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颂》公开课教学案例

合集下载

《黄河颂》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二则(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黄河颂》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二则(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黄河颂》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二则(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一. 教材分析《黄河颂》是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的一首诗歌,这首诗歌描绘了黄河的雄浑壮美,表达了中华民族对黄河的敬仰之情。

通过学习这首诗歌,学生可以了解黄河的自然特点、历史地位和文化意义,培养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对诗歌有一定的鉴赏能力。

但部分学生对黄河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了解不足,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引导和补充。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黄河颂》;了解黄河的自然特点、历史地位和文化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查阅资料、讨论交流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黄河颂》;了解黄河的自然特点、历史地位和文化意义。

2.难点:深刻理解诗歌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直观手段,营造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情境。

2.讨论交流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欣赏教学法: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美,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包含图片、音乐等元素的课件。

2.资料:准备关于黄河的资料,以便在课堂上进行拓展讲解。

3.黑板:准备一块黑板,用于板书关键词。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黄河的图片,让学生对黄河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然后引导学生谈论对黄河的了解和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朗读《黄河颂》,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和意境。

接着,教师简要介绍诗歌的创作背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

3.操练(10分钟)学生跟读诗歌,体会诗歌的节奏和情感。

教师针对学生的朗读情况进行指导,纠正发音和语气不当的地方。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黄河颂》公开课的教案

《黄河颂》公开课的教案

《黄河颂》公开课的教案第一章:课程简介1.1 课程背景本节课以《黄河颂》为主题,通过学习这首经典诗歌,让学生了解黄河的历史、文化和地理特点,感受黄河的伟大和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1.2 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黄河颂》;2. 理解《黄河颂》的内容,了解黄河的历史、文化和地理特点;3.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民族的情感。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诗歌原文《黄河颂》黄河,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你是中华民族的屏障!你奔腾不息,滚滚向前,带来了生命的滋润,带来了文明的火花,你是我们的骄傲,你是我们的希望!2.2 诗歌解析1. 诗歌的结构和韵律;2. 诗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3. 诗歌表达的主题和情感。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朗读法通过朗读,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和情感。

3.2 讲解法对诗歌的内容、结构和修辞手法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

3.3 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黄河的历史、文化和地理特点,培养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第四章:教学步骤4.1 导入通过展示黄河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关注黄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2 朗读诗歌让学生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和情感。

4.3 讲解诗歌对诗歌的内容、结构和修辞手法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

4.4 讨论黄河的历史、文化和地理特点引导学生讨论黄河的历史、文化和地理特点,培养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4.5 总结和作业布置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背诵诗歌并写一篇关于黄河的作文。

第五章: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朗读、讨论和作业,评价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表达能力,以及对黄河的历史、文化和地理特点的了解。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兴趣,对教学效果进行综合评价。

第六章:教学资源6.1 教材:《黄河颂》诗歌文本6.2 辅助材料:黄河的图片、视频、地图等6.3 参考书籍:关于黄河的历史、文化和地理特点的书籍第七章:教学安排7.1 课时:1课时(45分钟)7.2 教学流程:导入(5分钟):展示黄河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关注黄河朗读诗歌(5分钟):让学生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和情感讲解诗歌(10分钟):对诗歌的内容、结构和修辞手法进行讲解讨论黄河的历史、文化和地理特点(10分钟):引导学生讨论黄河的历史、文化和地理特点总结和作业布置(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作业7.3 教学策略:通过朗读、讲解和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黄河颂教案优秀7篇

黄河颂教案优秀7篇

黄河颂教案优秀7篇《黄河颂》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掌握字词,有感情的朗读诗歌,背诵诗歌,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在诵读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的自豪感。

3、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诗歌赞颂黄河,赞颂民族伟大精神的内涵。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理解诗歌赞颂黄河、赞颂民族伟大精神的内涵。

教学难点:联系时代背景理解诗歌的内容,调动并强化学生的爱国热情。

课件:黄河大合唱之——《黄河颂》配乐朗诵及歌曲,壶口瀑布视频,保卫黄河的歌曲。

一、导入新课:被誉为母亲河的黄河是我们中华民族魂之所在,历来为人们所歌咏。

同学们到过黄河没有?好,咱们先来看看黄河,好吗?(播放壶口瀑布的视频)这黄河以他雄浑的气魄,高远的形象,入诗入画入曲,人们歌咏他,因为他古老,他孕育中华五千年的文明,他厚重,他本身就是一部中华民族历史。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践踏中华大地,中华民族危在旦夕。

黄河以他的雄浑力量激励他的儿女奔赴抗战前线。

那是在1938年9月诗人光未然带领抗日演出队来到黄河边,来到壶口瀑布,涛涛黄河水在诗人胸中掀起万丈狂澜,他挥笔写下了不朽的诗篇《黄河颂》随后又一气呵成创作了组诗《黄河大合唱》经人民音乐家冼星海谱曲后风行全国。

唱遍大河上下,激励中华儿女为祖国尊严而战。

《黄河大合唱》共八个乐章,今天老师跟大家一起来学习《黄河大合唱》的第二乐章《黄河颂》。

二、初读课文,感知歌词现在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感受黄河颂。

请同学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诵读这首诗,注意读准字音、停顿、节奏。

揣摩思想感情。

边读边思考边体会,诗歌结构分为几部分?诗歌饱含什么样的感情?(要表达的感情是什么样的?)(自由诵读)1、诗歌分为几部分?生:分为两部分,分为朗诵词和歌词两部分。

歌词分为描绘黄河,赞美黄河2、作品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是什么?表达了作者的赞美,歌颂,爱国之情总结:也就是体现在一个字上的话就是“颂”。

初一语文《黄河颂》公开课教案相关资料优秀教案

初一语文《黄河颂》公开课教案相关资料优秀教案

初一语文《黄河颂》公开课教案相关资料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黄河颂》的创作背景和基本内容,感受诗文的意境美。

2.学习黄河颂的朗读技巧,提高学生的朗诵水平。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敬畏自然的情怀。

二、教学重点1.《黄河颂》的朗读技巧和情感表达。

2.理解诗文中描绘的黄河形象及其象征意义。

三、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黄河的文化内涵。

2.如何让学生在朗读中准确把握诗文的节奏和情感。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教师简要介绍《黄河颂》的作者、创作背景。

2.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黄河相关知识。

二、朗读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黄河颂》,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2.教师示范朗读,引导学生关注诗歌的节奏、重音、情感。

三、分析解读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文中描绘的黄河形象,如:雄浑、壮美、母亲河等。

2.学生分组讨论,探讨黄河在诗文中的象征意义。

四、朗读展示1.学生分组进行朗读展示,注意诗歌的节奏、重音、情感。

2.教师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第二课时一、复习回顾1.教师提问: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黄河颂》,谁能概括一下诗歌的主题?二、深入解读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文中表现的民族精神,如:坚韧、不屈、团结等。

2.学生举例说明诗文中体现的民族精神。

三、创意表达1.学生分组,根据诗文内容创作一首赞美黄河的诗歌或散文。

2.各组展示作品,教师点评。

四、课堂小结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五、课后作业1.学生回家后,向家长介绍《黄河颂》的内容和意义。

2.家长协助孩子录制朗读视频,至班级群。

六、教学反思1.在分析解读环节,可以增加学生对黄河文化内涵的探讨,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黄河在中华民族中的地位。

2.在课后作业环节,可以增加学生对家长的评价,让家长了解孩子在校的学习情况,促进家校共育。

通过不断反思和改进,相信本节课的教学效果会越来越好。

重难点补充:第二课时二、深入解读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文中表现的民族精神,如:坚韧、不屈、团结等。

黄河颂的教案通用5篇

黄河颂的教案通用5篇

黄河颂的教案通用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计划、工作总结、述职报告、合同协议、演讲致辞、条据文书、心得体会、策划方案、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plans, work summaries, job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speeches, documents, insights, planning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and more.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黄河颂的教案通用5篇优秀的教案能够帮助教师设计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教案的编写,教师能够事先规划好教学内容和教学步骤,确保教学活动的有序进行,本店铺今天就为您带来了黄河颂的教案通用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黄河颂课文教案市公开课一等奖教案省赛课金奖教案

黄河颂课文教案市公开课一等奖教案省赛课金奖教案

黄河颂课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黄河的地理位置、起源和重要性;2.了解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和资源;3.认识并颂扬黄河的伟大;4.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1.了解黄河的地理位置、起源和重要性;2.认识并颂扬黄河的伟大。

三、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四、教学准备教材:《黄河颂》课文;课件:教学PPT;多媒体设备:投影仪、音响设备等。

五、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1.教师通过播放黄河的相关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

2.教师提问:“黄河是中国的母亲河,你们对黄河有什么了解吗?”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步骤二:学习课文1.教师发给学生课本,让学生先自主阅读课文;2.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朗读课文,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内容;3.教师解读生词和难点,让学生掌握文章的语言表达。

步骤三:讨论与分析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2.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如:“黄河是如何形成的?黄河的重要性体现在哪些方面?”步骤四:展示与评价1.学生分组进行展示,每组选择一个黄河的重要方面进行介绍;2.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评价,鼓励学生给予建设性的意见和反馈。

步骤五:总结与反思1.教师帮助学生总结课堂内容,强调黄河的伟大和重要性;2.教师提问学生:“你对黄河有什么新的了解?你还有什么问题或疑惑?”鼓励学生思考和提问。

六、课后作业让学生写一篇关于黄河的作文,表达对黄河的敬仰和热爱。

同时,学生可以用自己的方式记录下对黄河的思考与感受。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课的教学,学生对黄河起源、地理位置和重要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通过小组讨论和展示的形式,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同时,通过作文的形式,让学生能够表达自己对黄河的敬仰和热爱,培养了学生的情感态度。

可以进一步加强课堂互动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黄河颂语文教学教案优秀5篇

黄河颂语文教学教案优秀5篇

黄河颂语文教学教案优秀5篇黄河颂语文教学教案精选篇1【教学依据】通过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培养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是语文教学的目的之一。

《黄河颂》是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一篇文章。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一、联系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了解中国现代国情(如五四运动、九一八事变、抗日战争),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山河和语言文化的爱国主义情操。

二、要细致分析、细心揣摩课文中的精彩段落和关键词句,使学生充分体会到汉语言丰富、优美的表现力,饶有兴趣地锻炼运用祖国语言的能力。

三、本单元的课文都是很好的朗读课文,教学时应继续注重朗读训练,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出感情,通过反复朗读,自行领会文意,培养语感。

要引导和鼓励学生说出对课文的整体感受,通过师生互动、交流,进一步把握课文内容。

《黄河颂》是著名的音乐作品《黄河大合唱》第二乐章的歌词,同时也可当作一首反映抗日救亡主题的的现代诗来读。

这首诗以热烈的颂歌形式塑造黄河的形象,赞美了黄河的英雄气概,表达了对黄河的热爱与歌颂,同时也表达了一个炎黄子孙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文章语言和抒情方式浅显易懂,情绪慷慨激昂,是初中一年级学生接受诗歌教育、领略新诗艺术的好材料。

因此调动学生情感是上好本课的首要条件,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歌词主体部分是深入理解课文的关键。

新课程中强调教师教育理念的变化、教学中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师生互动,合作交流,从而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和健全的人格。

根据《黄河颂》的特点,设计本课的教学时,可从朗读训练,培养语感,整体领会文意的角度出发,激发并强化学生的朴素的爱国情感。

本案例设计了四个活动层次,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组织教学内容。

首先以“黄河知识知多少”,调动学生知识积累,了解黄河历史,同时可调动起学习情感;然后以“吟诵黄河诗作”完成本课的朗读训练任务,借助音乐的力量,通过各种形式的“读”反复体味诗歌中澎湃激昂的民族感情;第三个板块中,注重从学生的理解感悟入手,让学生探究黄河精神的实质所在,特别是最后一个问题的各抒己见,更是富有时代气息,学生虽没有诗人的生活体验,但仍可从自己所处年代出发,明确新时代的青年应持一种怎样的人生观念;最后以“咏唱黄河歌曲”作结,强化了课文的情感,深入了学生的心灵。

《黄河颂》公开课教案设计

《黄河颂》公开课教案设计

《黄河颂》公开课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黄河颂》,使学生了解课文的内容,理解黄河的精神内涵,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合作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二、教学重点1. 理解《黄河颂》的内容,把握黄河的精神内涵。

2. 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合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理解黄河的精神内涵。

2. 如何通过教学,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四、教学准备1. 课前让学生预习《黄河颂》,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

2. 准备相关的教学多媒体资料,如图片、视频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黄河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了解黄河的概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黄河颂》,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黄河的精神内涵。

3. 合作探讨:分组让学生进行合作探讨,分享自己对于黄河精神的理解和感悟,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4. 课堂讲解:针对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讨的情况,进行课堂讲解,深入剖析黄河的精神内涵,引导学生理解课文。

5. 情感体验: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6.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黄河的精神内涵和爱国主义情操的重要性。

7.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六、教学反思在课程结束后,教师应进行教学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与不足,学生对黄河精神的理解和感悟程度,以及学生的参与度和合作情况。

根据反思结果,调整教学方法,以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

七、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分为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

过程性评价主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合作情况和阅读理解能力;终结性评价则主要评价学生对《黄河颂》内容的理解、黄河精神的感悟以及爱国主义情操的培养。

《黄河颂》公开课教案

《黄河颂》公开课教案

《黄河颂》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黄河颂》诗歌的基本内容,把握诗人对黄河的赞美之情。

(2)学会分析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3)能够运用诗歌中的意象,创作一幅描绘黄河的绘画作品。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诗歌的意境。

(2)学会欣赏古典诗歌,提高审美情趣。

(3)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通过绘画实践表达自己对黄河的认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树立学生保护环境、珍惜资源的意识。

(3)激发学生对文学、艺术的兴趣,提高综合素质。

二、教学重点1. 诗歌《黄河颂》的基本内容及其意境。

2. 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3. 运用诗歌中的意象进行绘画创作。

三、教学难点1. 诗歌中抽象意象的理解和把握。

2. 绘画作品中对黄河意境的再现。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黄河颂》诗歌文本、相关背景资料、绘画材料。

2. 学生准备:预习《黄河颂》诗歌,了解诗歌背景,准备讨论。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诗人背景及《黄河颂》的创作背景。

(2)学生齐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分析诗歌结构,归纳诗歌主题。

(2)学生合作探讨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3. 欣赏与解读(1)教师引导学生欣赏诗歌的美,深入理解诗歌意境。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讨论诗歌中的意象。

4. 绘画创作(1)教师布置绘画任务,要求学生运用诗歌中的意象创作。

(2)学生在音乐伴奏下进行绘画,感受诗歌的美。

5. 作品展示与评价(1)学生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2)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价作品,给予鼓励和建议。

(2)学生课后收集有关黄河的资料,拓展学习。

六、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针对性地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质量。

七、作业布置1. 背诵《黄河颂》诗歌。

《黄河颂》教案(优秀7篇)

《黄河颂》教案(优秀7篇)

《黄河颂》教案(优秀7篇)《黄河颂》教案篇一教学目标①知识与技能:指导学生把握诗文基调,有表情朗读诗文,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②过程和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重点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

教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播放音乐《黄河大合唱》之第一、第二部。

以强烈的气势感染学生,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

二、朗读。

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流畅、充满感情地朗读。

①教师范读。

②学生自由练习朗读。

③学生齐读。

三、内容研讨①解题。

本课题目是《黄河颂》,哪个词是关键?(抓住“颂”字。

)②这首歌词的一、三两节很显然是首尾呼应,但这两段文字着眼点完全相同吗?(第一节重点落在“黄河”上,第三节重点落在“中华儿女”上。

)③第二节是主体部分,主要是“颂黄河”,但并不是立即开始歌颂,在“颂”之前有一个蓄势阶段,如果在文中找出一个字来统领,应该是哪个字?(即“望”字。

)④“颂黄河”这一环节也有明显的外部标志,这就是文中反复出现的“啊!黄河!”这句话把内容划分为几个层次?每个层次的主要内容是什么?⑤小结课文。

用如下板书总结课文。

序曲主体尾声黄河伟大坚强望黄河颂黄河学习黄河精神五、再朗读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要求学生根据《黄河颂》音乐,进行配乐诗朗诵。

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安排学生齐读、领读或个别诵读。

六、课外作业①阅读《黄河大合唱》第三部分:《黄河之水天上来》。

②欣赏《黄河大合唱》音乐,学唱《黄河颂》部分,并进行表演唱。

教学目标:1、了解《黄河大合唱》的创作背景和其他相关内容。

2、反复朗诵并理解歌词内容,感受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

教学设计与步骤:一、播放《黄河大合唱》音乐片断,以雄壮激越的音乐演唱和朗诵来感染、调动学生。

二、学生们把预习所查资料展出并汇报交流,共同了解《黄河大合唱》由八个乐章组成,《黄河颂》中其第二章。

由光未然作词,冼星海作曲的《黄河大合唱》创作于抗日战争时期,表现出中华民族的苦难和不屈的斗争精神。

三、整体感知课文1、教师范读后学生自由练习朗读。

《黄河颂》公开课的教案设计

《黄河颂》公开课的教案设计

《黄河颂》公开课的教案设计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师简要介绍《黄河颂》的背景和意义,阐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

1.2 学生齐读《黄河颂》全文,感受诗歌的韵律和气势。

1.3 学生讨论:为什么黄河被称为中国的“母亲河”?1.4 教师总结:黄河对中华民族的发展和繁荣具有重要意义,本节课将深入探讨《黄河颂》的主题和艺术特色。

第二章:诗歌主题分析2.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黄河颂》的主题,了解诗人对黄河的赞美之情。

2.2 学生分享自己对诗歌主题的理解和感受。

2.3 教师讲解:黄河的象征意义,如民族精神、历史沉淀等。

2.4 学生讨论:如何从诗歌中感受到黄河的伟大和民族的自豪感。

第三章:诗歌结构与韵律分析3.1 教师讲解《黄河颂》的诗歌结构,包括诗句、诗节、诗篇等。

3.2 学生分析诗歌的韵律特点,如押韵、节奏等。

3.3 学生朗读诗歌,注意韵律的把握。

3.4 教师示范朗读,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第四章:词语与意象分析4.1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诗歌中的关键词语和意象,如“黄河”、“母亲河”、“伟大事业”等。

4.2 学生分享自己对关键词语和意象的理解。

4.3 教师讲解:词语与意象在诗歌中的作用,如表达情感、描绘形象等。

4.4 学生练习:运用词语和意象创作自己的诗歌。

第五章:艺术特色探讨5.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黄河颂》的艺术特色,如比喻、拟人等。

5.2 学生分享自己对艺术特色的理解和感受。

5.3 教师讲解:艺术特色在诗歌中的作用,如增强表现力、生动形象等。

5.4 学生练习:运用艺术特色创作自己的诗歌。

第六章:诗歌背景与历史6.1 教师详细介绍《黄河颂》的创作背景,包括当时的历史环境、社会状况等。

6.2 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或分享自己的了解,了解黄河在中华民族历史中的重要作用。

6.3 教师总结:黄河见证了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变迁,对中华民族有着深远的影响。

6.4 学生讨论:从诗歌中感受到了黄河的历史沉淀和民族精神。

第七章:诗人简介7.1 教师介绍《黄河颂》的作者,包括其生平、创作风格等。

《黄河颂》公开课的教案

《黄河颂》公开课的教案

《黄河颂》公开课的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了解《黄河颂》的创作背景和文化内涵。

激发学生对黄河的敬仰之情,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

1.2 教学内容:介绍《黄河颂》的创作背景,包括黄河的历史、地理和文化意义。

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展示黄河的壮丽景色和重要作用。

1.3 教学活动:教师简要介绍《黄河颂》的创作背景和意义。

学生观看黄河的图片和视频,感受黄河的壮丽景色。

学生讨论黄河对我国的重要性和他们在心中的地位。

第二章:作品分析2.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理解《黄河颂》的艺术特色和表现手法。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2.2 教学内容:分析《黄河颂》的艺术特色,如韵律、节奏和修辞手法。

引导学生关注作品中的形象描绘和情感表达。

2.3 教学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黄河颂》的艺术特色和表现手法。

学生分组讨论作品中的形象描绘和情感表达。

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分享他们的理解和感悟。

第三章:分组讨论3.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交流表达能力。

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思考《黄河颂》的主题和内涵。

3.2 教学内容: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与《黄河颂》相关的话题进行讨论。

学生通过讨论、研究和分析,得出结论并与全班分享。

3.3 教学活动: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话题并进行研究和分析。

学生将他们的讨论结果和发现进行课堂展示。

全班同学进行讨论和交流,共同深入理解《黄河颂》的主题和内涵。

第四章:创意表达4.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帮助学生将《黄河颂》的主题和内涵通过艺术形式表达出来。

4.2 教学内容:学生通过绘画、摄影、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表达他们对《黄河颂》的理解和感悟。

学生展示他们的作品,并分享创作的心得和体验。

4.3 教学活动:学生进行艺术创作,将《黄河颂》的主题和内涵表达出来。

学生将他们的作品进行展示,并分享创作的心得和体验。

全班同学进行欣赏和讨论,共同感受艺术的力量。

第五章:总结与反思5.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回顾和总结《黄河颂》的学习过程和成果。

《黄河颂》公开课的教案

《黄河颂》公开课的教案

《黄河颂》公开课的教案第一章:课程介绍1.1 课程背景本节课我们将学习一首经典的诗歌——《黄河颂》。

这首诗歌描绘了黄河的雄浑壮美,表达了中华民族对母亲河的热爱和敬仰。

通过学习这首诗歌,让学生感受黄河的伟大,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

1.2 教学目标(1)了解《黄河颂》的背景及意义。

(2)掌握诗歌中的关键词语和意象。

(3)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4)通过诗歌学习,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第二章:诗歌解析2.1 诗歌结构分析(1)诗歌的韵律:分析诗歌的韵脚、节奏等。

(2)诗歌的段落:梳理诗歌的结构,明确各段落的主题。

2.2 关键词语解析(1)母亲河:象征中华民族的母亲,代表着生育、滋养。

(2)黄河:象征中华民族的坚韧和不屈精神。

(3)伟大:表达黄河的伟大,也寓意中华民族的伟大。

第三章:诗歌朗读与感悟3.1 诗歌朗读(1)让学生跟随老师一起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2)分组朗读,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3.2 感悟诗歌(1)让学生分享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2)引导学生从诗歌中汲取爱国情怀。

第四章:诗歌创作与展示4.1 诗歌创作(1)让学生模仿《黄河颂》的写作手法,创作一首关于家乡的诗歌。

(2)鼓励学生发挥想象,用诗歌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热爱。

4.2 诗歌展示(1)让学生将自己的作品进行展示,分享创作心得。

(2)邀请同学互相评价,共同提高。

第五章:课堂小结与拓展5.1 课堂小结5.2 拓展活动(1)推荐学生阅读其他关于黄河的诗歌和文学作品。

(2)组织参观黄河流域,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黄河,感受黄河的魅力。

第六章:黄河文化介绍6.1 黄河的地理与文化意义(1)介绍黄河的地理位置、流经地区和流域特点。

(2)阐述黄河在中华民族历史和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6.2 黄河文明的成就(1)讲述黄河文明的发展历程和重要成就。

(2)强调黄河文明对中华民族的影响和贡献。

第七章:诗歌中的黄河形象7.1 诗歌中的黄河描绘(1)分析《黄河颂》中黄河的形象和象征意义。

《黄河颂》公开课教案设计

《黄河颂》公开课教案设计

《黄河颂》公开课教案设计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了解《黄河颂》的创作背景及意义培养学生对黄河文化的认识和热爱1.2 教学内容教师简介《黄河颂》的创作背景和作者学生朗读《黄河颂》全文1.3 教学方法问答法: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朗读法:学生朗读,教师指导1.4 教学步骤1.4.1 展示《黄河颂》的插图,引导学生关注黄河的自然景观和文化内涵1.4.2 教师简要介绍《黄河颂》的创作背景和作者的光辉历程1.4.3 学生朗读《黄河颂》,教师适时指导1.4.4 学生分享对《黄河颂》的理解和感悟第二章:作品分析2.1 教学目标分析《黄河颂》的艺术特色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2.2 教学内容教师分析《黄河颂》的韵律、意象、情感等艺术特色学生讨论《黄河颂》的艺术魅力2.3 教学方法讲解法:教师讲解《黄河颂》的艺术特色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心得2.4 教学步骤2.4.1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黄河颂》的韵律、意象、情感等艺术特点2.4.2 学生分组讨论《黄河颂》的艺术魅力,分享心得第三章:情感体验3.1 教学目标感受《黄河颂》所传达的爱国情怀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3.2 教学内容教师引导学生体验《黄河颂》中的爱国情感学生分享对《黄河颂》的感悟3.3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教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体验爱国情感分享法: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3.4 教学步骤3.4.1 教师播放《黄河颂》的音频,引导学生感受音乐与诗歌的结合3.4.2 学生分享自己在朗读或聆听《黄河颂》时所激发的爱国情感第四章:创作实践4.1 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诗歌创作能力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热爱4.2 教学内容教师示范如何创作一首以“黄河”为主题的诗歌学生尝试创作自己的诗歌4.3 教学方法示范法:教师示范创作过程实践法:学生动手创作4.4 教学步骤4.4.1 教师展示自己创作的一首以“黄河”为主题的诗歌,并讲解创作思路4.4.2 学生分组讨论,尝试创作自己的诗歌4.4.3 各小组汇报创作成果,教师点评并指导第五章:课堂小结5.1 教学目标激发学生对《黄河颂》及相关文化的兴趣5.2 教学内容学生分享对《黄河颂》的学习感悟5.3 教学方法分享法:学生分享学习感悟5.4 教学步骤5.4.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5.4.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感悟5.4.3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并激发学生对后续课程的兴趣第六章:拓展阅读6.1 教学目标扩大学生的文学视野培养学生对经典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6.2 教学内容教师推荐与《黄河颂》相关的其他文学作品学生阅读推荐作品,分享阅读心得6.3 教学方法推荐法:教师向学生推荐文学作品阅读分享法:学生分享阅读心得6.4 教学步骤6.4.1 教师向学生推荐与《黄河颂》相关的其他文学作品6.4.2 学生阅读推荐作品,并准备分享阅读心得第七章:课堂讨论7.1 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7.2 教学内容教师提出与《黄河颂》相关的话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学生就话题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7.3 教学方法话题讨论法:教师提出话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观点分享法: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7.4 教学步骤7.4.1 教师提出与《黄河颂》相关的话题,如作品的时代背景、艺术特色等7.4.2 学生就话题进行讨论,并准备分享自己的观点7.4.3 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教师点评并引导深入讨论第八章:课内外实践8.1 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深入理解8.2 教学内容教师安排课内外实践活动,如参观黄河、举办诗歌朗诵会等8.3 教学方法实践教学法:教师安排实践活动8.4 教学步骤8.4.1 教师安排课内外实践活动,并说明活动要求第九章:评价与反思9.1 教学目标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培养学生自我反思的能力9.2 教学内容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反思9.3 教学方法评价法: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自我评价法:学生进行自我评价9.4 教学步骤9.4.1 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9.4.2 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10.1 教学目标激发学生对文学和文化的热爱10.2 教学内容学生分享对整个课程的学习感悟10.3 教学方法分享法:学生分享学习感悟10.4 教学步骤10.4.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整个课程的学习内容10.4.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感悟10.4.3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并激发学生对后续课程的兴趣重点和难点解析一、课程导入:理解《黄河颂》的创作背景及意义,培养学生对黄河文化的认识和热爱。

《黄河颂》公开课教案设计

《黄河颂》公开课教案设计

《黄河颂》公开课教案设计第一章:课程导入一、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了解《黄河颂》的创作背景。

2. 培养学生对黄河文化的兴趣。

3. 激发学生对诗歌的热爱。

二、教学内容:1. 介绍《黄河颂》的创作背景。

2. 分析《黄河颂》的艺术特色。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展示黄河图片,引导学生思考黄河对中华民族的重要性。

2. 介绍《黄河颂》的创作背景,包括时代背景和作者背景。

3. 分析《黄河颂》的艺术特色,如韵律、意象、情感等。

4. 让学生齐读《黄河颂》,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四、课后作业:1. 深入了解黄河文化,搜集相关资料。

2. 学习其他关于黄河的诗歌,对比《黄河颂》的艺术特色。

第二章:诗歌解析一、教学目标:1. 分析《黄河颂》的主题思想。

2. 解读《黄河颂》中的意象。

3. 提高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分析《黄河颂》的主题思想。

2. 解读《黄河颂》中的意象,如“黄河之水天上来”,“奔腾不息”等。

三、教学过程:1. 让学生阅读《黄河颂》,思考诗歌的主题思想。

2. 分析《黄河颂》的主题思想,如赞美黄河、弘扬民族精神等。

3. 解读《黄河颂》中的意象,引导学生体会意象所传达的情感。

4. 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四、课后作业:1. 写一篇关于《黄河颂》主题思想的短文。

2. 创作一首以黄河为题材的诗歌。

第三章:诗歌表达技巧一、教学目标:1. 分析《黄河颂》的的表达技巧。

2. 培养学生运用诗歌表达情感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分析《黄河颂》的表达技巧,如比喻、拟人等。

2. 引导学生运用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

三、教学过程:1. 分析《黄河颂》的表达技巧,如比喻、拟人等。

2. 让学生模仿《黄河颂》的表达技巧,创作一首小诗。

3. 分享学生创作的小诗,互相评价、学习。

四、课后作业:1. 深入了解其他诗歌的表达技巧。

2. 运用所学表达技巧,创作一首诗歌。

第四章:诗歌鉴赏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黄河颂》教案(优秀5篇)

《黄河颂》教案(优秀5篇)

《黄河颂》教案(优秀5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该页是可爱的编辑帮大伙儿收集整理的《黄河颂》教案【优秀5篇】,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黄河颂》教案篇一一、指导思想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和教育信息化的推进,“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成了我国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

它与传统的学科教学有一定的交叉性、继承性、综合性,并具有相对独立特点。

它的研究与实施为学生主体性、创造性的发挥创设了良好的基础。

本课例尝试将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教学进行整合,发展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目标认知目标1.了解作者和作品。

2.了解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方法。

3.利用字典,掌握“涛、澜、浊、宛、魄、涤、泻、荡、屏”等9个字。

技能目标1.初步学会用普通话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品读歌词中的语言。

情感目标感受歌词所表现的伟大民族精神和强烈爱国感情三、重点难点通过反复诵读,感受黄河雄壮的气魄和中华民族伟大坚强的精神。

四、学法指导通过“读——品——诵——谈”的四步进行学习。

五、课前准备:教师——深入认识关于黄河、《黄河大合唱》的知识,做好相关课件和网站。

学生——收集《黄河颂》的相关知识(光未然、冼星海、《黄河大合唱》、抗日烽火),了解《黄河颂》的写作背景并寻找有关《黄河大合唱》的影视听资料,聆听黄河大合唱中的豪迈歌声。

六、教学过程:(一)引入(教师引导):同学们,当一个民族处于危急存亡的时刻,我们实在需要没有母亲河召唤!当抗日烽火燃遍中华大地时,诗人光未然随军行进在黄河岸边。

雄奇壮丽的山河,英勇抗敌的战士,使他感受到中华民族顽强的奋斗精神与不屈的意志。

于是,他向着黄河母亲,唱出了豪迈的颂歌!(师)借助画面、音乐的力量,调动学生的情感,使学生轻声跟诵《黄河颂》(生)展示自己课前的所得——《黄河颂》的相关知识(光未然、冼星海、《黄河大合唱》、抗日烽火),了解《黄河颂》的写作背景。

《黄河颂》公开课的教案

《黄河颂》公开课的教案

《黄河颂》公开课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黄河颂》这首歌曲的背景、歌词及其表达的意义。

2. 通过学唱《黄河颂》,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集体合作精神。

3. 引导学生感受黄河的伟大,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保护环境的热情。

二、教学内容:1. 歌曲《黄河颂》的背景介绍。

2. 歌词解析,理解歌曲中所表达的黄河的伟大和祖国的繁荣昌盛。

3. 学唱《黄河颂》,掌握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简要介绍《黄河颂》的背景,引发学生兴趣。

2. 新课内容: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歌词,解析歌词中的意象,帮助学生理解歌曲的意义。

3. 学唱歌曲:教师指导学生学唱《黄河颂》,注意歌曲的旋律和节奏,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

4. 分组练习:学生分组,进行集体合唱练习,培养学生的集体合作精神。

5. 课堂展示:每组学生进行合唱展示,教师点评并指导。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黄河颂》歌曲的背景、歌词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学唱歌曲的表现,包括旋律、节奏等方面的掌握情况。

3. 学生在集体合唱中的参与度,团队合作精神的体现。

五、教学资源:1. 教学课件:《黄河颂》歌曲的背景介绍、歌词解析等。

2. 音响设备:用于播放《黄河颂》歌曲,辅助学生学唱。

3. 合唱教材:提供给学生进行集体合唱的指导。

六、教学建议:1. 课前准备:教师应提前熟悉《黄河颂》歌曲,了解其背景和歌词含义。

2. 课堂氛围: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歌曲。

3. 教学方法:采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方法,如图片、视频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

4. 个别指导:在学生学唱过程中,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给予个别指导,提高学生的学唱效果。

5. 课堂总结:在课堂结束时,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歌曲《黄河颂》的意义和价值。

六、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歌曲创作活动,以《黄河颂》为灵感,创作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的歌曲。

2. 邀请其他学科教师,如美术、文学等,进行跨学科合作,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感受黄河的伟大。

《黄河颂》公开课教案

《黄河颂》公开课教案

《黄河颂》公开课教案《黄河颂》公开课教案作为一名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黄河颂》公开课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黄河颂》公开课教案1一、导入: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它孕育了五千年中华文明古国的灿烂文化。

它以博大的胸怀滋养着勤劳朴实的炎黄子孙,又以惊涛拍岸的气势鼓舞着中华儿女。

当抗日的烽火燃遍中华大地,诗人光未然随军行进在黄河岸边。

作为时代的歌手,他站在高山之巅,代表英雄的华夏儿女,向着黄河母亲,唱响了时代的最强音——对黄河的豪迈的颂歌!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首歌的歌词《黄河颂》。

(板书课题、作者)(课件同步播放黄河图片)二、简介作者、作品。

上课之前,老师从网络平台搜集到了一些与课文有关的材料,下面展示给大家。

指名让学生起来读。

1.作者简介。

(课件展示:先作者照片,后简介)光未然,原名张光年,湖北光化县人。

现代诗人,文学评论家。

1939年到延安,创作了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组诗《黄河大合唱》,经冼星海谱曲后风行全国。

2.作品。

《黄河大合唱》:一部史诗性的大型合唱音乐作品,光未然作词,冼星海谱曲。

由八个乐章组成:《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水谣》《河边对口曲》《黄河怨》《保卫黄河》《怒吼吧!黄河》。

(课件展示)3.背景。

本文选自组诗《黄河大合唱》的第二部《黄河颂》。

1938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以后,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着华北大地。

全国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

诗人随军行进在黄河岸边,面对雄奇壮丽的山河、英勇抗敌的战士,他感受到了中华民族顽强的奋斗精神与不屈的意志。

于是1939年诗人到延安后,创作了规模宏大的组诗《黄河大合唱》,本文便是其中之一。

(课件展示相关资料,指学生名起来读。

)师:通过这些资料我们知道:本文是一首反映抗日主题的现代诗。

三、学习目标。

(课件出示)我们这节课的主要任务是: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河颂》公开课教学案例
[模版仅供参考,切勿通篇使用]
学生为什么动不起来——《黄河颂》公开课教学案例
王慧玲
(江苏省南京市华电中学)
一、背景介绍
我曾在南京市华电中学七(3)班上了一节区级公开课——《黄河颂》。

本校七年级共有九个班,这是其中的一个实验班,在平常的教学中感觉这个班级的学生上课不够积极,女生不爱发言,男生倒很活泼,但是他们回答问题欠深思。

我本是打算在自己带的另一个普通班上的,因为去年我在这个班级开的校级公开课效果很好。

但是后来大家都建议实验班更能代表学校的形象,我又改了主意。

在正式开课之前我共试上了两次,都是在普通班级。

为了更真实地展现课堂教学,准备工作我只是用了一个早自习带领学生读了读课文。

作为一名年轻教师,这是我第一次开区级公开课,压力很大,但我也渴求成功。

二、教材分析
《黄河颂》是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中的一首诗歌。

是著名音乐作品《黄河大合唱》第二乐章的歌词,也是一首反映抗日救亡
主题的现代诗。

诗歌着眼于"歌颂",这首诗以热烈的颂歌形式塑造黄河的形象,充满了强烈的冲击力和震撼力,展示了黄河及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

语言和抒情方面浅显易懂,情绪慷慨激昂,是七年级学生接受诗歌教育、领略新诗艺术的好材料,也是强化朗读训练的好素材,更是他们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强化爱国热情的好题材。

正因为如此,我的目标是: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加深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通过朗读展现他们对诗作情感的体悟。

我梦想着更好地调节课堂气氛,期待着学生能积极参与,能大方地表述他们的收获,给大家一种轻松、自然又充满激情的感觉。

三、案例描述
因为多数学生没有去过黄河,导入新课时我用了一段1分20秒的气势磅礴的黄河视频(并配以激情澎湃的音乐),试图让学生初步感受一点诗歌中的情感。

接下来,我简单地介绍了作者、作品及抗战背景,为后面理解诗歌的内涵做好铺垫。

在朗读训练上我依次采用了以下方法:先指名朗读,目的是发现朗读中存在的问题,如读音是否准确,停顿以及感情的表现力等;对于如何读出感情,我继而播放了一段朗诵词部分的录音,给学生一个好的示范;再接着学生自由朗读读出自己所感受的情感;最后全班齐读,因为我认为集体朗读
才能读出黄河那种磅礴的气势。

课堂的重点放在黄河的形象及其蕴含的情感,第一步我想引导学生抓住诗歌中的一系列动词,如"望""奔""掀""劈"等通过朗读训练让学生体会到黄河的气势,班级中只有黄强(化名)和王仕宁(化名)两位男同学积极参与,他们个体的朗读效果良好。

第二步我引导学生从关键词"摇篮""屏障""臂膀"来理解黄河的
贡献,从关键句"啊!黄河!"重复三次的目的理解作者的赞美之情,有少数几个学生举手发言,有个别学生用的是参考书上的答案作答的,总感觉学生的回答很肤浅、很牵强,语言表达不流畅,干巴巴的一个短句就回答完了,我当时也很着急,都不知道该怎样调整,心里就惦念着下一个环节该干什么了,总担心教学内容完不成。

我赶紧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前后四个学生为一个小组),竞赛朗读水平,希望这样可以活跃气氛,让大家不再感觉死气沉沉,可学生偏偏在这个时候老老实实,一副很守规矩的样子,比平日里更缺少生机,连平时爱插嘴、爱打闹的学生也格外安静,我在这种情况下只说了一句:"大家读出声音来,不要齐读。

"
准备两三分钟之后该展示成果了,我心里盘算了一下至少有四组的学生会争着举手,因为平常的语文课上他们都特别有竞争意识,谁知只有一个小组举手,这一组的实力在班级中算是弱的,朗读效果自然不用说了。

诗歌中的黄河不仅仅指地理意义上的黄河,它还象征着中华民族伟大而坚强的精神以及具有这种精神的抗日英雄。

为了让学生能理解这个深刻的内涵,我准备了几幅图片,想激发学生对抗日英雄的敬,激发他们的爱国情,可是由于当时紧张,使用多媒体时跳过这些画面了。

我的教学设计是在结尾再来一个高潮部分:分工合作,全班六小组各背诵一小段,全体起立背诵,背景配以波涛汹涌的黄河画面加上具有震撼力的音响效果,也许是因为没背熟,也许是因为胆小,背诵的效果不尽如人意,我要不断地加入到小组的背诵当中,期望以此提高大家的效果。

最后我让全体学生闭上眼睛,听我的描述,想象在那个战火纷飞的抗战年代,中华民族危在旦夕的紧要关头,你就是诗人,你背负行囊随抗日战士奔赴延安,途径黄河,眼望黄河波澜壮阔的景象,心中感慨万分的场景。

四、教学反思
课堂气氛为什么如此压抑,学生为什么动不起来,我觉得责任关键在老师,有以下几个发面的原因:
1.我忽视了备学生,因为要上公开课,我反复查找资料,研究内容,我自己的思路很清晰,对诗歌的方方面面理解较为透彻,做了充分的准备,而忽略了学生,他们之前只是读了而已,很多
学生都没有参考书(因为为了强迫他们上课认真听讲、记笔记,我禁止他们带参考资料来),他们没有充分地预习又怎能达到老
师期望的效果呢?我对一切都太理想化了,把他们都当成了自己,觉得课堂会在自己的掌握之中,学生的回答就是我想要的结果。

后来据他们班主任说,她提醒学生要预习看书,学生来了一句:"看什么啊!语文老师什么都没说。

"
2.在平常的教学中,没有进行良好的养成教育,学生积极性的调动,回答问题时言行上的强化训练(谈吐举止的要求)。

3.作为年轻教师,经验不足,胆量太小,这与我自身的性格也有很大的关系。

几年来,虽然每次校级公开课的成绩都很好,但是我从来都不自信,上课前一直胆战心惊,个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差!我自身的朗读素养还算不错,但在这节课中却没有抓住指导的最佳时机进行即兴范读。

教师在范读中用自身的情感感染学生,从而使学生和老师一起对朗读内容产生共鸣,这种感染作用是播放录音无法替代的。

这节课让我真正明白了课前教学设计应该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要努力实现预设与生成的动态平衡,要想上好一节课必须备好教材,还要充分地去备学生。

今后,我会尽最大努力克服自身的不足与缺点,不断地主动学习,发挥自身的优势,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语文教学案例:道是无情却有情语文教学案例范文《坐井观天》教学案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