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湖上杂诗

合集下载

【冀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27 古诗三首-湖上杂诗

【冀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27 古诗三首-湖上杂诗

历史课件:/kejian/lish i/
事,在湖滨郊游踏青,一路上游人来往
不绝,都说想做神仙。
老夫心与游人异,不羡神仙羡少年。
作者表明自己的态度,一点也 不羡慕神仙,只羡慕那些年轻的少 年。
“不羡神仙羡少年”这句诗, 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感?
流露出作者对青春的渴盼,希冀 中又隐藏着一股难言的惆怅。
Full Of Water
总结: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诗,诗 人采用对比的写法,写出了郊游 踏青的闲情,表达出作者对青春 的渴盼,对年轻的希冀。
科学课件:/kejian/kexue/ 物理课件:/kejian/wul i/
化学课件:/kejian/huaxue/ 生物课件:/kejian/she ngwu/
地理课件:/kejian/dili/
湖上杂诗
作家作品
袁枚(1716-1797年), 清代诗人、诗论家。字子 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 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
湖上杂诗
(清)袁枚
葛岭花开二月天, 游人来往说神仙。 老夫心与游人异, 不羡神仙羡少年。

对对
写 (葛gé岭)/花开/二月天, 做
青年 春轻

{ 人
游人/来往/说神仙。 神 老夫/心与/游人异, 仙
{ 写

不羡/神仙/羡少年。 只 羡
的的 渴希 盼冀



葛岭花开二月天,游来无 PPT模板:/moban/ PPT背景:/beijing/ PPT下载:/xiazai/ 资料下载:/ziliao/ 试卷下载:/shiti/ PPT论坛: 语文课件:/kejian/yuw en/ 英语课件:/kejian/ying yu/
PPT素材:/sucai/ PPT图表:/tubiao/ PPT教程: /powerpoint/ 范文下载:/fanwen/ 教案下载:/jiaoan/ PPT课件:/kejian/ 数学课件:/kejian/shu xue/ 美术课件:/kejian/me ishu/

关于湖泊的诗

关于湖泊的诗

1、江湖水草空旷,何必养天闲。

——《水调歌头(八月上浣解印别同官席上赋)》——刘克庄 2、江天收宿霭,湖水动春声。

——《临江仙(和陈宪使韵)》——刘埙 3、可惜不当湖水面,银山堆里看青山。

——《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黄庭坚 4、白石岩前湖水春,湖边旧境有清尘。

——《行田诗》——张又新 5、二月湖水清,家家春鸟鸣。

——《春中喜王九相寻/晚春》——孟浩然 6、湖水平漪,与我意、一般容与。

——《满江红(李参政壁生日)》——魏了翁 7、寒食近,湖水绿平桥。

——《望江南》——谢逸 8、登亭望湖水,水缩湖底出。

——《湖亭晚望残水》——白居易 9、南浦山罗列,东湖水渺弥。

——《南歌子(寄景卢)》——洪适 10、淼淼望湖水,青青芦叶齐。

——《奔亡道中五首》——李白 11、底事轻抛形胜地,把笙歌、恋定西湖水。

——《贺新郎》——王奕 12、鱼背有酒樽,绕鱼是湖水。

——《石鱼湖上作》——元结 13、北垞湖水北,杂树映朱阑。

——《辋川集。

北垞》——王维 14、苍埃霁景成阴晦,湖水湖烟依旧。

——《摸鱼儿(春光)》—— 15、青为洞庭山,白是太湖水。

——《登翅头山题俨公石壁》——包融 16、何时与公去颖尾,湖水漫漫如玻璃。

——《依韵和永叔见寄》——梅尧臣 17、杖屦闲随鱼□乐,怀抱清如湖水凉。

——《破阵子(北湖次唐教授韵)》——张孝忠 18、绿荷十里吐秋香,湖水掌平如镜。

——《酹江月(西湖)》——葛长庚 19、尝闻庞德公,家住洞湖水。

——《寄弄月溪吴山人》——李白 20、敕赐镜湖水,为君台沼荣。

——《对酒忆贺监二首》——李白 21、五湖水色掩西施。

——《浣溪沙·题李中斋舟中梅屏》——吴文英 22、坐想稽山佳处,贺老门前湖水,欹侧钓鱼船。

——《水调歌头(清明俯近,感叹偶成,寄子贱舍人)》——李光 23、新开湖水浸遥天。

——《朝中措(望新开湖有怀少游,用樊良道中韵)》——李之仪 24、唯当衡峰上,遥辨湖水色。

——《奉答燕公》——王琚 25、空阔湖水广,青荧天色同。

飞花令——“二月”诗句140句

飞花令——“二月”诗句140句

飞花令——“二月”诗句140句1、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清/高鼎《村居》2、五原春色旧来迟,二月垂杨未挂丝。

唐/张敬忠《边词》3、二月黄鹂飞上林,春城紫禁晓阴阴。

唐/钱起《赠阙下裴舍人》4、正月初弦二月赊,小园春事已如麻。

宋/王淇《绝句》5、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

唐/孟云卿《寒食》6、二月东湖湖上路,官柳嫩,野梅残。

宋/辛弃疾《江城子》7、二月韶妍赏牡丹,更宜疏雨湿阑干。

宋/ 张公庠《宫词》8、二月已破三月来,渐老逢春能几回。

唐/杜甫《漫兴》9、二月饶睡昏昏然,不独夜短昼分眠。

唐/《昼梦》10、二月频送客,东津江欲平。

唐/杜甫《泛江送客》11、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唐/杜牧《山行》12、娉娉褭褭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唐/杜牧《赠别二首》13、二月春风江上来,水精波动碎楼台。

唐/杜牧《悲吴王城》14、自嫌流落西归疾,不见东风二月时。

唐/杜牧《隋堤柳》15、巧穷南国千般艳,趁得东风二月开。

唐/杜牧《见穆三十宅中庭梅榴花谢》16、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唐/贺知章《咏柳》17、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唐/韩愈《春雪》18、江陵城西二月尾,花不见桃惟见李。

唐/韩愈《李花赠张十一署》19、河南二月末,雪花一尺围。

唐/韩愈《辛卯年雪》20、南方二月半,春物亦已少。

《同冠峡》唐]/韩愈21、二月春花厌落梅,仙源归路碧桃催。

渭城丝雨劝离杯。

宋/ 晏几道《浣溪沙》22、二月和风到碧城,万条千缕绿相迎。

舞烟眠雨过清明。

宋/ 晏几道《浣溪沙》23、二月春犹浅。

望极不来芳信断。

宋/欧阳修《蝶恋花.腊雪初销梅蕊绽》24、二月春耕昌杏密。

百花次第争先出。

宋/欧阳修《渔家傲·二月春耕昌杏密》25、二月春期看已半。

江边春色青犹短。

宋/欧阳修《渔家傲·二月春期看已半》26、珠帘半下香销印。

二月东风催柳信。

宋/欧阳修《玉楼春.珠帘半下香销印》27、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

袁枚简介_袁枚的诗全集_古诗大全

袁枚简介_袁枚的诗全集_古诗大全

袁枚简介_袁枚的诗全集_古诗大全袁枚少有才名,擅长诗文,乾隆四年(1739)24岁参加朝廷科考,试题是《赋得袁枚因风想玉珂》,诗中有“声疑来禁院,人似隔天河”的妙句,然而总裁们以为“语涉不庄,将置之孙山”,幸得当时总督尹继善挺身而出,才免于落榜,得中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

乾隆七年(1742)外调做官,曾任沭阳、江宁、上元等地知县,推行法制,不避权贵,颇有政绩,很得当时总督尹继善的赏识。

三十三岁父亲亡故,辞官养母,在江宁(南京)购置隋氏废园,改名“随园”,筑室定居,世称随园先生。

袁枚的诗全集:《所见》作者是清代文学家袁枚。

其古诗全文如下: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翻译】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

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下。

《马嵬》作者是清代文学家袁枚。

其古诗全文如下: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

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翻译】用不到去歌唱当年皇帝妃子的悲欢离合;在人间也有银河,使得千千万万人家夫妻离散。

象石壕村那样的夫妻决别数也数不清,老百姓的泪水比长生殿上洒的那点泪水多得多了。

《寄聪娘》作者是清代文学家袁枚。

其古诗全文如下:一枝花对足风流,何事人间万户侯。

生把黄金买别离,是侬薄幸是侬愁。

【翻译】一个像花一样的女人足以让我满足,人间的万户侯又算得了什么呢?硬生生的为了黄金导致了离别,这是我的薄情也是我的愁。

《湖上杂诗》作者是清代文学家袁枚。

其古诗全文如下:葛岭花开二月天,游人来往说神仙。

老夫心与游人异,不羡神仙羡少年。

【翻译】葛岭的花都在二月开放(作者闲来无事,在湖滨郊游踏青),一路上游人络绎不绝,都说想做神仙,而我的心境与他们的不一样,我一点也不羡慕神仙,只羡慕那些少年。

《咏钱》作者是清代文学家袁枚。

其古诗全文如下:人生薪水寻常事,动辄烦君我亦愁。

解用何尝非俊物,不谈未必定清流。

空劳姹女千回数,屡见铜山一夕休。

湖上杂诗袁枚诗意

湖上杂诗袁枚诗意

湖上杂诗袁枚诗意
湖上杂诗是袁枚所写的一首诗,描绘了他在湖上漫游的心境和所见所闻。

这首诗不仅有着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形象,更蕴含了袁枚的柔美的诗意和浪漫的情怀。

湖上杂诗中,袁枚首先描绘了自己在湖上漫游的感受。

他吟唱自己的心境:“片片轻舟一葫芦,万顷碧波任逐卖。

”这句诗用轻盈的语言描绘了轻舟在湖上的漫游,形象地展现了袁枚自由自在的心境。

他在湖上摇曳的感觉,让人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自由和无拘束的喜悦。

这种自由自在的感觉,让使得袁枚格外兴奋和愉悦。

接下来,袁枚又描绘了湖的美丽景色:“芦苇棵棵望峰呈,岸亭雪花拂人耳。

”这句诗中,袁枚用简洁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湖岸的美景。

芦苇成行,如同欢迎远方美景的来临,远处的峰峦如同图画中的山峰,在蓝天白云间若隐若现,让人无限遐想;而岸亭上的雪花,也悄悄地飘洒下来,拂过人们的面颊,给人以凉爽之感。

袁枚用细腻的描绘,使得湖边的景色更加真实、动人。

除此之外,袁枚还描绘了湖边的生活:“艇中鼓板岸边舞,少女白衫散极垂。

”这些生活场景,让读者感受到了当地人民的生活情况。

湖上的艇中,有着欢快的鼓板声,岸边还有美妙的舞蹈,这些生动的场景让人们忘却了尘俗,感受到了欢乐和热情。

而少女们穿着白衫,垂着长发,恬静而优美,犹如画中走出来的仙子,留给人们无限的遐想。

通过这首湖上杂诗,袁枚向读者展示了自己丰富的想象和精湛的写作技巧。

他细腻的描绘,使得读者不仅感受到了湖边的景色,同时也感受到了袁枚的柔美情怀。

袁枚的诗意,如同湖上的轻舟,安静而不失张扬,从
中传达出一种平和、淡泊、永恒的美感,让读者感受到一种无法言说的美好。

88首你只知一句,却不知全文的经典古诗词(附释义)

88首你只知一句,却不知全文的经典古诗词(附释义)

88首你只知一句,却不知全文的经典古诗词(附释义)有缘千里来相会、不爱江山爱美人、百无一用是书生、一寸光阴一寸金、今朝有酒今朝醉、满城尽带黄金甲、可怜天下父母心、男儿有泪不轻弹……这些耳熟能详的句子,你知道出自哪些诗词吗?01 励学篇宋·赵恒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读书考取功名是当时人生的一条绝佳出路,考取功名后,才能得到财富和美女。

02 集杭州俗语诗清·黄增色不迷人人自迷,情人眼里出西施。

有缘千里来相会,三笑徒然当一痴。

情人眼里出西施,有缘千里来相会:因爱慕之情所迷,觉得对方女子无处不美,完全呈现一种自我陶醉的境界。

如果彼此有缘分,即使相隔千里也能在某时某刻相遇。

03 题桃花扇传奇清·陈于王玉树歌残迹已陈,南朝宫殿柳条新。

福王少小风流惯,不爱江山爱美人。

不爱江山爱美人:“不爱江山爱美人”常用来讽刺当政者只知爱恋美人而不顾国事,这与“江山情重美人轻”的意思恰好相反。

04 杂感清·黄景仁仙佛茫茫两未成,只知独夜不平鸣。

风蓬飘尽悲歌气,泥絮沾来薄幸名。

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

莫因诗卷愁成谶,春鸟秋虫自作声。

百无一用是书生:世上有千种职业,唯一没有用处的就是书生。

读书人虽有满腹学问,可惜有志难伸,空有一番豪情,却完全没处发挥。

此句显示现实中无力伸展志向的困境。

05 夜坐·其二清·龚自珍沉沉心事北南东,一睨人材海内空。

壮岁始参周史席,髫年惜堕晋贤风。

功高拜将成仙外,才尽回肠荡气中。

万一禅关砉然破,美人如玉剑如虹。

美人如玉剑如虹:美人和剑两样是男人生活中的最重要的,前者给予温柔,后者给予自由。

06 白鹿洞二首·其一唐·王贞白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湖上》原文翻译及赏析(通用15篇)

《湖上》原文翻译及赏析(通用15篇)

《湖上》原文翻译及赏析(通用15篇)《湖上》原文翻译及赏析(通用15篇)《湖上》原文翻译及赏析1原文:湖上风来波浩渺。

秋已暮、红稀香少。

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

莲子已成荷叶老。

青露洗、萍花汀草。

眠沙鸥鹭不回头,似也恨、人归早。

译文:微风轻拂着湖水,更觉得波光浩渺,正是深秋的时候,红花叶凋,芳香淡薄。

水光山色与人亲近,唉!我也说不清这无比的美好。

莲子已经成熟,莲叶也已衰老,清晨的露水,洗涤着水中蘋花,汀上水草。

眠伏沙滩的水鸟也不回头,似乎怨恨人们归去的太早。

赏析:词的上片写初到湖上的感受,下片写归时的心情。

起句写湖。

从语气上看,初去时真是秋高气爽,日丽晴和,那辽阔的湖面上,水波不兴,平如明镜,湖光澈能,景色触和。

忽然风起,吹皱湖水,层层涟漪,荡漾开来,激起浪花。

因此说“湖上风来波浩渺”。

“风来,”是事物变让的起因,对游人的印象较深,所以特地拈出。

次句写荷。

“秋已暮”,就是“时维九月,序属三秋”(王勃《滕王阁序》中语),用以点明节候。

这时湖中荷花已经葵谢,枝叶开始凋零,只有残存着的红花点点,不时散发出断续余香,整个湖面上呈现出一派秋日萧瑟的气象。

但,这无损于湖上的秀丽风光,它仍然是如济人刘凤浩咏湖诗说的“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此刻虽因节候不同,有所变化,但湖上景象仍然一样。

尽管荷花色褪,乃至零落,而群山诸峰,倒影湖中,特别是遍山红叶与湖边垂柳,交相映衬,更加妩媚。

树上鸣禽,吱吱喧喳;洲诸鸥鹭,负日眠沙;一动一静,饶有情趣,在给人以快慰之感,极尽游赏之乐,真有说不尽的无穷好。

“水光山色与人亲”是词人在凝神观照事物时所得最突出印象,“说不尽、无穷好,”是她陶醉于景色后的深刻感受。

这两句语虽直率、浅近,却饶有韵味。

它体现出词人游赏时怡然自得的欢悦心情和她那开朗乐观的内心世界。

在这里,作者把热爱自然、歌颂自然的主观意识赋予了客观存在的景物,分明是自己爱好“水光山色,”却偏说“水光山色与人亲。

画罗纨扇总如云,细草新泥簇蝶裙。

画罗纨扇总如云,细草新泥簇蝶裙。
说儿女们本不关心宋代岳飞被害之事而பைடு நூலகம்游时争着去凭吊他的坟墓
画罗纨扇总如云,细草新泥簇蝶裙。
出自清诗人黄任的《西湖杂诗》
画罗纨扇总如云,细草新泥簇蝶裙。
孤愤何关儿女事,踏青争上岳王坟!
【注释】:
1、"画罗"二句:写游人众多,服饰华丽。画罗、织有花纹的罗衣。纨扇,罗纨制的扇子。簇蝶裙,织有蝴蝶的裙子。
2、"孤愤"二句:说"儿女"们本不关心宋代岳飞被害之事,而春游时争着去凭吊他的坟墓。踏青,春游。岳王坟,岳飞死后曾追封鄂王,其墓在杭州棲霞岭。

《湖上》原文翻译及赏析(15篇)

《湖上》原文翻译及赏析(15篇)

《湖上》原文翻译及赏析《湖上》原文翻译及赏析(15篇)《湖上》原文翻译及赏析1原文:怨王孙·湖上风来波浩渺[宋代]李清照湖上风来波浩渺。

秋已暮、红稀香少。

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

莲子已成荷叶老。

青露洗、苹花汀草。

眠沙鸥鹭不回头,似也恨、人归早。

翻译:微风轻拂着湖水,更觉得波光浩渺,正是深秋的时候,红花叶凋,芳香淡薄。

水光山色与人亲近,唉!我也说不清这无比的美好。

莲子已经成熟,莲叶也已衰老,清晨的露水,洗涤着水中苹花,汀上水草。

眠伏沙滩的水鸟也不回头,似乎怨恨人们归去的太早。

注释双调忆王孙:词牌名。

忆王孙,原为单调三十一字,此扩充为双调。

此词词牌原为“怨王孙”,有误。

浩渺:形容湖面空阔无边。

秋已暮:秋时已尽。

红、香:以颜色、气味指代花。

苹:亦称田字草,多年生浅水草本蕨类植物。

汀:水边平地。

眠沙鸥鹭:眠伏在沙滩上的水鸟。

赏析:这是一首秋景词,词人以其独特的方式,细腻委婉又具体形象地传达出一种特色鲜明的阴柔之美。

这首词当写于词人南渡前的早期。

秋天给人们带来的常常是萧瑟冷落的感觉,自宋玉“悲秋”以来,文人笔下的秋景,总呈现出一种悲凉萧瑟之色。

然而李清照这首《怨王孙》中的秋景,展现的是一幅清新广阔的画图,词人不仅赋予大自然以静态的美,更赋予生命和感情,由此见出词人不同凡俗的情趣与襟怀。

“湖上风来”句起语不俗,避开俗套。

秋高气爽,常见风平波静,而一旦朔风初起,便会吹起悠远的水波,宣告着深秋到了,所以说“秋己暮”。

而一句“红稀香少”,更通过自然界色彩和气味的变化,进一步点染了深秋的景观。

大自然总是宜人的,深秋季节却别有滋味,这里,作者不说人们如何的喜爱山水,倒说“水光山色与人亲”,将大自然人情化、感情化了。

正是这“与人亲”,方换得人与景亲,也才能真的领略到大自然的水光山色中的景物美,所以,作者所说的“说不尽、无穷好”言之有根,是从心田深处发出的真诚的赞颂之语。

下片虽然仍是对秋景色的继续描绘,但却不是简单的重复。

五湖宅诗的全文

五湖宅诗的全文

五湖宅诗的全文
五湖宅诗
湖光秋月两相和,
渔舟唱晚,响穷彻。

行客醉梦何处是?
楚天一色暮云起。

湖边杨柳轻拂水,
渔火对愁眠,不知何处去?
江潮恨恼涨碧海,
渔歌肠断夜未央。

湖上清晨曙光新,
渔灯影动,满湖明。

渔家傍江千里暮,
楚天无边落日余。

五湖宅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美丽的景象,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梦幻般的世界。

湖光秋月,湖面上波光粼粼,月光如银,洒落在湖面上,湖水清澈,湖面上的月光和湖光相互映衬,景色宁静而美丽。

渔舟唱晚,渔夫们唱着悠扬的渔歌,声音传遍整个湖面,渔舟在湖面上摇曳,晚风轻拂,渔歌悠扬,景色宁静而美丽。

行客醉梦何处是?湖边杨柳轻拂水,湖边的杨柳摇曳,湖面上的渔火映衬着湖面,湖面上的渔火把湖面照亮,湖面上的渔火和湖面上的月光相互映衬,景色宁静而美丽。

江潮恨恼涨碧海,江潮涨起,湖面上的江潮涨起,湖面上的江潮把湖面照亮,湖面上的江潮和湖面上的月光相互映衬,景色宁静而美丽。

湖上清晨曙光新,渔灯影动,满湖明。

清晨的曙光照耀着湖面,湖面上的渔灯摇曳,湖面上的渔灯把湖面照亮,湖面上的渔灯和湖面上的月光相互映衬,景色宁静而美丽。

渔家傍江千里暮,渔家傍江,湖面上的渔家傍江,湖面上的渔家傍江把湖面照亮,湖面上的渔家傍江和湖面上的月光相互映衬,景色宁静而美丽。

五湖宅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美丽的景象,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梦幻般的世界。

湖面上的月光,渔火,江潮,渔灯,渔家傍江,湖面上的景色宁静而美丽,湖面上的景色宁静而又美丽,
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梦幻般的世界。

五湖。

《湖上杂诗》

《湖上杂诗》

01
02
03
湖水意象
诗歌中多次出现湖水的意 象,既表现了自然的宁静 与美丽,又象征着人生的 宽广与深邃。
孤舟意象
诗人以孤舟自喻,表达了 人生旅途中的孤独与坚韧 。
云影意象
云影的变幻不定,寓意着 人生的无常与不确定性, 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人生 的深刻思考。
修辞手法
1 2
比喻
诗人运用丰富的比喻手法,将抽象的情感和思想 转化为具体的形象,使诗歌更加生动、形象。
象征
诗人运用象征手法,将具象的景物与抽象的情感 相互映衬,使诗歌寓意深刻、意味深长。
3
对仗
诗歌中多处运用对仗手法,使诗歌在形式上工整 、对称,同时也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音乐美感 。
03
思想感情
情感表达
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 独特见解。通过描绘湖上景象,诗人 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情感,使读者 感受到宁静致远、超然物外的境界。
文化传承
借鉴和传承传统文化, 为创作提供背景和内涵 。
THANK YOU
《湖上杂诗》
汇报人: 日期:
目 录
• 引言 • 诗歌赏析 • 思想感情 • 结论评价 • 湖上杂诗原文与译文 • 相关作品欣赏
01
引言
诗人简介
• 诗人:吴伟业(1609-1672),字骏公,号梅村,别署鹿樵生 、灌隐主人、大云道人,江南太仓(今江苏太仓)人,明崇祯 四年(1631)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南京国子监司业等职, 后因战乱被迫滞留于苏州、杭州等地,最后被召入京,官至秘 书院侍讲。其诗以清丽委婉、意境清新见长,被誉为“长庆体 ”的代表人物之一。
01
一首描绘寒江雪景的诗,与《湖上杂诗》的清冷幽静风格有相
似之处。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的说课稿范文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的说课稿范文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的说课稿范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计划、工作总结、合同协议、条据书信、规章制度、应急预案、策划方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plans, work summarie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 letters, rules and regulations, emergency plans, planning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的说课稿范文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的说课稿范文(集合3篇)下面是本店铺分享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的说课稿范文(集合3篇)供大家阅读。

6月27日望湖楼醉书的诗词

6月27日望湖楼醉书的诗词

6月27日望湖楼醉书的诗词
【原创实用版】
目录
1.诗词背景介绍
2.诗词作者简介
3.诗词内容赏析
4.诗词的艺术特点
5.诗词的历史价值
正文
6 月 2
7 日望湖楼醉书的诗词是一首描绘湖景的古文诗词,作者是明代著名诗人辛弃疾。

该诗词以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情感描绘了湖水的美丽和周围的景色,给人以深刻的艺术感受。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著名文学家,和陆游、苏轼并称“宋词三大家”。

他的词作多以爱国为主题,表达了他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深热爱和忧虑。

他的作品以其豪放、奔放的风格和独特的艺术魅力深受后人的喜爱和推崇。

这首诗词共两句:“湖光山色与人合,绕郭行吟泛舟中。

”作者通过这两句诗词,描绘了湖水的美丽和周围的景色。

第一句“湖光山色与人合”描绘了湖水和山色的美丽,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

第二句“绕郭行吟泛舟中”描绘了作者在湖中泛舟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享受和乐趣。

这首诗词的艺术特点主要表现在其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情感上。

作者通过描绘湖水的美丽和周围的景色,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同时也表达了对生活的享受和乐趣。

这种表达方式既富有诗意,又具有艺术感染力,深受后人的喜爱和推崇。

这首诗词的历史价值主要表现在其对后世的影响上。

作为一首描绘湖景的古文诗词,这首诗词不仅在当时广为流传,而且对后世的诗词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许多后来的诗人都受到了这首诗词的启发和影响,创作了许多优秀的诗词作品。

6月27日望湖楼醉书的诗词

6月27日望湖楼醉书的诗词

6月27日望湖楼醉书的诗词
(最新版)
目录
1.诗词背景介绍
2.诗词作者简介
3.诗词内容分析
4.诗词的艺术特点
5.诗词的意境与情感
正文
6 月 2
7 日望湖楼醉书的诗词是一首描绘湖景的古文诗歌,作者是明代著名诗人杨慎。

诗词的背景是在明代,杨慎在杭州担任知府期间,一次在西湖边的望湖楼喝酒,欣赏湖景,醉后写下了这首描绘湖景的诗词。

这首诗词通过对湖景的描绘,表现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同时也寓示着诗人的人生态度。

诗词的内容分析如下:
诗人描绘了西湖的美景,写道:“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诗人通过这一句,将西湖六月的风光与其他季节进行比较,强调了六月西湖的独特之处。

诗人接着描绘了湖面的景色:“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这两句诗通过莲叶和荷花的描绘,形象地表现了湖面的景色。

诗人最后表达了自己的情感:“耐可乘风破浪?直挂云帆济沧海。

”这句诗寓示了诗人的人生态度,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乘风破浪,直挂云帆,济沧海。

诗词的艺术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诗人通过对比手法,强调了六月西湖的独特之处。

其次,诗人运用了形象生动的描绘手法,如“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使读者能够形象地感受到湖面的景色。

最后,诗人通过寓言手法,将自己的人生态度融入诗词中,使诗词具有更深层次的含义。

诗词的意境与情感主要体现在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他对人生的积极态度。

秋日湖上的原文和译文

秋日湖上的原文和译文

秋日湖上薛莹(唐) 〔唐代〕落日五湖游,烟波处处愁。

浮沉千古事,谁与问东流?译文及注释译文落日时分畅游于太湖之上,湖面烟波浩渺,让人觉得处处充满忧愁。

千年以来的历史正如这湖中水浪一样浮浮沉沉,谁会关心那些繁冗沉寂的事情呢?注释五湖:指江苏的太湖。

浮沉:指国家的兴亡治乱。

赏析这是一首湖上怀古的作品,它反映出了一种世事浮沉的消极思想。

这首诗开头一句写出了诗人秋日泛舟闲游时间、地点,言简意赅;紧接着一句道出了太湖上的景致,同时也烘托出诗人的心境。

这两句既写景,又抒情,情由景生,诗《黄鹤楼》中一句,“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同样是日薄西山,同样是迷离烟波,虽然诗人所想的不相同,但其心境是相同的。

“浮沉千古事,谁与问东流”两句是这首诗的题旨所在,意思是千百年不断发生的事都有随着太湖上的水面浮浮沉沉,俱随着湖水向东流去。

太湖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然而,此日的湖波依旧,往日的是是非非,恩恩怨怨却是灰飞烟灭。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长江万古流”。

名利争夺、打打杀杀都随着历史的车轮销为匿迹。

唯一不变的,只是那一道江水,作为历史的见证,作者在这里告诫世人要跳出名利,淡漠名利,淡泊一生,因为“是非成败转头空”。

作者用低精神财富的笔调,委婉地道出名利的虚无,既有了道家的出仕思想,又表达了作者的清风明月般的胸怀。

春秋时吴国和越国,是相邻的两个诸侯国,都在今江苏、浙江一带,同太湖有着密切的联系。

因此,诗人泛舟湖上,秋风萧瑟,落日烟波,触目所见,处处皆可生愁。

然身临此境,最易令人发生感慨的,自然是历史上吴越争霸的故事了。

当时吴被灭亡而越称霸,都已成为往事陈迹,所以说是“浮沉千古事”,早已付诸东流,没有谁来问了。

全诗流露出诗人对现实无可奈何的心情。

《秋日湖上》这首诗浅易近人,文情并茂,诗人既点出了世事如白驹过隙,变幻莫测的原理,也道出了对人生价值观的思考及探索。

千百年来人们对它议论不一。

此诗的妙处在于要言不烦,寥寥数语就将今与古、虚与实、景与情融合起来,古今一概,寓虚于实,情景不分。

刘长卿诗词南湖送徐二十七西上作品赏析

刘长卿诗词南湖送徐二十七西上作品赏析

刘长卿诗词南湖送徐二十七西上作品赏析《南湖送徐二十七西上》原文南湖送徐二十七西上作者:唐·刘长卿家在横塘曲,那能万里违。

门临秋水掩,帆带夕阳飞。

傲俗宜纱帽,干时倚布衣。

独将湖上月,相逐去还归。

《南湖送徐二十七西上》注释①南湖:在嘉兴。

②横塘:《宋史·河渠志》:“古人治水之法,纵有浦,横有塘”。

③纱帽:谓闲居便服。

④将:与。

《南湖送徐二十七西上》作者介绍刘长卿(709~786),字文房,唐代诗人。

宣城(今属安徽)人。

以五言律诗擅长,唐玄宗天宝年间(公元742年1月~756年7月)进士。

唐肃宗至德年间(公元756年7月~758年2月)任监察御史、长洲县尉,贬岭南巴尉,后返,旅居江浙。

后来唐代宗任命他为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被诬再贬睦州司马。

他生平坎坷,有一部分感伤身世之作,但也反映了安史乱后中原一带荒凉凋敝的景象。

刘长卿是由盛唐向中唐过渡时期的`一位杰出诗人。

关于刘长卿的生平一直没有确考,《旧唐书》和《新唐书》都没有他的传记。

刘长卿诗以五七言近体为主,尤工五言,自诩为“五言长城”(权德舆《秦征君校书与刘随州唱和集序》)。

《新唐书·艺文志》著录他的集子10卷,《郡斋读书志》、《直斋书录解题》同。

据丁丙《善本书室藏书志》,著录有《唐刘随州诗集》11卷,为明翻宋本,诗10卷,文1卷。

现在通行的如《畿辅丛书》本的《刘随州集》,《四部丛刊》本的《刘随州文集》,都为这种11卷本。

《全唐诗》编录其诗为5卷。

事迹见《唐诗纪事》、《唐才子传》。

《南湖送徐二十七西上》繁体对照家在橫塘曲,那能萬裏違。

門臨秋水掩,帆帶夕陽飛。

傲俗宜紗帽,幹時倚布衣。

獨將湖上月,相逐去還歸。

石鱼湖上醉歌 并序 注释译文鉴赏

石鱼湖上醉歌 并序 注释译文鉴赏

石鱼湖上醉歌并上元结
石鱼湖,似洞庭,夏水欲满君山青。

山为樽,水为沼,酒徒历历坐洲岛。

长风连日作大浪,不能废人运酒舫。

我持长瓢坐巴丘,酌饮四座以散愁。

●注释:
漫叟:元结自号。

巴丘:巴陵,位于洞庭湖边。

君山:湘山,在洞庭湖中。

●译文:
我用公田的米酿酒,休闲时就装酒到湖上,随时取来一醉。

欢醉中,靠石鱼湖岸伸臂向石鱼凹处取酒,由小船载着,让坐在石鱼山上的友人一个个喝酒。

想象中是靠着巴山在洞庭湖君山中饮酒,友人们都环绕洞庭君山就坐,酒船在湖上迎着波涛往来,于是作歌吟咏。

石鱼湖啊,好像那洞庭湖,夏天水涨山石却如君山青。

把山谷当做酒杯,把湖泊当作酒池,饮酒的朋友个个环坐洲岛。

长风连日卷起波浪滔滔,挡不住酒船在湖中运酒。

我手拿长瓢坐在巴山石上,请朋友们一起畅饮消忧愁。

●鉴赏:
本篇为作者任道州刺史时所作。

通过描写石鱼湖的游宴之乐,抒发作者狂放不羁的豪放情怀。

想象惊人,富有奇趣。

【诗词阅读及答案】西湖杂诗十四首(其一,其二)阅读答案附赏析

【诗词阅读及答案】西湖杂诗十四首(其一,其二)阅读答案附赏析

【诗词阅读及答案】西湖杂诗十四首(其一,其二)阅读答案附
赏析
西湖杂诗十四首(其一,其二)
黄任
长存游人进画图,楼台缀错与茵铺。

宋家万里中原土,博得钱塘十顷湖。

图画罗纨扇总如云,细草新泥丛蝶群。

孤愤何关儿女事,踏青争上岳王坟。

⑴两首诗分别从哪些角度描绘了西湖的美景?两首诗在写景时角度各存有怎样的侧重于?恳请详细分析。

(4分后)
⑵两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参考答案
14.(8分)
⑴(4分后)前首诗重在描绘西湖景色美如画图。

用比喻手法刻画了楼台雕梁画栋例如锦绣交叠,长路的长堤仿佛刷上了一条绿色的地毯。

(2分后)
后一首着力刻画西湖游人繁盛。

郊外踏青的少男少女。

用比喻、借代手法写出了游客的络绎不绝,和春天特有的细草新泥相映成趣。

(2分)
⑵(4分后)这两首诗(以乐景写下哀情)整体表现了作者对南宋王朝清静无为恢复正常中原(复置国家与民族利益于罔顾)的怨恨,(2分后)抒发了对南宋人民忘怀灾难和痛苦的反感。

(2分后)。

清朝诗人袁枚的诗词汇总

清朝诗人袁枚的诗词汇总

清朝诗人袁枚的诗词汇总清朝诗人袁枚的诗词篇一《寄聪娘》作者是清代文学家袁枚。

其古诗全文如下:一枝花对足风流,何事人间万户侯。

生把黄金买别离,是侬薄幸是侬愁。

【翻译】一个像花一样的女人足以让我满足,人间的万户侯又算得了什么呢?硬生生的为了黄金导致了离别,这是我的薄情也是我的愁。

《湖上杂诗》作者是清代文学家袁枚。

其古诗全文如下:葛岭花开二月天,游人来往说神仙。

老夫心与游人异,不羡神仙羡少年。

【翻译】葛岭的花都在二月开放(作者闲来无事,在湖滨郊游踏青),一路上游人络绎不绝,都说想做神仙,而我的心境与他们的不一样,我一点也不羡慕神仙,只羡慕那些少年。

《咏钱》作者是清代文学家袁枚。

其古诗全文如下:人生薪水寻常事,动辄烦君我亦愁。

解用何尝非俊物,不谈未必定清流。

空劳姹女千回数,屡见铜山一夕休。

拟把婆心向天奏,九州添设富民侯。

【翻译】人生打柴汲水本是平常事,动辄要钱可就使我也发愁。

懂得用钱何尝不是好人才,绝口不提未必就算真清流。

官人徒劳j巴钱千遍万遍数,就是拥有铜山也能一夜休。

我想把这番婆心向天诉奏,请在普天之下多设富民侯。

《独秀峰》作者是清代文学家袁枚。

其古诗全文如下:来龙去脉绝无有,突然一峰插南斗。

桂林山水奇八九,独秀峰尤冠其首。

三百六级登其巅,一城烟水来眼前。

青山尚且直如弦,人生孤立何伤焉。

【翻译】全然找不到来龙去脉,只见一座高峰突然出现,高可入云,直插南斗。

桂林山水本来就十有八九奇绝卓异,而独秀峰更是。

几百级阶梯拾级而上才能到达它的峰巅,尽览全城风光,轻雾弥漫。

青山尚且能够矗立如琴弦,人生孤立无援又有何所谓。

《推窗》作者为清代文学家袁枚。

其古诗全文如下:连宵风雨恶,蓬户不轻开。

山似相思久,推窗扑面来。

【翻译】一连几夜狂风暴雨,我家那柴门也不轻易打开了。

好几天不见,青山好像得了相思病;我一推开窗户,它就一下子扑入我的眼帘。

清朝诗人袁枚的诗词篇二《春日偶吟》作者为清代文学家袁枚。

其古诗全文如下:拢袖观棋有所思,分明楚汉两举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想做 神仙
只羡 少年
对对 青年 春轻 的的 渴希 盼冀
葛岭花开二月天,游人来往说神仙。
写出了游人的表现。我闲来无事, 在鲜花盛开得二月天里来到葛岭踏青, 一路上游人来往不绝,都说想做神仙。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老夫心与游人异,不羡神仙羡少年。
作者表明自己的态度。而我的 心境与他们不一样,我一点也不羡 慕神仙,只羡慕那些年轻的少年。
诗人简介
袁枚(1716-1797年), 清代诗人、诗论家。字子 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 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 老人。
湖上杂诗
(清)袁枚 葛岭花开二月天, 游人来往说神仙。 老夫心与游人异, 不羡神仙羡少年。
{ {
写 游 人 写 自 己
(gé) 葛岭/花开/二月天, 游人/来往/说神仙。 老夫/心与/游人异, 不羡/神仙/羡少年。
“不羡神仙羡少年”这句诗, 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感?
流露出作者对青春的渴盼,希冀 中又隐藏着一股难言的惆怅。
总结:
Full Of Water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诗,诗人 采用对比的写法,写出了郊游踏青 的闲情,表达出作者对青春的渴盼, 对年轻的希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