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佛教带来的词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佛教为中国文化带来的词语
汉魏至隋唐期间,随著佛教文化的广泛渗入,为中国传统文化带来了数万条词语,在汉语词汇中留下了浓厚的佛教文化气息,使汉语中的成语、词汇更加的丰富、五彩斑斓,对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常用词语都有近五百条。

比如:现在、如实、实际、真谛、单位、迷信、无常、净土、慈悲、相对、如是、上乘、有缘、化身、忏悔、生老病死、菩萨心肠、大千世界、不可思议、一丝不挂、芸芸众生、想入非非、盲人摸象、三心二意、在劫难逃、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执迷不悟、恍然大悟、当头棒喝、走火入魔……。

如果我们离开了这些词语,恐怕连话也说不成了。

虽然我们可能不懂佛法,但确实已经潜移默化,受到了佛法的熏陶。

下面这些词语也是啊!
1. 十八层地狱,十八罗汉,十恶不赦,七手八脚,八字没见一撇
2. 顽石点头,恶口伤人,称心如意,借花献佛,爱河,烦恼,浩劫,流通,家贼难防
3. 野狐禅,羚羊挂角,欲火,宿命,弹指,随缘,森罗万象,雁塔题名,悲观等
4. 药医不死病,面壁,相应,皆大欢喜,挂羊头,卖狗肉,顺水推舟,看风使帆
5. 味同嚼蜡,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宗旨,单刀直入,单位,净土,空中楼阁
6. 一日不做,一日不食,一心不乱,一报还一报,一丝不挂
7. 正宗,功德无量,本来面目,电光石火,叶落归根,四大皆空,头头是道,对牛弹琴等
8. 开眼界,天花乱坠,无风起浪,无边,无事不登三宝殿等
9. 三头六臂,大千世界,口头禅,门外汉,习气
10. 劫后余生,抛砖引玉,报应,伸手不见五指,作茧自缚,作贼心虚等
11. 执著,有口皆碑,在劫难逃等
在日常生活中,无论是文章还是语中,佛教成语使用已经非常普遍,只是很少有人会觉察到而已。

当我们上门求人办事的时候,会说:无事不登三宝殿。

这是典型的佛教成语。

三宝殿是指代表佛法僧的殿堂,原意是:只有遇到事情时,才会想起到寺院寻求帮助。

后来比喻登门求人办事。

我们替人求情时,会说:不看僧面看佛面。

这又是典型的佛教成语。

僧、佛都是世人敬仰的对象,二者的阶次有高下,“佛”是佛教的信仰目标,而“僧”是佛教的信仰徒众,所以汉地有“不看僧面看佛面”的说法,用来比喻请看在第三者的情面上,帮助或宽恕某一个人。

“生老病死”最早由佛教提出的,佛教认为这是人生所必须经历的四种痛苦,也称四相。

《法华经》言:生老病死,四苦也。

《百喻经》言:世间之人,亦复如是。

为生老病死之所侵恼,欲求长生不死之处。

现今,生老病死指生育、养老、医疗、殡葬等大事。

“痴心妄想”来源于佛教,痴是佛教所说的三毒之一,三毒指贪、嗔、痴。

痴又作无明讲,指心性迷暗,愚昧无知。

佛教认为,正因为有痴心、妄心、贪心,所以众生才会有痛苦产生。

现形容一个人不切实际的想法。

“醍醐灌顶”出自佛教。

“醍醐”是从牛乳中提炼的精华,比喻佛法的最高境界;“灌顶”是佛教密宗的一种形式,《大日经疏》言:以甘露法水灌佛子之顶,令佛种永不断故。

现比喻恍然大悟,茅塞顿开之愉悦。

“不离不即”出自《圆觉经》,“不离不即,无缚无脱,始知众生本来是佛。

”真相与妄相有区别,即不即;但妄相乃真相显现,即不离。

后指若合若离,即不接近也不疏远,也做若即若离。

“当头棒喝”源于禅宗的一种修行方法。

临济的喝,德山的棒,棒喝是禅宗师家接待初学者的手段之一,对于其所问的问题,师家往往不用语言来答复,或者使用棒锋击打其头部,或者冲其大喝,看其反应能力,断定学生悟解能力。

现比喻促人醒悟的打击或警告。

“一丝不挂”原是佛教用来形容没有一丝牵挂,心地清净无染著。

现形容人赤身裸体。

“一尘不染”佛家指佛教徒修行,掘除欲念,保持心地纯净。

现形容环境的清洁,或比喻人品的纯洁。

“天花乱坠”源于佛教传说,梁武帝时云光法师讲经,感动上天,天花纷纷撒下。

现用来比喻不切实际或过分的夸张。

“单刀直入”佛教比喻认定目标,勇猛精进。

现比喻直截了当,不绕弯子。

“梦幻泡影”源于《金刚经》。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佛教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梦境、幻觉,和水泡和影子一样空无,转瞬即逝。

现用来比喻不实在、不存在的东西和不能实现的妄想。

“降龙卧虎”源于佛教故事。

一些高僧有神通,能用法力制服老虎。

现形容力量强大,能够战胜一切困难。

“万劫不复”佛经中常常用“劫”来计算世间。

每个大劫,包含成、住、坏、空四中劫。

每个中劫,包含二十个小劫。

小劫是指人寿自十岁起,每过百年增一岁,至八万四千岁为增劫之极;又自八万四千岁起,每过百年减一岁,至十岁为减劫之极。

此一增一减,共计一千六百八十万年,称为一小劫。

现指永远不可能恢复。

“世界”源于《楞严经》卷四。

经言:“世为迁流,界为方位”。

“世”是指时间,界是指空间,“世界”即宇宙。

以须弥山为中心,在同一日月照耀下的四大洲及其中的七山八海,称为一个世界。

积一千个世界,为“小千世界”;积一千个“小千世界”,为“中千世界”;积一千个“中千世界”,即为“大千世界”。

“以三积千故,名三千大千世
界。

现今,“世界”成了一个偏义复词,仅含空间的意思。

“一厢情愿”亦作一相情愿,源自佛教《百喻经》。

说的是一个愚人爱上了公主,害了单相思的故事。

后被广泛运用,多泛指单方面的愿望和计划。

“十八层地狱”是地狱名称。

“地狱”这一概念是汉末传入中国的。

那时,译出专讲“地狱”的经典多达十几种。

在梵语中,“地狱”有“苦具”、“不自在”等意义。

“地狱”在“六道轮回”中最劣最苦,而“十八层地狱”又是民间熟悉的“重狱”。

现比喻悲惨的报应。

“三头六臂”佛经上所说的天神和阿修罗(意译非天,貌丑好斗,有福无德)往往有种种异相。

如大自在天神,其形象是“八臂三目骑白牛”(见《大智度论》卷二)。

天神那吒,其形象是“三头六臂擎天地”(《景德传灯录》卷十三)。

阿修罗的形象是:“体貌粗鄙,每怀嗔毒,稄层可畏,拥耸惊人,并出三头,重安八臂,跨山蹋海,把日擎云”。

现比喻人神通广大,本领出众。

“聚沙成塔”把细沙聚成宝塔,也作“积沙成塔“。

语出佛典。

《妙法莲华经‧方便品》:“乃至童子戏,聚沙为佛塔。

如是诸人等,皆已成佛道。

”这段偈子的意思是:甚至于小孩子做游戏,也能聚沙为佛塔。

像这样的各种与佛结下善缘的人都已注定将成就佛果。

后比喻积少成多,常与“积腋成裘”合用。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道,指“道行”。

魔,指一切扰乱身心,妨害修行者。

释迦太子成道前夕,坐于菩提树下,自誓:“不成正觉,
不起此座!”其时天界魔宫震动,魔王波旬先率魔军进行威吓,又遣魔女进行引诱,均以失败告终。

在修行中降伏魔事主要是靠智能。

应知一切善恶境界,均是唯心所现。

若取之则心外有境,便成魔事。

佛家用“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告诫修行者警觉修行过程中难免出现的各种“魔事”。

现用以比喻取得一定成就后,前进道路上可能有更大的障碍。

“铁树开花”典出《五灯会元‧或庵师体禅师》:“淳熙己亥八月朔,示微疾……逮夜书偈,辞众曰:铁树开花,雄鸡生卵;七十二年,摇篮绳断。

掷笔示寂。

”现今比喻事情罕见或极难办成。

“水涨船高”出自《景德传灯录‧芭蕉清禅师法嗣》:“眼中无翳,空里无光;水涨船高,泥多佛大。

”现比喻事物随其所凭借之物而相应提高。

“鹦鹉学舌”典出《景德传灯录‧药山惟俨和尚》:“有行者问:有人问佛答佛,问法答法,不知是否?师曰:如鹦鹉学人话语,自话不得,由无智能故。

”现比喻人云亦云,别无新意。

“女大十八变”亦出自《景德传灯录‧幽州谭空和尚》:“有尼欲开堂说法,师曰:尼女家不用开堂。

尼曰:龙女八岁成佛,又作么生?师曰:龙女有十八变,汝与老僧试一变看。

”现泛指女性从小到大容貌、性情等变化很大。

“只重衣衫不重人”出自《五灯会元‧黄龙心禅师法嗣》:“师曰:五陵公子争夸富,百衲高僧不厌贫。

近来世俗多颠倒,只重衣衫不重人。

”现形容眼光势利者只重外表,不看人品。

“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出自《五灯会元‧天衣怀禅师法嗣》:“曰:中下之流如何领会?师曰:伏尸万里。

曰:早知今日,悔不慎当初。

”谓今天看到不良后果,追悔往昔的失误,有悔恨已晚之意。

“口头禅”一词来源于佛教的禅宗,禅宗以“不立文字,直指人心”为宗旨,提倡直截了当的顿悟。

禅宗的末流,好取现成的经语、公案、挂在口头上,作为谈助,被斥为“口头禅”。

“口头禅”完全违背了禅宗“顿悟见的宗旨。

现在,把口头上经常说的一些没有实际意义的话,称为“口头禅”。

“作茧自缚”出自《楞伽经》:妄想自缠,如蚕作茧。

如蚕作茧,以妄想丝,自缠缠他。

“随心所欲”出自《无量寿经》:智能明达,功德殊胜,勿得随心所欲。

“现身说法“出自《楞严经》:“我于彼前,皆现其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导师””一词源于《法华经》:有一导师,聪慧明达,善知险道通塞之相,将导众人欲过此难。

“平等”、“圆满”《华严经》云:善男子,汝于此义,应如是解,以于众生心平等故,则能成就圆满大悲。

“尊重”《无量寿经》云:尊重奉事诸佛,为世明灯,最胜福田,殊胜吉祥,堪受供养。

“方便”、“演说”《法华经》言:过去诸佛,以无量无数方便,种种因缘,譬喻言辞,而为众生演说妙法。

“烦恼”《楞严经》云:谓虽自在随其所欲,无涩无难,然唯修得世间定故,未能永害烦恼随眠,诸心心法,未名为定。

“胜利”《药师经》云:何但念药师琉璃光如来一佛名号,便获尔所功德胜利?
“利益”《华严经》云:发菩提心,随其根性,教化成熟,乃至尽于未来劫海,广能利益一切众生。

其它如:水到渠成、拖泥带水、将错就错、七手八脚、半斤八两、千奇百怪、粉身碎骨、胆战心惊、感天动地、雪上加霜、剑树刀山、灰头土脸、斩钉截铁、众口难调、心猿意马、头头是道、安身立命、一心一意、心猿意马、去伪存真、人间地狱、借花献佛、天龙八部以及大开方便之门、解铃还需系铃人等等。

此外,有不少词语虽然源于佛教经典,其来源却鲜为人知。

比如:赞叹、究竟、浮屠、绝对、实际、缘分、随缘、有缘、妄想、障碍、昙花一现、五体投地、水中捞月、不可思议、皆大欢喜、刹那间、一念之间、一念之差等语词在佛经中频频出现,都是佛法观念日渐世俗化而广泛用于日常生活中的,已成为汉语中通用的词汇,数量之多,难以尽述。

原中国佛教学会会长赵朴初先生说:“如果彻底掘弃佛教文化,恐怕他们连话都说不周全了。


在长期的语言演变中,相当多的佛教成语在意义上已经发生了变化,但究其语源,仍可以看到佛教文化留下的印记,在汉语成语的百花园中,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