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届“卡西欧”杯全国初中数学 优质课大赛 有理数的减法教学设计
《有理数的减法》第一课时参考教案
《有理数的减法》第一课时参考教案第一篇:《有理数的减法》第一课时参考教案1.3.2 有理数的减法(一)教学目标会将有理数的减法运算转化为有理数的加法运算.教学重点、难点会进行有理数的减法运算.教学过程一、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实际生活中有很多时候要涉及到有理数的减法.例如:北京某天的气温是-3°C ~3°C,这一天的温差是多少呢?(温差是最高气温减最地气温,单位:°C).显然,这天的温差是3-(-3).这里就用到了有理数的减法.我们知道,减法是与加法相反的运算,计算3-(-3),就是要求一个数?,使?与(-3)的和得3,因为与-3相加得3,所以?应该是6,即3-(-3)=6.(1)另一方面,我们知道+(+3)=6(2)由(1),(2)有3-(-3)= 3 +(+3)(3)从(3)式能看出减―2相当于加哪个数吗? 用上面的方法考虑: 0-(-2)=___,0+(+2)=___;1-(-2)=___,1+(+2)=____;-5-(-2)=___,-5+(+2)=___.这些数减-2的结果与它们加+2的结果相同吗? 计算: 9-8=___, 9+(-8)=____;15-7=___, 15+(-7)=____.上述式子表明: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于是,得到有理数减法法则: 减去一个数,等于加这个数的相反数.用式子可以表示成/ 3a+b=b+a二、例题例1 计算:(1)(-3)-(-5);(2)0-7;11(3)7.2-(-4.8);(4)-3-5.24解:(1)(-3)-(-5)=(-3)+5=2;(2))0-7=0+(-7)= -7;(3)7.2-(-4.8)=7.2+4.8=12;(4)-311113-5=-3+(-5)=-8.24244例2 P25第6题.解:8848.43-(-415)=8848.43+415=9263.43.答:两处高度相差9263.43米.课堂练习:1.P25 练习1,2.2.计算:(1)(-37)-(-47);(2)(-53)-16;(3)(-210)-87;(4)1.3-(-2.7);(5)6.08-(-2.83);(6)(-2.7)-3.7;311⎫⎛3⎫(7)⎛;(8)(-2)-(-1);---⎪⎪42⎝4⎭⎝4⎭(9)(-6-6)-7;(10)(1-5)-(2-8).3.分别求出数轴上下列两点间的距离:(1)表示数8的点与表示数3的点;(2)表示数-2的点与表示数-3的点.4.两个数的差一定小于被减数吗?请你举例说明.课堂练习答案:12.(1)10;(2)-69;(3)-297;(4)4;(5)8.91;(6)-6.4;(7);21(8)-1;(9)-19;(10)2.43.(1)5;(2)1.2 / 34.不一定,例如(-5)-(-3)=-2>-5.3 / 3第二篇:《有理数减法》第一课时教学反思《有理数的减法》第一课时教学反思寻甸仁德一中高粉翠有理数减法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被减数、减数有负数的减法,运用小学的知识无法解决。
有理数的减法教案(2课时)
2.2有理数的减法(第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掌握有理数的减法法则,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减法运算。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归纳的数学能力及初步掌握数学学习转化的数学思想。
情感目标:过积极参与探索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及其应用的数学活动,体会相应的数学思想、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有理数的减法的运算法则,以及法则的应用。
难点:在实际生活中,正、负关系的确定以及原有知识的掌握。
【教学方法】观察、归纳、合作交流、对比、类比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一天, 厦门的最高温度是9℃,哈尔滨的最高气温是-7℃,那么这一天厦门的最高温度比哈尔滨的最高气温高多少摄氏度?列出算式.由学生回答结果,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让学生用式子加以表示:9-(-7)=16.提出问题:怎么进行这里的减法运算呢?有理数的减法法则是什么?二、合作学习,共同归纳1.不妨我们看一个简单的问题:9 -(-7)=16. 9 +(?)=16.大家注意观察上面的两个算式,你能发现什么规律?先个人研究,而后交流.比较两式,可以发现: 9“减去-7”与“加上+7”结果是相等的,即减法变加法9 -(-7)=9+7.变相反数2.归纳:全班交流,从上述结果我们可以发现规律: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这就是有理数减法法则,由此可见,有理数的减法运算实质转化为加法运算.三、实践应用,拓展延伸应用1:计算:(1)5-(-5)(2)0-7-5 (3)(-1.3)-(-2.1)(4)113-212(5)(-6)+(-5)在学生口答的基础上,由教师引导归纳::(1)有理数减法是转化为有理数加法实施的.在进行减法运算时,首先应弄清减数的符号(是“+”号,还是“-”号);(2)将有理数减法转化为加法时,要同时改变两个符号:一个是运算符号由“-”变以“+”号;另一个是减数的性质符号.应用2:某天北京中午的气温是零上3℃,到午夜气温下降了9℃,那么北京午夜的气温是多少摄氏度?此例说明,在有理数范围内,不存在“不够减”的减法。
第八“卡西欧”杯全国初中数学 优质课大赛 有理数的减法课件
7-
不变
10 =-3
相反数
相同(xiānɡ tónɡ)结果
7-10=7+(-10)
7+ (-10) =-3
会不会有 什么(shén me)规律
呢?
第六页,共16页。
8-(-2)=10
相反数
相同
(xiānɡ
不变
tónɡ)结果
8 +(+2) =10
8-(-2)=8+(+2)
会不会有 什么(shén me)规律呢?
第十页,共16页。
1 计算(jìsuàn):
(1)(-3)-(-5); (2)0-7;
2 计算(jìsuàn):
(1)7.2-(-4.8);
(2)( )- 。
第十一页,共16页。
1、计算(jìsuàn)(口答)
(1)6-9;
(2)(+4)-(-7);
(3)(-5)-(-8);(4)(-4)-9
(5)0-(-5);
义是什么?这一天北京的温差是多少?
第பைடு நூலகம்页,共16页。
1、出示(chū shì)问题:利用减法与加法是互逆的运算 计算下列各式:
什么
①7-10= ②8-(-2)=
(shén me)
数加上10
等于7呢?
2、学生分小组交流讨论: ①与7+(-10)、②与8+(+2)之间有什
么关系?你能从中得到(dé dào)什么启示? 第五页,共16页。
§1·3 有理数的减法 (jiǎnfǎ)
第一页,共16页。
1、计算(jìsuàn)(口答):
(1)
;
(2)-3+(-7);
(3)-10+(+3); (4)+10+(-3)。
《有理数的减法》示范教学方案
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2.5 有理数的减法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有理数减法法则并熟练地进行有理数减法法则进行运算;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及运算能力.二、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有理数减法法则的理解和应用难点: 在实际情境中体会减法运算的意义并利用有理数的减法法则解决实际问题.三、教学准备温度计、多媒体课件四、相关资源微课,动画五、教学过程【复习回顾】复习回顾,引入新课1. 求出下列各数的相反数:3,-5,-6,-2.4.2.有理数加法法则:【新知讲解】合作交流,探究新知本图片是微课的首页截图,本微课资源讲解了有理数的减法,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若需使用,请插入微课【知识点解析】有理数的减法.探究:有理数减法法则问题(1):以下是一个温度计的图示,请同学们观察并读出温差?你能从温度计中读出3 ℃比-3 ℃高多少吗?师生活动:先引导学生回忆:被减数、减数、差之间的关系,被减数-减数=差,再利用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引导学生得出:差+减数=被减数.小结:计算3-(-3)就是求一个数x,使得x与-3相加等于3,即x+(-3)=3.因为6+(-3)=3,所以x=6.即3-(-3)=6,而3+(+3)=6,所以3-(-3)=3+(+3).问题(2):计算下列各式:15-9= 15+(-6)=19-3= 19+(-3)=12-0= 12+0=8-(-3)= 8+3=10-(-3)= 10+3=师生活动:请学生分组合作计算、交流,教师巡视、指导不会计算的学生.小结:这些数减-3的结果与它们加+3的结果相同.设计意图:通过对换几个数字,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的思维,对于解决同类问题,可以归纳思考.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这个数的相反数.有理数减法法则也可以表示成:a-b=a+(-b).设计意图:通过这几个例子,使学生理解减去一个数就等于加上这个数的负数.从而可以归纳出有理数的减法可以转化为加法来计算.此图片是动画缩略图,本动画资源给出不同的有理数减法的情形,探究有理数的减法法则.若需使用,请插入【数学探究】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典型例题】例1(1)(-3)-(-5);(2)0-7;(3)7.2-(-4.8);(4)113524--⎛⎫⎪⎝⎭.师生活动:先请学生思考并尝试解决,然后教师板书规范解答之后引导学生反思:“通过这几道题目的计算,你能发现什么?”.学生归纳:1.有理数的减法可以转化为加法,2.减正数即加负数,减负数即加正数.解:(1)(-3)-(-5)=(-3)+5=2;(2)0-7=0+(-7)=-7;(3)7.2-(-4.8)=7.2+4.8=12;(4)111133535824244--=-+-=-⎛⎫⎛⎫⎛⎫⎪ ⎪ ⎪⎝⎭⎝⎭⎝⎭.设计意图:通过例题,加深对有理数的减法法则的理解和运用,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注意:教师讲解第例1中的小题时要点明算理,规范解答.例2.在小学,只有当a大于或等于b时,我们才会做a-b(例如2-1,1-1).现在,当a 小于b时,你会做a-b(例如1-2,(-1)-1)吗?一般地,较小的数减去较大的数,所得的差的符号是什么?师生活动:同桌之间相互探讨,教师提问:我们在前面的学习过程中,在a>b或者a=b 时,我们理所当然会做,那么,在a<b时做减法a-b还会吗?小结:小数减大数所得的差是负数.设计意图:在学习完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法则之后,学习和探索混合式的加法和减法成为以后学习所必要的,这个活动的展开,有利于学生对接下去内容的更好的理解.例3.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C ).A.数轴上表示6的点与表示4的点两点间的距离是10B.数轴上表示-8的点与表示-2的点两点间的距离是-10C.数轴上表示-8的点与表示-2的点两点间的距离是10D.数轴上表示0的点与表示-5的点两点间的距离是-5例4.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 ).A.有理数减法中,被减数不一定比减数大B.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C.零减去一个数,仍得这个数D.两个相反数相减得0例5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是珠穆朗玛峰,其海拔高度大约为是8 848 m,吐鲁番盆地的海拔高度大约是-155 m,两处高度相差多少米?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8848米这个高度,培养学生的数感.解:8 844-(-155)=8 844+155=8 999(m).因此,两处高度相差8 999 m.例6全班学生分为五个组进行游戏,每组的基本分为100分,答对一题加50分,答错一题扣50分.游戏结束时,各组的分数如下:(1)第一名超出第二名多少分?(2)第一名超出第五名多少分?解:由上表可以看出,第一名得了350分,第二名得了150分,第五名得了-400分.(1)350-150=200(分).(2)350-(-400)=750(分).因此,第一名超出第二名200分,第一名超出第五名750分.【随堂练习】1.填空题:(1)3-(-3)=_______;(2)(-11)-2=_______;(3)0-(-6)=_______;(4)(-7)-(+8)=_______;(5)-12-(-5)=________;(6)3比5大_________;(7)-8比-2小_________;(8)-4-(______)=10.解:(1)6;(2)-13;(3)6;(4)-15;(5)-7;(6)-2;(7)6;(8)-14.2.计算:(1)6-9;(2)(+4)-(-7);(3)(-5)-(-8);(4)0-(-5);(5)(-2.5)-5.9;(6)1.9-(-0.6).解:(1)6-9=6+(-9)=-3;(2)(+4)-(-7)=4+7=11;(3)(-5)-(-8)=(-5)+8=3;(4)0-(-5)=0+5=5;(5)(-2.5)-5.9=(-2.5)+(-5.9)=-8.4;(6)1.9-(-0.6)=1.9+0.6=2.5.设计意图:考查了对有理数的减法法则的理解.3.列式计算:(1)比2 ℃低8 ℃的温度;(2)比-3 ℃低6 ℃的温度.解:(1)2-8=2+(-8)=-6(℃);(2)(-3)-6=(-3)+(-6)=-9(℃).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巩固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加深学生对法则的理解与掌握.4.一个数是18,另一个数比这个数的相反数小3,求另一个数.分析:另一个数是与第一个数的相反数相比,所以应先求出18的相反数-18,然后在-18的基础上减3即可.解:因为18的相反数是-18,所以-18-3=-21,即另一个数是-21.5.计算:11111111 32435420152014-+-+-++-.分析:先判断绝对值符号里面两数相减结果的正、负,再根据绝对值的意义化去绝对值的符号.解:原式=1111111123344520142015-+-+-++-1122015=- 20134030= . 六、课堂小结1.这一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哪些知识?2.对这些内容你有什么体会,请与你的同伴交流.(1)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这个数的相反数.有理数减法法则也可以表示成:a -b =a +(-b ).(2)有理数的减法注意:(1)有理数的减法可以转化为加法;(2)减正数即加负数,减负数即加正数.3.小数减大数所得的差是负数.设计意图:通过课题小结,使学生加深对法则的理解与掌握,对本节知识有一个完整的回顾,便于形成知识体系.七、板书设计:。
初中数学教学课例《有理数的减法》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有理数的减法》
称
本节课是在学习了正负数、相反数、有理数的加法
运算之后学习的新内容
有理数的减法运算是一种基本的有理数运算,对今
后正确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并对解决实际问
题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学生对减法运算并不陌生,但
教材分析 在小学阶段多是一种技能性的强化训练,学生对此缺乏
学习积极性较高,探索欲望也较强,但交流合作的意识
不强,自主探索的效率也较低,自我管理能力也欠佳。
采用启发式教学策略、训练与练习策略结合;在教 教学策略选
学过程中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有效讲授、有效提问、 择与设计
多元评价
一、复习回顾,设疑导入
1.口算
教学过程
(1)(+9)+(+7)=(2)(-5)+(-3)=
100 分,答对一题加 50 分,答错一题扣 50 分,游戏结 束时,各组的分数如下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第四组 第五组
100 150 -400 350 -100
(1)第一名超出第二名多少分? (2)第一名超出第五名多少分? 拓展 2、引导学生从 1 中找出其它与有理数减法相 关的问题。并进行解决。 如:第三组比第一组高多少分?等 拓展 3、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找出一些与有理数减法 相关的问题。并进行解决。如:冰箱的冷冻温度约为 -10℃,若此时的室内温度为 26℃,则此时冰箱的冷冻
教学目标 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过程和方法目标:
经历由特例归纳出一般规律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抽
象概括能力及表达能力;通过减法到加法的转化,让学
生初步体会转化、化归的数学思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
在经历探索有理数减法法则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
有理数的减法(教学设计)
有理数的减法(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理解有理数的减法运算规则;•能够正确进行有理数的减法计算;•能够运用有理数的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有理数的减法规则;•运用有理数的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运用有理数的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准备•教师:黑板、粉笔、课件;•学生:课本、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入“有理数”的概念,复习有理数的加法运算。
2. 引入•提出问题:如果要计算两个有理数相减,应该如何操作?3. 规则总结•通过学生的讨论,引导总结出有理数减法的规则:–不同符号的有理数相减,先取绝对值大的数,然后将其符号改为与绝对值小的数相同;–相同符号的有理数相减,取绝对值相减,并保留相同符号。
4. 示例演练•给出示例题目,引导学生进行有理数的减法计算,并解释每一步的操作过程。
5. 练习巩固•学生个人或小组完成练习题,检查答案。
6. 进一步应用•提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有理数的减法解决问题。
7.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有理数的减法可以转化为什么运算?8. 总结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并与学生共同反思本节课的学习收获。
六、教学评价•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与表现;•学生练习题的完成情况和答案的准确性。
七、板书设计•有理数的减法规则总结;•示例题目与解答过程。
八、教学环节时间分配•导入:5分钟;•引入:5分钟;•规则总结:10分钟;•示例演练:15分钟;•练习巩固:15分钟;•进一步应用:10分钟;•拓展延伸:5分钟;•总结反思:5分钟。
以上是一堂有理数的减法的教学设计,通过导入、引入、规则总结、示例演练、练习巩固、进一步应用、拓展延伸、总结反思等环节,帮助学生全面理解有理数的减法规则,并能够熟练运用有理数的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有理数的减法数学教案
有理数的减法数学教案标题:有理数的减法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并掌握有理数的减法运算,能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和讨论,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并能在实际问题中应用。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有理数的减法运算法则的理解和运用。
三、教学难点:理解有理数减法的实质是加法的逆运算。
四、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教师出示一些生活中的例子,如购物时的找零、比赛中的得分等,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都有减法运算的存在。
然后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有理数的减法。
(二)讲解新课1. 有理数减法的定义教师先复习有理数的加法定义,然后指出有理数的减法就是有理数的加法的逆运算,即a-b=a+(-b)。
2. 有理数减法的运算法则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有理数加法运算法则,提出疑问:“既然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那么有理数的减法运算法则又是什么呢?”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
3. 有理数减法的实例分析教师给出几个具体的有理数减法的例子,让学生尝试计算,然后教师再进行详细的解答和解释。
4. 加减混合运算教师讲解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步骤和注意事项,让学生在做题过程中逐步掌握。
(三)课堂练习教师设计一系列有关有理数减法的问题,包括基本的计算题和应用题,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
(四)课堂小结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有理数减法的运算法则和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
五、作业布置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布置适当的课后作业,以巩固课堂教学效果。
六、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同时,教师也应对自己的教学方法进行反思和改进,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七、教学评估通过对学生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测验成绩的综合评价,了解学生对有理数减法知识的掌握程度,以便进行针对性的教学辅导。
有理数的减法教案
教学目标(一)教学知识点1.有理数减法法则.2.有理数减法法则的应用.(二)能力训练要求1.经历探索有理数减法法则的过程,理解有理数减法法则.2.能熟练进行整数减法的运算.(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1.为学生创设熟悉的生活环境,使其在轻松愉快中,体会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2.通过与学生的交流、探索,逐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及口头表达的能力.教学重点有理数减法法则.教学难点有理数减法的意义.教学方法引导启发式让学生在应用旧知识的过程中探究,通过老师的引导启发得到新的结论.通过比较、分析、应用获得新知识,从而达到理解并掌握的目的.教具准备温度计、小黑板投影片五张第一张:引例(记作§2.5 A)第二张:练习(记作§2.5 B)第三张:例1及练习(记作§2.5 C)第四张:例2、例3(记作§2.5 D)第五张:试一试及习题2.6的第5题(记作§2.5 E)教学过程Ⅰ.创设情景问题,引入课题[师]今天天气怎么样呢?[生]今天天气晴朗、暖和.[师]可以说是风和日丽,那明天的天气呢?是晴天呢?还是多云?有风吗?[生]不知道[师]要想知道明天的天气情况,怎么办?[生]需要看天气预报.[师]好,下面我们看一则某天的全国主要城市的天气情况:(出示投影片§2.5 A)全国主要城市天气预报看呼和浩特的最高温度为8 ℃,最低温度为-3 ℃,这天呼和浩特的温差为多少?你是怎么算的?[生]温差就是算两个温度的差,用减法计算.所以,这天呼和浩特的温差为:8-(-3)[师]8-(-3)等于多少呢?由前面的知识知道8和-3是有理数.两个有理数的差怎么算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重点研究的内容:有理数的减法.Ⅱ.讲授新课[师]在小学里,我们已探讨了减法,那什么是减法呢?[生]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师]在什么情况下运用减法运算呢?[生]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大多少.[师]对,现在有了负有理数后,减法的意义同样是“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由减法的意义可知减法与加法是互为逆运算.现在要计算:8-(-3)=?应如何算呢?大家想想办法.[生]要算8-(-3)=?可先考虑一下:_____+(-3)=8.利用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可知:11+(-3)=8,所以8-(-3)=11.[师]很好.这位同学从加法和减法是互为逆运算的角度来考虑的,并且他计算正确.想一想,还可以怎样考虑?[生]还可以利用温度计.因为温度是由温度计测出的.所以可以在温度计上找到8 ℃与-3 ℃所表示的点,然后看这两个点之间有多少小格,数数一共有11个小格,因而8-(-3)=11.[师]这位同学想得办法也很好.他利用了温度计从零上8 ℃数到零下3 ℃.这中间相隔11个小格.(出示温度计及小黑板以帮助其他学生理解) 上面8个小格加下面3个小格等于11个小格,即:8+3=11所以8-(-3)=11,而8+3=11.大家观察这两个算式及结果,你发现什么?[生甲]这两个算式的结果都是11,所以:8-(-3)=8+3.[生乙]-3与3是互为相反数.因为这两个算式的结果相同,所以可以说:8减去-3等于8加上-3的相反数.[生丙]还可以说:一个数减去另一个数等于加上另一个数的相反数.老师,对吗?[师]可以这么说.因为这只是从这个特例中得到的,它是否满足所有的有理数的减法呢?还有待大家探索.下面我们做一练习(出示投影片§2.5 B) 计算下列各式(1)50-20=_____, 50+(-20)=_____(2)50-10=_____, 50+(-10)=_____大家在计算时,可运用上面谈到的两种方法中的任一种,还需注意:有理数加法法则的运用.[生](1)30,30; (2)40,40; (3)50,50; (4)60,60; (5)70,70;[师]很好.大家计算得非常正确.现在大家比较每横行的两个算式,能得出什么结论?(分组讨论)[生甲]一个数减去一个正数,等于加上这个正数的相反数——负数.[生乙]一个数减去0,等于加上0.[生丙]一个数减去一个负数,等于加上这个负数的相反数——正数.[师]总结得很好.由每横行的两个算式的结果相同,知道这两个算式相等.由此得到刚才大家讨论的结论.三个同学总结归纳了三个结论,对吗?[生]不对,这三位归纳的实际是一个结论.[师]那这个结论,应该怎么说呢?[生]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师]对.这就是有理数减法的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这时,减法运算就可以转化为什么运算呢?[生]减法可以转化为加法.[师]对,利用有理数减法法则,把减法都可以转化为加法运算.在进行有理数减法时要注意:(1)首先应弄清减数的符号(是“+”号,还是“-”号)(2)将有理数减法转化为加法时,要同时改变两个符号,一个是运算符号由“-”变为“+”;另一个是减数的性质符号.(3)注意有理数与0的减法运算.下面我们通过例题来熟悉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出示投影片§2.5 C)[师]下面通过练习进一步熟悉有理数减法法则.(出示投影片§2.5 C)[师]下面我们通过例题进一步熟悉有理数减法的法则的应用.(出示投影片§2.5 D)分析:此题是有理数减法法则在现实中的应用,数字较大.注意运算的正确性.[师]本题求的是“两处高度相差多少米”,应该用什么方法计算呢?[生]用减法计算.[师]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度是8848米,那8848米有多少层楼高呢?一般地,每层楼高为3米左右,我们按3米计算一下.[生]大约有2949层楼高.[师]噢,好高呀.那吐鲁番盆地与它相差多少米?[生]9003米解:8848-(-155)=8848+155=9003(米)因此,两处高度相差9003米.[师]下面我们回头看一下引例(出示投影片§2.5 A)刚才我们计算的是呼和浩特这天的温差.现在来计算一下:兰州这天的温差是多少?西宁呢?乌鲁木齐、银川呢?[生]兰州的温差是6℃.西宁的温差是9℃.乌鲁木齐的温度是7℃,银川的温差是3℃.[师]回答正确.接下来大家看一个题(出示投影片§2.5 D).能否通过自己的努力,做出来?[例3]全班学生分为五个组进行游戏,每组的基本分为100分,答对一题加50分,答错一题扣50分,游戏结束时,各组的分数如下:(1)第一名超出第二名多少分?(2)第一名超出第五名多少分?(教师引导学生认真阅读题目,使学生确定出题目中的数量关系,然后作答) 解:由上表可以看出,第一名得了350分,第二名得了150分,第五名得了-400分.(1)350-150=200(分)(2)350-(-400)=750(分)因此,第一名超出第二名200分,第一名超出第五名750分.[师]好.大家都做得很好,说明大家已基本掌握了有理数减法的法则.下面我们“试一试”吧.(出示投影片§2.5 E)1.在下图的9个方格中分别填入1,2,3,4,5,6,7,8,9,使得每行的三个数,每列的三个数,斜对角的三个数之和都相等.分析:让学生讨论、正确填入.考查学生的灵活性.答案:如图Ⅲ.随堂练习习题2.6 1、2.课本P541.计算:(1)(-3)-(-7); (2)(-10)-3;(3)33-(-27); (4)0-12;(5)(-11)-0; (6)(-4)-16.答案:(1)4 (2)-13 (3)60 (4)-12(5)-11 (6)-202.填空(1)-7+( )=21;(2)31+( )=-85(3)( )-(-21)=37;(4)( )-56=-40答案:(1)28 (2)-116 (3)16 (4)16Ⅳ.课时小结本节课我们重点研究了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在进行有理数减法运算时,首先要先把减法转化为加法.转化时要注意符号的变化.其次要利用有理数加法法则运算.最后得出结果.Ⅴ.课后作业.(一)看课本P52~54(二)课本P习题2.6 3、4.55(三)预习内容:课本P.56~58预习提纲:如何进行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Ⅵ.活动与探究钟面上有1,2,3,……,11,12共十二个数字,试在某些数的前面添加负号,使它们的和为零.过程:通过学生的探讨、交流,使学生掌握有理数运算的一些规律,这个题的规律为:n-(n+1)-(n+2)+(n+3)=0.结果:1-2-3+4+5-6-7+8+9-10-11+12=0板书设计。
有理数减法课程设计
有理数减法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知识目标:学生需要掌握有理数减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法则,能够正确计算简单的有理数减法题目。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有理数减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和探索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有理数减法的基本概念、运算法则和实际应用。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有理数减法的基本概念:介绍有理数减法的定义和性质,使学生理解有理数减法的意义。
2.有理数减法的运算法则:讲解有理数减法的运算法则,引导学生掌握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3.有理数减法的实际应用:通过例题和练习题,使学生能够运用有理数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节课将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有理数减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法则,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2.案例分析法:教师通过分析实际应用题目,引导学生学会将有理数减法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3.讨论法: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本节课将利用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教师将依据教材内容进行讲解,确保学生能够掌握有理数减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法则。
2.参考书:教师推荐学生阅读相关参考书,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3.多媒体资料:教师利用多媒体资料进行教学,使抽象的知识更直观、更容易理解。
4.实验设备:在本节课中,教师将引导学生进行有理数减法的实际操作,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五、教学评估本节课的评估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平时表现: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等,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掌握程度。
2.作业:布置有关有理数减法的练习题目,评估学生的解答情况和理解程度。
3.考试:安排一次有理数减法的考试,全面评估学生对该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有理数的减法教案(通用5篇)
有理数的减法教案(通用5篇)有理数的减法教案篇1知识与技能:1.使同学理解有理数的加减法法可以相互转化。
2.使同学娴熟地进行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过程与方法:1.体会有理数的加减法法可以相互转化的思想。
2.培育同学的运算技能。
情感立场与价值观:培育同学仔细、认真的良好学习立场。
重点精确快速地进行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教材提示:本节课是学习有理数减法的第二课时,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当首先通过探究的方式组织同学分组争论,借助于已有知识,体会有理数的加减法法可以相互转化的思想,如何省略加号,并且还要正确掌控省略加号后它们表示的是哪些数的和,强化混合运算的精确性。
教学过程:一、自主学习(一)、阅读教材23-24页。
(二)、导学练习[活动1]:同学课前自主完成。
1.减法法那么:,用字母表示为:2.计算(1)1-5=(2)8-11=(3)6-9=(4)9-(-9)=(5)(-)-(-)=[活动2]:同学先课前自主,然后在课堂上一起和大家沟通争论。
1、红星队在4场足球赛中的战绩是:第一场3:1胜,第二场2:3负,第三场0:0平,第四场2:5负。
红星队在4场竞赛中总的净胜球数是多少?2、一20十3十(十5)十(一7)(读作,,,的和)3、计算:(一20)十(十3)一(一5)一(十7)。
留意:在进行有理数混合运算时,应当先将减法按规章统一成加法后再计算;第一个数前面的一常用括号括起来,但娴熟后,第一个数带负号时,通常可以不用括号手起来。
4、计算在做有理数运算时,易出符号错误。
计算:(1)(一5)一(一4)一(十1)=(一5)十(一4)十(十1)=(一9)十(十1)=一8(2)(一7)一(十4)十(一8)十(一3)一(一8)=一7十4一8一3一8=一22.以上两个小题均有错误,指出错在哪里,并改正。
[学法指导:有理数混合运算,只有将减法按规章统一成加法后,才能省略加号,而减号不能省略。
在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中,当我们把减法转化为加法时,为了书写简便,经常省略加号和括号。
有理数的减法 优秀教学设计(教案)
题是一个具体实例,教师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把具体实例抽象成数学问题,从而点明本节课课题—有理数的减法.(二)探索新知,讲授新课1.师:大家知道10-3=7.谁能把10-3=7这个式子中的性质符号补出来呢?生:(+10)-(+3)=+7.师:计算:(+10)+(-3)得多少呢?生:(+10)+(-3)=+7.师:让学生观察两式结果,由此得到(+10)-(+3)=+10)+(-3). (1)师:通过上述题,同学们观察减法是否可以转化为加法计算呢?生:可以.师:是如何转化的呢?生:减去一个正数(+3),等于加上它的相反数(-3).【教法说明】教师发挥主导作用,注重学生的参与意识,充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通过尝试,自己认识减法可以转化为加法计算.2.再看一题,计算(-10)-(-3).教师启发:要解决这个问题,根据有理数减法的意义,这就是要求一个数使它与(-3)相加会得到-10,那么这个数是谁呢?生:-7即:(-7)+(-3)=-10,所以(-10)-(-3)=-7.教师给另外一个问题:计算(-10)+(+3).生:(-10)+(+3)=-7.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上述两题结果,由此得到:(-10)-(-3)=(-10)+(+3). (2)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观察(2)式;你能得到什么结论呢?生:减去一个负数(-3)等于加上它的相反数(+3).教师总结:由(1)、(2)两式可以看出减法运算可以转化成加法运算.【教法说明】由于学生刚刚接触有理数减法运算难度较大,为面向全体,通过第二个题给予学生进一步观察比较的机会,学生自己总结、归纳、思考,此时学生的思维活跃,易于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达到能力培养的目标.师:通过以上两个题目,请同学们想一想两个有理数相减的法则是什么?学生活动:同学们思考,并要求同桌同学相到叙述,互相纠正补充,然后举手回答,其他同学思考准备更正或补充.师:出示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板书)教师强调法则:(1)减法转化为加法,减数要变成相反数.(2)法则适用于任何两有理数相减.(3)用字母表示一般形式为:.()b a b a -+=-【教法说明】结合引入新课中温度计的实例,进一步验证了有理数的减法法则的合理性,同时向学生指出了有理数减法的实际意义.从而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实际,又服务于实际.4.例题讲解:(出示投影1)例1 计算(1)(-3)-(-5); (2)0-7;8.(1)4;(2)5;(3)7;(4)5。
2021年第八届“卡西欧”杯全国初中数学 优质课大赛 有理数的减法教学设计(1)
有理数的减法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解析:《有理数的减法》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三节的内容。
“有理数及其运算”是“数与代数”学习领域的重要内容。
而本节课讨论的有理数的减法是其中大体的运算之一。
“数的运算”的学习一直是数学教学的重要而传统的内容,在《新课程标准》中对有理数及其运算的要求作了相应的调整——再也不片面追求运算技术的训练而更重视在现实背景中对运算意义的明白得及对运算法那么的探讨进程。
学生在小学时期学习了关于整数、分数(包括小数)的减法运算,而且方才学习了正负数、相反数、有理数的加法运算,通过对有理数的减法运算的学习,使学生对减法运算有进一步的熟悉和明白得,对尔后正确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八年级学习实数减法运算的学习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设置:鉴于以上对教学内容在教材体系中的位置及地位的熟悉和明白得,确信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一、知识目标:经历探讨有理数的减法法那么的进程,明白得有理数的减法法那么,并能熟练运用法那么进行有理数的减法运算。
2、能力目标:通过把减法运算转化为加法运算,向学生渗透转化思想;通过有理数减法法那么的推导,进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通过有理数的减法运算,培育学生的运算能力。
3、情感目标:在归纳有理数减法法那么的进程中,通过讨论、交流等方式进行同伴间的合作学习。
使学生了解加与减两种运算对立统一的关系,培育探讨分析数学知识方式的爱好。
为了实现以上教学目标,确信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明白得有理数的减法法那么,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减法运算;教学难点是:有理数的减法法那么的推导。
三、学生学情分析:在小学时期学生学习了作为“数的运算”的减法运算,但这种减法运算的学习专门大程度上的是一种技术性的强化训练,学生对此缺乏理性的熟悉,很多时候减法仅作为加法的逆运算而存在。
因此在教学中一方面要利用这些既有的知识储蓄作为知识生长的“最近进展区”来增进新课的学习,另一方面要通过具体情境中减法运算的学习,让学生更进一步体会减法的意义,再那么七年级学生学习踊跃性高,探讨欲望较强烈,但在教学活动中参与数学活动的体会较少,探讨效率较低,合作交流能力有待增强。
[有理数的减法教案]有理数减法的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有理数减法的概念,掌握有理数减法的基本运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有理数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参与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有理数减法的定义:有理数减法是指已知两个有理数a和b(b≠0),求a与b的差的运算。
2. 有理数减法的运算方法:有理数减法可以转化为加法,即a b = a + (-b)。
3. 有理数减法的运算规则:(1)同号相减,取相同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减。
(2)异号相减,取绝对值较大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有理数减法的基本运算方法,能熟练进行有理数减法运算。
2. 教学难点:有理数减法运算规则的理解和运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法,引导学生理解有理数减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2. 采用练习法,让学生通过大量练习,掌握有理数减法的运算规则。
3. 采用问题解决法,培养学生运用有理数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学PPT,内容包括有理数减法的定义、运算方法、运算规则等。
2. 练习题,包括有理数减法的计算题和应用题。
3. 学生学习手册,供学生课后复习和巩固知识。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复习有理数减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2. 新课讲解:讲解有理数减法的运算规则,并通过例题展示运算过程。
3. 课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检测学生对有理数减法的掌握情况。
4. 练习讲解:对学生的练习进行点评和讲解,纠正错误,巩固知识。
5. 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有理数减法知识。
七、教学反思:1. 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反思教学方法的运用。
2. 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3. 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课堂参与度。
八、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练习、课后作业和考试成绩,评价学生对有理数减法的掌握程度。
有理数的减法教案
有理数的减法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理解有理数的减法概念,掌握有理数减法的基本运算方法。
2. 能够正确进行有理数的减法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1. 通过实例演示和练习,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2. 学会运用数轴帮助理解和解决有理数减法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学会互相交流和合作解决问题。
2. 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掌握有理数的减法运算方法。
2. 能够运用数轴解决有理数减法问题。
难点:1. 理解有理数减法中的借位概念。
2. 熟练运用减法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练习题和答案。
3. 数轴教具。
学生准备:1. 笔记本和笔。
2. 学习有理数的基础知识。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有理数减法的学习,例如“小明有5个苹果,他吃掉了3个,他还剩下几个苹果?”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2. 知识讲解:1) 介绍有理数减法的定义和符号。
2) 通过示例演示有理数减法的运算过程,解释借位的概念和原理。
3) 强调有理数减法运算的注意事项,如正负数的减法、借位的处理等。
3. 练习与讨论:1)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
2) 选取一些学生的作业进行讲解和讨论,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有理数减法运算方法。
4. 应用拓展:1)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有理数减法运算,如购物找零、温度变化等。
2) 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有理数减法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和意义。
五、作业布置:1. 完成练习题,巩固有理数减法运算。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例演示和练习,让学生掌握了有理数减法的基本运算方法,并能够运用数轴解决相关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作业布置旨在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尝试更多实际问题的引入,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
[有理数的减法教案]有理数减法的教案
[有理数的减法教案]有理数减法的优秀教案教案有理数的减法教案——有理数减法的优秀教案1.1 设计理念1.1.1 引导学生通过生活实例理解有理数减法的概念1.1.2 培养学生运用数形结合思想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1.3 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1.2 教学意义1.2.1 有理数减法是初中学段数学的重要内容,是学习更高级数学的基础1.2.2 理解有理数减法对于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1.2.3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3 教学方法1.3.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有理数减法的规律1.3.2 运用数形结合法,直观展示有理数减法的运算过程1.3.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二、知识点讲解2.1 有理数减法的基本概念2.1.1 有理数减法的定义:已知两个有理数a和b(b≠0),求ab的运算称为有理数减法2.1.2 相反数的定义:对于任意一个有理数a,都存在一个相反数b,使得a+b=02.1.3 借位概念:当被减数小于减数时,需要从被减数的更高位借位2.2 有理数减法的运算规则2.2.1 同号有理数相减:取相同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减2.2.2 异号有理数相减:取绝对值较大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2.2.3 借位操作:当被减数的某一位小于减数的相应位时,从其更高位借1,并相应地调整计算结果2.3 减法的性质及应用2.3.1 减法的性质:abc=(b+c)+a2.3.2 应用举例:计算较大数的减法时,可以先加上减数的相反数,再进行加法运算2.3.3 减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如购物找零、测量长度等三、教学内容3.1 有理数减法的基本概念3.1.1 引导学生通过生活实例理解有理数减法的概念3.1.2 利用数形结合思想,展示有理数减法的运算过程3.1.3 总结相反数和借位的概念,加深学生对有理数减法的理解3.2 有理数减法的运算规则3.2.1 通过实际例题,让学生掌握同号和异号有理数相减的规则3.2.2 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探讨有理数减法的运算规律3.2.3 总结减法的运算性质,培养学生运用性质解决问题的能力3.3 减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3.3.1 设计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有理数减法解决问题3.3.2 引导学生总结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步骤3.3.3 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四、教学目标4.1 知识与技能目标4.1.1 理解有理数减法的概念,掌握有理数减法的运算规则4.1.2 学会运用有理数减法解决实际问题4.1.3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4.2 过程与方法目标4.2.1 通过生活实例和数形结合,理解有理数减法的运算过程4.2.2 学会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探讨有理数减法的运算规律4.2.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意识4.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4.3.1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4.3.2 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和合作精神4.3.3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五、教学难点与重点5.1 教学重点5.1.1 掌握有理数减法的运算规则5.1.2 学会运用数形结合思想解决有理数减法问题5.1.3 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5.2 教学难点5.2.1 理解借位概念,六、教具与学具准备6.1 教学用具6.1.1 课件或黑板6.1.2 教学卡片或小黑板6.1.3 计算器(可选)6.2.1 练习本6.2.2 彩色笔6.2.3 学习小组分工表七、教学过程7.1 导入新课7.1.1 通过生活实例引入有理数减法概念7.1.2 学生尝试解释实例,教师引导总结7.1.3 提问:有理数减法与有理数加法有何不同?7.2 知识讲解7.2.1 教师讲解有理数减法的基本概念7.2.2 学生跟随教师演示减法运算过程7.2.3 学生尝试解决简单减法问题,教师点评并指导7.3 应用拓展7.3.1 学生分组讨论减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7.3.2 每组选取一个实例,展示解题过程7.3.3 教师组织全班交流,总结解题策略7.4 练习巩固7.4.1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7.4.2 学生互相检查答案,讨论难点问题7.4.3 教师选取部分题目进行讲解,释疑解惑八、板书设计8.1 板书内容8.1.1 有理数减法定义8.1.2 有理数减法规则8.1.3 减法在实际中的应用8.2 板书结构8.2.1 有理数减法8.2.2 列表:减法定义、规则、应用8.2.3 示例:减法运算过程及实际问题解决九、作业设计9.1 作业题目9.1.1 计算题:完成一系列有理数减法运算9.1.2 应用题:选取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运用减法解决9.1.3 思考题:探讨有理数减法在高级数学中的作用9.2 作业要求9.2.1 准确计算,格式规范9.2.2 文字描述清晰,逻辑严谨9.2.3 思考题要求有深度,体现创新思维十、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0.1 反思教学效果10.1.1 学生对有理数减法的掌握程度10.1.2 教学方法的应用是否恰当10.1.3 学生参与度和课堂氛围10.2 改进措施10.2.1 对教学方法进行调整,以提高教学效果10.2.2 对学生进行针对性辅导,解决学习难点10.2.3 设计更多生活实例,增强学生对减法的认识10.3 拓展延伸10.3.1 探索有理数减法在其他领域的应用10.3.2 研究有理数减法与加法的联系与区别10.3.3 引导学生关注数学在我国的发展历程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和难点解析一、知识点讲解1.1 有理数减法的基本概念1.1.1 相反数的定义:需要学生理解相反数的含义,以及如何通过相反数进行有理数减法运算。
有理数的减法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有理数的减法概念和法则。
2. 培养学生运用有理数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数学运算的兴趣和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1. 有理数的减法概念: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2. 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同号相减,异号相加。
3. 减法运算的顺序:先算括号内的,再从左到右依次计算。
4. 结合实际例子,让学生学会运用有理数减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有理数的减法概念和法则,减法运算的顺序。
2. 教学难点:减法运算中的符号判断和计算顺序。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法,引导学生理解有理数减法的概念和法则。
2. 采用例题演示法,让学生通过实际例子学会有理数减法运算。
3. 采用练习法,巩固学生对有理数减法的掌握。
4.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复习有理数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减法的意义。
2. 讲解有理数减法概念和法则,让学生理解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3. 讲解减法运算的顺序,让学生明确计算时的步骤。
4. 结合实际例子,让学生学会运用有理数减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5. 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7. 课后作业:布置适量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练习:观察学生在练习过程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对有理数减法概念和法则的掌握程度。
2. 课后作业:批改学生的课后作业,评估他们对有理数减法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 小组讨论:通过小组讨论,了解学生在合作解决问题时的思维过程和沟通技巧。
七、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反思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掌握程度,适当调整教学内容,确保学生扎实掌握有理数减法。
3. 反思教学进度: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进度,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
八、拓展与延伸1. 让学生探索有理数减法的其他性质和规律。
《有理数的减法》教学设计
《有理数的减法》教学设计D教学目标课程标准:学习内容要注意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联系,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
知识与技能:经历探索有理数的减法法则的过程,理解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并能熟练运用法则进行有理数的减法运算和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经历由特例归纳出一般规律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及表达能力;通过减法到加法的转化,让学生初步体会转化、化归的数学思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经历探索有理数减法法则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探索带来的成功体验,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求知欲望。
通过生生间合作、交流、竞争等活动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互助精神和竞争意识。
教学重点及解决措施有理数的减法法则的理解和应用,及学生合作意识和探究能力的培养。
让学生通过不同性质的减法运算来验证结果来掌握难点。
教学难点及解决措施法则中减法到加法的转变过程,在实际情境中体会减法运算的意义并利用有理数的减法法则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补充一些生活实例的计算问题和提高题,帮助学生提高运算能力和思维能力。
突破难点。
教学设计思路本节课采用任务型教学模式,把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落实在教学过程中,倡导体验、实践、参与、交流和合作的学习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强调学生能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
它最主要的特点就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标设计尽量真实可行的任务,激励、引导学生参与这些任务,并最终完成任务,将知识教学融入到亲自完成一项任务的具体活动当中,让学生不仅学到了数学知识,还亲自体验了“做事”的经历和乐趣,从而提高了学生的运算能力和思维能力。
依据的理论遵循适合学生、发展学生的原则;遵循学以致用、学为所用的原则。
信息技术应用分析知识点学习水平媒体内容与形式使用方式使用效果有理数的减法一般口算卡片扑克牌教师展示较好法则的归纳一般Ppt课件多媒体展示一般法则的应用一般图片+动画多媒体展示一般教学过程(可续页)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所用时间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复习旧知识复习有理数加法法则5分钟提问能够流利的回答复习旧知识,为本节课做一个基础。
《有理数的减法》教学设计模板三篇
《有理数的减法》教学设计《有理数的减法》教学设计模板三篇篇一:《有理数的减法》教学设计【教材内容、作用】《有理数的减法》是北师大版实验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五节的内容。
本课的学习远接小学阶段关于非负有理数的减法运算,近承本章第四节有理数的加法运算。
通过对有理数的减法运算的学习,学生将对减法运算有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也为后继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实数、整式、方程等运算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同时也为生活中的地理、物理等各类问题的解决提供帮助。
【教育、教学目标】⑴知识和技能目标:经历探索有理数的减法法则的过程,理解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并能熟练运用法则进行有理数的减法运算和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⑵过程和方法目标:经历由特例归纳出一般规律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及表达能力;通过减法到加法的转化,让学生初步体会转化、化归的数学思想。
⑶情感与价值目标:在经历探索有理数减法法则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探索带来的成功体验,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求知欲望。
通过生生间合作、交流、竞争等活动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互助精神和竞争意识。
同时还可以通过问题情景培养学生的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美好情操。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有理数的减法法则的理解和应用,及学生合作意识和探究能力的培养。
教学难点:法则中减法到加法的转变过程,在实际情境中体会减法运算的意义并利用有理数的减法法则解决实际问题。
【学情分析】1.在小学阶段学生已学习了非负有理数的减法运算,在生活中他们也经常会进行同类量的比较,因此学生对减法的应用并不陌生,另外他们也学习了有理数的加法运算,有一定的运算能力。
2.本校属于城乡结合学校,学生大部分都来自农村,他们的基础水平和接受能力都参差不齐,大部分学生的基础和接受能力都较弱。
3.做为初一新生,学生的学习习惯还善未培养,虽然学习积极性较高,探索欲望也较强,但交流合作的意识不强,自主探索的效率也较低,自我管理能力也很差。
初中数学《有理数的减法》教案
初中数学《有理数的减法》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道有理数的减法是加上相反数,即a-b=a+(-b)。
2、能灵活运用有理数的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1、有理数的减法的定义和性质;2、能熟练运用有理数的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1、有理数的减法的性质的理解;2、实际问题的转化和解决。
四、教学方法1、通过板书和讲解,让学生了解有理数的减法的性质和定义;2、通过例题和实例解决,让学生熟练掌握运用有理数的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五、教学过程1、引入通过一个例子让学生了解有理数的减法的意义,例如:电流是有正负之分的,那么-4A的电流减去2A的电流是多少?可以用数轴表示两个数并按照有理数的加法将它们相加(或者相减),直观地理解有理数的减法。
2、讲解有理数的减法的定义和性质(1)有理数的减法的定义a-b是由a加上-b得到的,即a-b=a+(-b)。
同样地,b-a可以转化为-b+(-a)。
(2)有理数的减法的性质①结合律:a-(b-c)=(a-b)+c②不变性:a-b=c-d,当且仅当a+d=c+b③交换律:a-b=-(b-a)④相反数的减法:a-(-b)=a+b3、讲解如何用有理数的减法实际问题以钱的问题为例说明如何用有理数的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小明有100元,他用了35元购买了一本书和15元的笔记本电脑,那么他还剩下多少钱?解:小明用了(35+15)元购买书和电脑,也就是50元,他还剩下100元-50元=50元。
4、练习通过一些例题带领学生练习有理数的减法的方法,锻炼学生的运算能力和思维能力。
例1:-2-(+5)=()解:-2-5=-7,再加上负号得-(-7)=7,故-2-(+5)=7。
例2:-5-(-3)=-5+3=()解:-5-(-3)=-5+(-1×3)=-5+(-3)=-8,例3:小明共有15个苹果,他卖掉8个,请问他还有几个苹果?解:小明先卖掉了8个苹果,还剩下15-8=7个苹果。
《有理数的减法》精品教学方案
配套北师大版【教学方案】5 有理数的减法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5 有理数的减法一、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有理数减法法则的过程,体会分类和归纳的思想方法;2.理解有理数的减法法则,能熟练地进行有理数减法的运算;3.能灵活应用有理数减法解决实际问题;4.通过把减法运算转化为加法运算,初步体会转化思想.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有理数的减法法则,能熟练地进行有理数减法的运算.难点:能灵活应用有理数减法解决实际问题.三、教学用具电脑、多媒体、课件、教学用具等四、教学过程设计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3.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情境导入】课件出示某日全国主要城市天气预报.提问:你可以获得哪些信息?预设答案:知道每个城市的高温和低温.师:根据这些信息我们可以解决许多问题.如果想要知道乌鲁木齐这一天的温差,应该如何做呢?预设答案:乌鲁木齐最高温度为4℃,最低温度为-3℃.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温差=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学生列出算式:4-(-3)师:它到底等于多少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吧!【想一想】教师活动: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几加上-3等于4呢?预设答案:7课件出示温度计,并引发学生思考:学生根据图示信息列出等式:4-(-3)=4+3=7师:你发现了什么?预设答案:减号变成了加号,减数变为它的相反数.教师提问,引发学生思考:这适用于所有的算式吗?【探究】课件出示练习:计算下列各式:15-6=15+(-6)=19-3=19+(-3) =12-0=12 + 0=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并小结:预设答案:9,9;16,16;12,12.它们的结果相等,减法统一变为加法了,减数变为它的相反数.有理数的减法可以转化为有理数的加法进行计算.根据下表,找到算式所表示的含义,并计算.8-(-3)=10-(-3)=预设答案:8-(-3)表示这天呼和浩特的温差是多少?结果是11.10-(-3)表示这天长春的最低气温比银川的【典型例题】例1 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是珠穆朗玛峰,其海拔高度大约是8844 m,吐鲁番盆地的海拔高度大约是-155 m.两处高度相差多少米?8848m有多少层楼高?答案:解:8844-(-155)=8844+155=8999(m)因此,两处高度相差8999 m.一层楼高约3m,8844 m相当于2948层楼高.例2全班学生分为五个组进行游戏,每组的基本分为100分,答对一题加50分,答错一题扣50分,游戏结束时,各组的分数如下:(1)第一名超出第二名多少分?(2)第一名超出第五名多少分?分析:第一名得了350分,第二名得了150分.第五名得了-400分.利用有理数减法法则计算即可.答案:解:(1)350-150=200(分)(2)350-(-400)=750(分)因此,第一名超出第二名200分.第一名超出第五名750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理数的减法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解析:
《有理数的减法》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三节的内容。
“有理数及其运算”是“数与代数”学习领域的重要内容。
而本节课讨论的有理数的减法是其中基本的运算之一。
“数的运算”的学习一直是数学教学的重要而传统的内容,在《新课程标准》中对有理数及其运算的要求作了相应的调整——不再片面追求运算技能的训练而更重视在现实背景中对运算意义的理解及对运算法则的探索过程。
学生在小学阶段学习了关于整数、分数(包括小数)的减法运算,并且刚刚学习了正负数、相反数、有理数的加法运算,通过对有理数的减法运算的学习,使学生对减法运算有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对今后正确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八年级学习实数减法运算的学习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设置:
鉴于以上对教学内容在教材体系中的位置及地位的认识和理解,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目标:
经历探索有理数的减法法则的过程,理解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并能熟练运用法则进行有理数的减法运算。
2、能力目标:
通过把减法运算转化为加法运算,向学生渗透转化思想;通过有理数减法法则的推导,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通过有理数的减法运算,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3、情感目标:
在归纳有理数减法法则的过程中,通过讨论、交流等方式进行同伴间的合作学习。
使学生了解加与减两种运算对立统一的关系,培养探究分析数学知识方法的兴趣。
为了实现以上教学目标,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有理数的减法法则,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减法运算;教学难点是:有理数的减法法则的推导。
三、学生学情分析:
在小学阶段学生学习了作为“数的运算”的减法运算,但这种减法运算的学习很大程度上的是一种技能性的强化训练,学生对此缺乏理性的认识,很多时候减法仅作为加法的逆运算而存在。
因此在教学中一方面要利用这些既有的知识储备作为知识生长的“最近发展区”来促进新课的学习,另一方面要通过具体情境中减法运算的学习,让学生更进一步体会减法的意义,再则七年级学生学习积极性高,探索欲望较强烈,但在教学活动中参与数学活动的经验较少,探索效率较低,合作交流能力有待加强。
因此作为教师,要善于在教学过程中做好调控。
四、教学策略分析:
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采用“引导——发现法”组织教学。
教学中精心设计一个又一个带有启发性和思考性的问题,创设问题情景,诱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欲望来达到对知识的发现,并自我探索找出规律,使学生始终处于主动探索问题的积极状态,从而培养思维能力。
同时让学生在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中,通过教师的启发点拨,学生积极思考努力,自主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发现的过程,使学生掌握知识。
本节课应鼓励和引导学生采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学习,让学生亲历从列举特例到归纳出一般的减法法则的全过程,体验知识产生和发展的全过程。
五、教学过程分析:
(一)复习:
1、计算(口答):
(1); (2)-3+(-7);
(3)-10+(+3);(4)+10+(-3)。
第一题既复习巩固有理数加法法则,同时为进行有理数减法运算作铺垫。
2、填空:
①10+()=7 ②()+(-2)=8
第二题设计的目的是为了学生后面利用减法与加法是互逆的运算进行计算作铺垫。
(二)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板书课题:
出示课本引言中的问题:北京冬季里某一天的温度为-3—30C,它的确切含义是什么?这一天北京的温差是多少?
这是一个具体实例,教师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把具体实例抽象成数学问题,从而点明本节课的课题—有理数的减法。
(三)探索新知,讲授新课:
1、出示问题:利用减法与加法是互逆的运算计算下列各式,
①7-10= ②8-(-2)=
2、学生分小组交流讨论:
①与7+(-10)、②与8+(+2)之间有什么关系?你能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3、教师指名回答并进行讲解。
教师指名说说上面式子之间的关系,其他同学针对回答情况进行互相纠正补充或更正,最后进行总结,得出结论,出示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教师强调法则:(1)减法转化为加法(两变一不变:①被减数不变②减号变为加号③减数变为它的相反数)。
(2)法则适用于任何两有理数相减。
(3)用字母表示一般形式为:。
由于学生刚刚接触有理数减法运算难度较大,为面向全体,通过这两个小题给予学生观察比较的机会,学生自己总结、归纳、思考,此时学生的思维活跃,易于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达到能力培养的目标。
有了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回顾引入新课中的实例,进一步验证了有理数的减法法则的合理性,同时向学生指出了有理数减法的实际意义。
从而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4、例题讲解:
例1 计算(1)(-3)-(-5);(2)0-7;
例2 计算(1)7.2-(-4.8);(2)()-.
例1是由学生口述解题过程,教师板书,强调解题的规范性,然后师生共同总结解题步骤:(1)转化,(2)进行加法运算。
例2两题由两个学生板演,其他学生做在练习本上,然后师生讲评.
学生口述解题过程,教师板书做示范,从中培养学生严谨的学风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例1(2)题是0减去一个数,学生在开始学时很容易出错,这里作为例题是为引起学生的重视。
例2两题是简单的变式题目,意在说明有理数减法法则不但适用于整数,也适用于分数、小数,即有理数。
(四)尝试反馈,巩固练习:
1、计算(口答)
(1)6-9; (2)(+4)-(-7);(3)(-5)-(-8);
(4)(-4)-9 (5)0-(-5); (6)0-5.
2、计算
(1)(-2.5)-5.9; (2)1.9-(-0.6);
(3)()-; (4)-().
学生活动:第一题找学生口答,第二题找四个学生板演,其他同学做在练习本上。
学生对有理数减法法则已经熟悉,学生在做练习时,要引导学生注意归纳有理数减法规律,而不要只是简单机械地将减法化成加法,为以后逐步省略化成加法的中间步骤做准备。
3、(用实物投影显示画面)世界最高峰是珠穆朗玛峰,海拔高度是8848米,陆上最低处是位于亚洲西部的死海湖,湖面海拔高度是-392米,两处高度相差多少?
此题是实际问题,与新课引入中的实际问题前后呼应,贯彻《数学课程标准》中规定的“要使学生受到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的训练,逐步形成用数学意识”的要求,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有理数减法,说明数学来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
(五)课堂总结:
多媒体出示总结性问题:
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请与你的同伴交流一下。
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增进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
(六)布置作业:
P54-55习题2.6 第1、2、3、4题
利用课堂作业及时反馈本课重、难点,检查学生对本节课的掌握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