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童真与童趣在语文课堂中流淌
童趣·童心·童真
童趣·童心·童真童趣、童心、童真,是每个孩子成长过程中最为珍贵的财富,也是人生中最为宝贵的一段时光。
这三个词语代表着孩子们纯真的笑脸、快乐的玩耍和单纯的心灵,代表着他们在天真无邪的年纪里所展现出来的无限可能和潜力。
童趣、童心、童真,是孩子们独特的标签,是他们伴随成长的宝贵精神财富。
童趣,是孩子们天性中的一种自然表现。
童心,是孩子们内心中最为珍贵的情感。
童真,是孩子们对世界最纯真的看待。
这三个词语凝聚起来,就是孩子们青春期最为珍贵的“三宝”。
童趣,指的是孩子们能够从周遭环境中发现并感受到的兴趣和乐趣。
孩子们生来便对世界充满好奇,他们对未知事物和新奇玩意的追逐欲望是深不可测的。
一片树叶、一只昆虫、一张洋娃娃脸,甚至是一个枯燥的小玩具,都有可能成为孩子们的玩乐对象,因为他们总能在这些看似简单的事物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
他们会潜心研究、投入全神贯注地玩耍,是那么纯真、天真。
童心,是孩子们内心纯洁善良的表现。
孩子们的内心常常充满了无尽的梦想和奇妙的幻想。
他们可以是童话故事中的勇士,也可以是电影里的主角;他们可以是动物世界中的王者,也可以是未来世界的科学家。
他们常常在自己的“小天地”里构建各种奇妙的梦想,每个孩子都是一位无比幸福的王子或公主。
在他们的世界里,没有悲伤、痛苦,只有阳光明媚和幸福快乐。
童真,是孩子们对待世界最为纯真的态度。
孩子们对于世界的认识来源于家庭和学校等教育环境,然而在他们的内心深处,依旧存在着对世界的最为简单和纯真的认知。
他们没有成人世界里的复杂心思和现实观念,他们的内心依旧保持了最为简单和纯真的心灵。
面对世界的态度永远是信任和热爱,对待他人更是充满了友善和真诚。
童趣、童心、童真,这三个词语凝聚起来,构成了孩子们无比珍贵的内心世界。
而这种天真无邪和纯真善良,也是每个成年人心灵的一种美好向往。
我们要珍惜孩子们的童趣、童心、童真,让他们在这个世界上获得更多的关爱、快乐和成长。
让孩子在童趣中学到真语文——季科平“童真语文”的执着追求
让孩子在童趣中学到真语文——季科平“童真语文”的执着
追求
王松泉
【期刊名称】《语文教学通讯》
【年(卷),期】2024()11
【摘要】“童真语文”是季科平提出的教学主张,它合乎“儿童语文”的本质要求——“让孩子在童趣中学到真语文。
历经十年打磨的“童真语文”,体现了“儿童语文”各种教学样本的内在共性,成为值得借鉴的优秀样板。
“童真语文”的首要追求是让孩子在“童趣”中学习:“童”是因材施教的初始之材,“童”是导儿学步的天然对象,“童”是循序渐进的开序阶段。
童真语文”的核心追求是让孩子学到“真语文”:“真”是母语习得之真谛,“真”是面向生活之真途,“真”是授人以渔之真经。
【总页数】4页(P83-86)
【作者】王松泉
【作者单位】绍兴文理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2
【相关文献】
1.用心欣赏朗读教学风景中的童真童趣——浅谈小学语文朗读教学
2.童真语文:让儿童真学的语文——童真语文专题研讨沙龙纪实
3.彰显童真童趣遨游想象课堂——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在场"谈
4.关注孩子童真童趣,加强语文课外阅读指导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童年的发现》语文教案
【教材简析】【设计理念】【教学建议】1、本课故事情节充溢童真童趣,令人忍俊不由的同时有所想,有所思,有所悟,教学中放手让同学紧扣“发现”一词,自行明确本课学习任务,即“发现了什么?”“怎样发现的?”“结果怎样?”通过初读感知、自读自悟、重点悟读、讨论交流等形式理解课文,在此基础上理解最后一句话的意思,明白其中道理,感受人物形象的可贵之处。
2、本文通过风趣幽默的语言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显得真实可感,又极具情趣。
教学中引导同学进行赏析评价,教学后可引导同学借鉴课文写法,描写故事情节,塑造人物形象。
【教学目标】1、认读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胚胎、祸患、滑翔、天赋”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激发同学探究兴趣、培养想象能力和积极关注生活的态度。
【教学重点】1、引导同学入情入景地朗读课文,掌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我”发现了什么,重点了解“我”是怎么发现的。
【教学难点】理解“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危险”等含义深刻的句子。
【课前准备】1、回忆自身童年的“发现”。
2、通过查阅课外书,上网等途径收集有关科学家发明发现的资料。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鼓励质疑。
1、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要想学习好该怎么做?(有疑问向老师请教)2、是的古语有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这节课就让我们比比谁会提问?谁的进步大?二、板书课题,质疑学问。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童年的发现》拿出手指和老师一起板书课题。
齐读课题,说说你读了课题后有何疑问?2、学生汇报:(重点问题:童年时“我”发现了什么?)三、再读课文,理解感悟组织学生讨论以下问题:1、童年时的“我”发现了什么?⑴读课文第1、2自然段。
⑵体会:①“几岁的时候”“完全”“”这些词语无不显示着“我”这个发现多么不平常,多么出色,乃至现在说起来还为这个发现自豪不已。
童真教学,让语文课堂活力飞扬
童真教学,让语文课堂活力飞扬泰戈尔说过,“一切教育都是从我们对儿童天性的理解开始”。
童真的世界充满好奇,充满幻想,天真烂漫,是一个生机勃勃的世界。
我们的教育应该是这个世界的一部分,是对这个世界的丰富和张扬,而不是对童真的压抑和抹杀。
小学语文课堂更应该是孩子们的乐园,是童真世界里一道靓丽的风景,是一片生机无限、活力飞扬的绿洲。
一、投石激趣,播撒童真的种子“水尝无华,相荡而生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生灵光。
”小学语文课堂应该是情趣与梦幻的肥沃土壤,是能够让孩子们体验到情感愉悦和精神滋养的地方,而不是埋没和扼杀童真的场所。
童真,在每一个孩子的心中,是小学生的情感底色,唤醒它、点燃它、激荡它、飞扬它,把童真的种子播撒在语文课堂,就会萌芽出趣味的枝叶,就会生长出快乐的果实。
比如《三个小伙伴》这篇课文,它本身就是一篇童话,充满了童真和童趣,但要让孩子们融入童话的世界里,享受童真的乐趣,还需要教师积极引导。
制造悬念是课堂教学最常用的一种激趣方式,能在短时间内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有效抓住他们的好奇心,让他们以童真的心融入童话的世界里去,从中享受童话的乐趣。
“同学们,你喜欢小动物吗?你都知道哪些小动物?你养过小动物吗?”喜欢小动物是孩子们的天性,也是他们童真的体现,这么一问,就可以激起孩子们的生活体验。
之后教师再展示课文中的插图,让他们认识小野猪、小袋鼠和小象。
“谁认识插图中的这三个小动物?它们都有什么特征呢?”随着问题的引导和深入,孩子们很快就会总结出:“小野猪有一个长嘴巴,小袋鼠胸前有一个大口袋,小象长着一个长长的鼻子。
”这些看似幼稚的问题,就好像是童真的种子,童真回到课堂,学习就有了兴趣。
“一石激起千层浪”,抓住关键点、找准切入点,往往一个好的问题就像击浪的投石,一经抛出就会“牵一发而动全身”,提纲挈领,因势利导,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唤起他们的学习热情,让课堂充满生机。
二、创设情境,营造童真的氛围童年是浪漫的季节,是诗意的年华,是多梦的岁月。
用童真的眼光看世界——《童趣》教案浅析
用童真的眼光看世界——《童趣》教案浅析。
所以,我们需要与孩子们一起再次回到这个世界最真实、最幸福的角落。
课本中的一篇文章、一首诗、一幅画——这些小小的作品,都可以成为回到童趣世界的桥梁。
今天,我们将一起来分享一篇关于《童趣》的教案,帮助孩子们用童真的眼光看待这个世界。
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文本的主题和情感。
教师先带领学生就文本主题进行分析:童趣,指的是什么?我们怎样才能拥有童趣?何以体现童趣?童趣对人们的生活有何影响?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先在黑板上写下“童趣”两个字,带着学生分析童趣的字面解释和引申义,并引导学生积极探讨童趣背后的文化内涵。
例如,童趣的字面意思是指儿童的趣味,但源于儿童天真无邪的心态,所以也可以理解为一种健康、乐观的心态;又如,童趣有时表现为一种纯净、简单、自然的生活状态,由此可知,童趣是一种积极向上、向内看的生活态度。
通过这样的讨论,教师成功引导了学生进入主题,使他们开始思考童趣的本质与特征。
对此,教师可以配合一些童话故事、诗歌进行阅读,帮助学生更深一步理解童趣在文学作品中的特色表现。
例如,《卖火柴的小女孩》、《小狗狗怕上学》等身临其境的故事,从无声的文字中感受童趣的魅力。
接下来,让我们来看看教师是如何教授童趣这个主题的。
教师可以将学习主题整合到一个主题句“拥有童趣,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以此为中心,通过一系列的阅读、写作、游戏等活动,帮助学生全面领会童趣的内涵与价值,让童趣这一美好生活态度融入到我们的生活中去。
对于小学生来说,在学习童趣这项主题时,让他们通过丰富的阅读和文字叙述,更加深入地理解童趣在生活中的体现。
除了教师“读+译或注释”相结合的导读方式之外,最好将这些生活例子结合在一起,产生共鸣,替换掉课本原有的“举个例子” “”简单为大家讲几个简单例子”等做法,通过课堂中的大量实例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悟童趣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吸收一些有趣的多媒体资源,比如与童趣主题相关的图书、音频、视频资源,并将这些资源联系到课堂实例中,以达到更好的解释和理解,提高童趣主题的吸引力。
关于童真童趣的文案简单一点
关于童真童趣的文案简单一点
1. 童年的世界是一片充满了童真童趣的乐园,让我们一起回到那个纯真的时光吧!
2. 童年时光总是那么美好,我们在无忧无虑中度过,充满童真童趣。
3. 童年的天空总是那么蓝,让我们牵着童心,一起在那片天空下畅游吧!
4. 童真童趣是童年的主旋律,是永远不会过时的欢乐。
5. 童年里的学习,总是有着那么多的乐趣和童真,一直伴随着我们成长。
6. 童年时光里的玩具,都让人感到那么可爱、那么纯真、那么无邪。
7. 我们在童年里创造的回忆,充满了童真童趣,让我们珍惜这份美好吧!
8. 童年里的每一个瞬间,都是那么美好,那么纯真,那么值得回忆。
9. 童年的回忆永续不衰,因为它们充满着童真童趣,伴随我们一生。
10. 如果你想重拾童年的快乐,那么就开启一次寻找童真童趣的之旅吧!
11. 童年里的动画片总是那么好看,那么有趣,让我们回忆一下那份童真吧!
12. 童年时光里的朋友,总是那么善良、纯真,让我们一起想起那段美好的时光吧!
13. 童年时光里的花园,总是可以让我们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体验到童真童趣。
14. 童真童趣就像一个仙女,不断地带给我们快乐,让我们终身难忘。
15. 童年里的游戏总是那么有趣,那么充满了童真童趣的乐趣。
16. 童年里的故事总是让人感到温暖,充满了童真童趣的力量。
17. 童年时光充满了美好,因为那里有着那么多可爱的事物和童真童趣。
18. 童年时光的拥抱和沉浸,让我们感到了那份童真童趣的美丽和快乐。
19. 童年时光里的瞬间,总是让人想起那些充满童真和童趣的瞬间。
20. 童真童趣就像是一道彩虹,一直存在于童年里,永远不会被淹没。
童真童趣全脑阅读教学设计
童真童趣全脑阅读教学设计一、引言阅读是培养孩子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而全脑阅读则是将左右脑协调发展与阅读能力相结合的一种教学方法。
本文将介绍一种童真童趣的全脑阅读教学设计,旨在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培养其综合能力。
二、目标与原则1.目标:通过童真童趣的全脑阅读教学,提高孩子的阅读兴趣、培养孩子的综合能力,包括想象力、表达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等。
2.原则:- 童真:关注孩子的兴趣和需求,将阅读与游戏、趣味相结合,创造轻松、有趣的阅读环境。
- 童趣:通过多样化的教具和故事,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和好奇心,培养他们对知识的渴望。
- 全脑: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促进孩子的左右脑协调发展,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
三、教学设计1.课前准备在开展全脑阅读教学之前,教师需要充分准备教具、故事书、音频等资源,以及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
教师还可以根据不同的主题设置丰富多样的教学环境,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2.教学活动(1)游戏热身:通过一些趣味的小游戏,调动孩子的注意力和积极参与度,为接下来的阅读活动做好准备。
(2)故事导入:教师可以选择一本与主题相关的故事书,并通过生动有趣的引言,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好奇心。
(3)阅读与讨论:教师可以选择一篇适合孩子们阅读的短文或文章,进行集体或小组阅读。
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文章中的问题,展开讨论,增强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4)互动游戏:通过一些互动游戏,如角色扮演、问题解答等,巩固学生对所读内容的理解,并加深他们的印象。
(5)创意展示:迎合孩子们天马行空的想象力,鼓励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表达所读内容,可以是绘画、手工制作、写作等形式。
(6)分享交流: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与同学分享彼此的心得体会。
教师要鼓励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以促进彼此之间的学习。
四、评估与反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
评估可以包括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度、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对创意展示的表达能力等方面。
让快乐在语文课堂中流淌论文
让快乐在语文课堂中流淌课堂,应是学生获得人生体验并跳荡着活跃的生命殿堂。
课堂教学必须体现人文关怀,必须充分地让学生体验生命的快乐。
一、科学使用教材,调制可口养料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不是简单信息积累,更重要的是新旧知识经验的冲突以及由此而引发的认知结构的重组。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对事物的兴趣,更多的来自于事物的本身。
要让学生在课堂上获得快乐的体验,教者必须首先关注学生学习的内容。
如果把课堂学习活动当作是学生发展中获取“营养”的过程,那么作为教学活动内容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的教师,就必须是一个高超的营养”调制师”。
“调制师”成功的的“秘诀”在于“依学定教”。
老师必须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生活经验、心理特征和智力倾向对教材进行取、舍、增、删、调、补,科学使用教学内容,把它调制成适合学生品味的让学生乐学的“养料”。
知识基础较为薄弱的班级,面对内容繁难的教材,教师应该适度调低学习要求,删减学生内容,使它接近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与学生生活经验反差较大、年代比较久远或地域比较遥远的教材,像《将相和》、《凡卡》这些课文,教师则要进行相关背景材料的铺垫,拉近课文与学生生活的距离,引发学生的共鸣。
一些文言文的教学,考虑学生的心理特征,教师就要让教学内容更具有直观性、新奇性和挑战性,像学习《两小儿辩日》,有人把整个学习课文过程设计为带学生游历文言城,采用“解释词句闯关卡”等游戏活动,使学习枯燥难懂的文言词句的过程情趣化,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
考虑学生的智力差异,教师就要在使用语言、文字、动作、表情、声像等等信息呈现的方式上下功夫,以点醒或激活学生潜在的情趣和思维,让各个具有个性智力倾向的学生都有机会利用其最发达的个性智力学到知识。
一旦调制好的教学内容成为学生们乐学的养料,各个学生定能乐探其中,从而体验到学习语文原来其乐无穷。
二、精心创设情境,催化认识深入美国教育家杜威先生认为,教学过程中学生要有一个真实的经验情境,在这个情境内部产生一个真实的问题,作为思维的刺激物。
小学语文课堂如何体现“儿童味”
小学语文课堂如何体现“儿童味”作者:张慧来源:《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2015年第05期儿童是课堂的主人,小学语文课堂是儿童的课堂。
“以人为本”的理念正是基于对小学课堂上儿童存在的一种重视。
一直以来,我们都在追求高效的课堂、诗意的课堂,力求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使语文课堂真正成为唤醒儿童主体意识的课堂。
卢梭在《爱弥儿》中也说:“教师应当顺应儿童自然成长的天性,珍视儿童短暂的童年生活,即教育必须从儿童的实际出发,处处考虑儿童的年龄特征……”所以小学语文课堂应着眼于关注儿童的生命成长,彰显儿童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让童趣、童真在教师的唤醒中真实体现,让童言、童心在教师的激励中自由表达。
一、让童趣在教学情境中闪烁朱光潜在《谈美书简:二种》中说:“情趣愈丰富,生活也就愈美满,所谓人生的艺术化就是生活的情趣化。
”小学语文课堂应该是有趣的。
教学中创设充满童趣的教学情境,能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并成为情境的一部分,在其思考活动达到忘我境界时,便进入了人境融合的最佳状态。
比如,在汉语拼音的教学中,新授阶段的反复拼读早已让学生们处于疲劳的状态,因此在复习巩固的阶段可以采取游戏的形式,通过“声母宝宝找家”的游戏让学生在四线三格中贴出声母的正确位置;通过“小红帽迷路”的游戏帮助学生巩固复韵母的标调规则。
将抽象的学习内容变换成活动场景,能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全方位地参与学习,让学生在趣味中得到身心的发展。
教学《恐龙》一课时,学生对恐龙的兴趣特别浓,于是课前我就让学生搜集自己感兴趣的恐龙资料。
课上,我设计了“恐龙研究发布会”的环节,更激起了学生浓厚的兴趣、表达的欲望。
此时的课堂无疑是情趣盎然的,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感兴趣的教学活动中,而愉悦的情境成了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最佳土壤。
二、让童真在诗情画意中流淌著名的语文教育专家李吉林老师说:“当我把儿童带入有意创设或优选的富有美感的情境中时,我发现学生情绪热烈,带着情感色彩去观察、体验客观情境,在情感的驱动下,想象、思维积极展开,进而激起表达动机,且达到不容自遏的…情动而辞发‟的境界。
让小学作文充满童真、童趣
一
定 数 量 的读 书 笔 记 。只 有 从 自 己的 生活 写 起 , 生 才 学 有 内容 可 写 ,写 出 来 的 文 章 才 会 生 动 ,才 会 有 真 情 实 感 。记 得 有 一次 我 要 求 同学 们 写 自己 的爸 爸 , 写出 爸 爸 的 特 点 。于 是 , 同 学 写 爸 爸 爱 上 网 , 同 学 写 爸 爸很 有 有 孝 顺 老 人 , 中有 一 个 同 学 问 我 :老 师 , 爸 爸 去 世 多 其 “ 我 年 了 , 直 都 是{ f 把 我 抚养 大 的 , 能 写 他 吗 ?” 感 一 AA 我 我
“ 教 万 教教 人 求 真 , 千 千学 万 学 学做 真 人 ” 让 我 们 。
共 同努 力 , 作 文教 学 一 个 “ ” 。 还 真 字 ( 编 责 钟 岚)
一
、
新课标明确指出 :写 自己想说的话 ,写想象中的 “ 事 物 , 出 自 己对 周 围事 物 的认 识 和 感想 。 ” 作 文 教 写 在
童心——语文教学中弥足珍贵的情态资源
20 0 8年 8月 第 l 第 8期 6卷
CosC nuy A gs20 , o 1 N . rs et , uut 0 8 V l 6, o8 r
・ 3 ・ 29
童心
语文教学中弥足珍贵的情态资源
王 小 丽
( 河南南 阳市第 十二小 学 , 河南 , 阳 4 30 ) 南 700
是蚂蚁 我怕谁 !。孩子们 经常问 我这样 的问题 :老 师 , 些事情 ” “ 这 是真 的吗? ( 内容 是关于某 些神话 ) 我 总是说 ,宇 宙里像 太 阳和 ” “ 地球这 样的星 星那么 多 , 你怎 么知道 另一 颗星 星上 不会 发生 这些 事情 呢? , ” 我想告诉 孩子们 的是 , 生活就 是神 奇 , 只要 留心周 围 的 事物 , 就会发现 别人没 发现的 东西 。“ 如果你 是 司马光 , 你有 什 么
的童话 , 经典的古诗 , 清薪的散文 , 身边 的故事 ; 与孩子的童心文化有机结合 , 文教学将更加变得美仑美奂 。 语
【 关键词】 童心; 语文教学 ; 童心文化 【 中图分类号 】 G2. 632 【 文献标识码 】 B
童心 , 色彩斑斓 。 满 奇妙 和 梦幻 。语 文课 堂 要 尊 重 童心 文 充
的是七 彩的语 文世界
韵 文《 一去二 三里》 教师 引领 学生 给尾 字戴 戴 帽 ( , 注音 ) 学 , 生 就发 现 了压韵 的美 , 在拍 着手 读一 读 又发 现 了节奏 的美 , 看 看 图数数 景编编 故事 , 语 的意境 之美 与孩 子们 亲 近 了 , 个美 丽 母 一
的小 山村呼之 欲出 。儿歌 《 小的船》 先 出示许 多形 象逼 真 的星 小 , 空图, 既让 学 生直 观地 了解 到什 么是 星空 , 激发 了学 生探 索 星 又
童趣——语文课堂上跳跃的音符
童趣——语文课堂上跳跃的音符低年级儿童厌烦呆板生硬,喜欢生动有趣。
因此,我们应该在课堂上营造一种自由、平等、和谐的氛围,让学生在课堂上轻松的学习,这样学生才会展现出更多的童真和童趣,课堂才会呈现出更多的灵动之美。
一、听听唱唱,轻松和谐音乐是人类的第二语言。
恰当地运用音乐,创设良好的语文教学情境,有时可以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在语文课的各各环节巧妙使用音乐的手段,从开头的导课到课上的朗诵、调节气氛、背诵时的化难为易、写作时的游刃有余,音乐始终扮演着可爱又可敬的角色。
如学习《找春天》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感受春天的美丽和可爱,我用课件展示出初春时节,田野里的小草刚刚探出头,早开的野花零零星星散布在大自然的角角落落,解冻的小溪叮叮咚咚弹奏着春的序曲。
伴着轻柔舒缓的背景音乐,这样一边欣赏春天的画面,一边听着优美的音乐,学生渐渐地陶醉于春天秀美景色中。
接着,我出示:蝌蚪在水中游来游去,那是春姑娘衣服上的纽扣吧?柳树抽出新的枝条,那是春天长辫子吧?风筝在天上飘呀飘,那是春天给大地的来信吧?树上的燕子叽叽喳喳,那是春姑娘的催眠曲、在和春姑娘说着悄悄话吧?直观形象的画面和恰当的音乐对于帮助学生理解语言、运用语言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读读画画,兴趣倍增小学生的想像力非常丰富。
在语言文字训练中适时地运用画画这种方法,化枯燥无味的说教为具体可感的形象,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往往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学习了《画风》这篇课文之后,我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画面来表现声音和气味。
很多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展示的作品异彩纷呈,有的画了姹紫嫣红的花园,小朋友流连其中,嗅着花香陶醉在春光里。
还有的画了鸡妈妈和小鸡在一起赛跑,表情生动,无声胜有声。
还有的画了小鸟在枝头啼叫,旁边画上各种音符,让人感觉静静的树林里,清脆的鸟鸣如同天籁,让人向往、让人沉醉。
像这样以读书为基础,读读画画、画画读读,学得轻松,其乐融融。
三、说说演演,融入角色“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
《童趣》教案
《童趣》教案优秀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课文《童趣》。
全文共五个自然段,描述了作者童年时与伙伴们在田野间捕捉蜻蜓、蝴蝶的趣事,展现了童年的快乐与纯真。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会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童年的快乐。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珍惜童年时光,关爱大自然。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教学重点:学会生字词,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学具:语文书、练习本、彩笔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一组童年游戏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自己童年时的快乐时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习生字词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圈出生字词,然后小组合作交流,讨论生字词的读音、意思。
3. 精读课文逐段阅读课文,分析段落大意,理解课文内容。
注意指导学生朗读,体会作者的情感。
4. 例题讲解出示一道关于课文内容的填空题,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课文找到答案。
5. 随堂练习学生独立完成一道关于课文内容的连线题,巩固所学知识。
6. 口语交际以“我的童年”为主题,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一名代表分享自己的童年趣事。
六、板书设计1. 课题:《童趣》2. 生字词3. 课文结构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我的童年描述一下你的童年生活中最有趣的一件事,不少于100字。
答案示例:我的童年生活中最有趣的一件事是和表哥一起去捉泥鳅。
那天,我们拿着小桶,来到稻田里,泥鳅滑溜溜的,我们费了好大劲才捉到几条。
虽然衣服弄脏了,但我们玩得非常开心。
2.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教师反思:本节课通过生动的实践情景引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气氛活跃。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注重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
拓展延伸:课后让学生收集关于童年游戏的资料,下节课分享,增加学生对童年生活的了解。
让语文课多些“玩”味
【摘要】学生的心理特征决定了轻松愉悦的课堂更受他们的欢迎和喜爱,也更富有实效。
教师不妨将“课”与“玩”有机融合,寓玩于教,寓教于玩,遵循教育的规律和语文学习的特性,让语文课玩出“趣味”“真味”“语味”“鲜味”“情味”,使学生能够潜入文章深处与作者产生高度共鸣,能够感受文章的思想魅力并从中受到启迪,能够发现隐藏在文章背后的奥秘并从中获得感悟。
【关键词】玩课;语文;教育让语文课多些“玩”味□严丽萍“玩课”自古以来就有。
孔子与其弟子,在大自然中席地而坐,自由交流、各抒己见,挥洒才情,尽兴而归,化“玩课”于无形。
今天的语文课堂,同样需要创设快乐的情境、无拘的氛围,寓玩于教,寓教于玩,与童心对接,用活泼的形式,富有童趣地“玩玩”古诗、“玩玩”语言、“玩玩”作文……在快乐的语言实践中引领学生内化、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其在不知不觉中掌握知识,领悟内容,发展能力,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这是所有儿童所向往的,也是教育本真的追溯和回归。
一、“玩”在童真童心里,玩出“趣”味好玩,即有趣,即吸引人,即有愉悦感。
玩课,首先是好(hǎo )玩。
要好玩,教师首先要“蹲下来”和学生在一起,走进课堂,与学生一起伤心落泪,与学生一起载歌载舞,全然把自己当成学生,富有童真童心,挥洒激情,才能带着学生“玩”出充满情趣、洋溢童趣的课堂。
教小古文,“一猫伏缸上”,教师把讲台当作金鱼缸。
谁来演一演?一个男孩儿上来了,只见他以手代爪,扒住讲台,眼睛死死地盯着所谓的“金鱼”,做出垂涎欲滴的怪模样,惹得全班学生哈哈大笑。
又一个男孩儿上来了,台下学生笑着大叫:“两猫伏缸上!”见状,笔者忍不住也把脑袋凑了上去,马上有学生尖叫:“三猫伏缸上!”吾乃老猫也!“老猫”一声令下,全体“小猫”齐刷刷地“伏缸上”。
笔者随机采访:“汝欲何为?”一个摇头,听不懂。
再来一个,还是不知道该怎么解答。
终于有一个聪明的学生从文中找到了答案:“欲捕食之。
”此时,笔者将“欲”字大大地写于黑板上,结合背过的诗句“欲穷千里目”进行讲解。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月迹反思(精推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月迹反思(精推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月迹反思第【1】篇〗《月迹》教学反思《月迹》是一篇散文,内容充满童真童趣,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我希望通过一堂课能达到以下教学效果:一、疏通课文,让学生能理清文章的主题线索。
二、让学生把握住整篇文章的写作风格,能品味出语言中蕴含着的童真与童趣。
三、让学生能意识到文中“奶奶”这一人物的重要性。
四、在情感教育上能引领学生去领悟生活中的美好。
为此我在教学时采用了以下几种方法:一、利用课件这一直观教学,化静为动,化无声为有声,调动学生各种感官,通过各种“月”的展示,把学生自然而然地带入特定的情境,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
并由此从侧面将文章的主题线索展示给学生。
二、课堂上紧扣教学目标筛选有价值的,又容易被忽视的词句、重点语段进行点拨。
力求点拨出语文味来,即真正使学生嚼出一点味道来或者把学生引向品味语言中蕴含着的童真与童趣的轨道,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的同时,也掌握了整篇文章的写作风格。
三、适当的给与学生自读的时间,倡导在自学、自悟基础上进行各种形式的合作学习,通过共同探究,在培养合作精神和协作能力的同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希望学生能自主地,发自内心地热爱与向往美好的生活。
在结束了这一堂课的教学后,通过观看教学视频,以及听取听课教师的点评,我感觉我基本达到了上课前设定的教学目标,但与此同此也发现了一些存在的不足:一、在课堂教学的时间安排上应该更突出主次。
在这堂课的学习过程中,我安排了很多的问题,希望能逐步引导学生去通读,理解全文主旨,但事实上,过多的问题反而混淆学生的思维,让他们无法分辨出到底什么才是这篇课文的重点。
我希望课堂能够丰富多彩,结果却是有些过分“丰富多彩”了,过多的问题设置使得很多内容都有些“蜻蜓点水”,没有足够的去挖掘一些精彩内容的内涵,如果是考虑到学生的基础,其实有部分相对浅白的问题是可以浓缩,精简一下后让学生自己自由理解的,这可能会比我总结概括有更好的效果。
童真稚美童话致真———“基于生活体验的童真作文教学”探索
“习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但当前作文教学却时常面临这样的尴尬:平时叽里呱啦很能说的学生,一到习作就眉头紧锁,痛苦不已;平时说话幽默风趣的学生,一写作文就语言枯燥乏味、干涩无趣。
是孩子真的不会表达吗?是真的缺乏素材吗?是真的缺少积累吗?究其原因,不是孩子不会表达,而是不知该如何用文字表达;不是没有素材,而是熟视无睹,没有做生活的有心人;不是没有积累,而是茶壶里的饺子不知道怎样倒出来。
习作的困境在于:从生活到表达,路径不通;从活动到倾吐,链接不畅;从阅读到吐纳,渠道不畅。
如何让孩子从厌写,到想写,到乐写,最后到会写,以自我的创造性语言表达独有的生活与体验,真正爱上习作?我们开展了“基于生活体验的童真作文教学”研究,让作文教学基于生活,超越生活,表达生活,服务生活,回归生活,植根于生活课程并紧密联结。
一、童真稚美,童话致真———童真作文的诠释与界定童真作文,就是“立足儿童,顺应儿童心理,创设真实情境,发现儿童,激发儿童,以童心感悟多彩生活,用真心写童言、表童趣、现童真,引导学生在真实习作中真情表达,真切提升。
”“童与真”是童真作文的两大支撑要素。
具体而言,“童”指“童心、童言、童趣”。
“童心”是童真作文的独特视角,即顺应儿童,让儿童从自身视角发现自己,感受生活投射到内心的喜怒哀乐;“童言”是童真作文的表达意蕴,教学中,关注孩子的“自主表达”“自由表达”“快乐表达”,让孩子以自我的创造性语言表达自己独有的精神世界和体验;“童———“基于生活体验的童真作文教学”探索方敏,正高级教师,浙江省特级教师,浙江省十大师德标兵,浙江省劳动模范,金华市首届名师,金华市拔尖人才,现任义乌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总校长、党委副书记。
从教30余年,一直倡导并践行本真教育,现提出“七彩阳光润育童真少年”的办学特色,同时立足一线,依托方敏名师工作室,以培养青年教师为己任,积极引领教师致力于教学改革,开展“多维有效互动教学研究”“大经典美文诵读研究”“基于生活体验的童真作文教学探索”,行进在本真教学之路上。
运用阅读策略体会童真童趣,如何在落实语文要素中,做到深度、广度的有机统一——《竹节人》教学设计例谈
运用阅读策略体会童真童趣,如何在落实语文要素中,做到深度、广度的有机统一 ——《竹节人》教学设计例谈发布时间:2022-03-21T06:45:24.762Z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28期作者:陈洋洋[导读] “阅读策略单元”的独立设置,是部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的一大创新。
小学课文中表达童真童趣主题的文章较多,陈洋洋西安高新区第二十六小学陕西省西安市 710115“阅读策略单元”的独立设置,是部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的一大创新。
小学课文中表达童真童趣主题的文章较多,且语言大多能接近儿童,但此类文章大多数集中于低段语文教材,在高段的教学中如何把握这个主题,运用阅读策略体会童真童趣?如何在体会童真童趣中深度、广度的有机统一??学习要素是教学的灵魂。
陈洋洋老师带着这样的思考,通过《竹节人》一课的教学探究为我们打开了思路。
单元解读教材编排: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人文主题?:阅读策略单元阅读要素:根据阅读目的,选择恰当的阅读方法单元写作要素写生活体验,试着表达自己的看法竹节人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竹节人》是现代作家范锡林的作品。
文章以生动活泼的语言向我们介绍了作者儿时的一种玩具——竹节人,详细介绍竹节人的制作方法和竹节人给童年带来的无限的乐趣。
作为阅读策略单元“有目的地阅读”的第一课,《竹节人》在课前导读中直接给了三个阅读任务,分别为“写玩具制作指南,教别人玩这种玩具。
”“体会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乐趣。
”“讲一个有关于老师的故事。
”在教学过程中,就要引导学生根据这三个阅读目的关注相应的内容,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
学情分析六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提取信息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在本课学习中,要贯彻单元语文要素,就要结合学生的阅读经验和生活体验,理清三个不同的阅读任务,通过快速浏览与精读相结合的方法精准找到与阅读任务密切关联的文段内容,抓住重点的语句体会作者文字背后隐藏的思想情感,并总结本文的表达方法,达到学习策略、体会情感、迁移阅读的三维目标。
2020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10《吹糖人》教案 冀教版
第10课吹糖人第一课时1.正确认读本课“糖、摊、孙、悟、恨、述、哈、推、端、详、郑”等11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巧、孙、悟、恨、哈、钱、推、咬”等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吹糖人”给孩子们带来的惊喜与快乐。
教具准备:搜集吹糖人的有关文字资料、图片。
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在你的记忆中,有没有一件令你时常想起,不断回味的趣事呢?有这样一群孩子,每当听到清脆的锣声响起,就个个精神抖擞。
到底是发生了什么事情?让我们一起去课文中看看吧——(板书课题:吹糖人)(从学生自己的生活话题入手,一下子拉进了彼此的心理距离,不但激发了学习兴趣,而且带着疑问走向课堂,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做到字音准确,语句通顺。
2.教师检查朗读效果,即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师生共同正音纠错,遇到共性的问题要指导全班学生多读几遍。
如:一会(huì)儿、好(hào)奇、“糖摊儿、钢镚儿、小玩意儿”等儿化音。
3.教师检查生字、词语的认读情况。
①出示词语:郑重清脆好奇羡慕滴溜溜端详融化惊奇凭借恨不得(多种方式检查,如齐读、领读、抢读、指名读、开火车读、男女生读、同桌互读、组内轮读等等,在检查认读的同时,可以抓住一些重点词让学生说说理解和记忆的方法,还有一些词语在此不必处理,放到具体语言环境中进行理解效果更好,如羡慕、郑重、端详、恨不得。
)②出示生字:巧孙悟恨哈钱推咬(方式同上)4.学生提出有关字词方面的疑问,全班交流解决。
5.朗读全文,边读边思考: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6.小组交流讨论,全班进行汇报,教师适时板书。
(把学习自主权交给学生,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
充分把握学生的认知规律,逐渐缩小语言环境,使字词不断重复再现。
运用多种形式认读字词,巩固所知,为更好地学习和理解课文打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童真与童趣在语文课堂中流淌
作者:潘静
来源:《课外语文·下》2015年第12期
【摘要】语文课堂本应该是儿童的乐园,但是,在应试教育体制下,语文教学失去了儿童本应该具有的童真与童趣。
文章从引导学生发现,让课堂充满语文味;创设教学情境,让童趣在情境中闪烁;激发想象思维,让童真在课堂中流淌;要让读写互促,引导学生体验语言意味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小学语文;童真;童趣;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法国思想家卢梭说:“语文教学应顺应儿童天性,从儿童实际出发开展教学活动。
”但是,长期以来,语文教学在应试教育体制下追求高效课堂。
虽然我们也努力的遵循儿童认知规律,却忽视了儿童的主体意识。
因此,小学语文教学要尽量让童趣与童真在教师的唤醒下得以重现。
这样,才能让童言与童心在教师的引导下在语文课堂中尽情流淌。
一、引导学生发现,让课堂充满语文味
语文就是语言和文学,语文课堂应该有语言味与文学味。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发现语言文字之美、体会作者思想情感、感受作品的意境。
这样,语文课堂才能充满语文味。
苏教版编排的教学内容不仅充满了语文味,而且与儿童生活实际一致,充满童真与童趣。
例如:在教学《每逢佳节倍思亲》时,这首诗融入了作者年少离乡后遥想亲人的情感。
品味诗韵是学习这首诗的首要任务,因为文本内容真实反映了诗人儿童时的生活场景。
于是引导学生从朗读开始,感受诗人对少年生活的追忆。
为了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情感,就利用多媒体播放《思乡曲》这首乐曲。
视频中深情的朗读示范,此情此景深深地感染了学生。
接着,教师再引导学生想象,如果把诗人王维比作是自己,此时你应该是怎样的心情?远方的家乡不能回,儿时的伙伴不相见。
这样的引导并伴着《思乡曲》的感染,让学生体验到离乡人对少年时代生活的追忆。
经过这样的情感积淀,让学生品出了诗韵的同时,从而让课堂教学充满了语文味。
二、创设教学情境,让童趣在情境中闪烁
我国著名的美学家朱光潜说:“情趣愈丰富,生活也就愈美满”。
语文教学是最有情趣的教学,语文情境是最能体现趣味的情境。
而充满童趣的教学情境是最能激发小学生学习兴趣的,并能让童趣伴随教学过程。
例如:在学习汉语拼音时,如果一味地灌输汉语拼音知识学生反而感到枯燥。
所以,我们不妨采用游戏的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开展一个叫“声母宝宝找家”游戏来让学生巩固所学的拼音,首先让学生在填字格中正确地填写声母的位置,然后通过“小红帽迷路”游戏来帮助学生巩固复韵母如何标调。
这样,就把抽象拼音学习变成游戏活动,从而
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既掌握了学习内容又彰显了趣味。
在教学《林冲棒打洪教头》时,学生对《水浒传》的故事兴趣特别浓,于是就让学生搜集电视连续剧《水浒传》作为拓展。
教学过程中还设计了学生表演这个活动,更加激发了浓厚的阅读兴趣。
此时,教师明显地感觉到学生全身心投入感兴趣的阅读活动中。
这样的教学情境让童趣充分在语文课堂中显现,从而让课堂充满了语文味。
三、激发想象思维,让童真在课堂中流淌
著名的教育家李吉林说:“当把小学生带入有意创设的美感的情境中时,学生的想象思维就充分的展开了,此时儿童的童真就一泄无余的流淌出来了。
”从这个意义上说,小学语文课堂只有充盈童真才具生命力,否则就无法开启学生的童心。
学习语文是审美的过程,是获取快乐与幸福的过程。
因此,如何激起学生的想象思维来让学生产生表达的欲望是语文教师的任务。
例如:在开展口语交际《找春天》时,为了有效地激发学生想象思维,就带领学生到郊外去观看春天的景色。
在郊外踏青的过程中提出问题:“今天大家找到春天了吗?”此时,学生们在兴趣盎然的交谈。
有的说:“小草偷偷从泥土里伸出头来。
”有的说:“树梢上有喜鹊在理窝。
”有的说:“我听到小鸟清脆的叫声。
”从学生的交流中可以看出他们对生活进行了童真的解读,并且以一种自然的心境与大自然亲密的接触。
开展这样的活动,让学生在相互之间的交流中有了思维的碰撞,从而获得审美的愉悦。
小学语文课堂应该是学生体验生命的过程,更应该是童真流淌的过程。
离开想象的语文课堂,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四、要让读写互促,引导学生体验语言意味
语文教学的任务,一是让学生获得语言交际能力,二是让学生获得文字运用能力。
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必须充分的运用教材。
因为教材中编排的课文是提高语言运用技能的有效范例,规范的语言范例为我们引导体验语言意味与表达运用提供了方便。
因此,我们要认真研读教材,努力挖掘教材中蕴藏的读写转换点。
这样,才能引导学生有效地借鉴作者的写作素养,从而提高学生表达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运用课文中的语言运用实例为基点,进一步延伸到学生的实际生活中,就会让学生的思维产生想象力,从而体验到语言的意味。
例如:在教学《夹竹桃》时,通过体验作者笔下对月光下夹竹桃的描写,想象到月光下的夹竹桃的样子。
这中间更重要的是反映了作者对夹竹桃的幻想,从而描绘美丽的图景,这样的想象令人产生遐想。
我们不妨根据这一段课文内容,让学生尝试着顺着作者的思路想象开去写一段话。
有学生这样写道:“门前的夹竹桃到了夜晚更加寂静,夜蛾从这里飞过,一阵风吹来,发出哗哗的响声……”从这里可以看出,学生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
总之,小学语文教学不仅是知识的获取,而应该是童真与童趣的流淌。
语文教学就是要走近儿童、亲近儿童,用儿童的视觉去认识语文,用儿童的内心去体验生活。
这样,才能让语文教学焕发应有的生机。
参考文献
[1]赵兴龙.让小学语文教学彰显语文味[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3(6).
[2]许芳.童心与童真让语文课堂教学走近孩子[J].小学教学参考,2012(3).
[3]叶国品.小学生作文教学应求真求实求乐[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4(22).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