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筝》公开课教案

合集下载

风筝公开课教案(精选5篇)

风筝公开课教案(精选5篇)

风筝公开课教案(精选5篇)风筝公开课教案(精选5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

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风筝公开课教案(精选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风筝公开课教案1【课文解读】这是一篇略读课文。

课文开头先描写春天放风筝的景象,然后作者回忆了自身同学时代的一位年过五十的残疾老师上课和课后的情景,最后以议论形式表达了对刘老师的怀念与赞美。

课文赞扬了刘老师对工作认真负责,对同学和蔼可亲,对生活无比热爱的精神。

课文借景抒情,以第一人称叙述,采用倒叙的写法,运用典型事例来表示人物精神境界,写人的方法值得借鉴。

【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的生字新词。

2、弄清春天的景物和刘老师之间的关系。

学习刘老师乐观开朗、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3、能运用从课文中学到的一些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在语言描述中体会人物精神境界。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流程】一、朗读语段,导入1、出示语段:柳枝染上了嫩绿,在春风里尽情飘摆,舒展着自身的腰身。

连翘花举起金黄的小喇叭,向着长天吹奏着生命之歌。

蓝天上,一只只风筝在同白云戏耍,引动无数的人仰望天穹,让自身的心也飞上云端。

2、谁愿意读一读?(提示轻声字:喇叭、风筝)大家再一起读一读。

3、谈谈你们的感受。

(可能会说春天的美好)4、小结:春天生机勃发,春天蕴含着希望,春天代表着美好生命。

春天来了,作者想起了谁?他是怎样一个人?快读读课文吧。

二、学习课文,评价1、边阅读边在课文中作上考虑的记号。

2、检查生词:喇叭、天穹、屁帘儿、擎着、抻动。

谁会做“擎”、“抻动”两个动作。

3、评价人物:刘老师是一个怎样的人?找出文中有关语句加以说明。

(残疾、热爱工作、关心同学、教学有方、热爱生活……)4、提问:为什么要把放风筝这件事写得这样具体呢?5、过渡:刘老师课上的表示,也许别的残疾人也能做到,但课后的表示,是一般人做不到的,这也是让作者最佩服的地方,所以作者发出感叹。

《风筝》教案设计(通用16篇)

《风筝》教案设计(通用16篇)

•••••••••••••••••《风筝》教案设计《风筝》教案设计(通用16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风筝》教案设计(通用16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风筝》教案设计篇1第一课时1.认识“依、歇、丧”等5个生字。

会写“精、希、却”等12个生字。

能读写“精心、希望、依然”等13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感悟“我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不同心情,能读出“我们”的情感变化。

3.乐意通过上网或查阅书刊搜集有关风筝的资料,或动手做一做风筝,举办一次小小风筝展览会。

课前准备:学生:放一次风筝第一课时回忆趣事,激情导入1.打开话题:放风筝是一项传统的娱乐活动,有很多人都喜爱。

同学们,你们放过风筝吗?愿不愿意来介绍一下是怎么放的,放上去了没有,玩得开心吗?2.读题引入:有一群孩子也十分喜爱做风筝,放风筝,在他们看来这是最大的快乐,让我们感受一下他们的快乐好吗?(出示课题,读题)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读课文,想怎么读就怎么读,喜欢读的可以多读几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生字可以多读几遍。

2.把自己喜欢的读给同桌听听,请同桌评出读得好的,给予表扬。

3.感知内容:说说课文讲了什么事,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板书: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读中悟情以情促读1.以读代讲学习第1自然段,请学生朗读,其他同学听、评,是否读出高兴的语气,听后仿读,读好课文。

2.充分朗读,体会感情。

a、读通第2自然段,创造比读的氛围,在读、听、仿读、赛读中读通课文。

b、移情悟情:你们在做风筝时会想些什么?课文中的小伙伴和大家是不是一样的心情,你能找出来吗?并相机理解憧憬。

c、感情朗读:让学生带着自己的体验和感受(兴奋、激动、向往等)读好课文。

3.想象入境:风筝做好了,大家最想干什么?4.朗读展示:谁想放的,请他来读读课文。

《风筝》教案优质6篇

《风筝》教案优质6篇

《风筝》教案优质6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心得体会、演讲致辞、条据文书、应急预案、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insights, speeches, written documents, emergency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风筝》教案优质6篇写好教案能够提供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效果,教案的编写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安排学生的学习任务和作业,下面是本店铺为您分享的《风筝》教案优质6篇,感谢您的参阅。

风筝公开课教案(精选5篇)

风筝公开课教案(精选5篇)

风筝公开课教案风筝公开课教案(精选5篇)风筝公开课教案1设计理念:孩子们在谈话的时候,很多孩子说到公园、广场放风筝,风筝给他们带来的快乐和享受溢于言表。

《纲要》中指出:要引导幼儿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于是我抓住孩子们的兴趣,设计了《风筝》这节活动,让幼儿了解风筝的相关知识,知道风筝是中国人发明的,增强幼儿作为一名中国人的自豪感。

活动目标:1、让幼儿了解风筝的起源。

2、鼓励幼儿大胆地在同伴面前表述自己的情感。

活动准备:1、家长与幼儿共同制作风筝,并把场地布置成“风筝展”。

2、风筝幻灯片、音乐。

活动过程:一、请幼儿介绍自己制作的风筝。

1、幼儿和教师走进活动室欣赏风筝展。

教师:孩子们,这儿是我们大家制作的风筝,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2、幼儿介绍自己和爸爸妈妈制作风筝的情况。

(教师先请大家说出自己喜欢那一只风筝,再请风筝的制作者介绍自己和爸爸妈妈制作风筝的一些情况,增强幼儿的自豪感。

)二、让幼儿了解风筝的起源。

1、教师出示“龙”形风筝的幻灯片。

教师提问:这是什么样的风筝?(龙形风筝)龙代表什么?(代表中国)教师:没错,“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象征,我们都是龙的传人。

风筝就诞生在我们中国,是我们的祖先发明创造的。

2、故事《风筝的起源》教师讲故事《风筝的起源》后,提问:是谁发明了风筝是在很久很久教师小结:风筝是在很久很久以前,一个叫墨子的人发明的,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民间艺术。

三、幼儿欣赏风筝的幻灯片。

1、教师:很多年过去了,到了现在,每当春天来临的时候,我们喜欢到大自然里放风筝。

你们有放过风筝吗?老师这里有一些风筝图片,一来欣赏一下。

2、幼儿欣赏风筝图片。

图一:蝴蝶风筝教师:这是,一只什么样的蝴蝶风筝?(五颜六色的、好看的……)它的形状左右是一样的,有什么特点?(对称)是的,这是一只五颜六色的对称的蝴蝶风筝。

图二:鱼形风筝教师:这只风筝上有什么?(可爱的胖娃娃抱着一条红鲤鱼、荷叶、荷花……)人们在制作风筝时为什么会画上这样的图案?教师:这是一只具有年画特点的风筝。

七年级上册语文《风筝》的教案7篇

七年级上册语文《风筝》的教案7篇

七年级上册语文《风筝》的教案七年级上册语文《风筝》的教案7篇作为一名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七年级上册语文《风筝》的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七年级上册语文《风筝》的教案1教学目标:1、通过反复诵读,仔细品味,提高学生的阅读欣赏能力。

2、学习本文细致观察景物,抓住景物特征,运用多种写景方法描写景物的写法。

3、体会准确、生动的词语运用及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写景的表达效果。

4、体味作者寓情于景的表现手法,从而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怀。

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激活学生的审美想象,提高学生的阅读欣赏能力。

2、学习本文抓住景物特征,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多种写景方法描写景物的写法。

教学难点:怎样运用恰当的手法表现景物特征,抒发内心的情感。

教学设想:1、本文是一篇借景抒情的散文,也是一幅迷人的风景画,一曲春的赞歌。

根据抒情散文的特点,本教学设计主要引导学生对课文反复朗读,激活学生的审美想象,让学生享受审美的乐趣,进而提高学生的阅读欣赏能力。

2、拟三课时。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本课时目标: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激活学生的审美想象,提高学生的阅读欣赏能力。

教学流程:一、情景导入大自然从花开到花落,从草长莺飞到万木凋零,周而复始,年复一年,为人们留下了许多的自然奇观,也给人们以无尽的感慨与遐想。

但即使面对大自然的同一景观,人们的感想和寄寓的情感也不尽相同。

面对美不胜收的春景,唐代的两大诗人――白居易和杜甫却流露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情感: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流露的是无尽的喜悦,而杜甫在《春望》里则因春景引发了无尽的忧思。

这就是所谓的“景因情变,情因景生”。

那么,同样面对春景,现代散文家、语文教育家朱自清先生的思想感情又是怎样的呢?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朱自清先生的这篇借景抒情的散文――《春》。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1、检查预习情况(学生齐读课文,读准字音。

《风筝》公开课教案及小结

《风筝》公开课教案及小结

《风筝》公开课教案及小结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风筝》的主要内容,把握作者鲁迅的基本观点。

(2)学会分析课文中的象征手法,了解风筝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寓意。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课文内容。

(2)学会从不同角度审视课文,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人性的关爱,对自由的追求。

(2)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学会关爱他人,尊重生命。

二、教学内容1. 课文《风筝》的阅读与理解。

2. 分析课文中的象征手法,探讨风筝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寓意。

3. 讨论课文所反映的人性问题,引导学生关注人性关爱。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风筝》的主要内容。

(2)分析课文中的象征手法。

2. 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中的象征手法。

(2)如何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审视课文,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1. 导入新课:(1)简介作者鲁迅及其作品《风筝》。

(2)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关注课文内容。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独立阅读课文《风筝》。

(2)完成预习任务,如查找风筝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寓意。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课文中的象征手法。

(2)分享讨论成果,总结象征手法的运用。

4. 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中的象征手法。

(2)分析风筝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寓意。

5. 情感体验:(1)引导学生关注课文所反映的人性问题。

(2)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培养同理心。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知识点。

五、课后作业1. 复习课文《风筝》,总结课文中的象征手法及其寓意。

3.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对课文所反映的人性问题的看法。

4. 预习下节课内容。

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积极性,了解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课后作业的质量,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3. 读后感:阅读学生的读后感文章,了解他们对课文主题的感悟和思考。

鲁迅《风筝》教案设计 4篇

鲁迅《风筝》教案设计 4篇

鲁迅《风筝》教案设计篇4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生借助自学生字、新词。

2、学生初步观察图画,初读课文。

学习前两自然段。

教学重点、难点:学生初步观察画面,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

春天来了,春光是这样地明媚,这是放风筝的好季节。

你们喜欢放风筝吗?你们当中谁放过风筝?谁能给大家说说自己放风筝的情景?风筝上天了,我们的心也跟着风筝飞上了蓝天,想象的翅膀随着飘荡的风筝展开了。

放风筝这是一项愉快而有意义的活动。

今天我们就学习《放风筝》这一课。

(出示图片)二、读课文,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1、初读课文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这篇课文写了()和()星期天()的事。

2、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1)分析结构,识记字形。

(2)多音字。

(3)理解词义。

宇宙:“宇”在字典中指所有的空间。

“宙”古往今来所有的时间。

因此这个词是指所有的空间和时间,也可理解为无边无际的天空。

各式各样:许多不同的式样或方式。

文中是指风筝的式样各不相同。

缓缓:不迅速,慢慢地。

文中指风筝在慢慢地飞上天空。

精致:“致”是细密、精细的意思,“精致”是精巧细致的意思。

课文中是指称“小卫星”的风筝做得精巧细致。

三、朗读课文初步观察图画。

1、读课文。

2、问题:有几个自然段?哪个自然段写了我和哥哥放风筝?3、看图读课文,说说图上的内容。

四、学习第一自然段1、指名读课文。

2、这一段写了什么?(放风筝的时间、地点、和天气。

)3、理解“阳光明媚”五、学习第二自然段。

1、读课文中描述了画面中“我”和哥哥放风筝的情景的语句。

2、思考:“我”看到了哪些风筝?重点写了什么?3、汇报交流。

4、熟读本段文字体会写法。

(由点到面)5、用自己的话说说,五颜六色的风筝在天上飞是怎样的情景,想像空中还会有什么风筝?(小组交流)6、对照图片说说。

六、作业。

1、写生字、词。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看图理解课文,了解孩子们兴高采烈放风筝的过程。

2、学习作者有顺序地观察和叙事的方法。

《风筝》公开课教案及小结

《风筝》公开课教案及小结

《风筝》公开课教案及小结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掌握《风筝》的基本情节,理解故事中所蕴含的道理。

(2)培养学生朗读、默读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

(2)学会欣赏文学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珍惜友谊的美好情感。

(2)引导学生正确面对挫折,培养坚强的意志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熟读并理解《风筝》的故事情节。

(2)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性格特点。

2. 教学难点:(1)体会作者通过风筝这一象征手法所表达的主题思想。

(2)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感悟故事中的道理。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风筝》的作者及作品背景。

(2)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故事情境。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故事基本情节。

(2)结合课文内容,完成课后练习题。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深入剖析:(1)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风筝这一象征手法的运用。

(2)探讨风筝在故事中所代表的意义。

5. 联系实际:(1)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对故事中道理的理解。

(2)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1)学生课堂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等。

(2)学生朗读、默读的能力及文学素养表现。

2. 课后作业:(1)完成课后练习题及拓展阅读。

五、教学小结:本节课通过学习《风筝》,使学生了解了故事的基本情节,分析了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

学生在合作探讨中深入理解了风筝这一象征手法的运用,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感悟到了故事所传达的道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提高了文学素养,还学会了如何关爱他人、珍惜友谊,培养了正确的价值观。

六、教学扩展:1. 对比分析:(1)引导学生比较《风筝》与其他相关文章或影视作品的差异,分析各自的表现手法和主题思想。

《风筝》公开课教案及小结

《风筝》公开课教案及小结

《风筝》公开课教案及小结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风筝》的基本情节,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掌握风筝的制作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风筝》文本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提高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风筝》的基本情节,理解重要词语的含义,学会风筝的制作方法。

2. 教学难点:分析文中人物心理,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以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风筝》的阅读经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默读课文,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回答相关问题。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文中人物心理,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4. 教师讲解:针对学生讨论中的问题,进行解答,讲解风筝的制作方法。

5. 实践操作:学生动手制作风筝,教师巡回指导。

6. 展示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风筝作品,互相评价,教师总结评价。

四、教学方法1. 提问法: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法:培养学生独立阅读和理解文本的能力。

3. 合作探讨法:激发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实践操作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五、教学反思与小结1. 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实现,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学生学习效果如何。

2. 学生小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自己有哪些收获和不足,需要改进的地方。

3. 教学调整:根据教学反思和学生小结,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内容拓展1. 风筝的历史与文化:介绍风筝的起源、发展以及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2. 风筝的种类与特点:分析不同种类的风筝及其特点,如软翅风筝、硬翅风筝、平板风筝等。

3. 风筝的制作工艺:详细讲解风筝的制作流程,包括选材、设计、绘画、放飞等环节。

七、课堂活动设计1. 制作风筝比赛:分组进行制作,比一比哪个小组的风筝制作得最好。

风筝教案(精选3篇)

风筝教案(精选3篇)

风筝教案(精选3篇)活动目标:篇一1、能将风筝的不同区块分解为颜色和形状两种特征。

2、能进行颜色。

形状和空间位置的二次对应关系联系。

3、乐于用动作表现空间位置。

《风筝》教学设计篇二一、猜题中揣意1、填空:(板书“风筝”,齐读)说说有些什么样的风筝?(自由的、漂亮的、栩栩如生的)2、猜题:(把课题补充完整)课题给予的是“理想”一词,请大家猜测一下,课文会赋予风筝什么含义呢?题目往往是一篇文章的眼,而又常常被学生忽略,猜一猜,揣摩一下,可感知题目的精心,也为学文作好铺垫。

学生在习作上的通病是不会精心取题,不懂得含蓄地将题目与文章的主题融合,所以平时的阅读教学应充分关注这一点,适时利用教材的优势顺势引导。

二、浏览中明构1.自由读文。

把课文读通、读顺。

再看看内容与我们的猜测相同吗?2.明确内容。

文章是写什么的?(写人)写人的文章却以物为题,以前也学过这样的课文,有什么特点?(物与人之间一定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3.浏览课文。

写人的文章一般通过事来表现,文章写了哪几件事?⑴概括事例:笑谈腿疾;板书;放风筝。

⑵归纳分段:前两件事可归在一起,同为刘老师的“工作”部分,“放风筝”为他的“生活”部分。

(对应段落分段)作者在选材的时候既关注了刘老师的工作,又关注了他的生活,你们有什么启发?整体感知文章结构与内容,明确选材时既关注工作,又关注生活,更能全面地展现人物的形象和内心世界。

对比学生习作情况时的选材单薄,从篇章的布局结构上有一个较好的指导作用。

三、赏景中循路1、赏景。

看看文章是怎样引出刘老师的。

(读1~3自然段)(明确不属开门见山,而是由景引出,娓娓道来)2.循路。

(出示三个拟人句)⑴作者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特点?⑵这三个拟人句能不能调换?(明确作者思路清晰,由春景带出风筝,然后由风筝引出人物,自然含蓄,不失为一种好方法)3、仿说。

你的一个好朋友在秋天的季节离开了你,你想起他,可以怎么写?一个典型的触景生情、见物思人式的开头,在赏景中及时抓住练笔的机会,明确思路后创设情景让学生仿说,为最后练笔作了指导和铺垫。

《风筝》教学设计(通用6篇)

《风筝》教学设计(通用6篇)

《风筝》教学设计(通用6篇)《风筝》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课文,进行探究性学习。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训练阅读能力,能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

2、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理解__的主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科学的儿童教育思想;学习鲁迅的自省精神;理解作品的批判性。

结合自己的人生经验,在阅读中,明辨是非,追求真、善、美。

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课文。

训练阅读能力、写作能力、说话能力。

2、教学难点:结合个人人生经验及阅读体验,体会作者自我解剖的精神,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

教学思路这篇散文中有鲁迅的兄弟之情,有游戏之于儿童的意义,有鲁迅的自省精神,有鲁迅对小兄弟身受“虐杀”却无怨恨的深沉感慨。

因此对于__的主题,可以从多角度去审视。

本课计划从封建教育的角度去理解,从自我解剖的角度去理解。

现代语文教育特别需要提倡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也特别需要注意尊重和珍视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和独创性的理解。

人们常说:“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

”那么教师也要从文本中走出,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

所以本课由一首风筝诗导入,检查旧知,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提出疑问,从众多疑问中选出本课研究的重点:此文是如何表达出一种深沉的悲哀感情的?然后从人事景物的角度进行解读,再进行心理测试,对学生进行完善人格教育。

小结时要归纳出描写人物的方法,感受鲁迅先生文学作品的艺术风格,未尾进行说话训练,把听说读写结合起来,最后在抒情的音乐声中结束新课。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二、浏览课文,整体感知1、检查学生掌握词语的情况。

2、联系全文谈谈读后的感受。

三、研读课文,走进悲剧事件学生讨论,明确本课学习方向。

1、态度对比,奠定悲剧背景曾经发生的那么粗暴的事一-一哥哥撕毁弟弟的风筝,这是一种偶然的行为吗?为什么?出示第三段的内容:但我是向来不爱放风筝的,不但不爱,并且嫌恶它,因为我以为这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

《风筝》教学设计优秀6篇

《风筝》教学设计优秀6篇

《风筝》教学设计优秀6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合同协议、条据文书、策划方案、总结报告、党团资料、读书笔记、读后感、作文大全、教案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planning plans, summary reports, party and youth organization materials, reading notes, post reading reflections, essay encyclopedias, lesson plan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风筝》教学设计优秀6篇在平常的教学活动当中,每一次授课之前,教师都需要编写好教案。

《风筝》公开课教案及小结

《风筝》公开课教案及小结

《风筝》公开课教案及小结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风筝》这篇课文,使学生掌握风筝的基本制作方法,了解风筝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观念和创新意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课文《风筝》的阅读与理解。

2. 风筝的制作方法和技术要领。

3. 风筝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介绍。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风筝的制作方法,了解风筝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2. 教学难点:风筝技术的创新和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风筝的制作方法和技巧。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风筝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3. 采用小组合作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各种风筝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2. 阅读理解:学生自读课文《风筝》,回答相关问题,理解课文内容。

3. 制作方法讲解:教师讲解风筝的制作方法,包括选材、设计、组装等步骤。

4. 技术实践:学生动手制作风筝,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5. 作品展示:学生展示制作完成的风筝,分享制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6. 风筝文化介绍:教师讲解风筝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传统文化。

7.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学生分享学习收获。

8.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课后调查家乡的风筝文化,下一节课分享。

9. 教学反思:教师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总结优点和不足,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10. 学生评价: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进行综合评价。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自评:学生根据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和风筝制作的情况进行自我评价。

2. 同伴评价:学生之间相互评价,给出意见和建议。

3. 教师评价:教师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风筝制作质量和文化调查报告进行综合评价。

七、作业布置1. 完成风筝制作:学生根据课堂所学,回家后自行制作一个风筝。

《风筝》教案推荐6篇

《风筝》教案推荐6篇

《风筝》教案推荐6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心得体会、演讲致辞、条据文书、应急预案、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insights, speeches, written documents, emergency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风筝》教案推荐6篇有挑战性的教案是教师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路径,教案在编写的时候,大家务必要注意文字表述规范,下面是本店铺为您分享的《风筝》教案推荐6篇,感谢您的参阅。

《风筝》公开课教案及小结

《风筝》公开课教案及小结

《风筝》公开课教案及小结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风筝》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了解风筝的制作和放飞技巧。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学生能够学会如何制作风筝,并能够在户外放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团队协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风筝》的内容,学会制作和放飞风筝的技巧。

2. 教学难点:如何描述风筝的制作过程和放飞技巧。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风筝的制作和放飞过程。

2. 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利用户外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风筝的制作和放飞。

四、教学准备:1. 准备《风筝》这篇文章的文本材料。

2.为学生准备风筝制作所需的材料,如纸张、竹签、线等。

3. 安排户外放飞风筝的场地。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风筝的历史和文化意义。

2. 学生自读《风筝》一文,了解文章内容。

3.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5. 教师讲解风筝的制作过程,示范制作方法。

6. 学生分组制作风筝,教师巡回指导。

7. 学生户外放飞风筝,教师现场指导。

8. 学生分享放飞风筝的体验,讨论风筝飞行的原理。

10. 布置作业:写一篇关于风筝的小作文。

教学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了解了风筝的制作和放飞技巧,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

在户外放飞风筝的过程中,学生亲身体验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增强了团队协作能力。

本节课也培养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使他们对风筝这一传统民间艺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提问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

2. 小组合作:评估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包括沟通、协作和解决问题能力。

3. 风筝制作和放飞:观察学生在制作和放飞风筝过程中的技巧掌握和创造性运用。

4. 学生作业:评估学生的小作文,了解学生对风筝的认识和体验。

七、教学反思:1. 教师教学效果:反思教学过程中是否有效地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风筝的制作和放飞技巧。

《风筝》教案设计

《风筝》教案设计

《风筝》教案设计《风筝》教案设计(通用10篇)《风筝》教案设计篇1教学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的内容,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课文,进行探究性学习。

2.运用自主、合作、探究方式探讨疑难问题。

3.感悟亲情的含义;了解科学的儿童教育思想;学习鲁迅先生的自省精神;理解作品的批判性。

教学重点整体感知课文的内容,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课文。

课时安排两课时一、导入1.由有关风筝的诗歌导入,引入本文的篇名、体裁和作者。

2.简介本文的作者鲁迅鲁迅,(1881-1936)本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字豫才。

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二、预习检查读准下列字音1.生字丫杈chà憔悴qiáocuì模样mú嫌恶xiánwù可鄙bǐ什物shí惊惶huáng瑟缩sè惩罚chéng虐杀nüè宽恕shù苦心孤诣yì堕duò蜈蚣wúgōng伶仃língdīng2.形近字嫌xián嫌恶怒nù愤怒堕duò堕落赚zhuàn赚钱恕shù宽恕坠zhuì下坠诀jué诀别决jué决定抉jué抉择3.多音字è凶恶恶ě恶心wù嫌恶shí什物mó劳模什模shén什么mú模样三、阅读课文,整体感知(一)自主朗读课文1.朗读要求:①读准字音;②停顿恰当;③读出感情;④读出重音。

2.根据课文的内容,快速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①课文是介绍风筝这种工艺品的吗?(不是)②风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线索)④试着用一句话概括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课文记叙了“我”毁掉了弟弟的风筝,后来我知道自己错了,准备向弟弟道歉,而弟弟却不记得了。

)④课文写作的时间是哪一年?你知道那时的中国正处在什么社会吗?(1925年、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⑤文章记叙的顺序有哪几种?本文记叙的顺序是什么?(顺序、倒序、插叙)(二)思考1.“我”为什么不允许小兄弟放风筝?(是没出息的孩子的玩艺)2.为什么不许小兄弟放风筝是“对于精神的虐杀”?(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3.鲁迅对等自己的错误的态度与一般人有何不同?(对待自己当年的行为,深深地谴责自己。

《风筝》教案优秀6篇

《风筝》教案优秀6篇

《风筝》教案优秀6篇《风筝》教案篇一活动目标:1、知识目标:引导幼儿了解风筝的特征,激发幼儿对风筝的兴趣。

2、能力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发展幼儿的倾听及理解能力。

3、情感目标:在教师的帮助下放风筝,体验放风筝的乐趣。

4、培养幼儿乐意在众人面前大胆发言的习惯,学说普通话。

5、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快速应答能力。

活动准备:实物风筝若干,多媒体课件《放风筝》活动过程:一、导入:教师:现在是什么季节?都有那些好玩的活动?(幼儿自由交流,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件在春天很多小朋友都喜欢玩的东西,但是想请它出来必须要先猜一个谜语,猜对了,它才会出和小朋友一起玩,现在请小朋友竖起小耳朵仔细听好了,天上一只鸟,用线拴得牢,不怕大风吹,就怕细雨飘,小朋友猜一猜这是什么呢?(教师出示风筝)二、教学过程:1、教师:小朋友刚才都太棒了,一下就猜出来是风筝。

小朋友你们除了老师手里的风筝以外,还见过什么样子的风筝呢?(请幼儿思考并举手回答,把自己见过的风筝尽量仔细地描述一下)2、教师:老师这里也有许多的好看的风筝,小朋友想不想看?(观赏多媒体图片)3、教师:刚才你们看到的风筝漂不漂亮?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请小朋友告诉老师是什么?(出示图片请小朋友观察,说一说,最后老师揭晓答案演示一下)4、教师:有个小朋友在春天和好伙伴一起和风筝玩,玩过以后他写了一篇小散文,并且还制成了一个小动画,小朋友想不想一起来听赏一下?(播放图片)听过之后,小朋友有什么感想?这位小朋友和他的伙伴们都分别玩了哪几种风筝?它们的颜色是什么样的?(再次播放图片,按问题听赏)5、画一画请小朋友们,画出自己心目中的风筝,画好后贴到展示栏中,请所有的小朋友们欣赏。

三、活动小结:1、引导着小朋友们背诵《放风筝》这篇散文,感受语言的美丽,理解五颜六色、五彩缤纷等词语的意思。

2、欣赏自己和别人画的风筝,比比谁的最好,为什么?活动延伸:组织一次户外活动,请小朋友们带上自己最喜欢的风筝,一起到户外放风筝,教师讲好怎样放,指导幼儿学放风筝,发展幼儿跑跳的能力。

小学语文《风筝》公开课教案优质课教学设计优秀教案

小学语文《风筝》公开课教案优质课教学设计优秀教案

小学语文《风筝》公开课教案优质课教学设计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风筝的喜爱之情。

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

学会合作学习,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情感。

培养学生珍惜友谊、关爱他人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

2.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对风筝的喜爱之情。

培养学生观察力和想象力。

三、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出示风筝模型,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风筝是什么吗?你们放过风筝吗?”2.课文朗读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语速、情感的表达。

学生自读课文,圈出生字词,并尝试理解。

3.课文解析教师针对课文内容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回答,如:“课文中的小主人公为什么喜欢风筝?”4.生字词学习教师出示生字词,引导学生认读、组词、造句。

学生分享自己的造句,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5.情感体验教师引导学生想象自己放风筝的场景,分享自己的感受。

学生讨论:为什么作者那么喜欢风筝?6.观察与想象教师出示各种风筝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风筝的特点。

学生发挥想象力,设计自己的风筝,并分享设计思路。

7.合作学习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设计一个关于风筝的故事,并进行分享。

学生互相评价,教师给予指导。

布置作业:写一篇关于风筝的作文。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合作能力。

在生字词学习环节,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情感体验环节,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培养他们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情感。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但在部分环节仍需改进,以提高教学效果。

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补充:朗读课文时,教师可以通过示范读,让学生注意句子的停顿和重音,引导学生感受语言的节奏和美感。

《风筝》教案15篇

《风筝》教案15篇

《风筝》教案《风筝》教案15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风筝》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风筝》教案1设计意图:春暖花开,阳光明媚的春天,正是放风筝的好季节。

我国是风筝历史最为古老悠久的国家之一,我们有必要让孩子了解一些独具地方特色的风筝文化。

因此,我们结合民间美术教学,开展了《美丽的风筝》这一主题式综合性教学活动。

根据本班所承担的`子课题《民间美术与各领域整合的研究》,我们在民间美术的教学中整合了社会、艺术、语言等多个领域,让孩子多角度、多层次地了解一些民间美术方面的知识,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引导幼儿欣赏美、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

活动目标:1。

了解风筝的起源;2。

欣赏风筝,引导幼儿感受风筝的美;3。

大胆尝试装饰风筝,激发幼儿创造美的情感。

活动准备:风筝起源的课件、风筝图片、用实物将教室布置为风筝展厅、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一、引导幼儿欣赏风筝,引出课题。

1、你看见了哪些风筝,都在哪里见过风筝?2、小朋友喜欢放风筝吗?为什么?二、观看课件,了解风筝的起源。

提问:1、木头风筝为什么掉下来了?2、现在人们都用什么材料来做风筝呢?3、教师小结。

三、观看录像,欣赏活动风筝和立体风筝。

四、分组操作,装饰风筝。

《风筝》教案2教学目标:知识能力目标:复习字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过程方法目标:以读贯穿教学始终,通过创设情境,换位体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容忍和谅解才是最好的解决办法,敢于率先伸出友谊之手的人,是令人敬佩的。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复习字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教学的'难点课文内在人文因素的把握,即:对怎样交朋友和维护友谊有一定的感受。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整体感知:1.复习词语,全班齐读松鼠山顶山脚幸福但是愿意取下折纸船扎风筝抓风筝受不了乐坏了漂哇漂飘哇飘二.初读了解课文1课文写了谁和谁之间的故事?2.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情?观看课文动画三.学习课文1.学习第一自然段刚才我们读了课文,睡能告诉老师,小松鼠和小熊分别住在哪里?(课件展示家的位置)2.学习第二至五自然段(1)松鼠住在山顶,小熊住在山脚,他们却成了好朋友,这是怎么回事?请大家读读第二到第五自然段,到课文中找找答案谁能告诉老师,他们两是怎么成为好朋友的?是什么让他们成为好朋友的?(2)生自由读第2—5自然段,要求把课文读流利(3)请生个人读,检查生读书情况,再请生评价(4)重点学习第三,五自然段,体会松鼠和小熊的心情四、深入理解课文:1.哪里写了松鼠和小熊的心情?“乐坏了”还可以怎么说?教师通过课文插图,要求学生注意观察小熊和小松鼠的表情,语气,动作。

《风筝》的优秀优质教案(通用8篇

《风筝》的优秀优质教案(通用8篇

《风筝》的优秀优质教案(通用8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语文》四年级下册,具体内容为《风筝》一课。

该章节详细描述了风筝的制作、放飞以及与风筝相关的文化背景。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风筝的历史、制作工艺以及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2. 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学会通过观察、思考、感悟来品味文章。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课文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体会作者对风筝的深厚感情。

重点:掌握风筝的制作工艺,了解其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挂图等。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各种风筝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对风筝的了解,激发学习兴趣。

2. 自主阅读: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风筝的制作、放飞及文化背景。

3. 课堂讲解:a. 教师对课文进行详细讲解,分析文章结构、写作方法等。

b. 学生跟随教师思路,积极参与讨论,提出问题,共同解答。

4.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风筝制作,亲身体验传统工艺的魅力。

5. 例题讲解:结合课文内容,设计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6. 随堂练习:让学生完成课后练习,检验学习效果。

六、板书设计1. 课文《风筝》2. 课文结构:总分总3. 重点词语:风筝、制作、放飞、传统文化、民族自豪感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简要介绍风筝的制作过程。

b. 课文从哪些方面展现了风筝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c. 结合课文,谈谈你对风筝的认识和感悟。

2. 答案:a. 风筝制作过程:选材、设计、剪裁、绑扎、绘画、放飞。

b. 风筝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民间艺术、传统节日、民间竞技、象征意义等。

c. 学生结合自己的感悟进行回答。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风筝的制作、放飞及文化内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课堂氛围活跃,学生参与度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风筝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
2、体会放风筝时的高兴以及找风筝时的难受心情。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猜谜语”导入新课;
2、风筝“资料袋”;
3、复习生字词。

(二)整体感悟
带着问题默读课文。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
(四)学习第二自然段(男生读,注意读出孩子们做风筝时的高兴心情)
1、师:憧憬依然联系上下文理解这两个词的意思
2、师:你感受到孩子们怎样的心情?
生:快乐、高兴
3、理解:风筝做好了,却什么也不像了。

我们依然快活,把它叫做“幸福鸟”,还把我们的名字写在上面。

4、引入孔明灯,提问:“为什么要放孔明灯呢?平常人们放孔明灯是为了做什么呢?”
(孔明灯带着我们美好的愿望起飞了,放飞了我们的希望。


(五)学习第三自然段(听朗诵,注意体会小伙伴的感情)
1、师:找出放风筝的动作(4个词)
请学生来表演放风筝的动作
2、理解语句:风筝越飞越高,在空中翩翩起舞着,我们快活地喊叫着,在田野里拼命地奔跑。

3、理解语句:村里人看见了,说:“放得这么高!”
(六)学习第四自然段(听朗诵,看看这一自然段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
1、师:风筝越飞越高,在空中翩翩起舞,风筝带着我们的憧憬和希望。

突然,发生了一件事,请在文中用横线画出来。

生:忽然......
2、师:“我们”的反应是怎样的呢?
生:我们大惊失色,千呼万唤。

3、大惊失色:“我们”没料想到会有这一幕,没想到满载“我们”憧憬和希望的“幸福鸟”会没了踪影。

4、千呼万唤:“我们”会喊叫些什么呢?
5、对比三、四两自然段,“我们”的心情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七)学习第五自然段(女生读,要注意读出伤心、难过的心情)
1、师:此时,“我们”的心情有什么变化吗?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来?
生:高兴------>难过“我们都哭了,在田野里四处寻找,找了半个下午,还是没有踪影。

我们垂头丧气地坐在田埂上。


(八)学习第六~八自然段(请一个学生读第六自然段,全班齐读第七自然段,老师读最后一自然段)
师:理解句子:我们向那房子跑去,继续寻找我们的“幸福鸟”......
师:孩子们为什么要一直寻找“幸福鸟”?
生:孩子们之所以这样苦苦寻找丢失的风筝,是因为在风筝的身上,寄托着他们的快乐、寄托着他们的幸福,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憧憬和希望。

三、板书设计
10、风筝
孩子们的心情:
高兴、快乐(做风筝、放风筝)
悲伤、难过(找风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