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诗歌鉴赏之形象精品PPT课件

合集下载

高考复习诗歌鉴赏之形象赏析 PPT精品课件(共21张)

高考复习诗歌鉴赏之形象赏析 PPT精品课件(共21张)

形 象

诗中塑造的自我形象或他人形象。
“我”(自我形象):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周瑜(他人形象):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景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天净沙· 秋思(其一))
写景诗中的景物形象。
物 象

诗 歌 形 象 赏 析
什么是物象(意象)
物象,即被作者人格化了的描写对象。诗 人通过这种象征性的物象描写来曲折地表现他 的品格节操、思想感情。作者塑造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 问:诗人是如何借梅展示自我形象的?
本诗展现了早梅耐寒而立、迎风而发的形象。“寒” 字点明早梅生存条件的恶劣;“迥”字表现出早梅的孤 单;“白玉条“之喻、疑梅为雪之错觉,鲜明地表现出 早梅冰清玉洁之质。作者以梅自喻,展示了一个孤寂傲 世、坚韧刚强、超凡脱俗的自我形象。
这是一首望月怀人的诗。由望月引起相思,竟彻夜 难眠,月光是引起相思的原因,又是相思的见证。诗人 通过写主人公的动作表达主人公的内心情感。
意象之情感
阅读下面唐诗,完成①——②题。 闻雁
答案:雁是候鸟,春 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 秋迁徙,秋天,大雁仿 淮南秋夜雨,高斋闻雁来。 佛在奋力飞回故巢。这 种景象每每牵动游子的 寒塘 思乡之情,因此使人常 赵嘏 常借雁抒情,寄寓自己 晓发梳临水,寒塘坐见秋。 的浓浓乡愁。 韦应物
比喻性意象
读曹植的《七步诗》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问:这首诗用豆萁、豆子分别比喻什么?
用豆萁比喻曹丕,用豆子比喻曹植,含蓄 地指出了曹丕对同胞兄弟的迫害。
烘托性意象
读王翰的《凉州词》

高考语文备考《诗歌鉴赏之形象》指导课件(31张)-优秀课件

高考语文备考《诗歌鉴赏之形象》指导课件(31张)-优秀课件
诗歌鉴赏之
形象
朗读下列诗词 :
鸟鸣涧 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常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游子吟
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简析下面这首宋词的人物形象。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
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
身老沧洲。
注:沧洲,水边,古时隐者所居之地。陆游晚年居
于绍兴什镜湖么边形的三象山。
形象的特征
这诗首歌词描前两写句了回一忆个当被年在闲抗置金不前用线的的抗战斗金生英活雄:
2.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
形象。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山居秋暝》通过对晚秋时节空山新
雨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山水风光的 喜爱。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展现的是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表现 出诗人陶渊明对官场的厌恶,对田园 的喜爱
常见诗歌人物形象类举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表现了李白淡于富贵、傲视权贵的思想, 也反映了他傲岸不羁、豪放自负的性格。
1.不慕权贵、豪放洒脱、 傲岸不羁的形象。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 受冻死亦足。
诗人杜甫并不仅仅停留在个人的哀怨中, 而能推己及人,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性格。

诗歌鉴赏——人物形象 ppt课件

诗歌鉴赏——人物形象 ppt课件
诗歌鉴赏——人物形象
课本回顾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通过 作者所塑造的人物形象,体会作者所表达 的思想感情。
本词所塑的人物形象如下:
少年英雄周瑜(客观人物形象):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我”(抒情主人公):多情应笑我、早生 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诗歌鉴赏——人物形象
古代诗歌鉴赏
——
诗歌鉴赏——人物形象
所学诗歌
❖ 《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 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
❖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登岳阳楼》 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
❖ 《积雨辋川庄作》 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
❖ 《长恨歌》
爱恨情长的形象
诗歌鉴赏——人物形象
人 ①诗歌刻画的客观人物形象 物 形 象 ②诗人的自我形象
诗歌鉴赏——人物形象
5.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 如陆游和辛弃疾的许多诗歌都反映出他们忠
心报国,而不被重用的情感,形象鲜明。如《示 儿》、《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6.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 如李白的《赠汪伦》、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
东兄弟》
诗歌鉴赏——人物形象
7.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 如王翰的《凉州词》,王昌龄的《出塞》表现
诗歌鉴赏——人物形象
形象的意义
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
2、抓人物的语言、神态、 动作、心理、细节、以 及侧面描写,关注反应 感情的词语(情语)剖 析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
诗歌鉴赏——人物形象
典例探究
怀天经、智老,因访之 陈与义
今年二月冻初融,睡起苕溪绿向东。 客子光阴诗卷里,杏花消息雨声中。 西庵禅伯还多病,北栅儒先只固穷。 忽忆轻舟寻二子,纶巾鹤氅试春风。

高三诗歌鉴赏复习之形象类诗歌鉴赏 PPT精品课件

高三诗歌鉴赏复习之形象类诗歌鉴赏 PPT精品课件
高三诗歌鉴赏复习 之形象类诗歌鉴赏
济宁高新区高中 许青
品 味 · 形 象 类
一、什么是形象?
形象是作者根据现实生活的各种 现象加以艺术概括所创造出来的具有 一定思想内容和艺术感染力的具体生 动的生活图景。
二、形象题的提问方式 1、这首诗以什么为诗歌的主要意象或刻 画了什么形象? 2、刻画形象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3、形象的具体特征是什么? 4、形象所能表现的情感特点有哪些?
鉴赏诗歌事物形象的答题步骤
①总结概括出诗中描绘歌咏的主要物象 ;分析所咏物象的特点,关注描写用语 及评价用语的感情色彩,尤其要分析出 其内在神韵; ②结合诗人自身经历、思想感情剖析所 寄托的感情。 ③分析诗歌存在的写作技巧。
<二>人物形象
1、抒情主人公(偏抒情类的诗歌) 诗中的诗人形象“我”,一般指的就 是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有别于小说 中的“我”(非作者本人)。
临江仙 明· 杨慎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 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 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问:简析下面这首宋词的人物形象。 解:整首词塑造了一个看破红尘、淡泊超脱的渔父形象 。(概括形象总体特点) 词中渔父任凭惊骇涛浪、是非成败,只着意于春风秋 月、握杯把酒、谈笑风生,坚守江渚渔樵生活。 (分 析形象的基本特征)。 诗人借此抒发超然世外的旷达胸怀。(指出形象的 意义)
三、诗歌形象的分类
诗歌中的形象是个广义的物形象
2
<一>景物形象
1、自然景象或意象(偏写景类的诗歌)
在写景抒情诗中,诗人一般借含有主 观感情的客观物象——即意象来表现自我, 诗人作为主体,往往与意象这个客体合而 为一。 在古典诗歌中, “一切景语皆情语” , 所以我们在鉴赏景或物的形象的同时,往 往要联系鉴赏诗人的形象。

高考复习诗歌鉴赏之形象 PPT精品课件3(共29张)

高考复习诗歌鉴赏之形象 PPT精品课件3(共29张)
诗歌鉴赏之
形 象
鉴赏诗歌中的形象
(1)人物形象 诗中的诗人形象“我”,一般指的就是 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有别于小说中的“我”(非 作者本人)。还包括塑造的人物形象。 (2)景物形象 诗中的景物形象是情中景。抒情诗,往 往是借助客观物象(山川草木等)表现出来的主观感情 形象,也就是含有“意”的形象,即“意象”。诗人一 般借意象来表现自我,诗人作为主体,往往与意象这个 客体合而为一。有时诗中有几个意象,各个意象之间都 有一定的联系。 (3)事物形象 诗人借助具有某种特定内涵的事物来表 明自己的心迹或某种情感。如咏物诗的“事物”和送别 诗中的细节。
诗歌塑造了一个饱尝辛酸、怀才不遇而又狂放 孤傲的老人形象。首句既写出了已往生活的辛酸 也写出了现状的落魄;但“独立书斋啸晚风”一 句却写出了一派孤傲狂放的气概;三四句以“明 珠”为喻,既指画中葡萄也指自己的超人才智。 诗人借此表达了自己对当时社会的傲视和嘲弄。
常见人物形象类举
• 1.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
3.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如陶渊
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展现的是悠 游自在的隐居生活,表现出诗人对官场的厌恶, 对田园的喜爱;如王维的《山居秋暝》通过对 晚秋时节空山新雨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山水 风光的喜爱。
4.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如陈子昂的《登
幽州台歌》写前不见圣贤之君,后不见贤明之主, 想起天地茫茫悠悠无限,不觉悲伤的流下眼泪。 塑造了一个空怀报国为民之心却不得施展的怀才 不遇的知识分子形象。
如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 颜”表现了他淡于富贵、傲视权贵的思想,也反 映了他傲岸不羁、豪放自负的性格。 • 2.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如杜甫。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呜呼,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诗人并不仅仅停留在个人的哀怨中,而能推己及 人,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性格。

鉴赏诗歌的人物形象 课件(共21张PPT)

鉴赏诗歌的人物形象 课件(共21张PPT)

诗 鉴歌

鉴赏方法
策略1:从标题、作者、注释入手,琢磨人物形象
诗 鉴歌

从标题、作者、注释入手,琢磨人物形象
➢ 如安徽卷《最爱东山晴后雪》,很显著经过标题就能够大致 揣测出本诗塑造了一个热爱自然美景诗人形象。
➢ 有诗歌注释也有暗示性。如湖北卷《劳停驿》(欧阳修)注 释“此诗为欧阳修被贬峡州夷陵令时作。劳停驿,驿站名”, 据此能够琢磨,诗中所塑造人物形象大致是“被贬蛮荒、 漂泊在外”诗人形象。
提醒:一个(形象特征)(身份)形象。 答:一个(可爱灵巧、认真学钓鱼)(山野孩子)形象。
第19页
链接高考
·高考全国卷2 送子由使契丹 苏 轼
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 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 沙漠回看清禁月①,湖山应梦武林春②。 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③。 [注]①清禁:皇宫。苏辙时任翰林学士,常出入宫禁。②武林: 杭州别称。苏轼时知杭州。③唐代李揆被皇帝誉为“门地、人 物、文学皆当世第一”。以后入吐蕃会盟,酋长问他:“闻唐 有第一人李揆,公是否?”李揆怕被扣留,骗他说:“彼李揆, 安肯来邪?” 15.本诗首联表现了诗人什么样性格?请加以分析。(6分)
策略2
正面塑造:动作、外貌(神态、姿态、风度、衣着)心理、语 言等,尤其是细节描写 例: ①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指如 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孔雀东南飞》
(外貌、细节、动作)→漂亮曼妙从容女子形象 ②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长恨歌》
(外貌、细节)→肤如凝脂、白净细嫩、丰肉微骨
第21页
鉴赏人物形象基本解题思绪
1. 明确题干鉴赏对象是抒情主人公形象 还是诗歌所刻画人物形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诗歌塑造了一个饱尝辛酸、怀才不遇 而又狂放孤傲的老人形象。(2)首句既写出了
形象的特征已往生活的辛酸也写出了现状的落魄;但“ (结合诗句分独析立)书斋啸晚风”一句却写出了一派孤傲狂
放的气概;三四句以“明珠”为喻,既指画 中葡萄也指自己的超人才智。(3)诗人借此表
形象的达意了义自己对当时社会的傲视和嘲弄。 (思想内容或观点态度)
一、人物形象
1.抒情主人公形象
在抒情诗歌中,诗人为了表达某种较强烈的感情, 往往会设置一个“代言人”,并借此来表达爱憎是非、 价值取向和人生追求等。这个“代言人”即为抒情主 人公形象。从这个角度讲,抒情主人公形象实际上是 诗人自己,是“诗化了的作者”。
2.客体人物形象(作品刻画的人物形象)
诗歌作品中,诗人往往借助笔下塑造的人物或隐喻 的人物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对社会的看法、对人 生的领悟,或者寄托自己的理想。古典诗词中的人物 形象往往以片段的形式表现出来,它可以是人物的一 个眼神、一个笑容、一个动作、一个微妙的心理变化, 或一组人物的语言、声音,或是一个典型的细节。
⑶请简要赏析这首词的结句。(4分)
⑴词中“恨极在天涯”的“恨”是指什么?(2 分)
答案:思念远隔天涯的心上人的怅恨之情。
⑵词中三、四两句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主人公形 象?请简要分析。(4分)
答案:主人公满腹哀怨,对月怀远,月却 不解;临水看花,花自飘零,无人怜惜。刻 画了一位孤独寂寞又自哀自怜的主人公形象。
高考诗歌鉴赏专题之
形象
【考点1】鉴赏作品的形象。
【考点解说】包括人物形象、景 物形象、事物形象,要善于把握 形象的特征,分析寓于形象中的 思想感情,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
考点阐释
诗歌作品的形象指的是诗歌作品创造出来的 生动具体的、寄寓作者的生活理想和思想感 情的艺术形象。因此,形象是作者思想情感 的载体。所以要把握诗歌的主旨,形象是必 须要把握的。一般说来,它包括人物形象和景 物形象(如山川草木等)两个方面。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鹧鸪天 苏轼
作者被贬黄州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
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形殷象勤是昨什夜么
二、景物形象(意象)
景物形象,广义而言,可以理解为自然景物形象和咏 物诗中被人格化了的客观物象。习惯上又笼统地称之 为意象。
1.景象
诗歌中的湖光山色、田园桑林、大漠孤城之类,它 们往往不再是纯自然界的景物,而是融合了诗人主观情 思的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它们常常寄托了诗人对社会 生活的感悟和看法。如陶渊明《归园田居》中的“丘 山”“羁鸟”“旧林”“池鱼”“故渊”,李清照《声 声慢》中的“黄花”“梧桐”“细雨”“黄昏”等。 诗中的景象是为抒发诗人的思想感情而精心裁剪、设 计的。“一切景语皆情语”,景物是人物(往往是诗人 自己)感情的外在表现。
• 归园田居其一 陶渊明 •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⑶请简要赏析这首词的结句。(4分)
答案:借景抒情。把天涯之思投向无边天 际,以碧云摇曳表现心绪的不宁,以碧云斜 落表现心情的低沉。
考查类型
一、人物形象的鉴赏 二、景物形象的鉴赏 三、事物形象的鉴赏
一、人物形象的鉴赏
人物形象鉴赏题目类型
高考古诗歌试题中鉴赏人物形象江苏卷2012年考 过。人物形象鉴赏题目类型有以下几种:
• 声声慢·寻寻觅觅
宋代: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 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 ,却是旧时相识。
•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 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 一个愁字了得!
2.物象
物象,诗人借之来表明自己的心迹或某种情感的具有 某种特定内涵的事物。即作者以人格化的事物为具体描写 对象,通过这种象征性的形象描写来曲折地表现诗人的品 格节操、思想感情。多用借物喻人、象征手法。最典型的 当是咏物抒情诗,这类诗歌中物象往往较为单一,诗人大多 赋予这个物象以特定的内涵,或这个物象具有一定的比喻 意义或象征意义。有的是托物言志:表面上看好像写的都 是具体的物象,仔细品味就会发现,诗人是运用象征手法通 过写具体的“物”,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志向与抱负,如于谦 的《石灰吟》。有的借物喻人:所描写或吟咏之“物”与 某一类型、某一群体的人相似,而不单单指向诗人自己。 如曾巩的《咏柳》。有的托物言理:通过具体的物象来说 明一些“事理”,即通过某个具体事物的“理”,引申出具 有普遍意义的大道理。如苏轼《琴诗》。
1、这首诗塑造了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2、试概括这首诗中人物形象特点,并简要分析。 3、通过诗中的形象塑造,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中的人物形象。
题葡萄图 徐渭
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 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
注:徐渭,字文长,号青藤居士。天资聪颖,才华横溢,诗
文书画戏剧皆佳,然终生不得志于形功名象。是什么 (概括形象)
景物形象
意象(自然景物和人文景物)
(偏重写景的诗歌)
事物形象
事物形象
(主要是咏物诗)
(2012年江苏)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梦江南 温庭筠
千万恨,恨极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 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
⑴词中“恨极在天涯”的“恨”是指什么?(2 分)
⑵词中三、四两句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主人公形 象?请简要分析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 不知天地有清霜。
咏柳而讽世,讽刺那些得志便 猖狂势利小人。
• 琴诗 苏轼
•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 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人物形象
A、 诗中的抒情主人公 即诗人自己,“诗化的作者”
B、作品刻画的人物形象
诗歌形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