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_我的祖国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合集下载

初中音乐《鉴赏我的祖国》教案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初中音乐《鉴赏我的祖国》教案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播放第一组图片,解放军抗洪抢险
2、播放第二组图片:谁是最可爱的人里的战士一口炒面一口血的图片
3、提问图中表达的是一种怎样的精神
4、用“讲”的方式欣赏作品
6、提出问题(1)歌曲表达了什么样的情绪(2)通过聆听你联想到了什么
互动与创编活动
老师教一些简单动作,师生一起互动。
总结
让我们共同祝愿伟大的祖国繁荣富强,祝愿全国各族人民幸福安康!播放《祝福祖国》下课
1、学生认真聆听并感叹先辈的不易
学生跟着老师打拍子
1、有利于帮助更好的感受与理解作品
2、容易在爱国的情怀上与学生形成共鸣
突出了学生对音乐鉴赏能力的培养
培养学生学会如何聆听和鉴赏音乐的方法
板书设计
《我的祖国》
教学反思
通过欣赏《我的祖国》这首作品唤起了学生们的爱国热情,弘扬了社会上的正能量,激人奋进。
教学重点与难点
1、学习鉴赏《我的祖国》。
2、分析、探究音乐作品的构成要素及艺术特点。
学科核心素养分析
学生学情分析
当下学生对于音乐的理解淡薄,不同于专业的音乐学习者,他们对于音乐文化是陌生的,只是平常自己在电视上或者文艺晚会上听听音乐。所以,在音乐鉴赏课上,多让学生用心聆听,感受所要表达的感情,让学生自己多讨论问题,老师加以讲解,这样才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积极性。
作品:
1、关于体裁
2、本作品分为七个部分
3、歌曲的特点:
节奏的特点,八分或者附点节奏比一比(做拍手游戏)
6.看歌谱听音乐
找出6/8和9/8拍子的位置并分析歌曲可以分几部分(A﹢B)
歌曲分析:单二部曲式结构:
A段旋律起伏,优美动听,深情地表现了人们对祖国的依恋.

初中人音版八年级音乐上册第4单元演唱《我的祖国》教案2

初中人音版八年级音乐上册第4单元演唱《我的祖国》教案2

《我的祖国》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唱歌曲《我的祖国》,能用舒缓的呼吸、优美圆润的歌声,满怀深情的演唱歌曲。

并从中体会其中的爱国情感及文化内涵。

2、知识与能力:在学习过程当中,能在歌谱上标出适当的表情术语、呼吸记号及力度记号。

3、过程与方法:在进行二声部合唱时,能够关注并力争做到声部之间的和谐与均衡。

教学重点:学唱歌曲《我的祖国》,能用舒缓的呼吸、优美圆润的歌声,满怀深情的演唱歌曲。

并从中体会其中的爱国情感及文化内涵。

教学难点:在学习过程当中,能在歌谱上标出适当的表情术语、呼吸记号及力度记号。

进行二声部合唱时,能够关注并力争做到声部之间的和谐与均衡。

教材分析:《我的祖国》是一首根据斯美塔那的交响诗套曲,第二乐章《沃尔塔瓦河》部分音乐主题填词而成的合唱曲。

林华所填的这首歌词,概括了《沃尔塔瓦河》所描绘的大部分音乐内容。

诸如:两条一冷一暖的消小溪;由两条小溪汇合而成的沃尔塔瓦河;沃尔塔瓦河沿岸的乡村婚礼;河水湍急的冲过那险峻的峡谷;月影下的水仙女在舞蹈;浩浩荡荡的沃尔塔瓦河流过布拉格城,并静静地流向远方。

这首歌词犹如一首叙事诗,它用赞美的语言歌颂着斯美塔那的祖国,也倾注着所有热爱祖国的人们的共同心声和真挚感情。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同学们,你们热爱自己的祖国吗?说说为什么?2、指名学生回答。

3、你们的这种情感代表着所有热爱祖国的人们的感情,今天让我们去感受一下捷克作曲家斯美塔那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吧!(揭示课题)二、学习歌曲:1、聆听歌曲《我的祖国》感受作品,熟悉旋律。

2、请同学说说听后的感受。

3、简单介绍作者。

斯美塔那(1824---1884)捷克作曲家。

1824年出生于莱托米希尔,斯美塔那是捷克著名的作曲家、指挥家和钢琴家。

他出生在一个酿酒商的家庭里,很小就显露出了非凡的音乐才能。

他四岁开始学习小提琴,六岁就举行钢琴演奏会,八岁开始作曲。

他的启蒙老师是捷克卓越的音乐家约瑟夫·普罗克什,斯美塔那从他身上得到了很深的教益。

我的祖国初中音乐课教案

我的祖国初中音乐课教案

我的祖国初中音乐课教案课程类型:音乐课年级:初中课时:1课时教材:《音乐课程标准》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理解中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2. 培养学生对祖国音乐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3. 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教学内容:1. 中国音乐的基本特点和风格。

2. 中国的传统音乐和现代音乐。

3. 中国的民间音乐和民族音乐。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播放《我和我的祖国》歌曲,让学生感受祖国的美丽和伟大。

2.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对祖国有什么样的感情?我们应该如何表达对祖国的爱?二、基本知识(10分钟)1. 教师介绍中国音乐的基本特点和风格,如五声音阶、古典诗词、民间风情等。

2. 教师讲解中国的传统音乐和现代音乐的特点和区别。

3. 教师介绍中国的民间音乐和民族音乐的概念和分类。

三、欣赏和分析(10分钟)1. 教师播放《梁祝》小提琴协奏曲,让学生欣赏和感受中国音乐的优美和深情。

2.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梁祝》的音乐特点和表达的情感。

四、实践和创作(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简单的民族乐器,如二胡、古筝等。

2.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创作一首表达对祖国的歌曲或乐曲。

五、总结和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收获。

2. 教师引导学生反思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和未来发展中。

教学评价:1. 学生对我国音乐文化的了解和理解程度。

2. 学生对民族音乐的欣赏和分析能力。

3. 学生的音乐创作和实践能力。

教学资源:1. 音乐教材和参考书。

2. 民族乐器实物或图片。

3. 音乐播放设备和音响。

教学建议:1. 注重学生的参与和实践,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2. 结合其他学科,如语文、历史等,进行跨学科教学,增强学生的综合素养。

3. 鼓励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

第四单元 音诗音画——我的祖国(合唱落实)教学设计 2022—2023学年人音版初中音乐八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音诗音画——我的祖国(合唱落实)教学设计 2022—2023学年人音版初中音乐八年级上册

《我的祖国》第二讲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1.课题:《我的祖国》2.课时:13.所属单元: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诗音诗画》4.合唱课5.教学方法:聆听分析、教师引导、小组讨论6.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二、课标要求能够用轻声高位的方法自信有感情的演唱合唱,并在合唱中训练中积累演唱经验,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让学生进一步地感受合唱艺术的魅力。

三、教材分析本节课是《我的祖国》的第二讲,是在上节课演唱完整的基础上对歌曲的第一段做出力度、速度、情感的对比。

本节课重点是第三段合唱的落实,学生要在轻声高位的状态下演唱出立体的二声部。

四、学情分析由于整首歌曲比较长,所以上节课学生对歌曲的学习比较吃力,几乎用了一节课才能把歌曲完整唱下来,但是歌曲的情感处理以及力度的变化几乎没有唱出来,但是在课堂快结束时终于看到了希望,相信本节课将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五、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习掌握如何用音乐要素来表现音乐的情绪,并能够用轻声高位的方式来演唱歌曲的合唱部分,在演唱的同时感受合唱的魅力。

2.过程与方法:完整演唱《我的祖国》能够在尝试模仿合唱演唱方式的基础上来探究音乐要素对歌曲的作用,最后全班集体合作演唱整首歌曲。

3.情感态度价值观:完整的演唱歌曲在体验合唱和声魅力的同时让学生感受合唱的团结协作,并且应用在平时的生活与学习中。

六、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突破方法1.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并且重点落实合唱部分。

2.教学难点:合唱部分的演唱3.突破方法:聆听分析、发声练习建立立体听觉与演唱能力,轻声高位调整音色。

七、板书设计我的祖国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导入发声训练1歌曲情感处理一、导入回顾上节课《沃尔塔瓦河》的主旋律1.教师用钢琴弹奏主旋律。

2.学生跟着钢琴来演唱主题。

二、发声练习1.首先用SI来练习气息,每次记得把气息吐干净让后再吸气,深吸气,把气息吸到丹田。

2.本条练习主要为歌曲的换气以及力度变化服务。

3.始终要贯穿轻声高位。

八年级《我的祖国》教学设计

八年级《我的祖国》教学设计

八年级《我的祖国》教学设计八年级《我的祖国》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我的祖国》教材分析:本课选自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音诗音画》的开关曲,此歌曲属于“交响诗套曲”的音乐体裁,属于大型器乐体裁形式之列《我的祖国》是第二乐章《沃尔塔瓦河》部分音乐主题填词而成的合唱曲。

学情分析:面对这类大型音乐体裁,初中学生很可能会遇到欣赏音乐以及认识其文化内涵方面的困难,另外对于民族音乐,特别是外国民族音乐知之甚少的他们在学习兴趣上也肯定不够浓厚。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用舒缓的呼吸,优美圆润的歌声,满怀深情的演唱歌曲。

2、过程与方法:在学唱歌曲的过程中,用6/8拍的指挥和强弱规律体验这首歌曲的风格。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够对交响诗之类的音乐感兴趣,提高欣赏音乐的能力。

教学重点:唱会《我的祖国》前四句的旋律,为更好的学习后半部分的旋律打好基础。

教学难点:《我的祖国》中气息的掌握和弱起小节控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知道中国有那些著名的音乐家吗?”生:“聂耳”“冼星海”“那国外的的音乐家们你们又知道多少呢?”生“莫扎特、贝多芬”“同学们太棒了,这些著名的音乐家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音乐文化财富,今天老师在这些大家熟悉的音乐家后面再为同学们推荐一位捷克族著名的作曲家斯美塔那。

”1、简介斯美塔那(1824-----1884)年,捷克作曲家、指挥家、钢琴家,从小出生在一个酿酒商的家庭里,四岁开始学习小提琴,六岁举行钢琴演奏会,八岁开始作曲,他的一生主要精力都投入到民族歌剧的创作中,一生共创作了10部歌剧,他是捷克民族歌剧的奠基人,是捷克民族乐派的创始人和最主要的体表人物,被稍作“波希米亚新音乐之父”。

(1864---1874)十年中历经三个女儿相继去逝。

1874年不幸耳聋,继续坚持创作,写下了最著名的有由六部独立交响诗组成的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和第一弦乐四重奏《我的生活》1884年由于受耳聋的折磨,因此引发了精神疾病病逝于布拉格附近的精神病院。

初中音乐_我的祖国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音乐_我的祖国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我的祖国》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价值观:1. 学生通过学唱歌曲《我的祖国》,感受音乐作品所表达的爱国主义情感,唤起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2. 学生通过听赏交响诗《沃尔塔瓦河》主题片段,从旋律、节奏、音色等音乐要素的角度去感受、分析、理解作品,从而提高音乐审美能力,理解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二、过程与方法:1. 通过聆听、分析、体验、探究、模仿等教学方法,体会作曲家斯美塔那对民族、对祖国的深厚感情。

从而使学生用舒缓的呼吸、优美圆润的歌声,满怀深情地演唱歌曲《我的祖国》。

2. 通过欣赏主题旋律,启发学生的形象思维,使学生从旋律、节奏、音色等方面感受音乐要素,理解音乐作品,丰富想象力,感受到河水奔流不息的情景。

三、知识与技能:1. 了解捷克民族音乐之父斯美塔那的生平及贡献,知道民族乐派的作品具有强烈爱国主义精神和深厚民族情感的音乐共性。

2. 通过赏析,提高自身的音乐审美能力、想象力和艺术修养。

【教学重点】学唱歌曲《我的祖国》,体会作者对民族、对祖国的深厚感情。

【教学难点】把握歌曲演唱的音准、力度、节拍及调式色彩的变化,感受和体验音乐家所塑造的音乐形象。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教学过程】一、导入1. 请同学们看两个词语“音乐”“情感”,有什么关系?音乐创作者,他们源于内心、生活的感受,激发了创作的灵感,于是有了音乐。

而我们通过聆听音乐,联想到音乐描绘的内容,后产生情感。

2. 下面请同学们充分展开想象力,听听这段音乐描绘了一幅流动还是静止的画面?二、《沃尔塔瓦河》主题1. 聆听音乐(引子)谁感受到了?这幅流动的画面像什么呢?让我们再次聆听2. 再次聆听(引子)画面中两条曲折交错的线条,不仅代表着波西米亚群山中涌出的两股清泉,更代表了水的各种形态,它们终将汇成条条江河,最后奔腾的涌入波涛汹涌的大海。

3. 聆听主题4. 作者及作品简介这两段音乐的作者是捷克的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斯美塔那。

捷克是一个美丽富饶的小国家,几千年来深受周围大国的压迫与侵略,但捷克人民面对强大的侵略势力毫不畏惧。

初中歌曲我的祖国教案

初中歌曲我的祖国教案

初中歌曲我的祖国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的祖国》这首歌曲的创作背景、作曲家及歌词作者,培养学生对音乐的鉴赏能力。

2. 通过学习《我的祖国》,使学生掌握基本的音乐知识,如节奏、旋律等,提高学生的音乐技能。

3. 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歌曲背景:《我的祖国》是电影《上甘岭》的主题歌,由乔羽作词,刘炽作曲。

歌曲创作于1956年,是我国著名的抒情歌曲。

2. 歌曲结构:歌曲为二部曲式,第一乐段节奏舒展,旋律优美,表达了志愿军战士对家乡的思念;第二乐段节奏紧凑,旋律激昂,表达了志愿军战士保卫祖国的决心。

3. 歌词内容:歌曲歌词描绘了志愿军战士在异国他乡思念祖国的场景,表达了对家乡的热爱和对祖国的忠诚。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歌曲的旋律、歌词,能够流畅地演唱《我的祖国》。

2. 教学难点:歌曲中的一些较高音程的演唱,以及节奏的变化。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简要介绍歌曲的背景、作曲家及歌词作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唱歌曲:(1)教师播放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2)教师带领学生逐句学唱歌曲,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歌曲的节奏、音高。

(3)教师针对歌曲中的难点,进行针对性辅导,如音高、节奏等。

3. 歌曲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歌曲的结构、旋律特点,培养学生对音乐的鉴赏能力。

4. 情感教育: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歌曲背后的故事,感受志愿军战士对祖国的热爱,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5. 实践活动:分组进行歌曲演唱,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6. 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歌曲《我的祖国》所传递的爱国主义精神。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熟练地演唱《我的祖国》。

2. 学生能够理解歌曲的内涵,体会到志愿军战士对祖国的热爱。

3. 学生对音乐鉴赏能力有所提高。

六、教学建议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初中音乐《我的祖国》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音乐《我的祖国》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授课教师:年级:八年级课型:唱歌课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音乐》(15)八年级(人民音乐出版社)课题:第四单元音诗音画第一课时《我的祖国》教学目标:1、学唱歌曲《我的祖国》2、在理解歌曲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教学重难点:重点:学唱歌曲《我的祖国》难点:能够流畅并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教法与学法:教学方式:借组多媒体展示音画、运用对比、感受体验、讨论交流等教学策略学法指导:模唱法。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音乐基础知识,对歌曲的感知和模仿能力也有一定基础,通过本堂课的学习,能够培养学生对祖国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教具:多媒体平台、课件、钢琴教材分析:《我的祖国》是一首根据斯美塔那的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第二乐章《沃尔塔瓦河》部分音乐主题填词而成的合唱曲。

林华所填写的这首歌词,概括了《沃尔塔瓦河》所描绘的大部分音乐内容。

这首歌词犹如一首叙事诗,它用赞美的语言歌颂着斯美塔那的祖国,也倾注着所有热爱祖国的人们的共同心声和真挚感情。

一、导入1.请同学们看两个词语“音乐”“情感”,有什么关系?音乐创作者,他们源于内心、生活的感受,激发了创作的灵感,于是有了音乐。

而我们通过聆听音乐,联想到音乐描绘的内容,后产生情感。

2.下面请同学们充分展开想象力,听听这段音乐描绘了一幅流动还是静止的画面?对流动的,我们生活中,哪种是流动的,对水,我们也可以说是小河或者是小溪,,接着,往下欣赏,当水流碰到动画,会给我们带来怎么样的感受?二、聆听1.聆听音乐(引子)刚刚观察到了有几条小河在流动?2.再次聆听(引子)画面中两条曲折交错的线条,不仅代表着波西米亚群山中涌出的两股清泉,更代表了水的各种形态,它们终将汇成条条江河,最后奔腾的涌入波涛汹涌的大海。

3.聆听主题4.作者及作品简介这两段音乐的作者是捷克的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斯美塔那。

捷克是一个美丽富饶的小国家,几千年来深受周围大国的压迫与侵略,但捷克人民面对强大的侵略势力毫不畏惧。

音乐《我的祖国》教学设计

音乐《我的祖国》教学设计

音乐《我的祖国》教学设计音乐《我的祖国》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作品的出处、词曲作者、原唱,感受作品表达的主题,分辨作品的曲式,让学生通过听辨知道哪些音乐要素刻画表现出了作品的音乐形象。

2、过程与方法:聆听体验作品内涵和情感,感受探究音乐。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感受志愿军战士的爱国主义情怀和英雄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分辨作品的乐段及通过哪些音乐要素的变化来表现作品主题的,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感受志愿军战士的爱国主义情怀和英雄主义精神。

教学难点:分辨作品的乐段及通过哪些音乐要素的变化来表现作品主题的。

教学方式:主要采用讲、视、听、辨、唱结合教师准备:课件学生准备:课前搜集与歌曲相关的资料副歌的概念提前交代清楚教学过程:一、导入:(约3分钟)1、师:同学们好,今天由我来给大家上一节音乐课,首先我们先唱一首同学们非常熟悉和喜欢的歌曲。

(放课件)师生同唱。

师:由于时间的原因,我们只唱一段,谁知道歌曲的名字叫什么?生:《让我们荡起双桨》2、师:这是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的一部电影插曲,电影的名字叫《祖国的花朵》。

这也是一首非常富有生命力的歌曲,传唱了半个世纪,传唱了几代人,不但我们喜欢,许多头发花白的老人一听到这首歌就会情不自禁的唱起来,就会唤起他们对美好童年的回忆,所以说一首好的艺术歌曲她的魅力是无穷的,会永远的被人们记住。

二、授新课:(约35分钟)1、对作品文字材料的认知(约7分钟)师:今天我们的音乐课就来欣赏一首这样的歌曲,一首传唱了半个世纪的老歌,也是一部电影插曲、歌曲的名字叫《我的祖国》。

(课件出示课题)师:为了节省时间,在课前我已经给同学们布置了作业,回家上网查找和《我的祖国》这首歌相关的内容,为了检验同学们的自学成果,请同学们来回答几个问题:(课件填空)词作者:乔羽,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就是一位著名的诗人,被称为“词坛泰斗”,是一位非常有作为的词作家。

我的祖国-人音版八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我的祖国-人音版八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我的祖国-人音版八年级音乐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的文化和传统2.了解《我的祖国》这首歌曲的历史背景和意义3.学会唱《我的祖国》这首歌曲,并理解歌词4.了解人音版对《我的祖国》的重新演绎和呈现方式二、教学重点1.歌曲的历史背景和意义2.人音版对《我的祖国》的重新演绎和呈现方式3.发声练习和声部分配三、教学难点1.对复杂歌曲的音乐理解2.合唱时音乐的协调与合作四、教学内容及步骤第一步:导入(5分钟)介绍课程的目标,让学生想一想自己的祖国是怎样的,画出来或写下来。

第二步:引导学生思考(10分钟)导师讲解中国的文化历史和《我的祖国》这首歌曲的历史背景及歌词的含义,让学生了解并思考。

第三步:音乐分析(20分钟)播放人音版的《我的祖国》给出一段时间去听,并分析歌曲的节奏、旋律、和声等。

学生的问题可以在自己的小组中讨论。

第四步:分组合唱(25分钟)学生被分成四组,每组负责一个声部。

每个小组负责自己的声部练习,并在训练好后,进行合唱演练。

教师鼓励学生在演练中互相学习并合作。

第五步:合唱比赛(20分钟)学生将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合唱比赛,每个小组应根据课堂上的指导和小组学习的成果,演唱一小段歌曲。

教师也会在比赛前进行最后一次的指导。

第六步:总结(10分钟)教师总结此次课程的成果,并让学生给自己的表现打分,回答出什么地方需要改进。

五、教学反馈及结果本教学过程在学生中得到了很好的反响。

通过此次课程,学生了解了更多关于中国文化和传统的知识,更加了解《我的祖国》这首歌曲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在学习和合唱中,学生学会了如何发声,如何理解分析歌曲,如何协作以及合唱时的声部分配等技能。

在合唱比赛中,所有参赛小组都表现了出色。

此次教学的目标与重点都得到了很好的实现。

同样,学生在此次课程中也积极参与和发挥了自己的能力。

人音版初音八上4.1我的祖国教案

人音版初音八上4.1我的祖国教案
(3)结合本节课学到的合唱技巧,尝试与其他同学合作,进行合唱练习。
(4)思考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写一篇学习心得,分享对《我的祖国》的理解和感受。
2. 作业反馈:
(1)在下次上课时,请学生展示自己复习《我的祖国》的成果,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2)检查学生查阅的资料,了解他们对民歌分类和特点的理解,提出改进建议。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 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我的祖国》相关的实际问题。
2. 合唱实践:组织学生进行合唱实践,教师给予指导,培养学生的合唱能力和合作精神。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 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我的祖国》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展开讨论。
2. 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
二、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主要包括音乐审美、音乐表现、音乐文化理解和音乐创造四个方面。
1. 音乐审美:通过欣赏和学唱《我的祖国》,使学生感受祖国美丽风光和悠久历史,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2. 音乐表现:在学习歌曲的过程中,学生将掌握歌曲的旋律和歌词,并通过合唱实践,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
14. 音乐表现:在学习歌曲的过程中,学生将掌握歌曲的旋律和歌词,并通过合唱实践,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
15. 音乐文化理解:通过分析《我的祖国》的旋律特点、节奏、音色等,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民歌的文化内涵,提高学生的音乐文化理解能力。
16. 音乐创造:在合唱实践中,学生将发挥自己的创造能力,调整音色、音量等,以达到更好的合唱效果,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能力。
2. 辅助材料: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图表、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具体包括:

我的祖国歌曲教学教案及反思

我的祖国歌曲教学教案及反思

我的祖国歌曲教学教案及反思教案标题:《我的祖国》歌曲教学教案及反思教学目标:1. 了解《我的祖国》歌曲的背景和意义,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和自豪感。

2. 学习歌曲的歌词和旋律,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歌唱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通过合唱演绎歌曲,增强集体凝聚力。

教学准备:1. 《我的祖国》歌曲的录音或视频资源。

2. 课堂展示设备,如投影仪或电视机。

3. 歌曲歌词的打印或投影。

4. 学生合唱团队的分组安排。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介绍《我的祖国》歌曲的背景和意义,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祖国的感情和认识,鼓励他们分享相关的故事或经历。

步骤二:歌曲学习(20分钟)1. 播放《我的祖国》歌曲的录音或视频,让学生先整体感受歌曲的旋律和情感。

2. 分发歌曲歌词或投影展示,引导学生跟随歌词一起听歌,初步了解歌曲的歌词内容。

3. 分段学习歌曲的歌词,帮助学生理解每句歌词的意义和表达方式。

4. 教唱歌曲的旋律和节奏,逐句逐段进行反复练习,确保学生能够准确地唱出歌曲。

步骤三:合唱练习(15分钟)1. 根据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兴趣,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合唱小组。

2. 指导每个小组练习合唱歌曲,注重声音的和谐、节奏的准确和情感的表达。

3. 定期组织小组间的合唱比赛或展示,激发学生的竞争和合作意识。

步骤四:合唱表演(10分钟)1. 安排一次班级或学校的合唱表演活动,邀请其他班级或家长参与观看。

2. 学生合唱团队进行最后的彩排和调整,确保整体表演效果。

3. 在表演中注重学生的表情、动作和声音的协调,营造出浓厚的祖国热爱氛围。

步骤五:反思(10分钟)1. 与学生一起回顾整个教学过程,让他们表达对歌曲教学的感受和收获。

2. 引导学生思考歌曲对他们的意义和影响,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

3. 教师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亮点和不足,为今后的教学改进提供参考。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我的祖国》歌曲的教学,旨在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和自豪感。

人音版初中音乐 ☆我的祖国 教学设计

人音版初中音乐 ☆我的祖国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唱歌曲《我的祖国》并融合交响诗《沃尔塔瓦河》,体验其中的爱国情感及文化内涵,在合唱实践中体会和谐之美与合作之快。

2.过程与方法:能用舒缓的呼吸、优美圆润的歌声,满怀深情的演唱歌曲。

在进行二声部合唱时,能够关注并力争做到声部之间的和谐与均衡。

通过聆听、演唱,感受和表达歌曲的情感,在合唱中树立良好的声部意识。

3.知识与技能:在学习过程当中,能在歌谱上标出适当的表情术语、呼吸记号及力度记号。

能够把握好歌曲较长乐句的呼吸。

能用舒缓的呼吸、优美圆润的歌声,满怀深情的演唱歌曲。

在进行二声部合唱时,能够关注并力争做到声部之间的和谐与均衡。

2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音乐基础知识,对歌曲的感知和模仿能力也有一定基础,通过本堂课的学习,能够培养学生对祖国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本首歌曲较长,篇幅较大,又有合唱部分,在艺术上要求较高,如果能圆满完成任务,确实有很大的难度。

所以在有效歌唱实践上下工夫。

八年级学生正处在变声期,歌唱声音及音准不够稳定,这首歌曲音域又比较宽广,所以在歌曲学唱中采用高位轻声的方法比较适合,有利于学生在聆听的感觉中建立音高及和声概念。

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学唱歌曲《我的祖国》,能用舒缓的呼吸、优美圆润的歌声,满怀深情的演唱歌曲。

并从中体会其中的爱国情感及文化内涵。

合唱歌曲的第二部分。

用连贯、优美、和谐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能在歌谱上标出适当的表情术语、呼吸记号及力度记号。

二声部合唱学习的音准,能够关注并力争做到声部之间的和谐与均衡。

结合旋律的起伏表现歌曲的情绪,以及二声部的合唱训练。

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唱歌曲《我的祖国》并融合交响诗《沃尔塔瓦河》,体验其中的爱国情感及文化内涵,在合唱实践中体会和谐之美与合作之快。

2.过程与方法:能用舒缓的呼吸、优美圆润的歌声,满怀深情的演唱歌曲。

在进行二声部合唱时,能够关注并力争做到声部之间的和谐与均衡。

通过聆听、演唱,感受和表达歌曲的情感,在合唱中树立良好的声部意识。

音乐教案赏析我的祖国

音乐教案赏析我的祖国

音乐教案赏析《我的祖国》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的祖国》这首歌曲的创作背景、作者及歌词含义。

2. 培养学生对祖国的歌唱热情,增强民族自豪感。

3. 通过对歌曲的学唱,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歌唱技巧。

二、教学内容1. 歌曲介绍:《我的祖国》是由乔羽作词,刘炽作曲,是一首表达对祖国热爱之情的歌曲。

歌曲创作于1956年,是我国著名的爱国主义歌曲之一。

2. 歌词解析:歌曲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歌词描绘了祖国的大好河山,表达了对祖国深深的眷恋;第二部分歌词则表达了对祖国人民的祝福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会歌曲《我的祖国》,理解歌曲表达的爱国主义情感。

2. 教学难点:歌曲中的高音部分和节奏处理。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歌曲的背景、作者及歌词含义。

2. 示范法:教师示范演唱歌曲,学生跟随学习。

3. 练习法:分组练习,互帮互助,提高歌唱能力。

4. 情感体验法:引导学生感受歌曲中的爱国主义情感。

五、教学步骤1. 导入:简要介绍歌曲《我的祖国》的背景、作者及歌词含义。

2. 学唱歌曲:教师示范演唱,学生跟随学习。

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歌曲的节奏和音高。

3. 分组练习:学生分组练习,互帮互助,提高歌唱能力。

4. 情感体验:引导学生感受歌曲中的爱国主义情感,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歌曲《我的祖国》的爱国主义主题。

六、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歌曲《我的祖国》的歌词创作,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2. 邀请家长或社区人士参与课堂教学,共同演唱歌曲《我的祖国》,感受爱国主义的氛围。

3. 引导学生欣赏其他经典的爱国主义歌曲,如《歌唱祖国》、《我爱你中国》等,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

七、教学评价1. 学生能熟练地演唱歌曲《我的祖国》,掌握歌曲的节奏和音高。

2. 学生能够理解歌曲的爱国主义主题,表达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3. 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积极参与,表现出对音乐的兴趣和热情。

初中音乐人音八年级上册(2023年新编) 音诗音画《我 的 祖 国》

初中音乐人音八年级上册(2023年新编) 音诗音画《我 的 祖 国》

我的祖国教材分析《我的祖国》是一首根据斯美塔那的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第二乐章《沃尔塔瓦河》部分音乐主题填词而成的合唱曲。

林华所填的这首歌词,概括了《沃尔塔瓦河》所描绘的大部分音乐内容。

这首歌歌词犹如一首叙事诗,它用赞美的语言歌颂着斯美塔那的祖国,也倾注着所有热爱祖国的人们的共同心声和真挚感情。

教学目标1、熟识、掌握合唱的演唱形式,学唱歌曲《我的祖国》2、在理解歌曲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3、通过本课的学习,增强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唱合唱曲《我的祖国》教学难点:掌握合唱演唱形式,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教学准备:电子琴教学方式:借用多媒体展示沃尔塔瓦河,运用感受体验—交流讨论等教学策略进行教学。

课前准备(一)组织教学学生听着音乐走进教室、随后进行音乐互动—师生问好。

(二)课前导入1、首先展示沃尔塔瓦河的美丽图片,吸引学生的眼球,同时播放背景音乐。

让学生首次聆听音乐,感受音乐。

随后展示中国的母亲河—长江。

并提问:(1)刚才所看到的第一条河流景色有什么特点?(2)对比两条河流的景色有何异同点?2、简介捷克共和国的沃尔塔瓦河引出作者—斯美塔那,从而引出课堂主题—《我的祖国》三、新课教学1、整理知识点:齐唱、轮唱和合唱,熟识、掌握合唱知识点内容,掌握合唱的演唱形式。

2、分析、对比两首不同国家的歌曲,并判断两首歌曲的演唱形式?(巩固合唱知识点内容)(中国—《我的祖国》捷克—《我的祖国》)3、教师简介歌曲—《我的祖国》,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歌曲。

4、欣赏歌曲《我的祖国》第一部分,并思考问题:(1)、第一部分歌曲的速度是快还是慢?(2)彩色标注的符号是什么意思?5、再次聆听第一部分歌曲,并跟随音乐打节拍。

6、听电子琴伴奏,模唱第一句歌曲旋律,注意音高与节奏。

(这一环节处理、纠正学生的发声及节奏问题。

)反复练习三次。

7、随后模唱第二部分旋律,并对比两部分有何异同。

(分清高音部分与低音部分)8、跟随电子琴,完整模唱两部分的旋律。

初中音乐_我的祖国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音乐_我的祖国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一、组织教学:学生听着音乐走进教室,然后师生问好。

二、情景导入:1、直接欣赏一组沃尔塔瓦河的风光图片,同时背景音乐为《沃尔塔瓦河》然后提问?师:刚才所看到的景色有什么特点?是哪一条河流?2、通过介绍捷克共和国的沃尔塔瓦河引出作者斯美塔那同时引出本堂课的歌曲《我的祖国》。

三、新课教学:(一)、学唱旋律1、欣赏《我的祖国》并思考问题:(1)、歌曲的速度?(2)、彩色标注的符号是什么意思?2、模唱《我的祖国》的第一句旋律。

这个环节将处理学生的发声,纠正她们的问题。

3、模唱第二句旋律。

这个环节将处理学生低音的演唱。

(音高落下,但声音的位置不变)4、模唱第三部分旋律。

5、完整哼唱第一乐段。

6.再一次欣赏《我的祖国》并思考问题:(1)、歌曲的情绪?(2)、第二段的情绪有什么变化?这个问题将引入转调的概念。

7.模唱第二段旋律,同时处理最后的渐弱句。

8.完整哼唱全曲旋律,为学唱歌词做好准备。

(二)、学唱歌词1、演唱歌词。

在这一遍将处理学生不正确的地方。

并且处理学生的气息。

2、分组演唱歌曲。

3、第一句一起唱,第一段第一遍歌词女生唱,第一段第二遍歌词男生唱,第二段歌词一起唱,通过这个环节进一步让学生体会到第二段的情绪和前面的对比。

四、情感升华:1、让学生分析歌词中描述了哪些内容?通过这些内容表达了作者怎么样的思想感情?2、每一个人都热爱自己的祖国,每一个人都用不同的方式表达着对祖国的热爱,同学们今天能够幸福地在自己的国土愉快的学习生活,那么请同学们把自己对祖国的这份情感用你们的歌声尽情地表达出来。

让我们一起有感情地演唱全曲。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初步具有感受和理解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

喜欢流行音乐,对音乐课本上的歌曲不太感兴趣。

再加上学生正处于变声期,所以我要求学生再演唱歌曲时要轻声不喊叫,整齐的开始与结束。

培养学生正确的歌唱方法与歌唱习惯。

教师应积极引导,使学生能够亲身感受音乐作品的思想情感。

因此,要善于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方法,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在活动中去感受音乐作品,并使他们的创新思维得到发展。

初中音乐教案大单元设计

初中音乐教案大单元设计

初中音乐教案大单元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感受我国丰富的民族音乐文化,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音乐审美能力。

2. 通过对《我的祖国》这首歌曲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技能,提高音乐素养。

3.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增强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内容1. 歌曲《我的祖国》2. 相关民族音乐文化知识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歌曲《我的祖国》的学唱和理解2. 民族音乐文化知识的掌握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我的祖国》这首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其优美的旋律和深情的歌词。

2. 学唱歌曲:(1)教唱歌曲,注意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节奏和音准。

(2)分析歌曲结构,讲解歌曲的高潮和情感表达。

(3)分组练习,加强合唱部分的配合。

3. 了解民族音乐文化:(1)介绍《我的祖国》的创作背景和作者。

(2)讲解歌曲中所体现的民族音乐元素,如旋律、节奏、音色等。

(3)欣赏其他相关民族音乐作品,让学生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

4. 情感体验:(1)组织学生讨论,让他们谈谈对歌曲的理解和感受。

(2)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表达对家乡和祖国的热爱之情。

5. 总结与拓展:(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歌曲《我的祖国》的重要性和价值。

(2)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听、多唱民族音乐,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歌曲《我的祖国》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知识的了解和运用能力。

3. 学生对祖国和家乡的热爱之情以及集体荣誉感的培养。

六、教学资源1. 录音机、音响等播放设备。

2. 歌曲《我的祖国》乐谱。

3. 相关民族音乐作品CD或视频。

七、教学时间1课时(45分钟)八、教学建议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情感教育的融入,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歌曲的魅力。

2. 针对不同学生的音乐基础,教师应适当调整教学方法和难度,确保教学质量。

3. 结合课堂拓展,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民族音乐比赛或演出,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设计:一、组织教学:学生听着音乐走进教室,然后师生问好。

二、情景导入:1、直接欣赏一组沃尔塔瓦河的风光图片,同时背景音乐为《沃尔塔瓦河》然后提问?师:刚才所看到的景色有什么特点?是哪一条河流?2、通过介绍捷克共和国的沃尔塔瓦河引出作者斯美塔那同时引出本堂课的歌曲《我的祖国》。

三、新课教学:(一)、学唱旋律1、欣赏《我的祖国》并思考问题:(1)、歌曲的速度?(2)、彩色标注的符号是什么意思?2、模唱《我的祖国》的第一句旋律。

这个环节将处理学生的发声,纠正她们的问题。

3、模唱第二句旋律。

这个环节将处理学生低音的演唱。

(音高落下,但声音的位置不变)4、模唱第三部分旋律。

5、完整哼唱第一乐段。

6.再一次欣赏《我的祖国》并思考问题:(1)、歌曲的情绪?(2)、第二段的情绪有什么变化?这个问题将引入转调的概念。

7.模唱第二段旋律,同时处理最后的渐弱句。

8.完整哼唱全曲旋律,为学唱歌词做好准备。

(二)、学唱歌词1、演唱歌词。

在这一遍将处理学生不正确的地方。

并且处理学生的气息。

2、分组演唱歌曲。

3、第一句一起唱,第一段第一遍歌词女生唱,第一段第二遍歌词男生唱,第二段歌词一起唱,通过这个环节进一步让学生体会到第二段的情绪和前面的对比。

四、情感升华:1、让学生分析歌词中描述了哪些内容?通过这些内容表达了作者怎么样的思想感情?2、每一个人都热爱自己的祖国,每一个人都用不同的方式表达着对祖国的热爱,同学们今天能够幸福地在自己的国土愉快的学习生活,那么请同学们把自己对祖国的这份情感用你们的歌声尽情地表达出来。

让我们一起有感情地演唱全曲。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初步具有感受和理解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

喜欢流行音乐,对音乐课本上的歌曲不太感兴趣。

再加上学生正处于变声期,所以我要求学生再演唱歌曲时要轻声不喊叫,整齐的开始与结束。

培养学生正确的歌唱方法与歌唱习惯。

教师应积极引导,使学生能够亲身感受音乐作品的思想情感。

因此,要善于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方法,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在活动中去感受音乐作品,并使他们的创新思维得到发展。

《我的祖国》效果分析通过本课的学习,通过对本课的学习,运用合适的歌唱与呼吸方法,能以赞美的情感演唱歌曲。

在歌唱中,让学生注意歌曲中的附点与弱起节奏,并学会分析旋律的平行、上行、下行与波浪式进行的不同。

最后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通过参与多种音乐活动得到丰富的情绪体验,与音乐产生共鸣,使学生的音乐视野更加开阔,培养学生积极的生活态度,激发他们热爱母亲,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在教学中,我用宽容的心态、温柔的语句去鼓励、安慰他们,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能够充满自信的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我的祖国》。

采用视听结合的方式大大激发了学生们对歌曲充分的理解及对音乐学习的渴望。

整节课下来,学生积极性很高,教学效果良好。

教材分析:《我的祖国》是一首根据斯美塔那的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第二乐章《沃尔塔瓦河》部分音乐主题填词而成的合唱曲。

林华所填写的这首歌词,概括了《沃尔塔瓦河》所描绘的大部分音乐内容。

这首歌词犹如一首叙事诗,它用赞美的语言歌颂着斯美塔那的祖国,也倾注着所有热爱祖国的人们的共同心声和真挚感情。

评测练习1、让学生感受四拍子的强弱规律练习6/8拍强弱规律:强弱次强弱2、典型节奏练习弱起X X | X X X X | X .X .3、旋律进行波浪式进行:抒情、雄壮、优美、欢快平行:具有一种向前的推动力、号召力下行:柔和、宁静、哀怨、悲伤上行:激昂、开朗、不断高涨《我的祖国》教学反思通过今天的课,我的反思如下:1、语速可能为了赶课,速度有些快,会导致有些话,学生没有听清楚。

应该把语速方面一些。

2、在讲课时,课件发生了一些小问题,在下次做课件的时候,少做超链接,尽量使用播放笔进行播放。

3. 经过多媒体视听技术处理的音像资料,配合教学光盘中的音乐,为理解音乐作品的情感寓意拓宽了思路,开阔了视野,在我的示范和引导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效果非常棒,课堂气氛轻松活泼,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大大激发了学生们对歌曲的充分的理解及对音乐学习的渴望。

整节课下来,学生积极性很高,教学效果良好。

课标分析音乐教育,从本质上来说是一项塑造“人”的工程。

它具有唤醒、联系和整合人格的力量,它通过对人审美能力的发掘和培养,通过建构人的审美心理结构达到人的心灵陶冶和人格塑造。

人需要音乐,培养人的教育也同样需要音乐。

人的全面发展内涵之一就是理性与感性或理智与情感的协调发展。

个体的发展不是单向的,而是多项的,理智成熟是个体发展的重要方面,但不是惟一的方面,感知、情感、想像等感性方面的成长也是个体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没有这方面的发展就难有人的全面发展。

因此,只重理性发展而不重感性发展的教育不能算是全人的教育。

音乐教育作为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能有效地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促进学生感知、情感、想像等感性方面的健康成长。

1.审美价值。

音乐教育的审美价值是将音乐列入中小学课程的一个重要的理由。

长期以来我们以科学实践的方式和方法来教授音乐、学习音乐,使音乐偏离了人类的生活实践和情感世界,由于受某种思潮的影响我们过分强调了音乐的德育价值,将音乐教育视为促进德育的一种工具。

应该说,音乐有德育的功能和作用,但音乐教育的长处在于给人的道德观念以情感上的支持。

所以,音乐教育的重要价值应该是审美教育,我们的课程改革将确立以审美为核心的教育理念,丰富学生的审美情感体验,使其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让生活变得丰富多彩,人类变得文雅和充满爱心,这才是我们音乐教育的理想目标。

因此无论是课程标准还是教材,乃至教学的全部过程都必须体现这种理念。

我们应该尽一切可能给学生提供各种类型、风格多样的音乐体验,尽力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培养具有音乐审美鉴别能力的音乐听众。

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我们必须调整音乐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坚持下列音乐审美教育的基本原则:教学中,应充分揭示音乐要素(节奏、旋律、音色、和声、力度、速度等)在音乐中的表现作用,让学生亲身感受到音乐中最激动人心和极具表现力的部分,而不是进行枯燥的、单纯的技巧训练和灌输死记硬背的知识;应以整体的方式来体验音乐,理解“整体大于元素的总和”这一心理学原理,使学生感受到音乐的魅力,产生情绪的反映和情感的体验,而不是将音乐的各种构成元素支离破碎地讲授。

注重艺术实践的本质,摈弃科学实践的做法,这正是音乐教育区别其他学科的一项重要的原则,也是我们当前音乐教育中存在的较为严重的问题;强调音乐概念应和音响尽量统一,只有这样我们学到的才能称其为是音乐,因为音乐是声音的艺术、时间的艺术、听觉的艺术、情感的艺术,单纯的记忆概念对于普通学校的音乐教育来讲是毫无意义的。

还需要指出的是,学生的技能技巧的学习过程应始终贯穿着学生的情感参与,只有这样,中小学的音乐教育才能真正实现审美价值,成为审美教育。

2.创造性发展价值。

创造能力的培养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是国际竞争的要求。

许多国家都把创新人才的培养作为教育发展和改革的主攻方向,例如美国在六十年代为了研究音乐对人在创造能力发展方向的作用,在哈佛大学设立了“零点项目”研究部门,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为美国政府将音乐列为核心课程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我国也曾经对音乐在开发人的智力给予了较多的关注,许多家长十分重视孩子的音乐启蒙教育,但我们在教育的目的、内容和方法等方面都存在着诸多问题,因此收效并不显著,尤其是受某种功利性的影响,使得音乐教育对人的智力开发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

因此我们有必要重申音乐教育的创造价值。

创造能力的培养虽然被所有学科青睐,但音乐教育在发展学生创造能力方面的特殊功能尤为突出。

首先,音乐的产生过程就是全部的创作过程,我们称其为三度创作:作曲、表演和欣赏。

无论学生的表演或欣赏都必然伴随着创造性的表现和产生丰富的联想和想像。

其次,音乐具有“不确定性”特点,即同一首作品,有多少听众就会有多少种不同的感受,这一特征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具有比其他学科较大的优势,使他们的想像力和创造性思维得到充分的发挥,因此,我们提出音乐不谋求统一答案,音乐课尽量不结束真理。

其三,音乐的情感特征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和创造热情,在主动参与中展现它们的个性和创造才能,我们相信,每个人的表演都是个性化的体现,每个人的听赏都是独特的理解。

因此,音乐教育在培养学生创造能力方面的作用是不应该被忽视的。

3.表现与社会交往价值。

人们需要尽可能以各种各样的方式表现自己。

许多观点可以通过语言表达,然而语言有其一定的局限,人类的许多经历和情感还可以通过其他的媒介得到更充分的表达,如舞蹈和音乐等,古人曾说,言之不足咏之歌之,咏歌不足舞之蹈之。

对于学生来说,自我表现的机会越多,自我发展的潜力也就越大。

例如:由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和澳大利亚国际教育咨询培训中心合作的“中澳音乐教育试验项目”,就充分体现了这样的价值,学生在学习电子琴的过程中,关注的并不是电子琴的演奏技法,而是利用这种高科技的乐器所提供的各种表现的可能性,发展学生的创造性表现和即兴的表现,在这自由的表现中,学生获得了成功的喜悦,增强了对音乐的兴趣,同时培养了自信和勇气。

因此,音乐教育为学生提供了创造性表达个人情感的可能性,是为数不多的需要个人当众表现的学科,这种表现的价值对人格的发展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学生需要通过各种活动的成功经历发展自信,音乐教育中要求学生能够“当众、自信、有表情地歌唱”是这种价值的具体体现。

中小学音乐教育的主要内容和教学形式常常是以集体的方式进行的,他需要学生牢牢树立群体的和谐意识,虽然在音乐中常常发展个人的技能,然而大量音乐活动在小组内产生,成就靠集体力量获得,这种相互配合的群体音乐活动,同时也是一种以音乐为纽带进行的人际交流,它有助于学生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有助于人的社会交往能力,这种社会交往价值的体现在人的发展中是至关重要的。

4.文化传承价值。

音乐是人类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是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和智慧结晶。

学生通过学习中国民族音乐,将会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华夏民族音乐传播所产生的强大凝聚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学生通过学习世界上其他国家和民族的音乐文化,将会拓宽他们的审美视野,认识世界各民族音乐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增进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尊重和热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