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学习】第三节 硫和氮的氧化物 教学设计
必修1 第四章第三节 《硫与氮的氧化物》教案(第1课时)
必修1 第四章第三节《硫与氮的氧化物》教案(第1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硫与氮的氧化物的化学性质和环境问题;2. 掌握化学式、结构式、性质和用途;3. 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重点:1. 硫与氮的氧化物的性质和环境问题;2. 酸雨的形成原因和危害;3. 如何防治酸雨。
教学难点:1. 让学生深刻理解硫与氮的氧化物的环境问题;2. 培养学生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法:1. 探究性学习法;2. 合作学习法;3. 情境教学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0分钟)1. 教师以“邂逅酸雨”为题,引导学生回顾上学期所学过的环境问题,思考酸雨对环境的危害;2. 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硫与氮的氧化物对环境的危害;3.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硫与氮的氧化物的性质,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二、学习新知(30分钟)1. 学习硫的氧化物的化学式、结构式、性质和用途,了解硫的氧化物对大气、水体、植物、土壤的影响;2. 学习氮的氧化物的化学式、结构式、性质和用途,了解氮的氧化物对大气、水体、植物、土壤的影响;3. 学习酸雨的形成原因和危害,了解酸雨对自然环境、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4. 学习如何防治酸雨,了解减少和控制硫和氮的氧化物排放的措施。
三、巩固与拓展(25分钟)1. 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学生完成《硫与氮的氧化物》的思维导图;2.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酸雨的形成原因和危害,并以小组竞赛的方式进行讨论;3.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减少和控制硫和氮的氧化物排放,并以小组展示的形式呈现。
四、反思与评价(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评价本节课的教学质量,及时整理反馈意见;2. 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反思自己的不足之处。
教学反馈: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硫与氮的氧化物对环境的影响、酸雨的形成原因和危害,以及如何减少和控制硫和氮的氧化物排放。
通过学习本节课,学生对大气、水体、植物、土壤的环境问题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高一化学必修1《硫和氮的氧化物》教学设计
高一化学必修1《硫和氮的氧化物》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SO2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理解酸雨的形成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运用实验观察获取信息,通过归纳对信息进行加工。
体会通过实验来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科学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对化学现象与化学本质的辩证认识,热爱科学,树立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SO2的漂白性、还原性和氧化性。
【难点】通过探究实验,归纳SO2的化学性质。
三、教学用具投影仪四、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导入新课教师:同学们好,我们知道在干燥的季节里大家都希望有一些雨水降临,那么除了正常的雨水之外,还有一种雨水被称作酸雨,大家了解它么?今天老师就给大家带来了一段有关酸雨的视频,请看大屏幕。
教师:播放酸雨视频,酸雨视频展示酸雨对我们环境,动物生存,建筑物及人类生活生产的影响以及酸雨知识。
组织学生认真观看并思考问题酸雨危害有哪些,酸雨的主要成分有什么?学生活动:回答危害方面并说出酸雨主要成分有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氮等。
教师展示:大家请再看看大屏幕上展示的图片,酸雨对空气污染的报告,SO2中毒现象,被SO2漂白过的食物,大家说这些现象中都免不了一个始作俑者,是什么呀?学生回答:SO2,(由此引出本节课学习的内容)教师语言: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一下SO2。
【板书】课题3硫和氮的氧化物第二环节:新课教学的物理性质研究教师多媒体呈现并讲授:二氧化硫中重要的是硫元素的存在,硫的物理性质如下:淡*晶体,脆,不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CS2。
硫或者含硫化合物在空气中燃烧首先生成二氧化硫。
化学方程式为:S+O2====SO2,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在纯氧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教师提问:经过前面的学习,大家思考下我们从哪些方面可以确定SO2的物理性质呢?教师引导:回忆上节课研究氯气的性质的方法,思考从哪些方面去研究SO2的性质。
教师学生共同活动:说出从颜色、状态气味、密度、毒性、溶解性方面去研究物质的物理性质。
第四章 第三节 氮和硫的氧化物 教案
教案
教案
y x+y/3==10 y/3 解之得,x==5 y==15 [讲]利用差量法可帮助快速解题,可在题中寻找体积差解法二:设 NO2 体积为 x mL 3NO2 + H2O ==2HNO3 + NO 3 x x = 15 [讲]若将 NO 和 O2 的混合气体通入水中,会发生反应 4NO+3O2+
2H2O==4HNO3 1 △V 2 20-10==10 [板书]2、NO 和 O2 的混合气体通入 H2O 板书]、[讲]通过方程式分析可知,若 NO 过量则余下气体为 NO,若 O2 过量则余下气体为 O2,解这类题的关键是分析过量并判断余下气体成份。
气体,倒置于水槽中,[投影]例 2、一支试管中充有 20mLNO 气体,倒置于水槽中,现向其投影]、气体,中通入一定量的 O2,试管内最终有 4mL 气体,则通入 O2 的体积可能是多少?解:若最终余下气体的成份为 NO,则与水反应的 NO 为 20-4=16mL 4NO+3O2+2H2O==4HNO3 4 16 3 X X=12 mL 若最终余下气体的成份为 O2,则 20mLNO 均与水反应 4NO+3O2+2H2O==4HNO3 4 20 3 X X=15mL 此时,通入 O2 的体积为 15+4=19mL ∴通入 O2 的体积可能是 12 mL 或 19 mL 混合于一试管中,[点击试题]一定条件下,将等体积的 NO 和 O2 混合于一试管中,然点击试题]一定条件下,后将试管倒立于盛有 H2O 的水槽中,充分反应后剩余气体的体积与原的水槽中,混合气体的体积之比是多少?混合气体的体积之
比是多少?量,则过量的 NO2 还会和 H2O 继续反应,则余下气体为 NO。
教学回顾:。
第三节 硫和氮的氧化物 教学设计
第三节硫和氮的氧化物教学设计第三节硫和氮的氧化物教学设计第三节硫和氮的氧化物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的主题是了解环境污染的原因和树立环境保护意识,教科书从空气质量日报引出环境问题,最后教学内容落实到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对大气的污染,给自然环境、人类的正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带来的危害,以及防治环境污染的方法等。
总体的思路是先弄清楚有关污染物的性质,然后让学生了解引起大气污染的原因,从而引导学生形成参与解决环境问题的意识。
教材安排了三个内容:二氧化硫的性质;二氧化氮、一氧化氮的性质;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对环境的影响。
在教学时可将本节教材分为两个课时,第一课时主要学习二氧化硫的性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第二课时主要学习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的性质以及它们对环境的影响,最后综述酸雨对环境的影响以及有关的预防措施。
本节第一课时主要介绍二氧化硫的相关知识。
教材从空气质量日报引出二氧化硫,以此为基点对二氧化硫的漂白性等相关性质进行探讨,同时简要介绍了硫和三氧化硫。
二氧化硫的氧化性和还原性对氧化还原反应理论的理解起着加深巩固的作用。
通过实验探究,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能动性,提高其创新能力。
二、--思路本节课通过空气质量日报引入二氧化硫,让学生初识so2,知道二氧化硫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
从而引起学生兴趣,进而学习so2,通过实验探究污染物so2的性质、并了解酸雨的成因。
最后学以致用,对比旧知识探讨二氧化硫与二氧化碳的鉴别。
三、课题二氧化硫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掌握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了解可逆反应的概念及其特征;了解so2对空气的污染,酸雨形成原因、危害和防治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演示实验及学生设计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推理、归纳、实验探究的能力,以及敢于质疑、善于类比和迁移的学习品质。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了解so2对空气的污染,引导学生关注环境问题,形成良好环境保护意识,珍爱家园——做地球的主人。
教学设计-硫和氮的氧化物
必修1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三节硫和氮的氧化物第1课时一、三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硫的物理性质和存在,掌握硫的化学性质(2)了解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和用途(3)掌握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4)了解可逆反应的概念,知道二氧化硫的漂白原理(5)掌握三氧化硫的化学性质(6)了解二氧化硫对空气的污染和污染的防治2、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用新概念重新理解旧知识的能力(2)组织学生讨论、动手参与,培养学生设计实验、动手实验、观察现象的能力,并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物质的化学性质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领略实验学习的乐趣,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验个人及科学价值(2)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健康意识(3)培养学生辨证认识事物两面性的哲学观点二、教学重点1、二氧化硫的性质2、二氧化硫对大气的污染三、教学难点1、可逆反应的概念2、二氧化硫性质的多样性四、教具准备教学课件五、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平常看电视的时候,在天气预报后,还有关于环境方面的其他报道,那是什么?【回答】空气质量日报,有时还有火警系数,紫外线照射强度等。
【教师活动】空气质量日报,大家请看投影:空气质量日报图【问题思考】 “空气质量日报”的各项指标中,有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的指数。
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是什么?为什么选择这两种污染物的指数来作报告?他们有什么危害?这就是我们这节这节书所介绍的内容,今天我们首先来共同讨论关于二氧化硫的问题。
【进入新课】硫是一种重要的非金属元素,广泛存在于自然界,既有游离态,又有化合态。
下面我们先来认识一下硫单质。
【讲解】 硫俗称硫黄。
1、 硫单质的性质(1) 硫单质的物理性质:黄色晶体;不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二氧化碳。
(2) 硫单质的化学性质:硫单质中硫元素显0价,处于中间价态,故硫单质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① 氧化性Fe+ S FeS Cu+S Cu 2S 注意:硫单质的氧化性较弱,只能将金属单质氧化到低价态。
《第三节 硫和氮的氧化物》教学设计(湖北省市级优课)
4—3 硫和氮的氧化物(第一课时)设计人: 审稿人:高一化学组 班级 姓名【学习目标】1. 了解硫元素在自然界中的转化;2. 掌握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通常情况下的颜色、气味、溶解性、毒性);3. 掌握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酸性氧化物的通性、还原性、弱氧化性及漂白性);4. 了解可逆反应的概念。
【学习重点】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学习难点】二氧化硫的还原性。
【自主学习】阅读课本89-91面硫的化合价及其化合物焰,在氧气中燃烧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新课探究】【实验探究】:教材P 90的实验4-71. 观察试管中SO 2的色态,打开胶塞,扇闻气味。
化合价 +6 +4 0 -2氢化物 单质 氧化物 含氧酸 盐H 2SSSO 2SO 3 H 2SO 3H 2SO 4 SO 42- SO 32-分类2. 把试管倒立在水中,打开胶塞并轻摇试管;在水下用胶塞塞紧试管并取出。
3. 用pH试纸测所得溶液的酸碱度。
在试管里保留1/3的溶液滴入1-2滴品红溶液,振荡,观察颜色变化。
加热试管中的溶液再观察,归纳整理:1.物理性质色态味毒性溶解性2.化学性质(1)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注意联系CO2性质)SO2CO2与水反应CO2+H2O H2CO3与碱反应Ca(OH)2Ca(OH)2+CO2===CaCO3↓+H2O与盐反应CaCO3+CO2+H2O===Ca(HCO3)2与碱性氧化物反应CaOCO2+CaO===CaCO3可逆反应:在同一条件下,既能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同时又能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反应,反应物和生成物 (同时或不同时)存在于同一反应体系中。
(2)具有漂白性:【思考与交流】1. 为什么品红褪色后加热又变回红色?2. SO2可以使石蕊褪色吗?请总结SO2漂白性的特点。
【学生活动】结合二维图预测SO2可能的性质:具有性。
(3)还原性:被氧气氧化与溴水(现象)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第三节 硫和氮的氧化物》教学设计(河南省县级优课)
《二氧化硫》教案【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了解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和用途、掌握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2)使学生了解硫酸型酸雨的形成原因、危害及其防治的原理。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使学生掌握证明二氧化硫性质的实验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思维的逻辑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了解二氧化硫在生产中的应用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树立强烈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健康意识。
培养学生辩证认识事物两面性的哲学观点,养成务实求真、勇于创新、积极实践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重点:二氧化硫的性质及其应用难点:通过实验探究,总结归纳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教学过程】【新课引入】在喜气洋洋的节日里,燃放烟花爆竹是人们最传统的祈福方式,但是去年春节新乡市区全面禁止烟花爆竹的燃放,就连辉县城区内也禁止了,这是为什么呢?烟花爆竹的燃放会产生大量SO 2等有害物质,直接导致空气质量下降,我们一起来看几份新乡空气质量报告,为什么每份报告中都会出现SO 2的指数呢?SO 2对环境有什么污染呢?(酸雨,展示酸雨的危害图片),除了形成酸雨,SO 2还有哪些性质和用途呢?本节课我们就来重点研究SO 2的性质和用途。
【板书】二氧化硫【教师】生活中我们饱受酸雨之害,这节课老师争取还大家一个绿色课堂。
【实验展示】学生观察矿泉水瓶中的SO 2,结合课本内容总结SO 2的物理性质。
【板书】一、物理性质【提出问题】刚才我们说SO 2是形成酸雨的罪魁祸首,SO 2是怎样将普通的雨水变为酸雨呢? 【学生】与水反应生成酸。
【教师】请大家根据所给试剂设计实验并验证。
【实验探究一】向装有SO 2气体的塑料瓶中注入滴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水,观察现象 现象:瓶子变扁了,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结论:SO 2溶于水,有酸生成 【提出问题】生成的酸是硫酸是还是亚硫酸呢?【继续探究】再取一份SO 2水溶液,加入BaCl 2溶液,观察现象现象:溶液没有变浑浊。
硫和氮的氧化物教学设计
第三节硫和氮的氧化物《硫和氮的氧化物》教学设计主备人:秦恒友备课组成员:赵学红杨绕波戚云伟胡义霄备课时间:2014年12月25日一、内容及其解析(一)内容本节知识脉络如下:上述内容中,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相互转化,一氧化氮、二氧化氮分别和氧气反应溶于水的计算是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其中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和一氧化氮、二氧化氮分别与氧气反应溶于水的计算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
(二)解析(1)对核心内容的解析本节课是在学习了氯这一种非金属元素的相关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另外两种常见的非金属元素所组成的物质的相关知识。
从本节课的内容来看,氧化硫的化学性质,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相互转化,一氧化氮、二氧化氮分别和氧气反应溶于水的计算是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其中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和一氧化氮、二氧化氮分别与氧气反应溶于水的计算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而且对于一氧化氮、二氧化氮分别与氧气反应溶于水的计算也是一个难点。
(2)对有关事实性知识的解析本节主要学习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相互转化,一氧化氮、二氧化氮分别和氧气反应溶于水的计算,课本上设有实验,结合实验及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一氧化氮、二氧化氮分别与氧气反应溶于水时试管中液面的变化情况,并对此有深刻的理解和记忆。
所以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和一氧化氮、二氧化氮分别与氧气反应溶于水的计算是教学的重点。
二、目标及其解析1、课时目标:第一次课:(1)了解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
(2)掌握二氧化硫的主要化学性质。
(重点)(3)了解三氧化硫的性质。
(4)核心目标:掌握二氧化硫的主要化学性质。
第二次课:(1)掌握氮的氧化物的主要性质和应用。
(重点)(2)了解硫和氮的氧化物对环境的影响及消除污染的方法。
(3)了解酸雨的形成及防治。
2、解析(1)掌握二氧化硫的主要化学性质,就是要求学生知道酸性氧化物的通性,二氧化硫的氧化性、还原性、漂白性及用途。
(2)掌握氮的氧化物的主要性质和应用,就是要求学生会计算,当充入多少体积的氧气时一氧化氮、二氧化氮分别与氧气反应才能使水充满整个容器的问题。
第3节 硫和氮的氧化物(1)教案
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三节 硫和氮的氧化物<第一课时) 课前预习学案一、预习目标了解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了解可逆反应的概念;掌握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二、预习内容课内探究学案一:二氧化硫1:硫是一种 色粉末,在空气中燃烧生成 S + O2 —2:二氧化硫是一种 色、有 的 气体,密度比空气 XaPzqH4jca 溶于水。
3:实验4—7填表3:所学的漂白剂及其漂白原理氯水与二氧化硫漂白性的比较4:SO2集四性于一身<酸酐的通性、氧化性、还原性、漂白性)SO2具有酸酐的通性:① 与水反应——实验:二氧化硫溶于水实验二氧化硫水溶液呈红色——溶液呈酸性:SO2+H2O H2SO3 SO2与足量或少量NaOH溶液反应的方程式:SO2通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继续通SO2,又变澄清。
写出化学方程式:与碱性氧化物的作用: SO2+Na2O复习可逆反应的概念,简介亚硫酸<H2SO3)。
② 二氧化硫氧化性与还原性分析二氧化硫中硫元素的化合价:+4,可以升高,也可以降低,表现氧化与还原两重性。
还原性<可逆反应):氧化性:SO2+2H2S = 3S + 2H2O SO2+I2+2H2O=H2SO4+2HI [例1]SO2和Cl2都具漂白作用,若将等物质的量的这两种气体,同时作用于潮湿的有色物质,此时可观察到有色物质XaPzqH4jcaA.立刻褪色B.慢慢褪色C.先褪色后复原D.颜色不褪[例2]检验SO2气体中是否混有CO2气体,可采用的方法是A.通过品红溶液B.通过澄清石灰水C.先通过NaOH溶液,再通过澄清石灰水D.先通过酸性KMnO4,再通过澄清石灰水[例3].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SO2气体,可选用试剂( >A.澄清石灰水B.品红溶液C.溴水D.饱和NaHCO3溶液当堂检测SO2、NO2 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请解答1-2题1.下列污染现象主要与SO2有关的是< ) XaPzqH4jcaA.臭氧空洞B.酸雨C.光化学烟雾 D.温室效应2.下列污染现象主要与NO2有关的是< ) XaPzqH4jcaA.臭氧空洞B.水体富营养化C.光化学烟雾 D.温室效应3.SO2是常见的大气污染物之一,我国规定空气中SO2含量不得超过0.02mg·L-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硫和氮的氧化物教学设计#TRS_AUToADD_1222225548119{mARGIN-ToP:0px;mARGIN-Bo TTom:0px}#TRS_AUToADD_1222225548119P{mARGIN-ToP:0px ;mARGIN-BoTTom:0px}#TRS_AUToADD_1222225548119TD{mAR GIN-ToP:0px;mARGIN-BoTTom:0px}#TRS_AUToADD_12222255 48119DIV{mARGIN-ToP:0px;mARGIN-BoTTom:0px}#TRS_AUTo ADD_1222225548119LI{mARGIN-ToP:0px;mARGIN-BoTTom:0p x}/**---jSoN--{"":{"margin-top":"0","margin-bottom" :"0"},"p":{"margin-top":"0","margin-bottom":"0"},"t d":{"margin-top":"0","margin-bottom":"0"},"div":{"m argin-top":"0","margin-bottom":"0"},"li":{"margin-t op":"0","margin-bottom":"0"}}--**/一、教材分析本节的主题是了解环境污染的原因和树立环境保护意识,教科书从空气质量日报引出环境问题,最后教学内容落实到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对大气的污染,给自然环境、人类的正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带来的危害,以及防治环境污染的方法等。
总体的思路是先弄清楚有关污染物的性质,然后让学生了解引起大气污染的原因,从而引导学生形成参与解决环境问题的意识。
教材安排了三个内容:二氧化硫的性质;二氧化氮、一氧化氮的性质;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对环境的影响。
在教学时可将本节教材分为两个课时,第一课时主要学习二氧化硫的性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第二课时主要学习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的性质以及它们对环境的影响,最后综述酸雨对环境的影响以及有关的预防措施。
本节第一课时主要介绍二氧化硫的相关知识。
教材从空气质量日报引出二氧化硫,以此为基点对二氧化硫的漂白性等相关性质进行探讨,同时简要介绍了硫和三氧化硫。
二氧化硫的氧化性和还原性对氧化还原反应理论的理解起着加深巩固的作用。
通过实验探究,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能动性,提高其创新能力。
二、--思路本节课通过空气质量日报引入二氧化硫,让学生初识So2,知道二氧化硫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
从而引起学生兴趣,进而学习So2,通过实验探究污染物So2的性质、并了解酸雨的成因。
最后学以致用,对比旧知识探讨二氧化硫与二氧化碳的鉴别。
三、教案课题二氧化硫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掌握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了解可逆反应的概念及其特征;了解So2对空气的污染,酸雨形成原因、危害和防治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演示实验及学生设计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推理、归纳、实验探究的能力,以及敢于质疑、善于类比和迁移的学习品质。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了解So2对空气的污染,引导学生关注环境问题,形成良好环境保护意识,珍爱家园——做地球的主人。
重点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难点可逆反应教学方法1.实验探究:通过学生探讨、设计实验,类比、归纳总结知识,形成系统知识体系。
2.启发引导:引导学生将So2的漂白性与氯水的漂白作用比较;对So2的氧化性和还原性,启发引导学生通过分析硫元素的化合价来理解。
3.多媒体辅助:采用多媒体展示图片,增大课堂容量,增强课堂效果。
仪器、用品Na2So3固体、浓硫酸、品红溶液、石蕊试液等;矿泉水瓶、分液漏斗、试管、烧杯、酒精灯等;投影仪,多媒体。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入:我们经常可以在电视或者报纸上看到这样的空气质量预报,大家看,在表中城市的主要污染物有哪些?观看PPT回答: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通过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提问: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会带来什么危害?讲解: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污染物。
展示:酸雨危害环境图片:过渡:今天开始我们就来学习硫和氮的氧化物板书:第三节硫和氮的氧化物提问:硫的氧化物有哪几种?板书:一、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1.二氧化硫过渡:So2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污染物之一,那空气中的二氧化硫从何而来?讲解:主要:硫和含硫物质的燃烧。
展示:硫单质:硫作为一种重要非金属单质,是一种黄色晶体,俗称硫磺,难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二硫化碳。
回答:酸雨观看PPT回答:两种;So2、So3回答:煤、石油的燃烧;工业废气等观察激起学生环保意识。
了解硫单质的性质过渡:S在空气中燃烧就生成了So2,这是一瓶刚制好的二氧化硫气体,请大家观察,请一位同学来闻一下它的气味。
展示:二氧化硫气体下面我们再往这瓶气体中加入一些水,注意观察。
说明什么?下面我请一位同学来总结一下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
板书:1物理性质观察并回答:无色气体闻气体:刺激性气味观察,回答:矿泉水瓶被压扁,说明二氧化硫易溶于水无色有刺激性性气味,易溶于水的有毒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易液化)让学生亲身体验,参与课堂,获取感官认识。
使用学生熟悉物品进行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过渡:So2溶于水时有没有发生化学反应?怎么证明?说明二氧化硫是一种酸性氧化物。
请一位同学来写一下反应的方程式:提问:为什么要用可逆符号?解释:因为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的同时,亚硫酸也在分解生成二氧化硫与水,反应是可逆的。
可逆反应:在相同条件下既能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又能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反应。
问题讨论:我们学过的哪些反应是可逆反应?练习:H2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是可逆反应吗?回答:有,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用pH试纸(通入石蕊试液中)因为反应是可逆的讨论回答:co2与水回答:不是,条件不同培养学生自主设计实验的能力联系旧知识,形成对比学以致用过渡:既然我们得出So2是一种酸性氧化物,那它会具有什么性质?请大家完成下列方程式(请同学上台):cao+So2=ca2+So2=结论:So2是一种酸性氧化物,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板书:2化学性质A.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过渡:我们发现So2与co2有很多相似的性质,那它有没有自己独特的性质呢?下面我们来做一个实验:将So2气体通入品红溶液,观察提问:在前面我们学习过还有什么有漂白性?它们的原理一样吗?怎么鉴别?加热红色恢复说明什么?结论: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它的漂白原理是与有色物质结合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
暂时的漂白动手写方程式回答:有,漂白性观察:褪色思考,回答:氯水;加热观察:红色恢复结论: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它的漂白是暂时性的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培养学生对比学习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对比氯水与二氧化硫的漂白性氯水二氧化硫原理实质效果范围板书:B.漂白性讲解:由于二氧化硫可使品红褪色,我们经常使用品红溶液来检验二氧化硫的存在。
工业上就常用二氧化硫来漂白纸浆、毛、草帽等。
由于二氧化硫的漂白是暂时性的,所以这类草帽、纸久置后会恢复原来的颜色。
展示一张长期放置与空气中发黄的纸和一张刚印刷的纸。
一些不法厂家非法使用二氧化硫来漂白食物,食用这些食品会对人体造成很大伤害。
填表培养学生对比总结能力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过渡:在初中我们学过,如果将二氧化碳通入石蕊试液中会看到什么现象?加热后呢?如果换成二氧化硫呢?我们来研究一下。
实验:二氧化硫通入石蕊试液中,然后加热。
提问:为什么?引导:红色不能变回紫色说明什么?什么酸?能不能是亚硫酸?结论:亚硫酸被氧化成硫酸分析:为什么?看硫的化合价结论:二氧化硫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它可被高锰酸钾、氯水、溴水等氧化板书:c.氧化性、还原性回答:变红,加热变会紫色现象:红色不会变回紫色有酸存在亚硫酸硫酸不能,分解硫处与+4价,即可升高又可降低,所以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对比旧知识,探究新知识。
培养学生找共性,分特性的学科思维。
一步一步引导学生分析实际问题。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小结:1.物理性质2.化学性质A.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B.漂白性c.氧化性、还原性探究讨论:现有两支试管,分别收集有So2和co2两种气体,有哪些方法可以鉴别?学生分组讨论汇报结果,点评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能力,学以致用。
课后思考:现有火柴若干、kmno4溶液,烧杯、木条、玻璃片、细线,请选用上述试剂和仪器设计实验验证二氧化硫的还原性。
培养学生实验设计能力[板书设计]第三节硫和氮的氧化物一、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1.二氧化硫1.物理性质2.化学性质A.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B.漂白性c.氧化性、还原性五、教学过程教学流程图六、教学反思本节课在实验设计特别是知识点的安排和过渡上比较自然,整堂课较好的联系了生活实际,学生活动较多,较好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参与课堂。
在二氧化硫氧化性和还原性的过渡中比较巧妙,联系初中所学二氧化碳通入石蕊试液中然后加热的现象,学生容易回想起来,以此对比二氧化硫,引导学生探究,培养了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和略相同性质、抓特性的学科思维。
在教学中注重及时巩固知识,给学生开放性问题思考,让学生真正学以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