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经济合作特征与上海合作组织区域经济的发展

合集下载

上海合作组织的运行机制

上海合作组织的运行机制

上海合作组织的运行机制
上海合作组织是由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六个国家于2001年成立的政治、经济、
安全性质的区域组织。

上海合作组织各成员国之间的合作与交流需要一个规范的运行机制,下面是上海合作组织的运行机制:
一、峰会机制
上海合作组织峰会是最高决策机构。

每年由成员国轮流主持召开,主要议题为各领域合作规划和政策。

峰会期间还会签署一系列合作协议和文件。

二、理事会机制
上海合作组织理事会是上合组织的行政管理机构,成员国外交部长、国家安全事务委员会秘书长和其他高级代表组成。

负责制定和执行上合组织的各项政策和决定。

三、外长会机制
上海合作组织外长会是上合组织的外交合作机制,负责处理上合组织的各类政治、安全和经济等事务,协调外交政策和立场,推进各领域的合作。

四、安全秘书处机制
上海合作组织安全秘书处是上合组织的安全合作机构,负责组织和协调成员国在反恐怖主义、打击跨国犯罪、维护安全稳定等方面的合作和交流,在安全领域中具有重要作用。

五、专家组机制
上海合作组织专家组是上合组织的智库机构,由各成员国的专家组成,负责研究和咨询上合组织各领域的政策和决策,为上合组织决策制定提供专业意见和建议。

六、工商论坛机制
上海合作组织工商论坛是上合组织的社会经济合作机构,由各成员国的企业家和商界代表组成,负责推动上合组织各领域的经济合作和贸易投资,促进成员国之间的经济互利合作发展。

总之,上海合作组织的运行机制是一个多层次、多领域的合作机制,能够有效推动成员国之间各领域的合作和交流,为地区安全和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中俄区域合作研究的文献综述

中俄区域合作研究的文献综述

中俄区域合作研究的文献综述中俄区域合作是中国和俄罗斯两国长期以来的重要合作领域之一、两国之间的合作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在双方共同努力下,区域合作不断取得新成果。

本文将对中俄区域合作的文献进行综述,以全面了解这一合作领域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

一、政治合作在政治领域,中俄两国一直保持着密切的合作关系。

双方高层领导人经常互访,就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进行密切协调。

近年来,中俄两国更是在联合国、上海合作组织等国际组织中密切协作,共同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

中俄政治合作的成功,为两国在其他领域的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经济合作中俄两国在经济领域的合作也十分密切。

双方之间建立了多项重要经济合作机制,如中俄能源合作、贸易合作、投资合作等。

两国还在互联互通、金融合作、农业合作等领域进行深入合作,不断扩大双边贸易额和投资规模。

未来,中俄经济合作潜力巨大,有望实现更多共赢发展。

三、文化合作中俄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也非常活跃。

双方在教育、文化、科技等领域开展了多项合作项目,加强了两国人民之间的了解和友谊。

中俄文化合作有助于促进两国人民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为两国合作关系的深化打下了良好基础。

四、区域合作中俄两国在区域合作方面也有许多成功的经验。

例如,两国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加强横跨欧亚大陆的合作,提升了整个地区的发展水平。

此外,中俄在东北亚合作、欧亚经济联盟等方面也有相应的合作举措,为地区和平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总的来说,中俄区域合作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都取得了显著成就。

两国之间的友好合作关系不仅对双方有利,也有助于维护地区和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未来,中俄两国将继续深化区域合作,为构建更加繁荣、稳定、和谐的国际环境作出更大贡献。

以上就是对中俄区域合作的文献综述,希望可以为读者提供一些参考和启示。

中俄区域合作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双方共同努力,持续推动合作关系不断向前发展。

相信在双方共同努力下,中俄区域合作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中国与俄罗斯的贸易关系研究

中国与俄罗斯的贸易关系研究

中国与俄罗斯的贸易关系研究中国与俄罗斯是两个重要的大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合作。

本文旨在研究中国与俄罗斯的贸易关系,分析双方贸易的特点、趋势以及对双方国家和全球经济的影响。

一、贸易背景中国与俄罗斯的贸易关系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显著增长。

双方在共同的边境线上展开频繁的贸易往来,发展了丰富的双边贸易渠道和合作项目。

俄罗斯拥有丰富的资源,而中国具有庞大的市场需求,双方互补性强,为贸易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贸易特点1. 能源贸易:能源是中俄贸易的主要组成部分。

俄罗斯是中国最大的原油供应国和天然气进口国,而中国是俄罗斯的重要石油和天然气消费市场。

能源贸易对俄罗斯经济具有重要意义,而中国则可保障其能源供应需求。

2. 农产品贸易:俄罗斯拥有广阔的农田和丰富的农产品资源,中国对农产品的需求量大。

双方在农产品贸易上存在巨大的潜力和空间,促进了两国农业发展。

3. 高技术产品贸易:中国与俄罗斯在高技术领域开展了广泛的合作。

中国的电子、通信、航空航天等高技术产品在俄罗斯市场有着良好的销售前景。

而俄罗斯在核能、卫星导航、航空航天等领域具有先进技术和产品,为中国提供了重要支持。

三、贸易趋势1. 增长势头:中国与俄罗斯的贸易总额呈逐年增长的趋势。

两国政府积极推动贸易合作、签署自由贸易协定以及建立贸易便利化措施,为贸易增长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2. 结构升级:在贸易结构上,双方逐渐从传统的资源型产品贸易向技术含量更高的产品贸易转变。

双方加强在制造业、高新技术产品和服务贸易上的合作,推动了贸易结构的升级和提质增效。

3. 区域合作:中国与俄罗斯在区域合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两国积极参与上海合作组织、金砖国家合作等多边机制,努力构建开放的区域经济合作格局,促进了贸易和投资的便利化。

四、影响1. 经济发展:中俄贸易能够促进双方经济的增长和发展。

贸易合作带动了就业增长和资本流动,为两国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遇。

2. 地缘政治:中国与俄罗斯是互为重要地缘政治伙伴。

稳步推进上海合作组织区域经济合作

稳步推进上海合作组织区域经济合作
维普资讯
稳 步推进上海合作 组织 区域 经济合作
S e d u hAh a h s r tE on t a y P s e d t e Diti c om i l b r t c c Co l o a i a on o h a g i o e a in Or a ia i ft e Sh n Ha Co p r t g nz t o on
地 区经 济 的 整体 发 展和 共 同 繁 荣 , 福 造 本地 区各 国人 民 。 上 海合作 组织 六国总 面积 3 1 0 7
合作的各项工作正稳步 向前推进 。
区域经济合作是上海合作组织的 上海合作组织源于解决边界 、 裁军


重要合作内容
实在在 的成绩 区域经济 合作 的法律 基础 、实施机制 以及 发展 目标已基础 确 立和完善 .以全面务 实合作的开展
展 阶 段 内需 扩 大 础 建 设 和 公 益 性 基
容 ,并 与安全 合作共同成 为推动组织
向前发展 的双翼 成为每年一度 的元 首、 总理会晤 的主要议题 。六年来 区 域经济 合作 的法 律基础 已初 步形成 推动合作 的组织机 制已基本确立 各
成 员 国 已 明确 了 合 作 的 发 展 目标 。 当
贸 易 规模 扩 大 、 品 结 构 优 化 上 商
9 -美元 , 0f 7  ̄ 大部 分 集 中 在 能 源 领 域 中 国企 业 收 购 P ( 萨 克 斯 坦 石油 ) 内 K 哈 、 森 斯 石 油 公 司 、 中 哈 原 油 管 道 一期 投
海合作组织 区域经济合作起 步于贸 易 投 资便利化 。 目前成 员国之间已建 立
● 商务部欧洲司巡视员 须同凯
万 平 方 公 里 占 欧亚 大 陆面 积 的 35 /; 人 口 1 . 亿 占世 界 人 口的 14 51 / 。在

试比较分析中俄两国在上合组织框架内的战略诉求

试比较分析中俄两国在上合组织框架内的战略诉求

Legal Sys t em A nd Soci et yf叁垒!圭塾垒竺!堡!型圭!i耋■豳豳爱雹墨■试P c较兮旃一审饿晶国莅上合组织疆絮肉曲敲略误束吴龙摘要地缘关系加上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使中国、俄罗斯以及中亚国家之间成为了一个利益共同体,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实属必然。

上合组织的未来与中俄两国在上合组织框架内的战略诉求息息相关。

无论是双边、地区或是全球层面上,对于上合组织,中俄两国都有共同的目标,同样也存在诸多分歧。

中国的外交决策应当高瞻远瞩,在上合组织框架内的战略考虑应深深立足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避免因小失大,继而加强中俄之间的互信程度,使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能够实实在在地向前推进。

‘关键词地缘关系上合组织战略诉求中图分类号:D8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10)10-157-022001年6月正式成立的上海合作组织(Shang hai C oope r a t i on O rgani zat i on),成员国总面积为3018.9万平方公里,即欧亚大陆总面积的五分之三,人口约15亿,为世界总人口的四分之一,就其成员国人口跟面积而言,上合组织当是世界上最大的地区性质的国际组织。

该组织内没有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参与,全部由欧亚中心地区的转型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中国与俄罗斯是上合组织的主要发起国,并事实上在该组织内起着“领航员”的作用。

很显然,上海合作组织这条“大船”的未来驶向何方与中俄两国在上合组织框架内的战略诉求息息相关。

分析中俄两国上合战略的相同点与不同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去回答上海合作组织的发展前途问题。

地缘关系加上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使中国、俄罗斯以及中亚国家之间成为了一个利益共同体,为了维护该地区安全与稳定,对抗来自国际和国内的威胁这就要求各方同舟共济化解诸多不利因素,以营造和平稳定的周边环境,以保障本国和本地区的安全和发展。

于是,各国都希望通过协商、对话和合作实现各自国家的安全、稳定与发展。

CEPA扩展到上海合作组织区域经济合作的可行性初探

CEPA扩展到上海合作组织区域经济合作的可行性初探

CEPA扩展到上海合作组织区域经济合作的可行性初探■崔颖摘要:CEPA的成立,进一步加强中国大陆与港澳地区的紧密经贸关系,上海合作组织现在正从成立初始的安全、反恐领域的合作向经济领域扩展。

CEPA的合作模式对上海合作组织加强区域经济合作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本文首先论证CEPA 扩展到上海合作组织区域经济合作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然后阐述中国参与上海合作组织区域经济合作应遵循的基本规律,最后指出CEPA扩展到上海合作组织区域经济合作的具体思路。

关键词:CEPA;上海合作组织;区域经济合作;可行性;具体思路在目前中国与周边国家、地区开展的区域经济合作中,上海合作组织区域经济合作最显著的特征就是中国与俄罗斯和中亚四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孜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的区域经济合作,是中国与周边国家、地区开展区域经济合作的一部分。

上海合作组织区域经济合作刚刚开始,缺乏经验,因此,中国与周边其他国家、地区开展区域经济合作的经验可以为上海合作组织开展经济合作提供借鉴。

本文拟就CEPA扩展到上海合作组织区域经济合作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中国参与该组织经济合作应遵循的规律和C EPA扩展到该组织区域经济合作的具体思路作初步分析和探讨。

一、CEPA扩展到上海合作组织各成员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首先,上海合作组织的区域经济合作本身具有开放性。

上海合作组织是从边境安全、反对恐怖主义开始而发展起来的。

而区域经济合作只是在上海合作组织发展过程中提出的新课题。

目前在上海合作组织区域内存在多个次区域经济组织,如独联体、中亚合作组织、亚行中亚组织区域经济合作机制、欧亚经济共同体、欧亚运输走廊、突厥语国家首脑会议、中西亚经济合作组织等,加上从2004年开始的中国与港澳地区的CEPA,但运作较为成功的主要是欧亚经济共同体、亚行倡导并资助的中亚区域经济合作机制以及C EPA。

就目前这些次区域经济组织的发展方向和近期主要工作来看,上海合作组织与亚行中亚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和欧亚经济共同体有很多相似之处,特别是在实施贸易投资便利化方面,因而在这些方面上海合作组织与上述各次区域经济组织既有互相补充的作用,又形成了一定的竞争关系。

经济全球化过程中俄罗斯和中国的工业政策研究

经济全球化过程中俄罗斯和中国的工业政策研究

经济全球化过程中俄罗斯和中国的工业政策研究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一个主要趋势,它促进了全球范围内的资源配置和产业分工,推动了国际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和便利化。

在这一趋势的影响下,各国的工业政策也在不断调整和优化,以适应全球化的挑战和机遇。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国家之一,中国和俄罗斯的工业政策在经济全球化下展现出了独特的特点和发展路径。

本文将从俄罗斯和中国两国的工业政策入手,探讨经济全球化对它们的影响以及它们在全球化进程中的发展策略。

一、俄罗斯的工业政策研究俄罗斯是世界上拥有丰富资源的国家之一,其石油、天然气、煤炭等资源在全球范围内具有重要地位。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俄罗斯的工业结构和政策也在不断调整和转变。

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俄罗斯的工业政策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 产业优化与国际合作:俄罗斯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加大了对传统产业的优化和调整力度,鼓励企业转型升级,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俄罗斯还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吸引外资、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转型。

2. 区域合作与贸易自由化:俄罗斯积极参与欧亚经济联盟、上海合作组织等区域经济组织,通过区域合作拓展市场,降低贸易壁垒,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俄罗斯还加强与欧盟、中国等主要贸易伙伴的合作,推动贸易自由化和投资便利化。

3. 创新驱动与科技投入: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俄罗斯加大了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力度,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加强科技与经济的融合发展,推动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

俄罗斯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努力优化产业结构,加强国际合作,推动创新发展,以适应全球化的挑战和机遇,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其工业政策也在不断调整和变革。

以中国制造业为例,中国的工业政策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 产业转型升级: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中国加大了对传统产业的优化和调整力度,推动制造业向高端、智能、绿色方向转型升级,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下中俄利益异同

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下中俄利益异同
上海 合 作组 织成 立 进人 2 1世纪后 , 和平与发展 成 为世界 主题 , 同时伴随着 经济 全球 化 的发展 , 区和国家之 间相互依 存从未像现在 这样紧密 , 国都 积极 地 各 寻找合作契机 , 同分享发展机遇 。中 、 、 、 、 、 共 俄 哈 吉 塔 乌六 国都 面临发 展 自身经济 、 实现 民族振兴 的艰 巨任务 , 因此 几国都有进一步加强 区域 合作 的共 同愿望和迫切需要 。 基于上述背景 ,0 1 6月 1 20 年 4日,上海 五国” “ 成员 国元首在上海举 行会 晤 , 同时 , 乌兹别克 总统也 参加此次会 晤。1 5日, 国元首共 同发 六 表《 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 宣布上海合作组织 成立。 , 二 、 于 上 海 合 作 组 织 框 架 下 中俄 利 益 的相 同 点 基 中俄两 国在上海合作组织框 架内有着广泛 的理 论共识和共 同的利 益诉求 , 这是 中俄在该组织 内合作逐步加深 的理论 和现 实基础 。 ( ) 续推行上海 合作组织 的基本理 念 , 一 继 促使世 界多极化 和 国际 经济政治新秩序早 日形成 。 中俄两国为了共同政治稳定 和经济发展 ,两 国推出适 合 自己国情 和发展的合作组织理念和政策 。即“ 新型安全观 ” “ 、上海 精神” 多极 和“ 化思想” 并借此理念影响世界 , , 建立公正合理 的世界新秩序 。
作用 , 达到有效遏制 中亚 国家亲美倾 向 、 抵制美 国的战略扩张的 目的。 3完善地 区经济秩序 , . 促进 区域经济合作 中亚国家大多数都是经 济欠 发达 国家 ,但是 中亚 地区含有丰富 的 石油和天然气 , 同时含有丰富 的矿产资源 。 中国现在正在进行现代化建 设, 因此中国对矿产资源的消耗和需求逐渐- ) 。 中国短缺 的资源在 tJ 而  ̄n 中亚却储 量丰富 。中亚地 区丰富的能源和矿产资源也 为俄罗斯振兴经 济提供了物质保障 。 另一方面 中亚地 区基础设施 比较落后 ,除俄 罗斯 原有的 出口设施 外, 再无其他出海 口或对外通道 , 因此中俄两 国的共 同任务是加强 中亚 地 区的基础设 施建设。同时中俄两 国应加强与 中亚地区经 贸合作 , 帮助 中亚国家走出困境。 4促进 人文交流 , . 坚实政治互信基础 中国与中亚国家 由于 山水相连 ,其 相互间的历史文化往 来源远流 长。 闻名 与世 的“ 丝绸 之路 ” 我国与中亚地区文化往来的历史见证。 是 沿 着这条古 老的丝绸之路 , 中国和中亚地区的人文交流一直延续至今。而 俄 罗斯 与中亚国家在民族与宗教方 面一 直有着历 史与传 统的联系。促 进人文合作 与交 流是 在文化宗教差异较 大国家促进政治互信 的最有成 效 的手段 , 海合作 组织 在这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在上合的框架下中 上 俄两 国需要加强彼此 与中亚 地区的文化接触与学术交流。 三、 中俄在上合框 架下的利益差异 ( ) 展 目标 方 面 的差 异 一 发 中国对上海合作组织 发展寄予厚望 ,希望 其成为能主导 中亚地 区 政治 、 经济和安全合作 的多边合作机制 。中国将 中亚纳入 中国周边安全 战略和 国家安全战略 的整体 框架中予 以谋划 ,使 中亚真正成为 中国的 战略后方 。 同时 , 希望 以上海合作组织 为依 托推进 与中亚各国双边 和多 边 的合作关系 。俄罗斯虽然 积极推动独联体集 体安全条约组织 与上海 合作组织建立合作关 系,但 是决不会让 出在 中亚地区安全事物 中的主 导权。它不希望 中国在 中亚地 区的影 响大 于 自己, 它希望 自己在上海合 作组织 中拥有绝对的领导权 。 ( ) 展 重 点 方 面 的差 异 二 发 中国和俄罗斯都十分重视 上合框架下 的政治 和安 全合作 ,但是两 国的侧重点有所不同 。 随着西部大开发 战略 的实施 , 中国更加重视上海 合作组 织在维护 中国周边安全 和维 护中亚地 区稳定 的作 用。俄罗斯更 注重上合 推动世界 多极化和 压制 美 国在 中亚地 区影 响方面 的作 用 , 因 为俄罗斯将独联体集体安全条 约组 织视为维护 中亚安 全和稳定 的重要 组织 , 只希望上海合作组织作为独联体安全组织 的补充机构 。 ( ) 三 利用上海合作组织打击“ 三股势力” 的不 同 中 国积极 主张利用上 海合作组 织打击“ 三股 势力 ” 积极参 与该组 , 织举行 的联合军演 , 于中 国来说 , 因为这关系到 中国国家 安全和西部地 区 的稳 定 。俄 罗斯 对 “ 股 势 力 ” 威 胁 持 有 复 杂 态 度 , 主 张 严 厉 打 击 三 的 既 又不时加 以利用 , 借以长期保持在 中亚地区的军事存在 。 ( ) 扩 员 态度 的 差 异 四 对 目 , 加入上 海合 作组织 的国家有 十多个 , 前 想 但是 由于一方 面上海 合 作组织 缺乏在扩员方面 的相关法 律条文做基础 ,同时出于中俄两 国 各 自利益 考虑 , 两国在扩员方面态度不一致。如俄罗斯不希望与 中国有 传统关 系的巴基斯坦 等国加 入。 而中国对与俄有传统关系的印度 、 乌克 兰、 格鲁吉亚 �

中俄关系中的上海合作组织

中俄关系中的上海合作组织
【】例 如 知 名 中俄 关 系专 家 B b o o教 授 的 新 著 Ax f 2 ooL b i o s
C ne ine Mocw B in n h e e pli , Bokn s o vne c. so , e iga dteN w G ooic j ts roig
系的重要 因素。上合可说是 中俄在 中亚关系上 的
合 的关 系 , 也是 中俄在 中亚 的关 系。上合是 中俄 在 中亚 合 作 的 主 要 平 台 , 两 国在 中 亚 关 系 上 最 是
重 要 的 表 现 形 式 , 是 调 节 和 影 响两 国 在 中 亚 关 还
【 2 0 年 6 中俄元首莫斯科联合声明是最新的证 明。联合 1 09 ] 月 声明 中有专 门涉及两 国在 中亚和 上合合 作的部分。见《 中俄元首 莫 斯科会晤联合声明》 20 年 6 1 , 9 0 月 7日。
作为专章。

3 — 7
系来说是一个特别敏感的地区。l 1 ] 从传统的地缘政
治 角度 看 , 中俄 在 中亚存 在着 竞 争性 结构 。 中亚各 国从 原 苏联 独 立 而来 , 亘 在 中俄 之 间 , 罗斯 视 横 俄 之 为影 响范 围 , 不欲 他人 染指 。中 国则 视 中亚 为周
中俄关系的内容 ,也为两国关 系的发展增加 了活 力 。至于中俄还以上合为 国际合作 的载体 , 推动多
极格局 , 宣扬 新 的 政 治 和安 全 理念 , 升本 国 的战 提 略地 位 , —这 更是 两 国 为维护 地 区和世 界 和平 所 —
边邻国, 必然要与之发展关系。客观上这确易导致 两大国发生 冲突。 这里问题 的症结不在于中国对俄 罗 斯 的态 度 , 在 于俄 罗 斯 对 中国 的反 应 , 为是 而 因

加强中俄经济合作 夯实上合组织发展基础

加强中俄经济合作  夯实上合组织发展基础

成员 国社会制度不 同,经济发展模式各异 ,但在经济危机
的背 景 下 ,各 成员 国正努 力 制定 应 对危 机 的共 同措施 ,保 障社 会 经济 稳 定发 展 。金 融危 机 的爆 发 提升 了成 员 国 的经 贸合 作热 情 ,各 方 积极 切 实探 索 加强 双边 、多边 经 贸合作
新的合作水平 ,正在成为国际政治中的重要 因素。上海合
2OO9. 7 CONT EMPORARY ORL W D
强区域经济合作是上海合作组织的重要宗 旨和职能。2 0 01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0 年6 6日,上海合作组织成 员国元首 、观察 员国领 导人和主席 国客人集体合影 。 0 9 月1
年 6月 1 5日,上 海 合 作 组织 宣告 成 立 ,同 时发 表 了上 海 合作 组 织成 立 宣 言 ,宣言 的第 八 条 、第 九条 强调 了维护 地 区安全 和 加强 经 济合 作 的两 大职 能 ,即安全 职 能和 经济 职 能 。20 年 5月 2 02 9日上 海 合 作 组织 成 员 国经 贸部 长 在 上
的领 域 和渠 道 。
合作开始启动。由此开始,上海合作组织框架 内安全和经
国在社 会制 度 、意识 形 态 、文化 背 景 、经济 发 展水平 等 方 面 都存 在着 很大 差 异 ,这些差 异 决定 了这个 组 织 的合作 将 难 以取 得有 效成 果 。事 实并 非 如此 ,经 过 8 发展 ,上 海 年 合作 组织 在 形成 协作 机 制和解 决 实 际 问题 过 程 中 已经 达 到
会后 成员 国元 首共 同签署 了 《 上海 合 作组 织成 员 国元 首 叶
卡捷琳堡宣言》 《 、 上海合作组织反恐怖主义公约 》等重要

上海合作组织经济合作:成就、启示与前景

上海合作组织经济合作:成就、启示与前景

等经济合作领域,走出一条切合地区发展的新路,取得了丰硕成果。

这些成就的取得,离不开以“上海精神”为核心的政治互信,离不开区域经济发展诉求的内生动力,离不开中国在区域经济合作进程中的引领作用。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面对后疫情时代区域经济合作的新老问题,上合组织需要凝聚团结互信的强大力量,筑牢经济一体化的合作保障,创新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的新模式,携手共建“上合组织命运共同体”。

〔关 键 词〕上海合作组织、区域经济合作、上合组织命运共同体〔作者简介〕阎德学,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关系与地区发展研究院院长助 理;一带一路与全球发展研究院、俄罗斯研究中 心、周边中心研究员〔中图分类号〕D81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52 8832(2021)3上海合作组织(以下简称“上合组织”)成立二十年来,在安全合作、经济合作、人文合作“三大支柱”领域求真务实、团结合作,“树立了相互尊重、* 本文为作者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习近平外交思想与中国国际关系理论创新研究”(19FGJB001)阶段性成果。

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典范”,“成为欧亚地区和国际事务中重要的建设性力量”。

[1]作为上合组织发展壮大的一个重要支柱,区域经济合作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建立共同繁荣的经济纽带,为地区合作持续注入内生动力,成为新兴经济体合作的典范。

一、经济合作成就斐然从2001年到2021年,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长期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大框架下,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多边经贸合作纲要》具体指导下,上合组织各成员国积极努力,克服重重阻力,不断开拓合作新领域,创新合作新模式,在制度和机制化建设、贸易水平、投资合作、金融合作、互联互通等方面取得丰硕成果,大大增进了各成员国的人民福祉和区域经济整体发展水平,在世界经济中的影响力日益提升。

(一)区域经济合作制度框架日趋完善首先,区域经济合作的法律基础不断巩固。

2001年9月,上合组织第一份区域经济合作文件——《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政府间关于区域经济合作的基本目标和方向及启动贸易和投资便利化进程的备忘录》签订。

中国与俄罗斯的贸易分析

中国与俄罗斯的贸易分析

中国与俄罗斯的贸易分析中俄两国是重要的邻国和全面战略协作伙伴,自建交以来,两国经济贸易关系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本文将从贸易总体情况、贸易结构、贸易等方面展开分析,探讨中俄两国贸易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一、贸易总体情况中俄两国自建交以来,经济交流与合作不断深化。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中俄双边货物贸易额达到了1070亿美元,较2018年增长了3.4%。

其中,中国对俄罗斯出口货物达到了559亿美元,进口货物达到了511亿美元。

双边贸易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

二、贸易结构1. 商品结构中俄双边商品结构呈现出互补性特点。

中国主要向俄罗斯出口机械设备、电子产品、纺织品等制成品;而从俄罗斯进口石油、天然气、矿产品等资源类产品。

这种互补性商品结构使得双边贸易更加稳定,并且有助于推动两国经济的互利合作。

2. 地区结构中俄贸易主要集中在远东地区。

远东地区地缘相近,交通便利,俄罗斯的自然资源丰富,对中国的资源需求量大。

同时,中国在远东地区有较强的经济实力和市场需求。

因此,远东地区成为了中俄贸易的重要节点和合作重点。

三、中俄贸易合作的关键领域与前景1.关键领域中俄两国在贸易领域中的合作涵盖了多个关键领域,其中包括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科技创新、农业等领域。

在能源方面,中俄两国签署了多项石油和天然气管道建设协议,如“西伯利亚力量”天然气管道和“中俄原油管道”。

这些协议不仅为两国能源合作奠定了基础,也为双边贸易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2.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是中俄贸易合作的重要领域。

两国在道路、铁路、港口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合作取得了显著成果。

例如,中俄同江铁路大桥、黑河公路大桥等项目的建设,极大地提高了两国间的交通运输能力,为双边贸易往来提供了便利。

3.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是中俄贸易合作的新兴领域。

两国在高科技产品贸易、联合研发等方面的合作日益密切。

例如,中俄联合研制了CR929宽体客机,这是两国在航空航天领域的重要合作项目。

此外,中俄还在核能、新能源、信息技术等领域开展了广泛的合作。

《暨南学报》2006年论文分类总目

《暨南学报》2006年论文分类总目
夏 扬
由民间规则 到国家制 定法——析 中 国土地 制度 与地政管理 的近代转型 ( ) 1
年《 北京仲裁委员会仲裁规则》 的个案研究( ) 5 马栩生 论中 国不动产登记 赔偿机 制之构建—— 以公信
力为视角的诠 释( ) 5
曹云华 , 唐
许 梅

东南亚 : 新世纪 中国外交的前沿 ( ) 2
试析东盟 一日本关系发展中的相互依存性 ( ) 2 论物业管理 的物权性质 ( ) 2 民事损害赔偿范 围之研究 ( ) 2
葛承 书 我 国诉讼时效的立法思考 ( ) 5
丛 中笑 论 中国财政制度法治化 的创新 ( ) 5
潘嘉玮 张俊 岩
张永忠
宏观调控视角下的我国国债 立法研究 ( ) 5
维普资讯
《 南 学报 ̄ 0 6年 论 文分 类 总 目 暨 20
( 各类 别之 下以各期 原 次序 列 出, 名后 注明期 号 ) 题
【 国际关 系、 法学、 哲学、 政治学】
陈乔之 , 李仕燕 西 方文 化霸权 威胁 与 中国 国家 文化 安 柏元海
角() 4
谭慧颖 朱 玲
《 西儒 耳 目资》 概念术语辨源 ( ) 1 “ : 大” 修辞原型和隐喻认 知( ) 1
全 知视角对几类新闻报道真实性的影 响( ) 1 跨越鸿沟 : 语言濒危 与公众意识( ) 1
闰庆霞
郭 鹏
中 日诉讼外调解制度 比较 ( ) 4
论 海事强制令 的实施 和执行 ( ) 4
贾海涛 赵静蓉 李
全选择( ) 1
不( ) 4
博爱 与新 自由主义 的社会治理 ( ) 5
孔子的形而上学及其对中国哲学本体论的贡献 () 5 现代人的认 同危机与怀 旧情结 ( ) 5 益 历史 、 女人 、 时间 : 克里斯蒂娃 的时间哲

中俄经济合作发展的利弊条件分析

中俄经济合作发展的利弊条件分析

!"#$%&'(#&')%*北方经一、中俄经济合作的利好条件分析(一)中俄经济结构互补性的不断优化,是两国经济合作规模的基础保障中俄两国经济合作的基础是两国经济结构的差异性和两国在各自产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形成的生产要素的互补性,如图1所示。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拥有最大的市场、良好的工农业基础,但是由于发展迅速,得以维持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基础匮乏。

俄罗斯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强有力的高科技产业基础,但是农业劳动力缺乏,轻工业基础薄弱。

俄罗斯是世界上国土面积最大的国家,但人口增长乏力是制约俄罗斯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而中国拥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中俄在产业结构方面互为补充,互为市场,两国潜在容量巨大,这是发展中俄经济合作的基础和前提。

现阶段俄罗斯经济追求多元化的市场发展和中国经济发展势头猛进也为两国深化发展合作奠定了基础。

中国由于自身产业结构的发展得到了有效改善和提升,从过去劳动密集型产品(轻纺类:服装、鞋帽、玩具等)的生产朝着资本密集型产品(制造业:机电产品,电子产品、交通设备)的生产转变。

近几年中国向俄罗斯出口的低附加值商品数量在逐渐减少,高附加值机电等产品的数量逐年递增,这也适应了俄罗斯消费市场提升的需要。

两国贸易互补结构的改善也是促进中俄贸易增长的动力。

(二)中俄两国关系进入了历史最好时期,合作机制不断完善中俄作为友好邻邦,一直以来都保持着友好的互访关系。

早在1996年4月,中俄两国元首在北京达成关于两国高层领导人交往机制化协议,此后每年进行一次中俄总理定期会晤机制。

中俄总理定期会晤委员会下设十个分委会,涵盖了能源、经贸、科技、运输、核能、金融、航天、通信、环保和民用航空技术等领域。

此外,两国在投资、规范贸易秩序、解决贸易摩擦、边境和地方经贸合作、森林开发利用等领域建立了磋商机制,双方大型企业和有实力的中介机构间建立了密切合作关系。

到目前为止中俄总理定期会晤已经进行了19次,每次会晤都会签署若干个合作协议和备忘录以指导、规范和发展两国相关领域的合作,特别是近五年来两国的发展规模和速度都有了快速提升。

中俄关系的良性发展与新形势下的上海合作组织

中俄关系的良性发展与新形势下的上海合作组织

上 海 合 作 组 织 进 程 奠 定 坚 实 基 础
民 主 席 与 叶 利 钦 总 统 ,普 京 总 统 之 间 也 建 立 了 良 好 苏联 瓦解后 , 出乎 许 多 人 的 意 料 , 弃 了共 产 主 的 个 人 关 系 。 这 些 无 疑 对 确 保 中 俄 关 系 的 顺 利 发 展 抛 义 的俄 罗 斯 与 仍 由共 产 党 领 导 的 中 国 之 间 的关 系 不 是 极 其 重 要 的 。
维普资讯
。 潘 光
内 容提 要 中俄 关 系的 良性 发展 为 “ 海五 国” — 上 海 合 作 组 织 进 程 奠 定 了基 础 , 对 这 一 机 上 — 并
制的走向和 中亚的 未来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 ・ l事件的发生和 美国反 恐怖战争的打 响 , 上海 9 l” 使
历 史 遗 留 问 题 。 俄 独 立 后 , 双 方 本 着 求 同存 异 的 精 迈 出 大 步 的 原 因
神 , 照 “ 束 过 去 , 辟 未 来 ” 原 则 , 步 解 决 了 按 结 开 的 逐
令 人 鼓 舞 的 是 ,0 1年 9月 朱 镕 基 总 理 与 卡 西 2o
历 史 上 遗 留 下 来 的 种 种 复 杂 问 题 。其 中最 为 重 要 的 亚诺 夫总理 以经 贸合作 为重点 的第 六次 定期 会晤取 是 , 中俄 之 间 4 0 3 o公 里 长 的 边 界 问 题 已基 本 解 决 , 得 了重 大 突 破 。 镕 基 总理 明 确 指 出 : 俄 经 贸 合 作 朱 中 勘 界 工 作 虽 因 俄 远 东 地 方 势 力 的 抵 制 一 度 出 现 波 的 磨 合 期 已经 结 束 , 步 入 快 车 道 , 方 也 作 出 了积 应 俄
中 图 分 类 号 : 8 5 文 献 标识 码 : 文章 编 号 :0 7 6 6 10 2增 刊 - 2 9 3 0 3 D1 A 10 -9 4 0 ] 2 - 00 - 54 0

“上海合作组织”的介绍

“上海合作组织”的介绍

“上海合作组织”的特点及其发展前景内容提要:“上海合作组织”作为欧亚大陆最大的地区多边合作组织,具有许多不同于其他地区组织的鲜明特点。

它的成立不仅会促进各成员国的安全与繁荣,而且也将影响本地区政治力量布局,有利于推动多极化进程的发展和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

2001年6月15日,中、俄、哈、吉、塔、乌六国元首在上海签署了“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宣告了一个崭新的地区多边合作组织——“上海合作组织”的诞生。

该组织的成立是对欧亚大陆地区乃至全世界都具有历史意义的事件。

一、“上海合作组织”成立是“上海五国”进程发展的必然结果1996年4月,中、俄、哈、吉、塔五国元首在上海首次会晤,决定以后每年举行一次元首会晤,于是,五国元首会晤机制便建立起来,被称作“上海五国”。

在第一次上海会晤和第二次莫斯科会晤中,五国两方,即以中国为一方,以俄哈吉塔四国为另一方,讨论了消除边境地区紧张与对峙的问题,并先后签署了《关于在边境地区加强军事领域信任的协定》和《关于在边境地区相互裁减军事力量的协定》。

通过这两个协定的签署,中国同俄、哈、吉、塔四国之间形成了一条长7,000多公里、宽200公里的广阔的和平地带。

随着中国同上述四国之间边境地区紧张与对峙的消除和和平友好边界的建立,五国元首会晤的议题自然就由边境地区加强军事信任和裁军问题转移到合作方面来;同时,五国两方的会晤机制自然也就变成了五国五方会晤机制。

从第三次阿拉木图会晤到第五次杜尚别会晤,五国元首讨论的议题不断增加,合作领域不断扩大,现在已涵盖政治、安全、经济、外交、文化、能源、交通等各个领域。

五国合作的迅速发展,对“上海五国”会晤机制提出新的要求。

于是,五国元首在2000年7月杜尚别会晤时,提出了把“上海五国”会晤机制转变成合作组织的问题。

“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完成了“上海五国”由地区安全论坛到合作组织的重大转变。

二、“上海合作组织”的特点“上海合作组织”具有许多与其他地区组织不同的特点:1.“上海合作组织”是历史上第一个由中国倡导,在中国成立,用中国城市命名的地区合作组织。

上海合作组织经济合作发展回顾与思考

上海合作组织经济合作发展回顾与思考

上海合作组织经济合作发展回顾与思考[摘要]上海合作组织自正式成立起,经济领域的合作开始受到各成员国的高度重视,法律制度及机制建设逐渐完善,务实性的多边及双边经贸合作深入推进。

但多边协调机制不健全、关键领域合作不足、贸易投资环境依然欠佳等问题,正在制约着上海合作组织经济合作的深入拓展,需要在未来的深化合作进程中重点加以解决。

[关键词]上海合作组织;经济合作;金融合作上海合作组织自2001年6月15日正式成立起,即改变其前身“上海五国”机制时期偏重安全领域合作的状态,经济领域的合作开始受到各成员国的高度重视,并将经济合作视为推动该组织发展的重点合作领域之一。

尽管经济领域的合作正式启动相对较晚,合作进展也不及安全合作那么深入,但还是取得了长足进展,先后已经历早期萌芽、初期启动、正式初创和全面推进等四个阶段,并在共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及欧美债务危机进程中开始进入深化务实合作阶段。

一、上海合作组织经济合作的主要成效(一)法律制度及机制建设逐渐完善首先,经济合作的法律框架基本确立。

2001年6月签署的《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明确了经济合作的基本原则,奠定了经济合作机制建设和制度建设的原则基础;同年9月签署的《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政府间关于开展区域经济合作的基本目标和方向及启动贸易和投资便利化进程的备忘录》等法律文件,明确了经济合作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方向。

其次,实质性的经济合作制度不断完善。

其中比较重要的主要是成员国政府首脑理事会批准的合作纲要及其落实计划等文件,如成员国多边经贸合作纲要明确了多边经贸合作的方向和阶段性任务,多边经贸合作纲要实施措施计划为全面推进经济合作打下了良好基础。

此外,涉及经济合作的各种官方及非官方协调机制相继建立。

其中经贸部长会议等部长级协调机制的建立为推动和深化相关领域的务实合作提供了官方机制保证,银行联合体和实业家委员会的成立则为推动落实该组织框架内的经贸合作项目提供了非官方机制保证。

(二)务实性的经贸合作深入推进第一,成员国之间贸易联系日益紧密,贸易规模快速提升。

上海合作组织的地位和作用

上海合作组织的地位和作用

新 远 见2007.08New Thinking上海合作组织的地位和作用□ 文/白秀兰Shanghai Cooperative Organization 's status and function近年来,上海合作组织从五国边界建立互信、裁军合作逐步发展到有两个常设机构秘书处和地区反恐机构,合作范围扩大到经贸和人文领域,并且有宪章、有宣言、有国际法地位的国际组织,经历了一个逐步完善的区域化合作过程。

本文试图通过分析苏联解体后的中亚地区形势变化,论述上海合作组织作为一个区域性国际组织的合作机制在中亚地区格局形成中的作用以及在中亚地区国际关系中的地位,指出上海合作组织面临的挑战和难题。

新 远 见2007.08New Thinking (二)中亚地区的非传统安全问题成为困扰中亚各国的难题。

所谓非传统安全问题是指除了军事因素以外的对主权国家、社会及个人生存与发展构成威胁的因素。

①对新独立的中亚国家来说,非传统问题主要有:宗教极端主义、恐怖主义、民族分裂主义等“三股势力”以及毒品走私、武器贩运、疾病蔓延、能源安全、生态环境问题、经济安全、领土资源争端问题等等。

这些因素使中亚地区的稳定与安全受到挑战。

其实上述非传统安全问题有些早在苏联时代就已经存在了,只是当时被视为一般社会性问题加以理解和解决。

戈尔巴乔夫时代开始这些问题逐步凸显出来,并成为本文所说的非传统安全问题。

特别指出的是,中亚独立后,阿富汗——中亚的“三股势力”与毒品走私、武器贩运纠缠在一起,随之而来的是疾病蔓延,社会秩序混乱,犯罪率居高不下,已经成为影响中亚地区稳定与安全的痼疾,使原本就贫穷落后的中亚的非传统安全问题具有跨国界、跨地区、复杂性、长期性等特点。

不仅如此,冷战结束后,中亚国际格局和地区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与当代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时代主流不匹配。

中亚国家经济凋敝,政局不稳,“颜色革命”进程也因美国的“搅局”、三股势力的参与而变味,迫切需要在经济、政治、社会、资源、生态环境、安全等方面进行国际合作,并得到国际社会的援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员中 , 由于 中亚 四 国( 即哈 萨克斯 坦 、 兹别 乌 克斯坦 、 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 ) 刚从前 是 苏联独立 出来 , 历史很短 , 只有 中俄 两 国的历史 14 9 5年为第 四阶段 , 中苏 两 国贸 易 额 巨大 , 主 要是 因为苏联 向中 国提供 大量 军事装 备器 材 , 中国向苏俄提供矿产 品和农 产 品。14 14 95~ 99 年为第五阶段 , 阶段贸易量呈衰落趋势 , 此 但东
从 十月革命到新中 国成立是 中苏两 国贸易 关系的历史性转折时期 。根据孟宪章 同志主编
的< 中苏经济贸易史> 的划分 , 一 时期 可分 为 这 五个阶段 。11 97—12 为第 一 阶段 , 阶段 97年 此
内由于当时 的北洋 军 阀对 苏俄 实行 经 济封锁 ,
[ 收稿 日期] 20 — 2 3 05 1 — 0

新 中国成立后 , 中苏 贸易关 系进入 一 个全 新 的历史时期 , 中苏贸 易几乎 占中国当 时对外 经济贸易活动的绝大部分份额 。在 苏联 全面开 展对华经济援助的同时边疆地 区的对外 开放也
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 黑龙江省从 15 93年 开展 了 对外贸易活动 , 主要针对苏联和东欧 , 贸易方式 也 以贸易的记帐贸易 。新疆与前苏联 的边界线
方 向发展 。第二个积极 变化是地方与边境 贸易
亚和远东地 区的地方边境 贸易提供 了历史性 的 机遇 , 国家沿边 开放 战略 的制定 与实 施 又为两
国间 的地方边境 贸易注入 新 的活力 。19 9 3年 ,
中俄贸易额创历 史最 高水平 , 7 . 美元 。 达 6 8亿 中俄地方边境 贸易也 获得前 所未 有 的大发展 , 黑龙江省边境贸易额达 2 . 09亿美 元 , 占当年全 国对俄贸易额近 13 但 是 , /。 以边境 贸易 为重 要组成部分的中俄贸易在二十世 纪九 十年代却 经历 了大起大落 的尴尬过 程 , 没有促 动 中俄 并 经济交往与合作 的全 面发展 。进入 2 世 纪 以 1

中俄 经济交往 的历史 回顾
长达 30 8 0多公 里 , 苏联有着悠久 的经贸发 与前 展历史 。15 , 9 9年 内蒙古 同苏联 的边 境 贸易也 进入实质性 阶段 。但到 6 o年代 中后期 , 因为众
所周知的历史原 因, 这几个 省 区与苏联 的边 境 贸易相继 中断 。此 阶段 , 苏边境 贸易 的产 品 对
维普资讯
20 06年第 3期 N . 20 o 3 06
暨南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版) Ju a o nnU i r t( hl oh n oi c ne) orl f ia n e i P i s yadSc l i cs n J v sy op aS e
目 , 前 上海合 作组织 区域 经 济的9 1年为 第 二 阶
愈受到重视 , 各成 员 国初 步形 成 了一些 关于 开 段 , 当时 由于 中苏建 交使 中俄 贸 易发展 比较 迅 展区域经济合作 的基本思路和共识 。从 长远来 速。13 ~13 9 1 9 7年为第 三阶段 , 由于 日本帝 国 看, 该组织拥有很 大的经济潜力 , 由于成立 时 主义侵 占东北 , 但 中俄 贸易大 幅度 下 降。13 9 7~ 间较短 , 各国经济发展水平不高且差异 大 , 区域 经济合作仍处于起步阶段 。在上海 合作组织各
特点是 , 出口以生活资料为主 , 口以生 产资料 进
为 主。
【 作者简介】 崔 颖(9 3 , 湖南湘潭人, 16 一) 男, 暨南大学法学院博士生, 主要从事国际关系研究。
维普资讯
第2卷 8
第3 期
暨南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 3・ 2
总第 12期 2
S m . 1 2 u No 2
中俄经济合作特征与上海合作组织 区域经济 的发展
崔 颖
( 暨南大学法学院, 广东 广州 503 ) 16 2
[ 摘
要 ] 中俄两国的经济交往 与合 作已有几百年 时间 , 这历史 过程 中形成 了许 多特征 。中俄经济 在
交往与合作的历史过程及其特点 , 目 对 前上海合作组织 区域经济合作 内发展有 着重大的影 响 , 于起 步阶段 处 的上海合作组织区域经济发展既要遵循区域经济合作的基本规律 , 发挥原 有优势的新思 路。 又要 [ 关键词 ] 中俄经济交往 ; 经济合作特征 ; 历史分析 ; 上海合作组织 ; 区域经 济合作 [ 中图分类号 ] 1 2 39 8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 号] 10 57 {06 0 02 — 8 00— 02 20 )3— 02 0
是其 内涵不 断丰富并 向更 高的层 次发 展。地方 边境 贸易已从原来 比较原始 的以物易物 的单一 贸易方式 、 逐步 发展 为易货 贸易 、 现汇 贸易 、 服 务 贸易 、 工 贸易 、 加 工程 承包 、 术合作 等多 种 技 形式 的经贸合 作 , 向建 立跨 国经 济合 作 区的 并
北地 区积极开展 了对苏的地方性 贸易 。
最长 , 交往 的时间也最久 , 经济 目前也 占上海合 作组织成员 国中经济 总量 的绝 大部分 份额 。 … 因此 , 从某种 意义 上 , 中俄两 国间 的经济交 往 ,
能够反映 中国与上海合作组织成员 国问经济来 往 的许多重要特 征 , 在上 海合 作组 织 区域 经 也 济合作 中占有极其重要 的地位 。
18 , 92年 中国与前苏联两 国的外经 贸部正 式换文 , 恢复地方边境 贸易 。从此 以后 , 在共 同
的经 济利益驱 动下 , 边境 贸易 出现 新 的发展 势
头。特别是 19 年苏联解 体以后 , 91 国际环境 的 变化 为我 国同俄罗斯 、 别是 发展与 俄西 北 利 特
然经济色彩 的层 次较 低 的贸易 方式 , 它在发 但 展过程中出现 了两种 积极 的变化 。第 一个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