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与创新创业教育推进
广东省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印发《2024年广东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十大行动方案》的通知
广东省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印发《2024年广东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十大行动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公布日期】2024.03.27•【字号】粤就发〔2024〕1号•【施行日期】2024.03.2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就业促进正文广东省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印发《2024年广东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十大行动方案》的通知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省有关单位,各普通高校:《2024年广东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十大行动方案》已经省领导同意,现印发你们,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执行中遇到的问题,请径向省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反映。
广东省就业工作领导小组2024年3月27日2024年广东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十大行动方案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决策部署,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有关工作要求,做好2024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助力全省高质量发展,制定本行动方案。
一、目标任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决策部署,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把高校毕业生就业作为就业工作重中之重,坚持市场导向和政府促进并重、政策激励和服务助力并举、整体推进和重点帮扶并行,千方百计挖渠道、优服务、兜底线、强保障,努力确保高校毕业生就业水平总体稳定。
二、主要措施(一)市场岗位拓展行动1.强化民营企业拓岗激励。
出台支持民营经济壮大发展政策措施,实施“百城万企”民企高校携手促就业行动,对吸纳高校毕业生的市场主体按规定落实小微企业社保补贴等扶持政策。
企业招用的高校毕业生属于自主就业退役大学生士兵、脱贫人口、登记失业半年以上人员的,可按规定在3年内按实际招用人数予以定额依次扣减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和企业所得税优惠。
(完成时限:持续推进。
综述的写作格式
95科技资讯 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化基地开展模拟创业实践或顶岗实习进一步提升创新创业能力。
(3)双轮驱动。
第一课堂为主、第二课堂拓展,以校园文化活动为基础,营造创新创业文化环境,将创业理念植根于学生思想意识中,如开展大学生创业论坛、科技文化艺术节、创业技能大比武等活动。
以科技竞赛为重要平台,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比赛、技能大赛,锤炼创新创业技能。
以社团和学生组织为依托,成立创意社团、创客空间,开展创业类社会实践活动,从事经营型和管理型勤工助学工作等。
4.3 保障层面(1)强化管理,完善制度。
设立全方位、上下联动的创业管理队伍。
由学校教务处牵头设置创业教育管理科,各教学部门、科研部门、学生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相互配合、齐抓共管;同时,设立创业服务中心,提供政策解读、项目咨询、专家指导等跟踪服务。
(2)健全师资,提升能力。
强化创业型师资队伍建设。
提高“双师”比例,将创新创业理念、意识和技能寓于教师专业培训中,激励教师在教学科研工作中,积极开展创新创业实践。
专兼结合,引进企业创业专家和能工巧匠,并加强教师企业实践,深入高新企业收集创业实例,积累创业经验、提升创业实践水平。
同时,改革师资绩效考核体制,将创新创业成果纳入考核指标体系。
(3)加大扶持,激励创新。
建立健全学生创新创业激励机制,拓宽创业资金筹措渠道。
由“政、校、行、企”共同设立创业基金,如“大学生成才发展基金”“创业扶植基金”“小额担保贷款”等,通过项目立项、考核验收的方式提供创业资金资助,并实施创新成果奖励制度。
(4)提供平台,优化条件。
产学研多方联动,建设创业孵化基地和校内外实训基地,并结合课堂教学需求,为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提供“全真、仿真”环境,为创业型人才培养提供场地、先进设施和设备,完善软、硬件条件保障,提高资源利用率。
5 结语该文从理念、策略和保障3个层面构建了高职院校“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将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改革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对职业院校重点工作的建议
对职业院校重点工作的建议
对职业院校重点工作的建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 教学质量提升:教学质量是职业院校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因此提高教学质量是职业院校最重要的工作之一。
可以通过引进优秀师资、加强课程建设、改进教学方法等方式来提高教学质量。
2. 实践教学强化:实践教学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可以通过加大实践教学比重、加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与企业合作等方式来强化实践教学。
3. 创新创业教育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是当前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方向,可以通过开设创新创业课程、建立创新创业平台、鼓励学生参加创新创业大赛等方式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
4. 校企合作深化: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途径,可以通过与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关系、共同开发课程、开展实习实训等方式来深化校企合作。
5. 社会服务拓展:职业院校应该积极拓展社会服务,为社会提供技术支持和培训服务,可以通过开展社会培训、技术咨询、职业规划等方式来拓展社会服务。
6. 国际化发展探索: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速,职业教育也需要走向国际化。
可以通过开展国际交流合作、引进国际先进教育资源、参与国际职业教育标准制定等方式来探索国际化发展。
7. 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是职业院校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通过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等方式来提升校园文化水平。
以上是对职业院校重点工作的建议,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浅论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
浅论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论文关键词: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精神文化行为文化环境文化论文摘要:加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对于提升高职院校的文化软实力,引导高职学生全面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要在科学理念的指导下,统筹安排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和环境文化三个方面的校园文化建设项目。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对于提升高职院校的文化软实力、深化内涵建设,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发展,加强和改进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引导高职学生全面发展及成长成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深入挖掘校园文化底蕴,围绕培育优秀技能人才这一根本目标,从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及环境文化建设三个方面入手,构建校企对接的、充分彰显职业教育特色的校园文化是与时俱进构建富有时代特征的高职院校园文化、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根本要求,也是全体高职教育工作者共同的使命。
1.我院校园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遵循文化发展规律,继续深入挖掘校园文化底蕴,围绕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目标,深化师生对核心价值体系和校训的认同,在校园里营造浓郁的职业氛围,突出职业教育特色,努力建设充满生机活力、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不断增强师生员工的使命感、自豪感、归属感,以及学校发展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树立学校良好的对外形象。
2.我院校园文化建设的工作思路以培育优秀的技能型人才为目标,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走工学结合之路为导向,以制定校园文化建设的战略性规划为依托,以建设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为保证,以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和环境文化的建设为抓手,以实现与企业文化的对接为特色,按照“系统规划、整体推进、分步实施、定期更新”的原则来进行,遵循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在规律,多角度、多渠道、多方位地开展,构建起既充满活力,又有深厚文化底蕴和特色鲜明的职业技术院校校园文化,为实现高职院校育人目标服务。
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05
高等职业教育的未来展望
提高教育质量与水平
优化课程设置
根据行业发展和市场需求,调整 和更新课程内容,确保学生所学 知识技能与实际工作需求相匹配
。
加强实践教学
增加实践教学的比重,提高学生的 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培 养出更符合社会需求的高技能人才 。
提升教师素质
加强教师培训和引进高水平的教师 ,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 ,为学生提供更高质量的教育。
资金投入
社会各界通过多种方式为高等职业教育提供资金支持,如捐赠、设立奖学金等 ,助力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企业参与与合作
校企合作
企业与高等职业院校开展深度合作,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提供实践教学资源 ,实现校企共赢。
产教融合
企业与高等职业院校共同推进产教融合,将产业需求融入教育教学中,提高人才 培养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实现学校与企业资源的共享和
优势互补。
实践教学与就业对接
03
通过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实现学校与企业的无
缝对接。
推进产学研一体化
加强产学研合作
与企业、科研机构等合作,共同开展科研项目和实践活动,促进 产学研一体化发展。
科研成果转化
鼓励教师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产品或服务,促进科研成果的产 业化。
引入现代教育技术
利用多媒体、网络等现代 教育技术手段,丰富教学 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强化实践教学
增加实践教学的比重,通 过实验、实训、实习等方 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和动手能力。
加强实践教学与校企合作
建立实践教学基地
01
与企业合作,建立实践教学基地,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实践环境
高等职业教育理论知识题库
最新高等职业教育理论知识题库1、如何理解高职教育的定位问题?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
2、高职教育的属性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双重属性。
3、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就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
4、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的方针就是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
5、高职教育应树立基于多元智能的人才观。
6、高职教育应树立基于能力本位的教育观。
7、高职教育应树立基于全面发展的能力观。
8、高职教育应树立基于职业属性的专业观。
9高职教育应树立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观、10高职教育应树立基于行动导向的教学观。
11高职教育应树立基于整体思考的评价观。
12高职教育应树立基于生命发展的基础观。
13、国家对高职教育构建专业认证体系的要求就是:教育部2006年16号《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文件中指出:“^一五”期间,国家将逐步构建专业认证体系,推行“双证书”制度,使有职业资格证书专业的毕业生取得“双证书”的人数达到80%以上。
14、高职教育教学计划的基本内容有专业培养目标、基本要求与专业方向、修业年限、课程设置、教学进程总体安排及必要的说明15、高职教育教学大纲的基本内容有:课程的培养目标、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知识教学与实践教学要求、学生学习要求、学时分配及必要的说明,这就是教学大纲的基本内容。
16、高职教育的课程特点有定向性、应用性、整体性等特点。
17、为什么高职教育就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高等职业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为社会经济建设培养技术应用性人才,所以它就是一种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
18、胡锦涛同志2007年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对广大教师提出哪四点希望?一就是希望广大教师爱岗敬业、关爱学生;二就是希望广大教师刻苦钻研、严谨笃学;三就是希望广大教师勇于创新、奋发进取;四就是希望广大教师淡泊名利、志存咼远。
19、国家对高职教育的政策与为高职教育制定的法律法规有哪些?答:(1)《中华人民共与国职业教育法》;(2)2005年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3)2006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4)教高[2006]16号文件《关于全面提咼咼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等。
高职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现状分析与“四位一体”创新创业教学模式构建研究
高职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现状分析与“四位一体”创新创业教学模式构建研究一、本文概述当前,在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的大背景下,高职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高职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现状分析与“四位一体”创新创业教学模式构建研究》一文旨在全面剖析我国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大赛的发展现状,包括其在推动学生实践能力提升、促进校企合作及社会资源融合、检验与展示创新创业教育成果等方面的作用与成效,并针对存在的问题和挑战进行深入探讨。
本研究通过收集大量第一手资料,结合相关理论框架,系统梳理了高职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组织形式、参与规模、项目类型及其发展趋势。
同时,鉴于提高创新创业教育实效性的需求,文章进一步提出了构建“四位一体”的创新创业教学模式,即实现理论教学、实践训练、平台建设与环境营造四方面的有机统一与深度融合,旨在优化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体系,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和创业激情,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预期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为我国高职教育领域的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提供实证参考和策略建议,推动构建更加科学化、系统化的创新创业教育生态,助力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的整体提升。
二、高职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现状分析当前,我国高职教育体系中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引导下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
近年来,各类高职院校积极响应号召,举办和参与了如“挑战杯”全国职业学校创新创效创业大赛、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一系列高规格、大规模的赛事活动。
这些大赛不仅注重提升高职大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项目执行能力,还紧密对接产业发展需求和社会实践,通过实战演练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市场敏感度和商业运营能力。
在快速发展的同时,高职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尽管参赛规模逐年扩大,但部分大赛项目的创新性和原创性仍显不足,不少作品在技术和商业模式上缺乏实质性的突破,反映出部分高职学生在创新能力培育上的短板以及学校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深层次问题。
新疆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探索与创新
新疆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探索与创新摘要:本文以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校园文化建设工作为例,分别从校园文化氛围、校园文化活动、校园文化建设的组织与保障三个方面论述了该学院在校园文化建设探索和创新方面的做法和经验。
翔实介绍了该学院在日常学生管理、文体活动、宿舍管理、网络育人等方面的教育模式。
全面归纳了该学院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的制度和保障措施,并对校园文化建设的未来工作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校园文化学生活动思想政治教育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地处南疆中心,是南疆地区唯一的高等职业院校,学生民汉比例约为6:4。
学院坚持“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的思想观念,高度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努力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途径,开展先进校园文化活动,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各类活动中,旨在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用先进文化熏陶人、感染人、教育人。
1.以现代文化为引领,营造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氛围自治区党委七届九次全委(扩大)会议提出了“以现代文化为引领”的重大战略选择,推进新疆实现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
学院认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本着“以现代文化为引领,凸显南疆少数民族职业教育特点”的建设思路,加强民族团结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与职业技能、职业道德相结合的先进校园文化建设。
1.1创新教育途径,构建团结、稳定、和谐的校园。
2009年8月25日,胡锦涛总书记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干部大会讲话上强调:要高举维护祖国统一、维护社会稳定,各民族大团结的旗帜,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
学院通过民汉学生结对子、同生活、同学习等多种方式,互学语言,互通习俗,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引导广大学生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的思想观念,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构建团结、稳定、和谐的校园。
1.2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增强广大学生的爱国意识。
学院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五观”、“四个认同”等先进文化教育和引导学生,利用校园广播、宣传栏、墙报、横幅等途径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利用每周升旗、国旗下献词、爱国歌曲大合唱等方式来培养和增强爱国、团结、奋斗、责任和奉献意识,教育和引导广大学生树立当代大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的形象,培养同学们乐观开朗、积极向上的精神品质。
浅谈当前我国高等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
部 分 高 职 院 校 面 临 的 共 同问 题 。除 此 之 外 , 有 的 高 职 院 校 对 校 园 文 还 O. 言 引 导 近年 来 , 中 央 、 党 国务 院对 职 业 教 育 高 度 重 视 , 职 业 教 育 摆 到 了 化 的 认 识 还 存 在 误 区 , 致 校 园 文 化 的 建 设 片 面 化 。校 园 文 化 建 设 面 将 临诸 任 十分 重 要 的 位 置 , 为 高 职 教 育 的 发 展 提 供 了 难 得 的 机 遇 , 为 优 化 』 多 困 难 , 重育 发 展 环 境 提供 了 重 要 保 证 。 等 职 业 技 术 教 育 培 养 的是 为 生 高 产 、 设 、 理 等一 线需 要 的 高 等 技 术 实 用 性 人 才 。但 是 , 建 管 目前 我 国 岛 等 职 业 院 校 普 遍 重 视 外 延 扩 张 。 视 内 涵 建 设 , 办 学 理 念 、 资 力 忽 在 师 量 、 才 培 养 质 量 等 方 面不 能适 应 现 代化 建 设 对 高 技 能 人 才 的 迫 切 需 人 要 , 向高 等 教 育 迈 进 的进 程 中还 有 许 多 厦 待解 决 的 问 题 。校 园 文 化 在 作 为一个学校的灵魂 , 规划 、 其 建设 能 否 与 学 校 的发 展 相 匹 配 显 得 尤 为 重 要 。学 生 在 什 么样 的 氛 围下 学 习 与 成 长 , 何 完 成 从 学 生 到 企 业 如
员 工 的角 色 转 变 , 些 都 离 不 开校 园 文化 所 发 挥 的 积 极 作 用 。 在 职 业 这
3 当前 我 国高 职 院校 校 园文 化 建 设 的 主 要 途 径 .
抓住时代机遇,力促职业教育创新发展
24EDUCATOR张伟罡:我个人认为,德育就如同在学生思想的湖面投下一颗石头,让产生的一圈一圈涟漪漾动学生思维,触发学生思考,从而带动学生成长。
上海市工业技术学校成立于1963年,直属于上海市教委,由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托管。
学校设有加工制造、机电、钟表维修等专业,这些专业都涉及振荡、谐振等知识,所以我把学生思维与国家主流价值观的同频共振形象类比为“思维谐振”。
在这个“思维谐振”的模型中,投入湖心的那颗石头就是融合了工匠精神内涵、专业培养目标、校园文化传统的“匠心文化·龙腾精神”,这是学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引领,也是人才培养的最终旨归。
依据教学环节与德育工作的紧密度,该模型自内向外可分为四个圈层。
第一个圈层是课堂教学。
这是德育的主阵地,有思想政治课程开宗明义的显性思政教育,也有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隐性思政教育。
课堂教学效果的达成需要依托课程建设和教学过程创新。
学校思政课程重点打造“实践性教学”品牌,将“四史”学习、共产党人精神、工匠精神等融入课前演讲环节,鼓励学生通过体验强化感悟。
其他课程的思政建设起步也较早,已基本实现全覆盖。
学校于2021年成立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全面推进学校课程思政工作,2022年获评市级示范中心。
同时,学校依托数字化转型,通过建设“平台+资源+服务”三位一体的学习服务平台,将传统的课堂式教学与线上教学相结合,解决了“看不到、进不去、成本高、危险大、评价难”的问题。
第二个圈层是校内实践体验。
秉承“让学生通过实践加深认知”的理念,我们在课堂教学基础上积极组织专业实训、劳动教育、日常“9S”自主管理、社团活动、技能竞赛、文体展示、团学活动等校园实践体验活动,以知识指导实践,用实践强化认知。
学生在各级各类竞赛中脱颖而出,在德智体美劳各领域均取得优异成绩。
第三个圈层是校企合作、产教融合。
这是职业教育特色的重要彰显,也是学生技能培训、实现与企业有效对接的重要环节。
学校与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合作,投资4200万元建成了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组建了以大国工匠王曙群领衔的航天兼职师资队伍,将航天精神融入育人过程,以此探索为基础申报的教学成果奖获得上海市特等奖。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创新发展
浅谈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创新与发展摘要:本文通过综述高等职业院校校园文化的内涵及功能,分析了现阶段高等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继而提出了如何科学有序地推进校园文化在高职院校的创新和发展。
关键词: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创新与发展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指出:“高职高专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它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明确了方向。
高职院校具有高校和职业院校的双重身份,作为科学文化与职业技能的传播主体,是文化继承和文化创新的重要阵地。
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凸显民族精神的同时,也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先进文化的重要创新基地,它的校园文化建设对建设什么样的学校、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一、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及功能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是在高校发展到一定规模后才被国人提及并重视,它是近代高等教育发展所产生的新的文化产物,具有高校和高等职业教育的双重性。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高校的迅速发展,校园文化这一概念才得以明确提出并有不同的诠释。
高校校园文化,是指在大学这一特定的文化氛围里,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在校内外从事各种活动过程中形成的一种风格、一种校园精神与环境及所创造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
笔者认为校园文化的灵魂是大学校园及其中的大学生在各种活动中体现出的一种文化气息、文化底蕴和人文精神。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的工程,它应该囊括人类的智慧与文化的精华,也应该囊括学校的各项具体教育教学活动。
校园文化渗透于学校的各个环节,既有隐性的表现,又有显性的表现,既是抽象的,又是具体的。
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需在普通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范畴内,在创新中发展具有高职院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使其既成为高校校园文化中的一个分支,在具有校园文化的共有属性的同时,还具有其独特的内涵。
高职院校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措施
增加实践课程比例,通过实验、实训、课程设计、社会实践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 能力。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
培养专业化的师资队伍
选拔具有创新创业教育背景和实际经验的教师,加强培训和进修,提高教师的专 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引进企业导师
邀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成功创业经历的企业家、专家担任兼职教师或导师,为 学生提供实践指导和创业支持。
创新创业实践课程
该高职院校注重实践课程 的建设,开设了创新创业 实践课程,如创业模拟、 项目实践等。
案例三
校内实践平台
该高职院校建设了多个校 内实践平台,如创新创业 实验室、创业园等,为学 生提供实践场所。
校外实践平台
该高职院校积极与企业和 行业合作,建立了多个校 外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 实习和就业机会。
建设创新创业实践平台
通过校内外实践基地、创业园、孵化器等平台,为学生提供实践场所和创业支持,促进创新创业成果的转化和应 用。
04
案例分析
案例一:某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创新创业教育理念
该高职院校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 思维和创业精神,将创新创业教
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创新创业教育课程
该高职院校开设了创新创业基础课 程、专业课程和实践活动课程,形 成了完整的课程体系。
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
创新创业教育可以激发人们的创新精神和创造力,推动社会进步和 发展。
创新创业教育的历史与发展
历史
创新创业教育起源于美国,最初是在一些高校中开展的,后来逐渐在全球范围 内得到推广和发展。
发展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变化,创新创业教育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其内涵和外 延也在不断扩展。同时,各国政府和高校也在积极推动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 为培养适应经济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做出了积极贡献。
浅谈高职院校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
、
园 文 化 建设 的现 状 背 离 了这
一
宗旨
,
有的
,
,
,
,
。
二
、
校 园 文 化 建 设 存 在 的 问题
近 2 0 年 来 我 国 高 等职 业 教 育 迅 猛 发 但 不 少 高职 院校 成 立 和 建设 的 时 间 不 长 发 展 的 历 史 较 短 相 对 于 招 生 规模 的 不断扩 大 学校 的扩建和 网络 技术 的普
, 。
,
,
,
,
,
的 目的
4
.
。
,
。
信息 技 术 和 网 络 文 化 的 发 展 对高 职
、
及
,
校 园 文 化 建设 表 现 出
:
一
定 的滞 后
,
主
不
校 园 文 化 建 设 影 响很大
展
要 有 以 下 几 个 问题
1
.
对 高职 校 园 文 化 的 认 识 较 片面
一
,
随 着 信息技术和 网络 文 化的 飞 速发 网 络 已 成 为大 学 生 学 习 生 活 的 重 要
讨 论 了 高职 院 校 校 园 文 化 建 设 的 意 义
校 园 文 化 建 设 中存 在 的 问 题
,
,
以及
并提 出 了 几 点
j =
.
建议
。
j
粼麟麟 攀誉鬻 瓣
高职 院 校
;
糕
琴警鬻霉 辇 誊懿
校 园文化建设
化 育 人 环 境 加 强 师 生 合作 改 善 人 际 关 系 等方 面都 具 有 重 要 的 作 用 和 影 响 建 设 高 水 平 高 质量 的校 园文 化 对 高 职 院校 坚 持 社 会 主 义 办 学 方 向 继 承 和 发 扬 中华 民 族优 秀 文 化 传 统 培 育高 素 质 人 才 都 具 有重 要 意义
高等职业教育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
思考Ⅱ 】 . 广 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 0 0 5 ( 3 0 ) f 3 1 廖陈兴 论高等职业教 育院校校园文化 建设U 1 _ 长春理 工大学学报, 2 0 1 0 ( 4 ) .
( 责编 张敬亚)
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滞后 . 存在一系列问题
( 一1 高职院校缺少 大学教学理念
学 羁 2 0 1 3 年 第 9 期
彭 密 ( 湖 南省长 沙 市湖南食 品 药品职 业学 院
摘要 : 目前 . 我 国高职院校的校 园文化建
静 职 教 天 地
高 等 职 业 教 育 院校 的校 园文 化 建 设
4 1 0 2 0 8 )
生 参与 . 在制度的执行过程 中. 要 改变行政权 力过高的局面 . 实施合理有效的管理 ( 四) 校园文化要具有学校 自己的特色 为了加强学校校 园文化建设 . 高职院校可 以开展有内涵 、 有趣 味、 有主题的校园活动. 开 展这些校 园活动可以促进学生 的成 长 高职 院校 的教学 目的是为社会培养各种 专业 的技 术 人才 。因此 , 高职院校可 以多开展与技术 、 技能有关 的各项校园比赛 . 既可 以让学生 体会 到技能学习的乐趣 . 还可 以提高学生的技 术水 平 这样 目的明确 的校 园活动 . 高职院校应该 多多开展 综上所述 , 校园文化是高职院校的重要组 成 部分 . 它不仅体现着学校 的内涵 . 还是学校 软实力 的重要 表现 而对高职 院校 校园文化 有 比较重要 的地位 .而且 能够 规范学生 的行
的措 施
校 园文化建设存在 的 问题进行 了分析 .并就
如何加强 高职 院校 的校园文化建设提 出 了自
己的 看 法
关键 词 : 高等 职 业教 育 院校 校 园文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刍议高等职业院校是为社会和经济建设第一线培养中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和管理人才的重要基地,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是我国职业劳动者的重要后备力量,他们不仅应具备良好的职业技能和思想政治素质,而且应具备参与社会文化建设所必需的文化内涵。
校园文化是培养学生文化内涵的重要载体,是社会主义文化和校园精神的有机结合,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何构建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校园文化,把学生培养成“和谐的人”和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对于我国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现就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情况谈一些自己的粗浅看法和认识,以供参考。
一、高职校园文化的定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是“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应用型人才,这一目标决定了高职校园文化既服务于教育教学活动,又要为开展生产实习、经营服务、社会实践等各项活动创造条件,并把文化和实践贯穿于学校教育之中。
体现在校园文化建设上,一是应紧紧围绕高职教育的办学理念、理想追求、办学目标和办学条件,而各显其能,各展其“特”,应体现出职业特征、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态度、职业人文素质特点,就要加大职业道德含量,熟悉相关行业的典型规范,争取通过校园文化的熏陶,使高职师生既是校园人,也成为企业人、社会人。
二是以就业为导向,要吸收企业文化、区域文化、品牌文化的特点,始终把学生能学得一技之长、服务社会的价值理念作为核心价值,突出利于技能人才成长的实践教学环境设计和良好职业环境氛围的营造,增强高职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与市场需要和社会环境零距离对接,增强职业院校学生的核心竞争力,这就决定了高职校园文化应以实践型为总特征,注重“学有所成、学以致用”,把知识学习和人格修养结合起来,知行统一,务求实效。
二、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高职校园文化的塑造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从其内涵上分析,它包含了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这三个不同的结构层次,并且相互渗透、相互影响。
浅谈高职学生素质教育
一
15 — I 4
一
址 }, 町 , i K i l i ! 『 J i, . i l l ̄ _
门
_工 .
L
o
观、A_观、价值观及对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和 长 和人格 强健 所必不可 少 的 ,长期 以来 ~直 把知 4 k 5结论 对祖国、对人民的忠诚等; 其次是关于思想品德方 识的存储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 ,把课堂教学仅仅 总之 , 高职学生的素质教育非一日 之功, 只有 面的素凰 它 ̄ -- -+A的道德品质、思想修 看作是向学生传授“ 知识点” 的教育, 因而扼杀了 通过全面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 , 全体教育工作者 养和道德境界的高低. 体现为对人民、国家、 集体 课堂教学作为素质教育主渠道的作用。素质教育 长期的探索和实践, 并不断深化职业教育的改革, 能否献身的精神等。只有树立起正确的思想观余' 走进课堂是教改的一场攻坚战。它改变的不只是 才能建立起科学的职业素质教育的运行机制 , 才 培养出良好的道德品质, 才能够有效地激发出他们 传统的教学理论, 还要改变教师的教育观念, 教师 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智慧。 思想政治教育固 然是素 必须根据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从根本上改变传统 才的需求。 质教育的核心' 核心也必须有所依托。因此从 大 的课堂教学行为, f 旦 由知识的传授者、 灌输者转变为 参考 文献 学的角度考虑思想政治教育不能脱离学生的文化 学生主动学 习、 健康和谐发展的组织者、 指导者 、 【 熊华生. 应试教育~素质教育” 1 】 对“ 概念的分析 素质教育、专业素质教育 、创新素质教育和身心 帮 助者和促 进者 。 教 育研 究与 实l 9 7 ) 19 (. 3 ' 素质教育。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只有渗透到各个环 4 推行素质教育 , 日 . 2 规范 常行为题 要环节 【扬汉芳迪l 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 2 】 谈应 社科 节之 中才 能获得 时间 、 上的极 大 拓展 , 能真 空间 才 管理是 一种无 形 的教 育 , 学 、 范 的管理 , 批 峨2 ’ ( 科 规 ∞5 01 2 正 有利于培养学生 良好的习惯 ,是素质教育不可忽 【 维和. 珊 素质教育的两 种取向及其选择D校长阏 l 3 2促进文化素质教育 视的重要渠道。面对 目前高职学生普遍存在的道 刊2 o,) 0 63 (. 文化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 , 它可以为 德认识与行为脱节现象 , 必须将学生思想道德建 f 丁抒平_ 谈 I 4 J 浅 . 1 前师范生的素质教育 辽宁教育 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创新素质的培养提供广博而深 设序列化、 层次化 , 强化学生的 日 常行为管理。 思 4-c 5 学院学报0060)  ̄ 0 (: 3 . 厚的文化底蕴。实践证明剑新不仅来源于对问题 想道德建设的—个显著特点是知行统一,高职学 阁邵瑞珍. 教育心理 学I v 上海教育 出版社, t - , 海: B- 的深人钻研 , 也得益于深厚和宽广的知识面。 有丰 生思想道德建设必将经历从知到信 、 从信到行的 1 97. 9 富的知识才能产生联想和综合, 才有新的思想产 过程, 因此, 必须强化道德实践 , 从大学生的 日常 作者简介 : 刘复军( 6 -, 黑龙江齐齐哈 1 7 )男, 9 生。因此, 广博的文化知识能为专业素质和创新素 基础文明人手, 低起点 、 高标准进行建设 , 让大学 尔人 , 高级工程 师 , 究方 向为 生物 工程 。 研 质的培养提供坚实的基础。 生学 会“ 内省 ”“ 独”使大 学生 养 成 自觉 的道德 、慎 , 3 . 3改革专业素质教育 行为 和道德习惯 。
职业学院创新创业教育管理办法
职业学院创新创业教育管理办法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的通知(教职成[2015]9号])和《湖南省教育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湘教发〔2015〕45号)精神,结合教育部《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认定工作指导标准》(教高厅函〔2017〕23号)和学校实际,制定本办法。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坚持育人为本,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发挥我校卓越院校的优势,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
坚持产出导向,加快科研成果转化,提升精英学生培养比例。
坚持协同推进,积极营造全校共同关心支持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的良好氛围。
(二)基本原则坚持问题导向,补齐培养短板。
把解决我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作为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着力点,融入人才培养体系,突破人才培养薄弱环节,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精神,增强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
坚持协同推进,汇聚培养合力。
把完善我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体制机制作为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支撑点,集聚创新创业教育要素与资源,统一领导、齐抓共管、开放合作、全员参与,形成支持创新创业教育和学生创新创业的良好生态环境。
(三)实施目标以培育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为重点,构建“点、线、面”三维育人的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新体系,将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内容、方式方法等融入专业人才培养全过程。
整合学校各类科技创新资源,面向全体在校生开放,服务学生创新创业,力争毕业生一年后自主创业率达7%以上,打造全省、全国的创业教育示范性院校。
二、组织机构与职责分工我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实行学校与二级学院两级管理。
成立学校及各二级学院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领导小组,学校校长任组长,分管教学、学工和财务的校领导任副组长;形成教务处、实训处、科研处、学工处、招生就业处、财务处、团委、思政部、后勤处、宣传部、组织人事处、资产处、继续教育学院、北山基地等部门齐抓共管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机制,统筹协调全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
我国在教育方面的措施及意义
我国在教育方面的措施及意义1. 近年来,我国在教育领域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学校教学质量。
2. 政府鼓励农村地区兴办寄宿制学校,改善教育资源不均衡问题。
3. 培养更多适应社会需求的技能型人才,加强职业教育,提升劳动者素质。
4.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改善农村学校师资力量和教育硬件设施,提高农村教育质量。
5. 推动基础教育素质提升工程,关注学生全面发展,注重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
6. 增加对中西部地区教育事业的支持力度,缩小地区教育差距,促进教育公平。
7. 推行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计划,提高学生学历水平,增强国家整体教育实力。
8. 增加对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提高他们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9. 开展全民终身学习计划,倡导学习型社会,促进社会全面发展。
10. 实施“双一流”大学建设工程,提高高等教育国际影响力,培养更多高水平人才。
11. 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推广远程教育,拓宽学习渠道,促进教育资源共享。
12. 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完善幼儿园建设,提高幼儿教育质量。
13. 增加对学校安全教育的投入,提高学校安全意识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14. 推进校园体育设施建设,加强学生体质训练,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水平。
15. 促进素质教育改革,注重学生思维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16. 推行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扶持政策,促进大学生就业率稳步提升。
17. 实施教育扶贫工程,改善贫困地区教育条件,帮助贫困家庭子女接受良好教育。
18.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公民素质。
19. 加强校企合作,提升职业教育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
20. 推进大学学科专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学科实力。
21. 建立校园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关注学生心理问题,提高心理健康意识。
22. 提高教师工资待遇和社会地位,激励教师积极投入教育事业,提高教学质量。
23. 开展校园环境整治行动,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泰安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全市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
泰安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全市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泰安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0.06.15•【字号】泰政发〔2020〕7号•【施行日期】2020.06.1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正文泰安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全市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各功能区管委,市政府各部门、直属单位,省属以上驻泰各单位:为进一步推进全市职业教育创新发展,更好地服务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根据《教育部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整省推进提质培优建设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的意见》(鲁政发〔2020〕3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总体思路和工作目标(一)总体思路。
坚持提质培优、增值赋能的发展主线,以服务就业为导向,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增强特色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积极构建适应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学生全面发展要求,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横向融通、协调发展,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和应用型本科教育纵向贯通、相互衔接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将我市打造成为省内重要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基地。
(二)工作目标1.统筹教育发展。
统筹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协调融通发展,公办和民办职业教育共同发展,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衔接发展,帮助每一名学生在不同成长阶段实现多样化选择、多路径成才。
2.培育办学特色。
以特色名校建设为抓手,引导职业院校提高办学质量,走品牌化、特色化发展道路,建设一批高水平职业院校和专业(群),培养一批双师型专业技能名师,建立一批智能(仿真)实习实训基地。
3.优化人才培养。
坚持立德树人的教育宗旨,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和质量观,围绕新旧动能转换、军民融合等重大战略,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职业岗位需要培养人才,促进学生道德情操、职业素养、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全面发展,培养一大批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新时代劳动者。
4.创新办学理念。
把改革创新作为职业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着力推进办学体制、管理机制和保障机制改革,完善职业院校治理和教育教学评价制度,创新教育教学理念、模式、方法和内容,进一步扩大职业院校办学自主权,推进产教深度融合、协同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等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与创新创业教育推进
校园文化建设是高等职业院校发展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创新创业教育是高等职业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校园文化与创新创业教育的互相影响,对高等职业院校发展相互促进的作用。
为此,总结了目前高等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发展与创新创业教育推进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创新创业体系重构的角度探讨了校园文化建设与创新创业教育互补与推进的重要作用。
标签: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创新创业
doi:10.19311/ki.16723198.2017.01.071
1前言
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迫切需要,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促进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重要举措。
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标志着创新创业教育上升为国家战略扎实推进。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国家培养了数以万计的中高级技能人才。
随着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和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升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与人才培养趋向多样化和综合化发展。
2014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和《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都将创新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和完善职业教育人才多样化成长渠道列为重要发展方向。
这表明国家对高等教育院校培养人才提出了综合素质和创新发展的高要求。
校园文化是校园内的一种群体文化,这种群体性文化以校园为中心,通过学生、教师间的相互参与而形成的精神文化、物质文化、行为文化的统一。
在校园文化的发展中,学生是发展的主体,教师作为重要的参与者引导校园文化的发展。
高等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积累,精心培育的过程。
优秀的校园文化建设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以及人才的培养体系的发展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2创新创业校园文化及教育体系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性,这样一个群体有着共同的兴趣爱好,共同的意识形态和共同的多元化视角。
大学生的校园文化主要分为三种类型:兴趣爱好型、非盈利性公益服务型和创新创业型。
本文主要探讨创新创业型群体所形成的校园文化对创新创业教育的推动作用。
近几年来,一方面,随着高等院校的扩招,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另一方面,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极大的提升的影响,创新创业在各高校发展的如火如荼。
对于高等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发展对创新创业教育引导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2.1创新创业校园文化发展方向不明确
大学生校园文化的定位是希望学生的培养脚踏实地,真正走近社会。
目前高等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校园文化的发展主要是模拟创新创业为主。
在创新创业大赛等比赛的模式下发展的一类社团,很少能够切实地走出校园,走进社会去发展自身。
模拟比赛在训练学生的时候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也为对学生的发展形成思维定式。
高等职业院校在培养学生的定位时,以实践性与实用性为主。
应当鼓励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实现创新和创业,但是事实上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创新创业还主要从事营销促销一类的形式,形式比较单一。
除此之外,大多数高等职业院校没有建立校内和校外创业创新实践基地,创新创业教育只是停留在理论教育的阶段。
2.2创新创业校园文化的发展缺乏长效机制
高等职业院校普遍采用2+1模式或者2.5+0.5的模式,学生在校时间较短。
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要经历三个阶段:专业认知阶段、核心能力培养阶段和职业实践阶段。
学生要经历三个阶段的针对性培养才能够应对创新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走向成功。
三个不同的阶段,需要社团,甚至学校提供不同的学习引导环境来帮助学生学习。
除此之外,创新创业教育应该是一个代代相传的延续性教育。
目前高等职业院校一方面未能提供相应的学习环境,另一方面在延续性教育方面缺乏正确引导。
2.3高等职业院校缺乏对创新创业教育引导
教育的目的在于引导,引导学生成才,引导学生成功。
目前高等职业院校在创新创业教育引导方面存在两方面的问题:第一,创新创业教育观念没有改变;第二,创新创业教育的模式没有创新;第三,教师在引导的时候普遍是被动回答问题而缺乏主动引导。
3高等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高等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形式主要是开设创新创业类课程,开展创新创业类讲座和举办创新创业类大赛。
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就应该打破这种形式单一,受众面较窄的传统方式。
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应该注意两点:第一,依托专业知识的背景,根据创新创业教育的要求,合理开设和编排课程。
第二,针对受众大学生群体的特点,开设特色课程,并在个体发展方面安排老师给予专业性指导。
第三,构建一个创新创业教育以及持续性教育的平台。
3.1专业课程引导与开放课程设置
对于专业课程的设置,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时候,依托专业背景知识的发展,開设创新创业的专业必修课程。
对于一类专业性较强,实际工程应用中应用较多的课程,在教学环节中加入创新创业教学内容进行引导。
对于开放课程的设置,注重增加对于学生未来创新创业管理类的开放课程开设,比如会计学、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等。
鼓励教师开设专业性较强,与实际工程应用较为紧密的前沿开放性课程。
3.2实践学分与理论学分互认
创新创业教育中,实践教学具有重要的地位。
实践教学分为校内实践教学和校外实践教学两种形式,两种形式既可以独立存在又可以互相补充。
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不可脱离,互相补充。
实现实践学分与理论学分互认是较为理想的一种形式。
学生在依托专业背景的创新创业实践过程中,或多或少的会应用到理论知识。
在应用的过程中,学生会较有目的地来自主学习或者强化学习所需的理论知识。
在这个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作为一个评判者,来评判学生所学、所应用知识的合理性及熟练程度,并且合理打分来冲抵论理专业选修课程的学分。
实践学分与理论学分的互认,可以激发学生带着问题自主学习的热情。
3.3创新创业教育平台搭建
互动交流的平台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创新创业教育需要一个稳固的,持续性的交流平台。
在这样一个平台中,尝试创新创业的群体可以获取所需的基本知识,与创新创业成功者沟通交流;创新创业成功者可以在这里既可以引导新人又可以借助平台发展自身;指导教师可以通过平台与创新创业的学生进行交流。
创新创业教育平台体现了教育的持续性,同时,教育是一个与时俱进的互动的活动,互相交流让终身学习成为现实。
4结论
高等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与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设是相辅相成,互相依托的关系。
创新创业教育需要以学生自主创新创业为主导,校园文化为依托,教师合理引导为辅助的健康形式来发展。
同时,创新创业教育是一个持续性的终身教育,一个创新创业教育平台的发展伴随着共同学习和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EB/OL].http:///Zhengce/content/2015-05/13/content_9740.htm,20150504.
[2]2014贯彻落实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EB/OL].http:
///zyjy/zjyjrdzt/zyjygzhy/.
[3]冯江博,薛妮.浅析校园文化在高职院校学生创业教育中的作用[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4,34(3):189190.
[4]方佳玲,陈碎雷,应马忠等.基于学生社团的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4,(6):259260.
[5]刘辉.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长效机制的运行渠道研究[J].陕西教育(高教),2015,(2):7373.
[6]焦列,王尧.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5,(2):4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