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全解高中地理配套练习:第一章 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 本章练测中图必修3
教材全解高中地理配套练习:第一章 第三节 人类活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同步练测中图必修3
第三节人类活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建议用时实际用时满分实际得分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6分,共7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实施跨区域调水工程是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平衡的重要举措。
结合下图,回答1~2题。
1.加利福尼亚州的水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属于( )A.西水东调B.南水北调C.东水西调D.北水南调2.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南部的气候类型是( )A.温带海洋性气候B.温带大陆性气候C.地中海气候D.热带沙漠气候下图为我国两省级行政区之间产业转移示意图。
读图,回答3~4题。
3.乙省向甲省转移的主要产业是( )①技术密集型产业②资金密集型产业③资源密集型产业④劳动密集型产业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4.产业转移对甲省的有利影响有( )①提升产业结构②增加就业机会③提高城市化水平④改善生态环境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下图为我国南方A城市工业布局变化图:早期,工厂集中在市中心;中期,逐渐在a处形成了以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个别重化工厂为主的工业区;近期,在b处形成了以高技术产业为主的新工业区。
读图,回答5~7题。
5.A城市工业初期、中期到近期的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依次是( )A.市场和劳动力→交通→交通和技术B.市场→劳动力和交通→交通和技术C.劳动力→资金和交通→资源D.基础设施→劳动力和环保→交通和技术6.A城市从早期到近期,出现的最重要的区域发展是( )A.产业迁移和结构调整B.人口增加和市场扩大C.基础设施不断完善D.工业化和城市化持续进行7.A城市工业布局变化可能会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是( )①生物多样性减少②降水减少③耕地减少④河流等环境污染⑤平均风速增大⑥下渗的水量减少⑦市区平均气温升高A.①②④⑤B.①③④⑦C.②③⑤⑥D.①④⑥⑦8.下列关于我国南方地区经济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经济特区都集中在广东沿海,形成外向型工业带B.是全国蚕丝的主要产区,也是天然橡胶的生产基地C.本区工业以轻纺、食品为主D.全国水稻、小麦、棉花、油菜产量最多的地区皖江(长江安徽段)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利用苏、浙、沪等沿海地区产业部门“腾笼换鸟”之机,形成了纺织、家电、汽车产业基地。
高中地理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1.1区域的基本含义练习湘教版必修3(2021年整理)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1.1 区域的基本含义练习湘教版必修3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1.1 区域的基本含义练习湘教版必修3)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1.1 区域的基本含义练习湘教版必修3的全部内容。
第一节区域的基本含义课前预习(10分钟,10分)知识点一区域的主要特征区域通常是指一定的地域空间。
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照一定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
据此完成1~2题。
1.下列关于区域的主要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A.区域具有一定的界线B.区域内部表现出明显的相似性和连续性C.区域之间差异性明显D.区域之间相互独立答案:D解析: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而不是相互独立的。
2.下列区域中,具有明确界线的是()①行政区②自然带③热量带④江汉平原⑤北京市A.①②③ B.③④⑤C.②③⑤ D.①⑤答案:D解析:行政区界线是明确的,自然带界线是模糊的.知识点二区域空间结构根据定量与定性指标,可将我国划分为4个生态大区(东北部湿润半湿润生态大区、北部干旱半干旱生态大区、南部湿润生态大区和青藏高原生态大区)。
读我国4个生态大区分布图,回答3~4题。
3.划分4个生态大区的主要依据有()①行政区划②经济发展水平③自然地理特征④生态系统特征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答案:D解析:由材料信息可知,划分4个生态大区的主要依据既有自然地理特征,又有生态系统特征。
高中地理第一章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第一节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课后习题含解析3
第一节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课后篇巩固提升基础巩固在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下,人类使用的水资源受限于各种水体的储存量及循环更新时间,更新时间越快,可循环利用的水量就越多。
下表为全球淡水量的部分数据(单位:1000立方千米)。
读表,完成1~2题。
1。
在人类合理开发利用的前提下,可以获得最多水资源的水体是()A.冰川B。
地下水C。
湖泊 D.河流水2.下列水体中,对新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影响最大的是()A.冰川B.地下水C.湖泊D。
河流水1题,根据材料中“更新时间越快,可循环利用的水量就越多”可知,河流水的循环周期最短,获得的水资源最多。
第2题,新疆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距海远,加上重重山脉阻挡,海洋水汽难以到达,降水少,气候干旱,河流水源主要靠冰川融水补给。
2。
A自然美是指大自然中的自然物或自然现象在不同的条件下呈现出的审美状态,因此自然环境具有文化服务功能,人类可以从自然环境中获得精神享受、审美体验等非物质收益,陶冶情操,丰富人类的精神世界.读下列四幅景观图,完成3~5题。
3.古人赞峨眉山“如螓首蛾眉,细而长,美而艳",这说明峨眉山让人们享受到()A。
秀姿天成的形象美感B.色彩绚丽的色彩美感C。
栩栩如生的动态美感D。
若隐若现的朦胧美感4。
上述四地景观中,给人们色彩美感最为突出的自然景观是()A.①B.②C。
③D。
④5。
唐代著名诗人李白曾写诗赞美庐山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这让我们感受了庐山瀑布的()A。
形象美 B.色彩美C。
动态美D。
朦胧美3题,题干主要描述了峨眉山的秀姿,充分体现了其形象美。
第4题,黄龙五彩池池水颜色各异,色彩美感最为突出.第5题,飞瀑、流水使自然景观富有动态美。
A 4.B5。
C红碱淖位于陕西神木市西北,曾是世界上最大的遗鸥繁殖与栖息地和陕北最重要的产鱼基地。
近年来,红碱淖的水位以每年20—30厘米的速度下降,湖水pH由7.4上升到9.6,这远远超出了鱼类生存的极限。
新教材高中地理第1章第1节区域的含义和类型课后限时训练中图版选择性必修2(含答案)
新教材高中地理中图版选择性必修2:第一章第一节【A基础培优练】时间:20分钟总分:44分[知识点1:区域的含义、划分。
知识点2:区域的特性]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知识点1]区域是指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是人们在地理环境差异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指标划分出来的。
据此完成第1~2题。
1.下列对区域的理解,正确的是( )A.区域是地球表面客观存在的不受人为因素影响的空间单位B.一个区域内部特征是绝对一致的C.区域的边界是十分明确的D.区域之间存在差异2.划分区域的意义是( )①进一步加剧区域之间的差异②有助于进行区域研究③因地制宜对区域开发利用④了解区域发展的区位条件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1.D 2.D 【解析】第1题,有些区域受人为因素的影响,如行政区,A项错误;区域内部的特征相对一致,并与其他区域有所区别,B项错误、D项正确;区域的边界有的是明确的,有的则是模糊的,C项错误。
第2题,划分区域可以进一步了解(非加剧)区域发展的区位条件及区域之间的差异,有助于进行区域研究并因地制宜对区域进行开发利用,②③④正确。
[知识点1](2021年吉林通化月考)根据定量与定性指标,可将全国划分为4个生态大区,包括东北部湿润半湿润生态大区、北部干旱半干旱生态大区、南部湿润生态大区和青藏高原生态大区。
读中国生态区分布图,完成第3~4题。
3.划分四个生态大区的主要依据有( )①行政区划②经济发展水平③自然地理特征④生态系统特征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4.下列关于生态大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都是中尺度区域②都不可以划分出下一级区域③都非常脆弱④边界具有过渡性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答案】3.D 4.C 【解析】第3题,根据题干分析可知,生态大区属于自然区域,划分四个生态大区的主要依据有自然地理特征和生态系统特征,③④正确;与行政区划的划分和经济发展水平无关,①②错误。
高中地理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一节区域的基本含义区域结构练习湘教版必修3(2021年整理)
高中地理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一节区域的基本含义区域结构同步练习湘教版必修3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高中地理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一节区域的基本含义区域结构同步练习湘教版必修3)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高中地理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一节区域的基本含义区域结构同步练习湘教版必修3的全部内容。
第一节区域的基本含义区域结构(答题时间:30分钟)读“某一区域的发展过程图",回答1~2题。
1。
关于该区域由阶段1→阶段2→阶段3交通条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交通运输线路的长度在增加B。
交通运输线路的种类在增加C. 交通运输线路的密度在增加D。
交通网络体系没有变化2。
从区域空间结构发展变化看,该区域()A. 外围空间范围在扩大B. 区域核心范围在减小C. 城市化水平在不断提高D。
区域经济发展在阶段3最低下图为我国东部地区某省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变化示意图,结合下图,回答3~4题。
3. 关于该省产业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A. 第一产业产值降低,说明农业地位下降B。
第二产业产值比重明显上升,依然占主导地位C。
第三产业就业人口比重上升D. 经济发展迅速,经济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4。
关于该省经济发展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扭转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的局面,突出农业的主导地位B. 注重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C. 积极发展第三产业,改变其就业人口比重下降的局面D. 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限制第一产业,压缩第二产业,扶持第三产业城市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其发展演变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
新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1全册各章节配套习题含答案
第1节地球的宇宙环境(建议用时:40分钟)[合格过关练]1.晴朗的夜晚,我们可以用肉眼观察到( )①闪烁的恒星②在星空中有明显位移的行星③一闪即逝的彗星④轮廓模糊的流星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A[一闪即逝的是流星体,轮廓模糊的是星云。
](2021·天津六校高一期中)读图甲,图中虚线箭头表示天体的运动方向,完成2~4题。
图甲2.图甲中最高一级天体系统的中心天体是( )A.天体1 B.天体2C.天体3 D.天体43.2019年中秋节有网友拍到飞机“穿越”月亮的画面(图乙),若图甲中天体1为太阳,则网友拍到的月亮可能是( )图乙A.天体4 B.天体2C.天体3 D.图甲中天体都不是4.北京时间2019年1月3日10:26,“嫦娥四号”在月球背面成功着陆,它主要由着陆器和月球车组成。
以下属于天然天体的是( )A.月球B.月球车C.陨石D.宇宙飞船2.A 3.C 4.A[第2题,读图甲可知,天体3围绕天体2公转,天体2、天体4围绕天体1公转,因此最高一级天体系统的中心天体是天体1。
第3题,如果天体1是太阳,那么天体2可能是地球,天体3可能是月球。
第4题,天体是宇宙中物质的存在形式。
月球属于天然天体。
月球车和宇宙飞船为人造的,陨石位于地球表面,不是天体。
] (2021·浙江湖州高一期末)2019年11月29日晚,土星、月亮、金星、木星齐聚天宇,在我国低空排成一条直线,上演“四星连珠”的天文奇观。
图示为某天文爱好者拍摄的“四星连珠”照片。
据此完成5~6题。
5.图示时刻,图中天体距离太阳最近的是( )A.土星B.月亮C.金星D.木星6.该天文爱好者拍摄时面朝的方向是( )A.东北B.西南C.东南D.西北5.C 6.B[第5题,太阳系八颗行星与太阳的距离,由近及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故选C。
第6题,根据月相可知,该月相为蛾眉月,此时月球位于西南方低空,故选B。
高中地理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专题强化训练(含解析)中图版必修3
专题强化训练(一)(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5分)(2020·苏州高二检测)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要素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
下列三图中分别标注了我国的甲、乙、丙三个不同区域。
据此完成1、2题。
1.甲、丙区域的植被类型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甲区域深居内陆,降水量少B.丙区域纬度较低,热量较充足C.甲区域年降水量多,获得太阳辐射少D.丙区域海拔高, 气温低2.甲、乙、丙三个区域,发展农业的共同区位条件是( )A.地形平坦广阔,地狭人稠B.夏季热量充足,雨热同期C.农作物都有花生、水稻、甜菜D.土壤肥沃,黑土广布【解析】1选B,2选B。
第1题,植被类型的差异取决于气候差异,甲区域位于三江平原,因为纬度较高,热量不足,主要植被是温带针阔混交林;丙区域位于山东半岛,纬度较低,热量较充足,主要植被类型是落叶阔叶林。
甲、丙两区域都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降水较多,都是森林植被,丙区域山东半岛热量较充足。
第2题,比较甲、乙、丙三个区域,从农业角度来看,共同点是都位于季风气候区,夏季热量充足,雨热同期。
甲区域地形平坦广阔,地广人稀,乙区域面积小,丙区域地形起伏较大。
甲区域农作物有春小麦、玉米、甜菜,乙、丙区域是冬小麦。
土壤肥沃,黑土广布只在甲区域分布。
“推冰”奇观是博斯腾湖一道奇特的自然景观,每到冰雪消融,湖面上的冰面破裂,隆起的大量冰块受到风的影响涌向岸边形成场面壮观的景观,其中以湖泊的西岸和南岸地区最为壮观。
据此回答3~5题。
3.博斯腾湖发生“推冰”奇观的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4.当湖泊的西岸和南岸地区出现壮观的“推冰”奇观时,湖区的风向主要是( )A.西南风B.东北风C.东南风D.西北风5.博斯腾湖成为内陆淡水湖的原因( )A.深居内陆,远离海洋B.纬度高,蒸发量小C.冰雪融水补给量大D.多地形雨,降水量大【解析】3选A,4选B,5选C。
高中地理第1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1节区域的基本含义精练含解析湘教版必修3
第1节区域的基本含义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考点分布表]考点题号区域的主要特征1,2,3,7,8,13(1)区域空间结构10,12,13(2)(4)区域产业结构4,5,6,9,11,13(3)[基础巩固]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
据此完成1~3题。
1.区域是( )A.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或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B.人为划分的文化区C.经济活动类型的分布区D.国家、省、市等行政区域答案 A解析B、C、D三项所表述的仅仅是区域的某种类型,不是区域的概念。
2.区域具备的特征有( )①一定的面积和形状②明确的边界③明确的区域特征④一定的政治地位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答案 C解析有些区域边界并不明确,有些区域并不具有政治地位,故②和④错误。
3.区域内部和区域之间都具有明显的特征,其分别是( )A.相对一致差异B.绝对一致相对一致C.差异整体D.地带非地带性答案 A解析区域内部具有相对一致性,区域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性。
读中国与美国国内生产总值三次产业构成的比较(2014年)图,回答4~6题。
4.图中A、B为中国和美国第一产业的百分比,A、B的数值分别为( )A.8.1 2.3 B.8.1 1.3C.10.1 1.3 D.9.1 1.3答案 D解析用百分之百分别减去两国其他两产业的百分比。
5.中国与美国相比,在产业结构上最大的不同点是( )A.第一产业比重太大B.第二产业比重太小C.第三产业比重太小D.第三产业比重太大答案 C解析我国的第三产业比重只有47.8%,远低于美国的78.0%。
6.上述产业结构的差异说明了( )A.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与美国差距较大B.我国发展商业和服务业的地理条件较差C.我国的人口素质较美国低D.我国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较好,农业发达答案 A解析产业活动是经济活动的表现,产业结构也能直接反映经济发展水平。
[能力提升]不同区域要素的组合不同,区域特征相差也很大,结合中国政区图,完成7~9题。
高中地理必修III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单元知能测试
高中地理必修III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单元知能测试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3分,共60分〕以下图中①、②、③线是依照不同规范划分的同一种天文界限,据此回答1~2题。
1、该天文界限最有能够是[]A.橡胶种植北界B.1600mm等降水量线C.30℃等温线D.热带和亚热带分界限2、同一界限可以划出假定干条,这说明天文区域具有[]A.不确定性B.差异性C.过渡性D.全体性【解析】1、A、B、C三项均为单一目的,区分以积温、降水量和温度为目的。
由图中的界限所在的位置,大致在北回归线左近,所以应为热带和亚热带的分界限,前三项都是比拟严厉、明白的界限,不具有过渡性,故此题正确选项为D。
2、同一界限有多条,说明界限所处的区域天文特征不典型,在两区域间具有过渡性。
【答案】1、D2、C以下图表示①②③④四个地域三次产业的失业构成,读图回答3~5题题。
3.④地域一、二、三产业的失业比例为[]A.37.6:17.4:45.0B.31.6:30.5:37.9C.15.5:24.5:60.0D.37.6:24.5:37.94.四个地域中城市化水平最高的是[]A.①B. ②C. ③D. ④5.四个地域中工业化水平最低的是[]A.①B. ②C. ③D. ④【解析】解题关键是三角形百分比统计图的阅读,可用直角坐标图的平行投影法那么。
[解答]三角形坐标系可看作是三个直角坐标图变形后的组合。
如本图中三角形坐标可看作是由ac、ab、bc三组坐标组合而成。
读图时,先找出三组坐标的〝纵轴〞标出递增方向如右图中a、b、c三轴,再区分找出三轴的原点O 所在轴,即可视为〝横轴〞。
读图时,运用平行的法那么即可。
例如:Q 点在a、b、c三轴上的坐标量,过Q 点区分作平行于a、b、c三轴的平行线,只在递增方向标上箭头,箭头所指的数值,即此坐标值。
所以Q 点的a、b、c三坐标值区分是40、40、20,S点的a、b、c三坐标值区分是10、25、65。
高中地理 第一章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练习 湘教版必修3(2021年整理)
高中地理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练习湘教版必修3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高中地理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练习湘教版必修3)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高中地理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练习湘教版必修3的全部内容。
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一、单项选择题区域是地理学最常用的概念之一。
区域是用某项指标或某几个特定指标的结合在地球表面划分出具有一定范围的连续而不分离的单位。
据此回答1~2题。
1. 下列有关地理区域含义叙述正确的是( )①区域是地理差异的客观反映② 区域有一定面积、形状、范围或界线③ 区域相对于外界有差异,而内部特征完全一样④ 区域特性与其区位没有关系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2。
划分地理区域的意义是( )①更方便了解区域的差异、特点② 有助于进行区域研究和区域发展规划③因地制宜的发展区域经济④ 了解区域发展的有利和不利条件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读我国三大自然区分布示意图,完成3~4题。
3。
我国三大自然区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A。
地形和气候 B。
水文和植被C。
植被和土壤 D. 气候和农作物4. 下列对各自然区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①区是我国主要农耕分布区B. ①区都是经济发达地区C。
②区气候干旱D. ③区地势高,气候寒冷人类发展指数是一个地区综合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它由人均GDP、受教育程度和预期寿命三部分组成。
读2016年中国人类发展指数地区差异图,完成5~6题。
5. 有关我国人类发展指数分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沿海省份全部高于内陆省份B。
高中地理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一节区域的基本含义区域的主要特征练习湘教版必修3(2021年
高中地理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一节区域的基本含义区域的主要特征同步练习湘教版必修3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高中地理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一节区域的基本含义区域的主要特征同步练习湘教版必修3)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高中地理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一节区域的基本含义区域的主要特征同步练习湘教版必修3的全部内容。
第一节区域的基本含义区域的主要特征(答题时间:30分钟)下图为“我国部分干湿地区及农业生产区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
该图能正确表达出的区域特征是()A. 区域没有固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B。
区域内部的特征相对一致C。
每一个区域的边界都是明确的D. 区域的划分是人们主观意愿的结果2. 半干旱地区多是草原放牧区,湿润、半湿润地区多是种植业区,这反映出地理环境影响着区域的( )A。
发展方向 B. 生活特点C。
发展水平 D. 生活条件读“我国西北某地区新垦区位置图",回答第3题。
3. 该流域新垦区()A。
区域的界线与行政边界一致B。
区域内部农业生产无相似性C. 区域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水源D. 与非农垦区相互独立下图为某区域示意图,据此回答4~5题.4。
图示区域中,县界划分的主要依据及其属性可能是( ) A。
河流明确的 B。
湖泊模糊的C. 交通线模糊的D. 山脉明确的5。
根据图示信息分析,该区域最适宜发展的是()A。
化学工业 B。
建材工业C. 电子工业 D。
纺织工业读“某年杭州两产业园区域图”,回答6~7题。
6。
图示反映了区域的()A。
整体性特征 B. 差异性特征C. 联系性特征D. 稳定性特征7. 图中区域发展水平产生差异的原因,不.可能的是( )A。
中学教材全解:高中地理
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 本章综合解说 第一节区域和区域差异 情景激趣诱思 引题“探索”揭秘 教材内容详解 课后“复习题”导引 典型误区警示 新理念题剖析 知能整合提升 创新题型演练
二、多看多思,优化学习习惯
平时要注意地理常识的积累,养成用图、读图、析图的好习惯。地图是地理的重头戏,包含大量的学科信息, 也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内容。学会看图、析图还能帮助我们从感性的角度更好地学习地理。在地理知识的识记方面, 要注意方法和技巧,在理解的基础上总结,用比较、联想、谐音等方法记忆。
三、联系实际,提升知识层次
一、认真听课,优化学习过程
上课认真听讲,并牢记在心,是学好地理最基本的要求。在此基础上还要注意实现学习过程的优化,主要应 做到:课前预习,发现问题;课堂听讲,排疑解难;随堂练习,巩固成果;课后训练,提升能力;独立思考,探 究问题;查阅资料,解决问题;总结归纳,力求触类旁通。
二、多看多思,优化学习习惯
第三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一、能源资源的分类 二、资源开发条件 三、能源基地建设 四、能源的综合利用 五、环境的保护与治理 一、流域的整体性 二、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 三、流域的早期开发及其后果 四、流域的综合开发 第四章区域经济发展
谢谢观看
平时要注意地理常识的积累,养成用图、读图、析图的好习惯。地图是地理的重头戏,包含大量的学科信息, 也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内容。学会看图、析图还能帮助我们从感性的角度更好地学习地理。在地理知识的识记方面, 要注意方法和技巧,在理解的基础上总结,用比较、联想、谐音等方法记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建议用时实际用时满分实际得分60分钟100分一、选择题(3分×20=60分)2008年,我国旱涝灾害频发。
往年易受洪涝影响的省区,如黑龙江、吉林、广西、湖南等地区,发生了罕见旱情,一些地区因旱灾出现临时饮水困难。
与此同时,淮河发生了流域性大洪水,西南、西北等地发生了山洪灾害。
据此回答1~2题。
1.在我国,干旱与洪涝常相伴而生,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季风活动B.地面状况C.太阳辐射D.海陆位置2.若发生的旱涝程度大致相同,对下列地区造成的灾害损失最严重的是( )A.长江中下游平原B.东北平原C.黄土高原D.云贵高原3.我国的沿海对外开放城市多是港口城市,其主要原因是( )A.港口城市经过长期发展,形成了完善的工业体系,基础设施好B.港口城市对外交通便利,与国际市场联系方便C.港口城市多为我国的特大城市,人口多,劳动力资源丰富D.港口城市地势平坦,有利于基础设施建设4.农业社会阶段,下列不属于早期农业主要起源地区的是( )A.美索不达米亚平原B.印度河流域C.尼罗河下游D.刚果河流域读图,回答5~7题。
5.与南水北调东线工程配套实施的首要工程是( )A.航运设施工程B.灌溉工程C.节水工程D.治污工程6.南水北调东线与中线相比,其优点是( )A.水质好B.工程量小C.全线可以自流D.供给范围大7.有专家指出,东线工程很可能加重沿途有些地区土壤的次生盐碱化。
有关成因叙述正确的是( )①沿途有些地区潜水面较低,河水渗漏补给地下水②沿途有些地区土壤中的盐分有逐渐向地表积聚的可能③沿途地区城市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④沿途地区主要地处半湿润地区,非雨季时段蒸发量大于降水量⑤沿途地区有大量的海水侵入A.①②④B.①③④C.③④⑤D.②③⑤甲图是我国东南沿海某岛屿城市扩展过程及海岸线变化图,图中阴影表示建成区范围,乙图是建成区占该岛各高程土地面积比例变化图。
读图,回答8~10题。
8.该岛的地势特征是( )A.东北高、西南低B.西北高、东南低C.西高东低D.南高北低9.该岛城市化过程中最有可能侵占( )A.林地B.耕地C.滩涂D.草地10.根据图中信息可以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岛海岸线的变化是全球变暖的反映B.该城市道路网密度东部大于西部C.该岛已经出现逆城市化现象D.该岛北部填海造陆面积大于南部11.煤炭资源开采对区域地理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有( )①扰动地表,造成水土流失②采矿易导致地面塌陷,地下水漏失③排放的废渣占据大量土地,同时还污染大气、水和土壤④促进了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建设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②③④D.①③④12.有关山西省能源基地环境保护与治理的叙述,正确的是( )A.露天煤矿开采比较容易,一般不会造成严重的生态问题B.山西省以轻化工为主的产业结构是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所在C.山西应改变传统的煤炭开发利用模式,逐步建立一个同一品种、同一层次的清洁能源生产体系,减少环境污染D.山西应以技术创新为先导,大力推动以洁净煤技术为代表的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天津滨海地区已形成综合性工业区域,结合图文材料,回答13~14题。
图1图213.图1所示工业部门集聚的主要原因,是共同利用了天津滨海地区的( )A.原料B.基础设施C.燃料D.消费市场14.图2中的三幅照片拍摄于天津滨海地区,其地理景观均反映了( )A.科技发展影响传统文化B.地域文化影响建筑风格C.自然环境影响人类活动D.自然资源影响城市景观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
”在陕西这块黄土地上,由于气候、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原因的影响,陕西人(关中人)在衣、食、住、行、乐等方面,形成了一些独特的地方。
外地人对此十分好奇,经过汇集称之为“陕西十大怪”(即“关中十大怪”):面条像裤带,锅盔像锅盖,碗盆难分开,辣子是道菜,泡馍大碗卖,凳子不坐蹲起来,房子半边盖,姑娘不对外,帕帕头上戴,唱戏吼起来。
据此回答15~16题。
15.由于陕西关中地区以种植________为主,才形成了“面条像裤带、锅盔像锅盖”的饮食习惯。
( )A.玉米B.小麦C.大豆D.高粱16.“帕帕头上戴”的主要原因是这里风沙大,在陕西冬春季常刮( )A.东南风B.东北风C.西南风D.西北风读表,表中为我国三大自然区的部分特征,回答17~19题。
17.表中的①表示( )A.盆地、丘陵B.平原、丘陵、高原C.高原、盆地D.高原、盆地、山地18.②表示的气候主要是( )A.温带大陆性气候B.温带季风气候C.亚热带季风气候D.高山气候19.有关表中③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我国重要的草原牧场和山地牧场分布区,畜牧业发达②种植业发展历史悠久,形成了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生产③借助高山冰雪融水,发展灌溉农业,是我国高品质果、棉生产基地④由于干旱严重,作物种植区的土地荒漠化和盐渍化问题突出A.①②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20.下列有关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区域内部存在差异,区域之间某些特征相对一致B.区域都有明确的界线C.都是根据自然要素来划分的D.区域划分的指标,既可以是单一指标,也可以是综合指标二、非选择题(共40分)2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8分)材料一中国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由于社会政治稳定、市场潜力巨大、劳动力成本低、产业配套能力强和现代物流发展快等优势,成为接受国际产业转移的主阵地。
而珠江三角洲又处于中国的前沿阵地,自改革开放以来,已经出现了两次大规模的产业转移。
材料二珠江三角洲两次大规模的产业转移示意图。
(1)在第一次产业转移中珠江三角洲作为产业转入区的原因是________。
________(字母)是珠江三角洲在第一次产业转移过程中接受的产业,主要为________产业。
(2)第一次产业转移对珠江三角洲区域发展有何影响?22.随着海峡两岸联系的不断增强,台胞游客对大陆旅游市场的影响与日俱增。
结合所学知识,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8分)(1)2004年到2007年台胞游客数量空间分布的总体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多数省区的台胞游客数量呈现________的态势。
东部沿海各省区中,除山东、福建省以外,还有________省台胞游客数量均有上升。
(2)2004年以来,台胞游客数量一直居首位的是________省,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3)西藏自治县具有独特的旅游资源。
2004年以来,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台胞游客。
举例说明该地区旅游资源的区域性和综合性特点。
(4)为吸引更多的台胞游客到西藏旅游,对该地如何进一步开发与利用旅游资源提出合理化建议。
23.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0分)(1)A、B两地农业发展的共同的有利自然条件是什么?(2)有“八百里秦川”之称的是________(填字母),该地形区的名称是________,所处自然带为________带。
(3)分析C所在河段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
(4)F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____。
该区农业发展的不利气候条件是________。
(5)分析G所在工业基地发展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
2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2分)材料一据新华社报道,目前我国已基本形成西电东送的三条通道。
北路通道送电能力达250万千瓦,中部通道现在送电能力达120万千瓦,今后将增加到300万千瓦。
我国东部缺电情况将得到明显改善。
材料二西电东送示意图。
材料三龙滩水电站示意图。
(1)在我国的跨世纪四大工程中,与能源相关的另一大工程是________。
(2)材料三中的龙滩水电站所在的省区是___________,水电作为常规能源具有哪些优点?(3)北路送电是将黄河上游的水电和山西、内蒙古的坑口火电送往京津唐地区,将煤炭输出改为电能输出。
这种能量输送方式与传统输送方式相比,对京津唐地区的环境有哪些有利之处?(4)图中A地区需大量输入天然气和电力的主要原因是什么?(5)在南部通道中,既建有水电站,又建设了一批坑口电站,主要原因是什么?答案与解析1.A2.A 解析:1.此题考查季风对我国天气、气候的影响。
我国的季风气候典型,季风活动的强弱会影响我国南北地区的旱涝灾害。
2.此题考查旱涝灾害的影响。
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经济发达,资产密度大,受旱涝灾害的影响最大。
3.B 解析:我国的沿海对外开放城市多是港口城市,其主要原因是港口城市对外交通便利,与国际市场联系方便,便于进行对外贸易。
4.D 解析: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大河流域冲积平原、三角洲、盆地,往往是农业文明的发祥地。
刚果河流域位于热带雨林气候区,闷热潮湿,不适宜人类居住。
早期农业主要起源地区是尼罗河下游、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印度河流域和黄河—长江流域。
5.D6.B7.A 解析:5.东线方案中,由于京杭运河及长江下游的水污染严重,为了保证调水的质量,调水必先治污。
6.东线与中线相比,其优点是有京杭运河可利用,施工工程量最小,但水质较差,在黄河以南要逐级提水,耗能较多,供给范围小。
7.东线调水路线主要经过华北平原,部分地区潜水面较低,河水易渗漏补给地下水,使地下水水位上升,加之当地春季降水少,蒸发旺盛,易造成土壤盐碱化。
8.D 9.B 10.D 解析:8.根据我国居住特点:选择低平处而居,可知南高北低。
9.图中表明,从1973年到2007年,建成区分布比例越来越大的是2~20m,且比重高,说明大量侵占了地势低平的土地,即最可能是耕地。
10.图中显示该岛屿面积在变大,且北部变宽了许多,说明进行了填海造陆,且北部造陆面积大于南部,故D正确。
11.A 解析:煤炭资源的开采,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和土地资源的浪费,采矿还可能造成地面塌陷、地下水漏失等。
12.D 解析:露天煤矿的开采,会破坏表土,造成植被破坏等生态环境问题;以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是山西省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所在,所以山西省应以技术创新为先导,大力推动以洁净煤技术为代表的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改变传统的煤炭开发利用模式,建立一个多品种、多层次的清洁能源生产体系,以减少环境污染。
13.B 14.C 解析:13.本题考查的是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
图中工业部门众多,类型各不相同,不可能都为了利用该地区的原料或燃料,况且工业产品也不可能用于当地消费,故A、C、D错,这里是天津滨海地区,最大的优势是港口,属于交通运输,所以属于基础设施。
14.图中三种人类活动的地理景观都与海洋有关,即海洋环境导致了人们崇拜海神、建设港口和海滨浴场,所以图2反映的是自然环境(海洋)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5.B 16.D 解析:陕西大部分位于我国北方地区,农作物以小麦为主,位于季风区,冬春季节多吹西北风。
17.B 18.D 19.C 解析:根据表中提供的材料可知,(1)区为青藏高寒区,由于地势高,气温低,形成高山气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