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OFDI进入模式的选择研究_基于交易成本理论的实证检验
中国企业OFDI的区位选择研究
在我国对外开放的新阶段,“走出去”战略鼓励各种具有比较优势的所有制企业充分利用国际市场,发展对外直接投资(Outwar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以下简称OFDI)。
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也为企业的OFDI 提供了便利:贸易市场扩大,各国经济紧密联系,资源实现全球配置,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国际间流动更加频繁,企业的跨国经营成为时代的特征之一。
近年来,由于全球经济的不景气,各国更是为了刺激经济增长,放松了对外资的管制,也为中国企业的“走出去”提供了便利条件。
在国家政策的鼓励和全球化大背景的推动下,我国的OFDI 已经有20多年的发展历史,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实现13年连续增长,占据世界各国OFDI 流量前三位。
2015年中国非金融类OFDI 达到历史最高值,共计1180.2亿美元。
特别是“一带一路”政策实施以来带动投资沿线的OFDI 流量迅速增长。
作为经济全球化标志的跨国公司,势必要在全中国企业OFDI 的区位选择研究文|丰小艺Research on Location Choice of Chinese Enterprises Outwar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球范围内寻找获得利益最高的地区进行投资,能否选择合适的区位将直接影响企业的生产布局和利益获取。
因此,对企业OFDI投资区位的分析至关重要。
关于OFDI的区位选择影响因素的分析问题,中外学者已经在理论的基础上采用计量方法做过大量实证研究和分析,为后来者的学术研究提供了借鉴。
贺书锋、郭羽诞认为中国企业在进行OFDI时偏向于与中国政治信仰相同、政治摩擦少、国际地位相似和政治关系定位高的国家;何本芳、张祥的研究中提出影响我国在OFDI的主要因素是贸易、东道国的劳动成本、距东道国的距离以及东道国的国家类别;王丹在研究中提出,我国对东道国的投资量与东道国的投资环境存在明显的正向相关关系,与东道国的市场规模和东道国对人民币的汇率存在明显的负向相关关系;王永钦等研究认为,中国的OFDI不注重东道国的政治制度和政治稳定度,而更加注重政府效率、监管质量和腐败控制;宗芳宇等在研究中提出,我国与东道国之间签订的双边投资协定会促使我国企业前往投资;陈松认为,中国企业对东道国的OFDI直接受东道国的治理水平影响,倾向于流向治理水平较低的国家;贺灿飞等提出我国与东道国之间的政治关系、社会关系、经济关系会直接影响我国企业OFDI的区位选择;国外方面,Yuanfei Kang和Puming Jiang研究得出结论,经济因素和政策因素都是我国OFDI的影响因素,但是政策因素的影响更大;Lan Gao通过建立时间序列研究得出:中国高技能人才的双向流动对中国的OFDI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Kolstad和Wiig研究认为,东道国的制度因素和资源禀赋对企业OFDI的区位选择产生综合影响,在发达程度低的国家,自然资源发挥更大的吸引作用,二者存在替代作用;Cheng和Ma运用引力模型研究发现,中国的企业对外投资时更容易被吸引到市场规模大、地理距离近的国家。
制度基础理论下OFDI进入模式研究综述
财经管理制度基础理论下OFDI进入模式研究综述林花1王狂2(1.重庆交通大学,重庆400074;2.西南财经大学,四川成都610074)摘要:在回顾对比传统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和制度基础理论的基础上,重点回顾制度基础理论在对外直接投资进入模式领域的实证运用研究,总结不足之处,并提出未来的研究趋势,为我国企业从制度视角研究对外直接投资进入模式打下理论基础s关键词:传统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制度基础理论;进入模式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d o i:10. 19311/ki. 1672-3198. 2016. 24. 0501引言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OFDI)时,将面临不同于母国的社会制度、行为规范、文化风俗、经营理念等,这 对企业经营者提出了极大的考验。
因此,企业如何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选择正确的进入模式,对规避风险、实现在东道国的可持续发展、实施全球战略至关重要。
早期有关对外直接投资进入模式选择的理论基础違要 以垄断优势理论、交易成本理论和国际生产折衷理论为主,随着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兴起,众多学者开始 对这些理论提出了质疑。
为了克服这|缺陷,人们开趋势,随着网贷行业监管政策的不断发展,网贷平台也 要规避政策及法律风险,可以适曆的降低收益率,从而 降低运蕾成本,提高平台的运营能力。
3.2加强P2P的影响力宣传,提高河北省网络借贷的 实力对于P2P网络借贷尚处于起步阶段的河北省来说,需要挖掘和释放小额投资者的投资需求以及对接产业 集群中小微企业的资金需求,这项工作有很大的潜力和 远景,也将面临诸多挑战。
我国的金融市场特别是面向 中小微企业的金融市场是一个潜力巨大的市场r一方面 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融资需求难以满足,另一方 面小额投资者也缺乏投资工具,这些都为互联网金融的 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
大众对于P2P网络借贷 需要有一个认知、尝试和使用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 积极的引导和公正真的宣传尤为重要。
中国企业OFDI进入模式的选择研究——基于交易成本理论的实证检验
作者 简介 :岳中志 (94 ,男 ,四川巴中人 ,四川外语学院 国别经 济与国际商 务研究 中心 数授;付竹 (93一) 1 一) 6 18 ,女 ,湖南 岳阳人 ,四川外 语学 院国别 经济与国际商务研究中心讲师 ,博士 ;袁泽波 (93 ,男 ,湖南岳阳人 ,西南财经大学证券 与期 货学院博 士生。 18 一)
・
21 ・
财经论 丛
2 1 年 第 6期 01
回报 率最 大化 的问题 。该理 论认 为 ,控 制程 度是选 择 中的一 个非 常关键 的参 考变 量 。鉴于合 资 与全 资 的划 分方式 将控 制权 的大小用 股权 大小清 楚地 体现 出来 ,本文将 合 资和全 资模 式 的选择 问题 作 为
中国企业 O D 进 入模式 选择 的 主要研 究对象 。 FI
( )母 国与 东道 国之 间的 文化距 离对 O D 进入模 式选择 的影 响 一 FI
交 易成 本理论 认 为 ,当社会 一文化 距离大 时 ,低 等控 制程度 比中等控 制程度 更有 效 ,高 等控 制
程度 比中等 控制 程度更 有 效 ;只有 当跨 国经营 的企业 有充 分 的竞 争优 势时 ,高控 制程 度 的市场 进 入
Colce s y n Fi nc nd Ec no is le t d Esa s o na e a o m c
中 国企 业 O D 进 入 模 式 的 选择研 究 FI
— —
基 于 交 易成 本 理 论 的 实证 检 验
岳 中志 ,付 竹 ,袁 泽 波2
(. 1 四川外语学院 国别经济 与国际商务研 究中心 ,重庆
转 向了 中 国企 业对 外 直 接 投 资 ( uw r o i i c I e m n ,O D ) 的 经 营绩 效 研 究 。现 有 关 O ta F r g D r t n s et F I d en e v t
文化差异对中国企业OFDI区位选择的影响:东道国华人网络的调节效应
文化差异对中国企业OFDI区位选择的影响:东道国华人网络的调节效应李凝;胡日东【摘要】现有文化差异对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OFDI)区位选择影响研究较少考虑东道国情境因素的调节效应,结论也不一致.通过整合制度理论与资源基础观,研究东道国华人网络对文化差异与中国企业OFDI区位选择之间关系的调节效应.基于企业层面OFDI项目数据,采用面板负二项回归方法的实证研究发现,东道国与中国的文化差异对中国企业OFDI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但东道国华人网络削弱了文化差异的负向影响.在采用零膨胀负二项回归方法进行稳健性检验后,上述结论仍成立.根据实证研究结果对已有研究结论分歧进行了解释,提出了中国企业利用华人网络“走出去”、“走进去”以及更好地“走下去”的政策建议.【期刊名称】《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4(000)003【总页数】8页(P93-100)【关键词】对外直接投资;文化差异;东道国华人网络;面板负二项回归;调节效应【作者】李凝;胡日东【作者单位】华侨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福建泉州362021;华侨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福建泉州36202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752国家之间在文化上的差异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Outwar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以下简称OFDI)区位选择的影响是国际商务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相关研究主要以发达国家OFDI为对象。
近年来,学者们开始关注文化差异对中国企业OFDI区位选择的影响,但并没有取得一致的结论。
阎大颖发现文化差异对中国企业的OFDI有显著负向影响[1]133-134,但张艳等则发现文化差异的影响不显著[2]129-131。
现有研究主要考察文化差异与企业OFDI区位选择的主效应,而较少考虑情境因素的调节效应。
事实上,文化差异对企业OFDI区位选择会产生多大程度的影响,归根结底还与企业能在多大程度上克服文化差异带来的跨国经营障碍紧密相关。
我国OFDI、进出口贸易与技术进步关系分析(范本)
我国OFDI、进出口贸易与技术进步关系分析我国O FDI、进出口贸易与技术进步关系分析我国OF DI、进出口贸易与技术进步关系分析面对全球经济复苏缓慢和不断涌现的技术和环境等新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在经济结构转型过程中研究我国当前OFDI对技术进步的贡献率和影响现状,出口贸易、进口贸易与我国技术进步的关系,对突破发达国家对我国的核心技术限制,解决市场进入壁垒问题,缩短新产品开发周期,提高我国企业自主创新和研发能力,获取国际竞争优势具有重大意义。
研究概述 OFDI逆向技术溢出方面,潘素昆和杨慧燕(201X)认为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存在性的验证中没有考虑滞后效应,没有深入分析吸收能力怎样影响溢出效应。
郭飞和黄雅金(201X)构建了OF 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技术互动、技术传递和技术吸收三角循环传导模型。
周春应(201X)发现我国O FDI存在正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
OF DI对技术创新的影响方面:F rano和L eonini(201X)分析结果显示一国创新能力和效率的提高由内部和外部因素共同决定。
王恕立与李龙(201X)实证检验结果显示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和OFDI直接存在长期稳定均衡关系,OFDI对我国自主创新能力有显著促进作用,但有滞后性。
Li an和Ma(201X)认为我国通过对外直接投资的增加加强了与其他国家的联系,加速与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
实证研究(一)数据来源和变量选取根据我国1985-201X年的相应经济统计数据,从实证分析的角度分析我国OFDI、进出口贸易与技术进步的相互关系。
选取三个变量我国研发经费支出RD,专利授权总量PT,发明专利授权总量PTI来衡量技术进步,影由响因素分别是对外直接投资水平,以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O FDI表示;经济开放度,以我国进出口总额占GDP的比重OP EN表示;金融发展水平,用麦金农指标(广义货币国内生产总值)(M2GDP)计算,以F L表示;我国贸易出口额和进口额为出口、进口贸易变量,分别表示为EX和IM。
制度基础理论下OFDI进入模式研究综述
制度基础理论下OFDI进入模式研究综述在回顾对比传统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和制度基础理论的基础上,重点回顾制度基础理论在对外直接投资进入模式领域的实证运用研究,总结不足之处,并提出未来的研究趋势,为我国企业从制度视角研究对外直接投资进入模式打下理论基础。
标签:传统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制度基础理论;进入模式1引言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OFDI)时,将面临不同于母国的社会制度、行为规范、文化风俗、经营理念等,这对企业经营者提出了极大的考验。
因此,企业如何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选择正确的进入模式,对规避风险、实现在东道国的可持续发展、实施全球战略至关重要。
早期有关对外直接投资进入模式选择的理论基础主要以垄断优势理论、交易成本理论和国际生产折衷理论为主,随着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兴起,众多学者开始对这些理论提出了质疑。
为了克服这一缺陷,人们开始引入其他理论,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就是制度基础理论。
然而通过文献的梳理,发现学术界对制度基础理论在OFDI领域的运用还不够全面,制度方面的诸多元素尚未被纳入到研究体系中。
因此,本文在对传统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和制度基础理论回顾和评述的基础上,重点回顾制度基础理论在OFDI进入模式选择中的实证研究,总结当前研究的不足以及未来研究趋势,以便从制度的视角为中国企业的OFDI进入模式选择研究打下理论基础。
2传统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简要回顾与评述2.1传统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简要回顾1960年,海默提出了垄断优势理论(Hymer,1976),该理论摒弃了传统的完全竞争国际市场假设,提出对外直接投资是国际市场不完全性的产物,但是该理论主要回答了具备什么特性的企业可以参与海外直接投资,而没有回答价值增值活动的国际化为什么是以FDI的方式而不是其他方式(Dunning and Lundan,2008)展开,比如出口、特许经营模式。
针对垄断优势理论存在的局限性,学者们试着从不同角度重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Buckley和Casson(1976)提出的内部化理论。
技术寻求型OFDI促进中国全球价值链升级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技术寻求型OFDI促进中国全球价值链升级的理论与实证研究随着全球化的加速推进,技术寻求型外商直接投资(OFDI)在中国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主要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探讨了技术寻求型OFDI对中国全球价值链升级的促进作用。
首先,从理论层面来看,技术寻求型OFDI可以促进中国全球价值链升级。
技术寻求型OFDI的特点是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通过技术溢出和技术吸收的方式提高中国企业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
这将使中国企业能够在全球价值链中更好地发挥作用,提高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
同时,技术寻求型OFDI还可以带来新的市场机遇和商业模式,推动中国企业从传统产业向高附加值产业转型升级。
其次,从实证研究来看,技术寻求型OFDI对中国全球价值链升级具有积极影响。
以中国制造业为例,过去几十年来,大量的外资企业涌入中国,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
这不仅提高了中国制造业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还促进了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转型。
例如,中国汽车制造业在吸引外资企业的带动下,从简单的组装生产向自主研发和创新转变,提升了整个产业的附加值和竞争力。
然而,技术寻求型OFDI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中国企业在技术吸收和创新能力方面仍存在一定的短板,需要进一步加强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其次,技术寻求型OFDI涉及的知识产权保护和技术转让等问题也需要加强管理和监管。
综上所述,技术寻求型OFDI对中国全球价值链升级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中国企业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中国可以在全球价值链中更好地发挥作用,提高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
然而,技术寻求型OFDI仍面临一些挑战,需要加强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技术转让的管理和监管。
中国企业OFDI的信息优势研究
中国企业OFDI的信息优势研究【摘要】本文主要围绕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OFDI)中的信息优势展开研究,针对信息优势对中国企业OFDI的影响、信息获取渠道、利用方式和方法、信息技术水平对OFDI的影响以及信息优势的局限性进行探讨。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分析,揭示了中国企业OFDI中信息优势对国际化发展的重要性,同时提出未来中国企业应该如何进一步提升在OFDI 中的信息优势,以适应全球化竞争环境的挑战。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帮助中国企业更好地把握信息优势,促进其在国际市场上的发展和竞争力提升。
【关键词】中国企业,OFDI,信息优势,影响,渠道,方式,方法,技术水平,局限性,国际化发展,提升,未来1. 引言1.1 中国企业OFDI的信息优势研究随着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OFDI)的不断增加,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机遇。
在这一背景下,信息优势成为中国企业在OFDI中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信息优势指的是企业在获取、利用和传播信息方面具有相对于其他企业的竞争优势。
在国际市场上,中国企业面临来自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激烈竞争,如何通过信息优势提升自身在OFDI中的竞争力成为了摆在中国企业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本研究旨在探讨中国企业在OFDI中的信息优势,从信息优势对中国企业OFDI的影响、中国企业在OFDI中的信息获取渠道、中国企业利用信息优势的方式和方法、中国企业信息技术水平对OFDI的影响以及中国企业OFDI中信息优势的局限性等多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分析和探讨,旨在为中国企业提升在OFDI中的信息优势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推动中国企业在国际化发展中取得更大的成功和突破。
2. 正文2.1 信息优势对中国企业OFDI的影响信息优势是指企业在进行海外直接投资时所拥有的信息资源优势,包括市场信息、技术信息、资金信息等。
这些信息能够帮助企业更好地了解目标市场和行业情况,减少投资风险,提高投资成功率。
制度距离与中国企业ofdi的进入模式选择--基于上市企业的数据检验
制度距离与中国企业 OFDI 的进入模式选择
要 要要基于上市企业的数据检验
袁柳
(暨南大学 经济学院,广东 广州 510632)
摘 要:基于中国上市企业 2006—2015 年对外直接投资的数据,分别从管制距离、规范距离和认知距离三个维度
探究制度距离与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进入模式选择的关系。研究发现:随着管制距离、规范距离和认知距离的增加,
因此,为弥补现有研究文献的不足,本文拟以中 国上市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为研究对象,从管制距离、 规范距离和认知距离三个维度全面系统地考察制度 距离对海外市场进入模式选择的影响,并在此基础 上引入东道国政府对 FDI 的态度这个有关东道国 制度特征的调节变量,探究其在制度距离影响进入 模式选择中的调节作用。本文期望厘清制度距离及 相关外部制度约束条件对企业跨国投资进入模式选 择的影响,为企业选择合适的对外直接投资进入策 略提供意见和指导。
二、理论与假设
(一)制度距离对跨国企业进入模式选择的影响 1. 管制距离与跨国企业进入模式选择。管制环
收稿日期:2018-12-31 作者简介:袁柳(1986-),女,湖北宜昌人,暨南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国际经济与贸易。
·86·
境是指与企业跨国投资经营环境有关的法律、法规 或产权等,不同国家或地区的管制环境不同,进而使 得东道国和母国之间形成了管制距离。东道国与母 国的管制距离越大,跨国企业在东道国从事经营活 动受到当地市场与政府各方面法律政策的限制就 会越多,从而获得管制合法性的难度就越大。而东 道国当地的企业在本地已经经营了较长时间,长期 的经营与发展让其具备了管制合法性。因此,企业 在此时采取跨国并购的方式进入东道国市场,既可 以减少“外来者劣势”,利用被并购企业的“合法性 溢出”,又可以借助并购的东道国企业来认识东道 国的政策管制,进而能够尽快地熟悉东道国当地的 法律法规,以便合法地在本地经营。为了获得外部的 合法性,与绿地新建相比,跨国企业更有可能选择并 购的方式进入东道国市场。因此,提出假设 H1a:
中国企业OFDI进入模式选择研究的开题报告
中国企业OFDI进入模式选择研究的开题报告
中国企业境外直接投资(OFDI)是近年来不断增长的趋势。
与此同时,OFDI的进入模式也在不断演变和调整。
不同的进入模式可以带来不同的风险和收益。
因此,研究OFDI进入模式选择是非常重要的。
OFDI进入模式的选择可以影响企业在境外市场的经营和发展。
与传统的进出口贸易不同,OFDI需要直接投入资本、技术和管理能力。
进入模式的选择需要考虑到因素的多样性,包括目标国的政策环境、法律规定、文化背景以及市场需求等。
本研究旨在探讨OFDI进入模式的选择和影响因素。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
1. OFDI进入模式的概念和发展趋势
2. OFDI进入模式的分类和比较
3. 对影响OFDI进入模式选择的因素进行实证研究,包括:政策环境、市场需求、技术能力、文化差异等
4. 基于实证研究结果,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和管理实践。
本研究拟采用问卷调查、案例分析和实证分析等多种方法,并结合相关理论进行分析。
研究结果将为中国企业的OFDI进入模式选择提供一定的指导意义,为相关政策的制定和企业的战略规划提供参考。
中国企业OFDI进入模式对经营绩效的影响的开题报告
中国企业OFDI进入模式对经营绩效的影响的开题报
告
题目:中国企业OFDI进入模式对经营绩效的影响
研究背景:
近年来,中国企业的海外直接投资(OFDI)不断增加,进一步促进
了中国与其他国家的经济合作与贸易。
其中,企业在海外的经营绩效往
往成为衡量成功之一。
因此,有必要进一步研究中国企业OFDI进入模式对经营绩效的影响。
研究问题:
1. 中国企业OFDI进入模式的分类及特点是什么?
2. 中国企业OFDI进入模式对海外经营绩效的影响是如何体现的?
3. 不同类型的中国企业OFDI进入模式对经营绩效的影响有何差异?
研究意义:
通过对中国企业OFDI进入模式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企业在全球范围内的经营状况和影响因素,为中国企业的海外投资提供指导和
参考,同时也可以对中国经济和国际贸易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研究方法:
本研究将采用文献综述和案例研究的方法,综合分析国内外相关文
献和海外中国企业的案例,探究中国企业OFDI进入模式与经营绩效的关系。
具体研究方法包括数据处理、统计分析、因果关系分析等。
预期成果:
本研究预期将提供以下成果:
1. 对中国企业OFDI进入模式和经营绩效的关系进行全面探究,深入分析不同类型企业对经济影响的差异。
2. 提出针对中国企业OFDI进入模式对经营绩效的影响因素,为中国企业在海外投资中提供指导和参考。
3. 针对目前中国企业OFDI进入模式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的建议和可行的解决方案,为促进中国经济和国际贸易的发展做出贡献。
OFDI对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影响的实证研究的开题报告
OFDI对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影响的实证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Outwar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OFDI)规模不断扩大,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与此同时,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也是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
OFDI对我国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研究课题。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OFDI对我国产业结构的影响进行了很多研究,但是研究结果尚未统一,甚至出现了一些相互矛盾的结论。
因此,通过实证研究,深入探究OFDI对我国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对指导我国对外投资和产业结构调整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本研究旨在通过实证研究,探讨OFDI对我国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其作用机制和影响因素,从而为我国外商投资和产业结构优化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参考。
通过开展本研究,可以深入了解OFDI对我国不同产业的影响,从而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以优化我国产业结构,提升传统产业竞争力,促进新兴产业发展,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本研究拟从三个方面展开:1. OFDI对我国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通过对近年来OFDI对我国产业结构变化的统计数据进行分析,探究OFDI对我国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的影响,提出OFDI对于促进我国产业结构优化的积极意义和负面影响。
2. OFDI对我国不同产业的影响机制运用实证研究方法,探究OFDI对我国不同产业的影响机制及其影响程度。
结合资本、技术、管理、市场等方面,分析OFDI对我国产业创新、添加值、转型升级的影响机制。
3. 影响OFDI对我国产业结构优化的因素通过实证研究方法,探讨影响OFDI对我国产业结构优化的因素,包括政策、投资环境、市场需求、技术创新等方面的因素。
并从政策的角度分析如何调整产业政策,以吸引更多的OFDI流入,进一步优化我国产业结构。
四、预期结果通过实证研究,得出影响OFDI对我国产业结构优化的因素、机制和影响的结论,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合理的建议和政策措施。
中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OFDI模式选择的实证分析
作者: 国旭;崔芳;张作祥
作者机构: 云南大学工商管理与旅游管理学院,昆明650500
出版物刊名: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页码: 96-103页
年卷期: 2018年 第3期
主题词: 一带一路;对外直接投资;独资;合资
摘要:对外直接投资(OFDI)模式的选择影响着跨国企业的海外经营战略以及海外经营绩效。
特别是在“一带一路”战略提出后,对外直接投资模式的选择是影响中国企业能否成功进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的重要因素。
从微观和宏观视角分别对影响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模式选择的因素进行分析,并选取“一带一路”战略提出后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数据为样本,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
实证结果表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制度管制越宽松、与中国的地理距离越小、市场规模越大,中国企业越倾向于通过独资模式进入该国海外市场,而中国企业的战略性资产、企业规模和海外经验等因素对模式选择并无显著影响。
FDI与OFDI的互动机制及其就业效应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FDI与OFDI的互动机制及其就业效应——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孙华平 陈丽珍 陈海宁(江苏大学,江苏 镇江212013)摘要:随着我国外商直接投资(FDI)的大量引进及对外直接投资(OFDI)的逐年增多,FDI与OFDI的互动及其就业效应越来越值得关注。
本文首先对相应的概念及其涵义进行了注释,并对FDI与OFDI与就业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其次,对我国FDI与OFDI的基本概况和周期特征进行了分析。
最后利用中国统计年鉴等相关权威统计数据,结合数学统计与计量分析,对FDI与OFDI的就业效应做了尝试性回归分析。
在文章的结尾,本文就如何更好的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促进OFDI的发展及提高就业水平和质量提出了有效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外商直接投资(FDI),对外直接投资(OFDI),互动机制,就业效应一、引言(一)选题背景及意义就业是民生之本,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有效解决我国的就业问题,特别是解决好大学生、农民工等特殊群体的就业问题能够带动经济的快速发展,也是中国未来五年,甚至是十年中,最为艰巨的任务。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举世瞩目,自1979年以来中国的GDP年平均增长率达到9%以上,位居世界经济增长率排名之首。
[1]随着经济的不断增长,我国的就业形势日趋严重。
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从1998年的3.1%上升到2011的4.1%。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也越来越严峻,近年来,大中专生年平均毕业规模越来越大。
2000年时,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约为95万人;研究生毕业人数约为5.8万人;职业中学毕业生人数约为176万人;高中毕业但未进入高校和职业学校、需要就业的劳动力约为1700万人;[2]2011年时,大学毕业生人数近760万;职业学校毕业生250万人左右;高中毕业但没有上大学和专业学校的估计至少1000万人。
从2000年至2010年各类教育普及率来看,18岁至22岁青年的高等教育入学率从12.5%上升到25%左右;15岁至17岁青年高中和中专程度教育普及率从42%上升至80%左右,根据“十二五”规划2015年高中普及率将提高到87%,估计2020年将会达到95%。
中国企业从出口向OFDI转型的实现途径研究
中国企业从出口向OFDI转型的实现途径研究近年来,随着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OFDI)的迅猛发展,出口企业向OFDI转型的现象日益普遍。
然而迄今为止,大多数文献对于中国企业从出口向OFDI转型的探讨仍然止于对转型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鲜有学者对从出口向OFDI转型的实现途径展开系统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从企业异质性视角出发,不仅构建了从出口向OFDI转型的两阶段动态理论分析框架,而且从提高企业生产率和降低东道国不确定性两个层面实证检验了出口企业如何实现向OFDI转型,从而系统解读了中国异质性企业从出口向OFDI转型的具体实现途径。
本文的总体研究思路是,构建异质性企业从出口向OFDI转型的两阶段动态理论分析框架,并试图说明海外市场的不确定性导致企业在进入国际市场时首先选择出口的方式,以测试其在该市场的盈利能力;企业通过出口获取足够的相关经验知识,在其盈利能力高于转型门槛的条件下,为了追求更高的利润将选择从出口向OFDI转型。
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本文从提高企业生产率和降低东道国不确定性两个层面对从出口向OFDI转型的具体实现途径进行实证检验。
一方面,本文深入考察了中国企业出口后生产率提升与向OFDI转型的关系,结果表明,出口提升了企业生产率,使企业具备了向OFDI转型的能力,提高了异质性企业从出口向OFDI转型的可能性。
另一方面,本文探讨了出口和东道国市场不确定性的联动作用如何促进中国企业从出口向OFDI转型,结果显示,尽管出口对向OFDI转型的边际影响会随着出口的持续时间而逐渐降低,但是毋庸置疑的是,出口降低了企业所面临的不确定性,减轻了企业向OFDI转型的风险,从而最终实现了出口企业向OFDI的转型。
围绕总体研究思路,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包括:首先,在单一市场情况下,本文设定了两阶段动态发展模型,以国外市场不确定性和企业生产率指标为基础构建了企业盈利能力指标,据此探讨企业从出口向OFDI转型需要具备的条件,并从第二阶段到第一阶段进行倒推求解。
中国不同所有制企业OFDI影响因素的比较分析——基于跨国并购的角度
中国不同所有制企业OFDI影响因素的比较分析——基于跨国并购的角度卢汉林;廖慧【摘要】将中国企业根据所有权性质划分为国企与私企,在引入制度质量、文化异质性等反应国家软实力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通过运用泊松计数回归模型对这两者2010-2013年间对各国的跨国并购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以探讨国企与私企的跨国并购所受影响因素的不同,并从东道国类别的角度深入探讨国企OFDI与私企OFDI的差异.结果显示,在全样本模型中,国企OFDI和私企OFDI均偏好投资于市场规模大、制度质量较好且与中国文化异质性较小的国家,只是影响程度不尽相同,此外,东道国自然资源也会促进国企OFDI流向该经济体,而私企OFDI还受到中国向东道国出口的正向影响.在将东道国划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后,国企OFDI 和私企OFDI所受影响因素及影响程度皆发生变化.【期刊名称】《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5(033)005【总页数】8页(P30-37)【关键词】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国企;私企;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作者】卢汉林;廖慧【作者单位】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72;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7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831.62000年我国开始实行“走出去”战略,积极鼓励和支持具有竞争优势的企业对外投资,使对外投资的步伐加速。
20世纪80年代,我国年均对外投资只有微不足道的4亿美元,到20世纪90年代,年均对外投资流量增长到23亿美元,21世纪初出现跳跃性发展,年均流量增长到191亿美元。
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UNCTAD)2011年发布的全球投资报告,我国OFDI流量达688亿美元,占全球份额的5.1%,位居世界第五和发展中国家第一,年增长率高达21.7%。
我国OFDI的急剧扩张不仅会影响国际社会的投资结构和经济格局,同时也会影响我国自身的自主创新能力和经济增长方式,因此,我国OFDI的快速发展受到了国内外学界以及政策制定者的广泛关注。
企业OFDI动机与创新模式选择——基于中国制造业的考察
第24卷㊀第2期2022年3月㊀科㊀技㊀与㊀管㊀理Science-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㊀Vol.24No.2Mar.,2022㊀㊀㊀㊀㊀㊀㊀㊀文章编号:1008-7133(2022)02-0027-13企业OFDI 动机与创新模式选择基于中国制造业的考察胡鑫伟,㊀董楠楠(宁波大学商学院,浙江㊀宁波㊀315211)摘㊀要: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逆全球化思潮暗流涌动㊂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面临重塑,科技创新成为国际战略博弈的主要战场㊂一国制造企业技术创新模式往往对科技制高点的竞争能力有重要影响㊂本文将不同动机的对外直接投资引入企业创新模式选择模型中,利用对外直接投资名录㊁工业企业数据和专利数据,研究了对外直接投资动机对企业创新模式选择的影响㊂结果发现:在对外直接投资企业中,资源寻求型无法对企业创新模式选择产生影响;商贸服务型企业会增加渐进式创新;当地生产型企业和技术寻求型企业会减少渐进式创新而增加激进式创新模式㊂关㊀键㊀词:对外直接投资动机;激进式创新;渐进式创新;创新模式选择DOI :10.16315/j.stm.2022.02.001中图分类号:F 425;F 273.1;F 125文献标志码:AOFDI motivation and choice of innovation mode :Based on theinvestigation of China s manufacturing industryHU Xin-wei,㊀DONG Nan-nan(Business School,Ningbo University,Ningbo 315211,China)Abstract :The impact of COVID-19has been far-reaching,and anti-globalization sentiments are surging.As the global industrial and supply chains face reshaping,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has become a major bat-tleground in the international strategic game.Th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mode of a country's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often has an important impact on the competitiveness of technological commanding heights.In this paper,OF-DI with different motivations is introduced into the enterprise innovation mode selection model,and the influence of OFDI motivation on enterprise choice of innovation mode is studied by using OFDI directory,industrial enterprise data and patent data.The results show that resource-seeking has no influence on innovation mode selection among OFDI firms.Business service enterprises will increase incremental innovation;Local manufacturing firms and tech-nology-seeking firms will reduce incremental innovation and increase radical innovation.Keywords :OFDI motivation;radical innovation;incremental innovation;choice of innovation modes 收稿日期:2022-01-07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BJY055);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项目(20NDJC074YB)作者简介:胡鑫伟(1998 ),男,硕士研究生;董楠楠(1979 ),女,副教授,博士.㊀㊀ 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际环境错综复杂,世界经济陷入低迷期,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面临重塑,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㊂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逆全球化㊁单边主义㊁保护主义思潮暗流涌动㊂科技创新成为国际战略博弈的主要战场,围绕科技制高点的竞争空前激烈 ㊂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 卡脖子 技术问题日益凸显㊂从创新数据来看,国内创新确实存在着创新性不足的问题㊂数据显示,国内企业专利申请的受理量从2012年的1097220增长到2020年的3445514,规模增长超过了200%,但是发明专利占比在20132015三年增长过后呈现出下降态势,如图1所示㊂2019和2020年的发明专利占比分别为28%和26%,不仅低于2012年,甚至低于近二十年的平均水平,这说明中国企业更愿意选择创新性更低的渐进式创新而非能突破卡脖子技术的激进式创新[1-3]㊂例如,以国产手机为例,多数国产手机企业只愿意在Android 的操作系统基础上进行优化设计;但华为面对的美国制裁则是在2019年推出了全新的HarmonyOS㊂同时,美国限制对中国光刻机的出口,造成国产芯片发展陷入困境㊂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22年3月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22年工作重点之一是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突破供给约束堵点,依靠创新提高发展质量㊂可以看出,提高技术创新质量,增加高端制造企业在关键技术领域的创新,补链㊁强链成为中国制造业的重中之重㊂图1㊀2001 2020中国企业专利情况Fig.1㊀Patents of Chinese enterprises from 2001to 2020㊀㊀自21世纪以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大幅增长,保持着每年50%的增速,对企业创新产生了举足轻重的影响[4]㊂2002年中国的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总额仅有299亿美元,而到了2011年已经高达3265亿美元㊂2014年,中国的跨国企业已经与发达国家数量相当,对外直接投资现金流已经位列世界第三,仅次于美国和日本,占全球投资现金流的7.6%㊂当年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额也超过了外商对华投资㊂至2020年,中国有100多家企业入选世界五百强,位列第一㊂中国百大跨国企业的海外总资产高达104526亿元,海外营收73307亿元,连续多年保持快速增长㊂2021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总额达到1451.9亿美元,同比增长9.2%,预示着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仍将维持稳定的增长态势㊂通过以企业是否进行对外投资为标准进行分类,可以发现具有对外直接投资行为的企业,其发明专利的占比整体上要远远高于不具有对外直接投资行为的企业,但在2007年之后,发明专利的占比也出现了显著的下降趋势,如图2所示㊂由图2可知,具有对外直接投资行为的企业更倾向于选择激进式创新㊂因此,在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持续增长的背景下,研究对外直接投资对企业创新模式选择的影响,提升中国企业技术创新质量,实现关键性技术突破,保证产业链安全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㊂在现有研究中,对外直接投资与技术创新有丰富的研究成果㊂Kogut 等[5]认为日本通过对美国高研发支出企业进行投资以获取技术,提高企业技术创新水平㊂而Dunning [6]却认为对外直接投资不存在技术转移和技术创造效应,因此不会影响企业技术创新㊂Coe 等[7]利用实证研究证明开放经济中,一国的技术进步取决于自身及其贸易伙伴的研发能力,贸易和投资都会对本国技术创新产生影响㊂在对外直接投资的技术创新效应得到实证证明后,学者们开始细分研究视角,分别从东道国和母国视角分析对外直接投资的技术创新效应㊂东道国视角又细分为技术创新能力㊁经济发展水平和制度环境㊂Pottelsbergh 等[8]认为只有向高研发密集度国家的投资才会产生技术转移效应,促进本国的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㊂Driffield 等[9]研究发现劳动力成本也是影响对外直接投资技术创新的重要因素,向劳动力成本低廉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能够有效地促进本国技术进步㊂高收入国家企业的技术水平㊁研发和创新能力都要领先于世界总体水平,因此向高收入国家对外直接投资能够依托其技术水平和研发能力促进本国技术进步与创新[10]㊂也有学者认为在上述东道国因素的影响下,对外直接投资的创新效应82㊀科㊀技㊀与㊀管㊀理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第24卷㊀应该是非线性的[11]㊂在制度环境的相关研究中,蔡冬青等[12]发现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能够有效促进本国技术创新,且东道国的公共治理能力和产权保护情况具有显著的协同效应㊂母国视角包括融资约束㊁吸收能力和制度环境㊂罗军[13]发现融资约束削弱了对外直接投资的技术创新效应㊂吸收能力和制度环境是影响对外直接投资创新效应的重要因素[14],杜金涛等[15]利用人力资本㊁研发强度和技术差距衡量吸收能力,证实对外直接投资通过技术外溢推动本国技术进步会受到吸收能力的影响㊂周经等[16]认为产品市场分割会弱化对外直接投资的创新效应,而适度的要素市场分割反而能够强化创新效应㊂图2 非对外投资与对外投资企业专利情况Fig.2㊀Patent status ofNon-OFDI and OFDI enterprises㊀㊀从现有研究来看,学者们主要是集中于分析对外直接投资对创新规模影响,缺少对创新质量即企业创新模式选择的研究,而对外直接投资对企业的创新模式选择具有一定影响㊂首先,为了获取利润,企业的激进式创新必须顺应需求的变化㊂对外投资企业能够深入挖掘海外市场,并与政府㊁供应商以及研发机构等交流与合作,有助于企业识别市场机会,推进企业的激进式创新[17];其次,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创新能力强㊁创新质量高,高科技企业的发明专利占比高达90%,对这些国家的投资能够提高企业整体的创新性[18-21];最后,对外直接投资能够使企业获取更多的观点和知识,在观点和知识等的融合中产生新知识,激发创新的可能性[22]㊂例如吉利收购Terrafugia 后开始大力研发智能汽车和飞行汽车㊂图2揭示了对外投资企业与非对外投资企业的创新差异,对外投资企业的专利申请中,发明专利的占比要远远大于改进型专利㊂对外直接投资与创新相关研究的另一个特征则是大都关注对外直接投资的总量,没有考虑到对外直接投资的异质性㊂有学者指出关于对外直接投资的研究存在相互矛盾的情况,很有可能是对外直接投资的异质性造成的[23]㊂现有的相关研究通常认为技术寻求型对外投资存在逆向溢出效应,忽略商贸服务型对外直接投资能够影响企业出口,当地生产型对外直接投资能够降低边际生产成本㊂出口能通过出口竞争㊁出口学习和规模经济等方式激发企业创新活力[24-28]㊂而边际成本降低能够通过创新的边际成本变化率影响创新收益,进而影响企业创新[29]㊂当基于不同动机的对外直接投资产生不同影响时,前文提到的2007年之后对外投资企业发明专利占比下降的情况就能够得到解释㊂对外投资企业整体发明专利占比下降可能是源于商贸服务型对外直接投资的爆发性增长㊂对外直接投资的异质性分析不仅存在理论上的必要性,同时也顺应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环境变化的需要㊂因为随着Rcep 的签订以及中美贸易摩擦的加剧,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将呈现出新特征㊂就Rcep 而言,主要涉及的国家中,澳大利亚矿产丰富能够吸引国内采掘类企业;日韩在高端制造业具有显著优势能够吸引国内的高科技企业进行投资;东盟十国拥有廉价的生产要素能够吸引国内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并且向东盟等地区的生产转移一定程度上也能够避免中美的贸易摩擦㊂因此,未来一段时间的对外直接投资将以技术寻求型和当地生产型为主,这也顺应了我国制造业从低端向高端的发展趋势㊂2022年1月9日德国‘焦点“发布‘新战略“一文认为中国对外投资的两大趋势分别是高端技术领域,以及通过国外建厂的方式获取市场份额㊂而从2020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92第2期胡鑫伟等:企业OFDI 动机与创新模式选择 基于中国制造业的考察具体流量来看,投资的目的地主要是欧美等发达国家㊁东南亚等新兴经济体以及部分低税率国家和地区[30]㊂本文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一是在研究对象上,针对2007年之后对外投资企业发明专利占比下降的情况,对外直接投资的异质性分析存在理论上分析的必要㊂本文将从投资动机视角将对外直接投资进行分类,分别研究不同类型的对外直接投资对企业创新模式选择的影响㊂二是在理论模型上,本文借用Dhingra [31]的模型,并将对外投资行为加入模型之中,分析基于不同动机的对外直接投资对企业创新模式选择的影响,研究假设更有理论基础㊂三是在因果识别方面,本文将通过子公司的经营范围对企业的投资动机进行分类,而不是依据顺梯度㊁逆梯度以及东道国特征划分,在识别企业动机上更为准确㊂本文的结构安排如下:第二部分为理论模型,第三部分为研究设计,第四部分为计量回归结果与分析,第五部分为政策建议㊂1㊀理论模型1.1㊀消费者本文沿用Dhingra 的基本框架,将对外直接投资行为引入到模型之中,通过细分不同类型对外直接投资产生的影响,具体研究对外直接投资动机对企业创新模式选择的影响㊂首先,代表性消费者的效用函数表示如下:U k=q k 0+αQ k-δ2ʏj ʏi(q kij)2didj -γ2ʏj(q k j )2dj -η2(Q k )2㊂(1)其中:q k 0代表同质产品的消费量,q k ij表示企业j 产品i 的消费量,q k j q kj =ʏq k ij di ()和Q k Q k =ʏq k j dj()分别代表企业j 的产品和总的差异化产品的消费量㊂消费者的消费偏好由αγ和η决定,三者全都大于零,α和η决定了同质与差异化产品之间的替代性,γ决定企业间产品的替代性,δ则是决定了产品间的替代性㊂根据消费者效用最大化可以得到反需求函数:p ij =α-δq k ij -γq k j -ηQ k㊂(2)假定市场规模为L 得到整个市场总的消费量,q ij =Lq k ij q j =Lq k j Q =LQ k㊂由此式(2)可以转化为总需求函数式(3):q ij =L δα-p ij -γq j L -ηQL()㊂(3)令a ʉα-ηQL,将式(3)简化为式(4):q ij =Lδa -p ij -γq j L()㊂(4)1.2㊀生产者在差异化产品行业中,企业通过支付进入成本f进入行业,在进入行业之后企业将以单位成本c 生产产品㊂此时企业将面临3个选择:选择什么样的生产过程㊁生产多少数量以及提供几类产品㊂企业选择的生产过程将会影响产品质量和生产能力,产品质量的选择具体表现为单位产品有效效用产量的增加[32],进而表现为边际成本的降低,因此选择生产过程主要是通过边际成本影响企业生产活动㊂同时假定企业最初只能生产一种产品,并且可以通过创新不断地引入新的产品㊂本文参考张陈宇等[33]的做法,将企业对生产过程的优化定义为渐进式创新,引入新产品数量定义为激进式创新㊂渐进式创新的规模用w ij 来表示,成本用r w 表示㊂由此企业的单位生产成本变化为c (w ij )=c -cw 12ij,当企业不进行渐进式创新时,以单位成本c 生产;当企业有渐进式创新时,以单位成本c (w ij )生产㊂根据表达式的特征可以发现,Dhingra 设定的渐进式创新收益是递减的,但是在渐进式创新初期,创新的收益是边际递增的㊂传统的边际收益递减的经济特征是以技术不变为前提,因而边际收益递减在技术创新中不再具有普遍意义㊂并且将技术创新过程分解后发现,技术开发具有边际效应递增而技术转化具有边际效应递减的特征[34]㊂在渐进式创新规模较小阶段,企业会侧重于技术开发,整体边际收益呈现递增态势㊂随着渐进式创新规模不断扩大,技术转化的重要性不断凸显,整体边际收益递减㊂因此本文对渐进式创新收益的表达式进行重新设定,基于渐进式创新边际收益先递增后递减的假设㊂c (w ij )=c -c (-w 3ij +tw ij ),其中w ij 和-w 3ij +tw ij 都必须大于或等于零,因此w ij 的取值范围为,0ɤw ij ɤt 12,且当0ɤw ij ɤt3时,边际收益递增,t3ɤw ij ɤt 12时,边际收益递减,其中t 值的大小决定渐进式创新影响生产成本的拐点位置㊂除此之外,模型还假定每种产品使用同一种生产工艺㊂激进式创新的规模使用h j 来表示,成本由r h 表示㊂综上所述,企业可以通过决定渐进式创新规模㊁激进式创新规模以及产量实现利润最大化㊂企业的利润函数表示如下:Π=h {[p -c (w )]q -r w w -r h }-f ʉhπ-f ㊂(5)3㊀科㊀技㊀与㊀管㊀理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第24卷㊀根据一阶条件可以得到企业的最优产量和渐进式创新规模,根据零利润条件可以得到企业最优的激进式创新规模㊂具体的推导过程如下:∂π∂q =p -(δ+γh )q L []-c (w )=0,q aut =L [a -c (w )]2(δ+γh ),(6)∂π∂w=-cᶄ(w )q -r w =0,w aut =1312t -r w δL -c 24r w ()12cr 12h éëêêêùûúúú12,(7)∂Πh =π-hγL q 2=0,p -c (w )=γh +δL q ,(8)π=[p -c (w )]q -r w w -r h =hγLq 2,δL -c 24r w ()q 2=r h ,(9)Π=hπ-f =hγh +δL q 2-c 24r wq 2-r h ()-f =0,(10)h γh +δL q 2-c 24r w q 2-r h ()=γh 2Lq 2+h δL -c 24r w ()q2-hr w =f ,(11)haut=Lf γq 2()12=LfδL -c 24r w()[]12γr h ()12㊂(12)式(6)是最优产量的推导过程,表明企业的最优产量受到单位成本㊁市场规模㊁渐进式创新规模和激进式创新规模的影响㊂其中新产品的引入将减少现有产品的利润,即激进式创新存在利润侵蚀效应㊂式(7)是渐进式创新的推导,表明影响渐进式创新规模的因素主要是市场规模㊁创新成本以及初始生产成本㊂式(8)~(12)是激进式创新的推导过程,表明市场规模㊁进入成本㊁创新成本以及初始生产成本会影响企业的激进式创新㊂1.3㊀对外直接投资与创新模式选择在Dhingra 模型基础上,本文将根据投资动机引入不同对外直接投资的具体影响㊂现有关于投资动机划分的研究中,蒋冠宏等[35]结合商务部统计情况将对外直接投资分为资源寻求型㊁商贸服务型㊁当地生产型和技术寻求型㊂资源寻求型主要是为获取东道国的自然资源,通常直接在东道国进行生产和销售或运回国内进行加工生产㊂因此资源寻求型的对外直接投资并不会通过初始生产成本㊁市场规模㊁创新成本或进入成本等因素影响企业的渐进式创新和激进式创新,由此得到如下假设:假设H 1:资源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不会影响企业创新模式选择㊂商贸服务型是在东道国建立销售组织从而扩大母公司在东道国的市场,与当地生产型不同,商贸服务型不会在东道国进行生产㊂因此商贸服务型对外直接投资能够通过扩大市场规模影响企业的创新选择㊂由于激进式创新存在利润侵蚀效应,在引入新产品时会对企业原有产品的需求产生替代效应[36-38]㊂因此当市场规模扩大以后,激进式创新的利润侵蚀效应同样也会放大,而渐进式创新能够提升企业的生产能力以适应更大规模的市场,这促使企业倾向于增加渐进式创新规模㊂参考Dhingra 对市场规模扩大的处理,将代表市场规模的L ң2L ,产量q ң2q 得到企业的最优选择如下:wofdi 1=c 2q2r w()2=1312t -r w δ2L -c 24r w ()12cr 12h éëêêêùûúúú12>w aut ,(13)hofdi1=2Lfδ2L -c 24r w()[]12γr h ()12<h aut ㊂(14)上式表明,商贸服务型对外直接投资能够增加企业渐进式创新,减少企业激进式创新,由此得到如下假设:假设H 2:商贸服务型对外直接投资会促使企业选择渐进式创新当地生产型是为了降低生产成本以及规避贸易壁垒在东道国开展生产活动[39]㊂其对企业生产活动的影响是降低了初始生产成本(c ),进而影响具有渐进式创新后的生产成本(c (w ))㊂因此本文引入影响系数λ来表示当地生产型对外直接投资对企业生产成本的影响,其中0<λ<1㊂根据公式(15)和公式(16)可以发现,当地生产型对外直接投资通过降低初始成产成本(c )减少了渐进式创新的收益进而减少了企业渐进式创新规模,增加了企业激进式创新规模,由此得到如下假设:wofdi 2=λcq 2r w()2=1312t -r w δλ2L -c 24r w()12cr 12h éëêêêùûúúú12<w aut,(15)hofdi2=LfδL -λ2c 24r w()[]12(γr h )12>h aut ㊂(16)13第2期胡鑫伟等:企业OFDI 动机与创新模式选择 基于中国制造业的考察假设H 3:当地生产型对外直接投资能够促使企业选择激进式创新技术寻求型则是为了获取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以及利用发达国家的研发能力进行技术创新,即对外直接投资的逆向溢出效应㊂一方面,对外投资企业可以通过获取先进技术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另一方面,利用发达国家的研发能力能够提升创新效率,降低企业的创新成本㊂因此技术寻求型具有生产成本和创新成本2种效应,但与当地生产型不同,技术寻求型的生产成本效应是逆向溢出效应的一部分,实质上是通过增加企业的渐进式创新规模(w ),而当地生产型是影响初始生产成本(c )㊂因此技术寻求型能够影响企业的生产成本,但不会影响初始成本㊂本文引入影响系数ε(0<ε<1)代表对外直接投资对创新成本的影响,式(17)和式(18)分别表示企业最优渐进式创新规模和激进式创新规模,其中可以发现技术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同时增加企业激进式创新和渐进式创新规模㊂然而通过吸收子公司的现有技术,母公司的渐进式创新已经有一定规模的增长,并且由于其存在的利润侵蚀效应,企业虽然同时增加渐进式和激进式创新规模,但还是更倾向于激进式创新㊂w ofdi 3=cq 2εr w()2=1312t -r w εδL -c 24r w ()12cr 12héëêêêùûúúú12>w aut ,(17)hofdi 3=LfδεL -c 24r w()[]12(γr h )12>h aut ㊂(18)由此,提出如下假设:假设H 4:技术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能够促使企业选择激进式创新2㊀研究设计2.1㊀样本与数据本文实证研究所涉及的数据主要有企业个体信息㊁企业专利信息以及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信息㊂因此本文主要使用的是1998 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㊁专利数据库与对外直接投资名录的匹配数据㊂在数据的处理上,本文借鉴杨汝岱[40]的方法对工业企业数据进行处理,删除总资产㊁工业增加值和工业生产总值小于零的样本以及职工人数小于8的样本;删除总资产小于固定资产的样本㊂2.2㊀变量定义与模型设定1)被解释变量㊂本文使用专利数库中企业的专利申请数作为企业创新的代理变量,并且依据企业申请的不同专利的相对数量刻画企业创新模式选择的倾向㊂现有研究认为激进式创新是对现有产品和方法的颠覆[41-43];渐进式创新是对现有产品和方法的改进[44]㊂相较于改进型专利,发明型专利在专利的新颖性和非显而易见性上具有更高的要求,使用发明型专利来表示激进式创新具有一定的合理性㊂此外,在刻画企业的选择倾向中,相对量指标更具意义,因此本文使用发明专利占比与改进专利占比的差值来衡量企业创新模式选择㊂2)核心解释变量㊂在现有研究中,有学者将中国OFDI 区分为顺梯度和逆梯度㊂刘海云等[45]认为中国顺梯度的OFDI 主要是资源寻求型,为了获取国外丰富的生产要素降低生产成本;而逆梯度的OFDI 则主要是技术寻求型㊂此识别方法过于粗糙,其中的资源寻求型并不明确㊂本文将OFDI 分为资源寻求型㊁当地生产型㊁商贸服务型以及技术寻求型㊂在对这4类进行分类识别的研究中,资源寻求型主要以东道国的地理位置作为识别标准,而其他的几类依然以顺梯度和逆梯度为基础㊂因此对OF-DI 动机的划分近似于对东道国的划分,分类的准确性大大降低㊂基于这类方法存在的问题,本文对OFDI 的划分不考虑东道国特征,只关注子公司的经营范围,在对外直接投资名录中通过对经营范围进行关键词匹配,进而对企业的投资动机进行识别㊂其中资源寻求型的匹配关键词包括矿山㊁开采㊁勘探等;商贸服务型包括服务㊁信息搜集㊁市场开拓㊁售后服务等;当地生产型包括加工㊁生产㊁制造等;技术寻求型包括:技术研发㊁技术开发等㊂由于企业OFDI 会基于多种动机,并且子公司经营范围同样涉及多个类别,因此本文参考Ping 等[46]的做法,按技术寻求㊁当地生产㊁商贸服务和资源寻求的次序依次对企业OFDI 动机进行归类,凡是具有技术寻求特征的归为技术寻求型,只具有资源寻求型才会被归纳到资源寻求型之中㊂在计量模型中分别构建虚拟变量表示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动机㊂3)控制变量㊂本文的控制变量包括企业规模(size),用企业的固定资产表示;企业年龄(age),年份减去企业成立时间;全要素生产率(tfp),根据LP 法计算得出;人力资本水平(rlzb),使用工资与就业人数的比值作为代理变量;出口强度(expins),企业出口交货值占销售额的比重;融资约束(sa),使用Hadlock 等[47]构造的公式计算,数值越大说明企业受到的融资约束越严重㊂创新规模(inv),使用总的专利数量表示㊂23㊀科㊀技㊀与㊀管㊀理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第24卷㊀4)模型设定㊂本文研究的问题是企业不同动机的对外直接投资是否影响了企业的创新模式选择,通过固定效应模型进行估计,检验理论结果的合理性,具体计量模型如下:pat jt=β1ofdi res+β2ofdi ser+β3ofdi pro+β4ofdi tec+αX ijt+λi+ηj+γt+μijt㊂(19)其中:pat ij为企业的创新模式选择,使用发明专利占比与改进专利占比的差值表示,该变量越小意味着企业越倾向于选择渐进式创新㊂ofdi res㊁ofdi ser㊁ofdi pro㊁ofdi tec是4个虚拟变量用来识别企业不同动机的对外直接投资,分别代表资源寻求型㊁商贸服务型㊁当地生产型和技术寻求型㊂根据本文的理论分析,资源寻求型并不会产生显著影响;商贸服务型会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即企业倾向于选择渐进式创新;当地生产型和技术寻求型会产生正向影响,即企业倾向于选择激进式创新㊂为尽量减少估计误差,模型控制行业㊁区域以及年份固定效应㊂2.3㊀描述性统计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的企业除制造业外,还包括供应电力㊁天然气等能源供应企业,在本文的研究中需要剔除,总计筛选出82826家制造企业㊂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㊂从创新模式选择的均值和标准差可以估算出样本中企业平均的发明专利占比在30%左右,与中国企业整体的发明专利占比相当㊂同时也可以看出在该阶段中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以商贸服务型为主㊂表1㊀主要变量描述性统计结果Tab.1㊀Main variables descriptive statistical results变量最小值最大值平均值标准差pat-11-0.4330.739 ofdi sor01 3.43e-050.00586 ofdi ser010.009980.0994 ofdi pro010.002900.0537 ofdi tec010.002440.0493 tfp-2.52414.867.563 1.324 size019.0810.10 1.862 sa-3.461 1.434-3.0000.374 age07.607 2.3000.752 rlzb0.0029513.46 3.2180.957 expins0 4.5590.1270.222 inv09.658 1.343 1.134 3㊀计量回归结果与分析3.1㊀基准回归为验证本文的理论假说,使用计量模型(19)进行验证,基准回归结果,如表2所示㊂由表2可知,资源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系数不显著,这说明资源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对企业的创新模式选择不会产生显著的影响,假设H1得到初步的验证㊂商贸服务型对外直接投资的系数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为正,说明商贸服务型对外直接投资会显著地影响企业创新模式选择,促使企业选择渐进式创新,假设H2同样得到了证明㊂当地生产型和技术寻求型的系数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为正,说明当地生产型和技术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能够促使企业选择激进式创新,且技术寻求型的影响远远大于当地生产型,假设H3和H4也得到初步的验证㊂从后3列的结果来看,本文的估计在控制年份㊁地区和行业的情况下依然显著,结论仍然成立㊂表2㊀基准回归Tab.2㊀The benchmark return变量(1)(2)(3)(4) ofdi res0.0117㊀㊀-0.0206㊀㊀-0.0576㊀㊀-0.1297㊀㊀(0.10)(-0.18)(-0.51)(-1.24) ofdi ser-0.0444∗∗∗-0.0541∗∗∗-0.0487∗∗∗-0.0484∗∗∗(-6.52)(-8.05)(-7.32)(-7.80) ofdi pro0.0360∗∗∗0.0264∗∗0.0203∗0.0248∗∗(2.88)(2.14)(1.66)(2.17) ofdi tec0.1269∗∗∗0.1230∗∗∗0.1183∗∗∗0.1050∗∗∗(9.28)(9.10)(8.84)(8.42) tfp0.0161∗∗∗0.0124∗∗∗0.0121∗∗∗0.0082∗∗∗(24.35)(18.96)(18.49)(13.37) size0.0135∗∗∗0.0136∗∗∗0.0133∗∗∗0.0073∗∗∗(23.08)(23.45)(22.90)(13.28) sa-0.0119∗∗∗0.0118∗∗∗0.0097∗∗∗0.0174∗∗∗(-4.32)(4.25)(3.50)(6.35) age-0.0054∗∗∗-0.0014-0.0025∗∗∗-0.0016∗(-5.75)(-1.46)(-2.69)(-1.80) rlzb0.0222∗∗∗0.0085∗∗∗0.0071∗∗∗0.0098∗∗∗(28.71)(10.52)(8.61)(12.71) expins-0.1028∗∗∗-0.0941∗∗∗-0.0608∗∗∗-0.0246∗∗∗(-33.83)(-31.28)(-19.35)(-8.15) inv-0.0219∗∗∗-0.0293∗∗∗-0.0292∗∗∗-0.0184∗∗∗(-35.17)(-46.13)(-46.08)(-30.65)_cons-0.0991∗∗∗0.0429∗∗∗0.0452∗∗∗0.1280∗∗∗(-7.36)(3.15)(3.35)(9.85)年份NO YES YES YES地区NO NO YES YES行业NO NO NO YESN146260146260146260146260 R20.0450.0680.0880.209注:(1)∗∗∗1%∗∗5%∗10%;(2)括号内为t值㊂33第2期胡鑫伟等:企业OFDI动机与创新模式选择 基于中国制造业的考察。
中国OFDI的产业选择策略的开题报告
中国OFDI的产业选择策略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随着中国经济和企业的迅速发展,中国对外直接投资(OFDI)已经成为全球投资市场中不可忽视的力量之一。
近年来,中国OFDI规模不断扩大,但其投资结构和产业方向一直备受争议。
一方面,部分人认为中国的OFDI主要集中在原材料和资源领域,缺乏技术含量高的制造业和服务业投资,其对国家整体经济结构调整的贡献较小。
另一方面,也有人认为中国OFDI的技术含量不断提高,已经开始向高附加值产业领域投资,增强了中国企业在全球市场上的竞争力。
因此,从中国OFDI的产业选择策略入手,研究其投资结构和产业方向的演变,对于深入了解中国企业海外投资和国家经济结构调整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内容1.中国OFDI的背景和意义:阐述中国OFDI的起源、发展、规模和意义,分析中国OFDI对国内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全球经济格局的影响。
2. 中国OFDI的产业选择策略演变分析:从初期的资源导向型、资本导向型到后来的技术导向型、品牌导向型,演示中国OFDI产业方向的变化。
同时,结合政策导向分析其转变的原因。
3. 中国OFDI产业选择策略的现状分析:归纳中国投资主要领域,包括资源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制造业、金融服务、IT等多个行业,并从产业效益、产业集群等方面进行评估和分析。
4. 中国OFDI的发展趋势与展望:从全球经济形势、中国自身经济环境等方面,预测未来中国OFDI产业选择策略的演进方向和趋势。
三、研究方法通过文献资料法、案例研究法、统计分析法等研究方法,探究中国OFDI产业选择策略的演变、现状和趋势。
四、研究价值1.对于了解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产业选择策略,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对于解析中国企业在全球化中的量化和质量变化,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3.对于深入了解和分析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方向和趋势,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2011-09-06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1CGL037)作者简介:岳中志(1964-),男,四川巴中人,四川外语学院国别经济与国际商务研究中心教授;付竹(1983-),女,湖南岳阳人,四川外语学院国别经济与国际商务研究中心讲师,博士;袁泽波(1983-),男,湖南岳阳人,西南财经大学证券与期货学院博士生。
中国企业OFDI 进入模式的选择研究基于交易成本理论的实证检验岳中志1,付 竹1,袁泽波2(1 四川外语学院国别经济与国际商务研究中心,重庆 400031;2 西南财经大学证券与期货学院,四川成都 611130)摘 要:本文以中国上市跨国企业为样本,研究了交易成本理论视角下中国企业OFDI 进入模式的选择行为。
研究发现,总体文化距离越大、东道国国家风险越高、企业多元化经营程度越高、企业所有权优势越明显,中国企业OFDI 选择合资进入模式的几率越高;而东道国市场规模、企业规模越大,中国企业OFDI 选择全资进入模式的几率越高。
文章最后结合中国的现有约束对上述结论作出了解释。
关键词:交易成本理论;OFDI;进入模式中图分类号:F276 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892(2011)06-0021-06一、引 言2008年以来,美国次贷危机、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以及美国债务危机相继爆发,世界经济陷入了持续低迷的困境,而中国的经济活力在此期间却相对充沛,正面临着从 引进来 向 走出去 转型的战略机遇。
然而,由于东道国长期文化壁垒的存在以及 后危机时代 投资保护主义的抬头,国际投资经验相对欠缺的中国企业跨国投资失败事件屡见不鲜。
越来越多的学者将研究的视角转向了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Outwar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OFDI)的经营绩效研究。
现有关于OFDI 经营绩效的文献大多与企业海外市场进入之后的经营管理相关,认为企业的资产规模、专有知识、技术水平等内部因素以及东道国国家风险、文化距离、市场规模等外部因素都会对跨国企业经营绩效产生影响[1],但这些研究忽视了企业进入海外市场之时的战略选择对经营绩效的影响。
实际上,不同的进入模式选择决定了企业资源投入与控制权的大小,进而决定了其承担的风险以及可能获取的收益,因此企业可以通过对进入模式的选择来控制投入比例与风险收益,调节企业不可控的内外部因素对经营绩效的影响。
本文主要从交易成本理论的角度,考察在众多因素影响下中国企业OFDI 进入模式的选择行为,旨在为我国企业实施 走出去 战略提供决策参考。
二、文献回顾和理论假设交易成本理论主要回答了在什么样的条件下选择某种进入模式可以在企业长期运营中实现投资第6期(总第161期)2011年11月财 经 论 丛Collected Essays on Finance and Economics No.6(General,No.161)Nov.2011财经论丛 2011年第6期回报率最大化的问题。
该理论认为,控制程度是选择中的一个非常关键的参考变量。
鉴于合资与全资的划分方式将控制权的大小用股权大小清楚地体现出来,本文将合资和全资模式的选择问题作为中国企业OFDI进入模式选择的主要研究对象。
(一)母国与东道国之间的文化距离对OFDI进入模式选择的影响交易成本理论认为,当社会-文化距离大时,低等控制程度比中等控制程度更有效,高等控制程度比中等控制程度更有效;只有当跨国经营的企业有充分的竞争优势时,高控制程度的市场进入方式更有效[2]。
相对于发达国家跨国企业而言,中国跨国企业的国际化还处于起步阶段,时间较短、经验不足,在不具备充分的竞争优势的条件下,选择低等控制模式,与东道国企业进行合作分摊风险可能更有效。
H1:中国与东道国之间的文化距离越大,中国企业OFDI进入模式更加偏好选择合资。
(二)东道国市场规模对OFDI进入模式选择的影响根据交易成本理论,东道国的市场规模越大,在该地区投资获利的机会就越多,企业可以考虑采用积极的投资模式,加大资源投入以获取更大的控制权,进而灵活地进行企业经营管理决策,对市场突显出来的投资机会快速做出反应,以获取更高的投资收益[3]。
H2:东道国市场经济规模越大,中国企业OFDI进入模式更加倾向于选择全资。
(三)东道国国家风险对OFDI进入模式选择的影响根据交易成本理论,如果东道国国家风险越大,进入企业会倾向于选择较低的股权结构,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规避各种风险(如国有化、收购合并的政策审查等政策风险),将损失的可能性降低。
H3:东道国国家风险越大,中国企业OFDI进入模式更加倾向于选择合资。
(四)企业的专有知识、产品特性和技术特性等所有权优势对OFDI进入模式选择的影响Anderson和Gatignon(1986)提出企业的专用资产越高、产品和加工方法的非标准化、产品的客户化程度高、品牌价值越高,选择控制程度高的进入模式将带来更高的长期效益[4]。
H4:中国企业的专有知识、产品特性越多和技术特性越高,OFDI进入模式更加倾向于选择全资。
(五)企业国际化经验对OFDI进入模式选择的影响根据交易成本理论,跨国企业海外经营经验的不断积累,可以降低其海外市场经营的风险与不确定性,增强跨国经理人员的信心,并促使其进入模式实现从低控制方式向高控制方式的转变[5]。
H5:中国企业的国际经营经验越多,OFDI进入模式更加倾向于选择全资。
(六)企业规模对OFDI进入模式选择的影响交易成本理论指出,母公司的规模会影响其海外子公司的股权控制程度的选择。
Larimo(1993)认为,规模较小的企业由于没有足够的资源在海外市场上新建或全资收购当地企业,他们一般会选择采用合资模式,让本土企业来一起分担其资源不足的限制[6]。
H6:中国跨国企业规模越大,OFDI进入模式选将更加倾向于选择全资。
(七)企业的多元化程度对OFDI进入模式选择的影响Hennart(1991)指出,如果跨国企业实行多元化经营战略,在海外市场上选择的产业与其国内的主营业务不相关时,由于缺乏本土市场知识,投资风险较大,通过低股权结构与目标市场的当地企业进行合资,则可以有效地利用当地合作伙伴的资源、降低成本并增强自身经验和能力[7]。
H7:中国跨国企业多元化程度越大,OFDI进入模式将更加倾向于选择合资。
文化距离 是指跨国直接投资中,投资方代表的母国与被投资方代表的东道国之间在文化核心要素(本文主要指价值观)上的差异程度。
三、研究设计与方法(一)样本选择及数据来源本文旨在考察交易成本理论框架下,在企业面临既定的内外部因素影响之时,中国企业最优海外进入模式的选择问题。
但自2008年至今,世界经济形势的多变使我们对数据的选择面临困境,国家风险以及企业资产规模等年度变量在不稳定的宏观环境中并不能准确地刻画企业海外进入时点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
因此,本文以国际经济形势相对稳定的2007年的数据为基础,选择该年在中国A 股上市的并进行OFDI 的26家跨国企业集团的174家海外子公司作为研究对象。
数据主要来源于BvD 全球金融分析与各国宏观经济指标库中的OSIRIS 全球上市公司分析库 以及沪深两市公布的上市公司年报。
考虑到比较的一致性,样本公司选取标准为:(1)根据Hofested 的调查,对文化维度指数缺失的样本国家数据进行了剔除;(2)不包括在 避税天堂 (如开曼群岛、百慕大、英属维尔京群岛等)进行海外经营的跨国企业数据;(3)考虑到财务绩效指标意义的统一性和金融业企业进入模式数据的极端性(根据统计显示,OFDI 进入模式全为全资模式),对金融业数据进行了删除;(4)不计算商业环境指数缺失的数据。
本文实际有效的样本是90家中国跨国企业的海外子公司。
(二)计量模型、变量及其测定本文旨在分析不同约束条件下中国企业OFDI 最优进入模式的选择行为。
根据第二部分对交易成本理论的分析,本文建立了如下的方程模型:Y =MO DE = + 1gDIS + 2gC R ISK + 3gASSE TS + 4gG DP + 5gE X PE R + 6gDIV ER + 7gUNASS + (1)其中,MODE 表示进入模式,该变量为哑变量,取值为0时代表合资(海外子公司控股比例大于5%且小于95%)进入模式,取值为1时代表全资(海外子公司控股比例大于等或于95%)进入模式;DIS 为总体的文化距离 ;C RISK 为东道国国家风险,本文使用世界银行及其下属的民营经济发展机构国际金融公司(I FC)每年公布的 全球商业环境报告 中公布的国家商业环境指数来衡量;ASSETS 表示海外进入,本文使用中国企业母公司资产规模来测度;GDP 为东道国国民生产总值,这里用来作为东道国市场规模的度量指标;E XPER 表示企业OFDI 经验,本文使用海外子公司数量来测度;DIVER 表示企业多元化程度,本文采用母公司经营的行业数来衡量,行业划分采用证监会行业划分标准;U NASS 为中国母公司专有知识、产品特性以及技术特性,因此本文采用无形资产作为替代变量来近似衡量; 为随机扰动项,主要控制除以上约束条件之外的其他因素对进入模式选择的影响。
(三)研究方法本文采用二项式logit 模型来检验不同约束条件下中国企业OFDI 进入模式选择的问题。
在二项式logit 模型下,投资者i 选择模式j 的可能性是:P i j =exp (x ij B i j )/ j =2j =1exp (x ij B ij )(2)其中,x ij 是解释变量和控制变量矩阵,B i j 是解释变量和控制变量的系数矩阵。
二项式logit 模型中的系数采用极大似然法进行估计。
岳中志等 中国企业OFDI 进入模式的选择研究总体文化距离的计算公式参考Kogut 和Singh (1988),数据来源于霍夫斯坦德的 跨文化之重:价值、行为、体制和组织间的跨国比较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版,第500页。
财经论丛 2011年第6期四、实证分析与研究结果(一)相关性分析结果在正式进行回归分析之前,本文首先对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了研究。
表1 相关性分析结果CRISK ASSETS GD P DIS EXPER DIVER UNASS Y(MOD E)-0 01600 09510 0991-0 0641-0 4000-0 1100-0 5000 CRISK1 0000-0 0230-0 1750-0 46200 1588-0 0021-0 1163 ASSETS-0 02301 0000-0 01370 03300 0209-0 03170 5807GD P-0 1750-0 01371 00000 50620 11590 02950 0026DIS-0 46200 03300 50621 0000-0 0651-0 02660 1039 EX PER0 15880 02090 1159-0 06511 00000 7744-0 0283 DIVER-0 0021-0 03170 0295-0 02660 77441 0000-0 0573 UNASS-0 11630 58070 00260 1039-0 0283-0 05731 0000由表1可知,企业多元化程度(DIV ER)与企业国际经营经验(E XPER)的相关系数为0 774421,呈现高度相关,这可能是因为企业经验越丰富,产品经营的多元化程度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