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复习中的一点思考

合集下载

诗歌鉴赏题考后反思

诗歌鉴赏题考后反思

诗歌鉴赏题考后反思
1、对下一步诗歌教学和名句默写的反思
(1)在进入高二《唐诗宋词》选修教学前,应加大诗歌诵读力度,甚至可以将高二进行的选修教学分批地前移到高一下学期来,尤其是将名家大家归类学习。

(2)做好答题的规范工作,做题不仅要求量,更要求质。

(3)扩大学生名句背诵的范围,加大对名句默写的检查力度,做到广、稳、准。

2、结合试题及学生的答题效果,说一些不成熟的看法,请见谅
(1)对默写的考查偏弱,与重点抓基础的要求不符;如调配诗歌和默写的分值会更好,加大默写的考查力度,也对下一步的教学有帮助。

(2)诗歌未涉及典型手法、典型景情关系的考查(此类考查更为基础);同时,考查的内容为课内引用的诗歌,可能会加大得分的偶然性。

诗歌鉴赏专题复习的教学反思

诗歌鉴赏专题复习的教学反思

诗歌鉴赏专题复习的教学反思作者:刘春芳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9年第20期【内容摘要】在高中学习阶段,语文这一学科令很多学生非常头疼。

但是它又不像数学这么费脑细胞,也不像英语语法一样难以理解,如果掌握好正确的学习方法一定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得巨大的进步。

高中语文最难攻克的无非就是三大板块:文言文、古诗词、作文。

本文主要对诗歌鉴赏这块专题在教学中的反思进行详细的说明。

【关键词】语文诗歌鉴赏教学反思高中学习对于古诗词来讲最重要的就是意境,无论是在朗读或者是在背诵过程中,首先你要理解的是诗人想要表达的意境和诗人作诗时的心情。

这样不仅能加深对诗词的理解也能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高中阶段对古诗词的考察至少需要你对诗词有一个层面上的理解。

一般的考察手法是这首诗中的某句话运用了什么手法,这首诗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是什么或者作者表达了他怎样的抱负或者志向。

针对这些命题点,笔者在多年教学中也总结了一些自己的观点和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诗歌鉴赏这块不再是一脸茫然。

一、从基础入手,善于总结在进行古诗词复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们强调一定要从基础入手进行复习,不要过于冒进,一蹴而就。

要准备一个笔记本总结诗词的类型,并将每种类型对应的诗词举一个例子写在下面,这是第一项内容。

第二项内容就是总结在古诗词中常用的修辞和表现手法并举例,常用的修辞手法类型较多主要有比喻、拟人、夸张、对比、衬托、对偶、顶真、双关、通感等。

前六种是最为常见的,比如在杜甫的归田园居中写到了“池鱼思故渊”,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又比如“草盛豆苗稀”这句话就运用了对比的手法。

前者给鱼儿赋予人的情感,后者把草和豆苗进行对比,草丛茂盛而豆苗稀疏。

所以教师要叮嘱学生们在总结时一定要举例并且将例子中运用修辞手法的语句标出来,再注明这句话是怎样使用的修辞手法。

总结完修辞手法还有诗词的表现手法,具体有记叙、议论、描写、抒情。

这就要对整首诗词所表达的大意进行理解,不是毫无规律可言。

诗歌鉴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诗歌鉴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诗歌鉴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2014-11-27 15:49:18)转载▼分类:高考语文备考标签:情感诗歌鉴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莘县一中魏金朝在高考中,古代诗歌鉴赏是考生感觉比较困难且得分较低的题型之一。

综合平时教学复习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及高考该题型的批改情况,考生在答题时经常会出现误区有以下几种:(1)不能正确理解诗歌的内容。

正确鉴赏古代诗歌,读懂是基础。

但很多同学在平时的训练中往往忽视了这一点而仅仅去追求方法及手法等。

在还没有理解诗歌的内容的情况下就急于做题,结果就可想而知,导致错误百出。

例如赵令畤的《清平乐》中的“搓得鹅儿黄欲就”,不少同学就理解为搓的鹅毛发黄。

(2)断章取义,以空对空。

很多考生在鉴赏时并没有抓住诗歌整体的情感和具体内容,只在原诗中摘取片言只语,或是只了解诗作的部分意思,没有考虑其深层次含意,所组织的答案过于笼统概括,没有结合具体内容,显得十分空洞甚至完全曲解诗歌所表达的观点、态度和情感。

(3)没有把握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

情感是诗歌的“根”与“本”。

每一首诗歌都是诗人在心灵最自由,思维最活跃,情感最放纵时写出来的,都浸润着作者的血与泪,爱与恨,悲愁与喜乐。

没有捕捉到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就没有真正掌握诗歌。

(4)对诗歌表现手法掌握不够准确和熟练。

(5)不能规范答题。

读懂了诗作,为什么仍不能得分呢?缘于没有规范答题。

有的要么泛泛而谈,要么答非所问;也有的只凭自己的感觉答题,不使用专业术语,没有很好地掌握诗歌鉴赏的一般常识,当然得分也不高。

针对以上种种问题,在诗歌鉴赏的复习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吃透课本,掌握诗歌的基础知识和鉴赏的基本技巧。

在复习中要进行相关知识点的整合和积累,记忆诗歌中常用的典故和意象,进行必要的基础知识的积累,掌握一些基本的鉴赏技巧。

因为任何诗人的作品都和他的身世经历、学识修养、审美取向等密切相关。

(2)学会正确阅读诗歌。

①看标题、以题目为切人点,往往可以揭示诗歌写作的时间、地点、对象、事件、主旨等。

高三诗歌鉴赏一轮复习攻略诗歌鉴赏答题技巧

高三诗歌鉴赏一轮复习攻略诗歌鉴赏答题技巧

高三诗歌鉴赏一轮复习攻略诗歌鉴赏答题技巧
高三的同学们的第一轮复习已经开始一段时间了,对于一些复习中的要点也有一定的掌握了。

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诗歌鉴赏复习的方法,供大家参考!
1诗歌鉴赏复习解题指导总体要求
一、在诗歌鉴赏的复习中,首先要看清诗歌标题,有些标题就显示或暗示了诗歌的内容或诗人主要思想感情;还要看看作者是谁,熟悉的可以通过他的其它诗来帮助读解。

有的注释也不容忽视。

二、研读诗作,整体感知,透过意象、意境揣摩诗人所抒之情。

不管题干有没有问这方面的问题,这一思考步骤是少不了的。

因为它是解答其他鉴赏问题的前提和入门。

如果是比较熟悉的诗人的作品,还须知人论世:通过诗人的生平和诗风,类推诗人作品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和所反映的社会生活。

三、在诗歌鉴赏复习中,要审读题干,弄清要求,认真细分鉴赏要点,要求答什幺就答什幺。

抓准答题的角度和切人点。

直奔鉴赏中心话题。

作答时一定要扣紧诗句,适当摘录诗中词句作答,才会既简洁、又充实。

答题格式类型
1.先观点后理由,解题时先表明观点,再陈述理由。

2.先分后总式,答题时,先分说后总
3.先总后分式,答题时,先总说后分说。

4.分点作答式,答题时,分成几点,列出答案。

1高三答诗歌鉴赏题目的技巧1、在诗歌鉴赏题型的复习中需要学会分析意。

古典诗歌鉴赏的思考方向

古典诗歌鉴赏的思考方向

古典诗歌鉴赏一.考点要求:“古诗阅读鉴赏”属于“文学鉴赏”部分,而从前的“文学鉴赏”专题主要是用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古诗和新诗的鉴赏评价。

2002年《考试说明》化解了这一部分,将“古诗阅读鉴赏”归入了“古诗文阅读”,于文言文阅读放在了一起。

“新诗阅读鉴赏”没列入,另外,“古诗阅读鉴赏”也放在第二卷以主观题的形式进行考查,《考试说明》中提出的两点要求: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2,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

二.诗歌鉴赏的趋向:近年来虽然《考试说明》把诗词鉴赏的要求定位在“初步”鉴赏诗词的内容、语言和表达技巧上,但在实际考查中,由于考生文化底蕴薄弱等原因,诗歌鉴赏题的得分率一向偏低,根据今年《考试说明》的表述,并对照过去近十年高考古典诗歌鉴赏的命题特点,诗歌鉴赏命题的趋向:1、题易做难:从诗歌材料的难易来看,以往的诗歌鉴赏题,在材料选择上,既有写景状物以寄寓情怀的,也有怀古咏史以讽喻时政的,既有表现个人忧愁伤感的,也有表现忧国忧民情怀的。

材料简单的自不必说(如2001年春季的《鸟鸣涧》),那些即便材料本身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甚至是高难度(如1996年的元曲),但是由于题干的要求是选择“说法错误”、“分析不当”的一项,考生一般可以借助正确的选项准确地理解原诗。

以致有人评价说:过去的诗歌鉴赏题,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鉴赏,而是一种变相的判断,是考查学生判断别人的鉴赏是否正确而已。

现在,既然命题者放弃了这种“考查判断”的简单样式,转而选用客观上可能会加大难度的主观表述的形式,为了能够体现命题者在《考试说明》中所提出的“初步鉴赏”的要求,而且在题目的区分度上达到理想的状态,选择的诗歌材料可能会比较浅显,从而降低阅读难度。

2、选用定论之作:“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由此可见,鉴赏是带有明显的主观性的。

如何使考生对作品的理解不致有悖作者及命题者的本意,这就必然牵涉到是否选用定论之作这个问题上。

选用定论之作,考生曲解或者歪解作品的可能性就小,才能更有利于达到考查鉴赏的目的。

诗歌鉴赏复习思路

诗歌鉴赏复习思路

我认为做好古典诗词的复习应该采用如下方法: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要给学生梳理关于诗歌鉴赏的理论知识,如诗歌的选材、诗歌的形象、诗歌的语言、诗歌表现手法、诗歌的思想感情等等几个方面进行理论指导,这种理论指导如果能够和诗歌相结合会让我们更好地学习诗歌鉴赏的方法.做题的过程就是练兵的过程,要想在做题中有真正的提高,一定要从理解能力入手。

理解离不开翻译,翻译的过程就是疏通文意的过程,因此我要求学生要将每首诗大致翻译,疏通诗意,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

多数学生读不懂诗歌,领会不了诗歌之美,因此在平时的阅读中也会避开诗歌这一文学形式。

这就要求我们在理解诗歌的同时加大积累量,只有读多了,诗歌中的常见意象、常见词语、常见句式才有可能被掌握。

因此,我要求学生每做一道诗歌鉴赏题都要将其熟读甚至背诵,每首诗歌至少要读10遍左右,这样才可能对诗歌有一个印象式的理解。

拿到一首诗,学生要先读,读对字音,读顺停顿,初步理解诗歌每一句话的意思。

读顺之后,要再次阅读,了解诗歌的大致内容,诗歌讲了一件什么事,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景,抒发了一种什么样的情。

然后就是深入理解每一句话的意思,诗歌中的意象有无比喻或是象征的含义,某个字是否用的准确传神等等。

之后由老师补充讲解,纠正错误或是深入理解,打开思路,增加积累。

之后再思考题目,重点是审题,可请学生到黑板上板书答案,大家共同探讨答题规范。

最后再读诗歌,将本诗深深地印于脑海之中。

诗歌鉴赏大致有如下四个方面的内容: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以及诗歌的主题,我用中国古典文艺理论的术语将其概括为:诗歌之志,诗歌之象,诗歌之艺,诗歌之语。

诗歌的感情是最难的,要当做难点突破;诗歌的形象次难,要将其摆在第二位。

诗歌的语言和艺术手法相对简单,或者是有固定的程式,可以作为简单讲解的板块。

讲完之后,可以给学生提出了诗歌鉴赏的复习方法、做题讲题的步骤、诗歌鉴赏的技巧。

复习方法大致有五点:1、熟读背诵每一道诗歌题。

(积累)2、理解翻译每一道诗歌题。

高三诗歌鉴赏复习方法探讨

高三诗歌鉴赏复习方法探讨

高三诗歌鉴赏复习方法探讨
一、存在问题和原因分析
诗歌鉴赏题得分普遍偏低。

其根本原因还是学生无法真正读懂诗歌。

学生读不懂诗歌的原因有很多,最关键的依然是学生阅读积累少。

狭窄的阅读视野,偏低的阅读品位是我们的学生读不懂诗歌的重要原因。

二、解决问题的方法探讨
1.让学生了解诗人,做到知人论世
对熟悉诗人的经历及其各个时期的作品、诗歌风格、诗歌内容进行必要的回顾。

此步骤可以开阔学生的眼界,增加其文学积累,提高其诗歌鉴赏水平,还可以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可谓一举多得。

遇到陌生诗人的诗歌,提醒学生仔细审题,看注解。

2.引导学生熟悉古诗章法,明确各种体裁、题材诗歌的规律(见《三维设计》)
3.利用文言文知识,了解诗歌用语习惯,教会学生读懂“诗家语”(见《三维设计》)
4引导他们抓意象,读注释,分析题干。

对答题模式进行规范,对答题术语进行校正,对答题技巧进行归纳也是很有必要的。

三、复习思路:
从如何读懂到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感情,
PPT
以练带讲再练。

高三诗歌鉴赏复习备考意识及策略

高三诗歌鉴赏复习备考意识及策略

高三诗歌鉴赏复习备考的意识及策略摘要:鉴于目前高考中,较多学生难以读懂诗歌内容、理解诗歌情感等,而导致大量失分的现状,试从四方面着手,提高学生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注重研究考纲,分析高考试题,加强复习的针对性;强调回归课本,强本固末;重视典型例题的示范和引领作用;结合学生实际,重视“读懂”。

关键词:诗歌;意识;策略古典诗歌一般情感内敛,意蕴深刻,形式上往往避实就虚,手法多样,对很多学生而言成了高考中一个失分的陷阱。

其实,教师如果在平时的教学中培养学生一些必要的意识,授之以得当的方法,诗歌鉴赏也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难以攻克。

一、注重研究高考试题。

加强复习的针对性2010年高考18套语文试卷19首诗歌,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归纳这些考题,除了诗歌体式多样、内容丰富,考点分布广泛,理解诗歌的表达技巧和情感主旨为考查重点等特点外,我们还会发现,试题的综合性正逐渐加强,开放性有所体现。

1.就出题方式来看,高考试题的综合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除了就某一知识点单独命题,考查考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外,还在主观试题中采用“一题多问”的形式,考查考生综合鉴赏诗歌的多方面的能力。

(2)试题注重了与课内知识的勾连。

试题开始考查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并由课外向课内勾连,同时考查了考生对课内名家名篇名句的背诵理解能力。

(3)在“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时,2010年高考的开放性试题比去年增加了三道。

其设问方式主要有两种:“……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简述理由。

”“……是否矛盾?为什么?”这是命题者在指导思想上“渐进适度渗透新课程理念”的体现。

这也意味着要求考生必须提高人文内涵和审美内涵,提高思辨能力和审美能力。

2.鉴于上述对高考试题的研究,在今年的备考复习中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在平时的诗词鉴赏训练中适当地扩大涉猎范围,尽量全方位、多角度地积累一些作家与作品的相关知识。

(2)对诗歌语言、诗歌形象、表达技巧、思想内容四个知识板块逐个击破,由知识结构、出题模式到解题技巧,步步落实。

2024年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要点总结

2024年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要点总结

2024年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要点总结如下:
1. 了解不同文学时期的代表性诗人和诗歌作品,包括古代的李白、杜甫、白居易等,以及近现代的鲁迅、徐志摩、毛泽东等。

2. 掌握一定的诗歌基本概念,如押韵、节奏、意象、修辞等,并能够分析诗歌的体裁、辞章、意境等方面。

3. 理解诗歌作品的内涵和表达手法,注意把握诗人所要表达的主题、情感或思想,同时注重诗歌中的形式美和语言美。

4. 熟悉并掌握常见的诗歌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对仗等,能够分析修辞手法在诗歌中的作用和效果。

5. 注意诗歌的音韵和节奏处理,能够分析诗人在运用韵律和节奏方面的技巧,以及这些技巧对诗歌的整体效果的影响。

6. 注意把握诗歌中的意象和象征表达,能够通过对意象的分析来理解诗人的情感或意境,同时注意发现诗歌中隐含的象征意义。

7. 对于诗歌创作背景和诗人生平等方面的了解,可以帮助理解诗歌的意义和内涵,同时也有助于理解诗人的创作态度和倾向。

8. 多阅读和分析诗歌作品,积累自己的鉴赏经验和思考能力,逐渐形成自己对诗歌的鉴赏视角和方法论。

除了以上的要点,还需要进行大量的练习,通过参加模拟考试、做题训练等方式来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和应试技巧。

诗歌鉴赏是一个需要不断积累和提高的过程,希望以上总结对你有所帮助。

第 1 页共 1 页。

诗歌鉴赏专题复习的教学反思

诗歌鉴赏专题复习的教学反思

教 学 研 究31 都市家教 今日偶见《南方周末》的一篇文章上写到:“高中生有三怕:一怕作文,二怕文言文,三怕古诗文”!可以说,学生对古文字有着莫名的抵触情绪。

这个月我们刚好在进行专题复习中的“古诗鉴赏”!这个月的教学也充满着个中复杂的情绪……月初,我们进入了专题复习的第一个模块——“诗歌鉴赏”。

当我把这个消息告诉学生的时候,同学们先是一片哀叹声!继而我对同学们进行了鼓励教育!告诉他们诗歌并不可怕,系统的复习,按步骤进行,就一定会取得进步,甚至可以在高考中得到满分!复习就是在学生的将信将疑中展开的!我对诗歌鉴赏的理解是,把握“意”和“象”。

诗歌是诗人表情达意的载体,诗言情以表志。

所以在诗歌阅读的过程当中就要抓住传情达意的意象。

继而把握诗歌的抒情主体的情感。

除了意象外就是诗人把文字组合在一起所运用的手法。

高考命题主要也就恰恰是从这两点入手的,考情感和手法,所以据此,我给复习制定了一个小的计划,从细节、基础入手进行复习。

第一阶段的复习,主要集中在基础概念的掌握上,把诗歌的专用术语和基础知识印成题签。

内容包括:表现手法、表达方式。

表达方式主要是,记叙、议论、描写、抒情。

表现手法中把修辞手法单分成项,注重概念和手法的作用讲解。

修辞手法介绍常考的,比喻、比拟、借代、夸张、排比等,让学生熟记例句、并能准确说出是何种手法,除此之外还要识记手法的作用以便在答题中使用。

在手法复习中最大的困难就是学生对相近的手法区分不够准确,为此,我做了几个小的专项训练来专门训练区分易混手法。

第二阶段,训练学生的审题意识,交代基本的审题步骤,即,看标题、看作者、看注释。

第三阶段,训练答题步骤。

根据近年来考题的情况,把试题总结成几种典型题型,配例题进行讲解,并且选取相应的题型进行巩固性训练。

在教学手法的选择上,起初是以我的讲授为主,学生的配合为辅。

随着时间的深入,我发觉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和低,于是,我就把主动权交给学生,以我的点播和启示为辅,并把学生的作业打在幻灯片上,让同学们自己发现并改正错误,由我最后总结。

古诗鉴赏专题复习要点及建议

古诗鉴赏专题复习要点及建议

古诗鉴赏专题复习要点及建议古诗鉴赏是高考语文复习的一个重点。

学生在古诗鉴赏中所体现的水平不仅关乎该部分试题的得分,且与散文阅读和写作表达有密切联系。

如何有效提高学生的古诗鉴赏水平,走出效益低下的复习困境,是高三老师一直在用心思考的问题。

下面我就我们备课组的一些想法和做法试做陈述,亦求教于各位同仁。

一、复习要点(一)创造解读诗歌的条件1.明确诗歌的内涵。

比如诗歌是主情言志的,它讲究凝练、讲究含蓄隽永,它有富于节奏感、韵律美的语言,读者要调动想象,才能更好地理解诗歌等。

诸如此类,都是读诗首先要解决的认识问题。

2.明确诗歌的体裁特征和题材分类。

能分清《诗经》中诗、乐府诗、绝句、律诗和词、曲词等,因为形与意关系紧密。

另外,常见的诗歌题材也必须做到心中有素,比如你得知道一首诗是闺怨诗,还是羁旅诗,或者边塞诗、山水田园诗、咏物诗、咏史诗等3.重视解读诗歌的三个要件——题目、作者、注释。

要明白它们对于解读诗歌的意义所在。

这些都不知道,就没办法读诗、没办法做题了。

4.养成重视细节的习惯。

诗歌的很多意味都是通过细节来传达的,能够把握细节才能读出诗歌的味道。

朱光潜先生的《咬文嚼字》可以用来启发一下学生。

5.培养综合信息的能力。

这里我讲的是结合前面所讲的几点,外加试题中的题干,把这些信息综合起来,完善自己的理解,进而读懂诗歌。

(二)掌握诗歌分析的方法这里要讲的方法,主要是把握几种关系。

1.背景与内容的关系诗歌创作,都是基于一定的背景而来的;因此把握背景,即我们平常讲的“知人论世”就比较重要了。

那么这些信息哪里来,当然,学生得首先积累到一些。

教材中不是介绍了那么多诗人吗?唐代的诗仙、诗圣、诗魔、诗鬼,宋代的苏学士、辛豪杰、李才女那些响当当的人物,你该对他们的生活轨迹和心路历程有所了解吧。

一般而言,不是教材中涉及到的诗人,如果需要一些背景知识才能读懂诗歌,命题者就会加注解,那么你就好好把握注解里的信息。

2.题材与情感的关系把握这一层关系,需要一定的积累。

诗歌鉴赏专题复习的教学反思

诗歌鉴赏专题复习的教学反思

诗歌鉴赏专题复习的教学反思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负责教授诗歌鉴赏专题的课程。

通过这次教学经历,我收获了很多,并且也发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在本文中,我将对这次教学经验进行反思,并提出一些建议,以帮助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述和讨论。

首先,我向学生们介绍了诗歌鉴赏的基本概念和技巧,包括诗歌的韵律、意象和主题等要素。

然后,我引导学生们分析和解读了一些经典的诗歌作品,并鼓励他们在小组讨论中分享自己的见解和理解。

这种教学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首先,学生们对于诗歌的基本要素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他们能够识别诗歌中的押韵和节奏,理解诗歌中的比喻和隐喻等修辞手法,并在分析和解读诗歌时运用这些知识。

其次,学生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通过分组讨论,他们学会了倾听他人的观点,并且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意见。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首先,有些学生对于诗歌鉴赏的兴趣不高。

他们更喜欢浅尝辄止,对于深入理解和分析诗歌缺乏耐心。

其次,有些学生在诗歌鉴赏的理解上存在一定的困难。

他们对于诗歌的抽象和深入的思考不够,只重视诗歌的表面意义,而忽略了其中的深层内涵。

针对这些问题,我提出了以下的改进建议。

首先,我将在教学中引入更多有趣的诗歌作品。

例如,我可以选择一些与学生们生活经验有关的现代诗歌,以便他们更容易产生共鸣,并且能够保持对诗歌鉴赏的浓厚兴趣。

其次,我将给予学生更多的实践机会。

在教学中,我可以组织学生们进行创作和朗诵,以提高他们对于诗歌表达的能力,并在实践中加深他们对于诗歌的理解。

此外,我还计划在教学过程中引入一些多媒体资源。

通过展示一些与诗歌鉴赏相关的音频和视频,我相信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们的兴趣,并加深他们对于诗歌的理解。

例如,我可以播放一些著名诗人的朗诵录音,以及一些诗歌的短片解析,让学生们通过听觉和视觉的感知更好地理解诗歌作品。

综上所述,通过这次诗歌鉴赏专题的教学反思,我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并提出了一些改进建议。

初中诗歌鉴赏教案反思

初中诗歌鉴赏教案反思

初中诗歌鉴赏教案反思
首先,我认识到诗歌鉴赏不仅仅是对诗歌文本的解读,更是对学生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的
培养。

在本次教案中,我过于注重诗歌内容的解析,而忽视了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美。


今后的教学中,我应更加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感受美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理
解诗歌内容。

其次,我在教案中设置了过多的问题,导致课堂氛围较为紧张。

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过于关注答案的正确与否,而忽视了对诗歌本身的欣赏。

此外,问题设置过多也使得课堂
时间紧张,留给学生自主思考和欣赏的时间较少。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应适当减少问题数量,注重问题的质量,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欣赏诗歌。

此外,我在本次教学中,过于依赖多媒体课件,忽视了与学生的互动。

课件虽然可以为学
生提供丰富的视觉资源,但过度依赖课件会导致课堂变得单调,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应注重与学生的互动,适当运用课件,以丰富教学手段。

最后,我在本次教学中,对学生的评价过于单一,仅以答案的正确与否作为评价标准。


种评价方式容易导致学生追求答案的正确,而忽视对诗歌的深入理解和欣赏。

在今后的教
学中,我应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情感体验,充分发挥评价的激
励和引导作用。

总之,本次诗歌鉴赏教案的实施过程中,我认识到自己在教学观念、教学方法和学生评价
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反思和改进,努力提高诗歌鉴赏教学
的质量,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高考诗歌鉴赏复习之我见

高考诗歌鉴赏复习之我见

高考诗歌鉴赏复习之我见诗歌鉴赏题虽在高考试卷中所占分值并不多,但“诗歌鉴赏”题自一直是高考重要考点,且这样的情形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不会改变的。

一方面,这样的命题趋势还将继续;一方面,这么多年来高考诗歌鉴赏题的得分率却明显偏低。

是高考出了问题,还是学生个人的问题,抑或是我们的诗歌教学出了问题?如何改变这样的现状,是我们作为高中语文教师都应思考的一个问题。

在此,我也想就高考诗歌鉴赏复习策略谈谈我个人的一些看法。

一、积累相关知识,做到“胸中有墨”首先,把握诗歌常见意象,在意象组合中把握诗歌意境。

意象,就是诗中熔铸了作者思想情感的事物。

即诗歌中的具体的人、物、景等。

意境,就是作者通过丰富的想象,将思想感情与作品的生活图景融为一体而形成的艺术境界。

这是诗人的主观感受、感情以及对生活的理解、认识和客观事物的外在形貌特征以及内在的意蕴的融合统一。

把握诗歌常见意象,在意象组合中把握诗歌意境,那就很好的把握了诗歌的主旨,这样就便于我们解决诗歌鉴赏的相关问题了。

意象有以下几个特点,(1)意象的多样性。

有些物类的意象是比较单一的,比如鹧鸪鸟的形象就和旅途的艰险及离愁别绪相连,梅总是傲寒不屈的象征,但很多物类的意象具有多重象征意义。

如燕子的意象,在古诗词中或惜春伤秋,或感伤时事,或寄情相思,或渲染离愁,其意象之丰富是极为突出的;这就需要读者在鉴赏时结合作品具体分析了。

(2)意象的隐秘性。

许多意象的产生往往和古代神话传说、名作佳篇、名人逸事有关,不了解这些典故,就会影响对意象的准确理解。

因而对一般读者来说,这种隐秘性也是显而易见的。

如“白衣苍狗”象征世事变化无常。

出自唐杜甫《可叹》:“天上浮云似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

古往今来共一时,人生万事无不有。

”(3)意象的复杂性。

一种物类可以表现多种意象,同样一种意象也可以通过多种物类来表达。

古诗词中用以表现“漂泊”的意象很多,有船、浮萍、孤雁、飞蓬等等。

而且,一首作品中,作者常常会用多种意象,通过巧妙的组合,使之欲表现的情感更为丰富多彩,这就需要读者特别注意,切不可只知其一,不问其他。

古诗词赏析答题的几点思考

古诗词赏析答题的几点思考

古诗词赏析答题的几点思考鉴赏古诗词,在高中语文占据着重要地位,是高考易考点,更是失分比较严重的题型。

最近几年,许多学生只注重得分的实用目的,缺乏古诗词阅读积累,阅读理解原作常常出现偏差,翻译不准,不熟悉主要题型的答题方法技巧,答题不够规范,在两道小题一共11分的情况下平均只能得到5到6分。

要强化学生的语文素质,提高学生做古诗词鉴赏题的能力,必须有针对性地强化古诗词鉴赏教学。

一、要扎扎实实地准确翻译好原诗词,密切关注重点词的准确翻译,重点是掌握好补充法和调序法现在的不少学生,对语文重视不够,不愿在语文学习上多花时间,多下工夫,多动脑筋,这就造成不少学生语文基础薄弱,古诗文就成了难啃的硬骨头。

连翻译都不准确,就更无法准确解答古诗词赏析题目了。

古诗词具有凝练性、形象性、抒情性、音乐性等特点,学生必须像泡方便面一样先把古诗词泡开,也就是准确翻译出来。

而翻译的重点就是熟练掌握重点词,巧妙运用补充法、调序法。

二、要切实做好各种常见题型的方法指导,但必须打破学生答题时所受的思维定势的束缚,认真结合原作深入体会,仔细赏析1/ 5常见的古诗词赏析题大多侧重于思想感情或者艺术手法的考查,通常还会涉及不同类别、不同风格的古诗词。

这就需要针对不同的类别和风格做出指导。

1.写景抒情诗的关键是理清景与情的关系,一般手法是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情景交融,或是衬托烘托。

景与情的关系,既有正面衬托(包括通过写美景来抒发乐情和通过写哀景来抒发哀情两种情况),也有反面衬托(包括通过写哀景来抒发乐情和通过写美景来抒发哀情两种情况),这在解答写景抒情类古诗词赏析题时是必须弄清楚的。

比如杜甫在流落四川一带时写过的两首古诗《绝句》,一首诗是: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诗人通过写明丽的景色来抒发渴望回家的欢乐心情,是正衬。

另一首是: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前两句也写了明丽的景色,但作者所要抒发的是漂泊零落、归乡无期的深沉感伤,以美景抒哀情更显其哀。

诗歌鉴赏的反思

诗歌鉴赏的反思

诗歌鉴赏的反思
诗歌鉴赏的反思
诗歌鉴赏是初、高中阶段每次语文试题中的必修题,对大多数人来说这类题很是让人头疼,失分严重,那么我们该怎么做好这个模块儿呢?当你在做诗歌鉴赏的时候最先看的是这首诗的什么?当然是标题咯。

没错!第一步就是“看标题”。

古代诗歌的标题一般都蕴含着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诸多信息,我们抓住这一点,就有助于我们提前对诗歌的整体意境有个大致的了解,比如刘禹锡的《再授连州至衡阳酬柳柳州赠别》,看看你能读取到什么信息呢?接下来,看完标题就得看作者了。

那么我们为什么要看作者呢?因为每一位作者的作品都因受当时的社会时代背景及作者自身的性格影响而呈现出不同的特征。

比如大家所熟知的陶渊明,他是一个隐者的形象,寄情于山水,归隐于田园,所以他的诗中表现出来的基本是淡泊宁静、闲适安恬、不慕名利的`思想感情。

看完标题和作者,这下咱们得读诗了。

读诗的时候要抓得住诗中所描绘的意象。

意象一般都能侧向反映出作者的思想感情。

第四点是我们最容易忽略的。

我们说一篇文章中最能体现出文本思想、感情基调的那个字或词叫做文眼,那么同样的,诗歌中最精炼传神的那个字或词就叫做诗眼。

诗眼的作用和文眼一样,能让我们基本掌握全诗的主题思想。

“Lastbutnotleast(最后但并不是不重要的)。

”整首诗读完了一定要认真阅读它所给的注释!并且还得仔细提炼里面的有效信息,这有助于我们分析诗歌和揣摩作者写作时的感情。

阅读了上面的内容,我相信你一定学到了一些有用的东西,最后再奉上爱迪生的一句话:任何问题都有解决的办法,无法可想的事是没有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歌鉴赏复习中的一点思考
摘要诗歌鉴赏复习中,学生常常能理解诗歌内容,但是不会答题。

在复习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系统归纳并积累有关概念,理解概念的含义,区分相近概念,同时掌握答题的基本套路,从而提高解答诗歌鉴赏题的能力。

关键词积累概念;理解内涵;答题套路
进入诗歌鉴赏复习阶段,从学生做诗歌鉴赏题的情况看,我发现复习诗歌鉴赏部分时,涉及到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的题目,学生的正确率普遍较低。

为什么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诗歌鉴赏能力,能够通过把握意象、知人论世等方法理解诗歌,但是得分依然不高呢?下面谈一点自己的思考,与同行们磋商。

首先,学生对诗歌鉴赏中的有关术语积累不够。

诗歌鉴赏中,学生明明能够基本理解诗歌的内容,心里知道意思,却不知怎么表达,因答题不准确而导致丢分。

出现这种情况,首先就是因为对有关术语积累不够。

高中考查学生诗歌,不外乎从修辞手法、艺术手法、表达方式、语言、意境、表达效果等方面出题。

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要求学生加强术语概念的积累。

如诗歌中常用的比喻、比拟、借代、起兴、互文等修辞手法,记叙、议论、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直抒胸臆、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等抒情方式,以乐写哀、动静结合、虚实相生、白描等描写方法,赋比兴、先抑后扬、铺陈、烘托、象征、用典、托物言志等表现手法,惆怅、伤感、孤独、闲适、仰慕、激愤、忧国忧民等思想感情,缠绵、凄凉、清新自然、雄浑壮阔、苍凉悲壮、凄清冷落等意境,深化主旨、意境深远、耐人寻味、言近旨远等表达作用。

学生掌握了这些“行话”,答题时就不愁有话说不出。

其次,学生对概念理解不够准确。

要想准确答题,还必须引导学生准确理解概念的含义,区分相近概念的区别。

比如诗歌中学生常常把渲染与烘托、对比与反衬分不清,答题六乱说一气;把借景抒情、触景生情、借古咏怀、借物抒情中“景、物、古”不分,“借、触、缘、寄”不辨,不管什么诗歌一律答成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教学中,老师就要引导学生理解、分辨。

先拿渲染和烘托来说,它们都是为了使描写的对象更鲜明、更突出,但二者着眼点不同:渲染是从正面着笔,由此言此,通过描摹景物营造气氛;烘托从侧面用墨,由此“烘托”彼,不说本意,只说与此有关的其他事物。

比如,贺铸的《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

锦瑟华年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飞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

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词人紧扣季节,用满地的青草、满城的柳絮、满天的梅雨渲染闲愁之浓之深。

杜甫的《登高》中,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连用六个特写镜头,渲染了萧瑟悲凉的气氛。

而齐己的《早梅》“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禽窥素艳来”一句就是用了烘托手法,表现出早梅的素艳。

再如《琵琶行》中“东船西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一句,用环境描写烘托音乐的魅力,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回味空间。

再说对比和衬托。

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对比是相反或相似的两种事物互相比照,以共同表现某种思想或意境,对比双方不分主次;而衬托是以次要事物为陪衬突出一个主要事物,一方是工具,一方是目的,两者主次分明。

对比时修辞手法,衬托是表现手法。

比如刘禹锡的《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把“自古”与“我”对比,“悲寂寥”与“胜春朝”对比,表现出的高扬精神和开阔胸襟。

而王冕的《白梅》“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为了塑造梅花的形象,诗人以冰雪衬托梅之坚毅耐寒,用桃李与梅对比以显示梅之高洁守志,从而表达坚持理想操守,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

再如岑参的《山房春事》“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

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犹发旧时花”,三、四句用了反衬手法,以庭树犹发旧时花的春景,从反面衬托得梁园更加萧条。

第三,学生答题缺少“章法”。

要想答好题,还得引导学生掌握一定的答题套路。

如分析技巧类的问题,可分为三步: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再说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如陈与义《早行》“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可先说“主要用了反衬手法”(步骤一),再说“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

”(步骤二);最后说“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心中由飘泊引起的孤独寂寞”(步骤三)。

分析语言特色类的问题,也可分为三步: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如分析《春怨》“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的语言特色,可先说“此诗语言特点是清新自然,口语化”(步骤一),然后结合诗句分析:“黄莺儿”是儿化音,显出女子的纯真娇憨。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用质朴的语言表明了打黄莺是因为它惊扰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梦(步骤二)。

最后指出感情:这样非常自然地表现了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步骤三)。

总之,只要注重积累,教师再在此基础上加以引导,学生做好诗歌鉴赏题应该不是难事。

虽然这些方法有应试之嫌,但是“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学生只有首先学会怎么迈出脚步,才能真正学会走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