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课 与朱元思书
第21课 与朱元思书
第21课与朱元思书《与朱元思书》,选自《艺文类聚》。
吴均(469—520),字叔庠。
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县)人。
南朝梁文学家,史学家。
原文:水皆缥piǎo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tuān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负势竞上,互相轩xuān邈miǎo;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yuān飞戾lì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译文:没有一丝风,烟雾也完全消失,天空和群山是同样的颜色。
船随着江流漂漂荡荡,时而向东,时而向西。
从富阳到桐庐一百来里路,奇山异水,在天下独一无二。
水都是青白色,千丈之深的地方也能看到底,水底的游鱼和细小的石子也能看得清清楚楚。
湍急的江流比箭还要快,那惊涛骇浪的势头犹如奔马。
江两岸的高山上,全都生长着苍翠的树,透出一派寒意。
(重重叠叠的)山峦各仗着自己的地势争相向上,仿佛要比一比,看谁爬得最高,伸得最远,由此而形成无数的山峰。
(山间的)泉水冲击着岩石,发出泠泠的响声;美丽的鸟儿彼此嘤嘤地叫着,十分和谐。
蝉不停地叫着,猿不停地啼着。
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那些极力攀高的山就平息了自己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看到这些幽深的山谷,那些忙于世俗事务的人就会流连忘返。
树枝纵横交错挡住了上面的天空,虽在白昼,林间仍显得昏暗;在枝条稀疏的地方,有时还能见到阳光。
字词解释:(1)烟:烟雾。
(2)净:消散,散尽。
(3)共色:一样的颜色。
(4)从流飘荡:(乘船)随着江流漂荡。
从,顺,随。
(5)东西:向东向西。
(6)许:上下,左右。
表约数(7)天下独绝:独一无二。
绝:极其。
(8)缥碧:青白色。
(9)直视无碍:一直看下去,可以看得很清楚,毫无障碍。
这是形容江水非常清澈。
(10)急湍:湍急的江流。
(11)甚箭:甚于箭,比箭还快。
(12)奔:飞奔的马(13)寒树:使人看了有寒凉之意的树(14)负势竞上:山凭借(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
第21课 与朱元思书
下一页
本文与郦道元所描绘的“三峡”相 比,你觉得有什么地方相似?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 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 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 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 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山献‟多 生柽柏, 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 属引凄异 , 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 猿鸣三声泪沾裳!”
作者是如何描摹奇山异水?
提示:从描写角度、词语运用、 表现手法、修辞方法、表达作用 等角度,任选一点,揣摩妙处, 体会写法。 示例:游鱼细石,一动一静,相 映成趣。鱼群穿梭,不仅衬托水 之清秀,且逗人游兴,给山水增 添无限生趣。主要运用了衬托的 手法。
下一页
提示: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骈体文艺术特色:
句式整齐、音韵和谐、对比立意、 相映成趣,读来琅琅上口,节奏感 极强。
与朱元思书
风烟 / 俱净,天山 / 共色。从流 / 飘荡,任意东西。自 / 富阳至桐庐 / 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 / 皆缥碧,千丈 / 见底;游 鱼 / 细石,直视 / 无碍。急湍 / 甚 箭,猛浪 / 若奔。 夹岸 / 高山,皆生 / 寒树。 负势 / 竞上,互相 / 轩邈;争高 / 直指,千百成峰。泉水 / 激石,泠泠 / 作响。好鸟 / 相鸣,嘤嘤 / 成韵。 蝉 / 则 / 千转不穷,猿 / 则 / 百叫 无绝。鸢飞 / 戾天者,望峰 / 息心; 经纶 / 世务者,窥谷 / 忘反。横柯 / 上蔽,在昼 / 犹昏;疏条 / 交映,有 时 / 见日。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1课与朱元思书课件
与朱元思书
消散 同样 跟从 •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向东向西 多 全都 总写 •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 青白色 独一无二 水清 •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障碍 ——————— 湍急的 飞奔的马 水流 超过 水急
•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使人有寒意的树 凭借 奋力向高处远伸展 • 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 响; 笔直地 激打
• 美丽 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 停止 至 穷尽 则 看到 返回 枝条 平息 筹划治理 • 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 世 在上面 好像 稀疏 交互掩映 阳光
谢谢下载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21课《与朱元思书》课件
念和常规写法。
• 多角度、多层面地思考问题,提高自己
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实践活动
• 多进行写作练习,尝试不同的写作题材
和风格,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
• 多参加交流活动,学习他人的优点和创
新方法,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
05
课堂互动与学习成果展示
课堂讨论与问题解答
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 作者在描绘美景的同时,抒发了自己的
情感,使文章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文学鉴赏方法与技巧
文学鉴赏方法
文学鉴赏技巧
• 从文章的结构、语言、主题
• 学习运用修辞手法,如对偶、
等方面进行分析,领略作品的
排比、设问等,提高自己的文
内涵和魅力。
学鉴赏能力。
• 结合背景知识,了解作品的
言表达、写作技巧与创新能力培养、课堂互动与学习成果展示。
• 每个章节下设若干小节,按照教学进度逐步展开。
教学环节
• 课堂讲解:教师对课程内容进行详细讲解,引导学生理解文学作品的内涵和写作技巧。
• 课堂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出问题和观点,共同探讨文学作品的主题和意义。
• 学生展示:安排学生进行作品展示,教师提供指导和评价,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
借鉴古诗文中的文化素养
• 学习古诗文中的修辞手法,如对偶、
• 学习古诗文中的历史、文化、哲学等
排比、设问等,提高自己的写作技巧。
知识,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
• 学习古诗文中的表达方式,如抒情、
• 学习古诗文中的审美观念,提高自己
叙事、议论等,丰富自己的写作手法。
的审美能力。
创新能力培养与实践活动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第21课 与朱元思书》课件
译文: 没有一丝儿风,烟雾也完全消散, 天空和群山是同样的颜色。(我乘着小 船)顺着江流飘荡,随意的向东或向西。 从富阳到桐庐的一百来里的奇山异水, 是天下独一无二的。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青白色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
tuān
湍甚箭,猛浪若奔。
急流的水
一直看下去,可以看得很清楚,毫 无障碍,这是形容江水非常清澈。
• 阅读第二段,思考 • 文章是如何表现水的奇异的?
水之奇异在于: 静时清澈见底, 动时湍急凶猛。
读第3段,思考:作者是怎样表现山的 奇异的?
夹岸高山 皆生寒树,负势竞上 互相轩邈, 争高直指 千百成峰。
以拟人手法,化静为动,生动形象的 表现了山的峻峭,突出了山的奇异。
本文兼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写景,请从这两方面入 手圈出写得好的字词句,并谈谈好在何处
从视觉来写: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作者不仅为我们描绘了一 从听觉来写: 幅天清气朗,明快秀丽的景色,而且将富春江放在“天”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 这个壮阔背景上来描写,就勾勒出了一个广阔的空间境界 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 。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中的一个“寒”字,既写 百叫无绝。”:泉水泠泠,鸟鸣成韵 出了树密而绿的特点,也写出了人的主观感受。 ,蝉声不断,猿啸无绝,组成了一部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美妙的大自然交响曲,绘声绘色,使 用拟人的手法,写出江的两岸崇山峻岭,高耸人云的雄 奇景色;“竞”“争”二字把静止的山写活了,赋予了它 人产生亲临其境之感,令人神往。 们以生命和动感。
本文重在写景,直接抒情言 志的语言很少。但历来优秀的文 章都讲究情景相生,我们从作者 对景物的描写中,从寥寥几句写 观景感受 的语句中,领略到作 者怎样的情感和志趣?
第21课 与朱元思书
文体链接
《与朱元思书》是一篇以骈文写成的书信。骈文,又 称“骈体文”,是和散文相对的一种文体,起源于汉末, 形成于魏晋,盛行于南北朝。骈体文的最大特点是讲求 对仗。全篇以偶句为主,构成字数相等的上下联,句法 结构相互对称,词性、词义相互配对,句子的字数通常 是四字句、六字句相互交替。 晚唐时被称为“四六文”, 以后历代相沿,到清代才叫做骈体文。其次是讲求平仄, 上下联要平仄相对,平对仄,仄对平。其三是讲究用典, 目的是使文章委婉、含蓄、典雅、精练。用典有明典和 暗典,有时还将典故反用,起衬托、对比作用。为了追 求形式美,骈文还讲究词藻华丽,大量使用颜色、金玉、 花草等类词汇。骈文对唐宋以后的文学语言,特别是律 诗、律赋的发展有很大影响。但由于过分追求形式,妨 害思想内容的表达,成为文章的桎梏。《与朱元思书》 具有骈文的音韵美,却无骈文的繁复,全文清新、优美, 是我国古代文学中描写山水的经典之作。
正 面和 侧
第3段 作者从哪两个角度描写奇山? 作者有怎样的感受?
视觉
夹岸高山 皆生寒树 负势竞上 互相轩邈 争高直指 千百成峰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 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听觉
泠泠的泉声 嘤嘤成韵的鸟声 千转不绝的蝉声 百叫无绝的猿声
奇山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文章的3个自然段分别写什么 这三段之间是什么关系(顺序)? (1)总富春江的景色: 奇山异水, 天下独绝 (2)描写异水 (3)描写奇山
总
分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 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
水,天下独绝。 (总起)
请用一句话概括第一段内容?
总写了从富阳至桐庐的奇 山异水之美。
八年级下册语文21课与朱元思书原文和翻译
八年级下册语文21课与朱元思书原文和翻译水皆缥(piǎo)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tuān)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miǎo),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líng)作响;好鸟相鸣,嘤嘤(yīng)成韵。
蝉则千转(zhuàn)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yuān)飞戾(lì)天者,望峰息心;经纶(lún)世务者,窥(kuī)谷忘反。
横柯(kē)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风和烟都散尽了,天和山是一样的颜色。
(我的小船)随着江流飘荡,时而偏东,时而偏西。
从富阳到桐庐一百来里的水路,奇异的山水,独一无二。
江水都是青白色,千丈深的地方都能看得清楚。
游动的鱼儿和细碎的沙石,也可以看得清清楚楚,毫无障碍。
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迅猛的浪涛像飞奔的骏马。
江两岸的高山上,全都生长着使人看了有寒意的树;山峦凭借着(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仿佛都在相互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形成了无数的山峰。
(山间的)泉水冲击着岩石,发出泠泠的响声;美丽的百鸟互相和鸣,鸣声嘤嘤,和谐动听。
蝉儿和猿猴也长时间地叫个不断。
极力追求名利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高峰,(就会)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治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
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即使是在白天也像黄昏时那样昏暗;稀疏的枝条交相掩映,有时还可以(从枝叶的空隙中)见到阳光。
意境美文章开篇以简洁的笔触,给人们勾画了富春江山水的背景:阳光明媚,天高云淡,空气清新,山色苍翠,并总述自富阳至桐庐水上之游的总体印象:“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第二段写“异水”。
先抓住其“缥碧”的特点,写出了其晶莹清澈的静态美:这水仿佛透明似的,可以一眼见底,连那倏来忽去的游鱼,水底累累的细石,都可以一览无余。
然后以比喻夸张的手法,勾勒其急湍猛浪的动态美:这水有时又迅猛奔腾,一泻千里,使人感到惊心动魄。
21课与朱元思书讲义
《与朱元思书》学习目标1、指导学生积累文言知识,重视朗读训练,逐步提高文言文的朗读和翻译能力,背诵并默写全文。
2、体会文中作者追求自由的情怀,把握课文的主旨。
3、引导学生品味赏析文章的语言美,培养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逐步捉高鉴赏水平。
4、通过教读本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学习重点1、品味文章描写山水的巧妙手法。
2、理解作者流露出来的思想感情3、背诵课文。
学习过程预习导学1、关于作者:吴均,字叔痒。
南朝梁文学家。
他出身贫寒,好学有俊才。
他通史学,私自撰写《齐春秋》,披露了当时统治集团的不少丑闻。
他因此受到了武帝免其职焚其稿的迫害。
后奉诏撰写《通史》,上起三皇,下迄齐代,未成身死。
善诗文。
其诗清新,且多反映社会现实之作。
其文工于写景,尤以小品书札见长,文笔清拔有古气,时人或仿效之,称为“吴均体”。
2、题目解说书是一种文体名,先秦时“书”为书信的总名,臣下向国君进言陈词,亲朋之间来往的信件,都称为“书”。
如:《与朱元思书》、《与妻书》。
《与朱元思书》是骈体文。
又称“骈文”,是和散文相对的一种文体,骈体文的最大特点就是讲究对仗,全篇以偶句为主,构成字数相等的上下联,句法结构相互对称,词性、词义相互配对,句子通常是四字句、六字句相互交替。
魏晋南北朝时,政治黑暗,社会动乱。
因而,不少知识分子寄情山水来排解心中的苦闷。
《与朱元思书》是吴均写给他的朋友朱元思的一封书信。
3、给下面带点字词注音。
急湍.(tuān)轩邈..(xuān miǎo)窥.谷忘反(kuī)横柯.(kē)水皆缥碧.( piǎo )泠.泠作响(líng )嘤.嘤成韵(yīng )鸢.( yuān)飞戾.天( lì)经纶.世务(lún )4、通假字①蝉则千转不穷转:通“啭”(zhuàn),意为鸟婉转地叫,此处指蝉鸣声。
②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反:通“返”,意为返回。
八年级下册语文21课与朱元思书原文和翻译
八年级下册语文21课与朱元思书原文和翻译八年级下册语文课文《与朱元思书》是南朝梁文学家吴均所著的一篇著名的山水小品。
其中原文和翻译都是我们必须学习的。
为大家整理了八年级下册语文第第21课与朱元思书的原文和翻译,欢迎大家阅读!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1课与朱元思书原文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piǎo)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tuān)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miǎo),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líng)作响;好鸟相鸣,嘤嘤(yīng)成韵。
蝉则千转(zhuàn)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yuān)飞戾(lì)天者,望峰息心;经纶(lún)世务者,窥(kuī)谷忘反。
横柯(kē)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1课与朱元思书翻译风和烟都散尽了,天和山是一样的颜色。
(我的小船)随着江流飘荡,时而偏东,时而偏西。
从富阳到桐庐一百来里的水路,奇异的山水,独一无二。
江水都是青白色,千丈深的地方都能看得清楚。
游动的鱼儿和细碎的沙石,也可以看得清清楚楚,毫无障碍。
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迅猛的浪涛像飞奔的骏马。
江两岸的高山上,全都生长着使人看了有寒意的树;山峦凭借着(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仿佛都在相互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形成了无数的山峰。
(山间的)泉水冲击着岩石,发出泠泠的响声;美丽的百鸟互相和鸣,鸣声嘤嘤,和谐动听。
蝉儿和猿猴也长时间地叫个不断。
极力追求名利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高峰,(就会)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治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
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即使是在白天也像黄昏时那样昏暗;稀疏的枝条交相掩映,有时还可以(从枝叶的空隙中)见到阳光。
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1课与朱元思书鉴赏“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文人墨客,吟诗作文,为后人留下了众多脍炙人口的山水佳作。
与朱元思书原文、译文
第21课与朱元思书(南朝梁)吴均原文: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译文:风停了,烟雾都消散尽净,天空和远山呈现出相同的颜色。
原文: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译文:(我乘着船)随水流漂浮移动,随心所欲,任船所致观赏景物。
原文: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译文:从富阳到桐庐大约(相距)一百里左右,奇异的山水,是天下绝无仅有的。
原文: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译文:江水都呈青绿色,深深的水流清澈的千丈也能见底。
原文: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译文:游鱼和细石可以看得清清楚楚,一直看下去,毫无障碍。
原文: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译文: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汹涌的波浪猛似奔马。
原文: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译文:两岸的高山,都长着耐寒常绿的树,(高山)凭依山势,争着向上,仿佛竞相向高处和远处伸展;(它们)争相比高远,笔直地向上指向(天空),形成了成千成百的山峰。
原文: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译文:泉水冲激着石头,发出泠泠的响声;美丽的鸟儿相向鸣叫,鸣声谐而动听。
原文: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译文:(树上的)蝉儿长久不断地鸣唱,(山中的)猿猴也时刻不住地啼叫。
原文: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译文:像老鹰飞到天上那样追逐名利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追逐名利的心就平静下来;那些办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
原文: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译文: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即使在白天,也像黄昏时那样昏暗,稀疏的枝条交相掩映,有时可以见到阳光。
吴均(469~520年),又作吴筠,字叔庠,吴兴故鄣受荣里(今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西亩受荣村)人。
南朝齐梁时期的文学家、史学家。
好学有俊才,其诗文深受沈约的称赞。
诗文自成一家,称为“吴均体”,开创一代诗风。
梁武帝天监初年,为郡主簿。
天监六年(506年),被建安王萧伟引为记室。
临川王萧宏将他推荐给武帝,很受欣赏。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21课《与朱元思书》课件
从天蝉视清则觉①气“千来“朗泉转写风,:水不烟明俱快激穷净秀石,,丽,猿天的泠则山风泠百共景作叫色,”响无而,且;绝作将好。者富鸟”不春相:仅江鸣泉为放,水我在们“嘤泠描天嘤泠画”成,出这韵鸟一个。鸣幅壮 阔成背韵景,上蝉来描声写不,断就,勾猿画啸出了无一绝个,广组阔成的了空间一境部域美。好的大自 然交②响“曲从,流飘绘荡声,绘任色意,东使西”人,产既生写亲出临富其春境江水之陡感,,山令形人千 回神百往转。的特色,也表现了作者陶醉于大自然美好风景的闲适心
独一无二,绝,到极点。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
青白色。
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
浪若奔。
甚于箭。于,比。
像。飞奔的马。动词作名词。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
凭借。争着。向上。
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
向高处和远处伸展。
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
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听觉
泉水激石 好鸟相鸣
蝉转不穷 猿叫无绝
奇山异水
概 文章的总起,概述从富阳至桐庐一 括 路上风景的总体特点:奇山异水,
天下独绝 。
大 这部分以静态和动态两方面描写“ 意 异水”:水色,水清,水深,水急
,水猛都突出了“异”的特点。
这部分以视觉和听觉两方面详写“
总-分 奇山”:高山,树寒,声韵;
自明本志:抒发对世俗官场和追求 利禄之徒的扬弃之情,含蓄显露爱 慕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
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赏析第二段:
1、找出文中写水的句子? 2、思考作者是怎样展现水奇异的?
8下第21课与朱元思书
南朝 吴均
• 山际见来烟, • 竹中窥落日。
• 鸟向檐上飞, • 云从窗里出。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 第21课
与朱元思书
(第一课时)
执教:姜莉莉
作者简介: 吴均(469-520)南朝 文学家,史学家。自 叔庠,吴兴故鄣人。 他文章工于写景,尤 以小品书札见称。文 词清拔有骨气,人称 “吴均体”,亦能诗。
醉眼朦胧,但心智尚清,接过书信曰 :“岂敢,岂敢。”急切阅读后说: “妙哉!妙哉!真乃山水游记上乘之 作也。何谈斧正,愿为珍藏。归去自 当细细品赏。”吴均曰:“如此甚好 。恕不远送,兄台珍重。” 朱元思回到家中,酒也醒了。回想 起吴均赠书之事,随挑灯夜读,更觉
得实在写的太好,令人拍案叫绝。 细一品尝,顿时恍然大悟。自曰: “好你个吴均,你原是借此书劝戒 我不要追名逐利,沉沦世俗,需要 淡泊明志,寄情山水。你何不当面 说明,却要说让我斧正,实乃用心 良苦啊!”朱元思回想自己身世遭 遇,与吴均相比,自觉惭愧。胸中 之气,全然散尽。
总体评价:
奇山异水, 天下独绝。
译读
风尘烟霭全部散尽,天空与山
峰显露出同样清澄的颜色。让船随
着江流飘浮荡漾,任凭它或东或西。 从富阳到桐庐,一百来里水路,奇 峭的山峰奇异的流水,天下独一无 二。
译读 江水全都呈现出一片青苍之 色,千丈深也能见到水底。游动的
鱼和细细的卵石,都可以看得十分
清楚。湍急的流水快于飞箭,汹涌
奇文妙赏:
一日,朱元思与好友吴均相会与吴 府,少不了要饮酒畅谈。酒过三巡,朱 元思微带酒意,就会有怀才不遇之感, 慨叹人生之不幸,世道之不公,针砭时 弊,牢骚满腹。几杯酒下怀,更是借酒 浇愁,颓废踉跄,意志消沉。看到友人 如此,吴均觉得实在是过意不去,想要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1课《与朱元思书》教案5篇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1课《与朱元思书》教案5篇Teaching plan of lesson 21 "with Zhu Yuansi" in Chinese Volume II of Grade 8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1课《与朱元思书》教案5篇前言:语文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重点教学科目,其教学的内容是语言文化,其运行的形式也是语言文化。
语文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也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科学,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等的工具。
本教案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1、篇章1:与朱元思书模板实用版2、篇章2:与朱元思书样本通用版3、篇章3:与朱元思书范本(2020版)4、篇章4:与朱元思书例文常用版5、篇章5:与朱元思书范文(标准版)篇章1:与朱元思书模板实用版一、学习目标确定的依据1、课程标准:课标对古文学习的要求(1)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和情感。
(2)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
2、教材分析与朱元思书一文,以书信的形式,描写了富阳至桐庐一百余里秀丽的山水景物。
文章骈散相间,清新隽永,是六朝山水小品中的佳作。
阅读文章,我们会体味到文章的结构美,意境美,志趣美,语言美。
3、中招常考考点:近8年来,河南省中招课内对比阅读每年设计4道小题,1题1考点。
(1)实词理解(2)句子翻译(3)文意理解(4)迁移运用4、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文言基础,在诵读的基础上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了解常用文言句式,逐步培养阅读文言作品的能力,用心领悟课文内容,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二、学习目标1、通过查阅工具书及课下注释,能够准确说出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
八年级下册重点文言词语和翻译
八年级下册重点文言词语和翻译第21课《与朱元思书》一、解释词语:1、风烟俱净。
净:形容词作动词,消净、散净。
2.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甚:胜过。
若:好像。
奔:这里指飞奔的马。
3.负势竞上负:凭借。
竞:争着。
上:向上。
4.互相轩邈轩邈:意思是这些山峦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
轩,向高处伸展。
邈,向远处伸展。
5.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戾:至。
息:平息。
6.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经纶:筹划、治理。
反:通“返”返回。
7.在昼犹昏犹:好像。
二、翻译句子:1、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翻译:风和烟都消散了,天和山呈现出相同的颜色。
2、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翻译: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汹涌的浪涛像飞奔的骏马。
3、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翻译:山峦凭借着(高峻的)地势争相向上,竞相向高处和远处伸展,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形成成千成百的山峰。
4、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翻译:那些像鸢飞到天上一样极力追逐名利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就会平息他那热衷功名利禄的心。
5、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翻译:治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流连忘返。
6、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翻译:稀疏的枝条互相掩映,有时还可以(从枝叶的空隙中)见到阳光。
第22课《五柳先生传》一、解释词语:1.何许人也。
许:处所。
2. 不详:不知道。
3.因以为号焉:就以此为号。
因,于是,因此。
以,把,用。
为,作为。
焉:语气助词。
4.亲旧知其如此。
旧:这里指旧交、旧友。
5.或置酒而招之或:有时。
6.造饮辄尽。
造:往、到。
辄:就。
10.期在必醉期,期望。
7.曾不吝情去留曾不,竟不。
曾,用在“不”前,加强否定语气。
吝情,舍不得。
去留,意思是去,离开。
8.不戚(qī)戚于贫贱,不汲(jí)汲于富贵。
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
戚戚,忧愁的样子。
汲汲,心情急切的样子。
于,介词,由于、因为的意思。
9.兹若人之俦乎。
俦:辈、同类。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21课笔记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21课笔记以下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21课《与朱元思书》的笔记,供您参考:一、作者介绍吴均(469~520),南朝梁文学家。
字叔痒。
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县)人。
他出生在贫寒家庭,性格耿直,仕途上受到了挫折,因此更加专注于文学创作。
他的文章风格清新自然,思想深邃,受到后世文学家和读者的广泛赞誉。
二、词语解释1. 风烟俱净:全,都。
2. 从流飘荡:随着江流飘荡。
3. 任意东西:任凭江流飘荡而或东或西。
4. 一百许里:余。
5. 天山共色:同样的颜色。
6. 天下独绝:极顶。
7. 急湍甚箭:湍,急流。
甚,胜过,超过。
8. 泉水激石:冲击,冲刷。
9. 好鸟相鸣:美丽的鸟儿。
三、课文内容理解1. 本文主要描写了富春江的山水之美,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2. 文章通过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富春江两岸的山峰、水流、泉水、好鸟等自然景观,展现了一幅美丽动人的山水画卷。
3. 作者在描写山水时,不仅注重景物的形态美,还通过寓情于景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情感和思考。
4. 文章结构清晰,语言简练优美,读来令人心旷神怡,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四、重点语句分析1.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这句话描绘了富春江上空的风光,表现出山水相连、浑然一体的美景。
“风烟俱净”写出江面上的清新宁静,“天山共色”则表达出天空与山峰同样颜色的奇妙景象。
“从流飘荡”和“任意东西”则表现出作者随波逐流、自由自在的心境。
2. “急湍甚箭,孟浪甚战。
”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地表现了急流迅疾的特点。
“急湍甚箭”将急流比作箭矢,形容水流迅疾,“孟浪甚战”则将巨浪比作战马,形容波浪高大汹涌。
3.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这句话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描绘了山间清泉和鸟鸣的美景。
“泉水激石”和“好鸟相鸣”形成了对仗,“泠泠作响”和“嘤嘤成韵”则分别形容了泉水声和鸟鸣声的美妙和谐。
《与朱元思书》吴均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
《与朱元思书》吴均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风和烟都消散尽净,天和山变成相同的颜色。
我乘船随着江流漂荡,随意的向东或向西漂流。
从富阳到桐庐,一百里左右,奇异的山,灵异的水,天下独一无二的。
水都是青白色的,清澈的水千丈也可以看见底。
游动的鱼儿和细小的石头,可以直接看见,毫无障碍。
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凶猛的巨浪就像奔腾的骏马。
夹江两岸的高山上,都生长着耐寒的树,高山凭依着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这些高山彼此都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群山竞争着高耸,笔直地向上形成了无数个山峰。
泉水飞溅在山石之上,发出清悦泠泠的响声;美丽的鸟相互和鸣,鸣声嘤嘤,和谐动听。
蝉儿长久地叫个不停,猿猴长时间地叫个不停。
像凶猛的鸟飞到天上为名利极力追求高位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高峰,追逐功名利禄的心也就平静下来。
那些整天忙于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
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即使在白天,也像黄昏时那样阴暗;稀疏的枝条交相掩映,有时也可以见到阳光。
魏晋南北朝时,政治黑暗,社会动乱。
因而不少知识分子寄情山水来排解心中的苦闷。
吴均也因动乱而生发热爱山水风光之情,《与朱元思书》是吴均融合其情后写给他的朋友朱元思的一封书信。
文章首段以“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八字总领全篇,二、三两段分承“异水”和“奇山”两方面,环绕“独绝”二字展开生发和描摹,结构上纲举目张,脉络分明。
第二段先承上写“异水”。
前两句写富春江静态美。
江水色泽,青白一片,水流清澈,“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可以看见鱼儿在往来嬉戏,甚至连细小的石子也历历在目,足见江水的明静和、清澈。
第三句又转写富春江的动态。
从地理状况看。
江流自东而西,流经之处地势复杂,有的地段江面开阔,水波不兴,幽静明澈,有的地段狭窄,江岸陡峻,故急湍猛浪,桀骜不驯,作者运用两个比喻,形容江流比射出的箭还快,激浪像骏马飞奔,真是动人心魂,气势不凡。
第三段进而写“奇山”。
作者不是具体地描摹某山某景,而是用概括而形景的语言写出那段江流险峻的山势和山中种种奇异的景物,从舟中仰视夹岸群山,无数山峰直插云天,虎虎有气,视野从低到高,从点到面。
八年级下册语文21课与朱元思书原文和翻译(2)
八年级下册语文21课与朱元思书原文和翻译(2)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1课与朱元思书注释(1)《与朱元思书》,选自《艺文类聚》(中华书局1982版)卷七。
本文为作者写给朱元思讲述行旅所见的信。
吴均(469—520),字叔庠。
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县)人。
南朝梁文学家,史学家,其作品收集在《全梁文》《艺文类聚》里。
书:信函,是古代的一种文体。
(2)俱:全,都。
(3)净:消散尽净。
(4)共色:一样的颜色。
共,相同,一样。
(5)从流飘荡:(乘船)随着江流飘荡。
从,顺,随。
(6)任意东西:任凭船按照自己的意愿,时而向东,时而向西。
东西:方向,在此做动词,向东向西。
(7)自富阳至桐庐:此句中的富阳与桐庐都在杭州境内,富阳在富春江下游,桐庐在富阳的西南中游。
如按上文“从流飘荡”。
则应为“从桐庐至富阳”,可能为作者笔误。
自:从。
至:到。
许:表示大约的数量,上下,左右。
(8)独绝:独一无二。
独:独特。
绝:妙到极处(9)皆:全,都。
(10)缥碧:原作“漂碧”,据其他版本改为此。
青白色。
(11)游鱼细石:游动的鱼和细小的石头。
(12)直视无碍:可以看到底,毫无障碍。
这里形容江水清澈见底。
(13)急湍:急流的水。
(14)甚箭:“甚于箭”,比箭还快(胜过箭)。
甚:胜过。
为了字数整齐,中间的“于”字省略了。
(15)若:好像。
(16)奔:动词活用作名词,文中指飞奔的骏马。
(17)寒树:使人看了有寒意的树,形容树密而绿。
寒,使人看了有寒凉之意。
(18)负势竞上:山峦凭借(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
负:凭借。
竞:争着。
上:向上。
这一句说的是“高山”,不是“寒树”,这从下文“千百成峰”一语可以看得出来。
(19)轩邈:意思是这些山峦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
轩,高。
邈,远。
这两个词在这里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用。
轩邈,向高处向远处生长。
(20)直指: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
指:向,向上。
(21)千百成峰:意思是形成无数山峰。
(22)激:冲击,拍打。
八年级下册人教版语文21课《与朱元思书》课件
千丈见底——水之清
(夸张) (静态) (颜色)
急湍猛浪——水之急
(比喻) (动态) (状态) (夸张)
水 异
第三段:
山
4、这段是从哪些方面来写 山的?又分别写出了山的什么特 点?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 树之奇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山之势
(形状)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
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 猿则百叫无绝。
2、第一段的表达方式及作用: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写景)
从流漂荡,任意东西 (叙事)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抒情)
起强调作用,并总领全文。
3、第2段,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描写
水?用了什么方法?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碎石,直视无碍
——水之清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水之急
急湍甚箭 猛浪若奔
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 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文章体裁:骈文
特点:首先,讲究对仗,即所 谓“骈偶”(两马并架为骈,两人并处 为偶)。全篇以偶句为主,构成数字相 等的上下联,句法结构相互对称,词性 词义相互配对,句子的字数通常是四字 句、六字句相互交替,所以这种文体, 晚唐时被称为“四六文”,以后历代相 沿,到清代,才叫“骈体文”。
yù n
读一读
piāo dà ng fù shì
Xuānmiǎo韵 Nhomakorabealí ng
飘 荡
yīng piǎo bì
负势
hé ng kē
轩 邈
kuī gǔ
泠
yuān
嘤
hémí ng
缥 碧
lì tiān
横 柯 窥 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1课与朱元思书
1、写登舟纵目总体感受的句子:风烟俱尽,天山共色
2、写江上放舟自由情态的句子: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3、总的概括赞叹富春江景(或总领全文的句子)是: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4、直接写富春江水清澈的句子: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间接写富春江水清澈的句子: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5、运用夸张、比喻手法写江流气势磅礴的句子: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6、写听觉感受的对偶句: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绝。
猿则百叫无绝。
7、写山“奇”的句子: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8、《三峡》中“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一句是写水流湍急,文中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9、《与朱元思书》中作者发表议论,流露出对鄙视名利,爱慕自然、归隐避世的情感诗句是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返
10、文中总说的句子是: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11、既表现了富春山的魅力,也表现了作者鄙弃名利的思想的句子是: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返
写出富春山全貌的句子是: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12、《与朱元思书》(吴均)中描写水尤为清澈的诗句是:水皆缥碧,千丈见底第22课五柳先生传
1、课文概括五柳先生性格特点的句子是:闲静少言,不慕荣利,与其相呼应的是“赞语”中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这两句体现了五柳先生的品德。
2、概括写五柳先生生活状况的句子是: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
3、与“不戚戚于贫贱”相呼应的句子是: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4、陶渊明独特的读书方法是:好读书,不求甚解
5、表现作者对恬淡自足、安居乐业的理想社会的向往之情的句子是: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赤壁》杜牧
⑴诗中蕴含机遇造人的哲理的诗句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过零丁洋》文天祥
⑴写出国家和个人的境遇的诗句是: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⑵概括写出两次抗元,遭受失败后的心情句是: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
零丁.
⑶表现诗人爱国情怀与坚贞的民族气节的名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
汗青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
⑴词中写由月光转为思绪的过渡排比句是: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⑵表达了作者旷达胸襟,感悟人生哲理的词句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⑶通过写明月来表达对人生美好祝愿句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⑷“此事古难全”里的“此事”是指: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
⑴揭示出历史是不断发展变化的,都城由盛到衰令人伤心的句是: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⑵说明无论朝代的兴或亡,最苦的都是老百姓的诗句是(主旨句):兴,百姓苦:
亡,百姓苦!
⑶《潼关怀古》中从视觉和听觉写出其险要,并暗示它是历来兵家必争之地的
句子:是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⑴《赠从弟》中描写风狂的反复句是: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主旨句:岂不
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⑵《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宽慰友人,表达送别情感的千古名句是:海内存知
己,天涯若比邻。
劝慰友人不要做儿女之情句是:无为在歧路,儿女
共沾巾。
⑶《登幽州台歌》中指生不逢时句: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描写空间辽阔
(抒发悲哀苦闷心情句是: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⑷《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中描摹愁绪的千古名句是:抽刀断水水更流,
举杯销愁愁更愁运用想象写作者壮志豪情的诗句是:俱怀逸兴壮思飞,
欲上青天览明月
⑸描写秋天的古诗词:描写秋天的古诗词: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⑹古诗词中的爱国情怀: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过零
丁洋》)
第24课送东阳马生序
1.总结宋濂求学生涯:盖余之勤且艰苦此
2.揭示作者小时侯学习就很勤奋的句子是:余幼时即嗜学
3.最能表现作者抄书之苦的句子是: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
4.表明作者尝趋百里外求学原因的句子是: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5.对太学生中的其他人“烨然若神人”作者却“略无慕艳意”的原因是: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第25课诗词曲五首
1、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表达诗人豁达的胸怀和奋发向上、努力进取的精神(或:喻含新事物不断涌现的理趣)的诗句是: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2、杜牧的《赤壁》:作者发挥想象,从反面落笔议论历史,抒发感慨的诗句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诗中蕴含机遇造人的哲理,且隐含着诗人对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慨叹之情的诗句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3、苏轼《水调歌头》中阐释人生哲理的句子是: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道尽千载离人心愿的句子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词中表现作者乐观旷达、与亲人共勉的名句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4、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诗中揭示出历史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任何强大的统治者也避免不了最终的灭亡的诗句是: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说明无论朝代的兴或亡,最苦的都是老百姓的诗句(也是本文的主旨句)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5、《水调歌头》中对一切经受着离别之苦的人表示美好祝愿的句子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
6、《过零丁洋》中表明作者忠心不改、大义凛然、舍生取义的句子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
7、苏轼在《水调歌头》中集中词人对亲人的怀念、祝愿和慰籍的词句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词中蕴涵人生哲理的句子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8、《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中以动写静的句子是:峰峦如聚,波涛如怒
9、《过零丁洋》中的千古名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0、《酬天乐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一诗中,包含诗人无限心酸,流露出内心的愤懑不平的诗句是:诗中运用典故的诗句是:巴山楚水凄凉地,二
十三年弃置身诗中有一联是千古名句,现在常用它来说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这两句是:“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11、《赤壁》中既是名句又是联想的诗句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
乔
12、《过零丁洋》中,概括地写出诗人被捕前的全部经历的是:辛苦遭逢起一
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写出国家和个人的境遇的诗句是:山河破碎风飘絮,身
世浮沉雨打萍。
概括两次抗元,遭受失败后的心情的诗句是:惶恐滩头说惶恐,
零丁洋里叹零丁;表示诗人誓死报国,表现诗人崇高的爱国情怀与坚贞的民族
气节的诗句是:人身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3、《水调歌头》中,通过写明月来表达对人生美好愿望的句子是:但愿人长
久,千里共婵娟;直接写明月的诗句是: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富有人生
哲理的诗句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此事古难全”
中的“此事”指: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写出词人内心矛盾的句子是: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14、《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中,暗示潼关是兵家必争之地的句子:峰
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文中写人驻远望、感慨横生的句子是:
望西都,意踌躇;曲中的主旨句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