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设计】(江苏专用)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十二章 第2讲 用样本估计总体配套训练 理 新人教A版
高考新创新一轮复习理数江苏专版教师用书:第十二章+选修4系列
第十二章 选修4系列(1)[a 11 a 12] ⎣⎢⎡⎦⎥⎤b 11b 21=[a 11×b 11+a 12×b 21].(2)⎣⎢⎡⎦⎥⎤a 11 a 12a 21 a 22⎣⎢⎡⎦⎥⎤x 0y 0=⎣⎢⎡⎦⎥⎤a 11×x 0+a 12×y 0a 21×x 0+a 22×y 0. (3)对于矩阵M =⎣⎢⎡⎦⎥⎤a 11 a 12a 21 a 22,N =⎣⎢⎡⎦⎥⎤b 11 b 12b 21 b 22, 则MN =⎣⎢⎡⎦⎥⎤a 11 a 12a 21 a 22⎣⎢⎡⎦⎥⎤b 11 b 12b 21 b 22=⎣⎢⎡⎦⎥⎤a 11b 11+a 12b 21 a 11b 12+a 12b 22a 21b 11+a 22b 21 a 21b 12+a 22b 22. 2.矩阵的变换 (1)矩阵变换的概念:一般地,对于平面上的任意一个点(向量)(x ,y ),按照对应法则T ,总能对应唯一的一个平面点(向量)(x ′,y ′),则称T 为一个变换,简记为T :(x ,y )→(x ′,y ′),或T :⎣⎢⎡⎦⎥⎤x y →⎣⎢⎡⎦⎥⎤x ′y ′.(2)几种常见的平面变换:恒等变换、伸压变换、反射变换、旋转变换、投影变换、切变变换.[例1] (1)已知A =⎣⎢⎡⎦⎥⎤0 0,B =⎣⎢⎡⎦⎥⎤0 1,C =⎣⎢⎡⎦⎥⎤0 -1,计算AB ,AC . (2)已知A =⎣⎢⎡⎦⎥⎤1000,B =⎣⎢⎡⎦⎥⎤000 1,计算AB .(3)已知A =⎣⎢⎡⎦⎥⎤12 1212 12,B =⎣⎢⎡⎦⎥⎤1 1-1 -1,计算A 2,B 2.[解] (1)AB =⎣⎢⎡⎦⎥⎤1 00 0⎣⎢⎡⎦⎥⎤-1 00 1=⎣⎢⎡⎦⎥⎤-1 00 0, AC =⎣⎢⎡⎦⎥⎤1 000⎣⎢⎡⎦⎥⎤-1 00 -1=⎣⎢⎡⎦⎥⎤-1 00 0. (2)AB =⎣⎢⎡⎦⎥⎤1 00 0⎣⎢⎡⎦⎥⎤0001=⎣⎢⎡⎦⎥⎤1×0+0×0 1×0+0×10×0+0×0 0×0+0×1=⎣⎢⎡⎦⎥⎤0 00 0. (3)A 2=⎣⎢⎡⎦⎥⎤12 1212 12⎣⎢⎡⎦⎥⎤12 1212 12=⎣⎢⎡⎦⎥⎤12 1212 12.B 2=⎣⎢⎡⎦⎥⎤1 1-1 -1⎣⎢⎡⎦⎥⎤1 1-1 -1=⎣⎢⎡⎦⎥⎤0 000.[方法技巧]矩阵运算的规律(1)一般情况下,AB ≠BA ,即矩阵的乘法不满足交换律. (2)矩阵的乘法满足结合律,即(AB )C =A (BC ). (3)矩阵的乘法不满足消去律.矩阵的变换[例2] (2017·南京、盐城二模)设a ,b ∈R ,若直线l :ax +y -7=0在矩阵A =⎣⎢⎡⎦⎥⎤30-1b对应的变换作用下,得到的直线为l ′:9x +y -91=0,求实数a ,b 的值.[解] 设矩阵A 对应的变换把直线l 上的任意点P (x ,y )变成直线l ′上的点P 1(x 1,y 1),则⎣⎢⎡⎦⎥⎤ 30-1b ⎣⎢⎡⎦⎥⎤x y =⎣⎢⎡⎦⎥⎤x 1y 1,即⎩⎪⎨⎪⎧3x =x 1,-x +by =y 1. 因为9x 1+y 1-91=0,所以27x +(-x +by )-91=0,即26x +by -91=0. 因为直线l 的方程也为ax +y -7=0,所以26a =b 1=-91-7,解得a =2,b =13.[方法技巧] 1.变换的复合在数学中,一一对应的平面几何变换常可以看做是伸压、反射、旋转、切变变换的一次或多次复合,而伸压、反射、切变等变换通常叫做初等变换;对应的矩阵叫做初等变换矩阵.2.矩阵乘法MN 的几何意义对向量α=⎣⎢⎡⎦⎥⎤x y 连续实施的两次几何变换(先T N 后T M )的复合变换. 能力练通抓应用体验的“得”与“失”1.[考点一]已知矩阵M =⎣⎢⎡⎦⎥⎤34,α=⎣⎢⎡⎦⎥⎤2,β=⎣⎢⎦⎥-3,求M (2α+4β).解:2α+4β=⎣⎢⎡⎦⎥⎤24+⎣⎢⎡⎦⎥⎤ 0-12=⎣⎢⎡⎦⎥⎤ 2-8,则M (2α+4β)=⎣⎢⎡⎦⎥⎤1 234⎣⎢⎡⎦⎥⎤ 2-8=⎣⎢⎡⎦⎥⎤-14-26. 2.[考点二]曲线C 1:x 2+2y 2=1在矩阵M =⎣⎢⎡⎦⎥⎤1 20 1的作用下变换为曲线C 2,求C 2的方程.解:设P (x ,y )为曲线C 2上任意一点,P ′(x ′,y ′)为曲线x 2+2y 2=1上与P 对应的点,则⎣⎢⎡⎦⎥⎤1 201⎣⎢⎡⎦⎥⎤x ′y ′=⎣⎢⎡⎦⎥⎤x y ,即⎩⎪⎨⎪⎧ x =x ′+2y ′,y =y ′则⎩⎪⎨⎪⎧x ′=x -2y ,y ′=y . 因为P ′是曲线C 1上的点,则有(x -2y 2)+y 2=1,所以C 2的方程为(x -2y )2+2y 2=1,即x 2-4xy +6y 2=1.3.[考点二](2018·徐州市高三期中)已知矩阵A =⎣⎢⎡⎦⎥⎤1 012,若直线y =kx +1在矩阵A 对应的变换作用下得到的直线过点P (2,6),求实数k 的值.解:矩阵A =⎣⎢⎡⎦⎥⎤1 01 2,得A -1=⎣⎢⎢⎡⎦⎥⎥⎤ 1 0-12 12, 所以A -1⎣⎢⎡⎦⎥⎤26=⎣⎢⎢⎡⎦⎥⎥⎤ 1 0-1212⎣⎢⎡⎦⎥⎤26=⎣⎢⎡⎦⎥⎤22,将点(2,2)代入直线y =kx +1得k =12.4.[考点一、二]已知矩阵A =⎣⎢⎡⎦⎥⎤1 011,B =⎣⎢⎡⎦⎥⎤0 23 2.(1)求满足条件AM =B 的矩阵M ;(2)矩阵M 对应的变换将曲线C :x 2+y 2=1变换为曲线C ′,求曲线C ′的方程.解:(1)设M =⎣⎢⎡⎦⎥⎤ab cd ,AM =⎣⎢⎡⎦⎥⎤1 01 1⎣⎢⎡⎦⎥⎤a b c d =⎣⎢⎡⎦⎥⎤ a b a +c b +d =⎣⎢⎡⎦⎥⎤0232,得⎩⎪⎨⎪⎧a =0,a +c =3,b =2,b +d =2,∴a =0,b =2,c =3,d =0.∴M =⎣⎢⎡⎦⎥⎤0 23 0. (2)设曲线C 上任意一点P (x ,y )在矩阵M 对应的变换作用下变为点P ′(x ′,y ′),则M ⎣⎢⎡⎦⎥⎤x y =⎣⎢⎡⎦⎥⎤0 230⎣⎢⎡⎦⎥⎤x y =⎣⎢⎡⎦⎥⎤2y 3x =⎣⎢⎡⎦⎥⎤x ′y ′, ∴⎩⎪⎨⎪⎧2y =x ′,3x =y ′,即⎩⎨⎧y =x ′2,x =y ′3,代入曲线C :x 2+y 2=1,得⎝⎛⎭⎫x ′22+⎝⎛⎭⎫y ′32=1.∴曲线C ′的方程是x 24+y 29=1.突破点(二) 矩阵的逆矩阵、特征值与特征向量对于二阶矩阵A ,B ,若有AB =BA =E ,则称A 是可逆的,B 称为A 的逆矩阵. 2.二阶行列式 我们把⎪⎪⎪⎪⎪⎪a b c d 称为二阶行列式,它的运算结果是一个数值(或多项式),记为det(A )=ad -bc .3.特征值与特征向量(1)设A 是一个二阶矩阵,如果对于实数λ,存在一个非零向量α,使得Aα=λα,那么λ称为A 的一个特征值,而α称为A 的属于特征值λ的一个特征向量.(2)从几何上看,特征向量的方向经变换矩阵A 的作用后,与原向量保持在同一条直线上,这时特征向量或者方向不变(λ>0),或者方向相反(λ<0).特别地,当λ=0时,特征向量就被变换成零向量.[例1] 已知矩阵A =⎣⎢⎡⎦⎥⎤0 2,B =⎣⎢⎡⎦⎥⎤0 6,求矩阵A -1B .[解] 设矩阵A 的逆矩阵为⎣⎢⎡⎦⎥⎤ab c d ,则⎣⎢⎡⎦⎥⎤-1 00 2⎣⎢⎡⎦⎥⎤a b c d =⎣⎢⎡⎦⎥⎤1001,即⎣⎢⎡⎦⎥⎤-a -b 2c 2d =⎣⎢⎡⎦⎥⎤1 00 1, 故a =-1,b =0,c =0,d =12,从而A 的逆矩阵为A -1=⎣⎢⎢⎡⎦⎥⎥⎤-1 00 12,所以A -1B =⎣⎢⎢⎡⎦⎥⎥⎤-1 00 12⎣⎢⎡⎦⎥⎤1206=⎣⎢⎡⎦⎥⎤-1 -20 3. [方法技巧]1.求逆矩阵的三种常用方法:(1)待定系数法:设A 是一个二阶可逆矩阵⎣⎢⎡⎦⎥⎤ab cd ,则AA -1=A -1A =E (E 为单位矩阵).(2)公式法:⎪⎪⎪⎪⎪⎪a b c d =ad -bc ,记为det A ,有A -1=⎣⎢⎡⎦⎥⎤d det A -b det A -c det A a det A ,当且仅当detA =ad -bc ≠0.(3)从几何变换的角度求解二阶矩阵的逆矩阵. 2.对于矩阵A 和B ,若都存在逆矩阵,则 (1)若A 是B 的逆矩阵,则B 也是A 的逆矩阵; (2)可逆矩阵的逆矩阵唯一; (3)(A -1)-1=A ;(4)E -1=E ;(5)(AB )-1=B -1A -1;(6)若A 是可逆矩阵,B 、C 是任意矩阵,则由AB =AC 可得B =C .特征值与特征向量[例2] 已知矩阵A 的逆矩阵A -1=⎣⎢⎦⎥12.(1)求矩阵A ; (2)求矩阵A-1的特征值以及属于每个特征值的一个特征向量.[解] (1)因为矩阵A 是矩阵A-1的逆矩阵,且|A -1|=2×2-1×1=3≠0,所以A =13⎣⎢⎡⎦⎥⎤2 -1-1 2=⎣⎢⎡⎦⎥⎤ 23 -13-13 23.(2)矩阵A -1的特征多项式为f (λ)=⎪⎪⎪⎪⎪⎪λ-2 -1 -1 λ-2=λ2-4λ+3=(λ-1)(λ-3),令f (λ)=0,得矩阵A-1的特征值为λ1=1或λ2=3,所以α1=⎣⎢⎡⎦⎥⎤ 1-1是矩阵A -1的属于特征值λ1=1的一个特征向量,α2=⎣⎢⎡⎦⎥⎤11是矩阵A -1的属于特征值λ2=3的一个特征向量.[方法技巧]矩阵A 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求解策略(1)求矩阵A 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先确定其特征多项式f (λ),再由f (λ)=0求出该矩阵的特征值,然后把特征值代入矩阵A 所确定的二元一次方程组⎩⎪⎨⎪⎧(λ-a )x -by =0,-cx +(λ-d )y =0,即可求出特征向量.(2)根据矩阵A 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求矩阵A设A =⎣⎢⎡⎦⎥⎤ab cd ,根据Aα=λα构建关于a ,b ,c ,d 的方程求解.能力练通抓应用体验的“得”与“失”1.[考点一](2016·江苏高考)已知矩阵A =⎣⎡⎦⎤10 2-2,矩阵B 的逆矩阵B -1=⎣⎢⎢⎦⎥⎥1 -120 2,求矩阵AB .解:设B =⎣⎡⎦⎤acb d ,则B -1B =⎣⎢⎢⎡⎦⎥⎥⎤1 -120 2⎣⎡⎦⎤a c b d =⎣⎡⎦⎤10 01, 即错误!=错误!,故⎩⎪⎨⎪⎧ a -12c =1,b -12d =0,2c =0,2d =1,解得⎩⎪⎨⎪⎧a =1,b =14,c =0,d =12,所以B =⎣⎢⎡⎦⎥⎤1 140 12.因此,AB =⎣⎡⎦⎤10 2-2⎣⎢⎡⎦⎥⎤1 140 12=⎣⎢⎢⎡⎦⎥⎥⎤1 540 -1. 2.[考点二] 已知矩阵A =⎣⎢⎡⎦⎥⎤1 -1a 1,其中a ∈R ,若点P (1,1)在矩阵A 的变换下得到点P ′(0,-3).(1)求实数a 的值;(2)求矩阵A 的特征值及特征向量.解:(1)由题意得⎣⎢⎡⎦⎥⎤1 -1a 1⎣⎢⎡⎦⎥⎤11=⎣⎢⎡⎦⎥⎤ 0 a +1=⎣⎢⎡⎦⎥⎤0-3,所以a +1=-3,所以a =-4.(2)由(1)知A =⎣⎢⎡⎦⎥⎤1 -1-4 1,令f (λ)=⎪⎪⎪⎪⎪⎪λ-1 1 4 λ-1=(λ-1)2-4=0.解得A 的特征值为λ=-1或3.当λ=-1时,由⎩⎪⎨⎪⎧-2x +y =0,4x -2y =0得矩阵A 的属于特征值-1的一个特征向量为⎣⎢⎡⎦⎥⎤12,当λ=3时,由⎩⎪⎨⎪⎧2x +y =0,4x +2y =0得矩阵A 的属于特征值3的一个特征向量为⎣⎢⎡⎦⎥⎤1-2.3.[考点二] (2018·苏北四市期末)已知矩阵A =⎣⎢⎡⎦⎥⎤1 2-1 4,求矩阵A 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解:矩阵A 的特征多项式为f (λ)=⎪⎪⎪⎪⎪⎪λ-1-21λ-4=λ2-5λ+6,由f (λ)=0,解得λ1=2,λ2=3.当λ1=2时,特征方程组为⎩⎪⎨⎪⎧x -2y =0,x -2y =0,故属于特征值λ1=2的一个特征向量α1=⎣⎢⎡⎦⎥⎤21;当λ2=3时,特征方程组为⎩⎪⎨⎪⎧2x -2y =0,x -y =0,故属于特征值λ2=3的一个特征向量α2=⎣⎢⎡⎦⎥⎤11.4.[考点二]已知矩阵A 将点(1,0)变换为(2,3),且属于特征值3的一个特征向量是⎣⎢⎡⎦⎥⎤11,求矩阵A .解:设A =⎣⎢⎡⎦⎥⎤ab c d ,由⎣⎢⎡⎦⎥⎤a b c d ⎣⎢⎡⎦⎥⎤10=⎣⎢⎡⎦⎥⎤23, 得⎩⎪⎨⎪⎧a =2,c =3.由⎣⎢⎡⎦⎥⎤abcd ⎣⎢⎡⎦⎥⎤11=3⎣⎢⎡⎦⎥⎤11=⎣⎢⎡⎦⎥⎤33, 得⎩⎪⎨⎪⎧ a +b =3,c +d =3.所以⎩⎪⎨⎪⎧b =1,d =0.所以A =⎣⎢⎡⎦⎥⎤2 130.1. (2018·苏北四市摸底)已知矩阵A =⎣⎢⎡⎦⎥⎤-1 21 x ,B =⎣⎢⎡⎦⎥⎤1 12 -1,向量α=⎣⎢⎡⎦⎥⎤2y ,若Aα=Bα,求实数x ,y 的值.解:Aα=⎣⎢⎡⎦⎥⎤2y -22+xy ,Bα=⎣⎢⎡⎦⎥⎤2+y 4-y .由Aα=Bα得⎩⎪⎨⎪⎧2y -2=2+y ,2+xy =4-y ,得x =-12, y =4.2. (2018·南京、盐城、连云港、徐州模拟)已知a ,b 是实数,如果矩阵A =⎣⎢⎡⎦⎥⎤3 a b -2所对应的变换T 把点(2,3)变成(3,4).(1)求a ,b 的值;(2)若矩阵A 的逆矩阵为B ,求B 2.解: (1)由题意得⎣⎢⎡⎦⎥⎤3 a b -2⎣⎢⎡⎦⎥⎤23=⎣⎢⎡⎦⎥⎤34,所以⎩⎪⎨⎪⎧6+3a =3,2b -6=4, 所以a =-1,b =5.(2)由(1)得A =⎣⎢⎡⎦⎥⎤3 -15 -2.由矩阵的逆矩阵公式得B =⎣⎢⎡⎦⎥⎤2 -15 -3.所以B 2=⎣⎢⎡⎦⎥⎤-11-54.3.(2018·南通、扬州、淮安、宿迁、泰州二调)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设点A (-1,2)在矩阵M =⎣⎢⎡⎦⎥⎤-1 00 1对应的变换作用下得到点A ′,将点B (3,4)绕点A ′逆时针旋转90°得到点B ′,求点B ′的坐标.解:设B ′(x ,y ),依题意,由⎣⎢⎡⎦⎥⎤-100 1⎣⎢⎡⎦⎥⎤-12=⎣⎢⎡⎦⎥⎤12,得A ′(1,2). 则A ′B ―→=(2,2),A ′B ′―→=(x -1,y -2).记旋转矩阵N =⎣⎢⎡⎦⎥⎤0 -11 0,则⎣⎢⎡⎦⎥⎤0 -11 0⎣⎢⎡⎦⎥⎤22=⎣⎢⎡⎦⎥⎤x -1y -2,即⎣⎢⎡⎦⎥⎤-2 2=⎣⎢⎡⎦⎥⎤x -1y -2,解得⎩⎪⎨⎪⎧x =-1,y =4, 所以点B ′的坐标为(-1,4).4.(2018·南京、盐城模拟)设矩阵M =⎣⎢⎡⎦⎥⎤a 02 1的一个特征值为2,若曲线C 在矩阵M 变换下的方程为x 2+y 2=1,求曲线C 的方程.解: 由题意,矩阵M 的特征多项式f (λ)=(λ-a )·(λ-1),因为矩阵M 有一个特征值为2,所以f (2)=0,所以a =2.设曲线C 上任意一点坐标为(x ,y ),在矩阵M 变换下得到的点为(x ′,y ′),所以M ⎣⎢⎡⎦⎥⎤x y =⎣⎢⎡⎦⎥⎤2 021⎣⎢⎡⎦⎥⎤x y =⎣⎢⎡⎦⎥⎤x ′y ′=⎣⎢⎡⎦⎥⎤2x 2x +y , 即⎩⎪⎨⎪⎧x ′=2x ,y ′=2x +y , 代入方程x ′2+y ′2=1,得(2x )2+(2x +y )2=1,即曲线C 的方程为8x 2+4xy +y 2=1.5.(2017·江苏高考)已知矩阵A =⎣⎢⎡⎦⎥⎤0 110,B =⎣⎢⎡⎦⎥⎤100 2.(1)求AB ;(2)若曲线C 1:x 28+y 22=1在矩阵AB 对应的变换作用下得到另一曲线C 2,求C 2的方程.解:(1)因为A =⎣⎢⎡⎦⎥⎤0 11 0,B =⎣⎢⎡⎦⎥⎤1 00 2,所以AB =⎣⎢⎡⎦⎥⎤0 110⎣⎢⎡⎦⎥⎤1 00 2=⎣⎢⎡⎦⎥⎤0 21 0. (2)设Q (x 0,y 0)为曲线C 1上的任意一点, 它在矩阵AB 对应的变换作用下变为P (x ,y ), 则⎣⎢⎡⎦⎥⎤0 21 0⎣⎢⎡⎦⎥⎤x 0y 0=⎣⎢⎡⎦⎥⎤x y ,即⎩⎪⎨⎪⎧2y 0=x ,x 0=y ,所以⎩⎪⎨⎪⎧x 0=y ,y 0=x 2.因为点Q (x 0,y 0)在曲线C 1上,则x 208+y 202=1,从而y 28+x 28=1,即x 2+y 2=8.因此曲线C 1在矩阵AB 对应的变换作用下得到曲线C 2:x 2+y 2=8.6. (2018·盐城模拟)已知矩阵M =⎣⎢⎡⎦⎥⎤2m n 1的两个特征向量为α1=⎣⎢⎡⎦⎥⎤10,α2=⎣⎢⎡⎦⎥⎤01,若β=⎣⎢⎡⎦⎥⎤12,求M 2β. 解:设矩阵M 的特征向量α1对应的特征值为λ1,特征向量α2对应的特征值为λ2,则由⎩⎪⎨⎪⎧Mα1=λ1α1,Mα2=λ2α2,可解得m =n =0,λ1=2,λ2=1,又β=⎣⎢⎡⎦⎥⎤12=⎣⎢⎡⎦⎥⎤10+2⎣⎢⎡⎦⎥⎤01=α1+2α2, 所以M 2β=M 2(α1+2α2)=λ21α1+2λ22α2=4⎣⎢⎡⎦⎥⎤10+2⎣⎢⎡⎦⎥⎤01=⎣⎢⎡⎦⎥⎤42. 7. (2018·苏州期末)已知二阶矩阵M 有特征值λ=3及对应的一个特征向量e 1=⎣⎢⎡⎦⎥⎤11,并且矩阵M 对应的变换将点(-1,2)变换成(9,15),求矩阵M .解:设M =⎣⎢⎡⎦⎥⎤a b cd ,则⎣⎢⎡⎦⎥⎤a b c d ⎣⎢⎡⎦⎥⎤11=3⎣⎢⎡⎦⎥⎤11=⎣⎢⎡⎦⎥⎤33,故⎩⎪⎨⎪⎧a +b =3,c +d =3.⎣⎢⎡⎦⎥⎤a b c d ⎣⎢⎡⎦⎥⎤-1 2=⎣⎢⎡⎦⎥⎤ 915,故⎩⎪⎨⎪⎧-a +2b =9,-c +2d =15. 联立以上两方程组解得a =-1,b =4,c =-3,d =6,故M =⎣⎢⎡⎦⎥⎤-14-36.突破点(一) 极坐标系(1)极坐标系如图所示,在平面上取一个定点O ,点O 叫做极点,自极点O 引一条射线Ox ,Ox 叫做极轴;同时确定一个长度单位和计算角度的正方向(通常取逆时针方向为正方向),这样就建立了一个极坐标系.(2)极坐标一般地,没有特殊说明时,我们认为ρ≥0,θ可取任意实数.(3)点与极坐标的关系一般地,极坐标(ρ,θ)与(ρ,θ+2kπ)(k∈Z)表示同一个点,特别地,极点O的坐标为(0,θ)(θ∈R),和直角坐标不同,平面内一个点的极坐标有无数种表示.如果规定ρ>0,0≤θ<2π,那么除极点外,平面内的点可用唯一的极坐标(ρ,θ) 表示;同时,极坐标(ρ,θ)表示的点也是唯一确定的.2.极坐标与直角坐标的互化3.1.极坐标方程化为直角坐标方程的步骤第一步判断极坐标的极点与直角坐标系的原点是否重合,且极轴与x 轴正半轴是否重合,若上述两个都重合,则极坐标方程与直角坐标方程可以互化第二步通过极坐标方程的两边同乘ρ或同时平方构造ρcos θ,ρsin θ,ρ2的形式,一定要注意变形过程中方程要保持同解,不要出现增解或漏解第三步根据极坐标方程与直角坐标方程的互化公式⎩⎪⎨⎪⎧x =ρcos θ,y =ρsin θ及ρ2=x 2+y 2将极坐标方程转化为直角坐标方程2.直角坐标方程化为极坐标方程或直角坐标系中点的坐标化为极坐标(1)直角坐标方程化为极坐标方程较为简单,只需将直角坐标方程中的x ,y 分别用ρcos θ,ρsin θ代替即可得到相应极坐标方程.(2)求直角坐标系中的点(x ,y )对应的极坐标的一般步骤:[例1] 在极坐标系下,已知圆O :ρ=cos θ+sin θ和直线l :ρsin ⎝⎛⎭⎫θ-π4=22. (1)求圆O 和直线l 的直角坐标方程;(2)当θ∈(0,π)时,求直线l 与圆O 公共点的一个极坐标. [解] (1)圆O :ρ=cos θ+sin θ,即ρ2=ρcos θ+ρsin θ,圆O 的直角坐标方程为:x 2+y 2=x +y ,即x 2+y 2-x -y =0,直线l :ρsin ⎝⎛⎭⎫θ-π4=22,即ρsin θ-ρcos θ=1,则直线l 的直角坐标方程为:y -x =1,即x -y +1=0.(2)由⎩⎪⎨⎪⎧ x 2+y 2-x -y =0,x -y +1=0得⎩⎪⎨⎪⎧x =0,y =1,则直线l 与圆O 公共点的一个极坐标为⎝⎛⎭⎫1,π2. [方法技巧]1.应用互化公式的三个前提条件 (1)取直角坐标系的原点为极点. (2)以x 轴的正半轴为极轴.(3)两种坐标系规定相同的长度单位.2.直角坐标化为极坐标时的两个注意点(1)根据终边相同的角的意义,角θ的表示方法具有周期性,故点M 的极坐标(ρ,θ)的形式不唯一,即一个点的极坐标有无穷多个.当限定ρ≥0,θ∈[0,2π)时,除极点外,点M 的极坐标是唯一的.(2)当把点的直角坐标化为极坐标时,求极角θ应注意判断点M 所在的象限(即角θ的终边的位置),以便正确地求出角θ(θ∈[0,2π))的值.极坐标方程的应用[例2] (2018·福州五校联考)已知曲线C 的极坐标方程为ρ2-22ρcos ⎝⎛⎭⎫θ+π4-2=0.以极点为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极轴为x 轴的正半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1)若直线l 过原点,且被曲线C 截得的弦长最小,求直线l 的直角坐标方程; (2)若M 是曲线C 上的动点,且点M 的直角坐标为(x ,y ),求x +y 的最大值. [解] (1)ρ2-22ρcos ⎝⎛⎭⎫θ+π4-2=0,即ρ2-2ρcos θ+2ρsin θ-2=0, 将⎩⎪⎨⎪⎧x =ρcos θ,y =ρsin θ代入得曲线C 的直角坐标方程为(x -1)2+(y +1)2=4, 圆心C (1,-1),若直线l 被曲线C 截得的弦长最小,则直线l 与OC 垂直, 即k l ·k OC =-1,k OC =-1,因而k l =1,故直线l 的直角坐标方程为y =x .(2)因为M 是曲线C 上的动点,因而利用圆的参数方程可设⎩⎪⎨⎪⎧x =1+2cos φ,y =-1+2sin φ(φ为参数),则x +y =2sin φ+2cos φ=22sin ⎝⎛⎭⎫φ+π4,当sin ⎝⎛⎭⎫φ+π4=1时,x +y 取得最大值2 2. [易错提醒]用极坐标系解决问题时要注意题目中的几何关系,如果几何关系不容易通过极坐标表示时,可以先化为直角坐标方程,将不熟悉的问题转化为熟悉的问题加以解决.能力练通抓应用体验的“得”与“失”1.[考点一、二]已知直线l 的极坐标方程为2ρsin ⎝⎛⎭⎫θ+π4=2,点A 的极坐标为A ⎝⎛⎭⎫22,7π4,求点A 到直线l 的距离. 解:由2ρsin ⎝⎛⎭⎫θ+π4=2,得2ρ⎝⎛⎭⎫22sin θ+22cos θ=2, 由坐标变换公式得直线l 的直角坐标方程为y +x =1, 即x +y -1=0.由点A 的极坐标为⎝⎛⎭⎫22,7π4得点A 的直角坐标为(2,-2),所以点A 到直线l 的距离d =|2-2-1|2=22. 2.[考点一、二](2018·洛阳统考)已知圆O 1和圆O 2的极坐标方程分别为ρ=2,ρ2-22ρcos ⎝⎛⎭⎫θ-π4=2. (1)将圆O 1和圆O 2的极坐标方程化为直角坐标方程; (2)求经过两圆交点的直线的极坐标方程.解:(1)由ρ=2知ρ2=4,由坐标变换公式,得x 2+y 2=4. 因为ρ2-22ρcos ⎝⎛⎭⎫θ-π4=2, 所以ρ2-22ρ⎝⎛⎭⎫cos θcos π4+sin θsin π4=2. 由坐标变换公式,得x 2+y 2-2x -2y -2=0.(2)将两圆的直角坐标方程相减,得经过两圆交点的直线方程为x +y =1. 化为极坐标方程为ρcos θ+ρsin θ=1,即ρsin ⎝⎛⎭⎫θ+π4=22. 3.[考点二]已知圆C 的极坐标方程为ρ2+22ρ·sin θ-π4-4=0,求圆C 的半径.解:以极坐标系的极点为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O ,以极轴为x 轴的正半轴,建立直角坐标系xOy .圆C 的极坐标方程为ρ2+22ρ⎝⎛⎭⎫22sin θ-22cos θ-4=0,化简,得ρ2+2ρsin θ-2ρcos θ-4=0.则圆C 的直角坐标方程为x 2+y 2-2x +2y -4=0, 即(x -1)2+(y +1)2=6,所以圆C 的半径为 6.4.[考点一、二](2017·全国卷Ⅱ)在直角坐标系xOy 中,以坐标原点为极点,x 轴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曲线C 1的极坐标方程为ρcos θ=4.(1)M 为曲线C 1上的动点,点P 在线段OM 上,且满足|OM |·|OP |=16,求点P 的轨迹C 2的直角坐标方程;(2)设点A 的极坐标为⎝⎛⎭⎫2,π3,点B 在曲线C 2上,求△OAB 面积的最大值. 解:(1)设P 的极坐标为(ρ,θ)(ρ>0),M 的极坐标为(ρ1,θ)(ρ1>0). 由题设知|OP |=ρ,|OM |=ρ1=4cos θ. 由|OM |·|OP |=16,得C 2的极坐标方程ρ=4cos θ(ρ>0). 因此C 2的直角坐标方程为(x -2)2+y 2=4(x ≠0). (2)设点B 的极坐标为(ρB ,α)(ρB >0),由题设知|OA |=2,ρB =4cos α,于是△OAB 的面积S =12|OA |·ρB ·sin ∠AOB =4cos α·⎪⎪⎪⎪sin ⎝⎛⎭⎫α-π3 =2⎪⎪⎪⎪sin ⎝⎛⎭⎫2α-π3-32≤2+ 3.当α=-π12时,S 取得最大值2+ 3.所以△OAB 面积的最大值为2+ 3.突破点(二) 参数方程一般地,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如果曲线C 上任意一点P 的坐标x ,y 都可以表示为某个变量t 的函数:⎩⎪⎨⎪⎧ x =f (t ),y =g (t ),反过来,对于t 的每一个允许值,由函数式⎩⎪⎨⎪⎧x =f (t ),y =g (t )所确定的点P (x ,y )都在这曲线C 上,那么方程⎩⎪⎨⎪⎧x =f (t ),y =g (t )叫做曲线C 的参数方程,变数t 是参变数,简称参数.2.直线、圆、椭圆的参数方程(1)过点M (x 0,y 0),倾斜角为α的直线l 的参数方程为⎩⎪⎨⎪⎧x =x 0+t cos α,y =y 0+t sin α(t 为参数).(2)圆心在点M 0(x 0,y 0),半径为r 的圆的参数方程为⎩⎪⎨⎪⎧x =x 0+r cos θ,y =y 0+r sin θ(θ为参数).(3)椭圆x 2a 2+y 2b 2=1(a >b >0)的参数方程为⎩⎪⎨⎪⎧x =a cos φ,y =b sin φ(φ为参数).1.基本思路是消去参数,常用的消参方法有:①代入消元法;②加减消元法;③恒等式(三角的或代数的)消元法;④平方后再加减消元法等.其中代入消元法、加减消元法一般是利用解方程的技巧,三角恒等式消元法常利用公式sin 2θ+cos 2θ=1等.2.普通方程化为参数方程 (1)选择参数的一般原则曲线上任意一点的坐标与参数的关系比较明显且关系相对简单;当参数取某一值时,可以唯一确定x ,y 的值;(2)具体步骤第一步,引入参数,但要选定合适的参数t ;第二步,确定参数t 与变量x 或y 的一个关系式x =f (t )(或y =φ(t ));第三步,把确定的参数与一个变量的关系式代入普通方程F (x ,y )=0,求得另一关系y =g (t )(或x =ψ(t )),问题得解.[例1] 将下列参数方程化为普通方程.(1)⎩⎨⎧x =1t,y =1tt 2-1(t 为参数);(2)⎩⎪⎨⎪⎧x =2+sin 2θ,y =-1+cos 2θ(θ为参数). [解] (1)∵⎝⎛⎭⎫1t 2+⎝⎛⎭⎫1t t 2-12=1, ∴x 2+y 2=1. ∵t 2-1≥0, ∴t ≥1或t ≤-1. 又x =1t ,∴x ≠0. 当t ≥1时,0<x ≤1, 当t ≤-1时,-1≤x <0,∴所求普通方程为x 2+y 2=1,其中⎩⎪⎨⎪⎧ 0<x ≤1,0≤y <1或⎩⎪⎨⎪⎧-1≤x <0,-1<y ≤0.(2)∵y =-1+cos 2θ=-1+1-2sin 2θ=-2sin 2θ,sin 2θ=x -2, ∴y =-2x +4,∴2x +y -4=0. ∵0≤sin 2θ≤1,∴0≤x -2≤1,∴2≤x ≤3,∴所求的普通方程为2x +y -4=0(2≤x ≤3). [易错提醒](1)将曲线的参数方程化为普通方程时务必要注意x ,y 的取值范围,保证消参前后的方程的一致性.(2)将参数方程化为普通方程时,要注意参数的取值范围对普通方程中x ,y 的取值范围的影响.直线与圆锥曲线的参数方程及应用1.第一步,把直线和圆锥曲线的参数方程都化为普通方程;第二步,根据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解决问题.2.当直线经过点P (x 0,y 0),且直线的倾斜角为α,求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交点、弦长问题时,可以把直线的参数方程设成⎩⎪⎨⎪⎧x =x 0+t cos α,y =y 0+t sin α(t 为参数),交点A ,B 对应的参数分别为t 1,t 2,计算时把直线的参数方程代入圆锥曲线的直角坐标方程,求出t 1+t 2,t 1·t 2,得到|AB |=|t 1-t 2|=(t 1+t 2)2-4t 1·t 2.[例2] (2018·无锡联考)在直角坐标系xOy 中,设倾斜角为α的直线l :⎩⎨⎧x =2+t cos α,y =3+t sin α(t 为参数)与曲线C :⎩⎪⎨⎪⎧x =2cos θ,y =sin θ(θ为参数)相交于不同的两点A ,B .(1)若α=π3,求线段AB 的中点M 的坐标;(2)若|PA |·|PB |=|OP |2,其中P (2,3),求直线l 的斜率. [解] (1)将曲线C 的参数方程化为普通方程是x 24+y 2=1.当α=π3时,设点M 对应的参数为t 0.直线l 的方程为⎩⎨⎧x =2+12t ,y =3+32t(t 为参数),代入曲线C 的普通方程x 24+y 2=1,得13t 2+56t +48=0,设直线l 上的点A ,B 对应参数分别为t 1,t 2. 则t 0=t 1+t 22=-2813,所以点M 的坐标为⎝⎛⎭⎫1213,-313. (2)将⎩⎨⎧x =2+t cos α,y =3+t sin α代入曲线C 的普通方程x 24+y 2=1,得(cos 2α+4sin 2α)t 2+(83sin α+4cos α)t +12=0, 因为|PA |·|PB |=|t 1t 2|=12cos 2α+4sin 2α,|OP |2=7, 所以12cos 2α+4sin 2α=7,得tan 2α=516. 由于Δ=32cos α(23sin α-cos α)>0, 故tan α=54.所以直线l 的斜率为54.[方法技巧]1.解决直线与圆的参数方程的应用问题时一般是先化为普通方程再根据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来解决问题.2.对于形如⎩⎪⎨⎪⎧x =x 0+at ,y =y 0+bt (t 为参数)的直线的参数方程,当a 2+b 2≠1时,应先化为标准形式后才能利用t 的几何意义解题.能力练通抓应用体验的“得”与“失”(1)⎩⎨⎧x =3k 1+k 2,y =6k21+k2(k 为参数);(2)⎩⎪⎨⎪⎧x =1-sin 2θ,y =sin θ+cos θ(θ为参数). 解:(1)两式相除,得k =y 2x ,将其代入x =3k1+k2得x =3·y2x 1+⎝⎛⎭⎫y 2x 2,化简得4x 2+y 2-6y =0,因为y =6k 21+k 2=6-11+k 2,所以0<y <6, 所以所求的普通方程是4x 2+y 2-6y =0(0<y <6). (2)由(sin θ+cos θ)2=1+sin 2θ=2-(1-sin 2θ) 得y 2=2-x .又x =1-sin 2θ∈[0,2], 得所求的普通方程为y 2=2-x ,x ∈[0,2].2.[考点二](2017·江苏高考)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已知直线l 的参数方程为⎩⎪⎨⎪⎧x =-8+t ,y =t 2(t 为参数),曲线C 的参数方程为⎩⎨⎧x =2s 2,y =22s (s 为参数).设P 为曲线C 上的动点,求点P 到直线l 的距离的最小值.解:直线l 的普通方程为x -2y +8=0. 因为点P 在曲线C 上,设P (2s 2,22s ), 从而点P 到直线l 的距离 d =|2s 2-42s +8|12+(-2)2=2(s -2)2+45.当s =2时,d min =455.因此当点P 的坐标为(4,4)时,曲线C 上点P 到直线l 的距离取到最小值455.3.[考点二](2018·郑州模拟)将曲线C 1:x 2+y 2=1上所有点的横坐标伸长到原来的2倍(纵坐标不变)得到曲线C 2,A 为C 1与x 轴正半轴的交点,直线l 经过点A 且倾斜角为30°,记l 与曲线C 1的另一个交点为B ,与曲线C 2在第一、三象限的交点分别为C ,D .(1)写出曲线C 2的普通方程及直线l 的参数方程; (2)求|AC |-|BD |.解:(1)由题意可得C 2:x 22+y 2=1,对曲线C 1,令y =0,得x =1,所以l :⎩⎨⎧x =1+32t ,y =12t (t 为参数).(2)将⎩⎨⎧x =1+3t 2,y =12t代入x 22+y 2=1,整理得5t 2+43t -4=0.设点C ,D 对应的参数分别为t 1,t 2,则t 1+t 2=-435,且|AC |=t 1,|AD |=-t 2.又|AB |=2|OA |cos 30°=3,故|AC |-|BD |=|AC |-(|AD |-|AB |)=|AC |-|AD |+|AB |=t 1+t 2+3=35. 4.[考点二](2017·全国卷Ⅰ)在直角坐标系xOy 中,曲线C 的参数方程为⎩⎪⎨⎪⎧x =3cos θ,y =sin θ(θ为参数),直线l 的参数方程为⎩⎪⎨⎪⎧x =a +4t ,y =1-t (t 为参数).(1)若a =-1,求C 与l 的交点坐标; (2)若C 上的点到l 距离的最大值为17,求a . 解:(1)曲线C 的普通方程为x 29+y 2=1.当a =-1时,直线l 的普通方程为x +4y -3=0, 由⎩⎪⎨⎪⎧x +4y -3=0,x 29+y 2=1解得⎩⎪⎨⎪⎧x =3,y =0或⎩⎨⎧x =-2125,y =2425.从而C 与l 的交点坐标为(3,0),⎝⎛⎭⎫-2125,2425. (2)直线l 的普通方程为x +4y -a -4=0,故C 上的点(3cos θ,sin θ)到l 的距离为 d =|3cos θ+4sin θ-a -4|17.当a ≥-4时,d 的最大值为a +917. 由题设得a +917=17,解得a =8;当a <-4时,d 的最大值为-a +117. 由题设得-a +117=17,解得a =-16.综上,a =8或a =-16.突破点(三) 参数方程与极坐标方程的综合问题将极坐标方程与参数方程、普通方程交织在一起,考查极坐标方程与参数方程的综合应用.将各类方程相互转化是求解该类问题的前提.,解决问题时要注意:,(1)解题时,易将直线与圆的极坐标方程混淆.要熟练掌握特殊直线、圆的极坐标方程的形式.,(2)应用解析法解决实际问题时,要注意是选取直角坐标系还是极坐标系,建立极坐标系要注意选择极点、极轴的位置,注意“点和极坐标”的“一对多”特性.(3)求曲线方程,常设曲线上任意一点P (ρ,θ),利用解三角形的知识,列出等量关系式,特别是正弦、余弦定理的应用.圆的参数方程常和三角恒等变换结合在一起,解决取值范围或最值问题.(4)参数方程和普通方程表示同一个曲线时,要注意其中x ,y 的取值范围,即注意两者的等价性.考点贯通抓高考命题的“形”与“神”参数方程与极坐标方程的综合问题[典例] 1参数方程为⎩⎪⎨⎪⎧x =-1+cos α,y =sin α(α为参数),以原点O 为极点,x 轴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直线l 的极坐标方程为ρ(cos θ+k sin θ)=-2(k 为实数).(1)判断曲线C 1与直线l 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2)若曲线C 1和直线l 相交于A ,B 两点,且|AB |=2,求直线l 的斜率.[解] (1)由曲线C 1的参数方程⎩⎪⎨⎪⎧x =-1+cos α,y =sin α可得其普通方程为(x +1)2+y 2=1.由ρ(cos θ+k sin θ)=-2可得直线l 的直角坐标方程为x +ky +2=0.因为圆心(-1,0)到直线l 的距离d =11+k 2≤1,所以直线与圆相交或相切, 当k =0时,d =1,直线l 与曲线C 1相切; 当k ≠0时,d <1,直线l 与曲线C 1相交.(2)由于曲线C 1和直线l 相交于A ,B 两点,且|AB |=2,故圆心到直线l 的距离d =11+k 2= 1-⎝⎛⎭⎫222=22, 解得k =±1,所以直线l 的斜率为±1. [方法技巧]处理极坐标、参数方程综合问题的方法(1)涉及参数方程和极坐标方程的综合题,求解的一般方法是分别化为普通方程和直角坐标方程后求解.当然,还要结合题目本身特点,确定选择何种方程.(2)数形结合的应用,即充分利用参数方程中参数的几何意义,或者利用ρ和θ的几何意义,直接求解,能达到化繁为简的解题目的.能力练通抓应用体验的“得”与“失”1.已知曲线C 的参数方程为⎩⎨⎧x =3+10cos α,y =1+10sin α(α为参数),以直角坐标系原点为极点,x 轴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1)求曲线C 的极坐标方程,并说明其表示什么轨迹;(2)若直线的极坐标方程为sin θ-cos θ=1ρ,求直线被曲线C 截得的弦长.解:(1)∵曲线C 的参数方程为⎩⎨⎧x =3+10cos α,y =1+10sin α(α为参数),∴曲线C 的普通方程为(x -3)2+(y -1)2=10,① 曲线C 表示以(3,1)为圆心,10为半径的圆.将⎩⎪⎨⎪⎧x =ρcos θ,y =ρsin θ代入①并化简, 得ρ=6cos θ+2sin θ,即曲线C 的极坐标方程为ρ=6cos θ+2sin θ. (2)∵直线的直角坐标方程为y -x =1, ∴圆心C 到直线的距离为d =322, ∴弦长为210-92=22.2.在极坐标系中,圆C 的方程为ρ=2a cos θ(a ≠0),以极点为坐标原点,极轴为x 轴正半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设直线l 的参数方程为⎩⎪⎨⎪⎧x =3t +1,y =4t +3(t 为参数).(1)求圆C 的标准方程和直线l 的普通方程;(2)若直线l 与圆C 恒有公共点,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 解:(1)由ρ=2a cos θ,ρ2=2aρcos θ, 又ρ2=x 2+y 2,ρcos θ=x ,所以圆C 的标准方程为(x -a )2+y 2=a 2.由⎩⎪⎨⎪⎧x =3t +1,y =4t +3,得⎩⎨⎧x -13=t ,y -34=t ,因此x -13=y -34,所以直线l 的普通方程为4x -3y +5=0. (2)因为直线l 与圆C 恒有公共点, 所以|4a +5|42+(-3)2≤|a |,两边平方得9a 2-40a -25≥0,所以(9a +5)(a -5)≥0,解得a ≤-59或a ≥5,所以a 的取值范围是⎝⎛⎦⎤-∞,-59∪[)5,+∞. 3.(2016·全国卷Ⅲ)在直角坐标系xOy 中,曲线C 1的参数方程为⎩⎨⎧x =3cos α,y =sin α(α为参数).以坐标原点为极点,以x 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曲线C 2的极坐标方程为ρsin ⎝⎛⎭⎫θ+π4=2 2. (1)写出C 1的普通方程和C 2的直角坐标方程;(2)设点P 在C 1上,点Q 在C 2上,求|PQ |的最小值及此时P 的直角坐标. 解:(1)C 1的普通方程为x 23+y 2=1,C 2的直角坐标方程为x +y -4=0.(2)由题意,可设点P 的直角坐标为(3cos α,sin α).因为C 2是直线,所以|PQ |的最小值即为P 到C 2的距离d (α)的最小值, d (α)=|3cos α+sin α-4|2=2⎪⎪⎪⎪sin ⎝⎛⎭⎫α+π3-2, 当且仅当α=2k π+π6(k ∈Z)时,d (α)取得最小值,最小值为2,此时P 的直角坐标为⎝⎛⎭⎫32,12.1. (2018·南通模拟)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曲线C 的参数方程为⎩⎨⎧x =2cos α+3,y =2sin α(α为参数),以原点O 为极点,x 轴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直线l 的极坐标方程为θ=π6.若直线l 与曲线C 交于A ,B ,求线段AB 的长. 解:曲线C 的普通方程为(x -3)2+y 2=4,表示以(3,0)为圆心,2为半径的圆, 直线l 的直角坐标方程为y =33x ,所以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为32,所以线段AB 的长为24-⎝⎛⎭⎫322=13.2.在直角坐标系xOy 中,曲线C 1:⎩⎪⎨⎪⎧x =t cos α,y =t sin α(t 为参数,t ≠0),其中0≤α<π.在以O 为极点,x 轴正半轴为极轴的极坐标系中,曲线C 2:ρ=2sin θ,C 3:ρ=23cos θ.(1)求C 2与C 3交点的直角坐标;(2)若C 1与C 2相交于点A ,C 1与C 3相交于点B ,求|AB |的最大值. 解:(1)曲线C 2的直角坐标方程为x 2+y 2-2y =0, 曲线C 3的直角坐标方程为x 2+y 2-23x =0.联立⎩⎨⎧ x 2+y 2-2y =0,x 2+y 2-23x =0,解得⎩⎪⎨⎪⎧x =0,y =0或⎩⎨⎧x =32,y =32.所以C 2与C 3交点的直角坐标为(0,0)和⎝⎛⎭⎫32,32. (2)曲线C 1的极坐标方程为θ=α(ρ∈R ,ρ≠0),其中0≤α<π. 因此A 的极坐标为(2sin α,α),B 的极坐标为(23cos α,α).所以|AB |=|2sin α-23cos α|=4⎪⎪⎪⎪sin ⎝⎛⎭⎫α-π3. 当α=5π6时,|AB |取得最大值,最大值为4. 3. (2018·南京模拟)设极坐标系的极点与直角坐标系的原点重合,极轴与x 轴的正半轴重合.已知椭圆C 的参数方程为⎩⎪⎨⎪⎧x =2cos θ,y =sin θ(θ为参数),点M 的极坐标为⎝⎛⎭⎫1,π2.若P 是椭圆C 上任意一点,试求PM 的最大值,并求出此时点P 的直角坐标.解:M 的极坐标为⎝⎛⎭⎫1,π2,故直角坐标为M (0,1),且P (2cos θ,sin θ),所以PM =(2cos θ)2+(sin θ-1)2 =-3sin 2θ-2sin θ+5 =-3⎝⎛⎭⎫sin θ+132+163,sin θ∈[-1,1]. 所以当sin θ=-13时,PM max =433,此时cos θ=±223.所以,PM 的最大值是433,此时点P 的坐标是⎝⎛⎭⎫±423,-13.4.(2018·盐城模拟)已知直线l 的参数方程为⎩⎪⎨⎪⎧x =1+t 2,y =t ,曲线C 的极坐标方程为ρ=4sin θ,试判断直线l 与曲线C 的位置关系.解:直线l 的普通方程为2x -y -2=0;曲线C 的直角坐标方程为:x 2+(y -2)2=4,它表示以(0,2)为圆心,半径是2的圆. 由圆心到直线l 的距离d =|0-2-2|22+12=45=455<2,得直线l 与曲线C 相交. 5.(2018·泰州期中)已知曲线C :x 24+y 29=1,直线l :⎩⎪⎨⎪⎧x =2+t ,y =2-2t (t 为参数).(1)写出曲线C 的参数方程,直线l 的普通方程;(2)过曲线C 上任意一点P 作与l 夹角为30°的直线,交l 于点A ,求|PA |的最大值与最小值.解:(1)曲线C 的参数方程为⎩⎪⎨⎪⎧x =2cos θ,y =3sin θ(θ为参数).直线l 的普通方程为2x +y -6=0.(2)曲线C 上任意一点P (2cos θ,3sin θ)到l 的距离为d =55|4cos θ+3sin θ-6|. 则|PA |=d sin 30°=255|5sin(θ+α)-6|,其中α为锐角,且tan α=43.当sin(θ+α)=-1时,|PA |取得最大值,最大值为2255.当sin(θ+α)=1时,|PA |取得最小值,最小值为255.6.(2017·全国卷Ⅲ)在直角坐标系xOy 中,直线l 1的参数方程为⎩⎪⎨⎪⎧x =2+t ,y =kt (t 为参数),直线l 2的参数方程为⎩⎪⎨⎪⎧x =-2+m ,y =m k (m 为参数).设l 1与l 2的交点为P ,当k 变化时,P的轨迹为曲线C .(1)写出C 的普通方程;(2)以坐标原点为极点,x 轴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设l 3:ρ(cos θ+sin θ)-2=0,M 为l 3与C 的交点,求M 的极径.解:(1)消去参数t 得l 1的普通方程l 1:y =k (x -2); 消去参数m 得l 2的普通方程l 2:y =1k (x +2). 设P (x ,y ),由题设得⎩⎪⎨⎪⎧y =k (x -2),y =1k (x +2).消去k 得x 2-y 2=4(y ≠0).所以C 的普通方程为x 2-y 2=4(y ≠0).(2)C 的极坐标方程为ρ2(cos 2θ-sin 2θ)=4(0<θ<2π,θ≠π).联立⎩⎨⎧ρ2(cos 2θ-sin 2θ)=4,ρ(cos θ+sin θ)-2=0得cos θ-sin θ=2(cos θ+sin θ).故tan θ=-13,从而cos 2θ=910,sin 2θ=110.代入ρ2(cos 2θ-sin 2θ)=4得ρ2=5, 所以交点M 的极径为 5.7.(2018· 扬州期初)已知曲线C 1的参数方程为⎩⎪⎨⎪⎧x =4+5cos t ,y =5+5sin t ,(t 为参数),以坐标原点为极点,x 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曲线C 2的极坐标方程为ρ=2sin θ.(1)把C 1的参数方程化为极坐标方程; (2)求C 1与C 2交点的极坐标(ρ≥0,0≤θ<2π).解:(1)将⎩⎪⎨⎪⎧x =4+5cos t ,y =5+5sin t消去参数t ,化为普通方程(x -4)2+(y -5)2=25,即C 1∶x 2+y 2-8x -10y +16=0.将⎩⎪⎨⎪⎧x =ρcos θ,y =ρsin θ代入x 2+y 2-8x -10y +16=0,得ρ2-8ρcos θ-10ρsin θ+16=0.所以C 1的极坐标方程为ρ2-8ρcos θ-10ρsin θ+16=0. (2)C 2的普通方程为x 2+y 2-2y =0.由⎩⎪⎨⎪⎧ x 2+y 2-8x -10y +16=0,x 2+y 2-2y =0,解得⎩⎪⎨⎪⎧ x =1,y =1,或⎩⎪⎨⎪⎧x =0,y =2. 所以C 1与C 2交点的极坐标分别为⎝⎛⎭⎫2,π4,⎝⎛⎭⎫2,π2.突破点(一) 绝对值不等式1.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1)含绝对值的不等式|x |<a 与|x |>a 的解集:(2)|ax +b |≤c ,|ax +b |≥c (c >0)型不等式的解法: ①|ax +b |≤c ⇔-c ≤ax +b ≤c ; ②|ax +b |≥c ⇔ax +b ≥c 或ax +b ≤-c .(3)|x -a |+|x -b |≥c ,|x -a |+|x -b |≤c (c >0)型不等式的解法: ①利用绝对值不等式的几何意义求解. ②利用零点分段法求解.③构造函数,利用函数的图象求解. 2.绝对值不等式的性质(1)性质1:|a |+|b |≥|a +b |,当且仅当ab ≥0时,等号成立. (2)性质2:|a |-|b |≤|a +b |. (3)性质3:|a |-|b |≤|a -b |≤|a |+|b |.(4)推论:|a -b |≤|a -c |+|b -c |,当且仅当(a -c )(b -c )≤0时,等号成立.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例1] (1)|2x +1|-2|x -1|>0. (2)|x +3|-|2x -1|<x2+1.[解] (1)法一:原不等式可化为|2x +1|>2|x -1|,两边平方得4x 2+4x +1>4(x 2-2x +1),解得x >14,所以原不等式的解集为⎩⎨⎧⎭⎬⎫x |x >14.法二:原不等式等价于⎩⎪⎨⎪⎧x <-12,-(2x +1)+2(x -1)>0或⎩⎪⎨⎪⎧-12≤x ≤1,(2x +1)+2(x -1)>0或⎩⎪⎨⎪⎧x >1,(2x +1)-2(x -1)>0.解得x >14,所以原不等式的解集为⎩⎨⎧⎭⎬⎫x |x >14.(2)①当x <-3时,原不等式化为-(x +3)-(1-2x )<x2+1,解得x <10,∴x <-3.②当-3≤x <12时,原不等式化为(x +3)-(1-2x )<x2+1,解得x <-25,∴-3≤x <-25.③当x ≥12时,原不等式化为(x +3)+(1-2x )<x 2+1,解得x >2,∴x >2.综上可知,原不等式的解集为⎩⎨⎧⎭⎬⎫x |x <-25或x >2.[方法技巧]绝对值不等式的常用解法(1)基本性质法对a ∈R +,|x |<a ⇔-a <x <a , |x |>a ⇔x <-a 或x >a . (2)平方法两边平方去掉绝对值符号. (3)零点分区间法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绝对值符号的不等式,可用零点分区间法去掉绝对值符号,将其转化为与之等价的不含绝对值符号的不等式(组)求解.证明绝对值不等式[例2] 已知x ,y ∈R ,且|x +y |≤16,|x -y |≤14,求证:|x +5y |≤1.[证明] ∵|x +5y |=|3(x +y )-2(x -y )|.∴由绝对值不等式的性质,得|x +5y |=|3(x +y )-2(x -y )|≤|3(x +y )|+|2(x -y )|=3|x +y |+2|x -y |≤3×16+2×14=1.即|x +5y |≤1.[方法技巧]证明绝对值不等式的三种主要方法(1)利用绝对值的定义去掉绝对值符号,转化为普通不等式再证明. (2)利用三角不等式||a |-|b ||≤|a ±b |≤|a |+|b |进行证明. (3)转化为函数问题,利用数形结合进行证明.绝对值不等式的恒成立问题[例3] (1)当a =2 017时,求函数f (x )的值域;(2)若g (x )=|x +1|,求不等式g (x )-2>x -f (x )恒成立时a 的取值范围. [解] (1)由题意得,当a =2 017时,f (x )=⎩⎪⎨⎪⎧2x -2 017,x ≥2 017,2 017,x <2 017.因为f (x )在[2 017,+∞)上单调递增,所以函数f (x )的值域为[2 017,+∞). (2)由g (x )=|x +1|,不等式g (x )-2>x -f (x )恒成立,知|x +1|+|x -a |>2恒成立, 即(|x +1|+|x -a |)min >2.而|x +1|+|x -a |≥|(x +1)-(x -a )|=|1+a |, 所以|1+a |>2,解得a >1或a <-3. 故a 的取值范围为(-∞,-3)∪(1,+∞).能力练通抓应用体验的“得”与“失”1.[解:不等式|x -1|-|x -5|<2等价于⎩⎪⎨⎪⎧ x <1,-(x -1)+(x -5)<2或⎩⎪⎨⎪⎧1≤x ≤5,x -1+x -5<2。
高考一轮复习新课标数学(理)配套教材:12.2 用样本估计总体
§12.2用样本估计总体1.了解分布的意义和作用,能根据频率分布表画频率分布直方图、频率折线图、茎叶图,体会它们各自的特点.2.理解样本数据标准差的意义和作用,会计算数据标准差.3.能从样本数据中提取基本的数字特征(如平均数、标准差),并给出合理的解释.4.会用样本的频率分布估计总体分布,会用样本的基本数字特征估计总体的基本数字特征,理解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5.会用随机抽样的基本方法和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近年来高考加大了对统计考查的力度,与本节相关的试题也频频出现,但难度不高,复习时应重视概念及概念的简单应用.1.用样本的频率分布估计总体分布(1)通常我们对总体作出的估计一般分成两种:一种是用样本的__________估计总体的__________;另一种是用样本的________估计总体的__________.(2)在频率分布直方图中,纵轴表示________,数据落在各小组内的频率用________________表示.各小长方形的面积总和等于________.(3)连接频率分布直方图中各小长方形上端的中点,就得到频率分布________.随着样本容量的增加,作图时所分的________增加,组距减小,相应的频率折线图会越来越接近于一条光滑曲线,统计中称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能够更加精细地反映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当样本数据较少时,用茎叶图表示数据的效果较好,它不但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而且可以______________,给数据的记录和表示都带来方便.2.用样本的数字特征估计总体的数字特征(1)众数,中位数,平均数众数:在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________的数据叫做这组数据的众数.中位数:将一组数据按大小依次排列,把处在最中间位置的一个数据(或者最中间两个数据的________)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平均数:样本数据的算术平均数,即x=_______.在频率分布直方图中,中位数左边和右边的直方图的面积应该________.(2)样本方差,样本标准差标准差s=])()()[(122221xxxxxxn n-+⋯+-+-,其中x n是__________________,n是________,x是________.标准差是反映总体__________的特征数,________是样本标准差的平方.通常用样本方差估计总体方差,当样本容量接近总体容量时,样本方差很接近总体方差.【自查自纠】1.(1)频率分布分布数字特征数字特征(2)频率组距各小长方形的面积 1(3)折线图组数总体密度曲线总体在各个范围内取值的百分比(4)保留所有信息随时记录2.(1)最多平均数1n(x1+x2+…+x n)相等(2)样本数据的第n项样本容量平均数波动大小样本方差在频率分布直方图中,各个长方形的面积表示()A.落在相应各组的数据的频数B.相应各组数据的频率C.该样本所分成的组数D.该样本的样本容量解:在频率分布直方图中,小长方形面积=组距×频率组距=频率,所以每个小长方形的面积是相应各组数据的频率.故选B.有一个容量为66的样本,数据的分组及各组的频数如下:[11.5,15.5) 2 [15.5,19.5) 4[19.5,23.5) 9 [23.5,27.5) 18[27.5,31.5) 11 [31.5,35.5) 12[35.5,39.5) 7 [39.5,43.5) 3根据样本的频率分布估计,数据落在[31.5,43.5)的概率约是()A.16 B.13 C.12 D.23解:落在[31.5,43.5)的频数为22,所以概率约为13.故选B.(2013·四川)某学校随机抽取20个班,调查各班中有网上购物经历的人数,所得数据的茎叶图如图所示.以组距为5将数据分组成[0,5),[5,10),…,[30,35),[35,40]时,所作的频率分布直方图是()1237 3764430755432085430解:由茎叶图知,落在区间[0,5)的数据只有1个,其频率为120=0.05,落在区间[5,10)的数据只有1个,其频率为120=0.05,落在区间[10,15)的数据有4个,其频率为420=0.2,…,落在区间[35,40]的数据有2个,其频率为220=0.1,由各选项图象知A正确,故选A.(2013·上海)某学校高一年级男生人数占该年级学生人数的40%.在一次考试中,男、女生平均分数分别为75,80,则这次考试该年级学生平均分数为____________.解:该年级学生平均分数为x=75×40%+80×60%=78.故填78.抽样统计甲、乙两位射击运动员的5次训练成绩(单位:环),结果如下:运动员第1次第2次第3次第4次第5次甲8.79.19.08.99.3乙8.99.09.18.89.2则成绩较为稳定(方差较小)的那位运动员成绩的方差为________.解:x甲=8.7+9.1+9.0+8.9+9.35=9.0,x乙=8.9+9.0+9.1+8.8+9.25=9.0,s2甲=15[(8.7-9.0)2+(9.1-9.0)2+(9.0-9.0)2+(8.9-9.0)2+(9.3-9.0)2]=0.04,s2乙=15[(8.9-9.0)2+(9.0-9.0)2+(9.1-9.0)2+(8.8-9.0)2+(9.2-9.0)2]=0.02,s2乙<s2甲,∴成绩较为稳定的运动员乙成绩的方差为0.02.故填0.02.类型一数字特征及其应用某汽车制造厂分别从A,B两种轮胎中各随机抽取了8个进行测试,列出了每一个轮胎行驶的最远里程数(单位:1000 km):轮胎A96 112 97 108 1001038698轮胎B108 10194105969397106(1)分别计算A,B两种轮胎行驶的最远里程的平均数、中位数;(2)分别计算A,B两种轮胎行驶的最远里程的极差、标准差;(3)根据以上数据,你认为哪种型号轮胎的性能更加稳定?解:(1)A轮胎行驶的最远里程的平均数为:96+112+97+108+100+103+86+988=100,中位数为:100+982=99;B轮胎行驶的最远里程的平均数为:108+101+94+105+96+93+97+1068=100,中位数为:101+972=99.(2)A轮胎行驶的最远里程的极差为:112-86=26,标准差为:s=8)2()14(38)3(12)4(22222222-+-++++-++-=2212≈7.43;B轮胎行驶的最远里程的极差为:108-93=15,标准差为:s=86)3()7()4(5)6(1822222222+-+-+-++-++=1182≈5.43.(3)虽然A轮胎和B轮胎的最远行驶里程的平均数相同,但B轮胎行驶的最远里程的极差和标准差相对于A轮胎较小,所以B轮胎性能更加稳定.【评析】在理解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极差、标准差、方差的统计意义和数学表达式的情况下,不难作出解答.(2013·湖北)某学员在一次射击测试中射靶10次,命中环数如下:7,8,7,9,5,4,9,10,7,4. 则(1)平均命中环数为____________;(2)命中环数的标准差为____________.解:x =7+8+7+9+5+4+9+10+7+410=7,s =])3(032)3()2(2010[1012222222222-++++-+-++++=2.故填(1)7;(2)2.类型二 频率分布表、频率分布直方图及其应用某市2013年4月1日—4月30日对空气污染指数的监测数据如下(主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61,76,70,56,81,91,92,91,75,81,88,67,101,103,95,91,77,86,81,83,82,82,64,79,86,85,75,71,49,45.(1)完成下列频率分布表、频率分布直方图;频率分布表分组频数 频率 [41,51) [51,61) [61,71) [71,81) [81,91) [91,101) [101,111)频率分布直方图(2)根据国家标准,污染指数在0~50之间时,空气质量为优;在51~100之间时,为良;在101~150之间时,为轻微污染;在151~200之间时,为轻度污染.请你依据所给数据和上述标准,对该市的空气质量给出一个简短评价.解:(1)如图所示:频率分布表分组 频数 频率[41,51) 2 230 [51,61) 1 130 [61,71) 4 430[71,81) 6 630 [81,91) 10 1030 [91,101) 5 530 [101,111) 2 230频率分布直方图(2)答对下述两条中的一条即可:①该市一个月中空气污染指数有2天处于优的水平,占当月天数的115,有26天处于良的水平,占当月天数的1315,处于优或良的天数共有28天,占当月天数的1415.说明该市空气质量基本良好. ②轻微污染有2天,占当月天数的115,污染指数在80以上的接近轻微污染的天数有15天,加上处于轻微污染的天数,共有17天,占当月天数的1730,超过50%,说明该市空气质量有待进一步改善.【评析】首先根据题目中的数据完成频率分布表,作出频率分布直方图,根据污染指数,确定空气质量为优、良、轻微污染、轻度污染的天数;对于开放性问题的解答,要选择适当的数据特征进行考察,根据数据特征分析得出实际问题的结论.本题主要考查运用统计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数据处理能力和应用意识.(2012·广东)某校100名学生期中考试语文成绩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其中成绩分组区间是:[)50,60, [)60,70,[)70,80,[)80,90,[]90,100.(1)求图中a 的值;(2)根据频率分布直方图,估计这100名学生语文成绩的平均分;(3)若这100名学生的语文成绩在某些分数段的人数(x )与数学成绩在相应分数段的人数(y )之比如下表所示,求数学成绩在[)50,90之外的人数.分数段 [)50,60 [)60,70 [)70,80 [)80,90 x ∶y 1∶1 2∶1 3∶4 4∶5 解:(1)由()2a +0.02+0.03+0.04×10=1, 解得a =0.005.(2) x =0.05×55+0.4×65+0.3×75+0.2×85+0.05×95=73.(3)由频率分布直方图及已知的语文成绩、数学成绩分布在各分数段的人数比,可得下表:分数段 [50,60) [60,70) [70,80) [80,90) x 5 40 30 20 x ∶y 1∶1 2∶1 3∶4 4∶5 y 5 20 40 25 于是数学成绩在[50,90)之外的人数为100-(5+20+40+25)=10.类型三 茎叶图及其应用以下茎叶图记录了甲、乙两组各四名同学的植树棵数.乙组记录中有一个数据模糊,无法确认,在图中以X 表示.(1)如果X =8,求乙组同学植树棵数的平均数和方差;(2)如果X =9,分别从甲、乙两组中各随机选取一名同学,求这两名同学的植树总棵数Y 的分布列和数学期望.注:方差s 2=1n[(x 1-x )2+(x 2-x )2+…+(x n -x )2],其中x 为x 1,x 2,…,x n 的平均数.解:(1)当X =8时,由茎叶图可知,乙组同学的植树棵数是8,8,9,10,所以平均数为x =8+8+9+104=354;方差为s 2=14[⎝⎛⎭⎫8-3542+⎝⎛⎭⎫8-3542+⎝⎛⎭⎫9-3542+⎝⎛⎭⎫10-3542]=1116.(2)当X =9时,由茎叶图可知,甲组同学的植树棵数是:9,9,11,11;乙组同学的植树棵数是:9,8,9,10.分别从甲、乙两组中随机选取一名同学,共有4×4=16种可能的结果,这两名同学植树总棵数Y 的可能取值为17,18,19,20,21.事件“Y =17”等价于“甲组选出的同学植树9棵,乙组选出的同学植树8棵”,所以该事件有2种可能的结果,P (Y =17)=216=18. 同理可得P (Y =18)=14;P (Y =19)=14;P (Y =20)=14;P (Y =21)=18. 所以随机变量Y 的分布列为: Y17 18 19 20 21 P 1814 14 14 18 E (Y )=17×18+18×14+19×14+20×14+21×18=19.【评析】(1)根据茎叶图的意义可得甲、乙各组的数据并进一步计算平均数和方差;(2)得到甲、乙各组的数据后计算随机事件所含的基本事件数及运用古典概型概率计算公式求概率,进而求随机变量的分布列及随机变量的期望值.(2013·广东)某车间共有12名工人,随机抽取6名,他们某日加工零件个数的茎叶图如图所示,其中茎为十位数,叶为个位数.1 7 9 2153 0(1)根据茎叶图计算样本平均值;(2)日加工零件个数大于样本均值的工人为优秀工人,根据茎叶图推断该车间12名工人中有几名优秀工人?(3)从该车间12名工人中,任取2人,求恰有1名优秀工人的概率.解:(1)样本均值x =17+19+20+21+25+306=22.(2)根据题意,抽取的6名员工中优秀员工有2人,优秀员工所占比例为26=13,故可推断12名员工中优秀员工人数为13×12=4(人).(3)记事件A 为“抽取的2名工人中恰有1名为优秀员工”,由于优秀员工为4人,非优秀员工为8人,所以事件A 发生的概率为P (A )=C 14C 18C 212=3266=1633,即抽取的2名工人中恰有1名为优秀员工的概率为1633.1.用样本估计总体是统计的基本思想,而利用频率分布表和频率分布直方图来估计总体就是用样本的频率分布去估计总体分布的两种主要方法.分布表在数量表示上比较准确,直方图比较直观.2.频率分布表中的频数之和等于样本容量,各组中的频率之和等于1;在频率分布直方图中,各小长方形的面积表示相应各组的频率,所以,所有小长方形的面积的和等于1.3.茎叶图的优点是原有信息不会抹掉,能够展示数据分布情况,但当样本数据较多或数据位数较多时,茎叶图就显得不太方便了.4.标准差、方差描述了一组数据围绕平均数波动的大小.标准差、方差越大,数据的离散程度越大;标准差、方差越小,数据的离散程度越小.因为方差与原始数据的单位不同,且平方后可能夸大了偏差的程度,所以虽然方差与标准差都是测量样本数据离散程度的工具,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一般多采用标准差.。
高考数学第一轮知识点总复习 第二节 用样本估计总体
平.因为公司中少数人的月工资额与大多数人的月工资额差别较大,
这样导致了平均数与中位数的偏差较大,所以平均数不能客观真实
地反映这个公司员工的工资水平.
题型四 综合问题
【例4】(12分)某种瓶装溶液,因为装瓶机的不稳定性,所以很可能每 瓶装的容量都不是标准的容量.我们随机抽出了20瓶,测得它们的容量 (单位:百毫升)如下: 12.1 11.9 12.2 12.2 12.0 12.1 12.9 12.1 12.3 12.5 11.7 12.4 12.3 11.8 11.3 12.1 11.4 11.6 11.2 12.2
1
(2)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
(3)电子元件寿命在100 h~400 h以内的频数为130,则频率 为 13=00.65. 200
(4)寿命在400 h以上的电子元件的频数为70,则频率 为 =700.35. 200
学后反思利用样本的频率分布可近似地估计总体的分布.从本例可 以看出,要比较准确地反映出总体70 分布的情况,必须准确地作出
[140,15 0)
人数
4
8
x
5
3
生产能 力分组 人数
表2:
[110, 120)
6
[120,130) [130,14 0)
y
36
[140,15 0)
18
(1)先确定x、y,再完成下列频率分布直方图,就生产能力而言, A类工人中个体间的差异程度与B类工人中个体间的差异程度哪 个更小?(不用计算,可通过观察直方图直接回答结论)
比;所有组距的频率之和为1;每一组距的频率是频率分布直方图中该
组距所对应的矩形的面积.
解
(1)M=0.102
=50,m=50-(1+4+20+15+8)=2n,N =m1,
2025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课时作业-用样本估计总体【含解析】
2025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课时作业-用样本估计总体【原卷版】(时间:45分钟分值:70分)【基础落实练】1.(5分)为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推动青少年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某学校对高一年级6名学生某日在校体育锻炼时长(单位:分钟)进行了统计,记录如下:45,62,51,70,66,59,则该组数据的80%分位数为()A.51B.62C.66D.642.(5分)为研究某药品的疗效,选取若干名志愿者进行临床试验,所有志愿者的舒张压数据(单位:kPa)的分组区间为[12,13),[13,14),[14,15),[15,16),[16,17],将其按从左到右的顺序分别编号为第一组,第二组,…,第五组,如图是根据试验数据制成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已知第一组与第二组共有20人,第三组中没有疗效的有6人,则第三组中有疗效的人数为()A.8B.12C.16D.183.(5分)已知一组数据x1,x2,x3,x4,x5的平均数为2,方差为12,则另一组数据3x1-2, 3x2-2,3x3-2,3x4-2,3x5-2的平均数、方差分别为()A.2,12B.2,1C.4,32D.4,924.(5分)某地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理念,对该地企业已处理的废水进行实时监测.下表是对A,B两家企业10天内已处理的废水的某项指标值的检测结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43727398638665758178B82687137616558687794A.A企业该指标值的极差较大B.A企业该指标值的中位数较小C.B企业该指标值的平均数较大D.B企业该指标值的众数与中位数相等5.(5分)(多选题)(2024·湛江模拟)某班级体温检测员对一周内甲、乙两名同学的体温进行了统计,其结果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乙同学体温的极差为0.4B.乙同学的体温比甲同学的体温更稳定C.乙同学体温的众数为36.4,中位数与平均数相等D.甲同学体温的第70百分位数为36.56.(5分)某汽车研究院现有300名研究员,他们的学历情况如图所示,该研究院今年计划招聘一批新研究员,并决定不再招聘本科生,且使得招聘后本科生的比例下降到15%,硕士生的比例不变,则该研究院今年计划招聘的硕士生人数为________.7.(5分)(2023·厦门模拟)已知样本数据2,4,8,m的极差为10,其中m>0,则该组数据的方差为__________.8.(10分)甲、乙两名学生参加数学竞赛培训,现分别从他们在培训期间参加的若干次预赛成绩中随机抽取8次,记录如下:甲8281797895889384乙9295807583809085(1)求两位学生预赛成绩的平均数和方差;(2)现要从中选派一人参加数学竞赛,从统计学的角度考虑,你认为选派哪位学生参加合适?请说明理由.【能力提升练】9.(5分)某校排球社的同学为训练动作组织了垫排球比赛,以下为根据排球社50位同学的垫球个数画的频率分布直方图,所有同学垫球数都在5至40之间.估计垫球数的样本数据的第75百分位数是()A.17.5B.18.75C.27D.2810.(5分)(多选题)(2023·新高考Ⅰ卷)有一组样本数据x1,x2,x3,x4,x5,x6,其中x1是最小值,x6是最大值,则()A.x2,x3,x4,x5的平均数等于x1,x2,x3,x4,x5,x6的平均数B.x2,x3,x4,x5的中位数等于x1,x2,x3,x4,x5,x6的中位数C.x2,x3,x4,x5的标准差不小于x1,x2,x3,x4,x5,x6的标准差D.x2,x3,x4,x5的极差不大于x1,x2,x3,x4,x5,x6的极差11.(5分)(2024·重庆模拟)某学校为了更好地关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对某年级的全体同学进行了一次心理健康测试,测试成绩满分为100分,其中1600名同学的测试成绩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则这1600名同学测试成绩的第65百分位数为__________.12.(10分)为了讴歌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奋斗历程,增进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某学校举办了一场党史竞赛活动,共有500名学生参加了此次竞赛活动.为了解本次竞赛活动的成绩,从中抽取了50名学生的成绩(成绩均为整数,满分为100分)进行统计,所有学生的成绩都不低于60分,将这50名学生的成绩(单位:分)进行分组,第一组[60,70),第二组[70,80),第三组[80,90),第四组[90,100],得到如图所示的频率分布直方图.(1)求图中m的值,并估计此次竞赛活动学生成绩的中位数;(2)根据频率分布直方图,估计此次竞赛活动成绩的平均数.若对成绩不低于平均数的同学进行奖励,请估计在参赛的500名学生中有多少名学生获奖.2025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课时作业-用样本估计总体【解析版】(时间:45分钟分值:70分)【基础落实练】1.(5分)为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推动青少年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某学校对高一年级6名学生某日在校体育锻炼时长(单位:分钟)进行了统计,记录如下:45,62,51,70,66,59,则该组数据的80%分位数为()A.51B.62C.66D.64【解析】选C.将6名学生该日在校体育锻炼时长记录从小到大排列为45,51,59,62,66,70,因为80%×6=4.8,所以该组数据的80%分位数为66.2.(5分)为研究某药品的疗效,选取若干名志愿者进行临床试验,所有志愿者的舒张压数据(单位:kPa)的分组区间为[12,13),[13,14),[14,15),[15,16),[16,17],将其按从左到右的顺序分别编号为第一组,第二组,…,第五组,如图是根据试验数据制成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已知第一组与第二组共有20人,第三组中没有疗效的有6人,则第三组中有疗效的人数为()A.8B.12C.16D.18【解析】选B.志愿者的总人数为20=50,所以第三组的人数为50×0.36=18,(0.24+0.16)×1有疗效的人数为18-6=12.3.(5分)已知一组数据x1,x2,x3,x4,x5的平均数为2,方差为12,则另一组数据3x1-2, 3x2-2,3x3-2,3x4-2,3x5-2的平均数、方差分别为()A.2,12B.2,1C.4,32D.4,92【解析】选D.因为一组数据x1,x2,x3,x4,x5的平均数为2,方差为12,所以另一组数据3x1-2,3x2-2,3x3-2,3x4-2,3x5-2的平均数为3×2-2=4,方差为32×12=92.4.(5分)某地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理念,对该地企业已处理的废水进行实时监测.下表是对A,B两家企业10天内已处理的废水的某项指标值的检测结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43727398638665758178B82687137616558687794A.A企业该指标值的极差较大B.A企业该指标值的中位数较小C.B企业该指标值的平均数较大D.B企业该指标值的众数与中位数相等【解析】选D.将A,B两家企业10天内已处理的废水的某项指标值的检测结果从小到大排列:A企业:43,63,65,72,73,75,78,81,86,98.B企业:37,58,61,65,68,68,71,77,82,94.A企业该指标值的极差为98-43=55,B企业该指标值的极差为94-37=57,A错误;A企业该指标值的中位数为73+752=74,B企业该指标值的中位数为68+682=68,B错误;A企业该指标值的平均数为43+63+65+72+73+75+78+81+86+9810=73.4,B企业该指标值的平均数为37+58+61+65+68+68+71+77+82+9410=68.1,C错误;由上可知,B企业该指标值的众数与中位数都为68,D正确.5.(5分)(多选题)(2024·湛江模拟)某班级体温检测员对一周内甲、乙两名同学的体温进行了统计,其结果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乙同学体温的极差为0.4B.乙同学的体温比甲同学的体温更稳定C.乙同学体温的众数为36.4,中位数与平均数相等D.甲同学体温的第70百分位数为36.5【解析】选BCD.选项A,乙同学体温的极差为36.5-36.3=0.2,故A错误;选项B,从题中折线图上可以看出,乙同学的体温比甲同学的体温更稳定,故B正确;选项C,乙同学的体温从低到高依次为36.3℃,36.3℃,36.4℃,36.4℃,36.4℃, 36.5℃,36.5℃,故众数为36.4,而中位数和平均数都是36.4,故C正确;选项D,甲同学的体温从低到高依次为36.2℃,36.2℃,36.4℃,36.4℃,36.5℃, 36.5℃,36.6℃,由70%×7=4.9,可知数据的第70百分位数为第5项数据36.5,故D 正确.6.(5分)某汽车研究院现有300名研究员,他们的学历情况如图所示,该研究院今年计划招聘一批新研究员,并决定不再招聘本科生,且使得招聘后本科生的比例下降到15%,硕士生的比例不变,则该研究院今年计划招聘的硕士生人数为________.【解析】根据题意,设今年计划招聘的硕士生为x人,博士生为y人,又由现有研究员300人,其中本科生有300×20%=60(人),硕士生有300×40%=120(人),=0.15,=0.4,解得 =40, =60.答案:407.(5分)(2023·厦门模拟)已知样本数据2,4,8,m的极差为10,其中m>0,则该组数据的方差为__________.【解析】由题意得m-2=10,所以m=12,所以该组数据的平均数为 =2+4+8+124=132,由方差的计算公式可知:s2=14 2-+(4-132)2+(8-132)2+12- =594.答案:5948.(10分)甲、乙两名学生参加数学竞赛培训,现分别从他们在培训期间参加的若干次预赛成绩中随机抽取8次,记录如下:甲8281797895889384乙9295807583809085(1)求两位学生预赛成绩的平均数和方差;(2)现要从中选派一人参加数学竞赛,从统计学的角度考虑,你认为选派哪位学生参加合适?请说明理由.【解析】(1)甲=18×(82+81+79+78+95+88+93+84)=85,乙=18×(92+95+80+75+83+80+90+85)=85,甲2=18×[(82-85)2+(81-85)2+(79-85)2+(78-85)2+(95-85)2+(88-85)2+(93-85)2+(84-85)2] =35.5,乙2=18×[(92-85)2+(95-85)2+(80-85)2+(75-85)2+(83-85)2+(80-85)2+(90-85)2+(85-85)2] =41.(2)由(1)知甲=乙,甲2< 乙2,甲的成绩较稳定,所以派甲参赛比较合适.【能力提升练】9.(5分)某校排球社的同学为训练动作组织了垫排球比赛,以下为根据排球社50位同学的垫球个数画的频率分布直方图,所有同学垫球数都在5至40之间.估计垫球数的样本数据的第75百分位数是()A.17.5B.18.75C.27D.28【解析】选D.垫球数在区间[5,25)内的人数占总人数的(0.01+0.01+0.04+0.06)×5×100%=60%,垫球数在区间[5,30)内的人数占总人数的(0.01+0.01+0.04+0.06+0.05)×5×100%=85%,所以第75百分位数位于区间[25,30)内,且25+5×0.75-0.60.85-0.6=28,所以估计垫球数的样本数据的第75百分位数是28.10.(5分)(多选题)(2023·新高考Ⅰ卷)有一组样本数据x1,x2,x3,x4,x5,x6,其中x1是最小值,x6是最大值,则()A.x2,x3,x4,x5的平均数等于x1,x2,x3,x4,x5,x6的平均数B.x2,x3,x4,x5的中位数等于x1,x2,x3,x4,x5,x6的中位数C.x2,x3,x4,x5的标准差不小于x1,x2,x3,x4,x5,x6的标准差D.x2,x3,x4,x5的极差不大于x1,x2,x3,x4,x5,x6的极差【解析】选BD.对于A,如1,2,2,2,3,5的平均数为2.5,而2,2,2,3的平均数为2.25,不相等,故A错误;对于B,不妨设x1≤x2≤x3≤x4≤x5≤x6,其中位数为 3+ 42,x2,x3,x4,x5的中位数为 3+ 42,所以B正确;对于C,x1,x2,x3,x4,x5,x6的波动更大,所以C错误;对于D,不妨设x1≤x2≤x3≤x4≤x5≤x6,则x5-x2≤x6-x1,故D正确.11.(5分)(2024·重庆模拟)某学校为了更好地关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对某年级的全体同学进行了一次心理健康测试,测试成绩满分为100分,其中1600名同学的测试成绩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则这1600名同学测试成绩的第65百分位数为__________.【解析】因为(0.01+0.01+m+0.02+0.02)×10=1,所以m=0.04,又0.1+0.1+0.4=0.6, 0.1+0.1+0.4+0.2=0.8,所以第65百分位数位于第4组中,设第65百分位数为a,则0.1+0.1+0.4+(a-80)×0.02=0.65,解得a=82.5.答案:82.512.(10分)为了讴歌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奋斗历程,增进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某学校举办了一场党史竞赛活动,共有500名学生参加了此次竞赛活动.为了解本次竞赛活动的成绩,从中抽取了50名学生的成绩(成绩均为整数,满分为100分)进行统计,所有学生的成绩都不低于60分,将这50名学生的成绩(单位:分)进行分组,第一组[60,70),第二组[70,80),第三组[80,90),第四组[90,100],得到如图所示的频率分布直方图.(1)求图中m的值,并估计此次竞赛活动学生成绩的中位数;(2)根据频率分布直方图,估计此次竞赛活动成绩的平均数.若对成绩不低于平均数的同学进行奖励,请估计在参赛的500名学生中有多少名学生获奖.【解析】(1)由题中频率分布直方图知(0.01+m+0.04+0.02)×10=1,解得m=0.03;设此次竞赛活动学生成绩的中位数为x0,因为数据落在[60,80)内的频率为0.4,落在[60,90)内的频率为0.8,从而可得80<x0<90,由(x0-80)×0.04=0.5-0.4,得x0=82.5,所以估计此次竞赛活动学生成绩的中位数为82.5.(2)由题中频率分布直方图及(1)知, =65×0.1+75×0.3+85×0.4+95×0.2=82,此次竞赛活动学生成绩不低于82的频率为0.2+90-8210×0.4=0.52,则获奖的学生有500×0.52=260(名),所以估计此次竞赛活动成绩的平均数为82,在参赛的500名学生中有260名学生获奖.。
2025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10.2-用样本估计总体【课件】
将一组数据按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处在________的一个数据(当数据个数是奇数时)或最中间两个数据的________(当数据个数是偶数时)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众数
一组数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即频数最大值所对应的样本数据)叫做这组数据的众数
[提醒] 平均数反映了数据取值的平均水平.
A. B. C. D.
√
解析:选A.由频率分布直方图可知众数 ;中位数应落在70到80区间内,则有 ,解得 ;平均数 .所以 ,故选A.
2.(2023·山东聊城模拟)已知 , , , 的平均值为6,方差为3,则 , , , 的平均值为____,方差为____.
11
人数
3
6
5
4
2
A. B. C. D.
√
解析:抽取的工人总数为20, ,那么第60百分位数是所有数据从小到大排序的第12项与第13项数据的平均数,第12项与第13项数据分别为9, ,所以第60百分位数是9.故选B.
(2)(2023·天津市南开中学模拟)为了解“双减”政策实施后学生每天的体育活动时间,研究人员随机调查了某地区1 000名学生每天进行体育运动的时间,按照时长(单位: )分成6组:第一组 ,第二
A.中位数 B.平均数 C.方差 D.极差
解析:选A.记9个原始评分分别为 , , , , , , , , (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易知 为7个有效评分与9个原始评分的中位数,故不变的数字特征是中位数.
√
3.(人A必修第二册 例2变条件、变设问)一个容量为20的样本,其数据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为: , , , , , , , , , , , , , , , , , , , ,则该组数据的第75百分位数为______,第86百分位数为____.
高考数学一轮总复习课件:随机抽样、用样本估计总体
6.(2020·天津)从一批零件中抽取 80 个,测量其直径(单位: mm),将所得数据分为 9 组:[5.31,5.33),[5.33,5.35),…,[5.45, 5.47),[5.47,5.49],并整理得到如下频率分布直方图,则在被抽 取的零件中,直径落在区间[5.43,5.47)内的个数为( B )
n 的样本进行调查,其中从丙车间的产品中抽取了 3 件,则 n=
(D ) A.9
B.10
C.12
D.13
【解析】 由分层抽样可得630=2n60,解得 n=13.
【讲评】 进行分层抽样的相关计算时,常利用以下关系式 巧解:
①总样体本的容个量数nN=该层该抽层取的的个个体体数数; ②总体中某两层的个体数之比等于样本中这两层抽取的个 体数之比.
5.对某商店一个月内每天的顾客人数进行了统计,得到样本 的茎叶图(如图所示),则该样本的中位数、众数、极差分别是( A )
A.46,45,56 B.46,45,53 C.47,45,56 D.45,47,53
解析 从茎叶图中可以看出样本数据的中位数为中间两个数的 平均数,即45+2 47=46,众数是 45,极差为 68-12=56,故选择 A.
状元笔记
(1)一个抽样试验能否用抽签法,关键看两点:一是制签是否 方便;二是号签是否易搅匀.一般地,当总体容量和样本容量都 较小时可用抽签法.
(2)在使用随机数表时,如遇到取两位数或三位数,可从选择 的随机数表中的某行某列的数字计起,每两个或每三个作为一个 单位,自左向右选取,有超过总体号码或出现重复号码的数字舍 去.
个最高分、1 个最低分,得到 7 个有效评分.7 个有效评分与 9 个
原始评分相比,不变的数字特征是( A )
高三数学第一轮复习 第十二章《概率和统计》课件
• 探究2 等可能事件的概率,首先要弄清楚试验结果是不 是“等可能”,其次要正确求出基本事件总数和事件A所 包含的基本事件的个数.
• 思考题2 某汽车站每天均有3辆开往省城济南的分为上、 中、下等级的客车,某天袁先生准备在该汽车站乘车前 往济南办事,但他不知道客车的车况,也不知道发车顺 序.为了尽可能乘上上等车,他采取如下策略:先放过 一辆,如果第二辆比第一辆好则上第二辆,否则上第三 辆.那么他乘上上等车的概率为__________.
4.一个坛子里有编号 1,2,…,12 的 12 个大小相同
的球,其中 1 到 6 号球是红球,其余的是黑球,若从中
任取两个球,则取到的都是红球,且至少有 1 个球的号
码是偶数的概率为( )
1
1
A.22
B.11
3
2
C.22
D.11
解析 分类:一类是两球号均为偶数且为红球,有 C32 种取法;另一类是两球号码是一奇一偶有 C31C31 种取 法
• 思考题1 掷两颗均匀的普通骰子,两个点数和为x(其中 x∈N*).
• ①记事件A:x=5,写出事件A包含的基本事件,并求P(A);
• ②求x≥10时的概率.
• 【分析】 每一次试验得到的是两颗骰子的点数,所以 每一个基本事件都对应着有序数对.
【解析】 ①每次试验两颗骰子出现的点数分别记为
m、n
最短路线的概率是( )
1
1
A.2
B.3
1
1
C.5
D.6
解析 基本事件,等可能事件的概率. • 答案n=3D×2=6,m=1. ∴P(A)=16.
• 3则.剩有下五两答个个案数数字字1130都、是2、奇3数、的4、概5率中是,_若__随__机__取__出__三_(个结数果字用, 数值表示解)析. 任取的三个数字中有 2 个偶数,1 个奇数,
2019版高考新创新一轮复习理数江苏专版教师用书:第十二章 选修4系列 含解析 精品
第十二章 选修4系列(1)[a 11 a 12] ⎣⎢⎡⎦⎥⎤b 11b 21=[a 11×b 11+a 12×b 21].(2)⎣⎢⎡⎦⎥⎤a 11 a 12a 21 a 22⎣⎢⎡⎦⎥⎤x 0y 0=⎣⎢⎡⎦⎥⎤a 11×x 0+a 12×y 0a 21×x 0+a 22×y 0. (3)对于矩阵M =⎣⎢⎡⎦⎥⎤a 11 a 12a 21 a 22,N =⎣⎢⎡⎦⎥⎤b 11 b 12b 21 b 22, 则MN =⎣⎢⎡⎦⎥⎤a 11 a 12a 21 a 22⎣⎢⎡⎦⎥⎤b 11 b 12b 21 b 22=⎣⎢⎡⎦⎥⎤a 11b 11+a 12b 21 a 11b 12+a 12b 22a 21b 11+a 22b 21 a 21b 12+a 22b 22. 2.矩阵的变换 (1)矩阵变换的概念:一般地,对于平面上的任意一个点(向量)(x ,y ),按照对应法则T ,总能对应唯一的一个平面点(向量)(x ′,y ′),则称T 为一个变换,简记为T :(x ,y )→(x ′,y ′),或T :⎣⎢⎡⎦⎥⎤x y →⎣⎢⎡⎦⎥⎤x ′y ′.(2)几种常见的平面变换:恒等变换、伸压变换、反射变换、旋转变换、投影变换、切变变换.[例1] (1)已知A =⎣⎢⎡⎦⎥⎤0 0,B =⎣⎢⎡⎦⎥⎤0 1,C =⎣⎢⎡⎦⎥⎤0 -1,计算AB ,AC . (2)已知A =⎣⎢⎡⎦⎥⎤1000,B =⎣⎢⎡⎦⎥⎤000 1,计算AB .(3)已知A =⎣⎢⎡⎦⎥⎤12 1212 12,B =⎣⎢⎡⎦⎥⎤1 1-1 -1,计算A 2,B 2.[解] (1)AB =⎣⎢⎡⎦⎥⎤1 00 0⎣⎢⎡⎦⎥⎤-1 00 1=⎣⎢⎡⎦⎥⎤-1 00 0, AC =⎣⎢⎡⎦⎥⎤1 000⎣⎢⎡⎦⎥⎤-1 00 -1=⎣⎢⎡⎦⎥⎤-1 00 0. (2)AB =⎣⎢⎡⎦⎥⎤1 00 0⎣⎢⎡⎦⎥⎤0001=⎣⎢⎡⎦⎥⎤1×0+0×0 1×0+0×10×0+0×0 0×0+0×1=⎣⎢⎡⎦⎥⎤0 00 0. (3)A 2=⎣⎢⎡⎦⎥⎤12 1212 12⎣⎢⎡⎦⎥⎤12 1212 12=⎣⎢⎡⎦⎥⎤12 1212 12.B 2=⎣⎢⎡⎦⎥⎤1 1-1 -1⎣⎢⎡⎦⎥⎤1 1-1 -1=⎣⎢⎡⎦⎥⎤0 000.[方法技巧]矩阵运算的规律(1)一般情况下,AB ≠BA ,即矩阵的乘法不满足交换律. (2)矩阵的乘法满足结合律,即(AB )C =A (BC ). (3)矩阵的乘法不满足消去律.矩阵的变换[例2] (2017·南京、盐城二模)设a ,b ∈R ,若直线l :ax +y -7=0在矩阵A =⎣⎢⎡⎦⎥⎤30-1b对应的变换作用下,得到的直线为l ′:9x +y -91=0,求实数a ,b 的值.[解] 设矩阵A 对应的变换把直线l 上的任意点P (x ,y )变成直线l ′上的点P 1(x 1,y 1),则⎣⎢⎡⎦⎥⎤ 30-1b ⎣⎢⎡⎦⎥⎤x y =⎣⎢⎡⎦⎥⎤x 1y 1,即⎩⎪⎨⎪⎧3x =x 1,-x +by =y 1. 因为9x 1+y 1-91=0,所以27x +(-x +by )-91=0,即26x +by -91=0. 因为直线l 的方程也为ax +y -7=0,所以26a =b 1=-91-7,解得a =2,b =13.[方法技巧] 1.变换的复合在数学中,一一对应的平面几何变换常可以看做是伸压、反射、旋转、切变变换的一次或多次复合,而伸压、反射、切变等变换通常叫做初等变换;对应的矩阵叫做初等变换矩阵.2.矩阵乘法MN 的几何意义对向量α=⎣⎢⎡⎦⎥⎤x y 连续实施的两次几何变换(先T N 后T M )的复合变换. 能力练通抓应用体验的“得”与“失”1.[考点一]已知矩阵M =⎣⎢⎡⎦⎥⎤3 4,α=⎣⎢⎡⎦⎥⎤2,β=⎣⎢⎦⎥-3,求M (2α+4β). 解:2α+4β=⎣⎢⎡⎦⎥⎤24+⎣⎢⎡⎦⎥⎤ 0-12=⎣⎢⎡⎦⎥⎤ 2-8,则M (2α+4β)=⎣⎢⎡⎦⎥⎤1 234⎣⎢⎡⎦⎥⎤ 2-8=⎣⎢⎡⎦⎥⎤-14-26. 2.[考点二]曲线C 1:x 2+2y 2=1在矩阵M =⎣⎢⎡⎦⎥⎤1 20 1的作用下变换为曲线C 2,求C 2的方程.解:设P (x ,y )为曲线C 2上任意一点,P ′(x ′,y ′)为曲线x 2+2y 2=1上与P 对应的点,则⎣⎢⎡⎦⎥⎤1 201⎣⎢⎡⎦⎥⎤x ′y ′=⎣⎢⎡⎦⎥⎤x y ,即⎩⎪⎨⎪⎧ x =x ′+2y ′,y =y ′则⎩⎪⎨⎪⎧x ′=x -2y ,y ′=y . 因为P ′是曲线C 1上的点,则有(x -2y 2)+y 2=1,所以C 2的方程为(x -2y )2+2y 2=1,即x 2-4xy +6y 2=1.3.[考点二](2018·徐州市高三期中)已知矩阵A =⎣⎢⎡⎦⎥⎤1 012,若直线y =kx +1在矩阵A 对应的变换作用下得到的直线过点P (2,6),求实数k 的值.解:矩阵A =⎣⎢⎡⎦⎥⎤1 01 2,得A -1=⎣⎢⎢⎡⎦⎥⎥⎤ 1 0-12 12, 所以A -1⎣⎢⎡⎦⎥⎤26=⎣⎢⎢⎡⎦⎥⎥⎤ 1 0-1212⎣⎢⎡⎦⎥⎤26=⎣⎢⎡⎦⎥⎤22,将点(2,2)代入直线y =kx +1得k =12.4.[考点一、二]已知矩阵A =⎣⎢⎡⎦⎥⎤1 011,B =⎣⎢⎡⎦⎥⎤0 23 2.(1)求满足条件AM =B 的矩阵M ;(2)矩阵M 对应的变换将曲线C :x 2+y 2=1变换为曲线C ′,求曲线C ′的方程.解:(1)设M =⎣⎢⎡⎦⎥⎤ab cd ,AM =⎣⎢⎡⎦⎥⎤1 01 1⎣⎢⎡⎦⎥⎤a b c d =⎣⎢⎡⎦⎥⎤ a b a +c b +d =⎣⎢⎡⎦⎥⎤0232,得⎩⎪⎨⎪⎧a =0,a +c =3,b =2,b +d =2,∴a =0,b =2,c =3,d =0.∴M =⎣⎢⎡⎦⎥⎤0 23 0. (2)设曲线C 上任意一点P (x ,y )在矩阵M 对应的变换作用下变为点P ′(x ′,y ′),则M ⎣⎢⎡⎦⎥⎤x y =⎣⎢⎡⎦⎥⎤0 230⎣⎢⎡⎦⎥⎤x y =⎣⎢⎡⎦⎥⎤2y 3x =⎣⎢⎡⎦⎥⎤x ′y ′, ∴⎩⎪⎨⎪⎧2y =x ′,3x =y ′,即⎩⎨⎧y =x ′2,x =y ′3,代入曲线C :x 2+y 2=1,得⎝⎛⎭⎫x ′22+⎝⎛⎭⎫y ′32=1.∴曲线C ′的方程是x 24+y 29=1.突破点(二) 矩阵的逆矩阵、特征值与特征向量对于二阶矩阵A ,B ,若有AB =BA =E ,则称A 是可逆的,B 称为A 的逆矩阵. 2.二阶行列式 我们把⎪⎪⎪⎪⎪⎪a b c d 称为二阶行列式,它的运算结果是一个数值(或多项式),记为det(A )=ad -bc .3.特征值与特征向量(1)设A 是一个二阶矩阵,如果对于实数λ,存在一个非零向量α,使得Aα=λα,那么λ称为A 的一个特征值,而α称为A 的属于特征值λ的一个特征向量.(2)从几何上看,特征向量的方向经变换矩阵A 的作用后,与原向量保持在同一条直线上,这时特征向量或者方向不变(λ>0),或者方向相反(λ<0).特别地,当λ=0时,特征向量就被变换成零向量.[例1] 已知矩阵A =⎣⎢⎡⎦⎥⎤0 2,B =⎣⎢⎡⎦⎥⎤0 6,求矩阵A -1B .[解] 设矩阵A 的逆矩阵为⎣⎢⎡⎦⎥⎤ab c d ,则⎣⎢⎡⎦⎥⎤-1 00 2⎣⎢⎡⎦⎥⎤a b c d =⎣⎢⎡⎦⎥⎤1001,即⎣⎢⎡⎦⎥⎤-a -b 2c 2d =⎣⎢⎡⎦⎥⎤1 00 1, 故a =-1,b =0,c =0,d =12,从而A 的逆矩阵为A -1=⎣⎢⎢⎡⎦⎥⎥⎤-1 00 12,所以A -1B =⎣⎢⎢⎡⎦⎥⎥⎤-1 00 12⎣⎢⎡⎦⎥⎤1206=⎣⎢⎡⎦⎥⎤-1 -20 3. [方法技巧]1.求逆矩阵的三种常用方法:(1)待定系数法:设A 是一个二阶可逆矩阵⎣⎢⎡⎦⎥⎤ab cd ,则AA -1=A -1A =E (E 为单位矩阵).(2)公式法:⎪⎪⎪⎪⎪⎪a b c d =ad -bc ,记为det A ,有A -1=⎣⎢⎡⎦⎥⎤d det A -b det A -c det A a det A ,当且仅当detA =ad -bc ≠0.(3)从几何变换的角度求解二阶矩阵的逆矩阵. 2.对于矩阵A 和B ,若都存在逆矩阵,则 (1)若A 是B 的逆矩阵,则B 也是A 的逆矩阵; (2)可逆矩阵的逆矩阵唯一; (3)(A -1)-1=A ;(4)E -1=E ;(5)(AB )-1=B -1A -1;(6)若A 是可逆矩阵,B 、C 是任意矩阵,则由AB =AC 可得B =C .特征值与特征向量[例2] 已知矩阵A 的逆矩阵A -1=⎣⎢⎦⎥12.(1)求矩阵A ; (2)求矩阵A-1的特征值以及属于每个特征值的一个特征向量.[解] (1)因为矩阵A 是矩阵A-1的逆矩阵,且|A -1|=2×2-1×1=3≠0,所以A =13⎣⎢⎡⎦⎥⎤2 -1-1 2=⎣⎢⎡⎦⎥⎤ 23 -13-13 23.(2)矩阵A -1的特征多项式为f (λ)=⎪⎪⎪⎪⎪⎪λ-2 -1 -1 λ-2=λ2-4λ+3=(λ-1)(λ-3),令f (λ)=0,得矩阵A-1的特征值为λ1=1或λ2=3,所以α1=⎣⎢⎡⎦⎥⎤ 1-1是矩阵A -1的属于特征值λ1=1的一个特征向量,α2=⎣⎢⎡⎦⎥⎤11是矩阵A -1的属于特征值λ2=3的一个特征向量.[方法技巧]矩阵A 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求解策略(1)求矩阵A 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先确定其特征多项式f (λ),再由f (λ)=0求出该矩阵的特征值,然后把特征值代入矩阵A 所确定的二元一次方程组⎩⎪⎨⎪⎧(λ-a )x -by =0,-cx +(λ-d )y =0,即可求出特征向量.(2)根据矩阵A 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求矩阵A设A =⎣⎢⎡⎦⎥⎤ab cd ,根据Aα=λα构建关于a ,b ,c ,d 的方程求解.能力练通抓应用体验的“得”与“失”1.[考点一](2016·江苏高考)已知矩阵A =⎣⎡⎦⎤10 2-2,矩阵B 的逆矩阵B -1=⎣⎢⎢⎦⎥⎥1 -120 2,求矩阵AB .解:设B =⎣⎡⎦⎤acb d ,则B -1B =⎣⎢⎢⎡⎦⎥⎥⎤1 -120 2⎣⎡⎦⎤a c b d =⎣⎡⎦⎤10 01, 即错误!=错误!,故⎩⎪⎨⎪⎧ a -12c =1,b -12d =0,2c =0,2d =1,解得⎩⎪⎨⎪⎧a =1,b =14,c =0,d =12,所以B =⎣⎢⎡⎦⎥⎤1 140 12.因此,AB =⎣⎡⎦⎤10 2-2⎣⎢⎡⎦⎥⎤1 140 12=⎣⎢⎢⎡⎦⎥⎥⎤1 540 -1. 2.[考点二] 已知矩阵A =⎣⎢⎡⎦⎥⎤1 -1a 1,其中a ∈R ,若点P (1,1)在矩阵A 的变换下得到点P ′(0,-3).(1)求实数a 的值;(2)求矩阵A 的特征值及特征向量.解:(1)由题意得⎣⎢⎡⎦⎥⎤1 -1a 1⎣⎢⎡⎦⎥⎤11=⎣⎢⎡⎦⎥⎤ 0 a +1=⎣⎢⎡⎦⎥⎤0-3,所以a +1=-3,所以a =-4.(2)由(1)知A =⎣⎢⎡⎦⎥⎤1 -1-4 1,令f (λ)=⎪⎪⎪⎪⎪⎪λ-1 1 4 λ-1=(λ-1)2-4=0.解得A 的特征值为λ=-1或3.当λ=-1时,由⎩⎪⎨⎪⎧-2x +y =0,4x -2y =0得矩阵A 的属于特征值-1的一个特征向量为⎣⎢⎡⎦⎥⎤12,当λ=3时,由⎩⎪⎨⎪⎧2x +y =0,4x +2y =0得矩阵A 的属于特征值3的一个特征向量为⎣⎢⎡⎦⎥⎤1-2.3.[考点二] (2018·苏北四市期末)已知矩阵A =⎣⎢⎡⎦⎥⎤1 2-1 4,求矩阵A 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解:矩阵A 的特征多项式为f (λ)=⎪⎪⎪⎪⎪⎪λ-1-21λ-4=λ2-5λ+6,由f (λ)=0,解得λ1=2,λ2=3.当λ1=2时,特征方程组为⎩⎪⎨⎪⎧x -2y =0,x -2y =0,故属于特征值λ1=2的一个特征向量α1=⎣⎢⎡⎦⎥⎤21;当λ2=3时,特征方程组为⎩⎪⎨⎪⎧2x -2y =0,x -y =0,故属于特征值λ2=3的一个特征向量α2=⎣⎢⎡⎦⎥⎤11.4.[考点二]已知矩阵A 将点(1,0)变换为(2,3),且属于特征值3的一个特征向量是⎣⎢⎡⎦⎥⎤11,求矩阵A .解:设A =⎣⎢⎡⎦⎥⎤ab c d ,由⎣⎢⎡⎦⎥⎤a b c d ⎣⎢⎡⎦⎥⎤10=⎣⎢⎡⎦⎥⎤23, 得⎩⎪⎨⎪⎧a =2,c =3.由⎣⎢⎡⎦⎥⎤abcd ⎣⎢⎡⎦⎥⎤11=3⎣⎢⎡⎦⎥⎤11=⎣⎢⎡⎦⎥⎤33, 得⎩⎪⎨⎪⎧ a +b =3,c +d =3.所以⎩⎪⎨⎪⎧b =1,d =0.所以A =⎣⎢⎡⎦⎥⎤2 130.1. (2018·苏北四市摸底)已知矩阵A =⎣⎢⎡⎦⎥⎤-1 21 x ,B =⎣⎢⎡⎦⎥⎤1 12 -1,向量α=⎣⎢⎡⎦⎥⎤2y ,若Aα=Bα,求实数x ,y 的值.解:Aα=⎣⎢⎡⎦⎥⎤2y -22+xy ,Bα=⎣⎢⎡⎦⎥⎤2+y 4-y .由Aα=Bα得⎩⎪⎨⎪⎧2y -2=2+y ,2+xy =4-y ,得x =-12, y =4.2. (2018·南京、盐城、连云港、徐州模拟)已知a ,b 是实数,如果矩阵A =⎣⎢⎡⎦⎥⎤3 a b -2所对应的变换T 把点(2,3)变成(3,4).(1)求a ,b 的值;(2)若矩阵A 的逆矩阵为B ,求B 2.解: (1)由题意得⎣⎢⎡⎦⎥⎤3 a b -2⎣⎢⎡⎦⎥⎤23=⎣⎢⎡⎦⎥⎤34,所以⎩⎪⎨⎪⎧6+3a =3,2b -6=4, 所以a =-1,b =5.(2)由(1)得A =⎣⎢⎡⎦⎥⎤3 -15 -2.由矩阵的逆矩阵公式得B =⎣⎢⎡⎦⎥⎤2 -15 -3.所以B 2=⎣⎢⎡⎦⎥⎤-11-54.3.(2018·南通、扬州、淮安、宿迁、泰州二调)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设点A (-1,2)在矩阵M =⎣⎢⎡⎦⎥⎤-1 00 1对应的变换作用下得到点A ′,将点B (3,4)绕点A ′逆时针旋转90°得到点B ′,求点B ′的坐标.解:设B ′(x ,y ),依题意,由⎣⎢⎡⎦⎥⎤-100 1⎣⎢⎡⎦⎥⎤-12=⎣⎢⎡⎦⎥⎤12,得A ′(1,2). 则A ′B ―→=(2,2),A ′B ′―→=(x -1,y -2).记旋转矩阵N =⎣⎢⎡⎦⎥⎤0 -11 0,则⎣⎢⎡⎦⎥⎤0 -11 0⎣⎢⎡⎦⎥⎤22=⎣⎢⎡⎦⎥⎤x -1y -2,即⎣⎢⎡⎦⎥⎤-2 2=⎣⎢⎡⎦⎥⎤x -1y -2,解得⎩⎪⎨⎪⎧x =-1,y =4, 所以点B ′的坐标为(-1,4).4.(2018·南京、盐城模拟)设矩阵M =⎣⎢⎡⎦⎥⎤a 02 1的一个特征值为2,若曲线C 在矩阵M 变换下的方程为x 2+y 2=1,求曲线C 的方程.解: 由题意,矩阵M 的特征多项式f (λ)=(λ-a )·(λ-1),因为矩阵M 有一个特征值为2,所以f (2)=0,所以a =2.设曲线C 上任意一点坐标为(x ,y ),在矩阵M 变换下得到的点为(x ′,y ′),所以M ⎣⎢⎡⎦⎥⎤x y =⎣⎢⎡⎦⎥⎤2 021⎣⎢⎡⎦⎥⎤x y =⎣⎢⎡⎦⎥⎤x ′y ′=⎣⎢⎡⎦⎥⎤2x 2x +y , 即⎩⎪⎨⎪⎧x ′=2x ,y ′=2x +y , 代入方程x ′2+y ′2=1,得(2x )2+(2x +y )2=1,即曲线C 的方程为8x 2+4xy +y 2=1.5.(2017·江苏高考)已知矩阵A =⎣⎢⎡⎦⎥⎤0 110,B =⎣⎢⎡⎦⎥⎤100 2.(1)求AB ;(2)若曲线C 1:x 28+y 22=1在矩阵AB 对应的变换作用下得到另一曲线C 2,求C 2的方程.解:(1)因为A =⎣⎢⎡⎦⎥⎤0 11 0,B =⎣⎢⎡⎦⎥⎤1 00 2,所以AB =⎣⎢⎡⎦⎥⎤0 110⎣⎢⎡⎦⎥⎤1 00 2=⎣⎢⎡⎦⎥⎤0 21 0. (2)设Q (x 0,y 0)为曲线C 1上的任意一点, 它在矩阵AB 对应的变换作用下变为P (x ,y ), 则⎣⎢⎡⎦⎥⎤0 21 0⎣⎢⎡⎦⎥⎤x 0y 0=⎣⎢⎡⎦⎥⎤x y ,即⎩⎪⎨⎪⎧2y 0=x ,x 0=y ,所以⎩⎪⎨⎪⎧x 0=y ,y 0=x 2.因为点Q (x 0,y 0)在曲线C 1上,则x 208+y 202=1,从而y 28+x 28=1,即x 2+y 2=8.因此曲线C 1在矩阵AB 对应的变换作用下得到曲线C 2:x 2+y 2=8.6. (2018·盐城模拟)已知矩阵M =⎣⎢⎡⎦⎥⎤2m n 1的两个特征向量为α1=⎣⎢⎡⎦⎥⎤10,α2=⎣⎢⎡⎦⎥⎤01,若β=⎣⎢⎡⎦⎥⎤12,求M 2β. 解:设矩阵M 的特征向量α1对应的特征值为λ1,特征向量α2对应的特征值为λ2,则由⎩⎪⎨⎪⎧Mα1=λ1α1,Mα2=λ2α2,可解得m =n =0,λ1=2,λ2=1,又β=⎣⎢⎡⎦⎥⎤12=⎣⎢⎡⎦⎥⎤10+2⎣⎢⎡⎦⎥⎤01=α1+2α2, 所以M 2β=M 2(α1+2α2)=λ21α1+2λ22α2=4⎣⎢⎡⎦⎥⎤10+2⎣⎢⎡⎦⎥⎤01=⎣⎢⎡⎦⎥⎤42. 7. (2018·苏州期末)已知二阶矩阵M 有特征值λ=3及对应的一个特征向量e 1=⎣⎢⎡⎦⎥⎤11,并且矩阵M 对应的变换将点(-1,2)变换成(9,15),求矩阵M .解:设M =⎣⎢⎡⎦⎥⎤a b cd ,则⎣⎢⎡⎦⎥⎤a b c d ⎣⎢⎡⎦⎥⎤11=3⎣⎢⎡⎦⎥⎤11=⎣⎢⎡⎦⎥⎤33,故⎩⎪⎨⎪⎧a +b =3,c +d =3.⎣⎢⎡⎦⎥⎤a b c d ⎣⎢⎡⎦⎥⎤-1 2=⎣⎢⎡⎦⎥⎤ 915,故⎩⎪⎨⎪⎧-a +2b =9,-c +2d =15. 联立以上两方程组解得a =-1,b =4,c =-3,d =6,故M =⎣⎢⎡⎦⎥⎤-14-36.突破点(一) 极坐标系(1)极坐标系如图所示,在平面上取一个定点O ,点O 叫做极点,自极点O 引一条射线Ox ,Ox 叫做极轴;同时确定一个长度单位和计算角度的正方向(通常取逆时针方向为正方向),这样就建立了一个极坐标系.(2)极坐标一般地,没有特殊说明时,我们认为ρ≥0,θ可取任意实数.(3)点与极坐标的关系一般地,极坐标(ρ,θ)与(ρ,θ+2kπ)(k∈Z)表示同一个点,特别地,极点O的坐标为(0,θ)(θ∈R),和直角坐标不同,平面内一个点的极坐标有无数种表示.如果规定ρ>0,0≤θ<2π,那么除极点外,平面内的点可用唯一的极坐标(ρ,θ) 表示;同时,极坐标(ρ,θ)表示的点也是唯一确定的.2.极坐标与直角坐标的互化3.1.极坐标方程化为直角坐标方程的步骤第一步判断极坐标的极点与直角坐标系的原点是否重合,且极轴与x 轴正半轴是否重合,若上述两个都重合,则极坐标方程与直角坐标方程可以互化第二步通过极坐标方程的两边同乘ρ或同时平方构造ρcos θ,ρsin θ,ρ2的形式,一定要注意变形过程中方程要保持同解,不要出现增解或漏解第三步根据极坐标方程与直角坐标方程的互化公式⎩⎪⎨⎪⎧x =ρcos θ,y =ρsin θ及ρ2=x 2+y 2将极坐标方程转化为直角坐标方程2.直角坐标方程化为极坐标方程或直角坐标系中点的坐标化为极坐标(1)直角坐标方程化为极坐标方程较为简单,只需将直角坐标方程中的x ,y 分别用ρcos θ,ρsin θ代替即可得到相应极坐标方程.(2)求直角坐标系中的点(x ,y )对应的极坐标的一般步骤:[例1] 在极坐标系下,已知圆O :ρ=cos θ+sin θ和直线l :ρsin ⎝⎛⎭⎫θ-π4=22. (1)求圆O 和直线l 的直角坐标方程;(2)当θ∈(0,π)时,求直线l 与圆O 公共点的一个极坐标. [解] (1)圆O :ρ=cos θ+sin θ,即ρ2=ρcos θ+ρsin θ,圆O 的直角坐标方程为:x 2+y 2=x +y ,即x 2+y 2-x -y =0,直线l :ρsin ⎝⎛⎭⎫θ-π4=22,即ρsin θ-ρcos θ=1,则直线l 的直角坐标方程为:y -x =1,即x -y +1=0.(2)由⎩⎪⎨⎪⎧ x 2+y 2-x -y =0,x -y +1=0得⎩⎪⎨⎪⎧x =0,y =1,则直线l 与圆O 公共点的一个极坐标为⎝⎛⎭⎫1,π2. [方法技巧]1.应用互化公式的三个前提条件 (1)取直角坐标系的原点为极点. (2)以x 轴的正半轴为极轴.(3)两种坐标系规定相同的长度单位.2.直角坐标化为极坐标时的两个注意点(1)根据终边相同的角的意义,角θ的表示方法具有周期性,故点M 的极坐标(ρ,θ)的形式不唯一,即一个点的极坐标有无穷多个.当限定ρ≥0,θ∈[0,2π)时,除极点外,点M 的极坐标是唯一的.(2)当把点的直角坐标化为极坐标时,求极角θ应注意判断点M 所在的象限(即角θ的终边的位置),以便正确地求出角θ(θ∈[0,2π))的值.极坐标方程的应用[例2] (2018·福州五校联考)已知曲线C 的极坐标方程为ρ2-22ρcos ⎝⎛⎭⎫θ+π4-2=0.以极点为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极轴为x 轴的正半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1)若直线l 过原点,且被曲线C 截得的弦长最小,求直线l 的直角坐标方程; (2)若M 是曲线C 上的动点,且点M 的直角坐标为(x ,y ),求x +y 的最大值. [解] (1)ρ2-22ρcos ⎝⎛⎭⎫θ+π4-2=0,即ρ2-2ρcos θ+2ρsin θ-2=0, 将⎩⎪⎨⎪⎧x =ρcos θ,y =ρsin θ代入得曲线C 的直角坐标方程为(x -1)2+(y +1)2=4, 圆心C (1,-1),若直线l 被曲线C 截得的弦长最小,则直线l 与OC 垂直, 即k l ·k OC =-1,k OC =-1,因而k l =1,故直线l 的直角坐标方程为y =x .(2)因为M 是曲线C 上的动点,因而利用圆的参数方程可设⎩⎪⎨⎪⎧x =1+2cos φ,y =-1+2sin φ(φ为参数),则x +y =2sin φ+2cos φ=22sin ⎝⎛⎭⎫φ+π4,当sin ⎝⎛⎭⎫φ+π4=1时,x +y 取得最大值2 2. [易错提醒]用极坐标系解决问题时要注意题目中的几何关系,如果几何关系不容易通过极坐标表示时,可以先化为直角坐标方程,将不熟悉的问题转化为熟悉的问题加以解决.能力练通抓应用体验的“得”与“失”1.[考点一、二]已知直线l 的极坐标方程为2ρsin ⎝⎛⎭⎫θ+π4=2,点A 的极坐标为A ⎝⎛⎭⎫22,7π4,求点A 到直线l 的距离. 解:由2ρsin ⎝⎛⎭⎫θ+π4=2,得2ρ⎝⎛⎭⎫22sin θ+22cos θ=2, 由坐标变换公式得直线l 的直角坐标方程为y +x =1, 即x +y -1=0.由点A 的极坐标为⎝⎛⎭⎫22,7π4得点A 的直角坐标为(2,-2),所以点A 到直线l 的距离d =|2-2-1|2=22. 2.[考点一、二](2018·洛阳统考)已知圆O 1和圆O 2的极坐标方程分别为ρ=2,ρ2-22ρcos ⎝⎛⎭⎫θ-π4=2. (1)将圆O 1和圆O 2的极坐标方程化为直角坐标方程; (2)求经过两圆交点的直线的极坐标方程.解:(1)由ρ=2知ρ2=4,由坐标变换公式,得x 2+y 2=4. 因为ρ2-22ρcos ⎝⎛⎭⎫θ-π4=2, 所以ρ2-22ρ⎝⎛⎭⎫cos θcos π4+sin θsin π4=2. 由坐标变换公式,得x 2+y 2-2x -2y -2=0.(2)将两圆的直角坐标方程相减,得经过两圆交点的直线方程为x +y =1. 化为极坐标方程为ρcos θ+ρsin θ=1,即ρsin ⎝⎛⎫θ+π4=22. 3.[考点二]已知圆C 的极坐标方程为ρ2+22ρ·sin θ-π4-4=0,求圆C 的半径.解:以极坐标系的极点为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O ,以极轴为x 轴的正半轴,建立直角坐标系xOy .圆C 的极坐标方程为ρ2+22ρ⎝⎛⎭⎫22sin θ-22cos θ-4=0,化简,得ρ2+2ρsin θ-2ρcos θ-4=0.则圆C 的直角坐标方程为x 2+y 2-2x +2y -4=0, 即(x -1)2+(y +1)2=6,所以圆C 的半径为 6.4.[考点一、二](2017·全国卷Ⅱ)在直角坐标系xOy 中,以坐标原点为极点,x 轴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曲线C 1的极坐标方程为ρcos θ=4.(1)M 为曲线C 1上的动点,点P 在线段OM 上,且满足|OM |·|OP |=16,求点P 的轨迹C 2的直角坐标方程;(2)设点A 的极坐标为⎝⎛⎭⎫2,π3,点B 在曲线C 2上,求△OAB 面积的最大值. 解:(1)设P 的极坐标为(ρ,θ)(ρ>0),M 的极坐标为(ρ1,θ)(ρ1>0). 由题设知|OP |=ρ,|OM |=ρ1=4cos θ. 由|OM |·|OP |=16,得C 2的极坐标方程ρ=4cos θ(ρ>0). 因此C 2的直角坐标方程为(x -2)2+y 2=4(x ≠0). (2)设点B 的极坐标为(ρB ,α)(ρB >0),由题设知|OA |=2,ρB =4cos α,于是△OAB 的面积S =12|OA |·ρB ·sin ∠AOB =4cos α·⎪⎪⎪⎪sin ⎝⎛⎭⎫α-π3 =2⎪⎪⎪⎪sin ⎝⎛⎭⎫2α-π3-32≤2+ 3.当α=-π12时,S 取得最大值2+ 3.所以△OAB 面积的最大值为2+ 3.突破点(二) 参数方程一般地,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如果曲线C 上任意一点P 的坐标x ,y 都可以表示为某个变量t 的函数:⎩⎪⎨⎪⎧ x =f (t ),y =g (t ),反过来,对于t 的每一个允许值,由函数式⎩⎪⎨⎪⎧x =f (t ),y =g (t )所确定的点P (x ,y )都在这曲线C 上,那么方程⎩⎪⎨⎪⎧x =f (t ),y =g (t )叫做曲线C 的参数方程,变数t 是参变数,简称参数.2.直线、圆、椭圆的参数方程(1)过点M (x 0,y 0),倾斜角为α的直线l 的参数方程为⎩⎪⎨⎪⎧x =x 0+t cos α,y =y 0+t sin α(t 为参数).(2)圆心在点M 0(x 0,y 0),半径为r 的圆的参数方程为⎩⎪⎨⎪⎧x =x 0+r cos θ,y =y 0+r sin θ(θ为参数).(3)椭圆x 2a 2+y 2b 2=1(a >b >0)的参数方程为⎩⎪⎨⎪⎧x =a cos φ,y =b sin φ(φ为参数).1.基本思路是消去参数,常用的消参方法有:①代入消元法;②加减消元法;③恒等式(三角的或代数的)消元法;④平方后再加减消元法等.其中代入消元法、加减消元法一般是利用解方程的技巧,三角恒等式消元法常利用公式sin 2θ+cos 2θ=1等.2.普通方程化为参数方程 (1)选择参数的一般原则曲线上任意一点的坐标与参数的关系比较明显且关系相对简单;当参数取某一值时,可以唯一确定x ,y 的值;(2)具体步骤第一步,引入参数,但要选定合适的参数t ;第二步,确定参数t 与变量x 或y 的一个关系式x =f (t )(或y =φ(t ));第三步,把确定的参数与一个变量的关系式代入普通方程F (x ,y )=0,求得另一关系y =g (t )(或x =ψ(t )),问题得解.[例1] 将下列参数方程化为普通方程.(1)⎩⎨⎧x =1t,y =1tt 2-1(t 为参数);(2)⎩⎪⎨⎪⎧x =2+sin 2θ,y =-1+cos 2θ(θ为参数). [解] (1)∵⎝⎛⎭⎫1t 2+⎝⎛⎭⎫1t t 2-12=1, ∴x 2+y 2=1. ∵t 2-1≥0, ∴t ≥1或t ≤-1. 又x =1t ,∴x ≠0. 当t ≥1时,0<x ≤1, 当t ≤-1时,-1≤x <0,∴所求普通方程为x 2+y 2=1,其中⎩⎪⎨⎪⎧ 0<x ≤1,0≤y <1或⎩⎪⎨⎪⎧-1≤x <0,-1<y ≤0.(2)∵y =-1+cos 2θ=-1+1-2sin 2θ=-2sin 2θ,sin 2θ=x -2, ∴y =-2x +4,∴2x +y -4=0. ∵0≤sin 2θ≤1,∴0≤x -2≤1,∴2≤x ≤3,∴所求的普通方程为2x +y -4=0(2≤x ≤3). [易错提醒](1)将曲线的参数方程化为普通方程时务必要注意x ,y 的取值范围,保证消参前后的方程的一致性.(2)将参数方程化为普通方程时,要注意参数的取值范围对普通方程中x ,y 的取值范围的影响.直线与圆锥曲线的参数方程及应用1.第一步,把直线和圆锥曲线的参数方程都化为普通方程;第二步,根据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解决问题.2.当直线经过点P (x 0,y 0),且直线的倾斜角为α,求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交点、弦长问题时,可以把直线的参数方程设成⎩⎪⎨⎪⎧x =x 0+t cos α,y =y 0+t sin α(t 为参数),交点A ,B 对应的参数分别为t 1,t 2,计算时把直线的参数方程代入圆锥曲线的直角坐标方程,求出t 1+t 2,t 1·t 2,得到|AB |=|t 1-t 2|=(t 1+t 2)2-4t 1·t 2.[例2] (2018·无锡联考)在直角坐标系xOy 中,设倾斜角为α的直线l :⎩⎨⎧x =2+t cos α,y =3+t sin α(t 为参数)与曲线C :⎩⎪⎨⎪⎧x =2cos θ,y =sin θ(θ为参数)相交于不同的两点A ,B .(1)若α=π3,求线段AB 的中点M 的坐标;(2)若|PA |·|PB |=|OP |2,其中P (2,3),求直线l 的斜率. [解] (1)将曲线C 的参数方程化为普通方程是x 24+y 2=1.当α=π3时,设点M 对应的参数为t 0.直线l 的方程为⎩⎨⎧x =2+12t ,y =3+32t(t 为参数),代入曲线C 的普通方程x 24+y 2=1,得13t 2+56t +48=0,设直线l 上的点A ,B 对应参数分别为t 1,t 2. 则t 0=t 1+t 22=-2813,所以点M 的坐标为⎝⎛⎭⎫1213,-313. (2)将⎩⎨⎧x =2+t cos α,y =3+t sin α代入曲线C 的普通方程x 24+y 2=1,得(cos 2α+4sin 2α)t 2+(83sin α+4cos α)t +12=0, 因为|PA |·|PB |=|t 1t 2|=12cos 2α+4sin 2α,|OP |2=7, 所以12cos 2α+4sin 2α=7,得tan 2α=516. 由于Δ=32cos α(23sin α-cos α)>0, 故tan α=54.所以直线l 的斜率为54.[方法技巧]1.解决直线与圆的参数方程的应用问题时一般是先化为普通方程再根据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来解决问题.2.对于形如⎩⎪⎨⎪⎧x =x 0+at ,y =y 0+bt (t 为参数)的直线的参数方程,当a 2+b 2≠1时,应先化为标准形式后才能利用t 的几何意义解题.能力练通抓应用体验的“得”与“失”1.将下列参数方程化为普通方程.(1)⎩⎨⎧x =3k1+k 2,y =6k21+k2(k 为参数);(2)⎩⎪⎨⎪⎧x =1-sin 2θ,y =sin θ+cos θ(θ为参数). 解:(1)两式相除,得k =y 2x ,将其代入x =3k 1+k 2得x =3·y2x 1+⎝⎛⎭⎫y 2x 2,化简得4x 2+y 2-6y =0,因为y =6k 21+k 2=6-11+k 2,所以0<y <6, 所以所求的普通方程是4x 2+y 2-6y =0(0<y <6). (2)由(sin θ+cos θ)2=1+sin 2θ=2-(1-sin 2θ) 得y 2=2-x .又x =1-sin 2θ∈[0,2], 得所求的普通方程为y 2=2-x ,x ∈[0,2].2.[考点二](2017·江苏高考)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已知直线l 的参数方程为⎩⎪⎨⎪⎧x =-8+t ,y =t 2(t 为参数),曲线C 的参数方程为⎩⎨⎧x =2s 2,y =22s (s 为参数).设P 为曲线C 上的动点,求点P 到直线l 的距离的最小值.解:直线l 的普通方程为x -2y +8=0. 因为点P 在曲线C 上,设P (2s 2,22s ), 从而点P 到直线l 的距离 d =|2s 2-42s +8|12+(-2)2=2(s -2)2+45.当s =2时,d min =455. 因此当点P 的坐标为(4,4)时,曲线C 上点P 到直线l 的距离取到最小值455.3.[考点二](2018·郑州模拟)将曲线C 1:x 2+y 2=1上所有点的横坐标伸长到原来的2倍(纵坐标不变)得到曲线C 2,A 为C 1与x 轴正半轴的交点,直线l 经过点A 且倾斜角为30°,记l 与曲线C 1的另一个交点为B ,与曲线C 2在第一、三象限的交点分别为C ,D .(1)写出曲线C 2的普通方程及直线l 的参数方程; (2)求|AC |-|BD |.解:(1)由题意可得C 2:x 22+y 2=1,对曲线C 1,令y =0,得x =1,所以l :⎩⎨⎧x =1+32t ,y =12t (t 为参数).(2)将⎩⎨⎧x =1+3t 2,y =12t代入x 22+y 2=1,整理得5t 2+43t -4=0.设点C ,D 对应的参数分别为t 1,t 2,则t 1+t 2=-435,且|AC |=t 1,|AD |=-t 2.又|AB |=2|OA |cos 30°=3,故|AC |-|BD |=|AC |-(|AD |-|AB |)=|AC |-|AD |+|AB |=t 1+t 2+3=35. 4.[考点二](2017·全国卷Ⅰ)在直角坐标系xOy 中,曲线C 的参数方程为⎩⎪⎨⎪⎧x =3cos θ,y =sin θ(θ为参数),直线l 的参数方程为⎩⎪⎨⎪⎧x =a +4t ,y =1-t(t 为参数).(1)若a =-1,求C 与l 的交点坐标; (2)若C 上的点到l 距离的最大值为17,求a . 解:(1)曲线C 的普通方程为x 29+y 2=1.当a =-1时,直线l 的普通方程为x +4y -3=0, 由⎩⎪⎨⎪⎧x +4y -3=0,x 29+y 2=1解得⎩⎪⎨⎪⎧x =3,y =0或⎩⎨⎧x =-2125,y =2425.从而C 与l 的交点坐标为(3,0),⎝⎛⎭⎫-2125,2425. (2)直线l 的普通方程为x +4y -a -4=0, 故C 上的点(3cos θ,sin θ)到l 的距离为 d =|3cos θ+4sin θ-a -4|17.当a ≥-4时,d 的最大值为a +917. 由题设得a +917=17,解得a =8;当a <-4时,d 的最大值为-a +117. 由题设得-a +117=17,解得a =-16.综上,a =8或a =-16.突破点(三) 参数方程与极坐标方程的综合问题将极坐标方程与参数方程、普通方程交织在一起,考查极坐标方程与参数方程的综合应用.将各类方程相互转化是求解该类问题的前提.,解决问题时要注意:,(1)解题时,易将直线与圆的极坐标方程混淆.要熟练掌握特殊直线、圆的极坐标方程的形式.,(2)应用解析法解决实际问题时,要注意是选取直角坐标系还是极坐标系,建立极坐标系要注意选择极点、极轴的位置,注意“点和极坐标”的“一对多”特性.(3)求曲线方程,常设曲线上任意一点P (ρ,θ),利用解三角形的知识,列出等量关系式,特别是正弦、余弦定理的应用.圆的参数方程常和三角恒等变换结合在一起,解决取值范围或最值问题.(4)参数方程和普通方程表示同一个曲线时,要注意其中x ,y 的取值范围,即注意两者的等价性.考点贯通抓高考命题的“形”与“神”参数方程与极坐标方程的综合问题[典例] 1参数方程为⎩⎪⎨⎪⎧x =-1+cos α,y =sin α(α为参数),以原点O 为极点,x 轴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直线l 的极坐标方程为ρ(cos θ+k sin θ)=-2(k 为实数).(1)判断曲线C 1与直线l 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2)若曲线C 1和直线l 相交于A ,B 两点,且|AB |=2,求直线l 的斜率.[解] (1)由曲线C 1的参数方程⎩⎪⎨⎪⎧x =-1+cos α,y =sin α可得其普通方程为(x +1)2+y 2=1.由ρ(cos θ+k sin θ)=-2可得直线l 的直角坐标方程为x +ky +2=0. 因为圆心(-1,0)到直线l 的距离d =11+k 2≤1,所以直线与圆相交或相切, 当k =0时,d =1,直线l 与曲线C 1相切; 当k ≠0时,d <1,直线l 与曲线C 1相交.(2)由于曲线C 1和直线l 相交于A ,B 两点,且|AB |=2,故圆心到直线l 的距离d =11+k 2= 1-⎝⎛⎭⎫222=22, 解得k =±1,所以直线l 的斜率为±1. [方法技巧]处理极坐标、参数方程综合问题的方法(1)涉及参数方程和极坐标方程的综合题,求解的一般方法是分别化为普通方程和直角坐标方程后求解.当然,还要结合题目本身特点,确定选择何种方程.(2)数形结合的应用,即充分利用参数方程中参数的几何意义,或者利用ρ和θ的几何意义,直接求解,能达到化繁为简的解题目的.能力练通抓应用体验的“得”与“失”1.已知曲线C 的参数方程为⎩⎨⎧x =3+10cos α,y =1+10sin α(α为参数),以直角坐标系原点为极点,x 轴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1)求曲线C 的极坐标方程,并说明其表示什么轨迹;(2)若直线的极坐标方程为sin θ-cos θ=1ρ,求直线被曲线C 截得的弦长.解:(1)∵曲线C 的参数方程为⎩⎨⎧x =3+10cos α,y =1+10sin α(α为参数),∴曲线C 的普通方程为(x -3)2+(y -1)2=10,① 曲线C 表示以(3,1)为圆心,10为半径的圆.将⎩⎪⎨⎪⎧x =ρcos θ,y =ρsin θ代入①并化简, 得ρ=6cos θ+2sin θ,即曲线C 的极坐标方程为ρ=6cos θ+2sin θ. (2)∵直线的直角坐标方程为y -x =1,∴圆心C 到直线的距离为d =322, ∴弦长为210-92=22.2.在极坐标系中,圆C 的方程为ρ=2a cos θ(a ≠0),以极点为坐标原点,极轴为x 轴正半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设直线l 的参数方程为⎩⎪⎨⎪⎧x =3t +1,y =4t +3(t 为参数).(1)求圆C 的标准方程和直线l 的普通方程;(2)若直线l 与圆C 恒有公共点,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 解:(1)由ρ=2a cos θ,ρ2=2aρcos θ, 又ρ2=x 2+y 2,ρcos θ=x ,所以圆C 的标准方程为(x -a )2+y 2=a 2.由⎩⎪⎨⎪⎧x =3t +1,y =4t +3,得⎩⎨⎧x -13=t ,y -34=t ,因此x -13=y -34,所以直线l 的普通方程为4x -3y +5=0. (2)因为直线l 与圆C 恒有公共点, 所以|4a +5|42+(-3)2≤|a |,两边平方得9a 2-40a -25≥0, 所以(9a +5)(a -5)≥0,解得a ≤-59或a ≥5,所以a 的取值范围是⎝⎛⎦⎤-∞,-59∪[)5,+∞. 3.(2016·全国卷Ⅲ)在直角坐标系xOy 中,曲线C 1的参数方程为⎩⎨⎧x =3cos α,y =sin α(α为参数).以坐标原点为极点,以x 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曲线C 2的极坐标方程为ρsin ⎝⎛⎭⎫θ+π4=2 2. (1)写出C 1的普通方程和C 2的直角坐标方程;(2)设点P 在C 1上,点Q 在C 2上,求|PQ |的最小值及此时P 的直角坐标. 解:(1)C 1的普通方程为x 23+y 2=1,C 2的直角坐标方程为x +y -4=0.(2)由题意,可设点P 的直角坐标为(3cos α,sin α).因为C 2是直线,所以|PQ |的最小值即为P 到C 2的距离d (α)的最小值,d (α)=|3cos α+sin α-4|2=2⎪⎪⎪⎪sin ⎝⎛⎭⎫α+π3-2, 当且仅当α=2k π+π6(k ∈Z)时,d (α)取得最小值,最小值为2,此时P 的直角坐标为⎝⎛⎭⎫32,12.1. (2018·南通模拟)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曲线C 的参数方程为⎩⎨⎧x =2cos α+3,y =2sin α(α为参数),以原点O 为极点,x 轴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直线l 的极坐标方程为θ=π6.若直线l 与曲线C 交于A ,B ,求线段AB 的长. 解:曲线C 的普通方程为(x -3)2+y 2=4,表示以(3,0)为圆心,2为半径的圆, 直线l 的直角坐标方程为y =33x ,所以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为32,所以线段AB 的长为24-⎝⎛⎭⎫322=13.2.在直角坐标系xOy 中,曲线C 1:⎩⎪⎨⎪⎧x =t cos α,y =t sin α(t 为参数,t ≠0),其中0≤α<π.在以O 为极点,x 轴正半轴为极轴的极坐标系中,曲线C 2:ρ=2sin θ,C 3:ρ=23cos θ.(1)求C 2与C 3交点的直角坐标;(2)若C 1与C 2相交于点A ,C 1与C 3相交于点B ,求|AB |的最大值. 解:(1)曲线C 2的直角坐标方程为x 2+y 2-2y =0, 曲线C 3的直角坐标方程为x 2+y 2-23x =0.联立⎩⎨⎧ x 2+y 2-2y =0,x 2+y 2-23x =0,解得⎩⎪⎨⎪⎧x =0,y =0或⎩⎨⎧x =32,y =32.所以C 2与C 3交点的直角坐标为(0,0)和⎝⎛⎭⎫32,32. (2)曲线C 1的极坐标方程为θ=α(ρ∈R ,ρ≠0),其中0≤α<π. 因此A 的极坐标为(2sin α,α),B 的极坐标为(23cos α,α).所以|AB |=|2sin α-23cos α|=4⎪⎪⎪⎪sin ⎝⎛⎭⎫α-π3. 当α=5π6时,|AB |取得最大值,最大值为4. 3. (2018·南京模拟)设极坐标系的极点与直角坐标系的原点重合,极轴与x 轴的正半轴重合.已知椭圆C 的参数方程为⎩⎪⎨⎪⎧x =2cos θ,y =sin θ(θ为参数),点M 的极坐标为⎝⎛⎭⎫1,π2.若P 是椭圆C 上任意一点,试求PM 的最大值,并求出此时点P 的直角坐标.解:M 的极坐标为⎝⎛⎭⎫1,π2,故直角坐标为M (0,1),且P (2cos θ,sin θ),所以PM =(2cos θ)2+(sin θ-1)2 =-3sin 2θ-2sin θ+5 =-3⎝⎛⎭⎫sin θ+132+163,sin θ∈[-1,1]. 所以当sin θ=-13时,PM max =433,此时cos θ=±223.所以,PM 的最大值是433,此时点P 的坐标是⎝⎛⎭⎫±423,-13.4.(2018·盐城模拟)已知直线l 的参数方程为⎩⎪⎨⎪⎧x =1+t 2,y =t ,曲线C 的极坐标方程为ρ=4sin θ,试判断直线l 与曲线C 的位置关系.解:直线l 的普通方程为2x -y -2=0;曲线C 的直角坐标方程为:x 2+(y -2)2=4,它表示以(0,2)为圆心,半径是2的圆. 由圆心到直线l 的距离d =|0-2-2|22+12=45=455<2,得直线l 与曲线C 相交.5.(2018·泰州期中)已知曲线C :x 24+y 29=1,直线l :⎩⎪⎨⎪⎧x =2+t ,y =2-2t (t 为参数).(1)写出曲线C 的参数方程,直线l 的普通方程;(2)过曲线C 上任意一点P 作与l 夹角为30°的直线,交l 于点A ,求|PA |的最大值与最小值.解:(1)曲线C 的参数方程为⎩⎪⎨⎪⎧x =2cos θ,y =3sin θ(θ为参数).直线l 的普通方程为2x +y -6=0.(2)曲线C 上任意一点P (2cos θ,3sin θ)到l 的距离为d =55|4cos θ+3sin θ-6|. 则|PA |=d sin 30°=255|5sin(θ+α)-6|,其中α为锐角,且tan α=43.当sin(θ+α)=-1时,|PA |取得最大值,最大值为2255.当sin(θ+α)=1时,|PA |取得最小值,最小值为255.6.(2017·全国卷Ⅲ)在直角坐标系xOy 中,直线l 1的参数方程为⎩⎪⎨⎪⎧x =2+t ,y =kt (t 为参数),直线l 2的参数方程为⎩⎪⎨⎪⎧x =-2+m ,y =m k (m 为参数).设l 1与l 2的交点为P ,当k 变化时,P的轨迹为曲线C .(1)写出C 的普通方程;(2)以坐标原点为极点,x 轴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设l 3:ρ(cos θ+sin θ)-2=0,M 为l 3与C 的交点,求M 的极径.解:(1)消去参数t 得l 1的普通方程l 1:y =k (x -2); 消去参数m 得l 2的普通方程l 2:y =1k (x +2). 设P (x ,y ),由题设得⎩⎪⎨⎪⎧y =k (x -2),y =1k (x +2).消去k 得x 2-y 2=4(y ≠0).所以C 的普通方程为x 2-y 2=4(y ≠0).(2)C 的极坐标方程为ρ2(cos 2θ-sin 2θ)=4(0<θ<2π,θ≠π).联立⎩⎨⎧ρ2(cos 2θ-sin 2θ)=4,ρ(cos θ+sin θ)-2=0得cos θ-sin θ=2(cos θ+sin θ).故tan θ=-13,从而cos 2θ=910,sin 2θ=110.代入ρ2(cos 2θ-sin 2θ)=4得ρ2=5, 所以交点M 的极径为 5.7.(2018· 扬州期初)已知曲线C 1的参数方程为⎩⎪⎨⎪⎧x =4+5cos t ,y =5+5sin t ,(t 为参数),以坐标原点为极点,x 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曲线C 2的极坐标方程为ρ=2sin θ.(1)把C 1的参数方程化为极坐标方程; (2)求C 1与C 2交点的极坐标(ρ≥0,0≤θ<2π).解:(1)将⎩⎪⎨⎪⎧x =4+5cos t ,y =5+5sin t 消去参数t ,化为普通方程(x -4)2+(y -5)2=25,即C 1∶x 2+y 2-8x -10y +16=0.将⎩⎪⎨⎪⎧x =ρcos θ,y =ρsin θ代入x 2+y 2-8x -10y +16=0, 得ρ2-8ρcos θ-10ρsin θ+16=0.所以C 1的极坐标方程为ρ2-8ρcos θ-10ρsin θ+16=0. (2)C 2的普通方程为x 2+y 2-2y =0.由⎩⎪⎨⎪⎧ x 2+y 2-8x -10y +16=0,x 2+y 2-2y =0,解得⎩⎪⎨⎪⎧ x =1,y =1,或⎩⎪⎨⎪⎧x =0,y =2. 所以C 1与C 2交点的极坐标分别为⎝⎛⎭⎫2,π4,⎝⎛⎭⎫2,π2.突破点(一) 绝对值不等式1.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1)含绝对值的不等式|x |<a 与|x |>a 的解集:(2)|ax +b |≤c ,|ax +b |≥c (c >0)型不等式的解法: ①|ax +b |≤c ⇔-c ≤ax +b ≤c ; ②|ax +b |≥c ⇔ax +b ≥c 或ax +b ≤-c .(3)|x -a |+|x -b |≥c ,|x -a |+|x -b |≤c (c >0)型不等式的解法: ①利用绝对值不等式的几何意义求解. ②利用零点分段法求解.③构造函数,利用函数的图象求解. 2.绝对值不等式的性质(1)性质1:|a |+|b |≥|a +b |,当且仅当ab ≥0时,等号成立. (2)性质2:|a |-|b |≤|a +b |. (3)性质3:|a |-|b |≤|a -b |≤|a |+|b |.(4)推论:|a -b |≤|a -c |+|b -c |,当且仅当(a -c )(b -c )≤0时,等号成立.考点贯通抓高考命题的“形”与“神”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 [例1] (1)|2x +1|-2|x -1|>0. (2)|x +3|-|2x -1|<x2+1.[解] (1)法一:原不等式可化为|2x +1|>2|x -1|,两边平方得4x 2+4x +1>4(x 2-2x +1),解得x >14,所以原不等式的解集为⎩⎨⎧⎭⎬⎫x |x >14.法二:原不等式等价于⎩⎪⎨⎪⎧x <-12,-(2x +1)+2(x -1)>0或⎩⎪⎨⎪⎧-12≤x ≤1,(2x +1)+2(x -1)>0或⎩⎪⎨⎪⎧x >1,(2x +1)-2(x -1)>0.解得x >14,所以原不等式的解集为⎩⎨⎧⎭⎬⎫x |x >14.(2)①当x <-3时,原不等式化为-(x +3)-(1-2x )<x2+1,解得x <10,∴x <-3.②当-3≤x <12时,原不等式化为(x +3)-(1-2x )<x2+1,解得x <-25,∴-3≤x <-25.③当x ≥12时,原不等式化为(x +3)+(1-2x )<x 2+1,解得x >2,∴x >2.综上可知,原不等式的解集为⎩⎨⎧⎭⎬⎫x |x <-25或x >2.[方法技巧]绝对值不等式的常用解法(1)基本性质法对a ∈R +,|x |<a ⇔-a <x <a , |x |>a ⇔x <-a 或x >a .(2)平方法两边平方去掉绝对值符号. (3)零点分区间法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绝对值符号的不等式,可用零点分区间法去掉绝对值符号,将其转化为与之等价的不含绝对值符号的不等式(组)求解.证明绝对值不等式[例2] 已知x ,y ∈R ,且|x +y |≤16,|x -y |≤14,求证:|x +5y |≤1.[证明] ∵|x +5y |=|3(x +y )-2(x -y )|.∴由绝对值不等式的性质,得|x +5y |=|3(x +y )-2(x -y )|≤|3(x +y )|+|2(x -y )|=3|x +y |+2|x -y |≤3×16+2×14=1.即|x +5y |≤1.[方法技巧]证明绝对值不等式的三种主要方法(1)利用绝对值的定义去掉绝对值符号,转化为普通不等式再证明. (2)利用三角不等式||a |-|b ||≤|a ±b |≤|a |+|b |进行证明. (3)转化为函数问题,利用数形结合进行证明.绝对值不等式的恒成立问题[例3] (1)当a =2 017时,求函数f (x )的值域;(2)若g (x )=|x +1|,求不等式g (x )-2>x -f (x )恒成立时a 的取值范围. [解] (1)由题意得,当a =2 017时,f (x )=⎩⎪⎨⎪⎧2x -2 017,x ≥2 017,2 017,x <2 017.因为f (x )在[2 017,+∞)上单调递增,所以函数f (x )的值域为[2 017,+∞). (2)由g (x )=|x +1|,不等式g (x )-2>x -f (x )恒成立,知|x +1|+|x -a |>2恒成立, 即(|x +1|+|x -a |)min >2.而|x +1|+|x -a |≥|(x +1)-(x -a )|=|1+a |, 所以|1+a |>2,解得a >1或a <-3. 故a 的取值范围为(-∞,-3)∪(1,+∞).能力练通抓应用体验的“得”与“失”1.[求不等式|x -1|-|x -5|<2的解集. 解:不等式|x -1|-|x -5|<2等价于。
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讲义——用样本估计总体
§9.2 用样本估计总体考试要求 1.会用统计图表对总体进行估计,会求n 个数据的第p 百分位数.2.能用数字特征估计总体集中趋势和总体离散程度.知识梳理 1.百分位数一般地,一组数据的第p 百分位数是这样一个值,它使得这组数据中至少有p %的数据小于或等于这个值,且至少有(100-p )%的数据大于或等于这个值. 2.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1)平均数:x =1n(x 1+x 2+…+x n ).(2)中位数:将一组数据按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处在最中间的一个数据(当数据个数是奇数时)或最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当数据个数是偶数时).(3)众数: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即频数最大值所对应的样本数据). 3.方差和标准差 (1)方差:s 2=1n ∑i =1n (x i -x )2或1n ∑i =1n x 2i -x 2. (2)标准差:s =1n ∑i =1n(x i -x )2. 4.总体(样本)方差和总体(样本)标准差(1)一般式:如果总体中所有个体的变量值分别为Y 1,Y 2,…,Y N ,总体平均数为Y ,则总体方差S 2=1N ∑i =1N(Y i -Y )2. (2)加权式:如果总体的N 个变量值中,不同的值共有k (k ≤N )个,不妨记为Y 1,Y 2,…,Y k ,其中Y i 出现的频数为f i (i =1,2,…,k ),则总体方差为S 2=1N ∑i =1kf i (Y i -Y )2. 常用结论巧用三个有关的结论(1)若x 1,x 2,…,x n 的平均数为1,那么mx 1+a ,mx 2+a ,…,mx n +a 的平均数为m +a ; (2)数据x 1,x 2,…,x n 与数据x 1′=x 1+a ,x 2′=x 2+a ,…,x n ′=x n +a 的方差相等,即数据经过平移后方差不变;(3)若x1,x2,…,x n的方差为s2,那么ax1+b,ax2+b,…,ax n+b的方差为a2s2.思考辨析判断下列结论是否正确(请在括号中打“√”或“×”)(1)对一组数据来说,平均数和中位数总是非常接近.(×)(2)方差与标准差具有相同的单位.(×)(3)如果一组数中每个数减去同一个非零常数,则这组数的平均数改变,方差不变.(√)(4)在频率分布直方图中,最高的小长方形底边中点的横坐标是众数.(√)教材改编题1.(多选)给出一组数据:1,3,3,5,5,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这组数据的极差为4B.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为3C.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为4D.这组数据的众数为3和5答案AC解析这组数据的极差为5-1=4,A正确;平均数为1+3×2+5×36=113,B错误;中位数为3+52=4,C正确;众数为5,D错误.2.(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众数可以准确地反映出总体的情况B.一组数据的平均数一定大于这组数据中的每个数据C.平均数、众数与中位数从不同的角度描述了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D.一组数据的方差越大,说明这组数据的波动越大答案CD解析对于A,众数体现了样本数据的最大集中点,但对其他数据信息的忽略使得无法客观反映总体特征,所以A错误;对于B,一组数的平均数不可能大于这组数据中的每一个数据,所以B错误;对于C,平均数、众数与中位数从不同的角度描述了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所以C正确;对于D,方差可以用来衡量一组数据波动的大小,方差越小,数据波动越小,方差越大,数据波动越大,所以D 正确.3.一个容量为20的样本,其数据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为:1,2,2,3,5,6,6,7,8,8,9,10,13,13,14,15, 17,17,18,18,则该组数据的第75百分位数为________. 答案 14.5解析 ∵75%×20=15, ∴第75百分位数为14+152=14.5.题型一 样本的数字特征和百分位数的估计例1 (1)从某中学抽取10名同学,他们的数学成绩如下:82,85,88,90,92,92,92,96,96,98(单位:分),则这10名同学数学成绩的众数、第25百分位数分别为( ) A .92,85 B .92,88 C .95,88 D .96,85答案 B解析 数据92出现了3次,出现的次数最多,所以众数是92;将一组数据按照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计算10×25%=2.5,取第三个数,第25百分位数是88. 延伸探究 本题中,第70百分位数是多少?解 10×70%=7,第70百分位数是第7项与第8项的平均数,为92+962=94.(2)已知某7个数的平均数为4,方差为2,现加入一个新数据4,此时这8个数的平均数为x ,方差为s 2,则( ) A.x =4,s 2<2 B.x =4,s 2=2 C.x >4,s 2<2 D.x >4,s 2>2 答案 A解析 设7个数为x 1,x 2,x 3,x 4,x 5,x 6,x 7, 则x 1+x 2+x 3+x 4+x 5+x 6+x 77=4,(x 1-4)2+(x 2-4)2+(x 3-4)2+(x 4-4)2+(x 5-4)2+(x 6-4)2+(x 7-4)27=2,所以x 1+x 2+x 3+x 4+x 5+x 6+x 7=28,(x 1-4)2+(x 2-4)2+(x 3-4)2+(x 4-4)2+(x 5-4)2+(x 6-4)2+(x 7-4)2=14, 则这8个数的平均数为x =18(x 1+x 2+x 3+x 4+x 5+x 6+x 7+4)=18×(28+4)=4,方差为s 2=18×[(x 1-4)2+(x 2-4)2+(x 3-4)2+(x 4-4)2+(x 5-4)2+(x 6-4)2+(x 7-4)2+(4-4)2]=18×(14+0)=74<2. 教师备选某高校分配给某中学一个保送名额,该中学进行校内举荐评选,评选条件除了要求该生获得该校“三好学生”称号,还要求学生在近期连续3次大型考试中,每次考试的名次都在全校前5名(每次考试无并列名次).现有甲、乙、丙、丁四位同学都获得了“三好学生”称号,四位同学在近期连续3次大型考试名次的数据分别为甲同学:平均数为3,众数为2;乙同学:中位数为3,众数为3; 丙同学:众数为3,方差小于3;丁同学:平均数为3,方差小于3. 则一定符合推荐要求的同学有( ) A .甲和乙 B .乙和丁 C .丙和丁 D .甲和丁答案 D解析 对于甲同学,平均数为3,众数为2,则3次考试的成绩的名次为2,2,5,满足要求; 对于乙同学,中位数为3,众数为3, 可举反例:3,3,6,不满足要求; 对于丙同学,众数为3,方差小于3, 可举特例:3,3,6,则平均数为4,方差s 2=13×[2×(3-4)2+(6-4)2]=2<3,不满足要求;对于丁同学,平均数为3,方差小于3,设丁同学3次考试的名次分别为x 1,x 2,x 3, 若x 1,x 2,x 3中至少有一个大于等于6, 则方差s 2=13[(x 1-3)2+(x 2-3)2+(x 3-3)2]>3,与已知条件矛盾,所以x 1,x 2,x 3均不大于5,满足要求. 思维升华 计算一组n 个数据第p 百分位数的步骤跟踪训练1(1)(多选)已知100个数据的第75百分位数是9.3,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这100个数据中一定有75个数小于或等于9.3B.把这100个数据从小到大排列后,9.3是第75个数据C.把这100个数据从小到大排列后,9.3是第75个数据和第76个数据的平均数D.把这100个数据从小到大排列后,9.3是第75个数据和第74个数据的平均数答案ABD解析因为100×75%=75为整数,所以第75个数据和第76个数据的平均数为第75百分位数,是9.3,则C正确,其它选项均不正确,故选ABD.(2)(多选)(2021·新高考全国Ⅰ)有一组样本数据x1,x2,…,x n,由这组数据得到新样本数据y1,y2,…,y n,其中y i=x i+c(i=1,2,…,n),c为非零常数,则()A.两组样本数据的样本平均数相同B.两组样本数据的样本中位数相同C.两组样本数据的样本标准差相同D.两组样本数据的样本极差相同答案CD解析设样本数据x1,x2,…,x n的平均数、中位数、标准差、极差分别为x,m,σ,t,依题意得,新样本数据y1,y2,…,y n的平均数、中位数、标准差、极差分别为x+c,m+c,σ,t,因为c≠0,所以C,D正确.题型二总体集中趋势的估计例2棉花是我国纺织工业重要的原料.新疆作为我国最大的产棉区,对国家棉花产业发展、确保棉粮安全以及促进新疆农民增收、实现乡村振兴战略都具有重要意义.准确掌握棉花质量现状、动态,可以促进棉花产业健康和稳定的发展.在新疆某地收购的一批棉花中随机抽测了100根棉花的纤维长度(单位:mm),得到样本的频数分布表如下:纤维长度频数频率[0,50)40.04[50,100) 8 0.08 [100,150) 10 0.10 [150,200) 10 0.10 [200,250) 16 0.16 [250,300) 40 0.40 [300,350]120.12(1)在图中作出样本的频率分布直方图;(2)根据(1)中作出的频率分布直方图求这一棉花样本的众数、中位数与平均数,并对这批棉花的众数、中位数和平均数进行估计. 解 (1)样本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2)由样本的频率分布直方图, 得众数为250+3002=275(mm);设中位数为x ,(x -250)×0.008=50%-48%, 解得x =252.5,即中位数为252.5 mm ; 设平均数为x ,则x =25×0.04+75×0.08+125×0.1+175×0.1+225×0.16+275×0.4+325×0.12 =222(mm),故平均数为222 mm.由样本的这些数据,可得购进的这批棉花的众数、中位数和平均数分别约为275 mm、252.5 mm和222 mm.教师备选(多选)某城市在创建文明城市的活动中,为了解居民对“创建文明城市”的满意程度,组织居民给活动打分(分数为整数,满分100分),从中随机抽取一个容量为100的样本,发现数据均在[40,100]内.现将这些分数分成6组并画出样本的频率分布直方图,但不小心污损了部分图形,如图所示.观察图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频率分布直方图中第三组的频数为10B.根据频率分布直方图估计样本的众数为75分C.根据频率分布直方图估计样本的中位数为75分D.根据频率分布直方图估计样本的平均数为75分答案ABC解析分数在[60,70)内的频率为1-10×(0.005+0.020+0.030+0.025+0.010)=0.10,所以第三组的频数为100×0.10=10,故A正确;因为众数的估计值是频率分布直方图中最高矩形底边的中点的横坐标,从图中可看出众数的估计值为75分,故B正确;因为(0.005+0.020+0.010)×10=0.35<0.5,(0.005+0.020+0.010+0.030)×10=0.65>0.5,所以中位数位于[70,80)内,设中位数为x,则0.35+0.03(x-70)=0.5,解得x=75,所以中位数的估计值为75分,故C正确;样本平均数的估计值为45×(10×0.005)+55×(10×0.020)+65×(10×0.010)+75×(10×0.030)+85×(10×0.025)+95×(10×0.010)=73(分),故D错误.思维升华频率分布直方图的数字特征(1)众数:最高矩形的底边中点的横坐标.(2)中位数:中位数左边和右边的矩形的面积和应该相等.(3)平均数:平均数在频率分布直方图中等于各组区间的中点值与对应频率之积的和.跟踪训练2首次实施新高考的八省(市)于2021年1月23日统一举行了新高考适应性考试,在联考结束后,根据联考成绩,考生可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作出升学规划,决定是否参加强基计划.在本次适应性考试中,某学校为了解高三学生的联考情况,随机抽取了100名学生的联考数学成绩作为样本,并按照分数段[50,70),[70,90),[90,110),[110,130),[130,150]分组,绘制了如图所示的频率分布直方图.(1)求出图中a的值并估计本次考试及格率(“及格率”指得分为90分及以上的学生所占比例);(2)估计该校学生联考数学成绩的第80百分位数;(3)估计该校学生联考数学成绩的众数、平均数.解(1)由频率分布直方图的性质,可得(0.004+a+0.013+0.014+0.016)×20=1,解得a=0.003.所以及格率为(0.016+0.014+0.003)×20=0.66=66%.(2)得分在110分以下的学生所占比例为(0.004+0.013+0.016)×20=0.66,得分在130分以下的学生所占比例为0.66+0.014×20=0.94,所以第80百分位数位于[110,130)内,由110+20×0.8-0.660.94-0.66=120,估计第80百分位数为120分.(3)由图可得,众数估计值为100分.平均数估计值为0.08×60+0.26×80+0.32×100+0.28×120+0.06×140=99.6(分).题型三总体离散程度的估计例3(2021·全国乙卷)某厂研制了一种生产高精产品的设备,为检验新设备生产产品的某项指标有无提高,用一台旧设备和一台新设备各生产了10件产品,得到各件产品该项指标数据如下:旧设备9.810.310.010.29.99.810.010.110.29.7 新设备10.110.410.110.010.110.310.610.510.410.5旧设备和新设备生产产品的该项指标的样本平均数分别记为x和y,样本方差分别记为s21和s22.(1)求x,y,s21,s22;(2)判断新设备生产产品的该项指标的均值较旧设备是否有显著提高(如果y-x≥2s21+s2210,则认为新设备生产产品的该项指标的均值较旧设备有显著提高,否则不认为有显著提高).解(1)由表格中的数据易得x=110×(-0.2+0.3+0+0.2-0.1-0.2+0+0.1+0.2-0.3)+10.0=10.0,y=110×(0.1+0.4+0.1+0+0.1+0.3+0.6+0.5+0.4+0.5)+10.0=10.3,s21=110×[(9.7-10.0)2+2×(9.8-10.0)2+(9.9-10.0)2+2×(10.0-10.0)2+(10.1-10.0)2+2×(10.2-10.0)2+(10.3-10.0)2]=0.036,s22=110×[(10.0-10.3)2+3×(10.1-10.3)2+(10.3-10.3)2+2×(10.4-10.3)2+2×(10.5-10.3)2+(10.6-10.3)2]=0.04.(2)由(1)中数据可得y-x=10.3-10.0=0.3,而2s21+s2210=25(s21+s22)=0.030 4,显然有y-x>2s21+s2210成立,所以认为新设备生产产品的该项指标的均值较旧设备有显著提高.教师备选从某企业生产的某种产品中抽取100件,测量这些产品的一项质量指标值,由测量结果得如下频数分布表:质量指标值分组[75,85)[85,95)[95,105)[105,115)[115,125] 频数62638228(1)根据上表补全如图所示的频率分布直方图;(2)估计这种产品质量指标值的平均数及方差(同一组中的数据用该组区间的中点值作代表);(3)根据以上抽样调查数据,能否认为该企业生产的这种产品符合“质量指标值不低于95的产品至少要占全部产品的80%”的规定?解(1)补全后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2)质量指标值的样本平均数为x=80×0.06+90×0.26+100×0.38+110×0.22+120×0.08=100.质量指标值的样本方差为s2=(-20)2×0.06+(-10)2×0.26+02×0.38+102×0.22+202×0.08=104.所以这种产品质量指标值的平均数约为100,方差约为104.(3)质量指标值不低于95的产品所占比例约为0.38+0.22+0.08=0.68.由于该估计值小于0.8,故不能认为该企业生产的这种产品符合“质量指标值不低于95的产品至少要占全部产品的80%”的规定.思维升华总体离散程度的估计标准差(方差)反映了数据的离散与集中、波动与稳定的程度.标准差(方差)越大,数据的离散程度越大;标准差(方差)越小,数据的离散程度越小.跟踪训练3(2022·蚌埠质检)某校计划在秋季运动会期间开展“运动与健康”知识大赛,为此某班开展了10次模拟测试,以此选拔选手代表班级参赛,下表为甲、乙两名学生的历次模拟测试成绩.甲、乙两名学生测试成绩的平均数分别记作x,y,方差分别记作s21,s22.(1)求x,y,s21,s22;(2)以这10次模拟测试成绩及(1)中的结果为参考,请你从甲、乙两名学生中选出一人代表班级参加比赛,并说明你作出选择的理由.解(1)x=110(98+94+97+97+95+93+93+95+93+95)=95,y=110(92+94+93+94+95+94+96+97+97+98)=95,s21=110[32+(-1)2+22+22+0+(-2)2+(-2)2+0+(-2)2+0]=3,s22=110[(-3)2+(-1)2+(-2)2+(-1)2+0+(-1)2+12+22+22+32]=3.4.(2)答案一:由(1)可知,x=y,s21<s22,甲、乙两人平均分相同,但甲发挥更稳定,所以可以派甲同学代表班级参赛.答案二:由(1)可知,x=y,s21<s22,甲、乙两人平均分相同,两人成绩的方差差距不大,但从10次测试成绩的增减趋势可以发现,甲的成绩总体呈下降趋势,乙的成绩总体呈上升趋势,说明乙的状态越来越好,所以可以派乙同学代表班级参赛.课时精练1.给定一组数据5,5,4,3,3,3,2,2,2,1,则这组数据( ) A .众数为2 B .平均数为2.5 C .方差为1.6 D .标准差为4答案 C解析 由题中数据可得,众数为2和3, 故A 错误;平均数为x =5+5+…+2+110=3,故B 错误;方差s 2=(5-3)2+(5-3)2+…+(2-3)2+(1-3)210=1.6,标准差为 1.6≠4,故C 正确,D 错误.2.某机构调査了10种食品的卡路里含量,结果如下:107,135,138,140,146,175,179,182,191,195.则这组数据的第25百分位数和中位数分别是( ) A .138,160.5 B .138,146 C .138,175 D .135,160.5答案 A解析 将10个数按从小到大排列,因为10×25%=2.5,所以第25百分位数为第3项138;中位数为146+1752=160.5.3.若数据x 1,x 2,…,x n 的平均数为x ,方差为s 2,则4x 1-3,4x 2-3,…,4x n -3的平均数和标准差分别为( ) A.x ,s B .4x -3,sC .4x -3,4sD .4x -3,16s 2-24s +9 答案 C解析 因为x =1n(x 1+x 2+…+x n ),s 2=1n [(x 1-x )2+(x 2-x )2+…+(x n -x )2],所以4x 1-3,4x 2-3,…,4x n -3的平均数为x′=1n[(4x1-3)+(4x2-3)+…+(4x n-3)]=1n[4(x1+x2+…+x n)-3n]=4x-3,标准差为1n[(4x1-3-4x+3)2+(4x2-3-4x+3)2+…+(4x n-3-4x+3)2]=41n[(x1-x)2+(x2-x)2+…+(x n-x)2]=4s2=4s.4.某大学共有12 000名学生,为了了解学生课外图书阅读量情况,该校随机地从全校学生中抽取1 000名,统计他们每年阅读的书籍数量,由此来估计全体学生当年的阅读书籍数量的情况,下列估计中正确的是(注:同一组数据用该组区间的中点值作为代表)()A.中位数为6B.众数为10C.平均数为6.88D.该校读书不低于8本的人数约为3 600答案 C解析由图知,中位数x在[4,8)内,所以0.06×4+0.1×(x-4)=0.5,解得x=6.6,A错误;由图知,众数在[4,8)内,故众数为6,B错误;平均数为4×(2×0.06+6×0.1+10×0.07+14×0.015+18×0.005)=6.88,C正确;由图知,该校读书不低于8本的频率之和为1-0.16×4=0.36,所以该校读书不低于8本的人数约为0.36×12 000=4 320,D错误.5.(多选)(2021·新高考全国Ⅱ)下列统计量中,能度量样本x1,x2,…,x n的离散程度的是()A.样本x1,x2,…,x n的标准差B.样本x1,x2,…,x n的中位数C.样本x1,x2,…,x n的极差D.样本x1,x2,…,x n的平均数答案AC解析由标准差的定义可知,标准差考查的是数据的离散程度;由中位数的定义可知,中位数考查的是数据的集中趋势;由极差的定义可知,极差考查的是数据的离散程度;由平均数的定义可知,平均数考查的是数据的集中趋势.6.(多选)(2022·深圳模拟)若甲组样本数据x1,x2,…,x n(数据各不相同)的平均数为2,方差为4,乙组样本数据3x1+a,3x2+a,…,3x n+a的平均数为4,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的值为-2B.乙组样本数据的方差为36C.两组样本数据的样本中位数一定相同D.两组样本数据的样本极差不同答案ABD解析由题意可知,3×2+a=4,故a=-2,故A正确;乙组样本数据方差为9×4=36,故B正确;设甲组样本数据的中位数为x i,则乙组样本数据的中位数为3x i-2,所以两组样本数据的样本中位数不一定相同,故C错误;甲组数据的极差为x max-x min,则乙组数据的极差为(3x max-2)-(3x min-2)=3(x max-x min),所以两组样本数据的样本极差不同,故D正确.7.2021年高考某题的第(1)问的得分情况如下:其中得分的众数是________.答案0解析众数是指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根据所给表格知,百分率最高的是0.8.已知数据x 1,x 2,…,x 9的方差为5,则数据3x 1+1,3x 2+1,…,3x 9+1的方差为________. 答案 45解析 原数据的方差为5,则线性变换后的数据的方差为32×5=45.9.自中国进入工业化进程以来,个人的文化水平往往影响或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个人的薪酬高低,文化水平较高的人往往收入较高.将个人的文化水平用数字表示,记“没有接受过系统学习或自学的成年人”为最低分25分,“顶级尖端人才”为最高分95分.为了分析A 市居民的受教育程度,从A 市居民中随机抽取1 000人的文化水平数据X ,将样本分成小学[25,35),初中[35,45),高中[45,55),专科[55,65),本科[65,75),硕士[75,85),博士[85,95]七组,整理后得到如图所示的频率分布直方图.(1)求样本数据的众数和中位数(保留一位小数);(2)请估计该市居民的平均文化水平.(同组中的每个数据用该组区间的中点值代替) 解 (1)样本数据的众数为65+752=70.0.X ∈[25,65)的频率为0.05+0.05+0.15+0.20=0.45<0.50, X ∈[25,75)的频率为0.05+0.05+0.15+0.20+0.30=0.75>0.50. 所以中位数在区间[65,75)上,中位数为 65+10×0.50-0.450.30=65+53≈66.7.(2)平均文化水平X =30×0.05+40×0.05+50×0.15+60×0.20+70×0.30+80×0.20+90×0.05=64.5. 10.某家水果店的店长为了解本店苹果的日销售情况,记录了近期连续120天苹果的日销售量(单位:kg),并绘制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1)请根据频率分布直方图估计该水果店苹果日销售量的众数、中位数和平均数;(同一组中的数据以这组数据所在区间中点的值作代表)(2)一次进货太多,水果会变得不新鲜;进货太少,又不能满足顾客的需求.店长希望每天的苹果尽量新鲜,又能90%地满足顾客的需求(在10天中,大约有9天可以满足顾客的需求).请问每天应该进多少千克苹果?解(1)由题图可知,区间[80,90)的频率最大,所以众数为85,中位数设为x,则0.025+0.1+(x-80)×0.04=0.5,可得x=89.375.平均数为x=(65×0.002 5+75×0.01+85×0.04+95×0.035+105×0.01+115×0.002 5) ×10=89.75.(2)日销售量[60,100)的频率为0.875<0.9,日销售量[60,110)的频率为0.975>0.9,故所求的量位于[100,110).由0.9-0.025-0.1-0.4-0.35=0.025,=102.5,得100+0.0250.01故每天应该进102.5千克苹果.11.已知一组数据1,2,a,b,5,8的平均数和中位数均为4,其中a,b∈N*,在去掉其中的一个最大数后,该组数据一定不变的是()A.平均数B.众数C.中位数D.标准差答案 B解析 由题意知,16+a +b6=4,可得a +b =8,又中位数为4,则⎩⎪⎨⎪⎧ a =3,b =5或⎩⎪⎨⎪⎧ a =4,b =4,或⎩⎪⎨⎪⎧b =3,a =5, 当⎩⎪⎨⎪⎧ a =3,b =5或⎩⎪⎨⎪⎧b =3,a =5,时, 众数为5,标准差为433;当⎩⎪⎨⎪⎧ a =4,b =4时,众数为4,标准差为 5. ∴去掉其中的一个最大数后,数据为1,2,a ,b,5,当⎩⎪⎨⎪⎧ a =3,b =5或⎩⎪⎨⎪⎧b =3,a =5,时,平均数为165,众数为5,中位数为3,标准差为85;当⎩⎪⎨⎪⎧a =4,b =4时,平均数为165,众数为4,中位数为4,标准差为365.综上,数据变化前后一定不变的是众数.12.(2022·东三省四市联考)某同学掷骰子5次,并记录了每次骰子出现的点数,得出平均数为2,方差为2.4的统计结果,则下列点数中一定不出现的是( ) A .1 B .2 C .5 D .6 答案 D解析 因为(6-2)25=3.2,根据方差的计算公式知,方差大于2.4,因此不能出现点数6,因为(5-2)25=1.8<2.4,(2-2)25=0<2.4,(1-2)25=0.2<2.4, 则其余的点数1,2,5都有可能出现.13.小华同学每天晚上睡觉前要求自己背诵15个英文单词,若超出记为“+”,不足记为“-”,则上周一至周五,他的完成情况分别为-2,-1,x ,+4,y ,已知这五个数据的平均数是0,方差是5.2,则上周一至周五,小华背诵的单词数量的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 ) A .13,14 B .-2,-1 C .13,13 D .-2,-2答案 A解析 因为-2,-1,x ,+4,y 这五个数据的平均数是0,方差是5.2,所以有 ⎩⎪⎨⎪⎧-2-1+x +4+y 5=0,(-2-0)2+(-1-0)2+(x -0)2+(4-0)2+(y -0)25=5.2,解得⎩⎪⎨⎪⎧ x =-2,y =1或⎩⎪⎨⎪⎧x =1,y =-2,不管取哪一组解,这5天的单词量均是以下几个数,13,14,13,19,16, 所以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13,14.14.已知一组数据a ,b,3,5的中位数为7,平均数为8,则ab =________. 答案 135解析 因为一组数据a ,b,3,5的平均数为8, 所以14(a +b +3+5)=8,解得a +b =24,若a =b ,则a =b =12,此时4个数为3,5,12,12,显然中位数不是7,不妨设a <b ,若a ≤3,则b ≥21,此时4个数排列为a,3,5,b ,中位数为4,不符合题意, 若3<a ≤5,则19≤b <21,此时4个数排列为3,a,5,b ,显然中位数不是7, 若a >5,则4个数排列为3,5,a ,b ,则中位数为5+a2=7,解得a =9,则b =15,所以ab =9×15=135.15.(多选)甲、乙两支田径队的体检结果为:甲队体重的平均数为60 kg ,方差为200,乙队体重的平均数为70 kg ,方差为300,又已知甲、乙两队的队员人数之比为1∶4,那么甲、乙两队全部队员的平均体重和方差分别是( ) A .68 B .65 C .296 D .306 答案 AC解析 由题意可知x甲=60,甲队队员在所有队员中所占权重为11+4=15, x乙=70,乙队队员在所有队员中所占权重为41+4=45,则甲、乙两队全部队员的平均体重为 x =15×60+45×70=68,甲、乙两队全部队员的体重方差为s 2=15×[200+(60-68)2]+45×[300+(70-68)2]=296.16.中国独有的文书工具,即笔、墨、纸、砚,有文房四宝之名,起源于南北朝时期.其中宣纸是文房四宝的一种,宣纸“始于唐代,产于泾县”,因唐代泾县隶属宣州管辖,故因地得名宣纸.宣纸按质量等级分为正牌(优等品)、副牌(合格品)、废品三等.某公司生产的宣纸为纯手工制作,年产宣纸10 000刀(1刀=100张),该公司按照某种质量指标x 给宣纸确定等级如表所示:x 的范围 (44,48]∪(52,56](48,52] [0,44]∪(56,60]质量等级副牌正牌废品在该公司所生产的宣纸中随机抽取了一刀进行检验,得到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已知每张正牌宣纸的利润为15元,副牌宣纸的利润为8元,废品的利润为-20元.(1)试估计该公司的年利润;(2)市场上有一种售价为100万元的机器可以改进宣纸的生产工艺,但这种机器的使用寿命为一年,只能提高宣纸的质量,不能增加宣纸的年产量.据调查这种机器生产的宣纸的质量指标x 如表所示:x 的范围 (x -2,x +2)(x -6,x +6)频率0.682 70.954 5其中x为质量指标x的平均值,但是由于人们对传统手工工艺的认可,改进后的正牌和副牌宣纸的利润都将下降3元/张,请问该公司是否购买这种机器,请你为公司提出合理建议,并说明理由.(同一组的数据用该组区间的中点值作代表)解(1)由频率分布直方图得,一刀宣纸有正牌100×0.1×4=40(张),有副牌100×0.05×4×2=40(张),有废品100×0.025×4×2=20(张),∴该公司一刀宣纸的利润的估计值为40×15+40×8-20×20=520(元),∴估计该公司的年利润为520万元.(2)由频率分布直方图得,x=42×0.025×4+46×0.05×4+50×0.1×4+54×0.05×4+58×0.025×4=50.这种机器生产的宣纸的质量指标x如表所示:∴一刀宣纸中正牌的张数估计为100×0.682 7=68.27,废品的张数估计为100×(1-0.954 5)=4.55,副牌的张数为100×(0.954 5-0.682 7)=27.18,∴一刀宣纸的利润为68.27×12+27.18×5-4.55×20=864.14(元),∴公司改进后该公司的利润为864.14-100=764.14(万元),∵764.14>520,∴建议该公司购买这种机器.。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11.2 用样本估计总体 理 苏教版
11.2 用样本估计总体一、选择题1.一组数据的平均数是2.8,方差是3.6,若将这组数据中的每一个数据都加上60,得到一组新数据,则所得新数据的平均数和方差分别是____,____. 解析 平均数增加,方差不变. 答案 62.8,3.62.对某校400 名学生的体重(单位:kg )进行统计,得到如图所示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则学生体重在60kg 以上的人数为 人.解析 60kg 以频率为0.04050.01050.25⨯+⨯=,故人数为4000.25100⨯=(人). 答案 1003.样本中共有五个个体,其值分别为a,0,1,2,3.若该样本的平均值为1,则样本方差为 . 解析 由题可知样本的平均值为1, 所以a +0+1+2+35=1,解得a =-1,所以样本的方差为15[(-1-1)2+(0-1)2+(1-1)2+(2-1)2+(3-1)2]=2. 答案 24.为了了解某地区10 000名高三男生的身体发育情况,抽查了该地区100名年龄为17~18岁的高三男生体重(kg),得到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根据图示,请你估计该地区高三男生中体重在[56.5,64.5]的学生人数是 人.解析 依题意得,该地区高三男生中体重在[56.5,64.5]的学生人数是 10 000×(0.03+2×0.05+0.07)×2=4 000. 答案 4 0005.甲、乙两名同学学业水平考试的9科成绩如茎叶图所示,请你根据茎叶图判断谁的平均分高________.(填“甲”或“乙”)解析 由茎叶图可以看出,x 甲=19(92+81+89×2+72+73+78×2+68)=80,x 乙=19(91+83+86+88+89+72+75+78+69)≈81.2, x 乙>x 甲,故乙的平均数大于甲的平均数. 答案 乙6.如图是根据某校10位高一同学的身高(单位:cm)画出的茎叶图,其中左边的数字从左到右分别表示学生身高的百位数字和十位数字,右边的数字表示学生身高的个位数字,从图中可以得到这10位同学身高的中位数是 .解析 由给定的茎叶图可知,这10位同学身高的中位数为161+1632=162(cm).答案 162 cm7.从甲、乙两种树苗中各抽测了10株树苗的高度,其茎叶图如图.根据茎叶图,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①甲种树苗的平均高度大于乙种树苗的平均高度,且甲种树苗比乙种树苗长得整齐 ②甲种树苗的平均高度大于乙种树苗的平均高度,但乙种树苗比甲种树苗长得整齐 ③乙种树苗的平均高度大于甲种树苗的平均高度,且乙种树苗比甲种树苗长得整齐 ④乙种树苗的平均高度大于甲种树苗的平均高度,但甲种树苗比乙种树苗长得整齐 解析 根据茎叶图计算得甲种树苗的平均高度为27,而乙种树苗的平均高度为30,但乙种树苗的高度分布不如甲种树苗的高度分布集中. 答案 ④8.对某种电子元件的使用寿命进行跟踪调查,所得样本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由图可知,这一批电子元件中使用寿命在100~300 h 的电子元件的数量与使用寿命在300~600 h 的电子元件的数量的比是 .解析 寿命在100~300 h 的电子元件的频率为⎝ ⎛⎭⎪⎫12 000+32 000×100=420=15;寿命在300~600 h 的电子元件的频率为⎝ ⎛⎭⎪⎫1400+1250+32 000×100=45. ∴它们的电子元件数量之比为15∶45=14.答案 149.世界卫生组织(WHO)证实,英国葛兰素史克(GSK)药厂生产的甲型流感疫苗在加拿大种植后造成多人出现过敏症状的情况,下面是加拿大五个地区有过敏症状人数(单位:个)的茎叶统计图,则该组数据的标准差为解析 由茎叶图,得该组数据的平均数为x =90,则该组数据的标准差为 s =15-2+-2+-2+-2+-2=2.答案 210.某中学为了解学生数学课程的学习情况,在3 000名学生中随机抽取200名,并统计这200名学生的某次数学考试成绩,得到了样本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根据频率分布直方图推测,这3 000名学生在该次数学考试中成绩小于60分的学生数是________.解析 根据样本的频率分布直方图,成绩小于60分的学生的频率为(0.002+0.006+0.012)×10=0.20,所以可推测3 000名学生中成绩小于60分的人数为600名.答案 60011. 如图是某学校一名篮球运动员在五场比赛中所得分数的茎叶图,则该运动员在这五场比赛中得分的方差为_________.0891035(注:方差2222121()()()n s x x x x x x n⎡⎤=-+-++-⎣⎦,其中x 为x 1,x 2,…,x n 的平均数)答案 6.812.某校开展“爱我青岛,爱我家乡”摄影比赛,9位评委为参赛作品A 给出的分数如茎叶图所示.记分员在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后,算得平均分为91,复核员在复核时,发现有一个数字(茎叶图中的x)无法看清,若记分员计算无误,则数字x 应该是________.解析 当x≥4时,89+89+92+93+92+91+947=6407≠91,∴x<4,则89+89+92+93+92+91+x +907=91,∴x=1.答案 113.某企业有3个分厂生产同一种电子产品,第一、二、三分厂的产量之比为1∶2∶1,用分层抽样方法(每个分厂的产品为一层)从3个分厂生产的电子产品中共取100件作使用寿命的测试,由所得的测试结果算得从第一、二、三分厂取出的产品的使用寿命的平均值分别为980 h ,1 020 h ,1 032 h ,则抽取的100件产品的使用寿命的平均值为_______h.解析9801 1 0202 1 0321x 1 013.4⨯+⨯+⨯==答案 1 013二、解答题14.某校从参加高三模拟考试的学生中随机抽取60名学生,将其数学成绩(均为整数)分成六组[90,100),[100,110),…,[140,150)后得到如下部分频率分布直方图.观察图形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求分数在[120,130)内的频率;(2)若在同一组数据中,将该组区间的中点值(如:组区间[100,110)的中点值为100+1102=105.)作为这组数据的平均分,据此,估计本次考试的平均分;(3)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在分数段为[110,130)的学生中抽取一个容量为6的样本,将该样本看成一个总体,从中任取2人,求至多有1人在分数段[120,130)内的概率. 解析 (1)分数在[120,130)内的频率为1-(0.1+0.15+0.15+0.25+0.05)=1-0.7=0.3. (2)估计平均分为x =95×0.1+105×0.15+115×0.15+125×0.3+135×0.25+145×0.05=121.(3)由题意,[110,120)分数段的人数为60×0.15=9(人).[120,130)分数段的人数为60×0.3=18(人).∵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在分数段为[110,130)的学生中抽取一个容量为6的样本, ∴需在[110,120)分数段内抽取2人,并分别记为m ,n ;在[120,130)分数段内抽取4人,并分别记为a ,b ,c ,d ;设“从样本中任取 2人,至多有1人在分数段[120,130)内”为事件A ,则基本事件共有(m ,n ), (m ,a ),…,(m ,d ),(n ,a ),…,(n ,d ),(a ,b ),…,(c ,d )共15种.则事件A 包含的基本事件有(m ,n ),(m ,a ),(m ,b ),(m ,c ),(m ,d ),(n ,a ),(n ,b ),(n ,c ),(n ,d )共9种. ∴P (A )=915=35.15.某制造商3月生产了一批乒乓球,随机抽取100个进行检查,测得每个球的直径(单位:mm ),将数据进行分组,得到如下频率分布表:(1)补充完成频率分布表(结果保留两位小数),并在上图中画出频率分布直方图;(2)若以上述频率作为概率,已知标准乒乓球的直径为40.00 mm,试求这批乒乓球的直径误差不超过0.03 mm的概率;(3)统计方法中,同一组数据常用该组区间的中点值(例如区间[39.99,40.01)的中点值是40.00)作为代表.据此估计这批乒乓球直径的平均值(结果保留两位小数).解析(1)频率分布表如下:频率颁布直方图如图:(2)误差不超过0.03 mm,即直径落在[39.97,40.03]内,其概率为0.2+0.5+0.2=0.9.(3)整体数据的平均值为39.96×0.10+39.98×0.20+40.00×0.50+40.02×0.20=40.00(mm).16.某种产品的质量以其质量指标值衡量,质量指标值越大表明质量越好,且质量指标值大于或等于102的产品为优质品.现用两种新配方(分别称为A配方和B配方)做试验,各生产了100件这种产品,并测量了每件产品的质量指标值,得到下面试验结果:A配方的频数分布表(2)已知用B 配方生产的一件产品的利润y(单位:元)与其质量指标值t 的关系式为y =⎩⎪⎨⎪⎧-2,t <94,2,94≤t<102,4,t≥102.估计用B 配方生产的一件产品的利润大于0的概率,并求用B 配方生产的上述100件产品平均一件的利润.解析 (1)由试验结果知,用A 配方生产的产品中优质品的频率为22+8100=0.3,所以用A 配方生产的产品的优质品率的估计值为0.3.由试验结果知,用B 配方生产的产品中优质品的频率为32+10100=0.42,所以用B 配方生产的产品的优质品率的估计值为0.42.(2)由条件知,用B 配方生产的一件产品的利润大于0当且仅当其质量指标值t≥94,由试验结果知,质量指标值t≥94的频率为0.96.所以用B 配方生产的一件产品的利润大于0的概率估计值为0.96.用B 配方生产的产品平均一件的利润为 1100×[4×(-2)+54×2+42×4]=2.68(元). 17.某市2010年4月1日~4月30日对空气污染指数的监测数据如下(主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61,76,70,56,81,91,92,91,75,81,88,67,101,103,95,91,77,86,81,83,82,82, 64,79,86,85,75,71,49,45. 样本频率分布表:(1)完成频率分布表;(2)作出频率分布直方图;(3)根据国家标准,污染指数在0~50之间时,空气质量为优;在51~100之间时,为良;在101~150之间时,为轻微污染;在151~200之间时,为轻度污染.请你依据所给数据和上述标准,对该市的空气质量给出一个简短评价.解析(1)频率分布表:(2)频率分布直方图:(3)答对下述两条中的一条即可:①该市一个月中空气污染指数有2天处于优的水平,占当月天数的115.有26天处于良的水平,占当月天数的1315.处于优或良的天数共有28天,占当有月数的1415.说明该市空气质量基本良好.②轻微污染有2天,占当月天数的115.污染指数在80以上接近轻微污染的天数有15天,加上处于轻微污染的天数,共有17天,占当月天数的1730,超过50%.说明该市空气质量有待进一步改善.18.某良种培育基地正在培育一种小麦新品种A ,将其与原有的一个优良品种B 进行对照试验,两种小麦各种植了25亩,所得亩产数据(单位:千克)如下:品种A :357,359,367,368,375,388,392,399,400,405,412,414,415,421,423,423,427, 430,430,434,443,445,445,451,454;品种B :363,371,374,383,385,386,391,392,394,394,395,397,397,400,401,401,403, 406,407,410,412,415,416,422,430. (1)画出茎叶图;(2)用茎叶图处理现有的数据,有什么优点?(3)通过观察茎叶图,对品种A 与B 的亩产量及其稳定性进行比较,写出统计结论. [思路] (1)按照茎叶图的作法、对照数据解决;(2)根据茎叶图的特点写结论;(3)根据样本数据的平均值和方差作结论,但我们只是对“A 与B 的亩产量及其稳定性进行比较”,写出比较优劣的结论即可. 解析 (1)茎叶图如图所示:(2)用茎叶图处理现有的数据不仅可以看出数据的分布状况,而且可以看出每组中的具体数据.(3)通过计算,可以发现品种A 的平均每亩产量约为411.1千克,品种B 的平均亩产量为397.8千克.由此可知,品种A 的平均亩产量比品种B 的平均亩产量高.但通过观察茎叶图可知品种A 的亩产量不够稳定,而品种B 的亩产量比较集中在平均产量附近.[点评] 用茎叶图表示数据时,不会损失原始信息,所有的数据信息都可以从茎叶图中得到.因此,可以根据样本数据中的“叶”的分布估计总体分布,但样本数据较多时茎叶图就显得不太方便了.当把数据制成茎叶图后,这组数据中的每一个数据都反映在这个图中,这些数据的分布情况也反映在这个图中,当两组数据的平均水平和稳定性有比较大的差异时,我们也可以从这个图上对两组数据的平均数和方差作出定性的大小判断.。
最新-2021版高三数学理一轮复习课件 第12章 第二讲 用样本估计总体 精品
(3)将数据分组.
(4)列频率分布表.落在各小组内的数据的个数叫作频数,每小组的频数与数据总数的比值叫
作这一小组的频率.计算各小组的频率,列出频率分布表.
(5)画频率分布直方图.依据频率分布表画频率分布直方图,其中纵坐标(小长方形的高)表示频
率与组距的比值,其相应组距上的频率等于该组上的小长方形的面积,即
(2)设该市有30万居民,估计全市居民中月均用水量不低
于3吨的人数,并说明理由;
(3)若该市政府希望使85%的居民每月的用水量不超过
标准x(吨),估计x的值,并说明理由.
继续学习
数学
题型全突破
第二讲
用样本估计总体
5
【思路分析】
(1)利用所有小长方形的面积之和为1,可解得a;(2)求出样本中“月均用水量不低于3吨”的
(2)若M个数的平均数是X,N个数的平均数是Y,则这(M+N)个数的平均数是
;若两组
数据x1,x2,…,xn和y1,y2,…,yn的平均数分别是和,则x1+y1,x2+y2,…,xn+yn的平均数是.
4.方差的性质
若给定一组数据x1,x2,…,xn,其方差为s2,则ax1,ax2,…,axn的方差为
由以上样本的频率,可以估计全市30万居民中月均用水量不低于3吨的人数为300 000×0.12=36
000.
(3)因为前6组的频率之和为0.04+0.08+0.15+0.20+0.26+0.15=0.88>0.85,
而前5组的频率之和为0.04+0.08+0.15+0.20+0.26=0.73<0.85,
【创新设计】2021届高考数学一轮总温习 12.2 用样本估计整体题组训练 理 苏教版(1)
第2讲用样本估量整体基础巩固题组(建议历时:40分钟)一、填空题1.(2021·潮州二模)有两位射击运动员在一次射击测试中各射靶10次,每次命中的环数如下:甲7 8 7 9 5 4 9 10 7 4乙9 5 7 8 7 6 8 6 7 7那么甲、乙成绩较稳固的是________.答案乙2.(2021·常州模拟)如图为某个容量为100的样本的频率散布直方图,分组为[96,98),[98,100),[100,102),[102,104),[104,106],那么在区间[98,100)上的数据的频数为________.解析在区间[98,100)上矩形的面积为0.1×2=0.2,因此在区间[98,100)上的频率为100×0.2=20.答案203. (2021·临沂一模)某中学高三从甲、乙两个班中各选出7名学生参加数学竞赛,他们取得的成绩(总分值100分)的茎叶图如图,其中甲班学生成绩的众数是85,乙班学生成绩的中位数是83,那么x+y的值为________.解析由茎叶图可知,甲班学生成绩的众数是85,因此x=5.乙班学生成绩的中位数是83,因此y=3,因此x+y=5+3=8.答案84.(2021·惠州模拟)甲、乙、丙、丁四人参加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选拔赛,四人的平均成绩和方差如下表:答案丙5.甲、乙两人在一次射击竞赛中各射靶5次,两人成绩的条形统计图如下图,那么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________.①甲的成绩的平均数小于乙的成绩的平均数;②甲的成绩的中位数等于乙的成绩的中位数;③甲的成绩的方差小于乙的成绩的方差;④甲的成绩的极差小于乙的成绩的极差解析由条形统计图知:甲射靶5次的成绩别离为:4,5,6,7,8; 乙射靶5次的成绩别离为:5,5,5,6,9; 因此x 甲=4+5+6+7+85=6;x 乙=5+5+5+6+95=6.因此x甲=x 乙.故①不正确.甲的成绩的中位数为6,乙的成绩的中位数为5,故②不正确.s 2甲=15[(4-6)2+(5-6)2+(6-6)2+(7-6)2+(8-6)2]=15×10=2,s 2乙=15[(5-6)2+(5-6)2+(5-6)2+(6-6)2+(9-6)2]=15×12=125,因为2<125, 因此s 2甲<s 2乙.故③正确. 甲的成绩的极差为:8-4=4, 乙的成绩的极差为:9-5=4, 故④不正确. 答案 ③6.在如下图的茎叶图表示的数据中,众数和中位数别离是________.解析 观看茎叶图可知,这组数据的众数是31,中位数是26. 答案 31,267.(2021·湖北卷)从某小区抽取100户居民进行月用电量调查,发觉其用电量都在50至350度之间,频率散布直方图如下图.(1)直方图中x 的值为 __________;(2)在这些用户中,用电量落在区间[100,250]内的户数为________. 解析 (1)依照频率和为1,得(0.002 4+0.003 6+0.006 0+x +0.002 4+ 0.001 2)×50=1,解得x =0.004 4.(2)(0.003 6+0.004 4+0.006 0)×50×100=70. 答案 0.004 4 708.(2021·泉州二模)从某项综合能力测试中抽取50人的成绩,统计如表,那么这50人成绩的平均数等于________、方差为________.解析平均数为:50=3;方差为:150[(5-3)2×10+(4-3)2×5+(3-3)2×15+(3-2)2×15+(3-1)2×5]=1.6.答案 3 1.6二、解答题9.某校高一某班的某次数学测试成绩(总分值为100分)的茎叶图和频率散布直方图都受了不同程度的破坏,但可见部份如图,据此解答以下问题:(1)求分数在[50,60]的频率及全班人数;(2)求分数在[80,90]之间的频数,并计算频率散布直方图中[80,90]间的矩形的高.解(1)分数在[50,60]的频率为0.008×10=0.08.由茎叶图知,分数在[50,60]之间的频数为2,因此全班人数为20.08=25.(2)分数在[80,90]之间的频数为25-2-7-10-2=4,频率散布直方图中[80,90]间的矩形的高为425÷10=0.016.10.(2021·大连模拟)从某校高三年级800名男生中随机抽取50名学生测量其身高,据测量,被测学生的身高全数在155 cm到195 cm之间.将测量结果按如下方式分成8组:第一组[155,160),第二组[160,165),…,第八组[190,195],以下图是按上述分组取得的频率散布直方图的一部份.已知第一组与第八组的人数相同,第七组与第六组的人数差恰好为第八组与第七组的人数差.求以下频率散布表中所标字母的值,并补充完成频率散布直方图.频率散布表:解由频率散布直方图可知前五组的频率和是(0.008+0.016+0.04+0.04+0.06)×5=0.82,第八组的频率是0.008×5=0.04,因此第六、七组的频率和是1-0.82-0.04=0.14,因此第八组的人数为50×0.04=2,第六、七组的总人数为50×0.14=7.由已知得x+m=7,m-x=2-m,解得x=4,m=3,因此y=0.08,n=0.06,z=0.016,p=0.012.补充完成频率散布直方图如下图.能力提升题组(建议历时:25分钟)一、填空题1. (2021·陕西卷改编)从甲乙两个城市别离随机抽取16台自动售货机,对其销售额进行统计,统计数据用茎叶图表示(如下图).设甲乙两组数据的平均数别离为x甲,x乙,中位数别离为m甲,m乙,那么x甲______x 乙,m甲______m乙(比较大小).解析x甲=116(41+43+30+30+38+22+25+27+10+10+14+18+18+5+6+8)=34516,x乙=116(42+43+48+31+32+34+34+38+20+22+23+23+27+10+12+18)=45716.∴x甲<x乙.又∵m甲=20,m乙=29,∴m甲<m乙.答案<<2.(2021·长春调研)如图是依据某城市年龄在20岁到45岁的居民上网情形调查而绘制的频率散布直方图,现已知年龄在[30,35),[35,40)、[40,45]的上网人数呈现递减的等差数列散布,那么年龄在[35,40)的网民显现的频率为________.解析由频率散布直方图可知,年龄在[20,25)的频率为0.01×5=0.05,[25,30)的频率为0.07×5=0.35,又年龄在[30,35),[35,40),[40,45]的频率成等差数列散布,因此年龄在[35,40)的网民显现的频率为0.2.答案0.23.(2021·江苏卷)抽样统计甲、乙两位射击运动员的5次训练成绩(单位:环),结果如下:解析 关于甲,平均成绩为x 甲=15(87+91+90+89+93)=90,因此方差为s 2甲=15(32+12+02+12+32)=4;关于乙,平均成绩为x 乙=15(89+90+91+88+92)=90,因此方差为s 2乙=15(12+02+12+22+22)=2,由于2<4,因此乙的平均成绩较稳固. 答案 2 二、解答题4.(2021·西安模拟)某校从参加高三模拟考试的学生中随机抽取60名学生,将其数学成绩(均为整数)分成六组[90,100),[100,110),…,[140,150]后取得如下部份频率散布直方图.观看图形的信息,回答以下问题: (1)求分数在[120,130)内的频率;(2)假设在同一组数据中,将该组区间的中点值(如:组区间[100,110)的中点值为100+1102=105.)作为这组数据的平均分,据此,估量本次考试的平均分;(3)用分层抽样的方式在分数段为[110,130)的学生中抽取一个容量为6的样本,将该样本看成一个整体,从中任取2人,求最多有1人在分数段[120,130)内的概率. 解 (1)分数在[120,130)内的频率为1-(0.1+0.15+0.15+0.25+0.05)=1-0.7=0.3. (2)估量平均分为x =95×0.1+105×0.15+115×0.15+125×0.3+135×0.25+145×0.05=121.(3)由题意,[110,120)分数段的人数为60×0.15=9(人). [120,130)分数段的人数为60×0.3=18(人).∵用分层抽样的方式在分数段为[110,130)的学生中抽取一个容量为6的样本,∴需在[110,120)分数段内抽取2人,并别离记为m ,n ;在[120,130)分数段内抽取4人,并别离记为a ,b ,c ,d ;设“从样本中任取2人,最多有1人在分数段[120,130)内”为事件A,那么大体事件共有(m,n),(m,a),…,(m,d),(n,a),…,(n,d),(a,b),…,(c,d)共15种.那么事件A包括的大体事件有(m,n),(m,a),(m,b),(m,c),(m,d),(n,a),(n,b),(n,c),(n,d)共9种.∴P(A)=915=3 5.。
【创新设计】高考数学一轮总复习 12.2 用样本估计总体名师课件 理 苏教版
=4.所以 S2=17[(87-91)2+(94-91)2+(90-91)2+(91-91)2+
(90-91)2+(94-91)2+(91-91)2]=17(16+9+1+0+1+9+0)=
36 7.
答案
36 7
1.茎叶图、频率分布表和频率分布直方图都是用来描述样本数 据的分布情况的.茎叶图由所有样本数据构成,没有损失任 何样本信息,可以随时记录;而频率分布表和频率分布直方 图则损失了样本的一些信息,必须在完成抽样后才能制作.
环数如下:7,8,7,9,5,4,9,10,7,4,则平均命中环数为7,命中环数
的标准差为4.
(×)
(9)(2014·广州调研改编)10名工人某天生产同一零件,生产的件
数分别是15,17,14,10,15,19,17,16,14,12,则这一天10名工人生产
的零件的中位数是15.
(√)
[感悟·提升] 1.作频率分布直方图的步骤
合计
频数 8 6 14 10 8 m M
频率 0.16 0.12 0.28 0.20 0.16
n N
(1)求出表中字母m、n、M、N所对应的数值; (2)在给出的直角坐标系中画出频率分布直方图; (3)估计该校高一女生身高在149.5~165.5 cm范围内有多少人? 审题路线 由频率分布表可以计算出m,n,M,N的值⇒作频率 分布直方图⇒利用频率分布直方图求值. 解 (1)由题意 M=0.816=50,落在区间 165.5~169.5 内数据频数 m=50-(8+6+14+10+8)=4, 频率为 n=0.08,总频率 N=1.00.
考点二 茎叶图的应用 【例2】 (2013·新课标全国Ⅰ卷)为了比较两种治疗失眠症的药
(分别称为A药,B药)的疗效,随机地选取20位患者服用A 药,20位患者服用B药,这40位患者在服用一段时间后,记 录他们日平均增加的睡眠时间(单位:h),试验的观测结果如 下: 服用A药的20位患者日平均增加的睡眠时间: 0.6 1.2 2.7 1.5 2.8 1.8 2.2 2.3 3.2 3.5 2.5 2.6 1.2 2.7 1.5 2.9 3.0 3.1 2.3 2.4
(江苏专版)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十二章 概率统计 12.1 统计讲义-人教版高三全册数学试题
§12.1 统 计命题探究考纲解读考点内容解读 要求 五年高考统计常考题型 预测热度2013 2014 2015 2016 20171.抽样方法1.抽样方法判断2.样本容量的确定A3题5分 填空题 ★☆☆2.总体分布、总体特征数的估计 1.直方图和茎叶图2.平均数和方差计算B6题5分 6题 5分2题 5分4题5分填空题 ★★★分析解读 统计内容是某某高考必考内容,考试重点是总体分布、总体特征数的估计,试题一般为容易题.五年高考考点一 抽样方法1.(2017某某,3,5分)某工厂生产甲、乙、丙、丁四种不同型号的产品,产量分别为200,400,300,100件.为检验产品的质量,现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以上所有的产品中抽取60件进行检验,则应从丙种型号的产品中抽取件. 答案 182.(2014某某文改编,6,5分)为了解1 000名学生的学习情况,采用系统抽样的方法,从中抽取容量为40的样本,则分段的间隔为. 答案 25考点二 总体分布、总体特征数的估计1.(2017课标全国Ⅰ文改编,2,5分)为评估一种农作物的种植效果,选了n块地作试验田.这n块地的亩产量(单位:kg)分别为x1,x2,…,x n,下面给出的指标中可以用来评估这种农作物亩产量稳定程度的是.①x1,x2,…,x n的平均数②x1,x2,…,x n的标准差③x1,x2,…,x n的最大值④x1,x2,…,x n的中位数答案②2.(2017某某文改编,8,5分)如图所示的茎叶图记录了甲、乙两组各5名工人某日的产量数据(单位:件).若这两组数据的中位数相等,且平均值也相等,则x和y的值分别为.答案3,53.(2016某某,4,5分)已知一组数据4.7,4.8,5.1,5.4,5.5,则该组数据的方差是.答案0.14.(2016某某改编,3,5分)某高校调查了200名学生每周的自习时间(单位:小时),制成了如图所示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其中自习时间的X围是[17.5,30],样本数据分组为[17.5,20),[20,22.5),[22.5,25),[25,27.5),[27.5,30].根据直方图,这200名学生中每周的自习时间不少于22.5小时的人数是.答案1405.(2015某某,2,5分)已知一组数据4,6,5,8,7,6,那么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为.答案 66.(2015某某改编,2,5分)某中学初中部共有110名教师,高中部共有150名教师,其性别比例如图所示,则该校女教师的人数为.答案1377.(2014某某,6,5分)为了了解一片经济林的生长情况,随机抽测了其中60株树木的底部周长(单位:cm),所得数据均在区间[80,130]上,其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则在抽测的60株树木中,有株树木的底部周长小于100 cm.答案248.(2014某某改编,9,5分)设样本数据x1,x2,…,x10的均值和方差分别为1和4,若y i=x i+a(a为非零常数,i=1,2,…,10),则y1,y2,…,y10的均值和方差分别为.答案1+a,49.(2013某某,6,5分)抽样统计甲、乙两位射击运动员的5次训练成绩(单位:环),结果如下:运动员第1次第2次第3次第4次第5次甲87 91 90 89 93乙89 90 91 88 92则成绩较为稳定(方差较小)的那位运动员成绩的方差为.答案 210.(2016某某,16,12分)我国是世界上严重缺水的国家,某市为了制定合理的节水方案,对居民用水情况进行了调查.通过抽样,获得了某年100位居民每人的月均用水量(单位:吨),将数据按照[0,0.5),[0.5,1),…,[4,4.5]分成9组,制成了如图所示的频率分布直方图.(1)求直方图中a的值;(2)设该市有30万居民,估计全市居民中月均用水量不低于3吨的人数,说明理由;(3)估计居民月均用水量的中位数.解析(1)由频率分布直方图,可知:月均用水量在[0,0.5)的频率为0.08×0.5=0.04.同理,在[0.5,1),[1.5,2),[2,2.5),[3,3.5),[3.5,4),[4,4.5)等组的频率分别为0.08,0.21,0.25,0.06,0.04,0.02.由1-(0.04+0.08+0.21+0.25+0.06+0.04+0.02)=0.5×a+0.5×a,解得a=0.30.(2)由(1),100位居民月均用水量不低于3吨的频率为0.06+0.04+0.02=0.12,由以上样本的频率分布,可以估计30万居民中月均用水量不低于3吨的人数为300 000×0.12=36 000.(3)设中位数为x吨.因为前5组的频率之和为0.04+0.08+0.15+0.21+0.25=0.73>0.5,而前4组的频率之和为0.04+0.08+0.15+0.21=0.48<0.5,所以2≤x<2.5.由0.50×(x-2)=0.5-0.48,解得x=2.04.故可估计居民月均用水量的中位数为2.04吨.教师用书专用(11—13)11.(2015某某改编,3,5分)某某市2013年各月的平均气温(℃)数据的茎叶图如下:0 8 91 2 5 82 0 03 3 83 1 2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答案2012.(2014某某改编,7,5分)为了研究某药品的疗效,选取若干名志愿者进行临床试验.所有志愿者的舒X压数据(单位:kPa)的分组区间为[12,13),[13,14),[14,15),[15,16),[16,17],将其按从左到右的顺序分别编号为第一组,第二组,……,第五组.如图是根据试验数据制成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已知第一组与第二组共有20人,第三组中没有疗效的有6人,则第三组中有疗效的人数为.答案1213.(2013某某理,11,5分)从某小区抽取100户居民进行月用电量调查,发现其用电量都在50至350度之间,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1)直方图中x的值为;(2)在这些用户中,用电量落在区间[100,250)内的户数为.答案(1)0.004 4 (2)70三年模拟A组2016—2018年模拟·基础题组考点一抽样方法1.(2018某某某某宿迁高三期中)某校高三年级500名学生中,血型为O型的有200人,A型的有125人,B型的有125人,AB型的有50人.为研究血型与色弱之间的关系,现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这500名学生中抽取一个容量为60的样本,则应抽取名血型为AB型的学生.答案 62.(2017某某某某姜堰模拟)一个单位共有职工200人,其中不超过45岁的有120人,超过45岁的有80人.为了调查职工的健康状况,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全体职工中抽取一个容量为25的样本,应抽取超过45岁的职工人.答案103.(苏教必3,二,3,2,变式)某公司有员工500人,其中不到35岁的有125人,35~49岁的有280人,50岁以上的有95人,为了调查员工的身体健康状况,从中抽取100名员工,则应在这三个年龄段分别抽取人数为.答案25,56,19考点二总体分布、总体特征数的估计4.(2017某某某某学情调研,3)为了解某一段公路汽车通过时的车速情况,现随机抽测了通过这段公路的200辆汽车的速度所得数据均在区间[40,80]中,其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则在抽测的200辆汽车中,速度(单位:km/h)在区间[40,60)内的汽车有辆.答案805.(2017某某某某师X大学附中期中,3)已知一组数据3,5,4,7,6,那么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为.答案 56.(2017某某某某高淳质检,4)已知一组数据:9.7,9.9,x,10.2,10.1,若这组数据的均值为10,则这组数据的方差为.答案0.0327.(2017某某某某暑期调研,8)已知等差数列{a n}的公差为d,若a1,a2,a3,a4,a5的方差为8,则d的值为.答案±28.(2017某某某某中学模拟,4)如图所示的茎叶图表示的是甲、乙两人在5次综合测评中的成绩,其中一个数字被污损,记为x,则乙的平均成绩超过甲的概率为.答案9.(2016某某苏北四市调研,5)交通部门对某路段公路上行驶的汽车速度实施监控,从速度在50 km/h与90 km/h之间的汽车中抽取150辆进行分析,得到数据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则速度在70 km/h以下的汽车有辆.答案75B组2016—2018年模拟·提升题组(满分:25分时间:10分钟)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25分)1.(2018某某海安高级中学高三测试)从某校高三年级中随机抽取一个班,对该班45名学生的高校招生体检表中视力情况进行统计,其结果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若某高校A专业的报考要求为视力在0.9以上,则该班学生中能报A专业的人数为.答案182.(2017某某某某,某某一模,3)已知样本数据x1,x2,x3,x4,x5的方差s2=3,则样本数据2x1,2x2,2x3,2x4,2x5的方差为.答案123.(2016某某某某一模,6)若一组样本数据9,8,x,10,11的平均数为10,则该组样本数据的方差为.答案 24.(苏教必3,二,2,3,变式)如图是某青年歌手大奖赛上七位评委为甲、乙两名选手打出的分数的茎叶图(其中m 为数字0~9中的一个),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后,甲、乙两名选手得分的平均数分别为a1,a2,则一定有.①a1>a2;②a2>a1;③a1=a2;④a1,a2的大小与m的值有关.答案②5.(苏教必3,二,8,变式)某学校随机抽取20个班,调查各班中有网上购物经历的人数,所得数据的茎叶图如图所示,以组距为5将数据分组成[0,5),[5,10),…,[30,35),[35,40]时,所作的频率分布直方图是.答案①C组2016—2018年模拟·方法题组方法1 随机抽样1.采用系统抽样方法从960人中抽取32人做问卷调查,为此将他们随机编号为1,2,…,960,分组后在第一组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到的为9.抽到的32人中,编号落入区间[1,450]的人做问卷A,编号落入区间[451,750]的人做问卷B,其余的人做问卷C.则抽到的人中,做问卷B的人数为.答案10方法2 茎叶图问题的解题方法2.某车间20名工人年龄数据如下表:年龄(岁) 工人数(人)19 128 329 330 531 432 340 1合计20(1)求这20名工人年龄的众数与极差;(2)以十位数为茎,个位数为叶,作出这20名工人年龄的茎叶图;(3)求这20名工人年龄的方差.解析(1)由题表中的数据易知,这20名工人年龄的众数是30,极差为40-19=21.(2)这20名工人年龄的茎叶图如下:1 2 3 4 98 8 8 9 9 90 0 0 0 0 1 1 1 1 2 2 2 0(3)这20名工人年龄的平均数=(19×1+28×3+29×3+30×5+31×4+32×3+40×1)=30,故方差s2=[1×(19-30)2+3×(28-30)2+3×(29-30)2+5×(30-30)2+4×(31-30)2+3×(32-30)2+1×(40-30)2]=×(121+12+3+0+4+12+100)=12.6.。
创新设计(江苏专用)高考数学二轮复习 上篇 专题整合突
专题五、六 解析几何、概率与统计教师用书 理第1讲 直线与圆高考定位 高考对本内容的考查重点是直线间的平行和垂直的条件、与距离有关的问题.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特别是弦长问题),此类问题难度属于中等,一般以填空题的形式出现,有时也会出现解答题,多考查其几何图形的性质或方程知识.多为B 级或C 级要求.真 题 感 悟1.(2015·江苏卷)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以点(1,0)为圆心且与直线mx -y -2m -1=0(m ∈R )相切的所有圆中,半径最大的圆的标准方程为________.解析 直线mx -y -2m -1=0恒过定点(2,-1),由题意,得半径最大的圆的半径r =(1-2)2+(0+1)2= 2. 故所求圆的标准方程为(x -1)2+y 2=2. 答案 (x -1)2+y 2=22.(2016·江苏卷)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已知以M 为圆心的圆M :x 2+y 2-12x -14y +60=0及其上一点A (2,4).(1)设圆N 与x 轴相切,与圆M 外切,且圆心N 在直线x =6上,求圆N 的标准方程;(2)设平行于OA 的直线l 与圆M 相交于B 、C 两点,且BC =OA ,求直线l 的方程; (3)设点T (t ,0)满足:存在圆M 上的两点P 和Q ,使得TA →+TP →=TQ →,求实数t 的取值范围. 解 (1)圆M 的方程化为标准形式为(x -6)2+(y -7)2=25,圆心M (6,7),半径r =5, 由题意,设圆N 的方程为(x -6)2+(y -b )2=b 2(b >0). 且(6-6)2+(b -7)2=b +5.解得b =1,∴圆N 的标准方程为(x -6)2+(y -1)2=1. (2)∵k OA =2,∴可设直线l 的方程为y =2x +m , 即2x -y +m =0.又BC =OA =22+42=2 5.由题意,圆M 的圆心M (6,7)到直线l 的距离为d =52-⎝ ⎛⎭⎪⎫BC 22=25-5=2 5. 即|2×6-7+m |22+(-1)2=25,解得m =5或m =-15.∴直线l 的方程为y =2x +5或y =2x -15. (3)由TA →+TP →=TQ →,则四边形AQPT 为平行四边形,又∵P 、Q 为圆M 上的两点, ∴|PQ |≤2r =10.∴|TA |=|PQ |≤10,即(t -2)2+42≤10, 解得2-221≤t ≤2+221.故所求t 的范围为[2-221,2+221].考 点 整 合1.两直线平行或垂直(1)两条直线平行:对于两条不重合的直线l 1,l 2,其斜率分别为k 1,k 2,则有l 1∥l 2⇔k 1=k 2.特别地,当直线l 1,l 2的斜率都不存在且l 1与l 2不重合时,l 1∥l 2.(2)两条直线垂直:对于两条直线l 1,l 2,其斜率分别为k 1,k 2,则有l 1⊥l 2⇔k 1·k 2=-1.特别地,当l 1,l 2中有一条直线的斜率不存在,另一条直线的斜率为零时,l 1⊥l 2. 2.圆的方程(1)圆的标准方程:(x -a )2+(y -b )2=r 2(r >0),圆心为(a ,b ),半径为r .(2)圆的一般方程:x 2+y 2+Dx +Ey +F =0(D 2+E 2-4F >0),圆心为⎝ ⎛⎭⎪⎫-D 2,-E 2,半径为r =D 2+E 2-4F2;对于二元二次方程Ax 2+Bxy +Cy 2+Dx +Ey +F =0表示圆的充要条件是⎩⎪⎨⎪⎧B =0,A =C ≠0,D 2+E 2-4AF >0.3.直线方程的5种形式中只有一般式可以表示所有的直线.在利用直线方程的其他形式解题时,一定要注意它们表示直线的局限性.比如,根据“在两坐标轴上的截距相等”这个条件设方程时一定不要忽略过原点的特殊情况.而题中给出直线方程的一般式,我们通常先把它转化为斜截式再进行处理.4.处理有关圆的问题,要特别注意圆心、半径及平面几何知识的应用,如弦心距、半径、弦长的一半构成直角三角形经常用到,利用圆的一些特殊几何性质解题,往往使问题简化.5.直线与圆中常见的最值问题(1)圆外一点与圆上任一点的距离的最值.(2)直线与圆相离,圆上任一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最值. (3)过圆内一定点的直线被圆截得弦长的最值.(4)直线与圆相离,过直线上一点作圆的切线,切线长的最小值问题. (5)两圆相离,两圆上点的距离的最值.热点一 直线与圆的基本问题[微题型1] 求圆的方程【例1-1】 已知圆M 的圆心在x 轴上,且圆心在直线l 1:x =-2的右侧,若圆M 截直线l 1所得的弦长为23,且与直线l 2:2x -5y -4=0相切,则圆M 的方程为________. 解析 由已知,可设圆M 的圆心坐标为(a ,0),a >-2,半径为r ,得⎩⎪⎨⎪⎧(a +2)2+(3)2=r 2,|2a -4|4+5=r , 解得满足条件的一组解为⎩⎪⎨⎪⎧a =-1,r =2,所以圆M 的方程为(x +1)2+y 2=4. 答案 (x +1)2+y 2=4探究提高 求具备一定条件的圆的方程时,其关键是寻找确定圆的两个几何要素,即圆心和半径,待定系数法也是经常使用的方法,在一些问题中借助平面几何中关于圆的知识可以简化计算,如已知一个圆经过两个点时,其圆心一定在这两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上,解题时要注意平面几何知识的应用. [微题型2] 圆的切线问题【例1-2】 (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 ,B 分别是x 轴和y 轴上的动点,若以AB 为直径的圆C 与直线2x +y -4=0相切,则圆C 面积的最小值为________.(2)若⊙O :x 2+y 2=5与⊙O 1:(x -m )2+y 2=20(m ∈R )相交于A ,B 两点,且两圆在点A 处的切线互相垂直,则线段AB 的长度是________.解析 (1)由题意可知以线段AB 为直径的圆C 过原点O ,要使圆C 的面积最小(D 为切点),只需圆C 的半径或直径最小,又圆C 与直线2x +y -4=0相切,所以由平面几何知识,当OC 所在直线与l 垂直时,OD 最小(D 为切点),即圆C 的直径最小,则OD =|2×0+0-4|5=45,所以圆的半径为25,圆C 的面积的最小值为S =πr 2=45π.(2)依题意得△OO 1A 是直角三角形, ∴OO 1=5+20=5,S △OO 1A =12·AB 2·OO 1=12·OA ·AO 1,因此AB =2·OA ·AO 1OO 1=2×5×255=4.答案 (1)45π (2)4探究提高 (1)直线与圆相切时利用“切线与过切点的半径垂直,圆心到切线的距离等于半径”建立切线斜率的等式,所以求切线方程时主要选择点斜式.(2)过圆外一点求解切线长转化为圆心到圆外点距离,利用勾股定理处理. [微题型3] 与圆有关的弦长问题【例1-3】 (2015·全国Ⅰ卷改编)过三点A (1,3),B (4,2),C (1,-7)的圆交y 轴于M 、N 两点,则MN =________.解析 由已知,得AB →=(3,-1),BC →=(-3,-9), 则AB →·BC →=3×(-3)+(-1)×(-9)=0, 所以AB →⊥BC →,即AB ⊥BC ,故过三点A 、B 、C 的圆以AC 为直径,得其方程为(x -1)2+(y +2)2=25,令x =0得(y +2)2=24,解得y 1=-2-26,y 2=-2+26, 所以MN =|y 1-y 2|=4 6. 答案 4 6探究提高 涉及直线被圆截得的弦长问题,一般有两种求解方法:一是利用半径r ,弦心距d ,弦长l 的一半构成直角三角形,结合勾股定理d 2+⎝ ⎛⎭⎪⎫l 22=r 2求解;二是若斜率为k 的直线l与圆C 交于A (x 1,y 1),B (x 2,y 2)两点,则AB =1+k 2|x 1-x 2|.【训练1】 (2016·苏北四市调研)若圆上一点A (2,3)关于直线x +2y =0的对称点仍在圆上,且圆与直线x -y +1=0相交的弦长为22,则圆的方程是________.解析 设圆的方程为(x -a )2+(y -b )2=r 2,点A (2,3)关于直线x +2y =0的对称点仍在圆上,说明圆心在直线x +2y =0上,即有a +2b =0,又(2-a )2+(3-b )2=r 2,而圆与直线x-y +1=0相交的弦长为22,故r 2-⎝⎛⎭⎪⎫a -b +122=2,依据上述方程,解得⎩⎪⎨⎪⎧a =6,b =-3,r 2=52或⎩⎪⎨⎪⎧a =14,b =-7,r 2=244.所以,所求圆的方程为(x -6)2+(y +3)2=52或(x -14)2+(y +7)2=244. 答案 (x -6)2+(y +3)2=52或(x -14)2+(y +7)2=244 热点二 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例2】 已知过原点的动直线l 与圆C 1:x 2+y 2-6x +5=0相交于不同的两点A ,B . (1)求圆C 1的圆心坐标;(2)求线段AB 的中点M 的轨迹C 的方程;(3)是否存在实数k ,使得直线L :y =k (x -4)与曲线C 只有一个交点?若存在,求出k 的取值范围;若不存在,说明理由.解 (1)由x 2+y 2-6x +5=0,得(x -3)2+y 2=4, 所以圆C 1的圆心坐标为(3,0).(2)设线段AB 的中点M 的坐标点(x ,y ), ①当线段AB 不在x 轴上时,有C 1M ⊥AB , 则kC 1M ·k AB =-1,即y x -3·yx=-1, 整理得⎝ ⎛⎭⎪⎫x -322+y 2=94,又当直线l 与圆C 1相切时,易求得切点的横坐标为53.所以此时M 的轨迹C 的方程为⎝ ⎛⎭⎪⎫x -322+y 2=94⎝ ⎛⎭⎪⎫53<x <3.②当线段AB 在x 轴上时,点M 的坐标为(3,0),也满足式子⎝ ⎛⎭⎪⎫x -322+y 2=94.综上,线段AB 的中点M 的轨迹C 的方程为⎝ ⎛⎭⎪⎫x -322+y 2=94⎝ ⎛⎭⎪⎫53<x ≤3.(3)由(2)知点M 的轨迹是以C ⎝ ⎛⎭⎪⎫32,0为圆心,r =32为半径的部分圆弧EF (如图所示,不包括两端点),且E ⎝ ⎛⎭⎪⎫53,253,F ⎝ ⎛⎭⎪⎫53,-253. 又直线L :y =k (x -4)过定点D (4,0),当直线L 与圆C 相切时,由⎪⎪⎪⎪⎪⎪k ⎝ ⎛⎭⎪⎫32-4-0k 2+(-1)2=32,得k=±34,又k DE =-k DF =-0-⎝ ⎛⎭⎪⎫-2534-53=-257,结合如图可知当k ∈⎩⎨⎧⎭⎬⎫-34,34∪⎣⎢⎡⎦⎥⎤-257,257时,直线L :y =k (x -4)与曲线C 只有一个交点.探究提高 此类题易失分点有两处:一是不会适时分类讨论,遇到直线问题,想用其斜率,定要注意斜率是否存在;二是数形结合求参数的取值范围时,定要注意“草图不草”,如本题,画成轨迹C 时,若把端点E ,F 画出实心点,借形解题时求出的斜率就会出错. 【训练2】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已知圆C 1:(x -3)2+(y +2)2=4,圆C 2:(x +m )2+(y +m +5)2=2m 2+8m +10(m ∈R ,且m ≠-3).(1)设P 为坐标轴上的点,满足:过点P 分别作圆C 1与圆C 2的一条切线,切点分别为T 1、T 2,使得PT 1=PT 2,试求出所有满足条件的点P 的坐标;(2)若斜率为正数的直线l 平分圆C 1,求证:直线l 与圆C 2总相交. (1)解 设点P 的坐标为(x 0,y 0),圆C 1与圆C 2的半径分别为r 1、r 2, 由题意得PC 21-r 21=PC 22-r 22,即[(x 0-3)2+(y 0+2)2]-4=[(x 0+m )2+(y 0+m +5)2]-(2m 2+8m +10), 化简得x 0+y 0+1=0,因为P 为坐标轴上的点, 所以点P 的坐标为(0,-1)或(-1,0).(2)证明 依题意可设直线l 的方程为:y +2=k (x -3),k >0,化简得kx -y -3k -2=0, 则圆心C 2(-m ,-m -5)到直线l 的距离为|k -1|·|m +3|k 2+1,又圆C 2的半径为2m 2+8m +10,所以“直线l 与圆C 2总相交”等价于“∀m ≠-3, |k -1|·|m +3|k 2+1<2m 2+8m +10”, 即|k -1|k 2+1<2m 2+8m +10(m +3)2,①记y =2m 2+8m +10(m +3)2,整理得(y -2)m 2+2(3y -4)m +9y -10=0,当y =2时,m =-2;当y ≠2时,判别式Δ=[2(3y -4)]2-4(y -2)(9y -10)≥0,解得y ≥1; 综上得y =2m 2+8m +10(m +3)2,m ≠-3的最小值为1,所以①式⇔|k -1|k 2+1<1⇔k >0,即证.热点三 直线、圆与其他知识的交汇问题【例3】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已知点A 为椭圆x 29+2y 29=1的右顶点,点D (1,0),点P ,B 在椭圆上,BP →=DA →. (1)求直线BD 的方程;(2)求直线BD 被过P ,A ,B 三点的圆C 截得的弦长;(3)是否存在分别以PB ,PA 为弦的两个相外切的等圆?若存在,求出这两个圆的方程;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解 (1)因为BP →=DA →且A (3,0),所以BP =DA =2,而B ,P 关于y 轴对称,所以点P 的横坐标为1,从而得P (1,2),B (-1,2), 所以直线BD 的方程为x +y -1=0.(2)线段BP 的垂直平分线方程为x =0,线段AP 的垂直平分线方程为y =x -1,所以圆C 的圆心为(0,-1),且圆C 的半径为r =10,又圆心(0,-1)到直线BD 的距离为d =2,所以直线BD 被圆C 截得的弦长为2r 2-d 2=4 2.(3)假设存在这样的两个圆M 与圆N ,其中PB 是圆M 的弦,PA 是圆N 的弦,则点M 一定在y 轴上,点N 一定在线段PA 的垂直平分线y =x -1上,当圆M 和圆N 是两个相外切的等圆时,一定有P ,M ,N 在一条直线上,且PM =PN . 设M (0,b ),则N (2,4-b ), 根据N (2,4-b )在直线y =x -1上,解得b =3.所以M (0,3),N (2,1),PM =PN =2,故存在这样的两个圆,且方程分别为x 2+(y -3)2=2,(x -2)2+(y -1)2=2.探究提高 求圆中弦长问题,多用垂径定理,先计算圆心到直线的距离,再利用弦长公式AB =2r 2-d 2;求圆的方程问题常见于找出圆心和半径,对于两圆的位置关系则多借助于几何关系进行判定.【训练3】 已知椭圆E :x 2a 2+y 2b2=1(a >b >0)的半焦距为c ,原点O 到经过两点(c ,0),(0,b )的直线的距离为12c .(1)求椭圆E 的离心率;(2)如图,AB 是圆M :(x +2)2+(y -1)2=52的一条直径,若椭圆E 经过A ,B 两点,求椭圆E的方程.解 (1)过点(c ,0),(0,b )的直线方程为bx +cy -bc =0, 则原点O 到该直线的距离d =bc b 2+c 2=bca, 由d =12c ,得a =2b =2a 2-c 2,解得离心率c a =32.(2)由(1)知,椭圆E 的方程为x 2+4y 2=4b 2,②依题意,点A ,B 关于圆心M (-2,1)对称,且AB =10,设A (x 1,y 1),B (x 2,y 2),则x 21+4y 21=4b 2,x 22+4y 22=4b 2,两式相减并结合x 1+x 2=-4,y 1+y 2=2, 得-4(x 1-x 2)+8(y 1-y 2)=0, 易知AB 与x 轴不垂直,则x 1≠x 2, 所以AB 的斜率k AB =y 1-y 2x 1-x 2=12, 因此直线AB 的方程为y =12(x +2)+1,代入②得x 2+4x +8-2b 2=0,解方程后易得:x 1+x 2=-4,x 1x 2=8-2b 2, 于是AB = 1+⎝ ⎛⎭⎪⎫122|x 1-x 2| =52(x 1+x 2)2-4x 1x 2=10(b 2-2). 由AB =10,得10(b 2-2)=10,解得b 2=3, 故椭圆E 的方程为x 212+y 23=1.1.由于直线方程有多种形式,各种形式适用的条件、范围不同,在具体求直线方程时,由所给的条件和采用的直线方程形式所限,可能会产生遗漏的情况,尤其在选择点斜式、斜截式时要注意斜率不存在的情况.2.确定圆的方程时,常用到圆的几个性质:(1)直线与圆相交时应用垂径定理构成直角三角形(半弦长,弦心距,圆半径); (2)圆心在过切点且与切线垂直的直线上; (3)圆心在任一弦的中垂线上;(4)两圆内切或外切时,切点与两圆圆心三点共线;(5)圆的对称性:圆关于圆心成中心对称,关于任意一条过圆心的直线成轴对称. 3.直线与圆中常见的最值问题圆上的点与圆外点的距离的最值问题,可以转化为圆心到点的距离问题;圆上的点与直线上点的距离的最值问题,可以转化为圆心到直线的距离问题;圆上的点与另一圆上点的距离的最值问题,可以转化为圆心到圆心的距离问题.4.两圆相交,将两圆方程联立消去二次项,得到一个二元一次方程即为两圆公共弦所在的直线方程.一、填空题1.(2015·北京卷改编)圆心为(1,1)且过原点的圆的方程是________.解析 因为圆心为(1,1)且过原点,所以该圆的半径r =12+12=2,则该圆的方程为(x -1)2+(y -1)2=2. 答案 (x -1)2+(y -1)2=22.(2014·江苏卷)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直线x +2y -3=0被圆(x -2)2+(y +1)2=4截得的弦长为________.解析 圆心为(2,-1),半径r =2.圆心到直线的距离d =|2+2×(-1)-3|1+4=355,所以弦长为2r 2-d 2=222-⎝ ⎛⎭⎪⎫3552=2555.答案25553.(2016·南京、盐城模拟)过点P (-4,0)的直线l 与圆C :(x -1)2+y 2=5相交于A ,B 两点,若点A 恰好是线段PB 的中点,则直线l 的方程为________.解析 设AB 的中点为点D ,则CD ⊥AB ,设CD =d ,AD =x ,则PA =AB =2x ,在直角三角形ACD 中,由勾股定理得d 2+x 2=r 2=5.在直角三角形PDC 中,由勾股定理得d 2+9x 2=CP 2=25,解得d 2=52.易知直线l 的斜率一定存在,设为k ,则l :y =k (x +4),圆心C (1,0)到直线l 的距离为d =|5k |k 2+1=102,解得k 2=19,k =±13,所以直线l 的方程为y =±13(x +4),即为x ±3y +4=0.答案 x ±3y +4=04.(2016·苏州调研)若直线l 1:y =x +a 和直线l 2:y =x +b 将圆(x -1)2+(y -2)2=8分成长度相等的四段弧,则a 2+b 2=________.解析 由弧长相等得弧所对的圆心角相等,所以四段弧所对的圆心角都是90°,直线l 1,l 2分布在圆心的两侧,且圆心到直线l 1,l 2的距离d =22r =2,即|a -1|2=2,|b -1|2=2,所以a =22+1,b =-22+1或a =-22+1,b =22+1,所以a 2+b 2=(22+1)2+(-22+1)2=18.答案 185.已知圆C 1:(x -2)2+(y -3)2=1,圆C 2:(x -3)2+(y -4)2=9,M 、N 分别是圆C 1、C 2上的动点,P 为x 轴上的动点,则PM +PN 的最小值为________.解析 由条件可知,两圆的圆心均在第一象限,先求PC 1+PC 2的最小值,作点C 1关于x 轴的对称点C 1′(2,-3),则(PC 1+PC 2)min =C 1′C 2=5 2. 所以(PM +PN )min =52-4. 答案 52-46.(2016·全国Ⅲ卷)已知直线l :mx +y +3m -3=0与圆x 2+y 2=12交于A ,B 两点,过A ,B 分别做l 的垂线与x 轴交于C ,D 两点,若AB =23,则CD =________.解析 设AB 的中点为M ,由题意知,圆的半径R =23,AB =23,所以OM =3,解得m =-33,由⎩⎨⎧x -3y +6=0,x 2+y 2=12解得A (-3, 3),B (0,23),则AC 的直线方程为y -3=-3(x +3),BD 的直线方程为y -23=-3x ,令y =0,解得C (-2,0),D (2,0),所以CD =4. 答案 47.(2016·江西七校第二次联考)过双曲线x 2a 2-y 2b 2=1(a >0,b >0)的左焦点F 作圆x 2+y 2=14a2的切线,切点为E ,直线EF 交双曲线右支于点P ,若OE →=12(OF →+OP →),则双曲线的离心率是________.解析 如图,∵OE →=12(OF →+OP →),∴E 为FP 的中点,又O 为FF ′的中点,∴OE 为△PFF ′的中位线, ∴OE ∥PF ′,OE =12PF ′,∵OE =12a ,∴PF ′=a ,∵PF 切圆O 于E ,∴OE ⊥PF ,∴PF ′⊥PF , ∵FF ′=2c ,PF -PF ′=2a , ∴PF =2a +a =3a ,∴由勾股定理得a 2+9a 2=4c 2, ∴10a 2=4c 2,∴e =c a =102. 答案1028.直线2ax +by =1与圆x 2+y 2=1相交于A ,B 两点(其中a ,b 是实数),且△AOB 是直角三角形(O 是坐标原点),则点P (a ,b )与点(0,1)之间距离的最小值为________.解析 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如图所示,过点O 作OC ⊥AB 于C ,因为△AOB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所以C 为弦AB 的中点,又OA =OB =1,根据勾股定理得AB =2, ∴OC =12AB =22.∴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为12a 2+b2=22, 即2a 2+b 2=2,即a 2=-12b 2+1≥0.∴-2≤b ≤ 2.则点P (a ,b )与点(0,1)之间距离d =(a -0)2+(b -1)2=a 2+b 2-2b +1=12b 2-2b +2. 设f (b )=12b 2-2b +2=12(b -2)2,此函数为对称轴为x =2的开口向上的抛物线,∴当-2≤b ≤2<2时,函数为减函数.∵f (2)=3-22,∴d 的最小值为3-22=(2-1)2=2-1. 答案2-1二、解答题9.(2015·全国Ⅰ卷)已知过点A (0,1)且斜率为k 的直线l 与圆C :(x -2)2+(y -3)2=1交于M ,N 两点. (1)求k 的取值范围;(2)若OM →·ON →=12,其中O 为坐标原点,求MN . 解 (1)由题设,可知直线l 的方程为y =kx +1, 因为l 与C 交于两点, 所以|2k -3+1|1+k 2<1. 解得4-73<k <4+73.所以k 的取值范围为⎝⎛⎭⎪⎫4-73,4+73.(2)设M (x 1,y 1),N (x 2,y 2).将y =kx +1代入方程(x -2)2+(y -3)2=1,整理得 (1+k 2)x 2-4(1+k )x +7=0.解方程易得:x 1+x 2=4(1+k )1+k 2,x 1x 2=71+k2.OM →·ON →=x 1x 2+y 1y 2=(1+k 2)x 1x 2+k (x 1+x 2)+1=4k (1+k )1+k2+8. 由题设可得4k (1+k )1+k 2+8=12,解得k =1,所以l 的方程为y =x +1. 故圆心C 在l 上,所以MN =2.10.(2013·江苏卷)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点A (0,3),直线l :y =2x -4.设圆C 的半径为1,圆心在l 上.(1)若圆心C 也在直线y =x -1上,过点A 作圆C 的切线,求切线的方程; (2)若圆C 上存在点M ,使MA =2MO ,求圆心C 的横坐标a 的取值范围.解 (1)由题设,圆心C 是直线y =2x -4和y =x -1的交点,解得点C (3,2),于是切线的斜率必存在.设过A (0,3)的圆C 的切线方程为y =kx +3,由题意,得|3k +1|k 2+1=1,解得k =0或-34,故所求切线方程为y =3或3x +4y -12=0. (2)因为圆心在直线y =2x -4上,所以圆C 的方程为(x -a )2+[y -2(a -2)]2=1. 设点M (x ,y ),因为MA =2MO , 所以x 2+(y -3)2=2 x 2+y 2,化简得x 2+y 2+2y -3=0,即x 2+(y +1)2=4, 所以点M 在以D (0,-1)为圆心,2为半径的圆上.由题意,点M (x ,y )在圆C 上,所以圆C 与圆D 有公共点,则|2-1|≤CD ≤2+1, 即1≤a 2+(2a -3)2≤3. 整理得-8≤5a 2-12a ≤0. 由5a 2-12a +8≥0,得a ∈R ; 由5a 2-12a ≤0,得0≤a ≤125. 所以点C 的横坐标a 的取值范围是⎣⎢⎡⎦⎥⎤0,125.11.已知双曲线x 2-y 23=1.(1)若一椭圆与该双曲线共焦点,且有一交点P (2,3),求椭圆方程. (2)设(1)中椭圆的左、右顶点分别为A 、B ,右焦点为F ,直线l 为椭圆的右准线,N 为l 上的一动点,且在x 轴上方,直线AN 与椭圆交于点M .若AM =MN ,求∠AMB 的余弦值;(3)设过A 、F 、N 三点的圆与y 轴交于P 、Q 两点,当线段PQ 的中点为(0,9)时,求这个圆的方程.解 (1)∵双曲线焦点为(±2,0),设椭圆方程为x 2a 2+y 2b 2=1(a >b >0).则⎩⎪⎨⎪⎧a 2-b 2=4,4a 2+9b2=1.∴a 2=16,b 2=12.故椭圆方程为x 216+y 212=1.(2)由已知,A (-4,0),B (4,0),F (2,0),直线l 的方程为x =8.设N (8,t )(t >0). ∵AM =MN ,∴M ⎝ ⎛⎭⎪⎫2,t 2.由点M 在椭圆上,得t =6. 故所求的点M 的坐标为M (2,3).所以MA →=(-6,-3),MB →=(2,-3),MA →·MB →=-12+9=-3. cos ∠AMB =MA →·MB→|MA →|·|MB →|=-336+9·4+9=-6565.(3)设圆的方程为x 2+y 2+Dx +Ey +F =0(D 2+E 2-4F >0),将A 、F 、N 三点坐标代入,得⎩⎪⎨⎪⎧16-4D +F =0,4+2D +F =0,64+t 2+8D +Et +F =0,得⎩⎪⎨⎪⎧D =2,E =-t -72t,F =-8.圆的方程为x 2+y 2+2x -⎝⎛⎭⎪⎫t +72t y -8=0,令x =0,得y 2-⎝ ⎛⎭⎪⎫t +72t y -8=0.设P (0,y 1),Q (0,y 2),则y 1,2=t +72t±⎝ ⎛⎭⎪⎫t +72t 2+322.由线段PQ 的中点为(0,9),得y 1+y 2=18,t +72t=18,此时,所求圆的方程为x 2+y 2+2x-18y -8=0.第2讲 圆锥曲线的基本问题高考定位 圆锥曲线中的基本问题一般以椭圆、双曲线的定义、标准方程、几何性质等作为考查的重点,多为填空题.椭圆有关知识为B 级要求,双曲线的有关知识为A 级要求.真 题 感 悟1.(2013·江苏卷)双曲线x 216-y 29=1的两条渐近线的方程为________.解析 由双曲线方程可知a =4,b =3,所以两条渐近线方程为y =±34x .答案 y =±34x2.(2016·江苏卷)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双曲线x 27-y 23=1的焦距是________.解析 由已知,a 2=7,b 2=3,则c 2=7+3=10,故焦距为2c =210. 答案 2103.(2015·江苏卷)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P 为双曲线x 2-y 2=1右支上的一个动点.若点P 到直线x -y +1=0的距离大于c 恒成立,则实数c 的最大值为________.解析 双曲线x 2-y 2=1的渐近线为x ±y =0,直线x -y +1=0与渐近线x -y =0平行,故两平行线的距离d =|1-0|12+12=22.由点P 到直线x -y +1=0的距离大于c 恒成立,得c ≤22,故c 的最大值为22. 答案224.(2016·江苏卷)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F 是椭圆x 2a 2+y 2b2=1(a>b >0)的右焦点,直线y =b2与椭圆交于B ,C 两点,且∠BFC =90°,则该椭圆的离心率是________.解析 联立方程组⎩⎪⎨⎪⎧x 2a 2+y 2b 2=1,y =b2,解得B 、C 两点坐标为B ⎝ ⎛⎭⎪⎫-32a ,b 2,C ⎝ ⎛⎭⎪⎫32a ,b 2,又F (c ,0), 则FB →=⎝ ⎛⎭⎪⎫-32a -c ,b 2,FC →=⎝ ⎛⎭⎪⎫3a 2-c ,b 2,又由∠BFC =90°,可得FB →·FC →=0,代入坐标可得: c 2-34a 2+b24=0①,又因为b 2=a 2-c 2.代入①式可化简为c 2a 2=23,则椭圆离心率为e =c a =23=63. 答案63考 点 整 合1.圆锥曲线的定义(1)椭圆:MF 1+MF 2=2a (2a >F 1F 2); (2)双曲线:|MF 1-MF 2|=2a (2a <F 1F 2). 2.圆锥曲线的标准方程(1)椭圆:x 2a 2+y 2b 2=1(a >b >0)(焦点在x 轴上)或y 2a 2+x 2b 2=1(a >b >0)(焦点在y 轴上);(2)双曲线:x 2a 2-y 2b 2=1(a >0,b >0)(焦点在x 轴上)或y 2a 2-x 2b2=1(a >0,b >0)(焦点在y 轴上).3.圆锥曲线的几何性质(1)椭圆:e =ca =1-b 2a2;(2)双曲线:①e =ca=1+b 2a2. ②渐近线方程:y =±b ax 或y =±a bx . 4.有关弦长问题有关弦长问题,应注意运用弦长公式及根与系数的关系,“设而不求”;有关焦点弦长问题,要重视圆锥曲线定义的运用,以简化运算.(1)斜率为k 的直线与圆锥曲线交于两点P 1(x 1,y 1),P 2(x 2,y 2),则所得弦长P 1P 2= 1+k 2|x 2-x 1|或P 1P 2=1+1k2|y 2-y 1|.(2)弦的中点问题有关弦的中点问题,应灵活运用“点差法”、“设而不求法”来简化运算.热点一 圆锥曲线的定义和标准方程【例1】 (1)(2016·天津卷改编)已知双曲线x 2a 2-y 2b2=1(a >0,b >0)的焦距为25,且双曲线的一条渐近线与直线2x +y =0垂直,则双曲线的方程为________.(2)(2016·北京卷改编)已知双曲线x 2a 2-y 2b2=1(a >0,b >0)的一条渐近线为2x +y =0,一个焦点为(5,0),则a =________;b =________.解析 (1)由题意得c =5,b a =12,则a =2,b =1,所以双曲线的方程为x 24-y 2=1.(2)由题意知,渐近线方程为y =-2x ,由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以及性质可知ba=2,由c =5,c 2=a 2+b 2,可得b =2,a =1.答案 (1)x 24-y 2=1 (2)1 2探究提高 (1)对于圆锥曲线的定义不仅要熟记,还要深入理解细节部分:比如椭圆的定义要求PF 1+PF 2>F 1F 2,双曲线的定义中要求|PF 1-PF 2|<F 1F 2,抛物线上的点到焦点的距离与准线的距离相等的转化.(2)注意数形结合,画出合理草图.【训练1】 (1)(2015·福建卷改编)若双曲线E :x 29-y 216=1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 1,F 2,点P 在双曲线E 上,且PF 1=3,则PF 2等于________.(2)(2016·全国Ⅰ卷改编)已知方程x 2m 2+n -y 23m 2-n=1表示双曲线,且该双曲线两焦点间的距离为4,则n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解析 (1)由双曲线定义|PF 2-PF 1|=2a ,∵PF 1=3,∴P 在左支上,∵a =3,∴PF 2-PF 1=6,∴PF 2=9.(2)∵方程x 2m 2+n -y 23m 2-n=1表示双曲线,∴(m 2+n )·(3m 2-n )>0,解得-m 2<n <3m 2,由双曲线性质,知c 2=(m 2+n )+(3m 2-n )=4m 2(其中c 是半焦距),∴焦距2c =2×2|m |=4,解得|m |=1,∴-1<n <3. 答案 (1)9 (2)(-1,3) 热点二 圆锥曲线的几何性质【例2】 (1)(2016·全国Ⅲ卷改编)已知O 为坐标原点,F 是椭圆C :x 2a 2+y 2b2=1(a >b >0)的左焦点,A ,B 分别为C 的左,右顶点.P 为C 上一点,且PF ⊥x 轴.过点A 的直线l 与线段PF 交于点M ,与y 轴交于点E .若直线BM 经过OE 的中点,则C 的离心率为________.(2)(2016·北京卷)双曲线x 2a 2-y 2b2=1(a >0,b >0)的渐近线为正方形OABC 的边OA ,OC 所在的直线,点B 为该双曲线的焦点,若正方形OABC 的边长为2,则a =________. 解析 (1)设M (-c ,m ),则E ⎝⎛⎭⎪⎫0,am a -c ,OE 的中点为D ,则D ⎝ ⎛⎭⎪⎫0,am 2(a -c ),又B ,D ,M三点共线,所以m 2(a -c )=m a +c ,a =3c ,e =13.(2)取B 为双曲线右焦点,如图所示.∵四边形OABC 为正方形且边长为2,∴c =OB =22,又∠AOB =π4,∴b a =tan π4=1,即a =b .又a 2+b 2=c 2=8,∴a =2.答案 (1)13(2)2探究提高 解决椭圆和双曲线的离心率的求值及范围问题其关键就是确立一个关于a ,b ,c 的方程或不等式,再根据a ,b ,c 的关系消掉b 得到a ,c 的关系式,建立关于a ,b ,c 的方程或不等式,要充分利用椭圆和双曲线的几何性质、图形的结构特征、点的坐标的范围等.【训练2】 (1)(2012·江苏卷)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若双曲线x 2m -y 2m 2+4=1的离心率为5,则m 的值为________.(2)(2016·山东卷)已知双曲线E :x 2a 2-y 2b 2=1(a >0,b >0),若矩形ABCD 的四个顶点在E 上,AB ,CD 的中点为E 的两个焦点,且2AB =3BC ,则E 的离心率是________. 解析 (1)∵c 2=m +m 2+4,∴e 2=c 2a 2=m +m 2+4m=5,∴m 2-4m +4=0,∴m =2.(2)由已知得AB =2b 2a,BC =2c ,∴2×2b 2a=3×2c ,又∵b 2=c 2-a 2,整理得:2c 2-3ac -2a2=0,两边同除以a 2得2⎝ ⎛⎭⎪⎫c a 2-3c a -2=0,即2e 2-3e -2=0,解得e =2或e =-1(舍去). 答案 (1)2 (2)2热点三 有关圆锥曲线的弦长问题【例3】 (2015·江苏卷)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已知椭圆x 2a 2+y 2b 2=1(a >b >0)的离心率为22,且右焦点F 到左准线l 的距离为3.(1)求椭圆的标准方程;(2)过F 的直线与椭圆交于A ,B 两点,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直线l 和AB 于点P ,C ,若PC =2AB ,求直线AB 的方程.解 (1)由题意,得c a =22且c +a 2c=3,解得a =2,c =1,则b =1, 所以椭圆的标准方程为x 22+y 2=1.(2)当AB ⊥x 轴时,AB =2,又CP =3,不合题意.当AB 与x 轴不垂直时,设直线AB 的方程为y =k (x -1),A (x 1,y 1),B (x 2,y 2), 将AB 的方程代入椭圆方程, 得(1+2k 2)x 2-4k 2x +2(k 2-1)=0,则x 1,2=2k 2±2(1+k 2)1+2k 2,C 的坐标为⎝ ⎛⎭⎪⎫2k 21+2k 2,-k 1+2k 2,且AB =(x 2-x 1)2+(y 2-y 1)2=(1+k 2)(x 2-x 1)2=22(1+k 2)1+2k2. 若k =0,则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为y 轴,与左准线平行,不合题意. 从而k ≠0,故直线PC 的方程为 y +k1+2k 2=-1k ⎝ ⎛⎭⎪⎫x -2k 21+2k 2, 则P 点的坐标为⎝ ⎛⎭⎪⎫-2,5k 2+2k (1+2k 2),从而PC =2(3k 2+1)1+k2|k |(1+2k 2). 因为PC =2AB ,所以2(3k 2+1)1+k 2|k |(1+2k 2)=42(1+k 2)1+2k 2, 解得k =±1.此时直线AB 的方程为y =x -1或y =-x +1.探究提高 (1)涉及弦长的问题中,应熟练地利用根与系数关系、设而不求法计算弦长;涉及垂直关系时也往往利用根与系数关系、设而不求法简化运算;涉及过焦点的弦的问题,可考虑用圆锥曲线的定义求解.(2)对于弦中点问题常用“根与系数的关系”或“点差法”求解,在使用根与系数的关系时,要注意使用条件Δ≥0,在用“点差法”时,要检验直线与圆锥曲线是否相交.【训练3】 设椭圆C :x 2a 2+y 2b 2=1(a >b >0)的右焦点为F ,过点F 的直线l 与椭圆C 相交于A ,B 两点,直线l 的倾斜角为60°,AF →=2FB →.(1)求椭圆C 的离心率;(2)如果AB =154,求椭圆C 的方程.解 设A (x 1,y 1),B (x 2,y 2),由题意知y 1<0,y 2>0. (1)直线l 的方程为y =3(x -c ),其中c =a 2-b 2.联立⎩⎪⎨⎪⎧y =3(x -c ),x 2a 2+y 2b2=1,得(3a 2+b 2)y 2+23b 2cy -3b 4=0.解得y 1=-3b 2(c +2a )3a 2+b 2,y 2=-3b 2(c -2a )3a 2+b 2. 因为AF →=2FB →,所以-y 1=2y 2,即3b 2(c +2a )3a 2+b 2=2·-3b 2(c -2a )3a 2+b2, 得离心率e =c a =23.(2)因为AB =1+13|y 2-y 1|, 所以23·43ab 23a 2+b 2=154,由c a =23, 得b =53a , 所以54a =154,得a =3,b =5,故椭圆C 的方程为x 29+y 25=1.1.椭圆、双曲线的方程形式上可统一为Ax 2+By 2=1,其中A ,B 是不等的常数,A >B >0时,表示焦点在y 轴上的椭圆;B >A >0时,表示焦点在x 轴上的椭圆;AB <0时表示双曲线. 2.对涉及圆锥曲线上点到焦点距离或焦点弦问题,恰当选用定义解题,会效果明显,定义中的定值是标准方程的基础.3.在椭圆焦点三角形PF 1F 2,∠F 1PF 2=α,则S △PF 1F 2=c |y 0|=b 2·tan α2.4.求双曲线、椭圆的离心率的方法:法一:直接求出a ,c ,计算e =c a;法二:根据已知条件确定a ,b ,c 的等量关系,然后把b 用a ,c 代换,求c a.5.通径:过双曲线、椭圆的焦点垂直于对称轴的弦称为通径,双曲线、椭圆的通径长为2b2a,过椭圆焦点的弦中通径最短.一、填空题1.(2016·泰州模拟)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双曲线x 22-y 2=1的实轴长为________.解析 由双曲线方程可得a =2,则实轴长为2a =2 2. 答案 2 22.(2016·苏、锡、常、镇、宿调研)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已知方程x 24-m -y 22+m =1表示双曲线,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 解析 由题意可得(4-m )(2+m )>0,解得-2<m <4. 答案 (-2,4)3.(2016·南京、盐城模拟)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已知抛物线C 的顶点在坐标原点,焦点在x 轴上,若曲线C 经过点P (1,3),则其焦点到准线的距离为________.解析 设抛物线C 的标准方程为y 2=2px (p >0),代入点P (1,3)得9=2p ,则y 2=9x 的焦点到准线的距离为p =92.答案 924.(2010·江苏卷)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已知双曲线x 24-y 212=1上一点M 的横坐标是3,则点M 到此双曲线的右焦点的距离为________.解析 法一 x =3代入x 24-y 212=1,y =±15,不妨设M (3,15),右焦点F (4,0).∴MF =1+15=4.法二 由双曲线第二定义知,M 到右焦点F 的距离与M 到右准线x =a 2c =1的距离比为离心率e =ca=2, ∴MF3-1=2,MF =4. 答案 45.(2015·天津卷改编)已知双曲线x 2a 2-y 2b2=1(a >0,b >0)的一条渐近线过点(2,3) ,且双曲线的一个焦点在抛物线y 2=47x 的准线上,则双曲线的方程为________.解析 由题意可得b a =32,c =7,又c 2=7=a 2+b 2,解得a 2=4,b 2=3.故双曲线方程为x 24-y 23=1.答案x 24-y 23=16.(2016·全国Ⅰ卷改编)直线l 经过椭圆的一个顶点和一个焦点,若椭圆中心到l 的距离为其短轴长的14,则该椭圆的离心率为________.解析 法一 不妨设直线l 过椭圆的上顶点(0,b )和左焦点(-c ,0),b >0,c >0,则直线l 的方程为bx -cy +bc =0,由已知得bc b 2+c 2=14×2b ,解得b 2=3c 2,又b 2=a 2-c 2,所以c 2a 2=14,即e 2=14,所以e =12(e =-12舍去). 法二 不妨设直线l 过椭圆的上顶点(0,b )和左焦点(-c ,0),b >0,c >0,则直线l 的方程为bx -cy +bc =0,由已知得bc b 2+c 2=14×2b ,所以bc a =14×2b ,所以e =c a =12. 答案 127.(2015·江苏五市模拟)已知椭圆x 29+y 2m=1(0<m <9),左、右焦点分别为F 1,F 2,过F 1的直线交椭圆与A ,B 两点,若AF 2+BF 2的最大值为10,则m 的值为________.解析 已知椭圆x 29+y 2m=1(0<m <9)中,a 2=9,b 2=m .AF 2+BF 2=4a -AB ≤10,∴AB ≥2,AB min=2b2a =2m3=2,解得m =3. 答案 38.(2015·福建卷改编)已知椭圆E :x 2a 2+y 2b2=1(a >b >0)的右焦点为F ,短轴的一个端点为M ,直线l :3x -4y =0交椭圆E 于A ,B 两点.若AF +BF =4,点M 到直线l 的距离不小于45,则椭圆E 的离心率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解析 左焦点F 0,连接F 0A ,F 0B ,则四边形AFBF 0为平行四边形.∵AF +BF =4,∴AF +AF 0=4, ∴a =2.设M (0,b ),则4b 5≥45,∴1≤b <2.离心率e =ca=c 2a 2=a 2-b 2a 2=4-b 24∈⎝⎛⎦⎥⎤0,32. 答案 ⎝ ⎛⎦⎥⎤0,32 二、解答题9.(2016·南通调研)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已知椭圆x 2a 2+y 2b 2=1(a >b >0)过点A (2,1),离心率为32. (1)求椭圆的方程;(2)若直线l :y =kx +m (k ≠0)与椭圆相交于B ,C 两点(异于点A ),线段BC 被y 轴平分,且AB ⊥AC ,求直线l 的方程.解 (1)由条件知椭圆x 2a 2+y 2b 2=1(a >b >0)的离心率为e =c a =32,所以b 2=a 2-c 2=14a 2.又点A (2,1)在椭圆x 2a 2+y 2b2=1(a >b >0)上,所以4a 2+1b 2=1,解得⎩⎪⎨⎪⎧a 2=8,b 2=2.所以所求椭圆的方程为x 28+y 22=1.(2)将y =kx +m (k ≠0)代入椭圆方程,得x 2+4(kx +m )2-8=0, 整理得(1+4k 2)x 2+8mkx +4m 2-8=0.①由线段BC 被y 轴平分,得x B +x C =-8mk1+4k 2=0,因为k ≠0,所以m =0.因为当m =0时,B ,C 关于原点对称,设B (x ,kx ),C (-x ,-kx ), 由①得x 2=81+4k2,又因为AB ⊥AC ,A (2,1), 所以AB →·AC →=(x -2)(-x -2)+(kx -1)(-kx -1) =5-(1+k 2)x 2=5-8(1+k 2)1+4k2=0, 所以k =±12.由于当k =12时,直线y =12x 过点A (2,1),故k =12不符合题意,舍去.所以此时直线l 的方程为y =-12x .10.(2015·安徽卷)设椭圆E 的方程为x 2a 2+y 2b2=1(a >b >0),点O 为坐标原点,点A 的坐标为(a ,0),点B 的坐标为(0,b ),点M 在线段AB 上,满足BM =2MA ,直线OM 的斜率为510. (1)求E 的离心率e ;(2)设点C 的坐标为(0,-b ),N 为线段AC 的中点,点N 关于直线AB 的对称点的纵坐标为72,求E 的方程.解 (1)由题设条件知,点M 的坐标为⎝ ⎛⎭⎪⎫23a ,13b ,又k OM =510,从而b 2a =510, 进而得a =5b ,c =a 2-b 2=2b ,故e =c a =255.(2)由题设条件和(1)的计算结果可得,直线AB 的方程为x5b +yb=1,点N 的坐标为⎝ ⎛⎭⎪⎫52b ,-12b .设点N 关于直线AB 的对称点S 的坐标为⎝ ⎛⎭⎪⎫x 1,72,则线段NS 的中点T 的坐标为⎝⎛⎭⎪⎫54b +x 12,-14b +74.又点T 在直线AB 上,且k NS ·k AB =-1,从而有⎩⎪⎨⎪⎧54b +x 125b +-14b +74b=1,72+12b x 1-52b = 5.解得b =3.所以a =35,故椭圆E 的方程为x 245+y 29=1.11.(2014·江苏卷)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F 1,F 2分别是椭圆x 2a 2+y 2b2=1(a >b >0)的左、右焦点,顶点B 的坐标为(0,b ),连接BF 2并延长交椭圆于点A ,过点A 作x 轴的垂线交椭圆于另一点C ,连接F 1C .。
2012高考数学一轮复习2.2《用样本估计总体》课件(新人教A版必修3)
5.甲、乙两位同学某学科的连续五次考试成绩 用茎叶图表示如右:则平均分数较高的是 __________,成绩较为稳定的是__________. 答案:甲 甲
考点探究·挑战高考
考点突破
频率分布直方图
频率分布直方图是从各个小组数据在样本容量 中所占比例大小的角度,来表示数据的分布的 规律.图中各小长方形的面积等于相应各组的 频率,它直观反映了数据落在各个小组的频率 的大小.
s2=n1[(x1- x )2+(x2- x )2+…+(xn- x )2].
(xn 是样本数据,n 是样本容量, x 是样本平均数)
5.利用频率分布直方图估计样本的数字特征
(1)中位数:在频率分布直方图中,中位数左边
和右边的直方图的面应积该__相__等__________,由此可 以估计中位数的值.
2.用样本的数字特征估计总体的分布 (1)平均数、中位数描述其集中趋势,方差、极差 和标准差描述其波动大小,也可以说方差、标准差 和极差反映各个数据与其平均数的离散程度. (2)一组数据的方差或标准差越大,说明这组数据 波动越大,方差的单位是原数据的单位的平方,标 准差的单位与原单位相同.
(3)若 x1,x2,…,xn 的平均数为 x , 那么 mx1+a,mx2+a,…,mxn+a 的 平均数是 m x +a.
方法感悟
方法技巧 1.几种表示频率分布方法的优、劣 (1)频率分布表在数量表示上比较确切,但不够直 观、形象,分析数据分布的总体态势不太方便. (2)频率分布直方图能够很容易地表示大量数据, 非常直观地表明分布的形状,使我们能够看到在分 布表中看不清楚的数据模式.
(3)频率分布折线图的优点是它反映了数据的变化 趋势.如果样本容量不断增大,分组的组距不断缩 小,那么折线图就趋向于总体分布的密度曲线. (4)用茎叶图刻画数据有两个优点:一是所有的信 息都可以从这个茎叶图中得到;二是茎叶图便于记 录和表示,能够展示数 据的分布情况,但当样本数据较多或数据位数较多 时,茎叶图就显得不太方便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讲 用样本估计总体分层训练A 级 基础达标演练 (时间:30分钟 满分:60分)一、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30分)1.(2013·梁丰高级中学模拟)如下图是某电视台综艺节目举办的挑战主持人大赛上,七位评委为某选手打出的分数的茎叶图,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后,所剩数据的平均数和方差分别为________.7 9 8 4 4 6 4 7 93解析 由茎叶图可知评委打出的最低分为79,最高分为93,其余得分为84,84,86,84,87,故平均分为84×3+86+875=85,方差为15[3×(84-85)2+(86-85)2+(87-85)2]=1.6.答案 85,1.62.(2012·苏中三市调研)一组数据9.8,9.9,10,a,10.2的平均数为10,则该组数据的方差为________.解析 由条件,a 为10.1,其方差为:15×(0.04+0.01+0+0.01+0.04)=0.02.答案 0.023.(2012·广州联考)为了了解高三学生的数学成绩,抽取了某班60名学生,将所得数据整理后,画出其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已知从左到右各长方形高的比为2∶3∶5∶6∶3∶1,则该班学生数学成绩在(80,100)之间的学生人数是________.解析 80~100之间两个长方形高占总体的比例为5+62+3+5+6+3+1=1120,即为频数之比,∴x 60=1120,∴x =33. 答案 334.(2010·北京卷)从某小学随机抽取100名学生,将他们的身高(单位:厘米)数据绘制成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由图中数据可知a =________.若要从身高在[120,130),[130,140),[140,150]三组内的学生中,用分层抽样的方法选取18人参加一项活动,则从身高在[140,150]内的学生中选取的人数应为________.解析 ∵小矩形的面积等于频率,∴除[120,130)外的频率和为0.700,∴a =1-0.70010=0.030.由题意知,身高在[120,130),[130,140),[140,150]的学生分别为30人,20人,10人,∴由分层抽样可知抽样比为1860=310,∴在[140,150]中选取的学生应为3人.答案 0.030 35.(2012·广东卷)由正整数组成的一组数据x 1,x 2,x 3,x 4,其平均数和中位数都是2,且标准差等于1,则这组数据为________(从小到大排列). 解析 由题意,得⎩⎪⎨⎪⎧x 1+x 2+x 3+x 4=8,x 2+x 3=4,x 1-2+x 2-2+x 3-2+x 4-2=1,解得x 1=1,x 2=1,x 3=3,x 4=3. 答案 1,1,3,36. (2012·扬州调研三)某工厂对一批产品进行了抽样检测,如图是根据抽样检测后的产品净重(单位:克)数据绘制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其中产品净重的范围是[96,106],样本数据分组为[96,98),[98,100),[100,102),[102,104),[104,106],已知样本中产品净重小于100克的个数是36,则样本中净重大于或等于98克并且小于104克的产品的个数是________.解析 产品净重小于100克的频率为(0.050+0.100)×2=0.300,设样本容量为n ,则36n=0.300,所以n =120,净重大于或等于98克并且小于104克的产品的频率为(0.100+0.150+0.125)×2=0.75,所以样本中净重大于或等于98克并且小于104克的产品的个数是120×0.75=90. 答案 90二、解答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7. 从甲、乙两种玉米苗中各抽10株,测得它们的株高的茎叶图如右图(单位:cm). 问:(1)哪种玉米的苗长得高? (2)哪种玉米的苗长得整齐?解 (1)x -甲=110(25+41+40+37+22+14+19+39+21+42)=30(cm), x -乙=110(27+16+44+27+44+16+40+40+16+40)=31(cm).所以x -甲<x -乙. (2)s 2甲=110[(25-30)2+(41-30)2+(40-30)2+(37-30)2+(22-30)2+(14-30)2+(19-30)2+(39-30)2+(21-30)2+(42-30)2]=104.2(cm 2),s 2乙=110[2×(27-31)2+3×(16-31)2+3×(40-31)2+2×(44-31)2]=128.8(cm 2).所以s 2甲>s 2乙.所以,乙种玉米苗长得高,乙种玉米苗长得整齐. 8.某校从参加高一年级期中考试的学生中随机抽出60名学生,将其物理成绩(均为整数)分成六段[40,50),[50,60),…,[90,100]后得到如图所示的频率分布直方图,观察图形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求分数在[70,80)内的频率,并补全这个频率分布直方图;(2)统计方法中,同一组数据常用该组区间的中点值作为代表,据此估计本次考试中的平均分.解 (1)设分数在[70,80)内的频率为x ,根据频率分布直方图,有(0.010+0.015×2+0.025+0.005)×10+x =1,可得x =0.3,所以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2)平均分为:x =45×0.1+55×0.15+65×0.15+75×0.3+85×0.25+95×0.05=71(分).分层训练B 级 创新能力提升1. (2012·梁丰高级中学期末)如图所示是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上某一位选手的得分茎叶图,若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后,则剩下数据的方差s 2=________.⎝⎛⎭⎪⎪⎫参考公式:s 2=1n ∑i =1n x i -x 2解析 由茎叶图,知x =87,从而s 2=18×[(79-87)2+(85-87)2+(91-87)2+(93-87)2]=15. 答案 152.(2012·江苏百校联考)如果数据x 1,x 2,x 3,…,x n 的平均数是10,则数据6x 1-2,6x 2-2,6x 3-2,…,6x n -2的平均数为________.解析 原有数据平均数为10,变换后平均数为6×10-2=58. 答案 583.对某种花卉的开放花期追踪调查,调查情况如下:解析 x =1100(12×20+15×40+18×30+21×10)=16(天). 答案 164.(2009·上海卷改编)在发生某公共卫生事件期间,有专业机构认为该事件在一段时间没有发生大规模群体感染的标志为“连续10天,每天新增疑似病例不超过7人”.根据过去10天甲、乙、丙、丁四地新增疑似病例数据,一定符合该标志的是________. ①甲地:总体均值为3,中位数为4; ②乙地:总体均值为1,总体方差大于0; ③丙地:中位数为2,众数为3; ④丁地:总体均值为2,总体方差为3.解析 根据信息可知,连续10天内,每天的新增疑似病例不能有超过7的数,①中,中位数为4,可能存在大于7的数;同理,在③中也有可能;②中的总体方差大于0,叙述不明确,如果数目太大,也有可能存在大于7的数;④中,根据方差公式,如果有大于7的数存在,那么方差不会为3,故填④. 答案 ④5.(2011·新课标全国卷)某种产品的质量以其质量指标值衡量,质量指标值越大表明质量越好,且质量指标值大于或等于102的产品为优质品.现用两种新配方(分别称为A 配方和B 配方)做试验,各生产了100件这种产品,并测量了每件产品的质量指标值,得到下面试验结果:A 配方的频数分布表(2)已知用B 配方生产的一件产品的利润y (单位:元)与其质量指标值t 的关系式为y =⎩⎪⎨⎪⎧-2,t <94,2,94≤t <102,4,t ≥102.估计用B 配方生产的一件产品的利润大于0的概率,并求用B 配方生产的上述100件产品平均一件的利润.解 (1)由试验结果知,用A 配方生产的产品中优质品的频率为22+8100=0.3,所以用A 配方生产的产品的优质品率的估计值为0.3.由试验结果知,用B 配方生产的产品中优质品的频率为32+10100=0.42,所以用B 配方生产的产品的优质品率的估计值为0.42.(2)由条件知,用B 配方生产的一件产品的利润大于0当且仅当其质量指标值t ≥94,由试验结果知,质量指标值t ≥94的频率为0.96.所以用B 配方生产的一件产品的利润大于0的概率估计值为0.96.用B 配方生产的产品平均一件的利润为 1100×[4×(-2)+54×2+42×4]=2.68(元). 6.(2012·广东卷)某班50位学生期中考试数学成绩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其中成绩分组区间是:[40,50),[50,60),[60,70),[70,80),[80,90),[90,100].(1)求图中x 的值;(2)从成绩不低于80分的学生中随机选取2人,该2人中成绩在90分以上(含90分)的人数记为ξ,求ξ的数学期望.解 (1)图中x 所在组为[80,90]即第五组.∵f 5=1-10×(0.054+0.01+3×0.006)=1-0.82=0.18, ∴x =0.018(2)成绩不低于80分的学生所占的频率为f =10×(0.018+0.006)=0.24, ∴成绩不低于80分的学生有:50f =50×0.24=12(人) 成绩不低于90分的学生人数为:50×10×0.006=3(人) ∴ξ的取值为0,1,2. P (ξ=0)=C 29C 212=611,P (ξ=1)=C 19×C 13C 212=922,P (ξ=2)=C 23C 212=122.∴ξ的分布列为:∴ξ的数学期望E (ξ)=0×22+1×22+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