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山早行 导学案

合集下载

温庭筠:《商山早行》教案【5篇】

温庭筠:《商山早行》教案【5篇】

温庭筠:《商山早行》教案【5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书包范文为大家精心整编的温庭筠:《商山早行》教案【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一:温庭筠:《商山早行》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品味意象,领会意境,体会情感。

2、了解羁旅思乡类诗歌的常见意象和思想情感。

教学重点:品味意象,领会意境,体会情感。

教学过程:一、导入介绍温庭筠二、鉴赏《商山早行》1、朗读,整体感知诗人的思想情感。

明确:悲故乡——思乡。

2、理解诗意。

3、品味两幅画面。

(品味意象,领会意境,体会情感。

)(1)这首诗营造了两幅不同的画面,一幅是异乡的画面,一幅是故乡的画面,找出相应的诗句。

(2)“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四句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诗人在此融入了怎样的情感?(用笔写,交流)(3)作者在旅途的奔波中他想起了昨夜在梦中出现的故乡景象“凫雁满回塘”。

“凫雁满回塘”表现了怎样的意境?联系首联解说作者这样写的意图。

4、品味佳句:(自由鉴赏)问:第二联历来脍炙人口,此诗颔联上下句除对仗外,其构成形式还有么特点?与我们学过的哪些诗词句子异曲同工?5、小结:这首诗选取了一些富有意味的典型意象,运用意象叠加、相互映衬、虚实相生、情景交融、首尾呼应等手法,表现了作者旅途中的孤独寂寞,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三、羁旅思乡诗回顾1、特征(意象):驿道、征铎、马、船(舟)、杜鹃、鸿雁、月、客、浮萍、飞蓬等。

2、表达情感:旅途艰辛漂泊无依浪迹天涯归期遥遥孤独彷徨思乡思亲四、作业设计用以上方法自己鉴赏一首羁旅思乡诗。

篇二:温庭筠:《商山早行》教案篇二教学设想:《唐诗宋词选读》第六专题是“诗国余晖中的晚唐诗”。

该专题有6首诗,4首教学篇目,2首学生自学或老师选教篇目。

本课要学的是教学篇。

学习过程中主要解决三大问题:1、读懂,理解字词句子;2、理解诗歌的情感思想;3、领悟表现手法和基本风格。

商山早行导学案

商山早行导学案

课题:明月何时照我还——羁旅思乡诗第四学时《商山早行》编写:宋艳 耿亦华 编号:16【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及其作品创作背景2、理解诗歌大意,把握诗歌主旨。

3、探究本诗的内涵及艺术手法【学习重难】:探究本诗的内涵及艺术手法。

【学习难点】:颔联“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的特点。

【学习时数】:一学时【经典再现】商山早行唐·温庭筠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资料助读】一、走进作者温庭筠(约812 - 约866),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天山西省祁县)人,晚唐时期诗人、词人。

唐初宰相温彦博之后裔。

出生于没落贵族家庭,多次考进士均落榜,一生很不得志,行为放浪。

他曾任随县和方城县尉,官至国子监助教。

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

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

官终国子监助教。

精通音律。

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

他的诗,诗辞藻华丽,多写个人遭际,于时政亦有所反映,吊古行旅之作感慨深切,气韵清新,犹存风骨。

词多写女子闺情,风格秾艳精巧,清新明快,是花间词派的重要作家之一,被称为花间鼻祖。

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

存词七十余首。

有 《花间集》遗存。

二、了解背景课前自主学习课时目标呈现这首诗准确写作年代已不可考,但联系温庭筠生平,他曾任隋县尉,徐商镇襄阳,他被辟为巡官。

据夏承焘《温飞卿系年》,这两件事均发生在公元859年(唐宣宗大中十三年),当年温庭筠四十八岁。

自长安赴隋县,当道出商山。

此诗当是温庭筠此次离开长安赴襄阳投奔徐商经过商山时所作。

温庭筠虽是山西人,而久居杜陵,已视之为故乡。

他久困科场,年近五十又为生计所迫出为一县尉,说不上有太好心绪,且去国怀乡之情在所不免。

《商山早行-温庭筠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统编版》

《商山早行-温庭筠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统编版》

《商山早行-温庭筠》导学案导学目标:1. 了解《商山早行》的作者温庭筠及其背景;2. 理解《商山早行》的主题和意境;3. 分析《商山早行》的诗歌结构和修辞手法;4. 掌握《商山早行》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

导学内容:1. 作者介绍温庭筠(约生活于唐代中期)是唐代闻名的诗人之一,其诗作以清丽、婉约、含蓄见称。

他的诗歌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被誉为“山水诗派”的代表之一。

2. 诗歌赏析《商山早行》是温庭筠的代表作之一,描写了作者在清晨登上商山,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和宁静。

诗中融入了对山水的描写和对人生的感悟,展现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3. 诗歌结构和修辞手法《商山早行》共八句,每句五言。

整首诗采用押韵的形式,使诗歌更加漂亮感人。

在修辞手法上,诗中运用了比喻、拟人等手法,增加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4. 重点词语和句子重点词语:“商山”、“早行”、“风光”、“晨”、“露”、“翠”、“光”、“山川”、“芳草”、“怡然”等。

重点句子:“商山清晨,晨露洒翠光。

”“山川芳草,怡然自得。

”导学练习:1. 试分析《商山早行》中的比喻和拟人手法,探讨其在诗歌中的作用。

2. 请用自己的话诠释“商山清晨,晨露洒翠光”这句诗中的意境。

3. 试写一首以自然景物为主题的五言诗,表达你对大自然的感悟和热爱。

拓展阅读:1. 阅读温庭筠其他作品,比如《鹧鸪天·晚霞映山河》,了解更多诗人的风采和作品风格。

2. 进修唐代山水诗的特点和发展历程,了解唐代诗歌的繁荣与璀璨。

3. 深入了解唐代文化和历史背景,探讨《商山早行》在当时社会的意义和影响。

通过本次导学,置信同砚们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商山早行》这首诗的内涵和艺术特点,同时也能够培养对古典诗歌的欣赏能力和文学修养,希望同砚们在阅读和进修中能够有所收获,不息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水平。

《长安晚秋》《商山早行》导学案

《长安晚秋》《商山早行》导学案
答:
(2)诗人的心绪集中体现在“乱”字上,全诗是怎样表现的?请简要分析。(4分)
答:
五、课后作业:
1、背诵默写这两首诗歌。
(今江苏省淮阴市)人,约生于宪宗元和元年(806)。年轻时四处游历,大和七年预省试进士下第,留寓长安多年,出入豪门以干功名,其间似曾远去岭表当了几年幕府。后回江东,家于润州(今镇江)。会昌四年进士及第,一年后东归。会昌末或大中初复往长安,入仕为渭南尉。约宣宗大中六、七年(852、853)卒于任上。存诗二百多首,其中七律、七绝最多且较出色。
2、自主学习:
1、看《长安晚秋》注解,进一步理解诗歌的语言,用散文语言串通诗意,并和同学交流。
2、看《商山早行》注解,进一步理解诗歌的语言,用散文语言串通诗意,并和同学交流。
三、小组合作、质疑探究:
(一)《长安晚秋》(先思考,再和同学交流,准备班级发言)
1、首联的中“凄凉”二字有什么作用?
2、这首诗写景很有层次,用了不同的角度,问,有哪些角度的描写?诗歌又是怎样以景传情的?
诗人本来是太原祁人,但由于在长安南郊安了个家,所以在他的一些诗歌里,是把长安南郊说成他的故乡的。唐宣宗大中末年,他离开长安,出外宦游。当他在商洛一带的山区里跋涉的时候,还念念不忘“故乡”;晚上住在茅店里,也在做着“杜陵梦”。
3、羁旅诗及特点
1.内容简介:有的诗人,长期客居在外,滞留他乡,或漂泊异地,或谋求仕途,或被贬赴任途中,或游历名山大川,或探亲访友,所谓“羁旅”,即因上述种种原因,长久寄居他乡之意。这类诗,多抒发绵绵的乡愁,对亲人无尽的思念和郁郁不得志之情。
这显然是赵嘏寄居在长安时,秋天所写的诗。那时长住在长安的人基本有三类:一是家就在长安;二是在京城为官;三是在长安应考落榜后沒回家,寄居在此准备明春再考。赵嘏便属于第三类,他曾屡次落榜,而此诗也是他落榜后寄居在长安时所作。

九年级上册课外古诗《商山早行》教案

九年级上册课外古诗《商山早行》教案

九年级上册课外古诗《商山早行》教案3篇九年级上册课外古诗《商山早行》教案一教学目标:了解作者的感情和写作手法教学重点:诗歌的表现手法教学难点:感情的理解教学方法:诵读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温庭筠或作“廷筠”“庭云”,本名岐,字飞卿,行十六,太原祁人。

相貌奇丑,人称“温钟馗”。

才思敏捷,作诗凡八叉手而八韵成,时号“温八叉”“温八吟”。

为人放荡不羁,性格倨傲,好讥刺权贵,为执政者所恶。

诗与李商隐齐名,世称“温李”;又与李商隐、段成式以骈文绮丽著称,三人皆排行十六,时号“三十六体”;词以隐约迷离之境,写怅惘悱恻之情,是“花间词派”的鼻祖。

二、评讲:朗读诗文1.注音:铎槲枳凫2.结合诗题、注解和背景知识,通读全诗。

3.列出结构:早行思乡早行图景路上图景昨夜梦乡起承转合4.指导赏析: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1.请用自己的语言想象“晨起的场景”。

首句表现“早行”的典型情景,概括性很强。

清晨起床,旅店里外已经叮叮当当,响起了车马的铃铎声,旅客们套马、驾车之类的许多活动已暗含其中。

2.“客行悲故乡”中的“悲”字的作用。

“悲故乡”在全诗中的作用。

“悲”字定下了全诗的情感基调。

“悲故乡”点明了题旨。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1.分析两句的结构:“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其中“鸡声”“茅店”“人迹”“板桥”四个词皆是偏正结构的名词性词语,“月”和“霜”也是名词。

两句共写了6种典型景物,中间没有一个动词或形容词等名词以外的词。

2.补充类似诗句:“西风酒旗市,细雨菊花天”《秋怀》欧阳修“鸟声梅店雨,野色板桥春”《过张至秘校庄》欧阳修“楼船夜雪瓜洲度,铁马秋风大散关”《书愤》陆游“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总结:A.“不用一二闲字,止提掇出紧关物色字样”李东阳B.“状难状之景如在眼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梅尧臣语。

C.音韵铿锵(指音乐美),意象具足(形象鲜明,内涵丰富)。

商山早行教案

商山早行教案

商山早行教案教案名称:商山早行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商山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意义。

2. 学习商山早行的技巧和方法。

3. 培养学生的体能和意志品质。

教学内容:1. 商山简介:商山是中国著名的名山之一,位于湖北省宜昌市境内,以险峻的山势和壮美的自然风光闻名于世。

2. 商山早行介绍:商山早行是指在日出前后,到商山上进行步行锻炼的一种健身活动。

商山早行以其独特的气候、优美的环境和山脉地貌成为早期徒步健身运动的圣地。

教学步骤:1. 知识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媒体介绍商山的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知识分享:讲解商山早行的好处和注意事项,包括提高心肺功能、增强体力、缓解压力等。

同时介绍商山早行的流程,包括出发时间、线路选择等。

3. 技巧训练:教导学生正确的步行姿势和呼吸方法,引导他们在校园内进行简单的步行练习,帮助他们掌握正确的步行技巧。

4. 实践活动:安排学生在适当的时间和地点参加商山早行活动。

可以组织学生一起前往商山进行实地体验,或者根据学校周边环境安排类似的步行锻炼活动。

5. 总结反思:让学生分享自己的体验和感受,总结商山早行的好处和困难,并结合学生的反馈进行教学反思和调整。

教学资源:1. 商山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2. 步行姿势和呼吸方法的讲解资料。

3. 商山早行活动的组织安排。

4. 学生体验和反馈调查表。

评估方法:1. 观察学生参与商山早行活动的情况,了解他们的参与度和表现。

2. 学生参与讨论,分享自己的体验和感受。

3. 根据学生的体验和反馈,进行教学反思和调整。

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写作关于商山早行的心得体会,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2. 组织学生进行商山早行的摄影比赛,展示他们对商山美景的观察和捕捉能力。

3. 引导学生进行其他户外运动,例如登山、徒步等,培养他们的体能和探险精神。

九年级上册课外古诗《商山早行》教案-2024鲜版

九年级上册课外古诗《商山早行》教案-2024鲜版
讨论诗人的其他作品
简要介绍诗人温庭筠的其他作品及时代 背景等元素,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商 山早行》的背景和内涵。
2024/3/27
15
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情境教学法
通过多媒体手段,如展示商山的风景图片、播放相关背景音乐等,营造与《商山早 行》相符的氛围,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和理解诗意。
小组合作探究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探究诗歌的意境、情感和表现手法等,培养学生的合 作意识和探究能力。
11
教具准备
黑板
用于书写古诗题目、作 者、朝代、诗句注释等
重要信息。
2024/3/27
粉笔
与黑板配合使用,用于 书写和标注。
教学挂图
录音机
展示古诗所描绘的场景 或相关背景图片,帮助 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意。
12
播放古诗朗诵,让学生 感受古诗的韵律和节奏。
多媒体资源准备
投影仪
连接电脑,展示课件和相关图片、 视频等教学资源。
鼓励与肯定
对学生的努力和进步给予 及时的鼓励和肯定,增强 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动力。
25
07
作业布置
2024/3/27
26
背诵并默写《商山早行》
背诵全诗,确保能够熟练、准确地背 诵出《商山早行》的全文。
检查背诵和默写情况,确保学生能够 准确无误地完成这一任务。
2024/3/27
默写全诗,通过默写来加深对诗句的 理解和记忆。
主学习能力。
布置课后作业,包括背诵诗歌、 完成练习册相关练习等,巩固和
拓展学生的学习成果。
22
06
评价与反馈
2024/3/27
23
设计评价策略
课堂表现观察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注意力 集中情况、与老师和同学的互动等, 以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兴趣。

温庭筠《商山早行》导学案

温庭筠《商山早行》导学案

温庭筠《商山早行》导学案温庭筠《商山早行》导学案学习目的:1、整体感知,读懂诗意。

2、找出作者营造的两幅画面,领会意境。

3、赏析名句,理解意象组合特点。

重难点:1、找出作者营造的两幅画面,领会意境。

2、赏析名句,理解意象组合特点。

学习方法:诵读法、感悟法、研讨法。

学习过程:一、知识链接(一)、作者简介:1、有才。

才思敏捷,外号“温八叉”,且极富音乐天分,有孔即吹,有弦即弹。

2、不幸。

奇丑,屡试不中,卷入政治斗争。

3、有个性。

不修边幅,与歌妓、纨绔子弟厮混;目中无人,得罪权贵;帮人作弊,强索报酬,大闹考场。

总之,他是一个穷困潦倒,仕途失意的文人。

(二)、写作背景:诗人本是太原人,因在长安南郊(即“杜陵”)安了个家,在一些诗歌里,他把长安南郊说成故土。

唐宣宗大中末年,他分开长安,出外宦游。

当他在商洛一带的山区里跋涉的时候,还念念不忘“故土”;晚上住在茅店里,也在做着“杜陵梦”。

二、文本探究一读诗歌,整体感知:1、全诗的思想感情是什么?(提示:抓住诗歌中表达作者情感的诗句或关键字眼。

)2、“悲故土”在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3、理解诗意:二读诗歌,领悟意境:1、作者为了表现思乡之情,营造了两幅不同的画面,一幅是异乡的画面,一幅是故土的画面,找出相应的诗句,概括两幅画面的意境:2、以上两幅画面有何异同?(提示:可以从意境、情感、手法几个方面去考虑。

)三读诗歌,赏析名句: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1、此联选取了哪些意象表现风光的?2、假设将此联改成“鸡声茅店映残月,人迹板桥落微霜”好不好?为什么?3、温故知新:意象叠加的实例,你能举出一两句诗句吗?小结:1、作者情感:2、表现手法:三、补充羁旅诗的常见特点1、意象:驿道、马、舟、鸿雁、月、羌笛、浮萍、飞蓬等。

2、情感:旅途艰辛、漂泊无依、归期遥遥、孤独彷徨、思乡思亲、怀才不遇、幽怨愤慨等。

3、手法:借景抒情、虚实结合、渲染衬托、乐景衬哀情、侧面落笔(不说自己,却说家人想自己)等。

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商山早行》教案

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商山早行》教案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商山早行》这一古诗词。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清晨醒来时,有没有注意过窗外的景色和声音?”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诗词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古人是如何在诗词中描绘早晨的景象。
2.语言建构与应用:指导学生掌握诗词的朗读技巧,提高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创作实践,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锻炼运用语言文字表达自己观点和情感的能力。
3.思维发展与提升:通过分析《商山早行》的意境和表达手法,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审美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体验诗词中的美好情感,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强化对自然、生活及文学作品的热爱和尊重。
此外,在实践活动环节,学生们在分组讨论和创作实践中的表现让我感到惊喜。他们积极参与,热烈讨论,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但在写作过程中,部分学生依然难以将所学的修辞手法运用到自己的作品中。针对这一点,我打算在接下来的课程中,加强写作训练,提供更多实例分析,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逐步掌握修辞手法。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发现学生们对于古诗词在现代写作中的应用提出了许多有趣的观点,这充分说明了他们对本节课内容的兴趣。但在引导讨论时,我也意识到需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需求,鼓励他们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提升他们的思辨能力。
3.创作实践: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模仿《商山早行》的写作手法,创作一首以早晨景象为主题的现代诗。
本节课将围绕这三个方面展开教学,使学生能够在诵读、欣赏和创作中,深入感受古诗词的魅力,提高语文素养。
二、核心素养目标
《商山早行》教学的核心素养目标如下:

《商山早行》教案:如何让小组合作学习更有效果?

《商山早行》教案:如何让小组合作学习更有效果?

《商山早行》教案:如何让小组合作学习更有效果?小组合作学习是当今教育中应用最广泛的学习方式之一,它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技能,也可以提高学生的社交技能,促进良好学习氛围的建立。

小组合作学习可能会面临一系列问题,如个人主导、合作困难、分工不明、不公平分配等。

如何让小组合作学习更有效果呢?本文以《商山早行》这一教案为例,谈谈如何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营造良好的合作氛围,并使其更加有效果。

1.选择合适的学习任务小组合作学习的任务应既能够提高学生的理解和知识,也需要涉及学生的合作能力、创造力和探索性思维。

而且,任务的难度必须适合学生的水平,避免出现过于简单或过于困难的情况。

在《商山早行》这个教案中,要求学生结合侯元的字画,设计一组集句、作文、绘画于一身的作品,从而巩固学生的语文知识和美术技能,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探索性思维。

2.制定明确的合作规则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每个人的职责、权利和义务应该是明确的,并根据任务的要求制定相应的合作规则。

例如,在《商山早行》这个教案中,每个小组需要将任务平均分配给组内成员,并确保每个人都能够有机会为小组贡献力量。

同时,还需要设定一些必须遵守的规则,比如说对话礼貌、听取他人的意见等等,从而确保小组的合作是高效而不是低效的。

3.提供必要的技能培训对于小组合作学习中涉及到的技能,如沟通、协调、解决问题等,需要提供必要的技能培训和支持,从而使学生更好地完成任务。

例如,在《商山早行》教案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解决问题的策略,比如说如何面对意见不合等等,同时还可以针对一些情境来模拟一些小组合作活动,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技能培训和训练。

4.提供必要的反馈和鼓励合适的反馈和鼓励可以帮助学生更加理解任务与评价标准,并促进小组合作学习的氛围。

例如,通过评论和点评,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更好地完成任务,从而为其提供必要的反馈和鼓励。

同时,教师还可以结合一些实时数据,如小组内部讨论问题的次数、小组内部共享资源的频率等,为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并通过反馈巩固小组成员的信心,并促进学生在合作中发挥出更高的能力。

《商山早行》表格式导学案【部编版九上】

《商山早行》表格式导学案【部编版九上】
9、分析诗歌主题思想。
答:此诗描写了旅途中寒冷凄清的早行景色,抒发了游子在外的孤寂之情和浓浓的思乡之意,字里行间流露出人在旅途的失意和无奈。
教学反思
3.品味文章意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人生境界。
一、作者、背景简介:
【作者】
温庭筠或作“廷筠”“庭云”,本名岐,字飞卿,行十六,太原祁人。为人放荡不羁,性格倨傲,好讥刺权贵,为执政者所恶。诗与李商隐齐名,世称“温李”;词以隐约迷离之境,写怅惘悱恻之情,是“花间词派”的鼻祖。
【背景】
温庭筠本是太原祁县人,但由于在长安南郊安了个家,所以在他的一些诗歌里,是把长安南郊说成他的故乡的。唐宣宗大中末年,他离开长安,外出宦游。当他在商洛一带的山区跋涉的时候,还念念不忘颇有江南风光的“故乡”。
答:鸡鸣之声从朦胧残月下的茅店中传出,行人的足迹印在那板桥凄清的白霜上。
5、枳花明驿墙”一句中的“明”用得很妙,请说出妙在何处。
答:“明”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动词,为“照亮”之意。枳树白花照亮驿樯,衬托出拂晓前的暗,突出了行之“早”。
6、“凫雁满回塘”表现了怎样的意境?作者这样写的意图是什么?
答:作者通过想象写成群的凫雁在水中嬉戏,表现欢乐的气氛,从而反衬旅居在外的游子思乡之悲。
答:①目前之景:鸡声茅店,残月当空,人迹板桥,寒霜初降。②不尽之意:旅途艰辛,羁旅愁思。
3、颔联是被人传诵的佳句,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答:只用几笔淡墨的线条,就勾勒出富有画意的山村“霜月早行图”;每句有三个名词组成,形象地勾画出一幅“早春图”;通过景物,含蓄地表示“道理辛苦,羁愁旅思”。
4、发挥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列问题:
1、体会首联晨起情境,“悲”字的作用?“悲故乡”在全诗中的作用?

《商山早行》导学案

《商山早行》导学案

《商山早行》导学案温庭筠一、学习目标:1、本诗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物?题目中的“早行”在诗中是如何体现的?2、首联中“悲”字有什么作用?“悲故乡”在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3、颔联中写的什么景,抒的什么情?4、赏析颈联中的“明”字。

说说枳花为什么能映明驿站的墙壁?5、尾联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二、写作背景:《商山早行》是温庭筠的一首比较著名的写景抒情诗。

这首诗之所以为人们所传诵,是因为它通过鲜明的艺术形象,真切地反映了封建社会里一般旅人的某些共同感受。

作者曾于唐宣宗大中末年离开长安,经过这里。

这首诗大概是作者离开长安赴襄阳投奔徐商,在商山途中所作。

全诗紧扣“早行”二字,写景抒情,表达了羁旅中的愁思和人生的失意。

三、整体感知,读懂诗意:1、清早起来出行,马车上的铃铛响声不断,出门人想念家乡倍感悲伤。

2、雄鸡唱晓,茅草店外残月当空,布满寒霜的板桥上,早有行人足迹。

3、槲树叶纷纷凋落,铺满山路;驿站墙头,枳花开放,照亮了驿站的泥墙。

4.于是,想到我昨夜梦会杜陵的故乡景色:凫和雁布满了曲折的池塘,嬉戏玩乐。

四、问题探究:1、本诗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物?题目中的“早行”在诗中是如何体现的?早春晨、鸡声、月、霜、明2、首联中“悲”字有什么作用?“悲故乡”在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悲”:为全诗奠定感情基调“悲故乡”:点明题旨3、宋代著名词人梅尧臣说最好的诗是,“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你能体会出“难写之景”和“不尽之意”吗?①目前之景:鸡声茅店,残月当空,人迹板桥,寒霜初降。

②不尽之意:旅途艰辛,羁旅愁思。

意象叠加的实例: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4、赏析颈联中的“明”字。

说说枳花为什么能映明驿站的墙壁?说明天色还早,残月不明。

紧扣“早行”来写,表达思乡之情。

5、尾联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反衬(以乐景衬哀情)、虚实结合。

五、总结:这首诗选取了一些富有意味的典型意象,运用意象叠加、相互映衬、虚实相生、首尾呼应等手法,表现了作者旅途中的孤独寂寞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商山早行》导学案(无答案)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商山早行》导学案(无答案)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6. 将此联改成“鸡声茅店映残月,人迹板桥落微霜”好不好,为什么?
这句诗可分解为代表十种景物的十个名词: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不用动词、形容词,纯用名词组成诗句,不用一二闲字 ,不标明名词间的关系,使之间的关联有跳跃性,能调动读者的思考,让读者自由组合,获得广阔的想象理解的空间,组成的画面更丰满。这就是古典诗歌的“意象叠加”法
2. 阅读下面的古诗,然后回答问题祠高树两茫然。
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
回日楼台非甲帐①,去时冠剑是丁年②。
茂陵不见封侯印,空向秋波哭逝川。
【注】①甲帐:《汉武故事》载,武帝“以琉璃、珠玉、明月、夜光错杂天下珍宝为甲帐,其次为乙帐。甲以居神,乙以自居。”②丁年,壮年。
因梦寄情:如方干的《思江南》:昨日草枯今日青,羁人又动故乡情。 夜来有梦登归路,不到桐庐已及明。
了解作者,掌握相关的文学常识。
“五看”:看题目,看作者,看注释,看景语,看情语
意象:带有作者情感的景物。
意境:意象构成的境界。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幽静深寂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意象叠加法”,不用动词、形容词,纯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不用一二闲字,不标明名词间的关系,使之间的关联有跳跃性,能调动读者的思考,让读者获得广阔的理解想象空间,组成的画面更丰满。
课堂小结:手法、情感
【拓展练习】
1.阅读下面的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咸阳值雨
温庭筠
咸阳桥上雨如悬,万点空蒙隔钓船。
还似洞庭春水色,晓云将入岳阳天。
(1)诗中“悬”、“隔”两字都用得极妙?请任选其一略作分析。
“悬”字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咸阳雨景的雨脚如麻?连绵不绝的特点。 “隔”是隔开,写出了“钓船”若隐若现、似有似无的景致,营造了一种烟雨空濛的意境。

商山早行学案

商山早行学案

《商山早行》学案高二语文组路春霞教学思路:本课分两个课时进行,第一课时:学生要在了解作者及背景的前提下能诵读这首诗,在诵读的基础上能整体感知并将本首诗通俗易懂的翻译成现代文,然后就解读本诗存在的疑问提出自己的问题。

第二课时:首先,老师通过学生提出的问题设立该课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设立要做到一课一得)。

其次,完成教学目标时做到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再次,运用本课所得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当堂检测)。

最后,拓展延伸,加强巩固(课后练习)。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背景2、整体感知本诗并将此诗译成现代文3、解读本诗有哪些疑问?提出自己的问题。

教学内容:1、了解作者:(详看下发资料)①、有才。

才思敏捷,外号“温八叉”,且极富音乐天分,有孔即吹,有弦即弹。

②、不幸。

奇丑,屡试不中,卷入政治斗争。

③、有个性。

不修边幅,与歌妓、纨绔子弟厮混;目中无人,得罪权贵;帮人作弊,强索报酬,大闹考场。

2、写作背景:诗人本是太原祁人,因在长安南郊(即“杜陵”)安了个家,在一些诗歌里,他把长安南郊说成故乡,本诗末句就把“杜陵”称为故乡。

唐宣宗大中末年,他离开长安,出外宦游。

3、整体感知,读懂诗意。

4、解读本诗有哪些疑问?提出自己的问题。

第二课时1、教学目标:掌握从“标题《商山早行》”入手了解古诗词内容,进而深入了解作者的情感。

2、教学内容:诗歌中哪些词语表现“早行”?是如何来表现的?(教师引导,学生先自主、后合作探究)3、达标测评:塞上听吹笛(高适)雪尽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用本课所学的“解读标题”这一方法入手解读本诗内容及作者情感。

4、拓展延伸解唐诗宋词选读48页《长安晚秋》长安晚秋云雾凄凉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

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难冠学楚囚。

商山早行

商山早行
背诵全诗
【学习目标】
1、熟读并能背诵本诗
2、了解作者温庭筠
3、用优美的语言描述本诗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Biblioteka 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4、从诗中找出一个字概括本诗的感情基调
二、 合作交流:(10分钟完成)
1、“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采用了何种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意境?
2、尾联写了怎样的景色,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三、拓展延伸:(15分钟完成)
阅读下面一首绝句,简要分析此绝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绝句二首(其一)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四、当堂训练:(10分钟完成)
年级:高二学科:语文
安阳县实验中学“四步教学法”导学案
Anyangxianerzhongfenxiaosibujiaoxuefadaoxuean
课题:商山早行设计人:高二二部审核人:张玉兰
班级:________组名:________姓名:________时间:________
一、 自主学习:(5分钟完成)

商山早行教案

商山早行教案

商山早行教案商山早行是一种早晨起床后进行的户外活动,可以帮助人们健康锻炼身体,提高身体素质。

为了让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我们设计了以下商山早行教案,希望能够在学生中间推广和实施。

一、活动目标:1.增强学生对户外活动的兴趣,培养他们爱好运动的习惯。

2.提高学生的体育健康意识,了解商山早行的好处。

3.锻炼学生的耐力和意志品质,培养他们坚持不懈的精神。

4.增强学生与自然的亲密感,培养他们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活动内容:1.商山早行的好处介绍。

2.商山早行的准备工作和注意事项。

3.商山早行的基本动作和步骤。

4.商山早行相关知识的学习。

三、活动流程:1.活动导入:通过图片、视频或演讲等方式介绍商山早行的好处,引起学生兴趣和好奇心。

2.知识学习:向学生介绍商山早行的准备工作和注意事项,如衣着要适当、带上饮用水等。

同时,教授学生商山早行的基本动作和步骤,如正步、慢走、快走等。

3.现场实践:在校园或附近的公园中,带领学生进行商山早行实践。

指导学生正确使用步法,呼吸规律等,确保他们的运动效果和安全。

4.总结分享:活动结束后,让学生以小组形式分享他们的体验和收获。

同时,解答学生遇到的问题,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商山早行的相关知识。

五、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如遵守纪律、积极参与等。

2.通过小组分享和问题解答,评估学生对商山早行知识的掌握程度。

3.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改进教案和提高活动效果。

六、教学延伸:1.鼓励学生每天坚持进行商山早行,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2.组织学生参加商山早行比赛,增强他们的竞争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3.开展商山早行俱乐部,定期举办相关活动,吸引更多的学生加入。

通过以上商山早行教案的实施,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商山早行的好处,培养他们的体育健康意识,提高身体素质和意志品质。

同时,通过与自然的亲密接触,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希望学校和老师们能够积极推广和实施商山早行活动,让更多的学生受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课前预习:
) 檞( ) 枳花( ) 凫( )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3.知人论世 有才。才思敏捷,外号“温八 叉” ,且极富音乐天分,有孔即吹,有弦即弹。不幸。 奇丑,屡试不中,卷入政治斗争。有个性。不修边幅,与歌妓、纨绔子弟厮混;目中无人, 得罪权贵;帮人作弊,强索报酬,大闹考场。仕途失意,穷困潦倒。 诗人本是太原祁人,因在长安南郊(即“杜陵” )安了个家,在一些诗歌里,他把长安 南郊说成故乡,本诗末句就把“杜陵”称为故乡。唐宣宗大中末年,他离开长安,出外宦游 ( 指士人外出求官或做官。宦,做官入仕。 ) 。 4.我的疑问
2.整首诗表现出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二)羁旅行役诗 1.内涵 所谓“羁旅” ,指的是因避战乱、或求仕途、或遭贬谪、或游山川、或访亲朋等长期寄 居他乡。羁旅行役诗写游子在异地的所见所闻所感,多表现行役的艰难、漂泊的辛苦、对家 乡亲人或国都皇帝的思念、对安定幸福生活的期盼向往。 2.特点 (1)意象:驿道、马、舟、鸿雁、月、羌笛、浮萍、飞蓬等。 (2)情感:旅途艰辛、漂泊无依、归期遥遥、孤独彷徨、思乡思亲、怀才不遇、幽怨愤 慨等。 (3)手法:借景抒情、虚实结合、渲染烘托、乐景衬哀情、侧面落笔(不说自己,却说 家人想自己)等。
连云港市田家炳中学语文 (学科)导学案
高二( 年级班级 总 课 时 课 题 )班 高二( 1 课时 姓 )班 课 名 型 书写评价: 新 授 课 2014-3-26 主 备 人 上课时间 汪峰 2014—3-
备课时间
学习目标 学习重点 学习难点 学法指导 1.注音:独寂寞,思念家乡以及仕途失意的落寞情怀。 2.学习诗歌意象叠加、相互映衬、虚实相生、首尾呼应等手法。 3.理解“明” “悲”等用字的妙处。 1.理解作者旅途中孤独寂寞,思念家乡以及仕途失意的落寞情怀。 2. 3. 抓试题,懂诗意,识背景,品字词,理手法。
(四) “枳花明驿墙”此句 “明”字用得很妙,妙在何处?
三、拓展延伸
(一)巩固练习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注]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是一个重要节日。 ★作者是怎样写“思家”的?
塞上听吹笛
(高适)
雪尽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1. 写景有“虚景”和“实景”之分,请具体说说这首诗写了哪些虚景和实景。
二、合作探究:
(一)作者“悲”什么?“悲”换成“思”好不好,为什么?“悲故乡”在全诗中有何作用?
(二)作者在旅途的奔波中他想起了昨夜在梦中出现的故乡景象 “凫雁满回塘” 。 “凫雁 满回塘”表现了怎样的意境?此联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流露了什么情感?
1
(三)此联状写了哪些“目前之景”? “音韵铿锵” , “意象具足”在何处?又有何“言外 之意”?
2
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