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中常见的植物培训讲学

合集下载

古诗文中常见的植物教学内容

古诗文中常见的植物教学内容

桃花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白居易
牡丹
惟有牡丹真国色, 花开时节动京城。
———刘禹锡
樱花

木芙蓉(市花)
感谢观看
古诗文中常见的植物
杨花
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贺铸
未若柳絮因风起。
————谢道韫
红枫
枫醉未到清醒时,情落人间恨无缘.
———李商隐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王维
梨花
一树梨花压海棠
——苏轼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
被压的海棠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还是苏轼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李清照
——
暗疏 香影 浮横 动斜 月水 黄清 昏浅 。,
林 逋
梅花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卢梅坡
荷花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
举。
——周邦彦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杨万里
——
桃人人去 花面面年 依不桃今 旧知花日 笑何相此 春处映门 风去红中 。,。, 崔 护

诗词中的生物知识

诗词中的生物知识

诗词中的生物知识中国古代的诗人在创作诗词的时候常常会运用自然界的生物知识来丰富词意和意境。

这些生物既可以是国内常见的动植物,也可以是异域奇特的动物,它们在诗人笔下变得格外神奇和美丽。

下面我们来看一些常见的动植物在诗词中的生物知识。

一、梅花梅花是中国的国花,也是中国诗词中常见的植物。

它开在雪中,在寒冬里独自绽放,给人以顽强和坚毅的感觉。

看起来像枝头一片片的小白花,实际上每朵梅花中心都有一个小花蕾,是由许多薄而硬的花瓣组成的。

梅花在古诗词中的形象多种多样,它可以是孤独的、寂寞的、坚强的、质朴的、清冷的等等,如《江紫枫词》:“栖霞山花锁双雄,吴苑水云连烟浔。

梅梢雪逐春凋落,池上风吹一片红。

”二、鹤鹤是一种神秘而古老的鸟类。

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写到“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鹤”就是指一种神仙,有飞升仙界的寓意。

中国人传统上认为鹤是吉祥的象征,经常会出现在诗词中。

鹤的羽毛可以运用到笔法和锦作上,鹤的仪态和舞姿也是诗词中的靓丽风景。

三、松鼠松鼠是一种灵活活泼的小动物,它们是爬树王国的主人。

松鼠有着特别的口袋,可以把食物储藏起来,供自己在冬季食用。

《金缕曲》中描写到松鼠储存的食物,集中在一颗柿子树中,留给远方的人来取:“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

残腊收成后,鸡犬相闻暖。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

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四、蝴蝶蝴蝶作为诗词中的常见客串,具有轻盈灵动、缤纷多彩的特点。

唐朝李白的《将进酒》中有“众芳摇落独留佳,独立西风,凭高树,长江慢慢,星河鹭起,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寒。

”描述了蝴蝶在唐山峰峰间舞蹈的美妙景象。

五、孔雀生物的形态和特征在中国诗词中被充分发挥,丰富了诗歌的语言和意境。

这些诗句不仅仅是文学创造,还表达了人们对自然生态的关爱,呼唤着一种生态伦理和环保意识。

唐诗|植物篇(三)

唐诗|植物篇(三)

唐诗|植物篇(三)导言:中国古诗词,文化蕴涵丰富,体类众多,将其梳理之后,多角度分类呈现,更能加深认识和理解。

这对于了解古人生存状态,理解古人思想和行为,汲取古人文化精髓,将会有所裨益。

当然,这也是提升自身文化修养,以智养性的绝佳途径。

唐诗是中华民族最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

根据唐诗的主要内容和主体思想进行分类赏析,旨在传承经典,弘扬传统文化。

计划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划分:人物、情感(喜怒、哀怨、愁悔、思念、思乡等),绘景、状物,动物、植物,地域、时令、节日,出行、送别、相逢、羁旅,生活即事、男女情事,物是人非,出世入世,国事民生等等。

本篇为唐诗分类第二十九篇,其它篇类详见本号主页文章,今后会定期更新剩余部分,欢迎喜欢的朋友们加关注噢~。

本期主题:植物(三)1、《辛夷坞》-唐·王维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辛夷:芙蓉花译文:枝条最顶端的木芙蓉花,在山中绽放鲜红的花萼。

涧口一片寂静杳无人迹,纷纷扬扬独自开了又落。

赏析:辛夷坞,诗人王维别墅“辋川山庄”胜景之一,坞上植有辛夷,故名。

这首《辛夷坞》是王维《辋川集》诗二十首之第十八首。

这组诗全是五绝,犹如一幅幅精美的绘画小品,从多方面描绘了辋川一带的风物。

作者很善于从平凡的事物中发现美,不仅以细致的笔墨写出景物的鲜明形象,而且往往从景物中写出一种环境气氛和精神气质。

辛夷花不同于梅花、桃花之类。

它的花苞打在每一根枝条的最末端上,形如毛笔,所以用“木末”二字是很准确的。

芙蓉花含苞待放时,很象荷花箭,花瓣的颜色也近似荷花。

诗的前两句着重写花的“发”。

当春天来到人间,辛夷在生命力的催动下,欣欣然地绽开神秘的蓓蕾,是那样灿烂,好似云蒸霞蔚,显示着一派春光。

诗的后两句写花的“落”。

这山中的红萼,点缀着寂寞的涧户,随着时间的推移,最后纷纷扬扬地向人间洒下片片落英,了结了它一年的花期。

短短四句诗,在描绘了辛夷花的美好形象的同时,又写出了一种落寞的景况和环境。

研学课程古诗与植物课堂设计

研学课程古诗与植物课堂设计

欣赏植物之美,感受诗韵之精妙——古诗学习拓展课[设想]植物园所提供的植物资源,可以为学生切身体验创设真实情境。

植物以其独特的美,通过视觉、嗅觉、触觉、味觉等各种感官作用于学生,触动学生的心灵,引发学生的联想想象等思维活动,使学生在体验独特的审美过程中,产生表达的愿望,进而激发形成学生心中的“诗意”,借此培养学生的美好高贵的品质和积极向上的人生追求。

教学采用体验式学习方式,让学生经历“观察体验——思考交流——形成认识——表达提升”这样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我相信这种独特的审美体验会让学生铭记于心,而诗意的种子就会在学生心灵的土壤里萌芽,发展成为美好的人生价值追求。

[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自主独立观察温热带各种植物,在教师和专家的引导下,学会欣赏植物的形式美,并获得对植物的审美体验。

2、学生通过对比体验、实地映照,感受古诗歌咏植物之精妙和学习古诗通常所采用的表现手法,加深对古诗含义的理解,学会一定的表达美的技巧和方法。

3、通过经历审美表达的活动过程,领略到植物的美妙与诗歌的精美,进而促进学生精神品质的形成——将个人的追求与美好品质寄托在具有相同特质的植物上,完成个性品质、人格精神的自我建构。

[教学重点难点]1、学生能够置身情境,用心观察,在与植物的对话中,获得独特的审美体验;2、学生将感受到的独特的植物美,合规律合目的地表达出来,并形成蕴涵“诗意”价值的诗句,恰当地寄托个人的追求和美好品质。

[教学过程]一、导入:今天,我们来到植物园的温室,在这里上一堂语文拓展课。

(发观察表1)在同学们观察之前,先请植物园专家介绍一下观察要求及注意事项。

请同学们在观察的过程中填写完成表格内容,10分钟后到温室入口处的兰花室集合。

二、观察植物,欣赏植物之美学生走近温热带植物,自由观察欣赏,体验美感。

(2-3个学生为一个观察组)在此过程中,学生选择欣赏发现到美和神奇的植物,并用语言描述记录,完成下表:植物观察表1三、思考表达,学习欣赏植物之美的方法(一),交流表达,初步感性认识植物之美请同学总结观察记录表,说说都有哪些美的发现。

诗经里的植物课件

诗经里的植物课件
详细描述
诗经中的植物意象美,如“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描绘出桃花的艳丽和生机 勃勃,象征着美好的爱情和幸福的生活。同时,通过植物的意象美,诗经也表 达了人们对自然、生命、爱情和生活的感悟和思考。
05
诗经中植物的生态价值
植物的生态平衡作用
植物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持生态平衡方面发挥 着重要作用。在《诗经》中,有许多植物被描述为生长在自 然环境中,与动物、昆虫等生物相互依存,形成了一个和谐 的生态系统。
诗中描述了耕种、收获等农业活动, 体现了植物在古代农业社会中的重要 地位。
植物与情感
• 植物作为比喻:诗中常用植物比喻人的品行和情感,如用 松柏比喻坚贞不
04
诗经中植物的美学价值
植物的形态美
总结词
诗经中的植物以其独特的形态美,为 诗歌增添了丰富的视觉效果和艺术感 染力。
详细描述
诗经中描述的植物形态各异,如“蒹 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 一方。”描绘出蒹葭的茂盛和白露的 凝重,形成一种独特的自然美。
生态保护意识
《诗经》中的植物种类和生态环境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生态资源,也提醒我们要加强生态 保护意识,保护好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传承与创新
在《诗经》中,人们对自然的认识和利用是基于长期的生活实践和观察,这种传统智慧值 得我们学习和传承。同时,我们也要结合现代科技手段,不断创新和发展,更好地保护和 利用自然资源。
木本植物
描述
木本植物在《诗经》中通 常被用来象征着坚韧、高 大、庄重的特质。
桃之夭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这 里的桃树象征着美丽和生 命力。
棠棣
棠棣之华,鄂不韡韡。这 里的棠棣指的是郁李,象 征着光彩夺目、美丽动人。
水生植物

《诗经里的植物》课件

《诗经里的植物》课件

季节与时间的象征
春华秋实
在《诗经》中,植物的生长和凋零常常 被用来象征季节的更替和时间的流逝, 如“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 薄言有之。”这里通过芣苢的生长和采 摘,表达了春天到来的气息。
VS
松柏
松柏四季常青,因此在《诗经》中常被用 来象征坚韧不拔和永恒不变的品质,如“ 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 磋,如琢如磨。”这里的“绿竹猗猗”即 是对松柏的赞美,表达了君子品德的高尚 。
植物分类
通过对《诗经》中植物的描述,可以追溯古代植物的 分类和名称,为现代植物分类学提供历史依据。
植物生态
研究《诗经》中的植物,可以了解古代生态环境和植 物的生存状况,为现代生态学研究提供参考。
文学艺术价值
诗歌鉴赏
通过对《诗经》中植物的描绘,可以深入理解古代诗歌 的意境和艺术风格,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04
《诗经》中植物的文学手法
比喻与拟人
比喻
通过将一个事物与另一个事物相比较 ,以突出其特征或表达某种情感。例 如,“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将卷 耳比喻为盈满的顷筐,形象地描绘出 采摘的艰辛。
拟人
将植物赋予人的情感和动作,使其形 象更加生动。例如,“采采芣苢,薄 言采之”,通过拟人的手法,将芣苢 描绘成有情感和行动能力的生灵。
古代人类生活方式的写照
要点一
居住环境
诗中提到的植物如“杞”、“梓”等,常被用于建造房屋 和制作家具,反映了古代人们的居住环境和建筑风格。
要点二
交通工具
诗中提到的植物如“蒲”、“荷”、“竹”等,也被用于 制作交通工具和日常用品,反映了古代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方式。
06
《诗经》中植物的现代价值
植物学研究价值

《离骚中的植物》课件

《离骚中的植物》课件

艺术影响
绘画题材
离骚中的植物成为了绘画的重要题材,许多画家从中选取素材, 创作出具有艺术价值的绘画作品。
艺术风格
离骚中的植物描写对后世的绘画艺术风格产生了影响,使绘画作品 更加注重自然景物的细节表现和情感表达。
工艺品设计
离骚中的植物元素被广泛应用于工艺品设计中,如首饰、家居用品 等,提升了工艺品的审美价值和文化内涵。
《离骚中的植物》ppt 课件
目录
• 《离骚》简介 • 《离骚》中的植物种类 • 《离骚》中植物的文化寓意 • 《离骚》中植物的象征意义 • 《离骚》中植物对后世的影响
01
《离骚》简介
《离骚》的作者与创作背景
屈原
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创作《离骚 》时正值楚国政治黑暗时期,屈 原遭受排挤和流放。
创作背景
屈原在流放期间,深感国家政治 腐败,自己又无力改变现状,于 是创作了《离骚》,抒发内心的 忧愤和苦闷。
《离骚》的主题与内容概述
主题
诗歌以个人遭遇为线索,抒发了概述
诗歌描述了屈原的出身、遭遇、对楚 国政治的看法以及内心的挣扎和痛苦 ,表达了他对美好社会的向往和对楚 国未来的期望。
香草在诗中不仅具有审美价值,更承 载了深厚的文化内涵。诗人通过描绘 香草的形象,传达出对美好事物的追 求和对理想的执着。
香草的寓意
香草的芬芳、清雅,寓意着诗人高洁 的品行和远大的理想。在诗中,诗人 常常以香草自喻,表达自己不与世俗 同流合污的决心。
恶草的象征意义
恶草的种类
恶草在《离骚》中主要指茅、萧 等具有贬义色彩的植物,它们常 常与污浊、低贱的事物相联系。
02
《离骚》中的植物种类
香草类
总结词
香草在《离骚》中常常被用来比喻美好的品德和忠贞的情操 。

关于植物的小古文创作教案

关于植物的小古文创作教案

关于植物的小古文创作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植物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 通过学习小古文,使学生感受中国古代文学的魅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3.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二、教学内容:1. 植物的基本知识介绍,包括植物的分类、特征、生长环境等。

2. 选取与植物相关的小古文进行学习和欣赏,如《竹石》、《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等。

3. 通过对小古文的学习,引导学生理解植物在文学作品中的象征意义和文化内涵。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植物的基本知识和文学作品中植物的象征意义。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对选取的小古文进行深入剖析,引导学生理解植物在文学作品中的表现手法。

3. 采用讨论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四、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通过展示植物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植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植物的基本知识,使学生了解植物的分类、特征、生长环境等。

3. 欣赏与植物相关的小古文,如《竹石》、《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等。

4. 分析小古文中植物的象征意义和文化内涵,引导学生理解植物在文学作品中的重要作用。

5.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选取一种植物,以小古文的形式创作一篇关于该植物的作品。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植物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小古文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3. 学生的小古文创作水平,包括文字表达、文学素养等方面。

4. 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六、教学资源:1. 植物图片素材库:提供各种植物的图片,用于引导学生观察和欣赏。

2. 小古文选集:收集与植物相关的小古文作品,用于学习和分析。

3. 参考资料:提供植物的生物学特性、文化背景等资料,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植物。

七、教学环境:1. 教室:提供足够的学习空间,配备多媒体设备,方便展示植物图片和播放相关视频。

2. 图书馆或阅览室:提供丰富的植物学书籍和文学作品,方便学生查阅和深入研究。

古诗词中的生物学知识

古诗词中的生物学知识

古诗词中的生物学知识1.“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清龚自珍《己亥杂诗》)—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树叶落下后,其中的营养又被根吸收,比喻不忘本源。

落叶中的有机物通过细菌、真菌的分解作用,产生各种无机营养成分又被根吸收。

同时分解产生的CO2释放到大气中,又为植物的光合作用提供了原料,由此可见,物质在生态系统中是不断循环的。

2.“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宋朱熹《春日》)──类胡萝卜素、花青素春天光照、温度、水分条件都良好,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发育都特别快,植物体在迅速积累了大量营养后,就会开出五彩缤纷的花朵。

一些花朵的颜色能够在黄、橙、红之间变化,那是类胡萝卜素的作用,类胡萝卜素种类很多,颜色也很多,最常见的有橙黄的胡萝卜素,黄色的叶黄素。

另一些花朵的颜色能够在红、紫、蓝之间变化,那是花青素的功劳,花青素有一个特点,能够随着细胞内酸碱度的变化而改变颜色。

酸性时它是红色,碱性时它是蓝色,中性时却是紫色。

“春天孩儿脸”,天气变化无常,光照、温度、湿度变化较快,而这些变化都可引起细胞内酸碱度的改变,从而导致花朵颜色的不断变化。

由于各种花朵中所含色素的种类和数量不同,加之花青素在不同酸碱度下的颜色变化,并且植物体在春天新发的嫩芽、新叶中叶绿素尚未形成,类胡萝卜素或花青素的颜色得以显露,也会或多或少带上红色或黄色,有的甚至可以与花朵争艳,这样就形成了“万紫千红总是春”的自然美景。

3.“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唐杜牧《山行》)──花青素一般情况下,绝大多数植物的叶都为绿色,是因为叶中所含的绿色的叶绿素比黄色的叶黄素、橙黄色的类胡萝卜素多的缘故。

但叶绿素有个特点,在植物的生长过程中不断的形成,又不断的破坏。

叶绿素的形成与两个外界条件有关:充足的阳光和适宜的温度。

如果没有阳光,就不能形成叶绿素,人们正是利用这一原理,通过遮光来培养韭黄和豆芽菜。

气温过低叶绿素也不能形成,此时,叶绿素的破坏速度却有增无减,随着叶绿素的减少,叶片便逐渐显现叶中其它色素的颜色,银杏、杨树等植物叶片到秋天变黄便是这个原因。

唐诗中的植物

唐诗中的植物

唐诗中的植物
唐诗中常常涉及到各种植物,这些植物有些是具有象征意义的,有些则是用于描绘景物或表现情感的。

1. 梅花:梅花是唐诗中经常出现的植物之一。

梅花在中国文化中常常被赋予高洁、傲骨、自强不息的象征意义。

唐代著名的诗人王之涣就曾写下了:“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这首诗表现了梅花在寒冷冬季里独自开放的形象,同时也表现了梅花的香气是不需要被看到而能够感知到的。

2. 松树:松树在唐诗中也是一个常见的植物,它一般被用来表现孤独、坚定和长寿等意义。

唐代著名诗人杜甫曾写下:“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这首诗中的“枫林”指的是一处松树林,通过描述松树的生长环境和松枝的形态,表现了诗人对孤独和坚定的追求。

3. 荷花:荷花在唐诗中一般被用来表现清雅、高洁、纯净等意义。

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曾写下:“庭院落花无人扫,蜂蝶纷纷过墙来。

不照离人花褪尽,空疏夜月向人开。

”这首诗通过描述荷花的寂静和美丽,表现了诗人对于人情世故的疏离和回归自然的向往。

4. 桃花:桃花在唐诗中一般被用来表现美丽、纯真、爱情等意义。

唐代著名诗人王之涣曾写下:“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这句诗表现了春天的美好和桃花的美丽。

5. 山茶花:山茶花在唐诗中一般被用来表现孤傲、坚韧、忠诚等意义。

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曾写下:“山茶开后庭院空,墙上西风
残雨中。

这首诗通过描绘山茶花的形象和生长环境,表现了诗人对于孤独和坚韧的追求。

唐诗|植物篇(一)

唐诗|植物篇(一)

唐诗|植物篇(一)导言:中国古诗词,文化蕴涵丰富,体类众多,将其梳理之后,多角度分类呈现,更能加深认识和理解。

这对于了解古人生存状态,理解古人思想和行为,汲取古人文化精髓,将会有所裨益。

当然,这也是提升自身文化修养,以智养性的绝佳途径。

唐诗是中华民族最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

根据唐诗的主要内容和主体思想进行分类赏析,旨在传承经典,弘扬传统文化。

计划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划分:人物、情感(喜怒、哀怨、愁悔、思念、思乡等),绘景、状物,动物、植物,地域、时令、节日,出行、送别、相逢、羁旅,生活即事、男女情事,物是人非,出世入世,国事民生等等。

本篇为唐诗分类第二十七篇,其它篇类详见本号主页文章,今后会定期更新剩余部分,欢迎喜欢的朋友们加关注噢~。

★上期链接:动物(三)本期主题:植物(一)1、《大林寺桃花》-唐·白居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译文:在人间四月里百花凋零已尽,高山古寺中的桃花才刚刚盛开。

我常为春光逝去无处寻觅而怅恨,却不知它已经转到这里来。

赏析:此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于元和十二年(817年)初夏在江州(今九江)庐山上大林寺时即景吟成的一首七绝。

此诗说初夏四月作者来到大林寺,此时山下芳菲已尽,而不期在山寺中遇上了一片刚刚盛开的桃花。

诗中写出了作者触目所见的感受,突出地展示了发现的惊讶与意外的欣喜。

全诗把春光描写得生动具体,天真可爱,活灵活现;立意新颖,构思巧妙,趣味横生,是唐人绝句中一首珍品。

贞元年间进士出身的白居易,曾授秘书省校书郎,再官至左拾遗,可谓春风得意。

谁知几年京官生涯中,因其直谏不讳,冒犯了权贵,受朝廷排斥,被贬为江州司马。

身为江州司马的白居易,在《琵琶行》一诗中,曾面对琵琶女产生“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沧桑感慨。

这种沧桑的感慨,也自然地融入了这首小诗的意境,使《大林寺桃花》纪游诗,蒙上了逆旅沧桑的隐喻色彩。

2、《惜牡丹花》-唐·白居易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残。

《有关植物的古诗》课件

《有关植物的古诗》课件

青竹茂盛的景象给诗人带来无尽
莲花在水上开放的娇羞模样和洁
向日葵的美,使其成为诗歌中常
的想象空间,以它为主题的诗词
净的气质令人陶醉,诗人常以之
见的美丽形象。
充满了清新和柔美的意象。
来表达纯洁和高尚。
四、植物与情感
1
爱情的盛开
植物常常成为表达爱情的象征,如“情人草”、“红豆生南国”等,诗句充满浓郁的
美好的愿景
不同的植物代表着不同的寓
某些植物在诗歌中承载着浪
植物在诗歌中象征着自然美
意和象征,例如松树象征坚
漫、爱情和温柔的情感表达,
和人心向往的美好பைடு நூலகம்景,如
韧不拔,红梅象征坚贞不屈。
如牡丹花、月季花等。
绿树成荫、鲜花盛开等。
三、植物的美
阳光似火的向日葵
青竹婷婷
莲花低垂
诗人通过比喻和拟人等手法描绘
六、总结
本次PPT介绍了植物在诗歌中的地位、意象、美和与情感的联系。希望能够引
起你对植物在诗词中作用的思考和欣赏的心。
七、致谢
衷心感谢各位观众的聆听和关注,也感谢一直支持和帮助我们的各位。
八、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 《植物诗词典籍》 - 王明哲
- 《中国古代植物诗词研究》 - 李守斌
- 《中华古代文艺评论年鉴》 - 王守义
情感色彩。
2
离别的惆怅
有许多植物被用来描述离别的伤感,如柳树的枝叶低垂、繁花落尽等情景。
五、经典诗词欣赏
1. 《静夜思》
2. 《采莲曲》
3. 《登鹳雀楼》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草沉水底亭亭立,莲开深处笑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李清照
——
暗疏 香影 浮横 动斜 月水 黄清 昏浅 。,
林 逋
梅花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卢梅坡
荷花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
举。
——周邦彦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杨万里
——
桃人人去 花面面年 依不桃今 旧知花日 笑何相此 春处映门 风去红中 。,。, 崔 护
古诗文中常见的植物
未若柳絮因风起。
————谢道韫
红枫
枫醉未到清醒时,情落人间恨无缘.
———李商隐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王维
梨花
一树梨花压海棠
——苏轼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
被压的海棠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还是苏轼
桃花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白居易
牡丹
惟有牡丹真国色, 花开时节动京城。
———刘禹锡
樱花
木芙蓉(市花)

感谢观看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