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壁画中的艺术形象表现研究
浅析敦煌壁画的艺术特色
浅析敦煌壁画的艺术特色敦煌壁画是中国古代造像艺术的杰出代表之一,被誉为东方文明的明珠。
敦煌壁画始于公元366年,至公元1361年北元末年止,历时近千年。
其间先后有十七个朝代在敦煌地区兴建了735座佛寺和敖包,其中大大小小的洞窟窟窑共有2345座,绘有壁画4.5万平方米。
敦煌壁画作为中国文化艺术的瑰宝,自古以来就受到世人的瞩目和无限赞誉。
敦煌壁画的艺术特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宗教题材敦煌壁画以佛教题材为主,描绘了佛祖、菩萨、罗汉等形象,同时也呈现了佛教的传教活动、佛经故事以及僧侣日常生活等。
这些宗教题材的内容不仅展现出了佛教的美好理念,还体现了当时社会的生活风貌和思想观念。
敦煌壁画以其独特的宗教题材,展现了中国佛教艺术的独特魅力。
二、绘画技法敦煌壁画在绘画技法上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壁画画家们在表现形象的表情、姿态和衣纹上极富特色,他们的笔墨写意,轻重得当,线条优美流畅,给人以美的享受。
他们还善于利用明暗对比和色彩层次来表现形象的质感和空间感,使整幅壁画更富有立体感和表现力。
三、多样的题材内容敦煌壁画的题材内容极为丰富多样,涵盖了宗教、历史、文化、社会等多个方面。
敦煌壁画中不仅有佛教故事、传统神话,还有人物画、风景画和动物画等,这些丰富多彩的题材内容使得敦煌壁画具有了更广阔的表现空间,也展示了古代艺术家们多样的创作才华和对生活的深刻体验。
四、历史文化的传承敦煌壁画在风格和内容上融合了中原和西域艺术的特点,承载了浓厚的历史文化传统。
敦煌壁画不仅展现了古代中国绘画艺术的精湛技艺,同时也传承了中华文明的艺术传统。
由于敦煌地区处于丝绸之路的要冲地带,因此敦煌壁画还融合了中西文化的艺术特色,展现了中西文明交流的独特魅力。
敦煌壁画以其丰富的宗教题材、独特的绘画技法、多样的题材内容以及历史文化的传承,体现了中国古代造像艺术的瑰宝,成为了中国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敦煌壁画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更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对于研究中国古代文明、传统艺术和宗教文化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敦煌莫高窟飞天壁画形意音韵之美探微
敦煌莫高窟飞天壁画形意音韵之美探微【摘要】在敦煌莫高窟飞天壁画中,形意音韵之美被探微之下展现出无限魅力。
历史背景揭示了壁画的深厚底蕴,艺术风格体现了独特韵味。
形意表现中,飞天的神秘形象引人入胜,音韵之美则令人陶醉其中。
微观探索揭示出更多细节之美。
敦煌莫高窟飞天壁画具有独特魅力,其艺术价值不言而喻,对后世的影响深远。
敦煌莫高窟飞天壁画,是中华艺术宝库中的珍品,展现出东方美学的瑰丽风采,值得后人深入探究和传承。
【关键词】敦煌莫高窟,飞天壁画,形意,音韵,美,探微,历史背景,艺术风格,表现,微观探索,独特魅力,艺术价值,后世影响。
1. 引言1.1 敦煌莫高窟飞天壁画形意音韵之美探微敦煌莫高窟飞天壁画作为中国石窟艺术的杰出代表,展现出了其独特的形意音韵之美。
这些古老的壁画不仅在艺术上具有高度的价值,更是融合了当时社会文化和宗教信仰,呈现出深厚的历史内涵。
敦煌莫高窟飞天壁画的形意表现极富视觉魅力,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动态感强烈。
通过精致的线条勾勒和细腻的色彩运用,呈现出一种神秘而壮丽的图像,令人叹为观止。
这些壁画所表现的音韵之美也令人神往。
在丰富的装饰和细致的表现中,散发出一种宏大而悠远的氛围,让人仿佛置身于古代的神话世界中。
通过对敦煌莫高窟飞天壁画的微观探索,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其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这些壁画不仅展示了古代艺术家们的创作才华,更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精神面貌。
它们不仅是艺术的珍贵遗产,更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对后世的影响也是深远而持久的。
通过对这些壁画的研究和欣赏,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感受到敦煌莫高窟飞天壁画所散发出的独特魅力。
2. 正文2.1 敦煌莫高窟飞天壁画的历史背景敦煌莫高窟是中国著名的佛教艺术瑰宝,壁画作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形式之一,历经千年仍保留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价值。
其壁画艺术的历史背景源远流长,可以追溯至公元4世纪的北魏时期。
在隋唐时期,敦煌莫高窟的壁画达到了鼎盛时期,艺术风格逐渐成熟,形成独特的风格特色,并通过对外交流,吸收了来自印度、中亚、中东等地的绘画艺术元素,形成了多样化的表现形式。
古代敦煌壁画的风格与特点
古代敦煌壁画的风格与特点古代敦煌壁画是中国艺术史上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特的风格和特点让其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研究对象。
敦煌壁画最早出现于唐代,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留下了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
本文将从图案、色彩、造型等角度分析古代敦煌壁画的风格与特点。
一. 多样化的图案敦煌壁画数量众多,图案丰富多样,包括人物肖像、神话传说、宗教故事、历史事件等等。
其中以佛教主题的图案最为常见,如《法华经》、《金刚经》等。
在这些佛教主题的图案中,经常出现一些寓意深刻的符号,如莲花、佛手等,这些符号成为了敦煌壁画标志性图案之一。
除了佛教主题,敦煌壁画中还有一些与生活相关的图案,如《女子图》、《瑶琴仙女图》等。
这些图案叙述了不同的故事或场景,呈现出了古代居民的风貌和文化内涵,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面貌和生活状态。
二. 鲜艳的色彩古代敦煌壁画的色彩鲜艳明亮,给人以极大的视觉冲击力。
敦煌壁画中使用的颜色多种多样,包括红、蓝、绿、黄等。
尤其是,彩色玻璃镶嵌技法的运用,使得敦煌壁画中的色彩更加丰富多样。
在古代,人们相信色彩有着特殊的意义,所以敦煌壁画中使用的色彩也有深刻的意义。
如黄色象征着土地,红色象征着神圣等。
绘制敦煌壁画的艺术家们拥有卓越的色彩感和色彩表达能力,使得敦煌壁画中的色彩显得通透清新,给人以极大美的视觉效果。
三. 生动的造型古代敦煌壁画的造型生动自然,描绘了人物和景物的丰富发展变化,特别是人物的刻画非常有特色。
在古代敦煌壁画中,人物肖像是一大亮点,从衣着到神态,生动地表现了各种角色的特点。
而在神话传说题材中,人物形象也非常多样,形态各异,如龙、凤、麒麟等神灵的形象,巨大的野獸形象等等,可能看似玄幻,但却极具创造性和想象力。
在绘画表现方式上,敦煌壁画也是非常独特的,艺术家们的表现方式更偏向于象征性和装饰性,形式化的处理让整个画面的韵律、节奏感更强。
敦煌壁画美学方面的特色还包括图像的线条、光影的处理等,这些细节上的处理表现让整个画面更富有质感和动态感。
敦煌壁画调研报告
敦煌壁画调研报告敦煌壁画调研报告一、引言敦煌壁画是中国古代传统绘画艺术的瑰宝,被誉为“东方艺术宝库”。
敦煌壁画包含了丰富的内容,艺术技法上也有独特之处,其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对于研究中国古代文化、历史和艺术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报告对敦煌壁画进行调研,旨在了解敦煌壁画的历史渊源、艺术特点以及文化价值。
二、敦煌壁画的历史渊源敦煌壁画起源于4世纪,盛于5世纪至14世纪,主要分布在甘肃省敦煌市的莫高窟中。
莫高窟是一个由洞窟和石窟组成的佛教艺术建筑群,共有735个洞窟,其中有492个洞窟内保存有壁画。
敦煌壁画以其独特的形式和内容而闻名于世。
三、敦煌壁画的艺术特点1. 色彩鲜艳:敦煌壁画采用大面积的色彩表现,色彩鲜艳且对比强烈,充满了活力和生命力。
2. 平面艺术:敦煌壁画的表现形式主要是平面艺术,注重线条和形状的表现,透过平面的形象传达情感和思想。
3. 比例和空间的处理:敦煌壁画在表现人物和场景时,注重比例和空间的处理,力求使画面达到和谐的效果。
4. 以佛教题材为主:敦煌壁画主要表现了佛教的故事和传承,以佛像为主题,其中也包含了道教和儒教的内容。
四、敦煌壁画的文化价值1. 宗教价值:敦煌壁画以佛教为主题,是佛教艺术的杰出代表之一。
它展现了佛教的思想、信仰和修行,可以帮助人们深入了解佛教的内涵和意义。
2. 艺术价值:敦煌壁画融合了中国传统绘画的精华,技法独特,构图精妙,艺术价值极高。
它不仅是中国绘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对世界艺术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3. 历史价值:敦煌壁画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的面貌和发展历程,对于研究中国古代历史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五、结论敦煌壁画是中国古代艺术的瑰宝,具有丰富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
通过对敦煌壁画的调研,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历史和艺术,也能够欣赏到它们所带来的美的享受。
我们应该加强对敦煌壁画的保护,让后世能够继续欣赏和研究这一宝贵的艺术遗产。
六、参考文献1. 李宗哲. 《敦煌艺术简史》. 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年。
浅析敦煌壁画中的人物形象
敦煌壁画中的人物形象主要可分为由君臣、妇女、孩童等组成的世俗人物形象和由菩萨、飞天、天王等组成的宗教人物形象两大类。
其中,绝大部分宗教人物形象是佛教人物画和佛教影响下衍生而来的变形人物。
这些人物形象数量众多,形神各异,举止装扮多变。
在笔者看来,壁画人物的特点主要有两个方面原因:一是敦煌壁画成画时间跨度大,受历朝历代不同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因素影响不同;二是如此庞大的艺术成果定是出自众人之手,而众多创作者在绘画技巧、艺术理念、能力水平等方面必定是风格各异、参差不齐的。
更进一步而言,正是上述两方面原因赋予了敦煌壁画史料价值和艺术价值。
敦煌壁画人物形象是其中最直观的反映群生众相、朝代更迭的图示语言。
古代社会等级制度严格,各阶层因地位有别,生活装扮、活动场景等亦有所区别。
壁画中的人物形象为追溯各阶层的生活方式提供了重要信息。
贵族子弟多身着色彩丰富、注重细节装饰的服饰,生活场景也以宴会、游猎等热闹场面为主;底层劳动人民常着素衣,简单朴素,所描绘的场景多为从事生产、服务等。
除世俗人物形象外,细究菩萨、佛像等宗教人物形象的特色可以发现,壁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佛教由印度传入中原地区的历史,以及与中华文化渐趋融合的过程,这对研究佛教的传播与发展等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古代史料记载以布帛、纸张、皮草、竹简等载体为主,这类载体或易风化、受潮褪色,难以完整保留,或价格昂贵、资源稀少,是一般人所难以企及之物。
相较而言,壁画保存相对完整,成为考古的重要依据,而敦煌壁画的考古学价值更是不言而喻。
如,壁画中频繁出现的乐舞人物形象直观展示了古代民间艺术与民俗风雅,对研究中国古典艺术的内涵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除上述几方面的史料价值外,敦煌壁画可以作为研究外来文化如何在中华大地生根发展、古代中华文化的多元化发展的典型例证,在此方面,壁画中的人物形象包含很大的信息量。
敦煌壁画不仅是数千载光阴流转的见证,更是中华文化与印度文化、中原文化与西域文化、汉民族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等多文化语境中诸多艺术流派和绘画技艺相互碰撞后互相融合的力作。
“反弹琵琶”:敦煌壁画舞姿艺术形象来源考
“反弹琵琶”:敦煌壁画舞姿艺术形象来源考“反弹琵琶”是一种古老的舞蹈,它的形象曾经在敦煌壁画中被发现。
敦煌壁画是中国古代艺术的珍贵遗产,不仅在艺术表现和历史价值上具有重要意义,更在学术研究和文化传承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敦煌壁画中“反弹琵琶”舞姿的艺术形象来源进行考察和分析,探究其在历史文化中的意义和价值。
敦煌壁画作为中国古代艺术的杰作,源远流长,集中体现了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高超和博大精深。
“反弹琵琶”舞姿作为敦煌壁画中的一个场景,不仅在舞蹈艺术上具有独特的表现形式,更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敦煌壁画中的“反弹琵琶”舞蹈形象不仅是对古代乐舞艺术的再现,更是对古代社会生活和文化风貌的真实记录,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意义。
敦煌壁画中的“反弹琵琶”舞姿艺术形象来源于古代的音乐舞蹈活动。
在中国古代,音乐舞蹈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既是一种娱乐活动,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和艺术表现。
在敦煌壁画中,“反弹琵琶”舞姿以其华丽多姿、生动活泼的形象,展现了古代音乐舞蹈艺术的风采和特色,成为了古代乐舞文化的生动写照。
敦煌壁画中的“反弹琵琶”舞姿艺术形象源自古代社会的生活场景和文化风貌。
敦煌壁画作为敦煌莫高窟的代表作品,其中所呈现的各种场景和形象,都反映了古代社会的方方面面,包括了社会生活、宗教信仰、艺术娱乐等方面的内容。
“反弹琵琶”舞姿作为敦煌壁画中的一个场景,呈现了古代人们在音乐舞蹈中的欢乐场景,体现了古代社会的休闲娱乐和文化氛围,展现了古代社会的生活风貌和文化特色。
敦煌壁画中的“反弹琵琶”舞姿艺术形象来源考察,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敦煌壁画和古代音乐舞蹈艺术,更有助于我们更加全面地认识中国古代社会生活和文化风貌。
作为中国古代艺术的杰出代表作品,敦煌壁画的各种艺术形象,都是我们认识和传承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的重要依据和实践基础。
希望我们能够更加重视和研究敦煌壁画中的“反弹琵琶”舞姿,更加珍惜和传承中国古代艺术的珍贵遗产,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作出积极的贡献。
敦煌壁画中的披帛艺术特点
美融合,呈现出一种独特的线条美。
表现人物性格
02
披帛的颜色、材质、纹饰等都与人物的身份、性格相呼应,通
过披帛可以更好地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
装饰效果
03
披帛作为装饰元素,不仅美化了人物形象,还为整个壁画增添
了色彩和亮点。
披帛的社会意义与功能
01
宗教仪式中的使用
在敦煌壁画中,披帛经常被用于宗教仪式中,成为信徒们表达虔诚和信
象征意义
在敦煌壁画中,披帛往往具有象征意义。它们可以代表纯 洁、高尚、神秘等不同的价值观念。例如,在一些宗教场 景中,白色的披帛象征纯洁和神圣,而黑色的披帛则代表 神秘和庄重。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要点一
深入文化研究
通过对敦煌壁画中披帛艺术的深入研 究,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不同文化 在敦煌地区的交流和融合过程。未来 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披帛艺术与其他 文化因素如佛教、道教、伊斯兰教等 之间的关系。
敦煌壁画中的披帛艺术特点
汇报人:
2023-11-28
• 引言 • 敦煌壁画中的披帛造型与图案 • 敦煌壁画中披帛的流线与动感 • 敦煌壁画中披帛的艺术价值与社
会意义 • 结论
01 引言
敦煌壁画概述
• 敦煌壁画是位于中国甘肃省敦煌县的莫高窟中的佛教壁画,是 世界文化遗产之一。这些壁画绘制于公元4世纪到14世纪之间 ,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大、最完整的佛教艺术宝库之一。敦煌 壁画以其精湛的绘画技艺、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而闻名于世。
不同历史时期的演变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披帛的材质、颜色、纹饰等都在不断变化,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 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化。
传承与保护
作为文化遗产,披帛艺术的传承和保护工作非常重要。目前,许多专家学者正在致力于研 究披帛的历史演变和制作工艺,为传承和发扬这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做出了贡献。
敦煌壁画中艺术符号研究
敦煌壁画中艺术符号研究敦煌壁画是中国古代艺术的瑰宝,也是对中国古代文化的珍贵遗产。
这些壁画讲述了丰富的故事,展示了古代人们的生活和思想。
在敦煌壁画中,艺术符号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们不仅是装饰性元素,更是表达思想和意义的重要途径。
本文将对敦煌壁画中的艺术符号进行研究,以探讨其在艺术表达中的作用和意义。
首先,敦煌壁画中的艺术符号具有鲜明的文化特征。
敦煌是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多元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在这里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在敦煌壁画中,我们可以看到来自中亚、西亚和印度的元素融合在一起,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绘画风格。
例如,佛教的传入对敦煌壁画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们能看到佛陀、菩萨等佛教形象频繁出现在壁画中。
这些艺术符号不仅体现了佛教信仰,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宗教观念和价值观。
其次,敦煌壁画中的艺术符号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
在敦煌壁画中,有许多生活中的物象或抽象的符号被用来代表某种意义或象征特定的文化内涵。
例如,敦煌壁画中常出现的花纹和图案,如莲花、牡丹、云纹等,都具有吉祥、富贵和美好的象征意义。
这些艺术符号通过形式与色彩的运用,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望表达出来。
此外,敦煌壁画中的艺术符号还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审美追求。
在敦煌飞天壁画中,我们可以看到飞天人物拥有如同翩翩起舞的轻盈身姿,背后往往有丰富多样的云纹和细腻的彩绘。
这些艺术符号不仅体现了壁画的装饰性,更体现了古代人们对轻松愉悦生活的追求。
通过对敦煌壁画中的艺术符号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代人们对美的追求和审美观念的多样性。
最后,敦煌壁画中的艺术符号还承载着宗教信仰和精神追求。
佛教在敦煌的传播使壁画成为佛教教义的重要载体。
在许多壁画中,我们可以看到佛陀和菩萨的形象,这些符号代表着佛教的智慧和慈悲。
通过对这些艺术符号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到当时人们对宗教信仰的执着和对精神自我超越的追求。
这些艺术符号不仅具有宗教意义,更是古代人们表达自己信仰和追求的方式。
浅析敦煌壁画的艺术特色
浅析敦煌壁画的艺术特色
敦煌壁画是中国古代壁画的代表之一,它是在唐朝盛世时期的敦煌石窟中所创作的,以佛教故事为主要内容,展现了唐代中国艺术的顶峰。
敦煌壁画的艺术特色之一是它的图案精细、线条流畅、造型丰满、色彩鲜艳。
敦煌壁画的画面结构十分严谨,布局合理,图案和颜色的统一性和协调性非常出色。
壁画中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具有逼真的感觉,背景、衣饰和饰品的细节异常丰富,为中国绘画史上的一大珍品。
敦煌壁画的艺术特色之二是它表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神韵,它凝聚了佛教思想、道家思想、儒家思想、阴阳五行等多种中国传统文化因素,深刻细致地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的人文气息和文化内涵。
壁画中的每一个人物、每一件衣饰和饰品,都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生动的缩影,它们透出的文化内涵是令人叹为观止的。
敦煌壁画的艺术特色之三是它的国际影响,敦煌壁画是中国和世界艺术史上的一大宝藏,它的艺术魅力和独特性已经吸引了来自各个国家和地区的艺术爱好者和研究者,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传承和扩散。
综上所述,敦煌壁画是中国古代壁画的杰作,它以精湛的技艺和深厚的文化内涵赢得了世人的认可和喜爱,成为中国文化的一大瑰宝,也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宝库中最具代表性的艺术珍品之一。
“反弹琵琶”:敦煌壁画舞姿艺术形象来源考
“反弹琵琶”:敦煌壁画舞姿艺术形象来源考敦煌壁画是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瑰宝,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丰富的内容受到世界各地的赞赏和钦佩。
出现在敦煌壁画中的舞姿艺术形象常常给人以深刻的印象,而“反弹琵琶”就是其中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形象。
这个形象来源于宫廷舞蹈,通过对其艺术特点、演变过程以及文化背景的研究,可以更好地认识和理解这一形象的意义。
“反弹琵琶”最早出现在敦煌壁画中的舞姿形象是在五代十国时期,但这只是它的源头,真正的成熟和发展是在唐朝。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文化繁荣的时代,宫廷舞蹈是当时社会上流行的艺术形式之一。
在宫廷舞蹈中,“反弹琵琶”成为了一种具有代表性的动态形象,并逐渐被绘制在敦煌壁画上。
“反弹琵琶”的形象通过舞姿和服饰展现出来。
舞姿优雅、婀娜多姿,不仅体现了女性柔美的韵味,也展示了她们的技艺和才华。
“反弹琵琶”形象所穿的服饰丰富多彩,色彩鲜明,使其更加美丽动人。
通过对这些细节的描绘,舞姿艺术形象得以生动传神地展现在墙画上。
“反弹琵琶”形象的来源有两个主要的文化背景:音乐和宫廷文化。
在唐朝,音乐是宫廷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由于琵琶在音乐中的卓越表现力,成为了当时宫廷乐队中的重要乐器之一。
而“反弹琵琶”形象通过将音乐与舞蹈结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舞蹈形式,使得这种形象在壁画中更加生动和富有韵律感。
“反弹琵琶”形象还与宫廷文化的审美观念和价值观息息相关。
在唐朝,宫廷文化对美的追求达到了巅峰,而“反弹琵琶”形象代表了那个时代女性的美丽和优雅。
通过观察敦煌壁画中的“反弹琵琶”形象,我们可以感受到唐代宫廷文化中崇尚的美和审美标准。
“反弹琵琶”作为敦煌壁画中的舞姿艺术形象,来源于唐代宫廷舞蹈和音乐文化,以其优雅、美丽和充满韵律感的形式展现了那个时代女性的风采。
通过研究和欣赏这一形象,能够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中国古代艺术的瑰宝。
莫高窟壁画中飞天形象演变及研究
一、飞天形象的由来在众多的莫高窟壁画中,有许多描绘飞天形象的壁画。
什么是飞天?简单来说,敦煌壁画中的飞天形象就是飞翔在天空中并手捧各种鲜花、乐器等的仙人。
在印度的传说中,有许多关于飞天形象的故事,而与其有所不同的是,敦煌壁画中飞天形象的画风受到了当时印度、西域以及中原文化等地域多元文化的影响,是这些元素融合之后的一种艺术形象产物。
其艺术形象结合了“天人合一”和“羽化成仙”的典故寓意。
飞天擅长使用各种乐器,神姿轻灵而曼妙,在壁画中往往裙带飘逸,没有翅膀却可以在天空中飞翔,是中国版的“天使”。
飞天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种类:第一类是供养飞天,是专门献宝和散花的歌舞伎。
第二类是伎乐飞天,在壁画中又称伎乐天。
这些飞天形象一边飞舞,一边手持各种乐器演奏。
①二、不同时期飞天形象的演变特点及造像研究我们在壁画中所看到的飞天形象按时期划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北魏、西魏、北周、隋朝、唐朝(初唐和盛唐)、五代及宋、西夏、元。
本文就依次按照不同时期的飞天形象演变进行造型和色彩等方面的分析。
(一)不同时期的飞天造型1.北凉北魏时期北凉北魏时期的代表洞窟有第275窟、272窟、254窟和260窟。
这四组洞窟内,都绘有飞天的形象。
其中第275窟中的飞天造像,由于受到了当时中原地区的绘画风格及儒家思想的影响,给当时的洞窟壁画增添了一些趣味性。
到了北魏时期,我们所看到的飞天形象在造型上有了些许的变化。
比如,飞天身上的飘带有所加长,这样可以给我们的视觉感受上带来一些流动的视觉效果,从而减少生硬感。
如我们在第260窟中所看到的,飞天形象的身体呈现出“V”字造型,上身半裸,下身有飘带环绕。
2.西魏时期西魏时期的代表洞窟有第248窟、第249窟、第285窟。
这一时期的飞天形象大致有十二种类型,他们有的手持各种乐器,有的双手合十在空中飞舞,有的手持莲花。
在第248窟中,飞天的形象全部使用了当时的中原式画风。
所谓的中原式画风的特点就是重视线描的刻画,在画面中没有了之前西域式的那种厚重的晕染特点,而体现出另一种特色———眉清目秀。
张大千敦煌壁画女性形象探析
2019·10女性形象在我国绘画艺术发展过程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同时其也成就了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的辉煌。
而被徐悲鸿誉为“五百年来第一人”的张大千,他塑造出了众多富有独特个性的女性形象,向绘画艺术爱好者展现出来。
在1941年至1943年,张大千西去敦煌临摹了大量的敦煌壁画,也正因为此行让他加深了对传统绘画的了解与认识,汲取了大量的创作经验和艺术文化营养,在绘画创作中女性形象风格产生了较大的变化,绘画色彩上带有强烈的唐人遗风,更加敢于利用纯色进行相互搭配,给人呈现出一种现代健康女性之美。
一、张大千壁画女性形象相关造型特点分析(一)飞天女性形象造型特点在敦煌壁画中飞天是其最为人所熟知的标志,敦煌飞天实质是指画在敦煌石窟中的飞神,它是多种文化的结合体,飞天形象主要包括了散花飞天、双飞天、单飞天以及童子飞天等。
如张大千西去敦煌临摹的晚唐飞天,该飞天女性形象的造型特点是面容精致、身形窈窕以及线条光滑等,塑造出了一个丰腴华贵的飞天女性形象,向观赏者呈现出了飞天女活泼生动、灵动有趣的性格特点。
张大千敦煌壁画中的飞天造型艺术形象塑造不仅注重对飞天发髻、唇式以及眉式的刻画描绘,还融入了自身丰富的想象力,充分表现出敦煌壁画飞天灵动的一瞬间特点,让人直观感受到飞天穿梭于楼阁云层之间时身体姿态的轻盈灵巧[1]。
除此之外,张大千还通过运用敦煌飞天造型形象展开全新创作,促使敦煌壁画飞天原构图形式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将原有的工笔式创作绘画方式转变成写意式,这无不体现出张大千作为伟大艺术家的创新创造力和高超绘画技艺,同时也是他对敦煌壁画女性形象塑造展现的进一步升华,向人们有效传递出了敦煌壁画飞天形象雍容华贵的非凡气度。
(二)张大千敦煌壁画女性形象服饰特点张大千西去敦煌临摹了大量的敦煌壁画作品,这些作品中女性形象服饰文化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能够帮助人们更加深入透彻了解到敦煌女性服饰的特征。
张大千在临摹敦煌壁画过程中优化整理了古代传统服饰资料,在画稿中应用了复原临摹手法,并要求弟子在临摹绘画时不仅要注重准确性,还必须充分凸显出自身的个性化风格和主观认识,注入自身丰富的创作思想感情。
初探敦煌壁画造型特色及绘画风格
初探敦煌壁画造型特色及绘画风格敦煌壁画是中国古代艺术宝库中的瑰宝,以其独特的造型特色和绘画风格而闻名于世。
敦煌壁画的造型特色主要表现在人物形象的特点上。
敦煌壁画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注重表现人物的美丽和高雅。
人物形象通常具有高挺的鼻梁、削瘦的脸庞、长而细长的眼睛等特点,整体形象线条流畅、曲线优美。
敦煌壁画对人物的服饰、发型等也非常注重,常常采用丰富多样的服饰装饰,表现出华丽的风格。
敦煌壁画的造型特色还体现在动物形象的塑造上。
敦煌壁画中的动物形象非常丰富多样,包括神兽、鸟兽、虫鱼等,栩栩如生。
动物形象通常以曼妙的线条勾勒出动态的姿态,表现出生动活泼的形象。
动物的毛皮、羽毛、鳞片等也常常被艺术家绘制得栩栩如生,给人以立体感和触感。
敦煌壁画的绘画风格主要表现在色彩运用上。
敦煌壁画的色彩非常鲜艳明亮,以红、绿、蓝等鲜明的色彩为主调,给人以热情奔放的感觉。
敦煌壁画中的色彩运用丰富多样,既有大面积的色块运用,也有精细的渲染和描绘,使整个画面充满活力。
敦煌壁画还注重阴影和光的掌握,通过色彩的变化和层次的营造,使画面更加立体生动。
敦煌壁画的绘画风格还表现在线条处理上。
敦煌壁画中的线条通常柔和流畅,充满曲线美。
线条的运用不仅用于勾勒人物、动物的形象,还用于表现衣物、器物、建筑等。
线条的运用既有轻盈的舞姿,也有稳重的建筑,使整个画面呈现出和谐的美感。
敦煌壁画的造型特色和绘画风格独具一格,注重表现人物的高雅美丽、动物的栩栩如生,运用鲜艳鲜明的色彩和柔和流畅的线条,展现出千年以来的艺术魅力。
这些特色和风格无疑为敦煌壁画增添了独特的艺术魅力,使其成为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瑰宝。
敦煌舞飞天形象的形成分析
敦煌舞飞天形象的形成分析【摘要】敦煌舞飞天形象是中国古代壁画中独具特色的艺术形象之一,其形成受到了敦煌壁画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征的影响。
舞飞天形象的艺术风格表现出独特的优雅和神秘感,与宗教信仰有着密切的关联,体现了人们对超自然力量的崇拜和追求。
在历史上,舞飞天形象经历了不断的演变和发展,形成了独特的象征意义和审美价值。
敦煌舞飞天形象的形成不仅是艺术创作的产物,更是历史、文化和宗教信仰的结合体。
通过对其历史渊源和意义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一独特的艺术形象。
【关键词】敦煌、舞飞天、形象、历史背景、文化特征、艺术风格、表现形式、宗教信仰、演变、发展、象征意义、审美价值、形成分析1. 引言1.1 敦煌舞飞天形象的形成分析敦煌舞飞天形象是中国传统艺术中的一个重要形象,其独特的形态和神秘的象征意义一直吸引着人们的关注。
在敦煌壁画中,舞飞天形象常常出现在各种场景中,展现了其丰富的寓意和艺术价值。
本文将从历史背景、艺术风格、宗教信仰、发展演变以及象征意义等方面对敦煌舞飞天形象的形成进行分析,以揭示其深远的历史文化内涵和审美特点。
通观敦煌舞飞天形象的演变历程,可以看到其在中国传统艺术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后世艺术的影响和启发也是深远的。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敦煌舞飞天形象的独特魅力,以及其在中国传统艺术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价值。
2. 正文2.1 敦煌壁画的历史背景及文化特征对舞飞天形象的影响敦煌壁画是中国古代艺术的珍贵遗产,它们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对后世的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敦煌壁画的历史背景可以追溯到公元4世纪到14世纪,主要集中在甘肃敦煌莫高窟中。
这些壁画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宗教信仰,更展现了当时艺术家们高超的绘画技艺。
在宗教上,壁画描绘了佛教、道教等各种宗教内容,反映了当时对宗教的崇拜和信仰。
敦煌舞飞天形象正是受到了这些宗教信仰的影响而产生的。
舞飞天形象常常被描绘为身着华丽服饰、体态优美、飘飘欲仙的形象,具有超凡脱俗的气质。
敦煌壁画雷公鼓赏析
敦煌壁画雷公鼓赏析摘要:一、敦煌壁画雷公鼓概述二、雷公鼓的形象特征三、雷公鼓的艺术价值四、雷公鼓在传统文化中的意义五、现代社会对雷公鼓的传承与创新正文:敦煌壁画是我国古代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其中雷公鼓壁画更是堪称佳作。
本文将对敦煌壁画中的雷公鼓进行赏析,分析其形象特征、艺术价值以及在传统文化中的意义,并探讨在现代社会如何传承与创新雷公鼓文化。
一、敦煌壁画雷公鼓概述敦煌壁画雷公鼓,绘制于唐代,距今已有千年历史。
这幅壁画位于莫高窟第156窟,画面描绘了雷公鼓与众神共舞的场景,充满了神秘古朴的气息。
二、雷公鼓的形象特征雷公鼓的形象独具特色,画中的雷公头戴冠冕,手持鼓锤,身着锦绣袍子,肌肉线条分明,展现出雄壮的气势。
他的面部表情严肃,双目圆睁,透露出庄严的神态。
周围的众神则围绕着他,共同烘托出雷公的威严与权威。
三、雷公鼓的艺术价值敦煌壁画雷公鼓在艺术上具有很高的价值。
首先,画面构图独特,场景宏大,表现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其次,人物形象生动,线条流畅,色彩鲜艳,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再次,雷公鼓壁画反映了古代我国民间对雷神的崇拜,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四、雷公鼓在传统文化中的意义在传统文化中,雷公鼓是雷神的象征,具有辟邪驱鬼、祈福安康的寓意。
雷公鼓壁画展现了古代人民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体现了古代我国的宗教信仰和文化传统。
五、现代社会对雷公鼓的传承与创新在现代社会,雷公鼓文化依然具有较高的价值。
一方面,我们应该传承雷公鼓的文化内涵,让更多人了解这一优秀的传统文化。
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创新的方式,将雷公鼓文化融入当代生活,使其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例如,可以将雷公鼓的形象运用到工艺品、动画影视等方面,让更多人感受到雷公鼓的魅力。
总之,敦煌壁画雷公鼓是一幅具有极高艺术价值和历史文化意义的佳作。
敦煌调研报告艺术设计论文
敦煌调研报告艺术设计论文引言敦煌是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也是世界文化遗产的代表之一。
敦煌壁画作为中国古代壁画艺术的瑰宝,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和文化意义。
本次调研旨在深入了解敦煌壁画艺术的设计特点,分析其艺术风格及对当代设计的启示。
调研过程调研目的- 了解敦煌壁画的历史背景和发展历程- 分析敦煌壁画的艺术特点和技艺- 探讨敦煌壁画对当代设计的影响和启示调研方法- 文献调研:查阅相关书籍和期刊,了解敦煌壁画的研究成果- 考察敦煌莫高窟:亲自前往敦煌莫高窟,观察壁画细节,感受艺术氛围- 专家访谈:与敦煌艺术研究专家进行交流,听取他们的研究成果和见解调研结果1. 历史背景和发展历程敦煌壁画创作始于魏晋时期,盛于唐宋时期。
随着丝绸之路的繁荣和文化交流的深入,敦煌壁画逐渐发展成熟。
壁画题材多样,内容丰富,既有佛教题材,也有民俗、历史、文学等。
敦煌壁画在历史、文化、艺术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2. 艺术特点和技艺敦煌壁画采用湿壁法绘制,色彩鲜艳,线条流畅。
画家们通过对人物、动植物、建筑等形象的描绘,展现了极高的艺术造诣。
壁画中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表情、动作生动自然,给人以强烈的艺术冲击力。
此外,壁画中的山水、花草、云雾等自然景观也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3. 对当代设计的影响和启示敦煌壁画艺术对当代设计具有重要的影响和启示。
一方面,敦煌壁画以其独特的艺术语言和形式,丰富了中国传统艺术的发展。
当代设计师可以从敦煌壁画中吸取灵感,融入到自己的设计中,创作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作品。
另一方面,敦煌壁画也给予了我们打造国际品牌的信心和动力。
敦煌壁画作为中国文化的瑰宝,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古代艺术的卓越成就,为我们在当代设计领域中树立了榜样。
结论敦煌壁画作为中国古代艺术的珍品,具有丰富的艺术特点和文化内涵。
通过深入研究敦煌壁画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和对当代设计的影响,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中国传统艺术,将其融入到我们的设计实践中。
“反弹琵琶”:敦煌壁画舞姿艺术形象来源考
“反弹琵琶”:敦煌壁画舞姿艺术形象来源考“反弹琵琶”是一组敦煌壁画中的舞姿艺术形象,具有独特的魅力和文化内涵。
这一形象来源于丝绸之路上的多民族文化交融和艺术传承,反映了古代中国与西域文化的交流互动,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艺术意义。
本文将从敦煌壁画的背景及特点、“反弹琵琶”形象的内容和艺术特色、艺术形象的文化内涵等方面进行考察分析,以期加深对这一古老艺术形象的认识和理解。
一、敦煌壁画的背景及特点敦煌壁画是中国古代壁画艺术的瑰宝,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艺术内涵。
敦煌莫高窟始建于16国时期(公元366年),历经近1600年的风雨剥蚀,但其所展现的壁画艺术却依然鲜活而丰富。
在中国传统文化史上,敦煌莫高窟壁画是继汉画和唐画之后的第三个高峰,并且在国际壁画史上也有特殊的地位。
而“反弹琵琶”作为敦煌壁画中的一种舞姿艺术形象,更是具有独特的艺术表现和文化价值。
敦煌壁画的主要内容包括佛教故事、历史及社会生活等多方面,体裁丰富多样。
其表现形式以线描和彩绘为主,结构严谨,布局和谐。
主要色彩为红、黄、蓝、绿等,形象优美,构图生动。
从敦煌壁画的主题内容和艺术特色中,可以感受到古代中国与西域文化的深厚底蕴与交流交融,而“反弹琵琶”作为其中的一个形象,更加具有代表性和特殊性。
二、“反弹琵琶”形象的内容和艺术特色“反弹琵琶”是敦煌壁画中一组鲜明的舞姿艺术形象,通过细腻的线描和鲜艳的色彩,展现出了古代女性在舞蹈中的婀娜多姿和烂漫风情。
她们手持琵琶,身姿轻盈,舞姿华丽,展现了古代女子的优美和柔情。
整个舞蹈形象以优美的线条和明快的色彩为主,富有节奏感和韵律感,给观者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
在艺术形象的表现手法上,敦煌壁画的“反弹琵琶”形象采用了线描和彩绘相结合的方式,线条流畅、简洁而丰富,色彩鲜艳而舒展,造型大方而生动,给人以清新明快的感觉。
整体呈现出一种充满活力的舞蹈艺术形象,展现了古代女性的美丽与魅力。
“反弹琵琶”形象的文化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文化交融:敦煌壁画的“反弹琵琶”形象展现了古代中国与西域文化的交融与共融,这种文化的交融不仅体现在艺术形象的表现上,更体现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时空之中。
敦煌壁画中舞蹈形象的活态呈现探析——以敦煌舞为例
敦煌壁画中舞蹈形象的活态呈现探析——以敦煌舞为例发布时间:2022-08-03T07:22:53.995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2年3月第6期作者:陈榕宋佳[导读] 敦煌壁画中丰富多彩的舞姿形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当时社会的精神风貌、艺术成就、审美追求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寄托。
陈榕宋佳西北民族大学甘肃省兰州市 730030摘要:敦煌壁画中丰富多彩的舞姿形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当时社会的精神风貌、艺术成就、审美追求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寄托。
活态化呈现敦煌壁画中的舞蹈形象是中国传统艺术得以传承、保护的方式之一。
本文以敦煌舞为例探析敦煌壁画中舞蹈形象活态化呈现的必然性及其所要遵循的原则与要开拓的路径,探寻动之合理的方式将二维空间壁画中的静态形象转换成为四维空间的动态舞蹈,使其静态形象从洞窟壁画中走向世界各地,以舞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以舞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关键词:敦煌舞、舞蹈形象、活态呈现一、敦煌再生艺术:敦煌舞(一)敦煌舞的由来“敦煌舞是近四十年来一个新兴的舞种。
它具有我国西部特色,属中国古典舞范畴,来自“敦煌艺术”中的壁画舞姿。
”[ 高金荣.敦煌舞的创建与发展[A].2017“一带一路”文化艺术交流合作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7:234-243.]敦煌壁画艺术中包容、承载着世界艺术之精髓,汇集、凝练着人类精神文明之辉煌。
敦煌莫高窟上下千余年记载着我国古代不同时期舞蹈的风貌特点及表现形式,无论是来自中原的艺术审美理念还是来自西域的艺术表现风格都能从中找到其兼容并蓄的痕迹和缩影。
敦煌舞是以敦煌壁画原生艺术中的静态舞蹈形象为源,再生、再创造出的一种全新的艺术形式。
舞蹈艺术工作者通过将敦煌壁画中不同时期的静态舞蹈形象进行整理、研究、艺术幻想从不同中寻找其所存在的共性,寻敦煌舞风格特征的普遍性,再从共性特征中凝练出其独特性,将外部形态特点和内在所蕴含的形、神、劲、律进行艺术化的创造融为一体,形成敦煌舞特有的风格韵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鉴赏敦煌壁画中的艺术形象表现研究
许静宜 四川师范大学
摘要:敦煌壁画在中国艺术史上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它的规模和技艺上非常之宏大精湛。
敦煌壁画的内容多姿多彩,它和其他宗教艺术几乎是一样的,都是用来寄托人们对生活的美好愿望及其向往。
本文从敦煌壁画的形式方面进行研究,通过对中国敦煌壁画的审美标准和表现手法的探索来让大家更多的了解其艺术风格。
关键词:敦煌壁画;艺术形式;风格;审美标准;表现手段
中国敦煌壁画在中国艺术的历史进程中占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由于含有“神”的元素的存在,敦煌壁画的风格和世俗绘画会有所不同。
但是,所有的艺术都来源于当时的社会背景和现实的生活,任何艺术都具有它自身的民族传统文化;因此它们在形式上都具有着同样的艺术语言和艺术表现技巧,以及共同的民族风格。
一、敦煌壁画中的“飞神”情节
世界上几乎每一个文明古国都有着自己的“飞神”形象。
希腊有安琪儿,中国有羽人,世人称之为“飞天”;敦煌的飞天是从印度传来的,他有着西域的特色与风情。
传入敦煌以后,慢慢的与中国羽人相结合,在五世纪末渐渐转化为飞仙,最后逐渐变成了敦煌式的中国飞天。
我国唐代著名的诗人李白的诗中说道;“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霓裳曳广带,飘浮升天行”[1]这首诗中描绘的是典型的中国飞天的形象。
敦煌飞天从艺术形象上说,它不是一个单独的艺术形象,而是由许多文化结合而成的。
飞天的一开始的形象虽然来自于印度,但是敦煌飞天却是中国羽人和印度飞天、西域飞天和中原飞天经过长时间的交流,最终融合在一起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飞天。
它是中国的骄傲,是世界美术史上的奇迹。
二、敦煌壁画中艺术形象的审美标准
艺术形象的审美标准不是一成不变的,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评判标准。
艺术的审美情趣不同,会带来不同的艺术风格。
一般来说,隋唐时期的壁画,人物形象的塑造是我国古代艺术成熟的标志,那雍容大方,比例适度,衣着华丽,造型生动准确的艺术形象当然是美的。
不过,早期壁画的艺术表现虽然没有隋唐时期那样成熟,但是那稚拙的形象,装饰味的风格,却另有一种美的情趣。
画面寥寥数笔,全凭直觉和印象,毫无做作,虽笨拙,但笨拙得可爱。
这种散发着人类童年时代那种天真,稚拙气息的形象,却以一种永恒的魅力,使今天的欣赏者在心理上得到另外一种美的满足。
三、壁画艺术的表现手法
艺术形象的塑造方法主要体现在壁画艺术的表现手段上。
在我国古代的艺术里,有变形和写实两种表现手法。
总的来说以写实为主,但也有变形在里面。
变形是为了更好的突出形象美的因素。
敦煌壁画大部分作品是写实的。
它们的形象生动真实,是对客观现象的表现。
但是这种表现不等于是自然主义模拟,而是以形写神,以“神形兼备”为标准。
但是也有不少作品中的形象是变形的,例如伏羲,女娲的形象就是人首蛇身。
此外还有许多飞天的形象,为了突出飞的感觉,只有通过人的躯体的变化来加以表现。
飞天只能是一种幻想,绘画中的飞天也必然只能采用艺术的夸张变形手段来表现。
不过,它并不使人感到不真实,相反,使人感到的是一种轻盈的艺术美。
魏晋南北朝时期,敦煌莫高窟已经有很多的风格和面貌出现。
由于莫高窟艺术与印度有关,所以,在表现技法上也体现出了两国美术的相互融合的特点,以及印度文化与汉晋文化的碰撞与交融。
根据历来的研究,铁线描在当时就已经成为了一种被很熟练运用的绘画方式,而在这个时期,具有平面装饰效果的壁画风格也是日趋的成熟。
同时还有“秀骨清像”人物形象的出现,该类人物的形体修长,飘逸清爽,我们可以看出艺术刻画已从外表美升华到对内在气质的追求。
到了唐代,特别是从唐太宗时期及其之后,佛教的传入达到历史的顶峰。
莫高窟里的壁画内容以民族化的佛经为主,人物的形象更加生活化,画面更注重远近透视关系,从视觉效果上来看就有了比较真实的感受。
唐代的壁画人物是比较写实的,比例上比较均匀,神态庄严,女性比较丰腴,菩萨也都女性化了。
北朝和隋时期的壁画主要是利用铁线描这种用线手法,而到了唐代,已经慢慢的开始运用了兰叶描。
兰叶描在运用上更能用虚实关系来表现出人物体积的效果,从整体艺术风格上看,以前气势磅礴到现在的精细。
敦煌壁画中作品的线条,在中国绘画史上有着很大的贡献。
四、中国佛教对敦煌壁画的影响
敦煌壁画是佛教历史的记载工具也是佛教文化的表现。
在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的整个过程中,佛教文化不断地与中国本土的道教思想、儒家思想相互碰撞、吸收和融合,在经过漫长时间的发展后,最终成为了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宗教,逐渐登上政治舞台,在中国的历史有着重要的地位。
敦煌壁画反映了佛教在中国特殊的发展过程,对于的外来文化,中国人具有另世人不可小觑的吸收和改造的能力。
不仅仅是从艺术作品的表面上,如佛教中的神,各种人物的风貌,建筑还有人物的服饰等方面都体现出的中国式艺术风格,更主要的是这些艺术都体现了中国特色,为中国的艺术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注释:
①翟宗祝著.宗教美术概论[M].安徽美术出版社,1987,10:32.
参考文献:
[1]翟宗祝(著)宗教美术概论[M].安徽美术出版社,1987,10.
[2]王稚蕾(编)敦煌-壁画魏晋南北朝(2)[M].江苏美术出版社,1998,7.
[3]张长虹(编)中国古代美术史纲[M].上海大学出版社,2007,12.
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