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骆驼》课堂实录

合集下载

三年级上语文教学实录16找骆驼_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上语文教学实录16找骆驼_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实录-16找骆驼2019人教版新课标课堂实录师:各位小朋友好,今天真高兴来北京和小朋友们上一节课。

希望我们这节课呢,你们也是感到开心。

好,我们开始上课吧。

我要上的这一课是关于失物的,小朋友知道什么是失物吗?有谁能告诉我呢?生:就是丢失东西。

师:对了,很好。

师:同学们有什么丢失物品的经历吗?生:有。

师:谁有?请举手给我看一下。

学生举手。

师:那你们是怎么去寻找丢失的东西呢?小朋友有经验吗?你说说看。

生:要是发现没有的话,就到丢东西的地方去找一找,也可以到失物认领处去找找。

师:哦,可以到失物认领处去看看。

老师呢,昨天刚从香港飞来,在机场就丢失钱包,怎么办呢?有没有同学可以告诉我。

生:可以四处问问。

生:可以去失物招领处。

生:可以到飞机上去找找。

生:可以去找警察帮忙。

师:说的很好呀!丢了东西应该去报警。

今天老师给你们讲一个警察局长的故事,他非常了不起,因为他有一双敏锐的眼睛,还有一个非常精明的头脑,什么案件都能破。

有一天一个村长打电话来,说他们村里丢了一台电机,电机知道是什么东西吗?生:发电用的机器。

师:对了,在咱们北京你们可能很少看到,但是在偏僻的村落,就很常用,没有电,就用它来发电。

听到这个消息,警察局长就带着助手赶紧跑到了这个村子。

观察现场,问村长电机有多大?村长告诉局长,那个电机大概有那么大(教师手势告诉学生)有一两百斤,警察局长仔细地看看现场,发现雪地里有有一条雪印,脚印有深有浅,于是局长叫村长把村里的年轻人都叫了来,发现有一个年轻人是跛脚,就叫村长让那帮小伙子都走了,让这个人留下来。

这个小伙子一听让自己留下来,马上就对这个村长说,村长啊,这个电机可不是我偷的呀,你们可不要冤枉好人呀。

好,大家告诉我,这个电机是不是他偷的呢?警察局长有没有搞错,生:我觉得局长没有搞错,因为那个人是瘸的,雪地里的脚印也是有深有浅,知道头这个电机的人是个跛脚,所以就是他。

师:哦,他是通过雪地里的脚印来判断,还有没有线索?生:我觉得可能搞错了,电机两三百斤,他是个跛脚,恐怕搬不动。

《找骆驼》课堂实录-word文档

《找骆驼》课堂实录-word文档

《找骆驼》课堂实录一、引入:(开门见山)师:生活中好多问题的解决,都依赖于我们用心的观察与思考,今天的这个故事讲的就是这样一件事。

《找骆驼》我们首先来看一看被人们称作沙漠之舟的骆驼.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师:从前有一个商人,走失了一峰骆驼(播放课文朗读)生:欣赏课文朗读师:课文中有好多的人物对话描写,你知道他们都是谁吗?生:商人和老人师:对,在对话中虽然有些没有提示语,但我们也很清楚他们是谁,也能体会到人物的思想感情。

师:你更喜欢文中的哪个人物?生:老人。

师:你为什么喜欢他?生:我喜欢老人是因为他聪明。

生:我喜欢老人是因为他爱帮助人。

生:我喜欢老人是因为他善于观察。

……师:把你喜欢的人物读一读,注意读出语气。

生:自由朗读三、指导分角色朗读师:当商人走失了一峰骆驼时,会是一个怎样的心情?生:着急。

师:当他遇到一位老人时是怎么做的?生:赶上去。

师:会用什么样的语气问?生:着急。

师:那谁“赶上去”读一读?生:(读老人的话)老人家,您看见一峰骆驼吗?师:现在的商人,除了着急之外还有什么样的语气?生:有礼貌。

师:你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生:商人在说话时用了“老人家”。

师:你的观察真仔细。

那你就带着这样的语气读一读吧!生:(读老人的话)老人家,您看见一峰骆驼吗?师:谁还来读一读?生:(读老人的话)师:老人会用什么样的语气答?生:不着急、稳重。

师:那谁来读一读、生:(读老人的话)你说的那峰骆驼是不是左脚有点跛?师:有点“跛”的左脚是什么样的?生:就是左脚是瘸的。

师:谁来演一演?生:(演“左脚有点跛”)师:谁表演得最像?生:×××师:那好,老师就把这朵小花奖励给他。

师:老人的稳重谁还能再读一读?生:(读老人的话)师:现在稳重多了。

师:商人听了老人这样一说,会是怎样的心情?生:会感觉很高兴。

师:他为什么会高兴呢?生:因为他觉得老人应该看到过自己走失的骆驼。

16找骆驼教学实录

16找骆驼教学实录

《找骆驼》课堂实录课前游戏上课之前,我拿出两块压得平整的橡皮泥放在展示台上,然后让一个学生到台前,先让她在左边这块橡皮泥上轻轻地按了一个手印,然后再在右边的橡皮泥上用力地按一个手印,让他同学们观察两块橡皮上手印的不同。

学生马上就看出一块橡皮泥上的手印浅,另一块手印深。

然后老师问:“为什么两个手印会深浅不一呢?”学生的意见很一致,都说这因为用力不一样,按得轻,手印就浅,按得重,手印就深。

我总结说:“是的,同学们分析得很对,手印的深浅是和用力的程度相对应的,用力按,手印就深,轻轻按,手印就浅。

同学们,你们观察的很仔细,分析得也很对,相信今天的这节课你们一定能学得非常好!”一、图片导入,认识骆驼,引出课题,明确学习内容。

我打开课件,出示一组沙漠中骆驼的图片,问学生:“孩子们,认识它吗?”学生兴奋地齐声说:“认识,骆驼。

”我接着说:“对,这是骆驼。

咱们看图片上,骆驼长得很高,脖子很长,背上有驼峰,能储存食物,能坚持三四十天都不吃东西,它的脚掌很厚,踩进沙子里能很快拔出……骆驼的这些特点使它能够在沙漠里生活,它能帮助人们带路、报警、托东西,因此骆驼就成了沙漠里的交通工具。

有一个商人,就常用骆驼来帮他运送货物,可是有一天,他不小心把骆驼给弄丢了,怎么办呢?”我故意顿了一下,期待地看着大家,不知是谁轻轻地说:“找骆驼。

”我紧接着说:“对,赶紧找呗。

这节课。

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课文《找骆驼》。

请同学们跟着我一起书写课题。

”教师板书课题,学生书空。

写完后,学生齐读一遍。

教师强调:“骆驼”的“驼”本来是第四声,但是在这里应该是轻声,然后示范,让学生再读一遍。

二、初读感知检查预习我指名两竖列的同学论读课文,每人一个自然段。

有两个学生出现掉字的现象,一个学生把“藏”读成翘舌音,教师及时予以纠正。

还有一个学生把“应该顺着骆驼的脚印去找”读成“你应该顺着骆驼的脚印去找。

”多了一个字。

其他没有读错的现象。

接着我出示这一课的生字词“骆驼、跛脚、驮蜜、忿忿、啃过、究竟”指名另外两横排的同学开火车读。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实录16找骆驼人教版新课标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实录16找骆驼人教版新课标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实录-16找骆驼2014人教版新课标《找骆驼》课堂实录及评价文本简析:《找骆驼》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的一篇讲读课文,改编自阿拉伯故事,主要情节是:一位商人走失了一只骆驼,在路旁向一位老人打听,老人在没有见过骆驼的情况下,仅凭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准确判断,使商人找回了骆驼。

课文在叙述中巧设悬念,引人入胜。

起因、经过、结果都十分清楚,以对话形成一个完整的故事。

课文一开始讲老人向商人描述骆驼的特点,而并不讲他是如何知道这些特点的,并在商人与老人之间了一个小小的误会,激发读者的阅读欲望。

老人的观察、分析、判断,对人很有启发,令人拍案叫绝。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是了解商人的骆驼有哪些特点,老人是通过什么方法发现这些特点的。

难点是理解老人看到的现象和他所作的判断之间的关系。

学习目标: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老人和商人的不同语气和他们各自的心情理解老人看到的现象与他所作的判断之间的关系培养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习惯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朗读教学法、讨论教学法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过程实录:师:上课。

生:起立。

师: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师:在开始新课之前,先请一位同学带着大家背两首古诗。

(全班同学齐声朗诵古诗,老师在期间调整学生的坐姿和情绪,为正式上课做准备)师:小朋友们的古诗背得这么好,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高兴。

下面请举起你们的手来,和老师一起来写一个词语(板书:骆驼,要求学生书空)。

师:你们听说过骆驼的另一个称呼吗?生:(齐)听过,叫做“沙漠之舟”。

师:哪位小朋友知道骆驼为什么叫做“沙漠之舟”呢?生:因为骆驼能在沙漠里行走,不怕风沙。

生:骆驼很耐渴,很长时间不吃东西也不会饿。

师:大家已经知道了骆驼的一些特点。

那我们来看看一个和骆驼有关的影片,小朋友们可要看仔细了(播放多媒体)。

师:看了影片,大家再来说说骆驼的特点。

生:骆驼是有感情的。

生:骆驼勇往直前,很勇敢。

生:骆驼是沙漠里主要的交通工具。

《找骆驼》课堂实录及评价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PPT模板下载

《找骆驼》课堂实录及评价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PPT模板下载
《找骆驼》课堂实 录及评价
最新版PPT模板,下载可以直接修改
预计演示时长
本次演示内容概要
《找骆驼》课堂实录及评价
演示内容长度
20分钟
总目录数
一级目录数
其他目录数
1102字符
总页数
24个
5个
19个
x页
目录 CONTENTS
01 一、导入新课
03 三、检查自学情况
05
五、指导朗读,体会 感情
02 二、自读自悟
04
四、再读课文,品评 人物品质
01
一、导入新课
1、请替换自己的演 示内容
2、请替换自己的演 示内容

3、请替换自己的演 示内容
4、请替换自己的演 示内容
01
二、自读自悟
(1)自由读课文, 读懂每段话的意思。
(2)利用字典,联 系上下文理解新词意
思。
(3)本文讲的是一 件什么事?老人根据 什么...
(4)提出学不懂的 地方。
01
三、检查自学情况
2、你理解了哪个 新词?
1、指读课文,纠 正字音。
3、讨论提纲3题。
01
四、再读课文,品评 人物品质
1、请替换自己的演 示内容
2、请替换自己的演 示内容
3、请替换自己的演 示内容
4、请替换自己的演 示内容
01
五、指导朗读,体会 感情
1、熟读课文。
2、把这个故事讲给 家里人听。
3、老师随机范读。
4、指名分角色朗读 课文。
THANK YOU

16《找骆驼》教案设计、实录.doc

16《找骆驼》教案设计、实录.doc

16找骆驼教学目标1.通过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留心生活,仔细观察,认真思考。

2 •朗读课文,培养学生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能力。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对任何事物只有仔细观察、认真思考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教学难点:老乂是如何知道商人走失的骆驼有这些特点的。

教学过程师:同学们老师这有个谜语谁能猜出答案啊?(课件出示谜语找生读谜语)师:同学们真聪明,是骆驼,那有谁能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骆驼呢?师:老师也为大家准备了一些关于骆驼的资料,有谁能为大家读一读啊?(课件出示骆驼资料找生读)师:有位粗心的商人丢失了他的“沙漠之舟”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帮助商人“找骆驼” O(板书“找骆驼”),指导读准轻声tuo。

一、整体感知(一)初读课文1.请同学们捧起你们的课本认认真真地读课文,想一想课文有哪些角色,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另外在读的时候,画出不认识的生词。

2.读完了,老师想出些词语考考大家好不好?(课件出示词语)3.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说的还可以,谁还能说的更简单点?你总结的非常棒。

老师也帮大家总结了一下(齐读):课文主要讲了一位商人(走失)一只骆驼,向老人(打听),在老人的(指点)下,(找到)骆驼的事。

“走失”是什么意思?能不能换成“丢失” ?为什么?区别“走失”和“丢失”的意思。

(二)明确学习要点1.为了同学们能更好地学习这篇课文,课文为我们准备了阅读提示,谁愿意读读阅读提示?同学们,阅读提示让我们思考什么问题?(1)商人丢失的骆驼有什么特点?(2)老人是怎么知道骆驼的这些特点的?2.那么这节课我们就围绕着这两个问题来学习这篇课文。

研读课文,探究讨论(一)研读“骆驼的特点”1.首先让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

请同学们先读读课文1-7自然段,边读边想:走失的骆驼有哪些特点?用直线画出。

(划好的同学可以同桌交流交流。

)2.学生汇报骆驼特点。

师:你从哪里知道的?我们先来读一读他们的对话,然后再说说骆驼的特点?(教师板书:左脚跛;左驮蜜右驮米;缺一颗牙)思考:“跛”什么意思?谁能为大家表演一下跛脚走路?3、老人准确的说出了骆驼的这些特点却说没见过骆驼,大家觉得商人听了会信吗?那商人会说些什么?过渡:大家很好的解决了第一个问题,下面就让我们来一起探究一下第二个问题吧!(二)探究“如何知道骆驼的特点”1・课文的哪个自然段介绍了老人是如何判定骆驼有这些特点的?2.那么谁能说出这段话应该怎样读呢?(不紧不慢地读)3•“不紧不慢”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很镇定,不慌不忙,很沉稳)4•现在就请大家自由读读出老人的不紧不慢。

三年级语文16.找骆驼(课堂实录)

三年级语文16.找骆驼(课堂实录)

2020-2021学年《找骆驼》课堂实录一、引入:(开门见山)师:生活中好多问题的解决,都依赖于我们用心的观察与思考,今天的这个故事讲的就是这样一件事。

《找骆驼》我们首先来看一看被人们称作沙漠之舟的骆驼.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师:从前有一个商人,走失了一峰骆驼(播放课文朗读)生:欣赏课文朗读师:课文中有好多的人物对话描写,你知道他们都是谁吗?生:商人和老人师:对,在对话中虽然有些没有提示语,但我们也很清楚他们是谁,也能体会到人物的思想感情。

师:你更喜欢文中的哪个人物?生:老人。

师:你为什么喜欢他?生:我喜欢老人是因为他聪明。

生:我喜欢老人是因为他爱帮助人。

生:我喜欢老人是因为他善于观察。

……师:把你喜欢的人物读一读,注意读出语气。

生:自由朗读三、指导分角色朗读师:当商人走失了一峰骆驼时,会是一个怎样的心情?生:着急。

师:当他遇到一位老人时是怎么做的?生:赶上去。

师:会用什么样的语气问?生:着急。

师:那谁“赶上去”读一读?生:(读老人的话)老人家,您看见一峰骆驼吗?师:现在的商人,除了着急之外还有什么样的语气?生:有礼貌。

师:你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生:商人在说话时用了“老人家”。

师:你的观察真仔细。

那你就带着这样的语气读一读吧!生:(读老人的话)老人家,您看见一峰骆驼吗?师:谁还来读一读?生:(读老人的话)师:老人会用什么样的语气答?生:不着急、稳重。

师:那谁来读一读、生:(读老人的话)你说的那峰骆驼是不是左脚有点跛?师:有点“跛”的左脚是什么样的?生:就是左脚是瘸的。

师:谁来演一演?。

于永正找骆驼课堂实录

于永正找骆驼课堂实录

师:有点“跛”的左脚是什么样的? 生:就是左脚是瘸的。 师:谁来演一演? 生:〔演“左脚有点跛”〕 师:谁表演得最像? 生:××× 师:那好,老师就把这朵小花嘉奖给他。 师:老人的稳重谁还能再读一读? 生:〔读老人的话〕 师:如今稳重多了。 师:商人听了老人这样一说,会是怎样的心情? 生:会感觉很高兴。 师:他为什么会高兴呢? 生:因为他觉得老人应当看到过自己走失的骆驼。
师:连忙问:…… 生:〔再读商人的话〕 师:可老人什么样的语气回答? 生:不焦急。 师:读一读老人不焦急的语气。 生〔读老人的话〕那可不知道。 师:商人这时会…… 生:愤愤不平。 师:“愤愤不平”是什么样子的? 生:生气的样子。 师:但老人还是不紧不慢地说:…… 生:〔老人的话〕 师:老人是个什么样的人? 生:聪慧的人。

第2页共4页
本文格式为 Word 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师:商人会怎样说这样短短的两个字?“是的” 生:读商人的话〔是的〕。 师:老人又问:…… 生:读老人的话〔是不是左边驮着蜜,右边驮着米?〕 师:商人这时会…… 生:更高兴。 师:谁带着这样的语气读一读? 生:〔读商人的话〕“不错”。 师:老人又问:…… 生:〔读老人的话〕是不是缺了一颗牙齿? 师:你来回答。 生:〔读商人的话〕“对极了” 师:商人这时…… 生:高兴到了极点。
本文格式为 Word 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师:那谁“赶上去”读一读? 生:〔读老人的话〕老人家,您观察一峰骆驼吗? 师:如今的商人,除了焦急之外还有什么样的语气? 生:有礼貌。 师:你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生:商人在说话时用了“老人家”。 师:你的`观看真认真。那你就带着这样的语气读一读吧! 生:〔读老人的话〕老人家,您观察一峰骆驼吗? 师:谁还来读一读? 生:〔读老人的话〕 师:老人会用什么样的语气答? 生:不焦急、稳重。 师:那谁来读一读、 生:〔读老人的话〕你说的那峰骆驼是不是左脚有点跛?

【教学实录】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找骆驼》

【教学实录】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找骆驼》

16、找骆驼一、引入:师:谈话引人: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老师这里有一则谜语,你们来猜一猜,是什么?“脊背突起像山峰,沙漠之舟能载重。

风沙干旱都不怕,戈壁滩上逞英雄。

”师:对是“骆驼”。

师:骆驼又叫什么?生:沙漠之舟师:哪位小朋友知道骆驼为什么叫做“沙漠之舟”呢?(因为骆驼能在沙漠里行走,不怕风沙。

骆驼很耐渴,很长时间不吃东西也不会饿。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师:从前有一个商人,走失了一峰骆驼(播放课文朗读)(欣赏课文朗读)师:课文中有好多的人物对话描写,你知道他们都是谁吗?(商人和老人)师:对,在对话中虽然有些没有提示语,但我们也很清楚他们是谁,也能体会到人物的思想感情。

师:你更喜欢文中的哪个人物?(老人。

)师:你为什么喜欢他?(我喜欢老人是因为他聪明。

因为他爱帮助人。

因为他善于观察。

……)师:把你喜欢的人物读一读,注意读出语气。

(自由朗读)三、指导分角色朗读师:当商人走失了一峰骆驼时,会是一个怎样的心情?(着急。

)师:当他遇到一位老人时是怎么做的?(赶上去。

)师:会用什么样的语气问?(着急。

)师:那谁“赶上去”读一读?(读老人的话)老人家,您看见一峰骆驼吗?)师:现在的商人,除了着急之外还有什么样的语气?(有礼貌。

)师:你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商人在说话时用了“老人家”。

)师:你的观察真仔细。

那你就带着这样的语气读一读吧!(读商人的话)老人家,您看见一峰骆驼吗?)师:老人会用什么样的语气答?(不着急、稳重。

)师:那谁来读一读、(读老人的话)你说的那峰骆驼是不是左脚有点跛?)师:有点“跛”的左脚是什么样的?(就是左脚是瘸的。

)师:老人的稳重谁还能再读一读?(读老人的话)师:现在稳重多了。

师:商人听了老人这样一说,会是怎样的心情?(会感觉很高兴。

)师:他为什么会高兴呢?(因为他觉得老人应该看到过自己走失的骆驼。

)师:商人会怎样说这样短短的两个字?“是的”(读商人的话(是的)。

师:老人又问:……(读老人的话(是不是左边驮着蜜,右边驮着米?)师:商人这时会……(更高兴。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实录16找骆驼_人教版新课标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实录16找骆驼_人教版新课标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实录16找骆驼_人教版新课标《找骆驼》课堂实录及评价文本简析:《找骆驼》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的一篇讲读课文,改编自阿拉伯故事,主要情节是:一位商人走失了一只骆驼,在路旁向一位老人打听,老人在没有见过骆驼的情况下,仅凭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准确判断,使商人找回了骆驼。

课文在叙述中巧设悬念,引人入胜。

起因、经过、结果都十分清楚,以对话形成一个完整的故事。

课文一开始讲老人向商人描述骆驼的特点,而并不讲他是如何知道这些特点的,并在商人与老人之间了一个小小的误会,激发读者的阅读欲望。

老人的观察、分析、判断,对人很有启发,令人拍案叫绝。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是了解商人的骆驼有哪些特点,老人是通过什么方法发现这些特点的。

难点是理解老人看到的现象和他所作的判断之间的关系。

学习目标: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老人和商人的不同语气和他们各自的心情理解老人看到的现象与他所作的判断之间的关系培养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习惯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朗读教学法、讨论教学法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过程实录:师:上课。

生:起立。

师: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师:在开始新课之前,先请一位同学带着大家背两首古诗。

(全班同学齐声朗诵古诗,老师在期间调整学生的坐姿和情绪,为正式上课做准备)师:小朋友们的古诗背得这么好,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高兴。

下面请举起你们的手来,和老师一起来写一个词语(板书:骆驼,要求学生书空)。

师:你们听说过骆驼的另一个称呼吗?生:(齐)听过,叫做“沙漠之舟”。

师:哪位小朋友知道骆驼为什么叫做“沙漠之舟”呢?生:因为骆驼能在沙漠里行走,不怕风沙。

生:骆驼很耐渴,很长时间不吃东西也不会饿。

师:大家已经知道了骆驼的一些特点。

那我们来看看一个和骆驼有关的影片,小朋友们可要看仔细了(播放多媒体)。

师:看了影片,大家再来说说骆驼的特点。

生:骆驼是有感情的。

生:骆驼勇往直前,很勇敢。

生:骆驼是沙漠里主要的交通工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海盐县向阳小学陈群利学校安排我开一节‚实践新理念‛的公开课,本次‚实践新理念‛公开课活动,以‚活动化的课堂‛为研究主题,引导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自主探究,学生参与活动有足够的时间、空间和人数。

我选择了《找骆驼》这篇课文,这可是我执教多次的老课文了。

故事改编自阿拉伯民间故事。

讲的是商人走失了一只骆驼,老人在没有见过骆驼的情况下,凭着对观察到的现象的准确分析和判断,使商人终于找到了骆驼。

老人的观察、分析、判断,对人很有启发,令人拍案叫绝。

课文以‚找骆驼‛为线索进行叙述,起因、经过、结果十分清楚。

在叙述中巧设悬念,引人人胜。

我爱读这篇文章,我的学生也都爱学这个有趣的故事。

先是试教,我充满信心。

因为学生会怎么回答,回答些什么,以及我对学生回答的反馈,早已在我的头脑中。

本课的重点是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体会到在学习和生活中要仔细观察,善于思考。

课文先写老人的判断,再写观察的发现,教学时,我引导学生将老人的判断和观察到的现象一一对应,并通过句式训练,从中弄清现象与判断、原因与结果之间的关系。

这个教学重点的突破方法我早已背得滚瓜烂熟,一是读一读,议一议:老人是根据什么知道骆驼的有关情况的?二是填好这几个填空:因为老人看见________,所以知道_______;因果顺序调换:老人知道__________,是因为他看见________。

我让学生自由练,指名练,小组分练,全班齐念。

(句子的填法都齐念,是不是在一台机器里制造统一规格的产品?)总之,经过反反复复地训练,学生对这个句式说得熟熟的,真的是倒背如流了。

我又想: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演演老人和商人,一来激发兴趣动动手、动动口,实现研究的要求。

二来课后有个要求:背背老人不紧不慢说的话,顺便练练,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特别是叫学生表演老人与商人的对话时,学生的记忆力强的特点尽情显示:熟练地‚背演‛了这个故事。

课就在我的预料、设想之中进行着。

但这个环节使我想到的是:我们做教师的总是有一些很日常的、很细节的教学方式,这些教学方式普遍流行于我们的课堂,但做老师的好像较少考虑其中有些教学方式是否应该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自我意识的增强、自我教育能力的提高而有所改变。

尤其当某种教学方式是具有较强的控制性、强制性时,做教师的是否应该逐步减少这种控制性较强的‚保姆‛式的教学方式,而使学生逐步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呢?由于我已经意识到这是一个问题,因此在后续的教学中我开始减少对学生的控制,增加了一些开放性较强的问题。

我问学生:为什么老人能指点商人找回骆驼?学生简直回答简直如出一辙:因为老人爱观察、爱思考。

看来,学生掌握得还不错,人人会回答。

我趁势又问:‚那么,读了这段话,你受到了什么启发?‛这次,比我预想的还要好,学生纷纷举手,说了自己的感受:我要学习老人的爱观察的好习惯;我以后一定要学会观察;我要观察观察再观察;我上课要多思考。

怎么回事?虽然语言各不相同,但总有一种千篇一律的感觉,像在喊口号?学生的回答是对的。

不是我不相信,难道他们真的以后会这样做?说的能做到吗?再加上最后我自己的小结:老人没见过那只骆驼的模样,却凭着他敏锐的观察力和准确无误的判断,凭着骆驼留下的几处迹象,就分析出骆驼的详细情况,达到了‚窥一斑而知全豹‛的境界,真可谓是观察与思考的典范。

这个环节很值得回味:这段我反反复复念过几遍,顺口、熟练的话,此时此刻,从我嘴里说出来怎么就这么生硬?成了一句句套话、空话!就是为了小结嘛!就是为了整个教学环节的完整嘛!至于学生真的会不会去这样做,会不会真的会养成如此好的习惯,我此时已不敢肯定。

上完这一节课后,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这节课的教学重点究竟应该放在什么地方?在设计这节课的教学时,我将教学目标定位在‚懂得遇事仔细观察,抓住事物间的因果关系进行分析判断,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和‚培养学生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能力‛,但实际上我是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引导学生‚了解老人为什么对骆驼的情况了解得这么‘详细’。

‛上,主要是引导学生会用因果句式说说‚老人怎么知道商人走失的骆驼的特征的‛等等课文的知识点上。

按照以往的经验,这些知识点是作业及以后的考试中经常会遇到的问题。

从考试的角度来看,注重知识、方法的传授和指导显然对学生应考是有利的。

对于一个老师来说,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应考‛技巧和方法上,也许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我的困惑是,像《找骆驼》这么一篇经典的民间故事,它奉献给读者的难道仅仅只是掌握这几个句式吗?仅仅知道、会说这个道理吗?像这么一节语文课,究竟应该注重情感体验,还是方法训练呢?如果到此为止,学生仍然是文本的旁观者,生本的交流只是‚蜻蜓点水‛,回想我的执教过程,我汗颜!这现象与判断、原因与结果之间的空白处该如何画上美丽的画呢?如何让学生真正走进文本?如何让学生与文本对起话来?如何体会习得老人留心生活、认真观察、勤于思考的品质与习惯?如果真要引导学生‚体验情感‛?要开阔学生自主发展的天地,那么,这节课的很多环节都需要改变。

教学,归根结底是为了学生的学。

学生是主角,教师是指导者,没有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教师的一切活动毫无意义。

在学生主动学习、不断训练的过程中,要想方设法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要创设和谐友善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乐于学习。

我想,追踪故事的原委,进入故事的情境,这样,也许能真正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

于是,我重新定方案:我创设了一定的情境,让学生转换角色,换位思考:我们现在一起来做做老人,设想一下当时的情景。

课堂上会出现怎样的景象呢?让我们看看实录:师:(边说边表演老人的样子)我在路上走啊走,我东看看,西看看,忽然,看到地上的一串脚印。

我会怎么想的呢?生:老人想:(师提示:你是老人。

)我想:我很熟悉骆驼的,我怎么会不认识骆驼的脚印。

师:哦,这肯定是骆驼的脚印。

我再仔细看了看,脚印右边深,左边浅,我又怎么想?生:脚印真奇怪,右边深,左边浅,一定是它的左脚有点跛。

师:有没有不同想法的?看见脚印右边深,左边浅,就知道一定是它的左脚有点跛吗?生:咦,这只骆驼真奇怪,哎,我真没见过这样的骆驼。

生:这种骆驼真奇怪,左边与右边的脚印怎么会不一样?难道是两只骆驼在一起走,那是不可能的,骆驼有四只脚呀!那肯定是同一只骆驼。

骆驼假如左脚不跛,踩下去不会那么轻,所以我猜测骆驼的左脚有点跛。

师:某某真聪明,特别想到了是不是同一只骆驼。

生:我们平时踩的脚印一定是一样深的,这只骆驼脚印右边深,左边浅,肯定左脚跛。

生:真奇怪呀,难道是沙把左边的脚印盖住了?不对呀,怎么只把左边的脚印盖住。

师:只把左边的脚印盖住,好像不太可能。

生:我经常到沙漠里,我见过的脚印都是一模一样的,一样深浅,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脚印,既然脚印是这样的,现在只有两个可能,一个是:这只骆驼我从来没有见到过,另一种可能是它的左脚有点跛。

师:左脚的脚印浅,用的力气——生:小。

师:那可能骆驼的——生:左脚有点跛。

师:把老人的心思都猜出来了,真不错。

学生置身于故事情节中快乐地学习了。

当我留给学生说话的空间时,学生兴趣盎然,思维的闸门打开了,说话的积极性高涨了,纷纷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并且出现了一次又一次的高潮。

由此,我深深体会到了:同一文本,学生解读的方式与结果也不同,语文学习是一个充满个性的学习过程。

语文课堂教学是提升学生知识水平的主渠道,更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最有效阵地。

课堂上,学生是风景,老师是背景,教师是学生的学习伙伴和指导者,教师的责任是给予学生相应的引导、启发、辅垫和激励,最大限度地调动每个学生投入学习活动,并在学习中充分表现表达,而不是教师的自我表演。

我因势利导、随机应变,不唯书,不唯师,为学生创造各种条件,创设一个民主开放的课堂环境,引导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让学生的思维进入崭新的领域,在沟通中感悟、培养学生的灵性。

学生的交流中有反驳,有递进,不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一些见解也出乎意料,真正走进了人物的内心世界。

表演一直是小学生的最爱,让他们展示自己的演技是他们的兴趣所在。

但此时不但要说出商人和老人的对话,还要体会他们当时的心情,更要通过自己的理解感悟,配上一定的动作、表情、神态,这一切,对学生提出了一次挑战,但他们却兴奋异常,通过‚找好朋友扮演老人和商人‛的方式激活了课堂,调动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学生在读一读、演一演的过程中积极主动地学习,体会了人物的心情、领悟了道理。

我设计了课文中所没有的情景:商人找到了骆驼会怎么对老人说呢?由被动转为主动,比较好地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孩子们绘声绘色的表演,是他们内心对文本领悟的外显。

在学生的兴奋点还没有降温时,我又讲述了一位阿拉伯人寻找同伴和他的骆驼的故事,请学生进行推测。

课外的拓展再一次燃起了学生的兴趣,学生纷纷重温了刚学过的推理,各抒已见。

再看一段实录:生:我确实没有看见过他。

我是从他的脚印里看出来的。

你看,这个人的脚印:左脚印要比右脚印深,这不是说明,走过这里的人是个跛子吗?师:不错,课文中学的你已经会运用了,用到人身上了。

生:我又比一比他和我的脚印,我发现,他的脚印比我的深,这不是表明他比我胖吗?师:真会动脑筋,不但比比左右脚印,还跟自己的脚印比比,从比较中学知识。

生:我还看见有人摔过跤呢,所以知道他是个胖子。

师:此话怎讲?生:你瞧,他在沙地上摔的印子大大的、深深的,没有那么重的重量,怎么会摔成这样?课堂成为学生充分表现的舞台,人人参与,成了一个个小小推理家。

这样既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又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培养学生对语言的积累和运用能力,又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甚至演讲能力。

通过提高思维的变通性,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两次执教,让我感受颇深:在语文教学中,将‚活动‛与‚语文‛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学生探究为主,让孩子各抒已见,把个性化的学习融合在一起,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以活动促发展,才能发挥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和独立性,自觉地学语文,用语文。

我深深佩服学生那富有个性的思维方式,是这些独特的思维让课堂焕发了活力,还学生以真正的自我,还语文以自然的面目,张扬了学生的个性。

21世纪的教育是关爱学生的生命发展、弘扬学生灵性的教育。

我们要让语文课堂变成‚凭鱼跃‛的无边的海,‚任鸟飞‛的开阔的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