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 (2)

合集下载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第二章 中国传统文化发展要览(第一--第三节)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第二章 中国传统文化发展要览(第一--第三节)

四、原始制度文化
到母系氏族社会晚期,农业、畜牧业产生,女性 曾经是主要农业劳动力,占据社会宰制地位。随 着社会生产力向纵深发展,尤其是犁耕出现,要 求身强力壮的男子从渔猎转向农业和专业手工业 (如制陶),逐渐取代妇女成为主要农业劳动力, 体力较弱且有生育之累的妇女则从事纺织、炊事 和养育子女等家务劳作。男子的社会地位历史性 地超过妇女,母系氏族制向父系氏族制过渡。父 系氏族制区别于母系氏族制的关键,在于世系按 父系计算,男子是社会和家庭的主宰和核心。男 子出嫁到女方的对偶婚演变为男娶女嫁,母系家 庭公社向父系家庭公社转化,进而形成以男子为 家长的一夫一妻制家庭。
第二章 中国传统文化发展要览
第一节 中国文化的发祥
一、中国人的起源
东亚大陆是远古人类化石的发现地之一。自1929 年中外学者在北京发现晚期猿人(直立人)头盖 骨化石以来,之后几十年多有古人类化石出土。 考古学依据人类所使用生产工具的变革,将人类 古代的历史划分为石器时代、铜器时代和铁器时 代,而石器时代又分为旧石器时代(距今约250 万年至距今约1万年)和新石器时代(距今约1万 年前至文明出现)前后两个阶段,人类在石器时 代的生活大约经历了二三百万年。在中国境内发 现的多批属于旧石器文化的人群。
三、原始观念文化
与世界其他文化中的初民一样,中国的原始 宗教也经历了由低级至高级、由自然神到人 格神的转化过程,它包括自然崇拜和灵物崇 拜、图腾崇拜、生殖崇拜、祖先崇拜几大类。
原始宗教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一些以谋求 控制自然力为目标的仪式,这便是巫术。巫 术有祈求式、比拟式、接触式、诅咒式、录 符式、占卜式等。
第二节 夏商西周文化
一、夏代文化
第一,社会生产力已有很大提高,农业生产 已有明显发展,大禹治水实际上是一次规模 巨大的国土整治工程,无疑对农业生产有很 大的推动。又相传禹曾用铜制作兵器,铸造 “九鼎”,可见夏代已出现青铜器。

中国传统文化学习 2

中国传统文化学习 2

晋商
“学而优则商”
“山右积习,重利之念,甚于重名。子弟俊秀者,多入贸 易一途,其次宁为胥吏,再次者谋入营伍,最下者方令读 书。”——刘於义 “山右大约商贾居首,其次者犹肯力农,最下者方令读 书”。 ——雍正 “当此之时,凡有子弟者,不令读书,往往学商贾,谓读 书而多穷困,不若商贾之能致富也。是以应考之童不敷额 数之县,晋省居多。”——刘大鹏
中国传统文化学习 ——“商”文化
?
古代商业文化
中国之地宜于农桑……农有余粟,则以易布,女有余 布,则以易粟,此交易之始也。 • ——王孝通《中国商业史》 • 中国的商业起源于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从春秋时期 著名的郑国大商人弦高、孔子的弟子子贡和范蠡;到 战国时期著名的商人白圭、吕不韦。自秦始皇统一货 币之后,中国的商业更是得到巨大的发展,汉代的 “市”,六朝时期“草市”的繁荣,宋代商业街的形 成(《清明上河图》)(司马迁在《史记》里“天下 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也是对当时 繁荣商业的描述),明清时期达到鼎盛,出现了众多 的“商帮”,其中比较出名的就有大家比较了解的晋 商和徽前16位的大财团都在 山西,仅仅把山西几个县域中富户的家产相加,数量 就超过了一亿两白银。这个数量甚至比当时国库的存 银还要多,切实称得上"富可敌国"。 • 其中“白手起家通天下 诚信为本数乔家”
• 祁县乔家,是晋商中靠勤劳诚信,白手 起家的典型。 • 乔家始祖乔贵发,祁县乔家堡人。早年 是一个衣不遮体,无依无靠的光棍汉。 乾隆初年与一位秦姓结拜兄弟一起走西 口,先做当铺伙计,后开草料铺,兼做 豆腐、豆芽及零星杂货些生意。乾隆二 十年(1755年),当地粮食丰收,他们 为给自己磨豆腐、生豆芽做准备,趁粮 低价时购存了一批黄豆。不料次年黄豆 歉收,价钱高涨,于是把黄豆售出,获 利颇丰。进而扩大经营,开设了客货栈 广盛公。

中国有哪些传统文化 (2)

中国有哪些传统文化 (2)

中国有哪些传统文化1. 中国书法中国书法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源远流长,深受人们喜爱。

它以汉字为媒介,通过笔墨和纸张的运用,描绘出了一种独特的审美风格。

中国书法包含了篆书、楷书、行书、草书等不同的字体。

每一种字体都有其独特的形态和用途。

书法家通过多年的修炼和实践,达到了独具风格的境界。

中国书法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也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方式。

2. 中国绘画中国绘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种绘画形式以墨、水、颜料等为媒介,在纸上或绢上表现出丰富细腻的图像。

中国绘画主要包括山水画、花鸟画和人物画等。

山水画以自然景色为主题,强调表现主观情感;花鸟画以描绘花卉、鸟类和昆虫为主要内容,注重形象的逼真和生动;人物画则通过描绘人物的形象、神态和动作来表达情感和思想。

3. 中国传统音乐中国传统音乐以其独特的音调和表演形式吸引了无数人的注意。

中国传统音乐的代表有京剧、昆曲、评弹等。

京剧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戏曲之一,它融合了音乐、舞蹈、戏剧和杂技等多种形式,以其高亢激昂的唱腔和富有表现力的动作吸引了世界各地的观众。

4. 中国传统节日中国有许多传统节日,这些节日反映了中国文化的丰富多样性。

其中一些节日是基于农历日期的,如春节、清明节、中秋节等;而另一些节日则与中国历史、文化和传统习俗相关,如端午节、重阳节等。

这些节日通常包括庆祝、祭祖、聚餐、观赏烟花等传统活动,它们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也是中国人民团结互助的象征。

5. 中国传统医学中国传统医学是中国古代积累的宝贵财富,至今仍被广泛使用。

中医注重整体观念,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

中医的理论基础有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和经络学说等。

中草药是中医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通过采用中草药、针灸、推拿等手法调理身体的阴阳平衡,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中医的疗效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6. 中国传统戏剧中国传统戏剧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之一,包括京剧、豫剧、越剧等。

这些戏剧形式以其独特的表演技巧、音乐、舞蹈和服装等方面的特色而闻名。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第2章 中国文化根植的经济基础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第2章 中国文化根植的经济基础

第四节 中国传统经济的基本特点及其对 文化发展的影响

一、农耕经济的持续性与中国文化的延续性。



1.农耕经济的持续性使中国文化具有极大 的承受力、愈合力和凝聚力。短期的战乱 与分裂,更增进了中国文化的坚韧性和向 心力,如魏晋南北朝、辽夏金元时期、清 朝,文化的传承一如既往,体现了中华民 族无法抗拒的认同感和文化的向心化合力。

西周时期分封制也属于土地国有制,诸侯 只有土地使用权,以集体劳动为主,西周 后期有了公田(井田制)、私田之分,工 具是铜石并用,土地国有制遂告瓦解。
二、东周以降土地私有化和个体生产形态 的演进。

东周以后牛耕和铁制工具使用,土地国有 形态走向瓦解,出现私有化。土地买卖出 现加剧了私有化进程。这种进程,形成了 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生产形态(前为集体 生产),个体家庭经济(男耕女织,国家 向家庭征收赋税)成长起来,再以后,个 体家庭经济分化为地主和农民两个不同的 形态,形成了对立的两个阶级,私有化程 度在以后的封建朝代里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到封建社会结束基本无大变)。
第二章 中国文化根植的经济基础

第一节 农耕自然经济是中国古代 社会经济的主体 一、农耕文明的发祥地及其重心转移 1.早在四五千年前,农耕文明的发祥地是黄河中 游地域。处于黄河中游。仰韶文化(河南)和龙 山文化(山东)遗址,表明了华夏民族的祖先从 渔猎而向农耕生产过渡的历史风貌。 2.从长江中游和下游的屈家岭文化(湖北)而后 钱塘江流域的河姆渡文化(浙江余姚)遗址上,人 们发现我们的先人的农业生产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说明了中国的农耕区曾从黄河流域向长江中下游 和江南地区的转移 。

第二节 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发展阶段和形态

《中国文化史》课程第二章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主线学习辅导

《中国文化史》课程第二章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主线学习辅导

《中国文化史》课程第二章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主线学习辅导一、学习要求:第二章主要简要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生成、发展的经过。

先秦时期到近代,教材选取了自然崇拜、祖先崇拜、百家争鸣、汉代黄老学说与经学、佛教与道教、宋代理学等知识要点进行分析。

重点掌握:人文主义基调的形成、百家争鸣、汉初儒法之争、儒释道三教合流、理学的代表、西方文化在近代的传入。

二、知识点归纳:(一)中国文化的起源中国文化是以区域文化汇聚融合模式形成的。

古人类学家的研究表明,中国是人类最早活动的地区之一。

人类的历史距今已有四五百万年,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人类早期各阶段的遗骸化石,在中国大地上均有发现;人类起源序列各主要环节,在中国古人类学的发现中没有缺环。

中国已经发现的新石器时代的遗址有7000余处。

有学者用考古学文化区系类型学说,将中国新石器时代的文化划分为几个特色不同的文化区:1、黄河中下游文化区:一是黄河中游以中原为中心,代表文化有磁山文化、裴里岗文化、仰韶文化半坡类型等。

二是以黄河下游的泰山为中心,代表文化有青莲岗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等。

2、长江中下游两个文化区:长江中游文化区,指以江汉平原为中心,代表文化有屈家岭文化等。

长江下游文化区指以太湖平原为中心,代表文化有河姆渡文化、马家浜文化、良渚文化等。

3、燕辽和黄河上游文化区:指以燕山南北、长城地带等地带的北方文化区。

4、华南文化区:以鄱阳湖、珠江三角洲为中心,包括两广、闽台、江西在内的东南沿海地区文化。

5、北方游牧和渔猎文化区:指东北北部、蒙古高原、阿拉善高原和塔里木盆地东缘等地以细石器为代表的考古遗存。

上述考古文化的区域划分反映了中国文化起源的基本模式,中国文化就是在这种多元区域性文化不平衡发展的基础上,汇聚、冲突、融合而成的。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段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1)孕育阶段:大体说来,新石器时代,我国南北各地就已存在各种古文化。

这些古文化都属于中国早期的农垦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09-史学(2h)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09-史学(2h)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09-史学(2h)
§1 中国古代史学是中国文化的宝藏
一、中国古代史学的光辉历程 二、史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2021/2/4
1
2
一、中国古代史学的光辉历程
(一)远古至秦汉的史学:奠基 先秦是中国史学的奠基时期。
史学源头:口耳相传,辅之结绳刻木。 中国远古时代的大量历史传说,如《大 禹治水》、《后羿射日》、《女娲造人》 等等,尽管其真实性受到质疑,但其中 包含的史学元素却光彩夺目。
(2)类书、丛书的编修达到了高潮。明《永乐 大典》、清《古今图书集成》、《四库全书》 都代表了类书、丛书的最高成就。
2021/2/4
1
17
(3)清代考据学在校勘古籍,考证史实 等方面,都取得了超越前人的成果。重 要的著作有钱大昕《廿二史考异》、赵 翼《廿二史札记》等。
(4)方志编修在清代发展到鼎盛,数量 之多、范围之广,为前代所不及。
(5)史评史论在明清时期有了新的发展, 以清代章学城的《文史通义》成就最大。
2021/2/4
1
18
(6)明清两代的官修史书,不论在数量 上还是在种类上都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 时期。官修正史有《元史》和《明史》。 其它重要的官修史书有《大明会典》、 《明实录》、《清实录》、《清会典》。 “清通” 等。 (《清文献通考》、《清通典》、《清通志》) 乾隆年间官刻《二十四史》。
2021/2/4
1
4
最早的历史典籍
继甲骨文、金文之后,《尚书》中记载 了殷、商王朝的大事,是中国最早的文 献总集,是具有官书性质的历史记载。
《诗经》中《大雅》里的一些诗篇,如 《绵》、《公刘》等反映了周王朝某些 历史发展阶段的传说和历史,可视为汉 族史诗。《大雅》中的有关篇章提供了 周部族的发祥、发展、创业、立国的史 料。

中国传统文化(二)_PPT课件

中国传统文化(二)_PPT课件

中国科学在道家和道教思想中不仅获得了最丰 富的科学思想源泉,而且在道教中得到了实质性 的历史发展和推进。 陶弘景对化学的贡献之一是记载了硝酸钾的 火焰分析法。 陶弘景曾长期从事炼丹实验。梁武帝送给他 黄金﹑朱砂﹑曾青﹑雄黄等原料﹐让他炼丹。他 在炼丹过程中掌握了许多化学知识﹐例如﹕汞可 与某些金属形成汞齐﹐汞齐可以镀物。
道家辨证法思想对中医辨证论治影响
道家认为:整个世界有条理的变化都有道主动, 道本身蕴涵着内在矛盾。道生一,一生二,阴 阳生。 中医中有阴阳、虚实、寒热、表里、脏 腑、升降、 沉浮等 道家认为:矛盾双方相互 依存,相反相成,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 短相形”。运动是往与复的统一,精神是形与 神的统一,生命是生与死的 统一。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充分体现道家清静无为,有远离尘世的厌世情 绪,道教则由此演绎出超然于尘世的自由逍遥 的宗教人生论
性命双修
“性”是指心性、理性,又称之为“真意” 、 “真神”等; “命”是指生命、形体,又称之为“元精”、 “元气”等。 炼心神为性,炼精气为命。
道法自然思想对中医整体观影响
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显然,道为万物之共性 和本原,又体现在万物变化 和过程之中。万物皆 是以道同构同源的有机整体。 人与天地同构,天 地与人一体,人可通过观察自然 来体悟自然大道, 通过遵守自然大道促进生命和谐。 内经中的阴阳之道、顺应自然、和合调养等思想都 得益于道家思想。
• 道文化是由道家各学派,道教各宗派汇合而的,具有一种 特殊的渗透作用。 • 中国的各种艺术是深得道家思想之精髓,讲究的也是 “不知有之”。分明是人为的,偏似自然为之。这便遵循 那了那条“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比如文学。楹联、诗歌、骈文,这都是讲求对仗的。 这对仗,也便是对称的一种。也深受道家影响的。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与演变(二)PPT课件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与演变(二)PPT课件
第二节 汉魏六朝: 中国文化的一统与多元
秦 朝 统 一 六 国 后 所建 立 的 中央 集权
制为 文化的一统奠定了基本政治条件, 同 时 推 行 的法 家 严刑 峻 法的 思 想和 施政 方 略 又 进一 步 加强 了 全国 大 一统 的 局面。 尤其 是秦始皇在全国实施的书同文、车 同 轨、度同制、行同伦、地同域制 度, 为 汉 代 董 仲 舒 的 独 尊儒 术 准 备了 统 一的 文化 环境。
常欲善治而至今不可善治,失之于当更化而不更化也。”
《汉书·董仲舒传》
•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 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土亡以持一统; 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 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 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毫 无 疑 问 , 秦 朝 的 “焚 书 坑 儒 ”对 中 华文 化 的 发展 起 到 了严 重 的阻 碍 作 用 。鉴 于秦 朝 的残 暴和 速亡 , 西汉 初年 , 统治 者崇 尚黄 老 之学 ,实 行 “无 为而 治 ”的 政治 方 针。 经过 几 十年 “与民 休息 ”政策 的推 行 ,汉 朝的 国 力得 到迅 速的恢 复, 经济开 始呈 现繁 荣的局 面。
天天人人感感应应”论”论,,认认为为人人逆逆天天志志不不 仁仁天天就就降降灾灾,,顺顺天天志志行行仁仁天天就就免免 灾灾,,以以“屈“屈民民而而伸伸君君,,屈屈君君而而伸伸 天天”为”为原原则则,,建建立立“三“三纲纲”、”、“五“五常常” ” 的的政政治治伦伦理理道道德德。。这这些些观观点点备备受受 汉汉武武帝帝赏赏识识而而得得推推行行,,儒儒学学从从此此 成成为为传传统统中中国国的的主主流流上上层层文文化化。。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的论文(2)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的论文(2)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的论文(2)中国传统文化的相关论文篇四:中国传统文化的修习1构思缘起1.1画中有诗中国的古诗词是以只言片语传达出一幅形象的画面,字字凝练,处处生机;中国画则寥寥数笔勾勒起大千世界,气象万千,天人合一。

此二者都是以少寓多、以简寓繁。

鉴于艺术的相通性,“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则成为艺术家文学家们的造诣追求,使自己的作品除了具备炉火纯青的表达技法外,更重要的是要有深厚的文学积淀。

题画诗是诗人在画中融入了诗的感情,因而把画作为诗的题材、对象加以题咏。

大部分题画诗是画家在作品完成之后为抒发画中意境所赋的诗。

题画诗不仅是中国绘画艺术独有的民族艺术特点和风格,而且是世界艺术史上的一种极其特殊的美学现象。

把文学和美术二者结合起来,在画面上将诗和画的有机结合,构成了美术作品在构图上、意境上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1.2诗中有画诗体画则是以诗歌的内容,意境为题材作画,把语言艺术再现为视觉艺术。

宋代梁楷《李白行吟图》中李白的一件斗篷,只用了不到十根线条,便勾勒出人物身体的结构,衣褶的变化,抓住了诗人在构思诗篇,斟字酌句中微末动态的一刹那,把李白豪爽洒脱、浮想联翩的神态勾画出来。

着墨虽然不多,却收到耐人寻味的效果。

好的诗词不重絮言,寥寥数字便是欣赏者得到美的享受,情感的熏陶,心灵的净化。

诗情画意相映成趣,相得益彰,创造出一片和谐统一的意境美。

“诗不能尽,溢而为书,变而为画”古诗词与中国画,作为语言艺术与造型艺术的两类典型代表,都能较集中的体现中国艺术的精神本质。

领略二者优美的意境,钻研中国古典诗学画论,探究二者的根源,无论是直观感受还是冷静思考,你都将获得一种强烈而相同的印象:中国诗画艺术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虽形态各异但本质相同,殊途同归。

2论文总述我曾有幸看到这样一段话,仔细体味咀嚼,越来越觉得是至理名言,这段话是这样的说的:“诗文书画不成家数,便是枉费精神,然成家尚不从诗文书画起,要从做人起,自身心言动,本末始终,自己打定主意,做个什么人,真积力久,自然成就。

中国传统文化 (第二版)

中国传统文化 (第二版)

中国传统文化
➢ 总之,中国传统文化是一 个博大精深、丰富多彩的 文化体系,它不仅包含了 深厚的哲学思想、艺术形 式和文化遗产,还具有独 特的文化魅力和价值。在 当今社会,我们应该继续 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xx
总的来说,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 丰富多彩、博大精深的体系。它 不仅包含了深厚的哲学思想,也 包含了丰富的艺术形式。在当今 社会,我们仍然可以从中国传统 文化中汲取智慧,为我们的生活 和工作提供指导
中国传统文化
除了以上提到的内容,中国传统 文化还有许多其他的特色和方面。 例如,中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 要组成部分,它强调阴阳平衡、 天人合一,以整体观念和辨证论 治为原则,通过调整人体的内环 境和外部环境,达到预防和治疗 疾病的目的。此外,中国传统文 化还注重礼仪、道德、孝道等方 面的教育,这些教育理念在当今 社会仍然有着重要的价值
中国传统文化
xxxxxxxxxxxxxxxx
2024/6/9
1
0
中国传统文化
目录
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的结晶。它以儒家思 想为核心,融合了道、佛、法、墨等多家学派,形成了一个独特的文化体系
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思想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儒家思想强调"仁爱"、"礼制"和 "忠诚",这些思想在中国社会中有着深远的影响。例如,在家庭中,父母与子女之间 要相互尊重、关爱;在社会中,人们要遵守社会规范,尊重他人 除了儒家思想,中国传统文化还包含了丰富的艺术形式。例如,中国书法、绘画、音 乐、舞蹈等,都是世界艺术宝库中的瑰宝。这些艺术形式不仅体现了中国人的审美观 念此,外也,反中映国了传中统国文社化会还的注文重化人传与统自然的和谐相处。道家思想中的"天人合一"观念,就 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这种观念在中国园林设计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园林中的 山水、建筑、植物等元素相互融合,形成了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

1.8二轮题型必练——传统文化练习(2)

1.8二轮题型必练——传统文化练习(2)
乃煎炼而成”。文中对涉及到的操作方法有:溶解、蒸发、升华、结晶
C. 收集黑火药爆炸后的烟尘和气体产物,分别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均能使溶液紫红色褪去,
可推知S2−具有还原性及SO2具有漂白性
D. 游离态的硫存在于火山喷口附近或地壳岩层中,实验室试管中残留的硫可用二硫化碳或热强碱溶
液来清洗 23. 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类文明贡献巨大。下列各文献中所记载的古代化学研究过程或成果不涉及分离提纯
A. 笔头多用黄鼠狼的尾毛扎成,黄鼠狼尾毛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 B. 古时的油烟墨常用动植物油脂烧制而成,其中油脂的主要成分是高级脂肪酸甘油脂 C. 宣纸的主要成分为纤维素,可用稻草、麦秸等原料制成 D. 澄泥砚是用经过澄洗的细泥作为原料加工烧制而成的陶砚,其主要成分为大理石
3. 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类文明贡献巨大,古代文献中充分记载了古代化学研究成果.我国晋代《抱朴子》 中描述了大量的化学反应,其中有:①“丹砂(HgS)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 ②“以曾青涂 铁,铁赤色如铜”.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1.8二轮题型必练——传统文化 练习(2)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23 小题,共 46 分)
1. 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基本宗旨的《中国诗词大会》不仅弘扬了中国传统文 化,还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下列诗词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诗句“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该过程只涉及物理变化 B. 庾信的《杨柳歌》“独忆飞絮鹅毛下,非复青丝马尾垂”从化学成分分析现实生活中“飞
这个过程为可逆反应
16.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从化学的视角看,下列理解错误的是( )
A
B
C
D
中华 文化
“千淘万漉虽辛 苦,吹尽狂沙始 到 金 ”-- 刘 禹 锡 《浪涛沙》

人文艺术欣赏 第二章-璀璨明珠——中国传统文化

人文艺术欣赏 第二章-璀璨明珠——中国传统文化
政治思想文化:
周公安民
周武王攻下了商朝,召见邵公,问他:“商朝的士人和百姓,怎么
第1节 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成背景
伦理道德文化:
《二十四孝》
《二十四孝》全名《全相二十四孝诗选》,为中国古代宣扬儒 家思想及孝道的通俗读物。其作者有三种说法:第一种是元代郭居 敬编录,第二种是其弟郭守正著,第三种是郭居业撰。由历代二十 四个孝子从不同角度、不同环境、不同遭遇行孝的故事集合而成。 由于后来的印本大都配以图画,故又称《二十四孝图》。其故事大 都取材于西汉经学家刘向编辑的《孝子传》,也有一些故事取材 《艺文类聚》、《太平御览》等书籍。
知 识 链 接
——
“文”的本义是指各色交错的纹理。对“文”作解释较早的是《易经·系辞下》:“

物相杂,故曰文。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

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这段文字中“观鸟兽之文”,就是指观察鸟兽身上的各色交错的纹理。
第1节 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成背景
专题欣赏
生成背景一:
传统文化的地理环境
中国地处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除东南及东部面向海洋外, 东北、北部、西北、西部、西南皆与欧亚大陆连接,被河流、沙漠 或高原峻岭所阻隔,形成了一个相对封闭的地理单元。因此,四周 都有天然阻隔、相对封闭便成为中国地理的第一大特点。中国地 理的第二大特点是地势西高东低,自西向东呈现出三大阶梯式的地 形地貌:青藏高原为第一阶梯,平均海拔在4 000米以上,号称“世 界屋脊”;青藏高原以北、以东为第二阶梯,海拔在2 000~1 000米; 第三阶梯为北起大兴安岭,中经太行山,南至巫山、云贵高原东侧 一线以东的中国东部地区,平均海拔在500米以下。中国地理的第 三大特点是季风气候显著,各地干湿冷暖差别悬殊。就干湿度而言, 中国大陆以距离海洋远近形成了从东南向西北由湿润、半干旱到 干旱的逐渐递变。东部阶梯除华北以外一般湿润多雨,中部阶梯除 云贵高原以外一般为半干旱、干旱气候,西北内陆则成为最干旱地 区。就冷暖度而言,中国大陆由南向北以名山大川为天然分界,呈

中国传统哲学_中国传统文化概观第二章

中国传统哲学_中国传统文化概观第二章

中国传统哲学_中国传统文化概观第二章第二章中国传统哲学青岛广播电视大学邵艺一、中国传统哲学的发展历程从春秋时代开始,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先后经历了先秦诸子学、汉代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和明清实学等典型的哲学形态,最终形成中国哲学的体系。

其实,早在春秋以前,中国哲学已经开始萌芽,《周易》中已经有明显的阴阳观念。

春秋时期以孔子、老子、墨子为代表的儒、道、墨三家思想的形成,标志着中国哲学的奠基。

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到来,诸子百家的出现,则意味着中国古代哲学的全面成熟。

1、先秦诸子学儒家学派:孔子、孟子、荀子等。

“仁”的概念是孔子学说的核心,是礼的内在基础。

“礼”是指行为规范。

所谓“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孟子是孔子学说的重要继承者,被后人奉为“亚圣”。

他把孔子儒学思想进一步发挥、整理为心性说,这对后来的宋明理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墨家学派:创始人墨子,墨子是平民哲学家,他的思想核心“兼爱”。

他发队当时诸侯的尖兵战争,提出“非攻”、“尚贤”的主张。

道家学派:以老子、庄子思想为代表,经典著作是《老子》(也叫《道德经》)。

儒家与道家的异同在于:儒家重视人伦名教,社会责任与义务,积极入世,参与政事,治理天下。

道家则追求超越社会伦理之上的无为自由。

摆脱物欲、利禄、名言、名教的束缚而“独与天地精神往来”。

道家学说成为中国艺术精神和本土宗教的重要源头。

庄周梦蝶”的寓言体现了道家辨别计较是无谓的道理,体现了庄子哲学独立自由,与世俗相处而不责问是非,斤斤计较的生活艺术。

因此庄子哲学是中国美学思想的重要源头之一。

兵家学派:代表人物是春秋时期的孙武与战国时期的孙膑,代表著作是《孙子兵法》,该书概括了古代战争经验,蕴涵着丰富的人生指挥。

如“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等。

这些兵法,在商战中也是屡试不爽。

先秦诸子百家还有名家学派、法家学派和阴阳五行家等。

2、汉代经学,焚书坑儒,儒学遭到沉重打击。

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一跃而成为官方哲学,取得了独尊的地位。

中国传统文化民间游戏 (2)

中国传统文化民间游戏 (2)
典型代名词。
(2)奇门异客 “难得糊涂”的郑板桥,因为对大号青藤道士的徐渭无限崇敬,就
自刻一枚印章:青藤门下一走狗。 “王小波门下走狗大联盟”。更加彻底的改造“走狗”的诠释。

六、传统民间游戏的发展现状
1、有很多传统民间游戏的发展改变了创造者的初 衷,成为赌博等非法活动的主角,或者沦为街头术 士骗钱的手段。 2、在夹缝中生存。 3、没有掌声的独角戏。 4、当前,还有一些传统的民间游戏成为了地方某 些大型节庆活动的组成部分,或者民俗主题园、民 俗旅游村的某些旅游项目。 5、中小学体育教学的一种形式。
(1)乌丙安在其所著的《中国民俗学》一书中,明确地将民俗划分 为四类:①经济民俗:②社会民俗③信仰民俗④游艺民俗
(2)山东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的《山东省志•民俗志》在分篇概 括时共包含了:生产贸易交通民俗、家族社区民俗、衣食住行民俗、 人生礼仪民俗、岁时节庆民俗、民间游艺民俗等。
(3)田传江的《红山峪村民俗志》中指出:①物质民俗②社会民俗 ③信崇禁忌民俗④文艺游戏民俗。
四、传统民间游戏分类
1、民间游戏的类别:从空间活动形态上可分为室内游戏和 庭院游戏两种;从性质上可分为智能游戏、体能游戏以及智 能与体能相结合的游戏等三种。 2、陈连山拟出了“中国民游戏类型体系”
(1) 身体活动的游戏:手的游戏;脚和腿的游戏;跑 和追的游戏;隐藏和寻找的游戏;战斗游戏;其他身体竞 争性游戏;模仿与协调的游戏
丢手绢
3、概念界定 概念举例 传统民间游戏定义 一定区域内流传于广大人民群众中、并且世代相传的,含
有竞技特征但排除在正式比赛项目之外的能够带来充分娱乐 效果的游艺活动。 (1)传统性 (2)民间性 (3)游戏性
二、传统民间游戏的特性
1、阶层性 2、地域性 3、民族性 4、称谓的儿化 5、喜庆性 6、自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传承性

中国传统文化 (第二版)

中国传统文化 (第二版)

2
历史与发展
历史与发展
脸谱起源于中国的古代祭 祀活动,后来被广泛应用
于戏曲表演中
据史书记载,脸谱最早出 现在唐朝,但真正意义上
的脸谱要追溯到宋朝
随着戏剧的发展,脸谱逐 渐成为了一种固定的艺术
形式
3
类型与特点
类型与特点
脸谱根据颜色和图案的不同,可以分为多种类 型。其中,红色通常代表忠诚、勇敢和正义, 黑色代表刚直、无私和勇敢,白色代表阴险、 狡猾和邪恶。此外,还有黄色代表勇猛、暴躁, 蓝色代表刚毅、果敢,绿色代表顽强、暴躁等。 每种颜色都有其特定的象征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
XXXXX
-
引言 1 类型与特点 3 传承与保护 5
目录
2 历史与发展 4 意义与价值 6 结论
1
引言
引言
1
脸谱是中国传统戏剧中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它通过在演员的面部 绘制不同的图案和色彩,以表现出角色的性格、情感和身份
脸谱不仅是一种视觉艺术,还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内涵
2
3
本文将探讨中国传统文化脸谱的历史、类型、意义以及传承情况
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 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为了传承和保护这一传统文化,
3 我们需要加强宣传和教育力度,
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脸谱艺术; 同时也要注重创新发展,将传统 元素与现代艺术形式相结合,以 吸引更多年轻人的关注和喜爱
结论Leabharlann 2它不仅是一种视觉艺术表现形式, 更是中国人民对于道德、伦理和 人性的理解和追求的体现
更多的脸谱艺术传承人
此外,一些艺术家和学者也积极探 索创新途径,将脸谱艺术与现代艺 术形式相结合,以吸引更多年轻人 的关注和喜爱。例如,一些现代戏 剧和舞蹈作品采用了脸谱艺术的元 素,既保留了传统特色,又融入了 现代元素,为脸谱艺术的传承和发

中国传统文化试卷及答案2套

中国传统文化试卷及答案2套

中国传统文化(第二版)试卷1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选项中属于狭义文化产品的是()A.生产工具B.生活器具C.运输工具D.典籍2.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某种外部状态和联系是()A.文化现象B.文化事象C.文化思潮D.文化产品3.青藏高原地区居住于黄河上游河、潢谷地的羌族人,在西汉时称为()A.西夏B.西戎C.西狄D.西羌4.在世界古代文明中,古埃及和巴比伦文明毁灭了。

其重要原因是()A.与地理条件有关B.与气候条件有关C.与社会条件有关D.与生活条件有关5.《阿房宫赋》的作者是()A.李白B.杜甫C.杜牧D.孟浩然6.中国文化的源泉是()A.三代文化B.先秦文化C.秦汉文化D.唐宋文化7.陶器的烧制,直接带出的另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手工业是()A.铁器制造B.铜器制造C.青铜器制造D.铝器制造8.我国古代天子宣明政教的地方是()A.金銮殿B.宗庙C.天坛D.明堂9.下列选项中,对血亲五服制的正确表述是()A.以本人为基准,向上推四代的直系亲属称祖先B.以本人为基准,向上、下各推二代,向上推二代直系亲属称祖先C.以父族二、母族二、妻族一为五服D.以父族三、母族二为五服10.清明节俗的中心内容是()A.会亲友B.家族饮宴C.祭祖扫墓D.散祭神11.西周以后,文献中频繁出现“皇天”、“上天”、“天”、“昊天”、“苍天”,表明一种信仰已广泛流传,这种信仰是()A.日崇拜B.月崇拜C.鬼魂崇拜D.上帝崇拜12.孔子伦理思想的核心是()A.仁、义、礼B.孝、悌、忠C.礼、智、信D.恭、敬、诚13.《中国拉丁化字母草案》的作者是()A.赵元任B.章炳麟C.瞿秋白D.钱玄同14.下列佛学宗派中,属于中国化佛学宗派的是()A.天台宗B.法相宗C.律宗D.密宗15.20 世纪 80 年代新儒家的代表人物是()A.梁漱溟B.徐复观C.唐君毅D.杜维明二、多项选择题1.中国文化属于()A.民族文化B.国别文化C.多民族构成的共同体文化D.汉民族文化E.东方文化2.明清时期,长江三角洲湖泊水吞吐量急剧下降、中下游水患严重的原因有()A.过分追求眼前利益B.过分追求粮食生产C.过度拓宽湖泊面积D.大片地围湖造田E.土地沙化3.庄子哲学思想的宗旨在于个体精神解放,其最高表现是()A.逍遥B.无矛盾地生存于世界之中C.否认客观现实,强调超越的生活D.以自我为中心的精神限制E.兼爱非攻4.下列各项中,属于《汉书 ?艺文志》所载与医学有关的“方技”有()A.医经B.经方C.神仙D.四诊E.卜算5.中国古代的思维模式,最有特色的有()A.整体思维B.类比思维C.抽象思维D.辩证思维E.形象思维三、名词解释1.中国传统文化2.阴阳家3.重农主义4.庙会5.鬼魂崇拜四、简答题1.简述中国古代文化的基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 国治而后天下平。”
2020/6/19
君惠 臣忠 民顺 父慈 子孝 妇从
2020/6/19
第三讲 儒家思想与中国文化
2020/6/19
释儒:《说文》:“儒,柔也,术 士之称,从人需声。”
顾颉刚:“士,文者为儒,武者为 侠。儒者重名誉,侠者重义气。”
《史记/儒林传》正义:“综合古文, 宣明旧艺,以成王化者。”
2020/6/19
第二讲 中国文化的生成机制
2020/6/19
一、中华民族的共同创造
“舜归而言于帝,请流共工于幽 陵,以变北狄,放獾兜于崇山,以变 南蛮,迁三苗于三危,以变西戎,殛 鲧于羽山,以变东夷。”
——《史记.五帝本纪》
2020/6/19
文化区域:
黄河中游文化区,以关中、晋南、 豫西为中心:
1、传统的含义不单是时序上的。 2、传统是多元的,非单一的。 3、传统是流动的,非凝固的。 4、传统是社会的一种生存机制,是民 族内聚力的源泉。它具有稳定性、继 承性。
2020/6/19
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结合点: 既继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又体
现社会主义时代精神;既立足本国, 又充分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既不 是固守传统,也不是照搬西方。建设 一种体现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和中国 现代化进程的新文化。
2020/6/19
第一讲 绪论
2020/6/19
文化的定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总和。
狭义:指与特定的民族的生产方式和生活 方式相适应的,反映其精神风貌、心理状 态、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的社 会意识形态。
2020/6/19
表层:物质器物文化 中层:组织制度文化 深层:精神思想文化
2020/6/19
2020/6/19
“经者万世常行之道,权是不得已 而用之。”“经者,道之常。权者道之 变。”“所损益者,亦只是要扶持个三 纲五常而已······然三纲五常终变不得。”
——《朱子语类》
2020/6/19
二、孟子的思想 性善论 恻隐之心 羞恶之心 辞让之心 是非
之心
2020/6/19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 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 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 患有所不辟也。
2020/6/19
樊迟问仁,子曰:仁者爱人。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 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与人。
2020/6/19
子张问仁于孔子,子曰:能行五 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 宽、信、敏、惠。
仁者必有勇。
2020/6/19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矣。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 非礼勿动。
——《论语.子路》
2020/6/19
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 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 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论语.为政》
2020/6/19
淳于髡问孟子:“嫂溺者援之以手 乎?”孟子曰:“男女授受不亲,礼也; 嫂溺援之以手者,权也。”“嫂溺不援, 是豺狼也”
——《孟子.离娄》
传统之“传”,原指驿站所备车 马。
《左传》成公五年载:“晋侯以 传召伯宗”。
杜预注:“传,驿也”。
2020/6/19
传统之“统”,本义是茧的头绪。 《说文解字注》:“众丝皆得其 首,是为统” 。
2020/6/19
古代文化 封建文化 落后文化 先进文化 民族文化 儒家文化 正统文化
2020/6/19
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湖 北龙山文化——楚文化。
2020/6/19
以燕山为中心的长城南北燕辽文 化区,以珠江三角州为中心的华南文 化区,及北方狩猎和渔猎文化区
2020/6/19
二、中华民族生活的地理环境
“地理环境无疑是社会发展的经常的 和必要的条件之一,它当然要影响到社会的 发展——加速或者延缓社会发展的进程。” 但“地理环境不可能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原 因,决定的原因,因为在几万年间几乎保持 不变的现象,决不能成为在几百年间就发生 根本变化的现象发展的主要原因”
仰韶文化——河南龙山文化—— 夏文化。
黄河下游文化区,以泰山为中心, 南至淮河,北至大连:
青莲岗文化——大汶口文化—— 山东龙山文化——商文化。
2020/6/19
长江下游文化,以太湖为中心, 南至杭州湾,北至南京:
河姆渡文化——马家滨文化—— 良渚文化——吴越文化
长江中游文化,以江汉平原为中 心:
2020/6/19
3、生活虽然艰苦却稳定有保证,造成 了求稳、求静的心理趋向。
2020/6/19
4、思维方式上的循环论、恒久论,与 农业文明存在着内在联系。
2020/6/19
四、家国同构的宗法社会 国家:军队 王法 官田 学校 太庙 家族:家丁 族规 族田 私塾 祠堂 忠孝
2020/6/19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 之本在身。”
——《孟子.告子》
2020/6/19
敢问何谓浩然之气?曰:难言也。 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 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 无是,馁也。
2020/6/19
为仁由己。 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2020/6/19
礼乎礼,夫礼所以制中也。 庸,用也。 庸,常也。用中为常道也。
2020/6/19
“师与商孰贤,子曰:师过也,商 也不及。曰:然则师逾与?子曰:过犹 不及。”
——《论语.先进》
202பைடு நூலகம்/6/19
“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 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2020/6/19
一、孔子的思想 仁 礼 中庸
2020/6/19
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 忍也。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2020/6/19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 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 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 措手足。
2020/6/19
君子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 而仁者也。
——斯大林《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 唯物主义》
2020/6/19
2020/6/19
2020/6/19
2020/6/19
三、农业型的自然经济 1、大河流域的农耕经济,以治水为第 一要务,在此基础上形成专制、一统 的制度和抑制个性、推崇集体意识乃 至个别权威的心理特征。
2020/6/19
2、靠天吃饭,较多地依赖自然、顺应 自然,因此在民族心理上有一种务 实精神,“重实际而黜玄想,”信奉 “天人感应”原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