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地貌的发育测试题
河流地貌测试题及答案高中

河流地貌测试题及答案高中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河流地貌中,下列哪一项不是河流侵蚀地貌?A. 河谷B. 河漫滩C. 河曲D. 河口三角洲2. 河流在流经不同地质结构时,侵蚀作用最强的是:A. 砂岩B. 页岩C. 花岗岩D. 石灰岩3. 河流的侧向侵蚀作用会导致:A. 河床变宽B. 河床变窄C. 河床变深D. 河流改道4. 河流侵蚀作用形成的地貌中,以下哪一项是垂直于河流流向的?A. 河谷B. 河曲C. 峡谷D. 河漫滩5. 河流堆积地貌主要发生在:A. 河流上游B. 河流中游C. 河流下游D. 河流源头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河流地貌的形成过程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个阶段。
7. 河流的侵蚀作用可以分为________侵蚀和________侵蚀。
8. 河流堆积地貌中,________和________是常见的两种类型。
9. 河流在流经平原地区时,由于流速减慢,________作用增强,形成河漫滩。
10. 河流的改道现象通常发生在________地貌中。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1. 简述河流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的主要特征。
12. 解释为什么河流在不同地形条件下的侵蚀作用会有所不同。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3. 论述河流地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及其在地理学研究中的意义。
14. 以某一河流为例,分析其地貌特征及其形成过程。
五、案例分析题(共20分)15. 某地区河流下游出现了严重的河漫滩堆积现象,请分析其可能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
答案一、选择题1. D(河口三角洲是河流堆积地貌)2. A(砂岩较软,侵蚀作用强)3. A(侧向侵蚀使河床变宽)4. C(峡谷是垂直于河流流向的侵蚀地貌)5. C(河流下游流速减慢,堆积作用增强)二、填空题6. 侵蚀、堆积、平衡7. 纵向、侧向8. 河漫滩、河口三角洲9. 堆积10. 河漫滩三、简答题11. 河流侵蚀地貌特征:河谷、河曲、峡谷等,通常形成于河流上游或中游,地形陡峭。
第04章 地貌(B卷提升篇)高一地理必修第一册同步单元卷(新教材人教版)

班级姓名学号分数《第4章地貌》测试卷(B卷)(测试时间:5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每小题2.5分,20小题,共50分)(2020·台州市启超中学月考)读图甲和图乙所示的两种地貌,回答下面小题。
1.图甲所示地貌名称为( )A.三角洲B.沙丘C.冲积扇D.沙滩2.图乙所示地貌的形成原因主要是( )A.流水侵蚀B.风力沉积C.风力侵蚀D.流水沉积【答案】1.C 2.B【解析】1.根据形态和位置判断,上图甲所示地貌呈扇形分布,位于河流出山口,该地貌的名称为冲积扇,C符合题意;三角洲位于河流河口,与图示地貌位置不同,排除A;沙丘和沙滩从形态到位置均与图中地貌不同,排除B、D。
故选C。
2.根据形态判断,图乙所示地貌为沙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形成沙丘的地质作用主要是风力沉积,B符合题意;流水侵蚀一般形成沟谷、瀑布等地貌,不会形成沙丘,排除A;风力侵蚀一般形成风蚀柱、风蚀洼地和裸岩荒漠,不会形成沙丘,排除C;流水沉积作用一般形成冲积扇、三角洲和冲积平原等,不会形成沙丘,排除D。
故选B。
(2020·黑龙江工农·鹤岗一中月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图示河流地貌形成的主要作用有()①侵蚀作用②搬运作用③溶蚀作用④堆积作用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4.b图所示地形剖面对应a图中的()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答案】3.D 4.C【解析】3.由图可看出,该河段为河流曲流,凹岸侵蚀,凸岸堆积。
因此图示河流地貌形成的主要作用有侵蚀作用和堆积作用。
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4.由图b可知,P岸堆积,T岸侵蚀,图a中的①和③符合此特征。
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2019·广东湛江·高一期末)影响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发育形成的外力作用具有一定的联系。
下图中各字母表示不同的主导外力作用类型。
初二地理地貌练习题(带答案)难题

初二地理地貌练习题(带答案)难题
问题一
什么是地貌?
答案:
地貌是指地球表面的形状、地势和地表特征,如山脉、河流、平原等。
问题二
列举一些地貌类型,并简要描述每种地貌的特征。
答案:
1. 山地:由山脉组成的地形,具有较高的海拔和陡峭的斜坡。
2. 平原:相对平坦的地形,通常位于河流或海洋边缘,适合农业和居住。
3. 河流:由水流侵蚀形成的地表特征,有些河流形成了峡谷或三角洲。
4. 湖泊:由水流阻塞形成的水体,通常位于山谷或洼地中,具有一定的生态系统。
5. 海洋:广阔的水域,包括各种海岸线、海底山脉和海洋生态系统。
问题三
请解释以下地貌术语:
1. 冲刷:水流或冰川作用下,将土壤和岩石颗粒搬运、侵蚀或破碎的过程。
2. 沉积:水流或风力减缓,使携带的颗粒物沉淀下来的过程。
问题四
简要解释地壳运动对地貌形成的影响。
答案:
地壳运动是指地球地壳的变动过程,如地震、火山喷发等。
地壳运动会使地表发生抬升、下沉,形成山脉、盆地等地貌。
此外,地壳运动还会改变河流路径,导致河流侵蚀或沉积加剧。
问题五
举例说明人类活动如何对地貌产生影响。
答案:
1. 城市建设:人类建设城市会改变地表形态,如填土造地、开发山地等。
2. 水利工程:修建水坝、引导水流等工程改变了河流的走向和地表特征。
3. 矿山开采:矿山开采会破坏地表,改变地貌。
4. 农业活动:农业活动包括灌溉、开垦新田等,会导致土壤侵蚀和地表沉积。
以上是初二地理地貌练题的难题部分,希望对你的研究有所帮助。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讲义测试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三节

第三节河流地貌的发育一、河流侵蚀地貌与堆积地貌1.河流侵蚀地貌(1)形成:河流在流动过程中,□01破坏和□02搬运地表物质而形成。
(2)河谷的发育过程及特点2.河流堆积地貌(1)形成:被河流□12搬运的物质,在河流搬运能力减弱的情况下堆积而成。
(2)冲积平原的类型[自我探究]河流上游都是侵蚀地貌,河流入海口都有三角洲吗?[提示]不一定。
一般来讲,河流上游为侵蚀地貌,下游为堆积地貌。
但是,河流的上游也有堆积地貌,如冲积扇、洪积扇等,河流入海口并不都有三角洲,如刚果河河口地势高,落差大,泥沙不易沉积,就没有三角洲。
二、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1.河流对聚落形成的作用(1)提供充足的□01生产、生活用水。
(2)方便对外□02联系和运输。
(3)提供丰富的□03农副产品。
2.河流对聚落规模的影响(1)耕地破碎地区:乡村的规模□04相对较小。
(2)耕地连片地区:乡村□05规模大。
3.河流对聚落分布的影响(1)平原地区:聚落一般沿河呈□06线状分布。
(2)山区河谷中:聚落一般分布在□07冲积平原向山坡过渡的地带,即高于□08洪水位的地方。
[自我探究]平原一定是聚落密集区吗?[提示]平原并不一定是聚落密集区。
如热带地区,由于平原地区气候闷热潮湿,居住条件不利,人烟稀少,聚落也极少,如南美洲的亚马孙平原地区。
『自我反馈』1.下列侵蚀类型与作用对应正确的是()A.向下侵蚀——使河床加宽,河流向纵深方向发展B.向下侵蚀——使河谷不断向下游方向伸长C.向河谷两岸侵蚀——谷底后退,谷坡展宽,形成“V”型河谷D.向源头侵蚀——使河谷不断向源头方向伸长答案 D解析向源头侵蚀可以使河流变长,向下侵蚀使河流加深,侧蚀使河流加宽,河床呈槽型。
2.下列地貌由流水的侵蚀作用形成的是()A.新疆的沙丘B.长江三峡C.河口三角洲D.黄土高原答案 B解析沙丘、黄土高原是风力堆积作用形成的;河口三角洲是流水堆积作用形成的;长江三峡是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
地理地貌形成过程单元测试题

地理地貌形成过程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
1. 地形是由哪几个因素造成的?
A. 水文因素、气候因素、岩石性质
B. 水文因素、气候因素、人文因素
C. 气候因素、地质因素、岩石性质
D. 水文因素、地质因素、人文因素
2. 风蚀作用主要表现在什么地貌形态上?
A. 平原
B. 高原
C. 山地
D. 沙漠
3. 水的侵蚀和沉积作用对地貌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地貌形态上?
A. 平原、河流、湖泊
B. 山地、河流、湖泊
C. 高原、河流、平原
D. 河流、湖泊、沙漠
二、填空题
1. 山地地貌主要由(1)和(2)两个因素共同作用而形成。
2. 水文因素对地貌的影响主要表现在(3)和(4)方面。
3. 气候因素对地貌的影响主要表现在(5)和(6)方面。
三、简答题
1. 描述冰川地貌的形成过程。
2. 解释风蚀作用对地貌的影响。
3. 分析水的侵蚀和沉积作用在平原地貌形成中的作用。
四、论述题
请根据你对地理地貌形成过程的理解,写一篇短文,探讨人类活动
对地貌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
(文章内容根据题目要求进行扩充,文章格式可根据需要适当调整,但要保持整洁美观。
)。
人教版(2019)地理必修1第四章《地貌》习题含答案

《地貌》测试题一、单选题阶地是在地壳运动的影响下,由河流下切侵蚀作用而形成,有几级阶地,就对应有几次地壳运动。
下图示意某河流阶地的地形(局部),其中等高距为10m。
某地质考察队沿剖面线在①②③④⑤处分别钻孔至地下同一水平面,利用样本分析得知①⑤为同一岩层且岩层年龄较新,②④为同一岩层且岩层年龄较老。
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①②③④所在阶地形成年代最晚的是A.①B.②C.③D.④2.若在⑤处钻45m到达采集样本水平面,则在②处钻至该水平面最有可能的深度是A.20m B.40m C.55m D.70m3.读“地理景观图”,回答下题。
导致图示景观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A.流水B.冰川C.海浪D.风力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4.图中()A.山脉位于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的生长边界B.地形多种多样,地势东西高、中部低C.河流地貌的形成以堆积作用为主D.荒地面积广大,可大规模开发5.图示地区的农业()A.属商品谷物农业B.精耕细作,小农经营,商品率低C.灌溉集中在夏季D.面临的气象灾害有旱涝、病虫害6.“两年轮种,中间休耕”的土地利用方式()A.利于增加粮食总产 B.体现可持续发展内涵中的“社会持续发展”C.利于恢复土壤肥力 D.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中的“公平性”原则7.下图为我国某河流河道示意图,甲为一河心沙洲,P河道为该河主航道,该河流的基本流向是()A.自东向西流B.自西向东流C.自东北向西北方向流D.自西南向东北方向流下图为我国西北地区局部地貌等高线地形图。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8.R.Q.P等值线的数值分别为:A.714.713.715 B.711.712.713 C.715.713.714 D.713.714.7159.图示地貌可能是:A.流水侵蚀地貌B.风力堆积地貌C.风力侵蚀地貌D.流水堆积地貌下面左图示意某地区某时刻的气压形势分布图,右图是左图中40°纬线穿越的河段的剖面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2021年人教版(2019)必修1地理第四章_地貌单元测试卷(1)

2021年人教版(2019)必修1地理第四章地貌单元测试卷(1)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1. 读图1和2所示的两种地貌,回答问题。
造成黄土高原地表千沟万壑的主要外力是()A.风力B.冰川C.流水D.植物2. 河漫滩是指河谷底部在洪水期才淹没的部分,由河流的横向迁移形成。
下图示意某河段的河漫滩形态。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与河漫滩地貌形成有关的是()A.河流流量大B.地形平坦C.位于北半球D.地壳上升(2)在沙滩边缘处,沙子的粒径最小的部位是()A.①B.②C.③D.④3. 风蚀坑通常指植被覆盖的固态沙丘或者平坦草地受风吹蚀而形成的凹地、槽和洼地。
读风洞实验中植被覆盖度与土壤风蚀之间的关系图。
下列条件中最有利于风蚀作用的是()A.盛行风风速大B.地表坡度大C.土壤颗粒大D.植被覆盖率低4. 新疆地貌景观丰富多彩。
下图为新疆的部分地貌景观图片。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由内力作用形成的地貌景观是()A.吐鲁番盆地、天山山脉B.天山山脉、沙丘地貌C.吐鲁番盆地、雅丹地貌D.雅丹地貌、沙丘地貌(2)雅丹地貌形成的原因是()A.流水堆积B.风力侵蚀C.地壳抬升D.断裂下陷5. 鸟取沙丘位于日本鸟取县沿海(如图所示),东西长约16公里,南北宽约 2 公里。
沙丘中有巨大的凹地,有时充盈淡水,一簇簇不知名的植物顽强生长着,形成片片“迷你绿洲”。
在鸟取沙丘规模退化的情况下,为了能让更多的游客充分享受海岸沙滩带来的特别感觉,能充分开发当地的海岸沙地特色旅游。
人们开始保护“沙丘”,每年整治除去“迷你绿洲”。
据此完成(1)~(3)题。
与鸟取沙丘的形成密切相关的是()A.风化作用B.风力侵蚀C.海水沉积D.流水沉积6. 下图示意某地常见的地貌简图。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形成图中天窗的主要作用是()A.风化作用B.风力侵蚀C.板块张裂D.流水侵蚀(2)该地地表可能发育的地貌有()①洼地②峰林③石柱④石笋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3)该地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有()①土壤肥沃,适合发展种植业②地表水源丰富,生产生活供水充足③地貌景观丰富独特,适合发展旅游业④地表破碎,地形崎岖,交通不便A.①③B.②③C.③④D.①④7. 读“海穹景观图”,完成下列小题。
高考地理微主题突破39河流阶地

2024年高考地理微主题突破39:河流阶地【知识梳理】一、河流阶地1、概念:河流阶地是指原先河谷的谷地,由于河流下切侵蚀而相对抬升到洪水位以上,呈阶梯状顺河谷分布于河谷两侧的地貌,简称阶地。
阶地是由阶地面(原先河谷谷地遗留部分)和阶地坡(后期河流下切而成)组成,两者共同反映河流阶地的形成过程(如下图)。
2、河流阶地的形成形成阶地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先发育一个相当广阔的谷底,后来河流向下侵蚀河流阶地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力作用:地壳抬升(间歇性)外力作用:流水侵蚀(持续性)3、阶地特点(1)有几级阶地,就有过几次运动(2)阶地位置越高,形成时代越老4、河流阶地分类河流阶地按照物质组成和结构分为侵蚀阶地、堆积阶地和基座阶地三种类型。
(1)侵蚀阶地:又称为石质阶地,多由基岩(位于土壤及其他未固结的物质之下的固体岩石,或者在土壤及其他疏松物不存在处出现于地表的岩石)构成,由于当时水流流速大,侵蚀力强,没有或很少有河流堆积物覆盖,多发育在山区河谷中。
(2)堆积阶地:全为河流冲积物组成,在河流中下游,河流侧蚀展宽谷地,同时河流发生大量堆积,然后河流下蚀形成阶地,一般河流下切侵蚀的深度不超过冲积层的厚度。
(3)基座阶地:阶地形成时,河流下切超过了老河谷谷底而达到并出露基岩,上部由冲积物组成,下部则为基岩。
5、意义(1)阶地是聚落和种植业选址的理想场所。
(2)寻找矿产与建筑布局。
(3)河流阶地的特征可以反映新构造的活动方式。
【课堂例题】图2示意某河流上游河段的单侧断面。
该河段两岸依次分布着海拔不同的四个平坦面T0、T1、T2、T3,平坦面上均堆积着河流沉积砾石。
砾石的平均砾径T3>T0>T2>T1。
洪水期河水仅能淹没T0。
据此完成1—3题。
1.面积仍在扩大的平坦面是A.T0 B.T1 C.T2 D.T32.该断面河流流速最大的时期为A.T3形成时期 B.T2形成时期 C.T1形成时期 D.T0形成时期3.推测该河段所在区域的地壳经历了A.持续下降 B.持续抬升 C.间歇性下降D.间歇性抬升【答案】1.A 2.A 3.D【解析】第1题,据材料可知,平坦面上堆积着河流沉积砾石,且目前洪水期河水仅能淹没T0,可判断只有T0会有河水经过,携带泥沙沉积,因此平坦面面积仍在扩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省平顶山市第一中学卜科凯一、单项选择题河流形态万千,让人产生无限遐想,自古至今描写河流的诗句数不胜数。
下图中绕旋在内蒙古草原上的河流弯曲景象,称为“蛇曲”。
据此回答1~2题。
1.造成图中河流形态的主要因素是()A.褶皱起伏 B.断裂下陷C.流水侵蚀 D.风沙堆积2.下列诗句中能体现河流堆积地貌的是()A.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B.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C.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D.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读“河曲及河床剖面图”,回答3~4题。
3.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沿M—N的河床和水流特征的是( ).B B .AAD.D C C.4.以下关于这种河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岸侵蚀,.若水流方向与图示相反,则ANM岸堆积。
B.这种特征的河流多分布在崎岖的山区。
C.这种特征的河流河面宽阔,水流平稳,非常有利于航行。
D.其发展趋势是河流越来越弯曲,最后突然变直。
河流阶地是河流下切侵蚀,使原先的河谷底部(河漫滩或河床)超出一般洪水位,呈阶梯状分布在河谷谷坡的地形。
读“某河流剖面图(不同的图例表示不同的堆积层)”,回答5~6题。
5.该剖面图最可能是下图中哪条线( )6.图中各部分,最适合聚落分布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读某河流域简图,完成7~8题。
7.图中河流a、b、c三处主要的流水作用是()A.侵蚀、搬运、堆积 B.搬运、侵蚀、堆积C.侵蚀、堆积、搬运 D.堆积、搬运、侵蚀8.图中c处最有可能形成的河流地貌是()A.瀑布 B.冲积扇C.三角洲平原 D.河漫滩平原下图是我国某河流河道示意图,甲地为一河心沙洲,图2为该沙洲一年内面积变化统计题。
10~9图。
读图,回答.9.该河位于我国的()A.西北地区 B.西南地区 C.东南地区 D.东北地区10.关于该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A.若P河道为该河的主航道,则该河段的流向为东北流向西南。
B.若在该河的上游修筑水坝,则河心洲面积增长速度减慢。
C.若该河段的流向为自西向东流,则Q河道将慢慢变浅。
D.河心沙洲常发育在河流上游水流较快的地方。
下图表示北半球一种重要的地貌形态。
读图,回答11~12题。
11.该地貌的形成原因是()A.流水侵蚀 B.流水堆积 C.风力侵蚀 D.风力堆积12.①②③④四点中最适宜建港口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下图为某地区自然景观分布示意图以及P、Q两区域的等高线图。
读图回答12~15题。
13.引起图示区域植被分布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纬度的变化 B.经度位置的变化.海陆位置的变化 D .海拔的变化C.14.图中P处的地貌名称是()A.河漫滩 B.冲积扇C.三角洲 D.侵蚀平原15.P处沉积作用最显著的月份是()A.1月 B.3月 C.7月 D.10月16.按照“地势平坦、取水方便、无水患洪灾之地建立聚落”的原则,在Q地聚落选址的最佳位置是()A.甲 B.乙 C.丙 D.丁下图为雅鲁藏布江中游宽谷的爬升沙丘。
读图完成17~18题。
17.该沙丘位于()A.冲积扇 B.洪积平原 C.三角洲 D.河漫滩18.正确示意沙丘剖面及其外力作用主要方向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下图为我国一个小区域的平面图及其地形剖面图。
据此完成19~20题。
19.图中河流的流向为()A.由北向南流 B.由南向北流.由西向东流 D .由东向西流C.20.图中河曲(河流弯曲状况)发育的最主要原因是()A.地转偏向力 B.河谷地势平坦C.泥沙淤积 D.地质作用二、综合题21.读“河流平面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2(1)图2中能正确反映图1中A河段河谷剖面的是____,该河段主要的河流侵蚀作用是________和________。
(3分)(2)图1中,河岸D、E最有可能形成浅滩的是_______岸,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6分)(3)A、B、C三点中,最适宜形成聚落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4)若图示河流位于北半球,河口的沙洲因泥沙不断堆积而扩大,最终与河流的哪岸相连?为什么?(6分)(5)某港务局拟在D、E两处建港,试分析在何处选址较为合适?为什么?(6分)22.下图是北纬30°附近我国东部某地1949年和2009年的土地利用变化示意图,读图后回答下列问题。
(22分)(1)图中A、B两处的河谷有何区别?原因是什么?(2)C处典型的流水地貌是__________,成因是________。
(3)分析图示地区2009年与1949年农业用地的明显变化及对地貌带来什么影响?(4)从图示聚落分布看,该地区聚落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
23.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年降水量仅200毫米左右但蒸发量达1600毫米的银川平原,因黄河贯穿,湖泊众多,加之贺兰山的“守护”,盛产稻米、枸杞等名特优产品,有着“塞上江南”的美誉。
图1为银川平原及周边区域图,图2为该区域地貌景观示意图。
图1 图2(1)指出图2中P处的地貌类型,并说明其形成过程。
(2)贺兰山被称为银川平原的“守护神”,分析其原因。
(3)指出自贺兰山至黄河不同地域适宜发展的主要农业类型。
(4)近年来,宁夏在银川平原打造枸杞特色农产品产业带。
试推断其依据。
参考答案1.C 河流弯曲是凸岸堆积、凹岸侵蚀的结果,四个选项中流水侵蚀作用最合适。
2.B “一水中分白鹭洲”,意思是河水遇到沙洲分成两股水流,说明河流中间有沙洲形成。
3.A 河水流经弯道时,在离心力的影响下,表层水流趋向凹岸,流速快,故而表现为侵蚀。
而底部水流在压力的作用下,由凹岸流向凸岸,水流上升速度慢,表现为堆积。
亦即,在弯道环流的作用下,凹岸发生侵蚀,凸岸发生堆积。
由图中看出,M岸为河流凹岸,受流水侵蚀作用明显,河谷较深,河床坡度较大;N岸为河流凸岸,受流水堆积作用明显,河谷较浅,河床坡度较小。
4.D 在河道弯曲的地方,水流受离心力的影响都要偏向凹岸;这种河段多分布在河流的中下游地区;该河道弯曲,不利于航行。
这种河道发展的结果是“裁弯取直”。
5.A 平直的河道,水流对河岸表现为侵蚀作用或者堆积作用主要考虑地转偏向力。
对于弯曲的河道,则需要根据凸岸堆积、凹岸侵蚀的原理来判断。
河流剖面图中,a侧河流阶地堆积体较多,应为河流凸岸;b侧坡度较陡,应为凹岸,对应选项为A。
6.B 聚落的分布要求接近水源,同时也要避免洪水的影响。
②处距离河流较近,地势平坦且不受洪水影响,是聚落的最佳分布地。
7.A 由图可知,a位于河流上游的山区,落差大,该处流水侵蚀作用显著;b位于河流的中游,落差小,流速比较慢,外力作用表现为以搬运作用为主;c位于河流下游的入海口处,以堆积作用为主。
8.C c位于河流的入海口,该处河流携带的泥沙易堆积形成三角洲平原。
冲积扇位于河流的出山口,而河漫滩平原位于河流中下游。
9.D 沙洲出露的面积越大,说明河流的水量越大。
从图2甲地河心沙洲一年内面积变化统计图可看出,该沙洲春季和夏季出露的面积减小,可判断该河流存在春汛和夏汛,故该河应位于我国的东北地区。
10.B 若P河道为该河的主航道,Q处堆积、P处侵蚀,则该河段的流向为由东流向西,A项错。
若该河的上游修筑水坝,则河流泥沙含量减少,河心洲面积增长速度减慢,B项正确。
若该河段的流向为自西向东流,则Q河道受地转偏向力影响,遭受侵蚀而慢慢变深,C项错。
河心沙洲应发育在水流较慢的河流中下游地区,D项错。
11.B 图示地貌为河口三角洲,是流水堆积地貌。
三角洲一般形成于河流入海口,这里地势平缓,河流流速降低,使得泥沙逐渐沉积,再加上海水的顶托作用使得泥沙聚集形成河口三角洲。
12.A 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北半球的河流右岸侵蚀、左岸堆积。
①处于河流的右岸,河岸侵蚀、河流较深,又处于沿海,适宜建港口。
13.C 自然带的差异性,也即地域分异规律包括从沿海向内陆的分异规律、从赤道向0002 至200米以下区域为常绿阔叶林,200图中海拔两极的分异规律和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米高度区域为针阔混交林,海拔在2 000米以上区域为针叶林,明显反映出植被随海拔高度变化而变化。
14.B 由P处等高线地形图中可看出,该处地貌呈明显的扇面状分布在山脚下,是受河流冲积物在山麓地带沉积作用形成的,是冲积扇地貌。
15.C 本题考查河流的搬运作用,河流流量和流速与其搬运能力成正比。
从山谷中出来的河流流量最大时,带下来的冲积物最多,则在山麓地带沉积作用最明显。
中低纬度海区,北半球的洋流系统表现为顺时针,而南半球则表现为逆时针。
根据图中显示的30°纬度、洋流流向及洋流位于大陆西岸等信息,可判断该处位于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区,则7月(冬季)为其雨季,河流流量较大。
16.B 依据题目中提示,乙地位于河流上游,取水方便,水质较好,且乙地地形平坦,因此是聚落的最佳选址。
17.D 形成沙丘需要有丰富的沙源和强劲的风力,由于该沙丘分布在河谷地区,可知其沙源主要是河流的搬运和堆积作用。
从而判断出,在河流枯水季节,河谷的中大量泥沙沉积物由于水位下降而出露水面,在强劲风力的吹蚀飞扬作用下而逐渐被搬移堆积在沿河两岸及山坡上。
四个选项中,河漫滩地貌可能在丰水期被河水淹没,而枯水期出露水面。
18.C 注意试题中“爬升”二字,表明沙丘是由于河谷中大量泥沙沉积物在风力作用下沿山坡上升形成的,因此是向山坡运动,B、D不正确,沙丘迎风坡被风力侵蚀,故坡度较缓,背风坡坡度较陡, C项正确。
19.河流上游以下蚀为主,河谷形态主要为“V形谷”,下游地区以侧蚀为主,河谷形态表现为“U形谷”。
根据图中AA′、BB′、CC′地形剖面图和河床的海拔,可知河流的流向。
20.河流弯曲,说明河流落差小,侧蚀作用强,该地地势平坦。
21.解析:(1)在河流的上游地区,地势起伏大,流水的侵蚀作用强烈,河流侵蚀以溯源侵蚀和下蚀为主,河流横剖面呈“V”型。
(2)在河流中下游地区,由于地形平坦,河流落差小,以侧蚀和堆积为主,具体表现在凹岸侵蚀,凸岸堆积。
(3)聚落形成的条件:肥沃的土壤,便利的交通,充足的水源。
图中C地位于河流下游,河床更加宽阔,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易形成聚落。
(4)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北半球的河流右岸侵蚀、左岸堆积。
河口处沙洲因左岸堆积最终与左岸相连。
(5)港口建设的基本条件:港阔水深。
答案:(1)乙溯源侵蚀下蚀(2)D 在河流中下游地区,河流侧蚀作用强烈,往往在凹岸侵蚀,在凸岸堆积(3)C(4)与左岸相连。
因为北半球的河流受到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右岸水流急,冲刷严重,因此在河口处沉积的泥沙与左侧相连。
(5)E处。
E处为河流凹岸,流水侵蚀作用显著,河床较深,利于建港;而D处为河流凸岸,流水堆积,河床较浅,不利于建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