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 拳
南拳拳系技理技法
南拳拳系技理技法
摘要:
1.南拳拳系的概述
2.南拳拳系的技理
3.南拳拳系的技法
4.南拳拳系的特点
5.南拳拳系的应用和推广
正文:
南拳拳系是我国武术中的一种,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明朝,主要流行于南方地区。
南拳拳系的技理技法独特,特点鲜明,应用广泛,受到了广大武术爱好者的喜爱。
南拳拳系的技理主要包括柔韧性、协调性和平衡性。
柔韧性是指身体的柔韧性和灵活性,协调性是指身体各部分的协调运动,平衡性是指在运动中保持身体平衡。
南拳拳系通过训练这些技理,使练习者的身体素质得到提高,达到强身健体的效果。
南拳拳系的技法主要包括拳、掌、勾、指、肘、膝、腿等。
这些技法在南拳拳系中都有独特的运用,通过练习这些技法,可以使练习者的攻击和防御能力得到提高。
南拳拳系的特点是动作舒展、柔和、协调,强调内在的修炼。
南拳拳系的练习过程中,要求练习者保持心静、气顺、神凝,通过内在的修炼,达到身心合一的境界。
南拳拳系在我国武术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应用和推广广泛。
南拳拳系不仅被用于武术比赛,还被用于健身、养生、防身等方面。
随着我国武术的国际化,南拳拳系也受到了外国武术爱好者的喜爱,被推广到世界各地。
总的来说,南拳拳系是一种具有独特技理技法、鲜明特点和广泛应用的武术拳系,对于提高练习者的身体素质和攻击防御能力都有重要的作用。
南拳-中国古代武术
南拳-中国古代武术南拳是流行在长江流域和长江以南地区各种拳术流派的统称。
明代的《小知录》中记载的11个拳种中就有“南拳”,这样算来,南拳已有400多年的历史了(图8)。
南方山高谷深,河流沟渠纵横交错,交通不便,各个地区的拳术逐渐发展成许许多多的流派。
广东有洪、刘、蔡、李、莫五大家;福建有咏春、五祖两大派;湖南有巫、薛、洪、岳四大家;湖北分为洪、鱼、孔、风、水、火、字、熊八门;四川有僧、赵、杜、洪、化、字、会、岳八门;江西有字、硬两门;浙江有洪家、黑虎、金刚三大拳系,另外还有温州南拳、台州南拳和江苏南拳等。
由于南方各地的自然环境有很多相同之处,而且,南方人的身体形态也有许多共同的特点,如,身材一般比较短小精悍,动作灵巧机敏,肌肉的爆发力好等等,因此,这些流行于南方的各个拳种尽管各具特色,它们的基本特点是比较一致的,与北方的武术风格形成鲜明的对照。
北方人身材高大,比较注重用腿,有“手是两扇门,全凭腿打人”的说法。
因此,在北方的拳术中有许多腾空跳跃的动作。
而南拳很少用腿,武术家的注意力主要放在拳法和手法上,所以,人们常用“南拳北腿”来表示南、北武术风格的区别。
图8 南拳南拳的腿法较少,身体活动范围较小,但是手法严密细腻,动作紧凑。
南拳非常强调步法的稳固,上肢不论如何运动,下肢一定要稳,要求五趾抓地,像根部深深扎进地里的大树一样稳固。
由于下盘“稳如铁塔坐如山”,这就给上肢猛烈的动作提供了一个坚实的基础,所以,南拳的拳法、手法刚劲有力。
南拳在身法上讲究脱肩团胛,直项圆胸。
就是两肩有意识地向下沉,肩胛骨向前微合,下巴颏向里收使脖子挺直,胸部微含。
这样可以使胸、背、肩、肘的劲力合在一起。
有了这样的身体姿势,再加上沉气实腹,就是有意识地气沉丹田,使腹肌也紧缩,于是,全身上下的劲力自然地凝结在一起。
这样,在技击时,以腰为发力的枢纽,把全身的劲力有顺序地从稳稳地扎在地上的腿部,通过腰部动作的传递,转移到手臂。
通过各种细腻的手法,打出的拳劲力变化多端,如寸劲、长劲、飘打劲、连绵劲、爆发劲等等。
南拳教学大纲
南拳教学大纲南拳教学大纲南拳,作为中国武术的重要门派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它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独创的技法,深受广大武术爱好者的喜爱和追捧。
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展南拳,制定一份南拳教学大纲是非常重要的。
一、南拳的起源和发展南拳起源于中国南方,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技法。
南拳注重内外兼修,强调身心合一。
其动作流畅而有力,以快速的拳法和灵活的身法闻名。
南拳还融入了许多舞蹈元素,使其更具观赏性和艺术性。
二、南拳的基本功训练南拳的基本功训练是学习南拳的基础。
首先是身体素质的训练,包括力量、耐力、柔韧性和协调性的提高。
其次是基本动作的练习,如站桩、走步、踢腿等,这些动作能够帮助学员掌握南拳的基本技巧和节奏感。
最后是呼吸和内功的修炼,通过深呼吸和调节身体内部的能量,提高身体的灵活性和抗击力。
三、南拳的技术要点南拳的技术要点包括拳法、腿法、手法和身法等。
拳法是南拳的核心,其中包括直拳、钩拳、掌击等多种拳法。
腿法是南拳的特色之一,以踢腿为主,腿法灵活多变,既有直踢、侧踢,又有摆腿、勾腿等。
手法主要包括掌击、拳击、指击等,手法要求准确、快速和有力。
身法是南拳的灵魂,注重身体的协调和灵活性,通过身法的运用,使拳法和腿法更加流畅和有力。
四、南拳的套路演练南拳的套路演练是学习南拳的重要环节。
套路是一系列动作的组合,通过练习套路,可以提高学员的技术水平和身体协调性。
南拳的套路有很多,如《八卦掌》、《太极拳》、《形意拳》等,每套套路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在套路的演练中,学员需要掌握套路的每个动作和转换,并注重动作的连贯性和流畅性。
五、南拳的应用技巧南拳不仅是一种武术技巧,更是一种实用的自卫术。
学习南拳的过程中,学员需要掌握一些实用的应用技巧,如格斗技巧、擒拿技巧和躲避技巧等。
这些技巧能够帮助学员在危险情况下保护自己,并提高自身的自信心和应变能力。
六、南拳的文化内涵南拳作为中国武术的一种,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南拳基本功训练计划 (2)
步法稳健
南拳注重下盘功夫,步法稳健扎实,以 马步、弓步、虚步等为主要步型。
身法灵活
南拳的身法要求灵活多变,通过转身、 拧腰等动作来躲闪和攻击。
气力结合
南拳强调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注 重内外兼修,气力结合。
基本功的重要性
03
基础训练
提高身体素质
培养武术意识
基本功是南拳训练的基础,只有掌握了扎 实的基本功,才能进一步提高技能水平。
引体向上
3组,每组6-10个,组间休息1分钟。
耐力素质训练
01
02
03
长跑
每周2次,每次30005000米,提高心肺功能。
间歇性训练
每周1次,包括短距离冲 刺和慢跑恢复,提高速度 和耐力。
爬山或爬楼梯
每周1次,选择坡度适中 的地形,进行30分钟以上 的持续运动。
柔韧性训练
压腿
每天进行前压、侧压和后 压,每种压法持续1-2分钟 。
3
灵敏素质
通过躲闪、跳跃等练习,提高身体协调性和反应 能力。
心理素质培养与战术意识形成
实战模拟训练
模拟实战场景,培养临危不惧、冷静应对的心理素质。
观摩学习
观看高水平比赛或录像,学习战术运用和应对策略。
战术意识培养
通过讲解、示范等方式,培养运动员的战术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06
训练计划与周期安排
长期训练计划制定
初级套路训练
基本步法和身法
掌握南拳的基本步法,如弓步、 马步、虚步等,以及身法的灵活
转换。
基本手法和腿法
学习南拳的基本手法,如冲拳、贯 拳、抄拳等,以及基本腿法,如弹 腿、踹腿、扫腿等。
初级套路练习
通过反复练习初级套路,熟悉南拳 的招式和攻防含义,培养武术意识 。
南拳的主要方法和基本技法
南拳的主要方法和基本技法南拳,又称为南派拳法,是中国传统武术中的一种流派。
它源于中国南方地区,发展至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
南拳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技法而闻名于世。
下面将详细介绍南拳的主要方法和基本技法。
一、基本姿势与步法1. 马步:南拳注重身体的稳定性和灵活性,因此马步是非常重要的基本姿势之一。
马步要求两腿分开与肩同宽,膝盖微屈,保持身体平衡。
2. 步法:南拳注重灵活多变的步法,常用的有直步、斜步、跨步等。
这些步法可以帮助练习者在实战中快速移动并保持平衡。
二、基本攻防技巧1. 击打技巧:南拳强调快速准确地击打对手的弱点部位。
常见的击打技巧包括直拳、钩拳、勾拳等。
这些技巧需要通过反复训练来提高速度和准确度。
2. 躲避技巧:在实战中,躲避对手的攻击同样重要。
南拳注重身体的灵活性和敏捷性,通过闪躲、转身等技巧来躲避对手的攻击。
三、内功修炼1. 呼吸法:南拳注重呼吸的调控,通过深呼吸来增加气血循环和提高身体的耐力。
练习者需要学会正确的呼吸方式,并在实战中灵活运用。
2. 内劲训练:南拳强调内劲的发挥,通过锻炼内部力量来增强攻击和防御能力。
内劲训练包括站桩、推手等,需要长期坚持才能达到较高水平。
四、套路演练1. 单式套路:南拳有许多经典的单式套路,如《小洪拳》、《太祖长拳》等。
这些套路包含了南拳的基本技法和动作,练习者可以通过反复演练来提高技术水平。
2. 对练:对练是南拳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与他人进行实战模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技法。
对练可以提高反应速度、协调性和实战能力。
五、精神修养1. 心理素质:南拳注重心理素质的培养,练习者需要具备坚韧不拔的毅力和自律精神。
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要保持冷静和沉着,不轻易放弃。
2. 道德修养:南拳强调武德的培养,要求练习者具备高尚的品德和道德观念。
练习者应该尊重他人、遵守规则,并将武术应用于正面的方面。
总结:南拳作为中国传统武术中的一种流派,具有独特的风格和技法。
通过学习南拳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可以提高身体素质、增强自我防卫能力,并培养出坚韧不拔、自律精神等优秀品质。
初中武术健身南拳教案
初中武术健身南拳教案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南拳的基本动作和套路,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
2. 通过南拳的学习,培养学生坚韧、勇敢、自信的品质,提高学生的自我约束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培养学生对武术运动的兴趣和爱好,使学生在锻炼身体的同时,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二、教学内容1. 南拳的基本动作:包括马步、弓步、虚步、仆步、歇步等。
2. 南拳的套路组合:包括一步型、二动作组合等。
3. 南拳的基本手型:包括拳、掌、爪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南拳的基本动作和套路组合的掌握。
2. 教学难点:动作的准确性和劲力的把握,以及动作与眼神的配合。
四、教学过程1. 导入:课堂常规,热身活动,宣布本次课的内容和任务。
2. 学习与体验:(1)一步型:马步、弓步、虚步、仆步、歇步的学习与练习。
(2)二动作组合:对拳、上步对拳、跨步引掌、弓步撩掌的学习与练习。
3. 分组练习: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4. 身心放松:学生进行放松练习,缓解运动带来的疲劳。
五、教学方法1. 示范法:教师先做示范,然后学生跟随模仿。
2. 讲解法:教师对每个动作进行讲解,讲解动作的特点和要求。
3. 纠正法:教师对学生的动作进行纠正,确保动作的准确性和劲力的把握。
4. 分组练习法:学生分组进行练习,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六、教学评价1. 学生的动作准确性:是否能够做到动作的标准和准确。
2. 学生的劲力把握:动作的劲力是否到位,是否能够做到力从内发。
3. 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学生在练习过程中是否能够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动作。
4. 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对武术运动的兴趣和爱好是否得到提高。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南拳的基本动作和套路组合,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培养学生坚韧、勇敢、自信的品质,提高学生的自我约束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使学生在锻炼身体的同时,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南拳基本步法
南拳基本步法
南拳基本步法是南拳拳击技术的基础,包括以下几种基本步法:
1. 立正:双脚分开与肩同宽,身体挺直,双拳自然下垂。
2. 步法:南拳注重灵活的步伐,常用的步法有直步、护步、跳步等。
3. 转身:通过旋转腰部和向后踏步的动作,实现身体的转向,用于避开对手的攻击或进行进攻。
4. 踢腿:南拳踢腿主要以直踢和横踢为主,通过抬腿、腿伸直、用力的方式进行攻击或防御。
5. 躲闪:用身体的快速移动来躲避对手的攻击,包括向前、向后、向左、向右等不同的躲闪动作。
6. 摆拳:南拳的拳法以直拳和钩拳为主,通过摆动手臂并伸直拳头的方式进行攻击或防御。
7. 发力:南拳注重利用腰部和腹肌的力量进行发力,通过腰部的转动和腹部的收缩来增加拳击的威力。
以上是南拳基本的步法,通过不同的组合和运用可以实现进攻、防御、躲避等不同的战术和技术动作。
南拳特点及代表的介绍
南拳特点及代表的介绍南拳是明代以来流行于南方的一大类拳种的总称。
它以福建、广东为中心,广泛流传于长江以南地区,故称“南拳”。
这是一篇关于南拳特点及代表的文章,接下来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
南拳在广东、福建沿海一带形成独有的南方特色,尤其是清代以来,以“反清复明”始,以“行侠仗义”终,在武侠传奇小说和影视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比如福建南少林,传说中是一个反清的大本营,在那里集结了洪门子弟和三山五岳的侠雄豪客。
清兵火烧南少林,洪熙官来到广州,隐居在大佛寺,与佛缘和尚共开武馆。
又如方世玉,为广东“少林十虎”第二人(第一人为洪熙官),其母苗翠花是“少林五老”中的苗显之女,有“一代女侠”之称。
方世玉成为《少林小英雄》、《万年青》、《方世玉三探武当山》、《乾隆游江南》等众多侠文化作品的主人公,晚清南拳又出现了“广东十虎”,其中的第三位铁桥三、第五位苏乞儿,也是许多侠文化作品中的主人公。
南拳是明代以来流行于南方的一大类拳种的总称。
它以福建、广东为中心,广泛流传于长江以南地区,故称“南拳”——关于南拳的起源,从前流传着一个故事,说是福建有一座少林寺,为嵩山少林的分支,人称“南少林寺”,寺中僧人世人习武。
康熙年间,西鲁国来犯,无人可敌,福建少林寺僧人请缨出征,大破西鲁国,班师凯旋。
不久,有奸人进谗,清廷派兵围剿福建少林寺,将该寺焚毁,寺中仅有五僧幸免于难。
这五位僧人四处寻访英雄豪杰,创立了洪门(天地会),立誓“反清复明”。
福建、广东、湖北一带的南拳都由这五位僧人传出,因此尊他们为南拳“五祖”。
事实上,清代康熙年间根本没有什么西鲁国,更没有来犯这事,当然也不会有南少林寺僧人为国出征的壮举。
这是洪门中人社撰的故事。
但是,福建究竟有没有一座少林寺,倒成了历史的悬案。
有人认为这座少林寺在福建莆田,有人认为在福建泉州,甚至有人说在广东连平。
1996年,在福建福清发现了一处寺址,陆续出土了不少刻有“少林”字样的文物。
经学者初步考订,此处即为福建少林寺,其存在年代约为从北宋到清雍正年间。
中国武术:南拳
南拳武术流派之一。
流传于中国南方各地诸拳种的统称。
南拳在400多年前即有史书记载。
由于历史悠久,流传地域辽阔,南拳的种类繁多,因地而异。
广东有洪家拳、刘家拳、蔡家拳、李家拳、莫家拳五大拳种,还有蔡李佛拳、虎鹤双形拳、佛家拳、侠家拳、刁家教、岳家教、宋家教等;福建南拳有鹤拳、王祖拳、太祖拳、罗汉拳、梅花拳、连城拳、五兽拳、虎仔金刚拳及犬法、地术等;四川南拳有僧、岳、赵、杜、洪、化、字、会八大拳种及峨嵋拳、白眉拳等;湖南南拳有巫家拳、洪家拳、薛家拳、岳家拳等;湖北南拳有洪、鱼、孔、风、水、火、字、熊等八门拳;江西南拳有字门拳、硬门拳等;浙江南拳有洪家拳、黑虎拳、金刚拳和温州南拳等。
南拳类的器械主要有南棍、大刀、大杆、四门刀、梅花刀、三尖叉(也称大钯)、单锏、双锏、柳公拐等,还有板凳、扁担和锄头等代用器械。
南拳的特点可归纳为:①稳马硬桥。
它的步型、步法从外型而言,虽有高桩与矮桩、大架与小架之分,但都要求沉实稳固,做到高而不浮,低而不板。
马步和弓步是南拳的主要桩步,强调十趾抓地,“落地生根”。
桥,即指臂。
要求两臂坚硬,肌肉隆起,内蓄劲力,拳谚云:“练得硬桥硬马,方能稳扎稳打”。
②手法丰富。
南拳的手法有拳法、掌法、勾手(鹤嘴手)、爪法、指法、肘法和桥法等。
尤其是爪法、指法和桥法是区别于其它拳种的重要特征之一。
爪法中有虎爪、鹰爪、龙爪等;指法中有单指和双指之分;桥法是运用前臂进行攻防的技法,如沉桥、截桥、穿桥、滚桥、劈桥等。
南拳通常在步型不变的情况下连续完成若干次上肢动作,故有“一势多手”、“一步几变手”之说法。
③力发于腰。
南拳的发劲,要通过腿、腰、背、肩以及全身的协调一致,贯穿顺达,拳诀说“力,其根在脚,发于腿,宰于腰,形于手”。
如一个弓步冲拳,一般由半马步过渡,通过蹬脚、扣膝、挣胯、转腰、顺肩的过程,使力顺达于梢(手),出拳带钻劲;如一个马步冲拳,力要起于腰(根),传于臂,达于手。
发劲时讲求先蓄后发,先收后放,“蓄劲如张弓,发劲如放箭”。
南拳基本功
南拳基本功南拳是流传在中国南方各地拳术的总称,是武术运动的竞赛项目之一。
其运动特点是:手法多变、腿法较少、动作紧削、刚健有力、伴有发声呼喝、并具有稳马硬桥、脱肩团胛、直项圆胸、气沉实腹、五合三催、力从腰发、发声呼喝、体刚劲粗等技法特点。
一、手型1.拳同长拳2.掌同长拳3.虎爪:五指张开,第一二节指向掌心弯曲4.单指:除食指伸直外,其余四指弯曲二、手法1.挂拳:拳自上向下快速扣击,力达拳背2.鞭拳:直臂或曲臂由拳背从前向后平抡,力达拳背3.冲拳:同长拳4.抛拳:拳自下向上呈弧形运动,臂微屈,力达拳眼5.盖拳:拳自上而下呈弧形运动,臂微屈,力达拳心三、掌法1.推掌2.挑掌3.标掌:腕挺直,臂短触有力前伸,力达掌尖4.勒手:臂内旋或外旋向侧后屈,同时掌屈指抓握四、爪法1.推爪:动作同推掌,唯手型不同。
2.撩爪:动作同两掌,唯手型不同。
五、指法推指:单指或双指,由慢而快向前推出六、肘法1.担肘:曲臂,肘由下向上抬,力达肘尖2.压肘:曲臂,抬肘经胸前,向异侧反臂下压,力达肘尖七、桥法1.盘桥:曲臂立园绕圈,髙不过头,低不过裆2.切桥:前臂向前下方锉切,力达小指一侧,合臂尺骨一侧3.沉桥:曲臂,使前臂由上向下锉沉,力达臂尺骨侧4.架桥:同架拳5.滚桥:前臂内旋向前下伸6.截桥:前臂内旋或外旋向左或右格挡7.穿桥:曲臂,由掌从另一臂的下面穿出八、步型1.马步2.弓步3.骑龙步:一腿屈膝;另一腿也屈膝,膝接近地面,两脚间的距离约两脚长4.横档步:一腿屈膝,脚尖正对前方;另一腿伸直,脚尖里扣斜向前5.虚步6.单碟步:一腿屈膝,另一腿屈膝,使膝、小腿、脚内侧贴地7.跪步:一腿屈膝全脚掌着地;另一腿屈膝,使膝部接近地面脚跟离地,臀部坐于小腿上面8.独立步:九、腿法1.前蹬腿2.横踩腿:一腿膝略屈,支撑全身;另一腿屈膝上抬,脚尖翘起,腿外旋,又出向前向下踩击,腿高不过膝,低不过踝,力达脚底。
504南拳流派及其它拳术
南拳流派之一。相传为少林寺僧人李锡开所创,广东新会李友山在少林五形拳基础上改进所成。手法多变,长、短桥并用。步法灵活,擅用腿法,稍多跳跃。李家拳是以长桥大马、偏身偏步、朴实刚劲为主。身法上则是以肘攻击为主,要求沉实稳重,出手准确,由于是以肘攻击为主,所以也要求着点准确,以避免一击不中,被别人有机可乘。其拳诀:
客家拳
南拳流派之一。因流行于广东客家地区,故名。拳种有朱家教、刘家教、刁家教、钟家教、李家教、岳家教、流民教、刘凤山派、昆仑拳,牛家教等。客家拳特点为动作灵活多变,发劲快速有力、擅发短劲,含胸蓄气,步型多为半马步、小弓步、小马步。步法以跟步、垫步为主,跌打滚翻动作多,手脚配合,讲究实用。器械使用多为棍、杆、双刀、铁尺、色、勾、镰、卡头、大刀等。
广东南拳的代表是五大名拳:
一、洪拳。洪拳源出少林寺、相传为洪熙官所创,洪熙官本为福建漳州茶商,创拳后传给南少林的洪门五祖,洪拳后来传入广东.历代著名高手有洪文定、陆亚彩、铁桥三、林福成、黄飞鸿、林世荣等,是南拳中最大的一派。
二、刘拳。据说为刘三眼所创,也有说是下四府刘生或刘青山所创的,流传于雷州半岛。
醉拳
象形拳的一种,是模仿醉汉动作的一种拳术,始见于明末。有模仿八仙醉酒的“醉八仙拳”,有模仿鲁智深醉打山门的“鲁智深醉跌”拳,有模仿燕青醉酒的“燕青醉酒”拳,有模仿李白的“太白醉酒”拳,有模仿武松的“武松醉跌”拳等。醉拳身法步法上看似前仰后合,东倒西歪,跌跌撞撞,踉踉跄跄,摇摇摆摆的醉形醉态。实际上是形醉意不醉,是由严格的武术手法、步法、身法等组成的套路。其特点是快速多变,闪展腾挪,虚守实发,逢击而避,乘隙而入,指东打西,出奇制敌。醉拳的技击特点是以醉形醉态迷惑对手,在技击中形醉意不醉,步醉心不醉,手捷眼快,步法身变,刚柔相济,形神合一,意气相配,克敌制胜。醉拳有“上盘百枝摇,中盘如铜鼓,下盘似生根”的说法。
(武术竞赛套路)南拳 南刀 南棍 动作名称
南拳动作名称第一段:1、预备姿势2、并步抱拳3、抱拳震脚4、左弓步冲拳5、左弓步冲拳6、高虚步鞭拳??7、骑龙步冲拳8、左弓步冲拳9、左弓步截桥墩10、左弓步圆桥标掌11、马步双切掌12、马步左右挑掌13、马步双推单掌14、马步双推单掌15、马步双标掌沉桥16、左弓步架桥17、骑龙步压肘18、开步双虎抓19、骑龙步推掌20、腾空转体里合腿21、跌扑剪扫侧踹腿22、鲤鱼打挺拔23、虚步鹤嘴手24、独立步双虎抓25、左弓步双虎抓26、转身鞭拳插拳27、前蹬腿冲拳28、跪步盖拳29、骑龙步撞拳30、马步劈桥第二段:3137、右弓Array步架冲拳45 、第三段:49第四段:5460、右弓步架拳61南刀动作说明动作名称第一段虚步把刀马步撩架骑龙步架刀第二段马步撩刀插步反把扎刀退步抹刀回身上步左右劈马步劈刀跳转身马步砍刀提膝扎刀第三段马步崩刀弓步挫刀马步截刀转身弓步云抹刀转身骑龙步云抹刀弓步扎刀上步穿刀半马步截刀撩腕花翻身跳仆步劈刀剪腕花抹刀后摆腿单蝶步反抹刀马步反手扎刀半马步立推刀提膝挂刀跳转身背花弓步带刀第四段上步撩刀插步撩刀弓步扎刀马步藏刀背刀左右扫刀回身撩刀左右扫刀跳转身骑龙步砍刀弓步带刀上步砍刀马步砍刀跳转身马步砍刀弓步斩刀盖步截刀跪步推刀半马步抱刀收势南棍动作说明来源于网络南棍套路保留和反映了南派器械的风格特点,不仅内容充实,动作规范,结构严谨,布局合理,而且突出了步型,步法,攻防含义和气力的结合。
其棍法主要为劈棍,滚压棍,戳棍,格棍,云拨棍,斜击棍,绞崩棍,击把等,并配合了南拳的各种步法,在动作数量,组别要求和时间等方面均符合竞赛的要求。
南棍竞赛套路动作名称第一段左虚步盖掌右弓步斜抱棍左弓步劈棍马步戳棍马步滚压棍拐步下拨棍马步戳棍马步滚压棍转身左弓步下拨棍左弓步盖棍左弓步斜击棍马步挑把左骑龙步斜击把右骑龙步斜击把上步左格棍上步右格棍跳步左弓步斜击棍半马步挂劈棍半马步戳棍前跃半马步戳棍第二段马步挂劈棍第三段右弓步戳棍第四段左弓步劈棍来源于网络。
南拳的特点及练法
南拳的特点及练法南拳,是明代以来流行于南方各省拳种的总称,据说最初是出于南少林,后逐步渐形成了独立拳系,主要种类有广东、广西、浙江、湖南、福建和四川等南拳。
其种类繁多,如福建的少林桥手、五祖拳、鹤拳、罗汉拳;广西的周家拳、屠龙拳、小策打;浙江的洪家拳、黑虎拳、金刚拳;湖北的洪门拳、鱼门拳、孔门拳;湖南旳巫家拳、洪家拳、薛家拳等。
南拳总的特点:步稳、势烈;拳法刚健、少跳跃、多短拳、擅镖手;以气发声、以声助力。
南拳的基本技法:挺沉平正,贯气扣梢;阔幅扎马,沿中继击;未定不移,未稳不发;吸蓄闭息,呼发开声。
此为静止姿势的基本技法。
其拳式要求:躯肢由内而外,向“十方(上、下与四正、四隅)”挺劲,并注意挺劲中含有沉劲。
使躯肢在挺劲和沉劲的同时作用下,头上挺而项稳竖;手外挺而沉肩、坠肘、塌腕;膀外挺而圆胸、拔背;膝外挺而敛臀、屈膝、稳足。
内气伴随挺沉劲穿筋过节,贯注至手指与足趾,使手指和足趾梢节屈曲扣劲。
与此同时,还要求头脊中正,两眼、两肩、两胯根均横平,两脚掌踏平。
这样拳式才显得挺拔、稳沉,刚健力丰,阔幅扎马,沿中继击,乃为动作上下配合的基本技法。
其拳系将步型、步法称为“马”,喻步如战马。
“阔步扎马”,即在攻防进退中,通过适当加宽两脚的横向距离(阔幅),来加大、加宽支撑面,提高动作的稳定性,使其如落地生根一般。
“沿中继击”,要求上肢动作在身体正前方的矢状面进行。
这样站住敌我两方的正中进行攻防,防护自身要害,也是击中对手要害的捷径。
要求两臂纵向屈伸出击,内含十字撑拉的意气劲。
“扎马”、“继击”,有助于加强动作的稳沉度,能避免两脚进退,过于靠近前进方向线,造成动作左右歪斜、或前倾或后仰失势。
这一技法,在马步正面出击的动作及横向距离较宽的拗势弓步进退动作等较为多见。
这种步法有像其他拳种那样,纵向进退迅疾,但有其他步法稳沉的特点。
这种拳式,不像严守“三尖相照”的拳式那样紧凑地缩小了正面防守范围。
但它以稳沉的“阔幅扎马”,固下以刚;“沿中继击,固上守中”,具有“你打我不怕(不易击中我要害,若有击中,也不易击倒我),我打你受不了(我下盘稳,有助发力;上肢硬,攻击力强)”的坚实基础和阳刚气概。
南拳的特点
南拳的特点动作刚健朴实,上肢动作较多,腿法/跳跃较少.有时,发一猛劲,因势呐喊,以声助气,以气催力.步法稳固,拳势猛烈,是富于阳刚特点的拳种.南拳的风格南拳的风格多样,各地均不相同,但总的说来,可分两类.一类是含胸拔背,沉气敛臀,短桥小马发短劲.演练时,要求吸腹蓄劲,沉肩屈臀,先收后放.其风格猛烈而动作紧凑.另一类是挺胸坚腰,收腹敛臀,长桥大马发长劲.演练时,要求身正步稳,动作开展,刚劲有力,节奏分明.姿势头部:要求头正直,精神贯注,神态严肃.静止时,眼注视手/脚或平视;动作时,手眼相随,协调一致.躯干部:胸背,上体身形有挺胸竖腰与含胸拔背两种.流行较广的多桥法的南拳多是挺胸竖腰,擅发短劲的南拳多含胸拔背.含胸拔背不要做成凹胸/驼背,而是胸微内含.腰胯:南拳要求拧腰/挣腰.腰力运用得当,可以加强发力.拧腰可提高发力速度,使周身力量集于一点.挣胯可使重心稳定.腹臀:不要挺腹或使臀部外突,而是收腹,敛臀,维持躯干正直.腿部:下肢动作要沉稳,重心在两腿中间,防止上重下轻.移要快.臀部:“长手贵力足,短手能自顾”.南拳的两种上肢技击方式用法不同,但都忌耸肩/抬肘使动作僵硬.南拳桥法较多,如圈桥,直臂在体前绕立圆,圆不可过大.盘桥时,屈臂或臂微屈在体前绕立圆也要高不过头,低不过腰.以上环式动作熟练后,不仅指臂灵活,也演习了防守2)运动方法稳健沉着:南拳身正/步稳,多短拳,擅标手,跳跃/腿法较少,而腿法又多是屈伸性的,如踢/踹等.踢踹时,要求高不过肩,低不过腰,其他腿法则要求高不过腰.由于南拳中多低腿动作,故下盘稳固.步型以“四平马步”为基础,此外还有双蝶步,骑龙步/跑步/拐步等.重心都较低,步型与步法相互转换时,要清楚/干脆.劲力突法:南拳的发劲有几种方式.第一种,是快速用力向前,如双冲拳.第二种,在挥臂时,手臂保持一定角度,用劲短促有力.挥动幅度小的如钉拳/短撞拳等.第三种,在臂部肌肉持续紧张的情况下,动作有力/速度较慢而均匀地向前推出,如单推/双推/蝶手推/二字双手推等.发声助发力:南拳结合发力动作或象形动作,往往伴以发声和吐气,使气与力合,意与形合,内外拧成有股整劲,更劲突出了南拳的刚烈风格.南拳典型动作分析(1)麒麟步麒麟步是南拳的独特步法,它是由盖步/绕步/上步/坐腿成半马步转弓步组合而成的动作的步法.动作过程要求活而不乱,刚而不僵,沉稳有力,对腿部肌肉的收放能力要求高,技术性强,同时还要掌握“意欲往左先向右”的规律,辗转折叠/出入有法.第一动盖步要做到轻灵,便于向相反方向转向;第二动绕步要急促催进,迫使第三动出现;第三动上步坐腿成半马步要快而有力;第四动坐腿的脚蹬转,力从跟发,重心前移,借助转体的速度将力传递到腰,以利突然地运用上肢手法.(2)桥手桥手是南拳固有的手法.南拳的桥法是指前臂的迟骨侧和桡骨侧骨部位,桥有圈/盘/切/沉/劈/压/架/抽/攻/滚/缠/穿等法。
南拳的概念1
南拳的概念1南拳是中国武术中的一种拳法,起源于中国南方。
南拳以广东、广西、福建、台湾等地区为主要传承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南拳的概念包含了它的起源、特点、技法和精神内涵等方面。
下面将从这些方面来回答这个问题。
首先,南拳的起源可追溯到中国古代。
相传南拳起源于宋代,当时广东地区的侠客在长期抵抗外族侵略的过程中不断改进拳法和武技,并形成了南拳的基础。
而南拳的真正发展则要追溯到明清两代。
明代的广东地区社会动荡,民间武术发展迅猛,而南拳也在这个时期开始形成独特的风格,并逐渐流传至福建等地。
清代以后,南拳得到了广泛的传承和发展,形成了不同的派别和流派,如潮州南拳、南派莆田拳等。
其次,南拳有着独特的特点。
南拳注重手臂和拳头的运用,融合了跑、跳、蹿、射等多种身法,并以快速的连环击打为主要特点。
南拳动作简练、敏捷,气势磅礴,同时兼顾内外兼修,通过训练,能够使人身心得到很好的锻炼。
另外,南拳还注重身法和步法的使用,以身法灵活、步伐稳健为要求,以达到快速进攻、巧妙躲避和灵活应变的目的。
再次,南拳的技法丰富多样。
南拳包括拳法、腿法、掌法、肘法、膝法、踢法等诸多技法。
其中,拳法是南拳的核心,包括直拳、勾拳、钩拳、扁拳等多种拳法,既有直线攻击又有曲线攻击,攻防方式多样。
腿法则包括踢腿、蹬腿、顶腿等,通过多姿多态的腿法,能够在近距离和远距离作战中取得战场优势。
掌法则包括掌击、掌劈、掌推等,通过手掌的变化和运用,进行攻击和摔打。
肘法、膝法则主要用于近身战斗,通过肘击和膝撞等动作,结合身法和步法,进行快速进攻和防守。
最后,南拳还具有独特的精神内涵。
南拳注重师徒传承和道德修养,追求身心的和谐统一和自我修炼。
南拳的悟道之路是磨砺心性,锤炼毅力,融汇道德与技艺,修身养性,通过长时间的训练和修行,使人在实战中展现出身心的自觉与调和。
在南拳理念中,拳术并不是为了可以随心所欲地凭借武力支配他人,而是以武术的力量达到自己身心和谐,并不断超越自我。
温州南拳基本动作
温州南拳基本动作
温州南拳是中国南方地区的一种传统武术,基本动作包括以下几个:
1. 站立姿势:双脚分开与肩同宽,脚尖稍微外扣,膝盖微微弯曲,上身保持挺直,两手自然下垂。
2. 直拳:将拳头握紧,手心朝下,手臂伸直,从前方直线推出力量,再快速缩回。
3. 钩拳:将拳头握紧,手心朝下,手臂微曲,从一侧向外旋转出力,再迅速回收。
4. 上钩拳:将拳头握紧,手心朝下,手臂微曲,从下方向上方旋转出力,再快速收回。
5. 下勾拳:将拳头握紧,手心朝上,手臂微曲,从上方向下方旋转出力,再快速回收。
6. 踢腿:站立时,将一脚抬起,然后快速伸直腿,朝前方或侧方踢出。
以上是温州南拳的一些基本动作,练习时需注意动作的准确度、力度和协调性,并结合呼吸进行练习。
武术拳种类别
武术拳种类别
武术是一种非常古老的体育运动和文化传统,其中拳术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国,武术拳种类别繁多,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下主要的几种:
1. 南拳:南拳是中国南方地区的一种拳术,以广东、福建、台湾、海南等地的拳种为代表。
南拳注重身法灵活、拳势细腻、以快打慢、以柔克刚,具有强烈的地方特色。
2. 北拳:北拳是中国北方地区的一种拳种,以北京、天津、河北、山西等地区的拳种为代表。
北拳注重力量、速度、以刚克刚、以刚化柔,动作简练、气势磅礴,是中国武术中的代表之一。
3. 太极拳:太极拳是中国武术中的一种内家拳,注重内功、呼吸、意念和身法的协调,被誉为“拳中之王”。
太极拳的特点是慢而柔、圆而缓、配合呼吸运动,强调柔化刚劲、以静制动。
4. 五行拳:五行拳是中国武术中的一种基础拳种,分为金、木、水、火、土五行。
五行拳通过模仿自然界中五行之间相生相克的关系,以及人体内脏的相应关系,进行练习,有利于增强身体健康和身体素质。
5. 长拳:长拳是中国武术中的一种传统拳种,以挡、拿、打、踢、摔等五种技术为主要手段,动作简单、直线而快速,注重攻击和防御的实用性。
以上是中国武术中的主要拳种,每种拳种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和特点,也有着不同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
成部分。
健身南拳图解
健身南拳图解
预备式:并步直立(两腿并拢、立腰、头正、颈直)
第一动:起势第二动:架桥双砸拳第三动:缠桥切掌
1并步抱拳礼2收拳转头1撤步双架2双拳下砸3并步抱拳1上步缠桥2弓步切掌
第四动:麒麟步双蝶掌
1左盖步摆掌2右盖步摆掌3抱掌上步(手不动脚动)4弓步双推
第五动:踩腿撞拳
1弓步摆掌2横切双掌3捋手踩腿4撤步撞拳
第六动:挡桥冲拳第七动:闪身虎爪第八动:上步抽拳
1撤步挡桥2上步冲拳1活步右闪身2提膝左闪抓1震脚摆掌2上步抡抽
第九动:架桥双砸拳(跟步双架、双拳下砸、并步抱拳)
☆☆练习建议:各组每人熟记1—2个动作及名称,组员按动作顺序站队,到哪个动作哪位同学便说出此动作名称,任务分化,便于记忆和练习。
南拳南拳的练习技巧与共同特点
南拳南拳的练习技巧与共同特点南拳又叫做南方拳,南拳技术套路繁多,遍布各省,它有很多种打法,但是套路仍然具有相同的特点,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下南拳的练习技巧以及南拳的共同特点有哪些?南拳南拳的练习技巧1、技击运气法动作吞入(收回)时吸气,要求用抓、扣、带、钩、拈等手法配合身法,把对方的进招顺其势而引进。
动作吐出(伸出)时呼气,用虚招去诱惑对方,用实招乘隙而入,出奇制胜。
动作上浮时吸气,用顶、托、掀、架等手法,借力过势,使对方失去平衡而露败势。
动作下沉时呼气,用压、罩、扣等手法把对方的手臂压、沉,使之无法提起,造成对方难进、难收、难变之势。
连续进攻时,往往自然闭气,出手对准子午,动作要求简练,干脆利落。
在躲、闪、后退时,应有意吸气,防守不离中门,沉肩坠肘不离肋。
在用劲发招时,口轻启,让其自然而短促的呼气,以此配合丹田内气和内力一并外发。
在使猛劲之际,应发声助威,以气催力。
2、以势蓄劲法发劲是南拳术中最关键的一部分,素有“金刚劲力”之称。
强调劲从足生,发之于腰。
蓄劲时,以腹式深吸气,将气聚蓄丹田,将内力聚蓄腰脊,闭住气息。
发劲时,力从腰发。
其上行,以腰带肩,以肩带肘、以肘带手,使气力达到指尖;其下行,以腰带胯、以胯带膝、以膝带足,使气力达到趾端。
总之,腰、肩、臂、腿劲力必须一致,气力合一,贯达四肢。
当气力传至肢体梢端的瞬间,突然加速呼气冲开声门,发声吐气,以气催力,以声助威。
从而发出浑厚的刚强之劲,以达到强打猛攻之能。
发劲方式可分为六种:钻劲(螺旋劲)、冲劲(寸劲)、弹劲、抖劲、内顶劲和咬劲。
这些劲力均须“发于腿、宰于腰、形于手”。
3、正沉含敛法正沉含敛法是南拳身形的基本技法,头正颈直、沉肩坠肘、含胸拔背、敛臀收腹是南拳静止姿势的身形。
“牙关起而颈直”说明起牙关于颈部的关系。
要起牙关,必须依靠颈部肌肉的收缩,而颈部肌肉一收缩,颈就自然强直起来。
头部也就自然端正了。
但要注意切不可使劲收缩颈部的肌肉,否则会僵直。
南拳写作文
南拳写作文南拳又称南方拳,是明代以来流行于南方的拳种的总称。
它以福建、广东为中心,广泛流传于长江以南地区,故称南拳。
作为南少林等拳种与中国南方各地拳种相结合的产物,技术套路繁多,遍布各省。
由于历史悠久,再加之师承关系的演进,构成了多种踢法,但多数套路仍具备同一特点,总属南拳。
其共同特点就是:套路短小精悍,结构紧凑,动作质朴,手法多样,短手连踢,步法平稳,反击骁勇善战,常配以声助威,技击性弱。
南拳讲究桩功,以练坐桩为主,还有丁桩、跪桩等。
也还有练药手、打砂袋、铁砂掌、点穴功、童子功、罗汉功、青龙功、排打功等。
啊!家乡的南泉山真美!家乡的南泉山高大雄伟、苍翠碧绿,坐落在黎平县的南边。
南泉山的半山腰有一座古老的寺庙和一座高耸入云的烈士墓碑,突出了南泉山神秘和壮丽的色彩。
南泉山一年四季景色明丽、气候宜人,但我最喜欢春天的景色。
春天来了,春风微微地吹,春雨细细地下。
大地万物复苏、草长莺飞、百花盛开、万紫千红,美丽极了!瞧,“返老还童”的南泉山真美!它脱下了厚重的棉袄,穿上了艳丽的春装,古老的南泉山显得更年轻了!南泉山的脚下开满了许许多多五颜六色的小野花,南泉山就像穿上了一条带花边美丽的裙子。
山脚下长满了绿油油的小草,就像一张巨大的地毯,铺在南泉山的脚下。
春天的清晨,往山上一看,只见半山腰环绕着一些乳白色的薄雾,像一缕缕银白色的轻纱,披在南泉山这位神奇又美丽的少女身上,美极了!春天的南泉山真是鸟语花香。
每当我们走进南泉山,就可以听见阵阵悦耳清纯的鸟叫声丛林间响起。
特别就是那画眉鸟的鸣叫,超越南泉山的宁静,并使山里冷清出来,悦耳极了!松鼠也从树洞里冲破枝头,欢蹦乱跳,就像是我们小朋友过“六一”一样高兴。
有的松鼠静静地东站在枝头上,似乎在观看南泉山的美丽的春景呢!我喜欢家乡的南泉山,但我更喜欢南泉山美丽的春景!以上乘坐武功美誉满世界的少林寺,分划成“南拳北腿”。
“北腿”的发祥地为河南嵩山少林寺,这是无可争议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拳
动作名称:
第一段:1、起势2、并步抱拳3、抱拳震脚4、左弓步冲拳5、左弓步冲拳6、高虚步鞭拳7、骑龙步冲拳8、左弓步冲拳9、左弓步截桥10、左弓步缠桥标掌11、马步双切掌12、马步左右挑掌13、马步双推单指14、马步双推单指15、马步双标掌沉桥16、右弓步架桥17、骑龙步压肘18、开步双虎爪19、骑龙步推掌20、腾空转体里合腿21、跌扑剪扫侧踹腿22、鲤鱼打挺23、虚步鹤嘴手24、独立步双虎爪25、左弓步双虎爪26、转身鞭拳插掌27、前蹬腿冲拳28、跪步盖拳29、骑龙步撞拳30、马步劈桥
第二段:31、转身挂盖拳32、横丁腿右弓步冲拳33、勒手横踩腿双推掌34、单蝶步拍地35、右弓步叠掌36、麒麟步左弓步叠掌37、右弓步架冲拳38、左横裆步右抛拳39、右横裆步左抛拳40、上步挂盖拳41、插步鞭拳42、转身挂盖拳43、骑龙步抛撞拳44、马步撑掌45、挂盖扫右弓步撞拳46、歇步下冲拳47、马步双挂拳48、跪步双虎爪
第三段:49、单拍脚半马步冲拳50、单蝶步压肘51、插步冲拳52、上步冲拳转身挂盖拳53、马步侧冲拳
第四段:54、转身挂盖右弓步滚桥55、右弓步双推单指56、上步挂盖拳57、骑龙步抛撞拳58、骑龙步冲拳59、插步鞭拳转身挂盖拳60、弓步架掌61、转身挂盖退步冲拳62、左弓步双推掌63、虚步推掌冲拳64、并步抱拳收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