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采食量
影响反刍动物干物质采食量的因素
干物质采食量(DMI)是反刍动物饲养中最重要的指标之一,是科学配制反刍动物饲粮的前提,它决定着维持动物健康和生产所需养分的数量。
正确估计DMI 对于制定饲料配方尤为重要,它可以防止供给养分的不足或过剩,以及促进养分的有效利用。
养分供应不足会限制动物的生产性能,并影响健康;养分供应过剩,会导致饲料成本增加,并造成大量的养分随粪排出,造成浪费。
1 干物质采食量的概念干物质采食量通常是指动物在一定时间内采食饲料中干物质的总量。
根据采食活动性质的不同,可分为随意干物质采食量、实际干物质采食量和规定干物质采食量。
这三种干物质采食量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随意干物质采食量是单个动物或动物群体在自由接触饲料的条件下,一定时间内采食饲料中干物质的总量。
是动物的本能,一般随动物日龄或体重增加而增加。
实际干物质采食量是在实际生产中,一定时间内动物实际采食饲料中干物质的总量。
它可能与随意干物质采食量相同,也可能不同,主要取决于动物自由接触饲料的程度。
在自由采食时,实际干物质采食量一般与随意干物质采食量相近,但在采用特殊饲喂技术(如强饲)时,实际干物质采食量则大于随意干物质采食量。
生产中,人们基于各种原因而控制动物自由接触饲料,因而,实际干物质采食量往往低于随意干物质采食量。
实际干物质采食量也随动物日龄或体重增加而增加。
规定干物质采食量是根据动物应用原理和大量动物试验的结果而确定的动物不同生产阶段的采食量,是动物某一阶段的平均采食量。
规定干物质采食量随动物生长阶段呈阶梯式增加。
规定干物质采食量一般低于随意干物质采食量,但也可能高于随意干物质采食量(如哺乳早期母畜)。
实际干物质采食量和规定干物质采食量的确定必须具有科学性,既要符合动物的生理要求,又具有人为的控制作用,在一定范围内调控采食量从而达到一定的目的。
2 反刍动物干物质采食量的调节和预测对于反刍动物来说,能量浓度低(如采食粗料)时,干物质采食量随能量浓度增加而增加,此时物理调节机制作用最大。
《动物的采食量》课件
结束语
动物采食量的研究对人类有哪些启示?如何在未来更好地研究动物的采食量? 让我们一起探索答案!
3 热定量法
利用热量代谢测定动物的采食量。
2 消耗平衡法
通过测量动物摄入食物和排出的废物来计算 采食量。
4 核素示踪法
通过核素示踪来测定动物摄入食物的量。
动物的采食量影响因素
饲料的营养成分
动物对饲料的营养成 分需求不同,会影响 其采食量。
外界环境因素
温度、湿度等环境条 件会对动物的采食行 为产生影响。
动物生理状态
动物的健康状况、年 龄等因素会对其采Βιβλιοθήκη 量产生影响。动物种类等因素
不同动物物种之间的 采食量会有差异。
动物采食量的应用
畜牧业生产中的应用
研究动物的采食量可以优化 畜牧业生产和提高利润。
变化环境下野生动物的 食性分析
了解野生动物的采食量可帮 助保护和管理森林、草原和 水域资源。
森林、草原和水域资源 的保护和管理
《动物的采食量》PPT课 件
动物的采食量是什么?它为什么如此重要?本课件将探讨动物的采食量研究 的背景、常见的测定方法以及其应用价值。
研究背景和意义
为什么需要研究动物的采食量?动物的采食量与哪些因素有关?研究动物的采食量有哪些应用价值?
常见的采食量测定方法
1 直接称重法
通过称重食物容器来测定动物的采食量。
采食量及其影响因素
3)饲喂方式和时间 自由采食时动物的采食量高于限饲时。少喂勤 添可使动物保持较高的食欲,并减少饲料浪费。 4)饲喂的连续性 从营养上讲,动物从出生起的整个生命,虽然 可以分为几个阶段,但前后一件存在连续性。如 母猪妊娠期的采食量不仅影响妊娠期母猪的增重、 胎儿的发育,也会影响泌乳期的采食量从而引起 产乳量。因此,应该从全局的观点来决定母猪各 阶段的采食量和饲养方式。
动物采食量及其影响因素
付亚楠 吕文佳 张烨华 张志平 王云凌
•
采食是动物摄入营养物质的基本途径。 采食量是衡量动物摄入营养物质数量的尺 度。动物采食的营养物质至于偶满足了维 持需要后,多摄入的部分才能用于生产。 因此,采食量是影响动物生产水平的重要 因素。
目 录
• 采食量的概念 • 采食量的衡量 • 采食量的意义 • 影响采食量的因素
四、影响采食量的因素
动物的才是包括觅食、识别、定位感知、 食入、咀嚼、吞咽和停止摄入等一系列过 程。因此,影响采食量的因素有很多,主 要有动物、饲粮、环境和饲喂技术等。
(一)动物因素
1、遗传因素 采食量是一个低遗传力性状,可通过选择来 提高。各种动物的采食习性和特点各不相同,采 食量也相差甚远。 2、生理阶段 母畜发情时,一般采食量下降,甚至停止采 食;母羊在妊娠后期,采食量降低;产羔后期, 采食量增加;妊娠、泌乳和产蛋能刺激食欲,提 高采食量。
在实际生产中,供给动物饲料时,既要 使动物的实际采食量符合动物的生理需求, 又可通过认为的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调控 采食量以达到一定的生产目的。
二、采食量的衡量
(一)用采食饲料的重量来表示:通常用24h 内采食饲料的重量来表示。但因饲料干物 质和营养浓度不同,故采食量相同,并不 意味着摄入的养分数量相同。 (二)用能量摄入量表示:此法优于前者, 因为动物采食的实质是满足能量的需要。
动物的采食量
体内温度升高,采食量下降; 体内温度降低,采食量提高。
动物营养学
二、调节采食量的其他途径
3 、脂肪稳衡理论
Kennedy G.C(1953)提出用来解释采食量的长 期调节机制。 采食量的长期调节取决于动物体内的能量储备, 与能量储备相关的物质则可能作为反馈信号影响 CNS活动,从而控制采食量。 脂肪稳衡理论认为,动物采食是为了保持体内有一 定量的脂肪储备,若动物体脂处于亏损状态,则动 物的采食量趋于提高,以弥补体内脂肪的损失。
5、脂肪
对于反刍动物,饲粮的脂肪含量高,会干扰 瘤胃的正常功能,大大降低采食量。
6、中性洗涤纤维
NDF含量和消化率是影响反刍动物采食量的 重要因素。
动物营养学
二、饲粮因素
7、矿物元素和维生素
⑴ 任何矿物元素的缺乏,都会造成采食量的下降。 ⑵ 钙能调节大鼠和蛋鸡的采食量。 ⑶维生素过多或缺乏,都会造成采食量下降.
动物营养学
三、饲喂技术
质的限饲 ,即通过改变饲粮的养分的平衡 来减少动物的采食量。 • 在饲粮中加入低能饲料,降低能量浓度,
降低能量的摄入; • 降低饲粮中CP水平或AA平衡性变差,
FI下将。
动物营养学
三、饲喂技术
⑶饲喂时间 鸡早、晚采食较多; 猪主要在白天采食; 草食家畜白天、晚上都采食。
4、饲喂的连续性 从全局的观点来决定动物各阶段的采食量和 饲养方式。
1.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rm, CNS)的作用
调节采食量的关键,使动物产生饥饿感和饱感, 调节食欲的大小,控制采食量。
动物营养学
一、采食量的神经调节
饥饿(hunger):指动物在一段时间内未采食 而消化道内食物已排空时的生理状态。 饱(satiety):指动物采食后,消化道已充满 食物时的生理状态。 食欲(appetite):是指动物想吃食的愿望。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复习题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本科总复习题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理想蛋白:所谓理想蛋白质,是指这种蛋白质的氨基酸在组成和比例上与动物所需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组成和比例一致,包括必需氨基酸之间以及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之间的组成和比例,动物对该种蛋白质的利用率应为100%。
2.平衡试验:也是代谢试验,它是根据物质不灭定律和能量守衡定律,通过测定营养物质食入、排泄和沉积或产品中的数量,并用以估计动物对营养物质的需要和饲料营养物质的利用率。
常用于研究能量和蛋白质的需要和利用情况。
3.妊娠合成代谢:妊娠母猪既使饲喂与空怀母猪相等的维持日粮,除能满足一窝仔猪和乳腺组织增长的需要外,母体本身仍可增重,这种现象为“妊娠合成代谢”。
即在相同营养水平下,妊娠母猪比空怀母猪具有更强的沉积养分的能力。
4.热增耗:又称特殊的动力作用或食后增热,是指绝食动物在采食饲料后短时间内,体内产热高于绝食代谢产热的部分。
5.饲养标准:根据大量饲养试验结果和动物实际生产的总结,对各种特定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的定额作出规定。
这种系统的营养定额及有关资料称为饲养标准。
6.必需脂肪酸:但凡体内不能合成,必需由饲粮供给,或能通过体内特定的先体物质形成,对机体正常机能和健康具有重要保护作用的脂肪酸称为必需脂肪酸。
7.必需氨基酸:人和动物体不能合成,或者合成量很;远远不能满足需要;必须由饲料或食物提供,营养学上把这种氨基酸称为必须氨基酸。
8. 短期优饲:即常常为配种前的母猪提供较高营养水平〔一般在维持能量需要基础上提高30~100%〕的饲粮以促进排卵,这种方法称为“短期优饲”或“催情补饲”。
9.内源尿能:尿中的能量除来自饲料养分吸收后在体内代谢分解的产物外,还有部分来自体内蛋白质发动分解的产物,后者称为内源氮,所含能量称为内源尿能。
10.采食量:通常指动物24小时内采食饲料的重量,分为随意采食量和实际采食量。
11.维持:是指成年动物或非生产动物保持体重不变,体内营养素相对衡定;生长动物或生产产品动物体重保持不变,体内营养素周转代谢保持动态平衡。
计算鸡的饮水量,采食量
如何计算蛋鸡的采食量和饮水量1、蛋鸡的采食量为10日龄前:(日龄+2)g11—20日龄:(日龄+1)g21-50日龄:用料克数=日龄51-150日龄:50+(日龄-50)/2g150日龄以上育成鸡:1只母鸡到50日龄累计耗全价料8。
9kg。
1只蛋鸡一年的用料量(全价料)是36.5kg左右,可基本满足蛋鸡的需要。
2、蛋鸡饮水量1—6周的雏鸡,每天每只鸡的饮水量为20—100ml7-12周的青年鸡,每天每只鸡的饮水量为100-200ml不同温度不同采食量的饮水量不同,在正常情况气温环境20度的情况下,饮水量=采食量×2,气温环境30度情况下,饮水量=采食量×5不同产蛋率的蛋鸡饮水量:当产蛋量为50%量,蛋鸡需水量为每天每只鸡170ml不同季节的饮水量:冬季每天每只鸡需饮水100ml,春季和秋季每天每只鸡需饮水200ml,夏天每天每只鸡需要饮水300ml。
产蛋与不产蛋的鸡饮水量:产蛋鸡每天每只鸡的饮水量为230—300ml,不产蛋的鸡每天每只鸡的饮水量为200—230ml。
肉鸡每日正常采食量的计算公式:1、饲喂全价颗粒料1000只肉鸡每日采食量(斤)= 10斤×日龄例如:1000只30日龄肉鸡,每日采食量大约为 10斤×30日=300斤2、饲喂粉料 1—15日龄 1000只肉鸡每日采食量大约为(斤)=8斤×日龄15日龄以后 1000只肉鸡每日采食量大约为(斤)=10斤×(日龄—2)计算水量方法:每日水量=每日食量x2正确的喂药方法:1 预防为主肉鸡饲养周期很短,每一天约占其生命时光(45天)的2%,保证全程健康才能取得最佳的效益。
生长迅速,抗病力较差,必须树立预防为主的防病观念.2 药物用量一般情况下,为保证药物疗效,即使预防性投药也建议按药物的治疗量使用。
3 西药的使用方法要按全天的吃料量或饮水量(饮水量=吃料量×2)计算出全天用药量,然后分成早晚两次集中使用,每次兑入约3—4小时的饮水或饲料中。
采食量的名词解释
采食量的名词解释采食量是指动物或植物在特定时间内摄入的食物量。
无论是动物还是植物,其生存和发展都需要通过摄入食物来获取能量和营养物质,因此采食量对于生物的生存和生长发育至关重要。
一、动物采食量的影响因素动物的采食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首先,动物的体型和代谢率是决定其采食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对较小的动物通常采食量较小,而相对较大的动物采食量较大。
此外,代谢率的高低也会影响动物的采食量,代谢率越高的动物需要更多的能量,因此其采食量通常比较大。
其次,环境条件也是影响动物采食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例如,气温的变化会影响动物的新陈代谢和活动水平,从而间接地影响其采食量。
在寒冷的环境中,动物为了维持体温,通常需要摄入更多的食物来获取能量。
此外,食物的丰富度和可获得性也会直接影响动物的采食量。
当食物丰富且易于获得时,动物的采食量通常会增加。
最后,动物的生理状态和行为习惯也会对其采食量产生影响。
例如,动物的饥饿程度和饱食感会直接影响其食欲和采食量。
此外,一些动物会出现固定的摄食模式,如夜行性动物通常在夜间活动和采食。
二、植物采食量的影响因素植物的采食量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
首先,植物的叶片质量和形态特征会影响其采食量。
例如,具有较高营养含量的叶片和较大表面积的叶片通常会被动物更多地采食。
此外,植物的抗食性也会影响其采食量。
一些植物通过产生防御物质或具有较硬的结构来减少被动物采食的可能。
其次,植物的生长状况和生活史也会对其采食量产生影响。
植物的生长速度和周期会直接影响其可供动物采食的数量和质量。
一些快速生长的植物能够更快地恢复被采食的叶片,因此其采食量较大。
此外,一些植物会在特定的生活史阶段产生大量花粉或果实,从而吸引动物来进行采食,以实现花粉传粉或种子扩散的目的。
最后,植物的生态环境与生物互动也会对其采食量产生影响。
例如,植物的竞争关系和捕食者的存在都会影响植物的采食量。
当植物面临较激烈的竞争时,其采食量通常较小,因为资源被其他植物占据。
各种动物的采食行为
各种动物的采食行为一、猪的采食行为:猪的采食行为包括摄食与饮水,并具有各种年龄特征。
猪生来就具有拱土的遗传特性,拱土觅食是猪采食行为的·一个突出特征。
猪鼻子是高度发育的器官,在拱土觅食时,嗅觉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尽管在现代猪舍内,饲以良好的平衡日粮,猪还表现拱地觅食的特征,喂食时每次猪都力图占据食槽有利的位置,有时将两前肢踏在食槽中采食,如果食槽易于接近的话,个别猪甚至钻进食槽,站立食槽的一角,就像野猪拱地觅食一样,以吻突沿着食槽拱动,将食料搅弄出来,抛洒一地。
夜间采食:夜间采食次数比白天多,夜间采食次数占全天采食次数的21%,但夜间采食次数个体间差异较大。
猪的采食具有选择性,特别喜爱甜食,研究发现未哺乳的初生仔猪就喜爱甜食。
颗粒料和粉料相比,猪爱吃颗粒料;干料与湿料相比,猪爱吃湿料,且花费时间也少。
猪的采食是有竞争性的,群饲的猪比单饲的猪吃得多、吃得快,增重也高。
猪在白天采食6~8次,比夜间多1~3次,每次采食持续时间10~20min,限饲时少于10min,任食(自由采食),不仅采食时间长,而且能表现每头猪的嗜好和个性。
仔猪每昼夜吸吮次数因年龄不同而异,约在15~25次范围,占昼夜总时间的10%~20%,大猪的采食量和摄食频率随体重增大而增加。
在多数情况下,饮水与采食同时进行。
猪的饮水量是相当大的,仔猪初生后就需要饮水,主要来自母乳中的水分,仔猪吃料时饮水量约为干料的两倍,即水与料之比为3:1;成年猪的饮水量除饲料组成外,很大程度取决于环境温度。
吃混合料的小猪,每昼夜饮水9~10次,吃湿料的平均2~3次,吃干料的猪每次采食后立即需要饮水,自由采食的猪通常采食与饮水交替进行,直到满意为止,限制饲喂猪则在吃完料后才饮水。
月龄前的小猪就可学会使用自动饮水器饮水。
二家兔的采食行为:家兔吃料时,采食一口后,退缩回去仔细咀嚼。
家兔吃精料时,每分钟达63-100次,咀嚼一根干草或一片草叶时,能使草在口中自由撺动。
动物营养学(采食量)
三、采食量的意义
(二)采食量是配制动物饲粮的基础
▪ 动物具有“为能而食”的本能,能根据饲 粮能量浓度调节采食量,但此能力受消化 道容积的限制。
▪ 饲粮配制必须将动物的营养需要与动物的 消化道容积结合起来考虑。根据动物对能 量和各种养分的需要量及采食量,计算出 饲粮的能量浓度和养分浓度,才能恰当地 配制饲粮。
▪ 在动物健康水平允许范围内,维持较高的采食 量,动物生产效率可大大提高。
▪ 但若采食量过高,过多的能量用于贮存脂肪, 也会降低饲料转化率;而且,某些动物特别是 乳牛和绵羊在采食量很高时容易产生代谢疾病。
三、采食量的意义
(一)采食量是影响动物生产效率的重要因素
▪ 在生产上需要控制动物的采食量,在于降 低动物的增重,防止动物过肥;降低生产 成本,提高畜产品素和维生素 ▪ 钙能够调节大鼠和产蛋鸡的采食量。
▪ 哺乳动物血钙浓度比较稳定,钙对采食量 的调节有无作用尚不清楚。
▪ 特定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对采食量也有调节 作用,过多或缺乏会导致食欲减退。
二、饲粮因素
(七)饲料添加剂
▪ 动物饲粮中加入少量抗菌素可提高动物(猪、 鸡、牛、羊、鱼)采食量7%~15%。
▪ 饲养标准中给出的采食量仅仅是定额,它 不等同于实际采食量。
二、采食量的衡量
(一)用采食饲料的重量来表示
▪ 在动物对所食日粮或某种饲料完全适应的 基础上,通常以24小时采食饲料的重量来 衡量动物的采食量。
▪ 但因饲料干物质和营养浓度不同,采食量 相同,并不意味着摄入的养分数量相同。
▪ 此法不适于放牧家畜,因为无法准确测量 放牧过程中所采食饲草的重量。
二、饲粮因素
(三)饲粮蛋白质和氨基酸水平
1、蛋白质
▪ 对大多数动物,饲粮缺乏蛋白质会降低采食 量。因蛋白质缺乏消化酶合成量下降,并抑 制瘤胃细菌的发酵作用,导致体蛋白质分解。
动物营养学术语
术语查询饲料:动物为了生存,生长,繁衍后代和生产,必须从外界摄取食物,动物的食物称为饲料。
养分:饲料中凡能被动物用以维持生命,生产产品的物质,称为营养物质,简称养分。
ADF:酸性洗涤纤维,评定饲草中纤维类物质的指标之一。
NDF:中性洗涤纤维,将饲料进行中性洗涤剂处理,得到中性洗涤纤维,同样是评定饲草中纤维类物质的指标之一。
CF:植物细胞壁的主要组成成分,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及角质成分。
概略养分分析法: 常规饲料分析方案,即概略养分分析方案,将饲料中的养分分为六大类。
分别为水分、粗蛋白质、粗纤维、粗脂肪、无N浸出物和粗灰分。
纯养分:饲料中最基础的、不可再分的营养物质叫纯养分,包括蛋白质中的AA,脂肪中的脂肪酸,C.H2O中的各种糖、各种矿物元素、维生素等。
粗蛋白质(CP):饲料中一切含N物质的总称,包括饲料非蛋白质含N 物,如AA、酶、某些V、尿素、氨、无机含N盐。
数值上,CP等于N×6.25。
粗脂肪(EE):所有脂溶性物质叫粗脂肪,用乙醚浸提,又叫醚浸出物,包括真脂肪及其他脂溶性物质。
粗纤维(CF):饲料中的纤维性物质,理论上包括全部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而概略分析中的粗纤维是在强制条件下(1.25%碱、1.25%酸、乙醇和高温处理)测出的,其中,部分半纤维素、纤维素和木质素被溶解,测出的CF值低于实际纤维物质含量,同时增加了无N浸出物的误差。
粗灰分:饲料完全燃烧后的残渣,主要是矿物元素及其盐类,有时有少量泥砂。
饲料的可消化性:饲料被动物硝化的性质或程度。
动物的消化力:动物消化饲料中营养物质的能力。
饲料中某养分的消化率:是衡量饲料的可消化性和动物的消化力这两方面的统一指标,它是饲料中可消化养分占食入饲料养分的百分率,计算公式如下。
饲料的可消化养分=食入饲料中养分—粪中养分饲料中某养分的消化率=食入饲料中养分—粪中某养分/食入饲料中养分*100%饲料中某养分的真消化率:食入饲料中养分—(粪中某养分—消化道来源物中某养分)/食入饲料中养分*100%抗营养物质:指饲料本身含有,或从外界进入饲料中的阻碍养分消化的微量成分。
动物采食量介绍
一、采食量的概念
2. 实际采食量
指在实际生产中,正常健康的动物在一定时 间内,实际采食饲料的总量。
3. 规定采食量
指动物饲养标准或动物营养需要中所规定的采食 量的定额。
一、采食量的概念
⑵饮水的清洁卫生。
2、饲料形态
⑴对单胃动物,颗粒料可提高其采食量; ⑵对反刍动物,粗饲料磨碎或制粒,可增加采食量。
三、饲喂技术
⑶鱼类摄食要求饲粮颗粒必须与鱼体大小相适应。 饲料的形态可采用干料(粉料、颗粒料)和湿料:
干料:优点是省工,易于掌握喂食,能促进唾液分泌;缺
点是饲料浪费大。
湿料:优点是便于采食,对胃肠刺激小;缺点是饲料容易
2.用能量的摄入量来表示
将影响采食的各种因素与能量的摄入量建立回 归公式,可以预测采食量。如:NRC(1998)建 立了预测不同阶段猪采食量的公式。
三、采食量的意义
1. 采食量是影响动物生产效率的重要因素
⑴ 影响动物的生产水平和饲料转化率; ⑵ 采食量过低,不能满足最低生长需要,使生 产效率急剧下降,即维持的营养需要占营养物质 需要的比例过大;
二、饲粮因素
4、饲粮蛋白质和氨基酸水平
⑴蛋白质
蛋白质缺乏会引起采食量下降; 蛋白质过高,也会降低采食量。
⑵氨基酸 饲粮氨基酸的含量和平衡情况,都会影响动物的
采食量;
氨基酸对采食量影响可能是直接的,即氨基酸直
接作用于CNS;
氨基酸对采食量影响也可能是间接的,通过形成
神经递质来实现。
二、饲粮因素
3、健康状况
患病和处于亚临床感染的动物常表现 出食欲下降。
不同的采食量对种鸡增重、成活率及均匀度的影响
332021年 第1期不同的采食量对种鸡增重、成活率及均匀度的影响鲁 怡,罗永飞,王金凤,王 烁,张结慧,邹 爽,马 巍,王春强*(锦州医科大学畜牧兽医学院,辽宁 锦州 121000)摘 要:试验旨在研究不同的采食量对种鸡增重、成活率、均匀度的影响。
将7周龄7 950只种鸡随机分成3组。
基础饲粮组A (♂)和B (♀)为对照组,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上增加2 g (A+2组)和减少2 g (A-2组);增加3 g (B+3组)和减少3 g(B-3组)。
结果表明:A+2组的平均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B+3组平均增重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
A-2组和B-3组的平均体重均匀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
A+2组和B+3组的成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
研究表明,在种鸡的前期饲养中,饲料水平逐渐降低有助于种鸡稳定健康生长。
关键词:采食量;种鸡;增重;成活率;均匀度中图分类号:S 8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692(2021)01-0033-04Effect of different feed intakes on weight gain, survival rate and evenness of breedersLu Yi, Luo Yongfei, Wang Jinfeng, Wang Shuo, Zhang Jiehui, Zou Shuang, Ma Wei, Wang Chunqiang *(College of Animal Science and Veterinary Medicine, Jinzhou Medical University, Liaoning Jinzhou 121000)Abstract: The experiment was to study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feed intakes on weight gain, survival rate, and evenness of breeders. 7 950 breeders of 7-week-old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The basic diet group A (♂) and group B (♀) were control groups. The experimental group increased 2 g (A+2 group) and decreased 2 g (A-2 group) on the basic diet; increased 3 g (B+3 group) and decreased 3 g (B-3 group).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verage weight gain of A+2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P <0.05), and the average weight gain of B+3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P <0.05). The average weight uniformity of A-2 and B-3 groups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P <0.05). The survival rate of A+2 and B+3 groups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 <0.05). It can be seen that in the early breeding of breeders, the gradual decrease of feed level will help the stable and healthy growth of breeders.Key words: Feed intake; Breeder; Weight gain; Survival rate; Uniformity收稿日期:2020-07-06作者简介:鲁怡,硕士,研究方向为动物营养、动物繁殖。
干物质采食量
奶牛饲养经略干物质采食量●奶牛的干物质采食量应在分娩后十周(70天)内达到最大。
●奶牛采食高峰期的日采食量至少应占体重的4%。
例:625kg*4%=25kg干物质/日●奶牛在日挤奶3次时的日干物质采食量应比日挤奶2次时的多5%—6%。
●每产奶1kg,至少应采食干物质0.5kg。
低于该采食量会引起奶牛体力过度消耗,更容易造成代谢失调。
●奶牛通常在挤奶后采食,所以应及时在饲槽中备好新鲜饲料以保证干物质采食量。
高产奶牛每天采食12次,平均每次采食时间为23分钟。
根据奶牛的采食行为调整喂料计划。
●如果有条件,应为青年母牛配备单独的挤奶/喂料舍拦。
分开舍养的初产母牛的采食时间比较年长的母牛长10—15%。
●全混合日粮的干物质最佳含量为50%—75%,偏湿或偏干的日粮均会限制采食。
如果大量饲喂青贮料,全混合日粮(水分含量高于50%)中水分每增加1%,干物质采食量将下降体重的0.02%。
这是因为偏湿饲料的发酵时间较长,提高了酸水平及蛋白质质降解程度。
例:(含水分60%日粮—50%的水分含量上限)*(0.02%*625kg奶牛)=10*0.125=减少干物质采食量1.25kg→导致产奶量下降2.5—3kg。
●如果使用带磅称的全混合日粮混料机,每周应用微波炉、天平测定青贮中的水分以确保有足量的青贮干物质。
在饲养室中设置一张如何根据青贮料的水分含量来确定青贮料使用量的表格。
青贮料水分含量的变化可以改变日粮中饲草与谷物的比例,从而引起食欲不良,降低乳脂率。
●如果采食量低于正常值,应首先检查日粮中非纤维碳水化合物(NFC)含量及纤维长度和含量。
同时还应检查奶牛的饮水情况以及饲料是否发霉。
●当温度超过24℃时,每升高1℃,奶牛的干物质采食量将减少3.3%左右。
当温度超过27℃,相对湿度超过80%时,奶牛开始处于热应激状态。
●炎热天气下,夜间喂料量至少应占日粮的60%。
●在距饲槽15米范围之内应有干净水供应。
奶牛每生产1kg牛奶需饮水1升左右。
第14章 动物的采食量
3.激素:性激素、胰岛素、胆囊收缩素、生长激素、
甲状腺素等
4.其它:AA、pH、渗透压
(二)物理调节
1.胃肠道紧张度:
最重要的物理机械特性,是确定动物每次采食量大小的重要因素之一。
胃肠道内存在压力受体,能够感受到紧张度变化,并将信息通过神
经传递到饱中枢,控制采食行为;
指动物饲养标准或动物营养需要中所规定的采食 量的定额。
一、采食量的概念
4.三者的区别和联系
三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VFI是动物本能,一般随动物日龄或体重的增
加而增加;
✓VFI与实际FI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取决于
动物自由接触饲料的程度和方式(强饲);
✓规定FI是一个定额。饲养标准或动物营养需
要量中给出的采食量仅仅是定额。
1.血糖:与采食量呈负相关
“血糖稳衡理论”:下丘脑存在葡萄糖受体,对血糖浓度 变化敏感。动物采食后,血糖浓度上升,触发葡萄糖受体,
使动物食欲受到抑制,采食停止。
2.VFA:
反刍动物,血糖不能调节采食量。
VFA是反刍动物的主要能量物质,血液挥发性脂肪 酸参与采食量的调节。乙、丙酸可直接或间接地调 控采食量。
第十四章 动物的采食量
采食是摄入营养物质的基本途径; 采食量是衡量摄入营养物质数量的尺度。
本章内容
第一节 采食量的概念和意义 第二节 影响采食量的因素
第一节 采食量的概念和意义
一、采食量的概念 二、采食量的衡量 三、采食量的意义
一、采食量的概念
采食量——指动物在24h内采食饲料的重量。
有随意采食量和实际采食量之分。
(三)脂肪稳衡理论
长期调节机制,采食量的长期调节取决于动物体内的能量储备,与 能量储备相关的物质,则可能作为反馈信号CNS活动,从而控制采食
动物采食生理特点及采食量调控技术研究的新进展
的 影 响 研 究
专 讲 象 坛
l ◆尹 疫站) 河 岛
影 响 .
出期1 版:廿 日 日1一 农年2 28 历月 0 0 七 月
风 昧 ,要 先 在 哺乳 母 猪 料 中添 加 香 味 剂 。
动物采食 生理特点及 采食 量调控技术研 究的新进展
曩减a应[ 二 二 二 二 二 二 二 二 = I ’轻奶 臣 二 二 二 二 [ 二 二 二 ] ,r 二 二 二 二 二 二 二 B断 e" r t m 篓 哿蠢 二 二 互 二二 二 二 j 蓑 巨 二二 二 二七 二 二 二 二二 二二二
奶 体 I—————————————— l 仔 重 ・ 磊 按 莩 ———————L————— 猪 平L ! ! ! l
的过 程中. , 能非 常有 效地阻止采食量 的下 初 的 5种 味觉 ( 、 、 、 、 ) 味 觉 降 有 效 地 阻 止 采 食 量 的 下 降 , 饲 料 甜 苦 酸 成 鲜 和 , 能 使 感受机制似乎很相似 。 猪有 3 种不 同形状 具 有 很 好 的 适 口性 和 较 高 的 消 化 率 。 另 风 的 味觉 突起 ( 状 、 状 、 状 )每 个 突 起 外 , 料 利 用 率 提 高 . 明 仔 猪 的 胃肠 道 菌 杯 叶 , 饲 表 有 成 千 上 万 个 味蕾 。 每 个 味 蕾 有 5 — 5 黏 膜 发 育 得 较 好 。 这 项 研 究 与 Puk 0 10 lse等 个 味 觉 细 胞 。 个 味觉 细 胞 有 大 量 微 绒 毛 (9 6 的 研 究 结 果 一致 。 每 19 ) 突起 伸进 舌 黏 膜 。 每个 味蕾 上 的 细胞 能 够 注 : 本 文 中 所 用 香 味 剂 为 乐 达 香 辨认 所 有 5种 基 本 味 觉 , 是 一 个 细 胞 只 ( UC 但 L TAROM) 添加量的增加而 l 皿 l 脂 表 达 其辨 认 的 一种 味觉 受 体 蛋 白 。 体 蛋 受 22应 用调 味 荆 掩 盖 饲 料 不 良 气味 和 . 白在 微 绒 毛 细 胞 膜 上 , 口腔 中的 可 溶 性 换料 产 生 风味 差 异 的研 究 与 化学物相 接触 。 当受体蛋 白与其特异性 配 221断 奶 仔 猪 试 验 .. 比 .最 高 香 味 剂 位 基 结 合 时 。 发 细 胞 内发 生 一 系 列 的 生 引 仔 猪 断 奶 期 间 的 应 激 使 采 食 量 明 显 组 2 小 时 的 饮 4 化 反 应 , 激 感 觉 神 经 而 使 感 觉 神 经 发 出 下 降 , a utn等 (0 2 在 断 奶 仔 猪 水 量 , 高 了 刺 V nHeg e 20 ) 提 突触信号 , 信号脉冲式传导到对应 的大脑 饲 料 中 添 加 香 味 剂 『 达 香 (U . 3 % , 5天 的采 乐 L C 4 前 皮层区。 菌状 突起 基 本 上 受 鼓 索 神 经 ( T T R M) , 目的 是 为 了 帮 助 仔 猪 由母 奶 食 量 提 高 l % , C ) A O 1 0 支 配 , 杯 状 和 叶 状 突 起 主 要 受 舌 咽 神 经 过 渡到 固体饲料 ( 4 试验 第 1阶段 ) 由第 前 l 天 饮 水 量 和 ( NG) 配 。 支 1阶 段 料 过 渡 到 消 化 率 和 适 口性 较 差 的 共 增 加 4 。前 5 % 然而, 口腔 ( 主要 是 舌 头 、 厌 、 腭 ) 第 2阶段 料 。 管 未 能 发 现 乳 猪 对 第 1阶 天 的 采 食 量 和 体 会 上 尽 上 突 起 的 分 布 和 每 个 突 起 上 的 味 蕾 数 因 段 的 料 比 母 乳 更 偏 好 , 他 发 现 添 加 香 味 增 重 呈 线 性 增 加 但 动 物 种 类 不 同 而 异 。 比较 解 剖 学 研 究 发 剂 在 阻 止 乳 仔 猪 从 母 乳 过 渡 到 干 饲 料 和 (< . )在每个 l PO 5。 0 现 , 哺 乳 动l 中 , 有 较 多 的 味 蕾 ( 在 物 猪 表 由 第 l阶 段 料 过 渡 到 第 2阶 段 料 时 采 食 阶 段 的 日增 重 、 I 1 。 人 相 比 , 的 味蕾 数 更 多 , 别 为 菌 量下 降起 到 了很 好 的 效 果 ( 。 )与 猪 分 图l 体 重均 呈 线 性上 J 状 ( 50 0个 ,人 类 16 0个 ) 猪 0 0 ,杯 状 ’ 2 22生 长 肥 育 猪 试 验 . 升 ( < .5 , P 0 ) 且差 I 0 f > 000个 , 类 60 0个 1 叶 状 ( 猪 1 0 人 0 和 猪 全 球 性 蛋 白 质 饲 料 紧 缺 导 致 价 格 上 距 逐渐 增 大 。 断 l 4 8 0个 . 类 3 0 0个 )( l k n n 扬 , 其 是 豆 粕 和 鱼 粉 。在 猪 饲 料 中使 用 奶 后 6 0 人 0 Hel a ta d e 尤 1天 , 添加 I D nlv ,9 9 。 ai a 19 ) 总体 上 , 的 味 蕾 数 是 人 菜 籽 粕 或 “ o 猪 双低 菜 籽 粕 ” 降 低 成 本 。 对 2O 1 32 0 克 / 能 猪 .5 、 . 7 I 的 3 4倍 。 — . 苦 味 很 敏 感 ( esnadS nert19 ) 升 香 味剂 的 组饮 1 N l n arge,9 7 , o 11 的味 觉 生理 研 究 .猪 菜粕 的苦 味影 响了适 口性 , 而限制 了菜 水 量 比对 照 组增 l 从 人 和 猪 对 不 同 甜 味 物 质 的 甜 度 感 觉 粕 在 猪 饲 料 中 的 使 用 量 。 同时 , 换 饲 料 加 了 13 千 克 I 更 . 6 不 同 。G ae 等 (0 0 研 究 发 现 . 水 化 也会 导致 采 食 量 下 降 。添加 香 味剂 可 以淡 ( 6 。 lsr 2 0 ) 碳 表 ) J 合 物 类 的 甜 味 剂 对 人 和猪 的效 果 相 同 . 而 化 饲 料 中 的苦 味 . 猪 对 味 道 产生 正 面 反 使 24 使 用 香 l . 非 碳 水 化 合 物 对 人 有 很 高 的 甜 度 。 猪 却 应 。 对 味 剂进 行风 味 印 1 没 有 反 应 。 K n ey等 (9 2 用 蔗 糖 、 eo d 17 ) 葡 香 味 剂 作 为 饲 料 的风 味 标 识 或 适 口 记 的 研 究 萄 糖 和 糖 精 钠 配成 水谘 液 喂猪 . 定 偏 嗜 性 增 强 剂 , 以 帮 助 营 养 师 们 在 肥 育 猪 料 测 人类在 出生 J 可 效果 。 结果 仔猪 对 00 5 0O . ~ .1摩 尔 每 升 的 中 更好 地 选 用 适 口性 较 差 、 本 较 低 的 原 几 天 就 能 识 别 甜 0 成 蔗 糖 溶 液 有 明显 的偏 好 . 与 对 照 相 比 , 饮 料 。 味 和 苦 味 , 并 能 水 量 超 过 9 %; 而 糖 精 钠 的 结 果 显 示 . 0 在 D rn等 (0 0 的研 究 发 现 , 添 加 对 甜 味 表 示 愉 ua 20 ) O o 一 .l 尔 每 升 时 .始 终 未 能 超 过 5 、0 . 5 OO 瘁 o % 1 %和 1 %普 通 菜 粕 显 著 降低 肥 育 猪 悦 . 对 苦 味 表 示 5 9 %, 且在 01 1 尔 每 升 时 拒 绝饮 用 。 的 采 食 量 。 加 量 达 5 0 并 .— 摩 添 %时 , 食 量 即显 著 厌 恶 。 许 多 证 据 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采食量是动物营养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除了环境因素 (如温度)外,饲料和动物的生理状况是决定性因素。 对于饲喂配合饲料的猪和禽来说,采食量主要决定动物 利用营养素的能力,或者说决定于日粮的能量浓度,在 一定的日粮浓度范围内动物可通过调节采食量来保证其 所需的能量。因此在制定猪禽配方时重点是考虑日粮能 量和各营养素的比例。
奶牛采食量及其调控
2 奶牛采食量的调控 奶牛的采食量受饲料质量和奶牛对营养物
质的利用潜力所决定 粗料型日粮:决定于瘤胃的有效容积
饲料的消化率,决定了饲料不可消化部分的多少 饲料的消化速度,决定可消化部分在瘤胃停留的时间 饲料的破碎速度,决定不可消化部分在瘤胃停留的时间
DMI=5.4W/500(1-D) 消化率为40-75%, DMI为体重的1.8--4.32%
DMI(g/KgLW0.75) 0.5
43.5 46.6 49.6 52.7 55.8
0.6
54.0 57.0 60.1 63.2 66.2
0.7
64.4 67.5 70.6 73.6 76.7
精细饲料
0.5
103.1 99.1 95.0 90.9 86.8
DMI(g/KgLW0.75) 0.6
95.3 91.3 87.2 83.1 79.0
3.0
33%, 67% 3.13 4.24 5.26 6.22 7.13 8.00 8.84 1.24
3.4
17%, 83% 2.97 4.02 4.99 5.90 6.77 7.60 8.40 1.34
3.7
100%精饲料 2.73 3.71 4.60 5.44 6.23 7.00 7.74 1.36 4.0
100%干草
2.11 2.86 3.55 4.20 4.82 5.41 5.89 73.2 26.8
83%干,17%精 1.82 2.47 3.06 3.62 4.15 4.66 5.15 58.8 41.2
67%, 33% 1.60 2.17 2.70 3.19 3.66 4.10 5.54 50.2 49.8
羊的采食
粗饲料
精细饲料
(g/KgLW0.75)
羊
57.0
90. 5
牛
87.2
89.8
羊单位代谢体重对粗饲料的采食量与羊的体重有明显的相关,
随着体重的增加而增加:
DMI(g/KgLW0.75)=104.7q+0.307LW(Kg)—15.0
而对精细饲料的采食量随着体重的增加而减少:
DMI(g/KgLW0.75)=150.3—78.0q—0.408LW
一、采食量的调控模式
2 饲喂粗饲料为主日粮时的采食量调控模式 在采食以粗饲料为主的日粮时,采食量决定于反刍动物瘤胃单位时间内
所能容纳的饲料体积,即瘤胃的有效容积成为主要限定因素。 • 胃的大小 • 饲料品质:(1)粗饲料的消化率
(2)粗饲料的消化速度 (3)粗饲料在瘤胃的破碎速度 P=a+b(1-exp(-ct)
100%干草
2.89 3.92 4.86 5.74 6.58 7.93 8.17 0.29
83%干,17%精 3.09 4.19 5.20 6.15 7.05 7.91 8.75 0.58
1.8
67%, 33% 3.20 4.33 5.37 6.35 7.28 8.18 9.04 0.85
2.5
50%, 50% 3.20 4.34 5.39 6.37 7.30 8.20 9.06 1.08
0.7
87.5 83.5 79.4 75.3 71.2
粗饲料
0.4
0.31 0.46 0.62 0.79 0.98
KgDM/天
0.5
0.41 0.60 0.79 0.99 1.20
0.6
0.51 0.73 0.96 1.19 1.43
0.7
0.61 0.87 1.12 1.38 0%, 50% 1.44 1.95 2.40 2.86 3.28 3.69 4.07 44.9 55.1
33%, 67% 1.31 1.77 2.20 2.60 2.89 3.34 3.69 41.8 58.2
17%, 83% 1.20 1.62 2.02 2.38 2.73 3.07 3.39 40.4 59.6
100%精饲料 1.11 1.50 1.87 2.21 2.53 2.84 3.14 40.6 59.4
奶牛采食量及其调控
1 泌乳早期采食量 泌乳前三周比后期低 15% 产奶高峰通常发生在产 后4-8周 最大干物质采食量发生 在产后1-14周 泌乳早期能量的负平衡
日粮质量差或日粮蛋白 质低于最适值或蛋白质 降解率较高,干物质采 食量更难以增加。
牛对青贮和其它粗饲料的采食模式是相同的
但羊对青贮的采食量明显低于其它饲料的采食量,仅为: DMI(g/KgLW0.75)=46.0
不同体重生长养干物质采食量
日粮类型 能量代谢率
羊活体重(Kg)
及采食量
(q ) 20 30 40 50 60
粗饲料
0.4
33.0 36.1 39.2 42.2 45.3
肉牛采食量及最大日增重
1 肉牛采食量 肉牛采食量是动物体重和饲料有效能的非线性函数。对于 生长育肥牛(中等小阉牛、大型青年母牛和中型公牛)的 每日干物质采食量为:
DMI( Kg/日)=LW0.75(0.1493NEm-0.460NEm2-0.0196) 2 肉牛能量需要量
对于中等体型的生长育肥牛: 维持需要(Mcal/日)为0.077LW0.75计算, 能量成积NEg(Mcal/ 日)按0.557LW0.75LWG1.097 (LW为活体重Kg;LWG为活体日增重Kg )
不同体重的生长育肥牛对不同代谢能浓度日粮维持需要量及自由采食时的维持和 增重所需饲料的比例
饲料
不同体重(Kg)维持饲料(Kg) 占自由采食量的比例
(日粮)
100 150 200 250 300 350 400 维持(%)增重
稻草、麦秸
自由采食满足不了维持需要
玉米秸
2.51 3.40 4.22 4.99 5.72 6.42 6.63 96.9 3.1
泌乳母羊采食量 (DMI(g/KgLW0.75)
日粮
代谢率
类型
q
干草或草块 0.50
草原牧草 0.55
颗粒日粮 0.61
带羔数
1 2 (1)/(2)
80 85
5%
100 110 10%
135 155 15%
犊牛和羔羊对母乳或代乳品的最大采食量
动物 活体重 每天干物质采食量
(Kg) g/Kg LW0.75 g/头
肉牛采食量及最大日增重
不同体重的生长育肥牛每日的干物质采食量(Kg)
饲料
体重(Kg)
最大日增重 250kg
(日粮)
100 150 200 250 300 350 400 (估,Kg) 精料/增重
稻草、麦秸 1.80 2.45 3.03 3.59 4.11 4.62 5.10 < 维持
玉米秸
2.59 3.51 4.36 5.15 5.91 6.63 7.33 0.03
精料型日粮:决定于奶牛对营养物质的利用潜力
随着日粮消化率提高或精料比例增加采食量下降
2 奶牛采食量的调控
奶牛采食模式从粗料型向精料型的转 折点决定于奶牛的产奶量和日粮类型 精粗比在10:90以下,添加精料增加 粗料采食量,而在10:90以上则下降, 在高精料情况下下降幅度更大 精料比例超过70%,粗料的采食量难 以维持瘤胃发酵,乳脂率明显下降, 并伴随产奶量下降和典型的脂肪牛 豆科牧草比禾本科高20%,如母牛采食玉米青贮为体重的2.22.5%,而采食优质豆科干草可超过3%。 日粮水分影响采食量,水分超过50%,干物质采食量下降,而牧 草或青割饲料对干物质采食量的影响要小于青贮或其它经过发酵 的饲料
0.98 1.27 1.51 1.71 1.87
0.6
0.90 1.17 1.39 1.56 1.70
KgDM/天
0.7
0.83 1.07 1.26 1.42 1.54
青贮DMI(g/KgLW0.75)
46.0
KgDM/天 .
0.44 0.59 0.73 0.86 0.99
注:(1)粗饲料不包括青贮;(2)精细饲料包括精饲料,粉碎或压粒的粗饲料。
对于反刍动物来说,影响采食量的因素较为复杂,主要考 虑每日能量和营养物质的需要量。
一、采食量的调控模式
1 饲喂精饲料为主的日粮时的采食量调控模式 当日粮精饲料的比例超过50%时,反刍动物
采食量也象猪禽那样决定动物本身,即年龄、体 重、性别和品种等,即动物本身对营养素的代谢 能力。对同一品种和性别的反刍动物,采食量主 要决定于体重,或者更准确地说是代谢体重。在 相同年龄和体重下,大型品种相对小型品种要吃 得多些(这是改良品种比地方品种生长速度较快 的主要原因),公牛比母牛吃得多些。
羔羊
5
80
270
10
450
15
610
犊牛
50
60
1100
75
1500
100
1900
150
2600
牛乳DM12-15%;羊乳: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