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染监测管理制度
医院感染监测管理制度范文(二篇)
医院感染监测管理制度范文一、目的和依据为了加强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规范感染监测管理工作,保障医院患者的安全,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疗卫生机构感染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
二、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院全体医务人员和相关部门。
三、职责和要求1. 感染管理小组(1)负责制定本院感染监测管理制度,并进行定期宣传和培训;(2)制定感染监测指标,并确保指标的科学性、可操作性;(3)协调各科室开展感染监测工作,并及时上报相关数据;(4)根据监测结果,制定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并监督执行情况。
2. 各科室(1)配合感染管理小组开展有关感染监测工作;(2)确保病例记录和相关数据准确、完整;(3)及时报告感染病例和疑似病例,并按要求上报相关数据;(4)配合感染管理小组进行感染防控培训。
3. 医务人员(1)严格按照规定的操作流程和手卫生要求执行工作;(2)做好手卫生的宣教和培训,提高员工的手卫生意识;(3)配合完成感染监测工作。
四、工作流程1. 感染监测指标的确定(1)继续教育:定期监测医务人员的继续教育学分和参加情况;(2)手卫生:检测医务人员的手卫生合格率;(3)院内感染病例:监测院内感染病例的数量和感染率;(4)菌群监测:对重点科室、手术部位、特殊病种等进行菌群监测。
2. 数据收集和报告(1)由各科室配合完成病例记录和数据收集;(2)各科室按时上报感染病例和疑似病例,并提交相关统计和分析报告。
3. 分析和改进根据监测结果,感染管理小组进行分析,制定相应的预防控制策略并组织实施。
同时,对监测工作的效果进行评估,及时改进。
五、奖惩制度对于严重违反本制度的个人或科室,将根据有关规定给予相应的处罚。
奖励措施根据具体情况另行制定。
六、附则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生效,并由医院感染管理小组负责解释。
医院感染监测管理制度意在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并保护患者的健康和安全。
各部门和个人应严格遵守,确保感染监测工作的顺利进行。
医院感染监测制度
医院感染监测制度
1.医院成立感染委员会,在科室负责人的领导下,及时报告医院感染病例。
2.后勤科负责医院的污水处理。
3.后勤科负责组织医院垃圾的收集和处理,医用垃圾用黄色袋生活垃圾用黑色塑料袋分包装。
4.药剂科购入的消毒器械,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卫生用品必须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加强索证管理。
5.供应室负责对购入的一次性输液器针头注射器进行灭菌效果监测,合格后方可使用。
6.手术室固定人员负责每月对各手术间的消毒效果监测及术后切口感染率的监测。
7.医护人员应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消毒灭菌与隔离制度。
一次性用品用后科室进行毁形初消后交供应室按要求统一处理。
感控科护理部负责监督检查执行情况。
8.感染管理科定期对重点科室;手术室人流室口腔科的消毒灭菌效果进行监测并及时反馈监测结果。
9.各科使用的器械消毒液由药剂科统一配制,使用中的消毒液,应保持有效浓度。
10.各临床科室的治疗室换药室每月做一次空气培养每天进行紫外线消毒次并有登记记录。
每半年对紫外线辐射的强度进行监测。
11.凡使用戊二醛的科室,每二周更换一次,每周监测一次。
医院感染管理监测制度
医院感染管理监测制度
一、基本监测
1、经治医师应及时诊断并报告医院感染病例,神经内科由专人每月对医院感染病例
总结分析。
2、每月对医院感染病例的总结分析后,对做的不规范的情况进行绩效考核,同时向科主任汇报。
3、每月开展医院感染漏报调查,漏报率<10%。
二、目标性监测
多重耐药菌的监测
经治医师应根据微生物检验结果及时诊断并报告多重耐药菌,其规范参照“多重耐药菌株医院感染控制指南”。
神经内科由专人每月总结多重耐药菌处置情况,并纳入绩效考核。
三.医院感染暴发的监测
在短时间内发现3例以上同种同源医院感染病例,或出现3例以上临床症候群相似、怀疑有共同感染源(或感染途径)的医院感染病例时,立即报告科主任及医院感染管理科,按照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流程进行处置。
四、医院感染监测评价指标
由专人负责每月统计医院感染发生率等指标,按医院感染管理科制定的指标(具体数值由医院感染管理科制定)进行科内考核。
五、消毒灭菌效果和环境监测
由护士长制定相关规范,医护配合执行,由医院感染管理科监督消毒灭菌效果和环境监测。
医院感染监测管理制度
医院感染监测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确保医院环境的清洁与安全,有效防控医院感染,保护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健康,本医院订立本感染监测管理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本医院的各个科室、病区和医务人员,必需严格遵守。
二、监测范围和对象1.医院感染监测范围包含但不限于手术室、ICU、儿科、妇产科、感染科等科室。
2.监测对象包含患者、医护人员和环境。
三、医务人员的职责和义务1.医务人员应接受相关感染监测知识的培训,掌握基本防控措施,严格执行操作规范,提高感染防控意识和技能。
2.医务人员应定期参加感染监测工作,按规定填写相关的监测记录。
3.医务人员发现感染病例或疑似病例,应立刻向主管部门或感染管理科汇报,并采取相关措施对其进行隔离和治疗。
4.医务人员应搭配感染监测科的工作,供应相关数据和信息。
四、感染监测科的职责和义务1.感染监测科应负责医院内各个科室、病区和医护人员的感染监测工作。
2.感染监测科应定期对医院内的物表和设备进行抽样检测,确保其符合卫生标准。
3.感染监测科应协调各科室,做好感染监测的统计和分析工作,及时发现和掌控感染传播的风险。
4.感染监测科应组织开展相关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感染防控意识和技能。
5.感染监测科应定期向医院行政部门和相关专业机构报告感染监测的结果和分析。
五、患者的权利和义务1.患者有权要求医务人员正确执行手卫生、穿着防护服等感染防控措施。
2.患者应依照医务人员的要求搭配进行感染监测工作。
3.患者应严格遵守医院内的感染防备措施,如正确使用洗手液、随身携带个人物品等。
六、环境清洁和消毒1.医务人员应严格依照相关操作规范进行环境清洁和消毒工作。
2.清洁和消毒工作应定期进行,并记录相关信息。
3.清洁和消毒剂应存放在专用储存室,严禁与其他化学品混放。
七、感染病例的报告和处理1.感染监测科应及时向主管部门报告感染病例和疑似病例的发生情况,并帮助做好相关的调查和处理工作。
2.与感染病例有紧密接触的医务人员应接受相关的检查和处理,确保不对其他患者造成传染风险。
医院感染监测管理制度(五篇)
医院感染监测管理制度一、为掌握本院医院感染发病率、多发部位、多发科室、高危因素、病原体特点及耐药性等,为医院感染控制提供科学依据,开展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医院感染病例的综合性监测和医院感染漏报率调查。
二、为及时掌握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及时发现医院感染暴发趋势,开展医院感染散发病例____小时报告制度,定期总结、分析,并报告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
三、医院感染管理科必须每月对监测资料进行汇总、分析,每季度向院长、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书面汇报,向全院医务人员反馈,监测资料应妥善保存。
特殊情况及时汇报和反馈。
四、医院应每年对监测资料进行评估。
五、根据本院的特点有计划地开展目标性监测,并定期总结、分析、反馈,对其效果进行评价及提出改进措施;监测结束,应有终结报告。
六、根据医院的耐药特点有选择的开展医院感染耐药菌的监测,并定期总结、分析、反馈,对其效果进行评价及提出改进措施;监测结束,应有终结报告。
七、当发现医院感染暴发趋势时按我院《医院感染暴发报告与控制制度》中的流程进行处理。
医院感染病例登记报告制度一、各临床科室必须对住院病人开展医院感染病例感染监测,以掌握我院医院感染发病特点,为我院医院感染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二、医院感染病例由临床主管医生按照《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进行初步诊断,并及时进行病原微生物检测。
三、感染日期的确定是以出现症状的日期或实验室出现阳性证据(收集标本的日期)的日期认定。
四、明确诊断后,由经治医生认真填报“医院感染病例报告卡”,并于____小时内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
五、确诊为传染病的医院感染病例,尚需按《____传染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进行报告。
六、对疑似医院感染的诊断,主管医生报告科主任,会同该科“医院感染管理小组”一同讨论,并作进一步的分析及检查,作好讨论记录,讨论后能确定的按本制度第四条的规定进行报告。
七、小组讨论尚不能认定的,须将该病员的全部资料及讨论的结果报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由委员会研究、分析,最后认定或否定。
医院感染管理监测制度
医院感染管理监测制度
1、医院必须建立健全医院感染三级监控网,各级人员应严格依照《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要求开展医院感染监测工作。
2、医院医院感染办公室以前瞻性监测方法开展全面综合性监测,并在其基础上开展目标性监测,以密切监控全院的医院感染动态,掌握医院感染流行病学变化趋势。
3、医院医院感染办公室每年对监测资料进行评估,开展医院感染病例漏报调查,确保医院感染病例漏报怀疑与医院环境卫生学因素有关时,应及时进行监测。
4、医院医院感染办公室定期对各科消毒灭菌效果、环境卫生学等进行微生学监测。
当有医院感染流行,怀疑与医院环境卫生学因素有关时,应及时进行监测。
5、各医院感染监控小组在医院医院感染办公室指导下开展医院感染监测工作;负责本科医院感染病例、传染病监测,每月对本科重点部门进行空气微生物学自测,有灭菌器械的科室在日常监测基础上,每月进行生物监测。
6、医院每半年监测紫外线灯照射强度一次,各科每日进行累记时间监测。
7、在医院感染的各项监测中,对监测不合格的所有情况都将纳入医院医疗质量进行综合考评对因监管不力而致医院感染流行、暴发产生不良后果,经予严肃处理。
8、本制度自2021年xx月xx日起施行。
医院感染监测报告管理制度
一、目的和依据为加强医院感染防控工作,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与传播,保障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疗机构感染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1. 医院感染控制委员会:负责制定医院感染防控政策、制度,监督和指导全院感染防控工作。
2. 感染管理办公室:负责组织实施医院感染监测、报告、分析和反馈工作。
3. 临床科室:负责本科室医院感染监测、报告和防控工作。
4. 医生、护士、医技人员:负责在诊疗过程中,发现和报告医院感染病例。
三、监测内容1. 医院感染病例监测:包括住院患者、医务人员和陪护人员的医院感染病例。
2. 感染源监测:包括病原微生物、感染因素、感染途径等。
3. 感染防控措施落实情况监测:包括手卫生、消毒隔离、无菌操作、个人防护等。
四、报告程序1. 发现医院感染病例,立即报告感染管理办公室。
2. 感染管理办公室接到报告后,立即进行调查、核实,并填写《医院感染病例报告表》。
3. 《医院感染病例报告表》经科室负责人签字后,上报医院感染控制委员会。
4. 医院感染控制委员会对报告的病例进行分析、评估,并采取相应措施。
五、报告时限1. 医院感染病例发现后,24小时内报告感染管理办公室。
2. 感染管理办公室在接到报告后,48小时内上报医院感染控制委员会。
六、信息反馈与改进1. 感染管理办公室对报告的医院感染病例进行分析、总结,并及时反馈给相关科室。
2. 相关科室根据反馈信息,采取措施改进感染防控工作。
3. 医院感染控制委员会定期对医院感染防控工作进行评估,提出改进措施。
七、奖惩1. 对在感染防控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2. 对违反医院感染防控规定,造成医院感染扩散的单位和个人,依法依规追究责任。
八、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2. 本制度由医院感染控制委员会负责解释。
3. 本制度如与国家法律法规及政策相抵触,以国家法律法规及政策为准。
院感监测管理制度
院感监测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和加强院感监测工作,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质量,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安全,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医疗机构的院感监测工作。
第三条院感监测工作应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卫生行业标准进行,保证其科学性、合法性和规范性。
第四条医疗机构应当加强院感监测工作的宣传教育,提高医务人员和患者的院感防控意识,并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
第五条医疗机构应定期开展院感监测工作,建立院感监测档案,及时总结经验,不断改进工作。
第六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完善的质控机制,对院感监测工作进行评估,确保工作质量和效果。
第七条院感监测工作由院感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实施,相关部门配合完成。
第二章院感监测内容第八条院感监测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医院环境的卫生情况监测,包括设施设备的清洁消毒情况、医疗废物处理情况等;(二)医疗器械和药品的使用情况监测,包括医疗器械的质量管理、药品的合理使用等;(三)院内感染疫情的监测,包括医院内感染传播的情况、患者感染率等;(四)医务人员的卫生情况监测,包括医务人员的手卫生情况、职业暴露情况等。
第九条院感监测工作应当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和重点领域,确定具体监测内容和监测指标。
第十条院感监测工作应按照计划进行,定期进行监测和评估,确保监测结果的科学性和真实性。
第三章院感监测方法第十一条院感监测方法主要包括现场检查、数据分析、抽样调查等方法。
(一)现场检查是指监测人员实地到医院各个科室进行检查,查看设施设备的清洁消毒情况、医疗器械和药品的使用情况等。
(二)数据分析是指通过收集医院内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问题和趋势,并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
(三)抽样调查是指以一定比例和比例从医院的各个科室中随机抽取样本,进行详细的调查和监测。
第十二条院感监测工作应当与医院其他质控工作相结合,充分利用各种监测方法,确保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第十三条院感监测工作应当严格保护患者和医务人员的隐私,对监测结果应保密处理。
医院感染监测与通报制度范文(三篇)
医院感染监测与通报制度范文一、背景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医院病人量的增加,医院感染的防控成为了医疗机构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为了及时掌握医院感染的发生情况,做到早发现、早处理,确保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制定医院感染监测与通报制度势在必行。
二、目的本制度的目的是为了规范医院感染的监测与通报工作,加强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三、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院所有科室,对医院感染的监测与通报进行规范,实现医院感染的早发现、早处理。
四、责任方4.1 医务部负责制定本制度,并监督其执行情况;4.2 科室感染管理人员负责组织、协调本科室的感染监测与通报工作;4.3 所有医务人员都有责任参与医院感染的监测与通报工作。
五、工作流程5.1 感染监测5.1.1 各科室每日进行晨会,由感染管理人员向全体医务人员普及感染防控知识,并交流感染案例,以提醒大家增加警惕;5.1.2 每周定期进行感染监测,将感染情况统计,并报送给医务部;5.1.3 对感染患者进行追踪调查,监测感染病例的流行趋势。
5.2 感染通报5.2.1 发现感染疑点或确诊病例后,科室感染管理人员应立即进行通报,包括患者基本情况、感染类型、所在病区、治疗措施等,并将通报内容上报到医务部;5.2.2 医务部收到通报后,应及时向相关部门以及其他重要科室进行通报;5.2.3 医务部负责汇总所有通报信息,分析感染病例的分布、流行趋势,并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
六、质量控制6.1 感染监测记录应按要求进行填写,确保准确性;6.2 感染通报应及时、准确、完整地进行,确保信息的畅通和及时反馈;6.3 医务部应对感染监测与通报的数据进行定期汇总、分析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七、教育培训7.1 医务部负责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感染防控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感染防控意识和技能;7.2 科室感染管理人员应定期向本科室医务人员进行培训,加强感染防控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
医院感染监测制度
医院感染监测制度一、医院感染病例监测1.临床医生严密观察分管病人有无医院感染的症状及体征,异常表现及时分析记录,及时进行感染相关检查,如血、尿、大便、分泌物或X线拍片等,及时发现医院感染病例,及时网络上报。
2.临床医生通过观察分管病人、进行病原微生物培养及传染病流行趋势等情况,认真观察本病区有无医院感染流行趋势(三例同种或同源感染)、严重感染或特殊感染病例,及时发现,及时报告。
3.各手术室及时了解手术切口感染情况,发现异常及时报告感染管理办公室。
4.细菌室对病原培养阳性结果及时电话告之临床科室。
(1)当某病区短期内同一种标本检出同一种病原菌3例以上时,应立即报告院感办。
(2)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根据医院感染发病率情况每年进行重点科室的目标性监测,危险因素监测等。
二、环境微生物监测1.制定重点科室环境微生物监测计划。
2.重点科室护士长根据环境微生物监测计划,定期进行本科工作人员手、空气、物体表面及致病菌的监测。
3.感染办定期抽查重点科室的工作人员手、空气、物体表面及致病菌的监测。
4.发现医院感染流行趋势、严重感染、特殊感染病例或连续三例以上输液反应时,及时进行环境微生物监测。
三、消毒灭菌效果监测1.重点科室护士长根据监测计划,每月进行本科室消毒灭菌效果监测,感染办抽查,确保消毒灭菌合格。
2.使用中的消毒剂、灭菌剂浓度监测及时认真按规范检测,并记录。
3.压力蒸汽灭菌效果监测:按规范要求进行工艺监测、化学监测、生物监测及灭菌物品的无菌检测。
4.紫外线消毒及时进行日常监测,并记录。
按计划要求进行空气培养每月一次。
5.紫外线灯管强度监测每半年进行一次,并保留登记监测卡。
6.各内窥镜室按规范要求对使用中的内镜进行消毒灭菌效果监测:要求灭菌内镜每月一次;消毒内镜每季监测;消毒灭菌效果应达标准要求。
7.血液净化系统:每月对入出透析器的透析液进行监测,当疑有污染时,应增加采样点。
8.加强对重点科室工作人员手及一、二类环境科室环境微生物监测,不合格项目及时分析查找原因,监测结果应达标准要求。
医院感染监测与通报制度(五篇)
医院感染监测与通报制度根据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院感染诊断标准》的要求,有计划地开展医院感染病例监测,及时统计、分析医院感染发生率、发生部位、高危因素、病原体特点、耐药性、发生发展趋势以及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情况,为控制医院感染提供科学依据,及时采取控制措施,保证医疗安全。
院内各级主管部门和临床科室应认真贯彻落实相关要求,减少、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防止医院感染暴发流行。
一、医院由专人负责对医院感染病例进行监测。
每月对各科室上报和兼职人员检查的感染病例进行汇总、分析。
通过分析及时发现医院感染的流行倾向,需要其他科室协调解决时,应及时上报主管部门和院领导,及时解决问题,防止医院感染的流行和暴发。
二、兼职人员应对口腔科等重点科室加强监测频率,以提高医院感染的监测效果。
同时开展漏报调查,调查样本量应不少于年监测病人数的____%,医院部位感染率控制在____%以下,漏报率低于____%。
三、确诊的医院感染散发病例经治医生应及时向主任报告,同时认真填写《医院感染病例登记表》,并于____小时内报医院办公室。
四、如发现以下情况立即报告医院办公室,医院办公室立即报告院长和分管院长,并于____小时内上报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同时报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经查证发现医院有5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
2、因医院感染暴发直接导致患者死亡。
3、由于医院感染暴发导致____人以上人身损害后果。
4、经查证发现医院有10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事件、发生特殊病原体或者新发病原体的医院感染、可能造成重大公共影响或者严重后果的医院感染时按照《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的要求进行报告。
医院感染监测与通报制度(二)是指在医疗机构中建立的一套监测和通报医院感染的制度。
目的是及时发现、控制和报告医院内出现的感染事件,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
医院感染监测与通报制度一般包括以下内容:1. 发现和收集数据:建立感染监测系统,对医院内感染事件进行监测和收集相关数据。
医院感染环境监测制度
医院感染环境监测制度一、目的为了加强医院感染环境的监测和管理,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疗机构感染管理规范》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全院各类病房、门诊、手术室、急诊室、重症监护室、新生儿室等所有医疗环境和相关部门。
三、监测内容1.空气质量监测:包括病房、手术室、ICU等高风险区域的空气质量监测,以及医院整体空气质量的监测。
2.物体表面监测:对医疗设备、器械、床栏、门把手、开关等物体表面进行监测。
3.手卫生监测:对医务人员、工勤人员的手卫生情况进行监测。
4.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对消毒灭菌物品、设备和环境的消毒灭菌效果进行监测。
四、监测方法1.空气质量监测:采用空气采样器进行采样,对空气中的细菌、真菌、病毒等微生物进行检测。
2.物体表面监测:采用棉签、试管等工具,对物体表面进行涂抹采样,对样本进行微生物检测。
3.手卫生监测:采用棉签、试管等工具,对医务人员、工勤人员的手进行涂抹采样,对样本进行微生物检测。
4.消毒灭菌效果监测:采用生物指示物、化学指示物等方法,对消毒灭菌物品、设备和环境的消毒灭菌效果进行监测。
五、监测频次1.空气质量监测:每月进行一次全面监测,对于高风险区域,根据实际情况增加监测频次。
2.物体表面监测:每月进行一次全面监测,对于高风险区域,根据实际情况增加监测频次。
3.手卫生监测:每月进行一次全面监测,对于高风险区域,根据实际情况增加监测频次。
4.消毒灭菌效果监测:每季度进行一次全面监测,对于高风险区域,根据实际情况增加监测频次。
六、结果处理1.对于监测不合格的区域或物品,应及时采取改进措施,如加强消毒、增加监测频次等。
2.对于连续多次监测不合格的区域或物品,应严肃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并根据情况进行处理。
3.对于监测合格的区域或物品,应继续加强管理,保持良好的卫生状况。
七、人员培训1.感染管理科负责对全院医务人员、工勤人员进行感染环境监测知识的培训。
医院感染监测及报告管理制度
医院感染监测及报告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医院感染管理,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安全,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传染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国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包括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康复医院、护理院等。
第三条医院感染管理应当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建立健全医院感染监测及报告制度,提高医院感染防控水平。
第二章组织架构与职责第四条医疗机构应当设立医院感染管理组织,负责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
医院感染管理组织应当由医务部门、感染管理部门、临床科室、护理部门、检验部门、消毒供应部门等组成。
第五条医院感染管理组织应当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实行分工协作,确保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的落实。
第六条医疗机构应当配备足够的感染管理专业人员,负责医院感染的监测、预警、控制、报告等工作。
第三章感染监测与控制第七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健全医院感染监测制度,对医院感染进行常规监测、专项监测和突发感染事件调查处理。
第八条医疗机构应当根据国家规定,开展医院感染流行病学调查,分析医院感染发生的规律和特点,为制定感染控制措施提供依据。
第九条医疗机构应当落实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主要包括:(一)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防止交叉感染;(二)加强医疗器械、药品、血液制品等物品的采购、使用和处置管理,确保其安全有效;(三)建立健全医疗废物处理制度,规范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运输、处置;(四)加强医院环境卫生管理,保持诊疗环境清洁卫生;(五)对医务人员和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防范意识。
第十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健全医院感染暴发控制制度,发生医院感染暴发时,及时采取控制措施,防止感染蔓延。
第四章感染报告与信息公示第十一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医院感染报告制度,医务人员发现医院感染病例应及时向感染管理部门报告。
第十二条感染管理部门应当对报告的医院感染病例进行审核、分析、总结,定期向医疗机构负责人报告。
医院感染管理制度(10篇)
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一、为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和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和防治法实施细则》及《消毒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医院成立院内感染控制委员会,全面领导院内感染管理工作。
二、建立健全院内感染监控网,以医院住院患者和工作人员为监测对象,统计住院患者感染率。
三、感染管理办公室医护人员定期或不定期深入各科病房及重点科室工作,做空气、物体表面、工作人员手的微生物学监测,督促检查预防院内感染工作。
四、定期或不定期进行院内感染漏报率的调查,督促病房如实登记院内感染病例,杜绝漏报。
五、分析评价监测资料,并及时向有关科室和人员反馈信息,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各种感染的危险因素,降低感染率,将院内感染率控制在____%以内。
六、经常与检验科细菌室保持联系,了解微生物学的检验结果及抗生素耐药等情况,为采取相应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七、加强院内感染管理的宣传教育,宣传院内感染监测工作的意义和监测知识,提高医护人员的监控水平。
八、拟定全院各科室计划并组织具体实施。
九、协调全院各科室的院内感染监控工作,提供业务技术指导和咨询,推广新的消毒方法和制剂。
十、对广大医务人员进行预防院内感染知识的培训和继续教育,做好有关消毒、隔离专业知识的技术指导工作。
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二)1.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负责审定消毒剂的使用品种,确定供货厂家。
购置消毒液或更换消毒液生产厂家,必须经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同意方可执行。
2.供货厂家应具有医药部门和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颁发的“生产许可证”和“卫生许可证”。
3.药剂科每次购置消毒剂,必须进行质量验收,查验每一批号消毒液的检验合格证、批准文号、生产批号、浓度、有效期和使用说明等,并做详细登记。
4.由医院制剂室配制的各种消毒剂必须标明批准文号、生产批号、有效浓度和有效期,并经过质检部门检测合格后方能投入临床使用。
储存的各种消毒剂必须达到其相应的有效浓度,监测结果应符合国家标准。
其他科室不得擅自配制和稀释消毒剂。
医院感染监测管理制度
医院感染监测管理制度一、目的和范围1.目的:建立和完善医院感染监测管理制度,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安全,提高医院感染的防控水平。
2.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内的各个科室、病区和相关人员。
二、责任及职责1.医院感染防控委员会:负责制定医院的感染监测管理制度,并协调各相关部门的工作。
2.医务部:负责指导和监督医院内各科室、病区的感染监测工作,并组织相关培训。
3.护理部:负责对患者进行感染监测、预防和控制措施的培训和落实。
4.感染监测科室:负责监测医院内各类感染的发生情况,并进行数据分析和报告。
6.医疗护理人员:负责执行各项感染监测和预防措施,并注意个人和患者的卫生保护。
三、感染监测工作流程1.感染重点监测对象:包括手术切口感染、院内感染、疑似感染等。
2.感染监测指标:包括感染发生率、感染相关菌种检测、抗菌药物使用等。
3.感染监测方法:采用主动监测和被动监测相结合的方法,包括定期巡查、数据收集和分析等。
4.感染监测报告:感染监测科室每月撰写感染监测报告,并按时上报医务部和医院感染防控委员会。
5.感染信息共享:感染监测科室负责将监测数据和报告与其他科室共享,以促进信息交流和经验分享。
四、感染预防与控制1.感染预防教育:医务部和护理部负责对医务人员开展感染预防知识培训,并提供相关宣传教育材料。
2.医务人员卫生管理:医院制定医务人员的个人卫生管理制度,包括手卫生、穿戴防护物品等。
3.患者感染预防:护理部门负责制定患者感染预防的措施,并指导患者及家属的操作。
4.隔离措施:医院根据感染的传播途径和严重程度,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包括空气隔离、体液隔离等。
5.设施和设备消毒:医院设施和设备定期进行消毒和清洁,确保无菌环境。
六、监测结果评估和改进1.监测结果评估:医院感染防控委员会定期对感染监测结果进行评估,并提出改进意见。
2.改进措施:根据监测结果评估,医务部门和相关科室负责制定改进措施,并进行落实和回顾。
3.结果报告和反馈:改进措施执行后,医务部门和感染监测科室负责编写报告并进行反馈。
医院感染监测制度全
医院感染监测制度全感染监测是医院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能够及时发现和控制感染源,避免感染在医院内的传播。
为了确保医院的感染控制工作有效实施,医院应建立完善的感染监测制度。
下面从制度的目的、内容和实施步骤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制度目的:二、制度内容1.监测对象:感染监测制度应涵盖医院内所有患者和医务人员,以及其他与感染相关的人员和设施。
2.监测指标:包括感染发生率、感染类型、感染部位、感染病原体等,应根据不同的科室和人群进行分类设定。
3.监测方法:可以包括实时监测和定期报表监测两种方式,实时监测可以通过电子病历系统或感染监测软件实现,定期报表监测则通过每月或每季度的报表进行汇总。
4.感染诊断标准:感染监测制度应明确感染的诊断标准和诊断依据,如何确定是否为感染以及感染的分级等。
5.机构设定:感染监测需要在医院内设立专门的机构或部门,负责感染监测与防控工作的组织与协调。
6.人员要求:感染监测机构或部门的人员应熟悉感染监测工作的操作流程和技术要求,具备相关的医学和统计学知识,能够进行结果分析和推断。
7.数据收集与分析:医院需要建立完善的数据收集和分析体系,收集感染监测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和提出改进措施。
三、实施步骤1.制定感染监测制度的原则和要求,明确监测周期、监测指标和监测方法等内容。
2.成立感染监测机构或部门,组织专门人员负责感染监测工作,明确各自的职责和操作流程。
3.培训医护人员,提高其对感染监测工作的认识和重要性,使其能够主动参与监测工作,并且掌握操作方法。
4.建立感染监测数据库,用于存储感染监测数据和相关信息,确保数据的安全和可靠性。
5.收集感染监测数据,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根据结果进行感染控制和管理,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
6.定期开展感染监测数据报告和分析,将结果反馈给医疗机构内部各个相关部门和人员,推动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改进和提高。
7.监测过程中发现感染或相关问题时,及时采取控制措施,避免感染在医院内的传播,保护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
感染监测与报告管理制度
感染监测与报告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1.1 目的和依据本制度的编制目的是为了规范医院内感染监测与报告工作,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管理水平。
本制度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以及医院内部管理规定。
1.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内全部科室、临床和非临床部门,涉及感染监测和报告的相关人员全部遵守执行。
1.3 责任和权限1.3.1 医院总经理负责全面统筹和监督感染监测与报告工作,确保制度的有效实施。
1.3.2 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负责订立感染监测与报告工作的具体实施方案,监督各科室、部门的执行情况。
1.3.3 各科室、临床和非临床部门负责本单位的感染监测和报告工作,保证工作的及时、准确、完整。
1.3.4 医院感染监测与报告工作人员负责实施具体的监测和报告工作,确保数据的手记和上报准确可靠。
第二章感染监测2.1 感染监测对象2.1.1 住院患者:对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进行监测,包含院内感染和院外感染。
2.1.2 医院工作人员:对医院工作人员发生的感染进行监测,包含职业暴露相关的感染。
2.1.3 医疗器械和设备:对医疗器械和设备使用过程中发生的感染进行监测。
2.2 感染监测指标和方法2.2.1 感染监测指标:依据国家有关标准和医院内部订立的指标,确定监测的内容,包含感染发生率、感染部位、感染病原体等指标。
2.2.2 感染监测方法:采用标准化的感染监测表格和系统软件进行数据的手记和处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2.3 感染监测周期和频率2.3.1 住院感染监测:对住院患者进行感染监测,每周至少进行一次监测,对院内感染和院外感染分别进行统计和分析。
2.3.2 工作人员感染监测:对医院工作人员进行感染监测,每月进行一次监测,对职业暴露相关的感染进行重点关注。
2.3.3 医疗器械和设备感染监测:对医疗器械和设备使用过程中发生的感染进行监测,每月进行一次监测。
2.4 感染监测数据的报告和分析2.4.1 感染监测数据报告:感染监测人员每月将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和整理,定时向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提交报告,报告内容应包含监测指标的达标情况、感染病原体分布情况等。
医院感染管理监测制度
医院感染管理监测制度是医院感染防控工作的重要环节,通过监测可以及时发现 并控制医院感染的潜在风险,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的概率。
必要性
由于医院是一个复杂的环境,患者众多,病原体种类繁多,因此通过医院感染管 理监测制度可以及时发现并控制病原体在医院内的传播,保障患者的健康权益, 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
02
开展教育培训与宣传
加强医护人员培训
定期为医护人员开展医院感染防控知识培训,提高医护人员 对医院感染防控工作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加强患者宣传教育
通过多种形式向患者及家属宣传医院感染防控相关知识,提 高患者及家属的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
05
医院感染监测的法律法规依据
国家法律法规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 传染病防治法》
严格遵守手卫生规范
遵循《医疗机构手卫生规范》,为医护人员提供足够的洗手 液、擦手纸等手卫生用品,定期检查手卫生依从性和效果。
手卫生时机
确保医护人员在接触患者、进行诊疗活动前、后,以及接触 患者体液、血液、分泌物等物质时,严格执行手卫生措施。
实施隔离与防护措施
严格分区管理
根据医院感染风险等级,合理设置医院各区域,采取相应的隔离与防护措施 ,如设置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等。
医院感染的监测与评估
监测计划与实施
监测计划
制定针对不同感染风险的监测计划,包括手术相关感染、呼 吸机相关感染、血液透析相关感染等,明确监测目标、方法 、时间等。
监测实施
建立专门的监测团队,负责实施各项监测计划,确保监测数 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监测数据的收集与分析
数据收集
定期收集医院各部门、各病区的感染相关数据,包括感染病例、微生物学检 查、抗菌药物使用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院感染监测管理制度
一、各科室应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严格执行医院感染各项规章制度。
二、各科室每月定期召开监控小组会议,研究解决本科医院感染存在问题。
三、各科室要重视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执行"标准预防","手卫生制度","职业防护"等在职教育培训工作,每月培训不少于一次,全院性培训参加人数不少于80%。
四、掌握《医院感染诊断标准》,提高医院感染诊断水平,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
发现医院感染病例应在24小时内报告院感科,如有流行暴发倾向及时报告。
主要监测指标:
(一)医院感染发病率≤8%,漏报率≤10%。
(二)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和环境卫生学监测合格率>95%,无菌物品合格率100%。
(三)紫外线照射强度不得低于70 uW/cm2。
新进灯管≥90 uW/cm2。
五、建立严格的科室清洁、消毒与隔离制度,对不同传染源引起的感染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
六、对重点区域,重点部位的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措施要符合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的有关要求。
七、严格医疗废物分类、收集、存放、登记、交接、运送、焚烧等流程的管理。
八、污水污物排放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各个管理环
节应符合《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