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静脉置管术操作并发症.
深静脉置管常见并发症的诊断、处理
深静脉置管常见并发症的诊断与处理主讲:何祝华一.颈内V:1.穿刺部位出血或血肿:局部压迫。
2.误穿动脉:常见误穿颈动脉、锁骨下A,处理:拔出穿刺针,指压20min,否则易并发血肿。
3.气胸、血气胸:较锁骨下少见。
原因:a患者不配合;b胸廓畸形,胸膜粘连;c穿刺点低。
临床表现:a.局限性气胸:无症状,可自行闭合。
B.呼吸困难,同侧呼吸音低,胸部cR片确诊。
预防及处理:防止穿刺点过低,避免扩皮器进入太深,发生后按一般气胸处理。
4.空气栓塞:少见,但可致命。
临床:突发呼吸困难、缺氧。
诊断:心尖部可闻及水轮样杂音。
超声检查有助诊断。
注意相同临床表现的疾病鉴别如心梗、肺梗、心律失常、心脏填塞等。
处理:a左侧头低位,b经皮行右心房或右心室穿刺抽气,c呼吸循环支持,高浓度吸氧。
5.感染:远较股静脉低,长期留置可增加感染机会。
临床:出现不能解释的寒战、发热,尤其是透析过程中。
局部压痛、炎症反应。
白细胞数目增高,血培养阳性。
处理:严格无菌操作,确诊后立即拔管,导管培养,抗生素治疗。
6.心律失常:原因:导丝插入过深或导管过长。
临床:多为窦性心动过速或房颤,且为一过性;存在严重心脏疾病患者,有时可引起致命的室性心律失常。
预防:有严重心脏疾病患者,应避免颈内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置管;操作可在心电监护下进行。
7.窒息:原因:穿刺过程中损伤颈内静脉后压迫不准确,或误穿动脉后继续操作造成大出血,压迫气管(是穿刺出血最严重的并发症)。
临床:皮下血肿进行性或急骤增大,短时间内压迫气管,造成窒息至死。
处理:对持续性增大的血肿切开皮肤减压并压迫或缝合出血点;如患者已出现严重的窒息症状,应及时气管插管,必要时气管切开。
尽量避免置管当天透析,如确实需要透析,采用无肝素。
8.导丝断裂或导丝留在血管内:原因:操作不当,或患者不配合。
处理:血管外科或介入处理。
二.股静脉置管并发症及处理:穿刺部位出血或血肿,局部压迫。
如果是后腹膜大血肿,需外科处理。
深静脉置管并发症观察及处理措施
一、导管脱落
1、立即停止输液,并通知医生。 2、评估患者的生命体征,观察有无出血、血肿等情况。
3、如导管末端已进入心脏,立即进行胸部X线检查,确认导管位置。 4、根据医生建议,重新置管或采取其他补救措施。
二、导管堵塞
1、停止输液,并通知医生。 2、遵医嘱使用肝素钠盐水或尿激酶等进行溶栓治疗。 3、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如有异常,及时处理。
6、局部感染
局部感染主要是由于消毒不严格、无菌操作不当或患者自身免疫力低下所致。 预防局部感染需要在穿刺前严格消毒患者的皮肤和操作者的手指,同时在使用过 程中保持穿刺部位的清洁和干燥,避免在留置针上粘贴胶布或更换敷料时污染穿 刺部位。如发生局部感染,应立即进行消毒和更换敷料等处理,并给予抗生素治 疗。
1、静脉炎
静脉炎是静脉留置针使用中最常见的并发症,其主要表现为穿刺部位的红肿、 疼痛和炎症。预防静脉炎的发生需要选择合适的穿刺部位,一般选择较为粗大的 静脉进行穿刺,同时保持穿刺部位的清洁和干燥。如发生静脉炎,应立即停止使 用留置针,并进行相应的护理,如外敷硫酸镁、喜辽妥软膏等以减轻炎症和疼痛。
4、如溶栓治疗无效,考虑重新置管。 5、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告知其注意事项,预防导管堵塞的发生。
三、导管感染
1、停止输液,并通知医生。 2、评估患者的生命体征,观察有无发热、寒战等症状。 3、进行血常规、血培养等检查,以确定感染源。
4、根据医生建议,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必要时进行药敏试验。 5、如感染严重,考虑拔管并进行局部消毒处理。
2、皮下血肿
皮下血肿主要是由于穿刺时操作不当或压迫不当导致血管破裂所致。预防皮 下血肿的发生需要在穿刺时缓慢进针,避免在同一部位反复穿刺,同时穿刺成功 后应妥善固定留置针。如发生皮下血肿,应立即停止使用留置针,并进行冷敷或 压迫止血等处理。
深静脉置管的常见并发症及护理措施
17 ・ 44
CHI S NERAL NURS NG J n 0 0 Vo . . A NE E GE I u e 2 1 1 8 No 6
深 静脉 置 管 的常见 并发 症 及 护理 措 施
Co mm o o n c mpl a i n d n r i g it r en i n f to s an u sn n e v to s o i c p te t c tn e p v n c t e er a i n a i n s ac ep ig d e ei a h t i to z 周 友惠 。 舒 勤
te t c e tn e p v i a h t rz to . tr v e d man i t r e to st in sa c p i g d e en c t e e i i n I e i we i n e v n i n o a
p e ntc mplc to s i r i g c r fp te sa c ptng de p v i a he r ve o ia i n n nu sn a e o a int c e i e en c t 一
的 常 见并 发症 及 其 护 理 综 述 如 下 。 1 常见 并 发 症 1 1 导 管 堵 塞 和 血栓 形 成 导 管 堵 塞 是 深 静 脉 置 管 的 常 见 并 .
21 谨慎操作 .
深 静 脉 置管 的操 作 过 程 中要 谨 慎 小 心 , 据 静 根
脉的解剖特点来选择 穿刺 点 , 作轻 柔 , 动 以免 穿 破 动 脉 造 成 渗 血 、 肿 等 。有 条件 时 可在 超 声 引 导 下 进 行 穿 刺 , 观 显 示 穿 刺 血 直 针 人 静 脉 , 少 甚 至 避 免 并 发 症 , 高一 次 穿 刺 成 功 率 , 轻 病 减 提 减
cvp深静脉置管术
CVP深静脉置管术是一种医疗技术, 通过手术将导管插入到患者的深静脉 中,通常选择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 或股静脉等深静脉进行操作。
CVP深静脉置管术的应用范围
总结词
CVP深静脉置管术广泛应用于临床,主要 用于需要长期输液、监测和药物治疗的 病人。
VS
详细描述
CVP深静脉置管术广泛应用于临床,主要 用于需要长期输液、监测和药物治疗的病 人。例如,对于需要长期输注营养液、抗 生素或化疗药物的病人,CVP深静脉置管 术可以提供一条稳定的输液通道,减少反 复穿刺浅静脉带来的痛苦和并发症。此外, CVP深静脉置管术也用于监测中心静脉压 (CVP)等临床指标。
案例二:肿瘤患者的治疗
总结词
在肿瘤患者的治疗中,CVP深静脉置管术能 够减轻药物对浅静脉的刺激,降低化疗药物 外渗的风险,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详细描述
肿瘤患者常常需要进行长期的化疗、放疗等 治疗,这些治疗对浅静脉的刺激较大,容易 引起静脉炎、静脉血栓等并发症。通过CVP 深静脉置管术,能够将药物直接输送到深静 脉中,避免了对浅静脉的刺激,降低了化疗 药物外渗的风险。同时,深静脉置管还能够 减少患者的穿刺痛苦,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
案例三:急诊患者的治疗
总结词
在急诊患者的治疗中,CVP深静脉置管术能够快速建立可靠的静脉通道,确保急救药物的及时输注, 提高抢救成功率。
详细描述
对于急诊患者,如严重车祸、意外事故等,需要快速输注大量液体和药物来维持生命体征。CVP深静 脉置管术能够在短时间内建立稳定的静脉通道,保证急救药物的及时输注,提高抢救成功率。同时, 深静脉置管还能够监测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状态,为医生提供准确的诊断和治疗依据。
THANKS
感谢观看
深静脉置管(PICC)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刺激性皮炎
多由消毒液未待干,覆盖敷料造成
过敏性皮炎
对于疑似过敏性皮炎,应立即考虑适宜的调查(如斑贴试验或过敏 性
试验) ! 受累面积等于/超出暴露区域 ! 多表现为红斑、水泡、瘙痒性皮炎
皮炎的分级
轻度:轻微瘙痒,红斑,面积:5x5cm以内 ! 中度:瘙痒明显,皮肤接触部位出现红斑,丘疹, 潮湿,面积5ⅹ 5CM以上,部分有粟米状 皮疹 ! 重度:皮肤瘙痒严重,有水泡,糜烂,渗出面积 达10x10cm以上
带管期间常见并发症
1.1.穿刺局部渗血、 血肿渗
液
2.2.皮肤并发症 3.3.静脉炎 4.4.血栓形成 5.5.导管堵塞 6.6.穿刺侧肢体肿胀 7.导管破损、移位或脱出
穿刺处渗血、血肿
原因:
1.凝血机制异常 2.血管脆性增加 3.反复穿刺 4.MST型号>导管 5.穿刺位置不好:在活动最 多处,皮肤穿刺点于血管 穿刺点过近
• 夏季多⻅见 由于夏季 天气 气炎热身体易易出, 汗,汗液 积聚在敷 料料下
穿刺点感染的处理
取分泌物作细菌培养 ! 加强换药 ! 每天碘伏纱块敷穿刺点 ,必要时予抗菌敷料应 用
! 按医嘱全身使用抗生素 ! 观察全身症状,必要时 拔除导管
静脉炎
分类
-- 机械性静脉炎 -- 血栓性静脉炎 -- 细菌性静脉炎 -- 化学性静脉炎
-
+
+
-
-
-
CRBSI
导管堵塞—血栓性堵管
预防
确定导管尖端正常位置 严格执行正确的冲管频率、冲管液量及方法
# 尽量减少可能导致胸腔内压力增加的活动
# 合理选择封管液,正压封管 -- 一般病人/血小板低下:生理盐水封管 -- 肿瘤、高凝状态病人:稀释肝素液封管
深静脉置管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体会
认 真 检 查 导 管 和 输 液 管 道 t 要 断 离导 管 与 输 液 器 时 , 先 阻断 需 应
静 脉 留置 管 , 确 保 导 管 各 接 头 都 连 接 好 并 无 漏 气 现 象 时 , 打 待 再 开 留置 管 的 阻 断 阀 。 禁 导 管 与大 气 相 通 ; 严 应加 强巡 视 , 注意 输 液
深 静 脉 置 管 术 是 危 重 、 手 术 及 慢 性 消 耗 性 疾 病 患 者 进 行 大 C P 量、 V 测 输液 、 血 、 液 透 析 、 疗 和 实 施 完 全 胃肠 外 营 养 最 输 血 化 有效 的途 径 之 一 。 由于 深 静 脉 置 管 时 间 较 长 , 但 若导 管 的 护 理 不
脉置管术后并发症 的预防及护理体会进行总结 , 道如下 。 报
在 皮 肤 表 面 的 正 常 菌 群 引 起 。 此 , 管 过 程 及 置 管 后 维 护 均 应 因 置
严 格 , 菌 操 作是 预 防 导 管 感 染 的 关 键 。 液 管 道每 2 小时 更 换 , 无 输 4
1 临床 资 料
2 4 导 管 相关 感 染 .
导 管 相 关 的感 染 主 要 有 3 类 型 : 部 感 染 、 道 感染 和 导 管 种 局 隧
相 关 的血 流感 染 。 防感 染 是 深 静脉 置管 的 关 键【。 染 多 由寄 生 预 4感 1
当, 易引起导管感染 、 塞、 管等并发症。 容 堵 脱 现将 我科 9 例深 静 0
现
代
护
理
深 静 脉 置 管 术 后 并 发 症 的 预 防 和 护 理 体 会
罗利 英 张献 玲 吴 慧青
( 中山大 学 附属 第 三 医院 肝外 二 区 广 东广 州 5 6 0 1 3) 0 【 要 】 目的 探讨 深静 脉置 管术 后并 发症 的预 防及 护理 策略 。 法 9 例患 者进 行 了深静脉 置管术 , 术 后并 发症 的预防 与护理 摘 方 0 对 进行 了回顾性 的分 析 。 果通过 细致 全 面的观 察和及 时 有效 的护理 , 严重 并发 症的 发生 。 果 深 静脉 置管 可发 生 多种 并 发症 , 结 无 结 给 病人 带来 痛 苦 , 至危 及生命 。 论 做 好深 静脉 置 管术 后并 发症 的 预防 与护理 , 甚 结 可以减 少并 发症 的发 生 , 高导 管的应 用效 能。 提 【 键词l 关 深静 脉 置 管术 并发 症 预 防 护 理 【 图 分 类 号 】R 中 4 7 【 献 标 识 码 】A 文 【 章 编 号 】1 7 — 7 22 1 )lc一0 一 l 文 4 0 4 ( 0 ol () 1 4 O 6 5
PICC置管期间常见并发症及其护理管理
PICC置管期间常见并发症及其护理管理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术(PICC)是当前临床上经常用到的一种深静脉置管术,通常选用的都是贵要静脉、正中静脉和头静脉来进行穿刺置管,主要用于长期静脉输液、肿瘤化疗、肠外营养的患者,也可以用于那些血管状态不佳的老年人。
但是长期留置PICC管很可能导致一些并发症的出现,因此在PICC置管期间,需要做好相应的护理来防止并发症的出现,那么PICC置管期间常见的并发症有哪些呢?又该如何进行护理管理呢?1.静脉炎静脉炎是置管早期的一种非常常见的并发症,常在置管后1周内发生,PICC 置管后,如果置管部位过于频繁的活动,肌肉对血管产生挤压,引起静脉内膜受损,便很可能导致静脉炎的发生。
除此之外,输液过快或者穿刺次数过多,也很容易导致静脉炎的发生。
为了避免静脉炎的出现。
护理人员在穿刺前应该选择合适的导管进行,在置管时应该尽量动作轻柔,缓慢置入导管,坚决要避免反复穿刺导致血管内膜损伤。
如果患者在置管后出现静脉炎,一定要及时抬高患者的肢体,每天进行3-4次热敷,暂停PICC管的使用,并且进行观察,如果静脉炎症状仍旧不见缓解,则应该及时拔管。
如果患者出现血栓性静脉炎,则需要立即拔管,并且予患者行溶栓治疗,避免病情进一步加重。
对于静脉炎的患者,可以采用多种方法结合的形式来进行治疗,每天3次使用95%酒精和50%硫酸镁对损伤部位交替进行湿敷,并辅以芒硝外敷。
如果静脉炎的面积较大,则应该在换药之前使用生理盐水棉球来帮助皮肤进行局部清洁,出现红肿热痛的患者,可以使用百多邦进行涂抹。
倘若使用上述治疗方法5日后,症状仍旧没见缓解,则需要考虑拔管治疗。
2.导管堵塞引起PICC导管出现堵塞的原因有很多,管内脂类物质出现沉积;患者血脂含量较高,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导管扭曲;采血或者输血后没有及时冲洗干净导管,都会导致PICC管阻塞的情况发生。
护理人员在置管后就应该采取相应的预防性护理措施,来帮助防止导管堵塞,具体的措施为:向患者进行PICC导管护理相关的知识教育;护理人员在为患者输液的时候需要掌握技巧,需要根据药物的浓度与性质来调节点滴速度,保证高渗液和低渗液体交替输入,先输乳剂,后输非乳剂,每次输液完毕后,护理人员应该帮助患者合理的封闭PICC管。
深静脉置管患者并发症分析及护理
[Key words] deep vein; catheterization; complication; nursing
深静脉置管已广泛应用 于临床 ,可用作中心静脉压监测 、 输血 、补液 、透析 、肿瘤化疗 及 胃肠外 营养支持 治疗 ,尤 其在 危重 患者的抢 救治疗 方 面应用较 多 ,可 以避 免患 者反 复静 脉穿刺 造成 的痛 苦 ,保 护周 围静脉 ,减少 并发 症 的发生 …。 深静 脉置 管后 可 发生 穿刺 部 位感 染 、导管 堵塞 、导 管松 动 等并 发症 ,为 了有效预 防深静脉 置管并 发症 ,2007年 3月 2009年 5月对 50例 需要 长期输 液实施 深静 脉穿刺 置管术 患者 ,在置 管期 间发生并 发症情况 进行分析 ,并 提出护 理对 策 ,现报道 如下 。
2 结 果
50例患者一 次成功穿 刺 40例 ,再次穿 刺成功 7例 ,单 侧失败改对侧穿刺 3例 。治疗过 程发生感染 2例 ,占 4.0%; 导管堵塞 5例 ,占 10.O%;导管 松动脱落 3例 ,占 6.O%,置管 过 程中无气胸 、迷 走神经反射等严重并发症发 生。
3 讨 论
veins for puncture and keep the blood vessels anobstructed. Finally, the patients and their family members should be given the awareness of
complication prevention in order to reduce or avoid possibility of complications and relieve pain of patients.
深静脉置管术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对策
[ 摘要 ]目的 : 探讨 深静 脉置 管术 后 并发 症的 预防及 护理 对 策。方 法 : 对 普 外科 8 6例 深 静脉 置 管术 患 者 资料 回顾分 析。 结果 : 置 管 时间 1 6 ~9 0 d , 有 3例 气胸 , 7例 堵 管, 堵 管者经 处 理 后 继续 使 用 顺利 。 结论 : 深 静 脉置 管术 后护 理 得 当, 病人 尽可 以安 心 的接 受此 项操 作 。可 以 为病人 的各 项 治疗 , 如 高渗性 药物 的应 用、 完全 胃肠外 营养 、 化 疗 药物 的供 给 、 血 液制 品 的输 入 、 抢救 工作 的J 顿利实施 , 提供 了静脉 通路 的保证 。 [ 关 键词 ]深静 脉 置管 ; 并发 症 ; 护 理
内蒙古 医学杂 志 I n n e r Mo n g o l i a Me d J 2 0 1 3年第 4 5卷第 8期
1 0 21
深 静 脉 置管 术 并 发症 的预 防及 护 理 对策
乌 云娜 , 李彩 凤
( 内蒙古 自治 区人 民医院 , 内蒙古 呼 和浩特 0 1 0 0 1 7 )
1 . 1 一般 资料
选择 2 0 0 5年 9月 ~2 0 0 7年 9月 2年 中普 外 科 收治的 8 6例 患 者 。其 中 男性 5 O例 , 女性 3 6例 ; 年 龄在 3 5 ~7 6岁 之 间 ; 其 中 胃癌 患者 1 6例, 结 肠癌 患 者 1 4例 , 肝 癌 8例 , 胰头癌 5 例, 出血坏 死性 胰腺 炎 1 4例 , 肠 梗阻 2 2例 , 复合 脏 器伤 7例 。 留置时 间 1 6 9 0 d 。其 中, 颈 内静 脉 置 管 7 6例 , 锁 骨 下 静 脉 置 管1 O例 。
~
长期血液透析患者深静脉留置导管的并发症及护理措施
等高钾食物应 限制使用 。
l 4并 发 症 护 理
感染若静 脉导 管出 口部位 现红 、 肿、 痒、 痛 等症状 时 , 需要 号虑感染 , 可 局部 给予湿 敷 , 尽快 消除肿痛 , 给 予抗生 素对症 治 疗, 必要 时拔 出导管 。 若 出现菌血症 及时拔管 , 合理使用抗生素 ,
1对 象 与 方 法
1 . 1研 究对 象
I 口 , ] 患 者和 家属解 释置管稳定 的重要性 , 禁止大幅 度活动 , 穿衣尽
量轻 柔。睡眠 可平 卧位或健侧卧位 , 防止导管处 受压㈩ 。 ④ 饮食护
选取 2 0 1 2年 2月一2 0 1 3年 2月在 我院 肾 内科 行 I 札液 透 析 理 。 根据患者 自身情况制定个体化的饮食方案 。 指导患者 以牛奶 、 的患者 1 2 0例 . 纳入 患者均留置深静脉导管。 纳入标 『 侍: ①透 析时 瘦 肉 、 鱼等食 物为主 , 严格限制水钠的摄人, 对 香蕉 、 橘子 、 西红柿
I N 4 口 D E 口 N N u 口 B 工 1 ' - 4 现代护理
[ =H 工 NA H E A L T H 工 N口 U 日 7- 口 Y
长期血液透析患者深静脉留置导管 的并发症及护理 措施
胡 婕
上海市第六 人民医院 , 上海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 0 0 2 3 3
[ 摘要】目的 探讨综合 护理 干预对血液透 析患者静脉留置导管并 发症 的影响 。方法 选取 2 0 1 2年 2 月一2 0 l 3年 2月在我 院
者并发症情况对 比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 P < O . 0 5 。所有患者并发症 经护理均得到有效 处理 。结论 综 合护理干预措 施对血液透 析深静 脉留置导管患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有减少并发症 , 提 高透析质量 。
深静脉置管的常见并发症及护理干预90例观察
1 资 料 与 方 法
11 一 般 资 料 :9 例 需 行 深静 脉 置 管 术 的患 者 ,其 中 危 重 患 . O
者 1例 ,消 化道 出血 患 者 1例 , 胃肠 外 营养 患者 1例 ,化 疗 患者 8 4 1 4 例 ,年龄 l 7 岁 ,平均 ( 6 7 7~ 6 4 . .)岁 ,其 中锁 骨下 深静 脉 4±1 2 置管 4例 ,股 静 脉置 管 3例 ,右 颈 内深 静脉 置 管 l例 。置 管 时间 2 8 0
4 小 结
深静 脉穿 刺置 管 较常 见 的并发 症 主要包 括 感染 、气胸 、误 人 动 脉 、异 位输 液 和穿 刺部 位 血肿 等 。针 对此 :① 应 严 格掌 握该 术
其 中 出现感 染 1例 ,占2 . %;出现 皮下 淤血 2 , 占2 2 8 00 0 例 . %;出 2
现 肢体 血液 循 环 障碍2 , 占22% ;异 位输 液 1 , 占11% ;误 例 . 2 例 .1
【】 2 周 瑾 , 辉 , 健 . 骨下 静脉 穿 刺 置肯 并发 症 的预 防 [ . 张光 黄 锁 J误 】
静 脉 中灌 入 空气 ,减 少 血肿 、气 胸 、休 克 及心 律失 常 等不 良反应 的发 生 。穿 刺过 程 ,还 应 注意 观察 病员 的面色 ,监测 呼 吸 ,一 旦 发 现异 常 ,应 立 即停止 操 作 ,综合 上 述 因素后 再 行 深静 脉穿 刺 ,
出现伤 口感 染 ,占2 . % ,其 中有 导管 内段 细菌 阳性 l例 ,血 细 00 0 4 菌 培养 阳性 4 ,明显 高于 国 内文献 的报 道 【 因此 ,要高 度重 视 例 3 ] 。
l ,占 1 1 例 . %;血肿 l , 占1 l 1 例 . %。结论 :医护 人员 要有 严 格 的无 菌技 术 观念 ,严 格 掌握 穿刺 置 管术 的适 应证 和禁 忌证 ,熟 练穿 刺技 1 术 及 操作 规程 ,术 后 密切 观察 患者 局部 及全 身状 况 ,出 现问题 及 时采 取相 应 的处理 措施 ,减 少并 发症 的发 生 。 【 关键 词】 深静 脉置 管 ;并发 症 ;护理 干 预
深静脉置管的部位、方法、并发症及其护理
6 后的反跳 ,因此要反复用 药 。加入’ h 肾上腺皮质 激素 , 能改善毛细血管通透性 ,减轻脑水肿 ,常规用
地塞米松 2 — 0唱 静 脉滴 人 。 0 4
3 参考文献
1 .眯维英主貔
19 猫 9 7: .
基础护理学.第 3 版
南京 :江 苏科学技术 出版 社. 北京 :^ 民卫生出版
出现神志不清 、烦 躁不安等精神症 状,则应考虑有 c 潴 留加 重 ,可立 即 中断 吸氧 ,给 中枢 呼 吸兴奋 剂
治 疗。
26 气管插 管及 呼 吸 兴奋 剂 的 应用 出现 呼 吸节 律 . 不齐 、叹息 样 呼 吸 或 呼 吸问 停 ,应 立 即 行 气 管 插 管 术 ,连接 呼吸机 监 听双 肺 呼吸音 ,检查 通气 效果 ,注 意观察 自主呼 吸是否与 呼 吸机 同步 ,必 要 时给呼 吸兴 奋 剂。 27 脱 水剂 的应 用 脱 水 可 减 少 脑组 织 的水 分 ,缩 . 小脑 体积 ,降低 颅 内压 。脱水 剂 一般 用 20g L 0 ・ 甘 露醇 20m 5 L快 速滴 人 ,其作 用迅 速 ,5—2 an即可 0r i 起 效 ,3 l显 效 。甘露 醇吸水 而不 吸收 钠 ,在甘 露 0mn 醇 排 出后 脑细胞 内钠 又 吸收水 重 回细 胞 内 ,形 成 4—
管术替 代 了静 脉 切开 术 ,其 适应 范 围 主 要 是 抢 救 失血 性 休 克 、监 测 中心 静 脉 压 、输 入 刺 激 性 药 物 、大 面 积 烧 伤 的补 液 、心 导 管检 查 、穿 刺 有 困难 者 等 。 由于 深 静 脉 插 管操 作 有 一定 难 度 和风 险 ,故 操 作 人 员 要 熟 悉 解 剖 部 位 ,护 士要
c m,退 出穿 刺 针 。 将 穿 刺 处 皮 肤 切 开 少许 ,将 静 脉鞘 沿 钢 丝 旋 转 送 人 血 管 内 ,退 出钢 丝 及 静
PICC置管术技术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措施
PICC置管术技术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措施经外周静脉穿刺的中心静脉置管(PICC)是由外周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穿刺插管,并使其顶端位于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内的深静脉导管植入术。
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方法如下:1)导管堵塞预防:①保持PICC导管的通畅,避免扭曲、打折,穿刺及送管时动作要轻柔,避免损伤血管壁,减少血栓形成。
②穿刺点外露导管妥善固定,在置管后,记录每个患者的导管置入长度,在每次换药和冲管过程中,仔细观察现有长度是否与置入长度相符。
③正确的冲管方法是置管成功后立即用肝素钠稀释液脉冲式冲管等,输注粘稠度较高的液体及血制品后,要用生理盐水把导管完全冲干净。
④输液完毕时应及时封管,以生理盐水行脉冲式推注冲管,使用输液接头正压封管。
(使用中冲管2-3次/日间歇期1次/周有特殊情况及时处理).处理方法①先仔细检查导管外露部分有无打折、扭曲及长度。
②若为血栓形成阻塞导管,可采用尿激酶溶栓治疗:先抽回血,若遇有阻力不见回血,切不可用暴力、导丝或冲管来清除凝块,以免使导管损伤、破裂或造成栓塞,可用负压方式进行再通,反复数次,见回血后抽3~5ml血,使导管畅通。
如溶栓不成功,可考虑拔管。
2)静脉炎,穿刺点感染预防:①置管前选择粗直弹性好的血管和型号匹配的导管,首选贵要静脉(静脉瓣少,血管粗),其次是肘正中静脉、头静脉。
②血管最好选择右侧路径,因左侧路径较长、弯曲,插管时难度较大而且容易损伤血管内膜:导管的型号应于血管的大小相适宜。
③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置管前严格消毒局部皮肤,置管24小时换药1次,后定期换药(3—7天1次),及时检查创口情况,保持穿刺点周围皮肤清洁。
穿刺时送管动作轻柔、被穿刺肢体制动,可减少对血管的机械性刺激,以免损伤血管内膜;穿刺完毕后以无菌透明贴固定,便于观察穿刺点,及早发现静脉炎。
④根据病人情况,及时更换敷贴,特别是当病人出汗较多时,更换时采用适当的敷贴,消毒范围大于lOcm。
深静脉置管并发症分析及护理措施
深静脉置管并发症分析及护理措施目的:观察和分析减少深静脉置管并发症的护理干预措施。
方法:选取2013年3月到2014年5月收治的76例深静脉置管的护理经验,采取有效的并发症预防措施,保证了深静脉置管在临床的应用。
结果:76例深静脉置管,出现3例并发症,占3.26%,其中导管异位1例,导管堵塞1例,导管穿刺部位渗血、渗液1例。
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可确保置管的安全使用,提高患者的抢救和治疗效果,减少患者的经济负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标签:深静脉置管;并发症;护理干预深静脉置管是危重病综合救治中不可缺少的技术操作,置管的方法多为穿刺,少数情况下由于穿刺困难,也可采取切开置管。
置管的途径很多,经颈内静脉、锁骨上下静脉、股静脉等,均是临床经常采用的途径。
也可以经外周静脉进行中心静脉置管(PICC)。
深静脉穿刺置管,需要特殊的穿刺套管针和导管,导管分单腔、双腔、三腔等,临床多依据需要酌情选择。
留置静脉导管的价值,主要在于建立和保障静脉通道,便于各种急救措施的实施,如短期内快速补液,纠正容量不足;特殊药物持续静脉给药;全胃肠外营养支持等。
此外,血流动力学监测(CVP)、安装心脏起搏器等,也需要借助深静脉置管技术来实施[1]。
因此,深静脉置管技术,是所有从事危重病与急救医学工作人员必须要掌握的一门重要急救技术。
选取2013年3月到2014年5月收治的76例深静脉置管的护理经验,疗效明显,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选取2013年3月到2014年5月收治的76例深静脉置管的护理经验,其中男46例,女20例,年龄46-78岁,平均年龄(64.8±4.5)岁。
2护理2.1心理护理应详细介绍置管目的、过程及配合方法,解除患者的心理顾虑。
2.2预防感染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保持敷料清洁干燥。
2.3病情观察与护理措施妥善固定并保持管腔通畅,各连接处紧密固定,防止脱开导致出血或空气进入。
(1)CVP导管护理:每日更换输液管道,并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液量;CVP导管不可用于输血、静脉取血等。
深静脉置管的并发症及预防处理
导管插入不当,穿透心脏并导致心包积 液,影响心脏功能。
深静脉置管并发症的预防措施
团队合作
严格审查患者病史和体格检查,并保证操作医师、 护士、器材齐备。
无菌操作
穿戴无菌手套、操作器具等,采用一次性器具并维 持无菌状态。
操作技巧
废针处置
选择合适的血管、掌握导管插入方向、固定导管等。
及时处理废弃物品,清理污染物品,并做好记录等 工作。
深静脉置管并发症的处理方法
1 心理疏导
安抚患者情绪,对症处理 并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
2 物理疏通
如引流、抽气、填塞暴露 血管等。
3 手术治疗
如紧急穿刺、导管重新定 位等手术处理。
深静脉置管并发症的风险因素
因素 操作技巧
操作医师经验 患者病史
影响 重要因素,操作时间宜短、力量和速度适宜、实 时调整方向角度。 资历深、技术娴熟的医师会减少相关风险。 老年、身体虚弱及其他疾病会增加相关风险。
深静脉置管的并发症及预 防处理
深静脉置管是临床常见的创伤性操作,在输液、输血等治疗过程中得到广泛 应用。然而,深静脉置管的操作技术要求高,易发生一系列的并发症。
深静脉置管的定义和原理
定义
深静脉置管是将导管插入体 内靠近心脏的深静脉,进行 输液、输血等治疗的创伤性 操作。
原理
利用静脉贯穿肌肉、神经等 组织的特性,选择合适的血 管并插入导管。
深静脉置管并发症的实例分析
病历一
气胸
导管插入过程中操作医师穿透 肺部,导致气胸,经手术处理 后患者恢复正常。
病历二
出血
由于操作不当,导管插入过程 中损伤肋骨和胸肌导致出血, 患者经过输液、止血、补液等 治疗后顺利康复。
病历三
深静脉置管术操作并发症
深静脉置管术操作并发症一.血肿(一)发生原因1. 多由于定位及穿刺方法不正确,致使操作者短时间在同一穿刺点反复穿刺使血管壁形成多个针孔造成皮下渗血。
2. 穿刺时用力过大,针头穿破血管,导致血液外渗,造成血肿,尤其是老年人脆性大、弹性差的血管。
3. 过度消瘦或年老患者血管周围结缔组织和血管壁薄弱,导致管周血液漏出,而导致皮肤入口处又被封闭,致血液潴留皮下。
4. 对凝血功能障碍或使用抗凝剂的患者,拔管时未延长按压时间,血液未完全凝固,渗入皮下形成血肿。
5. 误穿动脉而未确切止血。
(二)临床表现一般血肿不会很大,也不容易引起大出血,知识穿刺局部隆起,如血肿较表浅则皮肤可呈青紫色。
(三)预防及处理1. 充分熟悉所穿刺深静脉的解剖特点及其与之相伴行的动脉间的解剖关系,根据解剖特点进行操作;对于新操作者应加强训练,穿刺方法一定要准确,防止盲目乱穿刺出现血肿。
2. 穿刺针进入血管后,需确认所进入的血管为静脉,方可插入扩器。
否则,如误入动脉,又使用扩器,则更容易引起出血。
3. 严格掌握穿刺的适应症,凝血功能异常的患者禁止此项操作。
使用抗凝剂的患者拔管时局部加压按压,时间3~5 分钟。
4. 如一侧穿刺不成功,可改为对侧穿刺,禁止在原穿刺点反复穿刺,以避免出现血肿;局部隆起疑有血肿立即停止穿刺,拔针,局部加压止血。
5. 操作前协助患者取平卧位,头转向对侧,肩背部垫枕抬高,以便于定位及操作。
6. 穿刺成功后如导引钢丝放置不顺利,可慢慢旋转穿刺针,使针的斜面向心脏方向,针稍稍推出再置入,切勿硬性插入,防止血管损伤,形成血肿。
7. 已形成血肿者,根据血肿围大小采取相应的措施。
小的血肿无需特殊处理;大的血肿早期可用冷敷促进血液凝固,48h 后再热敷促进淤血吸收。
二.导管感染(一)发生原因1. 置管过程中没有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
2. 穿刺包消毒不彻底或使用了过期的穿刺包。
3. 穿刺处的敷料、输液接头及输液管未及时更换。
4. 患者抵抗力下降,使不致病菌成为致病菌,皮肤寄生菌沿导管的软组织隧道生长,浸入血液循环系统,引起感染。
深静脉置管的并发症及预防处理_图文
• 拔管时术者为了防止穿刺部出血,左手紧压针 眼处,用力过大可使粘附导管外壁的血块因局 部加压而脱落到管腔内形成深静脉血栓
• 长期卧床患者,活动减少,血流缓慢,留置导 管时间过长,下肢静脉血流减慢,血液呈淤滞 状态,致使血栓形成
空气栓塞
• 预防及处理
• 操作前摆好患者体位,颈静脉穿刺时头部低位 20°,在呼气状态时插管
• 医护人员加强工作责任心,操作前认真检查留 置导管、输液管的质量
• 勤巡视病房,密切观察导管固定是否牢固,有 无脱出等
• 及时更换液体,防止滴空 • 接输液管或静脉推注前排尽空气 • 加压输液输血时应有专人看守 • 管道的连接处(肝素帽、三通管)要连接紧密 • 尽量避免开放式输液
• 急救:a. 放置起搏器电极;
b. 急救用药
二、深静脉置管的适应症
• 治疗:a. 外周静脉穿刺困难;b. 长期 输液治疗;c. 大量、快速扩容通道; d. 胃肠外营养治疗;e. 药物治疗(化 疗、高渗、刺激性);f. 血液透析、血 浆置换术
• 监测:a. 危重病人抢救和大手术期行 CVP监测;b. Swan-Ganz导管监测; c. 心导管检查明确诊断
二、深静脉置管的适应症
• 治疗:a. 外周静脉穿刺困难;b. 长期 输液治疗;c. 大量、快速扩容通道; d. 胃肠外营养治疗;e. 药物治疗(化 疗、高渗、刺激性);f. 血液透析、血 浆置换术
• 监测:a. 危重病人抢救和大手术期行 CVP监测;b. Swan-Ganz导管监测; c. 心导管检查明确诊断
气胸、血气胸
• 预防及处理 • 严格掌握穿刺适应症,穿刺定位要准确,熟练操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深静脉置管术操作并发症一.血肿(一)发生原因1.多由于定位及穿刺方法不正确,致使操作者短时间内在同一穿刺点反复穿刺使血管壁形成多个针孔造成皮下渗血。
2.穿刺时用力过大,针头穿破血管,导致血液外渗,造成血肿,尤其是老年人脆性大、弹性差的血管。
3.过度消瘦或年老患者血管周围结缔组织和血管壁薄弱,导致管周血液漏出,而导致皮肤入口处又被封闭,致血液潴留皮下。
4.对凝血功能障碍或使用抗凝剂的患者,拔管时未延长按压时间,血液未完全凝固,渗入皮下形成血肿。
5.误穿动脉而未确切止血。
(二)临床表现一般血肿不会很大,也不容易引起大出血,知识穿刺局部隆起,如血肿较表浅则皮肤可呈青紫色。
(三)预防及处理1.充分熟悉所穿刺深静脉的解剖特点及其与之相伴行的动脉间的解剖关系,根据解剖特点进行操作;对于新操作者应加强训练,穿刺方法一定要准确,防止盲目乱穿刺出现血肿。
2.穿刺针进入血管后,需确认所进入的血管为静脉,方可插入扩张器。
否则,如误入动脉,又使用扩张器,则更容易引起出血。
3.严格掌握穿刺的适应症,凝血功能异常的患者禁止此项操作。
使用抗凝剂的患者拔管时局部加压按压,时间3~5分钟。
4.如一侧穿刺不成功,可改为对侧穿刺,禁止在原穿刺点反复穿刺,以避免出现血肿;局部隆起疑有血肿立即停止穿刺,拔针,局部加压止血。
5.操作前协助患者取平卧位,头转向对侧,肩背部垫枕抬高,以便于定位及操作。
6.穿刺成功后如导引钢丝放置不顺利,可慢慢旋转穿刺针,使针的斜面向心脏方向,针稍稍推出再置入,切勿硬性插入,防止血管损伤,形成血肿。
7.已形成血肿者,根据血肿范围大小采取相应的措施。
小的血肿无需特殊处理;大的血肿早期可用冷敷促进血液凝固,48h后再热敷促进淤血吸收。
二.导管感染(一)发生原因1.置管过程中没有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
2.穿刺包消毒不彻底或使用了过期的穿刺包。
3.穿刺处的敷料、输液接头及输液管未及时更换。
4.患者抵抗力下降,使不致病菌成为致病菌,皮肤寄生菌沿导管的软组织隧道生长,浸入血液循环系统,引起感染。
5.导管留置时间过长,未及时拔管。
6.穿刺部位被汗液、尿液或粪便污染。
(二)临床表现局部表现:穿刺部位红、肿、热、痛等炎症表现;全身表现:寒战、高热,呈稽留热或弛张热型,脉速、呼吸急促、头痛、烦躁不安等。
化验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核左移,血细菌培养可呈阳性。
(三)预防及处理1.选择一次性的中心静脉导管,穿刺之前对穿刺包的密封度、有效期进行仔细检查。
2.严格对穿刺部位周围皮肤进行消毒,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及时更换穿刺部位敷料,定时更换输液接头及输液管。
3.病情允许的情况下留置时间越短越好,若病情需要,最长留置7~10天拔管,或更换部位重新穿刺置管。
4.对于抵抗力低下的患者,可给予丙种球蛋白、氨基酸等营养药液,以提高机体抵抗力。
5.置管的患者出现高热,如果找不到解释高热的其他原因,应及时拔除中心静脉导管,管尖端剪下常规送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
6.根据血培养明确感染的细菌及敏感的药物后常规全身应用抗菌药物。
三.气胸、血气胸(一)发生原因1.锁骨下静脉穿刺时进针的角度和针尖的方向不当误伤肺组织所致。
如用锁骨下路进针时,针干与皮肤角度太大使针尖离开锁骨下缘,很易穿破胸膜和肺。
2.行颈内静脉穿刺时,为避开劲总动脉而针尖指向过于偏外,往往会穿破胸膜顶和肺尖。
3.对意识不清的患者或躁动的患者进行穿刺时,患者躁动不安,穿刺针刺破胸膜或肺,使气体和血液流到胸膜腔内,形成血气胸。
4.肺气肿和使用呼吸机正压通气者,肺尖位置上移,即使在正常穿刺部位正确穿刺,有时也可伤及肺脏。
(二)临床表现气胸主要表现:伤侧肺部分萎陷在30%以下者,多无明显症状。
超过30%可出现胸闷、气急、大量积气时可发生呼吸困难;体检可见伤侧胸部隆起,气管向健侧移位,呼吸运动和语颤减弱,叩诊呈过度回响或鼓音,叩诊呼吸音减弱或消失;X线检查显示患侧肺萎缩,其外缘可见一条细线为肺组织与气胸的分界线,无肺纹理可见,呼气时肺脏体积缩小。
伴有血胸时,少量出血多无明显症状;中等量以上的血胸(出血量超过500~1000ml)可表现为失血性休克及呼吸循环功能紊乱的症状,如面色苍白、口渴、血压下降、脉搏细速、呼吸急促、发绀、贫血等。
X线检查可见伤侧胸膜腔积液阴影及液平面,纵膈向健侧移位。
化验检查可见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及压积减低。
(三)预防及处理1.严格掌握穿刺适应症,穿刺定位要准确,熟练操作技术,对于躁动不安的患者暂停穿刺,操作前使用镇静剂,待患者安静后方可实行。
2.穿刺完应密切观察病人呼吸及胸部情况,必要时拍胸片以确定有无气胸。
3.若为闭合性气胸:气体量小时无需特殊处理,气体可在2—3周内自行吸收;气体量较多时可每日或隔日行胸腔穿刺排气一次,每次抽气量不超过1升,直至肺大部分复张,余下的气体可自行吸收。
4.若为张力性气胸:可安装胸腔闭式引流装置将气体持续引出;如果针尖在深部改变方向使破口扩大再加上正压机械通气,气胸会急剧加重形成的张力性气胸,这时应提醒外科医生应早行剖胸探查,处理肺部破裂口。
5.若为交通性气胸:气胸量小且无明显呼吸困难者,可卧床休息并限制活动或安装胸腔闭式引流瓶,可自行封闭转为闭合性气胸;如果呼吸困难明显者可用负压吸引,在肺复张的过程中破口随之关闭。
6.患者由于气胸的存在往往会出现血氧饱和度下降,所以要给患者吸氧,必要时行机械辅助通气。
但须注意,气胸患者行机械通气必须常规进行闭式胸腔引流。
7.血气胸在肺复张后出血多能自行缓解,若继续出血不止,除抽气排液和适当地输血外,应考虑开胸结扎出血的血管。
8.在进行上述处理的同时,应用抗生素防治感染。
四.胸、腹腔积液(一)发生原因多见于质地较硬的,患者摆动过多,导管与静脉壁成角和摩擦,穿破静脉进入胸腔或腹腔,护士没有抽回血即进行输液,致使液体渗入胸腔或腹腔。
(二)临床表现测量中心静脉压时出现负压(体外循环前不应出现负压)。
此通道输液通畅但抽不出回血。
若为胸腔积液,输液超过一定量患者觉得胸痛、胸闷、气急,继续输液患者出现端坐呼吸,症状加重,穿刺一侧肺部呼吸音消失,X线检查可见穿刺一侧胸腔有积液。
腹腔积液时患者自觉腹胀,腹部叩诊有移动性浊音。
腹水送检含大量糖、盐成分。
(三)预防及处理1.每次输液前应先回抽有无回血,有回血时方能连接输液,无回血时立即拔管,更换部位重新穿刺。
2.出现胸、腹腔积液时,协助患者取半坐卧位或高枕卧位,给予吸氧。
3.量较少时可不比特殊处理,会自行吸收;量较多时可在B超定位下进行胸、腹腔穿刺抽出积液。
胸腔积液量较多时,可行胸腔闭式引流术。
4.必要时给予抗感染治疗。
五.空气栓塞在深静脉置管术中,尤其是境内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置管时,可出现空气栓塞。
(一)发生原因1.当患者处于低血容量状态时,穿刺前又未取头低位,穿刺进入静脉后一旦撤掉注射器与大气相通,由于心脏的舒张而将空气吸入心脏。
2.接输液器或静脉推针时没有将空气排完;输液过程中输液管脱落,留置导管有漏缝或加压输液输血无人在旁看守;输液结束封管时,医护人员仅在平针头处反折导管,未在平针头处加用肝素帽塞住针头加以处置,致使气体进入到体内。
进入静脉的空气,首先被带到右心房,再进入右心室,如空气量少,则被右心室随血液压入肺动脉,并分散到肺小动脉内,最后经毛细血管吸收,损害较少;如空气量大,空气在右心室内阻塞肺动脉入口,使血液不能进入肺内,气体交换发生障碍,引起机体严重缺氧而立即死亡。
(二)临床表现轻重程度与进入气体的量和速度有关;轻者无症状;进入气体量大着感到胸部异常不适,随即发生呼吸困难和严重紫绀,听诊心前区,可闻及响亮的、持续的“水泡声”。
(三)预防及处理1.操作前摆好患者体位,颈静脉穿刺时头部低位20°,在呼气状态时插管。
2.医护人员加强工作责任心,操作前认真检查留置导管、输液管的质量;勤巡视病房,密切观察导管固定是否牢固,有无脱出等;及时更换液体,防止滴空;接输液管或静脉推注前排尽空气;加压输液输血时应有专人看守;管道的连接处(肝素帽、三通管)要连接紧密;尽量避免开放式输液。
3.进入少量空气不致引起严重后果,可以通过深静脉导管抽出含气泡的血液。
大量气体进入后立即置患者于左侧卧位和头低足高位,左侧卧位可使肺动脉的位置在右心房的下部,气泡则会浮向右心室的尖部,避开肺动脉入口,随着心脏收缩,将空气混成泡沫,分次少量进入肺动脉内,逐渐被吸收;如气泡过大可同时应用心外按压,使气泡变小,驱使其进入并通过肺循环,逐渐被吸收。
4.给予高流量吸氧,提高病人的血氧浓度,纠正缺氧状态。
5.严重者应用表面张力活化剂,如静注聚丙烯—聚甲醛二醇。
六.静脉血栓形成静脉血栓形成(venous thrombosis)时静脉的一种急性非化脓性炎症,并伴有继发性血管腔内血栓形成的疾病。
病变主要累及四肢浅表静脉或下肢深静脉。
其临床特点为患肢局部肿痛、皮下可扪及有压痛的条索状物或伴有病变远端浅表静脉曲张等静脉回流受阻现象。
偶可因血栓脱落而造成肺栓塞。
(一)发生原因多见于股静脉穿刺。
导管质地较硬,对血管壁有刺激性可致内膜损伤、粗糙,血流通过此处血小板易凝集形成血栓,严格控制输液量者,血液浓缩,血液粘稠度增加,血流缓慢,血小板或破损的血细胞可聚集或粘附于受损的血管壁或导管外壁而形成血栓;拔管时术者为了防止穿刺部出血,左手紧压针眼处,用力过大可使粘附导管外壁的血块因局部加压而脱落到官腔内形成深静脉血栓;长期卧床患者,活动减少,血流缓慢,留置导管时间过长,下肢静脉血流减慢,血液呈淤滞状态,致使血栓形成。
(二)临床表现其症状轻重不一,股静脉血栓形成时,患肢剧痛,呈痉挛性痛,伴有凹陷性浮肿,出现股内侧及同侧下腹壁静脉曲张。
发生于左侧者比右侧多2—3倍。
检查时患侧股三角区有明显压痛,并可在股静脉部位摸到一条有压痛的索状物。
同时,可伴有轻度的全身症状,如发热、乏力、心动过速,并有血白细胞增高和血沉增快等。
当血栓向下腔静脉延伸时,可出现上述两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的症状和体征。
两下肢和外阴部均出现明显水肿,疼痛也向上扩展。
后期,两侧腹壁、胸壁和臀部均有浅静脉曲张。
但有时这种曲张的浅静脉可被明显地水肿所掩盖。
偶可因下肢回流量锐减而导致低血容性休克。
(三)预防及处理1.选用质地容易软的导管,避免导管过硬引起血管内膜的损伤,使血液流经此处时血小板易凝集形成血栓,置管时间最好不要超过一周。
2.穿刺成功后应将导管内的气体抽出并注入盐水,以防固定导管时血液在导管内凝固。
3.拔管过程中,导管未端未退出血管壁前,局部按压止血勿用力过大。
4.一般治疗:①卧床1—2周,可减轻疼痛,并使血栓紧粘静脉壁的内膜上。
抬高患肢有利于静脉回流,患肢需高于心脏水平,约离创面20—30cm,膝关节宜安置于5°—10°的微屈曲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