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4.16《项脊轩志》第1课时课件(1)(粤教版必修2)

合集下载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项脊轩志课件(粤教)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项脊轩志课件(粤教)
第四单元 · 第十六课
项脊轩志
课文导入
学习目标
1、学习作者善于从日常琐事中选取富有特征的生活细节来抒写感情的
技巧;
2、理解本文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作者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家庭 变迁的感慨。 3、体会本文笔墨清淡而情意缠绵动人的特色。 4、体会作者在日常琐事的记叙中所蕴含的浓浓深情,感受亲情。
知人论世
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院子里又种植了兰、桂、竹等花木,原有
的栏桅,“亦遂增胜”,也就此增添了光彩。
(一)、研习第一段:
5、修葺后的小屋有着怎样的环境?
明确:幽静、幽美。具体表现在:“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
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 可爱。”
(一)、研习第一段:
6、在这样的环境里读书,作者是怎么说的? 明确:借书满架,僵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 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

达作者的喜与悲,寄托了归有光对亲人的深切怀念。
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
2.背诵全文。 3.课外阅读归有光的作品。

(二)、研习第二、三段:
3、作者是如何来写这些可悲的事,抒写悲痛之情的。 明确:抓住富有特征的生活细节来抒写的。 (第四、五段:
1、作者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十几年后作者又补记了这一段,怀念死去的妻子,是可悲事之四。 2、在写法上与上文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要表现作者丧妻前后的欢乐和悲痛的感情。
整体感知
3、理出抒情的线索 明确:全文抒情的线索为:喜—悲—喜—悲。
(一)、研习第一段:
1、这一段写了哪些内容?
明确:写了项脊轩修葺前后的情景。 2、修葺前的项脊轩有哪些特征呢? 明确:小、旧、破漏而又阴暗。写它小:旧称“阁子”,“室仅方丈,可容 一人居”。

备课参考高中语文项脊轩志课件1粤教必修2

备课参考高中语文项脊轩志课件1粤教必修2

十五的夜晚,明亮的月光照在半墙上,桂树的 影子纷杂错落,微风吹拂,桂影移动,舒缓轻 盈,十分可爱。
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
然:但是,表转折。 居:居住。它的其它用法还有: 可:值得。 ①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②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③居官守法
过了 处于
当,任 然而我住在这里,有许多可喜的事,也有许多 占据 ④二者必居其一 可悲的事。 ⑤昂其值,居为奇货 ⑥令女居其上,浮之河中 存储
文体知识

•轩
• 垣墙


修葺 qì
偃仰 yăn
xuān
渗漉
•迨
• 长号 • 呱呱 • 中闺 庖 • 万籁
yuá n 栏楯 shŭn 异爨 cuà dà i n
阖门
hé bĭ
há o gū guī pá o
là i
扃牖 Jiōng yŏu 象笏 hù 老妪 扉

先妣 兀坐
fēi 栖于 qī

到嘉定(今上海市)安亭 江上,讲学20余年,学生 颇多,称之为“震川先 生”。他直到60岁才中进 士当县令。
由于为官正直,不与 上级官吏和地方豪 绅同流合污,3年后 明升实降为顺德通 判,专管马政,颇 受委屈。后由大学 士高拱保荐为南京 太仆寺丞,留掌内 阁制敕房,修《世 宗实录》,上任一 年后,病故。
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 至不去。
• 寂寂:非常寂静。 然而庭院台阶显得特别寂静,小鸟不时飞 来啄食,有人来它也不飞走。
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 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 三五,指农历每月十五,又称望。十六, 既望。初一,朔。最后一天,晦。 • 斑驳:纷杂错落。 • 明月半墙:明亮的月光照着半个墙面。 • 姗姗:优美舒缓的样子。

高中语文 第16课 项脊轩志课件 粤教版必修2

高中语文 第16课 项脊轩志课件 粤教版必修2

4.词义辨析 不以为然·不以为意 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 同意或轻视。 不以为意:不放在心上,表示对人、事抱轻视 的态度。 例句:①他嘴上虽然没说不对,心里却_不__以__为__然_。 ②春晚真唱虽有些缺陷,但观众不__以__为__意__,认为真唱更显 示演员实力。
5.通假字 (1)而母立于兹:_“_而__”__通__“__尔__”__,__你__,__你__的__。___________ (2)比去,以手阖门:_“_阖__”__通__“__合__”__,__关__闭__。_______
简单如小鸟翱翔在一片空灵的蓝天,自由飞翔;快乐如永 不枯竭的清泉,一路欢歌。简单和快乐使灵魂趋于宁静,使精 力得以恢复,使美德更加芬芳。
我们热爱简单有意义的生活,我们希望快乐永随每个人的 身边。从现在起,简单、快乐地生活吧!
修身名句
1.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谢灵运 赏读:池塘畔长起了春草,园中柳树上也换了鸟儿在歌
哲思短章 因为简单,所以快乐 “简单”是平息外部喧嚣、回归内在自我宁静真实的自然 状态。“简单生活”是一种不求繁复,无拘无束的精神自在; 是一种超脱世俗,淡泊致远的生活态度;是一种选择,让生活 更贴近自然。
提起简单的生活,人们总误解为过一种苦行僧的生活,辞 去优厚待遇的工作,抛弃公寓和汽车,清心寡欲。其实不尽 然。无论是普通人,还是亿万富翁,同样可以选择过简单自由 的生活,关键是你自己的选择和感觉。简单的生活并不意味着 物质的匮乏,它不受任何繁琐碎事和吹毛求疵的羁绊。生活要 过得简单而又不乏味,有情趣而不怪异,这就看你自己如何运 用生活技巧来处理生活中的琐事了。
4.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张继
赏读:月亮已落下,乌鸦不停啼叫,秋霜满天, 江边枫 树映衬着船上渔火点点,只剩我独自对愁而眠。明灭对照、动

高中语文第16课项脊轩志课件粤教版必修2

高中语文第16课项脊轩志课件粤教版必修2
轻舟已过万重山: 走过,经过
一日,大母过余曰: 来访
③过
过犹不及: 胜过,超过 文过饰非: 错误,过失
第五页,共23页。
答案(dá
先是,庭中通南北(nánběi先)为前一,:以前 ④先
先妣抚之甚厚: 逝世的
他日汝当用之: 应当,应该 ⑤当 以当南日: 挡
后五年,吾妻来归: 女子出嫁 ⑥归 一年来归,妻跪问其故: 回来
第十五页,共23页。
答案
1.这篇文章从写作的时间来看,可分为哪两个(liǎnɡ 哪部分是主体?
(zhěngtǐ) ɡè)部分?就全篇结构来把看握,
答案 从开头到“殆有神护者”是作者在18岁时写的,围绕项脊轩的兴废, 写年轻时代在这里的生活、家庭的变迁以及对母亲和祖母的回忆,抒发自 己或喜或悲的感情;最后一段是作者在而立之年写的,补写与项脊轩有关 的一段生活,主要表现作者丧妻前后的欢乐和悲痛的感情。就全篇来看, 前半部分为主体,后半部分的内容是对前面的充实和补充。
古义:
今义: 处处(chùchù)。
常常。
第八页,共23页。
答案
④室仅方丈(fāngzhàng),可容一人居 古义: 一丈见方(jiànfāng)。 今义: 寺院(sìyuàn)的住持。
第九页,共23页。
答案
(4)虚词归纳
又杂植兰桂竹木(zhúmù)于庭介:词(jiècí),在
①于 室西连于中闺: 介词(jiècí),和
第十七页,共23页。
答案(dá
重点突破
1.文章第二、三段共写了哪几件事?这几件事都是写“悲”的,其在情感的 表达(biǎodá)上是否一致?
答案 文章的第二(dìèr)、三段共写了三件事:叔伯分家,大家庭崩溃;妪忆母亲, 触动失母之悲;追念祖母,长号不自禁。 这三件事在情感的表达上不一致。写分家,“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 只在客观的记叙中寄寓深深的感叹。忆母亲,“语未毕,余泣,妪亦泣”,情动于 衷,却只是有泪无声,含蓄而有节制。思祖母,则“令人长号不自禁”,如汹涌的 潮水,直泻而出,完全失去了控制。由压抑转为外露,由平稳渐趋强烈,感情的抒 发层次清楚,感情的发展脉络清晰。

高中语文 4.16《项脊轩志》课件2 粤教版必修2

高中语文 4.16《项脊轩志》课件2 粤教版必修2

情感表达极有层次
庭中始为篱,已为墙, 凡再变矣(分家)
从客观的记述中 寄予深长的感叹
由内பைடு நூலகம்转为外露
由沉稳渐趋强烈
第二十页,共32页。
分析课文
10、课文第4段(即最后两节) 十几年后作者又补记了这一段,怀 念死去的妻子,在写法上与上文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明确:因为都是怀旧,所以情调和谐。怀念亡妻,同样是抓住了 富于特征的日常生活中的琐事来写。例如,"吾妻来归,时至轩中, 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 阁子,且何谓阁子也?'"等等。
第二十七页,共32页。
课堂检测
三、选择加点字的正确解释。
1、垣墙周庭 A
A、四周 B、圈起来 C、围绕 D、全部
2、亦遂增胜 C
A、美景 B、优美
3、往往而是 B
C、光彩
D、超过
A、常常 B、到处 C、往常 D、往来
4、长号不自禁A
A、忍住 B、忍不住 C、受不住 D、受得住
5、亭亭如盖 C
A、盖住 B、盖住的东西 C、车上的蓬子 D、笼罩
漉 lù 垣 yuán 爨 cuàn 妣 bĭ 扉 fēi 阖 hé 扃 jiōng
第五页,共32页。
补充注释: 1、轩:窗,引申为有窗的小室。 2、尘泥渗漉 :渗,透过。漉,漏下。 3、雨泽下注:下,往下。
4、顾视:环看四周。
5、日过午已昏:昏,光线不明。
6、不能得日:得日,照到阳光。
7、垣墙周庭:周庭,把院子四周围住。
谢谢大家
15.05.2023
生产计划部
第三十二页,共32页。
6、是写环境幽静还是写喧嚣?

《项脊轩志》课件1(24张PPT)(粤教版必修2)

《项脊轩志》课件1(24张PPT)(粤教版必修2)
gkxx精品课件
注音读音:
渗漉(shènlù) 修葺(qì) 垣(yuán)墙
栏楯(shǔn) 偃(yǎn)仰 啸(xiào)歌
兀(wù)坐
斑驳(bó) 异爨(cuàn)
老妪(yù)
婢(bì)女 汝姊(zǐ)
门扉(fēi) 呱呱(gū) 阖(hé)门
象笏(hù)
长号(háo) 扃牖(jiōngyǒu)
gkxx精品课件
9、诸小妹为何提阁子之事?
10、这样一位好妻子、好伴侣,现在 离我而去了,作者的心情自然是无限 悲凉。你们能否从这两节中找出这样 的细节证明作者的心情呢? 11、课文后几节,作者极力渲染这种 悲情,可是文中第一段却极力描写项 脊轩生活的怡然自乐,这是否会冲淡 悲情? 12、这篇文章对我们写作有何启示?
gkxx精品课件
项脊生曰①:“蜀清守丹穴,利甲天 下,其后秦皇帝筑女怀清台②。 • ①项脊生:作者的别号。②蜀清守丹 穴,利甲天下,其后秦皇帝筑女怀清 台:清,秦代蜀地的一寡妇名。丹穴, 朱砂矿。利,利润。甲,第一。史载, “巴寡妇清,其先得丹穴,而擅其利 数世,……能守其业,用财自己,不 见侵犯。秦始皇以为贞妇而客之,为 筑女怀清台。”
江村
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 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梁上燕, 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
稚但子有敲故针人作供钓禄钩米归。,有光
微躯此外更何求?
gkxx精品课件
谜语:归有光 (打一成语)
衣锦还乡
gkxx精品课件
归有光(1506—— 1571年),字熙甫, 号震川,明朝昆山人, 著名散文家。作者自 幼苦读,9岁能文, 20岁通读五经和三史 (《史记》《汉书》 《后汉书》,加《三 国志》称“四史”), 但考试不利,35岁才 中举,后8次考进士 落第。

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第16课 项脊轩志语文课件 粤教版必修2

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第16课 项脊轩志语文课件 粤教版必修2
第十二页,共63页。
五、词类活用 ①尘泥渗漉,雨泽下.注(“下”:名词作状
语,向下。) ②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前”: 名词作状语,从前面。“垣”:名词作动词, 砌上垣墙。) ③然予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多”: 形容词作动词,有许多。) ④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西”:名词作状 语,向西。“宴”:名词作动词,用饭。)
项脊轩志
项脊轩, 旧南阁子也。室
仅 方丈 ,可容
项脊轩,是过去的南阁子。室内面积仅有一丈见方,只可容
一人居。 百年 老屋 ,
尘泥
纳一人居住。这是已有上百年的老屋子,屋顶、墙上的泥土由细孔
渗漉 ,雨泽 下注,每 移案 ,顾视 无 可 置
中渗漏下来,雨水也往下流,每次移动书桌时,环顾竟然没有可以安
者 。又北向,不能得日,日 过 午 已 昏 。
先是,庭中通南北 为一 。迨 诸父异爨,
原先,庭院南北贯通,是一个完整的院子。等到伯、叔分家时,
内 外多置
小门 墙,往往而是。东 犬 西 吠,客
里里外外设置了许多小门与隔墙,到处都是。东家的狗对着西家叫,客
逾 庖 而宴 ,鸡栖于厅
。庭 中 始为篱 ,
人得越过厨房去吃饭,鸡在厅堂里栖息。庭院中开始是篱笆隔开
第十七页,共63页。
2.资料链接
(1)项脊轩,归有光家的一间小屋。轩,小的房室。归有
光的远祖曾居住在江苏太仓的项脊泾。作者把小屋命名
为项脊轩,有纪念意义。“志”即“______”,是古代
记叙事记物、抒发感情的一种文体。
第十八页,共63页。
(2)唐宋派:中国明代中叶文学流派。代表人物有嘉靖年 间的王慎中、唐顺之、茅坤和归有光等人。他们的基本
老妪yù:老妇。先大母:已逝世的祖母。乳二世:哺养两代人。 乳,喂奶,哺育。先妣bǐ:已逝世的母亲。抚:对待。中闺:内室。

语文:4.16《项脊轩志》课件(1)(粤教版必修2)

语文:4.16《项脊轩志》课件(1)(粤教版必修2)

席慕容 而当你终于无视 地走过 在你身后落了一 地的 朋友啊,那不是 花瓣, 是我凋零的心
朱自清《背影》节选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 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
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
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
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
语音
轩 葺 迨 妪 闺 呱 笏 牖
xuān
qì dà i

guī gū hù yŏu
漉 垣 爨 妣 扉 阖 扃

yuá n
cuà n bĭ f ēi hé jiōng
指出词类活用情况
1、内外多置小门 2、东犬西吠 4、垣墙周庭 5、乳二世
n—状语,“在内外” n—v, “砌上垣墙”
n—状语,“向西面” n—v,“哺乳,喂养”
修补前:
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 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又北向,不能 得日,日过午已昏。
(旧、小、漏、暗)
使余 不稍 上为 漏修 。葺 ,
(修补防漏)
(开窗采光)
影庭前 反,辟 照以四 ,当窗 室南, 始日垣 洞,墙 然日周 。
(种植花木,环境宜人)
亦于 又 遂庭 杂 增, 植 胜旧 兰 。时 桂 栏竹 楯木
借书满架,偃仰啸歌, 冥然兀坐,万籁有声; 而庭阶寂寂,小鸟时 来啄食,人至不去。 三五之夜,明月半墙, 桂影斑驳,风移影动, 珊珊可爱。
A.修葺前景状:小、破、漏、暗 B.修葺后景状 (修补防漏)一喜
(开窗采光)二喜
(种植花木,环境宜人)三喜
C.居于轩中 自得其乐
(恬静舒适)四喜 (景色可爱)五喜
①项脊生:作者的别号。②蜀清守丹穴,利甲天下,其后秦皇帝筑女怀清台: 清,秦代蜀地的一寡妇名。丹穴,朱砂矿。利,利润。甲,第一。史载,"巴 寡妇清,其先得丹穴,而擅其利数世,……能守其业,用财自己,不见侵犯。 秦始皇以为贞妇而客之,为筑女怀清台。“③刘玄德与曹操争天下,诸葛孔 明起陇中:玄德,刘备的字。陇中,即隆中,诸葛亮隐居之地。④方二人之 昧昧于一隅也,世何足以知之:方,当。二人,指寡妇清和孔明。昧昧,不 明的样子,指不被人知道。隅,墙角落。也,用在句中,表示停顿。世,世 人。之,指代二人。⑤余区区处败屋之中,方扬眉瞬目:区区,渺小的样子。 败屋,破旧的房屋,这里指项脊轩。扬眉瞬目,眼睛一睁一困。⑥人知之者, 其谓与坎井之蛙何异:人知之者,定语后置,知之之人, 知道他的人。其, 指人知之者。谓,认为,以为。坎井,一说是浅井,一说是废弃的井。次句 是说了解我的人会认为我和坎井之蛙是不一样的。

高中语文第四单元16项脊轩志课件粤教版必修2

高中语文第四单元16项脊轩志课件粤教版必修2
第八页,共62页。
夯基础 1.作者名片
归有光(1506—1571),字熙甫,号震川, 明代昆山(今江苏昆山)人,世称震川先生, 明代后期散文家。嘉靖十九年(1540)中举人, 会试屡次不中,徙居安亭江上,读书讲学, 四方来求学的人很多。60岁(嘉靖四十四年)时才 中了进士,授湖州长兴县知县,移顺德通判。隆 庆中,任南京太仆寺丞,卒于任上(隆庆五年)。 一生郁郁不得志。著有《震川文集》四十卷。
)
答案:1.看望,探望 2.整日 3.主谓之间取消句子
独立性 4.音节助词,无义 5.来,用来,目的连词;上 朝 6.凭借,根据,介词 7.能够;大概 8.写 9.跟从 10. 写字 11.亲手,名词作状语
第二十三页,共62页。
二、翻译文中的重要句子。 1.余自束发读书轩中。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十九页,共62页。
答案:1.到处 2.离开 3.女子出嫁 4.学习写字 5. 一丈见方
第三十页,共62页。
三、解释加点的词
1.顾每三移顾.案臣于,草顾.庐视之无中可置者(
( )

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

2.过日大过母.午过.已余昏曰 (

从轩前过. (



第三十一页,共62页。
吾妻来归.
)

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项脊轩志课件 粤教版必修2

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项脊轩志课件 粤教版必修2

这一段里一共记叙了母亲两件琐事:一是母亲当年曾经来过 轩中,二是大姊在老妪怀中呱呱啼哭,母亲闻声赶来问饥问寒的 情景。这两件往事是通过老妪的回忆串联起来的。作者八岁丧母, 很早就失去了母亲的爱抚和关怀,但正因为如此,作者对于母亲 也怀有更深的眷恋之情。现在,曾伺候过母亲的老妪来到轩中, 常常指点着说,“某所,而母立于兹”;有时,还绘形绘声地描 述母亲当年对儿女如何关怀。母亲早已逝去,然而母亲的遗踪如 今仍处处可见,母亲亲切的话语还响在耳边,这一切怎能不引起 作者对母亲深深的怀念呢?因此,话语未毕,作者不禁潸然泪下。 至于老妪,一则因为“先妣抚之甚厚”,二则也有感于母亲一片
第二页,共25页。
他的散文以清淡朴素之笔描写(miáoxiě)事物,感情真挚,论事生动, 不事雕琢,而风韵自然,代表作有《项脊轩志》、《先妣事略》、
《寒花葬在志文》学等上。,归有光提出“直抒胸臆”的创作主张,重视在 文章中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他和王慎中、茅坤、唐顺之合称 “唐宋派”。他反对一味拟古,提倡唐宋古文(gǔwén)。当然,他反对 拟古,多从形式着眼,并未达到内容上的真正革新。清朝姚鼐 认为,归有光是“唐宋八大家”和“桐城派”之间的桥梁性人
发生。
③凡再.变矣
古义:_________两__次_____。
今义:“又”的意思。
第十一页,共25页。
6.文言(wényán)句式
①项脊轩,旧南阁子(gézi)也( 判断句
)
②妪,先大母婢也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判断句
)
③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
( 状语后置 )
④家有老妪(lǎoyù),尝居于此( 状语后置
)
⑤室西连于中闺
①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 ②顷之,持一象笏至

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之《项脊轩志》课件(1) 粤教版必修2

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之《项脊轩志》课件(1) 粤教版必修2

原文
译文
余自束发读书轩中, 我从十五岁起,一直在 一日,大母过余曰: 这项脊轩中读书。 “吾儿, 有一天,祖母来看我, 久不见若影, 对我说:“我的孩子, 何竟日默默在此, 很久没见到你的人影了, 大类女郎也?” 为什么整天不声不响地
待在这儿,像个女儿家 呀!”
原文
译文
比去,以手阖门, 等到离开的时候,用手 自语曰:“吾家读 书久不效,儿之成, 关上房门,自言自语地说: 则可待乎?”顷之, “我家的人读书,很长时间 不见成效了,这孩子的成功, 持一象笏至,曰: 那总是可以期待的吧!”一 “此吾祖太常公宣 会儿,祖母拿着一块象笏来, 德间执此以朝,他 说:“这是我祖父太常公宣 日汝当用之。”瞻 德年间拿着上朝的,将来你 顾遗迹,如在昨日, 用得上它。”回想起这些往 事陈迹,就像发生在昨天似 令人长号不自禁。
归有光
游子吟
孟 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背影
•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 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 铁道边, 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 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 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 上面, 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 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3、我三十岁时,弃职归家,读书著述奉母,母亲还是 每天坐在西北角里的八仙椅子上,眼睛里发出严肃的光辉, 口角上表出慈爱的笑容。只是她的头发已由灰白渐渐转成 银白了。 我三十三岁时,母亲逝世。我家老屋西角里的八仙椅子 上,从此不再有我母亲坐着了。然而每逢看见这只椅子的时 候,脑际一定浮出母亲的坐像——眼睛里发了严肃的光辉, 口角上表出慈爱的笑容。她是我的母亲,同时又是我的父 亲。她以一身任严父兼慈母之职而训诲我抚养我,我从呱 呱坠地的时候直到三十三岁,不,直到现在。陶渊明诗云: “昔闻长者言,掩耳每不喜。”我也犯这个毛病;我曾经 全部接受了母亲的慈爱,但不会全部接受她的训诲。所以 现在我每次想象中瞻望母亲的坐像,对于她口角上的慈爱 的笑容觉得十分感谢,对于她眼睛里的严肃的光辉,觉得 十分恐惧。这光辉每次给我以深刻的警惕和有力的勉励。 ——丰子恺《我的母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写作特色 (1)结构严谨,文脉贯通。 本文作于不同时期,同一时期又叙写各种不同的琐事, 但并不给人以松散、拖沓的感觉。相反,由于文章紧扣项脊 轩来写,又以或喜或悲的感情为线索,因此,看似散漫无章 的生活琐事就构成了一个完整有机的整体, 使文章结构严谨、 文脉贯通。 (2)善于撷取生活中的细节和场面来表现人物。
2.虚词 又杂植兰桂竹木于 庭 介词,在 . 中闺 介词,和 ①于室西连于 . 其制稍异于前 介词,比 .
轩东故尝为厨 做过 . ②为 一 先是,庭中通南北为 .
成为
而 庭阶寂寂 连词,表并列,可不译 . 母立于兹 通“尔”,你 ③而 而 . 往往而 是 连词,相当于“地”,也可不译 . 儿之 成,则可待乎 取消句子独立性 . 助词,放在时间词后凑足音节,不译 能以足音辨人 ④之久之 . 三五之 夜 结构助词,的 .
(3)以叠字摹声、绘景、状物,增加形象性与音乐美。 如用“寂寂”来烘托环境的清静,用“往往”渲染门墙 的杂乱,用“呱呱”描摹小儿的哭。
(3)一词多义
不能得 日 动词,得到,获得 . ①得 不焚 助动词,能,能够 得 .
日过 午已昏 动词,指时间超过 . 余曰 动词,来访 ②过大母过 . 人往,从轩前过 动词,经过 .
吾妻来归 动词,女子出嫁 . ③归 宁 动词,返回。归宁,古代已婚女子回娘家省亲 吾妻归 . 满架 名词,书,书籍 借书 . ④书 名词,字,文字 或凭几学书 . 吾从板外相为应答 介词,自,由 ⑤从 . 介词,向 余问古事 从 .
痛的感情。就全篇来看,前半部分为主体,后半部分 的内容是对前面的充实和补充。
(2)文章前后两部分虽然写于不同时期,时间跨度大,但形散 而神不散。前后格调一致,情感贯通,这是由于作者善于用 线索将生活琐事串连起来。本文有哪两条线索?
答案
一条是项脊轩的兴废变迁,一条是作者的思想
感情变化(或喜或悲)。
(3)本文语言上最大的特点是多用白描,不着任何色彩,平实 淡雅,然而读来却情深意切,感人至深。试分析下列语句的 深切内涵。 ①“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 ②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 则可待乎?”
第 16 课
项脊轩志
第 1பைடு நூலகம்课时
目标定位 1.掌握“比、乳、过、下、而、然”等文言词语的意义、 用法。 2.了解归有光的散文成就及“志”类文体 。 3.学习本文用线索贯穿、形散神聚的写法。 4.学习本文以细节、场面状写人物,情景交融等技法。
基础精练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①项脊 轩( jǐ ) . ③修葺 ( qì ) . ⑤栏楯 ( shǔn ) . ⑦冥 然 ( mínɡ ) . ⑨逾庖 ( páo ) ⑪先妣 ( bǐ . ⑬阖 门 ( hé . ) ) ) ②渗漉 ( lù ) . ④垣 墙 ( yuán ) . ⑥偃 仰 ( yǎn ) . ⑧万籁 ( là ) . i ⑩老妪 ( . yù ) ⑫门扉 ( fēi ) . ⑭象笏 ( hù . ) ⑯枇杷 ( pí pá) ..
答案
①语气亲切而诙谐,贴切地传达出老祖母对孙
子的关切、疼爱的心情。 ②一个轻轻的关门动作,几句自言自语,细致地透露
出祖母内心的激动、喜悦和对孙子殷切的期望。
课堂小结
1.结构图解
2.中心主旨 本文是一篇借记物以叙事抒情的散文名篇,即借项脊轩 的兴废,写与之有关的家庭琐事和人事变迁,表达了人亡物 在、三世变迁的感慨以及对祖母、母亲和妻子的深切怀念, 真切感人。 本文有两条线索,一条是项脊轩的兴废变迁,一条是作 者的思想感情变化。
4.翻译下列句子 (1)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
每次移动书案,环顾竟然没有可以安放书案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地方。
(2)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
我的儿,长时间没看见你的身影,为什么整天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默默地在这里,太像女孩子了吧?
5.课文点拨 (1)这篇文章从写作的时间来看,可分为哪两部分?就全 篇结构来看,哪部分是主体?
从开头到“殆有神护者”)是在十八岁时写的,围绕项 脊轩的兴废,写年轻时代在这里的生活、家庭的变迁 以及对母亲和祖母的回忆,抒发自己或喜或悲的感情; 第二部分 (后两段)是在而立之年写的,补写与项脊轩
有关的一段生活,主要表现作者丧妻前后的欢乐和悲
高高耸立,像伞一样。 ⑦亭亭如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名句填空
偃仰啸歌 ,____________ 冥然兀坐 。 (1)借书满架, ____________
万籁有声 ,而庭阶寂寂,_______________ 小鸟时来啄食 ,人至 (2)____________
⑮扃牖 ( jiōnɡ yǒu ) .. ⑰呱呱 而泣( ɡū .
2.辨形组词
葺 ① 茸 斑 ③ 班
修葺 茸毛 斑驳 班级
楯 栏楯 ② 循 循环 珊 珊瑚 ④ 姗姗姗来迟
偃 偃仰 ⑤ 揠揠苗助长
3.词语释义
雨水。 ①雨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栏杆。纵木为栏,横木为楯。 ②栏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优美舒缓的样子。 ③珊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已逝世的母亲。 ④先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古代男童15岁时束发为髻,表示成童。 ⑤束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古代已婚女子回娘家省亲。 ⑥归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介词,从,由
代词,自己
动词,安放 动词,设置
连词,表并列
连词,表修饰 通“尔”,你 语气助词,调整音节 结构助词,的
代词,代象笏 介词,用 介词,凭借,根据
连词,表承接
(4)词类活用
名词作动词,喂奶,哺育 ①乳 二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名词作动词,砌上围墙 ②垣墙 周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名词作动词,上朝 ③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 : . ____________________ 名词作动词,吃饭 ④客逾庖而宴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名词作状语,向下 ⑤雨泽下 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名词作状语,亲手 ⑥吾妻死之年所手 植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名词作状语,时常 ⑦时 至轩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形容词作名词,美好的景致 ⑧亦遂增胜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不去。
桂影斑驳 。 明月半墙 (3) 三 五 之 夜 , 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风移影动 ,珊珊可爱。 ____________
文本互动 1.实词 (1)通假字
尔 你 ①某所,而 母立于兹:通 ________ , ________ . 合 ,________ 关闭 ②以手阖 门:通________ .
(2)古今异义 ①人至不去 . 离开。 古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前往。 今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吾妻来归 . 女子出嫁。 古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返回,还给。 今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往往 而是 .. 处处。 古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常常。 今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或凭几学书 .. 学习写字。 古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习读书。 今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室仅方丈 ,可容一人居 .. 一丈见方。 古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寺院的住持。 今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善于从日常生活中选取那些感受最深的细节和场 面,表现人物的风貌,寄托人物内心的感情。如写修葺后的 南阁子,图书满架,小鸟时来,明月半墙,桂影斑驳,把作 者的偃仰啸歌、怡然自得的情绪充分表达了出来。又如写老 妪叙述母亲之事,寥寥数语,老妪的神情、母亲的慈爱无不 尽现纸上。对祖母的回忆尤其感人。祖母爱怜的言辞、离去 时的喃喃自语、以手阖门以及持象笏至的动作等,把对孙儿 的关心、疼爱和期待,惟妙惟肖地表现出来。此外,妻婚后 来轩的往事,从娘家回来后转述的诸小妹语,亭亭如盖的枇 杷树等细节,无不真切感人。
演示文稿
后 等
私募基金数据 峖奣尛
3.文言句式
判断句 ①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____________ 省略句 ②垣墙周庭:____________ 省略句 ③使不上漏:____________ 状语后置句 ④家有老妪,尝居于此: ____________ 状语后置句 ⑤室西连于中闺: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