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今年高考历史试卷第41题的分析 论文_政治论文

合集下载

历史高考41题论证探讨类

历史高考41题论证探讨类

历史⾼考41题论证探讨类⾼考材料题考查⽅式及答题技巧集训之41题:史学素养----论证与探讨问题41题是⽂综历史考试中难度较⼤的题,思维含量⼤,不易得分,⾼考的选拔性功能就体现在这⾥。

谁能在这样的试题中多得⼀分,谁就能⽐别⼈多⼀分胜算!41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虽然题型灵活多变,图⽚表格类的、公式类的、观点论题类的等等多种不同呈现的⽅式,但万变不离其宗,就是考查运⽤你所积累的历史学科知识和正确的史学观点,在试题提供历史史料中去发现问题、分析探讨问题、最终解决问题的能⼒。

是对历史学科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学科素养、正确的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综合考查。

本题对能⼒要求⾼于知识要求,如果对题⽬的问题的提炼的不对,那么历史史实的运⽤就会失去价值,因此读懂题、审对题⾮常重要!⼀、观点论题类1、思路:这类试题思路⼀般是三步⾛,即观点+论从史出的论证过程+结论。

2、有两种考法:⼀种是材料中已有观点,进⾏提取和论证,即“论证别⼈的观点”;⼀种是根据材料⾃⼰概括提炼观点,再进⾏论证,即“论证⾃⼰的观点”。

3、针对练习:考法⼀:设问⽅式:(1)直接提供观点,要求运⽤相关史实对这⼀观点进⾏探讨。

(2)就材料中提供的观点,你是赞同还是反对或者另有观点,作出判断并加以论证。

(3)就材料中的观点,选择你认同的观点并简要说明理由。

⾼考真题回顾:16年⼀卷41题制度构想与实践、11年41题关于西⽅崛起的观点、12年“冲击—反应”模式。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整个科学的历史若从⼀定的距离来看,就像从⼀种普遍的理性解释向另⼀种普遍解释的缓慢过渡。

其中每⼀种解释都被看做是⼀种根据当时所能掌握的全部科学资料制定出的理论,直⾄这种包罗万象的理论因新的资料猛烈地与之抵触⽽突然被推翻。

于是另⼀种假说便会被提出,这种假说⼜会成为进⼀步发展的出发点。

——布罗代尔《⽂明的历史》结合材料与所学世界近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科学⾰命”⾃⾏拟定⼀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简要阐述。

对今年高考历史试卷第41题的分析-模板

对今年高考历史试卷第41题的分析-模板

对今年高考历史试卷第41题的分析一、本题的特色第41题是一道材料解析题,审读全题,可以看出,本题具有五大特色。

(一)选材、组材富有新意从选择材料和组织材料的角度讲,本题具有四点新意:1.引用了量化材料。

本题材料一由“年份”、“全国耕地面积”、“全国人口”和“全国征收的麦米豆谷”四组不同数据组成,要求考生通过对各组数据的比较和分析,回答问题。

这一作法,自1989年全国高考出现材料题型以来,尚属首次。

材料题引用量化材料,不仅丰富了取材内容,改变了以往文字材料题形式单一的面孔,而且和文字材料相结合,使材料题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并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文字材料题在测试功能上的某些不足;从另一角度讲,这一举措也有益于扩大考生的历史视野,使其知道史料来源的多样性。

2.增加了文字材料的容量。

本题材料二的引文,共有5句,多达130字,大大超过了以往中国古代史材料题单条材料的引文容量。

这种增加信息的作法,为考生提供了比较完整的历史片断,有利于全面考查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分析论证能力。

同时,揭示了今后材料题的发展趋向,甚值得注意。

3.提高了文字材料的迷惑度。

由于材料容量的加大,提供了较多的分析信息,这就必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材料的难度和迷惑度,从而有利于较真实地测试出考生在学习能力上的缺陷和水平。

例如,材料二其中的一句话:“而两浙富民畏避徭役,大率以田产寄他户,谓之铁脚诡寄。

”考生若只从字面理解,仅能得出:“ 两浙地主为逃避徭役,大都把田产寄托于他人名下。

”因此,必须再进一步思考,才能作出正确的理解和结论:“两浙地主的这种作法,正是明太祖核查全国土地,特别是清查地主隐瞒的土地的结果。

”4.各材料之间体现了比较严密的逻辑关系。

本题的三条材料虽来源不尽相同,但却体现了较严密的逻辑,揭示了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

值得注意的是,本题在编排上独具匠心,巧妙地将体现“结果”的材料,置于属于“原因”的材料之前。

这种编排,使整个试题显得“活泼”,且增加了整体的迷惑性。

2023年全国乙卷历史41题评析

2023年全国乙卷历史41题评析

2023年全国乙卷历史41题评析在2023年全国乙卷历史考试中,第41题是一个备受关注和讨论的题目。

这个题目涉及到我国历史的重要事件和人物,需要我们对历史事件的背景、原因、影响有着深刻的理解和分析。

本文将针对这个题目展开全面评析,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个历史知识点。

我们需要了解41题所涉及的历史事件和人物。

在这个题目中,我们需要对一个特定的历史事件或人物进行评析和分析,这就需要我们对相关的历史知识有所了解和掌握。

在这里,我会简要介绍一下这个历史事件或人物的背景和相关的重要信息。

我们会分析这个事件或人物对我国历史的影响和意义,以及它在当时和今天的价值和意义。

接下来,让我们深入探讨这个历史事件或人物。

我们可以从各个方面对这个事件或人物进行深入分析,比如它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影响,以及它对后世的启示和影响。

这个部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个历史事件或人物的重要性和价值,同时也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个知识点。

在文章的结尾部分,我们会对这个历史事件或人物进行总结和回顾。

我们会再次强调它的重要性和影响,并对它的价值和意义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分析。

这个部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这个知识点,同时也可以帮助我们巩固对这个历史事件或人物的理解和记忆。

我也会共享我对这个历史事件或人物的个人观点和理解,希望能够给你带来一些启发和思考。

通过本文的全面评析,相信你已经对2023年全国乙卷历史41题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同时也希望你能够对这个历史知识点有着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继续努力,加油!在2023年全国乙卷历史考试中,第41题备受关注,讨论的历史事件是我国历史中一个重要的转折点,这个题目涉及到了我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和人物,需要我们对历史事件的背景、原因、影响有着深刻的理解和分析。

这篇文章将为你带来更深入的评析,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个历史知识点。

让我们对这个历史事件进行简要介绍。

对高考历史主观题第41题的分析

对高考历史主观题第41题的分析

1对高考历史主观题第41题的分析、预测和模拟训练赣州市教科所 赖建仁一、了解近几年高考历史第41题的命题情况1.(2011年全国新课标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2分)西方的崛起曾被视为世界历史中最引人入胜的历程之一。

这一进程起始于民主与哲学在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出现,继之以中世纪欧洲的君主制和骑士制度,经过文艺复兴和大航海时代,结束于西欧和北美对全世界军事、经济和政治的控制,非洲、拉丁美洲和亚洲的人们只有在遭遇到欧洲探险或被殖民时才会被提到,他们的历史也就是从欧洲的接触和征服才开始的。

然而在过去的十多年中,一些历史学家对上述概括提出了颠覆性的认识。

他们认为在1500年前后的经济、科学技术、航海、贸易以及探索开拓方面,亚洲与中东国家都是全世界的引领者,而那时欧洲刚走出中世纪进入文艺复兴时期。

这些历史学家认为,当时的欧洲要远远落后于世界其他地方的许多文明,直到1800年才赶上并超过那些领先的亚洲国家。

因此,西方崛起是比较晚近才突然发生的,这在很大程度上都要归功于其他文明的成就,而不仅仅取决于欧洲本土发生的事情。

——摘编自杰克·戈德斯通《为什么是欧洲?——世界史视角下的西方崛起1500—1850》评价材料中关于西方崛起的观点。

(12分)(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参考答案】其中表明观点3分,评论9分。

(1)表明观点:观点一:欧洲崛起靠自身因素; 观点二:欧洲崛起其他文明发挥了积极影响; 观点三:欧洲崛起是自身因素和其他文明影响共同作用的结果。

(2)合理引用史实,进行多角度评论观点一的角度和相应史实如下:政治角度(资产阶级革命、民主政治制度确立等)、经济角度(资本主义萌芽、新航路开辟和殖民扩张、工业革命等)、文化角度(古希腊古罗马文化、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等)。

(每个角度3分)观点二的主要史实包括:政治角度:科举制,阿拉伯帝国、蒙古帝国、土耳其帝国扩张(三个扩张算一点),经济角度:丝绸之路,文化角度:中国四大发明(分述也只算一点),儒家思想,等等。

对今年高考历史试卷第41题的分析

对今年高考历史试卷第41题的分析

独没有“人口增加”的原因。

显系“全国人口”这一材料在题中“意义”不大。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材料一给出的“全国人口”一组数据,确为多余,不若载去。

(二)从设问看本题“对上述现象应如何认识?”的不足本题在设问上的欠缺是:题意不明、产生误导。

本题第3问:这里的“上述现象”是指材料一所示的“上述现象”,还是指材料二和材料三所示的“上述现象”,抑或指整个三条材料的“上述现象”?题目并未明确交代。

其二,该问要求对“上述现象”进行“认识”。

是要求考生就所给的材料进行“认识”,还是允许考生“自由”地谈自己的“认识”?一句话,“应如何认识”难倒了大批考生。

由于题意,界定不明,考生根据各自的理解去作答,结果答案五花八门。

其实,从该问的参考答案来看,该问实际上是要求考生“根据上述现象谈谈你对明太祖的认识”,对明太祖的农业政策作出评价。

因此,如将设问改成:则设问与答案更可吻合。

(三)从参考答案看本题的不足1.答案不全。

例如,第1问的参考答案缺少“政府收入增加”这一结论。

但材料中明确揭示了这一结论,许多考生也都答出了这点,却不能得分。

第2问的参考答案中缺少“减免租税”或“减免赋役”等类似的结论。

“减免租税”是明太祖实施的重要的兴农政策之一。

这一重要政策在本题材料二中也有明确反映,许多考生亦讲到这点,惜不能得分,这应是答案设计的缺漏。

第3问的参考答案,从设问的角度看,似嫌片面。

谈及明初农业的发展,固然要肯定明太祖兴农政策的促进作用,但不应忽视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

其实,本题的材料二和材料三都透露了这一点一些优秀考生亦答出了:“明初农业的发展,也是劳动人民辛勤劳动的结果”这一正确结论。

因此,答案设计没有包括这条重要结论,不能不说是一个较大的失误。

2.选“点”不当。

第2问的参考答案中的第一个评分要点是这样写的:“调查全国土地,清查地主隐瞒的土地”。

笔者认为,以此作为评分要点,似选择不当。

明太祖“调查全国土地”的直接目的,一方面是清查地主隐瞒的土地,让他们按田亩实数缴纳赋役,以增加政府的收入。

对今年高考历史试卷第41题的分析

对今年高考历史试卷第41题的分析

对今年高考历史试卷第41题的分析<[对今年高考历史试卷第41题的分析]一、本题的特色第41题是一道材料解析题,审读全题,可以看出,本题具有五大特色。

()(一)选材、组材富有新意从选择材料和组织材料的角度讲,本题具有四点新意:1.引用了量化材料。

本题材料一由“年份”、“全国耕地面积”、“全国人口”和“全国征收的麦米豆谷”四组不同数据组成,要求考生通过对各组数据的比较和分析,回答问题。

这一作法,自1989年全国高考出现材料题型以来,尚属首次。

材料题引用量化材料,不仅丰富了取材内容,改变了以往文字材料题形式单一的面孔,而且和文字材料相结合,使材料题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并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文字材料题在测试功能上的某些不足;从另一角度讲,这一举措也有益于扩大考生的历史视野,使其知道史料来源的多样性。

2.增加了文字材料的容量。

本题材料二的引文,共有5句,多达130字,大大超过了以往中国古代史材料题单条材料的引文容量。

这种增加信息的作法,为考生提供了比较完整的历史片断,有利于全面考查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分析论证能力。

同时,揭示了今后材料题的发展趋向,甚值得注意。

3.提高了文字材料的迷惑度。

由于材料容量的加大,提供了较多的分析信息,这就必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材料的难度和迷惑度,从而有利于较真实地测试出考生在学习能力上的缺陷和水平。

例如,材料二其中的一句话:“而两浙富民畏避徭役,大率以田产寄他户,谓之铁脚诡寄。

”考生若只从字面理解,仅能得出:“ 两浙地主为逃避徭役,大都把田产寄托于他人名下。

”因此,必须再进一步思考,才能作出正确的理解和结论:“两浙地主的这种作法,正是明太祖核查全国土地,特别是清查地主隐瞒的土地的结果。

”4.各材料之间体现了比较严密的逻辑关系。

本题的三条材料虽来源不尽相同,但却体现了较严密的逻辑联系,揭示了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

值得注意的是,本题在编排上独具匠心,巧妙地将体现“结果”的材料,置于属于“原因”的材料之前。

高考历史全国卷41题分析与策略

高考历史全国卷41题分析与策略

关于世界近代史相关内容的两 指出其中一处不同,并指出不同的原因 幅“教材目录”
科技与生产力之间关系的“公 “运用世界近现代史的史实对上述公式进行探
式”
讨”
1950—2008我国部分节假日 “指出其中(我国节假日的)变化的趋势并说
状况
明形成的历史原因”
围绕“制度构想与实践”
“议定一个具体的议题,并进行简要阐述”
提炼出一个观点(玄奘西游鉴 “结合中国古代史相关史实加以论述” 真东渡)
近中国开埠通商代
“提取一个自开商埠的信息简要分析”
14-17世纪中外历史事件
“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 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
钟表的演变
“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 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
近代中国在外来侵略下的反抗、“结合中国近代史的具体史实,自拟论题,并就
例2,评论史观点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冲击—反响〞模式 。 〔要求:对该模式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观点明确;运用 材料中的史实进展评析,史论结合。〕
附:找出不同看法解题技巧 一、解题要领 1. 提出不同观点; 2.论述观点; 3. 再次说明观点;
例3,提出不同看法
【解析】此题是开放性试题,以生产力诸要素与科学技术的关系 〔科学技术对于生产力的提高有着决定性的作用,科学技术通过 渗透到生产力诸要素中发挥其巨大的作用〕的“公式〞为切入点, 要求学生根据所学,对这一“公式〞进展探讨,全面考察学生阅 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以及论证探讨 问题的多种能力。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原理,生产力是人类 征服和改造自然的能力,由劳动者、劳开工具和劳动对象以及生 产组织形式等要素构成。该公式主要说明了科学技术对于提高生 产力的奉献,近代以来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使生产力各要素的 效益发生增殖〔代数性倍增〕,这是对材料公式的理解;而此题 的落脚点还要运用史实探讨,可以依据世界近现代史上的两次工 业革命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相关史实,选取科学技术与公式中一 个或多个要素之间的关系进展论证。只要认可其中一个关系,并 进展合理的论证即可。当然,也可以对公式进展修改、补充、否 认或提出新公式,要求史论结合、言之有理即可。

高考全国卷历史第41题小论文类题型解析

高考全国卷历史第41题小论文类题型解析

高考全国卷历史第41题小论文类题型解析高考全国卷历史第41题小论文类题型解析小论文是近几年全国卷历史高考第41题的主流题型,从2011年出现小论文以来,6年来总共考了4次,这类题型特点有三,一是突出考察了考生的价值观,具体来看就是史观的理解运用,如15年全国卷1第41题主要要从唯物史观来分析这个公式,而16年全国卷1的第41题主要是从文明史观来解析运用,都不是简单记一记概念就能行的,而是要真正理解,并且能与所学知识有机的结合起来灵活运用才行。

二是突出考察学科思维能力,主要是史论结合以及建立这个思维基础上的逻辑推理能力。

从近几年全国卷来看,所选取的材料主要来自经典,考生必须根据题目要求准确解读材料,合理推理,然后才能做到解析观点,加以论证。

其中史论结合是最重要的考察点,你的逻辑思维能力再好,但不能有效的根据要求解读材料也是不行。

三是突出考察表述能力。

这类题型既然是历史小论文,那么就要求术语运用要准确,使用本学科的论证方式,史实准确,逻辑严密,论证充分,由于时间很紧,强度又大,所以在短时间能写出高质量的历史小论文实在不容易,若非平时高强度训练,具有了相当的能力,想征服这座高地着实不容易。

这也是这道题平均分一直在低位徘徊的原因,也使得这道题成为历史科的压轴题。

有老师对此类题型做了如下归纳,首先明确解题要领,概括为四句话:先表态,得观点明确分;想论点,得分层论点分;找史实,得历史史实分;作结论,得整体印象分;排好版,得规范逻辑分;然后解题步骤,分为三步,写观点,要提炼观点,该表态的表态,该阐释的阐释;接下来就是论证,要史论结合,多角度分析,层次清晰;最后一步就是总结,对以上论证升华、补充、拓展、评判。

总体来说,很精辟很到位,本文主要是在这个基础上再进行梳理,力求更实用,更有效的提高备考针对性。

从这几年的高考题来看这一题型又可细分为三类:观点评述类、观点论证类以及半命题小论文。

观点评述类与观点论证类的不同在于前者要求考生对特定观点表态,后者就不需要,只要对特定观点进行论证即可,与半命题小论文的不同在于后者要求围绕特定主题自行拟题然后加以论证。

历史全国卷高考41题剖析

历史全国卷高考41题剖析

从新史观“全球史”“抗战 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 组成部分”路径思考
修改意见可以是: 增加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内容,包括“中国远征军出国抗 战”、“苏英美对华援助”、“开罗会议与《开罗宣言》” 增加国民政府外交方面的内容,包括“美英废除治外法权 ”、“参与联合国的创建” 增加海外华侨对抗战的支持
【部分答案展示】
2、历史学科能力的集大成者
3、命制多与史学前沿动态相联系
4、基本是开放性试题(答案的多元化)
三、例题分析
一、例题(2014高考文综·4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该目录提出一条修改建议, 并说明修改理由。(所提修改建议及理由需观点正确,符合历 史事实。)
从史学动态“全民族 抗战”路径思考
2015年国庆大阅兵
三、(2012新课标文综•41)(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冲击——反应”曾是国内外史学界解释中国近代历史的模式之 一,其主要观点为中国社会存在巨大惰性,缺乏突破传统框架的内部动力; 从19世纪中期开始,西方的冲击促使中国发生剧烈变化。有人据此图示中国 近代历史变迁(见图10)。
修改意见可以是: 增加“国民党积极抗战史实”包括增加国民党“淞沪会 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台儿庄大捷)”等 增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包括增加“八一三事 变”、“国民党抗战自卫宣言” 合并“国民党反共高潮的被击退”和“国民党的黑暗统 治”两个子目改意见可以是: 增加抗战时期的经济发展,包括“民族工业的内迁”、 “中国经济区域结构的改变”等 增加抗战时期的文化建设 增加抗战时期社会生活的变迁,包括“侵略战争给人们 生活带来的灾难、流亡和人口迁徙”
不同:目录A 反映的内容主体便 是英国资产阶级革 命的过程,而目录 B既关注了西方, 也关注到东方;既 关注政治斗争,也 关注经济变化与思 想文化。

高考历史全国卷第41题加分指导全国卷第41题的命题规律分析与应试策略 含解析

高考历史全国卷第41题加分指导全国卷第41题的命题规律分析与应试策略 含解析

全国卷第41题的命题规律分析与应试策略新课标全国卷第41题,有人称之为开放性试题,也有人称之为探究性试题和创新能力评价题.这一类型试题在设问中通常有“说明”“评述”“评析"“探讨"等关键词,主要考查考生对历史观点、规律的认知、分析和论证能力。

下面对这一题型的特点进行深入的分析,并反思其应对策略,以帮助考生复习备考。

一、命题规律1.从能力要求上看试题注重考查考生“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

2011年“西方崛起”题和2012年“冲击——反应”题,都是考查考生“使用批判、借鉴、引用的方式评论历史观点”;2013年“汉唐间历史变迁”题考查的是“运用判断、比较、归纳的方法论证历史问题”,2014年“目录修改说明”题和2015年“公式探讨”题,主要考查考生“独立地对历史问题和历史观点提出不同看法”。

试题涉及了获取与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四项基本的能力要求。

2.从命题立意上看近年来,高考文综试题坚持能力立意,引领素质教育的基本精神,逐渐加强了从注重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素质立意的转变,试题由过去重视考查记忆能力向综合应用能力、创新能力、人的全面发展转变.历史学科的基本素养在41题中的表现特别凸显,主要表现在:第一、答题思维上倡导多角度、多层次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第二、答题原则上强调论从史出、论从证出和史论结合;第三、语言表达上强调逻辑严密、文字通顺。

3.从考查目标上看近几年全国卷第41题以社会重大时事热点、最新的学术研究成果和学术争论话题为载体,以学科知识为依托,突出历史学科的价值导向功能。

2011年“西方崛起"题,凸显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长效热点;2012年“冲击--反应”题引导考生思考现代化发展模式;2014年“目录修改说明”题体现中日关系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2015年“公式探讨”题是科技创新这一热点聚焦的体现.这些试题反映了命题者在选材上别具匠心,既突出了时政和学术热点,又突出了历史的教育功能。

历史高考41题与我们的看法

历史高考41题与我们的看法

浅谈高考历史全国卷41题和我们的看法与做法巢湖一中汪为武2015-12-20历史高考真的有些难!这是历史老师的共识,可是更为悲催的是,我们的一线教师既没有任何话语权,也根本无法动摇命题人的“高考还是难一点好。

”的铁石心肠,我们只能认了。

全国高考从1977年恢复到2015年已历经39年,回顾历史,70-80年代主要考查历史的基本知识,命题以知识立意为主,背书是当时的特色。

90年代着重考查学生的能力,命题以能力立意为主,难度明显加大,一些题目不仅难倒了学生,也难坏了老师,1992年出现的小论文题杨贵妃题更是非常新颖,也非常难,后续又推出的如墨子题、顾炎武题、顾维钧题也都很有代表性,它确实考查了学生的能力,对中学历史教学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

进入21世纪,国家颁布了新课程标准,全国高考开始命制新课标卷,命题考查以素养立意为主,着重考查学生的知识潜质、学科素养和人文素质。

从2011年开始全国高考命题进入到规范和标准化阶段,题量、题型和分值至今连续五年保持稳定不变。

其中41题更显特色,12分保持不变,基本为开放性的小论述题。

根据巢湖市教育局的安排,我们高三历史组的老师崔范华、吕荣和我就这一题型作了一些粗浅的探究,下面就谈谈我们的一些看法和做法,以求教于历史同仁。

一、近五年高考41题的回顾与总结人们常说三年一小变,五年一大变,这句话放在高考试题上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从2011年到2015年已经五年了,后面怎么变化,我们都在期待着,都在揣测着……综观近五年高考41题,我们作了简要的回顾与总结,认为试题可以归纳为这样四种类型,一是对观点的评述,从给定的材料中提炼观点或者给定观点或者自已提出观点,然后再加以评述。

如2011年全国1卷西方崛起题,2012年全国1卷的评析冲击-反应模式题(试题略)。

二是指出材料中的变化、趋势并加以说明,试题呈现形式可以是从提供的地图中提取信息,如2013年全国1卷汉唐历史变迁题,也可以是从表格中找出变化趋势,如2015年全国2卷的中国节假日题,根据表格中我国节假日变化的多种趋势,指出其中一种变化趋势并说明形成的历史原因(试题略)。

2021 年高考历史全国乙卷第 41 题

2021 年高考历史全国乙卷第 41 题

2021 年高考历史全国乙卷第 41 题,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一道题目。

这道题要求考生结合所学专业知识,阐述对的评价。

本文将针对这一主题,从不同的角度展开全面的评估和深入的探讨。

一、的背景我们需要了解的背景,以便更好地理解这一历史事件的意义和影响。

发生在1919年,当时正值我国处于国家危机、社会动荡的时期。

学生们的抗议活动在一定程度上被看做是对和民主思潮的一个具体表现。

二、的意义我们需要深入探讨的意义。

这次运动不仅是学生们对近代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等问题的一次有力揭示,更是我国的高潮。

它号召了全国各地的学生和知识分子积极参与,引起了全社会的强烈共鸣。

这一事件对我国近现代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仅为我国的民主进步运动奠定了基础,也极大地激发了我国人民的爱国热情。

三、的评价接下来,我们将深入评价的意义和影响。

从学术角度来看,是我国近现代史上的重要事件之一,对我国近代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了我国近现代史上的重要转折点。

而从社会角度来看,的发生,促进了我国的现代化进程,提升了我国人的国家意识和爱国精神。

其影响不仅体现在当时,更延续至今。

四、个人观点和思考我想共享一下对的个人观点和理解。

的发生,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是中华民族最宝贵的财富。

正是因为有了这种精神,我国才能在近代史的变革中屹立不倒,走过了一条充满坎坷的道路,取得了今天的成就。

我们应该倍加珍惜这段历史,传承和发扬的爱国主义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努力。

是我国近代史上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它不仅激发了我国人民的爱国热情,更为我国近现代史的发展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关于这一主题,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去深入思考,并加以充分的评价。

希望本文的探讨能有助于广大读者对有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通过这篇文章,希望你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2021 年高考历史全国乙卷第 41 题所考察的内容。

同时也能更深入地思考我国近代史上这个重要时期的意义和影响。

高考历史全国卷41题分析与策略共56页文档

高考历史全国卷41题分析与策略共56页文档

66、节制使快乐增加并使享受加强。 ——德 谟克利 特 67、今天应做的事没有做,明天再早也 是耽误 了。——裴斯 泰洛齐 68、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以及整个命运 的,只 是一瞬 之间。 ——歌 德 69、懒人无法享受休息之乐。——拉布 克 70、浪费时间是一桩大罪过。——卢梭
Hale Waihona Puke 高考历史全国卷41题分析与策略
11、用道德的示范来造就一个人,显然比用法律来约束他更有价值。—— 希腊
12、法律是无私的,对谁都一视同仁。在每件事上,她都不徇私情。—— 托马斯
13、公正的法律限制不了好的自由,因为好人不会去做法律不允许的事 情。——弗劳德
14、法律是为了保护无辜而制定的。——爱略特 15、像房子一样,法律和法律都是相互依存的。——伯克

2023年全国乙卷历史41题评析

2023年全国乙卷历史41题评析

2023年全国乙卷历史41题评析
2023年全国乙卷历史41题评析:
2023年全国乙卷历史41题考查的是对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评价。

该题主要涉及科举制度的兴起、发展及其在历史上产生的影响。

通过对比分析科举制与察举制、世官制的差异,以及科举制在隋唐时期的历史地位,来评价科举制度的历史意义。

首先,该题考查了考生对科举制度兴起和发展的了解。

科举制度起源于隋唐时期,通过考试选拔官员,打破了世袭制和察举制等传统选官方式的限制,使得选官更加公正、公平。

同时,科举制度也促进了教育的发展,使得更多的人有机会接受教育,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和知识水平。

其次,该题还考查了考生对科举制度在历史上产生的影响的了解。

科举制度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仅推动了中国的政治、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发展,也对其他国家产生了影响。

例如,科举制度对日本的考试制度和官员选拔产生了影响,也对欧洲的文官制度产生了影响。

最后,该题要求考生通过对比分析科举制与察举制、世官制的差异来评价科举制度的历史意义。

考生需要通过分析科举制与察举制、世官制的不同点,
来探讨科举制度的历史意义。

例如,科举制度通过考试选拔官员,更加公正、公平;同时,科举制度也促进了教育的发展,提高了人们的文化素养和知识水平。

这些都是科举制度的历史意义。

总体来说,2023年全国乙卷历史41题是一道综合性很强的题目,要求考
生对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有较全面的了解,并能够对其历史意义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分析。

同时,该题也要求考生具备较强的对比分析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

高考第41题解法初探

高考第41题解法初探

高考第 41 题解法初探近似 solo 题的高考历史 41 题是必考的 12 分题,俗称小作文。

其考察的体现方式大概有信息提炼型、评论阐述型、改正看法型等。

这种题的解答的一般格式要求,史论联合、条理清楚。

依据怎么问、怎么答的一般思路,按总、分、总的模式睁开。

下边以高三复习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为例,对该类题的解法进行简要商讨,以期抛砖引玉。

农业情况例 1历史图表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

阅读下边图表,从中分别提取苏俄(联)农业经济变迁的有关信息,并联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分析第一联系当时苏俄(联)农业领域的骨干知识,找打破口。

列宁时代的农业情况: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余粮采集制、新经济政策固定的粮食税,1924 年列宁逝世。

斯大林时代:农业集体化、计划经济(国营农场、集体农庄)。

找图中的重点信息,时间节点 1913 年为一战前, 1921 年为新经济政策实行的时间。

再看面积与产量的变化,最后依据信息和说明两个层次,分开作答。

答案信息: 1913 年到 1921 年,俄国粮食耕种面积和粮食作物产量降落。

说明:1913 年为沙皇专制统治, 1914-1918 年俄国参加了世界大战, 1918-1920 年又迸发了三年国内革命战争,战争和社会的动乱使俄国的粮食耕种面积和粮食作物产量双降落,极大地威迫了重生的苏维埃政权的稳固。

∥信息: 1921-1925 年苏俄的粮食耕种面积和粮食作物产量都有了显然地增添。

说明: 1918-1920 年,苏俄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只管稳固了重生的苏维埃政权,但引起了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

1921 年起,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苏俄的粮食耕种面积和粮食作物产量明显增添。

这进一步稳固了重生政权,并为睁开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准备了条件。

点拨历史小论文的基本写作原则为史论联合、论从史出。

答题的基本思路为:原由一经过一结果、影响,此中,原由、经过一般为史实,结果影响一般为史论。

2023年全国乙卷历史41题评析

2023年全国乙卷历史41题评析

2023年全国乙卷历史41题评析摘要:1.题目概述2.解题思路分析3.答案解析与评价4.考生表现及改进建议5.备考策略正文:一、题目概述2023年全国乙卷历史41题,以我国近现代史为背景,结合重大历史事件,考查了考生的历史素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题分值较高,对考生的历史认知、逻辑思维和文字表达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

二、解题思路分析1.阅读题目和材料,明确题目要求。

2.抓住关键信息,进行历史联系和分析。

3.运用所学知识,解释材料中的历史现象。

4.结合题目要求,组织文字表述。

三、答案解析与评价本题答案要点包括:1.正确理解题目背景和设问指向。

2.把握历史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

3.分析历史现象背后的本质。

评价方面,优秀答案应具备:1.逻辑清晰,论述有力。

2.观点鲜明,证据充分。

3.文字表达流畅,符合学术规范。

四、考生表现及改进建议1.多数考生能较好地把握历史背景,但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上存在不足。

2.部分考生对历史事件的关联性认识不足,导致答案不够完整。

3.少数考生文字表达能力较弱,影响答案的分数。

改进建议:1.加强对历史事件之间关系的理解和学习。

2.提高历史素养,锻炼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注重文字表达训练,提升文字表达能力。

五、备考策略1.系统学习历史知识,构建知识体系。

2.关注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锻炼逻辑思维。

3.模拟历史题目,提高应试能力。

4.学习优秀范文,提升自己的文字表达能力。

总之,2023年全国乙卷历史41题考查了考生的历史素养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本题的特色第41题是一道材料解析题,审读全题,可以看出,本题具有五大特色。

(一)选材、组材富有新意从选择材料和组织材料的角度讲,本题具有四点新意:1.引用了量化材料。

本题材料一由“年份”、“全国耕地面积”、“全国人口”和“全国征收的麦米豆谷”四组不同数据组成,要求考生通过对各组数据的比较和分析,回答问题。

这一作法,自1989年全国高考出现材料题型以来,尚属首次。

材料题引用量化材料,不仅丰富了取材内容,改变了以往文字材料题形式单一的面孔,而且和文字材料相结合,使材料题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并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文字材料题在测试功能上的某些不足;从另一角度讲,这一举措也有益于扩大考生的历史视野,使其知道史料来源的多样性。

2.增加了文字材料的容量。

本题材料二的引文,共有5句,多达130字,大大超过了以往中国古代史材料题单条材料的引文容量。

这种增加信息的作法,为考生提供了比较完整的历史片断,有利于全面考查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分析论证能力。

同时,揭示了今后材料题的发展趋向,甚值得注意。

3.提高了文字材料的迷惑度。

由于材料容量的加大,提供了较多的分析信息,这就必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材料的难度和迷惑度,从而有利于较真实地测试出考生在学习能力上的缺陷和水平。

例如,材料二其中的一句话:“而两浙富民畏避徭役,大率以田产寄他户,谓之铁脚诡寄。

”考生若只从字面理解,仅能得出:“两浙地主为逃避徭役,大都把田产寄托于他人名下。

”因此,必须再进一步思考,才能作出正确的理解和结论:“两浙地主的这种作法,正是明太祖核查全国土地,特别是清查地主隐瞒的土地的结果。

”4.各材料之间体现了比较严密的逻辑关系。

本题的三条材料虽来源不尽相同,但却体现了较严密的逻辑联系,揭示了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

值得注意的是,本题在编排上独具匠心,巧妙地将体现“结果”的材料,置于属于“原因”的材料之前。

这种编排,使整个试题显得“活泼”,且增加了整体的迷惑性。

(二)设问层层深入本题的设问具有如下特点:1.设问由小到大,步步扩展。

本题第1问针对材料一这一单条材料提出问题;第2问则扩大到对材料二和材料三两条材料提出问题;而第3问又是对三条材料提出的综合问题。

这种步步扩大的设问方式不谓不巧妙。

2.设问由易及难,层层提高。

本题的三个设问,体现了思维运动由低层次到较高层次的发展过程。

三问之间,具有较严密的逻辑递进关系,这不仅符合考生的认知规律,而且有利于考查考生在不同层次上的思维水平。

3.设问论“事”、评“人”相结合。

结合本题参考答案来看,本题的前两问论及明初农业生产发展的原因及结果;最后一问涉及对明太祖农业政策的评价。

论“事”评“人”共寓于一题,亦可谓设问的灵活和巧妙。

(三)突出对能力的要求本题强调对考生能力的考查。

按《考试说明》提出的十项能力要求,本题考查的主要能力涉及到其中的第1、2、3、5、7、8、10项能力要求。

本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其次考查考生综合评价能力;强调考生掌握和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说明历史现象的能力。

从本题的分值情况来看,也反映了上述意图。

其中,前两问的分值共计4分,占全题分值的2/3;而旨在考查考生较高层次能力的第3问,其分值为2分,占全题的1/3。

而且本题对能力的考查,与本题所反映的思维层次水平是相一致的。

笔者认为,本题既重视基本能力,又不忽略较高层次能力的作法,是稳妥和适宜的。

这一作法,不仅充分考虑到目前中学历史教学的实际情况和广大考生的总体水平,又明确提出了高考和高校对选拔人才的较高要求。

(四)强调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教育本题通过对明初农业生产发展和明太祖有关农业政策的考察,旨在说明:对历史现象和历史人物的活动,只有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进行分析和评价,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从而使考生受到科学的理论教育。

其二,本题所揭示的历史现象和结论对今天发展社会主义经济仍具借鉴意义,体现了从历史汲取教益和发扬古为今用的教育宗旨。

(五)贴切中学历史教学贴切中学历史教学,是本题的又一特色。

本题落点于中学历史教材和教学的重点—一“明初恢复、发展经济的措施”而选材组题。

这一贴切教材和教学的作法,对中学历史教学起了良好的导向作用。

它旨在强调:广大中学师生必须立足于教材,扎实地搞好基本教学。

二、对考生答题的分析(一)对考生答题的总体印象第41题6分5~4分3~2分1~0分考生得分率9%44%39%8%(据千份答题统计)通过上表,可以看出,有不少考生获得满分;大部分考生得分在5-4分之间。

这除了试题本身的因素外(例如试题是否难度过小),应当认为,近两年来,经过广大师生的辛勤努力,考生的学习能力上有了一定的提高。

但是,勿庸讳言,广大考生在能力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距高考和高校选有不小的差距。

(二)对典型答题的分析为了便于分析问题,笔者现将四份有代表性的考生答题,列制成表,全文移录(各答题中的简短评语是笔者加的)。

表如下:------------------------------------------------------------------------------------------------ 第41题甲卷乙卷丙卷丁卷------------------------------------------------------------------------------------------------- 问题1 ①反映了明太祖统治后①明太祖时,全国耕地①土地的增加和投入,①人口增长并不快,但期,全国耕地面积扩大,人面积增加,人口增殖,政也带来人口的增加,粮地面积被开垦了,人均占口有所增加,政府征收的粮府官仓粮食丰裕。

食的增收,国力昌盛。

有粮食即生活水平发展并食也增多了。

没有提高。

简评理解分析题意正确;表述清理解、分析题意基本正理解分析题意虽基本理解、分析题意错误;表楚;唯分析未透,未归纳出确;表述清楚;但分析正确,但有偏差;归纳述欠缺;错别字。

“农业生产发展”这样一条“征收”一栏,结论不当,结论不当;表述欠缺。

概括性的结论。

且未归纳出“农业有所发展”之类的概括性结论。

问题2 ②原因有(1)明太祖派人②经过明末农民战争,土②答原因有:(1)明太②元季丧乱,版籍多亡,田到各地丈量田亩,核实每户地大部分荒废,明太祖即祖即位时命户部到浙赋无准,国初兵荒之后,民占有土地数目,按田亩多少位以后采取了一些措施西核定田亩数,按田亩无定居,耕家尽废,粮饷匮收税,清查出许多豪强地主恢复农田。

1.免除三年的收税(2)在中原命省臣乏。

隐瞒的土地。

(2)召募农民徭役,农民已经耕种的田议按人口分给田地(3) 开垦荒地,免除三年租税。

地归农民所有,使得垦田北方近城地方,召人耕 (3)命令各地驻军屯田。

数目增加,明太祖说:“天种免征三年租税,提高下财力困乏”,“好比新树不劳动人民积极性(4)命可摇根,小鸟不可拔羽”。

将兵也屯田,士兵平时 2.实行驻军屯粮。

3.推广种田,有战争时打仗。

植棉,注意兴修水利4.同时查出地方隐瞒的土地,按土地的实有数目纳税。

简评理解、分析题意正确;筛理解分析题意基本正确,审题基本正确;主要要理解题意错误,筛选材料选材料得当、全面;表述但筛选材料不当,并有遗点基本列出;但理解题错误。

层次清楚,语言简洁。

缺;某些概念错误;随意文粗率,随意窜解取舍增添材料,可谓背书典型;遗缺重要内容;行文多行文表述罗嗦,错别字。

有不当,符号、标点错乱。

问题 3 ③明朝初年,明太祖恢复农③由于明太祖统治之前,③这种做法是历朝历代③要使生产发展,社会进业生产的措施促进了各地体会了农民的苦衷,并且刚刚任统治者(皇帝)采步,必须统一,必须有一个农业生产的恢复和经济的为人民着想,也是当时人取的必要经济措施,只有安定的社会局面,使农民发展,同时也缓和了阶级矛们心目中盼望已久的带头社会稳定,统治者采取有能从事农业及各种领域的盾,巩固了封建统治。

明初人,能使人们过上太平日利措施,会使经济繁荣,生产,土地是国之根本,国经济的发展,也是人民辛勤子,能幸福生活,这样才能人口增殖,国力昌盛,会家的根基,国不能乱,地要劳动的结果。

统治地位长久,明太祖也受到人们的好评。

充分利用,搞活发展,古往完全算上是英明的君主。

今来千年不变的话题。

简评能据题意作出正确分析和立论观战不确,不能运用审题不当,未能紧扣题意审题不当,表述紊乱,废话、评价,并能运用历史唯物主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回答;立论,观点不确,不空话太多。

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评能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分析问题,立论准确、全面价历史人物;表述罗嗦、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行文表述清楚,但稍欠简废话多、错别字。

分析问题;表述不当,套话洁。

多、错别字。

------------------------------------------------------------------------------------------------- 通过比较,可以看出,考生在能力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审题判断能力差。

例如丁卷,不能根据所给材料和题意要求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回答。

值得注意的是,像丁卷这样的答题,并不是个别现象。

这突出反映了有相当考生在基本能力方面存在着很大的缺陷。

2.阅读理解能力差。

考查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是材料题最突出的测试功能之一。

尤其是有关中国古代史方面的材料题。

考生要通过的第一关就是扫除文字障碍,否则就无法正确理解题意和作答。

可惜的是,广大考生在这方面存在着不少缺陷。

其表现为:(1)读不懂原文。

例如丙卷对第2问的回答。

材料二中有一句关键语:“而两浙富民畏避徭役,大率以田产寄他户,谓之铁脚诡寄。

”由于丙卷读不懂原文,略去不答,因而不能将这一符合题意的重要材料筛选出来,失去重要的得分点。

(2)阅读粗率。

例如材料二中:“明太祖即帝位,遣周铸等百六十四人,核浙西田亩,定其赋税。

复命户部核实天下土田。

”这分明是两句话,而丙卷阅读粗率,把两句话窜解为一句话,答成:“明太祖即位时命户部到浙西核定田亩数”,与原文发生严重偏差。

从答题的角度讲,又失去了“复命户部核实天下土田”这样一条更为重要的有效信息。

(3)对原文随意取舍。

材料二原文:“……又以中原田多芜,命省臣议,计民授田。

……北方近城地多不治,召民耕,人给十五亩,蔬地二亩,免租三年。

”而丙卷答成:“在中原命省臣议按人口分给田地”,“北方近城地方,召人耕种免征三年租税”。

对原文理解既不准确,又随意弃舍原文中的关键词(“田多芜”、“地多不治”)。

因而得不出“政府鼓励农民开垦荒地”等类似的正确结论。

(4)概念混淆。

例如乙卷对第2问的回答,把“屯田”写成“屯粮”,混淆了两种不同的概念。

3.分析归纳能力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