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晋宁二中高三语文复习课件文学作品阅读2
高考语文复习第2章现代文阅读专题1论述类文本阅读市赛课公开课一等奖省名师优质课获奖PPT课件
甲骨文发觉还大大加速了对传统中国文字学改造。汉代以后中国文字学家 崇尚许慎《说文解字》,传统文字学主要是《说文》学;但因为北宋以来金石 学发展,尤其是对金文研究,已不停地用商周古文字对《说文》文字学进行补 充。到了清代,对金石学研究深入深入,使《说文》权威性受到了极大冲击。 甲骨文发觉提供了汉字早期形式,其组成离小篆甚远,多有象形、会意文字, 令当初学者眼界大开。《说文》以小篆为本解释字源理论难以维持,自此中国 文字学就进入了一个新时期。
7/141
甲骨文发觉也使《史记》之类历史文件中相关中国古史记载可信性增强。 因为这一发觉促使史学家们想到,既然《殷本纪》中商王世系基本可信,司马 迁《史记》也确如刘向、扬雄所言是一部“实录”,那么司马迁在《史记·夏本 纪》中所统计夏王朝与夏王世系恐怕也不是向壁虚构,尤其是在20世纪20年代 疑古思时尚行时期,甲骨文资料证实了《殷本纪》与《世本》可靠程度,也使 历史学家开始摆脱迷惑,对古典文件可靠性恢复了信心。
18/141
虚构加强使小说和传统故事之间区分清楚起来。小说中故事能够来自想 象,不一定是作者亲历亲闻。小说家常闭门构思,作品大多诞生于他们离群索 居时候,小说家能够闲坐在布宜诺斯艾利斯图书馆中,或者在巴黎一间终年不 见阳光阁楼里,杜撰他们想象中历险故事,不过,一名水手可能要历经千辛万 苦才能把在东印度群岛听到事带回伦敦;一个匠人漂泊一生,积攒下无数见 闻、掌故或趣事,当他晚年坐在火炉旁给孩子们讲述这一切时候,他本人就是 故事一部分,传统故事是否值得转述,往往只取决于故事本事趣味性和可流传 性,与传统故事方式不一样,小说家普通并不单纯转述故事,他是在从事故事 制作和生产,有深思熟虑讲述目标。
近年课标卷高考所选叙述类文本,多是史论与文论等含有一定考订性文 章,文中不但有着作者独到看法,而且文化内涵丰富,信息量大,语言规范, 有着鲜明个性特色。
高三语文复习之论述类文本阅读2
(2019•全国卷Ⅲ,T1-C)
审选项,抓关键 传统表演艺术进行“ 二度创作 ”时,应当 避免西式改编,以
[解题步骤] 审选项,抓关键——找原文,定题源——比文题,想规律 快速读文,把握文本内容后,迅速阅读各个选项,抓住选项中的关键词
语再回归原文,迅速确定选项的位置,再把选项与原文细心比对,在比对 的过程中再思考各个选项的命题陷阱。
命题陷阱一 偷换概念 [类型解读]
命题者在整合概括中,故意弄错对象,迷惑考生,使考生误入“歧 途”。命题者暗中将两个概念的内涵如属性、作用、发展趋势等进行了调 换、改变,乍看与原文的说法一样,但仔细推敲就会发现实际上并不是一 回事。 [解题指导]
命题陷阱二 混淆是非 [类型解读]
命题者整合概括时,有意将原文材料中肯定的内容在加工转述 过程中予以否定,或者将否定的事情加以肯定。 [解题指导]
注意区别原文中作者对每一种事物的观点态度,特别注意含有 作者观点态度的语句及否定性词语。比对选项中和原文中出现的含 有肯定和否定的关键词,如“没有、没、无、无非、拒绝、妨碍” 等,以防混淆是非。
《金榜学案》·第三部分
专题一 论述类文本阅读
第二讲 内容理解题 1.六种干扰手段 2.七种命题陷阱
第二讲 内容理解题 论述类文本第一题要求往往有“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命 题者为了考查考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能力,会对文本中的一些重要词 语、概念、句子、局部内容等做正确或错误的解读。这种解读其实就 是对文本内容进行的加工转换,加工转换形式有三种:信息整合概括、 信息增删改、关系错位,也正是在“换”的过程中,命题者有意地用 了一些方法,改变了原意,也就是命题者改造原文,在部分定语或状 语、复句的部分分句、结论和依据等方面做文章,从而改变原文意思 来设置“干扰项”。
高考语文大二轮复习与增分策略第二章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二精准分析散文结构课件名师优质公开课获奖ppt
C.文章开头从夜静时分想到瓷器写起,然后展开梦里梦外听瓷与读瓷的
经历,随之触发人生的思考,构思巧妙,感情真挚。
D.文章总体上运用了象征手法,字面上写品瓷,实际上是借品瓷写人生,
强调人们要像品读瓷器一样品读人生独特的滋味。
解析 “就像大都市总是陷落在繁华里一样”不是比喻。
123
解析 答案
2.请结合全文简析文章结尾画线句子在文中的作用。 答案 结构上:①点题(照应题目),②总结全文。 内容上:①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思想”比作“芽叶”“枝丫”,形 象生动地说明了品瓷能让人更深层地体会人生的境界,让人们的思想更 加自由。②表达了文章的主旨,品瓷就是品人生。
123
答案
3.从全文看,作者静夜品瓷“品”出了哪些韵味? 答案 ①品出了生活的美和好, ②品出了沾染着贯穿古今的浓重的人文气息, ③品出了有着厚重悠远、美丽多情的不可抵御的诱惑力, ④品出了空明无尘的人间趣味。
123
答案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一)
耳醒之地 八溪乡只有四千多人,却一把撒向了极目难尽的广阔山地,于是很 多地方见山不见人,任雀噪和蝉鸣填满空空山谷。 近些年,青壮年又大多外出打工,去了广东、浙江、福建等以前很 少听说的地方,过年也不一定回家,留下的人便日渐稀少。山里更显得 寂静和冷清了。很多屋场只剩下几个闲坐的老人,还有在学校里周末才 回家的孩子。更有些屋场家人也不躲避。
都是因为瓷器。瓷器这东西,每一道工序都是一个故事,每一片 温润都是一种情怀,每一缕光泽都闪烁着离奇的色彩,它总是古色古 香、不着痕迹地将生活的美和好嵌入一个人的生命。
我有两次抵达景德镇的经历,一次是在梦里,一次是在梦外,这两次都披着 夜色,悄悄的,静静的,没有喧闹和喧哗,我却分明听见质地优雅的瓷器的声音天 籁般传来。这声音,沾染着浓重的人文气息,漫溢华宇,贯穿古今,美轮美奂,直 入心扉。
云南省晋宁二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
云南省晋宁二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姓名班级学号成绩本次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第Ⅱ卷(非选择题)和答题卡三部分,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本卷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一、基础题(共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枯槁./长篙.酒馔./撰.写哺.育/果脯.B、叱咤./惊诧.沏.茶/堆砌.忤.逆/铁杵.C、泥淖./桂棹.潜.水/掮.客付梓./莘莘..学子D、炽.热/旗帜.筵.席/梦魇.累.赘/果实累累..2、下列词语中错别字最多的一项是()A、国粹安详留芳百世察颜观色B、绵密睥睨一幅对联手屈一指C、嘻戏编缉鱼舟唱晚犄角之势D、寥廓神采讫今为止以身作则3、下列加点成语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奥运赛场上,运动员们精神矍铄....,最终赢得了三枚金牌和一枚银牌。
B、你我兄弟离散多年,今日他乡萍水相逢....,怎不令人感慨万千。
C、个别民警认为工作时间饮点酒是小事一桩,就不以为意....,结果因违犯公安部颁布的“五条禁令”而受到查处。
D、前几年,他们家还是我们这儿出了名的困难户;但他爸爸最近几年励精图治....,带领一家人很快就摘掉了贫困的帽子。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能否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在未来的发展中赢得更多的主动,在复杂多变的国际格局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这是我们党面临的国际局势变动的新考验。
B、出现这类错误的原因,是对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理解不透彻,运用不熟练所造成的。
C、在这一次抢险救灾中,战士们个个奋不顾身,冲锋在前。
大家虽然都很累,但防止了集体财产免遭损失,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
D、排球是一个集体项目,与其他运动是不一样的,教练员需要不断摸索,中国队现在的当务之急就是找到理想的配合。
5、下列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她看上去十七、八岁,一副瘦骨伶仃的样子。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二优质课件—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
现代文阅读 1-2论述类文本阅读(二) 课件—2021年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
类型
设误解读
1.以 偏概 全
命题者设计选项时故意增 删、改动文中表示范围限 制或是程度轻重的词语干 扰考生。主要指以部分代 整体(或相反)、以个别代 一般(或相反)、以特殊代 普遍等。从而使考生作出 错误的判断
现代文阅读 1-2论述类文本阅读(二) 课件—2021年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
现代文阅读 1-2论述类文本阅读(二) 课件—2021年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
2、常见命题陷阱
命题人在编拟选项时,一般不会照抄原文语句,而是要换一种方式, 概述、转述、重组、调序等是常用方法。在此过程中,命题者将原文意 思“悄悄”作了改变,给考生布下一个思维陷阱,从而考查考生思维的 严谨性。认识这一命题规律,还需掌握以下8种设误类型及其对策。
一、识别常见陷阱 论述类文本阅读题的每一个选项,命题人都在“你不说我还明白,你
越说我越糊涂”的表述中设置陷阱,所以,在答题时,极有可能会把“无 误项”判为“设误项”,把“设误项”判为“无误项”。下面对“常见设 误手法”的探究,仅仅是针对“设误项”进行的讲解。
1.常见命题设误手法 论述类文本阅读题题型相当稳定,全是选择题,要求考生根据材料, 选出符合(或不符合)原文意思(或题干要求)的选项。而这些选择题的选项 一般不会抄录原文语句,而是对原文语句或文中涉及的观点态度进行一番 改造,改造的方式有“删”“添”“调”“改”“漏”“凑”。经过这些 方式改造出来的选项,有的改变了原文的意思,有的没有改变原文的意思, 而改变了原文的意思的选项就是“不正确的一项”。
调换词序、语序,造成逻辑错误,改变句意;调换表述的对象、 时间,造成时态混乱等现象。
高三高考一轮复习论述类文本专题-论述类文本阅读2,3(27张)-优秀课件
第一步 读 — 速读文本
主干问题
1、文章论述的是什么问题? 2、作者基本立场、观点、情感和态度是怎样的? 3、本文为凸显立意主要运用了哪些手段和材料?
高三高考一轮复习论述类文本专题课 件:论 述类文 本阅读2 ,3(27 张)-精 品课件p pt(完 美版)
高三高考一轮复习论述类文本专题课 件:论 述类文 本阅读2 ,3(27 张)-精 品课件p pt(完 美版)
然等表判断的词语。
细枝末节
高三高考一轮复习论述类文本专题课 件:论 述类文 本阅读2 ,3(27 张)-精 品课件p pt(完 美版)
高三高考一轮复习论述类文本专题课 件:论 述类文 本阅读2 ,3(27 张)-精 品课件p pt(完 美版)
第一步
读 — 速读文本
故意增减内容
果 C.“前理解”是接受者在理解文本以前的心理文化 结构,由于接受者对文本的接受不是被动的,所以 这种结构会影响接受者对文本的理解。
【对应文段】“接受者作为主体,他对文本的接 受不是被动的。”为什么不是“被动的”呢?原 文接下去说:“海德格尔提出‘前理解’,即理 解前的心理文化结构,这种结构影响着理解。”
【对应文段】“理解就是误读,创造也是误读”。 “不要希望所有的接受者都持同样的理解,也不要 希望所有的理解都与艺术家的本旨一致”
凭空臆造
无中生有
总结“论述类文本”的四步解题法:
读→审→找→比
在设题时,往往运用“似是而非”的
手法,即在语言形式上靠近文本原句,而 在表达意义上与原句悖离。
高三高考一轮复习论述类文本专题课 件:论 述类文 本阅读2 ,3(27 张)-精 品课件p pt(完 美版)
偷换概念
“似”变“跟”,“而”变“一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抓住文章中的显性因素进行分析概括。 所谓“显性因素”一般表现在:文章的标题,开头或 结尾的重要语句,文中关键词语,点睛之笔,人物、景 物的描绘,全文的主要修辞方法和表现手法以及标点符 号的使用等。抓住这些因素,通过辨析词语、句子及段 落层次划分等方法,来把握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 4)联系作者的写作背景、动机、目的进行分析概括。 这些内容一般可通过分析题目、注释、题干以及字里 行间的暗示性语句获得。 (5)综合分析、比较鉴别,现代文阅读离不开综合比 较。 作者的观点和态度往往分散在多处,需要我们认真辨 别,筛选后才能掌握。
从内容方面分析: (1) 根据句意归类。 一个语段由许多句子组成,准确把握 句子间的意义关系,将各个句子分别归于 几个意义点中,根据句子联结的紧密程度, 从意义疏松处断开。 (2) 把握体现思路的重要语句。 如抓中心句或提挈句,这些句子在语 段中起着领起下文或收束上文或承上启下 的作用。依靠它们,我们便可弄清某层次 开头、结尾的界限。
3.探究 F (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 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2)探讨作品中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 神 (3)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 读
四、《大纲》知识要点解读 (一)分析综合
一、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 叶圣陶曾说:“思想是有一条路的,一句一 句,一段一段都是有路的,好文章的作者是决 不乱走。”结构就是这种思路的具体展现。阅 读时只有把握住文章的结构,理清文章的层次, 包括段与段之间的以及一段内部的层次,才有 可能真正理解文章,达到读懂文章的目淡化。 3.作品有较强的审美趣味,文笔优美,语言富于文 采且风格别致。
4.选文字数一般在1000字左右,体裁以文化散文为 主,哲理性较强,文化内涵丰富。
三、主要考点 (见《五三》P、291页)
1.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 3.把握文章思路,分析文章结构。 4.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5.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6.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7.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 8.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9.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云南省晋宁二中2012高三语文 复习课件:文学作品阅读2
现代文阅读指导
文学作品阅读(一)
一、关于文学作品阅读
是指小说、诗歌、戏剧、散文的阅读。 文学作品阅读在现代文阅读试题中占有重 要的地位。 通常设题考查理解文中语句,把握主 要内容,划清层次结构,评鉴内容形式这 四个方面。
二、近年高考文学作品阅读选材 特点
《2009年高考大纲》
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鉴赏中外文学作品。了解小说、散文、诗 歌、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 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注重审美体验。感受形象, 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 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含的民族 心理和人文精神。
1.分析综合 C (1)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 (2)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2.鉴赏评价 D (1)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 言表达艺术 (2)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 作品的艺术魅力 (3)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 出评价
1、分析作品结构方法 从形式方面分析: (1) 重视具有前后衔接、勾联、照应作用的语言; 重视有区分层次作用的标点符号。 (2) 掌握文章因文体不同而具有的不同的结构规 律: 记叙文常以时间推移,空间转换,情景变化, 思维逻辑顺序等来安排层次;议论文常采用提出问 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结构来论证事理;说明 文常采用总分总式或并列式结构来说明问题。 (3) 分析段内表达方式: 有的语段,语言表达方式较单一;有的兼用多 种,可根据不同的表达方式划分层次。
2、概括作品主题方法: “言为心声”,文章是作者思想感情的载体, 阅读分析文章,主要是为了从中获取有用的信息, 而最主要的是为了获取作者的观点态度,这是一 项综合性的高层次的阅读能力。作者在文中的观 点态度,是通过语言、材料及阐释过程来传达的, 因此就可以通过辨析关键词语、主旨句或通过提 取、整理潜在的信息,把握作者的看法、倾 向。
二、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1、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 散文的分类:写景抒情散文,写人叙事散文, 哲理性散文,学者散文(议论性散文),托物言 志散文等。 行文特点:形散神不散,由景到情到理,由 物到人到理(抓住散文形的特点及其共同特点。 透过事物的表象把握深刻意蕴。)
2、各类散文阅读方法 (1)写景抒情散文:关注景物特点—相关联想(起正衬 或反衬作用)的事物的共同点—感悟部分(这类文章一般 卒章显志)。 这类散文中,写主体对象同时,又写相关事物,作用 是正衬或反衬主体事物特征。环境描写为主体对象提供背 景,突出主体特征,渲染主体活动氛围。 (2)写人叙事散文:关注人、事背景—关注人物特点、 描写方法,关注事物因果—关注事理。 (3)哲理性散文:关注话题—联想的相似点—关注作者 抒情议论句—关注深层含义。 (4)学者散文(议论性散文):关注论题、论点、论证 的事例,关注结构。 (5)托物言志散文(象征):关注物的特点、特质—文 章的引申部分—关注作者所要寄托的情感和思想。
( 1)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内容主旨。 要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首先应从整体上 把握文章的内容主旨。通读全文之后,应知道作者在文中 要告诉读者什么,读者从中明白了什么或受到了什么启发。 这样就可推知作者的观点态度。 (2)在确定文章的体裁特点基础上,对具体内容作具体 分析。 文体不同,作者观点、态度的表现方法也不同。如议 论文的论点就是作者的观点,说明文侧重于说明事物或事 理,但其中也有作者的观点和态度。而文学作品的语句多 有含蓄性、多义性,情感化的特点,并且不避夸饰之辞, 因而作者的观点态度较含蓄,只有通过对事件、人物、意 境等的深入分析,才能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