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藏象六腑奇恒之腑

合集下载

PPT 藏象学说

PPT 藏象学说

6、志:
肝在志为怒。 肝——怒
7、通于春气
a
29
五脏 — 肾
位置:
a
30
生理功能
1、主藏精
来源
先天之精 后天之精
a
31
精的功能:
① 化生成天癸,促进生长发育并维持生殖机能 ② 化生成髓,维持脑、脊髓、骨骼的生理功能 ③ 化生成诸气,维持正气的抗邪功能和康复功能 ④ 转化化生血液,补充血液的损耗。
6、通于长夏:
a
23
五脏 — 肝
位置:
a
24
生理功能
1、主疏泄: • 疏通体内的运行通道 • 促进消化吸收 • 调节精神情志 • 调理冲任二脉
a
122 5
生理功能
疏通体内的运行通道:
体内运行通道
水道 脉道 谷道 息道
肝 气 的 升 降 出 入
a
调 畅 全 身 气 机
2疏6泄
主藏血
(1)涵养肝气 (2)调节外周血量分配
a
32
女性
气肾 中 精
0 7 14 21 28 35 42 49年龄
男性
气肾 中 精
0 8 16 24 32 40 48 56 年龄
a
33
2、主水
生理功能
“肾者水脏,主津液。” ------《素问ㆍ逆调论》
a
主3水4
(1)肾阳的气化作用:
水液
肾阳气化 水液的代谢正常
水液的平衡
肾阳
(阳气之本)
肺脏阳气 心脏阳气 脾脏阳气
a
69
谢谢大家!
a
70
气化津液
呼气 汗液 尿液
肾阳 肾阴
促进加速水液气化 抑制减缓水液气化

藏象五脏

藏象五脏
①、肝体阴而用阳; ②、肝喜条达而恶抑郁。
3、肝的系统联系
肝 肝合胆 在体合筋 其华在爪 在窍为目 在志为怒
在液为泪 与春气相通应
(五)、肾
位置:位于腰部,脊柱两侧,左右各一。 形态:形如豇豆,里白外黑。
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 《素问·灵兰秘典》 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其华 在发,其充在骨。 《素问·六节脏象论》 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 《灵枢·脉度》 肾,开窍于二阴。 《素问·金匮真言论》
脉管的舒缩,推动血液运行。
② 心主血脉的生理表现 心主血脉的功能正常与否主要反映在脉 象(和缓有力、节律均齐)、面色(红润光 泽)、舌质(舌体红活荣润)、胸部感觉 (舒畅)。尤其虚里部位是其功能最集中反 映的部位。其病理表现也多反映于以上各部。 此外,心率、心律、心力亦为反映其主 血脉功能正常与否的重要指标。
脏器
藏象学说的特点
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
1. 脏 腑 通 过 经 络 联 系 和 功 能 配 合 , 构 成 整 体——脏腑的整体性。 2. 形体、官窍、精、神、气、血、津液与五 脏密切联系——人身整体性。 3.人体与自然界密切联系——天人合一。
五脏一体观,形神一体观
系统 五脏 六腑 在形 其华 开窍 志 液
1、肺的主要生理功能
(1 ) (2 ) (3 ) (4 ) 肺主气、司呼吸; 肺主宣发肃降; 肺朝百脉、主治节、助心行血; 肺通调水道;
(1)肺主气、司呼吸;
① 主呼吸之气 含义:肺主呼吸之气,是指肺是气体交换 的场所。通过肺的宣肃作用,吸清排浊,吐故 纳新,完成呼吸功能,实现机体与外界环境之 间的气体交换,维持生命活动。 ② 主一身之气 含义:肺主一身之气,是指肺参与一身之 气的生成并可调节气的运行。

藏象学说-六腑、奇恒之腑30页PPT

藏象学说-六腑、奇恒之腑30页PPT
1、合法而稳定的权力在使用得当时很 少遇到 抵抗。 ——塞 ·约翰 逊 2、权力会使人渐渐失去温厚善良的美 德。— —伯克
3、最大限度地行使权力总是令人反感 ;权力 不易确 定之处 始终存 在着危 险。— —塞·约翰逊 4、权力会奴化一切。——塔西佗
5、虽然权力是一头固执的熊,可是金 子可以 拉着它 的鼻子 走。— —莎士 比
31、只有永远躺在泥坑里的人,才不会再掉进坑里。——黑格尔 32、希望的灯一旦熄灭,生活刹那间变成了一片黑暗。——普列姆昌德 33、希望是人生的乳母。——科策布 34、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 35、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洛克

脏象六腑、奇恒之腑

脏象六腑、奇恒之腑
(2)排泄胆汁:通过肝的疏泄作用,排泄于小肠,以助饮 食物的消化。 肝气郁结→胆汁分泌、排泄不利→胁肋胀满疼痛,腹 胀,食欲不振 肝气上逆→胆汁上溢→口苦 胆汁外溢→黄疸
7
2.主决断:胆在精神意识思维活动中,具有 判断事物,作出决定的作用。
“决断”:判断事物,作出决定。 《素问·灵兰秘典论》:“胆者, 中正之官,决断出焉”。
魄门启闭依赖 脾气的升提,胃气的通降 肺气的宣降
肾气的固摄
25
小结:大肠的生理功能
大肠
传导糟粕 排泄大便、主津
大肠为“传导之官,变化出焉 ”。
26
膀胱
(州都之官)
膀胱位于小腹中 央,广肠之前,上口 通于肾,下口接尿道, 通前阴溺窍,其大小 形态随尿液的充盈度 的变化而改变。
膀胱的经脉与肾 的经脉相互络属,构 成表里关系。
(1)胃中阳气:腐熟水谷动力。 (2)脾胃之气:泛指脾胃消化功能。 (3)水谷精气:常以脉象、舌象判断疾病顺逆的依据。 (4)一身之气或正气。如张介宾说:“胃者,正气也。”
15
小结:胃的生理功能
(一)主受纳、腐熟水谷 (二)主通降、以降为和
脾胃为“仓廪之官,五味出焉” 。
“保胃气” 为养生治疗的重要原 则。
35
小结:三焦的生理功能
通行元气 运行水液
"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
36
六腑知识点综述及学习指导
本节重点讲述了六腑的主要生理功能。六腑的共同功 能为传化物,生理特性为泻而不藏,以通降为用。
在学习中,既要抓住各个腑的知识点,又要将它们联 系起来,如:
对胃、小肠、大肠和膀胱的生理功能,应从饮食水谷 的代谢过程来理解,这样有利于知识点的连贯性。
2

脏象学说-五脏六腑

脏象学说-五脏六腑
心血充盈 心气充沛 面色红润光泽, 舌红活荣润, 脉和缓有力, 节律整齐
脉道通利
病理表现
心血亏虚
面白无华 脉道空虚舌淡白 脉细弱无力
心气不足
血脉受阻
面色灰暗、唇舌青紫有瘀点、 脉律不齐结、代 促、涩, 心前区憋闷刺痛。
面 色 淡 白 无 华
面 唇 青 紫
面唇舌晦暗(灰黑)
心的主要生理功能
2.心主神明
肝 失 疏 泄
脾 升 胃 降 失 常
肝气犯胃 胃失和降
脘腹胀满 呃逆嗳气
胆 汁 分 泌 排 失 常
饮 食 物 消 化 吸 收 失 常
肝气犯脾
眩晕飱泄
脾不升清
胁胀痛、口苦、厌食油腻、 黄疸食欲不振。
促进血液运行和津液的输布
肝 主 疏 泄 气 机 调 畅
气行则血行,推动血液运行
气行则津行,促进津液输布
调 畅 精 神 情 志
心 情 舒 畅 精 神 愉 快
病理方面
肝 失 疏 泄
气 机 失 调
气 血 失 和
情志抑郁多 疑善虑 闷闷不乐善 叹息 情绪激动
肝气郁结
郁闷不乐 多疑善虑 善太息
肝气亢奋
性情急躁易怒
促进饮食物的消化
脾胃升降协调 肝主疏泄 调畅气机 促 进 饮 食 物 消 化
疏泄胆汁,促进分泌 排泄胆汁
生理功能
3 肺朝百脉,助心行血 是指全身的血液都流经于肺,通过肺的呼吸,进 行气体交换后,再将含有清气的血液输送到全身。
调节全身气机,促进血液循环
肺主呼吸
生成宗气贯心脉,助心行血
气体交换化浊血为清血,助心化血
病理表现:
气 机 失 调 心 悸 、 胸 闷 、 唇 青 、 舌 紫 。

中医基础6藏象概论

中医基础6藏象概论





心精

肺精

肝精

脾精

肾精
2020/2/16
气分


心气

肺气

肝气

脾气

肾气
中医基础理论
阴气

心阴 肺阴 肝阴 脾阴 肾阴
阳气

心阳 肺阳 肝阳 脾阳 肾阳
人体各脏的生理功能,虽部分可从观察其 形态结构来获得,但主要的是以各脏精气 阴阳的运动变化来认识的。
2020/2/16
中医基础理论
(一)五脏精气阴阳的涵义
1.五脏之精
先天之精与后天之精合化为一身之精,一身之精 分藏于五脏,则为五脏之精。
五脏之精的存在形式不同:
心精、肝精可以与心血、肝血相融合的形式贮存 于心、肝之内。
一身之气分布于五脏,则为五脏之气。故 脏气,既可以说是由五脏之精所化生的比 精更细微的运动不息的物质,也可以说是 由一身之气按其不同的成分构成分布到五 脏而形成不同结构和功能的气。
2020/2/16
中医基础理论
先天 之精
元气
后天

之精

宗气自Biblioteka 界清气一身 之气心气 肺气 肝气 脾气 肾气
2020/2/16
脏器,是西医学的一个形态学概念,是指机 体内外的器官而言。属一个纯形态学的或实 体性的结构,而其功能是通过直接对该器官 的解剖分析而获得。
2020/2/16
中医基础理论
二、藏象学说的形成
(一)古代解剖学的认识 (二)长期生活实践的观察 (三)古代哲学思想的渗透 (四)医疗实践经验的积累

《中医基础理论》之藏象学说学习笔记一

《中医基础理论》之藏象学说学习笔记一

今日学习藏象学说概念、形成条件、特点以及生理特点。

首先,我们学习藏象的基本概念藏象,是指藏于体内的内脏及气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征象及与自然界相通应的事物和现象。

藏是指藏于体内的内脏,内脏包括:1、五脏:心、肝、脾、肺、肾 2、六腑:胆、胃、小肠、大肠、三焦、膀胱3、奇恒之腑:脑、髓、骨、脉、胆、女子胞(奇恒的意思是“异常”,奇恒之腑是象脏又象腑的意思)。

其次我们看看藏象学说的形成的条件:1、古代的解剖学认识:我们要记住,中国古代是有解剖的,也要记住四大文明古国中,文明唯一没有中断的就是中国。

我们古人在古代解剖学的基础上认识了一部分人体。

2、长期生活实践的观察,这个内容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司外揣内”,意思就是根据外治现象,推测体内处于什么状态。

3、医疗实践经验的积累和反证:这句话是说几千年的临床实践经验的积累和反证之后通过”去伪存真“的方法让我们的中医学大部分理论都是有理有据、正确的。

4、古代哲学思想的渗透:意思是古代哲学思想让我们的中医学理论化、系统化。

再来我们学习藏象学说的特点:1、是以五脏为中心的人体自身的整体性:包括①五脏与六腑有关:即一脏带一腑,五脏配五腑,脏与腑的关系还是以脏为主;②五脏与形体官窍有关:形体包括:五体:皮、肉、筋、骨、脉,官窍包括:眼、耳、口、鼻舌,五体、五官均分属五脏,哪个体、哪个官窍出问题就能对于到相关的脏腑上。

③五脏与精神情志有关:④五脏与自然环境具有统一性最后我们了解一下五脏、六腑与奇恒之腑的特点:第一、首先是脏的特点:1、脏的功能特点:化生和贮藏精气;2、脏的形态特点:多为实体性器官;3、脏的阴阳:阴;4、脏的表里:里。

第二、再次我们看看腑的特点:1、功能特点:受盛与传化水谷;2、腑的形态特点:多为空腔器官;3、腑的阴阳:阳;4、腑的表里:表这些功能均出自《黄帝内经素问五脏别论》说:“所谓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

六腑及奇恒之腑-中医课件

六腑及奇恒之腑-中医课件

六腑的主要生理功能
(胆)
(一)贮存和排泄胆汁 生理:肝疏泄正常,有利于胆汁的正常排泄,脾胃运化
功能健旺。 病理:胆汁排泄不利:胁下胀痛,厌食腹胀, 腹泻;
胆汁外溢:黄疸,口苦,呕吐苦水; (二)、主决断 生理:准确控制意识与行为 病理:胆气虚弱—胆怯怕事、善恐易惊、失眠多梦、遇
事不决断
六腑的主要生理功能
精、气、血、津液 (气)
2、气的生成 ❖ 来源:
①肾中的精气——肾为生气之源 ②水谷之精气——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 ③自然界之清气——肺为气之主
精、气、血、津液 (气)
3、气的功能 1、推动作用:生长发育,各脏腑经络的生理活动,
血的生成运行,津液生成、输布、排泄赖气的推 动与激发
2、温煦作用:维持正常体温,温煦脏腑经络、组 织器官及血与津液的运行
六腑的主要生理功能 (大肠)
❖ 生理:传导、变化糟粕,吸收部分水分
“大肠主津” ❖ 病理: 大肠湿热,气机阻滞—腹痛下痢、里急后重 大肠实热,肠液干枯—便结 大肠虚寒—水谷不化、腹痛、肠鸣、泄泻
六腑的主要生理功能 (大肠)
肺与大肠的关系:
肺: 手太阴经;脏;为里;属阴 大肠:手阳明经;腑;为表;属阳 肺气肃降有利于大肠传导,大肠传导失常-大便秘结。 腑气不通,肺肃降功能失常-咳嗽,气喘。
通降
胆汁
小肠
水液

(泌别清浊)
(气化)
食物糟粕
大肠
肛门 膀胱
奇恒之腑的主要生理功能 (脑)
脑 “髓海”“元神之府”“精明之府”
奇恒之腑的主要生理功能 (脑)
1、主宰生命活动及精神活动 ❖ 主生命——元神 ❖ 主精神——思维、意识、情志等。
❖ 生理 精神饱满、意识清楚、思维敏捷、记忆力强、语言清晰、

中医基础理论藏象六腑

中医基础理论藏象六腑

中医基础理论藏象六腑
四、 大 肠
传化糟粕,主津“大肠者,传导之官,变化出焉”
肺气的肃降
大肠的传化
胃气的降浊
糟粕与 脾气的运化
均有关系
肾的气化和固摄
五、 膀 胱
贮存、排泄尿液— “膀胱者,州都之官,津 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膀胱为“水腑”。
中医基础理论藏象六腑
六、 三 焦
1、主要生理功能
“孤腑”
2、 三 焦 部 位 划 分 及 其 功 能 特 点
部位划分
生理 特点
生 理功能
上 焦
膈以上的胸部,包 括心、肺两脏,以 及头面部、上肢
上焦 如雾
主气的宣发和升散,宣发卫 气,布散水谷精微和津液以 营养滋润全身。包括心 肺 输 布气 血的功能。
中 指膈以下、脐以上 中 焦 消化并输布水谷精微以化生
➢ 1、主宰生命活动——“脑为元神之府” ➢ 2、主精神、情志活动 ——“头者,精明之 府。” “人之记性,皆在脑中。”—汪昂 ➢ 3、主感觉、语言活动 —“髓海不足,则脑转 耳鸣,胫酸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
——《灵枢·海论》
中医基础理论藏象六腑
(二)脑与脏腑精气的关系
五脏精 充 肾 气充盛 养 精
胆 为 奇恒 之腑
中医基础理论藏象六腑
二、 胃
胃脘包括上脘(贲门)、中脘、下脘(幽门)
1、主要生理功能
(1)主受纳、腐熟水谷 胃具有接受、容纳饮食水谷,并对其进行初
步消化,形成食糜的作用。 称胃为“太仓”、 “水谷之海”、“水谷气血之海”。
胃之受纳腐熟水谷既是胃主通降的前提, 也是脾主运化的前提和依据。故将脾胃并称为 “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保胃气是中医防治疾病的重要原则之一。

六腑、奇恒之腑

六腑、奇恒之腑

(二)泌别清浊(分清别浊)
泌——过滤、分泌; 别——区别、分别 小肠的泌别清浊,实指其吸收的功能。
将食糜分别为水谷精微(清)和残渣(浊) 吸收精微,由脾气散精输送至全身 残渣由阑门下传于大肠 多余之水渗入膀胱(与尿液有关)
小肠泌别清浊,
具体表现四方面
小肠可吸收水精“小肠主液”,将多余之水液渗入 膀胱“小肠主小便”,故其与水液代谢也有密切关 系。
(五)女子胞
• 概述
概 解剖位置:位于小腹正中,膀胱之后,直肠之前,下口与阴道相连。 述 形态结构:呈倒置的梨形。是女性的内生殖器官。
• 主要生理功能
生 理 功 能 月经是女子生殖器官发育成熟后周期性子宫出血的生理现象。 主持月经 正常月经 14 岁左右初潮,49 岁左右闭止。 月经周期 28 天—30 天。周期中间排卵 1 次。 男女两精相合,在胞宫内构成胎孕。 孕育胎儿 月经停止, 气血下注胞宫供养胎儿生长发育到十月分娩。
一、生理功能
1、传化糟粕 大肠接受小肠传来的食物残渣、逐步向下传递, 引而至肛门排出体外——传导 大肠将食物残渣中剩余的水分再吸收,形成有 形之粪便——变化 《内经》谓之“传导之官”。 肛门:直肠末端,是饮食物消化吸收排泄的最 后关口 ,因其借肺气下达而行使排便之作用,故 又称“魄门”。(另,魄通粕) 古人对魄门的排便作用尤为重视。
二、病理表现
浊气在上——腹胀、腹痛、呕吐、便秘等 小肠功能失调 清气在下——便秘、泄泻
针对小肠泌别清浊异常,大便稀薄、小便短少的 情况,临床有“利小便所以实大便”之治法。
大 肠
居于腹中,上口与小肠相接处为阑门,下口 接肛门,其上中部绕行于腹部之左右,先升后降, 古称:“回肠”,下部管腔扩大,下行至魄门, 古称:“广肠”。 (回肠——结肠上段,盲肠;广肠——乙状 结肠、直肠)

中医基础学-藏象-(掌握五脏、六腑、奇恒之腑及其主要生理机能)

中医基础学-藏象-(掌握五脏、六腑、奇恒之腑及其主要生理机能)

心藏神 — 是指心有统帅全身的生理活动和主司精神、
意识、思维、情志等心理活动的功能。
第三章 藏象
一、心
2.联属功能 心在体合脉 其华在面 开窍于舌 在志为喜, 在液为汗
第三章 藏象 二、肺
1. 生理功能
1)主气司呼吸 肺是体内外气体交换的场所,通过肺的呼吸作用,
不断地呼浊吸清,吐谷纳新,实现机体与外界环境 之间的气体交换,以维持人体的生命活动。
精微物质吸收、转输至全身的生理功能。
脾主运化
(1)运化食物 (2)运化水液
第三章 藏象
三、脾
1. 生理功能
食物
脾主运化

精微
A.上输于肺,肺之宣发肃降 B. 脾的自转输
全身
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第三章 藏象 三、脾
1. 生理功能
脾主运化
多余的水液
肺、肾
体外
第三章 藏象
三、脾
1. 生理功能 2)主统血 是指脾有统摄、控制血液在脉中正常
第三章 藏象 四、肝
1.生理功能: 1)主疏泄:肝具有疏通畅达全身气机的作用。
1.促进血液与津液的运行输布
肝主疏泄
2.促进脾胃运化和胆汁分泌 3.调畅情志 4.促进男子排精与女子排卵行经
第三章 藏象 四、肝
1.生理功能:
1)主疏泄: (1)促进血液与津液的运行输布
肝主疏泄
气机调畅
血、津液运行正常
大量津液的生理机能。
第三章 藏象
六腑→大肠
1.生理功能: 1)主传化糟粕 大肠接受食物残渣,形成粪便
排除体外的机能 2)大肠主津 大肠接受食物残渣,吸收津液,
使之形成粪便,即所谓燥化作用。
第三章 藏象

藏象学说-六腑、奇恒之腑

藏象学说-六腑、奇恒之腑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系
13
Basic Theor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 生理意义:“小肠主液” 收津液,清浊各走其道
❖ 病理:
泌别清浊正常
消化吸
泌 别
水液不能前渗膀胱



水谷并走大肠

小便短少 大便稀薄
利小便以实大便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系
14
Basic Theor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食物 ❖ 胃初步腐熟的饮食物 适时下降到小肠,由小肠来承受
之(受承)→ 腹部胀闷疼痛 ❖ 下降到小肠的饮食物 停留一定的时间 充分消化和吸收
(化物)→ 消化不良、腹泻便溏、完谷不化 ❖ 表现为:
1. 将水谷化为精微物质 2. 精微物质经脾运化转输,以营养周身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系
12
Basic Theor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 四、大肠 (一)存在部位和形态 ❖ 部位:大肠位于腹中,上口通过阑门与小肠相接,
下端连接肛门(魄门) ❖ 形态:管道样 ❖ 生理:《素问·灵兰秘典论》说:“大肠者,传导之
官,变化出焉”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系
15
Basic Theor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系
23
No Image
No
Image No
之奇
Image No
腑恒
Image
No Image
No
Image
24
Basic Theor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第二章 第三节 六腑

第二章 第三节 六腑
Fra bibliotek(3)胃气的概念:
三.小肠:
主要生理功能:
受盛化物;
泌别清浊;
小肠主液与“利小便即所以实大便”。
四.大肠
主要生理功能:
传化糟粕;
大肠主津。
五.膀胱:
主要生理功能:
贮尿、排尿。
六.三焦:
(1)六腑之三焦
(2)部位之三焦
①生理功能
②上中下三焦部位的划分及其生理特点
七.奇恒之腑
1脑的生理功能及其与脏腑精气的关系:
复习参考作业题
1六腑的共同生理特点是怎样的?为什么说“六腑以通为用”?
2胆的生理功能有哪些?怎样理解胆既属于六腑,又属于奇恒之府?
3小肠的主要生理功能有哪些?怎样理解“利小便以实大便”?
教学后记
通过学习学生基本能够掌握六腑的主要生理功能;了解六腑的生理特性和奇恒之腑。
课程名称
中医基础理论
班级
10级大专
专业、层次
护理
教师
专业技术职务
授课方式(大小班)
小班授课
学时
2
授课题目(章、节)
第二章:藏象
第三节:六腑及奇恒之腑
基本教材主要参考书
中医基础理论
教学目的:
掌握:六腑的主要生理功能;
了解:1六腑的生理特性。
2奇恒之腑的。
教学内容:第二章:藏象第三节:六腑
教学方法:
多媒体课件讲解。
(1)主要生理功能:
①主宰生命活动;
②主精神意识;
③主感觉运动。
(2)脑与脏腑精气的关系。
2女子胞的生理功能及其与脏腑经络的关系:
(1)主要生理功能:
①发生月经;
②孕育胎儿。
(2)与女子胞功能有关的因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六腑
六腑的生理特性:传化物而不藏,实而不满——六腑以通为用。

七冲门:消化道的七道关隘——唇—飞门;齿—户门;会厌—吸门;胃上口—贲门;胃下口—幽门;大肠小肠交接处—阑门(回盲部);直肠下端—魄门(肛门)。

一、胆
胆位于右胁下,附于肝之短叶间。

(一)主要生理功能
1.贮藏和排泄胆汁
2.主决断
(二)胆为奇恒之腑
二、胃
胃有“太仓”、“水谷之海”之称。

胃腔称为胃脘,分为上、中、下三部:
胃的上部为上脘,包括贲门;胃的下部为下脘,包括幽门;上下脘之间的部分称为中脘。

贲门上连食道,幽门下通小肠,是饮食物出入胃腑的通道。

贲门
下脘
上脘
中脘
幽门
(一)主要生理功能
1.主受纳水谷
胃主受纳水谷,是指胃气具有接受和容纳饮食水谷的作用。

2.主腐熟水谷
胃主腐熟水谷,是指胃气将饮食物初步消化,并形成食糜的作用。

(二)生理特性
1.主通降
胃主通降,是指胃气宜保持通畅下降的运动趋势。

2.喜润恶燥
胃喜润恶燥,是指胃当保持充足的津液以利饮食物的受纳和腐熟。

三、小肠
包括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其上口与胃在幽门相接,下口与大肠在阑门相连。

主要功能:
1.受盛化物:小肠的受盛化物功能表现于以下两个方面:
①指小肠接受由胃腑下传的食糜而盛纳之,即受盛作用;
②指食糜在小肠内必须停留一定的时间,由脾气与小肠的共同作用对其进一步消化,化为精微和糟粕两部分,即化物作用。

2.泌别清浊:
泌别清浊,是指小肠中的食糜在作进一步消化的过程中,随之分为清浊两部分:
①清者,即水谷精微和津液,由小肠吸收,经脾气的转输作用输布全身,即所谓“中央土以灌四傍”;
②浊者,即食物残渣和部分水液,经胃和小肠之气的作用通过阑门传送到大肠。

③小肠在吸收水谷精微的同时,还吸收了大量的水液,故有“小肠主液”之说。

临床上治疗泄泻常采用“利
小便所以实大便”的方法。

四、大肠
包括结肠和直肠,其上口在阑门处接小肠,其下端连肛门。

生理功能:
1.传化糟粕
大肠接受由小肠下传的食物残渣,吸收其中多余的水液,形成粪便。

大肠之气的运动,将粪便传送至大肠末端,并经肛门有节制地排出体外,故大肠有“传导之官”之称。

2.大肠主津
大肠接受由小肠下传的含有大量水液的食物残渣,将其中的水液吸收,使之形成粪便,即所谓燥化作用。

大肠吸收水液,参与体内的水液代谢,故说“大肠主津”。

五、膀胱
膀胱又称“脬”,位于下腹部,居肾之下,大肠之前,是一个中空的囊状器官。

生理功能:
1.贮存尿液:代谢后的浊液(废水)则下归于肾,经肾气的蒸化作用,升清降浊:清者回流体内,重新参与水液代谢,浊者下输于膀胱,变成尿液,由膀胱贮存。

2.排泄尿液:膀胱中尿液的按时排泄,由肾气及膀胱之气的激发和固摄作用调节。

六、三焦
(一)六腑之三焦
三焦作为六腑之一,位于腹腔中,与胆、胃、小肠、大肠、膀胱等五腑相同,是有具体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的脏器。

三焦的形态结构:大多认为是指腹腔中的肠系膜及大小网膜等组织。

三焦的功能是:疏通水道,运行水液。

三焦充填于胃肠道与膀胱之间,引导胃肠中水液渗入膀胱,是水液下输膀胱之通路。

(二)部位之三焦
三焦作为人体上中下部位的划分。

部位划分之三焦,包含了上至头下至足的整个人体,已经超出了实体六腑的概念。

1.部位三焦的生理功能
(1)通行诸气:通行诸气,是指部位三焦是诸气上下运行之通路。

(2)运行水液:运行水液,是指部位三焦是全身水液上下输布运行的通道。

2.上中下三焦部位的划分及其生理特点
上焦:一般将膈以上的胸部,包括心、肺两脏,以及头面部,称作上焦。

上焦的生理特点是主气的宣发和升散,布散水谷精微和津液以营养滋润全身。

“上焦如雾”。

中焦:中焦是指膈以下、脐以上的上腹部,包括脾胃和肝胆等脏腑。

中焦具有消化、吸收并输布水谷精微和化生血液的功能。

“中焦如沤”。

下焦:一般以脐以下的部位为下焦,包括小肠、大肠、肾、膀胱、女子胞、精室等脏腑。

下焦的功能主要是排泄糟粕和尿液。

“下焦如渎”。

辨证之三焦
三焦还作为温病的辨证纲领,称为辨证之三焦。

三焦辨证的三焦,既不是六腑之一,也不是人体上中下部位的划分,而是温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由浅及深的三个不同病理阶段。

究其概念的来源,可能是由部位三焦的概念延伸而来。

第四节奇恒之腑
奇恒之腑,是脑、髓、骨、脉、胆、女子胞的总称。

它们都是贮藏精气的脏器,似脏非脏,似腑非腑,故称。

奇恒之腑的形态似腑,多为中空的管腔或囊性器官,而功能似脏,主藏精气而不泻。

其中除胆为六腑之外,余者皆无表里配合,也无五行配属,但与奇经八脉有关。

一、脑
脑,又名“髓海”,深藏于头部,居颅腔之中,其外为头面,内为脑髓,又称“元神之府”
(一)主要生理功能
1.主宰生命活动
脑是生命的枢机,主宰人体的生命活动。

2.主精神意识
脑为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枢纽。

3.主感觉运动
人的视、听、言、动等,皆与脑有密切关系。

二、女子胞
女子胞,又称胞宫、子宫、子脏、胞脏、子处、血脏,位于小腹部,在膀胱之后,直肠之前,呈倒置的梨形。

(一)主要生理功能
1.主持月经
月经的产生,是脏腑经脉气血及天癸作用于胞宫的结果。

2.孕育胎儿
胞宫是女性孕育胎儿的器官。

(二)与脏腑经脉的关系
1.与脏腑及天癸的关系
女子胞与肝、心、脾、肾的关系尤为密切。

天癸,是肾精肾气充盈到一定程度时体内出现的一种精微物质,有促进生殖器官发育成熟、女子月经来潮及排卵、男子精气溢泻,因而具备生殖能力的作用。

2. 与经脉的关系
女子胞与冲、任、督、带及十二经脉,均有密切关系。

其中,以冲、任、督、带脉为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