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家拳真传功力训练方法(形意,太极)
内家拳基本功法
内家拳基本功法内家拳,作为中国武术中的一个重要流派,以其注重内在力量的培养和精神层面的修炼而著称。
内家拳的种类很多,包括太极拳、八卦掌、形意拳等,但它们的基本功法有着共通之处。
下面将详细介绍内家拳的基本功法。
一、站桩功站桩是内家拳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功法之一。
通过各种站桩姿势的练习,可以培养内力,增强身体的稳定性和协调性,同时对提高下盘的稳固性和整体的平衡感也有显著效果。
1. 无极桩: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平行站立,膝盖微曲,身体放松,双手自然下垂,保持内心宁静,呼吸自然。
2. 太极桩:在无极桩的基础上,双手轻轻提起至胸前,如抱球状,保持肩膀放松,背部直立。
3. 弓步桩:前脚迈出成弓步,后脚伸直,双手可置于胸前或前伸,保持身体的稳定和力量的均衡。
二、行步功行步功主要训练行走间的步法和身法,要求步伐轻灵稳健,身体协调连贯。
1. 走圈:沿着圆形轨迹缓慢行走,脚步要轻盈,身体上下相随,内外相合。
2. 八卦步:按照八卦图的八个方向移动步伐,练习灵活多变的步法和转身技巧。
三、发劲功发劲是内家拳实战中的重要技巧,它要求将内在的气力通过拳法爆发出来。
1. 弹抖劲:通过松紧转换的训练,使力量能够在一瞬间突然释放。
2. 长劲:动作伸展时发力,力求力量连绵不断,如波浪般推进。
3. 短劲:动作收缩时发力,快速短促,爆发力强。
四、呼吸法内家拳注重呼吸与动作的配合,通过深长的腹式呼吸来增强体内的气血循环。
1. 顺呼吸:动作开展时吸气,收缩时呼气,呼吸与动作同步。
2. 逆呼吸:动作开展时呼气,收缩时吸气,以反常的呼吸方式来锻炼内脏功能。
五、意念训练意念在内家拳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通过意念的引导来达到身心合一的境界。
1. 静心养气:通过冥想的方式使心境平和,培养深厚的内力。
2. 动中求静:在动作中保持心态的宁静和专注,动静结合。
六、拳法套路内家拳各流派都有自己独特的拳法套路,通过套路的练习可以使基本功法得到进一步的融合和应用。
内家拳训练方法 内家拳整劲的发放方法
内家拳训练方法 [内家拳整劲的发放方法]作为内家拳的形意、太极、八卦,都主见发整劲。
这在三种拳的拳谱中都能体现出来,形意拳谱中的“腰挺则四梢一统”,太极拳谱中的“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八卦掌谱中的“眼到,手到,腰腿到”都是说整劲的。
所谓整劲,就是发力时,手、脚、身一处动,到处都动,不是只动手臂的局部发力。
整劲怎么发放,我从下面三个方面谈一谈。
一、以腰为主宰,由腰到胯、到膝、到足,由腰到脊、到肩、到肘、到手的发劲方法这种发劲方法,主要靠身体的姿态来完成。
内家拳的姿态要求基本全都,大致是含胸、拔背、沉肩(松肩)、坠肘、坐腕、收臀、提裆、吊顶等。
其中关键是腰,主见“主宰于腰”,“腰为纛”。
发力时,腰部要向后挺。
腰的自然生理状态是向前弯曲的,腰一挺,则由曲变直,曲短直长,其劲力则向上下延长。
向上一股,沿脊柱上行,催动脊背上拔,这就是“拔背”。
杨澄甫说“能含胸自然能拔背”,其实反过来也对,能拔背自然能含胸。
力再由脊背达于两膊,主要是肩、肘、腕,通过沉肩、坠肘、坐腕、舒掌,使力气达于掌指(或掌心)。
其中沉肩、坠肘特别重要,拳谱云:“身力到手,肩之所为”,“肩垂则气力到肘,肘垂则气力到手”。
这里重点说一下“含胸拔背”的练法和标准。
《太极拳表解》中说:“含胸,胸略内含。
”“拔背,使气贴于背。
”含胸的方法:主要力源是挺腰,命门穴后凸,协作两肩胛骨和双臂向前外展送。
形意拳的说法是:“两肩要扣”,这样自然会消失胸向内收的姿势。
至于“含胸拔背”多大程度为合适,只说胸略内含,多大为“略”,书上没有介绍过。
我依据多年练拳教拳的阅历,找出了两条检验的标准,一是按形意拳谱“脊背要圆、气力催身”的要求,检查脊背是否圆了,方法是看脊背正中的一条竖沟是不是没有了。
圆了,竖沟没有了,就算达到标准了。
二是用“气”来衡量,《十三势行功心解》中说“牵动往来气贴背”。
《太极拳表解》中说“拔背使气贴于背”,都是以“气贴背”作为标准的。
内家拳气功训练技巧分享
内家拳气功训练技巧分享内家拳气功训练技巧分享内家拳是中国传统武术的重要流派之一,最为著名的有太极拳、形意拳和八卦掌等。
而气功则是内家拳训练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强调的是通过调节呼吸和运动来练习内力和提高身体的健康。
在这篇文章中,将为您介绍一些内家拳气功训练的技巧和方法。
1. 呼吸调节呼吸是气功训练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正确的呼吸可以帮助我们将气息引入丹田,并增加身体的能量。
我们应该练习腹式呼吸,即呼气时收缩腹部,吸气时放松腹部。
这种呼吸方式能够使我们的呼吸更加深长,并在练习中有效地透过腹部吸纳更多的氧气。
我们可以尝试使用缓慢和连贯的呼吸来调节身体的节奏和能量。
在慢动作的太极拳练习中,我们可以在每一个动作中配合吸气和呼气,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动作的力量和平衡。
2. 动静结合内家拳气功注重的是动静结合的练习方法。
我们练习功夫时需要保持静止,集中注意力,并通过调整呼吸来增强内力。
另我们还需要通过动作训练来提高灵敏性和身体协调性。
一个常见的练习方法是站桩功,即以稳定的站立姿势保持一段时间,通过提醒我们身体的不同部位来调整身体的平衡和力量。
一些内家拳套路中的动作演练也可以帮助我们锻炼身体的柔韧性和力量。
3. 专注和冥想内家拳气功的训练需要高度的专注和冥想。
通过内心的平静和集中注意力,我们可以更好地感知和调节身体的内力。
专注于我们的呼吸和身体感受,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自己的身体,并提高我们的内功修炼水平。
冥想也是一个很好的方式来释放压力,平衡身心和提高集中力的方法。
在气功训练中,我们可以选择一个安静的环境,闭上眼睛,专注于我们的呼吸和身体感受,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进入冥想状态。
总结回顾:通过呼吸调节、动静结合和专注冥想等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进行内家拳气功训练。
这些技巧帮助我们在练习中提高内力和身体的健康,并逐步掌握内家拳的真谛。
内家拳气功训练也是一个身心相融的过程,让我们在繁忙的生活中找到平静和放松。
在练习气功的过程中,我们不仅仅是在锻炼身体,更是在追求身心的和谐与平衡。
内家拳练什么
内家拳练什么内家拳最著名的是太极、形意、八卦。
好多练家经常三拳皆通,为什么?我以为是这三家拳法在练拳目的上殊途同归,都求的是最大限度开发人体的全身的综合性潜能,并将之用于技击实战。
三拳虽初练时有别,太极求虚实,形意求劲力,八卦求敏捷(身法灵动,有感皆应),但练到后来,什么虚实、劲力、反应都统一在一个练武者的身上,自然而然地三拳合一了。
所以练内家拳的最好把这三种功夫都学一学,会互有启发的。
形意拳实战的技术问题一:进身硬打硬进无遮拦,练形意的都知道这句话。
自己练时好办,前面无遮无挡的,大可练得气势虎虎,进步如旋风,可是与人动手,还能客观得心应手吗?从前转身与师兄弟们在一起的时候,常常比划比划,嘿,硬打硬进,还真进不去!举手之前,双方都在警惕,好比军队的攻守,一方在战壕里弹上膛刀出鞘地等待,另一方大模大样地强攻,那不是找死嘛!那时我就吃了不少这样的亏。
后来挨打多了,也学乖了,不再硬冲直撞,而是虚虚实实,得着机会才玩一把硬打硬进,别说,效果还真好!这时才明白:硬打硬进也不是一上来就傻冒饭店的往里冲,而是要有选择地硬打硬进!当然,如果你功夫跟尚云祥一样棒,你也可以硬冲;但如果你还不如尚前辈,那就省省吧,得机得势才进身,这时管你是硬打硬进还是巧打软进。
占了先机才有发挥技术的余地!!!形意拳技击的技术问题二:脚下的根形意拳特别讲脚下的根,步到人飞,脚下无根哪行?这根怎么出来的?老话讲要站桩、行桩,就是站桩和打拳。
其实不尽然,除了这两个要求外,还要多有实战对抗,在战争中学习战争,否则还是死桩。
如果仔细观察一下老拳师,他们不管是行拳还是动手实战,架子都是非常低的。
架子低了,重心低了,稳固性自然大大增加,脚下的根也就有了。
这种打斗方式与普通的散打不同,散打站位都较高。
站位高,灵活性好,站位低,步法远没高位快,可是稳定。
形意拳平时的站桩、打拳练就了三角形的稳定的人体站位形态,架子再低,更妙。
至于运动不灵,这就是功夫了。
内家拳基本功法
内家拳基本功法内家拳,作为中国武术中的一个重要流派,以其注重内在修养、柔和的动作和以意驭力的特点而著称。
内家拳的基本功是该拳术体系的基础,涵盖了一系列的站桩、步法、身法和呼吸法等练习,用以建立内家拳的技术基础和内外协调的能力。
一、站桩功站桩是内家拳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功法之一。
通过站桩可以使练习者的肌肉放松,骨骼端正,促进气血流通,提高体能与精神集中力。
1. 无极桩: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双手自然下垂,全身放松,保持静态,意念放在丹田,呼吸自然。
2. 太极桩:双脚稍宽于肩,膝盖微曲,双手呈抱球状置于胸前,松腰坐胯,保持脊椎正直。
3. 八卦桩:双脚开立较大,膝盖弯曲成骑马蹲裆式,双手抬至胸前,掌心向内,如同抱持一环,保持身体的平稳与协调。
二、步法训练内家拳中的步法讲究轻盈稳健,动静结合。
步法训练有助于增强下肢力量,提升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
1. 弓步:一腿向前迈出,膝盖弯曲成直角,另一腿在后伸直,脚跟不离地,形成稳定的弓步。
2. 虚步:前脚轻轻着地,脚尖点地,膝盖略弯,重心在后脚,保持身体平衡。
3. 走步:缓慢行走,每一步均需沉稳有力,并注意腰腿的协调与地面上的五指抓地感。
三、身法与手法训练内家拳强调的是整体的运动和谐与连贯性,因此对身法与手法的训练也至关重要。
1. 拧转:通过上身的左右拧转来带动整个身体的运动,要求腰部要活,手臂随之而动。
2. 推手:面对对手时,用手掌接触对方,通过听、化、发的过程来练习掌控力量的分配与转移。
四、呼吸法内家拳的练习中非常注重呼吸的调节与运用,正确的呼吸方法可以帮助练习者更好地集中精神,发挥内力。
1. 自然呼吸:保持呼吸的自然顺畅,不要刻意憋气或用力呼气。
2. 腹式呼吸:吸气时腹部微微膨胀,呼气时腹部收缩,帮助深化呼吸,增强氧气摄入。
3. 呼吸与动作相合:将呼吸与动作紧密配合,如抬手吸气、下落呼气,使内外合一。
五、意念与精神集中内家拳讲究“以意行气”,即通过意念来引导身体的动作和力量的发出。
内家拳真传功力训练方法(形意,太极)
内家拳真传功力训练方法(形意,xx)我所习练的北派拳法为形意拳,太极拳。
现在把这两派功夫的功力训练方法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
xx是要练成这样的:滑如冰,粘如胶,软如棉,硬似铁。
太极拳是这样的,形意拳的核心其实也是一样的。
太极拳技击讲“挨得上,打不上”,形意拳要硬打硬进无遮拦。
太极如水,打他时如入水中无处着力。
形意如山,打他时如遇大山无法撼动。
在近身搏斗时,丝毫不怕对方的打击力,且越是高手越是喜欢对方猛扑硬撞,以使对方自做自受,而为此就必须通过技击基本功,训练出不怕对手打击的身体素质。
以下对此基本功做一简略介绍:要把传统技击架作为基本功训练的主要课程,最好先找个明白理论和方法的师傅,拳论指出:“入门引路须口授”。
没有师傅带是不可能入门的。
必须是xx!·不一定要名师!先练桩功找对身形后,再练拳架发力等法。
除练拳架之外,还须抽出几个式子刻苦练习发劲,一个动作,一个式子要练它上百遍、千遍、万遍,甚至十万遍、直至纯熟。
但练习发劲仍然要遵守原则。
腰裆劲下沉,掌、拳、腕、肘、肩、腰、胯、膝、脚,劲用在何处,浑身内力即集中于何处。
一发之后,立即放松,切忌未到落点,就浑身鼓劲。
有了一定的基础后,拳架可以快练,同时为了全面了解技击运动规律。
我个人认为可以习练涉猎其它门派拳法如:八极拳、翻子拳、通备拳、等。
还可参照练习xx搏击术如:拳击,摔跤,柔道,泰拳等。
实战技击训练的基本功训练大致如下:站桩、单操、抖杆子、拧棒子、抓荫芦、太极球、拉皮筋、抖麻辫、抛沙袋、负重步法等等。
尤其桩功、单操、步法(腰腿)、动作组合发劲练习是不可少的功力操练,是对拳功的深入锤炼和发展。
桩功训练才能使定势尽快产生功力,腰腿强健,中线如轴立。
练习桩步稳固,要配合呼吸行气,发展内劲和耐力,练拳前后应练习30分钟桩功。
除此以外,调架子时,尽可能地将势下压,使大腿处在水平位,拉长时间慢慢行架,并且自始至终让体重落在一条腿上,这样练出来的腿功极佳。
内家拳:就要练出神、意、才、气!
内家拳:就要练出神、意、才、气!内功心法是太极拳所强调的主要修炼目的,修炼内功就要在道德、意念、呼吸上进行修炼,道家讲的是“性命双修”练好太极拳内功要靠自己去努力和授业老师的点拔,以及言传身教。
在修炼学习过程当中,要一个层次一个层次地去攀升,要学好太极内功要自己去苦练,只是谈空头理论不去苦练是没有用的男子60岁,女子50岁以后,他们的力量和速度都会减弱。
比如一个举重运动员,当他举到一定重量后,再让他增加力量也很困难,他的力量不但随着年龄增长而消退,而且只要他停止锻炼,力量和速度就会日渐减弱。
第二系统通过内功锻炼与激发,它不受性别与年龄限制,活到八九十岁,你只要锻炼,它的能量仍然不断增长王宗岳的《太极拳论》云:“察四两拔千斤之句,显非力胜。
观耄耄能御众之形,快何能为?”它说明不是力胜,也不是快,那是什么呢?是内气,是内功,是人体第二系统激发出来的具大能量。
这也说明第二系统的增长是无限的,要想达到极限,可以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人的内气是与生俱有的,但是因为人们后天的活动长期地取代了先天内气的使用,先天内气因此变成潜在能量。
由于先天内气在大多数人身上,长时间未被调动利用,所以没有有效增长壮大一旦人们掌握了正确的方法修炼,这一潜能就会被激发出来。
内气——第二系统,是可以无限地培养壮大,第二系统的开发是永无止境的,因为它没有极限。
自古至今,谁也不可能知道第二系统的极限。
先辈将内气修炼的极限用“神明”二字作为终结。
内功太极拳,要求练拳与推手,都用第二系统的神、意、气的气势,支配身体的形式运动,实际在推手时,我们的歌诀是:“有手似无手,神意领手走。
”对方摸到我手时,他第一感觉是松、空,没法使力,随即感觉自己的身形、腰、腿、脚被一种无形的能量控制住。
此时如果想调整自己,手上稍一用力,即会被弹出去【云太极】拥有不同的称号:“手工定制”,为每一个穿者制作出合适专业的太极服。
每一件服装都独一无二;云太极手工定制的发展从未停歇过,因为专业所以更懂你———手工定制、量体载衣(某宝某猫有售)那么怎样才能练好太极拳的内功呢?太极内功又是怎样练成的呢?传统太极拳内功学第一阶段要求练腰,两只手和两只大小臂的运动,都要由腰来统领支配,而且两个腰子要分别运动,左边腰子支配左臂左手,右边腰子支配右臂右手。
真传一句话,内家拳里很多老拳师都说不明白的几个要领
真传一句话,内家拳里很多老拳师都说不明白的几个要领内家拳身法的一个要点,形象的比喻的话,是个大球——球的边在脊柱。
从心意到形意,很多外在能看到的东西都隐藏了起来。
某种程度上像陈式太极拳到杨式太极拳的变化一样。
但外形如何变化,里面一脉相承,差别很小。
这个球的比喻,在戴氏心意拳的阶段,更为明显。
当你的后背像贴着一个球形的边缘的时候,脊柱向后突出,身体前面缩起来,后面就绷紧了。
这样上下抻拉开——把脊柱的每一节脊椎都仿佛都上下拉离了一样。
原来的脊柱形态就发生了变化,正常站姿的生理曲度就没有了,看到这里一定要注意理性思考一下,不要被一些医学界的大神跨界的外行观点给误导了,说脊柱没有了生理曲度,是病态。
其实脊柱本身是可以直也可以弯的,有生理曲度和没有了生理曲度,在练功和非练功的情况下,这是两种表现形式,跟有病无病没有关系。
是脊柱正常功能范围内的调整,仅此而已。
但就是这么一个简单的动作,使身体在无形中符合了人体发力的科学结构。
保持这个结构的时候,你就必须收下颌了,同时也自然领百会了,因下颌是向内向后向上提着收的。
这样尾闾不仅会下垂,还会随着功夫的上进而逐渐前扣,尾闾前扣,会带动上面与它相连的骶骨,蕴含着人体强大的蹬劲,当然这个蹬劲通过训练,不是向下蹬,而是蹬到手上,用手打人。
使脊柱向后绷紧关键就是从直立到蹲下去的这个过程中,一定要把姿势做正确。
蹲猴的这一蹲,怎么站才比较好,身子不是直着往下坐。
身子直着往下蹲,你的大腿根就折住了、就不是拳的要求了,你的腿就会觉得非常累,时间长了就会麻,再时间长了你的脚就会痛。
有人把这些个要领形象的总结为猴背,这样容易发力,其实我们在平常的生活中也能体会到这些,能收才能放,能束才能展。
下面沉着尾闾,上面领着百会,整个人就像被一个气的绳子向上提着,然后体会丹田就会催着你的命门平着向后移,命门、就是你的腰,它平着向后移的时候,脊柱是垂直的,随着腰向后自然带动整个竖直的脊柱向后移,快到极限的时候,把膝盖轻轻一放松,只要微微一松,我们的臀部就会自然地坐下去,这个过程是非常自然的。
形意拳内练之法!揭秘练形意拳的3步真功夫
形意拳内练之法!揭秘练形意拳的3步真功夫形意拳是我们传统武术中最优秀的武术项目之一!形意拳在发展过程中慢慢的形成了山西、河南、河北这三个用地域划分的流派!从形意拳初创开始,就要求以“意”领先!此拳法讲究“象其形,取其意”,要求内意和外形的高度统一!形意拳不仅仅是技击之术,也是内练之法!以劈拳为例:“起钻为吸气,走督脉,落翻为呼气,走任脉,一个起落就是一个周天,按此规矩就是在练气功。
倘若连续打一个钟头劈拳,汗淌如雨,但呼吸不急促,脉搏不加快,神闲气畅,越打越精神。
”形意八字形意拳有“八字决”:顶、扣、圆、敏、报、垂、曲、挺!其中内练之法,我们从顶字诀中来看看!顶字有三,头向上顶:“肾气因之上达泥丸,以养性”;手掌外顶:“气贯周身,力达四周”;舌上顶:“导上升之肾气,下行归入丹田,以固命”!形意拳大师孙禄堂的《拳意述真》中将“易骨、易筋、洗髓”作为形意拳修炼的三个步骤!形意三步走初级易骨这是形意拳的初级阶段。
这个阶段,我们换僵劲为明劲,变自然呼吸为腹式呼吸。
在内功修炼中,这一阶段也被称之为“炼精化气”!在自然呼吸的基础上,让气沉丹田、意识集中,通过有意识明劲训练、调整气息,可以让筋骨变得壮实!中级易筋这是形意的中级阶段,通过意识、动作、呼吸的配合锻炼,将明劲转化为暗劲。
这一阶段,也被称之为“练气化神”!练气化神也被称之为“大周天”功法!这是在小周天的基础上,进一步修炼的功夫,以此达到“气不运自行,经不通自通”!经过长期锻炼,形意拳练习者的五脏六腑将更加结实,气息充盈。
高级洗髓这个阶段,将暗劲练为化劲,形成动力定型,这时候内外合一,无论是养生还是技击都是非常重要的!这一阶段,又被称为“练神还虚”!此时,外在的强健的肉身和内在脏腑合二为一!久练便可以达到:拳无意、意无意、无意之中有真义。
《逝去的武林》中有这样一段描述:形意拳练拳就是练一口气,一张口便白费了,什么都没有了。
而且精气神都在这一口气里,不求化在体内,反而大口大口唱出去,是在玩命......形意拳是内家拳,练得是精气神,练功的时候把精气神含住,但很多拳师在练打人,将精气神提起来,一发劲都发出去了,还能不短命?不明白动静有别,身体当然出毛病。
教你如何练出形意、太极、八卦三大内家拳的劲力
教你如何练出形意、太极、八卦三大内家拳的劲力传统武术里有形意拳、太极拳、八卦掌、心意拳等等,大的门派像武当、少林寺等等。
在所有的传统武术中,形意拳是其中独树一帜的拳种,其劲法凌厉,打法硬朗,难得的是上攻很快,有一年打死人之说,其体系完整,但动作简单,易学易练,深得众人的喜爱。
这简单的招式后面蕴藏的了很多看不见的幸苦和练法。
形意拳练的是劲,不是动作,动作知识皮毛,所以形意拳的练法,在动作的背后,是功夫,是劲力。
形意拳首先是要练明劲,之后就是练暗劲。
形意也罢,太极拳也罢,传统武术修炼大体需要经过四个阶段,修正身法,换劲,练劲,用劲。
站桩,能解决修正身法和换劲的问题。
三体式和五行拳解决练劲和用劲的问题。
传统武术并非单纯靠胳臂腿打人,各门派都讲七星,其实身体各部位都可以致用,那么用肩胯打人和用拳脚打人有何不同?你让拳击运动员用肩胯就是出难题了。
核心在于发力的机制不一样。
我们是用架子打人的,所以从一开始站桩到行拳,处处拳架要整,拳架不斜不倒体现功力水准。
而七星呢?是挂在架子上的。
有时候就是一层窗户纸的事,但没有过来人给你捅破,一辈子都过不去。
传统武术练的是身架整体之力,这个力有了,七星就好像拨楞鼓上的两条辫子。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发动机有了,装轱辘还是装履带都是应景的事。
只会用胳臂腿打人就是局部之力,是全身劲大还是胳臂劲大?故武术修炼的关键是把身力练出来。
站桩的本质是返先天。
从形意拳讲,五行十二目都属于后天致用,顺中用逆返于无极,就是归返先天。
状态就是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的赤子之心。
李仲轩老说的学虫子,薛颠说的以神意慢慢舒展肢体,都是过来人才说的出来的话。
孙公禄堂说本没有内家外家,其实各家拳法的终极都是返先天,因为传承而有所差别。
一气之伸缩往来,缩即到极远处,才有发拳如放箭,才为有形有意。
有形而入无形,方知虚无中能生万法。
此崩拳意思皆非有形有相,乃是天地宇宙成一大弹簧也。
打拳进入完全之神意之运转,会越来越慢,比电影的慢镜头还要慢,体现出一种高度的控制,此种控制后天无法做到,唯有进入先天无极状态,身心才会自动出现。
内家拳的发力诀窍——枪劲和意念劲详述
内家拳的发力诀窍——枪劲和意念劲详述有人说:“劲从腰发”,这是非常错误的,对太极拳来说这叫“劲力漂浮”;对于形意拳这叫“发劲不整”;对于少林拳这叫“用劲无根”。
怎样发出最大的力呢?我们人体最大最厚最长最有力的两组肌群:竖躯干肌和臀大肌都是附在脊柱上连在骨盆上的。
发劲虽然是全身肌肉的共同运动,但是如果把这两组肌群彻底地启动起来,并协同地运动起来。
我们就能发出自己的最大力量------我们的脊柱尤其是我们的骨盆是要起很大的作用的。
竖躯干肌在骨盆的上缘,臀大肌在骨盆的下缘,如果将这两组肌群一起地、连同地、协同地、彻底地运作起来,骨盆是要起着枢纽的作用的,我们是通过骨盆的旋转来达到这个目的的。
老师曾教一种诱导发劲的方法:面朝墙站立,双脚分开,双手扶墙,双腿微曲。
先是浑身放松,然后右脚蹬地,骨盆右转。
像心意六合拳的“鹰捉把”,形意拳的“劈拳”,就是这种发劲法。
还有左脚蹬地,骨盆右转。
象心意六合拳的“云龙裹风”,形意拳的“崩拳(拗步式)”,就是这种发劲法。
以上只是一侧的,还有左(右)脚蹬地,骨盆左转的方法。
还有双脚一起蹬地,骨盆右(左)转的方法。
顺便说一下,这就是心意六合拳中的“龙腰”的原理。
“龙”大家都没见过,但是大家都见过动画中的龙------在飞腾的过程中,它那长长的身子是旋转着的。
这不正是骨盆旋转的原理吗?照样做做看,体会一下“通过脚蹬地产生劲力,再通过转腰(骨盆旋转)产生加速度,然后通过肢体把力量发送出去”的感觉。
太极拳的练家们也做做看,体会一下“缠丝劲”和“发劲绵绵不断”的感觉。
咏春拳的练家们也做做看,体会一下短距离发劲------就是“寸劲”的感觉。
武术中常用抖大杆子来诱导发劲。
大杆子又叫大枪,是将3米以上,重量必须在4斤以上的白蜡杆子进行刺扎拦拿练习,而求取劲力的一种训练方法。
它装上枪头即为大枪,取掉枪头便是大杆子。
左脚向左侧横跨一步,脚尖斜向左,两腿屈膝半蹲成半马步。
右手握枪把的顶端屈肘置于右腰侧,手心向后;左手握枪杆中段,手臂微屈置于身体左侧,手心向前,成半马步端枪,脸左偏,目平视。
太极拳内劲输出与传导理解掌握“太极劲”奥秘
太极拳内劲输出与传导理解掌握“太极劲”奥秘即内家拳,内外兼修,形神合一。
那么内家拳的内在指什么呢?内在所指众多,包括隐藏不外露的任何东西,思想、智慧、意志、运转……。
的内劲,是在思维意识指挥下练出的一种能随意释放的潜在能量,能量足内劲就大,技击自卫上更显神奇。
内劲威力的大小和人的思维意识活动相关,思维空间越大,意识活动越广阔,练出的能量就越大(人的潜能无限,内劲也是同样)。
那么内劲能量是如何输出和传导的呢?我们在探讨这个问题之前,先来简单说说内在能量(内劲)是如何练出来的,这也是多数拳习练者困惑的问题,用外力来代替(内劲)就是练错了,没办法他们不懂习练方法,但又想出也只能如此,收效甚微又浪费了宝贵时间,真是可惜啊!其实拳理已说明了习练的方法,只是我们没读懂,没理解。
拳讲有如“抽丝”,这个“抽丝”就已经告诉我们如何习练了,从起势到收功看看是否如“抽丝”,劲要匀,要缓,精神集中,形断意不断,做对了功夫就会出来了。
人每天推杠铃都会出功夫,那么我们每天“抽丝”能出功夫吗?答案是肯定的,并且出来的功夫会更好,因为我们练拳是内外齐动,阴阳互换(这只是其中的一个,掌握那个功法都会出功夫,由浅入深),实在理解不了的朋友们可以到蝉蛹抽丝时,亲身体验就懂了,然后就会理解运劲如“百炼钢铁,何坚不催”。
好了就说到这,我们今天主要说的是内在能量的输出和传导。
这要从两个方面来讲:第一个就是我们自己,用“内”表示。
第二个是他人,用“外”表示。
内在能量要想输出和传导得好就要把“内外路”开好,道路通畅是输出和传导的必要条件。
我们要先修“内路”再修“外路”咋修内路呢?说难就难,说简单也好练,难:就是没有顺序的乱练。
功夫是一环套一环才能练出来的,环环相连才成锁链,哪个环节短缺都不行。
练功要懂得顺序,头一步就是练桩,把桩功练好再练“川字步”,然后再盘拳架。
桩咋样站,就咋样走“川字步”(活步桩),咋样走“川字步”就咋样练拳架,每个环节都要练好,避免中间脱节断劲,造成半途而废的结果。
孙永杰先生传内家拳练习要诀
补充日期: 2005-05-06 02:52:42
鲜为人知的孙传形意拳
本门形意系一代武术宗师孙振松先生所传,与市面上的形意多有不同
形意桩法
凡是内家功夫,都是极重视站桩的。形意当然也不例外,一些关于三体式的要求,相信大家早就知道了,我谈谈自己的心得吧。站桩重要的是姿势一定要准确,注意腹部的感觉,也就是气沉丹田。注意一定要三尖相照,整个身体要正,不要歪斜,但要有身体向前冲的意念,但形是向后坐。前后手都要有撑劲,不能一味的松,但不是说要用犟劲,这种力我也解释不好,大家好好自己体会吧。站完桩,可以站浑圆桩放松,然后拍打全身,练练惊抖劲。下面是孙纯周老先生论三体式,大家好好体味一下:
1.心要松,带动肢体松。松好是为了更好的发出抖撞劲,冷劲。松不是外表松,是心松,要有身大无穷之意,体松意不松。具体在操作上,就是练拳的时候要头虚顶,意要沉到涌泉!要有大无畏精神!
2.练习八卦掌要处处别扭,如同拧绳,先阴后阳。要“全身重量上拳头”,头微微转动,身子就调过了。转掌是根本,“掰膝磨胫”的练法是正确的,但双膝双胫要似磨非磨,走趟泥步,但要轻灵!
文章最后非常的精彩,李老前辈展示了尚派的剑法,特点就是守中,用中。每次都可以刺到他徒弟的手腕,这也正是形意典型的打法——打桥。等着对手来,然后攻击离自己最近的部位,或手,或脚皆可,一击而中的同时再顺其劲路而继续进攻。所谓守中用中,这个中字,可不仅仅指从百会向下的垂线部分,中线是随对手的站位而变化的。当对手侧身而站时,那中线就是他的侧面,如果这个时候你还想着只进攻他的正面,肯定是自讨苦吃。文章里面还写到李的动作慢慢的,而每次他徒弟不管多快都被他后发先至,或许读到这里,有些读者就不明白为什么会如此呢?要想明白这个道理,首先就要明白什么才是真正的快,什么才叫慢?你一秒能打好几十拳就叫快了么?真正的快,应该是用合理的动作在最短的时间内击中目标。所以我师常说,就算你打很多拳在我眼里都是很慢很慢的。形意过去有人形容是“吃等食的”。就是说对方打来时,我等着他来,将其进攻的武器破坏掉,自然就可以以快打慢。
形意拳内功怎么练
形意拳内功怎么练形意拳内功怎么练形意拳顾名思义是结合了各种飞禽走兽的外形拳术,而形意拳更加注意练内功,那么形意拳内功怎么练,具体请阅读下文。
形意拳内功怎么练【1】形意拳内功之站功,也叫桩功。
一般人常练的有“三体式”(又名三才式)和“浑元桩” (又名乾坤桩)两种;前者适用于青少年,后者适用于老年人。
练三体式,姿势如同定步劈拳。
开始时,两足跟相并,两足尖外开45度一60度左右,两腿微屈,膝盖与足尖上下相对,两手握拳,紧靠大腿外侧,拳眼向内。
然后右拳上提,边提小臂边外旋,紧贴着右肋由前向上钻出,吸气随之上升。
吸气尽时,拳高与鼻平,拳心向面部。
呼气时,左拳上提,小臂外旋,由左肋旁擦身向前自右拳上劈出,右拳同时变阳掌下按置于右日月穴旁(右软肋下高与脐平)。
与此同时,左足向前迈出一步,与右足相距约两脚半之远。
前腿斜直,膝微弯,膝盖在足跟上与足尖对准。
后腿微屈,膝盖在足尖正上方。
尾骨与后足跟上下相对。
形式上要作到外三合。
全身重量分在两腿之上,前三后七。
随即自大椎开始,将脊椎骨逐节向下依次松开,尾骨向前向上兜翻,内中意,气,力三合,思想高度集中,将神凝聚于“天心”,目视前方,定若钟鼎。
拳经云:“目视鼎,弃视脐,处处行迟不可移,彻开二六连环锁,一点灵光吊在眉。
”即指此也。
(颈椎7节,胸椎12节,腰椎5节,共24节,道家叫24楼,也叫12对连环锁。
)站桩虽系静功,且不可呆滞。
要气势腾挪,伏如横弩,动若发机。
以意领气随自己的意志活动,吸上呼下。
欲上则上,欲下则下,呼吸阴阳,纯任自然,毫无阻滞不通之处。
吸气时犹如一人张弓,万夫拔河,浑身上下毛发皆开,气上升而内脏紧缩,呼气时气下降,内脏亦随之松弛。
这是初学者站立不动的练法,既可为形意拳筑基,又可祛病延年。
浑元桩是一种老幼咸宜的练法,形意拳家年老时多练此功。
拳谚“少练三体式,老来浑元桩”即指此而言。
浑元桩的练法是:两足平行开立,宽与肩齐,脚趾抓地,足心空涵。
两臂向前抬起,如抱球状,高与胸齐,不要用力。
内家拳内功功法真传
内家拳内功功法真传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是中华武术的巅峰之作,是炎黄子孙历代传承之瑰宝。
太极、形意、八卦三大功夫,创造性地与阴阳之理、五行之说、八卦之数有机融合,借象取意,使武术之法植根于悠久灿烂的华夏文明、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幻化出无限之机变、无穷中组合、无止之生机,无尽之魅力。
内功是太极、形意、八卦的精髓和灵魂,武术家历来将之奉为至宝,只在弟子中传授,从不轻易示人。
左致强老师9岁拜北京著名拳师“活猴”丁连堂学形意拳;1968年追随八卦掌第三代传人王巨章习仙衣八卦掌;1982年有幸结缘太极大师李经梧并被纳为入室弟子;经梧大师去世后,左老师拜混元太极拳创始人冯志强为师继续研习太极拳。
四位师祖择心爱之才为徒,倾其囊而授,将三大拳技和本门内功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左老师。
三派内功虽形式有异,其原理相通,一脉相承。
左老师习练的气托功、太极内功、三心归一功有其共同特点:第一,讲究凝神、调息、全身放松。
功法开始和结束都要求意念集中、呼吸细慢匀长;自百会至涌泉,全身的骨骼、肌肉、血脉都处于空松的状态。
第二,讲究吸贴抓闭,充实带脉。
引涌泉之气至命门,使命门内力优先得到巩固,继而充实整个带脉,复引命门之气行于身体某个部位,应用于技击。
第三,讲究气血循环、周而复始。
身法始于无极又归于无极,内气源自涌泉复归于涌泉,通而无滞。
在老师的指导下,只要依法而练,不会出现任何偏差。
第四,讲究活练,注重运用。
气托功法可借助外力迫使习练者压低桩法,增强臂部弸力,施之于人,搭手即可将对方掤起,使其丧失根基;太极内功可使带脉充实,松沉劲力加强,长期习练,任人推于腰部,可保持自身岿然不动;三心归一功将命门之气引至夹脊,运之于臂,瞬时发力,可使杀伤力出乎想象地提高。
第五,讲究随机应变,富于变化。
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人不知我我独知人,外形变化全赖内气转换。
以上功法是四位师祖的门内要窍,是左老师一生心血的结晶,是习武之人梦寐以求的至宝。
望得之者百倍珍惜,不得轻易外传。
内家功夫真传形意拳三体式
在近代中国武术史上,形意、八卦、太极是流传最广泛的三
大内家拳术,并且也的确涌现了很多名家名师,他们对内家拳的
发扬光大,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然而,这三大传统内家拳在
现代中国的发展情况却不容乐观。由于师徒隐蔽传承的自身缺点
以及十年浩劫的巨大冲击,虽有政府有心发掘拯救,但现代竞技
其实,不论在某个阶段,三体式也不是死桩。有很多人将三体式
说成是技击的预备式,但我不同意这样的观点。桩功练习,是为
了保证高强度的对抗中做到身形不散,同时也是保证自己不受伤
或少受伤。打个比方,一条凳子,如果螺丝梢钉拧紧了,自然牢
固,摔打一下,也不容易受损,否则,不用说摔打,就是受点重
压,立马散架不说,还容易折断了梢钉螺丝。对人而言,倘若没
不知很多前辈出身朴实,哪里懂什么系统工程,只是简简单单一
站,就出了后人门不能企及的功夫,为什么?就是因为大道至简,
只要用心专一,抓了主要矛盾,自然能成功,否则只会事倍功半
甚至无功而返。
随着桩功的练习和进步,三体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本支三体式,
刚开始要求开展,所以两脚距离要迈大,两手要尽力撑起,练的
所学的形意拳和八卦掌作一个认真而系统的介绍。内家拳拳理精
深,短短的篇幅,未必能讲的透彻,虽然几易此文,但还不如意,
难免有理解体认不深之处,所以也欢迎与同修同好交流学习,并
一起为传统形意八卦拳正本清源。
由我自身的练习体会,我觉得对于初学,形意拳相对于八卦拳大
概更简单朴实,容易掌握些,所以本系列文章,先从形意拳讲起,
有整劲,在击打受力中很容易散架受伤,尤其是腰部颈部等关节。
所以本支形意在站三体式时,需要旁人不时施加不同方向的外力,
内家拳的练习方法培养内力与身体控制
内家拳的练习方法培养内力与身体控制内家拳是中国传统武术中独特的拳术流派,融合了太极拳、八卦掌和形意拳等元素,其核心是培养内力和身体控制的能力。
通过内家拳的练习,可以不仅提升身体的协调性和柔韧性,还可以锻炼内力的发挥和身体的控制能力。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内家拳练习方法,以帮助热爱武术的人士提升自身的内力和身体控制能力。
深蹲:内家拳强调腿部的力量与稳定性,因此深蹲是非常重要的练习方法之一。
站立时,双腿与肩同宽,屈膝下蹲,保持上体挺直。
在下蹲的过程中,注意保持身体平衡和重心稳定。
然后慢慢起身,重复多次。
深蹲可以锻炼腿部的力量,提高身体的稳定性。
提踵:这是一种用来锻炼脚踝和小腿肌肉的练习方法。
站立时,双腿微微分开与肩同宽,然后慢慢抬起脚跟,使整个身体的重心集中在前脚掌上,然后再放下脚跟。
提踵能够增强脚踝的灵活性和坚韧性,提高站立时的稳定性和身体的控制能力。
缩腹:这是一种用来锻炼腹部肌肉和提高核心稳定性的练习方法。
坐在地上,双膝弯曲,脚掌放在地面上。
双手交叉放在胸前,然后慢慢向后仰,同时用腹部肌肉收缩身体。
保持几秒钟后,再慢慢恢复到初始状态。
缩腹练习可以增强腹部肌肉的力量和耐力,提高身体的控制能力。
太极拳推手:太极拳是内家拳中的代表之一,通过推手练习可以培养身体控制和内力发挥的能力。
推手练习的基本动作是双方面对面,手臂微曲,手掌相对。
一方向前推,另一方则通过借力和转化力量来躲避和化解对方的推力,并进行还击。
通过推手练习,可以逐渐培养出对身体力量的感知和控制,提高内力的运用技巧。
禅坐冥想:内家拳的练习除了强调身体的控制能力外,还重视内心的平静和安定。
禅坐冥想是一种用来锻炼内心和提高内力的方法。
找一个安静的场所,盘腿坐在地上,将双手放在腹部上,闭上眼睛,专注于呼吸。
通过冥想,可以调整身心状态,放松身体,培养出内力的积累和运用能力。
通过以上几种内家拳的练习方法,可以全面提升身体的协调性、柔韧性和稳定性,同时增强内力的发挥和身体控制能力。
内家拳功力训练方法
内家拳功力训练方法
内家拳功力训练方法包括下面几个方面:
1.站桩练习:站桩是内家拳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练习之一,其目的是通过站立姿势,调整呼吸和意念,训练身体的根基力量和内劲。
站桩可以进行长时间的静态练习,也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动作配合。
2.呼吸法:内家拳讲究全息呼吸,即以腹腔和丹田为中心,通过深呼吸和缓慢的呼吸节奏,调节气息和体内能量的运转。
内家拳功力的提升离不开正确的呼吸方法的训练和应用。
3.动作练习:内家拳强调以意念带动身体运动,通过练习基本拳法和套路,加深对内家拳招式的理解和掌握,提升动作的灵活性和力量的发挥。
4.推手练习:推手是内家拳中的特殊训练方法,通过与人接触,感受对方的力量和动作,调整自身的力量和姿势,以达到控制对方和自我防御的目的。
推手练习对于内家拳功力的培养和提升具有重要作用。
5.心意合一:内家拳注重心意的调动和集中,通过强化意念的驱动力,将动作与意念相结合,使身体发出更强的力量。
内家拳能够将心意集中于具体动作中,是其独特之处。
以上是一些内家拳功力训练方法的常见内容,每个人在实践中需要根据自身的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通过不断练习和领悟,才能逐渐提升内家拳的功力水平。
武当·内家增力功法(秘传)
武当·内家增力功法(秘传)技击格斗是对人体综合素质的考验,所以,古来武术家都讲究“内练精、气、神、力、功,外练手眼、身、法、步”来增强自身实力。
更有“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的拳谚,说明练功对于格斗取胜、武功修为的重要性。
内家拳格斗常常是以柔克刚、以巧制拙,“四两拨千斤”,要做到这些,光靠技术、技巧、战术是不够的,还需有坚实的武功底子。
增强武功的内功、外功练法,简便易行。
(一)面南背北,立正自然站立,两臂下垂,五指并拢,掌心贴靠大腿,两眼平视前方。
(图1)【要点】心平气和,全身松静,排除杂念,精神内敛。
(二)接上动,右脚右移一步,两腿屈膝下蹲成马步;同时,两掌小臂内旋屈肘置于左右胁侧下方,掌心向下,虎口撑圆,拇指向后;目视前方。
(图2)【要点】含胸拔背,直颈竖项,下颔内收,闭口咬牙,舌抵上腭,丹田后吸,提肛譲臀;用鼻作均匀呼吸,一呼吸为一度,共24度为止;动静自然,浑然一体。
(三)接上动,两腿不动;来自“武宗”公众号·两掌翻转,小臂外旋,屈肘两掌缓缓向上托举至下颔,掌心向上,虎口向外,两手五指略分开;目视两掌。
(图3)【要点】两掌如托一圆球徐徐上升,同时向上提气,作深吸气。
(四)接上动,两腿不动;两掌心由内向外翻转向前,顺势徐徐向前推出,掌心向前,虎口相对,五指向上,掌高与肩平;目视前方。
(图4)【要点】沉肩坠肘,气沉丹田,敛臀提肛,呼吸12度。
(五)接上动,上体前俯;两掌随勢转腕翻掌向下抄捞,置于两脚之间,离地寸许,掌心向上,虎口向外,五指相对;目视前方。
(图5)【要点】全身放松,随身体前俯,两掌向下抄捞,徐徐呼气。
(六)接上动,上体直起,两腿屈膝成马步;·来自“武宗”公众号·两掌转腕翻掌抓握变拳由下向上徐徐举起,两拳心相对,虎口向后;目视前方。
(图6)【要点】意念两手捞抓大地上举,随两拳上举徐徐吸气。
(七)接上动,身法步型不变,两臂屈肘徐徐下垂,两拳不变,高与耳齐;目平视前方。
揭秘内家拳六面整体浑圆力的练习
揭秘内家拳六面整体浑圆力的练习肢体力向六面整体浑圆力过度,共分为六步:第一步.肢体力(局部力)目的是为了松开肩关节,练出小臂的松沉力:出手时,整个手臂如同一根铁链鞭。
上肢不用力,但也不可打软,《内功经》上叫“气调而匀,劲松而紧”,“松肩以出劲”,是说出劲之时,肩井穴用极柔之意松开,劲力才能畅通无阻。
只有肩关节松开,才能保证躯干产生的力量可以顺达梢节。
唯有松之极才能紧之至。
要用腰背的劲把手臂拿起来,再顺着小臂的重力自然下落,要找出这种自然的惯性力,也叫做惰性力,只要胳膊不使劲,这种力非常容易练,只要慢慢把松沉劲(自然的惯性力)甩出来就行了。
第二步.脊柱力(即上肢与躯干的复合发力)当肩关节松开,小臂的松沉之力练出来以后,动作做顺了,就要开始锻炼脊柱的力量,,以脊柱带动小臂,用躯干的力量给小臂的运动加速。
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两只胳膊能练得像两根铁链鞭,整个小臂沉甸甸的,这种力量打出来,人的血肉之躯根本无法承受。
此劲出自筋骨,一旦练出,终身不退。
脊柱力是整体力传递过程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锻炼脊柱时意念应始终感知脊柱,使脊柱和手臂的内在能量达到协调贯通,练武功最忌意念与体能不能合一,陷入空想(顽空),务必要做到形神合一.只有达到形体和能量的合一才是中国武功的入门。
才能为以后的功力进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三步.丹田力(骶骨之力)经过上一步的训练,我们的攻击已经具备了一定程度的杀伤力,但这只是初步功夫,所发之力缺乏变化,发力前还需要预留空间加速。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就要进一步修练丹田之力,丹田(骶骨)是人体的总重心所在,人的整体劲力皆由骶骨发出,这一阶段的练习,主要是为了锻炼我们在千变万化的运动中(尤其是瞬息万变的格斗中)始终能把握自己的总重心,并体会出内力由中心向梢节传导的感觉。
所有运动都由总重心带动,一切运动都是由中心发动的正确的动力定型,一旦经过泛化,分化和自动化的训练阶段并形成本能反应后,我们就真正掌握了运用总重心的能力,就找到了修练功力的关键所在,再通过桩功的训练使周身骨架筋经贯通,丹田力可以顺达周身各个部位,不再产生内耗,旧称之为“劲路”打通,就好象把自己身体修练成一个管道,使能量能在自己身体内自由运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家拳真传功力训练方法(形意,太极)
我所习练的北派拳法为形意拳,太极拳。
现在把这两派功夫的功力训练方法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
真功夫是要练成这样的:滑如冰,粘如胶,软如棉,硬似铁。
太极拳是这样的,形意拳的核心其实也是一样的。
太极拳技击讲“挨得上,打不上”,形意拳要硬打硬进无遮拦。
太极如水,打他时如入水中无处着力。
形意如山,打他时如遇大山无法撼动。
在近身搏斗时,丝毫不怕对方的打击力,且越是高手越是喜欢对方猛扑硬撞,以使对方自做自受,而为此就必须通过技击基本功,训练出不怕对手打击的身体素质。
以下对此基本功做一简略介绍:要把传统技击架作为基本功训练的主要课程,最好先找个明白理论和方法的师傅,拳论指出:“入门引路须口授”。
没有师傅带是不可能入门的。
必须是明师!·不一定要名师!
先练桩功找对身形后,再练拳架发力等法。
除练拳架之外,还须抽出几个式子刻苦练习发劲,一个动作,一个式子要练它上百遍、千遍、万遍,甚至十万遍、直至纯熟。
但练习发劲仍然要遵守原则。
腰裆劲下沉,掌、拳、腕、肘、肩、腰、胯、膝、脚,劲用在何处,浑身内力即集中于何处。
一发之后,立即放松,切忌未到落点,就浑身鼓
劲。
有了一定的基础后,拳架可以快练,同时为了全面了解技击运动规律。
我个人认为可以习练涉猎其它门派拳法如:八极拳、翻子拳、通备拳、等。
还可参照练习外国搏击术如:拳击,摔跤,柔道,泰拳等。
实战技击训练的基本功训练大致如下:
站桩、单操、抖杆子、拧棒子、抓荫芦、太极球、拉皮筋、抖麻辫、抛沙袋、负重步法等等。
尤其桩功、单操、步法(腰腿)、动作组合发劲练习是不可少的功力操练,是对拳功的深入锤炼和发展。
桩功训练才能使定势尽快产生功力,腰腿强健,中线如轴立。
练习桩步稳固,要配合呼吸行气,发展内劲和耐力,练拳前后应练习30分钟桩功。
除此以外,调架子时,尽可能地将势下压,使大腿处在水平位,拉长时间慢慢行架,并且自始至终让体重落在一条腿上,这样练出来的腿功极佳。
腰腿功夫除在上述练法中获得以外,还要练习踢腿、下腰以提高柔韧性,重在追求腰腿功夫。
年轻人还可进行如单腿跳、蛙跳、负重跳、旱地拔松(即深蹲跳提膝高抬)、单足独立深蹲起、悬垂举腿等等,来加强腰腿腹背韧性功力的训练。
单操是对拳架中各种动作,发劲的反复操练,也是对拳架的锻炼。
单操手也可作为实战散手练习,但要准确掌握技击意图。
实战散手的反复锤炼才能独到,地发展自己的实战手法使之冷快绝伦。
如太极拳练云手,形意拳练劈拳等单个动作的反复练习就是单操。
功夫真正达到“滑如冰凌粘如胶,软如棉花硬似铁”的境地,就不但要练拳架,用于贯通内气,协调周身,还要练高强度的功力,练器械来增加耐力和爆发力。
这其中最简便又实用的一种练法就是抖大杆子。
抖大杆子是传统武术中方便易行的,能增加浑身弹韧性,发展劲力。
尤其抖劲,又有增加功力,同时防止笨拙,提高枪棍功夫,所以有的前辈才“大杆子不离手”。
人皆言当年杨禄禅身小力微,然又有“杨老禅推车——平端”之语形容其力大过人。
力大力小无可考。
但近代杨澄甫、陈发科等功夫高手,却都是体重近三百斤和二百斤,加上技术全面、功力足,发之至骤,人不可当,所向披靡,饮誉武坛,便是例证。
当今之太极技击名家妙手,亦大都身体强健,“豆芽菜”式的体格恐难成强手。
当然有的拳术大师的身体外观上很瘦弱,但决不同于先天的弱不堪击,而是苦功操练已敛力入骨,功力卓著,或是独到之学已登峰造极,故而能在关键
时刻异于常人。
身体、功力是技击的本钱,一定要加强自身绝对功力的锻炼,纵然是灵巧,也不是在不花费力气中得来的。
抖杆子一般分为抖大枪和去掉枪头只划杆子两种形式.其方法基本相同。
大杆子又名蜡木杆,是由长约3米,粗5厘米的白蜡圆木做成的(因其有弹性和韧性)。
制做时,除了杆身木刺可以消掉,大头的一尺多长处,可削细点以便手能握住外,其它地方不能修理,否则一修就不耐用了。
有“四面劲”的杆子是好杆子,即杆子四面,每面用力按弯,一松手就能还原。
这种杆子,练习时杆梢不管怎样抖动,杆身仍能保持正直。
如果杆子弹性不好。
一抖便成了弓形,就无法练习了。
练习抖划杆子,可以单人练,也可以双人对滑,每天用拦、拿、扎、绷、批、压、封、闭、捅、捉等方法抖划杆子一百下,杆子重量应视功夫而增加,尽量发身体和腰劲进行抖杆子。
扎空回手,拧后,劲力深者能将对方的衣裳拧在杆子上,把人拖倒。
所以,抖大杆子主要是训练腰腿和手腕的功力。
抖大枪是形意拳,太极拳传统练习中的一种重要练法,也是加强劲力与耐力的一种重要练习手段。
历代拳家对此练习十分重视,可惜的是一方面有些教师因某些原因不传习,另一方面是有些学习者一见此大器械就怕有用力之嫌而放弃。
枪杆是用富有弹性的白蜡圆木,将
其木刺用钉锤砸平制成。
另有重20~30斤的铁枪,每天抖百下,或分几次练,与抖杆法相同。
铁枪重量可视功夫增加至40斤,但总到以力所能及为准,练到精疲力尽为止。
如果是将基础训练后得出的松弹劲加以应用,不过就是将手延长而已,把本身的富于弹性的劲力,通过富有弹性的白蜡木杆传递到枪头。
这种强化练习反过来会加强自身的身法调节水平和劲力,特别是对于加强发劲威力程度,则更为重要。
双人划制是互用拦、拿、扎等方法,由轻而重,由慢到快,柔中寓刚,每次以力尽为度,即长功力,也实习了枪法基本功。
拧棒法,更方便(坚木制粗圆棒,以满把能全握住为准,棒长与自己的小臂长相等),两手各执一端如拧人臂,上下、左右、内外,缠绕绞转,落点时抖发,也可以用手指绞转,练习指力和灵活。
长期练习拧棒子能更好地谐调全身整劲、争力、手臂的拧劲、握力。
在拧棒子的同时,有条件的可以单手或双手配合拧长把、有重量的石盘或跳高支架等,将其斜放在身前,一手从下向外,缠抓握长柄的顶端(重头着地),向外拧转,使圆盘底坐滚转至右前方,然后换左手拧转。
随着手腕功夫的加深,可适当练习将重头上翘,并能尽力坚持一段时间,这对增加把力有一定的好处。
对手腕部的功力和忍耐力的训
练,传统的练法还有拧卷重物、拉橡皮筋、抛掷沙袋、抖麻辫等方法。
传统形意有安身炮对练,太极有推手对练,都是拿跌掷打兼施并用,上边推手,下边施脚,虽着重于“沾连粘随”的“懂劲”,提高拿跌掷打的技巧,也极重视速度快、爆发力强的发劲。
使拿跌掷打的技巧凭借强大的发劲威力,显示其灵活。
所以,上述的基本功训练不可忽视,必须认真练习,为以后获得高深的功夫,打下坚实的基础。
长按或扫描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