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风头浩气雄之千古檄文---朱元璋奉天讨元北伐檄文
中国古代征讨檄文大全
【1】大明太祖皇帝朱元璋奉天讨元北伐檄文宋濂(一说朱升)自古帝王临御天下,皆中国居内以制夷狄,夷狄居外以奉中国,未闻以夷狄居中国而制天下也。
自宋祚倾移,元以北夷入主中国,四海以内,罔不臣服,此岂人力,实乃天授。
彼时君明臣良,足以纲维天下,然达人志士,尚有冠履倒置之叹。
自是以后,元之臣子,不遵祖训,废坏纲常,有如大德废长立幼,泰定以臣弑君,天历以弟鸠兄,至于弟收兄妻,子征父妾,上下相习,恬不为怪,其于父子君臣夫妇长幼之伦,渎乱甚矣。
夫人君者斯民之宗主,朝廷者天下之根本,礼仪者御世之大防,其所为如彼,岂可为训于天下后世哉!及其后嗣沉荒,失君臣之道,又加以宰相专权,宪台抱怨,有司毒虐,于是人心离叛,天下兵起,使我中国之民,死者肝脑涂地,生者骨肉不相保,虽因人事所致,实乃天厌其德而弃之之时也。
古云:“胡虏无百年之运,验之今日,信乎不谬。
当此之时,天运循环,中原气盛,亿兆之中,当降生圣人,驱除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
今一纪于兹,未闻有治世安民者,徒使尔等战战兢兢,处于朝秦暮楚之地,诚可矜闵。
方今河、洛、关、陕,虽有数雄:忘中国祖宗之姓,反就胡虏禽兽之名,以为美称,假元号以济私,恃有众以要君,凭陵跋扈,遥制朝权,此河洛之徒也;或众少力微,阻兵据险,贿诱名爵,志在养力,以俟衅隙,此关陕之人也。
二者其始皆以捕妖人为名,乃得兵权。
及妖人已灭,兵权已得,志骄气盈,无复尊主庇民之意,互相吞噬,反为生民之巨害,皆非华夏之主也。
予本淮右布衣,因天下大乱,为众所推,率师渡江,居金陵形式之地,得长江天塹之险,今十有三年。
西抵巴蜀,东连沧海,南控闽越,湖、湘、汉、丐,两淮、徐、邳,皆入版图,奄及南方,尽为我有。
民稍安,食稍足,兵稍精,控弦执矢,目视我中原之民,久无所主,深用疚心。
予恭承天命,罔敢自安,方欲遣兵北逐胡虏,拯生民于涂炭,复汉官之威仪。
虑民人未知,反为我仇,絜家北走,陷溺犹深,故先逾告:兵至,民人勿避。
予号令严肃,无秋毫之犯,归我者永安于中华,背我者自窜于塞外。
三次战争檄文
朱元璋、太平军、辛亥革命军讨虏檄文!!!!!朱元璋奉天讨元北伐檄文自古帝王临御天下,皆中国居内以制夷狄,夷狄居外以奉中国,未闻以夷狄居中国而制天下也。
自宋祚倾移,元以北夷入主中国,四海以内,罔不臣服,此岂人力,实乃天授。
彼时君明臣良,足以纲维天下,然达人志士,尚有冠履倒置之叹。
自是以后,元之臣子,不遵祖训,废坏纲常,有如大德废长立幼,泰定以臣弑君,天历以弟鸠兄,至于弟收兄妻,子征父妾,上下相习,恬不为怪,其于父子君臣夫妇长幼之伦,渎乱甚矣。
夫人君者斯民之宗主,朝廷者天下之根本,礼仪者御世之大防,其所为如彼,岂可为训于天下后世哉!及其后嗣沉荒,失君臣之道,又加以宰相专权,宪台抱怨,有司毒虐,于是人心离叛,天下兵起,使我中国之民,死者肝脑涂地,生者骨肉不相保,虽因人事所致,实乃天厌其德而弃之之时也。
古云:“胡虏无百年之运,验之今日,信乎不谬。
当此之时,天运循环,中原气盛,亿兆之中,当降生圣人,驱除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
今一纪于兹,未闻有治世安民者,徒使尔等战战兢兢,处于朝秦暮楚之地,诚可矜闵。
方今河、洛、关、陕,虽有数雄:忘中国祖宗之姓,反就胡虏禽兽之名,以为美称,假元号以济私,恃有众以要君,凭陵跋扈,遥制朝权,此河洛之徒也;或众少力微,阻兵据险,贿诱名爵,志在养力,以俟衅隙,此关陕之人也。
二者其始皆以捕妖人为名,乃得兵权。
及妖人已灭,兵权已得,志骄气盈,无复尊主庇民之意,互相吞噬,反为生民之巨害,皆非华夏之主也。
予本淮右布衣,因天下大乱,为众所推,率师渡江,居金陵形式之地,得长江天堑之险,今十有三年。
西抵巴蜀,东连沧海,南控闽越,湖、湘、汉、丐,两淮、徐、邳,皆入版图,奄及南方,尽为我有。
民稍安,食稍足,兵稍精,控弦执矢,目视我中原之民,久无所主,深用疚心。
予恭承天命,罔敢自安,方欲遣兵北逐胡虏,拯生民于涂炭,复汉官之威仪。
虑民人未知,反为我仇,絜家北走,陷溺犹深,故先逾告:兵至,民人勿避。
曾经历史上最牛的文章 檄文
曾经历史上最牛的文章--讨伐檄文中国的历史上经典的文章无数,而集大成的写作方式并传承下来的经典莫过两种,那就是祭黄帝的祭文与讨伐的檄文。
因为这两种形式是统治阶级在向劳苦大众证明自己正统身份的最好说明,自然倾全力找高人撰写。
下面就让我们来欣赏一下,这些统治者处心积虑组织的牛文:讨董贼檄文“余尝闻逆贼起而贤人生。
昔诸吕为乱,平勃奋起;莽逆篡朝,窦融忧心。
盖因其忠臣不发,则社稷难安余曾读秦纪,赵高跋扈而李斯附逆,则百二秦关一朝易主,非丧于楚汉,但毁于权奸而已。
丞相董卓:尝自称忠良之臣,然细数其实,大谬而非;其黄巾之时,兵败河北,贿赂阉宦,而得免其罪。
获得先帝器重,封凉州刺史、加前将军、鳌乡侯。
然不思报恩,结托朝贵,遂任显官,统西州大军二十万,常有不臣之心,饕餮放横,伤化虐民,为君子所不齿也。
方以卓为诸侯,辄承资跋扈,肆行凶忒。
故尚书丁管,英才俊伟,天下知名,直言正色,论不阿谄,身首被枭悬之诛,妻孥受灰灭之咎。
自是士林愤痛,民怨弥重。
一夫奋臂,举州同声,故躬破於徐方,彷徨东裔,蹈据无所。
自群凶犯驾,天子势弱,卓行废立之忤逆之举。
豺狼野心潜包祸谋,卑侮王室,败法乱纪,坐领三台,专制朝政,爵赏由心,刑戮在口,所爱光五宗,所恶灭三族。
群谈者受显诛,腹议者蒙隐戮,百寮钳口,道路以目,尚书记朝会,公卿充员品而已。
然十月,怨望作诗,杀之有名,叱武士绞死唐后;以鸩酒灌杀少帝。
又越骑校尉伍孚,,见卓残暴,愤恨不平,卓命牵出剖剐之。
卓欲迷夺时明,杜绝言路,擅收立杀,不俟报闻。
卓特置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所过隳突,无骸不露。
身处三公之位,而行桀虏之态,污国虐民,毒施人鬼,加其细政苛惨。
历观载籍,暴逆不臣,贪残酷烈,於卓为甚。
幕府奋长戟百万,胡骑千群,中黄育获之士,良弓劲弩之势。
州郡当各整戎马,陈兵待发,以挽将倾,并匡社稷,以立贤名,於是乎著。
如律令!”讨曹檄文陈琳盖闻明主图危以制变,忠臣虑难以立权。
是以有非常之人,然后有非常之事;有非常之事,然后立非常之功。
辛亥革命军奉天讨满檄文 - 历史文献
,衡之西欧,则逊其条理已耳。
先觉之民,神圣之胄,智慧优则
文化彬彬,独步宇内,煌煌史册,逾四千年。
博大宽仁,民德久昔我皇祖黄帝,肇造中夏,奄有九有。
唐虞继世,三王奋迹,影从,颓波横流,败舟航之,是虏之必败者
三。"乘风燎原。
川湘鄂粤之间,编户齐民,奔走呼号,一夫奋臂,万姓今,乃以立宪改官,诈为无信,借款收路,重陷吾民,星星之火,接。徒以民习其常,毋能大起,虏遂起持其间,因以苟容,迁延至心
幕府则与四方俊杰,为兹在
汉土。
尔为囚徒,既审斯义,宜知天命,宜返尔部落,或变尔形3!
枯骨盈廷,人为行尸,故太平之津,而令吾民输粟转金,豢其丑类,以制我诸夏。传且九叶,则
放狼,是以索伦凶声,播越远近。入关之初,即择其强梁,遍据要人徒
曰,
在:
遇幕
事府昔虏惶总
惑摄运,机方盛僻宜
,远,
则诸恭
以彦行
,天野莫罚人知,生奋惧活起义,,帅弯用所弓先指而以,斗独或,立未睒之达目义悉谗,,舌布致,告疑习我畏为国之
胁肩谄笑,武断朝堂,国土
国曰独夫,凉彼武王,遂有典刑。满虏僭窃,更益骄恣,分道驻防
,归命。
以生为体,以法为界,以和为德,以众为量。
一人横行,谥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国有至尊,是曰人权。平等自由,乐
天族之当兴者
一。"身,吊景惭魂。
返性则明,知耻则勇,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则汉背先不孝,丧国无勇,失身不义,潜德幽光,望古遥集。
豺汉族复兴之会也
。起。土崩之势已成,横流之决,可翘足而俟。
此真逆胡授命之秋
,民。愤毒之气,郁为云雷。
由鄂而湘而粤而川,扶摇大风,卷地俱羊之性,好食言而肥,则复有伪收铁道之举,丧权误国,劫夺在乱朝纲,斗聚金璧,以官为市,强敌见而生心,小民望而蹙额。
古代四大檄文原文
古代四大檄文原文古代四大檄文原文檄是古代的.一种文书,其作用有三:“一是上级告示下级,二是官府晓谕百姓,三是我方声讨敌方罪状。
”历史上最为人所熟知的檄文有四篇,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古代四大檄文原文,欢迎阅读!一、《讨曹操檄》陈琳盖闻明主图危以制变,忠臣虑难以立权。
是以有非常之人,然后有非常之事;有非常之事,然后立非常之功。
夫非常者,固非常人所拟也。
曩者,强秦弱主,赵高执柄,专制朝权,威福由己;时人迫胁,莫敢正言;终有望夷之败,祖宗焚灭,污辱至今,永为世鉴。
及臻吕后季年,产禄专政,内兼二军,外统赵梁;擅断万机,决事省禁;下陵上替,海内寒心。
于是绛侯朱虚兴兵奋怒,诛夷逆暴,尊立太宗,故能王道兴隆,光明显融:此则大臣立权之明表也。
司空曹操:祖父中常侍腾,与左棺、徐璜并作妖孽,饕餮放横,伤化虐民;父嵩,乞□携养,因赃假位,舆金辇璧,输货权门,窃盗鼎司,倾覆重器。
操赘阉遗丑,本无懿德,犭票狡锋协,好乱乐祸。
幕府董统鹰扬,扫除凶逆;续遇董卓,侵官暴国。
于是提剑挥鼓,发命东夏,收罗英雄,弃瑕取用;故遂与操同谘合谋,授以裨师,谓其鹰犬之才,爪牙可任。
至乃愚佻短略,轻进易退,伤夷折衄,数丧师徒;幕府辄复分兵命锐,修完补辑,表行东郡,领兖州刺史,被以虎文,奖?戚威柄,冀获秦师一克之报。
而操遂承资跋扈,恣行凶忒,割剥元元,残贤害善。
故九江太守边让,英才俊伟,天下知名;直言正色,论不阿谄;身首被枭悬之诛,妻孥受灰灭之咎。
自是士林愤痛,民怨弥重;一夫奋臂,举州同声。
故躬破于徐方,地夺于吕布;彷徨东裔,蹈据无所。
幕府惟强干弱枝之义,且不登叛人之党,故复援旌擐甲,席卷起征,金鼓响振,布众奔沮;拯其死亡之患,复其方伯之位:则幕府无德于兖土之民,而有大造于操也。
后会銮驾返旆,群虏寇攻。
时冀州方有北鄙之警,匪遑离局;故使从事中郎徐勋,就发遣操,使缮修郊庙,翊卫幼主。
操便放志:专行胁迁,当御省禁;卑侮王室,败法乱纪;坐领三台,专制朝政;爵赏由心,弄戮在口;所爱光五宗,所恶灭三族;群谈者受显诛,腹议者蒙隐戮;百僚钳口,道路以目;尚书记朝会,公卿充员品而已。
北伐讨元檄文
北伐讨元檄文时值中原动荡,元兵肆虐,百姓生灵涂炭。
吾等忠良之士,誓将北伐讨元,为国除害。
今日檄文发出,号召天下义士,共同抗敌,驱逐侵略者,重振我大汉威风。
北伐讨元,义不容辞,功在当今,责无旁贷。
愿天下众英雄,同心协力,共赴国难,铲除元恶,重光中原。
誓将此番战火,烧灭元兵魔爪,重塑我大汉江山。
生死存亡,一举决定,誓取汉室复兴之路,扫清元寇阴霾。
北伐讨元,事关国运,威力不容辜负,义士奋起,助我中原。
共筑复兴伟业,众志成城,誓死不负,誓灭元恶,誓护国土。
北伐讨元,我等誓死不馁,誓与元兵斗智斗勇,誓为国家民众解除忧患。
誓与敌决一雌雄,誓以血肉之躯,捍卫神州大地。
北伐讨元之战,我等誓死不朽,誓守我大汉江山,誓为后世传颂,誓为英魂永垂不朽。
北伐讨元,天下豪杰,共同奋勇,誓灭元恶,誓护我大汉。
共扶中原,共赴国难,誓死不贰,誓取胜利。
愿天地神灵庇佑我大汉,北伐讨元,誓死不悔。
愿我大汉英雄豪杰,弘扬民族气节,共同北伐讨元,誓灭元恶复我中原,誓捍我大汉江山,誓为后世留下光辉篇章。
北伐讨元,义不容辞,誓死不贰,誓灭元恶,誓守我大汉。
北伐讨元,誓与元兵血拼到底,誓取最后胜利,誓为国家民众赢得和平未来。
北伐讨元,誓死不馁,誓不辱使命,誓为国家民众解除忧患。
北伐讨元,誓守我大汉江山,誓取胜利,誓与元军连战连胜,誓复我国太平盛世。
愿诸位义士,秉公忠义,奋勇北伐讨元,誓取汉室复兴之道,誓消元恶,誓为后世留下光辉传说。
北伐讨元,誓与敌决一胜负,誓为国家民众赢得长治久安。
北伐讨元,誓死不悔,誓灭元恶,誓守我大汉。
北伐讨元,誓与元军决一真假,誓取最后胜利,誓为国家民众保驾护航。
北伐讨元,誓死不馁,誓不折不扣,誓为国家民众赢得和平未来。
北伐讨元,誓守我大汉江山,誓取胜利,誓与元兵连战连胜,誓复我国太平盛世。
愿天地神灵庇佑我大汉,北伐讨元,誓死不悔。
北伐讨元,誓与五族战友,同仇敌忾,誓为国家民众解除忧患,誓消元恶,誓为国家民众保驾护航。
千古檄文之英武伟烈治隆唐宋《朱元璋平周檄文》(文白对照)
千古檄文之英武伟烈治隆唐宋《朱元璋平周檄文》(文白对照)《朱元璋平周檄文》(朱元璋公元1366年)伐罪救民,王者之师,考之往古,世代昭然。
轩辕氏诛蚩尤,殷汤征葛伯,文王伐崇侯,三圣之起兵也,非富天下,本为救民。
近覩有元之末,主居深宫,臣操威福,官以贿成,罪以情免,风宪举亲而核讐,有司差贫而贾富。
庙堂不以为虑,方添冗官,又改钞法,役四十万人,湮塞黄河,死者枕籍於道,哀苦声闻於天。
致使愚民,误中妖术,不解偈言之妄诞,酷信弥勒之真有,冀其治世,以苏其苦,聚为烧香之党,根据汝、颍,蔓延河、洛。
妖言既行,凶谋遂逞,焚荡城郭,杀戮士夫,荼毒生灵,无端万状。
元以天下钱粮兵马而讨之,略无功效,愈见猖獗,然而终不能济世安民。
是以有志之士,傍观熟虑,或假元氏为名,或托乡军之号,或以孤兵独立,皆欲自为,由是天下土崩瓦解。
予本濠梁之民,初列行伍,渐至提兵,灼见妖言终不能成事,又度胡运难与成功,遂领兵渡江。
赖天地祖宗之灵及将帅之力,一鼓而有江左,再战而定浙东。
陈氏称号,据我上游,爰兴问罪之师,彭蠡交兵,元恶授首,其父子兄弟面缚舆榇。
既待以不死,又封以列爵,将相皆置於朝班,民庶各安於田里,荆襄、湖广,尽入版图,虽未及混一,而政令颇修。
惟兹姑苏张士诚,为民则私贩盐货,行劫於江湖,兵兴则首聚凶徒,负固於海岛,其罪一也;又恐海隅一区,难抗天下全势,诈降於元,坑其参政赵琏,囚其待制孙撝,其罪二也;厥后掩袭浙西,兵不满万数,地不足千里,僭号改元,其罪三也;初寇我边,一战而生擒其亲弟,再犯浙省,扬矛直捣於近郊,首尾畏缩,又乃诈降於元,其罪四也;占据江浙,钱粮十年不贡,其罪五也;阳受元朝之诏,阴行假王之令,挟制达丞相,谋害杨左相,其罪六也;知元纲已坠,公然害其江浙丞相达识帖木儿、南台大夫普化帖木儿,其罪七也;诱我叛将,劫我边民,其罪八也。
凡此八罪,有甚於蚩尤、葛伯、崇侯,虽尧、舜、禹、汤、文、武与之同世,亦有不容,理宜征讨,以拯天下,以济斯民。
万里风头浩气雄之千古檄文---朱元璋奉天讨元北伐檄文
万里风头浩气雄之千古檄文《朱元璋奉天讨元北伐檄》《朱元璋奉天讨元北伐檄》(又名《谕中原檄》)(作者宋濂发布人朱元璋公元1367年秋)自古帝王临御天下,皆中国居内从制夷狄,夷狄居外以奉中国,未闻以夷狄居中国而制天下者。
自宋祚倾移,元以北夷入主中国,四海以内,罔不臣服,此岂人力,实乃天授。
彼时君明臣良,足以纲维天下,然达人志士,尚有冠履倒置之叹。
自是以后,元之臣子,不遵祖训,废坏纲常,有如大德废长立幼,泰定以臣弑君,天历以弟鸩兄,至于弟收兄妻,子征父妾,上下相习,恬不为怪,其于父子君臣夫妻长幼之伦,渎乱甚矣。
夫人君者斯民之宗主,朝廷者天下之根本,礼仪者御世之大防,其所为如彼,岂可为训于天下后世哉!及其后嗣沉荒,失君臣之道,又加以宰相专权,宪台抱怨,有司毒虐,于是人心离叛,天下兵起,使我中国之民,死者肝脑涂地,生者骨肉不相保,虽因人事所致,实乃天厌其德而弃之之时也。
古云:“胡虏无百年之运,验之今日,信乎不谬。
于当此之时,天运循环,中原气盛,亿兆之中,当降生圣人,驱除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
今一纪于兹,未闻有治世安民者,徒使尔等战战兢兢,处于朝秦暮楚之地,诚可矜闵。
方今河、洛、关、陕,虽有数雄:忘中国祖宗之姓,反就胡虏禽兽之名,以为美称,假元号以济私,恃有众以要君,凭陵跋扈,遥制朝权,此河洛之徒也;或众少力微,阻兵据险,贿诱名爵,志在养力,以俟衅隙,此关陕之人也。
二者其始皆以捕妖人为名,乃得兵权。
及妖人已灭,兵权已得,志骄气盈,无复尊主庇民之意,互相吞噬,反为生民之巨害,皆非华夏之主也。
予本淮右布衣,因天下大乱,为众所推,率师渡江,居金陵形式之地,得长江天堑之险,今十有三年。
西抵巴蜀,东连沧海,南控闽越,湖、湘、汉、沔,两淮、徐、邳,皆入版图,奄及南方,尽为我有。
民稍安,食稍足,兵稍精,控弦执矢,目视我中原之民,久无所主,深用疚心。
予恭承天命,罔敢自安,方欲遣兵北逐胡虏,拯生民于涂炭,复汉官之威仪。
朱一贵起义檄文
朱一贵起义檄文
G!_F_Q7|_-在昔胡元猾夏,窃号神州,秽德彰闻,毒逋四海。我太祖高皇帝提剑而起,群士景从,以恢复区宇,日月重光,传之万夕。逆闯不道,弄兵潢池,震动京师,帝、后殉国。地坼天崩,椎心泣血。东南忠义,再造邦基,秣马厉兵,方谋讨贼。何图建虏,乘隙而入,藉言仗义,肆其穷凶。窃据我都邑,奴?我人民,颠覆我邦家,殄灭我制度。长蛇封豕,搏噬无遗。遂使神明?子,降为舆台;锦绣江山,沦于左?。乌乎痛哉!延平郡王精忠大义,应运而生,开府思明,经略闽粤。旌旗所指,喋血关河,使彼建虏,疲于奔命。则有熊罴之士,不二心之臣,戮力同仇,效命宗国。南京之役,大勋未集,移师东下,用启台湾。率我先民,以造新邑,遥奉正朔,永戴本朝。蓄锐养精,俟时而动。虽张坚之王扶余、田横之居海岛,史策所载,犹未若斯之烈也。天未厌祸,大星遽殒,兴王之气,猝尔销沉。然东都片壤,犹足以抗衡海上焉。嗣王冲幼,辅政非人,大厦将倾,一木难柱。以故权奸窃柄,偷事宴安,叛将称戈,甘为罪首。沧海横流,载胥及溺,茫茫九州,无复我子孙托足之所矣。哀哉!夫盛衰者时也,强弱者势也,成败者人也,兴亡者天也。古人有言,炎炎之火,可焚昆冈。是以夏后一成,能复故国,楚人三户,足以亡秦;况以中国之大,人民之众,忠臣义士之眷怀本朝,而谓不足以诛建虏者乎?不佞世受国恩,痛心异族。窜逃荒谷,莫敢自遑。伫苦停辛,垂四十载。今天启其衷,人思其旧,揆时度势,否极泰来。爰举义旗,为天下倡。群贤霞蔚,多士云兴;一鼓功成,克有全土。此则列圣在天之灵实式以凭,而中兴之运可操左券也。夫台湾虽小,固延郡平王肇造之土也。绝长补短,犹方千里。重以山河之固、风涛之险、物产之饶、甲兵之足,进则可以克敌,退则可以自存。博我皇道,宏我汉京,此其时矣。唯是新邦初建,庶事待兴,引企英豪,同襄治理。然后奖帅三军,横渡大海,会师北伐,饮马长城;捣彼虏庭,歼其丑类,使胡元之辙,复见于今,斯为快尔。所望江东耆艾、河朔健儿,岭表孤忠,中原旧曲,各整义师,以匡诸夏。则齐桓攘夷之业,晋文勤王之பைடு நூலகம்,赫赫宗盟,于今为烈。其或甘心事敌,以抗颜行、斧钺之诛,罪在不赦。夫非常之原,黎民所惧,救国之志,人有同心。敢布区区,咸知大义。二三君子,尚克图之。
古代四大檄文原文
古代四大檄文原文古代四大檄文原文檄是古代的.一种文书,其作用有三:“一是上级告示下级,二是官府晓谕百姓,三是我方声讨敌方罪状。
”历史上最为人所熟知的檄文有四篇,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古代四大檄文原文,欢迎阅读!一、《讨曹操檄》陈琳盖闻明主图危以制变,忠臣虑难以立权。
是以有非常之人,然后有非常之事;有非常之事,然后立非常之功。
夫非常者,固非常人所拟也。
曩者,强秦弱主,赵高执柄,专制朝权,威福由己;时人迫胁,莫敢正言;终有望夷之败,祖宗焚灭,污辱至今,永为世鉴。
及臻吕后季年,产禄专政,内兼二军,外统赵梁;擅断万机,决事省禁;下陵上替,海内寒心。
于是绛侯朱虚兴兵奋怒,诛夷逆暴,尊立太宗,故能王道兴隆,光明显融:此则大臣立权之明表也。
司空曹操:祖父中常侍腾,与左棺、徐璜并作妖孽,饕餮放横,伤化虐民;父嵩,乞□携养,因赃假位,舆金辇璧,输货权门,窃盗鼎司,倾覆重器。
操赘阉遗丑,本无懿德,犭票狡锋协,好乱乐祸。
幕府董统鹰扬,扫除凶逆;续遇董卓,侵官暴国。
于是提剑挥鼓,发命东夏,收罗英雄,弃瑕取用;故遂与操同谘合谋,授以裨师,谓其鹰犬之才,爪牙可任。
至乃愚佻短略,轻进易退,伤夷折衄,数丧师徒;幕府辄复分兵命锐,修完补辑,表行东郡,领兖州刺史,被以虎文,奖?戚威柄,冀获秦师一克之报。
而操遂承资跋扈,恣行凶忒,割剥元元,残贤害善。
故九江太守边让,英才俊伟,天下知名;直言正色,论不阿谄;身首被枭悬之诛,妻孥受灰灭之咎。
自是士林愤痛,民怨弥重;一夫奋臂,举州同声。
故躬破于徐方,地夺于吕布;彷徨东裔,蹈据无所。
幕府惟强干弱枝之义,且不登叛人之党,故复援旌擐甲,席卷起征,金鼓响振,布众奔沮;拯其死亡之患,复其方伯之位:则幕府无德于兖土之民,而有大造于操也。
后会銮驾返旆,群虏寇攻。
时冀州方有北鄙之警,匪遑离局;故使从事中郎徐勋,就发遣操,使缮修郊庙,翊卫幼主。
操便放志:专行胁迁,当御省禁;卑侮王室,败法乱纪;坐领三台,专制朝政;爵赏由心,弄戮在口;所爱光五宗,所恶灭三族;群谈者受显诛,腹议者蒙隐戮;百僚钳口,道路以目;尚书记朝会,公卿充员品而已。
朱元璋北伐檄文慷慨激昂的抗争檄文
朱元璋北伐檄文慷慨激昂的抗争檄文朱元璋北伐檄文朱元璋北伐檄文全文为朱元璋奉天讨元北伐檄文,元朝末年,朱元璋号称吴王,于今江苏南京应天府出兵北伐,命宋濂起草北伐檄文。
朱元璋北伐剧照在朱元璋北伐檄文中,提及了“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的口号,这言简意干、气宇轩昂的十六字口号成为了朱元璋北伐的纲领。
檄文中原文写道:“自古帝王临御天下,皆中国居内以制夷狄,夷狄居外以奉中国,未闻以夷狄居中国而制天下也。
自宋祚倾移,元以北夷入主中国,四海以内,罔不臣服,此岂人力,实乃天授。
”封建制度统治下的旧中国王朝,以天子为大,自称中原为天朝,称外族为夷狄,元朝统治中原的时代在民族主义者心里如同国耻,而此篇朱元璋北伐檄文正是抓住了以*** 为主、排斥夷狄的民族主义,加以“天命”的渲染,全篇气势磅礴、理直气壮、顺应民心,成为了北伐军事行动顺利进行的精神支柱,而此次北伐战争的胜利更是为明朝的建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明朝建立后,朱元璋北伐檄文的影响更加深远,不少民族主义者大加推崇此文,直至清朝末年,“驱逐胡虏,恢复中华”则演变为清朝革命党的抗争口号。
可见朱元璋北伐檄文对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影响极为深刻。
朱元璋北伐檄文谁写的明朝建立后,对元朝的打击无疑是沉重的,以至于元朝对中原地区的控制鞭长莫及,元朝旧部只得在草原一带活动,但北方草原幅员辽阔,当时许多地区如山西、陕西、四川、云南、贵州等地仍受到元朝的统治,这对初步建立政权的明朝而言,无疑是致命的威胁。
朱元璋北伐檄文撰写者宋濂明太祖朱元璋时刻感受到来自北方游牧民族的威胁,决定北伐歼灭蒙古残余势力,稳定北部边疆,分别先后八次北伐,逐步将漠北的蒙元残余势力清除干净。
那么此次朱元璋北伐檄文谁写的呢?而此次声势浩大的北伐战争,少不了宋濂的功劳,宋濂是明朝开国功臣,替朱元璋北伐撰写檄文,虽是一篇征讨檄文,却在字里行间充斥着宋濂的过人胆识与智谋,“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更是激起了*** 的民族情结,奋起征讨异族,将曾经染指中原腹地的蒙古族人彻底赶出明朝边境。
中国历史上的四大檄文
中国历史上的四大檄文讨曹操檄文讨武檄文讨元廷檄文讨洪逆檄文一讨粤匪檄曾国藩为传檄事:逆贼洪秀全杨秀清称乱以来,於今五年矣。
荼毒生灵数百余万,蹂躏州县五千余里,所过之境,船只无论大小,人民无论贫富,一概抢掠罄尽,寸草不留。
其掳入贼中者,剥取衣服,搜括银钱,银满五两而不献贼者即行斩首。
男子日给米一合,驱之临阵向前,驱之筑城濬濠。
妇人日给米一合,驱之登陴守夜,驱之运米挑煤。
妇女而不肯解脚者,则立斩其足以示众妇。
船户而阴谋逃归者,则倒抬其尸以示众船。
粤匪自处於安富尊荣,而视我两湖三江被胁之人曾犬豕牛马之不若。
此其残忍惨酷,凡有血气者未有闻之而不痛减者也。
自唐虞三代以来,历世圣人扶持名教,敦叙人伦,君臣、父子、上下、尊卑,秩然如冠履之不可倒置。
粤匪窃外夷之绪,崇天主之教。
自其伪君伪相,下逮兵卒贱役,皆以兄弟称之,谓惟天可称父,此外凡民之父皆兄弟也,凡民之母皆姊妹也。
农不能自耕以纳赋,而谓田皆天王之田;商不能自买以取息,而谓货皆天王之货;士不能诵孔子之经,而别有所谓耶稣之说、《新约》之书,举中国数千年礼、义人伦诗书典则,一旦扫地荡尽。
此岂独我大清之变,乃开辟以来名教之奇变,我孔子孟子之所痛哭於九原,凡读书识字者,又乌可袖手安坐,不思一为之所也。
自古生有功德,没则为神,王道治明,神道治幽,虽乱臣贼子穷凶极丑亦往往敬畏神祗。
李自成至曲阜不犯圣庙,张献忠至梓潼亦祭文昌。
粤匪焚郴州之学官,毁宣圣之木主,十哲两庑,狼藉满地。
嗣是所过郡县,先毁庙宇,即忠臣义士如关帝岳王之凛凛,亦皆污其宫室,残其身首。
以至佛寺、道院、城隍、社坛,无朝不焚,无像不灭。
斯又鬼神所共愤怒,欲一雪此憾於冥冥之中者也。
本部堂奉天子命,统师二万,水陆并进,誓将卧薪尝胆,殄此凶逆,救我被掳之船只,找出被胁之民人。
不特纾君父宵旰之勤劳,而且慰孔孟人伦之隐痛。
不特为百万生灵报枉杀之仇,而且为上下神祗雪被辱之憾。
是用传檄远近,咸使闻知。
倘有血性男子,号召义旅,助我征剿者,本部堂引为心腹,酌给口粮。
千古檄文之孤忠大义豪杰气吞《南明北伐檄文》(文白对照)
千古檄文之孤忠大义豪杰气吞《南明北伐檄文》(文白对照)张煌言《南明北伐檄文》(张煌言公元1662年)昔五胡乱夏,仅一再传而灭。
今东虏应谶,适二八秋之期。
诚哉天道好还,况也人心思汉。
慨自李贼倡叛,神京陆沉。
建酋本我属夷,屡生反侧,遂乘多难,窃踞中原。
衣冠变为犬羊,江山沦于戎狄。
凡有血气,未有不痛心切齿于奴酋者也。
本藩奉天倡义,代罪吊民,卧薪尝胆,法古用兵。
生聚教训,已逾十年。
正朔难偏,仅存一线。
兹者亲统大师,首取金陵,出生民于水火,复汉官之威仪。
尔伪署文武将吏,皆系大明赤子,谁非中国绅衿。
时穷势屈,委质虏廷,察其本怀,宁无隐忍?天经地义,华夷之辨甚明;木本水源,忠孝之良自在。
至如辽人,受我朝三百年之豢养,遭逆虏三十载之摧残。
祖父既受其刑毒,母妻甚被其宣淫。
尔二三孤儿,尚为旗下之奴;百千弱女,竟作胡中之妇。
报仇雪耻,岂待异时;归正反邪,端在今日。
则张良报韩,先挥博浪之椎;朱序归晋,遂成淮淝之捷。
或先机革面,或临敌改图。
以全省全部来归者,不吝分茅裂土;以一邑一镇来归者,定与度地纪勋。
或率兵而至,则论其众寡而照数授职;或洁身而来,则就其职掌而量材超擢。
若蒙古、女真,世受国家抚赏之恩,原非一类,共在天地覆载之内,亦有同仇,无怀二心,视之一体。
不但休屠归汉,名高日;且如回纥扶唐,烈光叶护矣。
本藩仁义素著,赏罚久明。
先机者有不次之赏,后至者有不测之诛。
一身祸福,介在毫芒;千古勋名,争之顷刻。
师不再举,时不再来,布告遐迩,咸使闻知。
敬哉特谕。
张煌言白话文:昔日五胡乱中华时,都是传一代最多传二代,他们所建立的政权就灭亡了。
今天自辽东来的满人也应验了上天的预言,只有十六年的时间。
这确实说明了天道循环,天下百姓人心还是思念明朝的。
自从李自成贼寇叛乱以来,天下丧乱,大地沉陷。
建州女真人本是我大明朝的附属部落,曾经屡次发动挑衅,乘着李自成作乱,窃取了我大明江山。
将我中华衣冠改变成了如同猪狗一般的服饰,中华河山从此陷落于北方夷狄之手。
古代四大檄文原文
古代四⼤檄⽂原⽂古代四⼤檄⽂原⽂ 檄是古代的.⼀种⽂书,其作⽤有三:“⼀是上级告⽰下级,⼆是官府晓谕百姓,三是我⽅声讨敌⽅罪状。
”历史上最为⼈所熟知的檄⽂有四篇,以下是⼩编整理的古代四⼤檄⽂原⽂,欢迎阅读!⼀、《讨曹操檄》陈琳 ⼀、《讨曹操檄》 盖闻明主图危以制变,忠⾂虑难以⽴权。
是以有⾮常之⼈,然后有⾮常之事;有⾮常之事,然后⽴⾮常之功。
夫⾮常者,固⾮常⼈所拟也。
曩者,强秦弱主,赵⾼执柄,专制朝权,威福由⼰;时⼈迫胁,莫敢正⾔;终有望夷之败,祖宗焚灭,污辱⾄今,永为世鉴。
及臻吕后季年,产禄专政,内兼⼆军,外统赵梁;擅断万机,决事省禁;下陵上替,海内寒⼼。
于是绛侯朱虚兴兵奋怒,诛夷逆暴,尊⽴太宗,故能王道兴隆,光明显融:此则⼤⾂⽴权之明表也。
司空曹操:祖⽗中常侍腾,与左棺、徐璜并作妖孽,饕餮放横,伤化虐民;⽗嵩,乞□携养,因赃假位,舆⾦辇璧,输货权门,窃盗⿍司,倾覆重器。
操赘阉遗丑,本⽆懿德,犭票狡锋协,好乱乐祸。
幕府董统鹰扬,扫除凶逆;续遇董卓,侵官暴国。
于是提剑挥⿎,发命东夏,收罗英雄,弃瑕取⽤;故遂与操同谘合谋,授以裨师,谓其鹰⽝之才,⽖⽛可任。
⾄乃愚佻短略,轻进易退,伤夷折衄,数丧师徒;幕府辄复分兵命锐,修完补辑,表⾏东郡,领兖州刺史,被以虎⽂,奖?戚威柄,冀获秦师⼀克之报。
⽽操遂承资跋扈,恣⾏凶忒,割剥元元,残贤害善。
故九江太守边让,英才俊伟,天下知名;直⾔正⾊,论不阿谄;⾝⾸被枭悬之诛,妻孥受灰灭之咎。
⾃是⼠林愤痛,民怨弥重;⼀夫奋臂,举州同声。
故躬破于徐⽅,地夺于吕布;彷徨东裔,蹈据⽆所。
幕府惟强⼲弱枝之义,且不登叛⼈之党,故复援旌擐甲,席卷起征,⾦⿎响振,布众奔沮;拯其死亡之患,复其⽅伯之位:则幕府⽆德于兖⼟之民,⽽有⼤造于操也。
后会銮驾返旆,群虏寇攻。
时冀州⽅有北鄙之警,匪遑离局;故使从事中郎徐勋,就发遣操,使缮修郊庙,翊卫幼主。
操便放志:专⾏胁迁,当御省禁;卑侮王室,败法乱纪;坐领三台,专制朝政;爵赏由⼼,弄戮在⼝;所爱光五宗,所恶灭三族;群谈者受显诛,腹议者蒙隐戮;百僚钳⼝,道路以⽬;尚书记朝会,公卿充员品⽽已。
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三篇檄文:讨曹操、讨武曌、奉天伐元
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三篇檄文:讨曹操、讨武曌、奉天伐元檄文,中国古代用于征召,晓谕的政府公告或声讨、揭发罪行等的文书。
笔力强劲,声势浩大,读起来令人振奋不已。
本文主要来介绍下中国古代最为有名的三篇檄文。
《为袁绍檄豫州文》---作者:陈琳公元200年,官渡之战爆发。
袁绍账下才子陈琳战前挥笔写就《为袁绍檄豫州文》,痛斥曹操。
曹操当时正头痛难捱,卧病在床,读到陈琳檄文,竟惊出一身冷汗,翕然而起,头风顿愈。
曹操影视剧形象盖闻明主图危以制变,忠臣虑难以立权。
是以有非常之人,然后有非常之事有非常之事,然后立非常之功。
夫非常者,固非常人所拟也。
曩者,强秦弱主,赵高执柄,专制朝权,威福由己;时人迫胁,莫敢正言;终有望夷之败,祖宗焚灭,污辱至今,永为世鉴。
及臻吕后季年,产禄专政内兼二军,外统赵梁;擅断万机,决事省禁;下陵上替,海内寒心。
于是绛侯朱虚兴兵奋怒,诛夷逆暴,尊立太宗,故能王道兴隆,光明显融:此则大臣立权之明表也。
司空曹操:祖父中常侍腾,与左棺、徐璜并作妖孽,饕餮放横,伤化虐民;父嵩,乞匄携养,因赃假位,舆金辇璧,输货权门,窃盗鼎司,倾覆重器。
操赘阉遗丑,本无懿德,犭票狡锋协,好乱乐祸。
幕府董统鹰扬,扫除凶逆;续遇董卓,侵官暴国。
于是提剑挥鼓,发命东夏收罗英雄,弃瑕取用;故遂与操同谘合谋,授以裨师,谓其鹰犬之才,爪牙可任。
至乃愚佻短略,轻进易退,伤夷折衄,数丧师徒;幕府辄复分兵命锐修完补辑,表行东郡,领兖州刺史,被以虎文,奖戚威柄,冀获秦师一克之报。
而操遂承资跋扈,恣行凶忒,割剥元元,残贤害善。
故九江太守边让,英才俊伟,天下知名;直言正色,论不阿谄;身首被枭悬之诛,妻孥受灰灭之咎。
自是士林愤痛,民怨弥重;一夫奋臂,举州同声。
故躬破于徐方,地夺于吕布;彷徨东裔,蹈据无所。
幕府惟强干弱枝之义,且不登叛人之党,故复援旌擐甲,席卷起征,金鼓响振,布众奔沮;拯其死亡之患,复其方伯之位:则幕府无德于兖土之民,而有大造于操也。
千古檄文之猛勇有胆略固当责庙算《李闯王誓师檄文》(文白对照)
《李闯王誓师檄文》(李自成 明朝崇祯年间)嗟尔有众,咸听余言。
在昔胡元乘隙,窃取山河,凭陵我诸夏,扰乱我中华。
有明太祖,起自布衣,振翮一呼,天下响应。
十有五载,底定燕京。
拯黎元于水火,救生灵于涂炭。
历年三百,传世十六。
不图朝纲曰替,苛政横行,宦官切柄,民不聊生。
驯至清人虎视,辽沈沦亡。
痛我中华,再陷于蛮夷,援举义旗,重整乎乾坤。
不毂以渺渺之身,起自银州,兵威所至,壶浆竟迎。
兹者三秦底定,建国关中,兴师东渡,直捣燕京。
指日戈回牧野,马放华阳。
长安平定,与万民同登衽席。
岂不休哉?凡尔将士,其宜各抒忠愤,用集厥功。
其有摧锋陷阵,勤劳懋著之士,裂士分茅,锡之带励;其或奸宄携贰,及傲狠违令者,国有常刑,法将难贷。
凡尔将士,共喻此意。
无焚我庐舍,无虐黎民,为今约誓,其名勉旃。
白话文:天下的人们,都来听我说的话。
三百年前,北方的蒙古人乘大宋朝政腐败,窃取了中原万里山河,奴役我中华子民,毁坏我中华山河。
明太祖皇帝朱元璋,出身布衣,振臂一呼,天下义军响应,十五年后,攻占蒙元都城燕京,拯救天下苍生于水火中,重振我中华山河。
大明朝至今已历经快三百年了,传世十六代皇帝。
如今的大明朝朝纲混乱,苛政遍布天下,宦官执掌朝廷大权,使得天下百姓民不聊生。
致使辽东的满人对中原虎视眈眈,辽东沈阳相继陷落于满人之手。
痛心我中华会再次陷落于北方蛮夷手中,所以我李自成决定高举义旗,重振我中华山河。
我以渺小卑微的出身,从银州起兵,我义军兵威所到之处,百姓都挑食壶浆迎接义军。
如今关中已经被我大军平定,我义军已经在此建国。
我大军准备东渡黄河,攻打燕京。
不日就将如同周武王伐商一般。
长安已经攻克,我将于万民一同欢庆,这不是非常好的事情吗?凡是我义军将士,应该奋勇争先,完成我军的任务。
有冲锋陷阵,功勋卓著的将士,将会得到裂土分封的赏赐;如果有心怀二志奸诈之徒,违抗军令的人,国家有刑法,军队有法度,绝不会宽贷。
凡是我义军将士,都应该明白这些道理,不可焚烧百姓的房舍,不可残害百姓,现在在此盟约,希望三军将士,举国百姓都应该一起努力。
朱元璋北伐的口号
朱元璋北伐的口号1. 朱元璋北伐时的口号是什么拜托各位了 3Q朱元璋在北伐的檄文当中有这么几句话“驱逐鞑虏,恢复中华,陈纲立纪,救济斯民”。
朱元璋奉天讨元北伐檄文自古帝王临御天下,皆中国居内以制夷狄,夷狄居外以奉中国,未闻以夷狄居中国而制天下也。
自宋祚倾移,元以北夷入主中国,四海以内,罔不臣服,此岂人力,实乃天授。
彼时君明臣良,足以纲维天下,然达人志士,尚有冠履倒置之叹。
自是以后,元之臣子,不遵祖训,废坏纲常,有如大德废长立幼,泰定以臣弑君,天历以弟鸠兄,至于弟收兄妻,子征父妾,上下相习,恬不为怪,其于父子君臣夫妇长幼之伦,渎乱甚矣。
夫人君者斯民之宗主,朝廷者天下之根本,礼仪者御世之大防,其所为如彼,岂可为训于天下后世哉!及其后嗣沉荒,失君臣之道,又加以宰相专权,宪台抱怨,有司毒虐,于是人心离叛,天下兵起,使我中国之民,死者肝脑涂地,生者骨肉不相保,虽因人事所致,实乃天厌其德而弃之之时也。
古云:“胡虏无百年之运,验之今日,信乎不谬。
[ 转自铁血社区/ ]当此之时,天运循环,中原气盛,亿兆之中,当降生圣人,驱除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
今一纪于兹,未闻有治世安民者,徒使尔等战战兢兢,处于朝秦暮楚之地,诚可矜闵。
方今河、洛、关、陕,虽有数雄:忘中国祖宗之姓,反就胡虏禽兽之名,以为美称,假元号以济私,恃有众以要君,凭陵跋扈,遥制朝权,此河洛之徒也;或众少力微,阻兵据险,贿诱名爵,志在养力,以俟衅隙,此关陕之人也。
二者其始皆以捕妖人为名,乃得兵权。
及妖人已灭,兵权已得,志骄气盈,无复尊主庇民之意,互相吞噬,反为生民之巨害,皆非华夏之主也。
予本淮右布衣,因天下大乱,为众所推,率师渡江,居金陵形式之地,得长江天?之险,今十有三年。
西抵巴蜀,东连沧海,南控闽越,湖、湘、汉、丐,两淮、徐、邳,皆入版图,奄及南方,尽为我有。
民稍安,食稍足,兵稍精,控弦执矢,目视我中原之民,久无所主,深用疚心。
予恭承天命,罔敢自安,方欲遣兵北逐胡虏,拯生民于涂炭,复汉官之威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万里风头浩气雄之千古檄文《朱元璋奉天讨元北伐檄》《朱元璋奉天讨元北伐檄》(又名《谕中原檄》)(作者宋濂发布人朱元璋公元1367年秋)自古帝王临御天下,皆中国居内从制夷狄,夷狄居外以奉中国,未闻以夷狄居中国而制天下者。
自宋祚倾移,元以北夷入主中国,四海以内,罔不臣服,此岂人力,实乃天授。
彼时君明臣良,足以纲维天下,然达人志士,尚有冠履倒置之叹。
自是以后,元之臣子,不遵祖训,废坏纲常,有如大德废长立幼,泰定以臣弑君,天历以弟鸩兄,至于弟收兄妻,子征父妾,上下相习,恬不为怪,其于父子君臣夫妻长幼之伦,渎乱甚矣。
夫人君者斯民之宗主,朝廷者天下之根本,礼仪者御世之大防,其所为如彼,岂可为训于天下后世哉!及其后嗣沉荒,失君臣之道,又加以宰相专权,宪台抱怨,有司毒虐,于是人心离叛,天下兵起,使我中国之民,死者肝脑涂地,生者骨肉不相保,虽因人事所致,实乃天厌其德而弃之之时也。
古云:“胡虏无百年之运,验之今日,信乎不谬。
于当此之时,天运循环,中原气盛,亿兆之中,当降生圣人,驱除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
今一纪于兹,未闻有治世安民者,徒使尔等战战兢兢,处于朝秦暮楚之地,诚可矜闵。
方今河、洛、关、陕,虽有数雄:忘中国祖宗之姓,反就胡虏禽兽之名,以为美称,假元号以济私,恃有众以要君,凭陵跋扈,遥制朝权,此河洛之徒也;或众少力微,阻兵据险,贿诱名爵,志在养力,以俟衅隙,此关陕之人也。
二者其始皆以捕妖人为名,乃得兵权。
及妖人已灭,兵权已得,志骄气盈,无复尊主庇民之意,互相吞噬,反为生民之巨害,皆非华夏之主也。
予本淮右布衣,因天下大乱,为众所推,率师渡江,居金陵形式之地,得长江天堑之险,今十有三年。
西抵巴蜀,东连沧海,南控闽越,湖、湘、汉、沔,两淮、徐、邳,皆入版图,奄及南方,尽为我有。
民稍安,食稍足,兵稍精,控弦执矢,目视我中原之民,久无所主,深用疚心。
予恭承天命,罔敢自安,方欲遣兵北逐胡虏,拯生民于涂炭,复汉官之威仪。
虑民人未知,反为我仇,絜家北走,陷溺犹深,故先逾告:兵至,民人勿避。
予号令严肃,无秋毫之犯,归我者永安于中华,背我者自窜于塞外。
盖我中国之民,天必命我中国之人以安之,夷狄何得而治哉!予恐中土久污膻腥,生民扰扰,故率群雄奋力廓清,志在逐胡虏,除暴乱,使民皆得其所,雪中国之耻,尔民等其体之。
如蒙古、色目,虽非华夏族类,然同生天地之间,有能知礼义,愿为臣民者,与中夏之人抚养无异。
故兹告谕,想宜知悉。
白话文:自古以来,都是帝王位居中原统治周边少数民族,少数民族在中原周边奉中原王朝为天下共主,听从中原帝王的号令行动,从来没有听说过少数民族占据中原统治天下的。
自宋朝灭亡,天道轮回,元朝皇帝以北方少数民族的身份占据中原,统一天下,成为天下共主,四海之内普天之下没有不臣服的,这难道仅仅是人力所能达到的吗?实际上这是天道轮回,是上天赐予元朝的福气!元朝刚刚开国时,皇帝英明而臣子贤良,足以维持朝廷和天下的纲纪,即使如此,仁人志士尚且有“帽子与鞋子穿反”的感叹。
从此以后,元朝的皇帝与臣子都不遵从祖先的遗训,破坏了伦理纲常,如大德年间,皇帝废长子立幼子为太子;泰定年间,臣子弑杀皇帝;天历年间,弟弟毒杀兄长。
至于弟弟抢夺兄长的妻子,儿子抢夺占父亲的妾室,更是地位低的人从地位高的人那里学来的,所以一点也不觉得奇怪。
元朝朝廷那些官员,他们对于父子君臣夫妻长幼之间的伦理纲常,亵渎扰乱得很严重了。
君主是天下百姓的宗主,朝廷是天下的根本,礼仪是治理国家的基本方法,他们所做的那些事,怎么可以成为天下后世的榜样呢?至于他们的后代,沉沦荒废,君主无道,再加上还有宰相专权,宪台官员有怨气,有司官员对百姓狠毒,于是他们终于失去百姓的人心,天下纷纷起兵造反,使得我们中原地区的百姓,死的人肝脑都流到地上,活着的人亲人之间不能互相保护,虽然这些都是人的原因造成的,实际上也是上天厌恶了他们的德行,才会在这时抛弃他们。
古人说:“来自胡地的强盗不会有超过百年的国运!”这话今天得以应验,确实没有错误。
这都是天道轮回,上天赐予的福气不再给元朝了,中原的气势强盛,在天下亿万百姓中应当出现圣人,驱除胡虏,恢复中华,定立纲纪,拯救天下万民于水火之中。
到今天有一百年了,从来没有听说出现过能够治理天下安定民心的人,使得做为天下百姓的你们整天战战兢兢,朝秦暮楚,不知该听谁的号令,确实让人可怜你们的处境。
现在这个时候,河南、河北、陕西、甘肃,虽然仍然有忠于元朝的军队驻守,但他们却都是忘记了自己的祖先是僬,忘记了自己祖先的姓氏,忘记了自己原本也不是北方少数民族,不以为耻,反而以自己是北方民族之人而感到光荣,实际上,他们这些人也是假借元朝廷的名义,满足自己割据一方的私心。
他们拥兵自重要挟皇帝和朝廷,凭借占据了大量地盘而嚣张跋扈,远远地控制了元朝廷的局面,这些就是占据河南河北的军队将领们的;或者有的人兵少,力量弱小,于是他们派兵驻守阻要关隘,对朝廷威逼利诱,贿赂官员,向朝廷索要军饷粮草,目的在于积蓄力量,待有机可乘时冲向中原抢夺更大的利益,这些人就是占据陕西甘肃的军队将领们。
这两类人都是从镇压朝廷所称的妖人,实际是各路反元起义军开始起家的,并逐渐取得兵权。
等到剿灭了各路反元起义军,这些人已经取得了兵权,骄横跋扈,气焰嚣张,再也没有尊重皇帝、朝廷,保护天下百姓的意愿了,而是开始互相攻打抢夺地盘,成为了天下百姓的巨大祸害,他们这些人绝不可能成为天下百姓的宗主。
我本是淮西一个贫苦百姓,因为天下大乱,被众人推举拥戴,率领大军渡江,占领金陵城这个位置很好的城池,并且得到长江天险的保护,到今天已经有十三年了。
到了现在,西边到达四川,东边到海边,南边占据福建浙江,湖南湖北,直到淮南淮北、江苏都在我的版图之中,南方地区都是我所拥有的。
在我们的控制地区里,百姓生活已经渐渐安定,粮草渐渐充足,我们的军队日渐精锐,他们手握着弓箭,注视着中原的千万百姓,为长久以来没有一个皇帝和朝廷愿意真正担负起管理保护中原百姓的职责,深深感到揪心。
我恭敬地顺承天命,不敢独自过安定的生活,现在决定要发兵北伐驱逐元朝皇帝和朝廷,把中原千万百姓从水深火热的境地中拯救出来,恢复汉官的威严,重整江山社稷。
考虑到中原百姓可能不了解情况,反而把我北伐大军当做仇敌,拖家带口向北方逃难,这样百姓们的苦难会更加深重,所以先行告知:我北伐大军到达时,百姓不要躲避。
我北伐大军的号令很严,军队对百姓秋毫无犯,归顺我的人可以永远在中华土地上安定生活,背离我的人那只有自己流窜到塞外。
凡是我中华的百姓,上天一定会让天命注定统治中华的人来,才会让他们生活安定,北方少数民族的皇帝和朝廷怎么能统治他们呢!我害怕中原长期被北方少数民族的腥膻之气污染,百姓被扰生活不得安定,所以率领众多英雄奋力战斗,志在驱除胡虏,平息暴乱,使天下百姓都得到应得的,洗雪我们中华百年来的耻辱,你们一定要明白这个道理。
如蒙古、色目等少数民族,虽然不是华夏的民族,然而同生在天地间,如果有明礼义,愿意做我的臣民的人,我像对待华夏人一样对待他。
所以在此告知,是让你们知道。
《朱元璋奉天讨元北伐檄文》发布人介绍明太祖朱元璋生于元天历元年(公元1328年),安徽凤阳人,生于濠州钟离(明朝建立后改为凤阳),字国瑞,原名重八,后取名兴宗,参加郭子兴军改为现名朱元璋。
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明朝开国皇帝。
朱元璋幼时贫穷,曾为地主放牛。
公元1344年入皇觉寺,25岁时参加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起义反抗元朝,至正十三年(公元1353年)六月中旬,朱元璋回乡募兵,少年时的伙伴徐达、周德兴、郭英等和同村邻乡的熟人听说朱元璋做了红巾军的头目,纷纷前来投效。
至正十三年(公元1353年),朱元璋从自己招募的新兵中挑选了心腹徐达、汤和等二十四人离开濠州,南略定远,很快攻下了滁州。
至正十五年(公元1355年),朱元璋一举攻克了和县。
朱元璋在浙西驻扎6年,借助覆船山为中心的秘密明教总舵,奉行徽州谋士朱升提出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的策略,迅速秘密扩张自己的实力,这三条战略是朱元璋发展初期的指导思想。
至正十六年(公元1356年)三月,张士诚在长江三角洲地带发起攻势,进攻江南元军。
乘此机会,朱元璋亲自统率水陆大军,第三次进攻集庆。
不到十天,朱元璋便攻下集庆。
朱元璋进城后,下令安抚百姓,改集庆为应天府。
小明王韩林儿获报后,升朱元璋为枢密院同佥,不久又升为江南等处行中书省平章。
朱元璋在应天则设天兴建康翼大元帅府,以廖永安为统军元帅,李善长为左右司郎中。
次年,耿炳文克长兴,徐达克常州,而朱元璋亲自率众攻取宁国。
随后赵继祖克江阴、徐达克常熟。
胡大海克徽州、常遇春克池州,缪大亨克扬州。
至正十九年(公元1359年),朱元璋陆续攻占浙东余下各地,常遇春克衢州、胡大海克处州,至此朱元璋部控制江左、浙右各地,向西与陈友谅部相邻。
朱元璋建立以应天(南京)为中心的根据地,在长江上游有陈友谅,下游有张士诚,东南邻方国珍,南邻陈友定。
方国珍、陈友定的目标在于保土割据,张士诚则对元朝首鼠两端,没有多大雄心;陈友谅最强,是朱元璋占领应天后遇到的最危险的敌人。
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陈友谅战败身死。
至正二十六年(公元1366年)五月,朱元璋发表檄文声讨张士诚。
同年十一月,杭州、湖州先后投降朱元璋,平江(今江苏苏州)成为孤城。
于是朱元璋以重兵包围平江,发动平江战役。
在围城的同时,朱元璋派廖永忠去滁州接小明王韩林儿到应天来,但在瓜州渡江时悄悄将船底凿漏,小明王沉于江底。
接着,朱元璋宣布不再以龙凤纪年,称公元1367年为吴元年。
至正二十七年(公元1367年)九月初八,朱元璋率军攻入平江城,张士诚被俘,解往应天,后被杀。
至正二十七年(公元1367年)十月甲子日,朱元璋命中书右丞相徐达为征虏大将军、平章常遇春为副将军,率军25万,北进中原。
北伐中发布《谕中原檄》,文告中提出“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的纲领,以此感召北方人民起来反元。
至正二十七年(公元1367年),朱元璋命汤和为征南将军,讨伐割据浙东多年的方国珍。
后命胡廷瑞为征南将军,何文辉为副将军,进攻福建。
同年,方国珍投降。
至正二十七年(公元1367年),命徐达、常遇春以“驱逐胡虏,恢复中华” 为口号,举兵北伐。
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初,朱元璋在应天府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
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七月,各路大军沿运河直达天津,二十七日进占通州。
八月,明军进逼北京,元顺帝带领三宫后妃、皇太子等开健德门逃出大都,经居庸关逃奔上都。
元朝结束了在全国的统治,蒙古贵族北逃,后晋割让的幽云十六州也被收回,又平定西南、西北、东北等地,最终统一中国,元朝享国总共才九十八年而亡。
朱元璋在位期间对各个方面都进行了改革,政治上废丞相,设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分掌权力,进一步的加强了中央集权,严惩贪官和不法勋贵;军事上实施卫所制度,北伐残元;经济上大搞移民屯田和军屯,兴修水利,解放奴婢,减免税负,派人到全国各地丈量土地,清查户口等;文化上紧抓教育,兴科举,建立国子监培养人才;对外加强海外交流,恢复中华宗主国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