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汀类药物对心房颤动的影响

合集下载

瑞舒伐他汀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房颤动的预防作用

瑞舒伐他汀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房颤动的预防作用

集 和 稳 定 斑 块 等 , 中抗 心 律 失 常更 是 其 中 的热 点 之 一 。本 其 研究 探讨 瑞 舒 伐 他 汀 对 慢性 心 衰 患 者 伴 房 颤 的 预 防作 用 。
1 资 料 与 方 法 选 择 20 0 6年 1 O月 ~2 0 0 8年 1月 在 我 院 住 院及 门 诊 的
统 计 学 意 义 。对 照 组 常 规 服 用 强 心 、 尿 、 酸 酯 类 、 利 硝 B受 体
合 成 减 少 , 且使 细胞 合 成 辅 酶 Q1 而 o发 生 障 碍 , 制 能 量 代 抑
谢 , 响 心肌 收缩 功 能 , 致 心 房 压 力 负 荷 改 变 , 测 这 可 能 影 导 推 是 瑞 舒 伐 他 汀 减 少 房 颤 发 生 的 原 因 之 一 。( ) 低 斑 块 中 的 2降 脂 质 , 于稳 定 斑 块 、 少 缺 血 事 件 再 发 , 善 心 肌 缺 血 , 趋 减 改 使 心 肌 细 胞 复 极 更 均 一 , 少 房 颤 的发 生 ( ) 能 通 过 调 节 减 3可 C反 应 蛋 白和 炎 性 因 子 , 自主 神 经 产 生 作 用 , 而 影 响 心 对 进
肌缺血性 损 伤 。最 近 的 研 究 显 示 , 没 有 心 血 管 疾 病 、 在 L L C正 常 , C反 应 蛋 白升 高 的 患 者 中 , 用 瑞 舒 伐 他 汀 D — 但 使
颤 分别 为 5例 (. ) 3例 (. ) 对 照 组 分 别 为 1 94 和 57 , O例
率 , 而 降低 了缺 血事 件 的发 生 。其 机 制 如 下 : 1 他 汀 类 药 从 () 物 能 抑 制 羟 甲基 戊 二 酸 单酰 C A 的活 性 , 仅 使 细 胞 内 T o 不 C

他汀类药物抗房颤作用研究进展

他汀类药物抗房颤作用研究进展
实 他 汀 类 药 物 可 以 明 减 少 A F的 发 生 、
复发和维 持 。Y o u n g—X u等 对 4 4 9例稳 定型冠心 病患者 进行 了平均随访 5年 的 研究… , 发 现规 律 服用 他 汀类 药 物 治疗 组中有 8 % 发 展成 A F , 间断 服用 组 中有 1 0 %发 展成 A F , 而 不服 用他 汀类药 物组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1 0 0 7 —6 1 4 x . 2 0 1 3
01 . 0 0 7
0 . 9 0 ) ; 复发 A F 5 7 %( O R 0 . 4 3 , 9 5 % C 1
0 . 2 4~ 0 . 7 9 ) ; 电复律后复发 A F 5 8 %( O R
最 常见 的并 发症是 脑栓 塞 , A F使 患 者发 生脑卒 中的危 险性 增加 1 . 6~ 3 . 5倍 , 而 且后果更 为严重 , 致 残率 、 致死 率均 大大
炎作用 ; 改变心 脏离 子通道 与载 体 ; 延缓 心肌组织 、 电重 构 ; 改善 自主神 经功 能 以 及其他作用等 实现抗 A F作用 。 抗炎作用 : 有 人对 1 2例阵 发性 孤立
增加 。他 汀类药 物 , 由于其可明显降低心
血管事件 的发生率 和死亡率 , 在冠心病 的

级、 二 级 预 防 中有 着 重 要 的作 用 。研 究
证明, 他汀类 药物 除了降脂 作用 外 , 还具
有 多效 性 , 其 中之 一 就 是 可 能 预 防 A F的
有孤立性 A F患者都 有组织学 异常 , 而对 照组 1 1例预激综合征患者的心房肌解剖 正常。这 一发 现 为说 明 A F存 在 炎 症提 供 了重要 的病 理依据 。心 房组 织 的炎症

他汀类药物对高血压伴房颤患者炎性标志物及血栓素的影响

他汀类药物对高血压伴房颤患者炎性标志物及血栓素的影响

状态, 减少血栓 的形成作用 , 对预防心脑血管事件有 疗效 。
【 关键词 】 阿托伐他 汀
高血压病
房颤 炎性标志物
血栓素
高血压病 伴心 房颤动 ( f 临床 常见 , A) 因其有极 高 的危 险事 书操作完成 。 . 件发生率 . 使病死率增加 5 % ~ 0 0 9 %… , 严重影 响患者 的生活质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 以均数 ±标 准差 ( ±s 表 示 , ) 采用 t
5 g以增强降压作用及控制心室率 , 0m 降血糖药物仅 予二 甲双胍
断CR 成及抑制 P 的生 其促炎效应, 减少T A 生 有利于减少 X 2 成,
1 1 临床 资料 .
连续 选 择 追踪 20 06年 3月 至 20 08年 3月 住 院 及
门诊高血压病伴 A 患者 12例 , f 6 男性 11 , 0 例 女性 6 例 , 龄( 8 1 年 5
±1 .) , 12 岁 均符合高血压病诊断 , 心电图证实 A 存在 。其 中, f 合 并冠心病 7 3例(9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 )合并 2型糖 尿病 3 2 , 0
注: 与治疗 前比较 , < .5 与对照组治疗后 比较 ,P < .5 P 0 0 ; 00 。
例 。另外 , 严重的全身 f疾病 , 生 包括胶原病 , 内分泌及代谢病 ( 糖尿 3 讨 论 高血压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 , 并 A 更具 极高 的心脑血管 合 f 病除外) 严重感染 、 , 肝硬化 、 肿瘤均排除在外。按治疗方法不同将
12 方法 . 对 照 组 : 者 予 降 压 、 制 血 糖 治 疗 。降压 药 物 使 用 患 控
s 而迅速代谢为无活 性的 T B 。内皮 细胞 受损时 , , X: 引起血小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起搏器术后阵发性房颤的预防作用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起搏器术后阵发性房颤的预防作用
- 1 术前 h s C R P / m g ·L
6 . 5 3± 1 . 7 0 6 . 5 5± 1 . 6 5 6 . 5 0± 1 . 7 2 6 . 3 9± 1 . 6 8
注:L V E F= 左室射血分数。
[ 1 2 ]K o l i a s A G , S e nJ , B e l l i A . P a t h o g e n e s i s o f c e r e b r a l v a s o s p a s mf o l l o w i n g a n e u r y s m a l s u b a r a c h n o i dh e m o r r h a g e :p u t a t i v e m e c h a n i s m s a n dn o v e l a p p r o a c h e s [ J ] . J N e u r o s c i R e s , 2 0 0 9 , 8 7 ( 1 ) : 1- 1 1 . [ 1 3 ]K a s s i E , A d a m o p o u l o sC , B a s d r aE K , e t a l . R o l eo f v i t a m i nDi n a t h e r o s c l e r o s i s [ J ] . C i r c u l a t i o n , 2 0 1 3 , 1 2 8 ( 2 3 ) : 2 5 1 7- 2 5 3 1 . [ 1 4 ]L i Y C , Q i a oG , U s k o k o v i cM, e t a l . V i t a m i nD :an e g a t i v ee n d o c r i n er e g u l a t o r o f t h er e n i n a n g i o t e n s i ns y s t e ma n db l o o dp r e s s u r e

厄贝沙坦和阿托伐他汀对高血压伴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影响研究

厄贝沙坦和阿托伐他汀对高血压伴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影响研究

差 异无 统 计 学 意 义 ; I组 和 Ⅲ组 CP R水 平 高 于 Ⅱ组 ( < . ) I 高 于 Ⅲ组 , 差 异 无 统 计 学 意 义 : P 00 , 组 5 但 I组 窦 性 心 律 维 持 率 低 于 Ⅱ组 和 Ⅲ组 ( < .5 ,I 低 于 Ⅲ组 , 差 异 无 统 计 学 意 义 。 结论 P O ) I组 0 但 阿托 汀他 汀及 厄 贝沙 坦 均 能减
n aoym a l b  ̄ t n w r a o l iie no t e go p, gop t ae i a oao e ad p rxs a ta i r ao ee r d m y dvdd it he ru s I ru (etd wt mid rn l r f i i i n r r h n e iie, gop t ae w h mi rn,fl pn a r s i n Ⅲ go p (et i ad fldpn) I ru ( et t a e aoe eoiie a d t att )a d o I r di d d n o v an ru r d t ae wt h a o ao e ad i eat ) f r erfl w u ,o sre te c a g flf ar m da ee n -ecie midrn n r sr n.A t 1ya ol — p b v h hn e o e tu im trad C rat b a e o e t i v poen (RP n d m itn ne rt o iu htm bfr d atrt am n.Reut f rt am n。lf a rti C )a anea c a fsns ryh eoe a f et e t s l A t r t e t e — e n er s e e t t u i tro oh I gop a d I ru a inf a t agrta h to Ⅲ gop (< .5,b t r m da e f bt ru n I i me gop w ssgic l l e hn ta f in y r ru P O0 ) u

普伐他汀和缬沙坦联合应用对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影响

普伐他汀和缬沙坦联合应用对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影响

普伐他汀和缬沙坦联合应用对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影响常以芳;董爱芝;刘跃森【期刊名称】《中国医师进修杂志》【年(卷),期】2009(032)013【摘要】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statins and angiotensin receptor blocker (ARB) on paroxysmal atrial fibrillation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Methods All of 145 patients with chronic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and paroxysmal atrial fibrillation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four groups, Ⅰ group (treated with amiodarone ), Ⅱgroup( treated with amiodarone and valsartan), Ⅲ group( treated with amiodarone and pravastatin)and Ⅳ group (treated withamiodarone,valsattan and pravastatin). After 2- year follow-up, observed the changes of left atrium diameter (LAD), C-reactive protein (CRP) and maintenance rate of sinus rhythm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Results After treatment, the data of LAD of the four groups were (44.1 ± 2.1 ), (41.7 ± 2.8), (44.4 ± 3.1 ), (40.1 ± 2.5) mm respectively. The LAD data of beth Ⅰ group and Ⅲ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Ⅱ group and Ⅳ group (P < 0.05), bu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either between Ⅰ group and Ⅲ group, or between Ⅱ group and Ⅳ group. The levels of CRP of the four groups were (4.56 ± 0.24), (4.47 ± 0.45 ), (2.87 ± 0.53 ), (2.54 ± 0.42) mg/Lrespectively, and the levels of CRP of Ⅰ group and Ⅱgroup were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ose of Ⅲ group and Ⅳ group(P<0.05 ), bu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either between Ⅰ group and Ⅱ group,or between group and Ⅳ group. Maintenance rate of sinus rhythm of the four groups was 57.9%,79.4%,77.1%,85.3% respectively,the maintenance rate of sinus rhythm of Ⅰ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Ⅱ,Ⅲ and Ⅳ group (P<0.05). Conclusions Va]asrtan and pravastatin may reduce recurrence of paroxysmal atrial fibri]lation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Valsartan may inhibit dilatation of left atrium, and pravastatin may decrease the level of CRP in blood.%目的探讨他汀类药物及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对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影响.方法 145例伴有阵发性心房颤动的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随机分为四组:胺碘酮组(Ⅰ组)、胺碘酮+缬沙坦组(Ⅱ组)、胺碘酮+普伐他汀组(Ⅲ组)、胺碘酮+缬沙坦+普伐他汀组(Ⅳ组),治疗随访2年,比较四组治疗前后左心房内径、C反应蛋白(CRP)水平变化及窦性心律维持率.结果治疗后,Ⅰ、Ⅱ、Ⅲ、Ⅳ组的左心房内径分别为(44.1±2.1)、(41.7±2.8)、(44.4±3.1)、(40.1±2.5)mm.Ⅰ组和Ⅲ组左心房内径均大于Ⅱ组和Ⅳ组(P<0.05),而Ⅰ组和Ⅲ组,Ⅱ组和Ⅳ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Ⅰ、Ⅱ、Ⅲ、Ⅳ组的CRP水平分别为(4.56 ±0.24)、(4.47±0.45)、(2.87±0.53)、(2.54±0.42)mg/L Ⅰ组和Ⅱ组CRP水平高于Ⅲ组和Ⅳ组(P<0.05),I组和Ⅱ组、Ⅲ组和Ⅳ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Ⅰ、Ⅱ、Ⅲ、Ⅳ组的窦性心律维持率分别为57.9%、79.4%、77.1%、85.3%,Ⅰ组窦性心律维持率低于Ⅱ、Ⅲ和Ⅳ组(P<0.05).结论缬沙坦和普伐他汀联合应用能减少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复发.缬沙坦能抑制左心房的扩大.而普伐他汀能有效降低血中CRP的水平.【总页数】4页(P24-27)【作者】常以芳;董爱芝;刘跃森【作者单位】252600,山东省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252600,山东省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252600,山东省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相关文献】1.缬沙坦和美托洛尔联合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阵发性心房颤动 [J], 张泽华;王焕兵;郭士启;王耀华;陈品侠;叶晓娟;范新俊;王芳2.普伐他汀和缬沙坦联合应用对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影响 [J], 常以芳;董爱芝;刘跃森3.缬沙坦与胺碘酮联合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合并阵发性房颤对其心功能的影响 [J], 谷丽娜4.除颤复脉方联合缬沙坦对非瓣膜性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经胺碘酮复律后窦性心律维持及左心房重构和心功能的影响 [J], 刘萍;杜玲玲5.参松养心胶囊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合并心功能不全的临床研究 [J], 陈昇;游超群;黄茂芝;程显禄;郑建平;黄琦磊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他汀类药物在治疗房颤中的作用分析

他汀类药物在治疗房颤中的作用分析

心房颤动( a t r i a l f i b r i l l a t i o n , Af ) 是 临 床 上 常 见 的心律 失常 , 大部 分房颤 是 由器质 性心脏 病 所致 , 且 随着年 龄的增 大 , 房 颤 的 发 生 率有 升 高 的 趋势 。房 颤 可以 引起一 系列 临床 症 状 和严 重 的 并 发症 , 心脏 瓣 膜替换 术后 发 生率更 是 高达 6 0 %, 房颤 的发 生 常
声 心动 图、 2 4 h动态 心 电图、 C反 应蛋 白。
1 . 3 统计 学方法
应用 S P S S I 3 . 3统 计 软 件 包 进 行 数 据 分 析 , 计 量 资料 以均 数 ±标准 差 ( ±s) 表示, 采 用 成组 设 计 的 t检验及 配对 t 检验 , 率 的 比较 采用 检验 , P <0 . 0 5 为 差异有 统计学 意义 。
( 内蒙古阿拉 善 盟 中一 医院 , 内蒙古 巴彦洁特 7 5 0 3 0 6 ) [ 关键 词 ]心 房颤 动 ; 阿托 伐 他汀
【 中图 分 类 号 ]R 5 4 1 . 7 5 [ 文 献 标 识 码 ]B [ 论 文 编 号 ]1 0 0 4 — 0 9 5 1 ( 2 0 1 3 ) 0 1 — 0 0 9 9 — 0 2
I n f 比性 :
1 . 2 弓 法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3 讨

实 验 和临床证 据都 表 明炎症在 房颤 的发 生和维 持 中起 重要 作用 。c反应 蛋 白是 临床 上 炎症 反应 的
个重 要标 志, 是感 染急性 期物 质 , 反映 了全 身性 炎 症反应 , ( 反 应蛋 白可 以 降 低 内皮 NO 合 成酶 的 表

他汀类药物预防心肌梗死后房颤发生的作用分析

他汀类药物预防心肌梗死后房颤发生的作用分析

他汀类药物预防心肌梗死后房颤发生的作用分析摘要:目的分析他汀类药物预防心肌梗死后房颤发生的作用。

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急性心梗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入院前没有服用过他汀类药物,实验组患者入院前已规律服用过他汀类药物,两组患者均给予心电监护,对两组患者心梗后房颤发生率和阵发性房颤再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实验组患者心梗后房颤发生率和阵发性房颤再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他汀类药物能让心肌梗死后房颤发生率有效降低,同时能对阵发性房颤的再发生和阵发性房颤发展成永久性房颤进行有效预防。

关键词:他汀类药物;预防;心肌梗死;房颤;作用心肌梗死是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疾病,大部分患者都可能并发心律失常,而房颤则是心肌梗死后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1]。

心肌梗死患者并发房颤后,心房会失去有效收缩功能,血液流动和心室率出现异常,从而加重患者病情。

所以有效预防心肌梗死患者房颤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2]。

我院在预防心肌梗死后房颤发生时采用他汀类药物,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急性心梗患者60例,全部患者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心脏病学会和协会的临床诊断标准:肯定性心电图改变、血清心肌酶浓度序列变化以及典型或者不典型病史。

全部患者中男性34例,女性26例,年龄53~77岁,平均年龄(62.5±2.1)岁。

房颤的入选标准为发病前没有房颤史,心肌梗死后连续心电监护3~7d出现房颤。

排除瓣膜病、肝肾功能障碍以及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疾病患者。

将全部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患者入院前没有服用过他汀类药物,实验组患者入院前已规律服用过他汀类药物。

阿托伐他汀对房颤射频消融术后的影响

阿托伐他汀对房颤射频消融术后的影响
H otr le 。
重点仍然是改 善心 肌重构 及 电重构 。心 肌重构的形成 原 因包 括缺 血 、 塞 、 流 梗 血
动力超负荷 、 炎症等初始损伤 因素 。阿托 伐他汀是 目前临 床常用 的他 汀制 剂。本 实验证 明了阿托伐 他汀 的强大 的抗炎 作
用。它通过减 低急性 期蛋 白如 白细胞 介
论 著 ・临
床 论 坛
C H I £ C0 M M IN I Y D0 C T0 RS N SE _ T
阿托伐 他 汀对 房 颤射 频 消 融术后 的影 响
与本研究 。排除标准 : ①患有 甲状腺功能
王 红 梅
异无显著性 ( P>0 0 ) 但有趋 向于有 显 .5 ,
著性 的趋势 , 见表 2 。 安全性评价 的结果 : 观察组有 1例服 用阿托伐 他汀后 出现 恶心 、 胃部 不适 , 改 为餐后服用后症状 消失 , 1例服用 3个月
治疗后高 敏 c反应 蛋 白的 比较 : 射
频消融术后 , 两组 患者 C P均 先迅 速 升 R 高 , 又逐 渐降低 。观察 组与对 照组相 比 后 较, 两组患者在 术 前差 异无 显 著性 ( P> 00 ) 但在术后 1 .5 ; 个月 , 术后 6 月和术 个
后 1 个 月 时 差 异具 有显 著 性 ( < 2 P 00 ) .5 。见 表 1 。
壮 果 ‘ 口
有 明 显 作 用 ; 颤 射 频 消 融 术后 服 用 阿托 房
颤复发率方面可看出明显差异 , 但观察组 有趋向于有显著性的趋势 , 明阿托伐他 说 汀能减少房 颤 的复发 。其原 因除 抗炎 作
用外 , 还可以增加 一氧 化氮 的生物 活性 ,
伐 他汀有减少术后复发率的趋势 , 差异 但

他汀类对慢性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预防心房颤动的疗效观察

他汀类对慢性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预防心房颤动的疗效观察
・1 38 ・
M O e a t a e cn ,Fe nlr O 9 d m Prci I dii e c M b ay2 O ,VO. 12l NO 2 .

他 汀类对慢 性稳定性 心绞痛 患 预 防心 房 颤 动 者 的疗 效观 察
岑 镇 波 , 益 , 易 盛 郑 【 要 】 目的 摘 探 讨他 汀类 对 慢 性 稳 定性 心 绞 痛 患者 预 防心 房 颤 动 ( 颤 ) 生 的 作 用 。 方 法 房 发 选 择 事 先 无 心
后 的调 脂 药 物 得 到 了 广 泛 的 运 用 。 研 两 组 患 者 年 龄 、临床 资 料 、治疗 方式 和 =6 3 8, < 0 O1 。 .6 P . )
究 证 明 , 汀类 药 物 能 显 著 降 低 血 清 总 左室射血分数 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 23 不 同 性 别 他 汀 的预 防房 颤 作 用 他 .
胆 固 醇 、 密 度 脂 蛋 白胆 固醇 , 高 高 见 表 l 治 疗 组 长 期 给 予 阿 托 伐 他 汀 、 治 疗 组 中 男 性 患 者 中 发 生 房 颤 l 例 低 升 。 7
对 ( 03 % ) 1 .l ,而 女 性 患者 中发 生房 颤 l 2 密度脂蛋 白胆 固醇 , 从而减少心血管事 辛 伐 他 汀 或 氟 伐 他 汀 其 中任 一 口服 。 件 … 此 外 , 汀类 药物 的 非 调 脂 作 用 照 组 患 者 未 服 用 调 脂 药 。 本 组 患 者 1 例 ( OO % ) 。 他 1 .O ,两 组 比 较 差 异 无 统 计 学 也 对 改 善 心 脏 疾 病 的预 后 有 着 积 极 的 次 / 门诊 或 电话 随 访 ,半 年 复 查 2 意 义 ( > 0O ) 月 4h P . 。 5

他汀类药物的作用机理是什么

他汀类药物的作用机理是什么

他汀类药物的作用机理是什么他汀类药物对于大家来说都是陌生,很多人都不知道他汀类药物是什么,更加不知道他汀类药物的作用机理,那么他汀类药物的作用机理是什么呢?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他汀类药物的作用机理是什么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用!他汀类药物的作用机理1 降血脂作用他汀又名羟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由于HMG?CoA还原酶是合成胆固醇的限速酶,HMG?CoA还原酶抑制剂通过对该酶的特异性竞争抑制,从而使内源性胆固醇合成减少,降低血清中LDL?C及总胆固醇的水平,增强细胞表面低密度脂蛋白(LDL)受体表达,加速血循环中LDL和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残粒清除,是临床治疗高胆固醇血症和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的首选药物,是临床上疗效明确的调脂药[1]。

有研究显示,口服罗伐他汀5mg可使大多数高脂血症患者血浆中LDL?C水平减少42%~52%,三酰甘油降低16%,总胆固醇降低30%,载脂蛋白B2减少33%,HDL?C提高8%~13%[2]。

多个随机双盲和安慰剂对照的临床研究均证实,他汀类药物能显著降低高脂血症患者的病死率及其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3]。

2 抗高血压作用临床回顾性分析发现,高血压病患者中,使用他汀类药物患者的血压比不使用者控制的更好,且更易于使血压<140/90 mm Hg(1 mm Hg=0.133 kPa)[4]。

大多数他汀类药物抗高血压作用的临床研究亦支持Statins的降压作用。

Strazzullo等[5]荟萃分析发现与安慰剂组及其他降脂药比较,他汀类药物可以明显降低高血压病患者的血压;当血压>130/80 mm Hg时他汀类药物可使收缩压平均降低4 mm Hg,使舒张压平均降低1.2 mm Hg,基线血压越高其降压作用越明显,并且与血脂变化无关。

3 治疗肺高压的作用肺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PH)是最严重而且具有潜在破坏力的慢性肺循环疾病,临床研究发现他汀类药物能有效减轻甚至逆转PH及肺血管重塑。

他汀类药物应用于心房颤动的进展

他汀类药物应用于心房颤动的进展

他汀类药物应用于心房颤动的研究进展徐琦苏国海(山东大学附属济南市中心医院心内科,山东济南250013)〔关键词〕他汀类药物;心房颤动;炎症;氧化应激〔中图分类号〕R5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9202(2012)07-1541-04;doi :10.3969/j.issn.1005-9202.2012.07.114通讯作者:苏国海(1965-),男,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冠心病和心律失常的研究。

第一作者:徐琦(1985-),女,硕士,主要从事冠心病和心律失常方面的研究。

心房颤动(AF )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并且增加心血管疾病的死亡风险〔1,2〕。

AF 的发生及维持机制并不十分清楚,近来的研究〔1,3,4〕表明,AF 的发生与炎症和氧化应激有一定的关系。

他汀类药物是羟甲基戊二单酰辅酶A (HMG-CoA )还原酶的抑制剂,除具有高效的调脂作用外,还具有一系列非调脂作用,如: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抗炎性反应、抗氧化应激、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和稳定斑块、抗心律失常。

本文就他汀类药物对AF 的作用作一综述。

1AF 的机制以往认为AF 的发生是由于异位兴奋灶快速发放冲动和心房内引起多子波折返引起。

近几年研究〔3,5〕表明炎症和氧化应激作为始发因素,引起L 型Ga 2+通道的改变,从而导致心房的电重构和组织重构。

1.1炎症与AFC 反应蛋白(CRP )是一种酸性热敏感蛋白,是人类重要的急性期反应蛋白,正常情况下检测不出,仅感染早期、炎症、组织损伤或坏死时可检测,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CRP 不仅是炎症标志物,本身也直接参与炎症过程。

几项大规模的临床研究已阐明CRP 与AF 的关系。

Aviles 等〔5〕研究发现,AF 患者的CRP 水平远高于正常窦性心律组,而且还可以预测AF 患者未来AF 的发展情况。

血浆CRP > 3.41mg /L 患者AF 发生率远高于CRP <0.97mg /L患者(7.4%vs 3.7%,P =0.002)。

他汀类药物预防房颤发生机制的研究进展

他汀类药物预防房颤发生机制的研究进展
96
2 . 2 改 善血管 内皮 功能 心 脏 不 良事 件 中产 生 的
山东 医药 2 0 1 7年第 5 7鲞
他 汀 类 药 物 预 防房 颤 发 生 机 制 的 研 究 进 展
罗潇 , 黄青 霞 。 徐劲 松。
( 1南昌大学第二 附属医院, 南昌3 3 0 0 0 0 ; 2九江学院附属 医院;
3南昌大 学第二 附属 医院 )
摘要: 心房颤动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持续性快速心律失常, 其主要危害在于增加血栓栓塞的风险。他汀类
塑等方面也有着重要作用 J 。在 临床工作 中, 斑
块形成 、 炎症 、 心 肌功 能异 常及 心脏 结构 重塑 都与 房
颤 的发生 以 及 复 发 有 着 重 要 联 系。也 有 学 者 提
出, 他汀 类药 物有 着 显著 降血 脂 的作用 , 对冠 心病 及 相关 心 脏疾 病 的一 级 、 二 级 预 防效 果 良好 。研 究 表 明, 我 国全 民对 于 预 防房 颤 等 心 血 管 事件 的 意识 明 显不足 , 其 治 疗 依 从 性 也 需 要 进 一 步 提 高 。李 静 等_ 4 参 与 的一 项 借 助 国 际 多 中心 大 规 模 临 床 试 验
心房 颤 动 ( 房颤 ) 是 临 床 上 最 常 见 的 一 种持 续 性快速 1 、 5 " 律失常 , 其发生率随着年龄 、 心脏功能及结 构变 化 、 生活 习惯 等 呈 上 升 趋 势 ¨ J 。房 颤 的主 要 危
药物进行心脏相关事件二级预防依从性 的研究也指 出, 规律 使用他 汀类 药 物 的 患者 血 脂 水 平 在控 制 目 标范围内的可能性是未规律使用患者的 3 . 3 8 倍, 规 律 使用 他 汀类 药 物 进 行 二 级 预 防 的 比率 仅 为 6 4 . 5 %。他汀类药物临床试验安全有效 , 如对患者加以 解 释及 推广 , 有 望成 为 预 防 房 颤及 其 他 相 关 心脑 血

辛伐他汀对高血压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的疗效观察

辛伐他汀对高血压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的疗效观察

64史国塞用医型垫!Q生2旦箜!!鲞筮!!翅型望!矍地望塑!堂£垡堕塑!丛鲤i堕些』!!!:垫!Q:!!!:!!:№:!垒提示对一些严莺的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相对较低的血浆B N P 水平并不代表病情的好转或平稳,相反代表着低神经激索水平,可能预示预后不佳,应引起临床重视。

由于各种病理生理机制如老年女性,肥胖者,肺部疾病,严重肝、肾疾病等"J,均可能导致血浆B N P水平升高,所以应用B N P诊断心力衰竭时必须结合临床及其他实验室检查,尤其是超声心动图检查,并谨慎除外上述可能混淆B N P水平的因素。

参考文献[1】S hapi r o B P,C he n H H,B ur net t J c Jr,e t a1.U s e of pl as m a br ai n nat ri ure ti c pept i de conc ent r ati on t o a i d i n t he di agnos i s of hear lf ai l ur e[J].M a yo C l in Pr o c,2003,78(4):481-486.[2】李正章,程应樟,李菊香,等.血浆脑钠肽结合超声心动图对心脏患者心功能的评估[J].临肃0血管病杂志,2008,24(12):894-897.[3]赵丽。

吴学思.韩智红,等.B型利钠肽检测对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评估[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4,32(I):51-52.[4]B re nt a na L.Tem po r el l ip L,C or mU,et a1.Low pl as m a l e vel s of brai nna t ri ur et i e pept ide i n s e ve l m a c u t e hear t f ai lure:M e re ly a cas e[J].I眦J Car di ol,2007,23(3):182.183.[5]谌承志,肖琳玲,邓万俊,等.脑钠肽诊断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J].临床荟萃,2006。

他汀类药物防治心房纤颤的临床效果研究

他汀类药物防治心房纤颤的临床效果研究

6 5例 。对照组 患者中男 3 3例 ,女 3 2例 ;年龄 3 9— 7 2岁 ,平 均 ( 4 6 . 2±8 . 6 )岁 ;其 中合 并冠 心病 2 4例 ,高 血压 1 6例 , 糖尿病 1 3例 ,甲状腺功 能亢进症 1 2例 。治疗 组患 者 中男 3 5
例 ,女 3 O例 ;年龄 4 3~7 5岁 ,平 均 ( 4 7 . I ±6 . 9 )岁 ;其 中
十分 明了,但众多临床研究 都显 示 ,有无 心脏 病史 和炎 性反
常规 用 药 胺 碘 酮 ( 北 京 紫 竹 药 业 有 限 公 司 ,围 药 准 字
H 1 1 0 2 0 0 1 4 )干 预 , 口服 ,0 . 2 g / 次 ,2 0 ,  ̄ / d ,或 给予 美 托 洛
尔 ( 阿斯利康 制药 有 限 公 司 ,国 药 准字 H 3 2 0 2 5 3 9 1 )干预,
H 2 0 0 5 1 4 0 7 )干 预 治疗 ,2 0 m g / 次 ,每晚 1次 ,干预 期 2年 。
的电位变化时诱导心 房纤 颤的关 节环 节 ,当心 房细胞受 刺激
产生膜 电位变化 ,电 冲动下传 后顺 着另一 条 即异位兴奋 点组
成 的环形通路折 回,再次兴 奋 已兴奋 的心 肌 ,就会 导致 阵发

5 6・
临床 合 殚 用 药 2 0 1 4年 3月 第 7卷 第 3期 下 C h i n J o f C l i n i c a l R a t l o n  ̄D r u g U s e ,Ma r c h 2 0 1 4 ,V o 1 . 7 N o . 3 C
的增长整体表现为增高 的趋 势 。由于房颤 的发生 主要危 害患
者 的心脏功能和心血管 系统 ,且 人群 中并 发于 多种疾 病 ,其

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房颤动患者的疗效观察

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房颤动患者的疗效观察

率、 血相 关事件 的发 生率明显低 于对照组。结论 : 缺 阿托伐他 汀长期应 用可明显改善 急性心肌梗 死合并心房颤动患者
的预后 。
[ 关键词 ]阿托 伐他 汀 ; 急性心肌梗死 ; 心房颤动 ; 阵发性 ; 持续性 ; 永久性 ; 血脂 [ 中图分类号 ]R 4 . [ 5 2 2 2 文献标识码 ]B [ 文章编号 ]6 15 9 (0 7 2 -770 17 - 8 2 0 )735 - 0 2 心 房颤 动 ( 房颤 ) 急性 心 肌 梗 死患 者 中的发 生 率 为 在 1 % ~1% , 常会增 加病死 率和脑 梗死 的发 生率。他 汀类 0 5 通 药物在冠心病 的 I 和 Ⅱ级 预防 中得到 了广 泛 的应 用。此 级 外, 其非调 脂作 用 也对 改 善心 脏疾 病 的预 后有 着 积极 的意 义… 。本研究 旨在 了解 他汀 类药 物是 否能 有效 的预 防急 性 心肌梗 死合并 阵发性 房颤患者 房颤 的再发率 , 以探 讨他 汀类 药 物在急性 心肌梗死合并 房颤 治疗 中的作用 。
1 资 料 与 方 法
11 病 例 选 择 20 . 0 2年 1 至 2 0 0月 0 5年 1 2月我 院 收 治 的 急 性 心肌梗死合并 阵发性房颤患者 5 1例 , 3 男 1例 , 2 女 0例 , 既 往无房颤史 , 院后心 电图记 录证实 为 阵发性 房颤 , 住 经过 治 疗, 于房颤发作 7d内终止 。 1 2 方法 将上 述患者 分为 阿托伐 他汀 治疗组 [ 3例 , . 2 男/ 女为 1/ , 5 8 平均年龄为 ( 8± ) ] 5 7 岁 和对 照组 [ 8例 , 女 为 2 男/ 1/ 2 平均年龄为( 8± ) ] 两组 患者 年龄 、 61 , 5 7岁 , 性别 匹配 、 临 床资料 、 治疗方式 的选择 、 心肌梗死范围和左室射血分数 的差 异均无统 计 学 意义 。治疗 组 住 院后 即 给 予 阿 托伐 他 汀 1 0

他汀类药抗心房颤动的研究

他汀类药抗心房颤动的研究

他 汀类 药 物 , 羟 甲基戊 酸 眦 轴 陷 A }MG C A 还 原 酶 即 (I o )
抑 制 剂 , 着 基 础 研 究 的 深 入 及 广 泛 的 球 应 用 , 随 发现 除 了 调
脂 作 用 外 , 具 有 抑 制 炎症 和 抗 氧 化 激 、 善 内戍 功 能 、 血 小 还 抗
板 聚 集 、 定 动 脉 粥 样 斑块 抗 心 什 火常 川 。 艾 就 他 汀 类 药 稳 今
研究 显 示 , A 持续 4 h 上 的患 者 , 对 f 8以 阿托 伐 他 汀 能 显 著降 低 A 的 f 复发 率 。 m h i 等“ 的研 究 显示 , Hu p r s e 虽然 单 独 他汀 类药物 治 疗 和 电 复律 后 Af 复发 之 间无 相 关性 , 使 用他 汀 类 药 物 可显 著 降 低 同 但 时服 用 p受 体 阻 滞 剂 患 者 的 Af 发 率 。 此 , 观 的评 价 他 汀 类 复 因 客
与安 慰剂 组 相 比显 著 降低 术后 A 的发 生率 (5 V 5%,= .0) f 3 % S 7 P 00 3, - 但 大剂 量 阿托 伐 他 汀(0 / ) 低剂 量(0 g d, 8mg d与 1m / )  ̄比并 不 能进 步 降 低Af 生 率 。 发 然而 , 最近 一 项 对44 例心 脏 患 者进 行 的 回顾 04 性 研 究 却未 能 证 实 术 前 应 用 他 汀 类 药 物 能 够 减 少 术 后 Af 的发
生率 。
心 房 扩 张 , 房 有 效 不 应 期 缩 短 , 房 颤 发 , 平维 持 的 基 础 。 心 ll l 1 房
颤 的 传 统 治 疗 主 要 是 节律 和 心 半 的 ,l 进 行 合 理 的抗 』 l时 i I J f 『 【

达比加群酯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非瓣膜性心房颤动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估

达比加群酯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非瓣膜性心房颤动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估

达比加群酯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非瓣膜性心房颤动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估陈隽陈艺容李秀娟周一薇摘要目的探讨达比加群酯联合他汀类药物对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治疗随访1年内的出血事件、栓塞事件及生存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75例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按达比加群酯胶囊联合或无联合他汀类药物分为联合组和无联合组°两组患者均治疗1年以上并随访1年。

比较研究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3、6、12个月内的出血事件、栓塞事件及12个月内的生存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3、6个月时出血事件、栓塞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12个月时联合组栓塞事件发生率均低于未联合组(3.4%vs9.3%,P<0.05),而联合组出血事件与未联合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个月内联合组累积生存率高于无联合组(Log Rank=4.054,P<0.05)°结论采用达比加群酯联合他汀药物治疗能降低血栓栓塞风险,能提高生存率且未增加出血风险,值得临床推广°关键词达比加群酯他汀类药物栓塞事件出血事件生存情况中图分类号R917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69/j.issn.1673-548X.2020.12.018Efficacy and Safety Evaluation of Dabigatran Etexilate Combined with Statins in the Treatment of Non-valvular Atrial Fibrillation.Chen Jun,Chen Yirong,Li Xiu/'uan,et al.Second People's Hospital Affiliated to Fujia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Fu/'iian 350000,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bleeding,embolization and survival of patients with non一valvular atrial fibrillation treated with dabigatran etexilate combined with statins for1year.Methods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275patients with non一valvular atrial fi­brillation was performed.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 to a combined gro up and a non一combined group according to dabigatran etexilate capsules with or without combined statins.Patients in both groups were treated for more than1year and followed up for1year.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bleeding,embolization and survival within12months of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 ts after3,6,and12mon ths of treat­ment.Results The incidence of bleeding events and embolism events at3and6months of treatment in the two groups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but the incidence of embolization events in the combined group at12months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non一unified group(3.4%vs9.3%,P<0.05),but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bleeding events between the combined group and the non一combined group(P>0.05).The cumulative survival rate of the combined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non一combined group within12months(Log Rank= 4.054,P<0.05).Conclusion The treatment of dabigatran etexilate combined with sta­tin can reduce the risk of thromboembolism,improve survival rate,and does not increase the risk of bleeding.Key words Dabigatran etexilate;Statins;Embolism events;Bleeding events;Survival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onvalvular atrial fibrillation, NVAF)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其最主要的并发症是脑卒中,尤其是缺血性脑卒中,因此抗凝成为预防脑卒中的基本治疗方法,虽然华法林疗效肯定,但由于其容易受到药物、食物影响,且需要定期监测INR,较为繁琐,故限制了其临床的广泛应用°近年来新型口服抗凝药物(NOACs)治疗在预防NVAF 发生栓塞方面取得显著进展,达比加群酯是可逆性基金项目: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JAT190280)作者单位:350000福州,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通讯作者:陈隽,电子信箱:cjbb126@ 的Xa因子抑制药物,因药代动力学稳定、无需监测凝血指标、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少等优势,在预防血栓事件发生方面不劣于华法林,随机临床试验表明其安全性优于华法林[1]°他汀类药物主要用于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浓度,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患者二级预防的一线治疗方案[2]°同时,也可以降低脑卒中的风险并且降低脑卒中复发风险[3]°NVAF患者常合并动脉硬化性疾病,故通常联合使用他汀类药物,尤其在老年人群°此外,他汀类药物还具有抗栓作用,故推断联合使用可以预防血栓的形成,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但有-71-可能会增加出血并发症的风险[4,5]°本研究回顾性分析达比加群酯与他汀类药物联合用药的安全性以及有效性,以期指导临床用药°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回顾性选择2016年4月~2018年3月275例笔者医院门诊以及住院的资料完整的NVAF患者(诊断标准按照2010年欧洲心脏病学会心房颤动治疗指南建议),CHA2DS2-VASc(患有心力衰竭者1分,高血压者1分,糖尿病者1分,年龄75岁及以上者2分,65~74岁之间者1分,卒中者2分,血管疾病者1分)在2分以上,接受达比加群酯胶囊110mg每日两次抗凝治疗(上海勃林格殷格翰药业有限公司)[5]°排除标准:瓣膜性心房颤动、恶性肿瘤、出血性倾向疾病、中重度肝肾功能不全者。

瑞舒伐他汀联合贝那普利对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及预后复发率的心功能影响

瑞舒伐他汀联合贝那普利对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及预后复发率的心功能影响

瑞舒伐他汀联合贝那普利对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及预后复发率的心功能影响马心超;张静;陈亚娟【摘要】目的研究瑞舒伐他汀联合贝那普利对阵发性心房颤动(PAF)患者心功能及预后复发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7年1月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PAF患者84例,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组,各42例.对照组予以胺碘酮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瑞舒伐他汀+贝那普利治疗.统计两组治疗效果、复发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左心房内径、左心室射血分数等心功能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左心房内径低于对照组,且左心室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5.24%高于对照组73.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CRP水平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随访,观察组复发率4.76%低于对照组23.8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90%,与对照组7.14%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瑞舒伐他汀及贝那普利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心功能,并降低血清CRP水平及预后复发率,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安全性较高.【期刊名称】《哈尔滨医药》【年(卷),期】2018(038)003【总页数】3页(P203-205)【关键词】贝那普利;瑞舒伐他汀;阵发性心房颤动【作者】马心超;张静;陈亚娟【作者单位】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心内科,河南郑州450016;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心内科,河南郑州450016;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心内科,河南郑州45001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1.7+5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又被称为房颤,是心律失常常见多发类型之一[1]。

其往往是由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等多种器质性心脏病导致。

他汀类药物对术后心房颤动的影响

他汀类药物对术后心房颤动的影响

他汀类药物对术后心房颤动的影响
Blanchard L;Collard CD;张代民;刘志华
【期刊名称】《心血管病学进展》
【年(卷),期】2007(28)4
【摘要】心房颤动(房颤)是心脏外科术后的常见心律失常,由其引起的治疗困
难和医疗费用加重已引起人们关注。

尽管抗心律失常药物应用于抗术后房颤的治疗,但其疗效也不完全可靠,同时还有抗心律失常药物不良反应和禁忌证。

因此,人们就自然想到非抗心律失常药物来预防术后房颤发生。

【总页数】1页(P650)
【作者】Blanchard L;Collard CD;张代民;刘志华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Collard;CD.;Curr;Opin;Anaesthesiol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
【相关文献】
1.他汀类药物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并心房颤动患者介入术后的心肌保护作用[J], 卜聪亚;周玉杰;史冬梅;李艳芳;谢英;马涵英;赵迎新;刘宇扬;李曦
2.不同他汀类药物对老年冠心病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病人疗效的影响 [J], 徐新松;郭鹏飞;庞莉;谢睿
3.他汀类药物对心房颤动的影响 [J], 余强
4.他汀类药物对心房颤动患者射频导管消融术后早期复发影响的临床研究 [J], 马丽;黄从新
5.心房颤动自主神经重构的研究进展及他汀类药物干预的影响 [J], 李文磊;黄杰;张贝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function,“・platelet aggregation锄d
tlle incidence of AF
of“eviating
illn舢atI叫y
e饪bcts,st“ns
may decTe鹊e t11e
pa山ological
substrate 0f
neuroh唧onal
activity,decre鹳ing oxidative str_ess,impmVing endo—
nicotinamide adenine djnucleotide phos—
增加血管紧张素Ⅱ(an西otensinⅡ,AcEⅡ)活性Ⅲ。“。Y晒
等【32 o发现,ACEⅡ灌注造成左心房扩大、间质纤维化、心肌细 胞肥大和房颤发生率增加,而匹伐他汀和自由基清除剂可以
抑制这些变化。临床已证明,在心脏超负荷、房颤时,血液循
3.1
3。4改善内皮功能内皮功能损伤可能是房颤发生的原因
之一。心房肌缺血时可能会发生房颤,而提高一氧化氮合 酶的表达和功能,可以使心肌获得快速的缺血/再灌注,从 而防止房颤的发生”“。近年不断有研究数据显示"”“,房 颤与内皮细胞功能受损有关,而且心内膜一氧化氮合酶的 表达和心房一氧化氮生物利用度下降都直接参与房颤病理 发展过程。他汀类药物可以改善一氧化氮合酶表达和功 能,改善内皮细胞功能,改善心肌灌注,从而预防房颤发生 的风险‘竹-3s】。 3.5稳定动脉粥样斑块有证据显示,动脉粥样硬化疾病与 房颤有很强的相关性¨…。他汀类药物可以从多方面发挥稳 定斑块的作用,在稳定斑块的代谢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他 汀类药物主要通过减轻单核细胞/巨噬细胞浸润,减弱单核细 胞的趋化作用,减少斑块内巨噬细胞的数目,抑制巨噬细胞及 平滑肌细胞合成、分泌基质金属蛋白酶,使斑块趋于稳定,减 少冠状动脉事件的发生;减少脂核中脂质,使斑块的脂质核心
・3941・
嘧露.蓟嚣
他汀类药物对心房颤动的影响

中图分类号:R972
强※(综述),张大东(审校)
文章编号:1006-2084(2014)2l・394lJ04
(上海市闵行区中心医院心内科,上海201199)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1006—2084.2014.21.038
摘要:近年来研究发现心房颤动(房颠)与炎症、氧化应激关系密切。他汀类药物除降脂作用外, 还可通过抑制炎性反应、抗氧化应激、改善内皮功能、抗血小板聚集及抑制神经激素激活等作用机制 使形成房颤的病理基础减少。他汀类药物的“多效性”被越来越多的证据证明具有降低房颤发生率 的作用。该文对最近几年国内外这方面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关键词:心房颤动;他汀类药物;炎症;氧化应激
活动,且能稳定折返环,使房颤得
以维持。心房结构重构是指心房 组织结构的病理改变,可引起心 肌细胞肥大、心肌细胞排列方向
st撕ns decre商ng
Key啪r凼:A矗al助riU“叩;SLatins;IIlflamm8tion;o)【idadve
stress
心房颤动(房颤)是一种最常见的需要治疗的心律失常, 其发生率约为0.9%,可增加血栓疾病、脑卒中、心力衰竭的 发病率和病死率并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的研究集中于 发现房颤产生和维持的机制、预测因子及改善治疗措施的方 法。近年来研究发现,炎症和氧化应激在房颤的发生和维持 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如房颤是心脏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 多项研究表明,房颤可能由于急性炎性反应致心房结构改变 而诱发¨。J。因此,有抗氧化应激、抗炎性反应的药物,如糖 皮质激素、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 剂、非甾体类消炎药等都被证实对预防房颤的发作和复发有 利,尤其是他汀类药物一羟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 剂所具有的多效性,包括抗氧化应激、抑制炎性反应、改善血 管内皮功能、抑制血栓和稳定斑块等,被越来越多的证据证明 具有降低房颤发生率的作用H J。该文就近年来有关房颤与 炎症的关系,尤其是他汀类药物降低房颤发生率的最新研究 综述如下。 1房颤发生和维持机制的研究 在对房颤发生和维持机制的研究中,目前有多种学说,其 中多发子波折返学说和局灶激动学说得到较多研究的证实, 前者主要反映了房颤的维持机制,而后者更多地反映了房颤 的触发机制,这两种机制并不是相互排斥的,有时反而是共 存的。 持续性房颤可能导致心房结构和功能的改变,称为心房 重构,包括电重构和结构重构”引。持续房颤能够引起心房
电生理特性的改变,继发性的电 生理改变促进了房颤的维持,形 成一种恶性循环状态,即房颤致 房颤现象,并提出房颤的电重构 机制…。电重构的主要表现是
Ef钕t
of
St鲥璐蛐A埘m
nb曲廿仰
胁,抛,lg ce,lIr以觑印删,Skrl咖i 201199,伽M) Abs咖ct:ne association between a踊且l砧IiU撕on(AF)卸d inn锄mation ac6vity,喇dalive舭ss
环和心肌局部中的肾素一血管紧张素系统均被激活,AcEⅡ则 起关键作用,因此阻断AcEⅡ的作用尤其重要。近年来他汀 类药物已被证实能够抑制AcEⅡ介导心肌肥厚和纤维化,同 时阻断了多种有关心肌肥厚的细胞内信号转导途径,包括 RhoA家族中小G1P结合蛋白活性的下调¨“。
phate,NADPH)氧化酶增高,NADPH氧化酶被认为是血管内 生成ROS的主要酶体,是产生血管过氧化物的主要来源,因 其所产生的ROS在人体纤维化的心房中是升高的,提示 ROS和心房电重构、结构重构一样可能在心房氧化损伤中 起重要作用¨“。 3他汀类药物的多效性与房颠 他汀类药物是羟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 剂,能通过阻断肝脏胆固醇合成,有效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 固醇,除降脂作用外,还有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抑制炎性反 应、抗氧化应激、稳定斑块及抑制血栓形成等作用,称为他 汀的多效性,从而对以动脉粥样硬化为病理基础的心血管 疾病发挥很好的防治效果。而近年来他汀类药物被越来越 多的证据证明具有降低房颤发生率的作用¨…,其确切机制 目前尚未明确,其调脂以外的作用可能是影响房颤发生、发 展的机制。
紊乱、心肌间质纤维化、胶原纤维重分布、肌纤维溶解、线粒体 增大、肌质网碎裂等一系列病理改变。近年来,心房纤维化在 房颤中的作用备受关注,房颤时反应性间质纤维化分隔肌束, 而修复性纤维化替代坏死心肌细胞,干扰电连续性和减慢传 导,从而促进折返或异位电活动,通过长期正反馈机制使房颤 由阵发性向永久性发展捧J。 多项研究已证实,房颤的发生和发展与炎症、氧化应激、 内皮功能紊乱、自主神经调节等密切相关。在动物实验中,快 速心房起搏诱发房颤时,左心房的内皮一氧化氮药效率和内 皮一氧化氮合酶活性明显下降,还与血管紧张素Ⅱ活性增高 相关,给予拮抗血管紧张素Ⅱ活性后,不但可以防止左房扩 大、心房凋亡和心房纤维化,还能减慢传导速度,这也被临床 研究发现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 剂类药物可有效防治部分房颤所验证一。1…。基础与临床研究 发现,包含了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的神经节与心房复杂碎裂 电位的形成密切相关,提示心脏内在自主神经系统可调节房 颤的基质,对房颤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1。“J。 2房颤中炎症、氧化应激的作用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炎症、氧化应激是房颤发生、复发 和持续性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病理生理特征,而这也与心房炎 症、心肌重构加剧相关,进一步促进了房颤的发展。在一些病 理生理条件下,炎症促进了氧化应激,反之亦然,因此推断炎 症、氧化应激在促进心房重构过程中相互关连。
2.1
炎症与房颤最初引起房颤和炎症相互关系被注意的
现象是心脏外科手术后房颤的高发生率,Bmins等¨副首先提
基金项目:上海市医学重点专科建设计划(A类)(zK2012A24)
出房颤是一种炎性反应,他回顾分析了19例接受釜渣垫!堡生!!旦筮!Q鲞筮!!翅丝!!i型垦!!!P迪堕!:塑!!:垫!堡:!!!:垫:丛:!! 显示,他汀类药物治疗可以有效地降低cRP水平,PRINcE研 究结果表明,一级预防队列中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可减少 cRP中位数水平达16.9%,其基线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 与cRP水平无关,再次展示了他汀类独立于降脂的抗炎效 应【2纠;CARE试验表明,经过5年治疗后,普伐他汀组cRP中 位数水平比安慰剂组低21.6%,这种改变与低密度脂蛋白胆 固醇降低水平无关,提示他汀类药物可有效地减轻系统性炎 性反应旧J。此外,他汀类药物同样可以减少炎性因子的产 生,如肿瘤坏死因子仪、IL_6、血清淀粉样蛋白A等Ⅲ。j。总 之,抑制炎性反应作用可能是他汀药物治疗及预防房颤的作 用机制之一。 3.2抗氧化应激 他汀类药物能阻断鸟嘌呤核苷三磷酸家 族成员,如Rho家族蛋白A和Ras相关的c3肉毒素底物1 的活性,而Racl是下调的NADPH氧化酶的必须组成部分, 该酶是心肌细胞ROS的主要来源旧“。临床上用来降低胆固 醇的一种他汀类药物阿托伐他汀被发现可以使自发性高血压 大鼠主动脉NADPH氧化酶l信使核糖核酸(mRNA)表达下 调,并能上调主动脉过氧化氢酶mRNA,还可抑制主动脉 Racl的易位而影响NADPH氧化酶的活性,进而减少NADPH 相关的氧化应激损伤所造成的心肌细胞氧化损伤,从而产生 抗氧化应激的保护作用口“。另一个动物实验也表明,用他汀 治疗阻断Racl活性,其房颤发生率降低50%-勰J。有临床研 究证实四J,预先他汀治疗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较未用 他汀者右心房心肌组织中的Racl活性明显下降。 3.3改善神经内分泌调节作用有证据表明,血脂异常与肾 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相互作用,升高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可
后患者血液主要的炎性因子水平的变化情况,发现白细胞介 素6(jnterleukjn 6,IL_6)水平于术后6 h达高峰,c反应蛋白 (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为术后2—3 d达高峰,而这段时 期正是房颤的发病高峰。有研究发现¨4|,阵发性房颤患者的 cRP水平较窦房结功能正常者高,且持续性房颤患者cRP水 平比阵发性房颤患者更高¨“,而且复律未成功者cRP水平 较复律成功者高¨“,cRP水平与能否成功复律明显相关, cRP成为成功复律的重要决定因素。这些结果迸一步支持 慢性低水平炎症在房颤的发生中发挥触发作用,cRP水平升 高可以作为预测房颤发生的独立因素观点。 近年来研究发现,IL_6水平在房颤患者中明显升高,可反 映房颤患者炎性反应的强弱,Rolden等m1研究了191例永久 性房颤患者发现,其血浆中IL_6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王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