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届高中语文 第五单元 英雄悲歌 10 荆轲训练 鲁人版选修《史记选读》
鲁人版高中语文选修史记选读学案:第五单元10 荆 轲 Word版含解析
第五单元英雄悲歌
10荆轲
公元前228年(秦王政19年),秦王嬴政派其大将王翦攻赵,杀掉赵葱,遂克邯郸,虏赵王迁。
王翦随即奉命率兵驻扎中山(今河北省定州),准备向燕国进攻。
燕国这时处于朝不保夕、危如累卵的困难境地。
事实是:“燕弱小,数困于兵,今计举国不足以当秦。
”(《战国策·燕策三》)。
燕太子丹这时好像热锅上的蚂蚁,在秦军压境的危急时刻,不得不采取派人行刺这种恐怖政策。
节选部分主要记叙了“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叙述了这一事件的前因后果,从准备、实施、到最后失败
,事件过程完整。
情节围绕一个“刺”字展开,波澜起伏,惊心动魄,人物的性格也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得到了生动的表现。
揭示了弱小燕国和强大秦国之间的尖锐矛盾和激烈斗争,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战国时期秦燕之间的兼并与反兼并的斗争。
一、字音
曩.者(nǎnɡ)说.卫元君(shuì) 有不称.者(chèn)
嘿.而逃去(mò) 沈.深(chén) 泾.渭(Jīnɡ)
殽.之险(Xiáo) 居有间.(jiàn) 樊於.期(wū)
单.于(chán) 饿虎之蹊.(xī)蔽.席(piē)
戮.没(lù) 揕.其匈(zhèn) 焠.之(cuì)
变徵.(zhǐ)擿.秦王(zhì) 被八创.(chuānɡ)
夏无且.(jū)箕.踞(jī)不能.须臾(nài)
二、通假字
①吾曩者目摄.之摄,通“慑”,震慑
②荆轲嘿.而逃去嘿,同“默”,沉默
③祸必不振.矣振,通“赈”,救。
高二语文鲁人版选修《史记选读》文档:第5单元+10 荆轲+Word版含答案
10荆轲美得深沉,美得悲壮的易水壮士——荆轲有人说,你仅仅为了一个承诺,为了一种方式,为了燕太子丹设置的情感和信义的罗网而无法自拔,在身不由己地异化为一把刺秦的匕首中完成了个人的悲剧。
也有人说,你为了去兑现那个时代所崇尚的“士为知己者死”的信条而用生命拥抱信仰,这就注定了你完成的必定是个时代悲剧。
其实,在那个大悲大歌、风起云涌的时代,你也犹如一颗没有决定输赢勇气与权利的棋子,在那个时代,你的选择是二元对立的,同时,你的选择也是步履维艰的。
当楚国的宫殿在战火中坍塌的时候,当长平冤魂在地下悲号的时候,当诸侯国的王侯大臣成为降臣贱虏的时候,当不可一世的秦王虎视天下的时候,你,荆轲,燕地的热血男儿,需要做出抉择……于是,你成了别萧萧易水而去的壮士!你也留恋自己的家园故国,你也知道深入虎穴的险恶与危难,然而你义无反顾地去了,去得那样坚定,带着一腔对国君的忠诚和满怀对誓言的忠贞。
明知山有虎,却向虎山行。
你,荆轲,你这千古侠士,图藏七寸匕首,血溅秦朝王庭!“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是一生的诀别,这是跨越生死的美,美得深沉,美得悲壮!易水壮士——荆轲荆轲(?~公元前227),战国末期卫国人,喜好读书击剑,为人慷慨侠义。
后游历到燕国,被称为“荆卿”(或荆叔),为人仗义豪爽,结识了许多豪侠义士,后由燕国智勇深沉的“节侠”田光推荐给太子丹,拜为上卿。
后来前往秦国刺杀秦王,因失败而被杀。
在战国末期的公元前227年,即秦统一中国之前的六年。
当时,秦于公元前230年灭韩,又于公元前228年破赵,秦统一六国的大势已定。
地处赵国东北方的燕国是一个弱小的国家,当初,燕王为了结好于秦国,曾将太子丹交给秦国做人质。
而“秦遇之不善”,太子丹于公元前232年逃回燕国。
为抵抗强秦的大举进攻,同时也为报“见陵”之仇,太子丹想派刺客去劫持秦王,“使悉反诸侯侵地”;或者刺杀秦王嬴政,使秦“内有大乱”,“君臣相疑”,然后联合诸侯共同破秦。
2017高中语文鲁人版(选修《史记选读》)第五单元课件:第10课《荆轲》(共40张PPT)
中心思想:
本文通过对荆轲刺秦王这一事件的叙述,赞 扬了荆轲机智勇敢和扶弱救困,反抗侵伐的侠 义行为,表现了作者反抗强暴统治的思想。
兮 寒风 不 萧 复 壮萧 还 士兮 一易 去水
一曲悲歌
且看如何演绎………
狼烟四起
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其 地,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危 机 四 伏
义士请缨
图穷匕现
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椹 之。未至身,秦王惊, 自引而起,绝 袖。拔剑,剑长, 操其室。时恐急,剑 坚,故不可立拔。
}
激 昂 短 促 进 入 高 潮
导入新课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在诸多风
流人物之中,有一位仅有短短两句吟唱,而 这两句却成为千古绝唱,这就是荆轲的《易 水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 还!诗中透露出无限的悲凉和对人生的留恋, 但荆轲仍然一无反顾,“壮士一去兮不复 还”。许多英雄就这样永远地走入历史深处。 今天,让我们在前人的记述中再来探寻英雄 的足迹,倾听历史的回音。
荆轲:
荆轲,春秋战国时代有名的四大刺客之一。祖先 是齐国人,后迁居卫国,原叫庄坷,到了燕国以后, 才叫荆轲,他喜欢读书击剑,结交名人勇士。课文中 提到的击筑的高渐离,就是朋友之一。燕太子为了刺 秦王,先找智勇双全的燕国处土田光。田光觉得自己 老了,无法完成太子丹的重托,便向太子丹推荐了荆 轲。田光为了激励荆轲,便自杀了。荆轲接受了任务, 太子丹高兴万分,马上封荆轲为上卿,精心奉侍…… 以后,就是课文记叙的情况。
淬
忤 徵
(cuì )
(wǔ) (zhǐ)
揕 拊 夏 无 且 樊 於 期
(zhè n)
(fǔ)
陛
卒 提
(bì )
(cù ) (dǐ)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5单元英雄悲歌5.10荆轲课件鲁人版选修《史记选读》
基础导练
问题导读
(11)此臣之日夜切齿腐心也(腐,通“拊”,拍,捶) (12)于是太子豫求天下之利匕首(豫,同“预”,预先) (13)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决,通“诀”,告别) (14)而秦舞阳奉地图柙(柙,通“匣”,匣子) (15)北蕃蛮夷之鄙人(蕃,通“藩”) (16)图穷而匕首见(见,同“现”,露) (17)乃引其匕首以擿秦王(擿,同“掷”,抛掷)
基础导练
问题导读
资怨而助祸(帮助) (3)资 此殆天所以资将军(资助) 孤当续发人众,多载资粮(费用,物资) 如姬资之三年(悬赏) 致光之言(传达) 一篇之中三致志焉(表达,表示) (4)致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达到) 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招致,招引,引来) 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致使,使)
基础导练
问题导读
(三)形容词用作名词 其人居远 (远方) . (四)使动用法 使使以闻 大王(使……听到) . (五)意动用法 (1)太子迟 之(以……为迟) . (2)群臣怪 之(以……为怪) .
基础导练
问题导读
六、相关成语 (1)切齿腐心:又作“切齿拊心”。形容愤恨到极点。 (2)一去不复返:一去之后就不再回来。后亦称事情已成陈迹。 (3)图穷匕首见:比喻事情发展到了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出来。 (4)无可奈何:没有办法,无法可想。表示事已如此,再要挽回已是 无能为力。
基础导练
问题导读
(6)愿大王少假借 之 .. 古义:通融,迁就。今义:利用某种名义、力量等来达到目的。 (7)愿太子疾遣樊将军入匈奴以灭口 .. 古义:消除借口。今义:害怕泄露秘密而杀害知情的人。 (8)且至于 燕 .. 古义:到达,(打)到。今义:表示达到某种程度;表示另提一事。 (9)其后秦,出兵山东 .. 古义:崤山以东,这里泛指秦以外的其他六国地区。今义:专指山 东省。
鲁人版高中语文选修史记选读精品课件:第五单元10荆轲
四、古今异义 ①尽与其贤豪长.者.相结 古义:有__很__高__修__养__的__人__。__
今义:年长、辈分高的人。 ②其后秦日出兵山.东.以伐齐 古义:_崤__山__以__东__。_
今义:山东省。
③且至.于.燕 古义:至__:__到__;__于__:__介__词__,__表__对__象 __。 今义:表示另提一事。 ④秦将樊於期得.罪.于秦王 古义:获__罪__。__ 今义:招人不快或怀恨。 ⑤足为寒.心. 古义:内__心__恐__惧__。__ 今义:因失望而痛心。
②荆轲嘿.而逃去 嘿__,___同__“__默__”__,__沉__默__ ③祸必不振.矣 _振__,__通__“__赈__”__,__救____ ④北购.于单于 _购__,__通__“__媾__”__,__和__好____ ⑤心惛.然 惛__,__同__“___昏__”__,__迷__惑____ ⑥恐不能.须臾 _能__,__通__“__耐__”__,__经__受__得__住____ ⑦太子送至门,戒.曰 _戒__,__通__“__诫__”__,__告__诫 ____
三、一词多义 (1)及①②爱及.燕政之立狗为屠秦王及.善击_介__筑词__者,__高等__渐到_离 连__词__,__以__及__ (2)故①②故故..尝丹质怨于而赵亡归名__词__连__,__词__以__,__前__所___以_ (3)固①②③固北固..去有请也甘毋泉让副、__词副谷____,词__口__本,__之__来坚__固.__决__地名____词__,__险__要__的__地___势_
④其.后乃可图也 代_词__,__这___
①以.术说卫元君 介__词__,__用 __ (6)以连② __词_其_,后 __表 _秦__目 日__的 出__兵,__山可__东译__以为.__伐“__齐来__”____
(新人教版)新版学年高中语文 第五单元 英雄悲歌 10 荆轲学案 鲁人版选修《史记选读》【提分必备】
10 荆轲美得深沉,美得悲壮的易水壮士——荆轲有人说,你仅仅为了一个承诺,为了一种方式,为了燕太子丹设置的情感和信义的罗网而无法自拔,在身不由己地异化为一把刺秦的匕首中完成了个人的悲剧。
也有人说,你为了去兑现那个时代所崇尚的“士为知己者死”的信条而用生命拥抱信仰,这就注定了你完成的必定是个时代悲剧。
其实,在那个大悲大歌、风起云涌的时代,你也犹如一颗没有决定输赢勇气与权利的棋子,在那个时代,你的选择是二元对立的,同时,你的选择也是步履维艰的。
当楚国的宫殿在战火中坍塌的时候,当长平冤魂在地下悲号的时候,当诸侯国的王侯大臣成为降臣贱虏的时候,当不可一世的秦王虎视天下的时候,你,荆轲,燕地的热血男儿,需要做出抉择……于是,你成了别萧萧易水而去的壮士!你也留恋自己的家园故国,你也知道深入虎穴的险恶与危难,然而你义无反顾地去了,去得那样坚定,带着一腔对国君的忠诚和满怀对誓言的忠贞。
明知山有虎,却向虎山行。
你,荆轲,你这千古侠士,图藏七寸匕首,血溅秦朝王庭!“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是一生的诀别,这是跨越生死的美,美得深沉,美得悲壮!易水壮士——荆轲荆轲(?~公元前227),战国末期卫国人,喜好读书击剑,为人慷慨侠义。
后游历到燕国,被称为“荆卿”(或荆叔),为人仗义豪爽,结识了许多豪侠义士,后由燕国智勇深沉的“节侠”田光推荐给太子丹,拜为上卿。
后来前往秦国刺杀秦王,因失败而被杀。
在战国末期的公元前227年,即秦统一中国之前的六年。
当时,秦于公元前230年灭韩,又于公元前228年破赵,秦统一六国的大势已定。
地处赵国东北方的燕国是一个弱小的国家,当初,燕王为了结好于秦国,曾将太子丹交给秦国做人质。
而“秦遇之不善”,太子丹于公元前232年逃回燕国。
为抵抗强秦的大举进攻,同时也为报“见陵”之仇,太子丹想派刺客去劫持秦王,“使悉反诸侯侵地”;或者刺杀秦王嬴政,使秦“内有大乱”,“君臣相疑”,然后联合诸侯共同破秦。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五单元英雄悲歌10荆轲学案鲁人版选修《史记选读》
10 荆轲美得深沉,美得悲壮的易水壮士——荆轲有人说,你仅仅为了一个承诺,为了一种方式,为了燕太子丹设置的情感和信义的罗网而无法自拔,在身不由己地异化为一把刺秦的匕首中完成了个人的悲剧。
也有人说,你为了去兑现那个时代所崇尚的“士为知己者死”的信条而用生命拥抱信仰,这就注定了你完成的必定是个时代悲剧。
其实,在那个大悲大歌、风起云涌的时代,你也犹如一颗没有决定输赢勇气与权利的棋子,在那个时代,你的选择是二元对立的,同时,你的选择也是步履维艰的。
当楚国的宫殿在战火中坍塌的时候,当长平冤魂在地下悲号的时候,当诸侯国的王侯大臣成为降臣贱虏的时候,当不可一世的秦王虎视天下的时候,你,荆轲,燕地的热血男儿,需要做出抉择……于是,你成了别萧萧易水而去的壮士!你也留恋自己的家园故国,你也知道深入虎穴的险恶与危难,然而你义无反顾地去了,去得那样坚定,带着一腔对国君的忠诚和满怀对誓言的忠贞。
明知山有虎,却向虎山行。
你,荆轲,你这千古侠士,图藏七寸匕首,血溅秦朝王庭!“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是一生的诀别,这是跨越生死的美,美得深沉,美得悲壮!易水壮士——荆轲荆轲(?~公元前227),战国末期卫国人,喜好读书击剑,为人慷慨侠义。
后游历到燕国,被称为“荆卿”(或荆叔),为人仗义豪爽,结识了许多豪侠义士,后由燕国智勇深沉的“节侠”田光推荐给太子丹,拜为上卿。
后来前往秦国刺杀秦王,因失败而被杀。
在战国末期的公元前227年,即秦统一中国之前的六年。
当时,秦于公元前230年灭韩,又于公元前228年破赵,秦统一六国的大势已定。
地处赵国东北方的燕国是一个弱小的国家,当初,燕王为了结好于秦国,曾将太子丹交给秦国做人质。
而“秦遇之不善”,太子丹于公元前232年逃回燕国。
为抵抗强秦的大举进攻,同时也为报“见陵”之仇,太子丹想派刺客去劫持秦王,“使悉反诸侯侵地”;或者刺杀秦王嬴政,使秦“内有大乱”,“君臣相疑”,然后联合诸侯共同破秦。
(部编本人教版)最新高中语文 第五单元 英雄悲歌 10 荆轲训练 鲁人版选修《史记选读》【必做练习】
10 荆轲[基础巩固层]1.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 .吾曩者目摄之B .荆轲嘿而逃去C .其意不厌D .持千金之资币物【解析】 A 项,“摄”通“慑”,威慑,震慑;B 项,“嘿”同“默”;C 项,“厌”通“餍”,满足。
【答案】 D2.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曩者吾与论剑,有不称.者 称:合适 B .擅.巴、汉之饶;右陇、蜀之山 擅:占有 C .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略:攻取 D .而丹质.于秦 质:质问 【解析】 D 项,质:做人质。
【答案】 D3.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而秦舞阳奉地图柙,以.次进不忍杀之,以.赐公 B.⎩⎪⎨⎪⎧ 北蕃蛮夷之.鄙人天之.亡我,我何渡为 C.⎩⎪⎨⎪⎧燕王拜送于.庭精兵锐卒必竭于.外 D.⎩⎪⎨⎪⎧ 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愿为.诸君快战【解析】 C 项,均为介词,在。
A 项,介词,按照/介词,用;B 项,结构助词,的/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D 项,动词,发出/介词,替。
【答案】 C4.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 .太子受而舍.之 B .乃遂盛樊於期首函.封之 C .使使以闻.大王 D .臣.海内之王者 【解析】 B 项是名词作状语,其他三项是使动用法。
【答案】 B5.下列各组句子中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A.⎩⎪⎨⎪⎧ 日与狗屠及高渐离饮于燕市嘉为先言于秦王B.⎩⎪⎨⎪⎧ 荆轲者,卫人也往而不返者,竖子也C.⎩⎪⎨⎪⎧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北有甘泉、谷口之固D.⎩⎪⎨⎪⎧ 归而求为报秦王者燕小弱,数困于兵 【解析】 D 项,分别是省略句和被动句。
A 项是介宾结构后置句。
B 项是判断句。
C 项是定语后置句。
【答案】 D[阅读提升层](一)阅读下面文段,完成6~10题。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至易水之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
【2020】最新高中语文第五单元英雄悲歌10荆轲学案鲁人版选修《史记选读》
(9)稍蚕食诸侯(名词作状语)像蚕一样
(10)北有甘泉谷口与固(名词作状语)在北面
(11)南有泾渭之沃(名词作状语)在南面
(12)右陇、蜀之山,左关殽之险(名词作状语)在右边,在左边
(13)偻行见荆卿(名词作状语)弯着腰,驼着背
(14)太子再释而跪,膝行流涕(名词作状语)用双膝
【2020】最新高中语文第五单元英雄悲歌10荆轲学案鲁人版选修《史记选读》
编 辑:__________________
时 间:__________________
10 荆轲
美得深沉,美得悲壮的易水壮士——荆轲
有人说,你仅仅为了一个承诺,为了一种方式,为了燕太子丹设置的情感和信义的罗网而无法自拔,在身不由己地异化为一把刺秦的匕首中完成了个人的悲剧。
[文脉·梳理]
荆轲 反衬
[文本·精析]
1.本文成功地塑造了荆轲的形象。对荆轲其人,历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你认为荆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根据课文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性格。深沉,刚毅,慷慨。准备信物,深谋远虑。迟发见疑,他怒叱太子。取道易水,慷慨悲歌。
(3)才能。工于心计,善于言辞。事前胸有成竹,周密策划,义激樊於期。临危从容不迫,遮掩搪塞,机智过人。
(4)精神。不畏强暴、不避艰险、不怕牺牲、视死如归的精神。明知“一去不复还”,仍然一往无前,“终已不顾”,行刺不成,身受重伤,仍拼死一搏,英雄气概,值得称道。
最新高中语文 第五单元 英雄悲歌 10 荆轲学案 鲁人版选修《史记选读》
10 荆轲美得深沉,美得悲壮的易水壮士——荆轲有人说,你仅仅为了一个承诺,为了一种方式,为了燕太子丹设置的情感和信义的罗网而无法自拔,在身不由己地异化为一把刺秦的匕首中完成了个人的悲剧。
也有人说,你为了去兑现那个时代所崇尚的“士为知己者死”的信条而用生命拥抱信仰,这就注定了你完成的必定是个时代悲剧。
其实,在那个大悲大歌、风起云涌的时代,你也犹如一颗没有决定输赢勇气与权利的棋子,在那个时代,你的选择是二元对立的,同时,你的选择也是步履维艰的。
当楚国的宫殿在战火中坍塌的时候,当长平冤魂在地下悲号的时候,当诸侯国的王侯大臣成为降臣贱虏的时候,当不可一世的秦王虎视天下的时候,你,荆轲,燕地的热血男儿,需要做出抉择……于是,你成了别萧萧易水而去的壮士!你也留恋自己的家园故国,你也知道深入虎穴的险恶与危难,然而你义无反顾地去了,去得那样坚定,带着一腔对国君的忠诚和满怀对誓言的忠贞。
明知山有虎,却向虎山行。
你,荆轲,你这千古侠士,图藏七寸匕首,血溅秦朝王庭!“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是一生的诀别,这是跨越生死的美,美得深沉,美得悲壮!易水壮士——荆轲荆轲(?~公元前227),战国末期卫国人,喜好读书击剑,为人慷慨侠义。
后游历到燕国,被称为“荆卿”(或荆叔),为人仗义豪爽,结识了许多豪侠义士,后由燕国智勇深沉的“节侠”田光推荐给太子丹,拜为上卿。
后来前往秦国刺杀秦王,因失败而被杀。
在战国末期的公元前227年,即秦统一中国之前的六年。
当时,秦于公元前230年灭韩,又于公元前228年破赵,秦统一六国的大势已定。
地处赵国东北方的燕国是一个弱小的国家,当初,燕王为了结好于秦国,曾将太子丹交给秦国做人质。
而“秦遇之不善”,太子丹于公元前232年逃回燕国。
为抵抗强秦的大举进攻,同时也为报“见陵”之仇,太子丹想派刺客去劫持秦王,“使悉反诸侯侵地”;或者刺杀秦王嬴政,使秦“内有大乱”,“君臣相疑”,然后联合诸侯共同破秦。
高中语文 第五单元 英雄悲歌 10 荆轲学案 鲁人版选修《史记选读》
学习资料专题10 荆轲美得深沉,美得悲壮的易水壮士——荆轲有人说,你仅仅为了一个承诺,为了一种方式,为了燕太子丹设置的情感和信义的罗网而无法自拔,在身不由己地异化为一把刺秦的匕首中完成了个人的悲剧。
也有人说,你为了去兑现那个时代所崇尚的“士为知己者死”的信条而用生命拥抱信仰,这就注定了你完成的必定是个时代悲剧。
其实,在那个大悲大歌、风起云涌的时代,你也犹如一颗没有决定输赢勇气与权利的棋子,在那个时代,你的选择是二元对立的,同时,你的选择也是步履维艰的。
当楚国的宫殿在战火中坍塌的时候,当长平冤魂在地下悲号的时候,当诸侯国的王侯大臣成为降臣贱虏的时候,当不可一世的秦王虎视天下的时候,你,荆轲,燕地的热血男儿,需要做出抉择……于是,你成了别萧萧易水而去的壮士!你也留恋自己的家园故国,你也知道深入虎穴的险恶与危难,然而你义无反顾地去了,去得那样坚定,带着一腔对国君的忠诚和满怀对誓言的忠贞。
明知山有虎,却向虎山行。
你,荆轲,你这千古侠士,图藏七寸匕首,血溅秦朝王庭!“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是一生的诀别,这是跨越生死的美,美得深沉,美得悲壮!易水壮士——荆轲荆轲(?~公元前227),战国末期卫国人,喜好读书击剑,为人慷慨侠义。
后游历到燕国,被称为“荆卿”(或荆叔),为人仗义豪爽,结识了许多豪侠义士,后由燕国智勇深沉的“节侠”田光推荐给太子丹,拜为上卿。
后来前往秦国刺杀秦王,因失败而被杀。
在战国末期的公元前227年,即秦统一中国之前的六年。
当时,秦于公元前230年灭韩,又于公元前228年破赵,秦统一六国的大势已定。
地处赵国东北方的燕国是一个弱小的国家,当初,燕王为了结好于秦国,曾将太子丹交给秦国做人质。
而“秦遇之不善”,太子丹于公元前232年逃回燕国。
为抵抗强秦的大举进攻,同时也为报“见陵”之仇,太子丹想派刺客去劫持秦王,“使悉反诸侯侵地”;或者刺杀秦王嬴政,使秦“内有大乱”,“君臣相疑”,然后联合诸侯共同破秦。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 第五单元 英雄悲歌 10 荆轲教师用书 鲁人版选修《史记选读》
10 荆轲美得深沉,美得悲壮的易水壮士——荆轲有人说,你仅仅为了一个承诺,为了一种方式,为了燕太子丹设置的情感和信义的罗网而无法自拔,在身不由己地异化为一把刺秦的匕首中完成了个人的悲剧。
也有人说,你为了去兑现那个时代所崇尚的“士为知己者死”的信条而用生命拥抱信仰,这就注定了你完成的必定是个时代悲剧。
其实,在那个大悲大歌、风起云涌的时代,你也犹如一颗没有决定输赢勇气与权利的棋子,在那个时代,你的选择是二元对立的,同时,你的选择也是步履维艰的。
当楚国的宫殿在战火中坍塌的时候,当长平冤魂在地下悲号的时候,当诸侯国的王侯大臣成为降臣贱虏的时候,当不可一世的秦王虎视天下的时候,你,荆轲,燕地的热血男儿,需要做出抉择……于是,你成了别萧萧易水而去的壮士!你也留恋自己的家园故国,你也知道深入虎穴的险恶与危难,然而你义无反顾地去了,去得那样坚定,带着一腔对国君的忠诚和满怀对誓言的忠贞。
明知山有虎,却向虎山行。
你,荆轲,你这千古侠士,图藏七寸匕首,血溅秦朝王庭!“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是一生的诀别,这是跨越生死的美,美得深沉,美得悲壮!易水壮士——荆轲荆轲(?~公元前227),战国末期卫国人,喜好读书击剑,为人慷慨侠义。
后游历到燕国,被称为“荆卿”(或荆叔),为人仗义豪爽,结识了许多豪侠义士,后由燕国智勇深沉的“节侠”田光推荐给太子丹,拜为上卿。
后来前往秦国刺杀秦王,因失败而被杀。
在战国末期的公元前227年,即秦统一中国之前的六年。
当时,秦于公元前230年灭韩,又于公元前228年破赵,秦统一六国的大势已定。
地处赵国东北方的燕国是一个弱小的国家,当初,燕王为了结好于秦国,曾将太子丹交给秦国做人质。
而“秦遇之不善”,太子丹于公元前232年逃回燕国。
为抵抗强秦的大举进攻,同时也为报“见陵”之仇,太子丹想派刺客去劫持秦王,“使悉反诸侯侵地”;或者刺杀秦王嬴政,使秦“内有大乱”,“君臣相疑”,然后联合诸侯共同破秦。
(新人教版)最新高中语文 第五单元 英雄悲歌 10 荆轲学案 鲁人版选修《史记选读》【经典练习】
10 荆轲美得深沉,美得悲壮的易水壮士——荆轲有人说,你仅仅为了一个承诺,为了一种方式,为了燕太子丹设置的情感和信义的罗网而无法自拔,在身不由己地异化为一把刺秦的匕首中完成了个人的悲剧。
也有人说,你为了去兑现那个时代所崇尚的“士为知己者死”的信条而用生命拥抱信仰,这就注定了你完成的必定是个时代悲剧。
其实,在那个大悲大歌、风起云涌的时代,你也犹如一颗没有决定输赢勇气与权利的棋子,在那个时代,你的选择是二元对立的,同时,你的选择也是步履维艰的。
当楚国的宫殿在战火中坍塌的时候,当长平冤魂在地下悲号的时候,当诸侯国的王侯大臣成为降臣贱虏的时候,当不可一世的秦王虎视天下的时候,你,荆轲,燕地的热血男儿,需要做出抉择……于是,你成了别萧萧易水而去的壮士!你也留恋自己的家园故国,你也知道深入虎穴的险恶与危难,然而你义无反顾地去了,去得那样坚定,带着一腔对国君的忠诚和满怀对誓言的忠贞。
明知山有虎,却向虎山行。
你,荆轲,你这千古侠士,图藏七寸匕首,血溅秦朝王庭!“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是一生的诀别,这是跨越生死的美,美得深沉,美得悲壮!易水壮士——荆轲荆轲(?~公元前227),战国末期卫国人,喜好读书击剑,为人慷慨侠义。
后游历到燕国,被称为“荆卿”(或荆叔),为人仗义豪爽,结识了许多豪侠义士,后由燕国智勇深沉的“节侠”田光推荐给太子丹,拜为上卿。
后来前往秦国刺杀秦王,因失败而被杀。
在战国末期的公元前227年,即秦统一中国之前的六年。
当时,秦于公元前230年灭韩,又于公元前228年破赵,秦统一六国的大势已定。
地处赵国东北方的燕国是一个弱小的国家,当初,燕王为了结好于秦国,曾将太子丹交给秦国做人质。
而“秦遇之不善”,太子丹于公元前232年逃回燕国。
为抵抗强秦的大举进攻,同时也为报“见陵”之仇,太子丹想派刺客去劫持秦王,“使悉反诸侯侵地”;或者刺杀秦王嬴政,使秦“内有大乱”,“君臣相疑”,然后联合诸侯共同破秦。
鲁人版高中语文选修(史记选读)检测:第5单元 10 荆轲 Word版含解析.doc
10荆轲美得深沉,美得悲壮的易水壮士——荆轲有人说,你仅仅为了一个承诺,为了一种方式,为了燕太子丹设置的情感和信义的罗网而无法自拔,在身不由己地异化为一把刺秦的匕首中完成了个人的悲剧。
也有人说,你为了去兑现那个时代所崇尚的“士为知己者死”的信条而用生命拥抱信仰,这就注定了你完成的必定是个时代悲剧。
其实,在那个大悲大歌、风起云涌的时代,你也犹如一颗没有决定输赢勇气与权利的棋子,在那个时代,你的选择是二元对立的,同时,你的选择也是步履维艰的。
当楚国的宫殿在战火中坍塌的时候,当长平冤魂在地下悲号的时候,当诸侯国的王侯大臣成为降臣贱虏的时候,当不可一世的秦王虎视天下的时候,你,荆轲,燕地的热血男儿,需要做出抉择……于是,你成了别萧萧易水而去的壮士!你也留恋自己的家园故国,你也知道深入虎穴的险恶与危难,然而你义无反顾地去了,去得那样坚定,带着一腔对国君的忠诚和满怀对誓言的忠贞。
明知山有虎,却向虎山行。
你,荆轲,你这千古侠士,图藏七寸匕首,血溅秦朝王庭!“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是一生的诀别,这是跨越生死的美,美得深沉,美得悲壮!易水壮士——荆轲荆轲(?~公元前227),战国末期卫国人,喜好读书击剑,为人慷慨侠义。
后游历到燕国,被称为“荆卿”(或荆叔),为人仗义豪爽,结识了许多豪侠义士,后由燕国智勇深沉的“节侠”田光推荐给太子丹,拜为上卿。
后来前往秦国刺杀秦王,因失败而被杀。
在战国末期的公元前227年,即秦统一中国之前的六年。
当时,秦于公元前230年灭韩,又于公元前228年破赵,秦统一六国的大势已定。
地处赵国东北方的燕国是一个弱小的国家,当初,燕王为了结好于秦国,曾将太子丹交给秦国做人质。
而“秦遇之不善”,太子丹于公元前232年逃回燕国。
为抵抗强秦的大举进攻,同时也为报“见陵”之仇,太子丹想派刺客去劫持秦王,“使悉反诸侯侵地”;或者刺杀秦王嬴政,使秦“内有大乱”,“君臣相疑”,然后联合诸侯共同破秦。
鲁人版高中语文选修(史记选读)检测:第5单元 10 荆轲 Word版含解析
10荆轲美得深沉,美得悲壮的易水壮士——荆轲有人说,你仅仅为了一个承诺,为了一种方式,为了燕太子丹设置的情感和信义的罗网而无法自拔,在身不由己地异化为一把刺秦的匕首中完成了个人的悲剧。
也有人说,你为了去兑现那个时代所崇尚的“士为知己者死”的信条而用生命拥抱信仰,这就注定了你完成的必定是个时代悲剧。
其实,在那个大悲大歌、风起云涌的时代,你也犹如一颗没有决定输赢勇气与权利的棋子,在那个时代,你的选择是二元对立的,同时,你的选择也是步履维艰的。
当楚国的宫殿在战火中坍塌的时候,当长平冤魂在地下悲号的时候,当诸侯国的王侯大臣成为降臣贱虏的时候,当不可一世的秦王虎视天下的时候,你,荆轲,燕地的热血男儿,需要做出抉择……于是,你成了别萧萧易水而去的壮士!你也留恋自己的家园故国,你也知道深入虎穴的险恶与危难,然而你义无反顾地去了,去得那样坚定,带着一腔对国君的忠诚和满怀对誓言的忠贞。
明知山有虎,却向虎山行。
你,荆轲,你这千古侠士,图藏七寸匕首,血溅秦朝王庭!“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是一生的诀别,这是跨越生死的美,美得深沉,美得悲壮!易水壮士——荆轲荆轲(?~公元前227),战国末期卫国人,喜好读书击剑,为人慷慨侠义。
后游历到燕国,被称为“荆卿”(或荆叔),为人仗义豪爽,结识了许多豪侠义士,后由燕国智勇深沉的“节侠”田光推荐给太子丹,拜为上卿。
后来前往秦国刺杀秦王,因失败而被杀。
在战国末期的公元前227年,即秦统一中国之前的六年。
当时,秦于公元前230年灭韩,又于公元前228年破赵,秦统一六国的大势已定。
地处赵国东北方的燕国是一个弱小的国家,当初,燕王为了结好于秦国,曾将太子丹交给秦国做人质。
而“秦遇之不善”,太子丹于公元前232年逃回燕国。
为抵抗强秦的大举进攻,同时也为报“见陵”之仇,太子丹想派刺客去劫持秦王,“使悉反诸侯侵地”;或者刺杀秦王嬴政,使秦“内有大乱”,“君臣相疑”,然后联合诸侯共同破秦。
高二语文鲁人版选修《史记选读》文档:第5单元_10_荆轲_word版有答案
10荆轲美得深沉,美得悲壮的易水壮士——荆轲有人说,你仅仅为了一个承诺,为了一种方式,为了燕太子丹设置的情感和信义的罗网而无法自拔,在身不由己地异化为一把刺秦的匕首中完成了个人的悲剧。
也有人说,你为了去兑现那个时代所崇尚的“士为知己者死”的信条而用生命拥抱信仰,这就注定了你完成的必定是个时代悲剧。
其实,在那个大悲大歌、风起云涌的时代,你也犹如一颗没有决定输赢勇气与权利的棋子,在那个时代,你的选择是二元对立的,同时,你的选择也是步履维艰的。
当楚国的宫殿在战火中坍塌的时候,当长平冤魂在地下悲号的时候,当诸侯国的王侯大臣成为降臣贱虏的时候,当不可一世的秦王虎视天下的时候,你,荆轲,燕地的热血男儿,需要做出抉择……于是,你成了别萧萧易水而去的壮士!你也留恋自己的家园故国,你也知道深入虎穴的险恶与危难,然而你义无反顾地去了,去得那样坚定,带着一腔对国君的忠诚和满怀对誓言的忠贞。
明知山有虎,却向虎山行。
你,荆轲,你这千古侠士,图藏七寸匕首,血溅秦朝王庭!“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是一生的诀别,这是跨越生死的美,美得深沉,美得悲壮!易水壮士——荆轲荆轲(?~公元前227),战国末期卫国人,喜好读书击剑,为人慷慨侠义。
后游历到燕国,被称为“荆卿”(或荆叔),为人仗义豪爽,结识了许多豪侠义士,后由燕国智勇深沉的“节侠”田光推荐给太子丹,拜为上卿。
后来前往秦国刺杀秦王,因失败而被杀。
在战国末期的公元前227年,即秦统一中国之前的六年。
当时,秦于公元前230年灭韩,又于公元前228年破赵,秦统一六国的大势已定。
地处赵国东北方的燕国是一个弱小的国家,当初,燕王为了结好于秦国,曾将太子丹交给秦国做人质。
而“秦遇之不善”,太子丹于公元前232年逃回燕国。
为抵抗强秦的大举进攻,同时也为报“见陵”之仇,太子丹想派刺客去劫持秦王,“使悉反诸侯侵地”;或者刺杀秦王嬴政,使秦“内有大乱”,“君臣相疑”,然后联合诸侯共同破秦。
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五单元 英雄悲歌 10 荆轲学案 鲁人版选修《史记选读》
10 荆轲美得深沉,美得悲壮的易水壮士——荆轲有人说,你仅仅为了一个承诺,为了一种方式,为了燕太子丹设置的情感和信义的罗网而无法自拔,在身不由己地异化为一把刺秦的匕首中完成了个人的悲剧。
也有人说,你为了去兑现那个时代所崇尚的“士为知己者死”的信条而用生命拥抱信仰,这就注定了你完成的必定是个时代悲剧。
其实,在那个大悲大歌、风起云涌的时代,你也犹如一颗没有决定输赢勇气与权利的棋子,在那个时代,你的选择是二元对立的,同时,你的选择也是步履维艰的。
当楚国的宫殿在战火中坍塌的时候,当长平冤魂在地下悲号的时候,当诸侯国的王侯大臣成为降臣贱虏的时候,当不可一世的秦王虎视天下的时候,你,荆轲,燕地的热血男儿,需要做出抉择……于是,你成了别萧萧易水而去的壮士!你也留恋自己的家园故国,你也知道深入虎穴的险恶与危难,然而你义无反顾地去了,去得那样坚定,带着一腔对国君的忠诚和满怀对誓言的忠贞。
明知山有虎,却向虎山行。
你,荆轲,你这千古侠士,图藏七寸匕首,血溅秦朝王庭!“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是一生的诀别,这是跨越生死的美,美得深沉,美得悲壮!易水壮士——荆轲荆轲(?~公元前227),战国末期卫国人,喜好读书击剑,为人慷慨侠义。
后游历到燕国,被称为“荆卿”(或荆叔),为人仗义豪爽,结识了许多豪侠义士,后由燕国智勇深沉的“节侠”田光推荐给太子丹,拜为上卿。
后来前往秦国刺杀秦王,因失败而被杀。
在战国末期的公元前227年,即秦统一中国之前的六年。
当时,秦于公元前230年灭韩,又于公元前228年破赵,秦统一六国的大势已定。
地处赵国东北方的燕国是一个弱小的国家,当初,燕王为了结好于秦国,曾将太子丹交给秦国做人质。
而“秦遇之不善”,太子丹于公元前232年逃回燕国。
为抵抗强秦的大举进攻,同时也为报“见陵”之仇,太子丹想派刺客去劫持秦王,“使悉反诸侯侵地”;或者刺杀秦王嬴政,使秦“内有大乱”,“君臣相疑”,然后联合诸侯共同破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 荆轲[基础巩固层]1.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 .吾曩者目摄之B .荆轲嘿而逃去C .其意不厌D .持千金之资币物【解析】 A 项,“摄”通“慑”,威慑,震慑;B 项,“嘿”同“默”;C 项,“厌”通“餍”,满足。
【答案】 D2.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曩者吾与论剑,有不称.者 称:合适 B .擅.巴、汉之饶;右陇、蜀之山 擅:占有 C .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略:攻取 D .而丹质.于秦 质:质问 【解析】 D 项,质:做人质。
【答案】 D3.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而秦舞阳奉地图柙,以.次进不忍杀之,以.赐公 B.⎩⎪⎨⎪⎧ 北蕃蛮夷之.鄙人天之.亡我,我何渡为 C.⎩⎪⎨⎪⎧燕王拜送于.庭精兵锐卒必竭于.外 D.⎩⎪⎨⎪⎧ 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愿为.诸君快战【解析】 C 项,均为介词,在。
A 项,介词,按照/介词,用;B 项,结构助词,的/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D 项,动词,发出/介词,替。
【答案】 C4.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 .太子受而舍.之 B .乃遂盛樊於期首函.封之 C .使使以闻.大王 D .臣.海内之王者 【解析】 B 项是名词作状语,其他三项是使动用法。
【答案】 B5.下列各组句子中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A.⎩⎪⎨⎪⎧ 日与狗屠及高渐离饮于燕市嘉为先言于秦王B.⎩⎪⎨⎪⎧ 荆轲者,卫人也往而不返者,竖子也C.⎩⎪⎨⎪⎧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北有甘泉、谷口之固D.⎩⎪⎨⎪⎧ 归而求为报秦王者燕小弱,数困于兵 【解析】 D 项,分别是省略句和被动句。
A 项是介宾结构后置句。
B 项是判断句。
C 项是定语后置句。
【答案】 D[阅读提升层](一)阅读下面文段,完成6~10题。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至易水之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
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羽声慷慨,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
于是荆轲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遂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嘉为先言于秦王曰:“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不敢举兵以逆军吏,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
恐惧不敢自陈,谨斩樊於期之头,及献燕督亢之地图,函封,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唯大王命之。
”秦王闻之,大喜,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舞阳奉地图柙,以.次进。
至陛,秦舞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
荆轲顾笑舞阳,前谢曰:“北蕃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摄。
愿大王少假借之,使得毕使于前。
”秦王谓轲曰:“取舞阳所持地图。
”轲既取图奏之。
秦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
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
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袖绝。
拔剑,剑长,操其室。
时惶急剑坚,故不可立拔。
荆轲逐秦王,秦王环柱而走。
群臣皆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寸之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召不得上。
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乃逐秦王。
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以手共搏之。
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荆轲也。
秦王方环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左右乃曰:“王负剑!”负剑,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
荆轲废,乃引其匕首以擿秦王,不中,中桐柱。
秦王复击轲,轲被八创,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以欲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于是左右既前杀轲,秦王不怡者良久。
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既祖.,取道祖:祭祖B.于是荆轲就车而去,终已不顾.顾:回头C.群臣皆愕,卒起不意.意:料想D.其所奉药囊提.荆轲也提:掷击【解析】A项,祭祀路神。
【答案】 A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而秦舞阳奉地图柙,以.次进不忍杀之,以.赐公B.北蕃蛮夷之.鄙人天之.亡我,我何渡为C.燕王拜送于.庭精兵锐卒必竭于.外D.荆轲和而歌,为.变徴之声愿为.诸君快战【解析】A项,“以”前一是介词,按照,后一是介词,把;B项,“之”前一是结构助词,的,后一是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C项,“于”均是介词,在;D项,“为”前一是动词,成为,后一是介词,替。
【答案】 C8.下列六句话分为四组,全都表现荆轲“果敢勇决”的一组是( )①荆轲就车而去,终已不顾②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③左手把秦王之袖④秦王环柱而走⑤乃引其匕首以擿秦王。
⑥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A.①③⑤B.②④⑥C.①③④ D.②⑤⑥【解析】②说的荆轲接近秦王的计谋,④说的是秦王惊恐的神态,⑥说的荆轲视死如归的精神。
均不符合要求。
【答案】 A9.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易水送别,太子及宾客皆“白衣冠”,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士皆垂泪涕泣”怒发冲冠。
各种现象综合成一个充满悲壮气氛的场面,这更增添了故事的悲剧色彩,也暗示了整个事件的悲剧性结局。
B.荆轲的歌声由凄切悲凉转为慷慨激昂,送行的人们也由感动、惜别转为激愤、激励。
就在这激动人心的壮烈场面中,荆轲义无反顾地踏上了献身刺秦的征途。
“就车而去,终已不顾”,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跃然纸上。
C.见秦王时,秦武阳变了脸色,害怕得发抖,“荆轲顾笑武阳”,而向秦王作了解释,在千钧一发之际,镇静的神态和得体的言辞消弭了危机。
这些对话,刻画了荆轲的精细、沉着、大义凛然。
D.秦王惊起拔剑不出,环柱而逃的狼狈相,群臣的惊愕,侍医的掷药囊,左右呼“王负剑”,一直到荆轲“身被八创”“箕踞以骂”。
在极短的时间里,写了秦王殿廷上下的情状,写动作、写表情、写高呼、写怒骂,组织成一个惊心动魄的壮烈场面。
【解析】C项,“这些对话,刻画了荆轲的精细、沉着、大义凛然”不对,刻画荆轲镇静、大胆、灵活机变。
【答案】 C10.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愿大王少假借之,使得毕使于前。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寸之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召不得上。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希望大王稍微宽容他,让他能够在大王面前完成使命。
(2)而秦国的法律规定,殿上侍从大臣不允许携带任何兵器;各位侍卫武官也只能拿着武器都依序守卫在殿外,没有皇帝的命令,不准进殿。
(二)阅读下文,完成11~14题。
聂政者,轵深井里人也。
杀人避仇,与母、姊如齐,以屠为事。
濮阳严仲子与韩相侠累有仇。
严仲子恐诛,亡去,游求人可以报侠累者.。
至齐,齐人或言聂政勇敢士也,避仇隐于屠者之间。
严仲子至门请,数反,奉黄金百溢,前为聂政母寿。
聂政惊怪其厚,谢.曰:“臣幸有老母,家贫,客游以为狗屠,可以旦夕得甘毳以.养亲。
亲供养备,不敢当仲子之赐。
”严仲子辟.人,因为聂政言曰:“臣有仇,而行游诸侯众矣;然至齐,窃闻足下义甚高,故进百金者,将用为大人粗粝之费,得以交足下之,岂敢以有求望邪!”聂政曰:“臣所以降志辱身居市井屠者,徒幸以养老母;老母在,政身未敢以许人也。
”严仲子固让,聂政竟不肯受也。
然严仲子卒备宾主之礼而去。
久之.,聂政母死。
既已葬,除服,乃遂西至濮阳,见严仲子曰:“前日所以不许仲子者,徒以亲在;今不幸而母以天年终。
仲子所欲报仇者为谁?请得从事焉!”严仲子具告曰:“臣之仇韩相侠累,侠累又韩君之季父也,宗族盛多,居处兵卫甚设,臣欲使人刺之,终莫能就。
今足下幸而不弃,请益其车骑壮士可为足下辅翼者。
”聂政曰:“韩与卫,相去不甚远,今杀人之相,相又国君之亲,此其势不可以多人,多人不能无生得失,生得失则语泄,语泄则韩举国而与仲子为雠,岂不殆.哉!”遂谢车骑人徒,聂政乃.辞独行。
仗剑至韩,韩相侠累方坐府上,持兵戟而卫侍者甚多。
聂政直入,上阶刺杀侠累,左右大乱。
聂政大呼,所击杀者数十人,因自皮.面,决眼,自屠出肠,遂以死。
韩取聂政尸暴于市,购问莫知谁子。
于是韩县之,有能言杀相侠累者予千金。
久之莫知也。
政姊荣闻人有刺杀韩相者.,国不知其名姓,暴其尸而县之千金,乃于邑曰:“其是吾弟与?嗟乎,严仲子知吾弟!”立起,如韩,之市,而死者果政也,伏尸哭极哀,曰:“是轵深井里所谓聂政者也。
”市行者诸众人皆曰:“此人暴虐吾国相,王县购其名姓千金,夫人不闻与?何敢来识之也?”荣应之曰:“闻之.。
然政所以蒙污辱自弃于市贩之间者,为老母幸无恙,妾未嫁也。
亲既以天年下世,妾已嫁夫,严仲子乃察举吾弟困污之中而交之,泽厚矣,可奈何!士固为知己者死,今乃以.妾尚在之故,重自刑以绝从,妾其奈何畏殁身之诛,终灭贤弟之名!”大惊韩市人。
乃大呼天者三,卒于邑悲哀而死政之旁。
晋、楚、齐、卫闻之,皆曰:“非独政能也,乃.其姊亦烈女也。
乡使政诚知其姊无濡忍之志,不重暴骸之难,必绝险千里以列其名,姊弟俱戮於韩市者,亦未必敢以身许严仲子也。
严仲子亦可谓知人能得士矣!”《史记·刺客列传》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聂政惊怪其厚,谢.曰谢:感谢B.严仲子辟.人,因为聂政言曰辟:通“避”,让人退下C.语泄则韩举国而与仲子为雠,岂不殆.哉!殆:危险D.因自皮.面,决眼皮:动词,撕开,毁坏【解析】A项,应该是“拒绝”。
【答案】 A12.下列各组加点虚词,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可以旦夕得甘毳以.养亲今乃以.妾尚在之故B.游求人可以报侠累者.政姊荣闻人有刺杀韩相者.C.遂谢车骑人徒,聂政乃.辞独行非独政能也,乃.其姊亦烈女也D.久之.,聂政母死荣应之曰:闻之.【解析】A项,目的连词,来/介词,因为,由于。
B项,助词,的,定语后置的标志。
C项,连词,于是,就/副词,就是。
D项,音节助词,不译/代词,这件事。
【答案】 B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严仲子和韩国国相侠累结下仇怨,他听人说聂政是个勇敢之士,就多次登门拜访,并献上黄金一百镒,委婉请求聂政替他报仇。
B.聂政虽然没有接受严仲子的黄金,却将严仲子视为知己。
在老母享尽天年之后,聂政就主动要求替严仲子报仇。
C.聂政刺杀韩国国相侠累后,毁容自杀,是为了不连累自己的姐姐;但他姐姐聂荣却没有因害怕招来杀身之祸而埋没弟弟的名声。
D.这篇传记高度赞扬了聂政士为知己者死的大勇和聂荣冒死与弟弟相认的大义,但对利用他人为自己报仇的严仲子就颇有微词。
【解析】“但对利用他人为自己报仇的严仲子就颇有微词”错。
文中赞扬严仲子因为识人,赢得贤士。
【答案】 D1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