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分析和改进

合集下载

测量分析和改进范文

测量分析和改进范文

测量分析和改进范文测量分析和改进是一种系统化的方法,用于评估和提高组织、流程和系统的绩效。

它通常涉及测量关键绩效指标、分析数据,识别问题和机会,制定改进计划,实施改变,并监控和评估结果。

下面将详细介绍测量分析和改进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进行有效的测量分析和改进。

1.帮助识别问题和机会:通过测量和分析数据,组织可以识别当前的问题和机会。

它帮助管理层了解业务状况和绩效水平,更好地决策和优化资源分配。

2.提高绩效:测量分析和改进的目的是提高组织的绩效。

通过评估当前绩效水平,制定改进计划并实施改变,组织可以逐步提高其绩效并达到预期目标。

3.优化流程和系统:通过持续的测量和分析,组织可以了解流程和系统的强项和弱项。

从而可以优化流程和系统,提高效率和质量,减少资源的浪费。

4.提升客户满意度:测量分析和改进可以帮助组织了解客户需求和期望,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

通过改进流程和系统,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可以提升客户满意度。

5.促进持续改进:测量分析和改进是一种持续的过程,组织通过不断测量和分析数据来识别问题和机会,并进行改进。

这种持续改进的文化可以帮助组织保持竞争优势和创新能力。

进行有效的测量分析和改进1.设定明确的目标和指标:在进行测量分析和改进之前,组织需要明确目标和指标。

目标应该是具体、可衡量和可达到的,指标应该与目标相关且能够反映绩效水平。

2.收集和分析数据:组织需要收集相关数据来评估绩效水平和识别问题和机会。

数据可以来自内部系统、客户反馈、市场调研等渠道。

在分析数据时,可以使用统计方法和工具,如直方图、散点图、对比分析等。

3.识别问题和机会:在分析数据的基础上,组织可以识别当前的问题和机会。

问题可能是流程中的瓶颈,系统的缺陷,或者是客户不满意的方面。

机会可能是流程的改进,系统的升级,或者是新的市场需求。

4.制定改进计划:针对识别出的问题和机会,组织需要制定改进计划。

改进计划应该包括目标、措施、时间表和责任人等要素。

测量分析和改进

测量分析和改进

8测量、分析和改进8.1总则公司策划并实施所需的测量、监视、分析和改进过程,制定相关的文件,确定适用的统计方法及应用程度,以证实本公司服务质量处于受控状态,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符合性及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8.2监视和测量8.2.1顾客满意A.公司制定《员工满意度测评程序》,每年至少进行1次外部顾客(由集团公司进行)、内部员工的满意度测评,了解顾客对公司所提供服务的感受,对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结果进行测量。

B.按照公司《顾客沟通程序》,通过顾客恳谈会、业主委员会会议等方式来测量公司向顾客提供服务满足其要求的程度。

C.按照《顾客投诉处理程序》就顾客意见、建议、投诉的处理情况进行回访,测量顾客对处理情况的满意程度。

D.对各种服务公司通过回访了解顾客对服务质量的感受。

E.对收集到的顾客满意的信息,按《统计分析及评定程序》由相关责任部门定期对顾客信息进行统计和分析,必要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 支持性文件TJVKWY8.2.1-Z01 《员工满意度测评程序》TJVKWY7.2.3-K01 《顾客沟通程序》TJVKWY8.3-K01 《顾客投诉处理程序》TJVKWY8.4-Z01 《统计分析及评定程序》8.2.2内部审核公司制定《内部质量审核程序》,按策划时间间隔举行公司内部质量审核,通过内部质量审核,评价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适宜性和有效性,减少、消除及预防不合格服务的产生,使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得到有效的实施和保持。

A.原则上公司各部门每半年至少接受一次内部质量审核,每次内审必须覆盖GB/T19001-2000 idt ISO9001:2000标准所有适用的要求。

B.品质部制定公司内审计划,包括:审核的准则、范围、频次和方法,经审批后实施。

审核组成员由有具有内审资格的人员担任,但审核员不能审核自己的工作。

C.如某部门在一个月内连续发生多次不合格服务(投诉)或重大质量事故,由管理者代表判断是否单独进行一次内部质量审核,报总经理批准后实施。

测量分析与改进ppt课件

测量分析与改进ppt课件

一、测量与分析
▪ 要求组织说明如何在所有层面上、所有部 门中,测量、分析、校准和改进其绩效数 据和信息。
▪ 其目的在于检查组织选择、管理和利用数 据和信息,测量和分析绩效,支持组织策 划和绩效改进。
▪ 其中包括两个着重的领域:绩效测量和绩 效分析。
10
(一)测量的流程
1.评审重要目标。管理者和团队应该知道一些特定的改进目标。这可以从管 理者制定的愿景、战略、企业计划以及目标中获得。测量应直接围绕这些 目标。

关键绩效测量系统应包括:绩效项目、定义、计算公式、测 量时间间隔、数据源、数据获取及分析方法、责任区域或责任 人等。
4.6 测量、分析与改进
水平对比-标杆管理-典范借鉴 (BENCHMARKING)
比、学、赶、(帮)、超
行业内BENCHMARKING 跨行业BENCHMARKING 内部BENCHMARKING(知识共享)
、保密性
明确知识管理的归口部门和过程,确定组织收集、积累、整合和共享知 识的载体和平台,以便:
•收集与传递组织的知识,如图纸、文件、专利、技术诀窍、攻关成果、技术革新成 果、现场改进成果、合理化建议、专业论文等; •收集和传递来自顾客、供方和合作伙伴的相关信息,如顾客的图纸和文件、供方和 合作伙伴的供应能力和技术水平等; •收集和传递来自市场的信息,特别是来自竞争对手和标杆的信息,如竞争对手和标 杆的技术水平、市场占有率等 •确认和分享最佳实践,通过对比数据和信息,确认和推广组织内外部的最佳实践, 实现共享。
2.评审测量准则。回顾从前描述的测量种类,并且参考泰利的《完全质量测 量》一书的附录中的400种可能性。
3.举行头脑风暴会议。团队应该开展集体研讨来定义潜在的测量。在经过说 明和组合之后,测量指标被分类。

测量分析和改进措施

测量分析和改进措施

测量分析和改进措施一、总则为确保和证实产品、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符合性,持续改进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建立监督、检查和考核机制,对监视和测量活动做出规定,策划和实施时考虑如下几点:确定监视、测量、分析、改进活动的项目、内容、方法、频次和必要的记录;要考虑采取适宜的措施,而不是单纯用于积累信息;考虑包括使用统计技术在内的适用方法及其应用程度;按规定和策划的结果实施监视和测量活动。

为此制定下列文件:应急准备和响应控制程序;内部审核控制程序;质量管理自查与评价控制程序;绩效测量和监视控制程序;合规性评价控制程序;工程质量控制程序;不合格品控制程序;质量事故追究控制程序;事件、事故不符合纠正与预防控制程序;改进控制程序)。

二、监视和测量(一)顾客满意公司依据相关管理规定,建立顾客是否满意的信息监控系统,对这些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和利用,以评价管理体系的业绩,制定并执行《顾客满意度管理规定》,由市场开发部经营经理组织实施。

市场开发部经营经理负责回访和回修服务,落实管理规定。

各部门负责收集本系统内记录和顾客满意和不满意的信息,由市场开发部经营职能人员汇总,通过对顾客满意度分析,作为管理评审信息的输入,以便及时调整和改进管理体系,实现持续改进。

信息来源于以下方面:顾客来访、来电、书面及投诉与抱怨;对在施和已竣工的工程定期主动回访;市场调研;相关的市场以及媒体的报告;行业的研究活动;流失业务分析。

(二)内部审核公司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内部审核,遇特殊情况增加审核次数,验证管理体系是否符合标准的要求,是否得到有效的实施、保持和改进。

制定并执行《内部审核控制程序》,由工程部总工办组织实施,内部审核步骤如下:编制年度审核方案。

内容包括:审核的频次、时间、目的、范围和方法等,对管理体系运行状况薄弱的区域加大审核频次和力度;审核准备。

由管理者代表批准具有内审员资格、且与被审核方无直接责任者担任审核组成员,指定审核组长。

实测实量数据分析及整改措施

实测实量数据分析及整改措施

实测实量数据分析及整改措施武汉中央文化区k6、k7地块目前我们已完成实测实量,已测楼层为47号楼一层~十二层、48号楼一层~六层、49号楼一层~6层垂直度、平整度、截面尺寸。

我单位垂直度、平整度、截面尺寸的测量方法对现场进行测量,记录真实的数据。

在实际测量过程中由于仪器误差、人为因数等各种不确定性因数对数据产生一定性的影响。

技术标准文件中垂直度及平整度合格标准均为0~8mm,而我单位测出的实际数据垂直度合格率大约在60%,平整度合格率在75%~80%;截面尺寸合格标准均为-5~8mm,实际测量数据合格率91%~100%;顶板水平极差合格标准0~15mm,实际测量数据合格率85%~95%;板厚合格标准为-5~8mm,实际测量合格率在75%~90%。

相对于业主要求的合格率在95%以上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为此我们对墙体垂直度、平整度、板厚、截面尺寸及顶板极差进行整改处理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5对应的整改措施5.1垂直度偏差整改及预防措施1原因分析1)上下模板拼缝不整齐。

2)局部模板支撑体系强度不够,浇筑时略有涨模。

3)模板跟换不及时,造成局部地区外观质量较差,垂直度偏差较大。

2垂直度偏差整改措施1武汉中央文化区k1)对垂直度及平整度有偏差的部位,偏差较大的采用钢錾进行剔凿细毛,并用靠尺进行检查,保证边剔凿边检查,直到剔凿合格为止,剔凿时注意不能凿出钢筋。

2)对垂直度偏差较小的部位采用磨光机对突出的点位及接搓的部位进行打磨处理。

3垂直度偏差预防措施1)在墙体模板安装过程中,严格依据墙身线、控制线进行垂直度的控制,保证墙模板垂直;2)顶板模板支设时,在靠近墙边必须进行吊墙身控制线进行顶板边沿位置控制,以保证顶板与墙体的90度夹角垂直方正,符合要求。

3)在施工过程中,专人对墙体模板垂直度,顶板模板进行检查,墙体模板主要采用线坠吊垂直线,分上中下进行测量,测量数据符合垂直度要求,底部量控制线,检查墙身是否有偏位,对有偏位的及时进行校正,从模板的支设过程保证垂直度、墙身位置、平整度符合要求(具体详见模板施工方案)。

MSA测量系统分析及改善

MSA测量系统分析及改善

MSA测量系统分析及改善1. 简介测量系统分析(Measurement System Analysis,简称MSA)是一种用于评估和改善测量系统准确性和可重复性的工具。

在许多行业中,测量系统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它们用于确定产品和过程的质量或性能。

然而,如果测量系统本身存在问题,那么得到的测量结果可能是不可靠的。

因此,MSA是确保测量系统可靠性的关键步骤。

本文将介绍MSA的基本概念,并提供一些建议和技术,以帮助您进行测量系统分析和改善。

2. MSA的重要性准确和可靠的测量系统对于生产和质量控制至关重要。

它们用于确定产品和过程的性能,并对产品的质量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然而,一个不准确或不可靠的测量系统可能会导致以下问题:•不准确的测量结果,导致错误的决策和行动;•不一致的测量结果,使得无法比较不同时间或不同地点的测量结果;•高度可变的测量结果,使得很难确定产品或过程的真实性能;•长期而言,测量系统的不准确性和不稳定性可能导致质量问题和高成本。

因此,MSA对于确保测量系统的可靠性和准确性非常重要。

3. MSA的步骤进行MSA时,可以遵循以下基本步骤:3.1 确定测量系统首先,需要明确要评估和改善的测量系统。

这可能是一个简单的工具,如一个尺子,也可能是一个复杂的设备,如一个坐标测量机。

3.2 确定评估指标接下来,需要确定用于评估测量系统准确性和可重复性的指标。

常见的评估指标包括偏差、重复性、线性度和分辨率等。

3.3 收集数据然后,需要收集测量系统的实际数据。

这可以通过对已知样本进行测量来实现。

确保数据的收集尽可能地全面和代表性。

3.4 数据分析一旦数据收集完毕,就可以进行数据分析。

常见的数据分析方法包括范围分析、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等。

通过这些分析方法,可以确定测量系统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情况。

3.5 制定改善计划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制定改善计划以提高测量系统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这可能涉及校准设备、培训操作员或更换测量设备等。

测量、分析与改进

测量、分析与改进

测量、分析与改进4.6 测量、分析与改进4.6.1 总则绩效测量、分析与改进是公司进行绩效管理系统的基础和动力。

通过测量、分析与评价公司绩效,支持公司的战略制定和战略部署,促进公司战略部署与日常运营的紧密结合,推动绩效管理的改进和创新,从而加快公司的发展速度,增强企业实力。

4.6.2 测量分析和评价4.6.2.1 提要依据公司战略部署及内部管理制度,有效收集、整理相关数据与信息,对公司战略规划、日常运营管理、过程绩效进展情况实施监测,并且坚持持续测量、分析与改进的原则,提升企业综合实力。

4.6.2.2 测量流程公司建立了财务、客户和市场、内运营部、研究与发展四个维度的绩效测量与分析体系,并从公司战略层、职能部门层、执行层(项目部)三个层面进行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对公司的日常运作和组织整体绩效进行监测。

1.公司层:公司领导通过战略管理委员会、战略分析会及各部门提供的各类分析报告,结合相关方信息,对公司战略绩效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分析,为战略决策和战略的修订提供依据。

2.职能部门层、分公司:各职能部门、分公司通过分管副总、安全分析报表、质量分析报表、职能部门例会,部门、分公司季度、年度绩效考核等进行绩效监测。

各业务管理部门及时收集各条业务线对应的绩效数据信息,同时通过网络、办公平台、调研等多种渠道广泛收集外部市场、标杆、竞争对手和其他利益相关方信息进行系统整合,形成各种形式的季度、年度报告、报表等。

经过对比,发现XXX在产值和质量安全方面都与竞争对手标杆企业存在一定差距。

在产值方面,与标杆对比偏低,与桂林建安对比13年偏高14、15年略偏低,与桂林三建比远远超过。

在质量安全方面,近三年区优质和区文明与桂林建安比略有减少,各项指标高于桂林三建。

需要加强技术指标方面的提升,如区级工法和QC成果。

本文介绍了一家建筑企业的各项管理计划和实施方法,包括质量监督科、安全设备科、总工办、XXX等部门的工作内容。

测量、分析和改进的总要求点检表(TS16949要求)

测量、分析和改进的总要求点检表(TS16949要求)

测量、分析和改进的总要求点检表(ISO/TS16949:2009要求)
定义/说明/要求/目的:
统计是指:对某一现象有关的数据的搜集、整理、计算和分析等的活动;一般来说能够协助完成统计工作的工具都可以认为是统计工具。

过度调整是指:干预;对实际处于统计受控的过程采取措施。

将一个变差或错误视为是一种特殊原因,但是事实上此原因是属于系统的普通原因。

如果根据每一次所作的测量来调整一个稳定的过程,则调整成了另外一个变差源。

稳定性是指:不存在变差的特殊原因,处于统计受控的状态。

组织应策划并实施所需的监视、测量、分析和改进过程。

整个组织必须有能力对统计工具进行应用。

检查表:。

测量分析和改进管理规定

测量分析和改进管理规定

测量分析和改进管理规定一、引言测量、分析和改进是组织持续改进的关键要素。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对各项活动进行有效的测量、分析和改进已成为组织稳健运营和持续发展的必备手段。

为了帮助组织顺利实施测量、分析和改进管理,制定相关的管理规定和流程显得尤为重要。

二、测量规定1. 测量目的测量的目的是为了获取组织内部活动和过程的数据,以便进行分析和改进。

在制定测量规定时,应明确测量的目的是为了支持组织的战略目标和业务需求。

2. 测量指标测量指标应当具有可衡量性、准确性和实用性。

在确定测量指标时,应充分考虑到组织的整体目标和核心价值观,避免过多或不必要的指标,以免造成信息过载。

3. 测量方法选择适当的测量方法对于获取准确的数据至关重要。

常用的测量方法包括定量测量、定性测量和抽样测量等。

在制定测量规定时,应明确各项指标的测量方法和频率。

三、分析规定1. 数据分析工具在进行数据分析时,应当选择适合的分析工具和技术。

常用的数据分析工具包括统计分析软件、数据可视化工具和商业智能平台等。

组织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和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工具。

2. 分析过程数据分析应当是一个系统性和逻辑性的过程。

分析人员应当按照一定的步骤和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和解读,以便发现潜在问题和改进机会。

在制定分析规定时,应明确分析的过程和方法。

四、改进规定1. 改进目标改进的目标是解决现有问题和提升组织绩效。

在制定改进规定时,应明确改进的目标和期望成果。

改进目标应当与组织的战略目标和核心价值一致。

2. 改进方法选择合适的改进方法是保障改进成效的关键。

常用的改进方法包括PDCA循环、六西格玛、精益生产等。

组织应根据实际情况和问题的性质选择合适的改进方法。

五、管理流程1. 测量管理流程测量管理流程是指组织对测量活动的规划、执行和监控过程。

包括确定测量目标、制定测量计划、收集数据、分析结果和持续改进等环节。

组织应建立健全的测量管理流程,确保测量活动的有效实施。

2. 分析管理流程分析管理流程是指组织对数据分析活动的规划、执行和监控过程。

质量管理体系测量、分析和改进

质量管理体系测量、分析和改进

质量管理体系测量、分析和改进DOC NO企业管理培训教材质量管理体系测量、分析和改进文件编号REV版本PAGE页码JY-232A1of6(一)总则组织应对监视、测量、分析和改进过程进行策划,并实施这些过程,以满足下列方面的需要:(1)证实产品的符合性;(2)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符合性;(3)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组织对所需的监视、测量、分析和改进过程的策划和实施,应包括对所需的适用方法及其应用程度的确定。

在确定所需的适用方法时,特别要注意对适用的统计技术的确定。

因为在监视、测量、分析和改进过程中,往往可观察到数据的变异,利用适用的统计技术对这些数据的统计分析,能更好地帮助理解变异的性质、程度和原因,从而有助于问题的解决,甚至防止由变异引起的问题,并促进持续改进。

(二)监视和测量1.顾客满意的监视“顾客满意”是指顾客对其要求已被满足的程度的感受。

“顾客满意”是一个相对的概念,相对于顾客、要求和程度:(1)相对于顾客:不同的顾客的要求不同,感受也不同;(2)相对于要求:顾客要求因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而不同,感受也不同;(3)相对于程度:满足顾客要求的程度不同,感受也不同。

顾客满意指的是顾客的一种感受(感知、感觉),用简单的“满意”和“不满意”、“有意见”和“没有意见”等往往难以真实地、客观地反映顾客的这种感受。

顾客抱怨是反映顾客满DOC NO企业管理培训教材质量管理体系测量、分析和改进文件编号REV版本PAGE页码JY-232A2of6意程度低的最常见的一种方式,但没有抱怨不一定表明顾客很满意。

即使要求符合顾客的愿望并得到满足,顾客也不一定很满意。

组织应确定如何获取息的方法,采取各种方法、多种渠道,尽可能多地获取有关顾客感受的各种息,监视这种息。

组织还应确定如何利用这些息的方法,采用适当的方法,如统计技术对获取的息进行分析和处理,作为对质量管理体系业绩的一种评价,并促进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

2.内部审核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都是组织建立自我评价、促进自我改进机制的手段。

高精度测量中的重复性分析和改进措施

高精度测量中的重复性分析和改进措施

高精度测量中的重复性分析和改进措施近年来,高精度测量已经成为各行各业的重要需求,无论是工业制造、科学研究还是医疗检测,都需要准确可靠的测量结果。

然而,在进行高精度测量时,我们常常会面临一个重要的挑战,那就是重复性误差。

本文将探讨高精度测量中的重复性分析和改进措施。

一、重复性误差的定义和影响重复性误差是指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多次测量得到的结果之间的差异。

在高精度测量中,重复性误差可能来自于多种因素,包括仪器的精度、环境温度、操作者的技术水平等。

这些误差如果不加以控制和改进,将会严重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重复性误差的影响不仅仅局限于测量结果的准确性,还可能导致产品不合格、科学研究的结论错误以及医疗检测的误判等问题。

因此,提高重复性是高精度测量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重复性分析的方法和步骤为了分析和改进重复性误差,我们可以采用一系列的方法和步骤来进行。

首先,需要建立一个合适的测量模型。

这个模型应该尽量完整地反映出测量过程中的各种因素和影响。

其次,进行实验设计。

根据测量任务的要求和实际条件,选择合适的试验方案,例如确定样本个数、试验次数、控制变量等。

然后,收集和处理实验数据。

对于每一次测量的结果进行记录和整理,并结合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比如计算平均值、方差等。

最后,进行误差来源的分析和定位。

通过比较各组测量结果之间的差异,确定哪些因素对重复性误差贡献最大,找出可能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空间。

三、重复性改进的措施和方法当我们找到了重复性误差的主要来源后,就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和方法来改进。

首先,可以对仪器进行校准和调试。

确保仪器的精度和一致性,消除仪器本身带来的误差。

其次,可以改进测量方法和流程。

通过优化测量步骤、减少操作环节、提高操作者的技术水平等方式,降低人为因素引起的误差。

另外,还可以对环境因素进行控制。

例如,控制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避免环境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此外,使用合适的数据处理方法也是改进重复性的重要手段。

质量改进体系测量、分析和改进

质量改进体系测量、分析和改进

质量改进体系测量、分析和改进简介质量改进体系(Quality Improvement System)是一种可以帮助组织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的管理方法。

本文档旨在介绍质量改进体系的测量、分析和改进过程。

测量测量是质量改进体系中至关重要的一步,通过测量可以了解和评估组织的当前质量水平。

以下是测量的几个关键步骤:1. 确定测量指标:根据组织的目标和需求,确定适合衡量质量的指标。

这些指标可以是产品质量参数、客户满意度调查结果、流程效率等。

2. 收集数据:使用适当的方法和工具收集相关数据。

数据可以来自不同的来源,如内部报告、客户反馈、市场调研等。

3. 分析数据: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寻找其中的模式和趋势。

可以使用统计分析方法,如均值、标准差、趋势图等,来帮助理解数据。

分析在测量过程中获得的数据提供了对组织质量情况的洞察。

分析这些数据有助于发现问题和改进机会。

以下是分析数据的几个关键步骤:1. 数据解释:将数据分析结果与预期目标进行比较,以了解差距和问题的来源。

通过数据解释,可以确定质量改进的焦点和优先事项。

2. 根本原因分析:对问题或缺陷进行根本原因分析,找出导致质量问题的根本原因。

常用的根本原因分析工具包括鱼骨图、5W1H分析等。

3. 改进机会识别:分析数据时,要时刻关注可能的改进机会。

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寻找能够提升质量的潜在改进点。

改进改进是质量改进体系的核心目标,通过改进可以提升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水平。

以下是改进的几个关键步骤:1. 设定目标:根据测量和分析的结果,设定具体的改进目标。

目标应该是具体、可衡量和可达到的。

2. 制定行动计划:为实现改进目标制定详细的行动计划。

计划包括所需资源、时间表和职责分配等重要要素。

3. 实施行动计划:按照行动计划的要求,组织实施改进活动。

在实施过程中,要注意及时跟踪和监控进展,并及时调整计划。

4. 评估改进效果:在改进活动完成后,对结果进行评估。

评估可以通过再次测量和分析来完成。

测量分析和改进教案

测量分析和改进教案
过程测量要求:对生产过程中的关键和/或特殊过程设立控制点,分别为:幢角工序、密封条熔接工序、装配工序,配备专门的测量仪器或规定专门的监控方法,具体执行关键工序质量监控制度;
产品的监视和测量
为验证产品质量是否满足要求,本公司编制并执行进货检验与试验控制程序过程检验与试验控制程序最终检验与试验控制程序对采购产品、半成品、成品进行监视和测量 ;
D.对不合格品评审的依据为是否符合有关的标准、规程、规范的规定要求和客户的要求;
对不合格品的处置方式如下:
A.进行返工,以达到规定的要求;
B.以返修或不经返修,作为让步接收;
C.降级处理或改作他用;
D.拒收或报废;
不合格品一经评定,应立即采取隔离措施,并作好相应记录;
不合格品经返修或不经返修,要作让步接收处理的,需向用户提出申请,说明不合格的情况,经用户同意才能办理让步接收手续并记录;
f 评价纠正措施的有效性,对于富有成效的改进按文件控制程序进行文件更改,对于效果不明显的采取进一步的分析和改进;
预防措施
为消除潜在不合格的原因,防止不合格的发生,本公司编制并执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a 通过对数据信息的分析,识别潜在不合格;
b 分析潜在不合格的原因;
c 确定并实施预防措施;
d 跟踪并记录预防措施的效果;
c.紧急放行必须经管理者代表批准,并具有可靠的追回程序;
a.由工程部负责组织过程检验和试验,过程检验和试验应按质量计划的规定实施;
b.过程检验和试验可以采用自检、互检和专检的方式进行;但要转序的半成品的检验,必须由专职的检验人员实施专检;
c.质量计划中要求进行的检验和试验项目完成前不准转序,除非有可靠的追回措施并得到批准后才能例外放行、转序;
为确保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本公司不断寻求改进的机会,并对改进的过程和活动进行策划和管理;为此,本公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4.2.4 采购业务部负责对顾客反馈、顾客投诉、顾客需求信息、国内市场信息、竞争对手信息方面数据的收集。
8.4.2.5 采购业务部及生产部、工程部负责国外市场信息数据的收集并负责内部质量体系审核,日常监督不合格项数据的收集。
8.4.3 数据分析
各部门每月按《数据分析控制程序》应用适用的统计技术方法对本部门负责收集的数据信息进行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或实施改进的机会,按《纠正措施控制程序》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执行。
f) 评价纠正措施的有效性,对于富有成效的改进按《文件控制程序》进行文件更改,对于效果不明显的采取进一步的分析和改进。
8.5.3 预防措施
为消除潜在不合格的原因,防止不合格的发生,本公司编制并执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8.5.2.1 采取的预防措施要与所遇到问题的影响程度相适应,必须权衡风险、利益和成本。
C.对工程部评定的不合格品如有争议时,由工程部会同生产部研究后由工程部提出综合意见,报管理者代表裁定。
D.对不合格品评审的依据为是否符合有关的标准、规程、规范的规定要求和客户的要求。
8.3.3.2 处置
对不合格品的处置方式如下:
A.进行返工,以达到规定的要求。
B.以返修或不经返修,作为让步接收。
C.降级处理或改作他用。
本公司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每年至少进行一次;
c)指定审核组长,组成审核组,审核员必须是经培训合格具有内审员资格并经管理者代表任命的人员,分工时确保审核员独立于受审核部门之外。
8.2.2.2 审核方案的实施
按《内部质量体系审核控制程序》进行。
8.2.2.3 审核员应记录发现的不合格事实,审核组长编制内审报告。
8.2.3.1 过程监视方法 :一般过程均按其程序文件或作业文件的规定方法进行日常监视,由相关责任人执行。
过程测量要求:对生产过程中的关键和/或特殊过程设立控制点,分别为:幢角工序、密封条熔接工序、装配工序,配备专门的测量仪器或规定专门的监控方法,具体执行《关键工序质量监控制度》。
8.2.4 产品的监视和测量
Q/BFB8.2.4-03-2003《最终检验和试验控制程序》
8.3 不合格品控制
为确保不符合要求的产品得到识别和控制,防止非预期的使用或交付,本公司编制并执行《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8.3.1凡原(辅)材料、零配件、半成品、成品经检验或试验不符合规定要求的均称为不合格品。对不合格品应予控制,并作出相应的处理。
8.2.2.4 各级管理者应对本部门发现的不合格问题在规定的时间内采取纠正措施。
8.2.2.5 审核员负责纠正措施的跟踪验证,并记录跟踪验证的结果。
8.2.2.6 内部质量体系审核的有关记录由工程部保存。
8.2.3 过程的监视和测量
为确保质量管理体系过程均能持续满足策划效果,本公司对满足顾客要求所必需的实现过程进行监视,并对关键过程进行测量;当监视和测量的结果表明未能达到策划的结果时,适当时,采取纠正和纠正措施,以确保产品的符合性。
● 本公司所具备的检验和试验的能力。
● 检验和试验所需的费用。
c.紧急放行必须经管理者代表批准,并具有可靠的追回程序。
8.2.4.3 过程检验和试验
a.由工程部负责组织过程检验和试验,过程检验和试验应按质量计划的规定实施。
b.过程检验和试验可以采用自检、互检和专检的方式进行。但要转序的半成品的检验,必须由专职的检验人员实施专检。
8.5.2.1 采取的纠正措施要与所遇到问题的影响程度相适应,必须权衡风险、利益和成本;
8.5.2.2 纠正措施的实施步骤:
a)识别不合格,包括体系运作方面和产品质量方面,特别注意顾客投诉;
通过调查分析确定不合格的原因;
b)评价并确定为防止不合格再发生需采取措施的需求;
c) 确定并实施这些措施;
e) 跟踪并记录纠正措施的结果;
b. 所有的记录应能证明已按质量计划完成了检验和试验工作,并作出了结论,并由授权的检验人员签字,否则作无效处理。
c. 最终检验和试验后合格的产品,当用户需要时,应由工程部开具质量保证书,提交用户。
相关文件:
Q/BFB8.2.4-01-2003《进货检验和试验控制程序》
Q/BFB8.2.4-02-2003《过程检验和试验控制程序》
8.1 总则
为了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自我完善机制,及时发现产品、过程和体系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进,本公司策划并实施了所需的监视、测量、分析和改进过程,其中包括对统计技术的应用,以确保:
a.证实产品的符பைடு நூலகம்性;
b.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c.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8.2 监视和测量
8.2.1 顾客满意
b) 确立质量目标以明确改进的方向;
c) 通过数据分析、内部审核不断寻求改进的机会,并做出适当的改进活动安排;
d) 实施纠正和预防措施以及其他适用的措施,实现改进;
e) 在管理评审中评价改进效果,确定新的改进目标。
8.5.2 纠正措施
为消除不合格的原因,防止不合格的再发生,本公司编制并执行《纠正措施控制程序》。
相关文件
Q/BFB8.3-01-2003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8.4 数据分析
为确定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和有效性,并识别实施改进的机会,本公司对收集和分析适当的数据予以规定。
8.4.1 数据来源
8.4.1.1 与产品质量有关的数据,如产品不合格信息、顾客投诉、内外部质量损失成本、产品符合要求的记录。
Q/BFB8.2.4-02-2003 《过程检验和试验控制程序》
Q/BFB8.2.4-03-2003 《最终检验和试验控制程序》
Q/BFB8.2.1-01-2003 《顾客满意的监视和测量管理制度》
Q/BFB8.2.2-01-2003 《内部审核控制程序》
Q/BFB8.3-01-2003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8.3.2 总则
8.3.2.1 工程部负责编制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对不合格品的标识、记录、评价、隔离和处置等实施控制。
8.3.2.2 不合格品的判定权属工程部及其授权的检验员,当对判定有异议时最后由管理者代表进行裁定。
8.3.3 不合格品的评审和处置
8.3.3.1 评审
对不合格品的评审划分如下:
B.属于成批的大量的不合格品的评审与判定,由质检员提出意见报工程部审核批准。
8.2.1.6采购业务部负责将各种渠道获得的顾客信息进行汇总、分析并计算顾客的满意度,具体按《顾客满意的测量和监控控制程序》执行。
8.2.1.7采购业务部将顾客满意不满意信息分析报告分发到有关部门,提交管理评审,以确定本公司质量体系的当前业绩与顾客和市场需求的差距,作出改进的决策,执行《纠正措施控制程序》、《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为验证产品质量是否满足要求,本公司编制并执行《进货检验与试验控制程序》《过程检验与试验控制程序》《最终检验与试验控制程序》对采购产品、半成品、成品进行监视和测量 。
8.2.4.1由工程部负责编制有关检验和试验的程序,并负责按质量计划的要求组织检验和试验工作以便确认产品是否满足规定要求。工程部对检验和试验的正确性负责。检验和试验工作的依据、项目、方法、抽样的数量与频次 以及评定的准则均予以明确,检验记录的格式应作出规定,当对检验结果发出争议时时,由管理者代表作出裁决
c.质量计划中要求进行的检验和试验项目完成前不准转序,除非有可靠的追回措施并得到批准后才能例外放行、转序。
d.不合格的半成品应按不合格品处理的规定进行处理。
8.2.4.4最终检验和试验
a. 检验和试验必须在规定的进货过程检验和试验完成并证明符合规定要求之后才能进行。
b. 检验和试验应由专职的检验人员按质量计划的规定实施。
为准确了解顾客对产品的满意程度,本公司建立并实施《顾客满意度的测量和监控控制程序》,对顾客满意不满意的信息实施监控。
8.2.1.1 顾客满意信息包括:有关产品质量方面顾客的反映;顾客需求的变化;产品市场需求的变化等。
8.2.1.2 获得信息的方式和渠道包括:面谈与电话联系、信函、传真、调查、问卷及报告;搜集相关的市场或消费者组织及媒体的报告。
8.5.2.2 预防措施的实施步骤:
a) 通过对数据信息的分析,识别潜在不合格;
b) 分析潜在不合格的原因;
c) 确定并实施预防措施;
d) 跟踪并记录预防措施的效果;
e)评价预防措施的有效性,对于富有成效的改进按《文件控制程序》进行文件更改,对于效果不明显的采取进一步的分析和改进。
引用文件:
Q/BFB8.2.4-01-2003 《进货检验和试验控制程序》
8.4.4 数据传递
各部门对获得的任何方面信息应进行记录,并按职责范围进行有效传递,对数据分析结果应按《内部沟通控制程序》进行必要的沟通。
8.5 改进
8.5.1 持续改进
为确保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本公司不断寻求改进的机会,并对改进的过程和活动进行策划和管理。为此,本公司:
a) 通过质量方针的建立与实施,营造一个激励改进的氛围与环境;
Q/BFB8.5.2-01-2003 《纠正措施控制程序》
Q/BFB8.5.3-01-2003 《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Q/BFB5.5.3-01-2003 《内部沟通控制程序》
Q/BFB8.4-01-2003 《数据分析控制程序》
8.2.4.2 进货检验和试验
a.凡购进的用于生产产品的原(辅)材料、外协件、另配件(包括工装模具)均需由工程部按质量计划或有关标准的要求组织检验和试验,证明符合规定要求时,才能入库领用。
b.确定进货检验和试验的数量和性质(检验或试验)时应考虑:
● 提供产品的分承包方的质量保证能力和提交的合格证明文件.
8.4.1.2 与运行能力有关的数据,如过程运行的测量监控信息、产品实现过程的能力、内部审核结论、管理评审输出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