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ppt课件元朝的建立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1
合集下载
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优秀PPT课件1

起义军分裂,吴广、陈胜先后被杀 而项羽对于秦政权只知愤恨,否定一切,分封割据。
领导的反秦势力却日益壮大。
而项羽则不然,历史记载他“所过无不残灭”。
推究刘项胜败的原因,约有以下三点: ——樊树志《国史概要》 第二,刘邦出身农民小有产者的家庭,了解人民的疾苦。
公元前207年,刘邦的军队进
按照秦朝法律,不能如期感到戍地将被处死。
——《荀子•强国篇》 秦与戎、翟同俗,有虎狼之心,贪戾好利而无信,不识礼仪 德行。
——《战国策》
秦的统一
秦国·主观条件
秦之富强,得东方游仕之力最多,如商鞅、张仪、公孙衍、 甘茂、范睢、蔡泽、吕不韦,皆东方人也,彼辈不抱狭义的国 家观念。若是东方贵族机体不推翻,当国者尽如平原、信陵、 屈原、韩非之徒,平民学者不出头,游仕不发迹,一般民众皆 受狭义的贵族政治之支配,则秦人力量便不够吞并东方。
的大
一统
,
反
映了
春
秋
战
国时
代
的
历史大
趋
势
,具
有坚
入境观其风俗,其百姓朴,其声乐不流(淫荡)汙(猥亵),其服不挑(佻),甚畏有司而顺。
秦末农民起义与秦的速亡
实的基础。随着商业和交通的发展,中原地区与周边地区的联 ⑴ 郡国、郡县无立法权。
而项羽都彭城,虽然交通便利,却是四战之地,不易固守。
在军事方面,刘邦能和韩信、彭越等配合作战,牵制、分散项羽的军事力量。
开了长达四年的楚汉战争。最
⑷ 地方政府必须接受中央的监督。
天下云集响应,起义迅速蔓延。
终,项羽被刘邦击败。
推究刘项胜败的原因,约有以下三点: 第一,刘邦和他的臣属充分了解秦代政治制度的优越性。刘邦虽是楚
中考历史一轮复习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名师课件1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以史为鉴
健全民主与法制 民族平等与团结 与分裂势力作斗争 ……
明清时期,大一统天下,多民族国家传统
的延续,使明清时期占尽风光的同时也开始 在铸就历史的惰性,陶醉于华夏文明优越的 光环之中,却不知天下已变而渐渐落伍,一 如火红的夕阳……
中考链接
八股取士阻碍科技进步 【2018苏州】材料五 (科学革命和工业革命没有在中国发 生)这一“李约瑟之谜”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国古代科举考 试的课程设置,没有能够以数学和可控实验为主,而是以 四书五经为主,结果科学革命无以发生,中国的前现代生 产经验试错型技术进步方式,也就无法转化为以科学实验 为理论基础的现代技术进步方式。技术进步的停滞,最终 导致了中国与西方的差距不断拉大。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从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到1840年鸦片战 争为止,是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和发展的历 史。在这期间,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主流。即使出 现分裂也能够重新走向更高度的统一,统一多民 族国家不断得到巩固和发展……
——摘自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必修一
2019年苏州历史中考一轮复习
与时俱进、推行“科教兴国”战略,鼓 励科技创新
初实行
——《中西500年比较》
A.焚书坑儒 B.八股取士 C.厂卫制度 D.文字狱
知 识 联 系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发展
趋势是什么?
朝代
措施
总趋势:君权不断加强 秦朝 创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中央设丞相、太
尉、御史大夫;地方实行郡县制
西汉 削弱诸侯国势力;“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元朝 设中书省、枢密院、御史台;创立行省制度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军机处设置于哪一位皇帝统治时期?根据材料 二指出军机大臣的职责。 雍正帝 跪受笔录,传达旨意
以史为鉴
健全民主与法制 民族平等与团结 与分裂势力作斗争 ……
明清时期,大一统天下,多民族国家传统
的延续,使明清时期占尽风光的同时也开始 在铸就历史的惰性,陶醉于华夏文明优越的 光环之中,却不知天下已变而渐渐落伍,一 如火红的夕阳……
中考链接
八股取士阻碍科技进步 【2018苏州】材料五 (科学革命和工业革命没有在中国发 生)这一“李约瑟之谜”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国古代科举考 试的课程设置,没有能够以数学和可控实验为主,而是以 四书五经为主,结果科学革命无以发生,中国的前现代生 产经验试错型技术进步方式,也就无法转化为以科学实验 为理论基础的现代技术进步方式。技术进步的停滞,最终 导致了中国与西方的差距不断拉大。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从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到1840年鸦片战 争为止,是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和发展的历 史。在这期间,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主流。即使出 现分裂也能够重新走向更高度的统一,统一多民 族国家不断得到巩固和发展……
——摘自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必修一
2019年苏州历史中考一轮复习
与时俱进、推行“科教兴国”战略,鼓 励科技创新
初实行
——《中西500年比较》
A.焚书坑儒 B.八股取士 C.厂卫制度 D.文字狱
知 识 联 系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发展
趋势是什么?
朝代
措施
总趋势:君权不断加强 秦朝 创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中央设丞相、太
尉、御史大夫;地方实行郡县制
西汉 削弱诸侯国势力;“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元朝 设中书省、枢密院、御史台;创立行省制度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军机处设置于哪一位皇帝统治时期?根据材料 二指出军机大臣的职责。 雍正帝 跪受笔录,传达旨意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1课 元朝的统治课件(共25张PPT)

省
塘
对边疆的管辖
中书省
腹里(山东、山西和河北)
行中书省
全国其他地区
(除吐蕃、畏兀儿外)
为了对辽阔的疆域进行有效的治理,元采取因 地制宜的方式,加强中央对这些地区的统治。
1.对台湾的管辖
台湾地图
台湾 阿里山
1.对台湾的管辖
元朝在澎湖列岛设置了澎湖巡检司,负责管理澎湖和 琉球,这是历史上中央王朝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 政机构。
元朝是如何加强对台湾和西藏的统治的, 请说一下具体措施和影响(或意义)?
1.对台湾: 措施:元朝在澎湖岛设置了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澎 湖和琉球。
影响:这是历史上中央王朝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 行政机构。 2.对西藏: 措施:宣政院直接统辖西藏。朝廷还在当地设置地方 机构,征收赋税,屯驻军队。
影响: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下的一个地方行政 区域。
机构:澎湖巡检司。
(4)宣政院辖地指的是今天哪个地区?宣政院的设置有 什么重要意义?
地区:西藏。 意义: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下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
70.人生是厚重的,生活是褶皱的。人生不能一帆风顺,生活不是事事如意;人生不是完美无瑕,生活不是完美顺心;人生不能随意涂画,生活不是想怎么就怎么;人生有路途漫漫,生活是苦乐 参半;人生不都是风轻云淡,生活有悲欢离合,也只有这样,我们的生活才是丰富的世界。
第11课 元朝的统治
一、元朝疆域和民族融合
元朝是我国历史 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 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 性的统一王朝。
元朝疆域范围:“ 北逾阴山,西及流沙, 东尽辽左,南越海表。
元朝的版图是我国 历史上最大的。
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元朝是如何管理国家的!
二、行省制度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3课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初步建立精品课件

三、秦末农民起义与秦的速亡
2.陈胜吴广起义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
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 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
——《史记·陈涉世家》
起义时间——公元前209年 起义地点——大泽乡 起义领导者——陈胜、吴广 起义经过——陈胜自立为王,号为“张楚” 天下云集响应,迅速蔓延,但不久兵败
(治安)
亭
里
中央集权
一、秦朝的统一
【想一想】观察下图思考:相对于分封制,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行郡县制有什么特点和意义?
一、秦朝的统一
分封制
官员 产生
世卿世禄制
与中央 关系
地方有行政权、财权、军权,独立性强
与中央 关系
易形成地方割据势力
郡县制
郡县长官由皇帝任命,不能世袭,俸禄制
中央垂直管理地方,地方服从中央
加强中央集权
肉 刑
①穷奢极欲,大兴土木 ②求仙访药,动众巡游 ③开疆拓土,修筑长城 ④徭役沉重,刑罚严苛
求仙问药 外 出 巡 游 封 禅
修建秦长城
二、秦朝的暴政
2.焚书坑儒
为了钳制思想,秦始皇接受李 斯的建议,下令天下将非秦国历史 的史书,非博士所掌管的《诗》 《书》等诸子百家语,在 30 天内 全部交给官府焚毁。只有医药、卜 筮、种树之书不在其列。先秦以来 的许多珍贵文献毁于一旦。秦始皇 以“或为妖言以乱黔首”罪名,将 460 余名儒生方士坑杀。这就是著 名的“焚书坑儒”。
材料一:刘邦进关后)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者刑,及盗抵罪。
——荀悦《汉纪》
材料二:(项羽引兵入咸阳后)杀子婴及秦诸公子宗族。遂屠咸阳,烧其宫室, 虏其子女,收其珍宝货财,诸侯共分之。
统编版高中历史《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ppt完美版1

相
越、焚书坑儒。
,
211BC,陨石现“始皇死而地分
固
“尽取石旁居人诛之,燔销其石”
统 一 九
”。 210BC,始皇崩于沙丘,二世
大
即位。
功
209BC,陈胜吴广起义。刘邦、
绩
项羽起兵,后齐赵燕魏等六
。
国后裔也纷纷起兵反秦。
206BC,刘邦入关中,秦亡。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2019)必修中 外历史 纲要上 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共1 7张PPT )
赵高与丞相议太子(BC211)
高乃谓丞相斯曰:「上崩,赐长子书,与丧会咸阳而立
为嗣。书未行,今上崩,未有知者也。所赐长子书及符
玺皆在胡亥所,定太子在君侯与高之口耳。事将何如?」
斯曰:「安得亡国之言!此非人臣所当议也!」
高曰:「君侯自料能孰与蒙恬?功高孰与蒙恬?谋远不
失孰与蒙恬?无怨於天下孰与蒙恬?长子旧而信之孰与
秦时,略通五 尺道,诸此国 颇置吏焉。十 余岁,秦 灭。——《史 记·西南夷列 传》
读图并结合 教材,列举 秦维护统一
的举措。
郡县 边防 交通 车轨
你知道秦朝巩固统一还采取了哪些措施吗?
皇帝
三公 九卿
郡 …… 郡 县 …… 县
乡亭 里 统一思想文字车轨度量衡货币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2019)必修中 外历史 纲要上 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共1 7张PPT )
二世
楚汉 之争
西汉
入
秦
出 生 于 楚 国 ,
十 年 为 可 客 卿
初,
为因
小“
吏 , 后 随 荀
疲 秦 籍 计 ”
子,
学上
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发展

元大都是当 时世界上非 常繁华的大 都市
12世纪铁 木真统一 了蒙古
元朝
元朝是民族 融合的鼎盛 阶段,形成 新的民族回 族
元朝疆域图
1、在图中找出西藏地区。 2、元朝的都城在哪里? 3、元朝是如何管理广阔 行省制度 的土地的?
明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措施
政治上:废 丞相,设六 部和特务机 构
思想上:八股 取士
政治上
秦朝 是第 一个 统一 的多 民族 国家
经济上
文化上
• 统一文字
军事上
• 打击匈奴修长 城
秦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疆域的发展与演变)
长城一带
都城、四至(疆域) 域内以及周边民族 地方行政管理机构
陇 西 东 海
南海
把不同民族但都是农耕文明的民族 纳入自己的统治之下。
西汉时期统一措施
思想上:罢 黜百家,独 尊儒术 外交上:开凿 丝绸之路,把 新疆纳入版图, 开拓了国家的 疆土 政治上:实 行推恩令, 解决王国问 题
西汉时期 多民族国 家巩固
军事上:打 击匈奴,开 疆拓土。
经济上:盐 铁经营权收 归中央,统 一铸五铢钱
汉朝时多次与匈奴和亲, 王昭君嫁给呼韩邪单于, 与游牧民族出现缓和趋势。
两汉时期的疆域图
1.西汉疆域与秦疆域相比有何变化?
2.这种变化与哪些历史事件相关? (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张骞出使西域,丝绸之路)
葱 岭
太 平 洋
南海诸岛
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我国各族人民密切交往、相互依存、共同推 动了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新疆、西藏、台湾等地区是我国领土不可 分割的一部分。增强学生的国家意识。
专题:中国古代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发展
1.秦朝统一多民族 国家的建立时期 1. 统 一 多 民 族 国 家 在 历 史 上 的 分 期 统 一 时 期 2.两汉是统一多民族 国家的巩固时期 3.西晋再次尝试统一 4.隋唐统一多民族国 家的繁荣时期 5.元明清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衰 落期 分 裂 时 1.春秋战国时期 2.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3.五代、辽宋夏金时期 这三个时期是中 国历史上重要的 民族大融合时期
12世纪铁 木真统一 了蒙古
元朝
元朝是民族 融合的鼎盛 阶段,形成 新的民族回 族
元朝疆域图
1、在图中找出西藏地区。 2、元朝的都城在哪里? 3、元朝是如何管理广阔 行省制度 的土地的?
明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措施
政治上:废 丞相,设六 部和特务机 构
思想上:八股 取士
政治上
秦朝 是第 一个 统一 的多 民族 国家
经济上
文化上
• 统一文字
军事上
• 打击匈奴修长 城
秦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疆域的发展与演变)
长城一带
都城、四至(疆域) 域内以及周边民族 地方行政管理机构
陇 西 东 海
南海
把不同民族但都是农耕文明的民族 纳入自己的统治之下。
西汉时期统一措施
思想上:罢 黜百家,独 尊儒术 外交上:开凿 丝绸之路,把 新疆纳入版图, 开拓了国家的 疆土 政治上:实 行推恩令, 解决王国问 题
西汉时期 多民族国 家巩固
军事上:打 击匈奴,开 疆拓土。
经济上:盐 铁经营权收 归中央,统 一铸五铢钱
汉朝时多次与匈奴和亲, 王昭君嫁给呼韩邪单于, 与游牧民族出现缓和趋势。
两汉时期的疆域图
1.西汉疆域与秦疆域相比有何变化?
2.这种变化与哪些历史事件相关? (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张骞出使西域,丝绸之路)
葱 岭
太 平 洋
南海诸岛
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我国各族人民密切交往、相互依存、共同推 动了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新疆、西藏、台湾等地区是我国领土不可 分割的一部分。增强学生的国家意识。
专题:中国古代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发展
1.秦朝统一多民族 国家的建立时期 1. 统 一 多 民 族 国 家 在 历 史 上 的 分 期 统 一 时 期 2.两汉是统一多民族 国家的巩固时期 3.西晋再次尝试统一 4.隋唐统一多民族国 家的繁荣时期 5.元明清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衰 落期 分 裂 时 1.春秋战国时期 2.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3.五代、辽宋夏金时期 这三个时期是中 国历史上重要的 民族大融合时期
第03讲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与此前的草原游牧国家不同,这四个政权是仿照汉 族王朝模式而建立的,它们的统治范围已不局限于其 民族原居地,而是不同程度、越来越深入地拓展进入 汉族社会。它们与汉族一起共同缔造了中华民族,推 动了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社科版《中国通史》
辽、西夏、金的建立到元的统一——和平交往和民族交融是主流
主要表现为:一是科技创新世界领先;二是重教兴学开 拓发展;三是思想文化影响深远;四是文学艺术流光溢彩。
两宋文化有着深刻的时代烙印,反映出理性、创新、互 动、开放、爱国、忧民等鲜明的时代特征。
四、北方多个民族政权并存到国 家统一
公元10--13世纪,是中国历史上又一个北方民族活 动的高峰时期,北方民族先后建立了强大的辽、夏、 金、蒙元政权,与宋朝形成对峙。
(3)意义:文官制度的改革,提高了政府官员的素质,保证了一 定的效率;文官不随内阁更迭而更换,有利于政策的连续性和政局 的稳定,也有利于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
27
三、两宋思想科技文化
宋朝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两 宋时期是中国文化史上的鼎盛期、黄金期,为中华5 000年 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2)材料二三说明宋代文官政治加强产生了哪些影响?
材料二说明宋代文官政治提高了官员文化素质, 加强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促进了宋代科技文化的 发展。
材料三反映了宋代文官政治的弊端:政出多门, 权力分散,效率低下;“三冗”问题突出,积贫积 弱。
总结 文人治国——宋代文官政治的形成
①在经济上,封建土地私有制得以迅速发展,租佃契约 关系日益普遍,社会流动性空前加强,为宋代士大夫阶 层登上政治舞台准备了条件; ②吸取前代武人拥兵自重而皇权式微的教训,确定了以 文治国的方针; 原因 ③科举制度得到了较大发展,削弱了门阀士族在科举中 的作用,增加了寒门士人仕进的机会,使科举考试向整 个社会敞开了大门; ④宋代教育事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官学、私学的 数量和规模都超过了前代,这既提高了社会整体文化水 平,也为文官政治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社科版《中国通史》
辽、西夏、金的建立到元的统一——和平交往和民族交融是主流
主要表现为:一是科技创新世界领先;二是重教兴学开 拓发展;三是思想文化影响深远;四是文学艺术流光溢彩。
两宋文化有着深刻的时代烙印,反映出理性、创新、互 动、开放、爱国、忧民等鲜明的时代特征。
四、北方多个民族政权并存到国 家统一
公元10--13世纪,是中国历史上又一个北方民族活 动的高峰时期,北方民族先后建立了强大的辽、夏、 金、蒙元政权,与宋朝形成对峙。
(3)意义:文官制度的改革,提高了政府官员的素质,保证了一 定的效率;文官不随内阁更迭而更换,有利于政策的连续性和政局 的稳定,也有利于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
27
三、两宋思想科技文化
宋朝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两 宋时期是中国文化史上的鼎盛期、黄金期,为中华5 000年 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2)材料二三说明宋代文官政治加强产生了哪些影响?
材料二说明宋代文官政治提高了官员文化素质, 加强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促进了宋代科技文化的 发展。
材料三反映了宋代文官政治的弊端:政出多门, 权力分散,效率低下;“三冗”问题突出,积贫积 弱。
总结 文人治国——宋代文官政治的形成
①在经济上,封建土地私有制得以迅速发展,租佃契约 关系日益普遍,社会流动性空前加强,为宋代士大夫阶 层登上政治舞台准备了条件; ②吸取前代武人拥兵自重而皇权式微的教训,确定了以 文治国的方针; 原因 ③科举制度得到了较大发展,削弱了门阀士族在科举中 的作用,增加了寒门士人仕进的机会,使科举考试向整 个社会敞开了大门; ④宋代教育事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官学、私学的 数量和规模都超过了前代,这既提高了社会整体文化水 平,也为文官政治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元朝的建立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不矛盾。因为元朝统一的进步性是从我国多 民族统一国家的发展角度来评价的,文天祥抗 元的正义性是对反对民族掠夺和民族压迫而言 的,因此都应该肯定。
统一的意义:
(1)结束了唐末以来国内分裂割据和几个政权并立 的政治局面,奠定了元、明、清六百多年国家长期 统一的政治局面。
(2)促进了各族人民之间经济文化的交流和边疆地 区的开发,进一步促进了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 固和发展。
造成封建国家分裂的原因共同之处有:
(1)封建自然经济的分散性 (2)封建王朝政治腐败,统治集团内部争权夺 利,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严重削弱。
两点认识:
(1)统一是历史发展的主流,分裂是支 流,即使在国家分裂时期也孕育着统一 的因素,因此统一是历史发展的趋势。
(2)历史的发展是螺旋式的上升运动, 期间尽管有低潮、曲折甚至是暂时的倒 退,但人类社会总是在矛盾运动中不断 发展,不断进步的。
②汉化的程度更高。契丹、女真等族已被视为“汉人”
③形成了新的民族。唐以来信仰伊斯兰教的波斯人、 阿拉伯人同汉、蒙、畏兀儿等族杂居通婚,形成了以 伊斯兰教为纽带的新民族——回族
四、元朝的制度
1、目的:为加强中央集权,维护统治。
a.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
①在中央, 关,行使宰相职权;
设中书省、 b.枢密院,为中央最高
三次高潮
①、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②、五代辽宋夏金时期 ③、元朝时期
二、元朝的建立和统一全国
1、忽必烈建立元朝
1271 定都燕京(今北京)称大都
①成吉思汗的征伐扩张为统一奠定了基础
2、 元
②1227年灭西夏(1038——1227年)
朝 ③1234年,灭金(1115——1234年)
统 ④招降吐蕃,征服大理 一 全 ⑤1276年,元军攻破临安,南宋灭亡
统一的意义:
(1)结束了唐末以来国内分裂割据和几个政权并立 的政治局面,奠定了元、明、清六百多年国家长期 统一的政治局面。
(2)促进了各族人民之间经济文化的交流和边疆地 区的开发,进一步促进了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 固和发展。
造成封建国家分裂的原因共同之处有:
(1)封建自然经济的分散性 (2)封建王朝政治腐败,统治集团内部争权夺 利,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严重削弱。
两点认识:
(1)统一是历史发展的主流,分裂是支 流,即使在国家分裂时期也孕育着统一 的因素,因此统一是历史发展的趋势。
(2)历史的发展是螺旋式的上升运动, 期间尽管有低潮、曲折甚至是暂时的倒 退,但人类社会总是在矛盾运动中不断 发展,不断进步的。
②汉化的程度更高。契丹、女真等族已被视为“汉人”
③形成了新的民族。唐以来信仰伊斯兰教的波斯人、 阿拉伯人同汉、蒙、畏兀儿等族杂居通婚,形成了以 伊斯兰教为纽带的新民族——回族
四、元朝的制度
1、目的:为加强中央集权,维护统治。
a.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
①在中央, 关,行使宰相职权;
设中书省、 b.枢密院,为中央最高
三次高潮
①、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②、五代辽宋夏金时期 ③、元朝时期
二、元朝的建立和统一全国
1、忽必烈建立元朝
1271 定都燕京(今北京)称大都
①成吉思汗的征伐扩张为统一奠定了基础
2、 元
②1227年灭西夏(1038——1227年)
朝 ③1234年,灭金(1115——1234年)
统 ④招降吐蕃,征服大理 一 全 ⑤1276年,元军攻破临安,南宋灭亡
《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PPT部编版历史课件1

3.元朝建立 1260年,忽必烈继承汗位。1271 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元,次年定都 于大都。
"大元"的国号出自儒家经典《易经》中的"大哉乾 元"一句,表现了元统治者欲一统天下的志向。
4.统一
(1)1276年,元军攻占临安,南宋灭亡。 (2)1279年,元灭南宋残部,统一全国。 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王朝。
因此,我们肯定文天祥抗元,并不否定元统一的 进步性,只是二者的角度不同。
课堂小结
成
二个人物
吉
思
汗
忽 必 烈
六个时间
1206 1227 统灭
六件大事 一 西 蒙夏 古
1234 1271 灭建 金立 元 朝
1276 南 宋 灭 亡
1279 全 国 统 一
—
留人零惶身山干辛 取生丁恐世河戈苦 丹自洋滩浮破寥遭 过 心古里头沉碎落逢 零 照谁叹说雨风四起 丁 汗无零惶打飘周一文洋 青死丁恐萍絮星经天 。,。,。,。,祥
A.
措施: 行政:建立了军事、行政和生产相结合的制 部落混战,人民渴望统一;
部落混战,人民渴望统一; 结束了蒙古草原长期混乱的局面,摆脱了金国的压迫和奴役,对蒙古社会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为后来元朝统一全国奠定基础。
度;建立司法机构; 建立了军事、行政和生产相结合的制度;
他遭到扣留,不受利诱,威武不屈,后来乘机逃出,历经磨难,继续组织南宋余部进行顽强抵抗。 金朝灭亡后,南宋和蒙古直接对峙的局面形成。
A.①②③⑤
B.②③⑤
C.①③⑤
D.②③④⑤
5.在我国历史上,蒙古族曾建立一个疆域空前辽阔的
B 元王朝,其建立者是是( )
D 6.下列政权由元朝灭亡的是( )
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发展

辽宋夏金
1.疆域的变化从一个侧面反映历史发展的进程,下列中国古代疆 域图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
D
① A.②③①④ C.④③②①
②
③
④
B.③④②① D.③②①④
2.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历程中,民族英雄不断涌现,捍卫国家的主 权和尊严,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下面表格内容反映了( C ) A.明清时期加强专制统治的措施 B.明清时期镇压边疆地区 叛乱的行为 C.中华民族反抗侵略的英勇斗争 D.中华民族积极主动对外 交流的表现
朝代 明朝 人物 戚继光 事件 戚继光抗倭 结果 东南沿海的倭患基本解除 荷兰殖民者被迫投降,台 湾重回祖国怀抱 打败沙俄,签订边界条约 《尼布楚条约》
清朝
郑成功
郑成功收复台湾
清朝
康熙
雅克萨之战
3.少数民族为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 展谱写了光辉篇章。历史上以少数民族为 主建立的统一全国的政权有( D ) ①北魏 ②辽 ③金 ④元 ⑤清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⑤
葱 岭
太 平 洋
南海诸岛
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我国各族人民密切交往、相互依存、共同推 动了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新疆、西藏、台湾等地区是我国领土不可 分割的一部分。增强学生的国家意识。
专题:中国古代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发展
1.秦朝统一多民族 国家的建立时期 1. 统 一 多 民 族 国 家 在 历 史 上 的 分 期 统 一 时 期 2.两汉是统一多民族 国家的巩固时期 3.西晋再次尝试统一 4.隋唐统一多民族国 家的繁荣时期 5.元明清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衰 落期 分 裂 时 1.春秋战国时期 2.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3.五代、辽宋夏金时期 这三个时期是中 国历史上重要的 民族大融合时期
元朝的建立和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

第一等 蒙古人 蒙古族
族和其他各族
中西 亚北 地到 区新 疆 、
北至阴山以北
东 北 至 今 库 页 岛
史载“汉、唐 极盛之际有不 及焉”!
东 南 至 琉 球
南至南海诸岛
云南
内
容
目 的
影
响
管辽 为 辖阔 了 1、中书省(中央, 的 加 封强 直接管辖腹里) 建中 和行中书省(地方) 国央 2、宣政院(西藏) 家集 3、澎湖巡检司 进权 行, (台湾) 有对 效地 的域
、 1、加强了对全国的有效控制, 巩固了国家的统一。
2、中央集权在行政体制上得到 保障,这是继秦朝郡县制后我国 行政区划史上一次变革。 3、为明清以后的行政管理制度 奠定初步基础。 4、在统一的中央政府管辖下, 民族向心力、凝聚力增强。
秦、晋、隋、元——统一
结束了分裂局面有利于—— 1、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发展 2、各族人民生活文化交流,经济的发展 3、民族融合、国防巩固
统一是主流,统一的因素——相同点 人民的愿望,统一是趋势 封建经济的发展(要求、基础) 民族融合
造成分裂割据的原因(根本)—— 封建自然经济的分散性 王朝统治腐败、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严重削弱
“官法滥,刑法重,黎民怨。人吃人,钞买钞,何曾 各族地主一 见?贼做官,官做贼,混愚贤,哀哉可怜!”样受优待,
蒙古平民一 ——元曲《醉太平小令》 样受压迫。
元朝划分的四等人
按 征 服 的 先 后 排 等 级
等级 名 称
民
族
目 的 实 质
阶是 级民 压族 迫形 式 划 分 下 的
的为 统了 包括原西夏人和畏 治 巩 第二等 色目人 兀儿人等 地固 位蒙 原金统治区的汉族 古 第三等 汉 人 和契丹.女真等族 贵 原南宋统治区的汉 族 第四等 南 人
族和其他各族
中西 亚北 地到 区新 疆 、
北至阴山以北
东 北 至 今 库 页 岛
史载“汉、唐 极盛之际有不 及焉”!
东 南 至 琉 球
南至南海诸岛
云南
内
容
目 的
影
响
管辽 为 辖阔 了 1、中书省(中央, 的 加 封强 直接管辖腹里) 建中 和行中书省(地方) 国央 2、宣政院(西藏) 家集 3、澎湖巡检司 进权 行, (台湾) 有对 效地 的域
、 1、加强了对全国的有效控制, 巩固了国家的统一。
2、中央集权在行政体制上得到 保障,这是继秦朝郡县制后我国 行政区划史上一次变革。 3、为明清以后的行政管理制度 奠定初步基础。 4、在统一的中央政府管辖下, 民族向心力、凝聚力增强。
秦、晋、隋、元——统一
结束了分裂局面有利于—— 1、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发展 2、各族人民生活文化交流,经济的发展 3、民族融合、国防巩固
统一是主流,统一的因素——相同点 人民的愿望,统一是趋势 封建经济的发展(要求、基础) 民族融合
造成分裂割据的原因(根本)—— 封建自然经济的分散性 王朝统治腐败、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严重削弱
“官法滥,刑法重,黎民怨。人吃人,钞买钞,何曾 各族地主一 见?贼做官,官做贼,混愚贤,哀哉可怜!”样受优待,
蒙古平民一 ——元曲《醉太平小令》 样受压迫。
元朝划分的四等人
按 征 服 的 先 后 排 等 级
等级 名 称
民
族
目 的 实 质
阶是 级民 压族 迫形 式 划 分 下 的
的为 统了 包括原西夏人和畏 治 巩 第二等 色目人 兀儿人等 地固 位蒙 原金统治区的汉族 古 第三等 汉 人 和契丹.女真等族 贵 原南宋统治区的汉 族 第四等 南 人
《高中历史课件:元朝的政治、文化和经济》

元文化共存的局面。
3
夷夏之辨
元朝推崇夷夏之辨,追求中原文化的尊 崇与根本。
研究经典文献
元朝重视经学,进行了对经典文献的研 究和整理。
元朝的文学、艺术和哲学
元曲
元曲是元朝的重要文学形式, 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表现 形式广受赞赏。
绘画艺术
元朝的绘画艺术充满了浓厚 的宫廷文化气息,以山水画 和人物画为主要流派。
金银
通货膨胀问题
元朝的大量发行导致了通货膨胀的问题,对国内 经济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金银依然是元朝的重要货币形式,但由于大量的 货币发行,价值逐渐贬值。
元朝的对外关系和外交政策
丝绸之路的重要性
元朝通过丝绸之路与西方进行贸易往来,促进了对 外关系和经济发展。
外交政策的灵活性
元朝采取灵活的外交政策,与不同国家建立友好关 系,有效维护国家利益。
《高中历史课件:元朝的 政治、文化和经济》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王朝之一,本课件将深入探讨元朝政治、文化和经 济的方方面面,带您重温这段丰富多彩的历史时期。
元朝的建立和政治制度
成吉思汗的征服
成吉思汗统一了蒙古部落,建立了元朝的基石。
元世祖的改革
元世祖实行了一系列政治改革,确立了元朝的统治 体制。
行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制度
元朝的宗教和信仰
佛教
佛教在元朝得到了广泛传播, 成为重要的宗教信仰。
道教
道教也得到了元朝的重视和支 持,深深影响了当时的社会风 貌。
伊斯兰教
伊斯兰教在元朝的西北地区得 到了迅速发展,与其他宗教共 存。
元朝的经济和贸易
繁荣的农业
元朝农业发达,粮食、棉花和茶叶等农产 品大量生产。
繁忙的商业
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复习课件】

2、手工业生产技术和水平进一步发展: ①宋代制瓷技术获得重大改进,出现五大名窑,景德镇成为瓷都;②元朝时期出现 青花和釉里红等彩瓷;③北宋时期矿冶业发达,东京居民普遍用煤做燃料;④印刷 业的发展,推动了文化的普及,带动了造纸业的发展。 繁荣的商业:①宋与各少数民族政权间经济往来密切,在边境设榷场互市;②民间 贸易活跃,出现草市;③北宋时期出现我国已知最早的纸币——交子;④元朝把纸 币作为主币发行,促进了商业的发展;⑤海外贸易发达,外贸税收成为政府主要财 源;⑥城市兴盛,城市人口多,市场活跃,有专门的娱乐场所——瓦子。
【主题探讨】
北宋加强专制集权的特点
重文轻武、文 这是吸取了唐末以来藩镇割据、武人乱政的教训,它有效地巩 人治国 固了统一,但是却造成军队的战斗力低下
分割权力,皇 权高度集中
这样做有利于巩固政权,但却导致行政机构臃肿,人浮于事
强干弱枝,守 内虚外
这一举措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有效地镇压地方和农民阶级的 反抗,但边防空虚,成为北宋在边疆战争中屡战屡败的重要原 因
元朝在中国古代史上的历史地位
1.它结束了自唐末五代以来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重新实现了国家的大统一,是元 明清五六百年统一局面的开创者。元朝统一后的有效管辖,使元朝发展成为中国历 史上幅员最辽阔的朝代。西藏、台湾都正式纳入中央政府的管辖之下。 2.首创行省 制度,设岭北、辽阳、云南行省,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这是地方行 政管理制度的 一项重大改革,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 3.民族融合出现高潮。蒙古族等边 疆少数民族大量内迁,汉族人民向边疆地区流动, 元朝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的重 要时期。 4.经济繁荣,漕运、海运规模空前,对外贸易发达。大都成为闻名世界的 商业大都 市。
2020高中历史新教材 单元一遍过
【主题探讨】
北宋加强专制集权的特点
重文轻武、文 这是吸取了唐末以来藩镇割据、武人乱政的教训,它有效地巩 人治国 固了统一,但是却造成军队的战斗力低下
分割权力,皇 权高度集中
这样做有利于巩固政权,但却导致行政机构臃肿,人浮于事
强干弱枝,守 内虚外
这一举措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有效地镇压地方和农民阶级的 反抗,但边防空虚,成为北宋在边疆战争中屡战屡败的重要原 因
元朝在中国古代史上的历史地位
1.它结束了自唐末五代以来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重新实现了国家的大统一,是元 明清五六百年统一局面的开创者。元朝统一后的有效管辖,使元朝发展成为中国历 史上幅员最辽阔的朝代。西藏、台湾都正式纳入中央政府的管辖之下。 2.首创行省 制度,设岭北、辽阳、云南行省,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这是地方行 政管理制度的 一项重大改革,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 3.民族融合出现高潮。蒙古族等边 疆少数民族大量内迁,汉族人民向边疆地区流动, 元朝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的重 要时期。 4.经济繁荣,漕运、海运规模空前,对外贸易发达。大都成为闻名世界的 商业大都 市。
2020高中历史新教材 单元一遍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89年铁木真成为蒙古乞颜部可汗后,开始 了统一漠北的漫漫征程。重要的战役有:十 三翼之战、攻打塔塔儿、阔亦田决战、消灭 王罕、消灭乃蛮部等。至1204年,漠北基本 统一。
陆秀夫
南宋兵败, 为避免被俘, 负幼帝投海 而死。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天祥
南宋抗元名臣
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于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元朝的建立和统一
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蒙古帐幕车
蒙古的兴起
忽必烈
成吉思汗的孙 子。1253年他 率蒙古军队进 攻云南,第二 年灭掉大理。 1260年,忽必 烈继承汗位。 1271年,他定 国号为元,他 就是元世祖。
元朝的疆域,北逾阴山,西至今我国西北的沙漠地区,东到辽东, 南越大海,在中央设中书省,作为全国最高行政机构,大都及周围 大片地区,由中书省直接管辖。其他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 或“省”。
宋朝政府对海外贸 易实行鼓励政策, 大大促进了海外贸 易的发展。有不少 阿拉伯等国商人, 来到中国经商,定 居在中国,最后安 息在中国的土地上。 碑正面为阿拉伯文, 背面刻着“黄公墓” 和“百氏坟”两行 汉字。这是当时定 居中国的阿拉伯人 夫妇的合葬墓。
元大都遗址的图片资料
马可 波罗 像
元代棉纺织 业有了很大 发展,棉纺 织工具也得 以进一步改 进。元代的 织布机以脚 踏代替了手 摇,显著提 高了劳动效 率。
黄道婆
为我国纺织 技术的发展 和推广作出 了重要贡献。
典型例题
元朝时,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归属 于( )。 A.辽阳省
C.黑龙江省
B.岭北省
D.吉林省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教材中历史 地图掌握的能力以及考查学生对历史地理 和行政建制的掌握情况。它是以选择题的 形式来考查《元朝疆域图》的内容。元朝 时东北地方还没有三省(黑、吉、辽)的 划分,而黑龙江省和吉林省则始建于清末。 所以选项C和D应排除。而当时整个东北地 区由辽阳行省管辖;岭北省管辖今蒙古戈 壁大沙漠以北直抵北冰洋的广大地区。题 干中所限制的地区,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 域在东北地区。由此可见,正确答案为A。
元朝的统一的认识
( 1 )元朝的统一,结束了我国历史上自五代以来分 裂割据和南北长期对峙的局面,促进了我国统一的多 民族国家的发展。
a许多汉族人民迁往边疆地区,为边疆开发做出了贡献;边疆 各族人民也大量迁居内地,民族杂居在元代相当普遍。 b黄河流域的契丹和女真族,长期同汉族接触,不断融合,到 元朝时已同汉族差别不大,都被称为“汉人”。 C.蒙古族也大量进入中原和江南,同汉族等生活在一起。 D.唐朝以来许多信伊斯兰教的波斯人、阿拉伯人,来到中国 定居。长期同汉、蒙、畏兀儿等族杂居通婚,元朝时候开始 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这些都是民族融合加强的表现。
元朝的统一的认识
(2)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疆域最辽阔的朝代,
行省制度、宣政院和澎湖巡检司的设置, 有效地统治了全国广大地区,加强了中央 政府对西藏和台湾地区的管辖
关于宋元时期民族冲撞和民族融合
辽宋金元时期,中国的民族关系呈现纷繁复杂 的错综局面,一方面民族冲突异常尖锐,北方 游牧民族与中原农耕民族之间战争不断,另一 方面,民族之间的融合也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 的水平。民族关系是影响那个时期整体政局演 进的大问题。 这个时期宋与辽夏金蒙古等民族之间,发生了 许多冲突、战争,大部分冲突与战争表现出农 牧民族间的冲撞,交流的过程,也使农牧民族 不同文化的冲撞,大大促进了民族融合的进程。
这个时期,周边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并建立强 大政权与中原汉族政权并存,最后蒙古族建 立全国统一政权。成为在我国历史上第一个 掌握全国政权的少数民族政权。
民族融合.asf(视频)
通惠河又称大都 运粮河,大通河, 开凿于元初至元 二十八年 (1291)。这是 由郭守敬规划开 通的由大都(今 北京)至通州的 运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