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20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高考押题)-2016年高考历史考纲解读及热点难点试题演练(原卷版)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doc
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一、第一次世界大战1.背景(1)20世纪初的世界已形成一个整体,各地区之间的联系日益加强。
(2)帝国主义国家争夺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的斗争空前激烈,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
(3)20世纪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和科技的飞速进步。
(4)欧洲军国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盛行,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斗争愈发激烈。
(5)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夫妇在萨拉热窝遇刺。
2.过程(1)爆发标志:1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德、俄、法、英相继加入战争。
(2)第一阶段:1914年8月至1916年底。
主要战役有马恩河战役、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日德兰海战等,协约国掌握了主动权。
(3)第二阶段:1917年4月至1918年11月。
美国对德国宣战;苏俄退出帝国主义大战,中国对同盟国宣战,加速了战争的结束。
(4)结束:1918年11月,协约国与同盟国签订停战协定,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3.后果和影响(1)后果:给人类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和灾难;削弱了英法,欧洲国际地位下降;美日崛起;俄国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2)影响:推动了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亚非拉的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是新技术发展的催化剂;促使政府机构改变了职能;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
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和平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1)成立:1919年4月,通过《国际联盟盟约》。
①维护和平的原则。
②实行“集体安全”。
③对战败国殖民地实行“委任统治”。
(2)主要活动:恢复战后欧洲经济;处理国际争端、裁军,加强国际合作。
(3)历史地位:促进了各国的交往和联系;但没有给世界带来持久的和平。
3.《白里安—凯洛格非战公约》:1928年8月,美、德、法、比、英、意、日、波、捷等15国在巴黎签订《非战公约》,规定了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或冲突的原则。
三、第二次世界大战1.背景(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所隐含矛盾的发展。
(2)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2016年全国高三历史试题重组测试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含答案 精品
2016年全国名校高三历史试题重组测试(二)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2016·湖北稳派教育高三一轮复习质检·47)(【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世纪末,欧洲国际法学家明确地以欧洲“文明”来衡量世界各国的国际行为及法律权利,从而在国际法中形成了一套规范国际关系的“文明”标准。
按这一标准,世界上的国家被划分为“文明”、“野蛮”和“愚昧”等不同类别,不同类别的国家获得不同的国际承认,具有不同的法律人格和法律地位,在国际法上享有不同的权利和义务。
“野蛮”和“半野蛮”(“半文明”)国家被排除在国际法适用范围和西方国家主导的“国际社会”之外,从而构建出一种国际法意义上的等级性世界秩序。
……值得警惕的是,19世纪末国际法中形成的这种“文明”标准在今天的国际关系中并没有完全消失,甚至有“回归”的迹象。
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明显带有“文明”与“野蛮”的二元思维痕迹;一些学者提出“文明标准的回归”,主张建立一种全球性的新“文明”标准;美国前总统乔治·布什把伊拉克、伊朗和朝鲜成为“邪恶轴心”,把美国反恐说成是保卫“文明世界”的战争。
而且,西方国家以所谓“人权”标准来干涉非西方国家,甚至明确提出以“人权”作为一种新的国际文明标准。
这些都是试图将西方“文明”强加于非西方世界的表现,是19世纪末国际法中“文明”标准在全球化背景下的一种新的表现形式,构建一个由不同文明组成的多元和谐的国际社会是背道而驰的。
——刘文明《19世纪末欧洲国际法中的“文明”标准》(1)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欧洲法学家对近代“文明”标准界定的基本特点。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欧洲“文明”标准对国际关系产生的影响。
2.(2016·湖北部分重点中学高三第二次联考·47)(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朝鲜战争的爆发对于中国来说,是不情愿的事情。
但战争已经爆发了,中国就面临是支持还是不支持的选择,毛泽东选择了支持。
黄金押题16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高考历史黄金押题Word版含解析
【高考考纲】(1)从材料出处看,以原始性文字材料为主,引文出处部分注明时间,隐含着命题者的命题意图,对时代背景有一定的暗示作用。
其中白寿彝的《中国通史》从2013年开始成为重要的选材出处。
(2)从设问方式看,多采用评价类设问。
着重考查人物所处时代的背景、人物所做事件的意义和不同时代对人物不同评价的原因(因素)。
(3)从人物所处年代上看,以唐代、宋代、晚清与近代重要历史人物为主。
从注重考查人物及其与所处时代重大事件的联系及其历史意义。
而2017年全国卷Ⅰ、卷Ⅱ均选择了春秋时期的儒家思想代表人物,更切合了当下弘扬优秀和先进传统文化的热点。
(4)从与教材的联系看,考查的人物与选修教材所述人物没有直接关联,个别人物在必修中有涉及。
【真题感悟】例1、(2017·全国卷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943年举行的开罗会议上,中美两国政府首脑就战后问题进行了一次广泛详尽的讨论,在许多问题上达成一致。
关于中国的国际地位,美方表示希望战后保持中国的大国地位,与美英苏共同担负维持和平的责任,中方欣然领诺。
关于对日本的军事管制,美方希望以中国为主,中方要求美国主持,中国派兵协助。
关于领土问题,中美双方同意,东北及台湾、澎湖列岛归还中国;美方询问中国是否希望获得琉球群岛,中方提出由国际机构委托中美共管;美方提议由中国先行收回香港,然后宣布与九龙合成为全世界自由港,中方深以为然,但后为丘吉尔拒绝。
关于朝鲜和印度支那,中方提议让这些国家独立,美方表示同意。
此外,双方还讨论了日本天皇的地位、日本以实物进行赔偿、美国对华经济援助、军事合作等问题。
——摘编自吴东之主编《中国外交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美双方就中国领土问题达成一致并写入《开罗宣言》的内容,说明其意义。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美政府首脑会晤所反映的美国战后东亚秩序构想。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关于领土问题,中美双方同意,东北以及台湾、澎湖列岛归还中国”总结作答;第二小问,从中国问题国际化的角度阐述。
高考历史-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专题练习(含答案与解析)
高考历史专题练习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易错雷区,步步为赢】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使德国陷入受奴役地位达一代之久,降低数百万生灵之生活水平以及剥夺其整个国家、整个民族之幸福,是一项令人深恶痛绝的政策——即使这种政策事实上可行,即使藉此能够养肥我们自己……如果法国和意大利准备利用它们暂时的战胜国权利去毁掉已经战败投降的德国和奥匈帝国并以此来结束这场欧洲内战的话,它们自身同样会走向毁灭,因为战胜国和战败国被背后的精神和经济纽带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密不可分……通过把赔款支付额定在德国的支付能力之内,我们可以恢复德国的希望和进取心,可以避免由和约条款不可能完成而导致的永久性摩擦以及不正常的压力……——据[英]凯恩斯《和约的经济后果》(1919年12月)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在德国赔款问题上凯恩斯的主张与凡尔赛和约规定的不同之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凯恩斯提出其主张的主要原因。
2.伍德罗·威尔逊是美国第28任总统,他所秉持的国际事务中的理想主张被后人称为“威尔逊主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我非常有兴趣地观察到,从所有的地方,从所有的思想中,从所有的讨论中,都建议:现在必须有的不是实力均衡,不是一个反对另一个的强大的国家集团,而是建立一个单一的、压倒一切的强大的国家集团,它是世界和平的委托人。
——1918年12月28日威尔逊的演说(1)材料中提出什么主张?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该主张针对哪一国际问题?(2)结合史实,说明威尔逊的主张是否真正得以实现。
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华盛顿会议为太平洋两岸的两个大国的下一场战争埋下了第一批火种。
——列宁(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列宁作出这一判断的依据。
材料二1945年9月发表的《美国战后初期对日政策》说,美国占领日本的最终目标是……使日本从属于美国。
同时,美国希望在远东成为自己合作者的是中国,把日本作为将来合作者的想法,无论在道德上和感情上都是不能接受的。
2020届新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精品考点学与练20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高考押题解析版)
专题20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高考押题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威尔逊政府组建公共信息委员会,通过它在国内外的20多个机构,针对不同对象进行战争宣传。
委员会设立新闻处,创办报纸,成立专门部门向民众解释参战原因,还利用电影、卡通画、宣传画等煽动反德情绪。
此外,委员会还审查报纸、杂志、图书、电影中的信息是否违背官方宣传的战争目的,干扰各项战争活动的正常进行,并要求新闻机构采取“自愿审查”的原则,从源头上控制不良新闻,压制不利于战争的言论。
1917年,美国通过“反间谍法”,规定对战时从事间谍活动、破坏活动或阻碍战争活动的人进行严惩,授权政府邮局禁止邮寄煽动性材料;次年又通过“反破坏法”和“反暴乱法”,规定任何公开的反战行为均属非法,在事实上允许官方起诉任何批评总统与政府的人。
——艾伦·布林克利《美国史》(1)根据材料概括公共信息委员会的职责,并归纳其运作特点。
(2)简要评价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的公共信息政策。
【答案】(1)职责:宣传动员;新闻审查。
特点:机构众多,分工细致;运用各种媒体进行宣传;运用法律手段控制不同的言论。
(2)积极影响:有利于保障国家安全,动员民众参与战争,赢得战争胜利。
消极影响:以战争的名义扩大了政府机构的新闻审查权,损害了宪法赋予的公民言论自由权利。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职责”,依据材料“针对不同对象进行战争宣传”得出宣传动员;依据材料“要求新闻机构采取‘自愿审查’的原则,从源头上控制不良新闻”得出新闻审查。
第二小问“特点”,依据材料“政府组建公共信息委员会,通过它在国内外的20多个机构”得出机构众多,分工细致;依据材料“利用电影、卡通画、宣传画等煽动反德情绪”得出运用各种媒体进行宣传;依据材料“美国通过反间谍法”“反破坏法”和“反暴乱法”得出运用法律手段控制不同的言论。
第(2)问,依据材料中“从事间谍活动、破坏活动或阻碍战争活动的人进行严惩”“成立专门部门向民众解释参战原因”得出有利于保障国家安全,动员民众参与战争,赢得战争胜利;依据材料中“压制不利于战争的言论”“规定任何公开的反战行为均属非法”得出以战争的名义扩大了政府机构的新闻审查权,损害了宪法赋予的公民言论自由权利。
2019年高考二轮复习历史 专题20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押题专练)-(附解析)$761182
专题20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押题专练)-2017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1.【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一1929年经济危机把德国推向了绝境,魏玛共和国无能为力,国际社会也没有救助,谁能拯救德国,谁就会成为大众拥戴的领导者,1930年9月14日是德国走向独裁的关键的一天,那天共有640万选民把他们的选票投给了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及其领袖希特勒。
1933年1月30日,希特勒上台成为帝国总理,先天不足的德国式民主最终产下了一个怪胎,居然造就了专制独裁,这难道不是民主的悲剧吗?难道不是对西方战胜国遏制德国策略的一种讽刺吗?——摘编自朱维毅《德意志的另一行泪》材料二二战结束后,纳粹战犯在纽伦堡审判中受到了战争罪、反人道罪等罪行的判决。
1951年9月27日,德国总理阿登纳表示:“纳粹的罪行是以德国人民的名义犯下的,因此德国人要把道德上和物质上的赔偿视为自己应尽的义务。
”1952年,德以两国签订《卢森堡条约》,创下战败国主动对受害者进行赔偿的先例。
据统计,到2000年为止,被害犹太人群体获得的赔偿超过1 500亿马克。
1970年勃兰特总理在华沙犹太隔离区起义纪念碑前下跪,为在纳粹德国侵略期间被杀害的死难者默哀。
1985年,魏茨泽克总统把5月8日对于德国的纪念意义从“战败日”改为“胜利日”,“感谢盟军把我们从纳粹统治下解放出来”。
——摘编自《人民网》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德国成为欧洲战争策源地的主要因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德国是如何反思战争的。
2.【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一1918年,当威尔逊踏上欧洲血染的土地时,欧洲民众以发狂的热情把他当做“人类的国王”“救世主”“和平王子”来欢迎,他们贪婪地聆听着他有关和平与安全的远景规划。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在凡尔赛达成的和平曾被威尔逊梦想为是整体的和平与持久的和平,其实不然,它是不完全的和平,是一种非常不完美的产物,因为这种和平并不着眼于未来,而且不是出于人道精神而是出于对纯粹物质利益的理性考虑而产生。
高考历史核心考点突破【专题20】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含答案)
(新课标大纲解读)2014高考历史重点难点核心考点全演练专题20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从考点重点看,仍将以两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局势及相关历史现象、国联和联合国、局部战争和当今世界的和平与发展等考点作为高考命题的重点。
2.从考查形式看,选择题和非选择题的命题形式都有,以非选择题形式考查的有全国课标地区、山东等;以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种形式考查的省份有安徽、北京、上海、浙江、天津、海南等。
3.从考查角度上看,两次世界大战的背景、影响及战后重建与反思、雅尔塔体系、国联与联合国、大国关系与和平发展问题等是考查的重点.如2012年山东文综卷第37题对两次世界大战战后影响评价、海南单科卷第31题对日本投降的考查,海南单科卷第31题对人们厌恶冷战及冷战延续原因的考查等。
4.从社会热点看,本专题与当今国际局势、地区热点问题紧密相连,特别是朝鲜半岛的局势、日本极右势力抬头、中东和平进程的艰难历程、东南亚动荡局面等重大国际热点问题,将会与本专题的“第二次世界大战”“雅尔塔体系”“联合国的作用”“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等历史问题链接显性或隐性考查。
1.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2.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和雅尔塔体制3.际联盟与联合国4.二战后的局部战争共5.七八十年代美苏等国由紧张对抗到谋求缓和对话的背景和过程。
6.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坚持“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亚非7.20世纪以来世界形势的发展演变(1)19世纪后期20世纪初期,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在争夺殖民地和霸权的过程中,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先后形成,帝国主义强国间争夺愈演愈烈,终于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一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过了战后初期动荡。
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确立了战后新的世界秩序——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这一体系虽然充满了各种矛盾,但它保证了1923——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进入相对稳定时期。
③20世纪30年代,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实力对比发生了新的变化,1929年德国工业生产再次超过英法,1933年希特勒上台,在德国建立了法西斯专政,重新加入了帝国主义争霸的行列,要求重新瓜分世界。
专题18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2016年高考历史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原卷版)
【高频考点解读】(1)第一次世界大战:①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历史背景;②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③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
(2)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和平:①凡尔赛体系的构建;②华盛顿体系的构建;③“非战公约”;④国际联盟。
(3)第二次世界大战:①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历史背景;②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③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4)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①美苏冷战局面的形成;②世界人民反战和平运动的高涨;七八十年代美苏由紧张对抗到谋求缓和对话;④联合国的产生及其在维护世界和平中的主要活动。
(5)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①朝鲜战争与越南战争;②中东战争;③印巴战争与两伊战争;④海湾战争。
(6)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
【热点题型】题型一两次世界大战背景、过程、特点及影响例1、(2015·课标全国Ⅰ,4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940年6月,当法国政府战败投降之际,戴高乐将军发起了“自由法国”运动,向法国人民打出了坚持抵抗的号召。
他通过英国电台多次向法国人民发表演讲,指出法国输掉了一场战役,但没有输掉这场战争;法国并不是孤立的,在他的后面还有一个广大的法兰西帝国;法国可以和英国结成同盟,它还可以利用美国取之不尽的资源。
在英国政府帮助下,戴高乐重新组建了法国军队,并且很快投入到盟国在非洲和欧洲战场的战斗中。
1941年9月,法兰西民族委员会成立,1943年改组为法兰西民族解放委员会,并与各盟国建立了外交联系。
1944年6月,法兰西民族解放委员会改组为法国临时政府。
诺曼底登陆后,法国与盟军一起参加了解放法国的战斗,并在盟军协助下解放了巴黎。
1944年10月,英、苏、美等国先后承认了法国临时政府。
联合国成立后,法国和美、英、苏、中一起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摘编自戴高乐《战争回忆录》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戴高乐将军号召法国人民坚持抵抗所持的理由。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法国复兴的历史经验。
专题 21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高考押题)-2016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精品资料(解析版)
高考押题1.抗日战争期间,毛泽东曾明确提出:“这个共和国并不没收其他资本主义的私有财产,并不禁止‘不能操纵国计民生’的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而是“自由发展那些‘不是操纵国计民生’而是有益于国民生计的私人资本经济”,“拿资本主义的某种发展去代替外国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压迫,不但是一个进步,而且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进程。
”上述材料表明毛泽东()A.主张有限度地保护和发展私人工商业B.充分肯定了资本主义的进步性C.主张拉拢资产阶级以支持抗日战争D.主张消灭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解析为维护民族统一战线,毛泽东主张有限度地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团结民族资产阶级。
故应选A。
答案 A2.孙中山在1924年8月出版的《三民主义》一书中认为,民权应包括选举权、罢免权、创制权和复决权四个方面。
这一解释的本质意义在于()A.建立真正意义的资产阶级共和国B.实践美国林肯民有、民治和民享思想C.在中国境内实现各民族一律平等D.真正实现民主权利为一般平民所共有解析题干中孙中山的解释旨在赋予选民以充分监督制约执政者的权利。
所以本题选D项。
答案 D3.1989年3月,邓小平说:“不要怕外国人议论,管他们说什么,无非是骂我们不开明。
多少年来,我们挨骂挨得多了,骂倒了吗?总之,中国人的事中国人自己办。
中国不能乱。
”邓小平意在说明() A.外国的社会制度不合乎中国国情B.中国要坚持独立自主的道路C.崇洋媚外的社会风气必须改变D.要与市场经济体制划清界限答案 B4.美国战地记者斯诺访问延安后,他把中国共产党人提高到了生气勃勃的马克思主义革命家的地位,批驳了所谓中共不过是从属于莫斯科之傀儡的看法,断言中国人已发展了一种独一无二的、土生土长的共产主义。
“土生土长的共产主义”的局面开创于()A.国民革命时期B.国共十年对峙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D.人民解放战争时期解析从材料中“中国人已发展了一种独一无二的、土生土长的共产主义”可知,斯诺意在说明中国出现了结合中国国情的马克思主义。
河南省2016届高考复习历史试题分类汇编(专题22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解析版)
河南省2016届高考复习历史试题分类汇编(专题22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本资料收集整理了河南省郑州市、洛阳市、许昌市、平顶山市、新乡市、开封市、驻马店市、周口市、焦作市、信阳市、南阳市等市和部分重点名校2015年10月份以来期中、期末、适应性考试、模拟考试等各类考试的历史试题,按照专题分类汇编而成。
1.(2016·河南新乡许昌平顶山二模·47)(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1938年9月)张伯伦与达拉第接受了希特勒的条件,然后对捷克政府施加极大压力,要它屈服,即签署它自己的死亡证书。
在英国纵容下,法国政府宣告放弃所承担的保护捷克斯洛伐克的条约义务……张伯伦和达拉第各自回到国内,受到人们的欢呼。
张伯伦向国人报告说,他带来了“我们时代的和平。
”——帕尔默《现代世界史》(1)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与英法推行哪一政策有关?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其推行这一政策的原因,并指出这一政策导致的最终后果。
(10分)(2)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能得出哪些历史启示?(5分)【知识点】第二次世界大战【试题解析】(1)第一小问政策,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该政策是二战爆发前期英法等过推行的绥靖政策;第二小问原因,一战惨痛的战争创伤是的欧洲各国出现和平主义思潮泛滥情形;认为一战后对德国的制裁过于苛刻;牺牲弱小国家利益以自保,并将德国侵略矛头引向苏联,以实现祸水东引的目的;第三小问后果,加速二战爆发;战争初期法西斯德国节节胜利,英法等国节节败退的被动局面。
(2)对侵略和扩张行为不能姑息纵容,更不能寄希望以牺牲他国利益来保全自己;和平需要世界各国共同维护,要警惕历史悲剧重演。
【答案】(1)政策:绥靖政策。
(2分)原因:英法等国流行和平主义思潮;认为一战后对德国的制裁过于苛刻;牺牲弱小国家利益以自保,并将德国侵略矛头引向苏联。
(6分)后果:加速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2分)(2)启示:对侵略和扩张行为不能姑息纵容,也不能牺牲他国来保全自己;和平需要世界各国共同维护,要警惕历史悲剧重演。
【精品】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二十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专题二十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2015河南三市调研,4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袭击下,美国公众关注于国内的经济复兴和就业问题,对国际事务普遍不感兴趣,这使国内早已存在的孤立主义势力乘机再次崛起。
……他们认为美国地大物博,与欧亚远隔重洋,是个安全的“世外桃源”,反对因为过问英法与德、意、日的争夺而卷入战争,主张退守美洲堡垒,置身于欧洲和世界事务之外。
——王斯德主编《世界现代史》材料二(1940年12月29日罗斯福“炉边谈话”)如果英国倒下去,轴心国家就会控制欧、亚、非和澳大利亚等各大洲以及各大洋——它们也就处于可以使用巨大陆海军力量进攻本半球的地位。
……过去两年的经验已经无可怀疑地证明,任何国家都不能够姑息纳粹。
……英国人民和他们的盟友们今天正在对这个非神圣同盟进行着一场积极战争。
我们自己未来的安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场战斗的结局。
……在我们援助不列颠的决心上是不会出现任何“狭路”的。
——《罗斯福选集》(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30年代中期美国对外实行“中立”政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20世纪40年代初,美国对外政策发生了什么变化。
美国调整对外政策的根本目的和意义是什么?2.(2015河北邯郸一模,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美国参战以后,妇女们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工作。
战争期间有600 万以上的妇女首次参加工作,相当于过去的两倍。
1941—1945 年就业的美国妇女年龄普遍比以前就业的女性大,且多为已婚妇女。
这一时期的就业范围也空前广泛,不仅有秘书、打字员、档案管理员、速记员、中小学教师和行政管理人员等传统职务,而且原来被男性占据的国防工业也涌入高达200 万的妇女,增长了46%。
(她们)还亲自参加到战争中去,有很多妇女还在海外服役,足迹遍及欧、非以及太平洋战场,以她们的出色表现向世人显示了美国女兵的风采。
做女佣的黑人妇女的数字从72%下降到48%,在工厂劳动的黑人妇女的比例却增长到几乎19%。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选修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doc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1.原因(1)根本原因: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了帝国主义阶段,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加剧。
(2)重要原因。
①法德、英德、俄奥三大矛盾激化,形成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两大军事集团。
②巴尔干地区成为矛盾冲突的焦点。
③20世纪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为大战爆发和扩大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和技术基础。
(3)直接原因:1914年6月28日的萨拉热窝事件,成为导火线。
2.进程(1)力量对比①战争初期,日本的参战,使德国失去了在亚太地区的势力范围。
②美国加入协约国一方作战,增强了协约国的实力。
(2)战略失误①低估了对手的实力。
②战场形势的变化出乎德军指挥部的预料。
③德国被拖入两线作战和持久战、阵地战的泥潭。
(3)内部矛盾。
长达数年的世界大战,使同盟国内部矛盾日益加剧。
意大利倒戈,使同盟国失去一个重要盟友。
4.性质:一场帝国主义性质的非正义的战争。
5.影响①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②催生了新世界:动摇了欧洲的统治地位,美日崛起;使战后的民族解放运动掀起高潮;俄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战后出现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世界性国际政治组织——国际联盟。
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短暂和平1.建立背景(1)一战改变了帝国主义之间力量的对比。
(2)战胜国迫切需要宰割战败国,协调各种矛盾。
2.凡尔赛体系(1)建立: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协约国先后同德国、奥地利、保加利亚、匈牙利、土耳其等战败国签订了一系列和约,这些条约与《凡尔赛和约》、国际联盟盟约结为一体,构成了所谓的“凡尔赛体系”。
其中,最主要的是“对德和约”,即《凡尔赛和约》。
和约的主要内容包括领土问题、殖民地问题、军备问题、赔款问题。
(2)实质:列强在欧洲、非洲和中东地区确立的国际关系新秩序。
(3)影响①暂时协调了帝国主义国家在欧洲、非洲和中东地区的矛盾。
②使欧洲和中东的政治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欧洲出现一系列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
③体系充满了掠夺性和分赃性,内部隐含了许多矛盾,使这一体系不能稳定、持久。
《大高考》2016届高考历史(全国通用)第四部分专题二十六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知识· 巧记速记
重点· 突破方法
知识点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和平 要点1 第一次世界大战
【知识体系】 1.历史背景 (1)20世纪初的世界已基本上形成记
重点· 突破方法
(2)帝国主义国家争夺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的斗争空前激烈,形成
(2)导致世界格局发生变化:西欧相对衰落,瓦解四大帝国,美 国和日本崛起,建立国际联盟,诞生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 主义国家苏俄,亚、非、拉美的民族解放运动出现高潮。 (3)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成为新技术的催化剂,促使政府机构改
变了职能,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
知识· 巧记速记
重点· 突破方法
【史料研读】
了两大军事集团。
(3)20世纪初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和科技的飞速进步。 (4)欧洲军国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盛行,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斗 争愈发激烈。 2.经过
(1)1914年6月萨拉热窝事件,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宣战,德、俄、
法、英相继投入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知识· 巧记速记
重点· 突破方法
(2)1914年,战争重心在西线:马恩河战役;东线德国失败,俄
【史料研读】
史料二
知识· 巧记速记
重点· 突破方法
知识· 巧记速记
重点· 突破方法
深化理解
史料一表明巴黎和会是帝国主义的分赃会议,同时
也表现出对俄国十月革命的敌视态度。在德国问题上,英法有 各自的利益,劳合· 乔治把俄国革命作为与法国讨价还价的武器。 史料二图片中的信息“1919”“国际联盟”以及漫画下面的标题: “希望注定要无情破灭”。综合上述信息以及所学知识判断, 图中的巨鸟代表美国,它想通过它的巨喙操纵图中“婴儿”(国
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十八单元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常考题型及答题规律总结学案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常考题型及答题规律总结题型一从评价的角度考查第一次世界大战对战后国际关系变化的影响[例1] (2017·全国卷Ⅱ)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洲人一边哀叹欧洲衰落了,一边思考欧洲向何处去的问题。
整个20年代,有关欧洲统一的文章、著作、杂志在英、德、法等国相继出版,呼吁建立欧洲合众国,如挪威生物学家弗里约夫·豪森在给美国总统威尔逊的信中说:“在所有欧洲国家联合在欧洲合众国旗帜下之前,欧洲的持久和平是不可能的。
”当欧洲联合的呼声在民间日益高涨之际,法国总理白里安于1929年在国联大会上提出了以法、德和解为基础的“欧洲联邦”计划,后来又发表备忘录,着重强调政治行动,主张建立欧洲各国参加的政治机构。
然而,他的欧洲联合方案提出后,其他欧洲国家都态度冷漠,甚至表示反对。
最后,“欧洲联邦”计划不了了之。
——陈乐民《欧洲观念的历史哲学》(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白里安“欧洲联邦”设想提出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欧洲联邦”设想未能实现的原因。
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中的“欧洲人一边哀叹欧洲衰落了,一边思考欧洲向何处去的问题”“呼吁建立欧洲合众国”等信息归纳。
第(2)问,根据材料信息“他的欧洲联合方案提出后,其他欧洲国家都态度冷漠,甚至表示反对”,联系教材所学及材料中的时间信息“1929年”,从欧洲政治思维、经济诉求及当时欧洲形势来分析说明。
答案:(1)背景:战争对欧洲造成巨大破坏,战后欧洲明显衰落;有识之士认识到走欧洲联合的道路才能实现和平,复兴欧洲;《洛迦诺公约》和《非战公约》的签订缓和了欧洲局势。
(2)原因:设想脱离现实;法、德历史积怨太深,削弱对方、保障自身安全的思维严重存在;欧洲各国利益诉求不尽相同;经济危机造成欧洲局势动荡。
题型二从和平与发展的角度考查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格局的特点[例2] (2016·全国卷Ⅱ)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高考历史: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专题复习及答案解析
高考历史: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专题复习及答案解析导读:教书育人楷模,更好地指导自己的学习,让自己不断成长。
让我们一起到店铺学习吧!下面店铺网的小编给你们带来了高三历史学习方法文章《高考历史: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专题复习及答案解析》供考生们参考。
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历史真题与答案解析【真题再现】1、(09上海历史)“1895年,适逢甲午惨败,日本逼签条约,在北京应试的康有为等人联络各省官员上书光绪帝,要求拒签条约,变法图强,史称公车上书。
”文中错误的表述是( )A、领导人B、时间C、参加者D、地点【答案】C【解析】公车上书中康有为联络的是在京参加应试的各省举人,不是各省官员。
2、(09上海历史)明治维新时期,西服流行的同时,和服被当作最华丽的礼服保留下来;酒吧多起来了,茶室依然是人们的精神净地;西洋歌剧开始唱响,能剧和歌舞伎也在走向兴盛。
这反映了当时的日本( )A、用西方文明提升国民的知识水平B、引进西方文化以巩固统治C、本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多元共存D、西方文明占据主导地位【答案】C【解析】和服是日本的传统服饰,茶室是日本传统的休闲场所,能剧和狂言属于日本四种古典戏剧形式之列。
它们与西服、酒吧和西洋歌剧并存,体现了日本明治维新时期文化的多元化。
3、(09浙江文综)某生分析下表,得出了四项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北宋赋税结构变化表农业税(万贯) 非农业税(万贯) 农业税:非农业税至道末年(997年) 2408.1 1567.3 60:40天禧末年(1021年) 2641.2 3874.0 40:60熙宁十年(1077年) 2021.3 5117.2 28:72①农业税的消长反映农业生产削弱的趋势②非农业税的增长反映工商业的发展③政府财政收入越来越倚仗于非农业税④重农抑商政策已不再实施A、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答案】C【解析】C。
本题考查学生解读表格材料的能力。
农业税的“消”有可能是农业生产削弱引起的,也有可能是税率降低引起的,①说法错误。
【3年高考】(新课标)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二十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专题二十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第一次世界大战及战后的国际关系(2013天津文综,13,2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从德国打了败仗,“公理战胜强权”,这句话几乎成了人人的口头禅。
……德国倚仗着他的学问好,兵力强,专门侵害各国的平等自由,如今他打得大败,稍微懂得点公理的协约国,居然打胜了。
这就叫做“公理战胜强权”。
——《独秀文存》(1)材料一中,陈独秀评论的是哪一重大历史事件?为什么中国人非常关注这一事件?(4分)材料二1918年11月,北京大学举行集会。
胡适在演讲中说:“这一次协商国所以能大胜,全靠美国的帮助。
美国所以加入战国,全是因为要寻一个‘解决武力’的办法。
”“如今且说美大总统所主张,协商各国所同声赞成的‘解决武力’的办法……”——彭明《五四运动史》(2)材料二中的“协商国”主要指哪些国家?胡适为什么说“协商国所以能大胜,全靠美国的帮助”?美国提出了怎样的“解决武力”的办法?(5分)材料三在北京大学1918年11月所组织的演讲中,李大钊说:“我老老实实讲一句话,这回战胜的,不是联合国的武力,是世界人类的新精神。
不是那一国的军阀或资本家的政府,是全世界的庶民。
……这新纪元的世界改造,就是这样开始。
资本主义就是这样失败,劳工主义就是这样战胜。
”——《北京大学日刊》1918年12月6日(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李大钊演讲的题目。
演讲中提到的“新纪元的世界改造”指的是什么?演讲反映中国思想界发生了什么变化?(6分)(4)综合上述材料,分别概括陈独秀、胡适、李大钊的观点,(3分)并分析当时的国内背景。
(4分)第二次世界大战及战后的国际关系1.(2014课标Ⅰ,47,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自20世纪50年代中期起,联合国多次讨论不扩散核武器问题,但因美、苏两国的争斗,没有取得成果。
1960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了1576号决议,要求所有生产核武器的国家暂时和自愿地不将核武器控制权移交给非核国家,不向其提供制造核武器的必要的机密情报。
贵州省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20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贵州省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20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材料分析题 (共14题;共140分)1. (10分)(2019·武汉模拟)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巴尔干地区战略地位重要。
……1908年10月7日,奥匈帝国宣布正式吞并波斯尼亚和黑塞哥尼亚,挑起了波斯尼亚危机。
在波斯尼亚危机的诱发下,巴尔干各国决定联合自保并扩大版图。
1912年保加利亚、塞尔维亚、希腊和门的内哥罗结成既反对奥斯曼帝国(土耳其)又针对奥匈帝国的“巴尔干同盟”。
同年10月,同盟四国相继对奥斯曼帝国宣战,引发了第一次巴尔干战争。
奥斯曼帝国很快战败,被迫求和。
巴尔干各民族获得解放。
1913年5月,它与巴尔干同盟签订合约,同盟国取得大片领土,奥斯曼帝国几乎丧失了全部欧洲领土,仅保留伊斯坦布尔及其周围的狭小地区。
但是,巴尔干同盟各国在分配战果时又发生分歧,1913年6月,以塞尔维亚、希腊、门的内哥罗、罗马尼亚为一方,以保加利亚为另一方,爆发了第二次巴尔干战争。
奥斯曼帝国站在塞尔维亚一边,奥匈帝国支持保加利亚。
保加利亚很快战败,被迫割地求和。
——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1)根据材料,分别指出两次巴尔干战争的性质。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第一次巴尔干战争爆发的原因及产生的影响。
2. (10分)(2016·南昌模拟)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认为:以往竞争性的联盟体系是一群特定的国家与另一群国家的对立,是一种均势体系,具有排他性,这将导致国际秩序不稳定。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他提出建立合作型的、集体的国际体系:国际联盟。
所有国家都参与其中,对国际体系稳定更有保证。
国家间的争端将通过谈判和平解决,倘若仲裁失败,无法阻止侵略,那么整个共同体将联合起来剥夺入侵者的侵略成果。
高考历史核心考点突破【专题20】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含答案)
(新课标大纲解读)2018高考历史重点难点核心考点全演练专题20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从考点重点看,仍将以两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局势及相关历史现象、国联和联合国、局部战争和当今世界的和平与发展等考点作为高考2.从考查形式看,选择题和非选择题的3.从考查角度上看,两次世界大战的背景、影响及战后重建与反思、雅尔塔体系、国联与联合国、大国关系与和平发展问题等是考查的重点.如2019年山东文综卷第37题对两次世界大战战后影响评价、海南单科卷第31题对日本投降的考查,海南单科卷第31题对人们厌恶冷战及冷战延续原因的考查等。
4.从社会热点看,本专题与当今国际局势、地区热点问题紧密相连,特别是朝鲜半岛的局势、日本极右势力抬头、中东和平进程的艰难历程、东南亚动荡局面等重大国际热点问题,将会与本专题的“第二次世界大战”“雅尔塔体系”“联合国的作用”“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等历史问题链接显性或隐性考查。
1.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共坚持“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亚非7.20世纪以来世界形势的发展演变(1)19世纪后期20世纪初期,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在争夺殖民地和霸权的过程中,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先后形成,帝国主义强国间争夺愈演愈烈,终于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一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过了战后初期动荡。
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确立了战后新的世界秩序——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这一体系虽然充满了各种矛盾,但它保证了1923——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进入相对稳定时期。
③20世纪30年代,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实力对比发生了新的变化,1929年德国工业生产再次超过英法,1933年希特勒上台,在德国建立了法西斯专政,重新加入了帝国主义争霸的行列,要求重新瓜分世界。
20世纪30年代,世界的主要危险是法西斯的侵略扩张;反对法西斯侵略、保卫民主和和平,成了各国人民的首要任务。
面对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英、法、美等国采取纵容侵略的绥靖政策,助长了法西斯的侵略气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第十六条(一)联盟会员国如有不顾本约……所规定而从事战争者,则据此事实,应视为对于联盟所有其他会员国有战争行为。
其他会员国应即与之断绝各种商业上或财政上之关系,禁止其人民与破坏盟约国人民之各种往来,并阻止其他任何……联盟会员国或非会员国之人民与该国人民之财政上、商业上或个人之往来。
——《国际联盟盟约》
从1934年开始,意大利军队不断在索马里与埃塞俄比亚边境挑衅,导致流血冲突。
1935年1月3日,埃塞俄比亚向国际联盟理事会提出控诉。
……10月7日,国联宣布意大利为侵略者,10月19日宣布对意大利进行经济和财政制裁。
……制裁的物品中没有包括石油。
……墨索里尼对希特勒说:“如果国际联盟把对意大利的经济制裁扩大到石油方面,那我一周后只好退出埃塞俄比亚。
”
——马世力《世界史纲》
(1)据材料,概括国际联盟提出的维护世界和平的原则,并结合所学知识全面评价国际联盟的作用。
(2)试从成员国构成的角度,说明联合国为何更具“普遍性、广泛性”。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美国对德国的统一持积极支持的态度,但支持德国的统一是有条件的。
强调德国统一必须在联邦德国继续同北约和欧共体保持联合的情况下实现,“不应以中立换取统一”。
英国对德国的统一开始持消极的态度……法国对德国统一的心情是矛盾和疑虑的,在开始时也是持不积极支持的态度。
材料二两德合并大大增加了新德国综合实力。
在德国统一之前,原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分别是西欧、东欧集团(前苏联除外)中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
……两德统一之初,新德国在经济上是任何一个欧洲国家所无法相比的,成为欧洲经济上的“超级大国”。
两德统一,又为德国的继续发展和进一步崛起提供了机遇,扩大了德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响,在德国的主动努力下,1991年12月11日,欧共体12个成员国政府首脑签署了关于建立欧洲政治联盟和经济货币联盟的《马斯特里赫特条约》。
——吴友法、邢来顺《德国:从统一到分裂再到统一》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与英法对德国统一问题持不同态度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末德国再次统一的影响。
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14年8月4日,法国士兵迈着整齐步伐穿过巴黎街道,引吭高歌:“这是阿尔萨斯,这是洛林……”最后,歌声化成一片胜利的欢呼……法国士兵路易·迈雷在1916年写下一段内心独白:“他们知道他们为什么而战吗?……1916年的士兵不是为了阿尔萨斯而战,也不是为了毁灭德国,更不是为了祖国。
”
——[法]雅克·梅耶《第一次世界大战
时期士兵的日常生活》
材料二德国军队分阶段占领主要是日耳曼的领土将在10月1日开始……捷克斯洛伐克政府自本条约签字之日起四个星期内将从其军队……中解除任何希望解除的苏台德德国人的职务……
——《德意日法西斯覆灭记》
(1)材料一中士兵们的战争信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变化?
(2)材料二出自哪一个国际条约?该条约在当时造成了怎样的危害?
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两次世界大战期间,欧美国家的民族主义开始产生分化和重新组合,大体上可分为三种类型。
第一种类型的民族主义以英法为代表,竭力维护和固守原有的民族利益、殖民利益和新获得的霸权利益不放……第二种类型的民族主义以德国和意大利为典型,这是一种把民族主义推向极端、最为反动的民族主义……第三种类型是东欧和东南欧众多中小国家的民族主义。
这些一战后刚获得独立的国家是帝国主义列强弱肉强食、角逐争夺的对象,无法主宰其民族命运,最后被拖入大战的漩涡,付出了惨重的民族牺牲代价。
——摘编自程人乾《一战结束后民族
主义思潮在欧美国家泛滥》
(1)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可以用下列名词来解释,请给这些名词下简明定义并举例证明。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民族主义思潮出现分化的根源。
并分析这种分化带来的各自影响。
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对柏林的分区占领图
材料二日本因为战争订货而迅速繁荣,中国因为战争而失去了统一的最佳时机,朝鲜因为战争而牺牲无数且至今分离对峙,美军因为战争而重返朝鲜,苏联因为战争而成功地把中国诱入与西方决裂的道路。
——摘自《中俄秘档里的朝鲜战争》
(1)依据材料一,指出二战后美苏等大国在德国问题上的主要行为并归纳其历史原因。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朝鲜战争的结束对东亚政治局势的主要影响。
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14年以前,欧洲的经济很大程度上依靠大规模的海外投资,这些投资每年产生大量的利润。
然而,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失去了其对外投资的四分之一,法国失去了三分之一,而德国则失去了全部对外投资。
在工业上,与此相同的格局也很明显,因为欧洲许多工业区已遭破坏,而美国的工厂却在战时极大需求的推动下,犹如雨后春笋惊人地发展起来。
——《全球通史》
材料二美国黑人领袖W·E·B·杜波伊斯于1918年写下了以下这一有关即将到来的世界的非凡预测:这场战争既是一个结局,也是一个开端。
世界上较蒙昧的人们决不再仅仅占据他们以前所占据的地方。
在他们所占据的地方,迟早将出现独立的中国、自治的印度、代议制的埃及、非洲人的而不仅仅是供他人进行商业剥削的非洲。
从这场战争中,还将出现一个不受侮辱、有权选举、有权工作和有权生存的美国黑人民族。
——《全球通史》
(1)据材料一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给欧洲带来了什么影响?
(2)材料二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什么历史现象?
(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W·E·B·杜波伊斯为什么说“这场战争既是一个结局,也是一个开端”?
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巴黎和会上,“百灵鸟”——威尔逊极力想使美国登上第一大国的宝座,称霸世界。
但美国在国际舞台上毕竟根基不深,它的海军不如英国,陆军不如法国,美妙的幻想一旦碰到“老虎”(指法国总理克里孟梭)讲究实际的强硬主张和“狐狸”(指英国首相劳合·乔治)斤斤计较的商人政策,“百灵鸟”顿时章法大乱,变成了“一个十足的傻瓜”“又聋又哑的堂吉诃德”。
材料二在和会上,“沉默的小伙伴”——日本内阁大臣牧野对涉及远东的问题争吵不休,毫不相让,对欧洲事务则漠不关心,为的是不致引起欧洲列强的反感。
材料三顾维钧作为中国全权代表之一出席了巴黎和会。
会上,针对日本代表对山东的无理要求,他据理力争,从历史、地理、文化等各方面驳斥了日本代表的种种狡辩。
但最后,美、英、法三国首脑不顾中国代表强烈抗议,仍然宣布让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
(1)据材料一,分析“百灵鸟”外交的尴尬仅仅是因为“老虎”的强硬和“狐狸”的狡猾吗?
(2)材料二中,为什么牧野被称为“沉默的小伙伴”?
(3)材料三中,顾维钧据理力争,最终未能挽救山东,说明了什么?
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日本首相安倍晋三3月12日在日本国会众议院预算委员会上,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对日本战犯审判(东京审判)的正确性提出质疑。
他称,“对于这一场大战的总结,并不是日本人自己作出的,应该说是战胜国一方作出的裁决”。
言论一出立即引起国际舆论的猛烈批评。
——《人民日报》(2013年3月14日)
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各国伤亡情况统计总表
(1)根据材料一,指出安倍质疑东京审判的理由是什么?他认为合理“裁决”应该是怎样的?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东京审判的合法性。
简要分析60多年来,日本一直在挑战战后国际秩序的原因是什么?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罗素—爱因斯坦宣言》开篇指出:“在人类所面临的悲剧性的情况下,我们觉得科学家应当集会对这种由大规模毁灭性武器所引起的危险做出估计,并且按照所附草案的精神进行讨论,以达成一项协议。
”
材料二《罗素—爱因斯坦宣言》结尾写道:“鉴于未来任何世界大战必将使用核武器,而这种武器威胁着人类的继续生存,我们敦促世界各国政府认识并公开承认,它们的目的决不能通过世界大战来达到。
因此,我们也敦促它们寻求和平办法来解决它们之间的一切争端。
”
材料三倡导核裁军协议,缓和国际紧张局势,是《罗素—爱因斯坦宣言》的第三个呼吁。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罗素—爱因斯坦宣言》发表的背景。
(2)上述材料分别是《罗素—爱因斯坦宣言》提出的三个呼吁,第三个呼吁与前两个呼吁有何关系?第一个呼吁是一个比较现实可行的计划,为什么?第三个呼吁的落实尤为艰难,你认为科学家们落实第三个呼吁的首要措施是什么?
(3)《罗素—爱因斯坦宣言》在发表五十多年后的今天有何重大现实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