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21 桃花源记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doc

合集下载

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第21课《桃花源记》教案(新人教版).doc

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第21课《桃花源记》教案(新人教版).doc

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21课《桃花源记》教
案(新人教版)
.使学生理解本文记叙的顺序、详略,体会本文优美、精炼的语言
停顿分明,不读破句子。

如:“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
根据《桃花源记》的内容,写一篇创新小短文。

回头视之,原是一桃花源人。

西装革履,油头粉面,手提黑提包,执大茶杯。

认识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以下问题供大家参考:线索--渔人行踪。

C
、有人。

B
为私利而荼毒生灵、鱼肉百姓自劳自食、和睦相处
不能(作者希望的理想境界,是“乌托邦”式的幻想。


“便扶向路”,
“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

”作为二十一世纪的青少。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桃花源记》教案设计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桃花源记》教案设计新人教版

第21课《桃花源记》设计指导思想:1、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2、突出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

教学目标:1、朗读、背诵课文,积累文言词汇。

2、掌握故事情节,了解创作目的。

3、理解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1、诵读课文,掌握文言字词。

2、引导学生感受世外桃源所描绘的美好社会生活,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理解陶渊明这篇文章的创作目的。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平台:多媒体。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学习字词、课文诵读。

教学过程:一、导入:由成语“世外桃源”导入。

《桃花源记》导语设计:同学们:从古至今,人生在世,谁能事事如意?就包括同学们这样小小的年纪,像学习啦、与父母同学的相处呀,是不是处处都如自己所愿呀?当自己遇到这样苦恼的时候,你希望找到一个怎样的地方来生活呀?对,那就是世外桃源。

今天,我们就随着陶渊明的神笔来探索一下神秘的桃花源吧!板书课题。

二、陶渊明简介。

(学生介绍后媒体展示)三、学生整体感知文本。

(教师鼓励学生通过反复诵读,借助工具书和注释,相互讨论,学习字词,教师指导、点拔)四、教师范读课文或播放朗读录音。

(媒体展示听读要求)五、复述文章故事内容。

(教师适时点评)六、分小组按段进行诵读比赛。

(部分同学能当堂背诵)七、字词训练(媒体展示)。

1、重点实词和虚词:缘、穷、然、属、闻、具、足、之、志、规、寻、向、诣2、古今异义词:鲜美、交通、妻子、绝境、间隔、无论3、通假字:“要”同“邀”4、同义词:都:悉--咸--皆--并;邀请:要--延5、成语:世外桃源;豁然开朗;怡然自乐;与世隔绝;无人问津第二课时教学内容:感受桃花源美好社会生活,讨论陶渊明写作目的。

教学过程:一、复习上节课内容。

检查学生背诵课文情况。

二、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想象桃花源的美好画面(教师提示)。

三、桃花源给大家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用三个词概括。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美丽、神秘、幸福)。

四、分类感受:(一)感受桃花源的美丽:1、桃花源美在何处?(学生回答,教师归纳)桃林美;土地美;屋舍美;田池美;桑竹美;阡陌美。

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21桃花源记教学案 新人教版.doc

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21桃花源记教学案 新人教版.doc

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21桃花源记教学案新人教版3.认识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重点:(1)朗读、背诵文言文。

(2)理解积累一些文言实词。

(3)理解文章的叙事线索。

难点:理解文章故事曲折回环,悬念迭起,引人入胜的写法。

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预习1.查字典,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

豁然(huo)严然(yau)阡陌(qian mo)诣(yi)2.熟读课文,查字典,参考课文注释,试翻译课文。

二、导入1.作者简介:陶渊明生于东晋末朝,出身于没落的地主官僚家庭。

他少时颇有壮志,博学能文,任性不羁。

当时社会动乱不安,他有志不得展。

做过小官,由于不满官场的丑恶,弃官回乡,这时他四十一岁,从此过着“躬耕自资”的隐居生活。

忧愤、饥寒、劳累、赢疾一起折磨着他,六十三岁去世。

后称靖节先生。

他所作的诗文,内容多描写农村生活,表现了优美的自然风光,抒发他热爱田园生活、乐于和农民来往和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感情;但也包含了乐天知命、消极适世的因素。

在形式上一反当时华而不实的文风,明朗清新,质朴自然,善于抓住客观事物最突出的特征,淡淡几笔传神的表现它的形象,简洁含蓄而富有韵味,对后代作家有较大的影响。

本文写作年代大约是宋永初二年(421年),其时陶渊明已经五十七岁了。

他拒绝同刘格的来政权合作,不满黑暗的政治现实,同时由于他和农民接近,理解他们追求理想社会的愿望,所以写了这篇记和诗。

2、导语:同学们学过“世外桃源”这个成语吗?它是晋朝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所描述的一个与世隔绝的,不遭战祸的安乐而美好的地方。

现在我们一起跟着渔人到这个世外桃源去看看。

三、课文分析1.朗读课文。

(或听老师范读,听课文录音后齐读课文)2.请同学们试翻译课文。

(每生翻译一句)3.掌握课文注释的词语。

(补充注释如下)为业:靠……谋生。

缘:沿。

夹岸:夹着溪流两岸。

杂:别的。

八年级语文上册 21《桃花源记》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 21《桃花源记》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21 桃花源记附:知识一、作者简介:陶渊明,名潜,字元亮。

东晋著名诗人、文学家,浔阳柴桑(现在某某省某某市)人。

世号“靖节先生”,别号“五柳先生”。

少时颇有壮志,博学能文,任性不羁。

当时社会动乱不安,他有志不得展。

做过小官,由于不满官场的丑恶,弃官回乡,从此过着“躬耕自资”的隐居生活。

所作的诗文,多描写农村生活,表现优美的自然风光,抒发他热爱田园生活、乐于和农民来往和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感情;但也包含了乐天知命、消极适世的因素。

在形式上一反当时华而不实的文风,明朗清新,质朴自然,简洁含蓄而富有韵味,对后代作家有较大的影响。

本文写作年代大约是宋永初二年(421年),其时陶渊明已经五十七岁了。

他拒绝同X格的政权合作,不满黑暗的政治现实,同时由于他和农民接近,理解他们追求理想社会的愿望,所以写了这篇记。

二、积累对联:1 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

——2 说甚神仙,看千年石洞开时,城郭人民还是耕田凿井;阅成古今,听半夜金鸡叫醒,兴亡秦汉都归流水桃花。

3 水流花放;路转峰回。

4 山鸟似欲啼往事;桃花依旧笑春风。

5 窃怪当日仙人,独思渔父;遍寻此中村落,不见桃花。

三、背诵诗歌:大林寺桃花白居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饮酒(其五)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归园田居(其三)陶渊明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补充备课资料:一、课文内容:桃花源:境奇景美人乐(美丽神秘传奇幽美淳朴幸福)课文思路:发现桃林——进入桃源——访问桃源——离开桃源——再寻桃源桃花林(异)桃花源(乐)桃源人(要)桃源梦(寻)二、概括桃花源给大家留下的印象。

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1课《桃花源记》(第二课时)教学案 新人教版.doc

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1课《桃花源记》(第二课时)教学案 新人教版.doc

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桃花源记》(第二课时)
教学案新人教版
学习内容:把握课文内容,理解文章主旨
一、整体感知
1、根据故事的线索,可把本文分成几个层次?思考每层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课文以武陵渔人的行踪为线索,按照发现桃林,进入桃源,出而复寻的时间顺序。

全文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1段)写渔人发现桃林的经过。

(开端)
第二部分(2至3段)写渔人进入桃花源的见闻。

这是全文的重点部分,作者正是借此寄托社会理想。

第2段写桃花源中宁静安乐的生活环境。

第3段写桃花源中淳朴的社会风尚。

第三部分(4至5段)故事的结局和尾声。

2.作者为什么开头结尾写得简略,中间写得详细? 明确:文章的详略安排都是由文章所表达的中心来决定的。

本文的作者主要是通过桃花源的生活情状来表现他的社会理想。

反映广大人民向往安定、幸福生活的愿望。

所以中间部分要详写。

开头和结尾只跟故事的传奇性质有关,所以写得简单。

二、问题探究
渔人是怎么发现桃花林的?
2.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林的自然景色的?
渔人是如何进入桃花源的?
渔人入山后,看到了怎样的图景?
5.桃花源中的人是如何对待这位不速之客的?
6.渔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桃源人为什么“皆叹惋”?
7.渔人是如何离开桃花源的?。

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1课《桃花源记》(第2课时)教案(新人教版).doc

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1课《桃花源记》(第2课时)教案(新人教版).doc

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桃花源记》(第2课时)教案(新人教版)教学目标:1、学习本文以渔人行踪为线索,以时间为顺序,以简练、质朴的语言进行记叙的写作特点。

2、认识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初步体会陶渊明简洁而含蓄的语言。

教学过程:一、回顾前堂、朗读课文二、自主学习:1、以渔人的行踪为线索,理清文章层次2、找出描写桃花源的生活环境、及人物言行等句子:3、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是个什么样的社会,联系时代背景说说本文寄托了作者怎样的社会理想?4、这个理想在当时的条件下能不能变成现实?陶渊明有没有暗示性的语言?5、陶渊明的语言简洁而含蓄丰富,完成课后第三题,仔细体会作者行文时的不同省略笔法。

(1小题做在书上,2、3小题思考)二、合作交流:(方法同第一课时)三、展示点评:“自主学习”中1、2、3、4、5项四、巩固练习:1.找出同义词并解释:(1)缘溪行:便扶向路:(2)便扶向路:寻向所志:(3).具答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2.其他重点或易错词:①咸来问讯:②具言所闻,皆叹惋:③及郡下:④诣太守:⑤欣然规往:⑥后遂无问津者:3、课文中衍生出了不少至今仍在使用的成语,找一找,有哪些?查查词典看现在是什么意思。

4、用原文回答:①体现桃花源自然环境优美的句子是:②突出桃花源人和平、幸福生活的句子是:③体现“桃源”人热情好客的句子是:翻译句子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既出,得其船,便扶上路,处处志之。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八年级语文上册 21.桃花源记教案(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 21.桃花源记教案(新人教版)

21. 桃花源记(陶渊明)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积累重点文言词语和旬式,通译全文。

2.研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理解本文深刻的主题思想。

3.熟读并背诵全文。

能力目标1.加强朗读训练,提高诵读能力。

2.培养自学文言文的能力。

3.学习本文虚景实写、实中有虚的写作手法及叙事脉络清晰、描写生动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审美情趣,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教学重难点1.积累重点文言词汇和句式,疏通文意。

2.感受桃花源环境的优美,源中人的淳朴,和平安定、丰衣足食的生活,民主平等、其乐融融的人际关系,正确理解作者的理想。

突破方法: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的指导,完成重点文言词汇和句式的积累以及对文意的疏通。

通过多媒体创设情境,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运用各种不同形式的朗读感悟方法,使学生在古文和现代译文中反复诵读体会,感受桃源美景和桃源中人的美好生活。

这样,学生就能沉浸于文本,在培养学生良好朗读习惯的同时自然而然地突破文章的重点。

.教学方法1.课前预习法:(1)搜集作者生平的相关资料。

(2)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词的读音。

2.朗读法:本文语言简练生动,通俗流畅,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读出美感,熟读背诵。

3.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相结合法:学生可结合工具书和书下注释自行疏通文意,并在合作探究中完成对文章主旨的把握、对重要语段的赏析和对作者情感的理解。

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地探究和品味,并进行适当的点拨和指导。

4.拓展延伸法:结合《桃花源诗》,指导学生进行诗文对读,更全面更深刻地理解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情景导入,营造氛围设计(一)请同学们看大屏幕:漫山遍野的白色杏花,像迷雾似的向我们呈现出来;一幢幢红瓦自墙的人家,零零落落地散布在绿得如同丝绒的草地上;细雨里,果然有牛羊在低头吃草;有一个老婆婆在喂鸡;偶尔传来的狗叫声,更衬出了这个村落的宁静。

……避秦的人,原来在这里啊!同学们,这是台湾女作家三毛《逍遥七岛游》中的一段文字,它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幽美恬静、其乐融融的迷人画面,什么人在这样美丽的景色里生活着呢?她说:“避秦的人,原来在这里啊!”今天就让我们走近避秦的人,走近陶渊明,走进他的世外桃源,去感受他为我们描绘的这个充满神奇魅力、幽美恬静的地方。

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21《桃花源记》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doc

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21《桃花源记》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doc

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21《桃花源记》教学设计新人教版一、导入新课陶渊明笔下具有神秘色彩的桃花源令人向往,使人魂牵梦绕、津津乐道。

今天,就让我们一同步入这人间仙境,去领略世外桃源的风土人情。

二、简介作者及背景学生介绍陶渊明,后补充出示文字资料:陶渊明(365~427),名潜,字元亮,东晋文学家,著名诗人。

生于东晋末期,出生于没落的地主家庭。

少时颇有壮志,博学能文,任性不羁。

他所生活的东晋末年,政治非常黑暗,封建剥削压迫十分残酷,加上连年的内战,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

陶渊明做过几任小官,因对统治阶级和黑暗政治的不满,辞官归隐,过上躬耕田园的生活。

自号五柳先生,后人称靖节先生。

他在文学上在很高的成就,其诗文在文学史上占很高的地位,他的散文词赋也很出色,其中不乏名篇佳作。

后人辑有《陶渊明集》、《靖节先生集》。

三、读课文,说故事(一)自由朗读课文学生大声地、自由地朗读课文第一遍,读得流畅响亮。

第二遍,读得字正腔圆。

学生借助工具书扫除字词障碍。

教师提示以下词语,帮助学生积累文言知识:豁(huò)然开朗俨(yǎn)然怡(yí)然自乐黄发垂髫(tiáo)便要(yāo)还家此中人语(yù)云第三遍,读得有情有景。

注意朗读的情感、语气、语速。

(二)说故事1、学生再读课文,自读自译。

2、让学生质疑问难,教师评价。

教师就学生解决不了的问题予以指导(实行“兵教兵”的策略,即让会的学生教不会的学生,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解决)。

3、课中练习:⑴解释加点字:这是同义词或一词多义。

①皆叹惋悉如外人咸来问讯并怡然自乐②缘溪行便扶向路③见渔人,乃大惊乃不知有汉④处处志之寻向所志⑤寻病终寻向所志⑵解释下面加点词语:这是古今义差别较大的词语。

①阡陌交通,鸡犬相闻②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③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④不足为外人道也⑤此中人语云⑶在括号内填入被省略的人称词:()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21《桃花源记》教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21《桃花源记》教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21《桃花源记》教学案(新版)新人教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积累一些常见的文言词语。

2.了解本文所描绘的理想社会,感受宁静的田园生活,正确理解作者的理想。

3.熟读并背诵全文。

过程与方法1.加强朗读训练,提高诵读能力。

2.把握本文虚景实写,实中有虚的写作手法,要求学生运用想像探究故事中的某些细节,培养其想像能力和探究能力,逐步提高对作品的鉴赏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肯定陶渊明对理想社会的大胆追求,激发学生向着更高更远的理想勇往直前。

【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感受桃花源优美的环境,淳朴的人情,和平安定、丰衣足食的生活,民主平等、其乐融融的人际关系。

2、理解陶渊明虚构这一扑朔迷离的桃源胜境的目的,正确评价课文所描绘的理想境界。

【导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世外桃源”是同学们熟知的一个成语,它出自晋代著名诗人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桃花源是怎样一个地方呢?为什么说它在“世外”呢?如果同学们想知道这一切,就让我们一起从《桃花源记》这篇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

二、走进作者:陶渊明,名潜,字元亮。

东晋著名诗人、文学家,世号靖节先生,别号五柳先生。

生于东晋末期,出身于没落的地主官僚家庭。

他少时颇有壮志,博学能文,任性不羁。

当时社会动乱不安,他有志不得伸,做过几任小官,由于不满官场丑恶,41岁时弃官回乡,归隐田园,留下了“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传世美谈。

他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田园诗人,其诗自然质朴,意味隽永。

代表作有《归去来兮辞》《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

关于作品:《桃花源记》选自《陶渊明集》,是陶渊明所作的《桃花源诗并记》中的“记”。

此文包括“记”和“诗”两个部分。

“记”是“诗”的序言,是一篇优美的散文;“诗”是对所记的桃源世界的歌颂和赞美,并对桃花源社会作了一些补充。

两者相互配合,共同构成了一个与现实世界相对立的为作者所向往的理想社会。

背景链接本文写于公元421年,当时政治黑暗,军阀割据,战乱频繁,生灵涂炭。

八年级语文上册21《桃花源记》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21《桃花源记》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21《桃花源记》教案(新版)新人教版21 桃花源记1.掌握省略句以及“皆、咸”“具、俱、并”等文言虚词,认识“妻子、交通、无论、鲜美、绝境”等古今异义的词。

2.学习本文以渔人的行踪为线索,以时间为顺序的记叙的方法。

3.了解陶渊明的志趣、品质和思想情感,培养高尚的道德观。

第一课时疏通文意识桃源一、新课导入提到“酒”和“月亮”我们总能想起一代诗仙李白;提到民生、颠沛和草堂我们又能忆起诗圣杜甫;那么当提到隐士、菊和田园,我们又能想到谁呢?(陶渊明)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传世名作《桃花源记》。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1.朗读课文,圈点文中生字词。

豁.然开朗(huò) 屋舍俨.然(yǎn) 黄发垂髫.(tiáo)便要.还家(yāo)阡陌..交通(qiān mò)无人问津.(jīn)间.隔(jiàn)诣.太守(yì) 刘子骥.(jì)此中人语.云(yù)(点拨:注意多音字“间”“语”的读音。

)2.理解课文的重点词语。

(1)古今异义①缘.溪行(古义:沿,沿着;今义:缘故、缘分。

)②芳草鲜美..(古义:鲜艳美丽;今义:味道鲜美。

)③说如此..(古义:像这样;今义:这样。

)④阡陌交通..(古义:交错相通;今义:往来通达,或各种运输的总称。

)⑤率妻子..(妻子:古义:指妻子和儿女;今义:专指男子的配偶。

绝境:..邑人来此绝境古义:与世隔绝的地方;今义:没有出路的地方。

)⑥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古义:不用说,更不用说;今义:是表条件关系的关联词。

)⑦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古义:询问消息;今义:询问。

)⑧遂与外人间隔..(古义:隔断,隔开;今义:距离。

)⑨各人复延.至其家(古义:邀请;今义:延长,延伸。

)(2)一词多义舍:①便舍船(放弃、舍弃,动词。

)②屋舍俨然(房屋,名词。

)志:①处处志之(作标记,动词。

)②寻向所志(标记、记号,名词。

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21《桃花源记》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doc

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21《桃花源记》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doc

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21《桃花源记》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桃花源记》是陶渊明创作的一篇散文,陶渊明是我国东晋时期杰出的诗人,他的诗已成为我国古典文库中的宝贵遗产,其中最出色的《桃花源记》和《桃花源诗》(《桃花源记》乃《桃花源诗》的序文),已经成为我国人民雅俗共赏的精彩作品。

《桃花源记》是一篇故事性很强的艺术作品,表达了陶渊明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由于本文故事性强,语言浅显易懂,学生学起来定会觉得兴味甚浓,疏通文意决非难事。

同时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学习能力。

1.了解作家陶渊明。

2.积累文言词汇,掌握文言词汇的特点。

3. 疏通文意,理清层次,把握文章的叙事线索。

4.认识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

积累文言词汇,积累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

理解作者这一理想的进步意义和消极意义。

两课时1.创设情境2.引导点拨法3.对话教学法。

4.自主探究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初一下学期,我们曾经学过东晋著名文学家陶渊明的一首诗《饮酒》,我们一起读一遍。

(课件显示《饮酒》诗)谁来说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志趣?提示:全诗表现了诗人弃官归隐后乐于田居、陶醉于自然的人生态度和生活情趣,既反映了远离尘俗、安贫乐道、洁身自好的心志,也流露出躲避矛盾、与世无争、独善其身的消极思想。

陶渊明的这种志趣,在他的很多诗作中都有所体现。

不仅如此,在《桃花源记》这篇文章中,陶渊明更是具体地勾画出了他所向往的理想社会。

这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桃花源、走近陶渊明。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1、作者简介【设计意图:设计此环节,既创设了情景,又复习了旧知识,引出新的教学内容。

】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东晋伟大诗人。

生于东晋末朝,出身于没落的地主官僚家庭。

他少时颇有壮志,博学能文,任性不羁。

当时社会动乱不安,他有志不得展。

做过小官,由于不满官场的丑恶,弃官回乡,这时他四十一岁,从此过着“躬耕自资”的隐居生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21 桃花源记教案(新版)新人教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陶渊明的生平情况及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基础字词意思掌握;
2、能力目标:积累文言字词,扩大词汇掌握文言句式;
3、情感目标:初步感知世外桃源的生活;
教学重点:朗读、背诵课文;文言字词和句式的掌握;
教学难点:文言字词句式的归类;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写作背景:
《三国演义》给我们描述的是一个怎样的社会状况?
的确,我国东晋末年,封建国家分裂,政权交替,战争频繁。

东晋王朝极端腐败,对外一味投降,安于江左一隅之地。

统治集团内部互相倾轧,军阀连年混战,赋税徭役繁重,加深了对人民的剥削和压榨。

元代诗人张养浩在《潼关怀古》一诗中发出了这样的慨叹: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可以说,和平,是每一个民族共同的向往。

有一个成语就是这一社会理想的集中体现,它就是——世外桃源!
这个成语出自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的名作《桃花源记》。

它描述的是一个与世隔绝、没有战祸,安乐而美好的地方。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文章。

2、作者介绍:
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东晋伟大诗人,别号“五柳先生”。

生于东晋末朝,出身于没落的地主官僚家庭。

他少时颇有壮志,博学能文,任性不羁。

当时社会动乱不安,他有志不得展。

做过小官,由于不满官场的丑恶,弃官回乡,这时他四十一岁,从此过着“躬耕自资”的隐居生活。

忧愤、饥寒、劳累、赢疾一起折磨着他,六十三岁去世。

后称靖节先生。

他所作的诗文,内容多描写农村生活,表现了优美的自然风光,抒发他热爱田园生活、乐于和农民来往和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感情;但也包含了乐天知命、消极适世的因素。

在形式上一反当时华而不实的文风,明朗清新,质朴自然,善于抓住客观事物最突出的特征,淡淡几笔传神的表现它的形象,简洁含蓄而富有韵味,对后代作家有较大的影响。

开创了文学上的“田园诗派”,唐代的王维和孟浩然是田园诗的继承者。

本文写作年代大约是宋永初二年(421年),其时陶渊明已经五十七岁了。

他拒绝同刘格的来政权合作,不满黑暗的政治现实,同时由于他和农民接近,理解他们追求理想社会的愿望,所以写了这篇记和诗。

二、初识文本,充实生词:
缤纷
..qiānmò垂髫.tiáo ..bīn fēn 豁.然huò俨.然yǎn 阡陌
拜诣.yì老骥.jì
三、熟识文本,了解文意:
1、听朗读,把握正确节奏;
2、集体朗读,(教师指出朗读不足之处);
3、同学根据课本和词语手册自主解释文意;
4、教师帮助学生梳理文意,明确重点字词意思;
⑴捕鱼为.业:作为;⑵缘.溪行.:沿着;划行;⑶芳草鲜美
..:鲜艳美丽;
⑷渔人甚异.之:以……为异、认为……奇异;⑸复前.行:向前,名做状;
⑹欲穷其
..一山:于是;看见;⑻才.通人:仅仅;
..林:走完;这;⑺便得
⑼豁然开朗
..:开阔明朗;⑽土地平旷.:开阔;⑾桑竹之属.:类;⑿具.答之:详细
⒀率妻子邑人
..:妻子儿女;同乡;与世隔绝的地方;⒁遂.与外人间隔:于是;
....来此绝境
⒂延.至其家:请;⒃此中人语.云:告诉;⒄不足为
..外人:值得;向;⒅既.出:已经;⒆便扶.向路:顺着、沿着;⒇处处志.之:做标记;(21)及.郡下:到了……的时候;(22)遣人随.其往:派;(23)欣然规.往:计划;(24)寻.病终:随即、不久;
5、学生再次朗读,加深文意理解;
四、归纳字词句式,提高能力:
1、通假字:
便要.还家:“要”通“邀”,邀请;
2、古今异意:
⑴鲜美:古(鲜艳美丽)今(食物味道好);
⑵交通:古(交错相通)今(邮电和运输事业总称)
⑶妻子:古(妻子和儿女)今(专指男子的配偶)
⑷绝境:古(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今(没有出路的境地)
⑸无论:古(更不要说)今(表条件的关联词)
⑹不足:古(不值得)今(不充足,不满)
⑺开朗:古(开阔明朗)今(性格乐观)
3、一词多意:
⑴乃:乃大惊(于是,就);乃不知有汉(竟);乃悟前狼假寐(才);
⑵舍:便舍船(放下,舍弃);屋舍俨然(房屋);
⑶寻:寻向所志(寻找);寻病终(不久);
⑷志:处处志之(做标记,动词);寻向所志(标记,名词);
⑸遂:遂与外人间隔(于是,就);遂迷(最终,终于);
4、成语:
世外桃源落英缤纷鸡犬相闻怡然自乐黄发垂髫豁然开朗无人问津
五、再读课文,具体把握内容:
六、作业布置:
1、背诵课文;
2、课文后面作业;
3、练习本作业;
4、思考:桃花源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用三个词语概括。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清文章结构,把握语言的具体内涵;
2、能力目标:感悟作者透过文字所表现的思想情感和理想;
3、情感目标:领会文章的美学特点和审美价值;
教学重点:语言内涵的把握和领会文字中作者的思想情感和理想;
教学难点:文章写做特点的把握;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上堂课我们了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并且初步了解了桃花源是一个怎样的世界,今天我们再来具体地了解作者透过这些文字想要表达什么内容。

二、回顾内容,梳理结构:
1、请大家再读课文,并思考:课文以什么为线索?
全文以武陵渔人进出桃源的行踪为线索,把发现桃源的经过,在桃源的所见所闻所历,离开桃源后再寻桃源的情形,都贯串起来了。

2、试着给课文划分段落:
第一部分(①):渔人发现桃花林的经过;
第二部分(②):渔人进入桃花源及其所见所闻;
第三部分(③):渔人离开桃源后,太守派人先后探访桃源未果的情形;
三、结合内容,把握内涵:(接下去我们就按照文章的层次去一同揭开桃花源的真面目)
1、渔人怎么发现桃花源的?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人。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好奇心)2、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林的自然景色的?
讨论并归纳: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奇丽美景)
3、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源的生活环境的?
土地平旷,屋舍产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

(平静的社会生活和勤劳和平的人们)
4、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源人一看到渔人是怎样的表现?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桃花源人热情好客的淳朴风尚,人与人之间友好和睦的关系)
5、桃源人见渔人为什么“乃大惊”?
写出桃源人对陌生人的惊异,显示桃源与世隔绝的久远。

6、渔人—一为具言所闻,桃源人为什么“皆叹惋”?
为桃源外的世界如此动乱,黑暗而叹惋,为桃源外的人没有过上安定和平的生活而叹惋。

(表现桃花源人们对战争的厌恶和对没有压迫、没有剥削的理想社会的追求)
7、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的原因是什么?
不希望外人来打扰这里的生活。

也为下文再寻桃源不得埋下伏笔。

8、渔人出桃源时,“处处志之”,为什么再往时,“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这样写的目的是使人觉得桃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所在。

暗示桃源是虚构的。

四、发表感慨,加深内涵把握:
我记得上堂课叫大家有三个词语概括文中的桃花源,接下去我们按照一种句式来回答:“挑花源是一个的世界,那时因为”!
1、“美”的世界:环境幽雅;风景秀美;资源丰富;和谐安宁;
2、“乐”的世界:平等和睦;安定;丰衣足食;民风淳朴;
3、“奇”的世界:景物和奇特;人和奇特;踪迹和奇特;
五、概括小结:
我们概括一下,如何来看待作者笔下的桃源世界?
1、这是作者虚构的世外桃源,是与作者所处的现实社会相对照的,表现了作者不满黑暗社会现实,对理想社会的憧憬和追求。

2、这个社会:景色优美,资源丰富。

没有压迫,没有战乱没有剥削,社会平等和平,人人各得其所,生活得幸福安康。

是当时乃至整个封建社会人民理想的世界。

这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但在当时的条件下是不可能实现的,因而它只是一种空想。

六、再读课文,感受桃源世界:
七、作业布置:课外同步练习作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