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陈鹤琴的教育活动

合集下载

简述陈鹤琴提出的五指活动课程的内容

简述陈鹤琴提出的五指活动课程的内容

陈鹤琴的五指活动课程对现代幼儿教育的影响陈鹤琴是中国现代幼儿教育的奠基人之一,他提出的五指活动课程理论是其重要贡献之一。

五指活动课程是指以自然、社会为中心,划分成健康活动、社会活动、科学活动、艺术活动和语文活动五个方面,通过游戏等方式进行教学,注重幼儿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陈鹤琴认为,幼儿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健康、积极的儿童,并使其在体质、精神、道德、智力、情感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陈鹤琴的五指活动课程理论对现代幼儿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五指活动课程理论为现代幼儿教育提供了科学的教学指导。

这一理论简明扼要,涵盖了幼儿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的方方面面,为现代幼儿教育提供了明确的教学方向。

其次,五指活动课程理论重视游戏在幼儿教学中的作用,认为游戏是幼儿的学习方式和天性,这一理论为现代幼儿教育提供了游戏化的教学方法。

最后,五指活动课程理论提供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包括直观教学、情境教学、游戏教学等,这些教学方式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幼儿的年龄特点灵活应用,为现代幼儿教育提供了多样化教学的方法。

总结起来,陈鹤琴的五指活动课程理论为现代幼儿教育提供了科学的教学指导、游戏化的教学方法和多样化教学的方法,对于现代幼儿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共5篇)

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共5篇)

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共5篇)第一篇: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浏览字体:大中小】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我国著名儿童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陈鹤琴提出了“活教育”思想。

他认为,要了解儿童心理,认识儿童,才能谈到教育儿童,这是“活的教育”,而不是死的教育。

陈鹤琴(1892-1982年),1914年与陶行知同行赴美留学。

1917年去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就读,攻教育学和心理学。

1920年底,他以儿子陈一鸣为对象,从出生之日起,对其身心发展作连续观察和文字、摄影记录,长达808天。

他还经常把儿子抱到课堂上当儿童心理学的“活教材”。

依据这些研究和实验,他写出了《儿童心理学之研究》和《家庭教育》两书。

1923年,他在南京自己新建的住宅里办起了鼓楼幼稚园,作为推行适合国情的中国化、科学化幼稚教育的试验基地。

1940年,他在江西泰和文江村的荒山上创办了我国第一所公立的幼稚师范学校,同时提出“活教育”思想。

陈鹤琴指出,“活教育”的目的就是在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或者是做人、做中国人、做世界人。

要做一个现代中国人,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要有健全的身体;要有创造的能力;要有服务的精神;要有合作的态度;要有世界的眼光。

“活教育”的课程是把大自然、大社会做出发点,让学生直接向大自然、大社会去学习。

“活教育”教学方法有一个基本的原则,就是:“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

这一原则,是脱胎于杜威当年在芝加哥所主张的“做中学”(Learnins by doing),但比较杜威的主张更进了一步,不但是要在“做”中学,还要在“做”中教,不但要在“做”中教与学,还要不断地在“做”中争取进步。

“活教育”教学的过程,可以分作四个步骤:一是实验,二是参考,三是发表,四是检讨。

“活教育”对教师的要求:要爱护儿童;要了解儿童;要有积极的态度;要有研究的精神;要有改造环境的能力;除具有国语修养外,须有一种专门学科的特长;要有健全的体格。

陈鹤琴的教育故事

陈鹤琴的教育故事

陈鹤琴的教育故事摘要:一、陈鹤琴简介二、陈鹤琴的教育理念1.活教育2.儿童本位3.学习与生活相结合三、陈鹤琴的教育实践1.创办幼儿园2.推行家庭教育3.开展乡村教育运动四、陈鹤琴教育故事案例1.关注儿童个体差异2.培养儿童自主学习能力3.激发儿童创造力五、陈鹤琴教育理念的现实意义1.注重素质教育2.提倡亲子互动3.关注农村教育发展正文:陈鹤琴,我国著名教育家,一生致力于教育事业,提出了许多具有深远影响的教育理念。

他的教育故事,不仅展现了其人格魅力,更体现了其独特的教育思想。

陈鹤琴简介陈鹤琴,1892年出生于浙江杭州,是我国近现代教育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教育家。

他曾留学日本,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并将其与我国实际情况相结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体系。

陈鹤琴的教育理念陈鹤琴主张“活教育”,强调教育要与生活相结合,培养儿童适应社会的能力。

他提倡“儿童本位”,认为教育应以儿童为中心,关注儿童的个体差异,尊重儿童的天性,激发儿童的创造力。

陈鹤琴的教育实践陈鹤琴的教育实践充分体现了其教育理念。

他创办了幼儿园,推行家庭教育,开展乡村教育运动,旨在让更多儿童接受优质教育。

陈鹤琴教育故事案例在陈鹤琴的教育实践中,他关注儿童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培养儿童自主学习能力。

他曾讲述一个故事,一位小朋友在课堂上总是无法集中注意力,陈鹤琴通过观察发现,这位小朋友对昆虫非常感兴趣,于是他利用这一兴趣点,引导孩子投入到学习中,最终这位小朋友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陈鹤琴教育理念的现实意义陈鹤琴的教育理念至今仍具有现实意义。

首先,注重素质教育,强调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是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

其次,提倡亲子互动,有助于培养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

最后,关注农村教育发展,对于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促进教育公平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陈鹤琴的教育故事充满了智慧和热情,他的教育理念在我国教育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教育学家陈鹤琴的教育故事

教育学家陈鹤琴的教育故事

陈鹤琴是中国著名的教育家和心理学家,他致力于幼儿教育,被誉为中国幼儿教育的奠基人。

他的教育故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概括:
1.对儿子进行连续观察和记录:陈鹤琴曾对自己的儿子进行了长达808天的连续观察和记录,用文字和拍照详细记录了他的成长发育过程。

这是他进行儿童心理学研究的基础之一。

2.创办幼教机构:1923年,陈鹤琴在南京创办了中国第一个幼稚园——南京鼓楼幼稚园。

他不仅将儿童教育作为自己的事业,还将其作为自己的生活和实验中心。

3.提倡活教育:陈鹤琴提倡活教育,活教育的目的就是在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

他鼓励儿童去发现自己的世界,尊重孩子的天性,要让教育活起来。

4.从事全面的幼教事业:陈鹤琴不仅创办了幼稚园,还从事了全面的幼教事业,包括托儿所、婴儿院、幼儿园和小学等。

他也在师资培养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如创办了中等幼师和高等幼师专校。

5.编辑出版儿童读物:为了丰富儿童的知识,陈鹤琴还编辑出版了不少儿童课外读物。

他所编辑的儿童读物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语言活泼,图文并茂。

总的来说,陈鹤琴的教育故事展现了他对幼儿教育的热情和贡献,他以科学的方法和实验的精神,探索儿童成长规律,推动了中国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

【精选】陈鹤琴的教育活动

【精选】陈鹤琴的教育活动

陈鹤琴的教育活动一、个人简介他是中国近现代教育家。

1914年8月毕业于清华大学。

之后,留学美国,与陶行知同行,就读于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哥伦比亚大学,1919年获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教育学硕士学位。

在教育学上面有着非常深刻的研究。

他重视教育,并且用一生的心血实践于教学,为教学的时代性进步做出了伟大的贡献。

陈鹤琴提出活教育理论。

重视科学实验,主张中国儿童教育的发展要适合国情,符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呼吁建立儿童教育师资培训体系。

编写幼稚园、小学课本及儿童课外读物数十种、设计与推广玩具、教具和幼稚团设备。

一生主要从事于一系列开创性的幼儿教育研究与实践。

当然,他的一生也不是一帆风顺。

从50年代初起,由于“左”的思潮的影响,他的活教育思想受到错误批判。

而他本人,在1958年也遭到错误批判,他的儿童教育思想被全盘否定。

1959年,他不得不离开了自己长期从事而又深为热爱的幼儿教育工作。

文化大革命后,终于结束了命运的捉弄。

陈鹤琴先生得到平反昭雪。

除了担任社会和政府的一些要职之外,他当选为全国幼儿教育研究会名誉理事长。

1981年六一儿童节时,他虽然身患重病,但仍然不忘儿童,并为儿童题词:“一切为儿童,一切为教育,一切为四化。

”1982年,他在连说话都非常困难的情况下,还写下了“我爱儿童,儿童也爱我”的肺腑之言。

由此可见,陈鹤琴先生把毕生的精力全部献给了祖国的儿童教育事业,他不愧为著名的幼儿教育家。

1979 年后任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全国幼儿教育研究会名誉理事长。

1982年12月30日陈鹤琴在南京病逝。

终年91岁。

他对教育,特别是儿童教育的贡献让人感动。

二、教育实践活动陈鹤琴先生一生主要致心于幼儿教育,家庭教育、学前教育。

1.幼儿教育:1920年,他首先以自己的第一个孩子一鸣为对象,开始他的研究工作。

他从孩子出生那天起就逐日对其身心变化和各种刺激反应进行周密的观察和实验,并作出详细的文字和摄影记录。

陈鹤琴教育故事

陈鹤琴教育故事

陈鹤琴教育故事
陈鹤琴(1896-1982),原名陈英士,字鹤琴,浙江上虞人,是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

他致力于我国教育事业近六十年,提出了许多具有深远意义的教育理念,对我国教育产生了巨大影响。

陈鹤琴的教育理念主要包括活教育、情感教育和整体教育。

活教育强调教育要以生活为中心,注重培养儿童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情感教育注重培养儿童的健康情感,使他们在愉快的氛围中成长。

整体教育则强调教育要全面关注儿童的身心发展,使之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

在教育实践中,陈鹤琴积极付诸行动,创立了幼儿园、小学和中学,形成了完整的教育体系。

他还致力于推广乡村教育,为改善乡村儿童的受教育条件做出了巨大贡献。

陈鹤琴的教育成果丰硕,他的教育理念和实践对我国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

他所创立的幼儿园成为了我国幼儿教育的典范,他所提倡的情感教育、活教育等理念为我国教育改革提供了重要借鉴。

陈鹤琴的教育故事启示我们,教育的核心在于关注每个孩子的全面发展,注重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以生活为中心,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为他们创造一个愉快的学习环境。

同时,我们还要注重学生的身心发展,培养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总之,陈鹤琴的教育理念和实践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教育经验,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学习。

陈鹤琴的教育实践活

陈鹤琴的教育实践活

一、陈鹤琴的教育理念1. 儿童本位教育陈鹤琴认为,教育应以儿童为中心,关注儿童的发展需求,尊重儿童的个性差异。

他强调,教育要顺应儿童的天性,激发儿童的兴趣,培养儿童的创造力。

2. 全面发展教育陈鹤琴主张,教育要注重儿童的全面发展,包括智力、情感、道德、审美等方面。

他认为,教育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培养儿童的人格、品德和创新能力。

3. 实践性教育陈鹤琴强调,教育要注重实践,通过实践活动使儿童在实践中学习、成长。

他认为,实践是儿童认知发展的基础,是儿童形成正确价值观和世界观的重要途径。

二、陈鹤琴的教育实践活1. 重视儿童早期教育陈鹤琴认为,早期教育对儿童的发展至关重要。

他主张,家长和教师应关注儿童的早期教育,培养儿童的兴趣、习惯和性格。

他提出了一系列早期教育的方法,如游戏、观察、模仿等。

2. 创办幼稚园1923年,陈鹤琴创办了中国第一所幼稚园——南京鼓楼幼稚园。

在幼稚园中,他实施了以下教育实践:(1)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活动。

陈鹤琴注重儿童的兴趣和需求,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如游戏、绘画、音乐、体育等。

(2)重视儿童的观察与思考。

陈鹤琴鼓励儿童观察周围的事物,发现问题,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

(3)关注儿童的个性发展。

陈鹤琴尊重儿童的个性差异,根据每个儿童的特点进行教育。

(4)开展家庭与幼儿园的互动。

陈鹤琴提倡家长与幼儿园共同关注儿童的教育,实现家园共育。

3. 培养师资队伍陈鹤琴重视师资队伍建设,他认为,优秀的师资是教育质量的重要保障。

为此,他创办了南京鼓楼幼稚师范学校,培养了一批批优秀的幼儿教师。

4. 推广教育研究成果陈鹤琴致力于教育研究,他撰写了大量的教育著作,如《儿童心理之研究》、《幼稚教育论》等。

这些著作对我国幼儿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5. 举办教育讲座和研讨会陈鹤琴积极投身于教育实践,他经常举办教育讲座和研讨会,与教育工作者交流教育心得,推动我国幼儿教育的发展。

三、陈鹤琴教育实践活的启示1. 关注儿童全面发展陈鹤琴的教育实践活启示我们,教育要关注儿童的全面发展,培养儿童的德、智、体、美等方面的能力。

论述陈鹤琴的教育主张

论述陈鹤琴的教育主张

论述陈鹤琴的教育主张陈鹤琴(1878-1933),名鹤山,字鹤琴,汉族,号鹤淇,浙江磐安人。

他曾任江西小学教育馆馆长、中央教育委员会发展教育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学前教育教研室主任等职,对于20世纪中国教育的发展贡献良多。

陈鹤琴认为,人的智力一定是从体力上经过一些物质变化而来,内心必然有一个复杂的经验组织。

因此,他主张以游戏为基础的体育教育,发展孩子的身心,同时反对灌输式的教育,认为孩子需要自发的探索和实践,才能真正吸收知识。

一、关于教育的原则陈鹤琴提出了“实践教育”、“活动教育”、“评价教育”等教育原则,以期改变一般的教育思想,改进教育方法。

1、实践教育原则:陈鹤琴认为,实践教育是最有效的教育方法,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培养出学生的探索精神。

因此,他倡导以体育活动为基础的实践教育,发展学生的体力及活力,以提高他们自身学习技能。

2、活动教育原则:陈鹤琴认为,以活动教育为主要内容,形成育人的大德,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和探究精神,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社会能力。

3、评价教育原则:陈鹤琴认为,教育者应该尊重学生的自主意志,采用积极评价的方法,来推动学生进行探究,从而达到良好的发展。

二、有关教育主张陈鹤琴提出了以下教育主张:(一)教育要以体育为基础,培养孩子的全面素质。

(二)教育要以实践为基础,培养孩子的动手实践能力。

(三)教育要以探究为基础,激发孩子的探究精神。

(四)教育要以评价为基础,推动孩子的自主学习。

(五)教育要以游戏为基础,培养孩子的团队合作精神。

三、关于社会和文化教育陈鹤琴认为,社会及文化教育应以“社会实践”为基础,以推动孩子了解社会文化价值观和具体社会实践的能力。

他倡导为孩子提供适当的社会实践环境,让他们在社会实践中学习,提高自身的技能。

总之,陈鹤琴提出的教育主张体现了儿童自由教育观,希望通过实践、活动、评价等多样化的教育方式,来培养孩子的精神活力,让他们有自主探究的能力,从而把孩子培养成拥有发现、创造和实践能力的现代人才。

陈鹤琴的幼稚园五指活动名词解释

陈鹤琴的幼稚园五指活动名词解释

陈鹤琴的幼稚园五指活动名词解释一、引言陈鹤琴的幼稚园五指活动是一种旨在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教育活动。

它通过动手动脑的方式,帮助幼儿认识周围世界,发展感知、语言、思维和动作等各方面能力,是幼儿教育中的重要环节。

二、五指活动名词解释1. 感知:指幼儿对周围环境信息的感受和认知能力。

在五指活动中,感知是幼儿通过观察、摸索、嗅闻等方式,认识物体的颜色、形状、大小、质地等特征。

2. 语言:指幼儿运用语言进行交流和表达的能力。

在五指活动中,语言是幼儿通过观察、体验,并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认知。

3. 思维:指幼儿的思维活动和逻辑推理能力。

在五指活动中,幼儿通过观察、比较、分类等方式,培养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动作:指幼儿的各种身体动作和精细动作能力。

在五指活动中,幼儿通过手部动作、眼手协调等活动,培养手指灵活性和手眼协调能力。

5. 全面发展:指幼儿在感知、语言、思维、动作等方面得到全面培养和发展。

五指活动通过综合性的教育方式,促进幼儿各方面能力的协调发展。

三、陈鹤琴的幼稚园五指活动的实施1. 材料准备:准备丰富多样的教具和材料,包括各种颜色、形状、质地的物品,如积木、泥土、穿线玩具等。

2. 活动设计:根据幼儿的兴趣和特点,设计各种五指活动,如捏泥人、穿珠子、叠积木等,吸引幼儿主动参与。

3. 指导引导:教师在活动中起到指导和引导作用,帮助幼儿正确地进行五指活动,引导幼儿观察、思考、交流和合作。

4. 效果评估:通过观察、记录、检测等方式,对幼儿进行五指活动的效果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四、个人观点与理解陈鹤琴的幼稚园五指活动是一种有益的教育方式,对幼儿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五指活动,幼儿可以通过自主探索和动手实践,增强对世界的认知和理解,培养观察、思考、表达和动作能力,促进幼儿综合素质的提高。

总结回顾为了促进幼儿全面发展,陈鹤琴的幼稚园五指活动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方式。

在活动中,感知、语言、思维、动作等方面的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培养和发展,对幼儿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陈鹤琴五指活动课程主要观点

陈鹤琴五指活动课程主要观点

陈鹤琴五指活动课程主要观点陈鹤琴五指活动课程,这个名字一听就觉得特别有意思,是吧?说到陈鹤琴,这位老先生可真是不简单。

他提倡的五指活动课程,实际上就是想让孩子们在玩乐中学习,听起来是不是挺吸引人的?想象一下,小朋友们坐在教室里,不是整天埋头苦读,而是用手指头动一动,心里也是乐滋滋的。

别说,这方法还真有点意思。

五指活动课程强调的就是“动”,是的,动。

小朋友们的手指头就像小蚂蚁一样,灵活得很。

通过这些简单的手指活动,他们不仅能锻炼精细动作,还能提升注意力。

你看,孩子们的手指像在跳舞一样,或是攀爬,或是捏捏,或是捏泥巴,真的是乐趣多多啊。

想想,那些小手指在纸上画圈圈,或是在桌子上敲敲打打,简直就像一场小小的音乐会,真的是太可爱了。

而且啊,这种课程也强调自主探索的重要性。

小朋友们不再是听老师说,而是可以自己试试看。

就像我们小时候,没事儿就爱捣鼓些小玩意儿。

记得有次我和小伙伴们用沙子和水,捏了一个“大象”出来,那种兴奋感,真的是无与伦比。

陈鹤琴的理念也是这个味道,让孩子们自己动手,去体验,去发现,去感受。

玩得不亦乐乎,学习的同时还增长了见识,真是一举两得嘛。

还有一点,让我觉得特别赞的是,这五指活动课程特别注重创造力的培养。

小朋友们在做这些活动的时候,可以自由发挥,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你说,哪个小朋友不喜欢当“小画家”或者“小建筑师”呢?孩子们用手指创造出来的东西,可能在大人眼里看起来稀松平常,但在他们心里,那可是无比珍贵的作品。

每当看到他们自豪地展示自己的“杰作”,我都忍不住想为他们鼓掌,真是个性十足。

再说了,五指活动课程还特别注重情感教育。

通过这些动手活动,孩子们可以学习到合作、分享,还能培养耐心。

想象一下,几个小朋友一起拼拼乐,先是吵吵闹闹,最后却能齐心协力,做出一个超级无敌的作品,那种成就感,真的是让人倍儿开心。

这时候,他们不仅在玩,更在学习如何与人相处,如何面对挫折,如何分享快乐,真的是一石二鸟。

这门课程的灵活性也特别好。

陈鹤琴先生的“活教育’

陈鹤琴先生的“活教育’

将幼儿放在群体发展的情景中,给予更多展示空间,培养幼儿的自信,锻炼幼儿的能力。在我园的节日活动中,每一位孩子都是活动的主角。如:“圣诞节”,整个活动环境布置和游戏材料都是老师和小朋友共同完成的。孩子们的大胆设想和精心制作使整个幼儿园充满了浓郁的西方节日气氛。“欢乐圣诞秀”、“向路人赠送祝福”、“大型集体舞会”、“开心游园会”、“和外教零距离”……让孩子们在精彩、多元的活动中得到快乐和满足。
我园“特色节日活动”从幼儿的角度讲,具备两个原则:一是幼儿愉快、放松,在学习和游戏中感到快乐;二是幼儿各方面的发展都能受到重视,节日活动不仅能帮助幼儿学习知识和技能,还能帮助幼儿发展语言、思维、创造性、情感、合作能力等。我们相信,每个精心设计的“节日活动”都会在孩子的记忆中留下深深的烙印。
节日活动中我们还突出混龄活动,扩大同伴群体,让孩子体验与人交往,与人合作的愉快。年长的幼儿可享受到当哥哥、姐姐的乐趣并承担一定的责任,得是更多的成功体验,提高自信心;年幼的可感受到做弟弟、妹妹所获得的照顾、关怀和帮助,体验友爱情感。如:六一庆祝活动中“玩具跳蚤市场”、“六一寻宝活动”;园本节庆活动“快乐英语日”、 “朋友节”等。
我们重视引导家长配合幼儿园抓住各种教育契机,鼓励家长多方面支持幼儿园的节日教育活动。在“国庆”长假后,家长们带来了各自家庭外出旅游的照片、DVD以及各地的土特产等,我们布置成一个特色版面进行展示,让所有家长孩子共享家庭迎国庆的欢乐气氛。孩子们会指着自己的照片,告诉老师、同伴游玩经历。家园的有效互动,使家长进一步认识到幼儿园节日教育的价值,转变了自己的家教观念和教育方法。
陈鹤琴先生的“活教育’’原则:①教学活动游戏化。幼儿园趣味性艺术活动能给人营造轻松、活跃的氛围,幼儿参加这种活动主动性和积极性比较高,各种兴趣、爱好、才智能够得到很好的发挥,为他们情感表现和才艺的展示提供了一个平等的舞台。同时也以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创造精神。②在大自然、大社会中培养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能力。“大自然、大社会是我们的活教材。"中国传统节日是非常贴近社会、生活的,幼儿可以在亲切,自然的氛围下参与其中,一方面积极内化中国传统,另一方面对艺术活动的亲切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③在“想"和“做"中,激发幼儿的创新意识。

陈鹤琴关于教研活动(3篇)

陈鹤琴关于教研活动(3篇)

第1篇陈鹤琴,我国著名的幼儿教育家,被誉为“中国幼儿教育之父”。

他一生致力于幼儿教育事业,提出了“活教育”理论,对我国幼儿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陈鹤琴的教育理念中,教研活动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本文将从陈鹤琴对教研活动的认识、实践以及其理论价值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陈鹤琴对教研活动的认识1. 教研活动是提高教师素质的重要途径陈鹤琴认为,教研活动是提高教师素质的重要途径。

他指出:“教师是教育的主体,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育质量。

”因此,他主张通过教研活动,让教师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反思,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

2. 教研活动是促进幼儿发展的重要手段陈鹤琴认为,教研活动不仅是提高教师素质的途径,更是促进幼儿发展的重要手段。

他强调:“教研活动要以幼儿的发展为本,关注幼儿的兴趣、需求,尊重幼儿的个性。

”通过教研活动,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幼儿,为幼儿提供适宜的教育。

3. 教研活动是推动教育改革的重要动力陈鹤琴认为,教研活动是推动教育改革的重要动力。

他指出:“教育改革需要教师、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而教研活动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

”通过教研活动,可以激发教师的教育热情,推动教育观念、教育方法的改革。

二、陈鹤琴对教研活动的实践1. 建立教研制度陈鹤琴在实践过程中,非常重视教研制度的建设。

他主张建立以教师为主体、以学校为中心、以幼儿为本的教研制度。

这个制度要求教师定期开展教研活动,共同探讨教育教学问题,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 开展教研活动陈鹤琴亲自组织和参与了许多教研活动。

他提倡教师之间要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共同提高。

在他的倡导下,许多学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如教学观摩、教学研讨、案例分析等。

3. 注重实践与反思陈鹤琴强调教研活动要注重实践与反思。

他认为,教师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发现问题,进而改进教育教学方法。

他还提倡教师要有批判性思维,敢于质疑、敢于创新。

三、陈鹤琴教研活动的理论价值1. 强调教师主体地位陈鹤琴的教研活动理论强调教师主体地位,认为教师是教育改革的关键。

陈鹤琴提出的五指活动指的是

陈鹤琴提出的五指活动指的是

陈鹤琴提出的五指活动指的是
陈鹤琴发明的“五指活动”被认为是一种让学生学习的有效方法,因此也受到许多学校的肯定。

“五指活动”是指学习时,学生用每只手的五指分别指着每一段中的几个重点单词,用
手来记忆、提示和理解读书的重点内容,从而呈现出动态化、视觉化、趣味化的表达精神
活动。

“五指活动”是陈鹤琴精心研究出来的一招高明,以不同的课程或活动为主题,建立起动态
密切的手指空间,综合运用左右全身及手指活动,辅以呼吸和肢体表演,从而达成愉快的
学习效果。

从把知识图谱把学习内容的脉络置于肢体的活动之中,学生可以获得很好的阅读理解能力,也可以加强思维能力。

“五指活动”活泼有趣,也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把所学的课程深入学习,提高学习能力和素养,强化专业水平和实践能力。

通过“五指活动”,我们必须首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搭
建一种动作意义相连,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陈鹤琴发明的“五指活动”,被认为是一招神奇的学习法,他把记忆和理解相结合,让学生
的学习更加有效,把主多的有趣的活动引入到学习中去,以实践紧跟学习,使学生们感受
自己的能力,提高兴趣,从而展示良好学习习惯,朝着完美的学习方式不断进步。

试结合案例论述陈鹤琴的整个教学法

试结合案例论述陈鹤琴的整个教学法

陈鹤琴是我国著名的儿童教育家,他的整个教学法理念在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下面将结合具体案例,对陈鹤琴的整个教学法进行论述。

首先,陈鹤琴强调从做中学,通过实践活动来促进儿童的发展。

以“认识圆形”这一课为例,教师可以组织孩子们通过剪纸、折纸、画圆等活动,让他们亲身体验圆形的特征和性质。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不仅学会了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还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其次,陈鹤琴主张教育要符合儿童的兴趣和需要。

以“认识颜色”为例,教师可以根据儿童的兴趣和需要,设计一些有趣的涂色游戏,让他们在涂色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各种颜色。

这种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更加愿意主动参与学习活动。

再次,陈鹤琴强调教师的角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儿童学习过程中的指导者和伙伴。

在“认识动物”这一课中,教师可以和孩子们一起观察动物图片,引导他们发现动物的特征和习性,并鼓励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仅要给予必要的指导,还要尊重儿童的主体地位,与他们建立起良好的互动关系。

此外,陈鹤琴还强调教育要注重儿童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

以“环保教育”为例,教师可以组织孩子们参加一些环保实践活动,如垃圾分类、植树造林等,让他们在实践中体会到环保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这种教学方法不仅能够提高儿童的知识技能,还能够培养他们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最后,陈鹤琴认为教育要符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要根据不同年龄段儿童的特性和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在教学方法上,他提倡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如讲解、演示、讨论、游戏等,以提高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陈鹤琴的整个教学法注重实践、兴趣、教师角色、情感态度价值观、身心发展规律等多方面因素,旨在促进儿童全面健康发展。

通过结合具体案例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这一教学法在实际教学中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在未来教育中,我们应继续借鉴和应用陈鹤琴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未来人才做出贡献。

陈鹤琴的五指活动课程

陈鹤琴的五指活动课程

陈鹤琴的“五指活动”课程一、“五指活动”课程的理论基础——“活教育”理论1946年,陈鹤琴在《活教育——中国新教育的幼苗》一文中总结概括了他所提出的“活教育”理论。

“活教育的目标是在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为了完成这个目标,在活教育方法上,我对教师和教法方面的期望是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因此,我提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这一主张。

”可以看出,“活教育”理论是一个以“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为目的,以“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为课程,以“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为方法的完整体系。

二、幼儿园领域教学活动的设计在陈鹤琴看来,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工具,所以谈教育,首先要解释教育目的。

陈鹤琴认为中国的教育应当和外国的教育有区别,有自己的特性。

“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就是中国教育唯一的特点,是不同于他国的教育目的。

“做现代中国人”至少应具备这样一些条件:第一要有强壮的身体;第二要有创造能力;第三要有合作的精神;第四要有为社会服务的热情;第五要心胸开阔和目光远大。

有时陈鹤琴也把活教育的目的表述为“做人,做中国人,做世界人”。

做世界人的条件是“爱国家,爱人类,爱真理”。

幼稚园的课程怎样实现“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的活教育的目的呢?陈鹤琴强调“用适应目前生活需要的方法,去达到将来生活中必会出现的事情,这是制定课程的第一条原则”。

所以,陈鹤琴既认同“课程的目的最重要的是帮助儿童目前生活,至于将来生活的帮助还在其次”的主张,同时也强调“五指活动的目的是在培养儿童的理想生活。

”“用适应目前生活需要的方法,去达到将来生活中必会出现的事情”的要求转化为幼稚园课程的目标,就是对四个问题的回答:做怎样的人——合作的精神;同情心;服务的精神。

应该有怎样的身体——健康的体格;卫生习惯;技能(运动技能)。

应该怎样开发儿童的智力——有研究的态度;有充分的知识;有表意的能力。

怎样培养情绪——欣赏;快乐;打消惧怕。

陈鹤琴教育实践活动

陈鹤琴教育实践活动

陈鹤琴,我国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被誉为“中国幼儿教育之父”。

他创立了我国第一个幼儿教育实验中心——南京鼓楼幼稚园,并提出了一系列具有深远影响的教育理念和实践方法。

本文将介绍陈鹤琴教育实践活动的背景、内容、意义及影响。

一、背景20世纪初,我国正处于社会动荡时期,教育事业相对落后。

陈鹤琴深感教育的重要性,尤其是幼儿教育。

他认为,幼儿时期是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良好的教育对幼儿的身心发展至关重要。

因此,他决心投身于幼儿教育事业,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幼儿教育模式。

二、内容1. 建立南京鼓楼幼稚园1923年,陈鹤琴在南京创办了我国第一个幼儿教育实验中心——南京鼓楼幼稚园。

该园以“尊重儿童、发展个性、培养能力”为教育理念,采用“游戏、生活、自然、社会”的教育方法,注重幼儿身心全面发展。

2. 提出幼儿教育原则陈鹤琴提出了一系列幼儿教育原则,如:(1)尊重儿童:尊重幼儿的个性、兴趣、需求,关注幼儿的情感、心理发展。

(2)发展个性:注重培养幼儿的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创造能力。

(3)培养能力:注重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审美能力等。

(4)注重实践:通过游戏、生活、自然、社会等活动,让幼儿在实践中学习、成长。

3. 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陈鹤琴认为,教育环境对幼儿的发展至关重要。

他创设了充满爱心、关爱、尊重的教育环境,让幼儿在温馨、舒适的环境中快乐成长。

4. 编写幼儿教育教材陈鹤琴编写了《幼儿教育法》、《儿童心理发展》等教材,为幼儿教育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

三、意义1. 推动了我国幼儿教育的发展陈鹤琴教育实践活动为我国幼儿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为后来的幼儿教育改革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2. 提高了幼儿教育质量陈鹤琴教育实践活动注重幼儿身心全面发展,提高了幼儿教育质量,使幼儿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3. 丰富了幼儿教育理论陈鹤琴教育实践活动丰富了幼儿教育理论,为我国幼儿教育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陈鹤琴活教育

陈鹤琴活教育

陈鹤琴活教育陈鹤琴以儿童为中心,从中国基本国情出发,培育出国家最需要的人才,从目的论课程论、方法论和教师观来探索中国的教育,试图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之路。

一、“活教育”的目的论“活教育”的目的论讲的就是“做人”的问题,如何更好地与人相处,追求幸福,服务社会,实现人生价值。

陈鹤琴先生曾说过:“活教育的目的就是做人,做中国人、做中国现代人”。

陈鹤琴的话平凡却不简单,其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性。

当前幼儿园普遍存在,教师忽视幼儿的自主性,对幼儿的显性控制过多,教师采用注入式教学等问题。

这些做法影响了幼儿积极性和自主性发挥,导致幼儿丧失了自主思考、自主判断、自主行动的机会。

为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处于隐性控制的地位,用孩子的朋友身份引导幼儿开展教育活动。

陈鹤琴提出的“活教育”目的论,对“做人”的要求主要包括:1、要有健康的身体。

身体是进行一切活动的本钱,必须有健全的身体才能为国家服务,担起救国的重任。

2、要有建设能力。

人的建设能力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当时中国千疮百孔,破败不堪,急需国人具备振兴能力。

3、要有创造能力。

当时中国人最需要的就是创造能力,两千年的专制统治禁锢了人的思想,一千多年的科举制度严重束缚人们的创造能力。

对比国外,外国教育就很注重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陈鹤琴先生引用诸多实例证明了这一点。

幼儿本来就善于创造,稍加引导就能事半功倍。

4、要能够合作。

二、“活教育”的课程论陈鹤琴提出了“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的课程论。

他反对“书本中心”的传统教育,不应把书本当做学校学习的唯一教材,但是也不能全盘否定书本教学的价值。

关于课程编制,他主张“整个教学法”,课程编制以活动单元或活动中心制唯一。

打破学科界限,找到学科的内部联系和幼儿一日生活的结合点。

陈鹤琴主张父母要带孩童到大自然大社会中去,让孩童扩大视野,增强经验,发展丰富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孩子“尊重事实,求真求是”的科学的人生态度。

三、“活教育”的方法论“活教育”思想是一套成熟的理论体系,“活教育”思想的内容不仅包括目的论、课程论,还有方法论。

陈鹤琴活教育在幼儿园中的实践

陈鹤琴活教育在幼儿园中的实践

陈鹤琴活教育在幼儿园中的实践一、概述近年来,陈鹤琴活教育在幼儿园教育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认可。

陈鹤琴是我国著名的幼儿教育专家,她提出的活教育理念对于培养幼儿的综合能力和素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陈鹤琴活教育在幼儿园中的实践,旨在分析活教育理念对幼儿园教育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改进措施。

二、陈鹤琴活教育理念概述陈鹤琴活教育理念的核心是以幼儿为中心,关注幼儿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性格的培养。

她强调通过游戏、体验和实践,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引导幼儿积极参与各种活动,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陈鹤琴活教育还注重培养幼儿的社会适应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团队意识。

三、陈鹤琴活教育在幼儿园中的实践1. 创设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在实践中,幼儿园可以通过布置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在幼儿园的教学环境中设置各种教具、玩具和角色扮演区域,让幼儿可以自由选择、体验和参与各种活动。

这样的教育环境能够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2. 倡导以游戏为主的教学方法陈鹤琴活教育强调以游戏为主的教学方法。

在幼儿园的实践中,老师可以结合游戏的方式进行教学,让幼儿在玩中学,在学中玩。

老师可以组织各种游戏活动,引导幼儿主动参与,通过游戏进行知识的传递和技能的培养。

这样的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3. 注重情感教育和德育教育陈鹤琴活教育注重情感教育和德育教育。

在实践中,幼儿园可以开展各种形式的情感和德育教育活动,引导幼儿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组织幼儿参观社会福利机构,让幼儿感受公益活动的意义和价值,培养他们的爱心和助人意识。

幼儿园还可以通过故事、歌曲和游戏等形式,教育幼儿尊重他人、助人为乐,培养他们的良好品质和道德观念。

四、陈鹤琴活教育在幼儿园中的影响陈鹤琴活教育在幼儿园中的实践,有助于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陈鹤琴的教育活动
一、个人简介
他是中国近现代教育家。

1914年8月毕业于清华大学。

之后,留学美国,与陶行知同行,就读于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哥伦比亚大学,1919年获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教育学硕士学位。

在教育学上面有着非常深刻的研究。

他重视教育,并且用一生的心血实践于教学,为教学的时代性进步做出了伟大的贡献。

陈鹤琴提出活教育理论。

重视科学实验,主张中国儿童教育的发展要适合国情,符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呼吁建立儿童教育师资培训体系。

编写幼稚园、小学课本及儿童课外读物数十种、设计与推广玩具、教具和幼稚团设备。

一生主要从事于一系列开创性的幼儿教育研究与实践。

当然,他的一生也不是一帆风顺。

从50年代初起,由于“左”的思潮的影响,他的活教育思想受到错误批判。

而他本人,在1958年也遭到错误批判,他的儿童教育思想被全盘否定。

1959年,他不得不离开了自己长期从事而又深为热爱的幼儿教育工作。

文化大革命后,终于结束了命运的捉弄。

陈鹤琴先生得到平反昭雪。

除了担任社会和政府的一些要职之外,他当选为全国幼儿教育研究会名誉理事长。

1981年六一儿童节时,他虽然身患重病,但仍然不忘儿童,并为儿童题词:“一切为儿童,一切为教育,一切为四化。

”1982年,他在连说话都非常困难的情况下,还写下了“我爱儿童,儿童也爱我”的肺腑之言。

由此可见,陈鹤琴先生把毕生
的精力全部献给了祖国的儿童教育事业,他不愧为著名的幼儿教育家。

1979 年后任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全国幼儿教育研究会名誉理事长。

1982年12月30日陈鹤琴在南京病逝。

终年91岁。

他对教育,特别是儿童教育的贡献让人感动。

二、教育实践活动
陈鹤琴先生一生主要致心于幼儿教育,家庭教育、学前教育。

1.幼儿教育:1920年,他首先以自己的第一个孩子一鸣为对象,
开始他的研究工作。

他从孩子出生那天起就逐日对其身心变化和各种刺激反应进行周密的观察和实验,并作出详细的文字和摄影记录。

他连续花了808天的工夫,积累了大量的材料,具体剖析了孩子的身体、动作、心理、性格和言语等各方面的发展规律。

经过3年的观察和实验,写成了《儿童心理之研究》和《家庭教育》两本著作。

这两本书至今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由此可见陈鹤琴先生对幼儿教育的用心。

他经过长期的研究发现,陈鹤琴认为,无论什么人,受激励而改过很容易,受责骂而改过却比较难。

小孩子尤其喜欢听好话,听鼓励的话,而不鼓励听恶言。

有一天,陈鹤琴看见一鸣拿了一块破烂的棉絮裹着身体玩。

他考虑:我是立刻把他的破棉絮夺去呢,还是用别的东西去替代?他仔细一想,还是用积极的暗示去指导为好。

于是他就对一鸣说:“这是很脏的东西,我想你一定不会喜欢的,你是要一块干净的,对吧?你应当跑到
房里去向妈妈要一块干净的,好吗?”一呜听见爸爸鼓励他,就很高兴地跑到房里换了一块清洁的毯子。

同样,陈鹤琴反对谢绝小孩问难,也不赞赏问必签,他提倡利用儿童的好奇心,引导探索究竟的教育方法。

陈鹤琴举例说:有一天,一个5岁的儿童同他父亲到效外散步。

他远远地看见一个小孩在那里放风筝,就问他父亲:“那个小孩在那边做什么?”他父亲回答:“你要去看看吗?”说着就与他一同前往。

到了,父亲对他说:“嗄!
那个在空中的东西多好看。

你看那个小孩手里捻着什么东西,要走近去看一看吗?”他好奇地去了,回来对父亲说:“是线。


父亲就领他到街上去买了纸、竹等材料,回家做了一个风筝给他。

第二天,还陪他到郊外放了风筝。

陈鹤琴老师就是用日常的积累观察自己的幼儿期逐渐成长的儿子的日常生活,得出了许多的心得感受。

2.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理论是陈鹤琴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他说:“小孩子生来是无知无识的,不知什么是好,什么是坏。

他的一举一动可说一方面受遗传的影响,一方面受环境的约束,受教育的支配。

小的时候,环境中最重要的因素是父母,教养中最重要的因素,恐怕也是父母。

”于是,先生指出小孩子的“知识之丰富,思想之发展与否,良好习惯之养成与否,家庭教育实应负完全的责任。

”由此让我们后人首先明白了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

陈鹤琴认为做父母的应该由一种专门的技
能,专门的知识。

因而提出:“要重视幼儿家庭教育的科学实验,对幼儿的家庭教育应作为一门科学来研究和推广,普及儿童心理学和学前教育学的知识,使广大家长都能对自己的子女有个正确的培养目标和教育方法。

”并且,陈鹤琴老师强烈反对现在许多家长都在犯的一个错误。

对孩子的溺爱。

家庭教育中“娇生惯养”、过分溺爱和专制式的严厉管教两种普遍存在的错误态度和做法。

前者是对孩子无原则的爱,它有损于孩子的身心发展,因而陈鹤琴老师强调“对子女要爱护,但绝不要溺爱”。

陈鹤庆老师的言论对现在的家庭教育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做父母的教养子女第一条原则,就是要尊重‘以身作则’这条原则”、民主化,父母要平等对待小孩,尊重小孩的人格、“做父母的对于子女的教育应有一致的措施”等等。

可见这些言论是相当具有时代意义的。

3.学前教育
陈鹤琴很完整的对学前教育进行了研究。

他创造性地提出了课程结构的“五指活动”理论(健康活动、社会活动、科学活动、艺术活动、语文活动)这五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的,就像人的五个手指,共同构成了具有整体功能的手掌。

学前教育课程的全部内容包括在这五指活动之中。

但是这五个方面是有主次之分的。

而在如何实施上,陈老师想了很多的办法,他认为陈鹤琴先生在对学前儿童心理和教育长期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合学前儿童发展的课程组织法。

这就是“整个教学法”(就是把儿童所应该学习
的东西整个地、有系统地去教儿童学。

)游戏法是整个教学法的具体化。

游戏既可以带动学生的积极性也可以增强他们的求知欲。

在游戏中将所学记的更加的牢固。

以及陈鹤琴老师为学前教育提出的十大原则(1.课程的民族性:课程应是民族的,不是欧美的;2.课程的科学性:课程硬实科学的,不是封建迷信的; 3.课程的大众性:课程应是大众的,不是资产阶级的; 4.课程的儿童性:课程应是儿童化的,不是成人化的; 5.课程的连续发展性:课程应是连续发展的,而不是孤立的;6.课程的现实性:课程应符合实际需要,而不能脱离现实;7.课程的适合性:课程应适合儿童身心发展,促进儿童健康;8.课程的教育性:课程应培养儿童五爱、国民公德和团结、勇敢等优良品质;9.课程的陶冶性:课程应陶冶儿童性情,培养儿童情感;10.课程的言语性:课程应培养儿童说话技能,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课程编制原则还是比较宏观的,它的指导性比较强,但操作性比较差。

陈鹤琴还提出了三个具体的课程编制方法:圆周法、直进法和混合法。

活教育
而其一生影响最为深远的是他提出的“活教育”。

1947年,陈鹤琴老师经过长时间的实践整理,在上海逐步提出“活教育”的思想体系。

包括三大理论体系“目的论,课程论,方法论”。

1.目的论,就是活教育的目的。

其目的就是,做人,做中国人,
做现代中国人。

而如何成功做一个人,活教育就是要让人具备这些自身素质。

其中具体的分为要具备健全的身体,要有建设
的能力,要有创造的能力,要有合作的态度,有要服务的精神。

并且根据陈鹤琴老师提出的时间以及内容,我们可以看出它具有很强烈的爱国情怀,也反映了他具有“世界眼光”的胸襟,在当时是属于进步的思潮之一。

具有时代的意义。

2.课程论,就是活教育的课程。

活教育认为旧事教材固定古板。

因此陈鹤琴老师认为要向大自然,大社会学习。

他说过,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

而他的活教程分为五类,大概与学前教育的“五指课程”相似。

3.方法论,就是活教育的方法。

无论理论说的有多么好,要实践
的方法是重中之重。

陈鹤琴老师在大量的实践经验基础上提出一个原则“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

他不再是一味的强调班级授课,课堂教学。

而是更加的注重室外活动,注重生活的体验。

实物为主要研究对象,把书本作为辅助。

这样的看法,是现在教育界一直在追求的,可是却难以实现的。

而陈鹤琴老师提出了一个步骤,我们不妨学学。

一,实验观察。

二,阅读参考。

三,发表创作。

四,批评研讨。

而教师的任务则是:引发,供给,指导,欣赏。

这样做把学生的主体地位明显的突出了。

而活教育有一个特色,他根据儿童活动的兴趣和需要,组织儿童活动的场所。

这样十分有利于儿童集中注意力,并且提高兴趣去做自己真正感兴趣的,没有逼迫感和厌倦。

是一种相当高效率的教育方式。

这对我们现代的教育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

陈鹤琴教育实践的特色和影响。

他所提出的教育思想,他所做的教育实践活动,是针对当时旧中国的实际情况所提出的。

对当时有着巨大的进步意义。

并且,现在分析那些思想,同样对于今天中国的教育都有着可取之处,是我们发展的目标和方向。

具有时代意义。

陈鹤琴老师在当时的旧中国所拥有的超前进步的教育思想,是旁人所不可企及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