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与教学论王本陆 ppt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与教学论》
(二)教学论学科的形成 17-19世纪。 1632年,捷克人夸美纽斯《大教学论》
–“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的艺术”体现时代的变革 ; –教育目的或目标:德性/智慧和笃信; –百科全书式的课程内容; –遵循万物的顺序;彻底、迅速和愉快的原则; –班级授课教学思想; –局限:宗教基石和比喻论证方法
《课程与教学论》
(二)事实问题、价值问题、技术问题 所有的问题我们都可以从是什么/为什么、应该怎样和 实际能怎么样三个角度来分类研究。 问题的上述三个角度可以是从同一问题的三个方面来研 究;也可以据此对不同的问题有所角度侧重。这就有了 不同类型的问题。 在课程与教学论领域,事实问题、价值问题、技术问题 包含有各自相对独立的范畴。 (三)揭示规律、确立价值、优化技术
《课程与教学论》
3.学科: 学科是学术的分类;还指教学科目。课程论里的学科是用后者意 义。从各门科学领域里(文化领域里),以教育的视点选择部分 内容(知识或技能),分门别类并以心理学视点系统化组织起来 实施的课程,即学科课程。 学科课程是现代学校课程的主体。 教育部学科门类、 4.科目: 科目强调分科的形式,如课程表上的“语文”“体育”“音乐”等。科目 与学科的区别主要是,后者强调了内容。
1.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 课程与教学的概念;基本原理和价值观念;专业技能 2.联系实际 问题意识,实践兴趣 3.注意拓展学习,阅读一些专业名著和专业杂志
《课程与教学论》
第二章:课程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课程的基本概念
一、什么是课程
1.词源学的释义 汉语“课程”出现于唐代,但很难说是专用术语 近代,“课程”用来指称“教学科目”(即学科内容)以及教学这些 科目的“顺序和时间”。 英语里”curriculum”词根原有“跑道”之义,引申为“学习的进程”。 概括来看,课程是指“学校教学的内容及其进程的安排”
《课程与教学论》
课程的层次定义
美国学者古德莱特课程的层次定义,课程处 于五种状态:
–理想的课程 –官方正式的课程 –理解的课程 –实际运作的课程 –实际体验的课程
《课程与教学论》
二、与课程相关的概念
1.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一般指“教什么”的问题,而课程还包括“怎样教”的问题 。两个概念的外延不一样。 教学内容还存在形态的划分问题 2.教学进程: 它回答的是“怎么教”这个问题里的时间组合问题。教学进程还有 计划的进程和动态的临时处置的进程。
《课程与教学论》
2.学者下的“课程”定义 尽管我们可以从“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两个维度来概括“课程”, 但什么是“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却是很难把握,人们意见分 歧更大。 施良方教授归纳课程的六个定义,即课程是教学科目;课程是有 计划的教学活动;课程是预期的学习结果;课程是学习经验;课 程是社会文化的再生产;课程是社会改造。这六个定义,课程是 教学科目/课程是教学活动/课程是学习经验,最值得注意。
课程与教学论
《课程与教学论》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什么是课程与教学论
一、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一)现象、问题、规律 现象:主体意识到的存在 问题:现象背后存在或隐含的矛盾冲突 规律:一般解释为普遍的内在联系
(教材中定义为:解决问题的方法)。 现象、问题、规律都有特定的历史性(具体性)。 现象、问题和规律三者最核心的是问题。
《课程与教学论》
3. 形成课程与教学论的学科群 大分化和大综合的趋势 19世纪单一的教学论学科 20世纪前期分化成了“课程论”和“教学论” 20世纪50年代后发展成了各自的学科群:
–课程领域:一般课程论、课程社会学、教材学、潜在课程论 、课程平价论…… –教学领域:教学认识论、教学社会学、脚学伦理学、教学艺 术论、教学技术学……
《课程与教学论》
二、课程与教学论的历史演进
(一)古代的课程与教学思想 在中国,早期的课程与教学思想,主要是基于教育者自 身的经验提炼出来。是有关教育(课程与教学)内容与 方法的见解。 古代希腊,智者派,苏格拉底、亚里斯多德和柏拉图; 雅典的“七艺”和谐教育;斯巴达军体教育。古罗马昆体 良《雄辩术原理》是源头。
《课程与教学论》
三、课程与教学论的关系
相互独立 相互交叉
–大教学论,即教学论包括课程论 –大课程论,即课程论包括教学论 整合论和相对独立论
《课程与教学论》
第二节:学习课程与教学论的意义和方法
一、学习课程与教学论的意义
1.课程与教学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工作 2.课程与教学论需要系统学习
二、学习课程与教学论的方法
《课程与教学论》
5.知识: 与技能、价值观并列,是学校课程内容的一个主要方面。 6.经验: 这个概念有动词的意义、名词的意义、认识论的意义。也是学校 课程内容和实施的一个主要方面。 7.活动: 有人认为是学校课程的内容;也有人认为是课程实施的途径和方 式。 8.计划或方案: 有人认为计划即课程;但计划是静止的,课程还有实施的动态意 义。课程与计划有密切相关。
《课程与教学论》
凯洛夫教育学,共产主义方向; 教学特殊认识说;教师主导与学生主动;分科教学的强 化 斯金纳程序教学、布鲁纳结构主义教学、布卢姆掌握学 习、瓦根舍因范例教学理论。
《课程与教学论》
2. 课程论的独立于大发展 目标模式:泰勒原理 过程模式:斯藤豪斯 学科结构课程理论:施瓦布 社会改造课程理论:弗莱雷 学生中心课程理论、人本主义思想
《课程与教学论》
洛克白板说(最早可以追溯到亚里斯多德) 卢梭性善说和自然主义教育。 赫尔巴特教育心理学化;教学阶段思想;教育性教学。 以1806年《普通教育学》作为教育学和教学论发展成 熟的标志。 此阶段,教学论研究的特征。 斯宾塞科学主义课程体系。
《课程与教学论》
(三)学科的分化与多样化 1.各种教学论流派的兴起与竞争 时间:20世纪开始 传统教育派与现代教育派;形式教育派与实质教育派 杜威:民主社会价值观与教育目的 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 儿童中心、来自百度文库验中心、活动中心”。传统教育学派的“教 师中心、书本中心、课堂中心” 围绕儿童生活组织课程与教学的实施
(二)教学论学科的形成 17-19世纪。 1632年,捷克人夸美纽斯《大教学论》
–“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的艺术”体现时代的变革 ; –教育目的或目标:德性/智慧和笃信; –百科全书式的课程内容; –遵循万物的顺序;彻底、迅速和愉快的原则; –班级授课教学思想; –局限:宗教基石和比喻论证方法
《课程与教学论》
(二)事实问题、价值问题、技术问题 所有的问题我们都可以从是什么/为什么、应该怎样和 实际能怎么样三个角度来分类研究。 问题的上述三个角度可以是从同一问题的三个方面来研 究;也可以据此对不同的问题有所角度侧重。这就有了 不同类型的问题。 在课程与教学论领域,事实问题、价值问题、技术问题 包含有各自相对独立的范畴。 (三)揭示规律、确立价值、优化技术
《课程与教学论》
3.学科: 学科是学术的分类;还指教学科目。课程论里的学科是用后者意 义。从各门科学领域里(文化领域里),以教育的视点选择部分 内容(知识或技能),分门别类并以心理学视点系统化组织起来 实施的课程,即学科课程。 学科课程是现代学校课程的主体。 教育部学科门类、 4.科目: 科目强调分科的形式,如课程表上的“语文”“体育”“音乐”等。科目 与学科的区别主要是,后者强调了内容。
1.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 课程与教学的概念;基本原理和价值观念;专业技能 2.联系实际 问题意识,实践兴趣 3.注意拓展学习,阅读一些专业名著和专业杂志
《课程与教学论》
第二章:课程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课程的基本概念
一、什么是课程
1.词源学的释义 汉语“课程”出现于唐代,但很难说是专用术语 近代,“课程”用来指称“教学科目”(即学科内容)以及教学这些 科目的“顺序和时间”。 英语里”curriculum”词根原有“跑道”之义,引申为“学习的进程”。 概括来看,课程是指“学校教学的内容及其进程的安排”
《课程与教学论》
课程的层次定义
美国学者古德莱特课程的层次定义,课程处 于五种状态:
–理想的课程 –官方正式的课程 –理解的课程 –实际运作的课程 –实际体验的课程
《课程与教学论》
二、与课程相关的概念
1.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一般指“教什么”的问题,而课程还包括“怎样教”的问题 。两个概念的外延不一样。 教学内容还存在形态的划分问题 2.教学进程: 它回答的是“怎么教”这个问题里的时间组合问题。教学进程还有 计划的进程和动态的临时处置的进程。
《课程与教学论》
2.学者下的“课程”定义 尽管我们可以从“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两个维度来概括“课程”, 但什么是“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却是很难把握,人们意见分 歧更大。 施良方教授归纳课程的六个定义,即课程是教学科目;课程是有 计划的教学活动;课程是预期的学习结果;课程是学习经验;课 程是社会文化的再生产;课程是社会改造。这六个定义,课程是 教学科目/课程是教学活动/课程是学习经验,最值得注意。
课程与教学论
《课程与教学论》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什么是课程与教学论
一、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一)现象、问题、规律 现象:主体意识到的存在 问题:现象背后存在或隐含的矛盾冲突 规律:一般解释为普遍的内在联系
(教材中定义为:解决问题的方法)。 现象、问题、规律都有特定的历史性(具体性)。 现象、问题和规律三者最核心的是问题。
《课程与教学论》
3. 形成课程与教学论的学科群 大分化和大综合的趋势 19世纪单一的教学论学科 20世纪前期分化成了“课程论”和“教学论” 20世纪50年代后发展成了各自的学科群:
–课程领域:一般课程论、课程社会学、教材学、潜在课程论 、课程平价论…… –教学领域:教学认识论、教学社会学、脚学伦理学、教学艺 术论、教学技术学……
《课程与教学论》
二、课程与教学论的历史演进
(一)古代的课程与教学思想 在中国,早期的课程与教学思想,主要是基于教育者自 身的经验提炼出来。是有关教育(课程与教学)内容与 方法的见解。 古代希腊,智者派,苏格拉底、亚里斯多德和柏拉图; 雅典的“七艺”和谐教育;斯巴达军体教育。古罗马昆体 良《雄辩术原理》是源头。
《课程与教学论》
三、课程与教学论的关系
相互独立 相互交叉
–大教学论,即教学论包括课程论 –大课程论,即课程论包括教学论 整合论和相对独立论
《课程与教学论》
第二节:学习课程与教学论的意义和方法
一、学习课程与教学论的意义
1.课程与教学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工作 2.课程与教学论需要系统学习
二、学习课程与教学论的方法
《课程与教学论》
5.知识: 与技能、价值观并列,是学校课程内容的一个主要方面。 6.经验: 这个概念有动词的意义、名词的意义、认识论的意义。也是学校 课程内容和实施的一个主要方面。 7.活动: 有人认为是学校课程的内容;也有人认为是课程实施的途径和方 式。 8.计划或方案: 有人认为计划即课程;但计划是静止的,课程还有实施的动态意 义。课程与计划有密切相关。
《课程与教学论》
凯洛夫教育学,共产主义方向; 教学特殊认识说;教师主导与学生主动;分科教学的强 化 斯金纳程序教学、布鲁纳结构主义教学、布卢姆掌握学 习、瓦根舍因范例教学理论。
《课程与教学论》
2. 课程论的独立于大发展 目标模式:泰勒原理 过程模式:斯藤豪斯 学科结构课程理论:施瓦布 社会改造课程理论:弗莱雷 学生中心课程理论、人本主义思想
《课程与教学论》
洛克白板说(最早可以追溯到亚里斯多德) 卢梭性善说和自然主义教育。 赫尔巴特教育心理学化;教学阶段思想;教育性教学。 以1806年《普通教育学》作为教育学和教学论发展成 熟的标志。 此阶段,教学论研究的特征。 斯宾塞科学主义课程体系。
《课程与教学论》
(三)学科的分化与多样化 1.各种教学论流派的兴起与竞争 时间:20世纪开始 传统教育派与现代教育派;形式教育派与实质教育派 杜威:民主社会价值观与教育目的 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 儿童中心、来自百度文库验中心、活动中心”。传统教育学派的“教 师中心、书本中心、课堂中心” 围绕儿童生活组织课程与教学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