成物质(质地),粘土、沙土、壤土、腐质土 ⑤坡度 ⑥洪水淹没程度(防洪标准)
四、城市总体布局

总体布局是城市社会、经济、自然条件以及工程技
术和建筑艺术的综合反映。

城市总体布局是在一定历史时期,一定的自然条件
四、城市总体布局

地区的发展变化 对于城市总体布局的影响有以下三
方面:
1、地区工农业生产对城市总体布局的影响 ①国家工业化,把重要的骨干工厂和若干重要工业部门集中
在城市由国家办,配套、零部件工业由乡镇企业或周围中小 城市办,使大城市腾出手来发展新技术和高精产品。
②农业生产影响城市规划布局 a)农业用地、劳动力是影响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 b)城市周围农业是城市副食的生产基地,对城市居民 生活有密切的调节作用。 c)农业基本建设,农村居民点建设与城市对外交通
各部门对生产、生活用水的水量分配、水质要求、取 水标高等方面存在矛盾,这都影响城市总体布局及有关部 门的规划。
二、城市用地的用途分类 与构成类型
• 1、分类 • 分为:10个大类、43中类、78小类
十大类: R 居住用地:住宅、公共服务设施、道路绿地 C 公共设施用地:行政办商服企业、文教、卫生、科技 M 工业用地:工业区,包括库房、铁路专路 W 仓储用地:仓储企业、库房、堆场、包装加工 T 对外交通用地:铁路、公路(过境)、港口、飞机场 S 道路广场用地:市、区级道路、广场、停车场 V 市政公用设施用地:市、区级市政公用设施,构筑物 CT 绿地:市、区级居住区级公用绿地,园地(包括公园) P 特殊用地:军事、外事、保安用地 E 水域及其它用地:水域、闲置地、露天矿

第七章: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内容和方法

第七章: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内容和方法

中心城区规划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分析确定城市性质、职能和发展目标。 (二)预测城市人口规模。 (三)划定禁建区、限建区、适建区和已建区,并制定空 间管制措施。 (四)确定村镇发展与控制的原则和措施;确定需要发展、 限制发展和不再保留的村庄,提出村镇建设控制标准。 (五)安排建设用地、农业用地、生态用地和其它用地。 (六)研究中心城区空间增长边界,确定建设用地规模, 划定建设用地范围。 (七)确定建设用地的空间布局,提出土地使用强度管制 区划和相应的控制指标(建筑密度、建筑高度、容积率、 人口容量等)。 (八)确定市级和区级中心的位置和规模,提出主要的公 共服务设施的布局。

2、城市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




城市总体规划包括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和中心城区规划,期 限一般为二十年,同时可以对城市远景发展的空间布局提 出设想。 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提出市域城乡统筹的发展战略。其中位于人口、经 济、建设高度聚集的城镇密集地区的中心城市,应当根据 需要,提出与相邻行政区域在空间发展布局、重大基础设 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城乡统筹发展等 方面进行协调的建议。 (二)确定生态环境、土地和水资源、能源、自然和历史 文化遗产等方面的保护与利用的综合目标和要求,提出空 间管制原则和措施。 (三)预测市域总人口及城镇化水平,确定各城镇人口规 模、职能分工、空间布局和建设标准。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十三)确定电信、供水、排水、供电、燃气、 供热、环卫发展目标及重大设施总体布局。 (十四)确定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目标,提出污 染控制与治理措施。 (十五)确定综合防灾与公共安全保障体系,提 出防洪、消防、人防、抗震、地质灾害防护等规 划原则和建设方针。 (十六)划定旧区范围,确定旧区有机更新的原 则和方法,提出改善旧区生产、生活环境的标准 和要求。 (十七)提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原则和建设方 针。 (十八)确定空间发展时序,提出规划实施步骤、 措施和政策建议。

城市总体规划

城市总体规划

城市总体规划一、城市总体规划的背景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今天,城市总体规划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工具。

城市总体规划不仅影响城市空间结构的布局,更能指导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利用、环境保护和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工作,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约束性。

二、城市总体规划的目标城市总体规划的目标是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建设一个宜居、宜业、宜学、宜游的城市。

在这座城市里,人们可以便捷地生活、工作和学习,享受到优质的基础设施和环境,实现城市功能的完善和健康的社会经济发展。

三、城市总体规划的原则1. 以人为本。

城市总体规划应以人民群众的利益和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保障城市居民的合法权益。

2. 可持续发展。

规划应遵循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社会公平和经济发展的可持续发展目标,确保城市发展具有长期稳定性。

3. 整体谋划。

城市总体规划要以城市空间结构为主线,统筹城市各项工作,形成合理的城市空间布局。

4. 科学规划。

规划应充分调研,科学分析,提炼城市发展的战略性、前瞻性、全局性,以满足城市发展需要。

5. 民主参与。

规划的制定过程应注重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形成多元化的决策机制。

四、城市总体规划的内容1. 城市发展目标。

确定城市在未来10-20年的发展战略目标和发展方向。

2. 城市空间结构。

规划城市的用地结构,包括主城区、郊区和新城的布局、空间结构和功能分区。

3. 基础设施建设。

包括道路交通、水利工程、能源设施、通信网络等城市基础设施的规划和建设。

4. 生态环境保护。

制定城市生态保护和生态修复的规划,确保城市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

5. 城市公共服务设施。

包括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和建设。

6. 经济发展布局。

确定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促进产业的健康发展。

7. 土地利用和资源开发。

合理规划城市的土地利用,保障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避免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

五、城市总体规划的实施城市总体规划的实施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城市总体规划

城市总体规划

城市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对于一个城市的发展和建设至关重要。

它涉及到城市的空间布局、土地利用、交通规划、环境保护、社会公平等各个方面,是城市发展的长远规划和指导性文件。

城市总体规划要综合考虑经济、社会、环境等多个因素,以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的幸福生活。

一、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性城市总体规划是指在统一的基本原则、总体目标和发展思路下,对城市内的区域进行分区、分区规划和分区建设的规划工作。

它对于提高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增强城市的综合竞争力、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具有重要作用。

首先,城市总体规划能够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面临着土地资源短缺和混乱的空间布局。

通过城市总体规划,可以统筹规划城市各功能区的位置和规模,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

其次,城市总体规划能够促进城市交通的快速高效发展。

城市总体规划中的交通规划是城市交通系统建设的基础和重要部分。

通过规划合理的交通布局和科学的交通组织方式,可以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提高交通效率,方便居民出行。

再次,城市总体规划能够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城市发展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物和废弃物,给城市环境带来很多问题。

城市总体规划中的环境保护规划能够合理布局工业区和生活区,减少污染物排放和废弃物产生,改善空气质量和水质,提升城市的环境质量。

最后,城市总体规划能够促进社会公平和人民的幸福感。

一个良好的城市总体规划应该尊重市民的生活习惯和文化传统,关注弱势群体的利益,推动社会公正和平等。

通过规划公共设施和服务,满足居民的基本需求,提高人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二、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过程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过程是一项复杂而持续的工作,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首先,进行城市的基础调研和分析。

这一步骤主要是通过对城市的地理、人口、经济、环境等方面的调查和研究,了解城市的基本情况和面临的问题,为后续的规划工作提供数据支持和依据。

城市总体规划专题

城市总体规划专题

城乡规划的编制
总体规划的内容——定量
城市规模的确定
城镇人口规模的预测方法 可以某种方法为主、辅以其他方法进行校 核,如环境容量法、区域人口分配法、类比 法
特殊方法 如广州市采用生活用水量、东莞市用食盐 消耗量作为暂住人口数量估算的辅助手段.
城乡规划的编制
总体规划的内容——定量
人口规模(万人) 年度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城乡规划的编制
总体规划的内容——定量
城市规模的确定 城市规模分为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一般来说,用地规模随着 人口规模的变化而变化,因此主要以人口规模来表达一个城市 的规模和大小.
按照建设部规定,城镇人口指城镇建成区内实际居住人口,由 三部分构成,即建成区内的户籍非农业人口、户籍农业人口和 居住一年以上五普以后考虑到统计口径的一致性,大多采用 半年的暂住人口之和.
城乡规划的编制
总体规划的内容——定量
城乡规划的编制
总体规划的内容——定量
城乡规划的编制
总体规划的内容——定向
城乡规划的编制
总体规划的内容——总体布局
城镇总体布局的模式
集中布局模式 带状布局 双城式 分散组团式布局
城乡规划的编制
总体规划的内容——总体布局
城镇总体布局的模式
分散组团式布局
城市结构与形态不断发生变化
城乡规划的编制
总体规划——基本认识
总体规划≠整体规划
城市总体规划正是从城市统一整体的角度, 研究城市的发展目标、性质、规模、容量 和总体布局形态,制定出战略性的、能指 导与控制城市发展和建设的蓝图.
城市总体规划是城市规划工作体系中的高 层次规划,是编制各项城市专项规划和地 区详细规划的基础和依据,是城市规划综 合性、整体性、政策性和法制性的集中体 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总体规划
科技名词定义
中文名称:城市总体规划
英文名称:urban master planning
定义:一定年限内对城市市区、郊区及与城市发展有关的地区各项发展建设的综合部署。

所属学科:本内容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
百科名片
城市总体规划是指城市人民政府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当地的自然环境、资源条件、历史情况、现状特点,统筹兼顾、综合部署,为确定城市的规模和发展方向,实现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协调城市空间布局等所作的一定期限内的综合部署和具体安排。

城市总体规划是城市规划编制工作的第一阶段,也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依据。

目录
根据国家对城市发展和建设方针、经济技术政策、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远规划,在区域规划和合理组织区城城镇体系的基础上,按城市自身建设条件和现状特点,合理制定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确定城市的发展性质、规模和建设标准,安排城市用地的功能分区和各项建设的总体布局,布置城市道路和交通运输系统,选定规划定额指标,制定规划实施步骤和措施。

最终使城市工业、居住、交通和游憇四大功能活动相互协调发展。

总体规划期限一般为20年。

近期建设规划是总体规划的组成部分,是实施总体规划的阶段性规划。

具体内容
⑴确定城市性质和发展方向,估算城市人口发展规模,确定有关城市总体规划的各项技术经济指标。

⑵选定城市用地,确定规划范围,划分城市用地功能分区,综合安排工业、对外交通运输、仓库、生活居住、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及绿化等用地。

⑶布置域市道路、交通运输系统以及车站、港口、机场等主要交通运输枢纽的位置。

⑷大型公共建筑的规划与布点。

⑸确定城市主要广场位置、交叉口形式、主次干道断面、主要控制点的坐标及标高。

⑹提出给水、排水、防洪、电力、电讯、煤气、供热、公共交通等各项工程管线规划,制定城市园林绿化规划。

⑺综合协调人防、抗震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规划。

⑻旧城区的改造规划。

⑼综合布置郊区居民点,蔬菜、副食品生产基地,郊区绿化和风景区,以及大中城市有关卫星城镇的发展规划。

⑽近期建设规划范围和主要工程项目的确定,安排近期建设用地和建设步骤。

⑾估算城市近期建设投资。

城市总体规划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科学工作。

既要立足于现实,又要有预见性。

随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城市总体规划也须进行不断修改和补充,故又是一项长期性和经常性的工作。

总体规划中应附有图纸和相应文件,例如:①城市现状图,②城市用地评价图,③城市环境质量评价图,④城市规划总图,⑤城市各项工程系统规划图,⑥城市近期建设规划图,⑦城市郊区规划图,⑧总体规划说明书(包括投资估算)。

根据城市的不同规模、性质和特点,规划图纸可以适当合并或增减。

图纸一般为1∶5000或1∶10000的比例尺,城市郊区规划图用较小的比例尺。

[1]
规划原则
城市总体规划要因地制宜地、合理地安排和组织城市各建设项目,采取适当的城市布局结构,并落实在土地的划分上;要妥善处理中心城市与周围地区及城镇、生产与生活、局部与整体、新建与改建、当前与长远、平时与战时、需要与可能等关系,使城市建设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方向、步骤、内容相协调,取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要注意城市景观的布局,体现城市特色。

方法和步骤
根据中国有关规定,为使城市规划编制工作有所依据,城市政府部门应先提出城市总体规划纲要,就城市性质、规模、发展方向、布局结构、规划标准、各项工程系统的规划等重大问题提出原则意见,再据以编制城市总体规划。

资料调查
城市总体规划需要搜集、调查的主要基础资料有:①城市自然条件和历史资料。

如地形、气象、水文、地质、地震、城市历史沿革等资料。

②技术经济资料。

如矿藏、水资源、燃料动力资源、农副产品等资料;城市人口资料,土地利用情况;工矿企业、对外交通运输、文化、教育、科学研究、卫生、金融、商业服务业等部门的现状和发展资料。

③城市现有建筑物和工程设施、园林绿地、名胜古迹等资料。

④城市环境及其他资料。

如环境监测成果,废气、废水、废渣、城市垃圾等及其他影响环境的因素(放射性污染、噪声、振动等),地方病及其他有害居民健康的环境资料等。

方案比较
在研究论证城市发展依据和选用适宜的各项城市规划定额指标的基础上,从城市与区域的有机联系、城市干道系统和空间布局的协调合理等方面着手,结合工程系统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因素,对城市总体布局进行多方案的比较,以便就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作出综合评价,选择符合实际条件的最优方案。

征询意见
规划编制过程中,可采取调查会、展览会、评议会等形式听取人民群众、专家和有关部门的意见,作为抉择的参考。

审批
按照中国的有关规定,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完成后,在上报审批之前,必须提请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其常务委员会审议通过。

城市总体规划实行分级审批:直辖市的总体规划由直辖市人民政府报国务院审批;省和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城市、以及人口在 100万以上的城市的总体规划,由所在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审查同意后,报国务院审批;其他城市的总体规划,由所在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审批;市辖的县城、镇的总体规划,报市人民政府审批。

城市总体规划一经批准,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任意改变。

如确需修改,应报请原审批机关同意。

国外新发展
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的城市总体规划内容,侧重于研究城市发展的战略性的原则问题,并对此作出长远性、轮廓性安排,另以分区的规划指导局部的具体的建设。

如英国自60年代后期起,以结构规划与局部规划代替传统的总体规划;美国在60年代后采用综合规划。

这些规划主要是规定城市发展的目标和达到目标所采取的方针政策与途径,包含社会、经济、建设、环境等方面的内容,并以“区划”来指导土地使用。

联邦德国1976年起则采用战略性的城市发展规划和较为具体的建设指导规划(包括城市土地利用规划和分区建设规划)相结合的规划体系。

在方法上,系统工程等现代科学技术方法已开始应用于城市总体规划工作。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