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程、时间与速度》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九届全国中小学信
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教学观摩展示会
《路程、时间与速度》教学设计
版本:数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年级:四年级上册
单元课序:第五单元第二课时
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室
《路程、时间与速度》教学设计
一、教学分析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62、63、64页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这一运算技能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路程、时间与速度”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是学生今后学习行程问题应用题的基础。教材编写的特点是突出题材的现实性,目的是向学生提供一种新的数学模型即数量关系,并逐渐习惯应用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对象、环境分析
1.四年级学生思维活跃,积累了大量的生活经验,有一定的合作意识和探索能力。
2.在学习这部分内容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在生活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的路程、时间、速度的生活经验,能模糊地感觉到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这些知识、能力及经验为理解掌握本课知识奠定了基础。
3.经过三年的训练,我班学生具备了较强的信息素养,为此,我运用多媒体的优势,选择在多媒体教室授课,赋予枯燥的数学知识以活力,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的力量,在一个个生动有趣的现实情境中探究、感悟,掌握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在实际情境中理解路程、时间、速度之间的关系能用数
学术语表示这些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在实践运用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激发学生爱数学的情感。
三、教学重点、难点
(一)教学重点:根据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解决生活中简单的数学问题。
(二)教学难点:理解理解速度的概念及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
(三)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反馈题卡。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应用说明]
课前:
播放视频:京沪高铁开通仪式师生一起重温那激动人心的时刻!激发民族自豪感和学习热情,同时为学生提供数学信息,借助路线图的动态演示理解路程和时间概念。体验数学知识来自于生活。
课中:
1.以新闻报道的形式为学生提供信息,增加题目的趣味性点燃求知欲。培养学生从现实中寻找数学信息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力求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2.利用多媒体的优势,以线段图的动态演示,直观感受速度与路程和时间之间的联系,帮助把直观经验上升为感性认识,初步尝试利用线段图配合解决问题的方法。
3. 播放高铁列车冲击最高时速的视频,在体验科技的进步的同时提高对速度快慢的亲身体验。用图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速度:拓展学生的视野。
4.播放雷和闪电的视频,提问:雨天时,为什么我们会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呢?引导学生用数学知识解释自然现象,感受知识的魅力。
课后:
利用多媒体的优势,练习题的设计体现趣味性和实用性。
1.提供“全国列车时刻表查询系统”现场查询大庆到哈尔滨的车次和运行时间,计算速度,使枯燥的练习趣味化,让数学走进生活。
2.图片出示"限速标志"、"指示牌"让数学走进生活,而随机出示的信息让刻板的题目动起来,学生可以随意的选择信息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实践作业:
为学生提供万能地图查询网址,设计自己喜爱的旅游线路并安排行程,记录各
路段车次的运行里程和时间,计算其运行速度,为我国交通业的发展献计献策。鼓
励学生从课上走进生活,利用网络的资源功能去探索发现,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
实践能力。
四、教学过程
(一)教学流程:
(二)教学环节设计
1.情境导入,巧做铺垫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指出:6月31日,世界上一次性建成的线路最长、标准最高的高速铁路——京沪高铁开通运营,为党的90岁生日献上了一份贺礼。下面我们一起来
重温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
(京沪高铁开通仪式的精彩回放)
问:你能提供录像中的数学信息吗?
(2)认识路程、时间
①结合高铁线路图指出:北京到上海1318公里的长度叫路程。(板书:路程)
运行大约5小时是时间。(板书:时间)
②指导学生举例,认识路程和时间。
(3)揭示课题
高铁上列车的速度非常快,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什么是速度以及速度与路程、
时
间
之
间
的关系。(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这是本节课的第一个整合点,课的开始,借助京沪高铁开通的视觉冲击,点燃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同时巧用录像中提供的信息,利
用课件动态直观的特点,理解路程和时间两个概念,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
就在我们身边。
2.新知探究,明确关系
(1)巧用多媒体,在探究中认识速度
①寻找方案,比较赛车的快慢。
为了给党的生日献礼,“蓝田”车场正在举办一场汽车拉力赛,请看前方发回的报道。(多媒体揭示报道内容,出示主题图)
卡车2时行驶了120千米,大客车3时行驶了210千米。
[1]你认识这些信息中的量吗?猜一猜,哪辆车跑得快?
[2]小组研讨,形成方案,并解答、
②集体交流,全班质疑。
[1]分组汇报方案,课件动态演示线段图明理。
方案一:时间相同,都是6小时。卡车6小时:120×3=360(千米)
大客车6小时:210×2=420(千米)
360千米∠420千米大客车跑得快。
方案二:时间相同,都是1小时:卡车1小时:120÷2=60(千米)
大客车1小时:210÷3=70(千米)
60千米<70千米大客车跑的快。
方案三:如果有不同的方案,只要合理,就要给以肯定。
[2]鼓励全班同学质疑。
认识到:时间一样,谁跑的路程越长,说明谁跑得越快。
③概括速度意义:
[1]师指出:1小时、每1分、每1秒等我们称之为单位时间,而单位时间内所走的路程叫做速度。(板书:速度)
[2]学生尝试说出卡车和大客车的速度。
[3]学生在亲身体验后概括出关系式:速度=路程÷时间
④速度、时间、长度单位的对比:
学生从形式和意义两方面对比,进一步认识速度。
【设计意图】这是本节课的第二个整合点,以媒体创设“庆七一”汽车拉力赛的情境,利用媒体以采访报道的形式提供信息,增加题目的趣味性。在不同方案的对比中,体会引进速度概念的必要性,利用多媒体形象直观的特点,用活动的线段图帮助理解对比过程。感受到:速度与路程和时间都有联系,架构起行程问题中三个数量之间联系的桥梁。从而理解速度的意义。
(2)勇于尝试,进一步感受三者之间的关系。
①计算速度,获取关系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